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顶碗少年教案
一、教材分析:
《顶碗少年》是一篇略读课文。记叙了作者在二十多年前观看杂技表演时,曾经见过一个英俊少年在表演顶碗时,两次失败都没有气馁,最后获得成功的事。告诉我们做什么事,不管遇到多少困难和挫折,都不要退却,有时候成功就在于再坚持一下。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有过一定的失败体验,很可能与顶碗少年在某些地方产生共鸣,容易激发起学生向顶碗少年学习百折不挠的精神的热情。在阅读方面上由于本班学生经过我四年级以来一年半的阅读方法训练,阅读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愿望强烈,喜欢质疑问难,喜欢大声朗读课文。但如何通过自己的朗读展示自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及与合作伙伴进行交流学习还有待于加强。
三、教学目标:
一、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三、懂得“失败乃成功之母”的人生哲理。
四、重点难点:
一、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弄清顶碗少年是怎样面对失败,坚持一次次表演,最后获得成功的。
二、领悟作者看表演时受到的启示。
五、教学方法;
一、“三结合”法,即从备课到课堂,始终将课文的“训练重点”“预习提示”“课后习题”相结合。
二、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情境教学法。”
六、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预习课文,搜集勇于面对失败的名言警句。
七、教学时间安排:一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看杂技表演吗?谈谈你的感受。
2、是的,杂技是一项很复杂的表演,有时一个节目要经过几年的训练,可以说是台上3分钟,台下十年功。但是你想过没有,当一个杂技演员在表演时两次出现了失误,他还有信心表演下去吗?今天我们就来读读顶碗少年的故事,你或许你会从中悟出一定的道理来。(板书课题:顶碗少年)
3、出示学习目标。(齐读)
二、读书自学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思考这篇文章主要写一件什么事?(一场杂技表演中,一位少年表演顶碗时,头顶上的碗两次失误掉了下来,少年不气馁,第三次顶碗终于获得了成功的故事。)
2、这真是一场()的杂技表演,(难度大、精彩、难以忘怀等)谁能用书中的词语说一说
三、合作探究
画出描写少年三次表演时的情形以及描写观众的语句读一读,把你的感受和同学交流一下。
四、总结梳理
(一)第一次表演
1、“在轻松优雅的乐曲声里,只见他头上顶着高高的一叠金边红花白瓷碗,柔软而又自然地舒展着肢体,做出各种各样令人惊羡的动作,忽而卧倒,忽而跃起„„碗,在他的头顶摇摇晃晃,却总是不掉下来。”“他骑在另一位演员身上,两个人一会儿站起,一会儿躺下,一会儿用各种姿态转动着身躯。”
2、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少年表演的动作优美;少年的表演技艺高超;表演的难度很大)
3、同学们,少年柔美的动作和优美的乐曲融为一体,给了我们美的享受;而摇摇晃晃的碗也让观众变得紧张起来。最终意外还是发生了。你们能把那份紧张读出来吗? “在一个大幅度转身的刹那间,那一大叠碗突然从头上掉了下来!”
4、此时,观众的反应怎样?(所有观众都惊呆了)假如是你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办?
5、看来你们都有自己的想法,面对这意想不到的失误,少年又会怎么做呢?(没有慌乱)找出具体的句子:
“台上并没有慌乱。顶碗的少年歉疚地微笑着,不失风度地向观众鞠了一躬。”
6、请同学们想象一下此时的少年在心里对自己说什么呢?(不要慌、平时训练都没有差错,今天怎么能出差错呢?要镇定,再来一次肯定没问题)是啊,正如你们所说的,少年是那样的自信、从容。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台上并没有慌乱。顶碗的少年歉疚地微笑着,不失风度地向观众鞠了一躬。”
(二)第二次表演
描写少年的语句:
“少年很沉着,不慌不忙地重复着刚才的动作,依然是那么轻松优美„„到最后关头了,又是两个人叠在一起,又是一个接一个艰难的转身”。
“少年急忙摆动脑袋保持平衡,可是来不及了。碗,又掉了下来。”
“台上,顶碗少年呆呆地站着,脸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
“少年镇静下来,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地向观众们鞠了一躬。”
1、引导学生自由品读句子,体会少年内心的变化过程。
2、指名反馈,教师点拨。(沉着、镇定、自信—紧张、丧失勇气—镇静、自信、充满勇气)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体会少年内心的变化过程。描写观众的语句:
“观众们屏住气,目不转睛地盯着他头上的碗„„眼看身体已经转过来了,几个性急的外国观众忍不住拍响了巴掌。”
“场子里一片喧哗。”
“观众中有人在大声地喊:“行了,不要再来了,演下一个节目吧!”好多人附和着喊起来。”
4、第二次表演开始了,观众的反应让你感受到了什么?(杂技表演的惊心动魄、扣人心弦)
5、“场子里一片喧哗。”人们在议论了什么?(不要演了,一直失误还演什么?下台吧,根本就不行)
6、同学们,假如你们就是那位少年,把你当时的心情告诉大家吧!
小结:是啊!一次次的失败,严重打击了少年的自信心,他呆呆地站着,脸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白发老者的出现使少年重新鼓起了勇气。“少年镇静下来,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地向观众们鞠了一躬。”
(三)第三次表演
1、经历了两次失败,少年没有被吓到。又重新开始第三次表演。我们一起把少年第三次的表演读一读。
“当那摞碗又剧烈地晃动起来时,少年轻轻抖了一下脑 袋,终于把碗稳住了
2、同学们,少年的成功容易吗(不容易)他经历了几次失败(两次)我们可以想象在少年上台表演前,他有过多少次的失败呀。我们一起怀着对少年的赞叹以及祝贺,把这句话读一读。
3、这是顶碗少年三次表演的过程,你们从中悟出了什么?(失败是成功之母;在困难面前不能轻易放弃 ;对他人应多一份的宽容和谅解;要相信自己)
4、顶碗少年的故事也让作者深有感触。我们一起来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总结: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时时刻刻都会遇到失败的考验,但是,只有敢于拼搏的人,才是胜利者。在山穷水尽的绝境里,如果我们再搏一下,也许就能看到柳暗花明;在冰天雪地的严寒中,再搏一下,可能会迎来温暖的春风。课文学完了但是让我们永远记住那位顶碗少年给我们的启迪。
五、巩固达标
小练笔:把你学了课文之后的感受写下来,并结合自己的实际谈一谈该如何去做。
板书设计:
顶 碗 少 年
惊心动魄
顶碗——失败——失败——成功 少年——不放弃——拼搏——强者
教学反思:《顶碗少年》一课感人至深,我主要是通过指导学生阅读顶碗少年两次失败后的表现来感悟少年在挫折面前永不放弃的精神。通过让学生品读课文,找到相应的句子,抓住少年的神情表现来感悟少年在连续两次失败后永不放弃的精神。在学生感悟理解的同时穿插观众的反应,老者的描写,深化了少年的形象。通过阅读课文,弄清故事的梗概,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抓住重点句子理解,把握主要内容,弄清顶碗少年是怎样面对失败,坚持一次次表演,最后获得成功的。通过分析领悟作者看表演时受到的启示;感悟“失败乃成功之母”的人生哲理,培养学生面对挫折应有的信心和勇气,领悟做人的道理。
第二篇:《顶碗少年》教案
《顶碗少年》教案
教学目标
1、识记:熟读课文,积累生字新词;
2、能力:
(1)抓住文中描写少年动作和肖像描写的词句,分析少年的心理变化和性格特点;(2)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3、情感:体会文中蕴含的哲理,懂得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学习重点难点
1、重点:抓住文中描写少年动作和肖像描写的词句,分析少年的心理变化和性格特点;
2、难点:初步学习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测
二、互动过程:
(一)PPT出示学生预习作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1、速读课文,理清文章的结构:
2、再次速读第二部分,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用简洁的语言概述
3、故事的开头作者提到“节目很精彩”,看完整个故事,你认为少年的表演精彩吗?成功吗?
(1)结合课前预习,细读第二部分,边读边圈划支撑自己观点的依据。(2)交流展示:(3)教师引导:
从表演的过程来看,顶碗少年的表演出现了两次失误,没有一次成功,的确并不精彩;但从顶碗少年在表演中所体现出来的不怕失败,面对两次失败,勇于拼搏的精神来看,他的表演是十分精彩、成功的。
(三)写作特色分析
1、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塑造人物形象的写作手法
(1)正面描写:三次表演过程中的神态、动作描写(学生交流时先读句子,然后以“这是对顶碗少年的 描写,等词语让我体会到(感受到)他的。”格式分析。(2)侧面描写:烘托的作用
A.观众的反应:由喝彩、惊羡到惊呆再到陶醉,几个外国观众忍不住拍响了巴掌,再到屏住气目不转睛地盯着看,后一片喧哗,有人大声的喊,好多人附和着喊,再到静得没有一丝儿声息,一些女观众索性用手捂住了眼睛,最后全场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
B.伙伴的表现:“一位姑娘走出来,扫起了地上的碎瓷片”、“还是那位姑娘,走出来扫去了地上的碎瓷片”
C.白发老者:“脸上微笑着,并无责怪的神色”、“抚摩着少年的肩胛,轻轻摇撼了一下,嘴里低声说了一句什么”。
(3)小结: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作用
2、其它写作手法(带过):详略结合、倒叙、首尾呼应、对比
(四)质疑
(五)教师小结:
四、完成达标检测
五、作业布置
第三篇:《顶碗少年》教案
《顶碗少年》教案
一、启发谈话,学习课文
师:同学们,杂技是一项高难度的表演,有时一个节目要经过好几年的训练,可以说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顶碗少年》,去欣赏一场杂技表演。读了顶碗少年的故事,或许你会从中悟出一定的道理来。(板题:顶碗少年)
生:齐读——《顶碗少年》
二、检查预习
师:出示:
1.读准字音、读一读
萦绕
一摞
歉疚
惊羡
肩胛
喧哗
不知所措
不失风度
惊心动魄
座无虚席
2.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师:老师把重要词语请到了大屏幕上,谁来读一读?
出示:
萦绕 一摞 歉疚 惊羡 肩胛
喧哗 不知所措 不失风度 惊心动魄 座无虚席
(两生读,师评价反馈:准确响亮。)
师:有没有哪里想提醒其他同学注意的?
生1:一摞的“摞”字比较难读,希望大家不要读错。
师:是的,(手比划)这样一叠就叫一摞。
生:我觉得惊心动魄的意思比较难理解。
师:是的,这个词用来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能给歉疚找个近义词吗?
生1:内疚
生2:愧疚
师:很好,看来生字词难不倒大家,再来看看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生1:课文讲了一场杂技表演,一个顶碗少年经历了两次失败,第三次终于成功了。
生2:“我”看了一场杂技表演,顶碗少年在困难前不低头,终于取得了胜利。
师:是啊,文章描写了一场扣人心弦的杂技表演。
(板书:第一次:失败 第二次:失败 第三次: 成功)
三、入情入境,感受表演
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这是一场怎样的杂技表演?
生1:这是一场精彩的表演。
师:好的,很精彩。
生2:这是一场让人紧张的杂技表演。
师:嗯,真是让人捏了一把汗。
生3:这真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
师:你真是一个会读书的孩子,读出了关键。(板书:惊心动魄)为什么作者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呢?而你通过刚才的阅读,是否也有同样的感受?接下去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场惊心动魄的拼搏!课文中的哪几个自然段具体描写了这场表演?
生:3—7自然段)
师:请再次默读课文,找出顶碗少年三次顶碗的动作,少年的神态变化以及场内观众情绪变化的语句,画出有关的句子,加以体会。
(生默读课文,圈画出相关句子,加以理解体悟。)
师:让我们把目光投向第一次表演。他的表演精彩吗?从哪儿可以看出来?
生:在轻松幽雅的乐曲声里,只见他头上顶着高高的一摞金边红花白瓷碗,柔软而又自然地舒展着肢体,做出各种各样令人惊羡的动作,忽而卧倒,忽而跃起……碗,在他的头顶上摇摇晃晃,却总是不掉下来。最后,他骑在另一位演员身上,两个人一会儿站起,一会儿躺下,一会儿用各种姿态转动着身躯。
师: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1:我觉得这个少年表演很精彩,“柔软而又自然地舒展着肢体,做出各种各样令人惊羡的动作,忽而卧倒,忽而跃起”。
生2:我觉得难度很大,“忽而卧倒,忽而跃起”。
生3:我觉得这个少年表演技术很高超。
师:是啊,我们为这个少年喝彩!可是这次表演中,少年失败了,“那一大摞碗突然从他头上掉了下来”,这时观众的反应如何?
生:这意想不到的失误,让所有的观众都惊呆了。
师:为什么观众会惊呆呢?
生1:因为想不到会出现这样的局面。
生2:因为看的太投入,期望值太高。
生3:因为这个情况发生得太突然,观众来不及作任何其它的反应。
师:观众看节目非常的投入,对它的期望值也很高。怎么会出现这样的失误,这突发的事件让观众惊呆了。失误后的少年表现是怎样的?找出原文中的句子来读一读。
生:台上并没有慌乱。顶碗的少年歉疚地微笑着,不失风度地向观众鞠了一躬。
师:从中你看出了什么?
生:我感觉少年很有风度,很有自信,很沉着。
师:是啊,带着自信,少年又开始了他的第二次表演,这次又是怎样的情形呢?
生:于是,音乐又响起来,碗又高高地顶在了少年头上。少年很沉着,不慌不忙地重复着刚才的动作,依然是那么轻松优美,紧张不安的观众终于又陶醉在他的表演之中。到最后关头了,又是两个人叠在一起,又是一个接一个艰难的转身,碗,又在他头顶厉害地摇晃起来。那一摞碗却仿佛故意捣蛋,突然跳起摇摆舞来。少年急忙晃动脑袋保持平衡,可是来不及了。碗,又掉了下来。
师:真是遗憾,再次遭受了失败的少年表现如何,你找到了吗?
生:台上,顶碗少年呆呆地站着,脸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
师:与第一次失误时相比他的心理有了怎样的变化?
生:开始着急了,有点不知所措。
师:是的,第二次失误让少年受到了打击,失去了信心,不知该怎么做。
师:如果你是那位顶碗少年,你会怎么做?
生:继续表演;下台算了……
师:这次场上的观众反应如何?
生:随着表演的进程观众的反应也不一样,先是“陶醉”,在少年快成功的时候“忍不住拍响了巴掌”,少年又一次失败后,观众中有人大声地喊:“行了,不要再来了,演下一个节目吧!”,好多人附和着喊起来。
师:节目的精彩,观众的投入,虽有对少年的不满,但更多的是对他的爱惜,不忍看到他再次失败。
(小组合作学习顶碗少年的第三次表演,完成表格。)
师:音乐第三次奏响了!场子里静得没有一丝声息。一些女观众,索性捂住了眼睛。
当那叠碗又剧烈地晃动起来时,少年轻轻抖了一下脑袋,终于把碗稳住了。全场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当你读到这儿,你心里有怎样的感受
生1:我为他感到高兴,他终于成功了!
生2:他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他的成功实属不易,但却多了一种别样的精彩。
生3:台下的观众也一样怀着复杂的心理,这可真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
师:难怪全场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如果你们也是当时的观众,会给顶碗少年怎样的掌声呢?
生1:暴风雨般!
师:不错,恰到好处。
生2:雷鸣般。
师:嗯,很响亮。生3:排山倒海般。
师:谢谢,我感受到了你的热情。
四、联系实际,升华感情
师:是啊,这场惊心动魄的拼搏让作者难以忘怀,并且时时萦绕于心。
出示:
在以后的岁月里,不知怎的,我常常会想起这位顶碗少年,想起他那一次的演出;而且每每想起,总会有一阵微微的激动……
师:此时此刻作者的心里想到了什么?
生1:我认为他是一个强者,他在人生和艺术之路上退缩。
生2:作者也许会想,那个顶碗少年面对失败的勇气值得自己学习,人应该勇敢拼搏。
生3:失败乃成功之母。
师:是的,人的一生是搏斗的一生。只有敢于搏斗的人,才可能取得成功。在山穷水尽的绝境里,再搏一下,也许就能看到柳暗花明;在冰天雪地的严寒中,再搏一下,一定会迎来温暖的春天——这就是那位顶碗少年给我的启迪。
师:是的,作者的心里总是会涌起各种各样的感受。所以这儿用了省略号,促人联想,耐人寻味。
师:平凡的小事,常常使人有所感悟,受到启发。学到这儿,你的心里是否一样涌起了一些感受,悟到了一些道理?请用精炼的语言把它写在课题下方作为题记。
(生抒写感受,教师巡视)
生1:失败乃成功之母。
师:这是真理。
生2: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从此失去信心和勇气。
师:说得真好!
生3:失败也是财富,勇气和坚持会让你看到一片艳阳天!
师:你可以用这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师:真好,这些都是属于你们的体悟。最后送大家一首歌《阳光总在风雨后》,希望你们在人生的道路上经得起风吹雨打,走出自己的轨迹!
第四篇:《顶碗少年》教案
《顶碗少年》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语言。
2、把握课文内容,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弄清顶碗少年是怎样面对失败,坚持一次次表演,最后获得成功的。
3、领悟作者看到表演时受到的启示,懂得“失败乃成功之母”的人生哲理。
4、透过对人物动作、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知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
教学重点:
弄清顶碗少年是怎样面对失败,坚持一次次表演,最后获得成功的。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看到表演时受到的启示,懂得“失败乃成功之母”的人生哲理。教学时间: 1课时。教学过程:
一、情境再现,引入新知
1、观看一段视频——“顶碗”杂技表演。学生谈观后的感受。
2、导语:今天,我们将跟随作者目睹一场令人难忘的杂技表演,去认识这场表演的主角——顶碗少年(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读课文: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做到不丢字,不添字,读错的地方多读几遍,边读边圈画不理解的字或词。
2、质疑问难:学生提出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语,集体交流。
3、重点认读:课件出示生僻的词语,指名读,集体订正。萦绕 一摞 歉疚 捣蛋 肩胛 不知所措
4、再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重点读好长句子和难以理解的句子。
5、默读课文: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深入读文,悟情悟理
1、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哪些自然段具体描写了这场杂技表演?
2、默读第3~7自然段,思考:这是一场怎样的杂技表演?理解“惊心动魄”一词。
3、提出合作学习要求:请各小组合作研读课文,边读边议:少年是怎样面对失败,坚持一次次表演,并最后获得成功的。
4、小组汇报,集体研读。(1)体会少年的第一次表演。
课件出示:在轻松优雅的乐曲声里,只见他头上顶着高高的一摞金边红花白瓷碗,柔软而又自然地舒展着肢体,做出各种各样令人惊羡的动作,忽而卧倒,忽而跃起„„碗,在他的头顶上摇摇晃晃,却总是不掉下来。
①你从哪里读出了表演难度很大?
②这样高难度的表演,少年表现得怎么样?
③“惊羡”一词在这里怎样理解?换成“羡慕”可以吗?
④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内容?你能想象当时的场面,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少年的表现吗?
⑤如果你是一名观众,就坐在台下观看少年表演,此时此刻你有着怎样的心情?你能把这种心情读出来吗?(小组读、品读)
⑥小结:在这场表演中,我们感受到了少年技艺的娴熟。然而一场巨大的考验却在悄悄地等待着他。
(2)体会少年后两次表演。
①少年是怎样连续遭受两次失败的?在这两次失败中,少年有着怎样的表现?(课件出示)
台上并没有慌乱。顶碗的少年歉疚地微笑着,不失风度地向观众鞠了一躬„„于是,音乐又响起来,碗又高高地顶到了少年头上,一切重新开始。少年很沉着,不慌不忙地重复着刚才的动作,依然是那么轻松优美„„
台上,顶碗少年呆呆地站着,脸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②经历了两次失败,少年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第一次失败,少年对观众表现出歉意和内疚之情,从“微笑”“不失风度”可以看出他对表演有着足够的信心和勇气。第二次失败,少年信心顿失,勇气锐减,“呆呆地站着”“脸上全是汗珠”“不知所措”这些描写将少年此时的沮丧、尴尬刻画得入木三分。)
(3)过渡:此时精神上即将崩溃的少年,是怎样获得最后的成功的呢?(生汇报,后出示)
(4)重点句子。
①课件出示:一位矮小结实的白发老者从后台走到灯光下,他的手里,依然是一摞金边红花白瓷碗。他走到少年面前,脸上微笑着,并无责怪的神色。他把手中的碗交给少年,然后抚摩着少年的肩胛,轻轻摇了一下,嘴里低声说了一句什么。
②这位老者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印象?
③引读:文不在多而在精,对老者寥寥几笔的描写勾画了他的宽容和对少年的鼓励。正是这宽容和鼓励给了少年巨大的力量,才有了少年最后的成功——当那摞碗又剧烈地晃动起来时,少年轻轻抖了一下脑袋,终于把碗稳住了。你能把老者对少年的这种宽容和鼓励读出来吗?
(5)在整个表演中,观众有着怎样的反应?(共同归纳)
(第一次失败)观众都惊呆了——(第二次失败)一片喧哗——(第三次表演)没有一丝声息,一些女观众索性用手捂住了眼睛——(演出成功)暴风雨般的掌声。
(6)导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7)质疑并集体讨论:文末的这个省略号省略了什么?
四、回顾全篇,启迪思想
1、播放课文朗读动漫,回味全篇:这样的一场表演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觉得少年真正成功在哪里?(有自信,愈挫愈强。)
2、你是否也有过失败的时候,在失败面前你是怎样做的?
五、积累名言,加强练笔
1、搜集有关成功的名言,写在积累本上,并把其中的一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2、课后小练笔:写你看过的一次表演,把最精彩的场面记录下来,并写下自己观看后的感受。
第五篇:顶碗少年
《顶碗少年》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语言。
2.弄清课文内容,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懂得“失败乃成功之母”的人生哲理。3.透过对人物动作、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知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教学重点:
把握主要内容,弄清顶碗少年是怎样面对失败,坚持一次次表演,最后获得成功的。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看表演时受到的启示。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预习课文,搜集勇于面对失败的名言警句。整体设计意图:
让学生明确课堂的学习目的,能使他们更有效地利用时间完成学习任务。带着问题,通过默读课文、小组讨论、感情朗读等多种形式弄清课文主要内容,写作顺序并悟出作者从这件事中受到的启示,目的是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并从中受到启迪,享受到读书的乐趣。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明确学习任务
1、今天我们学习第4课《顶碗少年》,这是我国著名作家赵丽宏先生的作品。请同学们交流一下你对赵丽宏先生的了解。
2、认真看看课文前面的“连接语”,看看我们可以怎样来学习课文?(一是默读课文,想想作者看了一场怎样的杂技表演?二是说说自己从文末的省略号中读出了什么?)【设计意图】
了解作者,明确学习目的。
二、默读思考,作者看了一场怎样的杂技表演?
1、作者看到的是一场惊心动魄的表演。
(1)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描写了少年的表演过程?(3~7)
(2)自由朗读3—7自然段,边读边勾画批注,想一想:为什么说这是一场难度非常大的杂技表演?也可以小组讨论。(3)全班交流。①从少年两次表演都失败了可以感受到表演难度很大;②从观众看表演时的反应可以表现表演难度大;③用了拟人的手法对“碗”进行描写,体现了表演的难度之大。可以结合课文中的具体语句来体会。
(4)有感情地朗读。从少年两次表演的失败中,我们感受到,作者看到的的确是一场难度非常大的杂技表演!带着这样的感受,朗读3、4自然段。2.作者看到的是一场充满关爱和宽容的表演。
这可以从姑娘的动作,老者的神态和动作及从少年前后表现的变化感受到。句子:
①“一位姑娘走出来,扫起了地上的碎瓷片,又捧出一大摞碗,还是金边红花白瓷碗,整整十只,一只不少。”
②“还是那一位姑娘,走出来扫去了地上的碎瓷片。”
③“一位矮小结实的白发老者从后台走到灯光下„„嘴里低声说了一句什么。少年镇静下来,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地向观众鞠了一躬。”从姑娘和老者的神态和动作中可以体会到他们对少年的鼓励和关爱。
(1)少年在第一次失败后“没有慌乱,而且不失风度”,可是第二次失败后“呆呆地站着,脸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如果你是这位少年,面对两次表演失败会想些什么?老者可能对顶碗少年低声说了什么?
体会有了姑娘两次扫起碎瓷片,对少年来的无声的支持和老者的宽容和鼓励,才有少年最后的成功!
我们要学会在别人失败的时候给予关爱和鼓励。(5)带着这样的感受,朗读三个句子。【设计意图】
让学生懂得这既是一场惊心动魄的表演,也是一场充满理解、关爱与支持的表演。懂得成功需要自身的努力还需更多人的理解与支持。学会在别人失败的时候给予更多的理解和鼓励。
三、感悟写话,从文末的省略号中读出了什么? 1.引导写话。
作者在开篇就说:——生读第一自然段。作者从这件事,从顶碗少年身上悟出怎样的人生哲理?请同学们把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想想你从文末的省略号中读出了什么?把你想到的内容写下来。
2.写话交流,体会“失败乃成功之母”“成功来自拼搏”“宽容和关爱能够帮助别人走向成功”等人生哲理。
3.小结:这惊心动魄的表演让我们看到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让我们获得人生的启示!【设计意图】
领会文章要表达的中心: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获得成功。
四、摘录词语
1.词语积累。课文中有很多值得积累的词语。请同学们把你觉得值得积累的词语抄写下来。
2.词语推荐。推荐一个词语和大家分享。
3.结束语。相信同学们会把这些词语记在脑海里,运用在我们的习作中。【设计意图】
引导积累词语,学习运用。板书设计:
顶碗少年
第一次失败 惊心动魄的表演 第二次失败
第三次成功 惊心动魄的拼搏: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