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口语交际-习作二 教案教学设计
攸县小博士学校六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
口语交际-习作二 教案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民风民俗,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表达流利。
2、借鉴本组描写民风民俗的写作方法,学习抓住特点介绍 民俗的方法。
3、学习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创编班级习作集。学习重难点
借鉴本组描写民风民俗的写作方法,学习抓住特点介绍民俗的方法。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民俗风情源远流长,民俗文化斑斓多姿,在灿烂的人类文化中,民俗文化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单元所学的文章,都能将极其平常的民间习俗和传统节日描绘的妙趣横生、魅力四射。同学们随同作者一起走遍大江南北,身临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共同领略了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但单元课文为我们呈现的知识民俗风情画卷的一角。这节课就让我们畅所欲言,谈谈你所调查了解到的民风民俗吧。
二、分组交流
1、出示交流主题:节日习俗、地方服饰、特色饮食、独特民居、民间工艺品,根据学生调查主题将全班分为五个组,进行交流。交流提示如下:
(1)说说你要为大家介绍的内容是什么,你的资料从哪得来的?(2)把民俗的主要特点讲清楚,还可以谈谈自己的感受。(3)认真倾听组员的讲述,把不清楚的地方记下来及时询问。
2、根据组员的建议,修改自己的介绍材料,特别是注意把没讲清楚的地方讲清楚。
三、全班交流
1、根据交流主题,每组推荐2~3名同学在全班交流。
2、听的同学认真倾听,听后组织评议。可从以下几方面评议:(1)主题是否明确,特点是否突出;(2)内容是否具体充实;(3)表达是否流畅; 攸县小博士学校六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
(4)语言是否简洁。激发情感,由说到写
1、听了同学的介绍,此时你有什么感受?
2、是啊,真是“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啊!透过这绚丽多彩的民俗,我们感受到的泱泱华夏民族文化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魅力。让我们快拿起手中的笔,把它写下来吧!
攸县小博士学校六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
第二课时
编写提纲
1、引导学生根据提示编写写作提纲。提示:
(1)要介绍的民俗是什么?
(2)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打算从哪几方面加以介绍?(3)哪一部分将要作为重点进行具体介绍?(4)根据其特点,你打算拟定什么题目?
2、学生自由编写提纲。
3、小组内根据提示,互提建议,修改提纲。学生进行习作练习初步修改
1、大声朗读自己的习作,把习作中语句不通的地方和错别字修改过来。
2、小组内互读互听习作的重点部分,提出习作中表达不够清楚和不够具体的地方,并提出修改建议。
3、根据同学的建议修改,完善习作。
攸县小博士学校六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
第三课时习作讲评 佳文点播台
1、根据学生习作情况选择其中较好的8~10篇,将习作题目和作者罗列出来,供学生自由点播。
2、由作者朗读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学认真听,找出习作的优点。
3、师生互动评议。病文会诊所
1、根据本次习作中普遍存在的典型问题,选择病文例子供同学阅读,找出问题,提出修改建议。
2、集体修改,体会修改方法。自主空间
根据老师的批语,修改自己的习作。汇集民俗作品集
1、为自己的习作配画,全班汇总。
2、根据全班的习作题目,讨论作品集的分类内容和编排顺序。
3、讨论作品集的题目。
攸县小博士学校六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
回顾-拓展二 学习目标
1、回顾本单元所学内容,交流学习与感悟。
2、积累关于传统节日的故事。
3、通过“趣味语文”的学习,感受到标点符号的魅力。教学重点
学习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和趣味语文。教学难点
课外继续积累关于传统节日的古诗词。教学过程 交流平台
1、教师出示交流平台小林和小东的对话,请学生自由朗读,看发现了什么。
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进行归纳。
(1)学习课文时,还要在课外通过阅读、调查等,了解更多的民风民俗,来增长知识,开阔眼界。
(2)《北京的春节》在写法上详略得当,突出了民俗的特点。
(3)学习本组课文,我们了解了民风民俗,并学习了一些比较典型的写法。
3、小组交流。(1)组成小组。
(2)小组成员要结合本组学习的课文,交流所了解到的民风民俗和表达方法。(3)组长进行汇总,准备参加全班交流。
4、全班交流。
(1)交流课内外了解到的民风民俗:节日习俗;地方饮食;民族服饰、工艺品等。
(2)交流本组课文突出的表达方式:如《北京的春节》详略得当的写法;《藏戏》问与答相呼应,概括与具体描述相结合的写法;《各具特色的民居》中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等。
(3)交流这次习作中自己是如何学习课本中的写法,来表现民俗的特点的。(4)翻阅班级的《民俗习作集》,对运用恰当的表达方法进行欣赏。日积月累 攸县小博士学校六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
1、古诗出示,正确朗读。
2、积累《元日》
(1)提供注视:元日——农历正月初一 屠苏——屠苏酒 新桃、旧符——春联(2)试说说诗句的意思。
(3)在诗中了解到了古代的那些春节习俗?(燃放爆竹、喝屠苏酒、贴春联等。)(4)正确流利朗读后练习背诵。
3、积累《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1)理解诗句大意:那珊珊而落的桂花,本就洁白如玉,在月光映照下更显得晶莹:拾起细看,花犹带露,更觉滋润。想来应该是月中的嫦娥撒于人间。(2)了解古人于中秋节赏月的习俗。(3)练习背诵。趣味语文
1、趣味导入:同学们,有这样一个关于标点的趣味故事。一人去看他一个吝啬的朋友,到了朋友家,下起了雨。这位朋友不想留他吃饭,就写了句话:“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他却这样读到:“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朋友无奈,只好请他吃饭。可见标点符号的作用。
2、学生默读《有趣的标点》,体会标点的神奇魅力:使一首七言诗变成小令,又变成小短剧。
3、朗读七言和小令,体会不同的韵律。想象小短剧,更深地理解故事意境。说说自己读完后的想法。
4、试着给下面的句子在不同的地方加上标点,看能表达几种不同的意思: 弟弟找不到爸爸妈妈很着急。
(如:弟弟找不到,爸爸妈妈很着急。弟弟找不到爸爸,妈妈很着急。弟弟找不到爸爸妈妈,很着急。)
第二篇:《口语交际习作二》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谈话导入
民俗风情源远流长,民俗文化斑斓多姿,在灿烂的人类文化中,民俗文化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单元所学的文章,都能将极其平常的民间习俗和传统节日描绘得妙趣横生、魅力四射。同学们随同作者一起走遍大江南北,身临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共同领略了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但单元为我们呈现的只是民俗风情画卷的一角,这节课就让我们畅所欲言,谈谈你所调查了解到的民风民俗吧。
二、分组交流
1、出示交流主题:节日习俗、地方服饰、特色饮食、独特民居、民间工艺品,根据学生调查主题将全班分为五个组,进行交流。
交流提示如下:
⑴ 说说你要为大家介绍的内容是什么,你的资料从哪得来的?
⑵ 把民俗的主要特点讲清楚,还可以谈谈自己的感受。
⑶ 认真倾听组员的讲述,把不清楚的地方记下来及时询问。
2、根据组员的建议,修改自己的介绍材料,特别是注意把没讲清楚的地方讲清楚。
三、全班交流
1、根据交流主题,每组推荐2~3名同学在全班交流。
2、听的同学认真倾听,听后组织评议。可从以下几方面评议:
⑴ 主题是否明确,特点是否突出。
⑵ 内容是否具体充实。
⑶ 表达是否流畅。
⑷ 语言是否简洁。
四、激发情感,由说到写
1、听了同学的介绍,此时你有什么感受?
2、是啊,真是“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啊!透过这绚丽多彩的民俗,我们感受到的是泱泱华夏民族文化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魅力。让我们快拿起手中的笔,把它写下来吧!
第二课时
习作
一、编写提纲
1、引导学生根据提示编写习作提纲。
提示:
⑴ 要介绍的民俗是什么?
⑵ 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打算从哪几方面加以介绍?
⑶ 哪一部分作为重点将要进行具体介绍?
⑷ 根据其特点,你打算拟订什么题目?
2、学生自由编写提纲。
3、小组内根据编写提示,互提建议,修改提纲。
二、学生进行习作练习
三、初步修改
1、大声朗读自己的习作,把习作中语句不通的地方和错别字修改过来。
2、小组内互读互听习作的重点部分,提出习作中表达不够清楚和不够具体的地方,并提出修改建议。
3、根据同学的建议修改、完善习作。
第三课时
习作讲评
一、佳文点播台
1、根据学生习作情况选择其中较好的8~10篇,将习作题目和作者罗列出来,供学生自由点播。
2、由作者朗读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学认真听,找出习作的优点。
3、师生互动评议。
二、病文会诊室
1、根据本次习作中普遍存在的典型问题,选择病文例子供同学阅读,找出问题,提出修改建议。
2、集体修改,体会修改方法。
三、自主空间
根据老师的批语,修改自己的习作。
四、汇编民俗作品集
1、为自己的习作配画,全班汇总。
2、根据全班的习作题目,讨论作品集的分类内容和编排顺序。
3、讨论作品集的题目。
第三篇:课文《口语交际习作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根据主题写简明的演讲稿,在写的过程中了解演讲稿的文体特点和写演讲稿的基本方法与规律。
2.培养围绕主题选择、处理资料的能力,提高安排、组织写作素材的能力。
3.能将搜集到的材料,用比较合适自己的方式与同学交流分享,养成乐于、敢于、善于与人交流观点的习惯。
4.在活动中感受中华民族的伟大,进一步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查找几篇比较优秀的演讲稿,印发给学生。
2.本单元学习开始就布置综合性学习任务:围绕“爱祖国”这个主题,搜集爱国诗篇(或散文)配乐朗诵,寻找爱国人士的足迹,了解身边的爱国人物,编写以爱国为主题的手抄报,阅读和爱国有关的书籍。
第一课时
朗读片段,感受演讲稿的魅力
1.演讲稿导入。教师将一段演讲稿展示在屏幕上,声情并茂地读给学生听(如果能做到讲,则更好),让学生以比较直观地感受演讲的魅力。
有一位母亲比母亲更亲,那便是──中国。
可记得这一位“母亲”?她飘散的长发是千万条悠悠贯穿的河川;她的背脊,虽老迈仍硬朗,是五岳,是阴山,是祁连,是……那宽大而慈爱的脸膛,是青藏连接云贵吧!她伸展的手臂从东北的谷仓,到长江的沿岸,到珠江的三角洲,那一片无尽的沃土,是她温暖的双手。啊!母亲!您的胸膛隐藏着多少灿烂的血泪史。曾经,你骄傲过,自豪过;也曾经,你黯然伤神过,愤怒过。在宇宙无垠的岁月里,您孕育了长青的江水,也培育出千千万万属于您的孩子。
2.师:同学们,听了刚才这段话,你有什么感觉?(热血沸腾、心潮澎湃、很感人、很亲切、很有感染力等)
3.发现特点。师:刚才大家谈得很好,这的确是一篇让人热血沸腾的文字,读着它,我们心潮澎湃,一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从我们的心头升腾而起。接下来,老师将这篇文章的下半部分发给大家,读了之后,请说说,这篇文章和以前我们读到的文章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有哪些一样的地方?
下发完整的演讲稿供学生阅读
爱我中华情
同学们:
(一二两段见上文)
这一群“母亲”的孩子,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中国人。他们也有许多共同的特征──崇尚自由,爱好和平,追求真理,注重礼仪。他们含蓄而诚恳,勤俭而乐天,在他们的生活中,处处充满了绚丽的色彩──金黄、翠绿、朱红、靛蓝。他们向往自然,爱恋自然,对于万物有着浓浓的情谊。李白躺在床上,看见窗外的月光,因而想起自己的故乡,“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将个人的感情与自然融合为一,凝结成一种潇洒而美丽的诗情。李白多情,白居易也多情。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相爱,原来是一种平凡的男女爱恋,但是经过香山先生巧妙的构思,精致的渲染,便成了一段富于色彩的传奇故事,“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多么令人肝肠寸断的诗句!道尽天下有情人共同的期盼。王维独居空山幽谷,却不觉孤寂,浑然有万物皆我友朋的情怀,“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使自己的生活艺术化、情趣化,不也正是古今人人所追求的吗?南国情柔,北国情壮,万里长空下,一片碧绿的草原,风吹草浪,几只巨鹰旋空而鸣,“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其实,月儿本无情,群山之所以予人娴静,草原之所以予人壮丽之感,都是因为多情的人赋予它们生命,使它们鲜活,使它们富丽。
“母亲”的孩子啊!可忆起北平的紫禁城,湖南的岳阳楼,青海的凄寒,西湖的柔美,长江的浩浩,黄河的滔滔?骨肉同胞情,激起了“母亲”每一个孩子的热血、热泪、热情,让正义之血喷涌吧!让自由之泪洒落吧!让真理之情坚定吧!
4.学生读完后谈谈和其他文章不同之处:
预设:
和其他文章不同的:没有一个确定的人物;没有故事情节;也不写景色;以表达情感为主;就好象和我们在谈话……
和其他文章相同的:有题目;分段写;有重点;表达作者的观点和感情……
在讨论的基础上,了解演讲和演讲稿的特点。
演讲就是,一个人围绕一个话题,用讲述的方式在公开场合把自己的观点传达给别人。你听过演讲吗?在什么地方听过?(举行婚礼、饭店开业、大厦落成、开学典礼、学校里的报告。)是的,这些演讲有一个共同的地方,就是在公开场合发表自己的观点。
5.提出学习任务:演讲可以分为有准备的演讲和即兴演讲。有准备的演讲一般需要预先写演讲稿,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写演讲稿。(板书:学写演讲稿)
如果不想写演讲稿,也可以从自己读过的描写中华儿女报效祖国、为国争光的文章或书籍中,选择最能打动自己的一篇(一本)写一篇读后感,要表达真情实感。(这项任务老师就不作具体的指导了)
回顾综合性学习成果,学写演讲稿
1.引导确定主题。写演讲稿,首先要围绕着主题。请大家快速默读“口语交际?习作二”提示的第一段,想想,这次演讲的主题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板书:祖国在我心中)
2.相信通过两个多星期的综合性学习,我们一定对“祖国”这两个字,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相信大家也一定有很多话想说,我们用演讲稿的形式把它写出来。
3.演讲稿一般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呢?请大家默读习作提示第二段。
4.生默读后在小组交流,然后在班级交流,教师梳理,演讲稿一般分为三个部分:
开头:根据听众写上适当的称呼,拉近听讲者距离;
中间:用具体的材料把观点说清楚,这是演讲稿的主体;
结尾:用简洁有力的话点明主题,发出号召;
5.接下来,我们分步来完成演讲稿。先请同学想想,我们这次的演讲稿听的对象是谁?(同学)那么在演讲稿开头怎么写?(“亲爱的同学们”或者“各位同学”。)
6.演讲稿最难写的就是第二部分,其实只要掌握它的规律,演讲稿也并不神秘,同学们写作起来也不会很困难的。我们再来研究演讲稿主体部分的要求:
然后写演讲的主要内容,注意结合具体的材料,把要表达的观点说清楚
师:请大家说说,通过研究,你发现了什么?(从这句话我们不难发现,写演讲稿子,首先要有观点;其次用具体材料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7.接下来,就让我们围绕着“祖国在我心中”亮出自己的观点吧。其实,亮观点很简单,你只要围绕着“祖国”说一句话就行了。先小组中说,看哪组同学说得最多。(学生分小组说一句带有“祖国”的话。)
8.交流。请学生说一句关于“祖国”的话,说完后,教师简单梳理并板书。
第四篇:关于《口语交际习作二》教学设计
交流演讲稿片段
1.用实物投影(或者口头读),展示三位学生的演讲稿片段──这三个演讲片段,分别代表写得比较好,写得一般和需要改进之处比较多的,以有没有用具体材料将观点讲清楚为标准来评价。
2.集体修改需要改进的演讲稿片段。(展示写具体的过程,让全体学生知道怎么修改。)
3.修改自己的演讲稿片段。
4.再次请5-6位学生读自己的演讲稿片段。
合成完整的演讲稿
1.师:刚才我们以一个片段为例子,谈了怎么样将观点写具体。其实,一篇好的演讲稿子,也许不仅仅只是一个观点,有可能有一组观点。比如,要想写写祖国值得我们深深热爱,那么,我们就可以有很多方面来写,大家看看黑板上的这些材料,哪些可以说明祖国值得我们自豪?
祖国祖国风光秀丽;
祖国文化灿烂;
祖国历史悠久;
祖国人才辈出;
祖国科技发达;
祖国发展日新月异;
中国人民勤劳智慧;
祖国的汉字有魅力;
祖国的诗歌是瑰宝;
祖国人民崇尚自由;
……
2.请大家选择上面观点中的两个内容,也可以自己再补充(这两方面内容要和刚才写的那分内容联系比较紧密),用上节课学到的将观点写具体的方法,把其它两个观点写具体。
3.学生继续写演讲稿子。(时间1 2分钟左右)
4.写完后就几位同学的习作进行交流、评价。
5.指导将结尾写好。师:俗话说“编筐编篓,全在收口”,好的结尾,对于演讲稿非常重要。请大家欣赏这两个演讲稿子的结尾:
“母亲”的孩子啊!可忆起北平的紫禁城,湖南的岳阳楼,青海的凄寒,西湖的柔美,长江的浩浩,黄河的滔滔?骨肉同胞情,激起了“母亲”每一个孩子的热血、热泪、热情,让正义之血喷涌吧!让自由之泪洒落吧!让真理之情坚定吧!
──号召式结尾
这是一个除旧立新的祖国。这是一个沸腾上升的祖国;这是一个如日中天的祖国。我的话语多得成一部历史,我的话语多得可组成一片星河,但是说得最多最动情的一句,便是──腾飞吧祖国,祖国吉祥,吉祥祖国。
──总结式结尾
教师补充其他形式的:自然结尾,留有思索余地的结尾等。
6.学生写结尾。
7.请两个同学将完整的稿子读出来。
8.为自己的演讲稿加一个好标题。(参考题目:《我爱祖国》《腾飞吧,巨龙》《我自豪,我是中国人》《我们都有一个家》《祖国,我的母亲》《生我养我的这块土地》)
9.交流标题。
从语言方面修改演讲稿
1.指出演讲稿的特殊性──主要以听为主的文字。
2.下发一篇关于演讲稿语言方面的要求,学生阅读。
让语言更有演讲的魅力
写作演讲稿,在语言上应注意以下问题。
要口语化,通俗易懂。听众能否听懂,要看演讲者是不是讲得好,更要看演讲稿是不是写得好。演讲稿写完后,要念一念,听一听,看是不是“上口”“入耳”。如果使用的语言,讲出来谁也听不懂,演讲就失去了听众,也就失去了演讲的意义。这就需要进一步修改演讲稿。
要生动感人。好的演讲稿,语言要生动。怎样使语言生动呢?可以用名言格言增强说服力。还可以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增强表现力。这样,可以使演讲的气氛轻松和谐,吸引听众。
3.教师以一篇书面化语言较明显的演讲稿为例子,谈谈怎么样修改文章的语言。
4.学生修改自己的演讲稿。
5.分小组交流修改后的完整的演讲稿。
第五篇:口语交际习作二
口语交际·习作二
【教材分析】
本次习作安排了两项内容供学生选择〃一是写演讲稿〃二是写读后感。其中读后感的写法在五年级上册“口语交际·习作七”中已经学过〃本次习作重点应指导学生学习演讲稿的写法。本次口语交际的意图是:一是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进一步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二是搭建平台锻炼学生的组织、表演等能力,培养合作意识。也为习作——写演讲稿提供演练的机会。
【教学目标】1〄学习根据主题写简明的演讲稿〃在写的过程中了解演讲稿的文体特点和写演讲稿的基本方法与规律。
2〄培养围绕主题选择、处理资料的能力〃提高安排、组织写作素材的能力。
3〄能将搜集到的材料〃用比较合适自己的方式与同学交流分享〃养成乐于、敢于、善于与人交流观点的习惯。
4〄在活动中感受中华民族的伟大〃进一步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 演讲是重点,也是难点。如何在演讲中表达爱国情感,如何写演讲稿能做到观点明确,有感染力和号召力,都需教师多花工夫。
【教学难点】
【课前准备】优秀演讲稿的范文 【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过程】
课 前
【自主准备】
围绕“爱祖国”这个主题〃搜集爱国诗篇(或散文)配乐朗诵〃寻找爱国人士的足迹〃了解身边的爱国人物〃编写以爱国为主题的手抄报〃阅读和爱国有关的书籍。(剪贴、手抄报、摘录。)围绕“爱祖国”搜集演讲稿。
搜集描写中华儿女报效祖国、为国争光的文章和书籍。为读后感作准备。
课 中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课时目标: 1〄能将搜集到的材料〃用比较合适自己的方式与同学交流分享〃养成乐于、敢于、善于与人交流观点的习惯。
2〄在活动中感受中华民族的伟大〃进一步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任务一:回顾历程,提出主题
1.通过本组的综合实践活动环节,同学们对伟大的祖国、可爱的民族有了深刻的认识,我们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对祖国的歌颂,深深体会作为一个中华儿女的自豪感。
2.展示学习成果,召开一次“祖国在我心中”学习汇报会。任务二:分组准备,合作汇报
1、自读“口语交际·习作一”各板块的学习提示,整体了解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说说本次口语交际的主题和内容分别是什么。
2、说说本次交际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3、分小组讨论汇报形式。
4、分小组排练。
(1)小组围绕活动主题进行排练。(2)教师指导。
5、分组展示。
(1)分组轮流展示。(2)学生评议。
(3)综合评比“最佳演讲奖”“最佳团队奖”等。
第二课时习作
课时目标:1〄学习根据主题写简明的演讲稿〃在写的过程中了解演讲稿的文体特点和写演讲稿的基本方法与规律。
2〄培养围绕主题选择、处理资料的能力〃提高安排、组织写作素材的能力。
任务一:朗读片断,感受演讲稿的魅力。
1、听老师读演讲稿,感受其魅力。
2、交流感受。
3、发现特点:围绕一个主题,用讲述的方式在公开场合把自己的观点传达给别人。
4、提出学习任务:学写演讲稿或读后感,要表达真实情感。任务二:回顾本组课文的学习,写演讲稿
1、确定主题。写演讲稿,要围绕着主题。齐读“口语交际·习作二”提示的第一自然段,想想这次演讲的主题是什么?
2、演讲稿的结构部分。阅读习作提示第一自然段。
3、交流。
(1)开头:根据听众写上适当的称呼,拉近与听众的距离。(2)中间:用具体的材料把观点说清楚,这是演讲稿的主体。(3)结尾:用简洁有力的话点明主题,发出号召。
4、分步完成演讲稿。这次演讲稿的对象是谁?
5、演讲稿最难的部分——主体部分。(1)研究主体部分的要求。
(2)主要内容,结合具体的材料,把要表达的观点说清楚。
6、围绕“祖国在我心中”提出自己的观点。围绕“祖国”说一句话。
7、交流。
如:祖国文化灿烂
祖国历史悠久 祖国人才济济 祖国科技发达 祖国经济腾飞 „„
8、借助材料来支持你提出的观点。
9、出示范文,引导习作。
10、选择观点,运用具体的材料将观点展开成一段话、几段话,完成初稿。
第三课时习作
课时目标:1〄学习根据主题写简明的演讲稿〃在写的过程中了解演讲稿的文体特点和写演讲稿的基本方法与规律。
2〄培养围绕主题选择、处理资料的能力〃提高安排、组织写作素材的能力。
任务一:交流演讲稿
1、展示三位同学的演讲稿,同学们从观点、材料两方面来评价。
2、交流评价意见。
3、集体修改三位同学的演讲稿。
4、修改自己的演讲稿。
5、再次展示演讲稿。将修改后的演讲稿展示给同学们。任务二:合成完整的演讲稿
1、写好结尾。好的结尾对演讲稿非常重要,前面放得开,后面要收得拢。结尾的方式:
(1)号召式结尾。(2)总结式结尾。(3)自然式结尾。
(4)留有思索余地的结尾。
2、学生写结尾。
3、交流结尾。
4、将开头、主体、结尾合成完整的演讲稿。
5、给演讲稿加标题。
6、修改演讲稿(从语言上修改)。
7、交流修改稿。
任务三:再次修改,誊抄习作
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清楚认真地抄写在作文本上。
课 后
搜集的爱国格言并说说它的大意。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