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新闻写作培训教材

时间:2019-05-15 01:29: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通讯员新闻写作培训教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通讯员新闻写作培训教材》。

第一篇:通讯员新闻写作培训教材

通讯员新闻写作培训教材

企业文化专员 王连华

一、什么是新闻

1、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简单地说,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具体地讲,新闻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这种事实在时间上是新近发生的;在内容上是新鲜的;在价值上是大家关心和需要的;并且需要通过新闻工具和其它各种手段进行报道传播。

“舆”:舆论工具

2、“News”

一说是由北(North)、东(East)、西(West)、南(South)四个字的第一个字母拼起来的;

二说是新(New)这个词的意思引申出来的。

综合两点,News就是新的、东南西北发生的事情,这就是新闻。

3、信息与新闻

凡是能增进对客观事物了解的消息、情况、情报、资料、知识等等都是信息。新闻与信息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新闻是信息,但并不是所有的信息都是新闻,也就是说,新闻是信息的一部分,是新近发生的事实变动的信息。

4、新闻是变化着的生活的记载,没有变化(或价值),就没有新闻。比如,我们每天吃饭睡觉,这不是新闻,而宇航员在太空吃饭睡觉,这就是新闻;一个人送给另一个20元钱不是新闻,但大家为遭遇不幸的人组织捐款活动每人送20元(或不等)就是新闻;一般动物的繁殖,是非常普通的事情,但小羊“多莉”的诞生,却轰动全世界,因为“多莉”是细胞克隆出来的,它标志着生物学进程的重大突破;狗咬人不是新闻,但人咬狗就是新闻5、6、新闻的局限性:小新闻与大新闻。今天的新闻,明天的历史。

二、掌握采访与写作两套本领

采访与写作,是构成新闻学的两个重要部分,是紧密相联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采访是研究实际问题、认识客观事物、搜集新闻素材的开始;写作是分析客观事物、消化和提炼新闻素材的加工阶段。采访,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写作,是采访的提高和升华。新闻界有个流行说话,叫做“七分采访三分写作”。这些前人的实践经验,对我们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讲这么一段道理,是想为后面研讨的问题作点铺垫,下面我们来看一篇示范新闻。

青山如画屏,人来鸟不惊。和煦的阳光从茂密的树枝间洒下来,古丈县红石林镇老司岩村年近七旬的黄太星老人站在一棵如虬的松树下,扯起一朵算盘珠子大的枞菌,放在鼻下嗅了嗅,耳边传来阵阵鸟儿欢畅的鸣唱,老人心里有种无法言状的愉悦。他忍不住很有成就感地吼了几句高腔,正在吃草的水牛回过头来,鸟儿也听得痴了。村后这块方圆近20亩的林子,显得那么静谧。

自从包产到户分得这片林地以来,黄太星每天有事没事,有空没空,都要到树林里走一走,看一看,坐一坐,站一站。今年69岁的黄太星,由于成家晚、经济底子薄,加之10多年前砍柴时从10多米的坎上摔下来,花了不少钱才医好,因而日子过得清苦。分自留地那阵,黄太星要了村后那块别人看不上眼的土质较差的林地。20多年来,黄太星坚持精心培管和看护,自己从来都舍不得砍一根。这些年来,老人与可爱的松树柏树杉树朝夕相处,已有了很深的感情,他视它们为有灵性的生物,可以跟它们交流,可以向它们倾诉。如今,这松柏杉相间的树林郁郁葱葱,百鸟欢唱,千花竞艳,被人们称为村寨的“肺”。

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一块好树林也会“招谁惹谁”,刺别人的眼睛。有人知道他家里困难,想出钱来买。可黄太星说:“这些树从手杆子粗长到现在这么大,要几十年时间,不容易啊。这片树是分给我的,同时也是整个村的。若是为了要用钱,山上的树都被砍光了,光秃秃的,就像人没穿衣服一样,没有了生气,没有了灵气,我们生活的环境也不好,空气也不新鲜,钱再多又有什么用呢?”

明买不成,于是就有人想盗伐。尽管黄太星看得勤,看得紧,但百密总有一疏,更何况“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去年春季,村里有个年轻人半夜间偷砍去一棵柏树,仗着力气好,将靠近根部的“蔸筒”扛到河里卖了70块钱。第二天,黄太星站在周围全是木屑的树蔸边,泪水忍不住掉了下来。为此事,老人喝了几天闷酒,酷爱拉二胡的他,把酸心和烦闷付诸低沉的琴声。对于乱砍滥伐和偷树卖钱的行为,老人深恶痛绝:钱是得一个用一个,用了就了了,但是那树呢,要长几十年才用得着,那是砍一根就少一根啊!树长得再快,也比不上那些钻进钱眼的人斧头快呀。成天只想着去做杀鸡取卵的败家子事,不去想怎么样搞好生产,怎么样发家致富,做这些事不是作孽么?树偷光了还能去干什么?!

为了心中那片绿荫,为了给村子撑起一片绿色的天空,为了将数十年的绿色情结留给后人,这位甘守清贫的土家老人,矢志将守林护林进行到底。

树,在一天天长高长大,而护林的人,却在别人的不理解中一天天地老去。

另一篇:七旬导游,石林飞歌(通讯上)

一)、关于采访

1、要做有心人

要留心,要对新闻敏感。只有时时事事处处保持新闻敏感,对新鲜事物有浓厚的兴趣,才有可能捕捉到新闻。如果对周围的事物非常冷漠,熟视无睹,新闻就不会来找你;即使真正的新闻碰到你的鼻子尖上了,你也可能同它失之交臂。

2、采访的方法多种多样

正襟危坐,一问一答的采访形式,不适宜基层的新闻爱好者;聊天、侃大山,看似不怎么“正规”,其实,这个方法比较灵活,对基层业余新闻爱好者来说,更可取。

有的同事可能会问,聊天式的采访要不要掏出个小本子来记?这个不可能一概而论。有时候,掏出个本子记谈话要点,被采访的人会感到有些拘谨,不能畅所欲言。这时可收起本子,随便聊,事后赶快追记(追记必须忠于事实,不能添油加醋)。但对于大事件,即有时间、重要人物需确定的,便当场记,并确保无误。

3、提倡“参与”

与被采访者一起做他正在做的事。二)、关于写作

1、掌握新闻六要素(即6个“W”)

何时、何地、何人、何事、如何、为何。要交待清楚,让读者明白。

2、标题

要切合内容,简洁明了。要能抢“眼球”。能风趣的尽量风趣诙谐(“打工妹一声喊,抢劫犯吓破胆”);能押韵的尽量押韵(“白天卖给你,晚上又偷去”。“打工妹遇车祸命悬一线,众同事筹善款义薄云天”);重大的可以用正标题和副标题形式(见《裕同人》头版)

3、文字功底。(若有图片,效果更好。)

要多写,要不怕“泥牛沉海”,不怕丢“面子”。(例:张三牛)三)、注意事项:

1、真实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真实的事情不一定就是新闻,但写出的新闻一定是真实的。例如某记者未参加会议,仅凭邀请函会议程序,谁知活动因下雨取消,其与朋友去玩,仍发传真给报社,弄了个大笑话。

不能“造新闻”,杜撰。

2、把握政治方向与地方(公司)政策:舆论导向

即要知道哪些可写哪些不可写,不能捅篓子,唱反调。

3、要及时

不能把旧闻当新闻。要“活鱼”。活鱼大家都喜欢,死鱼少有人要,臭鱼赶快要扔掉。

4、投稿(包括文学稿件)格式

标题、内容、作者、联系电话、邮箱、单位(公司内部要写上部门)、地址。(有的还可写上时间,文学稿还有笔名)

目前,我国有5种基本的新闻报道形式,这就是:消息、通讯、评论、调查报告和新闻照片。在内容上是其中,消息是一切新闻报道形式的老祖宗,现代一切新闻报道形式都是由它衍化出来的。

三.新闻报道的分类

(1)按照新闻事实发生的地域和范围来分,有国际新闻和国内新闻。

(2)按照新闻的性质来分,有政治新闻、经济新闻、科教新闻、军事新闻、社会新闻、文艺新闻、体育新闻和会议新闻等。

(3)按照新闻的特点来分,有事件性新闻与非事件性新闻,单一性新闻与复杂性新闻,动态性新闻与静态性新闻,本体新闻与反应新闻。(4)按照新闻的题材来分,有典型报道、综合报道、述评性报道、批评性报道。

(5)按照新闻传播的手段来分,有口头新闻、文字新闻、图片新闻、广播新闻和电视新闻。

四.新闻报道的写作特点和要求

(1)主题突出,文字精炼。一条新闻通常报道一件事实,说明一个问题。

(2)文字简明扼要,用事实说话,必要时可以有适当的精湛的议论。(3)开头通常有一段导语,简要说明全文的主题思想或主要事实,唤起读者注意,使读者先有一个总的概念。

(4)结构严密,层次分明。一般是按照事物的内在联系,把最重要、最新鲜的事物写在最前面,然后再写次要的,更次要的;也可以依照事物的发生、发展、变化的顺序来写,但要突出主要部分。

(5)交代必要的背景:事物的历史背景、发生、发展、变化的环境、条件以及与其他事物的联系。目的是通过比较、衬托,更鲜明地阐述事物的政治意义。背景材料应简明扼要,不可喧宾夺主。并非每条新闻都要背景材料。

五、我们常写的新闻需掌握的重点

1、客户来访:时间、地点、客户名及人员、我公司陪同领导、来访事由、关注重点、结果(评价、看法)、对我公司产生的意义等。

2、会议新闻:会议名、时间、地点、参会者、与会领导、会议内容(议题、程序)、领导讲话重点等。

3、人物通讯:人物部门、个人简历、主要事迹、心迹表露等。

另外:拍摄新闻图片时要考虑到:整个场景,领导的姿势、动作及表情,特写镜头等。

最后,希望大家爱好写新闻、写出好新闻,觉得新闻很好写!

第二篇:新闻通讯员培训教材

新闻消息和通讯写作技巧

2016年全市农村工作系统新闻骨干培训

新闻记者——通称记者,指的是新闻传播机构专职采访报道人员。同时泛指新闻工作者,包括总编辑、编辑、记者、播音员、通联工作人员等,是一种以及时,真实,有效,客观,公正的态度为大众传播消息的一种职业。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上午好!

今天很荣幸坐在这里同大家一起学习、分享、探讨有关新闻的写作技巧。今天讲的不对的地方请还大家多包涵,但愿我今天讲的内容对各位有点启发。

要想写新闻,先要找新闻。我就先来聊聊怎么找新闻。

文件一大堆,事有千万种。如何抽丝剥茧找出新闻?我认为,只要做好“两头儿”文章,新闻自己就会跑到我们眼前。两头儿,一是上头。所谓上头就是指各种政策、报告以及领导讲话。我们总讲,要提高学习,学啥?对于三农工作者,首先要学关于三农的各种政策。比如政府工作报告,中央农村工作会等等,让我们看看今年的工作报告,谈及三农的有:

(2016政府工作报告)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继续毫不放松抓好“三农”工作,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深化农村改革,拓展农民就业增收渠道,着力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粮食连续增产,为稳定物价、改善民生提供了有力保障,但也面临库存大幅增加、市场价格下跌等问题。要引导农民适应市场需求调整种养结构,适当调减玉米种植面积。按照“市场定价、价补分离”原则,积极稳妥推进玉米收储制度改革,保障农民合理收益。要多措并举消化粮食库存,大力支持农产品精深加工,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制定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方案,今年退耕还林还草1500万亩,这件事一举多得,务必抓好。积极发展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完善对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的扶持政策,鼓励农户依法自愿有偿流转承包地,开展土地股份合作、联合或土地托管。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农垦、集体林权、国有林场、农田水利、供销社等改革。

强化农业基础支撑。全面完成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并实行特殊保护,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增加深松土地1.5亿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000万亩。探索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深入开展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保障财政对农业投入,建立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引导带动更多资金投向现代农业建设。

改善农村公共服务。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新建改建农村公路20万公里,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要加快通硬化路、通客车。抓紧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两年内实现农村稳定可靠供电服务和平原地区机井通电全覆盖。实施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实施脱贫攻坚工程。今年要完成1000万以上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任务,其中易地搬迁脱贫200万人以上,继续推进贫困农户危房改造。中央财政扶贫资金增长43.4%。在贫困县推进涉农资金整合。坚持精准扶贫脱贫,因人因地施策。大力培育特色产业,支持就业创业。解决好通路、通水、通电、通网络等问题,增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发展能力。国家各项惠民政策和民生项目,要向贫困地区倾斜。深入开展定点扶贫、东西协作扶贫,支持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扶贫脱贫是硬任务,各级政府已经立下军令状,必须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如果,把这些文件吃透,那写出的稿子就可以在《人民日报》刊发。再看省政府工作报告:

(省政府工作报告)扩大农村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和现代农业投资,提升完善乡村公路,搞好农村电网改造,健全信息基础设施。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开展道路硬化、改水改厕等12个专项行动,抓好100个片区、200个中心村、300个旅游村、4000个重点村建设。

培育一批乡村旅游重点片区,力争年内游客接待量达到4.25亿人次。促进农业增产增效。抓好4000万亩核心区和86个粮食生产大县建设,深入实施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加强中低产田改造提升,全省粮食总产稳定在665亿斤左右。做强畜牧、蔬菜、果品三大优势主导产业,推进生态型畜禽养殖场建设,打造一批供京津蔬菜示范园和高标准果园,发展药材、食用菌等特色产业和沟域经济,加快山区综合开发。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抓好环首都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带和89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支持衡水养元饮品等700家产业化龙头企业壮大规模,实施亿元以上农业产业化项目100个,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66.5%。

把这些文件研究透,在《河北日报》发稿也不成问题。

这是上头,无论是写领导讲话,还是写新闻稿,都要研究政策,只有把政策吃透,才不会跑偏。再有就是下头,也就是“地头儿”,脑子里装下政策,眼睛里还要看到生活。三农工作已经很基层了,我们就是要在基层发现新闻。政策提倡的,哪里做的好就是典型报道。政策里提到的问题,哪里有探索或者有解决办法,就是好报道。吃透上头,长跑下头,新闻就是多的写不完。

现在说点儿可具操作性的:

1、平时注意领导的一些政治活动,聆听领导的讲话、观点;平时注意观察单位身边典型人物,单位的典型管理模式,单位的典型工作创新、改善成果等;

2、从会议上找新闻。其实每次会议都会传达很多信息,只要我们认真分析一定可以找到一些有新闻价值的线索,特别是一些单位的经验交流更具有新闻价值。

3、从公文中找新闻。我们都能接触到单位的工作简讯、工作总结等,其实这里面也蕴藏了很多新闻。没事的时候就经常翻翻单位的工作总结,也可以找到一些有价值的新闻线索,等等,这些都是发现新闻的途径。所以善于用新闻的眼光去发现新闻,是写出新闻的关键。我们报道组的同志也经常为找不到好的新闻线索而苦恼。这样就不会感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会兴奋地发现“生活处处皆新闻了”。

新闻的种类很多,但使用频率最高的是消息和通讯。所以我今天就和大家一起学习、分享、探讨消息和通讯这两部分,重点谈一下消息的写法。

消 息

一、消息的定义。消息,就是用最简要和迅速的手段报道最近发生事件的一种新闻宣传文体。也就是说新闻消息就是告诉人们发生了什么,报道最近发生的事实。狭义的新闻就是指消息,它是新闻体裁的重要形式,是报纸和广播电视新闻的主角。学会写作消息便意识着掌握了打开新闻写作大门的钥匙。我们初学写新闻的同事在看报读报时,看到的“本报讯、本刊讯、新华社**讯、据 **社**讯”等开头的,都称之为消息,我们常说的“豆腐块”“火柴盒”。任何一张报纸都有若干条消息。

(二)消息一般由 5W,when 何时、where 何地、who 何人、what 何事、why 也可以说how 如何;

(三)在结构上,消息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尾五个部分组成,有“倒金字塔结构”与“非倒金字塔结构”两大类。

这个我在后面还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尾五个部分作分别讲的。

三、怎样写消息

锤炼新闻写作基本功这是做好新闻工作的基础,因为我们大多数宣传员都不是专业出身,所以要强调这一点。大家要掌握一些基础的理论知识,基本的写作技巧,通过自学都可以掌握。开始写稿的时候,我建议大家可以先找一些类似的稿件模仿,熟悉了,就可以自如的去表现,勤写勤练勤看,相信大家一定提高很快。(天下文章一大抄,就看会抄不会抄。如果真的想写报道,我劝大家有时间进行剪报,从人民日报 农民日报 河北日报以及劳动报中,将一些自认为好的报道剪下来并订成本子,积少成多,想写哪个题材的新闻,就拿出一片范文,照葫芦画瓢,时间长了,次数多了,水平也就上涨了,即使我是科班出身的,也是这样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只不过,除了剪报,我把历年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都做过研究。)

接下来说咋写消息

写作消息要设想并回答读者问的问题,这些问题就构成了新闻五要素,即:(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如何)。

在五个 W 中,最主要的是(何事)、(何人)。当我们弄清了“我要说些什么”,接下来就是“怎么说这些内容”,显然这涉及到了如何安排消息的结构。只要我们用心分析一下报刊发表的消息,就会发现,消息的结构比较固定、简单,大多数消息的结构都是“倒金字塔”式的,即:最重要的材料放在开头,次要材料放在后面。消息的结构具体表现为:标题、导语、主体、结尾,并在文中穿插背景材料。标题是用来概括新闻的主要事实的。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句话或第一自然段,扼要揭示新闻的主要内容。主体是新闻的躯干,是对导语的进一步扩展,要用充分的事实表现主题。背景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或自然环境。结语是交代新闻事件结果的话。可有可无,视具体情况而定。特别强调一点,在消息写作中是要求的是一事一题,一篇消息只需说清一件新闻就可以了,如果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题那这篇消息就很难写出质量了。

举个例子

大棚抵押贷款乐煞乐亭农民

本报讯(记者李斌)12月26日,寒意袭人,而乐亭县韩坨村43岁的村民乔东海心里却充溢着春天的气息。站在自家崭新的第五代日光温室里,眼瞅着半月前栽下的3200多株甜瓜秧苗绿油油的可人样子,他再次为自己成为县里推行的“大棚抵押贷款”政策首批受益者而喜不自禁。

拥有自己的大棚,像其他种植户一样每年拿上几万元收入,一直是老乔的梦想。但对于手头并不宽裕的他来说,建棚所需投资只能靠贷款解决,而按照以前的政策,办理贷款不仅需要有固定收入的人员担保,还要履行一套繁琐手续。就在老乔一筹莫展之际,今年秋天,这县在全省率先推出了“用自家温室大棚抵押即可贷款”的新政策,一下子让他看到了希望。

恰逢此时,村里的四合果蔬专业合作社新建起60多个高标准日光温室对外发包,老乔毫不犹豫地包下了一座。拿着县经管局核发的《日光温室所有权证》,他很快贷到了4万元贷款。

“我用这4万元交上了15年的大棚承包费,承包期结束后大棚就归我自己;明年开春这一棚甜瓜就能卖个几万元,贷款也能还上了。往后年年几万块的收入都是我自个儿的啦!”畅想起自己的增收梦,老乔的脸上满是兴奋。

果菜种植是乐亭农民致富增收的支柱产业,目前全县日光温室和大中小棚等果菜生产面积达33万亩。近年来,随着棚室生产先进装备、技术的不断更新,种植户在温室大棚新建、改建中的资金需求量越来越大,很多人想选择贷款的方式,但却一直被贷款担保的难题所困扰。

今年秋季建棚高峰期到来,乐亭农业部门和金融单位借鉴山东寿光等地经验,推出了大棚抵押贷款新政策,一举改变了农户贷款需自然人担保的单一方式。据乐亭县农经局负责人介绍,大棚抵押贷款是在不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土地用途和不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的前提下,以农民现有或拟建的日光温室大棚作抵押,向金融机构申请生产流动资金或大棚建设资金贷款的一种方式,贷款金额最高可达30万元。贷款手续也相对简单,只要设定抵押的大棚取得由县农经管理机构颁发的所有权证和村委会与农户签订的土地承包合同后即可办理。

“县里这项新政策,可乐坏了咱这些‘土里刨金’的庄户人,仅我们村就有十几户正在办理贷款手续。大棚建上了,我可得好好下番功夫,争取明年开春卖他个‘开门红’!”乔东海说完这番话,又一头扎进了那片生机盎然的绿色之中„„

这篇报道就获得当年的河北省新闻奖,就是让土地及附着物确权并货币化的探索。

现在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尾五个部分分别介绍,着重讲一下标题、导语,因为这两部分是写消息关键。

(一)标题:消息的标题有三种形式:

1.多行标题。主要是三行标题,由引题、正题和副题组成。引题也称眉题,它的作用是介绍背景,烘托气氛,引出正题。正题也称主题,它的作用是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或点明新闻的中心思想。副题也称子题,它的作用是介绍与正题有关的情况,补充正题,如点明意义,指出结果等。

2.双行标题。是由引题、正题或正题、副题组成。正题一般都有实质的内容,因此也称实题;副题和引题一般是对气氛的烘托、意义的阐述,因此又称虚题。双行标题一般是虚实结合、彼此呼应、互为补充的。

例如:《十堰日报》刊发

3.单行标题。这种情况比较多。单行标题指只有正题的标题。这种标题要求突出主题,简明、醒目。例如:《中国建材报》 十堰今年重点打造十个重点建材项目 十堰市政企携手共推砂浆“禁现”

“看书先看皮,看报先看题。”所以一篇报道,读者拿起来之后要先看标题,然后再决定看还是不看。标题是新闻的题目,是消息的眼睛,象人的脸面一样重要,拟写得好,可以吸引读者;拟写得差,一篇好消息也会被埋没。可见标题有着向读者推荐的作用。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现在的一些网站,就是靠标题吸引人,消息的标题写的非常玄乎,让你一看到标题就想看内容,可是你一打开内容平常,他们的目的就是提高网站的点击率。

新闻标题的结构方式、写法很多。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在标题撰写上必须下功夫。新闻界有“三分之一时间写标题、三分之一时间写导语、三分之一时间写主题”这一说法。消息标题的特点是:必须有--何人(物)who 做何事what,必须简洁、准确。

(二)导语。

导语是指一篇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第一句话。它是用简明生动的文字,写出消息中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鲜明地提示消息的主题思想。导语的写作要求,一是要抓住事情的核心,二是要能吸引读者看下去。导语的特点:有时间(when),地点(where),人(物)who,事件what。下面具体解剖一篇消息的导语:

我们要学习,一是时间的表述,找最近时间点。二是讲故事的叙述手法。导语写作中的思维过程,通常是以作者的自问自答开始的:

1、什么事情是已经发生的事件中最重要的?

2、什么人参加进去了?--谁干的或谁讲的?

3、是用直接性导语,还是用延缓性导语?

4、有没有什么吸引人的词汇或生动形象的短语要写进导语中?

5、主题是什么?什么样的动词能最有效地吸引读者?这五个问题中,第三个问题涉及到导语的类型。那么,导语有哪些类型呢?一类是直接性导语:直接写出事实的核心的导语。多是陈述性的像速记一样地反映事实。另一类是延缓性导语: 多用于“软”消息。即所报道的不是正在发展中的、变化中的或突发性的事件。它通常用来设置一种现场或创造某种气氛。多是解释性、说明性的

导语的形式主要有:

1、叙述式。用摘录或综合的方法,把消息中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简明扼要地写出来。

2、描写式。对消息的主要事实或某一有意义的侧面作简洁朴素而又有特色的描写,以酿成气氛。

3、提问式。先揭露矛盾,鲜明地、尖锐地提出问题,再作简要的回答,引起读者的关注和思考。如开头以提问的方式,接着某乡或县采取怎样的措施解决这个问题。

4、结论式。把结论写在开头,提示报道某一事物的意义或目的或总结。另外还有号召式、摘要式、评论式、综合式、解释式等等。

导语要“立片言以居要”,但在写作时,往往免不了出现各种问题,常见问题称之为导语写作十忌:

一忌名称罗列式导语,某一活动往往是由五六家单位主办的,有的人在导语中将这些单位名称全部罗列出来,使导语显得既罗嗦又臃肿。读者关心的是这场活动,而不是主要单位,如果非要出现,可放到消息末尾。

二忌“为了式”或目的式导语。即将新闻事实所要达到的目的放进导语里,使导语膨胀沉重,不堪重负。如为了迎接北京 2008 年奥运会,为了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干什么就干什么,不要穿靴戴帽。

三忌背景材料式导语。新闻背景材料一般是解释新闻主体的,导语应开门见山,开始就用背景材料,不仅说不清,而且也容易使读者如坠云雾。

四忌学术语言作导语。将一些学术专业性强、难懂的专业名词放在导语中,显然使人看不懂,这里要做好“第二种语言的翻译”,使之通俗化、大众化、口语化。

五忌导语公式化。一些通讯员或记者喜欢用一个框框去套多种内容,结果是平淡无奇,千篇一律。公式化导语必然导致导语无新意,面目可憎。

六忌概念化。导语内无具体新闻事实,充斥了大而空的套话、空话、官话。

七忌数字堆砌。导语内数字过多,就会淹没新闻事实。统计数字一般来说是枯燥乏味的,最好不要将其放进导语内,即使要写,也应将数字形象化。

八忌长导语。导语冗长,使人感到很沉闷,根本没有兴趣再看下文。一般应控制在80 字内,最多不要超过150 字。

九忌逻辑不清,概念模糊。

十忌标题与导语重复。

(三)主体是在导语的基础上,引入更多的与主题相关的事实,使之更加详实、具体。这是消息的主干部分。它紧接导语之后,对导语作具体全面的阐述,具体展开事实或进一步突出中心,从而写出导语所概括的内容,表现全篇消息的主题思想。应按“时间顺序” 或“逻辑顺序”写作,但仍然要先写主要的,再写次要。

主体的写作,我认为要注意以下三点

1、围绕主题、扣紧导语。导语、主体、结尾是消息的完整肌肤,写作时对选材和结构要通盘考虑。新闻主体部分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多,不能一一罗列,但仍要紧紧围绕导语中确立的主题思想来挑选素材。虽然,有些素材很感人、很动听,但若与主题无关,也要忍痛割爱。在新闻诸要素中,主体需要包容哪几个要素,回答几个要素,回答哪几个问题,都必须紧扣导语的轨迹,而不能脱节。

2、段落分明、启承自然从消息的段落大小和字数多少来看,新闻主体所占的篇幅较大,一般比导语和结尾要长。但是新闻主体不是大采矿,不能什么才都往里面装。写作时,要把材料排个队,安排好次序,哪个在前,哪个在后,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哪些材料构成一段,哪些材料构另一段,都要泾渭分明,力求层次清楚。每一段最好只说一层意思,不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处于胶合状态。提倡段落短一点,段落可以多一点。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过渡,尽量能够找到有机的联系。

3、手法灵活、叙述生动消息写作固然以叙述为主,但不排斥其他写作手法。在消息中加强形象描写,用生动的形象来说明抽象的事物,往往会收到好的效果。

(四)背景

1、什么是背景?新闻背景,指事件的历史背景、周围环境及与其它方面的联系等。写新闻有时要交代背景,目的在于帮助读者深刻理解新闻的内容和价值,起到衬托、深化主题的作用。

2、背景有哪些作用? 第一个作用,是说明新闻事件的起因。第二个作用,显示或帮助读者理解新闻事件的重要性。第三个作用,突出新闻稿件的新闻价值。第四个作用,表明记者的观点。(五)结尾新闻的结尾有小结式、启发式、号召式、分析式、展望式?? 等等。这些结尾写作与一般记叙文结尾的写作并无大的不同。在消息写作中,标题、导语、主体是必须有的,背景和结尾在某些消息中可以没有。

四、消息写作的误区我们写信息报道,写出来的东西要么空乏无力、没有说服力;要么无法吸引观众、致使读者阅读欲不强等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要多读、多看、多思考,提高消息写作水平,多出精品,更重要的是彻底改变为完成上级任务而写作的错误思想,变被动“要我写”为主动“我要写”,充分挖掘写作潜力,才能创作质量高、反响好的稿件。

下面再简单介绍一下什么是通讯。通讯:是一种比消息更详细和生动地报道客观事实或典型人物的新闻体裁,它以叙述和描写为主,兼用议论、抒情以及修辞等表达方式,及时报道现实生活中有影响的人物、事件、工作经验和地方风情等。他需要更多的含量较大的真实典型材料,因此也更能详细深入而又生动形象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通讯容量大,事实详细,一般篇幅长。

(一)通讯的主要特点

1、现实性。通讯要求报道新近发生的有意义的事实,新时代涌现出来的新人、新事、新经验,紧密配合当前形势,为现实中心工作服务。

2、形象性。通讯常采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的手法,要求对人对事进行较为具体形象的描写,人物要具有音容笑貌,事情要有始末情节,以此来感染读者。

(二)通讯的分类

1、人物通讯。

2、事件通讯。

3、工作通讯。

4、概貌通讯。

(三)通讯的写作要点

1、选好典型,确立主题。

2、写好细节。

3、安排好结构。通讯的结构形态较多,很难像消息那样找出一些有既成的模式。但是有通讯结构中三个要件却是值得重视的:标题、开头、结尾。首尾圆合呼应,文情畅达。就是说文章首尾要呼应,中间的主体部分不得无故残缺,线索脉络的设置精当,主次详略的搭配完美,文气畅通,浑然一体。

土地托管:让农民“命根子”变成“钱袋子”

本报记者 李斌

5月初,正是“花生大县”滦县的花生播种时节。

记者行走在古马镇的乡间公路上,只闻远处田野里传来的机器轰鸣,却鲜见地头有忙碌的农民。

“把土地托管给我们合作社,村民们再不用下地劳作,合作社种地已全部实现了机械化作业!”随行的滦县百信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郭秀云告诉记者。2010年,郭秀云把经营16年的农资经销点建成百信合作社,专门开展土地托管业务,把分户零散地块整合起来进行规模化生产。

傅庄村62岁的村民李桂兰今年“入托”了2亩地种花生,托管之初按协议每亩先交给合作社360元“种地钱”。这些钱包括化肥、农药以及播种、收获等各项田间管理等费用。“我们自己种,一亩地得投入500多元,现在钱少花了,还不用下地干活儿,秋后花生增收,一亩地还能多赚600元,这种好事谁不干!”

正是因为受到农民的欢迎,短短5年,百信合作社已发展合作分社52个,社员13000多户,托管土地9.8万亩,年为农民增收600万元。农民受益,百信合作社收益也是连年攀升,2014年实现销售收入6000多万元,纯利润超过500万元。靠种植花生、小麦、玉米等大田作物怎能实现如此高的收益?

向规模化种植要效益。“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传统的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弊端越来越明显:条块分割,农民粗放种植没效益,土地产出效益低,又造成大量劳动力选择打工,没人种地。”滦县农工委副书记康继江分析说,正是因为觉得“种地不划算”,才出现越来越多抛荒现象。

土地托管服务模式的应运而生有效破解了这一难题。郭秀云介绍,合作社在不改变农民对土地的支配权和使用权的基础上,把“小田块”变成“大场田”,有效解决了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生产成本高、效率低下等难题,在土地不流转的情况下实现了土地规模化经营。

百信合作社目前拥有52个合作分社,每个分社托管2000到1万亩土地。因为上了规模,合作社的投入有了很大下降:

一是农资成本降低,因为物资需求量大,合作社与化肥、农药等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能批量购买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享受农资厂家优惠价,仅此一项较农户自行购买可降低价格30%。”以农药为例,以前各家各户购买的农药是一斤一包装,如今是一百斤一包装,仅包装成本每斤农药就节省2元。”对此,郭秀云心里门儿清。此外,农资用量也会降低,合作社通过精量播种,配方施肥,规范使用农药,统一除草、防虫、防病,农资用量大大降低;同时,机械化成本降低,土地连片耕种收割,农机有效工作时间增加,不用再村东村西来回跑,油料成本降低了20%左右;再有就是是水电设施投入降低,土地托管后,水泵、电线、龙带统一调度,大大降低了农用物资的使用量,毁损物资也大大降低。

除了降低投入,还提高了效率。首先是增加了农机有效工作时间,农机使用效率提高了40%右,机械化生产也实现全覆盖;再有就是劳动生产率提高,土地托管后,由托管员专业管理,粮食生产亩均劳动工日比托管前下降了至少10倍;三是有效种植面积的提高,原来家家户户分散种田,田间是大沟套小沟,现在把垄沟全平整掉了,不仅便于机械化耕种,还增加了土地。

投入和产出的一降一升,基本可以让合作社做到保本种地。“规模种植的优势还不仅于此。”滦县农工委副书记康继江说,因为有了规模,实在种地,国家的多项惠农政策也落在了合作社,良种补贴、统防统治补贴、新型肥料和农药补贴„„每亩地也要获得100元以上。

靠规模种植可以有效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但要想“把地种好”,还要向科学种田要效益。

5月4日,在李桂兰家的2亩地上,一台花生专用播种机正“突突突”地作业。随着机器的前行,深耕旋地、起垄、施肥、播种、喷施除草剂、覆膜、覆土,再喷施除草剂,这一系列工序都一次性完成。一眼望去,机器的前面是黑色的沃土,后面则是一条条整齐划一的白色长龙。

“以花生种植为例,选用‘橄榄花生’等新品种,测土配方施肥„„这些以前农户分散经营难以推广的新品种和新技术都有了很大改观。”康继江说,实行土地托管后,优质良种、配方施肥推广等农业科技得到落实,较好地解决了多年来科技兴农“上热中喊下盼落实”问题。

为降低病虫害,合作社采购了100多台拌种机用于分社服务。还投资150万元,购进10台专用玉米免耕深松精量播种机,引进单粒精量播种技术,精密播种、施肥、镇压、喷药等工序一次完成,实现一穴一粒、种肥同穴,无需间苗、肥料利用率高、节约种子,亩均增产10%左右。

为全面提高社员素质,百信合作社加强对分社的技术服务和指导,每年发放各种宣传资料5万多份,召开培训会议近百场,先后邀请中国农业大学等高等院校的专家教授为农户进行讲解,结合农事季节对农民开展面对面培训,利用电化教学幻灯片和田间诊断的方式,累计培训农民9000多人次。

目前,百信合作社已经建设了农业技术服务咨询大厅,邀请农业技术专家全天候坐诊,及时解答农业生产中各类技术问题。建立了专业化统防统治机防队伍。

科学种田,需要更新的不仅仅是技术,还有种植管理理念。从事农资销售16年的郭秀云深知,多年来滥用农药、化肥已经严重污染了耕地。“想要收获绿色粮食,就要在每一个环节加以注意,农业的前途是可持续和安全。”也正是基于此,百信合作社的所有作物在生产过程中,坚决不用重金属化肥、不用转基因种子、不用高剧毒农药,采用高于国家标准的生物农药、高科技耕种植保,确保了每个生产环节都有质量保证。“去年的小麦打了18万斤,委托加工成无公害面粉后,不到一个月就高价售罄。”郭秀云说,通过科学种田,可以深挖土地的潜力,让土地增值,能真正把土地这一农民的“命根子”变成“钱袋子”。

百信合作社的快速发展壮大也引起当地主管部门的关注,滦县县委常委、副县长兼农工委书记孙太和认为,百信合作社运行的土地托管模式,适应当地人多地少的特殊县情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的制度需要。在当前分散种植,农户种粮积极性不高的现实环境下,土地托管改变了多年来农业生产村组为界,条块分割,田间“百花园”,小而乱、投资高、效益低的状况,也算是闯出一条新路。

“要想发展现代农业,必须以经济利益为纽带。”孙太和说,土地托管把家庭分散经营与托管合作社统一服务的优势有机结合起来,既实现了规模经营,让土地增效,又有别于土地流转,减轻了经营主体资金等风险隐患,实现了土地、技术、科技、农资、劳动者和经营者等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建立起农业专业化服务网络,带动了先进生产技术与农用机械的应用,促进了农业的产业化发展和相关主体的企业化运行。

而百信合作社的运营也佐证了孙太和企业化运行的断语。除了提供种粮这一专业服务外,百信合作社还对粮食进行统售。李桂兰家的2亩地大约能生产1吨花生,除留下部分榨油自用外,剩余的全部销售给合作社。“比卖给商贩一斤多2毛钱,合适!”李桂兰说,村民的余粮都卖给了合作社。“不用往家运,直接入库,省事儿还价高。”

“合作社将滦县花生申请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如今有多少花生都能卖给鲁花花生油以及中铁公司等大企业,至于价格,因为量大质高,肯定比市场价高。”郭秀云说,合作社不会只赚了种粮这一环节的利润,还要能把产业链延长,存储、加工„„今后,赚取的利润会更多。为此,百信合作社也一直在尝试,除了将无公害农产品加工出售外,还投资300万元建设玉米烘干塔,并兴建起可存粮数千吨的仓库。

“如今,百信可以说是在摸着石头过河,我们真心期待土地托管这一模式发展,能够有标准可以,进入规范化运作阶段。”郭秀云的期待也正是孙太和的担忧。

滦县目前已经有3家提供托管服务的专业合作社,但已经破题的土地托管尚缺乏政策导向和政府有效监管,土地托管的程序、收费、利益分配等也亟需规范。“政府会本着‘支持不干预、服务不包办’的方针,推动土地托管规范有序发展。”孙太和说,为规避土地托管的风险,农业主管部门正鼓励当地保险企业开发适用于土地托管的保险业务,提高各类土地托管组织的抗风险能力,引导托管组织将托管的土地全部加入农业保险,减少和弥补天灾人祸给经营主体和农户带来的损失。

“百信土地托管模式对发展现代农业具有较强的引导示范意义,我们会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滦县县委书记卢宏秋表示,当地主管部门今后会进一步对土地托管服务形成一定规模的地块,优先安排农业综合开发、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土地整理、特色农产品基地、小农水等涉农开发项目。支持符合条件的土地托管组织承担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粮棉油高产创建等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项目,国家农业补贴、大型农机具购置、信贷和农业保险、仓储用地等优惠政策也会适当向土地托管组织倾斜。

3年前,滦南县开始实施大学生村官“半亩地工程”,为每名大学生村官提供半亩耕地,让他们种植经营,蹚出了一条大学生村官在田野上成长的新路——

大学生当村官 先种“半亩地”

深秋时节,笔者来到滦南县倴城镇汤官寨村,张爱娜正在草莓地里除草,从2010年开始,张爱娜和镇里12名大学生村官一起建起了占地10亩的创业富民试验示范园。

“示范园里引进的是草莓新品种,明年夏天就可以看到效益。”张爱娜解释说,周边几个村子是草莓种植专业村,因为担心换品种影响收成,村民对新品种的引进积极性不高。

“说给村民听,不如干给村民看。”张爱娜说,只要你引进的新品种,真能提高收益,不用劝,村民也会争相引进。“明年这几个村子都会种上我们的新品种。”当了4年村官的张爱娜做起村民工作来已经非常老到。

张爱娜的信心来源于以前种植薏仁米的经验,因为每亩地收益提高近千元,倴城镇几个村已经成了薏仁米专业村。“在农村做事情凭的不是一时冲动,而是要踏踏实实,不会的我们可以学,不懂的我们可以问,总会干成事的。”张爱娜说。

“一些大学生村官在村里工作‘空对空’,难以融入农村、融入群众,聪明才智得不到充分展示和发挥。”滦南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谢雪生告诉笔者,“半亩地工程”正是治疗这些大学生村官通病的药方。

“半亩地工程”由滦南县政府负责协调土地,并给予大学生村官80%的创业资金扶持,同时为各个示范园区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帮助大学生村官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问题。截至目前,滦南县193名大学生村官,以单独经营、自愿结组、挂靠农户三种经营方式,建立特色蔬菜种植、优良品种养殖等创业富民试验示范园37个,引进新品种75个。

收获的不仅仅是作物收成

“以前,我们认为种地很简单,可实际操作中却困难重重。”倴城镇松树村大学生村官赵晶晶道出了种田的辛苦。去年,她和同伴种植了2亩多地薏仁米,因为播种玉米的机器刨沟太浅,用牲畜拉犁耕地,结果忙活了一上午,也没耕上一亩地,最后在村里种田把式的帮助下才耕完。

此后,抽水浇地、烈日下除草、雨中泄水、十月收割,几个女孩子脸晒黑了、手磨破了。赵晶晶说,从播种到收获,我们体会了种地的艰难,也理解了农民的辛苦,虽有些狼狈,却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仿佛脱胎换骨一样。

“土洋结合”的大学生村官,既能挽起裤管下地劳动,又能上网了解新技术、引进新品种,这让当地村民竖起大拇指,“通过种地,这些孩子在农村塌下心来真心实意为村民办事。”松树村村支书张士龙说,“就说清理导流明渠这件事吧,去年雨水大,淹了部分试验园和农田,这些大学生村官一趟趟到镇里跑资金,今年春天全清理好了。”

3年来,全县大学生村官都有了自己的“试验田”。“黑美人”土豆、迷你香薯、紫心猕猴桃„„这些从“半亩地工程”里长出的新品种已走进滦南的各个村庄,大学生村官为当地老百姓蹚出了一条致富路。

“通过种农家田、干农家活,增进了大学生村官与村民的感情,培养了从群众角度考虑问题的思维方式;通过试验示范新品种、新模式、新技术,也提高了大学生村官服务农村的能力和水平。”谢雪生认为,这种好的品质和能力会终身追随他们,这才是大学生村官的最大收获。

“半亩地”里干出大作为

滦南县程庄镇前店村村主任助理康蒙最近成了村民议论的中心,放着已经试验成功的高标准温室大棚不去莳弄,却鼓捣起中药材种植。

3年前,康蒙与另外两名大学生村官出资5万多元建了一座“半地下”高标准温室大棚,采用新技术试种甜瓜新品种,经过一波三折,最终试验成功,程庄镇北部30多个村相继建起了一座座温室大棚:绿的甜瓜、紫的茄子、红的西红柿„„

程庄镇地处5万亩沙区,早晨起来,村民窗台上的积沙能有半指厚。有没有一个产业既能带领村民致富,又能固沙?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康蒙,经过多方学习找到答案——种中药材。

从去年开始,康蒙在镇里支持下,在前店村建起占地50亩的中草药种植示范园,引进了白芷、桔梗、毛知母等中药材。日前,笔者前往前店村采访,看到一片片花生地旁,村民开始试种中药材。康蒙兴奋地说,“村民跟着我已经推广了200多亩,等明年中药材上市,看到一亩地能有三四千元的收益,种的人会更多。”

像康蒙一样,滦南县已经涌现出一批创业富民的大学生村官,他们已经从“半亩地”起步,开始在十亩、百亩地上有所作为。“为推进大学生村官‘半亩地工程’向规模化、特色化、品牌化、效益化方向发展,县里近期出台了《关于深化大学生村官‘半亩地工程’进一步推进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的实施意见》,并且成立了大学生村官‘半亩地’农产品展业合作社,注册了大学生村官‘半亩地’产品商标。”滦南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刘瑞进介绍说。

经过3年的摸索,滦南县正逐步拓展“半亩地”的内涵,“以前是以土地为媒,在农业上下功夫,今后我们将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的聪明才智,在村子里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强化大学生村官的创业能力,使大学生村官今后的发展更加多元化。”刘瑞进说,如今滦南县已经开始制定土地、资金等相关支持政策,让这些从学校走入农村的年轻人,真正融入农村、服务农业、富裕农民。

三、投稿注意问题

1.署名

请在投稿上署作者姓名、单位、联系电话及地址等。请勿仅署单位名称。以便编辑核实一些稿件内容。

2.时效性

消息稿请于新闻发生的当周投稿,通讯稿请于两周内投稿。

四、就写新闻稿,我个人总结了六句话与大家共勉

1、先模仿

2、勤动笔

3、多留心

4、多思考

5、多交流

6、多修改

最后祝愿大家: 身体健康!幸福平安!写出更多更好的新闻稿!!谢谢大家

第三篇:新闻通讯员培训教材

新闻通讯员业务培训材料之一

加强新闻宣传工作 提高舆论引导能力

(2011年3月)新闻写作基础知识

一、新闻的定义

什么是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报道。目前更新的说法: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有社会意义的能引起广泛兴趣的事实的传播。

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调查报告、新闻评论等,是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中常见的报道体裁。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

二、新闻的特性

1、真实性

2、时新性

3、显著性

4、重要性

5、接近性

6、趣味性在选择新闻事实的时候,可以考虑下列要素来判定新闻价值:

真实性——不仅要求真有其事,而且要求恰如其分地反映实际情况。新鲜性——事物没有变质,没有枯萎。重要性——具有较为重大的意义、作用和影响。接近性——是一种距离上的靠近,一是新闻事实与读者靠得近,是身边的事儿;二是将新闻事实靠近读者,主要是指心理距离。显著性——事实的主体有出众之处,特点非常明显;事实本身有强烈的冲突性;事实牵涉到的人或事有相当的“知名度”。趣味性——事物具有使读者感到意外、愉快,引起读者兴趣的特性。

三、新闻的六要素

新闻的六要素也叫“5个W”,即When(何时)、Where(何地)、Who(何人)、What(何事)、Why(何故)。

When(何时):新闻事实是在什么时间发生的? Where(何地):新闻事实发生在什么地方?

Who(何人):新闻事实是由谁造成的?谁被牵连到这个事件之中? What(何事):发生了什么样的新闻事实? Why(何故):为什么发生这个事件?

也有人认为,除5个W外还应加上一个H(How),即结果怎么样?故也有新闻“六要素”一说。在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中,六要素是不可缺少的,必须在新闻稿中把新闻事实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的经历、行为或事件的发生、发展、变化表述出来。

四、新闻价值——选择新闻的重要标准

新闻价值是记者,通讯员在采写新闻过程中判断一个事实或一些事实能否构成新闻,并正确地选择事实的客观标准。

公式:平常人+不平常事、不平常人+平常事、不平常人+不平常事(重大新闻)怎样选择有价值的新闻?

1、看它是否新鲜(时间上新,内容上新);

2、看它是否重要(看内在意义及社会影响);

3、看人们对它关心的程度。(a、看它体现党的方针路线政策精神如何?b、看它对国家政策生活和社会进行所产生的影响。c、看它对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和影响。d、看它对社会秩序和人们的道德风尚所起的作用如何?)

4、要有读者意识,处处从读者角度思考问题。

五、消息的写作

消息是新闻最主要文体,它是对新近发生的有社会意义并引起公众兴趣的事实简短报道。真实性、时效性及文字少、篇幅小是消息的基本特征。消息的写作重点是标题制作和导语的写作上。

消息的基本结构

一、新闻标题

新闻标题:新闻的题目,是新闻内容的形象概括。可以引导人们阅读新闻报道。记者首先考虑的是展示报道的精华并打动编辑的心。新闻标题侧重于标出动态,传神之处往往在某个动词上。制作新闻标题的原则:贴切传神;具体明了,突出主要新闻要素;简练生动。

二、消息头

消息头是消息的标志,主要有“讯”和“电”两种。

“讯”:以邮寄或书面递交的形式向报社传递的新闻报道。凡是报社通过自身渠道所获得的本埠消息,一般都标有“本报讯”。

“电”:通过电报、电传、电子邮件、传真或电话形式向报社传递的新闻报道。“电头”:由新闻单位的名称、发布的地点、时间和发布的形式构成。

消息头的作用:使消息明显区别于其他文体;是版权所有的标志;表明消息来源,以利于读者判断;与新闻单位的声誉紧密联系,迫使新闻单位谨慎的对待每一条新闻,力求客观、详实、新鲜、生动。

三、新闻导语

新闻导语是消息的开头部分,紧接在消息头的后面,一般由最新鲜的新闻事实或依托新闻事实的精辟议论组成。

新闻导语的使命:以节俭的笔墨反映出新闻的要点和轮廓,使读者一见即知此消息主要传递的是和新闻信息。

一语定意,为整篇报道定下基调。吸引读者的注意,最大限度的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新闻导语写作的基本要求: 1.出语不凡,巧于开篇,突出最有新闻价值的那个新闻要素。

2.抓住事件的核心和精华,突出新闻本身所具有的特点,脱出一般化,公式化,概念化的窠臼。导语必须与报道主题相一致,必须在导语中糅进包含主题的东西,反映出消息的核心和精华。3.突出最新的内容和最新的时间要素。

新闻由头:时效上、或内容方面较为新鲜,可以以新带旧的新闻报道材料。

寻找新闻由头的方法:由近及远法,找一件最新的、时间要素明确的事情作为新闻由头。现场观察法,把记者在现场观察到的材料作为带动其他材料的新闻由头。避旧出新法,避开陈旧的时间概念,设法突出有新意或易受人关注的新闻事实。

4.要清晰,简明,生动:突出主要事实,尽可能简练,导语里的人名、头衔、单位名称、专用名词不要太多。

5.要吸引和诱导读者阅读新闻的其余部分。构思导语时要考虑后面的内容如何展开。

四、新闻躯干(新闻主体)

一、新闻躯干的名与实

新闻躯干:新闻导语之后、结尾之间的一部分内容。

二、新闻躯干的两大功能:解释和深化导语,补充新的事实。

三、新闻躯干部分的写作要求 1.围绕一个主题取材 2.叙事要尽量具体、充实

具体:围绕报道主题,以生动、具体的材料进一步阐释和深化导语中的内容。

充实:除了补充和完善导语中的内容外,还要进一步提供与之有关的新闻背景和其他新闻要素。3.叙述生动,行文有波澜,保持读者的兴趣。

新闻报道要生动,往往离不开新闻细节。新闻躯干的部分比导语长,回旋余地也比较大,讲究峰

回路转。可以采用叙述、描写、引语等多种表现方式。还要注意顺应读者的阅读心理。4.层次段落要分明,起承转合要自然。

五、新闻背景

新闻背景:与新闻人物、事件形成有机联系的一定环境和历史条件。新闻背景材料:与新闻背景有关的环境与历史材料。

(一)广义与狭义的新闻背景

狭义的新闻背景:仅就写作过程中所直接涉及到的背景材料而言。广义的新闻背景:涉及新闻报道的全过程。具体有以下三重含义:

对导致新闻事件发生、发展的广阔时代背景的了解。与新闻人物和新闻事件发生、发展过程直接有关的背景。向记者提供、介绍情况的人的背景。

(二)新闻背景材料的类型和作用

1.衬托对比性材料:可带来戏剧性效果,增加新闻报道的可读性。

2.注释说明性材料:用来点明新闻事实产生的原因、条件和环境,通过横向或纵向的关系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交待清楚,有助于读者理解。可以暗示记者的观点。常用来介绍新闻人物的身份,或新闻人物与周围人物的关系。

3.分析解释性材料:往往在“为何”上作较多的文章。

(三)怎样运用新闻背景材料

新闻背景材料运用的好,可以解释、烘托和深化报道主题,使新闻包含的内涵更为明白显豁,有助于突出新闻特点,提高新闻价值,代替作者的议论从而使新闻显得客观,还可以传播知识,为新闻报道增添情趣,增强新闻的可读性。

1.新闻背景一定要紧扣新闻主题或主要的新闻事实,少而精。2.运用背景材料要有明确的针对性,回答读者关心的问题。

3.新闻背景材料在消息中的位置是灵活的,可以穿插新闻导语、新闻躯干和结尾之中,也可独立成段。一般说来,穿插在导语中的是对比性材料,穿插在新闻躯干和结尾中的是注释说明或解释性材料。

六、新闻结尾

(一)新闻结尾的方法

1.自然结尾法:按新闻报道的结构安排,将必要的新闻内容、事件和新闻诸要素交待完毕。

2.拾遗补缺法:有较为明显的段落结构,补充新闻导语和躯干为提及的新闻要素,使报道完整圆满;或补充有关背景材料,使新闻报道充实可信。

3.卒章见义法:总结全篇,突出主旨。4.别开生面法:“别出一层,补完题蕴”。

(二)注意事项:紧扣主题,为表现和深化服务;以叙事为主,切忌空泛;宜顺势而行,力求简洁;要遒劲有力,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七、新闻结构的形式

(一)倒金字塔式结构

特点:依据事实的重要程度来决定段落顺序。把最重要的新闻事实放在新闻导语中。在导语中只突出最吸引人的部分。对于事件的叙述往往是背景简略的。各段往往有逻辑上的联系。

长处:有利于记者快速的报道新闻。只需根据掌握的材料按重要程度顺序写作,不需考虑谋篇布局。局限性:适用于时效性较强、事件单一的突发性新闻,对于某些非事件新闻就不适宜。

(二)时间顺序式结构:“编年体结构”。适合于故事性强、以情节取胜的新闻,尤其适合写现场目击记。

(三)悬念式结构:开头是带有悬念的下导语,巧妙的点出最精彩或最重要的新闻事实,吊住读者的胃口,然后在后面的段落中基本上按事件的发生、发展的顺序写作。给人以叙事具体、完整,条理清晰,重点突出的感觉,使读者容易理解和接受新闻信息。

(四)并列式结构:有一个概括性导语,随后的几个自然段所涉及的内容基本上使并列关系。适用于公报式新闻或经验性新闻等。

新闻标题制作

拟标题不仅仅是编辑的工作,从记者和通讯员就应该注意拟出稿件的标题,在第一时间吸引编辑的眼球,提高上稿率。如果没有一个好的标题,新闻写的好,也有可能被埋没。

新闻标题与其他文章的标题相比,变化多端,也最丰富多彩,因而也最有利于作者和编者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古人有“语不惊人死不休”和“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的严谨写作态度。从标题的分类上,标题有引题、主题和副题之分。

主题:概括与说明主要事实和思想内容。

引题;又叫眉题,提示消息的思想意义或交待背景,说明原因,烘托气氛。副题:提示报道的事实结果,或作内容提要,对主题补充、解释、印证。

1、给“白开水”加点“盐”,让标题再别致些。

标题要做得别致,就要忍痛割爱,把多余的水分挤压出去,做到“意则期多,字惟求少”。因为平淡的标题加上平淡的正文,再好的新闻也会大打折扣。

2、巧妙运用动词,使标题由静态变为动态。

动词用得好,既有助于将蕴藏于新闻中的“情”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同时也便于吸引读者的视线,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有经验的作者、编者都清楚,大多数具有感情色彩的好标题,都是将动词用得恰到好处。

3、把老问题写出新意来,逆向思维另辟蹊径。

新闻喜新,但许多事件或者工作并不是都有新意,如果对没有新意的事件或工作,进行逆向思维,反弹琵琶,常常会出奇出新。运用逆向思维能给新闻稿件增色,同样变化思维角度,也能使新闻稿件新颖独特,不落俗套。

4、带着激情拟制标题,和读者的情感“同频共振”。

一般来说,新闻是对客观事实的报道,对标题来说,应当是对新闻事实的概括。但新闻标题又不可能不融入作者的情感、观点,只要把握好尺度,将对新闻中的人物、事件的的感情,体现在标题中,不仅不会破坏新闻的真实性,而且能够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5、追求与读者的贴近性,让标题像磁石。

目前,都市报异军突起。在新闻写作、标题制作、版面设计等方面另辟蹊径,与传统的报纸风格上明显不同。在标题制作上,往往不受字数限制,可以用土得不能再土的方言俗语,主副标题没有严格规定,一套标题几乎把新闻的全部内容都说出来了,这些标题被称为通俗标题。

做新闻标题的十大禁忌

①新闻标题中严禁出现重复字眼。

②在主题中回避字数太多的人名和地名,处理方式是转放在副题中。主题字数8——12个字。③严禁在标题中出现不常用或引起误解的地名简称。

④标题尽量不折行,不裂句;迫不得已转行的时候,要注意单独成行的,一句要意义完整,不引起歧义。

⑤新闻事实是一个个例情况,新闻标题中做慎用宏观表述。

⑥如无特殊需要或者明显的是非判断,避免在标题中出现主观色彩浓厚的字眼,如“竟然”、“胆

敢”等字眼,尽量保证报纸的理性和客观。

⑦不提倡在新闻标题中使用问句,新闻内容是什么就告诉读者什么,无须哗众取宠、欲擒故纵。⑧新闻标题中做出的判断,要在正文中有足够的证据支持,避免出现孤证、过头的判断。⑨标题中尽量不要出现专业性过强的词汇,善于用已知的事物作为桥梁,将生僻的专业词汇翻译成通俗的语汇。

⑩标题中的数字,尽量将之具化为读者有生活经验和尝试的具体描述。如果你要传达一个巨大数字,就要使人们可以理解。

导语写作

导语就是以简要的文句,突出最重要、最新鲜或最富有个性特点的事实,揭示新闻要旨,吸引读者阅读全文的消息开头部分。一个消息的导语写好了,就成功了一半。

写好导语的20种方法

“立片言以居要”,新闻人历来都重视导语写作。虽说“文无定法”,但新闻导语终究有其一定的结构形式,导语写作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如何写好导语?本文初步归纳了20种写作方法,仅供参考交流。

1.一语破的法

好的新闻导语如何做到“抢耳”、“抢眼”,用最短的文字,一语破的,无疑会起到开门见山、立竿见影的效果。

2.设置悬念法

在新闻导语上设置“悬念”,事情先不直说,吊起读者的胃口,“逼”得你不得不继续读下去。3.欲擒故纵法

先放开一步,再紧紧抓住,这样的导语写来必有“痛击一拳”之淋漓快感。4.化静为动法

一个事件性的新闻,用静态的记叙手法写,其导语往往比较枯燥、呆板、索然乏味,但若用动态的表现手法写,导语就会新颖有趣,活脱而有生气,所报道的新闻也就有了灵性,引人入胜。

5.拟人修辞法

巧妙地运用拟人修辞手法写导语,导语和被报道对象就会有“人情味”,给人以亲切感。6.数字对比法

数字是枯燥的,但数字是最有说服力的。把新闻中的主要数字,或读者关注的数字,巧妙地运用到新闻导语中,回答读者的问题,就能提高新闻的价值,给读者留下难忘的印象。

7.速写勾画法

新闻一开头,若能先给“五要素”中的人物和地点,描述几笔,勾勒出一幅图画,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那么,这条新闻的可读性就一定会大大增强。

8.巧用背景法

若在导语中巧妙地运用背景材料,用好了,导语就会有“脸面”,就会“满堂生辉”。9.古诗名句法

如果避开花哨之嫌,在新闻导语中恰当地引用一点古诗名句,不仅意境深远,而且文采飞扬,可以大大增强新闻对受众的吸引力。

11.抑扬顿挫法

对报道对象的表现手法可多样化,或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一起一伏,峰回路转,使人读来耐人寻味。

12.特写镜头法

导语写作可借鉴电影手法,采用一连串的特写镜头,牢牢吸引住读者。13.曲径通幽法

新闻导语要做到尺水兴波、文短味长,曲折迂回地表达主题,不失为一种好的表现手法。14.一张一弛法

先写人之常情,以唤起读者的共鸣,然后急转直下,矛头直指问题,让人警醒,此所谓“一张一弛法”。

15.小中见大法

从小处着手,从小事写起,由小到大,小中见大,这样的新闻导语往往真实可信,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16.先声夺人法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短短一段文字,能够做到开门“闻声”,以“声”导人,当然就会产生出不同凡响的艺术效果。

17.拉近时间法

对于已经发生了一段时间的“新闻”,使其“翻新”的办法就是:寻找时间要素的最近点,写出最新 的新闻根据。

18.提问作答法

在导语中,把广大读者普遍关心的、感兴趣的、新闻报道里已经解决了的问题,先用疑问句式鲜明地提出来,而后用事实加以回答,使之更加引人注目,发人深思。

19.有意重复法

新闻导语最忌重复,颠三倒四地重复一句话,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版面,还会使读者云里雾里。然而,对于一些特殊的题材,有意识地重复一些关键词语,反而会收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20.化整为零法

聪明的记者对新闻导语总是字字斟酌,稍长一点的,就来个化“整”为“零”,分段叙述,绝不一开头就扔给读者一块“铁板”。

六、通讯的写作

通讯是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将具有新闻价值的人物或事件及时、具体、生动地予以报道的新闻体裁。

一、通讯特点

通讯就报道对象,或是人物、事件,或是经验、成果、工作情况、社会风貌等,都必须是真实的,不允许虚构或“合理想象”,而且报道对象应该具有必须得思想性和典型意义。就报道时效言,通讯虽然不及消息这般快速敏捷,有时为将人物、事件报道细致完整需时间长,但也必须及时,仍须有很强的时效概念。除去真实、时效的新闻性特性,通讯的主要特点有:

1、生动性

通讯尤其是人物通讯具有一定的为学色彩。消息在表达上主要是平面的叙述,语言追求简洁、明快、准确。通讯则较多借用文学手段,可以描写、抒情、对话,可以用比喻、象征、拟人等修辞。因此通讯在语言和表达方法上都具有一定的文学性,它在报道真实的人和事的过程中,善于再现情境,平添许多生动和形象,给人以立体感、现场感。此外,通讯虽然一般以第三人称叙述为主,但在“见闻”、“采访记”一类的通讯中,也采用第一人称。不过其中的“我”主要起见证人或采访线索的作用。在效果上第一人称的使用也增加了一些亲近感。

2、完整性

通讯须相对完整、具体地报道人物或事件的过程。消息侧重写事,叙述简明扼要,一般不展开情节。通讯可写人物也可写事件,其材料比消息丰富、全面,其容量比消息厚实、充足。它要求详尽、具体地报告事件的经过、演绎人物的命运,充分展开情节,甚至描写细节和场面。这些

既是生动性的表现,同时也是内容完整性、具体化的要求。

3、评论性

通讯须运用夹叙夹议的方法对人或事件作出直接的评论。消息是以事实说话,除述评消息一般不允许作者直接发表议论。通讯则要求在报道人物或事件的同时,表露记者的感情与倾向。然而通讯的评论不同于议论性文体的论证,它须时时紧扣人物或事件,依傍事实作适时的、恰到好处评价点拨。因此这是一种通过描写、叙述、抒情等表达手段进行的议论,它的特点是以情感人,理在情中。

二通讯种类

1、人物通讯:是以人物的思想、言行、事迹和命运为报道内容的通讯。人物通讯并非仅仅是“名人通讯”,报道对象的选择取决于其蕴含的新闻价值,一般来说人物必须具有先进性或典型性。在取材上可写“全人全貌”,也可截取片段着重写人物的某个侧面或阶段。此两类一般以人物的“行”为主,而“人物专访”则以写人物的“言”为主。通过记者的专访,记述人物的谈话,从而揭示其精神世界。

2、事件通讯:是以具典型意义的事件为报道对象的通讯。事件通讯时效性较强,它围绕中心事件选材,虽不着力刻划人物,但往往通过典型事件表现一群人或一个集体。所以它通过较为详尽地展示事件的完整过程,挖掘其意义,揭示其本质,进而反应社会风尚,弘扬时代精神。除人去通讯与事件通讯外,另有:“工作通讯”,这是介绍某单位先进事迹,传播其典型经验其做法,以指导一般的通讯;“概貌通讯”,这是记述某地区、部门、行业、工程的新面貌、新气象的通化。报刊上常见的“见闻”、“纪行”、“散记”均属此类。此外,还有以写一段片段、一个场景、一场冲突为对象的“新闻故事”、“小通讯”之类,它们以生动、快捷的形式宣传新人新事新风尚,实为通讯家属中不可忽视的一员。

通讯写作

1、关于写人

第一,形与神兼备。即不仅要写出人物的行为和事迹,更要展示其精神么世界;第二,言与行统一。人物语言、行为表达、传递出人物的思想,而不同的语气、句式、词汇及动作表情、神态等是极富个性色彩的内心表露形式。写好了人物的言与行,无疑是写活了人;第三,画龙必须点睛。如果说人物行为意义,指出人物个性特点的评点便是“睛”。“华龙”用的是纪实的叙述、描写,“点睛”则是超脱的议论或抒情。

2、关于叙事

叙事要注意两点:第一,理清主线、丰满细节。一个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因有果,有人有事,头绪多而关系复杂,作者须理清主线,按事件原貌将其完整地、动态地、立体地呈现给读者。

而为实现这一目标,就须选择典型的细节。一篇优秀的事件通讯,必然有几个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充分展示主线,使作品丰满而具现场感。第二,时间为经、空间为纬。通讯须有一定的时间要领,因为事件、故事总在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纺织好时空画面既是一个结构问题也是一个表达方法问题。篇幅不长而情节不太复杂的事件通讯可多运用插叙、补叙、分叙等手段,充分展开矛盾和利用背景材料,使文章有变化起伏。容量大而情节复杂的事件通讯则常常运用是时空交叉方式,以时间推进、空间变换等手段来切割事件,构成诺干侧面。

七、新闻与信息的区别

新闻是异常活动的信息。从这个角度来看,新闻与信息是一致的,同样具有可传递性、共享性、寄载性和可塑性。新闻和信息既然作为两个文体,还有着天壤之别。特别是那些既写新闻又写信息的秘书,更要注意二者的区别,以免混为一谈。消息比较复杂一些,而信息则相对简单一些。

第一,受众有别。新闻的受众比较宽泛,涵盖广大人民群众和整个社会。信息的受众相对较为狭窄,主要是各级领导和领导机关。新闻的公开性强,面向整个社会。信息具有鲜明的内部性,有些信息不宜公开。

第二,形式有别。消息的标题完整而全面,消息可以有引题、主题和副题,而信息却只有主题,一般没有副题,只有在特殊人物的身份需要说明和对科技信息需要补充说明两种特殊情况,才有副题,但绝对不能有引题。因此,信息要采用单标题,即只有一个主标题,特殊情况可以有副标题。另外,任何消息都有讯头,新闻消息的讯头用来标明消息的来源,而信息不需要讯头,不需要刻意标明作者获取信息的具体地方。

第三,选材有别。新闻选材侧重于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信息选材侧重于全局性、综合性、典型性、指导性。从内容上看,虽然信息与新闻消息都有导语,且导语的形式大多采用“倒金字塔式”结构,即在文章开头的那一段,把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放在最前面,其它内容依重要与新鲜程度顺序排列。但是一般新闻消息的导语或主体部分可以有新闻背景,甚至有一些细节,而信息则要求直接切入正题,不做过多的展开,直来直去,言简意赅。信息可以罗列一二三四,新闻只需选出最有新闻价值的一点,不需要面面俱到。

第四,从语言风格上看,信息语言要求朴实、简洁、明快,不需要过多的修饰用语,信息讲求一个“短”字,行文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不求说得多深多透,只告诉受众是什么不是什么,只求点到为止,既在“短”字上见真功夫。因此,对信息的基本要求是:信息字数虽少,但内涵要丰富,字数

少,要求不摆“龙门阵”,只登“豆腐块”。信息短而实,不在乎有多长,三言两语,直截了当,把事情说清楚,抓住主要矛盾,给人以一清二楚的印象即可。而消息则可以多做渲染和铺垫,运用描写、抒情、比喻等多种表现手法,要有鲜活的人物和有趣的故事,力求生动活泼,吸人眼球。

消息写作与工作总结的区别

1、工作总结是某项工作的总结,包括基本情况、主要经验、做法、教训,其对象主要是有关领导、同行、业务部门,消息不限于某项具体工作内容,而是要把信息传播出去,把经验个情况报道出去,从更大范围影响群、指导工作和生活。

2、工作总结内容要求比较全面,有头有尾,主要针对本单位、本行业,字数不限,新任务,新做法,新经验,不是面面俱到,罗列事实,而是找准新闻点,以小见大,突出最富有新闻价值的某一点,某一个问题,某一细节,文字简洁,形式多样,字数不超千字。

从编辑角度谈如何提高上稿率

记者和业余作者常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别人的稿子发得又快又好,我的稿子却为啥不发?编辑究竟喜欢什么样的稿子?编辑喜欢什么样的稿件呢?

一是热点稿件;二是有新意的稿件;三是基础好的稿件。何谓“热点”?即大家都在关注的内容。

热点新闻首先需要本地化。首先是地理上贴近。去年11月4日海峡两岸大三通实现,巴州的通邮情况如何?许多原本看似和巴州没有关系的事情,仔细挖掘,还是能挖出新闻。因此要有大局意识,要提高知识修养,要当专家,这样才能看出许多和唐山密切相关的热点新闻来。

其次要抓住热点新闻不放手,争取新闻价值最大化。去年11月泰国出事,大批中国旅客滞留。其中可否有巴州人?向本市各大旅行社一打听,果然有巴州游客滞留曼谷机场。于是做了报道。接下来,继续挖掘,又报道了两名游客平安回家。如日前北方干旱问题,就可以关注巴州降水情况如何,蓄水情况怎样,供水怎样,抗旱问题等等,做出六七篇稿子来不成问题。

三是围绕热点找新闻。公交、环保、教育、医疗、招聘、银行利率、孔雀河等热点内容容易出新闻。日前一稿“孔雀河二期工程进展顺利”看似工作新闻,其实是很有价值的普遍关注的新闻。

四是利用网络找新闻。鼠标一点,信息满眼。网络中可以找出许多好新闻来。如新增航班一稿,就是从百度贴吧上看到的线索。这是巴州人非常关注的事情。于是马上给有关人员打电话,问清确有

此事,并迅速组稿,要求对方写清途经车站、票价、时间等内容,电话记稿,刊发报角。稿发后,很受读者关注,多家网站转载。平时要多看看新浪、新华、中青等,发现议论热点。看看各新闻网的排行榜,即可知百姓关注的多是关于民生问题内容。要注意抢占第一新闻落点,还要特别注意核实其真实性。

当然,日报要特别注意指导性,晚报则要更多关注服务性、告知性、实用性。稿件不以长短论“英雄”。有实用性的可发得长。

关于有新意的稿子,一是新鲜、二是新潮、三是创新。

标题要有新意。报道工作成绩,都是“成绩斐然”、取得阶段性成果一类词语,千篇一律,让编辑很头疼。题目不能抓住特点,引不起编辑注意,不可能受到重视,发在重要位置。

形式要有新意。如消息加小标题形式。版面安排创新等等。

内容要有新意。主要是说找角度。要注意做到“三多三少”:多报点,少报面;多报内容,少报程序;多报将来时,报少过去时。

注意和读者密切相关的内容。不限长短,不限篇数。会上如有新闻,可写多篇。如果真有需要,尽可写长。

要注意“人无我有,人有我新。”报纸截稿时间在夜11点,如有好稿,尽可更换。

所有编辑均喜欢成稿。我们4点后收的稿子有三四十篇,其中错忒多的,先甩一边去,根本没时间细改,只好待次日再改。所以写稿时别太匆忙,写得顺当些,把好关。

采访要深入。曝光类稿子不能偏听偏信,要保存证据,如会议材料、讲话、录音、照片等等。有据可查,心中不慌。

要注意细节问题。时间不准,逻辑问题等等。有时候稿中有问题,问记者,记者说:“我也不清楚。”记者要站在编辑角度考虑问题。有时候,改好以后,下次来稿,错误依旧。记者应该有版面意识,如主、副题目不分等等应改进。主题一般在8-12个字,要将题目做整齐、考虑周全。大的稿子,要分段,加小标题。

自治州新闻通讯员业务培训材料之三

新闻写作讲课提纲

一、如何发现新闻线索?

怎样获取新闻线索?我们说:“处处留心皆新闻。”

1、通过自己耳闻目睹获取之。

2、查阅报纸,从其他新闻媒体中发现新闻线索。

3、广泛接触群众,在闲谈中获取之。

4、学会比较的方法,从相异中找线索

一是互联网。作为第四媒体的网络,是记者寻找新闻线索的重要渠道。

二是报纸、广播。一些记者就是从刊登出的一些小消息中找到了新闻线索,发觉出新闻价值,采写出了成功的新闻报道。

三是广交朋友。作为记者,新闻线索的获得的多少与及时程度,与他的社会关系网是有联系的。从事新闻工作的第一天起,就要有培养、构建自己关系网的习惯。这对以后工作的帮助是巨大的,有些时候人与人之间的闲聊,也会成为新闻线索,听起来很神奇,因此不能随意放过认识的人和看似无关的线索。记者的关系网越大,工作也相对轻松,新闻线索的获得也会更加容易,采写报道也会得心应手。

四是要重视读者来信及热线电话。很多新闻机构,都开设了热线电话,并设立报料奖,这样的举动就是鼓励人们提供好的新闻线索和新闻素材,而新闻机构可以把这些当作新闻线索,然后让记者去了解新闻事实,采访新闻人物,采写新闻报道。

五是要有一张特殊日历表。重大节日、纪念日、人物日志、季节变化等,这些都是重要的新闻源。记者能够记住这些日子,在这些日子到来之前找到相关的对象进行采访,进行报道,就是新闻。像元旦、春节、国庆这些日子不用多说,也应该知道是新闻点,有新闻可写,有新闻可做。笔者还认为,新闻线索自身的特点也应引起注意。其主要表现为:

1、片段性。新闻线索通常比较简略,完整性差。它一般没有过程,没有细节,只是一个片断或一鳞半爪。或有头无尾,或有尾无头。从新闻要素来看,更是残缺不全,如有时间地点,却确定不了人物、原因等。这就需要记者进一步去发现,了解全部新闻事实。

2、梗概性。新闻线索所提供的信息是十分粗糙的,只是事实的大概,并不具体。所以仅有新闻线索还是无法写出打动人心的新闻来,更具体的内容要靠深入采访才能得到,一些更有价值的内容要靠深入挖掘才能把握。

3、不确定性。新闻线索不确定性的特点的含义是:真假未定、价值未定。价值未定是指,通过对新闻线索进一步的了解,会出现多种情况。有的线索很有价值,可以深入采访写出重头报道;有的有

一定的价值,可以写成一般消息;有的暂不显示新闻价值,须待进一步发展后再作报道;还有的与实际情况相差很大,甚至完全相反,可能发不了报道。新闻线索不确定性的特点告诉我们,对待新闻线索要积极主动,决不轻易放过,同时更应该认真仔细,决不可轻信上当。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获取新闻线索,主要先要了解新闻线索的特点,进而注意一些可能产生线索的信号,通过几种渠道来进行搜索,然后培养发现力,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就能够及时发现新闻线索,从新闻线索中判断出是否具有新闻价值,从而进行采访、报道。

二、如何捕捉会议新闻中的亮点

会议新闻关系到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收视率,更关系到电视观众了解国家方针政策的程度。许多会议与会者众多,发言者滔滔不绝,各种文件堆积如山,有的会议枯燥乏味,有的专业性极强。因此,会议报道比较容易形成“套路”,这样的报道,往往重点不突出,缺少价值,陈旧老套,味同嚼蜡,容易造成套话连篇,宣传效果不好。

会议新闻是电视新闻的“重头戏”,因此,记者要想使会议新闻出彩,必须要善于捕捉会议当中的亮点,提高写作质量,把新闻性极好地体现出来,使会议新闻报道产生良好的宣传和传播效果。首先,要对会议的性质分类

一般会议分三类:一类是集会,如演讲会、报告会、表彰会、纪念会等;二是工作会议,如研讨会、现场会、例会等;三是记者招待会。会议性质不同,写作上的要求也不一样。我们常见的电视新闻大部分属于工作会议,工作会议一般就应该注重其内容而不是其形式,从中挖掘出最新最有价值的新闻信息,跳出会议报道的框框。

其次,记者要吃透会议精神;第三,要善于了解会议的背景;第四,要突出实质性内容;第五,从会议的主题中提炼新闻。

三、新闻采访技巧

央视著名主持人敬一丹有句名言:没有不会回答问题的采访对象,只有不会提问的记者。从一个电视人的角度来理解这句话,就是作为记者,要学会与人交流,要学会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以下是我在新闻采访中的一些体会,愿与大家分享。

实际采访中,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每个人的性格都是不同的,面对不同的采访对象,就要“对症下药”,我们怎样从采访对象的嘴中“套”出我们需要的信息,就看我们记者与人交流的本事了。

在你要提问之前,应该先有个准备,一般来说,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先与采访对象闲聊几句,以此来松弛现场气氛,使对方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之后可以借助某种中介,将两人的距离拉近,比如

一些地域上的,家庭成员,爱好抑或其他方面的一些共同点、相近点,这样就会建立朋友般的亲近感和信赖感,这对消除被采访者的心理戒备,获取有价值的信息是十分必要的。再者,提问之前,对问题的筛选和表达,一定要符合采访对象的学识范围,换句话说,要用较通俗的语言表达出你的意思,深入浅出,尽量避免一些专业性太强的词汇。

一、合理分配提问

为了搞清一个事实,有许多必不可少的提问,但记者应当搞清楚问题,妥当地分配给不同的采访对象,说明采访目的,争取对方协肋。与采访对象第一次见面时,记者应当尽快出示介绍信并说明采访目的,以求得到对方的信任。

提问要具体,越是经验不足的记者,提的问提越容易笼统,含糊不清,越是笼统的问题越难回答。最难回答的问题:你有什么感想?你当时是怎样想的?要提有特点的问题,既然泛泛的提问只能得到泛泛的回答,那么有特点的提问,才能得到充满个性的材料。

把问答变为交谈,一问一答,这种采访方式容易气氛紧张。如果设法把问答变为交谈、聊天,使采访人情更浓,生活更浓,往往效果更好。学会刨根问底,随机应变。提问要有逻辑性,适应一般人的谈话思路,事先明确要谈什么题目,然后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依次谈下去。

二、提问的类型

1、正面提问:这是一种基本的提问类型,开门见山地提出问题,不拐弯抹角。问题一般分为“开放”型和“闭和”型两种。

2、引导性提问:这种提问中“闭和”性问题居多,它指的是记者在挖掘事实过程中的一种积极的态度。

3、追问:这是记者常用的一种提问方法,目的在于扑捉那些具体的事实和细节。

4、假设性提问:这是一种创造性的提问方法。

5、激将法提问:这是在对方不愿意回答时采用的强硬的一手――激将,既“正话反说”。

三、问的方式

1、面对面的交谈:这是访问的基本方式。在采访比较重要的报道时,一定要找到负责人、当事人、见证人面谈,力争尽量多地拿到第一手材料。

2、侧面问:主要是指访问新闻人物周围的人,从侧面了解新闻人物的事迹和思想。

3、体验式访问:即记者深入到现场,与采访对象“泡”在一起,一起生活,一块儿聊。

4、书面采访:将提问写在纸条上,给采访对象或用信函寄给采访对象,然后等待答复。

5、电话采访。

6、隐身采访:指记者不暴露自己的身份到现场去采访和体验。

四、怎样观察

1、到现场去:谈到观察,离不开一个基本条件――到现场去。从新闻事业本身来讲,从千千万万记者成长的道路来看,不经受现场的风雨,不吸收现场的营养,新闻就会变质,受到读者的放弃。

2、看不等于观察:西方有句俗语:“看的人不少,看见的人不多。”观察,是一种技巧,一门学问。它需要有明确的目的、高度的注意力和扎实的基本功。

3、观察依赖过硬的基本功:观察是一门技巧,需要扎实基本功,既敏锐的观察能力。何为敏锐?在短时间内能扑捉到关键的镜头,对于客观事物有精细的识别能力。

4、掌握观察的规律:无论是观察人,还是观察事态,一般的秩序是:先动后静、先大后小、先近后远、先上后下。

5、有粗看,也有细察,以细为主。

6、几种有助于观察的技能:第一种:目测。第二种:速写。第三种:拍照。

四、巴州人民广播电台用稿要求 一是通俗口语化。

广播稿是用耳朵听,要求语言明白易懂口语化,口语化要求写“话”而不是写“文”。①多用短句,少用或不用长句。

②少用方言、土语,尽量不用群众不熟悉的简化词或简称。

③少用书面词汇、文言词汇和单音词。把单音词改成双音词;书面语改成口头语;文言词改用白话;音同字不同的词要改换。

④不宜用小括号、破折号、省略号,因为其中的内容不便读出来;那些表示否定含义的引号也尽量不用,改用“所谓的”。

二是结构简洁明了。

广播稿由于受到时间的限制,更要注意干脆利落。①突出句子的主干,不滥用不必要的附加成分。②用准确的词贴切地表达要说的意思,不说空话、套话。

③不用倒装句,不用倒叙和插叙。广播稿的叙事,一般按事物过程的发展顺序,因为这样顺乎人们听的思路和习惯。

三是生动活泼。

①采用多种写作方法,避免单调乏味。

②句式富于变化,运用设问、排比、对偶等句式,使文章有文采;适当选择主动句、被动句、肯定句、否定句等句式使文章有感染力。

③具体的事例比抽象的议论更能吸引听众的注意力。

四是主题单一集中。开头要吸引听众,主体要设计悬念,结尾要不落俗套。

五是音调和谐。广播稿要避免连续出现仄声字,平仄声要互相交错、配合得当,读起来就会抑扬顿挫,悦耳动听。

六是要有音响上的特点。报纸的特点反映在版面上;电视的特点反映在形象上;而广播的特点则在它的音响上。所以,广播稿要突出广播的特点,一定要在音响上作文章,如录音讲话、录音新闻、录音通讯、录音访问等。

第四篇:通讯员培训教材

通讯员培训教材

第一讲:新闻概念和理论

一、新闻和新闻报道。

1、新闻是十分丰富的概念,它包含几层意思:1)新信息,这是新闻最原始的意义。2)社会现象或活动。这里讲的新闻是指被人们关注的新闻事实或向社会公众传递新鲜的信息。3)文体。是新闻报道的总称,包括消息、通讯、特写、调查报告、图片等。4)消息。包括简讯、电讯等。

2、新闻的定义: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3、新闻报道与新闻的区别: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事实信息传播活动的过程和方式。而新闻报道是更为具体的新闻现象,它是传媒传播新闻事实信息而编织的信息文本。它主要是就形式而言的。在目前,新闻报道文本就编织方式而言,有消息、通讯、特写、调查报告、述评、图片等。

4、新闻五要素:时间(When)、地点(where)、人物(who)、事件(what)、原因(why)

二、新闻报道的特性:

1、真实性。新闻的本质是客观事实,新闻是客观存在的事物的反应。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先有事实,后有新闻。

2、时效性。新闻不是任何时候的报道,而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3、公开性。是事实的报道,事实本身不是新闻,只有报道传播出去了,才是真正的新闻。

4、主客观统一性。新闻是记者对事实的报道。事实,是客观存在的;报道,是一种主观性很强的活动,渗透着主观的色彩。后面讲的“新闻用事实说话”中,“用事实”就是客观的,“说话”就是主观的了。

第二讲:新闻标题的写作

一、什么是新闻标题:一般是用一二句话对新闻事实与主题的精炼概括,是新闻内容的提要。

二、标题的作用。

1、吸引读者注意,引起阅读兴趣。

2、介绍新闻内容,向导受众。

3、评价新闻内容,阐明意义。

4、美化报纸版面,形成错落有致。

三、标题的形式:

消息标题有两种分类:一是以结构形式来分,有单一型结构、复合型结构、栏目题、提要题、小标题等五种。以表达形式来分,从对内容的表达形式分,如概括式、提问式标题等,从修饰角度来分的,如引用式、比拟式、排比式等。

1、单一型结构。单一型标题只有主题,没有引题与副题,又叫单型题。讲求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标出新闻最有价值的东西。例: 宁夏吴忠市发现唐墓群; 长航前七个月收入逾六十亿元。

2、复合型结构。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标题所组成的多行题目。他们分别称为引题、主题、副题等。其中引题也叫眉题、肩题。复合型标题一般用于报道重大事件或因素复杂的事件。它又分为四种形式:

1)引题+主题:

非常大药房挺进苏北(引)

淮安药店突发低价“高烧”症(主)2)主题+副题:

我国杂交水稻新组合创世界一流亩产(主)Ⅱ优7954亩产达1195.2公斤(副)3)引题+主题+副题: 新洲靠山店发生重大车祸(引)一轿车撞倒19名小学生(主)肇事司机乘机逃逸(副)4)双主题: 美恢复对朝粮食援助 韩希望与朝签订合约

在复合型结构中,主题是标题的核心部分,它标明的是新闻最主要的内容(实题)或表明传媒及从业人员的态度(虚题),多讲求短而充实。引题则是引出主题,起“引出、引导”作用,可以是实题,即可概括主要新闻事实,或交待新闻事件的部分要素;可以是虚题,指从新闻事实中引出的记者的观点等不涉及新闻实在要素的题目,主要用来交待背景、说明原因、表明倾向等。如:(2)引题是实题、主题是虚题的: 一个月提出90件专利申请(引)武汉服务企业爱己有方(主)(3)引题是虚题,主题是实题的: 高朋满珞珈 明校迎盛会(引)武大喜庆110岁生日(主)(4)引题、主题都是实题的: 酷渔滥捕结恶果(引)“长江三鲜”缺“一鲜”(主)

副题的主要作用是解释和补充主题。它与主题的搭配形式也有两种:一种是主题只表明论断或疑问,由副题来回答,其二是各自承担部分事实,副题对事实主要起解释补充作用。(1)主题是虚题,副题是实题: 撒向人间都是怨(主)伊战6天伤亡过千(副)

(2)主体、副题都是实题,副题陈述部分事实的。重庆一客车四川坠崖(主)9人死亡,1人受重伤(副)

3、栏目题:栏目题是指把相关属性的新闻放在一起,需要有一个总标题,同时各个新闻又有自己的标题。这种标题形式叫栏目题。如:《布什抓着电话全球打,但就是不打给希拉克(引),山姆大叔给法兰西白眼(主)》这个栏目大标题下,又有如下标题: 弗莱舍“狠狠修理”法国 议员要法归还美军遗体 出现抵制法国一切东西的呼声 法国人害怕去美国旅行

4、提要题:提要题又叫纲要题,它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对新闻的主要事实、经验、问题进行纲要式归纳;二是选取新闻中最主要的新闻事实作为提要题。提要题主要用于长篇报道或意义重大的新闻报道,用提要题的方式使受众能首先抓住新闻或新闻要旨,避免受众因失去阅读耐心而放弃整个新闻。例: 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主)

讨论通过国务院、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三定”规定,研究部署解决困难群众生产生活问题和加强安全生产工作。

武汉两大火车站空前大整容(主)

禁止在出站口拉客 杜绝票贩倒票 打击坑蒙拐骗 24小时巡查

5、小标题:又叫插题。这些小标题插在报道的正文中,起分段和归纳内容的作用。

四、标题的要求

1、要抓住新闻点,吸引受众“眼球”。为一句话赔15英镑(主)

维多利亚“辣妹”从此不敢乱说话(副)

疑云:西线无战事,美军在忙啥?

2、要生动、简洁。丹阳鸡“飞”进肯德基

3、标题上要有“新闻”。火车票代售点违规,关!五万公斤鲜牛奶倒进农田

4、要有层次感

5、标题要有美感。

① 五角大楼宣布:伊军第51师投降 伊方断然否议:第51师仍在激战

② 饮饮食食赏赏玩玩欢欢乐乐热热闹闹(引)一串靓节趁着金秋闹羊城(主)③ 两布会面 论持久战

④ 白天烈日似火燎 夜战设备我家好(引)美军打夜战破伊(主)

第三讲:新闻导语的写作

一、导语的定义:

导语,新闻工作术语。在一篇报道的开头,用简洁的话介绍主要内容,提示主题思想,以便引导读者进一步阅读全篇。

二、导语的作用:

其一,以简洁、凝练的语言反映出新闻的要点和轮廓。其二,为整篇报道确定基调。其三,引起读者兴趣,最大限度的激发读者读完全篇报道。

三、导语的发展史:

导语的产生伴随着倒金字塔结构的产生而产生。一个直接原因是1844年莫尔斯发明了电磁电报和美国南北战争爆发;一个根本原因是人们对信息接受的需求。在信息社会人们需要了解的是最直接、最核心、最有价值的结果。当时许多报社派记者去战地采访,为了抢发新闻、争夺读者,各报争相利用电报发稿,由于当时电报技术还不完善,经常出现信号中断的故障,这就迫使记者先把最重要的事实拍发出去,这样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六要素齐全的导语出现,它也被称为第一代导语。第一代导语的长处是:具体、完整、信息量丰富;不足是冗长、臃肿、重点不突出,逐次不分,给读者的印象比较繁杂。

随着广播的出现,第一代冗长的导语被淘汰了。20世纪30年代起,有新闻作者主张:不必强行在新闻导语中塞入全部六个要素,各根据新闻的特点,从六要素中选择一、二个最能引起人们兴趣的要素写入导语,其余要素则放到新闻躯干或者结尾部分去。这样既可以突出重点,又可以达到先声夺人的效果。它被称为“部分要素导语”,也叫做“第二代导语”。

在我国,新闻导语出现是在20世纪20年代以后的事情。由于导语这种写作方式是舶来品,所以,我国导语写作一开始就进入了成熟期,达到第二代导语的写作要求。

四、导语的类型:

1、直接导语。就是直接陈述新闻事实。

例1:本报讯:今天上午,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开工。例2:本报北京汛: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今天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新闻发布会。会议新闻发言人张国祥向中外记者介绍了本次大会的有关情况:政协十届一次会议将于3月3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3月14日闭幕,会期11天。目前,大会的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全面就绪。

例3:广东省政府日前对广东省企业职工的最低工资标准进行了调整,全省7类最低工资标准增长3.4%-6.4%不等。这是广东自1994年实施最低工资保障制度以来,第5次调整最低工资标准。2、延缓式导语。

它采取吊胃口或曲径通幽法,先不直接陈述事实,而是运用描写、气氛渲染、解释、设问等手法先写一些相关的东西,再引出事实,或者只在导语中设出悬念等,吊人胃口,让其产生对主体的兴趣。

五、导语的要求:

1、突出新闻中最精彩最重要的部分。2、突出新闻事实的特点。3、突出最新的时间。

4、把高潮放在导语部分的最前端。5、要生动。

第四讲:新闻主体及结尾的写作

一、新闻主体的写作。

(一)主体定义:新闻报道的主体,就是新闻报道的主干、躯干。

(二)主体的作用:

1、对导语的内容进行具体化。导语都写的简洁、精炼,没有过程与细节,不能满足读者对未知信息的好奇欲。主体就能够满足读者的需求。

2、对导语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有些导语只提出问题,没有对问题进行具体解答,需要借助主体来完成。3、对事实解释、分析。有些消息需要对事件产生的原因进行解释,有些消息需要对事件的意义、趋势进行揭示、展望。这就需要背景材料,或需要引用专业人士的解释,或需要作者的评论。这些具体内容也需要依靠主体来完成。

(三)主体的类型:

主体写作的类型大致有两种:一种是以写作顺序来分,可分为按材料重要程度先后顺序来写、按事件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来写、安空间顺序来写、按逻辑顺序来写。另一种是按叙述的复杂程度来分,则可以分为单线型和多线型。

1、单线型主体结构。单线型就是沿着一件事或一个问题展开叙述。着力于把一个事情说明白,不及其余。这多用于单一性新闻或某一现象,某一问题的报道。

2、多线型主体结构。多线型主体结构就是在消息主体中叙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新闻事实,这种新闻内容翔实,顾及面广,丰富全面,多条线在一起更能反映新闻事实的全貌和反映深刻的主题。

(四)新闻主体的写作要求。

1、中心突出。新闻报道主题内容充实,材料丰富,内容和材料都要围绕主题来安排。主题与材料是灵与肉的关系。2、结构合理。新闻报道主体部分内容丰富,头绪复杂,因此在采写中,要根据表达主题的需要和新闻事实自身的特点,对材料作出相应的安排。除将新闻按照单线型和多线型来叙述外,还可以用另一种安排结构的方式:一是按材料对主题的轻重程度来排列。像倒金字塔结构;二是按时空顺序来安排结构。三是按照逻辑关系安排结构,如因果关系、递进关系、并列关系、对比关系等。

3、层次分明。要把主体内容各层次意思划分清楚,然后一层一层的叙述方法来写。要让这种叙述更清楚、受众更容易接受,通常的办法是按意思不同划分段落。

4、曲折生动。形式灵活、波澜起伏的报道,更能吸引受众,办法有两种:一是写故事。故事写法生动、形象,富有可读性。二是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可运用倒叙或者插叙等手法。同时可以制造些伏笔、悬念出来,然后一一作出解答。

二、新闻结尾的写作。

新闻报道中有的有结尾,有的则没有。新闻报道是否需要结尾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在时效性很强的一般性事件新闻中,一般是倒金字塔结构,事情说完了也就结束了,无须再做结尾。但有些重大事件或能反映重大主题的事件要有结尾来“卒张显其志”。

(一)结尾的作用。

1、使形式完美,使主题升华。例:人物消息《走近刘伟》 导语:“一个人若有信心就一定能成功”。刘伟是一个有信心的人。1988年从西安交大毕业分为自治区建设厅。刘伟又要求回石河子。

结尾:问到他成功的经验是什么时,他说,总结十多年工作经验,我有三点体会:

1、诚实、正直、实干是成功之本。

2、勤于学习、服务好是职业道德。

3、团结、不背后说人的坏话是做人的原则。

2、交待发展状况,预测动向。

例:《洞庭湖长大五分之一》结尾是这样写的:人与自然在洞庭湖开始和谐相处。随着治理的深入,烟波浩渺的八百里洞庭将再现人间。

3、补充事实,使报道立体化。

例:《达利作品抵汉 25日起在武汉展出一个月》结尾就是补充相关材料:达利是20世纪最重要的后现代艺术家之一,与毕加索、马蒂斯并列为20世纪最有代表的三大画家。他以天才奇特的想象,探索潜意识意象著称,在绘画、雕塑、设计等领域均赢得了世界级声誉。

4、展示问题,引人思考。引人思考的做法主要有:一是在结尾点出仍未注意的问题的严重性,以引人关注。二是一语中的,指出问题的症结,让受众顺此去体会思索;三是提出疑问,不给出答案,以引起受众的沉思。

例:那么丹江市放卫星的闹剧终于收场,这个已经造成严重后果的责任到底要由谁来承担?那些靠作假起家的党政官员在“三讲”中过关了吗?

(二)结尾的形式

1、归纳总结式。这种结尾就是对新闻事实作总结性的概括,以便使受众对整个新闻事实有个总体上的了解。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从整体上进行归纳概括。就是在结尾对工作的经验、成绩上的数据、问题存在的方面做一个简练的概括。二是对新闻事实作解释。三是对事实进行评论。2、补充式。就是对新闻事实进行必要的补充,以便使表达的含义更全面,提供的信息更丰富,达到受众对信息部准确性的“度”的降低。

3、展望式。展望式就是对事实的未来发展趋势、动向作说明或大致的预测。如《洞庭湖长大五分之一》就是这种展望式结尾。

4、劝告式和反诘式。这两种相似的结尾常用于批评报道,对新闻事实的行为主体作出劝告和反诘,以求问题能够得到及时地解决或警钟长鸣。

第五讲:新闻背景的写作

一、新闻背景定义

新闻与新闻人物或事件形成有机联系的一定环境和历史条件就是新闻背景。

二、为什么需要新闻背景

1、是事实是多层次、多侧面的。我们一次报道只能反映事情的一个方面,一个侧面。对其他层面的东西只能做背景材料交待。2、事物是相互关联的。有因果上的联系,有对比上的联系,有空间上的联系,有时间上的联系。

3、主观方面:一,受众的好奇心理。受众不但想知其然,而且还要知其所以然。二是受众接受信息的规律:先看结果再看过程,先看最新发生的主要事实,然后再了解第二层面和第三层面的事实。

三、新闻背景的作用。

1、深化主题:新闻背景深化主题的常见做法是用对比的方法将相关事实用来衬托主体事实,以深化主题。如《世界屋脊上的公路建设》中的背景材料:解放前没有一公里公路,在狭窄的险道上全靠耗牛、毛驴托运或者人背的西藏,今天已有一万五千八百里的公路通车。

2、解释事实。新闻报道如果过于简洁,也往往会使新闻报道是之单薄,新闻背景就可以消除这一毛病。

3、表明记者倾向。背景材料是已经存在的事实,这些事实有正面的,有负面的,选择不同属性的背景材料可表现出记者倾向的不同。这就是用客观事实说话的一种巧妙做法。如《日美密谋在钓鱼岛驻扎美军》的消息中,作者运用一些背景材料十分明显的表明记者的倾向:消息来源透露,美军早在三年前便已承认日本对钓鱼岛的主权,当时曾引起北京强烈反应。从此以后,日本便开始着手制定周密的计划,以便进一步开发钓鱼岛。这段背景材料,很明显的表明记者的倾向:日本与美国狼狈为奸欲霸占我国钓鱼岛已是蓄谋已久。

4、增强可读性。背景材料中有不少属于新闻背后的故事,也有很多是属于相关新闻的知识性材料,加入这些背景材料,既能丰富新闻,又能增强可读性。

四、新闻背景的类型。1、对比性背景材料。

例如:《世界屋脊上的公路建设》中的背景材料 2、说明、注释性背景材料。

用来说明注释与事实发生的条件、原因、环境以及与周围事物相联系的背景材料。例如:《英雄本色,吴导生命写照》中的背景材料:吴宇森祖籍广西梧州,父亲因嗜书如命,不惜抛弃家产,独自到广州教书,国共内战期间,吴父带着妻儿逃到香港,住在九龙难民区的小木屋里。当时仅够容身的小木屋盖在水沟上,床下还能看到污水流过。

3、分析性背景材料。

五、新闻背景的要求 1、选取背景材料的要求

(1)根据新闻的中心选择背景材料。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我们将过去的、异地的材料用来做背景材料,目的是为了更清楚的表达新近发生的事实。毛泽东在《中原我军占领南阳》中,将笔停下来,对南阳进行了一番介绍,目的不是说东汉、三国的事情,而是要表达南阳战略位置的重要性,对解放的战略意义。(2)要符合表达新闻主题的需要。(3)要符合表达自己意图的需要。2、使用背景材料的要求

(1)要简练。新闻主要是报道刚刚发生的事实,背景材料只起到一种衬托作用,因而不能太长。不在多,而在精。(2)要将背景拉的适中。凡事物都有多层背景,犹如照片一样,有近景、中景、远景。新闻背景不宜拉的太远,能用近景不用远景。

(3)融事实与背景为一体。有些高明的记者,将新闻背景材料与新闻事实融为一体,在不知不觉中体现了自己的意见。

第六讲:新闻报道的结构形式

一、倒金字塔式结构

1、倒金字塔结构就是将新闻中最重要的内容放在篇首即导语中,将次要的信息置后,又将最次重要的内容放在结尾。从导语至结尾呈现出的结构像倒置的金字塔。

2、倒金字塔结构的产生实际上是人们对自身传播和接受信息活动规律的一种发现和把握。因为人们在接受信息时先接受最重要的内容。

3、倒金子塔结构的特点: 1)头重脚轻。2)短小精悍。

3)断裂行文。其特点是用新闻事件的内在联系,即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来行文,文章每一段即与上段有联系,又是相对独立的。这样在新闻陈述中可以随时抽掉后面的段落。

4、倒金子塔结构的优点和不足: 优点:

1)突出重点。2)有利于记者写稿。3)有利于形成短快的文风。

缺点:结构相对呆板,程序化、零碎、很少融入文采。

三、金字塔式结构

1、主要特征:它是按照事件发生、发展顺序来安排材料,或是按事件的因果关系来安排材料,将事实中最精彩、最重要的内容放在报道的最后。

2、表现形式:一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安排材料。二是按照因果关系的逻辑顺序来安排。

3、特点:不使用导语,情节性的内容可以在文章中体现。

四、流水式结构

1、主要特征:就是按新闻事实的发生、发展、结束的过程来组织材料,时间和事件进展在报道中重合在一条线中。它的形态特征是没有导语,事件的开端就是新闻报道的开头,事件结束了,新闻报道就写完了。2、写作要求:

1)构思行文顺流而下。2)保持完整的故事性。

3)要清楚反映事件始末的脉络。

4)记者要深入现场,捕捉事件发生的关键性材料。3、流水式结构与金字塔式结构区别 相同之处:按时间顺序来排列事实材料。

不同之处:一是排列材料的标准不同。金字塔结构是按照新闻事实的重要性为序,流水式结构是以事实发生的时间先后为序。二是形态不同。金字塔结构与倒金字塔结构相对,把最重要的事实材料放在报道的最后,而流水式结构是完全按时间顺序,最重要的事实或最精彩的情景何时发生就放在它相应的时间位置上。

第七讲:新闻报道的种类

一、简讯:

简讯又叫简明新闻、新闻简报、短讯等,是用极为简单的文字扼要反映新闻事实的一种报道形式。简讯最重要的特点就是“简”和“快”,形式主要有一句话新闻、快讯、短新闻、标题新闻等

1、一句话新闻:用一句话告诉人们发生了什么事或事件某一方面的信息。

2、快讯:快讯的最大特点是图“快”。它与简讯在三点上不同:一是快讯在内容上,是报道国内外重大事件,突出信息的“浓缩性”;二是快讯在时间上,主要是图“快”,追求传播的最快化。而简讯主要是图“简”,寻求文本的简洁化。三是快讯在连续上,一般是重大事件报道的序曲,它的后头总是有多篇报道接踵而至,而一般的简讯就没有下文。3、短新闻:短新闻多用于报道不重要的事实,在编排上与一句话新闻一样,将有关事件或相似信息,做成集纳式排版,占据一定的固定版面,如“城市快讯”、“八面来风”等。4、标题新闻:标题新闻以题代文,它不要求新闻的五要素齐全,常常突出的是何时何地发生何事即可。简讯特点:

1、表达形式上短小精悍 2、信息传播上:及时迅速 3、体裁适用上:报道面广 写作要求: 1、言简意赅。2、突出重点。

二、动态新闻:

动态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进行及时报道的新闻,是消息体裁中的一种重要类型。

(一)动态新闻的特点:

1、短。多则七八百字,少则二三百字来报道完整新闻事实。2、快。着力于报道刚刚发生和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3、活。动态新闻的快捷保证了信息的新鲜、内容新鲜。4、叙。即在写作上以客观叙事为主,不允许记者出面发议论,也不需要抒情,用事实表明倾向。

(二)动态新闻的类型

1、单独事件的报道:对刚刚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某一事件的报道,集中叙述一件事情、一个侧面,开门见山。这种报道时间概念明确,新闻事实单一完整,2、综合事件的报道:是指事件发生、发展、结束的过程经历几个月、几年甚至几十年,需要记者运用理性思维,进行一定的综合,把握事件本质进行的报道。

(三)动态新闻的写作要求:

1、要有动态。把握事件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突变、质的飞跃,就是事物发展变化中那种运动着的形态。1)突出具体场面,以“点”带“面”。抓住事件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标志性事件,从点切入下去,扩展开来,介绍整个事实。2)抓住主要情节以之包含事实。以典型的情节阐述事件的发生、发展。3)深入现场。记者深入现场进行观察。4)采取连续报道,形成波澜起伏之势。

2、反映要及时。3、要写的简洁。

三、综合新闻:

综合新闻,就是围绕一个主题,把发生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的具有类似性质而又有特点的诸多事实及情况综合起来报道的新闻体裁。

(一)综合新闻的特点:

1、时空上的综合性:综合新闻反映面广,它是不同时间、不同地区的事。

2、材料安排上的组织性。它是由许多不同类型的事实所组成,所以又叫“组织性新闻”。这些事实可能相互无关,发生的时间、地点、情节各不同。经过记者用中心思想这根线把他们联结在一起时,就成了有鲜明主题的新闻。

3、采写思维上的主观性。综合性新闻他常常不是客观事实的驱动,而是意图的驱动写新闻。4、表达方式上的多样性。动态新闻讲求客观叙述,而综合新闻是叙述、描写、议论等表达手法的杂糅。

(二)综合新闻的写作要求:

1、注意三种综合技巧的运用。一是横向综合。就是把全国或一些地区、部门所进行的某项工作的情况、成就综合起来,反映事物的全貌。二是纵向综合。就是记者对一段时间以来,某地区、某单位开展的某项活动、某项工作所取得的成就等所作的综合性报道。它是就某一事物在较长时间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作为写作线索。报道的是一“事”多时的情况。三是点面综合。点面结合就是把点的材料与面的材料杂糅在一起的写作方法,常常是先写总的情况,然后再横向比较,纵向剖析。2、形散而神不散:综合新闻包含了多个具体的新闻事实,要反映鲜明的主题,就要尽量找出各个新闻事实的共性,看看他们共同显示了什么本质或什么趋向,抓住新闻的主题。

3、结论客观公正。综合新闻与事件新闻又一不同之处是:综合新闻常常在综合材料的基础上提出记者的观点。动态新闻的标题一般使用的是陈述句的话,那么综合新闻的标题常常是判断句,如《我国沙漠治理取得重大成绩》、《我国农民的生活半径迅速扩大》。因而观点是否客观公正,成为采写综合新闻要注意的基本问题。记者要做到两点:一是要充分占有材料,在大量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避免片面性。二是要实事求是,观点应是材料综合后的必然结果。

四、述评性新闻。述评新闻是一种夹叙夹议、边述边议的新闻体裁。它不只报道新闻事实,而且对事实进行分析,发表议论,并评价事件的实质或揭示事件的内涵与事件的意义等。

(一)述评性新闻的特点: 1、边述边评: 2、富有理论色彩。3、观点明确

(二)述评性新闻的写作要求: 1、就事论理,以叙为主 2、评要精当 3、要有针对性 4、观点要鲜明

5、“评”与“述”要有机结合

五、现场新闻:现场新闻又叫目击新闻,就是记者在新闻事实发生现场目击采写的新闻报道。有如下特点: 一是新闻事实是作者在现场看到或经历的。

二是采用描摹的手法。动态新闻与现场新闻在表现手法上有很多相同之处,但动态新闻主要是叙述事实,很少有形象描绘;而现场新闻则不然,它不仅报道事实,还要再现事实的发生过程。三是现场感强,具有生动的形象性。写作要求:

1、所选事实要“三个集中”:一是空间集中;二是时间集中。三是情节集中。

2、采访当中要运用多感官。现场新闻由两大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作者感觉并描摹出事件;另一部分,是受众通过作者的描摹看到新闻事实的真相。记者应运用多种感官全方位的感受现场的事件、人物、环境,感受现场的色彩、声音、气味等。3、运用多种手法再现场景。

六、实录新闻:就是将采访的过程记录下来的报道。它有四种形式:记者采访流程录、当事人或记者与采访对象的对话录、记者身兼当事人参与实施过程录和特殊事实现场录。

写作要求:

1、记者要深入现场。

2、要尊重别人的隐私权。

3、要录精彩瞬间。要有选择的录,不要萝卜白菜都拿到篮子里来。

七、图表新闻:就是记者、编辑运用图形和表格的形式对新闻事实进行的报道。

第八讲:通讯的写作

一、通讯的定义

通讯是一种运用多种表现手法,深入、形象报道新闻事物和新闻人物的体裁。

通讯和消息区别:通讯与消息同属新闻体,但从容量上看,通讯容量大,事实详细,一般篇幅长;消息容量相对小些,事实概括,一般篇幅短。从报道对象看,通讯选材相对较严,消息选材范围宽。从结构上看,通讯灵活多变,而消息相对稳定。从表达上看,通讯以叙述描写为主,表达比较灵活自由,而消息以叙述为主。从报道时效上看,通讯不如消息快。

二、通讯的特征: 1、有故事性。2、注重再现形象。3、注重写人。

三、通讯的主题:是一篇通讯通过实施描述及特定形象再现表达的中心思想。

四、通讯结构:是通讯层次安排和材料的组织方式。

纵式结构:时间顺序结构。按事物发展顺序复述,把握几个阶段、几个情节集中写。

横式结构:空间转换结构。不受时间、主题约束。有故事组合型、分类组合型、散文型、纵横交叉型。

五、通讯的开头结尾。

开头:找出事情/人物最不寻常的特点,吸引别人看下去。或制造悬念,或运用特写镜头,或欲紧故松,忽然转折,或开门见山,直接进入情节,或抒发感受或议论。

结尾:留住读者意境,余味无穷。

六、通讯的类型:

1、事件通讯:运用骨干情节、情景展示全貌。2、风貌通讯:展示风土人情、社会发展状况。

3、工作通讯:通过好的事件和背景来突出深层意义,逻辑清晰。

第九讲:言论

一、言论的含义:也称论说文,以议论为主要写作方式的文章,凡是阐明作者主张,阐明道理的文章都可以成为言论。议论文与记叙文的区别:

议论文用的是概括推理,使用逻辑思维;记叙文用记叙描写方式,用形象思维。

二、议论文的主要特点:

1、论题有针对性。是具体的,把握社会生活现实问题。

2、内容说服性说理性。言论内容要上升到理论高度,切忌就事论事。3、论证逻辑性。言论常常为证明自己的主张,使用逻辑推理,环环推理,推理严密,有理有据,推出结论。

三、议论文三要素: 论点、论据、论证

论点:论断是作者观点,是贯穿全文的主线。论据:用来证明论点的理论或事实依据。论证: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四、议论文基本方式:

1、立论:正面阐述自己的观点。2、驳论:提出一些反驳的观点。

五、议论文结构形式:

是论述事理的逻辑关系,一般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程序来分。

六、言论写作技巧:

联想非常重要。言论往往有感而发,因为世界上各种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是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因此言论写作要具备三种联想: 1、由此及彼的联想。2、由表及里的联想。3、逆向联想。

第五篇:网络媒体新闻写作培训教材

网络媒体新闻写作培训教材

进入21世纪的一个明显标记就是进入网络时代,继报纸、期刊、通讯之后,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络、手机媒体相继问世,新闻传播的媒介日趋多元化,对新闻媒体的研究也日趋多样化,包括新闻媒体编辑、媒体经营管理、媒体采访、媒体评论、新闻写作等。网络时代新闻写作的实质是传播介质的不同使网络时代新闻的采写有着与传统新闻相比更为特殊的要求,如何运用网络新闻传播自身的特殊规律使用专门技术运用特殊技巧以保证满足受众需求实现传播目标是一个全新的课题。

一、网络新闻的先天性缺陷

在网络媒体出现初期,网络媒体上的文字新闻大都来自传统媒体,各个网站对这些来自传统媒体的新闻一般是原文转发,有时可能会对标题进行一下修改,至多是对原文进行一下删节编辑,很少有依据网络新闻传播规律而进行结构性编改的网络新闻,致使网络媒体新闻的文字描述方式和内容布局结构都无大的改变,呈现出单一的平面媒体新闻的结构形态。既未充分注意网络受众的特殊需求,又未按网络新闻的特殊规律写作的新闻,对网络新闻传播的效果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

首先是影响阅读率。适合于平面媒体刊载的新闻往往不能适应读者进行扫描式和跳跃式的阅读,进而会与他们在互联网上高速阅读新闻、主动选择新闻、深度索取新闻的需求发生种种冲突,从而限制了读者在网络新闻传播中应该拥有的主动权的实现,影响了阅读的效

率。

其次是影响搜寻率。目前国际互联网上的大型搜索引擎,一般是根据文章前几十个字的关键词语进行数据库信息的收集与编录,而如果不能严格遵守诸如“重要结论前置”、“重要的关键词前置”这类网络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再重要的新闻也难以在浩如烟海的网络信息数据库中崭露头角,更难以在信息的再度利用领域有所作为。最重要的是会影响媒体的传播影响力,难以实现传播目标。

如今,多媒体和超文本技术的应用极大地丰富了新闻传播的内容和形式,网络新闻的传播实现了以线性文本为主到以超文本结构为主的转变。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关键人名、地名、时间,甚至每一个词语、每一个句子都可以链接到另一个声音文本、动画文本或影视文本。通过这种超文本结构,记者可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声情并茂、图文并茂地报道新闻事件和现实生活,并使之得到全方位地、历史地、客观地再现。

二、网络新闻的基本特征

通过实践可以看出,网络媒体时代的网络新闻,其新闻信息的联结不再只是单纯线性的,而是网状的。新闻报道与写作的文本结构也不再仅仅是线性文字的,而是超文本结构的。所谓“超文本结构”,就是文本的构成,不仅有文字文本,而且有声音文本、图画文本、动画文本甚至影视文本。

网络新闻通过网络链接,以分层形式出现,报道其容量更为巨大。打破了传统媒体有限的版面、时间及其他因素的束缚。超文本写作用

梗概的方式将重要新闻一一列出,条理清晰,既符合读者的视觉习惯,又能满足不同读者对各种材料的选择。

网络新闻的超链接方式排列还有利于对新闻进行动态更新。由于其层次清晰,因而很容易在骨干层次上,用简短的文字加入新的角度与重要信息,再用链接方式进行深入报道。这种超链接方式还便于记者用各种新闻体裁对同一新闻事件进行报道。对于角度很多的新闻事件,第一层次的报道可以简单提供文摘式的梗概,而用超链接的形式让读者点击进入。

网络新闻可将深度报道、连续报道、评论、相关新闻搜索等都作为链接的内容,对事件作更深入、详尽的报道。

三、网络新闻采写的特殊要求

鉴于受众在网络新闻传播过程中的心理及行为方式出现的新变化、新特点,网络新闻传播在遵循新闻写作基本原则的同时,也要探索网络新闻传播的特殊规律,使用专门技术,运用特殊技巧,以保证满足受众需求,实现传播目标。

1.标题意识的强化

由于网络媒体信息容量巨大,并且为突出超文本链接功能,通常采用在首页集中展示新闻标题的逐层导入式版面结构。在这样的网页结构中,最先呈现在受众眼前的是由大量新闻标题组成的链接群,每条新闻的具体内容需要通过点击标题的链接才能索取。

在网络新闻传播中,新闻标题已经成为受众决定是否索取网站深层内容的第一引导力量。好的标题会吸引、刺激、引导读者点击链动

索取下一层新闻内容,这更能保障在搜索引擎上清晰地显现。

网络新闻标题制作应达到以下的标准:一是要清晰准确地说明一个新闻事实;二是要突出一条新闻中的最为重要的新闻因素;三是要强调一条新闻中最新的变动;四是要揭示新闻中最为本质的变动意义。

对于重要的新闻,如“头条新闻”,可采用“标题+提要”的形式,在新闻标题下面加一句类似新闻导语的内容提要,概括新闻的内容要点和最吸引受众的信息,便于受众对是否阅读该新闻进行取舍。传统印刷媒体的新闻标题通常有实题和虚题之分,而网络新闻则不宜使用虚题。但是需要说明的是,网络新闻在首页(目录页)上的标题只能采用单行标题且只能是实题,但在报道新闻具体内容的正文网页上,则可以采用与印刷媒体一样虚实结合的双行标题。

2.新闻背景穿插并行:网络新闻中交待背景的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方式是将新闻背景与新闻事实融汇在一起,而不成为独立的结构,穿插在导语、主体或结尾中。第二种方式是将新闻背景与主要新闻事实区别开来,放在不同的网页上通过链接的方式供读者查找阅读。

3.正文的分层表述:在正文的写作上,由于受众网上阅读方式往往是“快速扫描”与“深入阅读”相结合,网络新闻写作还必须适应受众搜寻信息和深入阅读这两种阅读方式的需要,利用网络所独具的非线性超文本链接功能进行网络新闻分层写作。同时,为了让受众快速准确捕捉新闻的核心内容和信息,在网络新闻正文的写作中,首先可以采取一段一个内容。其次,每段开头安排一个段旨句,用以概括

全段内容要点,便于受众阅读每段的第一句即可把握该段基本信息。对于扫描式阅读的受众,如果一段的开始句不能吸引住他的注意力,那么其余内容就可能被忽略掉。第三就是要将最重要的新闻要素置于最前面,要遵循“重要信息优先”的原则。这与传统新闻写作中的“倒金字塔结构”比较类似。最后,要尽量采用排行榜的形式将内容逐条排列出来,这是尼尔森所推崇的“便于浏览的写作技巧”。

因此,从事网络新闻写作需要建立起分层表述的概念,特别是要建立起立体分层表述的意识。永远需要以“对读者有用的”的方式去进行写作,让读者很快发现他们想要的信息。准确,简洁,突出——这三个要求在新闻主体的构造过程中需要同时完成,这样既方便浏览,又大大提高了新闻的可用性。

4.语言的平民化趋向

在网络传播状态下,由于受众对网络新闻的选择有着极大的自由度,信息发布者与接受者之间互动性极大,网络新闻更加必须具备可读性、知识性、趣味性以及平民化。在语言表述上则要更为口语化、轻松活泼,只有幽默、犀利的新闻,才能具备极强的可读性,才能吸引受众阅读。此外,网络媒体时代的到来,博客、播客(视频分享)等新兴技术的普及,使得受众既可自由选择信息,又可能随时变成信息发布的主体。一个媒体、甚至一个人,只要是合法登载新闻,即可向世界发布他想发布的信息。这种自主性也使得网络新闻在语言表达上要较传统新闻更加随意、更加直白、更加亲切。

网络新闻传播过程中受众接受信息的心理机制和行为机制发生了一

系列新的变化。这些变化对传统的新闻写作方式提出尖锐的挑战,认真研究网络新闻写作的特殊性,掌握网络新闻写作的特殊技巧,对于提高网络新闻传播的质量,增加网络新闻传播的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下载通讯员新闻写作培训教材word格式文档
下载通讯员新闻写作培训教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在通讯员新闻写作培训班上的讲话

    在《》编辑部通讯员新闻写作培训班上的讲话同志们: 今天在这里举办2015年度《 》编辑部通讯员新闻写作培训班,主要目的就是要通过学习培训,进一步提高全市新闻工作者的综合素质......

    通讯员新闻业务复习题

    通讯员新闻业务知识复习题 1、 新闻的分类:消息、通讯、特写、专访、评论等 2、 新闻的定义:是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有新闻价值和社会意义的事实,迅速及时、简明扼要的报道。 3、......

    新闻骨干通讯员培训班主持词

    新闻骨干通讯员培训班主持词在新闻报道通讯员培训会议上的主持词各位领导、同志们:为进一步做好我乡的新闻宣传工作,经乡党委、政府研究决定召开今天这次会议,主要目的是壮大......

    全市新闻通讯员培训班主持词

    同志们: 为进一步加强我市新闻通讯员和媒体采编人员队伍建设,提高通讯员和媒体采编人员新闻采写水平,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市委宣传部决定举办这次新闻通讯员......

    新闻通讯员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新闻通讯员培训心得体会12月20日至22日,我有幸参加了公司举办的新闻通讯员培训班,这次培训的课程安排的即全面又丰富,是我对新闻写作有了新的认识。在几天紧张的学习中,我认真聆......

    新闻通讯员培训班学习体会(最终版)

    充电以后劲更足,不用扬鞭自奋蹄---通讯员培训班学习体会自参加工作以来,本人曾五、六次到县、市参加培训,在公司内部的培训,也就更多了,通过历次的培训,我尝到了学习的甜头,所以,每......

    我县举办新闻通讯员培训班

    我县举办新闻通讯员培训班 本报讯(王玉兴 丁畅)4月19日,我县在县政府四楼会议室举办新闻通讯员培训班,全县骨干通讯员、舆情信息员、网评员参加了培训。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委......

    2012年新闻通讯员培训班纪实

    2012年第一期“新闻通讯员培训班”纪实2012年的五月,公司开展了各种文体活动和培训授课,旨在调动青年员工积极性、灵动性和为企业出谋献策的目的性;继五一节后的五四活动后,在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