王定军:让演示实验也精彩(合集5篇)

时间:2019-05-15 01:58: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王定军:让演示实验也精彩》,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王定军:让演示实验也精彩》。

第一篇:王定军:让演示实验也精彩

让演示实验活动也精彩

作者:王定军

单位:泸州市城北学校

电话:***

让演示实验活动也精彩

泸州市城北学校 王定军

【摘要】教师新颖而又富于创新的演示实验教学,是高效课堂教学所必须的重要平台,也是让学生在快乐和满足中收获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课堂改革 实验探究 高效课堂 演示实验

物理知识难,课时紧,如果不是完成各级规定的实验教学检查任务和学生操作实验任务,理化老师要做到在日常课堂中经常给学生做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是很难的。

我对演示实验教学进课堂的经常化的运用研究比较早,深深地体会到了实验教学带来的课堂直观教学的氛围和学生探究兴趣的变化,在课堂上我也比较能轻车熟路的经常自觉运用实验教学。实验教学成了我初中物理课堂的重要风格。课堂教学改革注重营造自主学习的情景,提供合作探究的机会,注重整合各种信息资源构造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虽然,新课程理念下的实验教学,更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实验探究活动,但教师新颖而又富于创新的演示实验教学,却是高效课堂教学特别是直观教学所必须的重要平台,也是让学生在快乐和满足中收获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

下列实验都是我情有独钟的课堂演示实验,我谨以理科教师简短的描述方式,对实验的目标、设计、技术要领、课堂效果观察和教学体会,作如下研究成果的呈现:

一、利用趣味实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在我们教学的2011级5班,第一节物理课,我并没有设计这节课要完成哪些知识,或向学生提出什么课堂要求,作业要求。但我精心的准备了几个趣味性强的实验,在根据学生求知,求趣、求异、求新等心理特点,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物理是有趣的,是快乐的,而且是有用的。

实验一:“看谁肺活量大”的比赛。

实验展示的情意是:让学生推荐班上肺活量最大的几个同学来向上吹漏斗口中的乒乓球,看谁吹得更高。

当然,实际结果与学生的期望相去甚远,但是正因为在老师设计的特定语言环境和实验景情中形成的巨大心理落差,才更加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要去探究的欲望。

实验二:“与雪花共舞”

实验展示情意为:老师将准备好的棉絮抛向空中后,用一根橡胶棒可以自由地控制棉絮在空中的运动,制造出“与雪花共舞”的场景。

当然,该实验只是老师改变了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吸引碎纸 的做法,而是去吸引空中棉絮,让学生在奇妙的感受中寻求物理的乐趣。

实验三:“意念控制灯泡的发光”

实验展示情景:老师闭合已连接好的电路,使电灯发光,然后都装着用意念去控制电灯的发光的情景。

该实验关键点在于老师事先将控制灯亮度的滑动变阻器和连线隐藏好,而且尽可能用脚去控制滑片的移动。在学生不知觉间控制了灯泡的亮度。这样会使学生在魔术般情景中获取知识的奥秘。

实验四:“雷公与电母”

实验展示情景:摇动于摇感应起电机,使其产生的高压击穿空气形成电舌,伴随“啪、啪”的声音,形似闪电与雷声。

该实验对于学生正确理解闪电与雷声的产生,品味自然和科学的神奇,有极大的作用。

二、角色互换,让学生成为演示实验的主角。

演示实验是物理教学中突破重难点,或营造学习情景,激发学生思维的重要手段。但更多时候都是我们老师在唱主角,学生只是在欣赏老师的表演。如果能将演示的主角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活动中去,往往合收到更好的实验效果、而且实验结果更能会学生信服。(当然,危险性的难度大的实验最好由老师或老师亲自指导完成)

例如:“在反射中,光路是可递的”实验演示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我有设计了一个“找朋友”的游戏:让甲同学藏身讲台前,刚好不能被乙同学看到。再让乙同学在原地用手中的平面镜去找到甲同学。同时,让甲同学观察、他能否在平面镜中看到乙同学。

这个游戏让学生在愉悦中理解了“光路可逆性”的规律。

又如:静“摩擦力”概念的理解,学生对静摩擦方向的确定,以及对“站在水平面上的人是否受静摩擦的理解有困难,在教学本概念时,我设计了一个游戏:让一个女同学站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一端(木板要宽大、结实),再让一男同学缓慢地抬起木板另一端,直至女同学站立不稳而滑下来(当然要注意安全)。这样,女同学就会在努力保持自身平衡不下滑的同时,真切的感受到静摩擦的存在,也能很好地突破上述两个难点。

三、放大实验效果,让学生的体验更真切。

演示实验是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验现象是否清楚,是否能让全体学生看到。但是由于我们现有的很多仪器本身就小,或一些物理现象本身所显示的变化小,不方便于立体展示等原因,使得我们的实验战士有一定的困难。此时,我们就有必要采用放大装置,间接地放大显示。

例如:演示“音叉发声时在振动”的实验,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溅 起的水花会很明显地放大音叉的振动。(比通用草球效果好)。

又如:许多电学演示实验,都需将电路元件平铺在桌面上,不利用学生观察。此时,最好的方法就是用实物展示台将电路投影到屏幕上展示,若没有实物展台的学校,有个好办法就是用摄像头代替,其展示效果也很好,而且轻巧、当然、原始的示教扳也可以将电路在立面展示,放大显示效果,但是教板需作一定改进,最好能将各种元件及仪表都安装上去。

四、建立家庭实验室,让学生为家长、为同学演示实验,能很好地培养学生探究意识,满足学生巨大的成就感。

在现行教科版物理中,教材明确提出,要求学生建立家庭实验室。但在实际教学中,真正利用身边物品建立自己实验室的学生并不多,因此,为学生提出课外探究课题,促使他们课余去探索就显得尤为重要。

例如:在教学“乐音的三要素时,学生理解了如何调节玻璃杯中的水量来敲击出不同的音调。课后,我即向有兴趣的同学当布置了一个探究课题:用玻璃杯和水奏响出音乐。没想到,第二天上课,真的有一个学生主动要求向全班同学展示。虽然他只用了5个玻璃杯加水,细心调节出一段并不很完美的音乐,但得到了全班同学热烈的掌声,同时,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他们收获成功的喜悦。

又如:在教学“连通器”一节后,学生兴奋地告诉我,他利用连通器原理,测出了他家地面是不水平的。让我感受到学生是那们地热衷于体验活动。

再如:学生体验“打火罐”,“用吸盘测大气压的值”等。虽然是少数学生在做,但却让我们体会到了学生、在愉快中收获了成功,在探究中培养了科学的精神。

总之,新课程理念下的实验教学,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让我们共同携手,与学生共进步,同快乐!

第二篇:王生军论文正文【定】

新农村建设中村民自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王 生 军

论文摘要:中国的第一个村委会成立于1980年2月,地点在广西宜山县三岔公社合寨村,然后全国各地的村委会逐步建立。从村委会的成立到现在,已经走过了近32年。其间,村委会为农村的发展与稳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也不容过于乐观。正如商鞅所说的“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在新农村的建设中,以村委会为表现形式的村民自治出现了一系列很严重的问题。为了社会进步,我们要搞新农村建设,但是为了搞好新农村建设,我们必须改革村民自治中不合理的部分,使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村民自治制度是到了应该完善的时候了。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村民自治;村委会;问题;完善对策

缺乏积极性,甚至不参与。如果参与度不高,就不能代表大多数人的意见,就不能保证选举的公正性,合理性与可行性。

2.农村留守问题的日益严重。可是在追求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农村是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的。青壮年劳动力都去外出到城市打工赚钱养家糊口,为城市的建设提供充裕的劳动力,留下老幼在家,他们的文化层次和对政策的理解力,以及人数都有很大的局限,对村委会的选举都有很大的制约。这就直接导致村委会选举时参选人数较少、村委会成员的选择面越来越窄,村民选择合适的人选就越来越困难。而村民选举充其量也只能选出精英,但却无法造就精英。

(二)民主监督问题。要保护农民大众的权益,民主监督是不可少的,特别是村务公开,得到了村民的普遍欢迎。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对村务工作的监督、对村干部的监督显得十分薄弱:

1.村务公开性差。据对部分村调查统计,多数村民认为村里有时公开或很少公开村务,并对村务公开内容的真实性表示怀疑,有67.0%的村民认为有时公开或很少公开,18.7%认为从不公开,只有14.2%认为所在村庄能够做到一贯按时公开。可见,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状况也并不理想。这样的情况,即使是村民想监督也没有机会啊,不可能知道村务是怎么制定和执行的。

2.许多农民不愿监督村务以及村干部行为。许多村民的看法是:“村干部拿他的工资,我种我的田,各管各的事”,他们大多不愿意关心他们的权利的实现状况。于是,村委会好比一个“空壳”,难以履行自己的职能,村民也觉得与自己利益不相关而失去参与村民自治活动的积极性,监督也没有用。

(三)几种关系处理的不当的问题。

三、村民自治存在问题的原因

针对以上问题,我认为不是偶然的,而是长期的问题和矛盾的积累和激化。我认为有以下几种原因:

(一)法律制度和规范不完备。

1.村民自治定位不准确。法律制度的规定比较稳定,可是现在没有把村民自治完全规范的符合时代发展地定位下来。传统和现实条件的约束,使村民自治的定位一直流于形式,很多人在喊口号,在事实中,没有人能明确懂得什么是村民自治,连定义都了解不到位的村民自治的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2.村委会与乡镇关系不明确。正因为村民自治被异化成了改革前的那种垂直到底的旧式农村管理体制的变种,村民自治团体的当选负责人在现行体制下沦为上级政府的“天然”下属,本应是为村民利益服务的村民自治机构变成了剥夺村民利益的上级行政机器的延伸,大大地偏离了这一制度设计时的初衷,所以农民们往往逐渐失去了政治参与的热情。有的报道披露,“选举一个无足轻重的人是乏味的,村民不会有什么热情。事实也正是如此。这就是某些村不能正常选举的根本原因。

(二)在机构设置上的原因和操作上的不当。

1.一个规范的能够自动启动选举事务的选举管理委员会(选举委员会)没有建立起来。村民选举大多是在乡镇领导的指导下进行,可是村级的管理不是乡镇领导能面面俱到的。一旦村务出现了问题,干部不称职,而乡镇事务繁忙,没法制定出方案,乡镇没有政策,选举就不能擅自进行,就会让让村里的不合格的干部为非作歹。农民的权益会受到极大损失。最好的方法是让村民自己能够启动村委

贫困低收入的农民群体并不能消化高级的民主政治,从而导致村民自治往往流于形式。这从我们在农村考察时了解的许多情况也可以得到证实。取消农业税之后,干群关系比以前缓和了,村集体没有什么资源值得关注,村委会也不能帮助村民解决什么实际问题,所谓“一事一议”也就是要村民自己出钱办事。实行税费改革以后,村集体失去了经济来源,导致村民自治运作困难,仅靠国家的财政转移支付远不能填补村级财务的缺口。

四、村民自治完善的对策。

问题产生了,而且是在发展中产生的,就应该在发展中结决。如果任其发展,便会导致更大的问题产生,或许会给现代化建设造成更大的损失。基于以上分析,我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要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建设是前提。

1.完善村民自治权行使的救济制度。村民自治权行使的救济大致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村民自治权行使遇到障碍的救济,通过救济保障村民自治权的实现;另一方面是村民自治权被认为滥用的救济,通过救济纠正村民自治权的滥用,保障相关利益者的合法权益。

2.完善村务公开和监督制度。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制度,对公开事项、公开时间、审核办法等做出具体规定。同时,进一步规范村务公开的工作程序,包括定期公开事项的内容、时间、地点、形式和意见受理等,都要符合规范要求。进一步健全并落实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实施细则,坚持村民民主评议干部制度,明确规定评议主体、评议对象、评议内容、评议方式、评议原则和评议要求等事项,坚持民主理财和财务监督制度。

参考文献:

[1] 毛丹(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乡村组织化和村民民主──浙江萧山市尖山下村调查”,《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8年春季卷(总第22期),第14页。转引自《重新审视中国农村的基层选举和村民自治》。

[2] 陈锡文(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牢牢把握十五届三中全会的全局意义”,《瞭望》,1998年10月19日,第42期,第1页。转引自:《重新审视中国农村的基层选举和村民自治》。

[3] 任中平《当前村民自治面临的困境、归因与出路——后税费时代四川省部分农村村民自治状况的调查报告 》,《软科学》2007年第6期

[4] 贺雪峰《乡村治理的社会基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5] 徐勇著《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6] 彭景阳:《制度创新与农村政治发展》,《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5期。

第三篇:让早读课也精彩

让早读课也精彩(七年级上册班主任工作心得)

早读课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阵地,可是许多老师面对一天天的早读认为只要到岗就行,放之任之。学生在早读课上也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东一鎯头西一棒槌,兴趣所至,还吼上几声,可那些基础差、自觉性又差的学生,一个早读下来,收效甚微。那么该如何上好早读呢?

一、明确早读的教学目标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天当中,人在早上的学习效率是相当高的,广大师生一定要充分利用好这一黄金时段,千万不可放任自由。早读课,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朗读记忆能力、审美能力,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不仅具有扩大学生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的功能,而且还具有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美学熏陶的功能。所以早读课的教学目标依然丰富多彩,每一节课都朝着既定的教学目标努力,同时也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大大提高课堂质量。

二、如何上好早读

(一)明确早读任务。

早读课最主要的任务当然是朗读与背诵,那么读什么,背什么,完成多少任务,任务要适中,要让多数学生有信心完成任务。

(二)创造竞争向上的氛围。

没有竞争就没有活力,事实证明,在早读课上引入竞争机制,能大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笔者曾做过多次实验,一堂早读课开展“比一比、赛一赛,看哪一组背得快”活动,每一组通过背诵的,依次到黑板上签名,看哪一组通过率高,一节课下来完成任务情况出人意料,那些平时拖拉的学生为了本组集体的荣誉,竟然也不甘落后。早读结束,及时评比,以一些小奖品予以奖励,能大大提高学生积极性

基本的方式是诵读。

所谓“诵读”,就是要求学习者读出声音,读出语调,进而读出情感,读出韵味。纵观今日某些中学生,往往忽视诵读。晨读时,他们常常默对课文,或者嘤嘤嗡嗡,音细如蚊。这样一来,就忽视了语言的一项最原始的功能就是记录声音。所谓“言为心声”,他们放弃了一条最便捷的还原心声的方法,实为可惜。况且前人都是非常注重诵读的。据说唐代诗人白居易早年学习读得“口舌生疮”。在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就记有寿镜吾先生早年诵书时的情景,把头“拗过去”、“拗过去”,非常投入,直令童年时的“我”神往。前人总结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这些至理名言充分揭示了诵读的作用。这种方法,对于那些抒情性的文章尤为适用。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诵读得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心灵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特级教师于漪也说:“要反复诵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

第四篇:新课标下让数学作业也精彩

新课标下让数学作业也精彩

菱湖三小

杨晓艳

[内容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深入实施,应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设计新型的数学作业,利用数学作业来发展学生,在新理念的指导下,设计形式多样,内容现实有趣、又富有探索与思考的作业。[关键词]:开放作业的情境

开放作业的内容

开放作业的形式

今天,《数学课程标准》的出台,给我们一线数学教师注入了新的血液,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新课程,加强了各学科的整合;新课程,注重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新课程,突出了数学的文化价值,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着眼于人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在数学教学中,作业是学生进行学习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知识的掌握、数学方法与技能的获得、学生智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都离不开作业这一基本活动。而长期以来,教师较多地偏重作业使学生形成解题技能技巧的操练功能,重视作业的短期功利价值,不太顾及长远的教育价值。学生成为作业的工具和应试的机器。对如何开发与利用数学作业在培养学生正确数学观念,促进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创造才能等功能的研究不够,即使有一些,也局限于现成习题的改变和筛选,缺少应有的广度和深度。这种作业形式已深深的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那如何在新理念的指导下,设计形式多样,内容现实有趣、又富有探索与思考的作业呢?笔者认为作业设计应紧贴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实际生活环境,使“数学生活化”。应将数学、语文、科技、美术、音乐等学科知识融为一体,并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

一、开放作业的情境,把实际生活场景搬到课堂上。

新课标明确规定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进一步学习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学生的学习应脱离枯燥的纯数学的没有任何情境的学习。应将学习的内容放到具体生活情境之中去,让学生在具体的、丰富多采的生活中去学数学,解决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只有这样,才可能激起学生创新的激情,才可能让学生向更高目标挑战。如在教学《元、角、分》时,可以模拟超市购物;教学《数学广角》时,举办“我是小小设计师”等活动。在这些开放的情境中,学生全身心地投入,积极主动地思考。虽然他们所用的方法、得到结果不一定相同,但在实践过程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高,创新精神得到了培养。

二、开放作业的内容,设计多种形式的作业。

泰戈尔说过:“不能把河水限制在一些规定好的河道里。”过去那种由教师包办代替、学生只要一张纸一支笔的作业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教师要创造性地设计作业,使学生在作业过程中得到享受,得到发展。

1、设计童趣性的作业,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热情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课程标准也指出:“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作业设计时,我们应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具有童趣性和亲近性的数学作业,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成为一个学习的热情者和主动者。

如:在学习了“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后,我设计了一道“帮助八戒找门牌号”的游戏性作业,即:八戒接到猴哥打来的电话,邀请八戒到它家去玩,猴哥说,它家的门牌号是108号。可八戒到了猴哥居住的小区一看,傻了,原来这里的门牌号都是一些乘法算式,你们能帮帮八戒找到猴哥家吗?为了改变原有计算题枯燥、乏味的现象,可设计一些如“找门牌号”、“小猴闯关”、“小猫钓鱼”、“登上宝座”等带有童趣味的游戏性作业,把一道道计算题融合在故事情节中,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运算的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学习的兴趣。

2、设计探索性的作业,让学生成为问题的探索者

学生完成数学作业也是一种数学学习活动,而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是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而是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这样学生对数学知识、技能和数学思想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才能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经验。为此,在作业设计时,要根据教学的内容以及学生已具有的数学活动经验,设计一些以学生主动探索、实验、思考与合作为主的探索性作业,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成为一个问题的探索者。

A、观察作业。观察是思维的窗户,它可以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发现事物的规律和本质。如:学习“几分之一”时,可布置这样的作业:请你观察生活中的事物,思考哪些事物能用我们今天学到的知识来表示?对这些事物你有什么感觉?

B、调查作业。让学生在生活中进行数学调查,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增强学生的数感。如:数学活动课“节约用水”教学后,可让学生调查家里或学校每月的用水情况,根据调查的结果,写一份合理用水的建议书。

c、实验作业。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和发展能力。如:学习“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后,可要求学生根据自家电饭锅的使用说明书中米与水的比例要求,为爸爸妈妈做一次饭。

D、小课题探究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探究,不仅能深入理解数学,体验乐趣,而且能自主建构知识。如:学习“比例尺“后,要求学生对自己家里的客厅制作一个平面图,并思考:你认为这客厅的设计和摆设合理吗?你有什么改进的措施?为什么?请你写一篇探究报告。

3、设计生活性作业,让学生成为知识的实践者 生活是学习数学的场所,也是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场所。为此,在作业设计时,创设生活性的实际问题,促使学生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数学在现实生活中价值,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并逐步成为一个知识的实践者。如:学生学习了“时、分、秒”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作一张作息时间表,并记录父母的作息时间。

4、设计层次性的作业,让学生成为实践的成功者

由于受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及自身因素的影响,学生之间的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要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为此,在作业设计时,不能“一刀切”应该从学生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层次性的作业,为任何一个学生创设练习、提高、发展的环境,使每个学生成为实践的成功者。如:在学习加减法的简便计算后,设计了三个层次的星级作业:

二星级作业:669+138

1084-897

201+754

972-602

384-57-43

1876-(876+258)

658+895+242

三星级作业:286-37-42-21

74+87+26+13

99+98+97+6

(567+248)-(267+248)

(5746-382)+(1254-618)

五星级作业:1+2+3+4+„„+100

2+7+12+17+„„+87

4+12+20+28+„„+124

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和需要选择不同星级的作业。

三、开放作业的形式,充分体现学生的个性。

教师的作业设计应不拘泥于传统的书面作业的形式,可以是口头形式的,也可以是操作演示形式的,还可以展示创作成果等等。学生完成作业时,可以采取相互竞赛,也可以采取相互合作的形式。例如,学习完利息这一知识后,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主题作业:调查目前银行利息情况并做专题小报告、帮助家长拟订一份储蓄计划、学习填写存单、计算利息税等。如此丰富的作业,一定有合适各个学生的作业内容,学生也一定会选择符合自己专长和个性的题目去完成。相信学生的解答是丰富多彩而富有创造精神的。

参考文献:《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新理念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初步探索》

吴烈

第五篇:让语文作业也精彩 结题报告

让语文作业也精彩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有效性研究

结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学生的作业设计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语文作业贯穿学生学习活动的始终,语文作业是一种具有目的性、指导性、组织性的学习活动,它是学生学习情况反馈的第一手书面材料。最能凸显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不应忽视的形成性评价内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对课程改革的目标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要改变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风,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教师要精心设计作业,要有启发性,分量要适当,不要让学生机械抄写,以利于减轻学生负担。”在新课改的指引下,我们语文教师应构建语文作业的新形式,优化作业设计方法,体现学生的个性化特点,让作业成为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一座桥梁,从而优化语文学习环境,使每一个学生的语文素养都得到良好的发展。

学生家庭作业繁重是现在教学过程中的存在的普遍现象,“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成为广大家长和学生的共同呼声。今天,我们的学生大都整天埋头于“作业堆”中,作业形式简单枯燥,训练要求统一,浪费了学生大量的课外时间,忽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思维能力的训练和提高,打消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甚至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导致厌学心理的产生,因而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所以,让语文作业也精彩成为我们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关键。设计有效性的作业促进学生语文知识的形成,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语文的能力,发展综合语文素质成为当前不得不做的工作。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该课题的研究,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教学实践经验,使教师能对语文家庭作业的设计有一个全新的认识,而且是对于学生也有着重要意义。好的作业设计对课堂教学的收获是有益的补充,可以更全面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有利于更好地做到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并丰富学生的课外学习生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思维力、创造力、想象力的发展,学会创造性地学习。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语文新课程标准》关于作业设计的理论依据:在语文作业设计中,要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出发点,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乐学”、“我会学”。改革语文作业,更是教师转变教育理念的体现。以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在学习中快乐,在快乐中学习。既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多元智能理论对作业设计的启示: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的广阔性和开放性对于我们正确、全面地认识学生具有借鉴价值。多元智能理论对作业设计的启示:首先,作业设计的尺度应该是多元的。其次,作业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提供契机。第三,作业设计要引导学生扩展学习的内容领域。第四,通过作业发现他们的智力潜能。最后,作业成为学生成长的人生履历。所以,我们必须本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目标,设计有效性的作业,促进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通过主动学习的方式,将知识内化,建立自己的认知体系,从而求得主动发展。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通过小学语文有效性作业设计研究,设计出具有趣味性、差异性、实践性、多样性、综合性的小学语文作业。激发小学生对语文作业的兴趣,培养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小学生的学习能力,使作业同样成为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活动过程,同时解决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引导学生由“让我做作业”向“我要做作业”转变。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1、调查研究法:调查研究学生作业的数量、时间、评价、作业习惯及作业效果。通过调查了解到教师在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个案研究法:通过个案调查分析,针对不做作业、抄袭作业等个别学生进行深入而具体的研究。

3、文献研究法:查阅与本课题相关的基础理论,并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研究分析和语文作业的优化设计。

4、行动研究法:不断进行新的作业设计形式的尝试,探索出既能提高学生学习语文兴趣,又能减轻课业负担的作业设计有效策略。

5、经验总结法:总结课题研究的实践经验,通过不断的总结反思最终形成成果。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2年12月——2013年3月)

根据实际,确定研究内容,成立课题组,明确人员分工。调查了解有关于学生作业的现状。搜集资料,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完成申报工作。

(二)实施阶段:(2013年4月——2014年3月)

制定具体的、可行的研究计划,并按计划开始实施。定期召开课题研讨活动,及时调整研究方案,初步形成作业设计方案。积累素材,并写出阶段性小结。

(三)总结阶段:(2014年4月-------2014年12月)全面收集、整理与课题有关的材料。撰写课题结题报告。

七、课题研究的过程

教育教学的对象是学生,我的研究课题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贯穿于学生生活的各个环节,为了保证课题实施的有条不紊,我将实验过程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 1.确立课题 2.选定实验班

3.做好课题研究前的测试与信息搜集 4.实施细则、计划

(二)实施阶段 第一阶段:

理论学习--对学生作业进行心理分析、找到作业设计的切入点; 收集资料--创设条件让学生参与作业设计有效性的实践活动 学习方法:开展教育理论学习活动,写学习体会,推动活动步步深入,使学习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力求理论联系实际。

第二阶段:

1.调查语文作业现状及原因 2.作业形式体现多样性的处理 ①依学生能力分层设计

作为老师,布置作业最头疼的是学生能否完成作业的问题,而不写作业的学生归结原因大致有这么几种:一种是学有余力的同学认为重复的作业是很枯燥的;二是学习不太好的同学可能有很多题不会做;三是一些个性懒惰的同学看到作业就产生畏难情绪。所以,没有层次的作业会让部分同学不爱写作业。此外,由于受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及自身因素的影响,学生之间的知识和能力差异是存在的,有差异的学生做着无差异的作业,也势必会造成有些学生吃不饱、有些学生受不了。针对这些情况,在布置某些作业时,就根据所学内容,把作业分成两种或三种难度,分别布置给不同层次的学生,这样,学生能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各得其乐,特别是那些学习差的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不再对作业产生反感的情绪,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自然会积极主动地完成作业,学习成绩也会慢慢地提高。

②抓住课堂教学目标,选定合宜的作业。

教师要提高作业与目标的相关度,使作业成为教学目标的实施和检验途径。应该时刻关注文本独特的语言现象,在教学目标指导下设计作业,创造性使用作业本。使语言训练随着年级提高不断螺旋上升。许多教师选择教材配套的一些补充练习作为布置作业的主要内容,然而,补充练习中的作业与教学目标相关联的程度不高,甚而有些题目无益于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师要善于选择或定制合宜的作业题目,剔除可有可无的作业题。

③课内练习与课外练习相结合

语文素养“得法于课堂,得益于课外”,因此,要提高课堂时间里的作业效率,及时指导反馈,课后回忆巩固,达到既定目标。

④作业设计要注意实践性

在设计作业时,我们要做到“三”结合:一要结合家庭生活,让家长提供语文实践的机会,如给家长当“秘书”,为家长写家庭档案,写书信等;二是要结合所学教材,设计作业,可以绘画,可以实验,可以制作,可以查阅收集等;三是要结合社会生活。社会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可以让学生模仿商人推销产品,可以为某条宣传找错别字,可以做一些社会调查,在重大节日来临时,布置一些可操作性的题目,如:又到传统端午节了,可以动手包粽子,做香囊,搜集诗、办手抄报等,这样让学生的手、眼、脑等多种感官协同活动,学生就会乐于写,也能学得生动活泼。

八、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

此课题的研究证明,语文作业有效性的研究能产生良好的效果

1、初步总结了小学语文教学中作业设计有效性的研究策略及教学方法;

2、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提升,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与质量均明显提高。

3、学生能力得到一定的发展。在日积月累的训练中,学生不仅提高了对课文的理解感悟能力,而且,课外知识运用的能力也得到发展。

九、课题研究存在的主问题及今后的设想

虽然我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实施过程中还是碰到了困难。

我们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通过两学年的研究也有许多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探讨,主要问题有:

1.设计有效性地评价比较费时。2.生方面: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两极分化。

3.如何通过作业设计有效性,改变学生的生活价值观,学会合理、科学地安排自己的课外生活,成为一个善于学习和生活的人。

下载王定军:让演示实验也精彩(合集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王定军:让演示实验也精彩(合集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