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总后六一幼儿园园本教研活动记录(五篇范例)

时间:2019-05-15 01:04: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北京总后六一幼儿园园本教研活动记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北京总后六一幼儿园园本教研活动记录》。

第一篇:北京总后六一幼儿园园本教研活动记录

北京总后六一 幼儿园园本教 研活动记录

时间:2007年 月22日下午 地点:总后六一幼儿 园礼堂

参加人数:孙路(市早教所教研 员)、范惠静(丰台区教研所 教研员)

刘建霞(总后六一幼儿 园园长)、幼儿园教师 6人及业务干 部3人 全国各地专家 同仁近70人

主持人:范茜(总后六一幼儿 园业务副园长)

活动主题:在大班区域体 育活动中,如何运用玩具 材料促进幼儿 上下肢充分活 动 活动过程:

一、提出教研专题

主持人:本学期大班设 立了跳跃、平衡、投掷、钻爬、合作等5个户 外区域,在活动中我们 发现,幼儿有身体局 部运动负荷过 大的现象,如在跳跃区活 动的孩子下肢 运动量较大,而上肢运动量 少,而在投掷区的 孩子则相反,上肢运动量大,以往我们研究 过区域材料的 投放,基于这个基础,我们今天研的 主题是:如何在区域体 育活动中充分 运动游戏材料,促进幼儿上下 肢充分活动。首先请跳跃区、投掷区的指导 老师进行一下 情况介绍。

二、跳跃区、投掷区的指导 老师反思与讨 论前的质疑

1、跳跃区指导教 师情况介绍

冯斌:跳跃区是以发 展下肢为主要 活动区域,在本区孩子能 通过材料与玩 具互动达到跳 跃动作水平的 发展,有单肢跳、双脚跳、行进跳等动作 技能,由于设置的游 戏活动较多,孩子们的兴趣 高,有的孩子不愿 意换区,这些孩子下肢 活动运动量大,上肢活动少,怎样使上下肢 活动协调发展 呢,这是我们需要 解决的问题,根据研究重点 我们试着调整,添加适量玩具,如跳竹竿时提 供上肢活动的 辅助材料,从上向下跳的 游戏中增加了 原地套圈的活 动,增加了一些吊 饰让孩子在跳 的过程中增加 一些击打动作。我觉得这是我 们初步的尝试,希望多听听大 家的意见。主持人:各位老师对冯 老师的发言还 有哪些不清楚 的地方可以提 问。

一名教师质疑 :请具体解释一 下青蛙跳水的 游戏中,跳台的高度和 垫子的距离是 怎样设置的?

冯教师解答。

2、跳跃区指导教 师情况介绍

怀向群:我们发现本区 存在的问题是,幼儿在活动中 上肢动作多,下肢活动较少,只是前后移动,左右平移,下肢动作单一,幼儿上肢容易 疲劳,下肢得不到活 动,产生上下肢运 动量不均衡现 象,为了解决这一 问题,我们投放了不 同层次的材料 如不同大小的、不同重量的投 掷球,高低不同的篮 框等,并通过“贯兰高手”等游戏增加孩 子下肢的运动 量。我们想听一听 大家更好的意 见和建议。

一名教师质疑 :在区域中提供 宽而大的垫子 有什么意图? 怀教师解答

范惠静:我想提出一个 问题,今天你的问题 是什么?你想通过今天 的教研活动解 决什么困惑?请求什么帮助 ?刚才听了两位 老师的介绍,一个是上技区 域指导老师,一个是下肢区 域指导老师,两位老师组织 的活动正好是 反着的,共同存在的问 题是局部身体 运动多,老师很关注孩 子的发展,发现问题了,孩子到这个区 域时你怎么看 待这个问题?你怎么来解决 这个问题?

三、参与式讨论

主持人:围绕今天研的 主题,结合上午观摩 到的情况和下 午两位老师的 发言,请大家发表各 自的见解。今天分四组,如以往一样其 中有组织者,记录员,时间播报员,发言人,与以往不同的 是来了很多观 摩的老师,所以有三个与 以往不同的要 求,一是记录员要 尽量写大字;二是发言人讲 话语速要慢;三是小组研讨 时间为15分 钟。

也欢迎全国的 各位专家参与 我们的讨论。教师自由组合 分四小组讨论,市区教研员、园领导参与讨 论。

四、分组发言(请各组发言人 陈述自己的观 点与共识)以下是各组发 言提纲

小开拓者组:

1、玩具材料的运 用:

1、玩具本身的功 能运用

2、幼儿在活动中 的使用,玩具投放以后 是否发挥了它 的作用

2、孩子上下肢的 充分活动:玩具的运用促 进上下肢充分 发展,上下肢活动设 置不要太牵强,教师指导幼儿 使用玩具,充分发展上下 肢。

福娃组: 材料的投放运 用

1.在层次上高低 不同、宽窄不同。2.

数量上运用

3.运用环境提供 合理场地。4.

如何了解和把 握投掷材料的 运用 5.

针对个别儿童 的差异,合理投放材料。

亮眼睛组:

1.设置综合区来 弥补上下肢不 协调的问题。

2.教师多角度的 观察孩子。教师应做一个 观察记录,活动卡来了解 每个幼儿的活 动情况

3.场地、玩具的使用是 否合适孩子的 发展? 注意活动材料 的安全使用。

提问者组:

1.通过交换区域 就能解决这个 问题。2.

有些游戏可以 增加辅助材料。3.

辅助材料应该 符合大班幼儿 的发展。

主持人:四个组起的名 字很有意思,分别是小开拓 者、福娃、亮眼睛、提问者。小开拓者代表 一种探索精神,福娃代表的是 热情,亮眼睛是要有 一双观察的眼 睛,提问者代表的 是一种反思精 神,我认识这正是 开展教研工作 老师应具备的 素质。

以上四组教师 有这样一些共 识:一是提高玩具 的运用率,增强玩具的挑 战性,孩子爱玩的,能促进上下肢 充分发展的玩 具应继续投放,而孩子运用得 少的应调整。在玩具本身的 运用上,摆放上,使用上要巧妙。二是在使用上 引导孩子主动 探索,引发孩子去想,去思考如何运 用玩具,这就是老师应 起到的支持者 的作用。三是巧妙运用 玩具丰富游戏 情节,将运动锻炼融 入游戏中,老师在今天活 动中运用了一 些游戏,但还不够,还要多为孩子 创设游戏情境,使幼儿上下肢 得到充分发展。请刘园长为我 们的活动进行 点评。

刘园长:为什么叫亮眼 睛?

教师赵萍:要观察孩子。做任何事要从 观察出发,老师要有一双 敏锐的眼睛。刘园长:我特别喜欢这 个名字,观察孩子的目 的是什么? 教师赵萍:是促进孩子的 发展,反馈行为。

刘园长:这是《纲要》对我们的要求,我们要做到心 中有孩子,今天幼儿玩的 水平、能力上老师的 观察还不到位。活动指导的方 法,我们有预成的 指导,有生成指导,要根据孩子实 际情况针对性 地指导,我们今天是否 根据游戏情境 和孩子生成活 动的情况进行 指导的呢?如在投掷区孩 子玩的水平,质量,教师把握还有 欠缺,心中有孩子在 理念上有,但在实际活动 中有欠缺,一些孩子玩的 水平、能力老师还未 观察到,希望我们在实 际工作中还要 做到用亮眼睛 去观察,根据实际情况 有针对性地指 导孩子活动,这才是促进孩 子发展。

活动指导的方 法上,大班老师都很 投入地参与到 活动中,但参与并不是 全身心与孩子 一起玩,这是基本要求,在参与的同时 还要关注孩子 的发展,要眼里有孩子,指导要有点、有面,要关注每一个 孩子的发展,每个孩子的活 动,质和量不是玩 了就够了,要玩得有质量,就要引导他。

我们关注充分 活动,充分的定义是 什么?我认为老师要 把握这个度,刚才质和量不 是说玩了高兴 了,质和量就达到 了。作为大班末期,我们有要用《纲要》的要求来指导 我们的活动,使我们玩得有 质量,如投,孩子动作是不 是到位,量是不是够了,老师就怎么指 导,现让孩子快乐 发展,快乐是基本,但同时还要发 展,还要进步,还要提高,老师要运用玩 具材料来促进 游戏,让孩子充分运 动,充分发展。

主持人:谢谢刘园长。提请教师注意 刘园长在刚才 所说的,在参与活动时 教师的身份与 孩子是平行的 ;指导活动时教 师作为观察者 的身份应高于 孩子,要能发现孩子 的问题,并给予支持。

范蕙静:谈谈自己的感 受,思考。上午和下午都 是围绕着“区域体育游戏 ”这种组织形式 展开的,根据“纲要”中健康领域目 标展开的,《纲要》中提出培养体 育活动的兴趣 是体育活动的 重要目标,最终是提高幼 儿活动的兴趣。《纲要》中也提到要通 过环境的利用 有效促孩子发 展,从这两点分析,区域游戏组织 是多种多样的,是满足不同兴 趣,不同需要的孩 子的。在区域游戏中 如何既满足兴 趣有促进孩子 的发展,老师提出这个 困惑,怎样权衡两者 关系?我认为值得肯 定的是:

1、选题方面是认 真领会“纲要”精神,注重观察孩子,能有针对性地 提出存在的问 题,确立研究问题,我们的研究是 在实践中选取 的问题,将教师的行为 与幼儿发展联 系起来,选题符合《纲要》精神,符合孩子发展 需要的,有很高的研究 价值。

2、研究过程不论 质疑,还是讨论,能有正确的儿 童观教育观,在老师的引领 谈话中体现了 尊重孩子,了解发展,关注孩子的兴 趣需要,从儿童角度想,注重活动的综 合性,趣味性而且寓 教于游戏中。

3、研究组织氛围 民主、开放,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共同解决问题,提高教师的水平,教师们有的说,踊跃说、愿意说、抢着说,并能够谦虚的 接受意见,达到同伴互助 的作用。

质疑:(选题上)1.问题还要再进 一步在明确,老师困惑在哪 ?通过今天的活 动,你解决了什么 具体问题。老师每个人获 得“一言一得”,你参加教研后 你的提高在哪 儿?进步在哪?我们在选题考 虑是一个人的 问题还是大家 的问题。

2.研究的内容还 要从细致、细微入手,小开拓者组,有层次,有脉络,有关键点,有的组写得宽 泛。

3.区域体育活动 的研究至今要 重新审视,思考,是否还要按基 本动作要求去 分区,我们发现了跳 跃区投掷区孩 子的问题,如何根据孩子 的发展进行分 区,再者创设适宜 环境,投放适宜玩具 材料都需要我 们进一步思考。能不能突破传 统做法,不用动作技能 的名称框住我 们的思维,建议可否开展 勇敢者等区域,有所创新。

孙路:符合“纲要”要求,符合幼儿身心 发展。游戏促进了孩 子全面的发展。材料投放体现 了层次性,年龄特点及趣 味性。这个题目只是 个话题,是老师发现的,还是孩子们的 问题。主要借话题来 探讨儿童观、教育观。

老师观察到这 个问题时,是不是上肢动 下肢不动或相 反呢?我发现中班做 不到,大班幼儿基本 能做到全身协 调。

当孩子特别感 兴趣时一定有 他的道理,是发展的需要,因为孩子的运 动每一遍的意 义都不一样。

我对运动教育 的看法,不单纯是体能 锻炼,是一个裁体,是一个运动的 教育,全方位的让幼 儿获得发展。哪个是让孩子 有创意的,哪个是克服恐 惧感的,从这个角度来 讲的。

大会讨论

黄琼:根据上午预设 的三个问题,看六一的活动,包括区域、环境,发现亮点、特色,有建议、想法提出来。

大连:教研活动有理 论认识和实践 高度

户外活动具有 层次性、丰富性,材料丰富,一切想着孩子 的需要。老师的眼睛是 亮的,心是平和的。教育氛围浓厚,把教育理论融 入教育活动之 中。山西太原:两感谢:

1、为提供机会、服务好。两感叹:

1、园长是专业、专家级的亲自 参与。

2、教师能真正的 参与教研。

两建议:

1、困惑如果能当 场明确,当场解决。

2、讨论要有相关 的理论拔高。

两问题:

1、如何定的这个 题?

2、园本教研的步 骤是怎么进行 的?

范副园长:这个课题是上 学期教研内容 的延伸,上学期我们研 究的是户外区 域体育活动中 玩具材料的投 放,通过研究老师 们自制了大量 的户外玩教具,这些东西是否 适合投放,应如何更加合 理的运用,才能促进幼儿 体能的发展是 这学期我们要 研究的。在组织户外区 域活动中发现,教师们发现有 一部分孩子不 愿意换区域,在某些区域幼 儿有身体局部 运动负荷过大 的现象,结合上学期的 研究内容及教 学中发现的问 题,我们确定了研 究方向。

河南洛阳:

1、材料极为丰富,品种的丰富,而且全是自制 的。

2、刘园长的参与、水平引领着老 师的研究。

长沙教育局幼 儿园:

1、活动形式多样、丰富。

2、园本活动真实,园本活动的深 度不够充分,点没有充分解 决,点应放在 a、材料的三显:哪些适合大班、中班、小班,哪些适合上下 肢运动的。

b、形式的设计:怎样来促进上 下肢发展?可分为上肢区、下肢区、综合区来划分,并在各区域分 出难易程度,适合每个儿童 的不同需要。

c、指导策略:老师分工,对不同区域,不同孩子来摸 索指导策略。安徽铜陵:

1、幼儿园体育活 动环境的创设 好。

2、体育活动材料 投放有层次、清晰,材料丰富。

3、体育活动形式 多样。

4、孩子在游戏中 快乐,老师注意在活 动中的社会性。

5、如何促进孩子 与玩具的互动 ?教师虽然注重 了个体差异,但教师的指导 策略还有待提 高。

6、动作较随意,对动作的质和 量的指导要加 强。

7、教师过多的关 注动作,怎样通过活动 培养孩子的气 质和品质

8、教研平等、民主,问题来自于孩 子,来自于实践。每位老师都参 与讨论,范老师的发言 体验了引领作 用,注意指导老师 的提问,有理论提升。甘肃兰州:

三感受:特色鲜明,有内容、有层次。良好的研讨团 队。

范惠静老师的 点评专业、有层次、有实践。一建议:运用回转录象 的方法来研讨。

一问题:幼儿园在下一 步的活动中有 那些落实。杭州学前教育 :

1、活动的质和量 的问题怎样进 行评价、记录的,让孩子知道进 步在哪,技能也要有,非智力品质也 要有。

2、投放玩具的适 宜性,如竹竿投放手 铃就很适合,更好符合跳的 节奏。昌平学前教研 室:

1、关于提高玩具 的利用价值。

2、教研员的专业 引领。上海黄琼:

对幼儿园活动 的看法: 优点:

1、材料的自制和 创造性的运用。

2、孩子的运动能 力、兴趣和状态,可以折射出全 园活动的力度。

3、运动上的整合 意识,研究的体育整 合了孩子方方 面面的内容,加入了舞蹈,儿歌的内容。

问题:

1、教师在现场的 作用?

2、关注安全,鼓励孩子去玩。

3、教师在现场的 观察,支持孩子获得 最大的挑战和 发展。如:运动量差异的 关注和支持上,教师的观察需 要提高。

4、孩子的自我服 务。如:在整理玩具材 料上应让孩子 自己来。

环境:

建议体现课程 的价值取向,表达的结果多,质疑、提问的过程较 少。在区域活动中 课程平衡的问 题。

对教研活动的 看法 优点:

1、有主题,有目的。

2、有表达,有质疑。

3、有引领,有归纳。建议:

1、开放与梳理的 关系,有梳理才能上 层次。

2、前期的学习、准备、预设和现场倾 听。

3、及时归纳在教 育方面注意的 问题,学习方面注意 的问题,都要说清楚。

4、留意上面的思 考,让老师带着问 题回去。

对教研员的看 法

优点:

1、导向正确

2、参与是平等的。

3、引领是专业的 最后建议:

1、教研员在理性 上帮助老师提 高表达的逻辑 性上需要加强。

2、“协调”与“充分”的问题怎样梳 理、定位的好一些,需好好的总结 一下。

3、一种材料的投 放要一分为二 的看待。

第二篇:北京总后六一幼儿园园本教研活动记录

北京总后六一幼儿园园本教研活动记录

时间:2007年3月22日下午 地点:总后六一幼儿园礼堂

参加人数:孙路(市早教所教研员)、范惠静(丰台区教研所教研员)

刘建霞(总后六一幼儿园园长)、幼儿园教师16人及业务干部3人 全国各地专家同仁近70人

主持人:范茜(总后六一幼儿园业务副园长)

活动主题:在大班区域体育活动中,如何运用玩具材料促进幼儿上下肢充分活动 活动过程:

一、提出教研专题

主持人:本学期大班设立了跳跃、平衡、投掷、钻爬、合作等5个户外区域,在活动中我们发现,幼儿有身体局部运动负荷过大的现象,如在跳跃区活动的孩子下肢运动量较大,而上肢运动量少,而在投掷区的孩子则相反,上肢运动量大,以往我们研究过区域材料的投放,基于这个基础,我们今天研的主题是:如何在区域体育活动中充分运动游戏材料,促进幼儿上下肢充分活动。首先请跳跃区、投掷区的指导老师进行一下情况介绍。

二、跳跃区、投掷区的指导老师反思与讨论前的质疑

1、跳跃区指导教师情况介绍

冯斌:跳跃区是以发展下肢为主要活动区域,在本区孩子能通过材料与玩具互动达到跳跃动作水平的发展,有单肢跳、双脚跳、行进跳等动作技能,由于设置的游戏活动较多,孩子们的兴趣高,有的孩子不愿意换区,这些孩子下肢活动运动量大,上肢活动少,怎样使上下肢活动协调发展呢,这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根据研究重点我们试着调整,添加适量玩具,如跳竹竿时提供上肢活动的辅助材料,从上向下跳的游戏中增加了原地套圈的活动,增加了一些吊饰让孩子在跳的过程中增加一些击打动作。我觉得这是我们初步的尝试,希望多听听大家的意见。主持人:各位老师对冯老师的发言还有哪些不清楚的地方可以提问。

一名教师质疑:请具体解释一下青蛙跳水的游戏中,跳台的高度和垫子的距离是怎样设置的?

冯教师解答。

2、跳跃区指导教师情况介绍

怀向群:我们发现本区存在的问题是,幼儿在活动中上肢动作多,下肢活动较少,只是前后移动,左右平移,下肢动作单一,幼儿上肢容易疲劳,下肢得不到活动,产生上下肢运动量不均衡现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投放了不同层次的材料如不同大小的、不同重量的投掷球,高低不同的篮框等,并通过“贯兰高手”等游戏增加孩子下肢的运动量。我们想听一听大家更好的意见和建议。

一名教师质疑:在区域中提供宽而大的垫子有什么意图? 怀教师解答

范惠静:我想提出一个问题,今天你的问题是什么?你想通过今天的教研活动解决什么困惑?请求什么帮助?刚才听了两位老师的介绍,一个是上技区域指导老师,一个是下肢区域指导老师,两位老师组织的活动正好是反着的,共同存在的问题是局部身体运动多,老师很关注孩子的发展,发现问题了,孩子到这个区域时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你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

三、参与式讨论

主持人:围绕今天研的主题,结合上午观摩到的情况和下午两位老师的发言,请大家发表各自的见解。今天分四组,如以往一样其中有组织者,记录员,时间播报员,发言人,与以往不同的是来了很多观摩的老师,所以有三个与以往不同的要求,一是记录员要尽量写大字;二是发言人讲话语速要慢;三是小组研讨时间为15分钟。

也欢迎全国的各位专家参与我们的讨论。

教师自由组合分四小组讨论,市区教研员、园领导参与讨论。

四、分组发言(请各组发言人陈述自己的观点与共识)以下是各组发言提纲

小开拓者组:

1、玩具材料的运用:

1、玩具本身的功能运用

2、幼儿在活动中的使用,玩具投放以后是否发挥了它的作用

2、孩子上下肢的充分活动:玩具的运用促进上下肢充分发展,上下肢活动设置不要太牵强,教师指导幼儿使用玩具,充分发展上下肢。

福娃组: 材料的投放运用

1.在层次上高低不同、宽窄不同。2.

数量上运用

3.运用环境提供合理场地。4.

如何了解和把握投掷材料的运用 5.

针对个别儿童的差异,合理投放材料。

亮眼睛组:

1.设置综合区来弥补上下肢不协调的问题。

2.教师多角度的观察孩子。教师应做一个观察记录,活动卡来了解每个幼儿的活动情况

3.场地、玩具的使用是否合适孩子的发展? 注意活动材料的安全使用。

提问者组:

1.通过交换区域就能解决这个问题。2.

有些游戏可以增加辅助材料。3.

辅助材料应该符合大班幼儿的发展。主持人:四个组起的名字很有意思,分别是小开拓者、福娃、亮眼睛、提问者。小开拓者代表一种探索精神,福娃代表的是热情,亮眼睛是要有一双观察的眼睛,提问者代表的是一种反思精神,我认识这正是开展教研工作老师应具备的素质。

以上四组教师有这样一些共识:一是提高玩具的运用率,增强玩具的挑战性,孩子爱玩的,能促进上下肢充分发展的玩具应继续投放,而孩子运用得少的应调整。在玩具本身的运用上,摆放上,使用上要巧妙。二是在使用上引导孩子主动探索,引发孩子去想,去思考如何运用玩具,这就是老师应起到的支持者的作用。三是巧妙运用玩具丰富游戏情节,将运动锻炼融入游戏中,老师在今天活动中运用了一些游戏,但还不够,还要多为孩子创设游戏情境,使幼儿上下肢得到充分发展。请刘园长为我们的活动进行点评。

刘园长:为什么叫亮眼睛?

教师赵萍:要观察孩子。做任何事要从观察出发,老师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刘园长:我特别喜欢这个名字,观察孩子的目的是什么? 教师赵萍:是促进孩子的发展,反馈行为。

刘园长:这是《纲要》对我们的要求,我们要做到心中有孩子,今天幼儿玩的水平、能力上老师的观察还不到位。活动指导的方法,我们有预成的指导,有生成指导,要根据孩子实际情况针对性地指导,我们今天是否根据游戏情境和孩子生成活动的情况进行指导的呢?如在投掷区孩子玩的水平,质量,教师把握还有欠缺,心中有孩子在理念上有,但在实际活动中有欠缺,一些孩子玩的水平、能力老师还未观察到,希望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还要做到用亮眼睛去观察,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孩子活动,这才是促进孩子发展。

活动指导的方法上,大班老师都很投入地参与到活动中,但参与并不是全身心与孩子一起玩,这是基本要求,在参与的同时还要关注孩子的发展,要眼里有孩子,指导要有点、有面,要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发展,每个孩子的活动,质和量不是玩了就够了,要玩得有质量,就要引导他。

我们关注充分活动,充分的定义是什么?我认为老师要把握这个度,刚才质和量不是说玩了高兴了,质和量就达到了。作为大班末期,我们有要用《纲要》的要求来指导我们的活动,使我们玩得有质量,如投,孩子动作是不是到位,量是不是够了,老师就怎么指导,现让孩子快乐发展,快乐是基本,但同时还要发展,还要进步,还要提高,老师要运用玩具材料来促进游戏,让孩子充分运动,充分发展。

主持人:谢谢刘园长。提请教师注意刘园长在刚才所说的,在参与活动时教师的身份与孩子是平行的;指导活动时教师作为观察者的身份应高于孩子,要能发现孩子的问题,并给予支持。

范蕙静:谈谈自己的感受,思考。上午和下午都是围绕着“区域体育游戏”这种组织形式展开的,根据“纲要”中健康领域目标展开的,《纲要》中提出培养体育活动的兴趣是体育活动的重要目标,最终是提高幼儿活动的兴趣。《纲要》中也提到要通过环境的利用有效促孩子发展,从这两点分析,区域游戏组织是多种多样的,是满足不同兴趣,不同需要的孩子的。在区域游戏中如何既满足兴趣有促进孩子的发展,老师提出这个困惑,怎样权衡两者关系?我认为值得肯定的是:

1、选题方面是认真领会“纲要”精神,注重观察孩子,能有针对性地提出存在的问题,确立研究问题,我们的研究是在实践中选取的问题,将教师的行为与幼儿发展联系起来,选题符合《纲要》精神,符合孩子发展需要的,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2、研究过程不论质疑,还是讨论,能有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在老师的引领谈话中体现了尊重孩子,了解发展,关注孩子的兴趣需要,从儿童角度想,注重活动的综合性,趣味性而且寓教于游戏中。

3、研究组织氛围民主、开放,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共同解决问题,提高教师的水平,教师们有的说,踊跃说、愿意说、抢着说,并能够谦虚的接受意见,达到同伴互助的作用。

质疑:(选题上)

1.问题还要再进一步在明确,老师困惑在哪?通过今天的活动,你解决了什么具体问题。老师每个人获得“一言一得”,你参加教研后你的提高在哪儿?进步在哪?我们在选题考虑是一个人的问题还是大家的问题。

2.研究的内容还要从细致、细微入手,小开拓者组,有层次,有脉络,有关键点,有的组写得宽泛。3.区域体育活动的研究至今要重新审视,思考,是否还要按基本动作要求去分区,我们发现了跳跃区投掷区孩子的问题,如何根据孩子的发展进行分区,再者创设适宜环境,投放适宜玩具材料都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能不能突破传统做法,不用动作技能的名称框住我们的思维,建议可否开展勇敢者等区域,有所创新。

孙路:符合“纲要”要求,符合幼儿身心发展。游戏促进了孩子全面的发展。材料投放体现了层次性,年龄特点及趣味性。这个题目只是个话题,是老师发现的,还是孩子们的问题。主要借话题来探讨儿童观、教育观。

老师观察到这个问题时,是不是上肢动下肢不动或相反呢?我发现中班做不到,大班幼儿基本能做到全身协调。

当孩子特别感兴趣时一定有他的道理,是发展的需要,因为孩子的运动每一遍的意义都不一样。

我对运动教育的看法,不单纯是体能锻炼,是一个裁体,是一个运动的教育,全方位的让幼儿获得发展。哪个是让孩子有创意的,哪个是克服恐惧感的,从这个角度来讲的。

大会讨论

黄琼:根据上午预设的三个问题,看六一的活动,包括区域、环境,发现亮点、特色,有建议、想法提出来。

大连:教研活动有理论认识和实践高度

户外活动具有层次性、丰富性,材料丰富,一切想着孩子的需要。老师的眼睛是亮的,心是平和的。教育氛围浓厚,把教育理论融入教育活动之中。山西太原:两感谢:

1、为提供机会

2、服务好。

两感叹:

1、园长是专业、专家级的亲自参与。

2、教师能真正的参与教研。

两建议:

1、困惑如果能当场明确,当场解决。

2、讨论要有相关的理论拔高。两问题:

1、如何定的这个题?

2、园本教研的步骤是怎么进行的?

范副园长:这个课题是上学期教研内容的延伸,上学期我们研究的是户外区域体育活动中玩具材料的投放,通过研究老师们自制了大量的户外玩教具,这些东西是否适合投放,应如何更加合理的运用,才能促进幼儿体能的发展是这学期我们要研究的。在组织户外区域活动中发现,教师们发现有一部分孩子不愿意换区域,在某些区域幼儿有身体局部运动负荷过大的现象,结合上学期的研究内容及教学中发现的问题,我们确定了研究方向。

河南洛阳:

1、材料极为丰富,品种的丰富,而且全是自制的。

2、刘园长的参与、水平引领着老师的研究。

长沙教育局幼儿园:

1、活动形式多样、丰富。

2、园本活动真实,园本活动的深度不够充分,点没有充分解决,点应放在 a、材料的三显:哪些适合大班、中班、小班,哪些适合上下肢运动的。

b、形式的设计:怎样来促进上下肢发展?可分为上肢区、下肢区、综合区来划分,并在各区域分出难易程度,适合每个儿童的不同需要。

c、指导策略:老师分工,对不同区域,不同孩子来摸索指导策略。安徽铜陵:

1、幼儿园体育活动环境的创设好。

2、体育活动材料投放有层次、清晰,材料丰富。

3、体育活动形式多样。

4、孩子在游戏中快乐,老师注意在活动中的社会性。

5、如何促进孩子与玩具的互动?教师虽然注重了个体差异,但教师的指导策略还有待提高。

6、动作较随意,对动作的质和量的指导要加强。

7、教师过多的关注动作,怎样通过活动培养孩子的气质和品质

8、教研平等、民主,问题来自于孩子,来自于实践。每位老师都参与讨论,范老师的发言体验了引领作用,注意指导老师的提问,有理论提升。甘肃兰州:

三感受:特色鲜明,有内容、有层次。良好的研讨团队。

范惠静老师的点评专业、有层次、有实践。一建议:运用回转录象的方法来研讨。

一问题:幼儿园在下一步的活动中有那些落实。杭州学前教育:

1、活动的质和量的问题怎样进行评价、记录的,让孩子知道进步在哪,技能也要有,非智力品质也要有。

2、投放玩具的适宜性,如竹竿投放手铃就很适合,更好符合跳的节奏。昌平学前教研室:

1、关于提高玩具的利用价值。

2、教研员的专业引领。上海黄琼:

对幼儿园活动的看法: 优点:

1、材料的自制和创造性的运用。

2、孩子的运动能力、兴趣和状态,可以折射出全园活动的力度。

3、运动上的整合意识,研究的体育整合了孩子方方面面的内容,加入了舞蹈,儿歌的内容。

问题:

1、教师在现场的作用?

2、关注安全,鼓励孩子去玩。

3、教师在现场的观察,支持孩子获得最大的挑战和发展。如:运动量差异的关注和支持上,教师的观察需要提高。

4、孩子的自我服务。如:在整理玩具材料上应让孩子自己来。

环境:

建议体现课程的价值取向,表达的结果多,质疑、提问的过程较少。在区域活动中课程平衡的问题。

对教研活动的看法 优点:

1、有主题,有目的。

2、有表达,有质疑。

3、有引领,有归纳。建议:

1、开放与梳理的关系,有梳理才能上层次。

2、前期的学习、准备、预设和现场倾听。

3、及时归纳在教育方面注意的问题,学习方面注意的问题,都要说清楚。

4、留意上面的思考,让老师带着问题回去。

对教研员的看法

优点:

1、导向正确

2、参与是平等的。

3、引领是专业的 最后建议:

1、教研员在理性上帮助老师提高表达的逻辑性上需要加强。

2、“协调”与“充分”的问题怎样梳理、定位的好一些,需好好的总结一下。

3、一种材料的投放要一分为二的看待。

第三篇:园本教研活动记录

幼儿园园本教研活动记录

一、主持人(该园保教主任)介绍当日教研活动来源、目标及过程

(一)活动来源:

十五期间在《纲要》的领导下,我园根据自身的优势和园所的发展确定了以关注幼儿生活为基点,开展自然化教育为特色的研究方向,并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活动。在研究活动过程中,针对老师在不同阶段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我们采取了把握时机,适时点播,双向对比,还有质疑、答辩等教研方式,来帮助教师解决他们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困惑。经过几年的研究,我们的老师存在以下的优势:1.在教研教育实践中能够关注幼儿生活中的实际需要生成活动,注重引领幼儿发现真实的问题,并在真实的问题中获得体验,并以此来体现幼儿学习和发展的过程。2.在教研活动中,教师更乐于交流了,能围绕问题进行分析,并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最终通过互动提升原有认识。3.在环境创设和区域材料的提供中,教师能够自然的与生活相结合,使之自然的融入到支持幼儿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特别是材料的投放,已经远大于原有的游戏、操作、学习知识的价值,而是使材料自然的融入到幼儿学习、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使孩子的学习变得更有意义。在发掘优势的同时,我们也发现了教师身上的一些不足:教师虽能够基于幼儿的兴趣需要开展活动,但仍存在着“做得多,想得少”的问题,教师虽然脑子很活,有很多的创意,但常常存在想的好,但不知道关键要发展幼儿的什么的问题。教师虽然知道反思很重要,但面对很多具体的问题时,却不善于对活动前的设计,活动过程中幼儿的表现及自身教育行为进行分析与反思,这些都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们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因此我们将近阶段的研究目标定为引导教师学习,从幼儿学习的角度,进行反思,并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

在今天活动之前我们已经完成了两个阶段的研究,第一个阶段主要是了解教师在反思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和困惑,让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实践和反思中的问题来大胆的表达出来,第二阶段就是观摩一个班的区域活动,以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和反思。帮助教师学会从幼儿的角度进行反思不是从一两次活动进行实现的,于是我们就设计了今天的教研活动,是前阶段教研活动的一个延续。

(二)当日教研活动目标及过程:

今天教研活动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体验活动和案例分析,帮助教师进一步感悟和学习站在幼儿的角度上,从多个方面进行反思。第二就是帮助教师学习捕捉活动中幼儿对他们传达的关键信息,并针对教师在反思过程中遇到的真实困惑,讨论如何从幼儿的角度来反思自身的教育行为。教研过程主要分两个部分:体验活动和案例分析活动。

二、教研活动实录:

环节一:体验活动——体验推销护肤品的过程

体验过程:主要是让本园教师自由结组,自己选择在场的与会者作为推销的对象,并思考用什么方式和策略与对象沟通。体验完这个过程之后,分别交流各组推销的结果以及在推销过程中的感受和体会。同时也提醒刚才接受推销的与会者反馈自己刚才与推销老师之间互动的感受。以下就是后面老师们交流感受的过程。

主持人:请各位推销员说一说你们刚才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这样做,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第1组教师:我们先进行对象的选择,看老师的外表、装扮,在跟他的交谈中发现他的一些兴趣。我们推销的第一位老师比较时尚,对自己装扮的细节有一定的要求,这样他可能更容易接受一些护肤产品。第二个老师由于我们没有介绍清楚产品的厂家、产地,再加上我们的国产商品与这位老师的要求(更倾向于国外的产品)有一定的差距,虽然她没有接受我们的产品,但我们还是把产品的宣传单发给她,希望我们的产品能够给她留有印象。

与会者1:两位推销员介绍产品很详细,有一定的针对性,介绍的产品比较符合我的职业需求

与会者2:两位介绍非常清楚,他们的除皱产品打动了我,但我的消费理念是一分钱一分货,产品太便宜了,那么便宜我就决定不买了。

主持人:你们提倡的使用国货,在推销时是否了解了顾客的消费理念。

第1组:我们询问顾客平时使用哪些品牌的化妆品,产地在哪。顾客本来对我们的产品有些感兴趣,但一听价格就没有买,我们也不想死缠烂打让人家反感,只是把产品介绍给她就好了,并把宣传单送给她。

主持人:通过互动有何启发?

第1组:应更多地了解顾客的需求,抓住顾客的心理及时进行调整,我们在准备中应想的更周到,更广泛,因为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需求。

第2组教师:有三位消费者购买了我们的产品,我们首先了解了消费者不同的需求,根据消费者的需求介绍产品,而且我们的产品价格合理,受到他们的欢迎。与会者3:他们态度诚恳,针对我的肤质介绍产品。

第3组:我们先选择不同的人群,从了解他们的职业,在皮肤方面有什么困惑这两方面下手来推销我们的产品,那位老师问了我们好多问题,我们也耐心回答了,可是她最后却没有买我们的产品。

与会者4:我觉得她们非常有亲和力,为什么没买,是因为我有我的想法,我知道化妆品不是能够随便买的,不能光听宣传。我觉得皮肤的改善并不是因为使用了某种产品一下子就能见效果的,所以我就提了很多的问题。虽然我没买,但我觉得她们的宣传还是比较到位的,她们最后的策略也很好,送了我一个试用品,所以我说我们可以做朋友。

主持人:推销时有没有关注到消费者的需求。

第3组教师:关注到了。消费者认为皮肤是有周期性的,不太相信我们的产品,所以我们就给了他一个试用品,并准备进行下一个推销。

主持人:大家在活动中的感受都是非常真实的。首先是选择对象、人群,在交流中关注到怎样运用策略进行互动,并且都在思考、调整用什么更适宜的行为来影响他人。请说一说在推销过程中你们的理念是什么?

教师集体:了解、沟通,满足需求。

主持人:那你们通过实施策略的过程中实际上是在做什么事? 教师:让大家认同产品,引发大家的需求

主持人:我们已经满足了他们的需求,但为什么还是会失败呢? 教师:不信任,产品没有说服力,沟通方式有问题,语言技巧欠缺。

主持人:作为教师,如果在参与教育教学活动中,作为一个实践者,我们第一想到的是什么?(教师思考)我想通过我们老师实践过程中的一个困惑引出我们下面讨论的案例。这是我们园的任老师在组织小班娃娃家的活动时遇到的一个真实的两难困惑问题,先请她介绍一下这个案例,然后再说说她自己对这个案例的反思。

环节二:案例分析——“该不该制止她给娃娃剪头发”

主持人先请该园任老师讲述她的一个真实的两难困惑案例(小班案例),并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以下是这个案例的主要内容:

“老师,我在给娃娃剪头发!” 娃娃家是小班幼儿最感兴趣的区域活动,每天他们在这里都会模仿着成人的活动进行游戏。在今天的娃娃家游戏中,让我感到惊奇和意外。当我来到娃娃家时,王××小朋友正拿着剪子一绺一绺地剪娃娃的头发。我一看,地上已经有了不少头发,而她还是那么的认真。我惊奇地问:“你在干什么呀?”她回答说:“我在给娃娃剪头发,他的头发太长了。”她一边说着,一边还再继续剪。我眼睁睁地看着她又剪下了两绺,于是就赶紧说:“天冷了,娃娃的头发不要太短,我看不要再剪了。”她看着我,犹豫了一下,终于停下了手,这件事让我感到很意外。

活动结束后,我找到她进行交流:“你为什么要剪娃娃的头发呀?”她满不在乎地说:“我的头发长了妈妈就会给我剪!”我接着说:“娃娃的头发不像咱们人的头发,剪下来还能再长长,而娃娃的头发却长不出来了,以后别再剪了。” 她勉强地点了一下头就走开了。但我从她的脸上看出她还是有些不服气。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事件,我当时真不知怎样去做,第一反映就是赶紧介入游戏,引导她停下手。但我又考虑到今天停止明天她会不会又重复。所以,活动后我找到了她,了解她的想法。告诉她娃娃的头发不能剪。交流中流露出不服气的表情。我不知道在活动中和活动后的互动中,我这样做引导对不对?

主持人:刚才任老师在反思中提到了一个很现实、很具体的两难困惑问题。在活动后与孩子互动的过程中,她那样引导适宜不适宜?这个问题到底说明了什么?

教师1:老师去介入这件事情,去引导孩子了,但孩子的表现是不服气,她觉得我的头发长了,妈妈就会给我剪,所以娃娃的头发长了,我理所应当就应该给她剪。我觉得问题在于该不该引导?

主持人:那老师把这个问题的落脚点放在哪了呢? 教师1:该怎样去引导,行为是否适宜?

教师2:任老师发现孩子剪头发了,她的反应就是咱们老师习惯了的那种反应,把玩具给损坏了,所以她要制止。老师关注到孩子把娃娃的头发剪了,但剪之前的过程,老师好像没有关注到。这就是说老师关注的是事件的结果。

主持人:这是老师的第一反应。任老师刚才说不知道这种引导对不对,所以落在了做法上。那么,我们在关注行为是否适宜之前,还应该关注些什么呢? 教师3:孩子为什么有这样的需求?游戏当中的一些需求。

教师4: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做?她剪是有什么需求吗?她用小剪刀是因为觉得很好玩,还是想模仿妈妈或理发师?如果孩子是想模仿理发师,我觉得班里面就可以设置一个理发店的游戏区。她如果只是想用小剪刀去剪,就可以在美工区中设置一些用剪刀剪的游戏,去满足她的需求。

主持人:在关注问题之前,我们还要关注孩子的需求,也就是行为是否适宜不是凭空而说,而是依据孩子有什么样的需求,才能做出相应的反应。所以,我想问一下任老师,当事情发生时,你是怎么想的?

任老师:我就想马上得制止他,要不然头发就该给剪没了。但我又想应该尊重孩子,所以就以游戏的口吻跟她说:“天冷了,娃娃的头发不要太短,我看不要再剪了。”

主持人:任老师没有生硬的去制止,还是能够注意到用游戏性的语言去跟孩子说话,这一点还是不错的。事情发生的当时你并没有跟孩子过多的互动,但为什么结束以后你又和她互动呢?

任老师:第一,我是想了解一下孩子的想法;第二,是想丰富她的一些生活经验。于是,我就说:“娃娃头发不像咱们人的头发,剪下来还能再长长。娃娃的头发剪掉就长不出来了。” 主持人:任老师是从知识经验上去丰富孩子。这表明任老师实际上是想解决什么问题?她为什么要告诉孩子娃娃头发不像人的头发,剪了还可以再长长。任老师关注的是什么?

教师2:目的就是不让她明天再剪了。

教师5:任老师关注的是孩子不再剪了,是结果。

主持人:老师关注的是问题该怎样解决。那你后来是否有意去继续关注这个孩子了吗? 任老师:没有。

主持人:咱们老师可能认为教育完孩子,孩子不再剪了之后,教育目标就已经实现了。但孩子当时的反应是不服气,那她还会不会去进行别的活动。这是咱们老师应该继续去关注的。

区教研员:我也有一个问题想问大家。当孩子听老师说了“你的头发妈妈剪了还会再长长,而娃娃的头发剪了就不能再长了”这句话时,作为一个小班的孩子,他能理解吗?老师的这句话对小班孩子会有作用吗?不知大家有没有想到这个问题。结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大家一起来分析一下。

教师1: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思维方式有限,容易把事实和想象混淆。

区教研员:老师们分析的很好,这句话对于小班的孩子可能是没有太大作用的。所以,咱们老师在对孩子做出应答时,要考虑到孩子的年龄特点。

主持人:教研室的老师给咱们从孩子的反应这个角度帮助咱们分析了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老师行为对于孩子的效果。后面咱们还会深入分析这个问题。接下来,咱们思考孩子为什么要给娃娃剪头发?

教师2:孩子将自己的生活经验带入到游戏中去了,自发地调动经验来丰富自己的游戏内容,而且小班孩子模仿性比较强,喜欢模仿成人的活动。由于家庭中没有条件,幼儿园给孩子创设了模仿成人生活的条件,孩子可以比较放松地再现她的游戏。

教师3:这是孩子生活经验的迁移。

教师6:孩子在游戏中真正的进入角色,真正把自己当成家长来照顾孩子了。她真的很投入,把一切都当成是真实的,这就是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

教师2:孩子把一切都当成真实的了,而老师要把她从游戏(孩子的真实世界)拉回到现实(成人的真实世界)中来,她有点不理解,甚至有点难过。

教师1:孩子就是想给娃娃剪头发,而并不知道娃娃的头发不能剪。她的知识经验使她关注不到这些,所以她只是觉得给宝宝剪头发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主持人:老师们说了,由于孩子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使得她关注不到那么多,而只是在模仿成人的活动。刚才一个老师提到了为孩子创设的娃娃家这个环境,正是娃娃家的环境刺激了孩子的行为,调动了她的原有经验。家庭氛围的营造使他想到了自己在家里的一些事情,自然地就展现了她生活中的原有经验。刚才,我们分析到了孩子的需要、原有经验和年龄特点。孩子的行为还向我们传达其它的信息了吗?

教师7:这个孩子实际上也是在学习,这个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教师1:表达的是心理、游戏、操作方面的一些需求,各个方面综合起来的一些需求:使用剪刀、情感体验的等。

主持人:咱们说的这些,结合《纲要》、北京市的《实施细则》和《快乐发展课程》,大家再一起来深入理解一下小班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年龄特点:通过游戏再现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和感受;喜欢模仿在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人物;游戏充满想象,常常讲想象与现实相混淆……前面咱们老师对幼儿年龄特点的分析来看,还是能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的。接下来,咱们再接续回答任老师的困惑问题。我们作为老师,应该怎样去满足孩子的需求?

教师1:可以创设一个新的活动区域,比如小小理发店,既满足了他的需求,也使他从中进行快乐的学习。

主持人:那你为什么要提这样的建议呢?

教师1:满足孩子的兴趣、操作和模仿方面的需要。

教师2:我觉得孩子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会更投入,老师可以把学习内容融入到幼儿感兴趣的游戏当中。可以给孩子创设理发店,但这里面还有一个材料投放的问题。你给她投放什么样的材料,应该考虑让孩子剪什么。如果孩子就是想给娃娃剪头发,就可以多做一些假的娃娃头套,让孩子剪了再“长出来”,这样可以持续不断地满足孩子的需要。如果孩子只是想使用剪刀,美工区也投放相应的材料,或者在娃娃投放其它各种供孩子剪的材料,如剪面条之类的,这样可以扩展孩子的活动内容。

主持人:这就涉及到咱们怎样了解孩子的需求到底是什么样的、具体的需求? 教师2:老师可以根据以往的带班经验提前多给孩子准备一些相关的游戏材料,准备的多一些,应对起来就可以更合适一些。然后,再在对孩子的后续观察之中,再不断地去补充和调整。

主持人:那么咱们提供这些游戏材料,怎么去提供?还是需要咱们进一步对孩子进行观察和了解,同时从材料提供上和环境的创设上,让孩子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还有其它的策略来满足孩子的需求吗?

教师7:我觉得孩子在剪的过程中实际上也是一种探索,我觉得老师可以利用角色的那种身份来引导幼儿,这样做可能会更好一些。老师可以用积极的情感去引导孩子,就在娃娃家投放更丰富的材料。我关注的是老师在后期是否继续关注了孩子的需要,弄清孩子到底是情感的需要,还是剪的动作技能的需要,然后去调整。

教师2:我突然想到教研室左老师刚才问咱们的问题:“老师跟孩子说了,娃娃的头发剪了就长不出来了,这个孩子懂不懂”。由此我想到这个经验怎么给孩子?既然娃娃的头发已经剪成那样了,索性就让孩子剪。等过两天这个孩子再玩的时候,可能就会发现娃娃的头发并没有长出来。这样就是让孩子在她自己的游戏当中去发现,通过自己的体验来获得经验。因为孩子的经验并不是我们告诉他们的,我们即使告诉他们,他们也不一定能理解。为什么孩子不服气呀?她可能就是觉得头发剪了就是能长。这是受它的年龄特点所限制的。我觉得这也是一个解决问题的策略。

主持人:刚才这个老师从教师跟孩子的互动,如何介入孩子的活动来谈的想法。这也是不同的策略。反正娃娃也已经剪了,就在牺牲娃娃的基础上,让她通过观察去发现娃娃的头发是否长出来了,让孩子在生活中慢慢生成一个新的经验。这可以避免了老师单纯的去说教。

教师2:这就是孩子获得经验的一个方法问题。

主持人:但这是不是唯一的方法?刚才大家说到了不同的策略,不同的策略就有不同的价值判断。那老师怎么做才是对于孩子的发展更有价值的?

区教研员(对教师2):我觉得你刚才说的想法很好,就是让孩子通过游戏中的亲身体验,通过结果反馈的方式去获得老师想让她知道的经验。针对你的想法,我想老师们当中可能还会有这样的困惑:如果让这个孩子把娃娃的头发剪了而不去制止他,这个娃娃别的孩子可能就不能玩了。会不会觉得孩子是在损坏玩具?如果有你为什么这样想?我们应该如何去分析?

教师2:过去可能会有这样的想法。老师们的第一反应就是会去教育孩子去爱护玩具。因为娃娃的头发剪掉了,确实不好看了。

区教研员(对教师3):你说的是一个思考角度,我说的是另一个思考问题的角度。咱们是在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如果是我说的这个角度,不知大家是如何看待的?这里面其实存在着一个价值判断的问题。面对这个价值判断,咱们作为老师先说应该怎样去思考,然后再说怎样做的问题。没有正确的思考,就很难会有适宜的做法。

教师2:我觉得这就是一个价值的问题,你看是因为毁了娃娃的头发而去教育她爱护玩具,还是让孩子通过这样一个意外的事件去获得一种新的知识经验,哪个价值更大?

区教研员:这里面其实也涉及到了一个社会规则和公共意识的问题,而培养孩子的公共意识也是应该从小去培养的。这也是一个需要思考的角度,那对于这样的一个两难问题,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去思考?

教师8:我觉得可能会存在这个问题。如果今天不去制止这个孩子剪,那其它孩子可能就会互相模仿,模仿的结果可能最后才能寻找到答案,我觉得在这个过程中老师适度的引导(先制止再引导),灵活的运用教育方法,我觉得还是应该有的。(这时,在老师们之间产生了认知冲突和思想的交锋)

教师6:在孩子心里那不是一个玩具,那就是他的孩子,他要给自己的孩子剪头发。教师5:这就涉及到老师引导的方向,如果老师是从这个角度去引导的,那可能就会给孩子们的感受是破坏了玩具。而小班的孩子,自己是不会认为他是在损坏玩具的。如果牺牲一个娃娃,能让那么多孩子们都获得娃娃的头发不能剪的生活经验值得的。

主持人:这其实就是一个以什么为代价的问题。如果代价太大了,老师的第一反应就是去制止。

教师2:其实这个孩子自己本身并不会意识到,其它的孩子没准儿在今后会发现这个问题,所以老师可以在后面的活动中去引导孩子们去关注这个问题。

主持人:那关键是你老师怎么去引导,关注没关注到这件事情?

教师2:对,从价值取向上来说,老师一方面应该取对于孩子发展来说最有价值的。另一方面,教师作为引导者,对于孩子的社会性发展心里应该是有数的,应该去关注,找一个特别适合的时机去引导孩子去爱护玩具。所以,不管发生什么事,老师都不能只从一个角度去想,而应该从多个角度去思考,然后去一个对于孩子的发展来说最有价值的角度采取策略。

教师3:我觉得对于小班孩子来讲,老师从情感教育方面下手会更适宜。到了中班了,孩子可能就有爱护玩具的意识了。但是对于小班孩子来讲,就没必要提升到破坏玩具的这个方面。

教师4:刚才我问任老师当时娃娃家里的其他小朋友的反应,他们并没有向老师告状,从孩子的意识来讲,他就是融入到这个游戏中了,他们就是在给娃娃剪头发,没有意识这个是对玩具的损坏,所以我觉得没有必要向幼儿强调玩具的损坏。所谓的价值,到底哪个方面更重要,我觉得在引导的过程中,教师就应该在引导策略上去找这两个角度之间的结合点。

教师2:这其实也是一个点,要求我们老师在关注这个孩子的同时,还要去关注其他孩子的反应。而关于爱护玩具的教育还可以到其它的活动去进行。

主持人:从刚才研讨的过程看,我们从多个角度分析了这个孩子为什么要给娃娃剪头发。这个过程中,我们达成了一个共识——怎么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行为是否适宜,就看你是否真正站在了孩子的角度,既要关注他的需要,他的原有经验,又要从教育点去思考引导他往什么方面去发展,这都是需要老师去思考的。这就是咱们老师的反思。关于活动区环境的创设、材料的投放等方面,这是活动前的思考,另外还有活动中和活动后的反思。咱们的专家王瑜元老师在《学前教育》06年第期上写了一篇“做善于反思的幼儿教师”的文章,里面既有实例、老师的感悟,也有王老师的分析和提升。老师们下来可以接续学习。

咱们今天的研讨,可以说是达成了三个方面的共识,也就是咱们在以后的反思当中应该关注的是什么。

今天的体验活动和研讨活动,我觉得他们有共同之处,从任务上来说无论是推销员还是教师,都是在完成一定的目标。那么从角色上来讲,都是在为他人服务。在完成目标和服务于他人的过程当中,我们还要更过多地考虑对方的需求和原有经验。我们常说“教育要适应孩子,而不是孩子要适应教育”。怎么去理解?《纲要》中提出:“关注幼儿活动中的表现和反映,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的师幼互动。”这就告诉了我们怎样去反思。另外,在反思中我们的教师普遍反映出就事论事,这也是我们的一个困惑。反思中我们常会根据具体的事例去想应该怎样去做,而不能跳出这个事例分析,站在一定的高度去反思,做理性的思考,这也是我们教师比较缺乏的,这个高度就是我们的《纲要》。正如王老师在文章中所说的:“老师的反思应该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善于反思的幼儿教师应该在教育的不同阶段亲身感受反思的过程。” 区教研员:

最后,我还有两点思考想跟大家分享。一个是对于今天的案例来说,我觉得任老师还是有一些值得肯定的地方的。一个是她在过程中用一种游戏性的口吻而不是用一种强硬的方式跟孩子互动,这说明老师当时是有思考的。并且老师后来看到了孩子剪得很认真,这使她当时对于要不要制止孩子有一些犹豫,而且还看到了孩子不服气的表情,感觉到孩子剪的兴趣还没有停止。这说明老师还是捕捉到了孩子传达给她的一些信息的。这里面其实也体现了她当时的价值取向。我们真的应该好好思考如何做价值判断的问题,尤其是在活动的过程中去思考这个问题。老师反思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在活动之后才去思考如何调整,更重要的是在过程中,这样对于孩子的发展来说价值才更大。

另一个是,针对这个案例,总结一下,我觉得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去分析和反思:年龄特点、心理需要、感受、原有经验、获得了哪些收获。

关于这个案例,这对于老师来说是一个突发事件,而恰恰是这种突发事件,是最需要老师在事件发生的当时做出有利于幼儿更大发展的价值判断。刚才大家能从不同的角度去谈自己的想法,这体现了我们的一种开放的心态。不同的角度可能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而我们要做价值判断的最终目的是要从这些合理性当中找出它们的结合点,这样才可能做出从哪个角度思考对于幼儿的发展更大的价值判断。所以,分析这个案例的价值不在于解决最后到底怎么做的问题,而更重要的是引导老师去思考我们应该怎样去想。

第四篇:园本教研活动记录

幼儿园园本教研活动记录 ——如何优化幼儿一日活动过渡环

时间:4月6日下午

地点:教研室

参加人数:

主持人:

活动主题——如何优化幼儿一日活动过渡环节

一、此次教研活动的背景

我们开展了“幼儿园一日活动过渡环节”的研讨,目的在于:在研讨中通过思维的碰撞转变教师观念,改变一日活动以及过渡环节的处理方法,统筹安排,丰富环节的组织形式,优化幼儿的一日活动安排。

二、活动准备

每位教师事先了解“过渡环节”的概念,对自己在过渡环节中得组织方式进行概括、小结,并寻找一些资料,学习他人在过渡环节中的组织方式,开展年级组讨论,改进自己在过渡环节中的组织方式。

三、本次教研活动的过程

主持人刘改娟:

近段时间发现老师们在组织过渡环节中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请大家说说什么是过渡环节?都包括那些环节?

李自娟:过渡环节就是幼儿一日的学习与活动分割为不同的版块,在版块与版块之间便出现了一个转换时间,被称之为过渡环节。

王丽娜:两个教学活动之间的时间是过渡环节。宋华清:午餐与午睡之间的时间也是过渡环节。

孙旭博:其实过渡环节包括了每个活动之间的转换,不过是有的时间长,有的时间短而已。

主持人刘改娟将教师列出来的过渡环节在大白纸上罗列:

短时间过渡环节:晨间活动与早点之间、早点与教学活动之间、两个教学活动之间、户外活动与餐前活动之间。

长时间过渡环节:午餐与午睡之间、午睡与午点之间、午点与游戏之间。

主持人刘改娟:

前两个星期,大家对如何组织过渡环节进行年级组讨论与学习,大家根据自己这段时间的学习与实践,来谈谈自己这两周来在组织过渡环节中成功的经验。

杜琴英:我们中班孩子很喜欢拖拖拉拉,又的过渡环节之间只有短短一两分钟时间,因此我在过渡环节时注重规则意识培养,例如整理物品、洗手等环节,我就用音乐来建立常规,规定孩子在我把乐曲弹完之前,一定要把做好一切事情。

孙旭博:我们在上下楼梯时,孩子们很拖沓,往往派头已经到操场,排尾还在教室里,为了减少等待,我们大班规定:两个班级份楼梯走,孩子们要在一分钟走完楼梯,不拖拉。

张静丽:我认为小托班的孩子,在两个教学活动之间就是孩子上厕所,洗手,培养一些生活的习惯,我们会在过渡环节中教孩子洗手等。刘淑辉:我们班为孩子们提供了图书,在孩子们进行完生活活动后,可以自由看书,又便于收拾。

于平:我在大块时间的过渡环节中,让孩子们玩区角,但孩子们每天玩好不懂得收拾,常规很乱。

李峰:我有办法,我在班级里的每个区角,都设了一个小小管理员,给他们做一个挂牌,他们很有责任心,会管理、监督好区角的整理工作。

王丽娜:我会在过渡环节时组织孩子们念念儿歌,做一些安静游戏。

宋华清:我们小班,可以在过渡环节时注重与孩子的个别情感交流。

李自娟:其实每个年龄段的老师都应该在过渡环节时注重与孩子的个别交流。

主持人刘 改娟:刚才老师们介绍的经验,在一定程度上,遵循了《纲要》精神,“减少和消除消极等待现象。”并试图营建宽松的气氛,让孩子们学着自己管理自己,建立一些班级规则引导孩子改掉拖沓的习惯,用孩子的自律代替教师的催促。

但还存在问题:处理过渡环节的方法比较单一,一般都是用生活环节来代替过渡环节。如:教学活动结束后请幼儿去小便、洗手、看看书等,而且环节之间的转换也比较生硬,以集体活动为主,还是处于高控制状态,还没有真正从尊重幼儿、优化幼儿一日活动的角度去考虑。

因此我们觉得,教师在过渡环节的转换中还缺少一定的机智,过渡环节应当有更加自然和有趣的转换方式。

我们应该思考:孩子需要什么样的过渡环节?

让老师们讨论并写下关键词,个别发言。最后达成共识:应为过渡环节营造一种低结构、低密度、低控制,宽松、自主、利于交往、有序的氛围。主持人李萃颖:今天大家都参与得很好,对于过渡环节的重视和改变,是一个师幼共同探索、共同调整、适应的过程。今天讨论了那么多的方法,与好的经验,希望老师们能运用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教师要依据实际的情况,在追随幼儿兴趣并提供支持的前提下,处理好教师指导和幼儿自主之间的关系。让过渡环节成为师生积极交流、互动,充分发挥幼儿个性的过程,同时也让这个过程自然、和谐,充满乐趣!我们可以制定怎么样更合理的作息。

第五篇:幼儿园园本教研活动总结

幼儿园2012园本教研活动总结

园本教研是幼儿园教师学习、成长的重要阵地。近年来,我园立足本园发展,加强园本培训。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高度重视园本教研工作

如果说,教师的素质是决定一切教育工作成败的关键,那么,我们认为,面对今天我园幼儿教师队伍的现状,园本培训及开展园本教研应是我园保教工作发展的关键所在。所以,我们的办园理念就是:“自主、协作、探究、创新”。通过园本教研,让教师成长于学习之中,发展于工作之中。在施教的同时,为自己不断积累知识和才能,不断地提升自身的价值和品味。从合格教师逐步成长为优秀教师、专家型教师,从而更好的实现自身的价值。

二、加强园本培训的组织领导,明确分工,责任到人

首先,园长亲自抓幼儿园工作,由她牵头成立了以园长为首的园本培训领导小组和指导小组。教务主任具体负责培训工作,其他的成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其次,我们把园本工作列入幼儿园每周活动设计中;每学期,我们还定时召开园本培训活动,及时解决培训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对园本培训工作进行及时的调度,加强了培训的针对性、时效性。

三、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和计划,确保培训落实到位

为确保园本培训落到实处,制定了园本培训工作的计划,列出培训的内容和安排,教师再依据总的计划制定出本班的园本活动计划。这样既指导了教师的学习,又明确了学习的内容,让老师们知道了学什么,什么时间学,统一了步骤,保证了学习的系统性和针对性,督促教师自觉的完成学习任务。

四、采用灵活多样的园本教研形式,激发教师主动参与的热情,促进教师成长。

一是开展各种比赛活动,让人人都有参与和施展才能的机会。教师通过学习与实践,进一步理解了园本教学的重要性。

二是,为让教师能很好的从经验中去反思、积累、升华,我们要求每人每月必须写教育叙事,内容可以是孩子的追踪记录、可以是对某一个问题的思考、想法与体会,可以是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也可以是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等等,但必须是教师的真情实感。记得上海的特级教师应彩云说过这样一句话:“走进孩子的世界,你会变得越来越丰富,我们会从这里收获快乐与支持”,这也就是幼儿教育的内涵所在。

另外,我们从幼儿一日活动入手,引导孩子动口、动手、动脑,自己从操作中发现问题,学着解决问题,通过教师预设和幼儿生成的一个个主题,营造出一个与幼儿生活本身密切相关的高度整合的课程模式,逐渐完成由单一知识向跨学科知识、由学习知识向体验知识的转变,真正符合了新大纲提出的让孩子主动发展的要求。

三是,进一步加强了各层次教师培训。我们不断提高教师思想水平、理论水平、实际操作水平为目标,实现“培训——探索——操作(灵活性、创造性)——总结”一体化的路子,并针对每一个教师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使教师尽快掌握园本课程的精华所在。同时,我们还进一步加强教师的基本功培训,争取教师全部达标。

四是、继续积极有效开展园本教研活动,进一步做到有计划、有目标、有记录,有总结。注重形式多样,讲究方法。

在今后的征程上,我们将继续不断到改进,不断创新,用我们的实际行动促进全园教师保教工作的提高。为使我园顺利通过自治区级示范性幼儿园而努力。

泰山幼儿园 2012年12月20日

下载北京总后六一幼儿园园本教研活动记录(五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北京总后六一幼儿园园本教研活动记录(五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幼儿园园本教研活动总结

    文章标题:幼儿园园本教研活动总结园本教研是幼儿园教师学习、成长的重要阵地。近年来,我们__镇中心幼儿园立足本园发展,加强园本培训,使青年教师走上了成才的快车道。在过去的一......

    幼儿园园本教研活动实施方案

    幼儿园园本教研活动实施方案 ----平罗县第二幼儿园 一、指导思想: 我园以《全区幼儿园园本教研制度建设实施方案》的精神为指导,以围绕“提高幼儿园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自我......

    幼儿园园本教研工作计划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 园本教研工作计划 泓旭幼儿园 2016.2 泓旭幼儿看护点园本教研工作计划 一、园本教研基本情况分析 我园继续全面贯彻落实幼儿教育纲要等相关文件,围......

    幼儿园园本教研工作总结

    篇一:幼儿园园本教研工作总结 城头镇中心幼儿园2006-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 园本教研工作总结 自从新《纲要》颁布5年以来,我园始终以《纲要》所倡导的理念指导幼儿园的各项工......

    幼儿园园本教研奖励制度

    幼儿园园本教研制度 一、成立教研组:幼儿园为大教研组,园长任大教研组的组长;各年级为小教研组,每个小教研组选出一名教师为小教研组组长。 二、每学期初,幼儿园大教研组、各年级......

    幼儿园园本教研工作总结

    城头镇中心幼儿园2006-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 园本教研工作总结 自从新《纲要》颁布5年以来,我园始终以《纲要》所倡导的理念指导幼儿园的各项工作,特别是在县教育局强调注重园本......

    幼儿园园本教研总结

    幼儿园园本教研经验总结 园本教研是幼儿园教师学习、成长的重要阵地。近年来,我们徐圩新区幼儿园立足本园发展,加强园本培训。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 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

    幼儿园园本教研计划

    园本教研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园将继续坚持“科研先导,研训一体”的发展思路,以“教学过程改进行为”为抓手,立“挖掘明星教师,培养青年教师,带动全体教师”目标,分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