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学论课程论文 《爱弥儿》读书报告
论卢梭的教师教育原则 ——以《爱弥儿》第二卷为例
《爱弥儿》是法国杰出的教育家卢梭的代表作之一,该著作因其通俗生动的文字内容和独特深刻的教育思想倍受世人推崇,被教育界人士奉为经典。全书共分为五卷,虚构的学生“爱弥儿”的教育成长是本书的逻辑基础,卢梭以教师的身份的想象叙述对爱弥儿的教育则是本书的主要内容,不得不说,这样的行文安排可谓将卢梭的教育思想展现得淋漓尽致。卢梭根据儿童的年龄将教育划分为五个阶段,分别对应本书的五卷。第一卷,着重论述对零岁至两岁的婴儿的教育,强调儿童的自然发展。第二卷,着重论述对两岁至十二岁的的儿童的教育,强调儿童的感官发展。第三卷,着重论述对十二岁至十五岁的少年的教育,强调少年的智育发展。第四卷,着重论述对十五岁至二十岁的青年的教育,强调青年的德育发展。第五卷,主要论述了对女子的教育及男女青年的教育。
纵观《爱弥儿》全书,其中第二卷给我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由于我曾在某培训中心担任该中心暑期班小学二三年级的语文教学任务,上学期的家教对象又为四年级女生,所以对这一阶段的孩子身心特点及教育有一定的感触和体会。其他阶段的孩子的特点,小至婴儿时期的分析,如父母责任、保姆的选择;大至青年时期的爱情教育,我都很难想象并对应到实践中,所以我选择《爱弥儿》第二卷为分析主要内容。
学生的初始条件在本书第一卷中就已设定,卢梭又提倡自然教育,所以对学生在教育时应遵循的原则等的挖掘空间不大。排除对学生的考虑,我们自然会把目光发到教师身上。实际上,卢梭的行文安排,基本是教师基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特点想象教育方法及效果,自述教育思想,因此,本书的主要启发对象还是教师,学界也不乏对《爱弥儿》中体现的教师的角色和要求的探讨,如刘琼的《卢梭〈爱弥儿〉教师角色观》①,李贤智、杨汉麟的《浅析卢梭〈爱弥儿〉中的教师观》②,《爱弥儿》独特的构思决定了本书并不能明确的、条理清晰的罗列教育原则的状况。然而,仔细阅读本书,我们不难发现书中某些思想反复出现甚至一以贯之,亦即我们能够在散乱、随意的形式内容中概括出几条针对教师教育 *本文所引《爱弥儿》之原文,如无特殊说明,均来自商务印书馆1982年1月版《爱弥儿》。① 刘琼,《卢梭〈爱弥儿〉教师角色观》,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6月 ② 李贤智、杨汉麟,《浅析卢梭〈爱弥儿〉中的教师观》,《教育史研究》,2006年第1期 原则,以下,我将罗列我在《爱弥儿》中读出的教师教育原则,并就自己的经历简要谈谈对卢梭的教育见解的看法及阅读本书的收获。
一、根据学生的身心情况进行引导,对症下药
卢梭对教育的独特态度并不是随性阐发的,大多数情况下,他都会首先简要分析该时期的儿童的身心特点,然后根据特点提出正确的教育方式。以对儿童的哭声的引导为例,卢梭首先分析儿童对“哭”的认识及“哭”对儿童的意义:
“当小孩开始说话后,他们哭的时候就要少一些。这种进步是很自然的,当一种语言代替了另外一种语言,一到他们能够用语言说出他们所受的痛苦,只要不是痛得不能用言语形容的时候,他们为什么的要用哭去表示呢?”
“不论一个孩子受了什么样的创痛,当他独自一个人的时候,除非他希望别人听见他在哭,他是很少哭的。”
也就是说从生理角度来看,儿童比起婴儿,已经能够逐步掌握语言,哭声不再是他们表达自身感受的唯一方式,因此,哭在生理上不是必须的;从心理角度来看,儿童独处之时是不会哭的,哭只是为了让别人听到。我们知道,儿童经常哭并不是什么好事,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又了解,儿童对哭声的需求并不是必要的,而他们却在实际中将“哭”作为一种手段,因此,如何引导他们是值得探讨的。卢梭如是论述:
“只要他在哭,我就不到他那里去;他不哭了,我马上跑到他的身边”。“如果你一看见他流泪就给他东西,那就等于是在鼓励他哭泣,是在教他怀疑你的好意,而且还以为对你硬讨比温和地索取更有效果。”
也就是说从“条件反射”这一心理学基础对症下药,儿童哭时给予消极的心理暗示,不哭时给予积极的心理暗示,那么久而久之,儿童便会领悟不哭的效用。当然,这只是理论,那么,在实践领域这一原则的效果又如何呢?我在浏览某网页时刚巧看到了相关的帖子,内容是一位在美国加州养育了两个孩子的妈妈在国外的家庭医生及培训班的帮助下收获的一套教育孩子的方法,跟广大妈妈分享她的教育经验,其中第一条就与卢梭的论述如出一辙:
绝招一:如何让小宝宝不哭
爱哭的宝宝都是爸妈教出来的。宝宝听不懂话,他们靠条件反射来做判断。中国的家长一听到孩子哭就抱起来。医生反复告诫我:孩子一哭就放下来,不哭才抱起来,正好反过来。这样一来,再小的孩子都能明白,不哭的时候才有得抱,这招极灵。放下爱哭的孩子开始训练,看着时钟,不要抱,让她哭,准备等10 分钟再抱。第一次可以设定5分钟,以后一次比一次时间拉长,我的妞妞第一次就没有熬到5分钟,大约3分半的时候就停了,我已经心疼得肝肠寸断自己都快哭了,一定要忍住了。让孩子知道哭声是叫不来妈妈的。训练“不哭的孩子”要排除4个哭的其他原因:尿了、病了、饿了,困了。上帝保佑,我家两个孩子都不会无理由哭,偶尔哭一下当作运动也是极少数,妞妞和妙妙100%是快乐的宝宝,躺在床上都咯咯笑出声的孩子。①
也就是说,卢梭以身心特点为基点,想象的教育方式在实践上也是有效的。至此,我不禁惊讶于卢梭对儿童的身心情况的卓越的洞察力和判断力,教育理论的发展进步有时需要强大的心理学基础作支撑。
除了“哭声”方面的引导外,在唤醒孩子的自我意识方面,卢梭同样遵循了从孩子的身心实际出发这一原则。卢梭首先阐述了人的天性:
“把一切能够得到的东西看作是自己的,这是人的一种天性。”
因此,儿童总是习惯自己索要自己能够要到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并不一定就是他该得到的或者他必须得到的,所以,对儿童的欲望进行合理的引导和控制也是教师的责任。如何实践?卢梭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他一要就给,不要等到他向你乞求,更不要等到他提出什么条件的时候才给他。给的时候要高高兴兴的,而拒绝的时候就要表示不喜欢的样子;不过,你一经拒绝就不能加以改变,尽管他再三纠缠,你也不要动摇,一个“不”字说出去,就要像一睹铁打的墙,他碰五次、六次就会碰得精疲力竭,再也不想来碰了,这样,即使在他得不到他所希望的东西的时,你也可以使他心平气和,觉得没有关系,得不到也就算了,因为人在天性上可以安心忍受物品的缺乏,但不能忍受别人的恶意。”
也就是说,对儿童的引导从一开始就该立场坚定——不打算给他们东西,无论他们怎么乞求(这是人的本性)都不应该动摇。教师的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和启发是初始的、深刻的,教育的方式很多,所得效果也就有好有差,效率有高有低。我们花心思去思考该交给孩子什么,怎样让他学到他应该学到的同时,也要思考怎样引导才是合理的,有效率的,能容易为孩子接受的,我们的某些考虑可能从一开始就是错的,没有考虑到儿童的心理现实,盲目灌输我们认为他们应该学到的,却忽略怎样才能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心悦诚服。对此,卢梭有精辟的论述:
“我们所有一切本能活动首先是为了保持我们的生存和幸福。所以,第一个 ① 来源:http://www.xiexiebang.com/resaveArt.aspx?articleid=167455175&isreg=1,2013年5月4日浏览 正义感不是产生于我们怎样对别人,而是产生于别人怎样对我们;一般的教育的方法还有一个错误是,首先对孩子们只讲他们的责任,而从来不谈他们的权利。”
在儿童面前,强调责任的同时也强调权利,在中国教学是很少见的。当每次春游都带有一份强制的“游记”任务,学生的放开心扉享受自然风景权利不复存在。他们上各种补习班培训班并不是他们追求自我完善自我的权利的外显,而是他们对学习成绩对社会竞争负责的要求。如果我们能稍微放大儿童的自主权利,比如让他们以自由的形式呈现郊游后的感受,可以是作文,也可以是绘画,甚至可以是一首歌,一个自己创造的词语,放开便是一种变相的给予,给他们权利让他们尽情感受自然,而不是一味以责任压制儿童对生活的热情和该有的遐想。当然,这样儿童便不可避免地犯错,错误的更正也是一种学习途径,我们对于儿童的错误的传统处理方法是告诉他们“这样是不对的,应该„„”,卢梭则提出了另一种方法:
“他打破他房间的窗子,你就让他昼夜都受风吹,别怕他受风寒,因为,宁可让他着凉,不可让他发疯。”
也就是说,让孩子自己感觉打破窗子之后会给生活带来不便,从而唤醒他对事物认知的自我意识,感受过寒风的洗礼他便知道随意打破窗子是会给生活带来一定麻烦的,那么下次他玩心再起,意欲破坏窗子之时,之前的经验便会浮现在他的脑海,他便会慎重考虑。这样的教育方式需要时间和耐心的投入,但是一旦儿童掌握其中要义,便是深刻的,受益终生的。
卢梭对儿童的身心特点的论述异常丰富,《爱弥儿》并非仅仅是一部教育学书籍,也蕴含丰盛的心理学内容。
“他把大人的言语和行为都记在心里,他周围的事物就是一本书,使他在不知不觉中继续丰富他的记忆,从而增进他的判断力。”
由古天乐和刘若英主演的电影《一个好爸爸》中的一个片段证实了这个观点。林天恩为黑帮老大,其女儿李喜儿在儿童时期就经常与黑社会的人接触,直到有一天纯真的李喜儿在生活中也说了句“我靠,一刀切掉他的小弟弟”,林天恩才知道大人的言语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儿童尚未形成明确的甄别能力,大人的言语他们会不自觉的模仿——尽管实际上不仅正确恰当。片中活泼可爱纯真的李喜儿学着黑社会一般人说话的语气,并且这语气与她的年龄气质完全不相称,充分显示了周围的言语行为对儿童的影响。
还有一个例子,转述自我的朋友,她说一个亲戚的孩子交由他外婆代养,老 人家很喜欢搓麻将,一般都边带孩子边搓麻将,据说孩子学会的第一句话不是“爸爸妈妈”之云,而是一个“碰”字。
所以,儿童时期的教师应该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努力做好作为榜样的教师。从儿童的身心特点出发,不仅能我让我学会如何正确引导,更能让我们学会如何判断。
“现在,请你试一试,能不能叫这个豪爽的布施者把他的心爱的东西、玩具、糖果和点心拿给别人,我们立刻就可以看出你是不是使他变成了一个真正大方的人。”
卢梭此意,我们看问题要学会抓住问题的本质,而不是仅仅从最广泛的成人标准去衡量儿童的行为,比如对于儿童是否大方的判定,不能认为他愿意拿出一大笔金钱(如果他有的话)就是大方,而应该考虑他是否愿意割舍心爱的东西。
了解儿童的身心特点,从而对症下药,对教师的引导和判断的帮助都是巨大的,卢梭的一些观点不仅在理论上意义非凡,在实践上也是被证实有效的。教师在这一过程应当适时引导,而不是拿成人的心态和标准去衡量和判断,学生和教师在人格上应当被置于平等的地位,教师也应当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制定一套合理的引导和判断机制,而不是一直思考如何让他们多学些知识。
二、注重体育、艺术教育
以高考考核项目为衡量标准,我们的教育从小学开始就弱化体育、艺术教育。暑期我所在的培训中心面向小学,就只开设“语数英”三门功课,体育艺术之类不见踪影。记得家长询问教学安排之时,我们提到,培训一个月,最后一天主要以小型运动会的形式进行娱乐,让孩子有个美好回忆。有位家长当即回答:“玩什么玩,学习都上不去了还组织什么娱乐活动?”我们当时一致觉得家长逼得太紧。其中一个孩子跟我说:“老师你不要布置作业了,我除了上这个班,还要上写作班、奥数班,都没得休息。”体育、艺术的教育实际上能够开拓人的性格深度,让人身心愉悦。西方确尤为重视这两方面的教育,从西方文明的发源古希腊罗马文化中我们即可窥得一二,他们的遗留的雕像等都呈现了他们对身体健康强壮的追求。卢梭在爱弥儿中对体育教育的重要性反复强调:
“另外一种进步使孩子们觉得哭泣是那么没有必要的……有了体力,他们运用体力的智慧也跟着发展起来。”
“你想,除了体格以外,谁还能找到什么真正的幸福呢?如果要他免除人类的种种痛苦,这岂不是等于叫他舍弃他的身体?” “有些人以为身体的锻炼有害于思想的运用,好像这两个活动不应该同时进行,好像这个活动不能老是去指导那个活动,这种错误的看法真是叫人又好气又好笑。”
“所以,人类真正的理解力不仅不是脱离身体而独立形成的,而是有了良好的体格才能使人的思维敏锐和正确。”
以上四条都强调了体育教育的重要性——身体的发育奠定着智力的发展,良好的体格之上才能塑造出敏锐的思维。我们标榜着三好生的评定标准是 “德育、智育、体育”全面协调发展,但是实际上我们在真正落实“三好学生”这一头衔之时基本只考虑智育成绩,在校园里受教育的孩子一开始难免需要肯定,这样的荣誉对他们来说意义是巨大的,教师仅以成绩评定各项荣誉,将会引导学生忽视体育,仅仅以成绩为救命稻草——此前我们已经论述,儿童时期的学生没有明确的价值评判体系,因为成人的表现就是他们唯一的参考依据,成人在他们面前呈现一种对智育的关注及对体育的忽视,相应地,儿童也会形成同样的价值观,这样的渲染显然是片面的。
在艺术方面,卢梭提倡在儿童时期对学生进行视觉训练,让他们学习画画,对于唱歌的论述,卢梭可谓不惜笔墨:
“同样,在唱歌的时候,声音也要唱得准,唱得稳唱得柔和而响亮……即使不认识乐谱,我们也可以听出了……为了更好地理解音乐,仅仅会唱,是不够的,还必须能自己作曲。”
卢梭对于音乐学习的细节目标要求甚是缜密。不仅要会唱,还要能自己作曲。对体育艺术的学习是我们的教育中一直忽略的,卢梭的重视和阐述对我们而言有重要借鉴意义。
三、关注学生的衣食住行等生活细节
我们的教育一般呈现为学校的课堂学习,对于学生的生活关注甚少。实际上,学习效率并不仅仅取决于课堂的呈现效果,也受生活细节影响。衣食住行的恰当与否会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学习状态。卢梭对此多有强调:
如在着装方面:
“在发育中的身体各部分,所穿的衣服应当宽大;绝不能让衣服妨碍他们的活动和成长,衣服不能太小,不能穿得紧贴着身子或捆什么带子……最好的办法是,让他们多穿袍子,能穿到几岁就穿到几岁,然后再给他们穿非常肥大的衣服,千万不要用衣服去显示他们的身材,因为这样做,反而会使他们变成畸形的 人。……我奉劝这两种人都不要按季节去边换衣服,我的爱弥儿将来也是坚持这种做法的……不论什么季节,孩子头上戴的东西太要,甚至不戴任何东西。”
在饮食方面:
“每当爱弥儿渴了的时候,我就叫人给他水喝;我希望给他喝的是清水,水里不加任何东西。”
在住宿方面:
“重要的是,开头就要习惯在不好的地方也能睡觉,这是以后不怕遇到坏床的麻烦。一般地说,艰苦的生活一经变成了习惯,就会使愉快的感觉大为增加,而舒适的生活将来是会带来无限的烦恼的。太娇弱的人只有在软床上才睡得着,而在木板上睡惯了的人,是哪里都能入睡的:一躺下就入睡的人,是不怕硬床的。”
在学生的行为方面卢梭则主张让孩子在夜间游戏,克服恐惧。
且不论卢梭的建议科学与否,他的关注点便值得我们学习,卢梭理想中的教师的教育应该关涉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衣食住行,而并不仅仅承担学生的课堂学习任务。我们的教育,学习和生活是脱节的,而二者的实际联系是紧密的,因而,无论是我们的评价体系还是教学安排都是单薄的。如果现行教育中,教师能够同样承担哪怕是关注学生的生活细节,那么我们的人才培养自然是另一番面貌。自然,这对教学规模的要求较高,实际操作上可能难度较大。但是卢梭自己也曾表述,我们不能因为它实行起来有难度就否决这个建议,或者不把这个建议表达出来。
四、明白我们的教育目的——让儿童成为儿童
“人本是一个依照目的而活动的东西;他没有一个目的,他什么事都做不出来。”①教育活动作为人的一项特殊活动,目的在教育中起纲领性作用,统筹并一以贯之,教育目的的正确裁剪和定位是每一教育者应该首先考虑的。
我们要知道自己培养的人应该具有怎样的品质,可以适应怎样的生活要求,只有目标恒定,我们的评价体系才能行之有据,如果将来有一天有人质疑我们的学生的素质,我可以很确切地告诉他“您要求的品质并不在我的教育设定目标之内,我的学生并不是为了您要求的生活而活,他有自己的目标,自己要追求的品质。”
教师在教学一开始就该设定合适的教学目标,明确自己的希望和要求,尽量保证一切的活动的开展都是有意义的、有目的的。卢梭对他的教育目的便做了较 ① 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M],上海:三联书店,1962.627.为明确的论述。
“你要特别注意,切勿教孩子学会一套虚假的客气话,因为这种话可以让他在需要的时候当做咒语,使他周围的一切都听从他的意志的指挥,使他可以立刻得到他想要的东西。”
这一目的卢梭是专门针对富人的孩子的教育论述的,亦即,我们在培养富人家的孩子之时,总是习惯于教会他们繁琐复杂高贵的各种礼仪,让他们学会各种各样的委婉和客气,因此隐藏了儿童的真性情。那么,我们便会有疑问,我们教育孩子是为了将他们培养成真真切切的人,还是为了将他们培养成家族面子的维护者和家族礼仪的继承者?我们养育一个孩子,是为了让他作为这个世界上的另一个接下来的“我”而存在,完成我们未完成的心愿;还是为了让这个天赐的生命经历一番人世,过得开心快乐有价值?如果是我,我选择后者。或许就该如同卢梭在前文中对生命的考虑一般,我们对孩子的未来一向缺乏适当的考虑,如果我们能够保持这样的想法“出生的孩子当中,至多有一半能够长成青年”,而不是一直强调那些充满未知,甚至是完全没有机会到达的未来,那么,我们的确会去思考生命的本真意义,我们总是拿诸如“这个对你以后有帮助的,现在就要好好学”这样的话语蛊惑孩子,于是造就了那么多人为了未来而活,这个习惯或许会伴随他们到成年,到老。我家教的孩子周末要上各种培训班——钢琴、围棋、乒乓、作文,我劝她“这是为了你以后好,你以后就会发现这些有用的。”我在想大人几近一致的说辞究竟会对孩子产生多大影响,成为动力也是麻木的外在动力,他们并不这么认为——至少他们目前感受不到所谓为了以后好这样的说辞的吸引力,仅仅只是追求当下的幸福自然过于消极,但是为了那些可能到不了的未来而牺牲几乎所有的青春年华是不明智的。我们只会考虑哪些应该教给孩子,怎样让他们为未来多学点,而没有考虑哪些是孩子真正想要的,真正需要的,没有考虑如果孩子的生命仅在今天,仅在这一刻,我们这样为了他所谓的不可到达的未来的规划是否有意义,因此,我们应当明白开心才是目的,才是孩子们——这些人间天使应该经历的:
“在万物的秩序中人类有它的地位;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它的地位;应当把成人看作成人,把孩子看作孩子。”
“远虑!使我们不停地做我们力不能及的事情,使我们常常向往我们永远达不到的地方,这样的远虑正是我们种种痛苦的真正根源。”
“人啊,把你的生活限制于你的能力,你就不会再痛苦了。紧紧的占据着大 自然在万物的秩序中给你安排的位置,没有任何力量使你脱离那个位置”
“我们还有一个错误是,要他们去注意那些同他们没有一点儿关系的问题,例如他们将来的利益啦,成年人是多么幸福啦,长大时别人将对他们多么尊敬啦。”
“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早就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儿童是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的;如果想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愚蠢的事情。”
卢梭对此的论述不断,正如很多天才少年失去绚烂的童年,最终的人生也并不璀璨。湖南某县出了位天才少年,8岁上中学,13岁便以高分考进大学,17岁又考取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硕博连读,20岁肄业回家,在教育中被剥夺了童年,他母亲这样认为,“学生就得读教材,就得围绕教学计划、高考提纲这根指挥棒来转”,因而其教育生活中没有童年,20岁肄业回家,但是其生活智力比不上10岁儿童。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并没有将儿童置于他本有的位置,并没有用生活的价值去贴近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一开始的偏离让学生的成长陷入难以预料的结局。儿童就该成为儿童,不能剥夺他在这个年龄该有的经历和快乐。
卢梭的教育原则真诚、细腻、个性化,尽管就目前的教育条件而言其想法在实践上并不一定能付诸实施,但是其理念的魅力还是不言而喻的。当然,对于名著的解读,一向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以上几点为我体悟比较明显的几个原则。总而言之,我们在教育中要关注学生的身心现实,对症下药;关注学生的体育、艺术发展;关注学生的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而不是仅仅做学生学习生活上的引路人;最后,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点,我们要明确自身的教育目的,正确定位,使自己的教育行为有所皈依。
第二篇:《爱弥儿》读书报告
《爱弥儿》读书报告
阅读版本:【法】卢梭 著彭正梅 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很多教育著作一直享有世界性的声誉,但随着功利风气的盛行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却很少静下心来走进它们,阅读它们,因此它的声誉也一直得不到真正落实。卢梭的《爱弥儿》也是这样一本著作,它主张回归自然教育,遵循自然规律,顺应儿童的自然本性,从而培养自然人或者说是自由人;而在急于功利的社会风气下,人们很少停下来细细品味和吸取借鉴这种自然的教育思想,而是急于让孩子学习他们所不愿学习或不能理解的知识,希望孩子能早早掌握超过他这个年龄段所能掌握的知识,使之成为人人竖起拇指夸奖的“天才”。但结果却未必能如家长所愿。“让你的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这是一句广告词,从广告商能想到这句广告词以及无数家长对这句广告词的动心,就可以看出现在对教育的浮躁了。
所以我选择了《爱弥儿》,希望可以进一步了解和借鉴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按照儿童的自然天性进行教育教学。当然,这并不代表我完全接受卢梭的全部教育主张,希望能够不加修改,不加取舍地实现这些教育主张,毕竟一方面,现在的社会情境和条件下,我们的教育不可能完全地回归自然教育,卢梭所描述的这种教育就像是“乌托邦式的教育”,只有在理想的社会中,才不会因为外界的不可控制的恶劣环境影响而失败,而人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很难不受外界事物的诱惑和影响,就算如卢梭所说的到乡村生活,实际也很难避开不良习惯和风气的影响;另一方面,就算我们不惜任何代价按照他的主张去实施教育,效果也是存在质疑的,卢梭的教育是在性本善的假设基础上开展,认为消极地避开不良事物的影响就能发展自然的善的本性,但这种假设毕竟含有不确定性,按照这种理论来教育孩子本身也是冒险的。我只是希望可以在阅读这本书时与我们现时的教育多做对比,找出有利的因素,通过借鉴和启发来更好地实施教育教学。
在《爱弥儿》的多种中译版本中,我选择的这本是一本精选本。《爱弥儿》虽然名声远扬,但结构松散,过于铺陈,对于我这种刚刚涉足教育的人来说,不好把握文章内容。本书不仅删其繁密,取其精要,还增选了卢梭其他的教育著述,使成为卢梭的简约而又相对完备的教育建构。虽然不能原汁原味地品尝这本著作,但也能让我们大体了解卢梭的整个教育陈设。
在《爱弥儿》中,共分五卷,卢梭根据儿童的年龄提出了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进行教育的原则、内容和方法:
第一卷:体育教育。卢梭着重论述对两岁以前的婴儿如何进行体育教育,使儿童能自然发展。
第二卷:感官教育。卢梭认为两岁至十二岁的儿童在智力方面还处于睡眠时期,缺乏思维能力,因此主张对这一时期的儿童进行感官教育。
第三卷:智育教育。卢梭认为十二至十五岁的少年由于通过感官的感受,已经具有一些经验,所以主要论述对他们的智育教育。
第四卷:道德教育。卢梭认为十五至二十岁的青年开始进入社会,所以主要论述对他们的德育教育。
第五卷:爱情教育。卢梭认为男女青年由于自然发展的需要,所以主要论述对女子的教育以及男女青年的爱情教育。
康德曾指出,“卢梭是另一个牛顿,牛顿完成了外界自然的科学,卢梭则完成了人的内在宇宙的科学,正如牛顿揭示了外界世界的秩序和规律,卢梭则发现了人的内在本性。”
卢梭根据其对儿童成长各个阶段的特点分析,提出了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按阶段地对儿童实施教育,他主张只教孩子在这个阶段所能理解的和有用的东西。就像在孩子的儿童阶段,就应该用游戏来当做教育内容,让儿童充分地动起来,使儿童的身体和感官得到锻炼,而不是叫他们学习和背诵教义条文,不是教他们道德规范,因为在他们这个年龄阶段,他们对这些不能理解,这些也对他们不起作用,所以,这些是不能当做这个年龄阶段地教育内容的。
卢梭带来了教育史上的一场革命,即”儿童的发现”。他指出:“每一个年龄,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其自身的完美,都有他特有的成熟状态。”“在万物的秩序中,人类有它的地位;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它的地位;应当把成人当做成人,把孩子当做孩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秩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儿童有他特有的认识、思考和感情方式;再也没有用我们的方式去代替他们的方式更为愚蠢的事情了。”
卢梭的“儿童的发现”和“儿童中心论”对于我们这个讲求“少立大志”、“少年发奋”的教育文化来说,也具有振耳发聩的作用。也许国人中“少年老成”和“成人拒绝成年”的现象就与我们教育中漠视和抹杀童年有关。我们这个社会已经越来越多年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而我们没有觉得这是一种不正常的状况,反而还去追求它,我们觉得年纪轻轻的博士是一种成就,老态龙钟的儿童是一种懂事,所以我们从孩子很小的时候起就教他们很多他们不能理解更不敢兴趣的东西,希望他们尽快掌握许多知识,使之年纪轻轻却很“博学”;所以我们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严格管束他,给他讲道德知识,不许他乱跑乱闹,而总叫他安安静静、规规矩矩地坐着。我们不喜欢用催熟剂催熟的水果和蔬菜,却喜欢用催熟剂来催熟自己的孩子。
卢梭看重儿童在童年时期的快乐,他主张着眼当下的快乐而不是着眼未来的快乐,他反对为了所谓将来的幸福,而牺牲当下的幸福,这一点我是十分同意的。对于当时强调“教育为未来生活做准备”的风气,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口才和文风而把希腊文和拉丁语作为教育的核心,窒息了儿童的生命力,剥夺了儿童的快乐的现状,卢梭愤然指出两个字——远虑。他说“尽管人生百年,不可谓短,但是再没有什么东西比每一具体的人的寿命那样更不确定了,只有极少数人能够达到这个最长的期限。”“生命如白驹过隙的人类,竟时刻向往如此渺茫的未来,而轻视确定可靠地现在和当下,简直是发了疯!”“当我看到野蛮的教育为了不确定的将来而牺牲现在,使儿童遭受各种各样的束缚,为了替他在遥远的地方准备我认为他永远也享受不到的所谓的幸福,就先把他弄得那么可怜时,我们心里是怎样想的呢?”
虽然在现在的社会,人们已经不再像十七八世纪那样要求儿童从小学习希腊文、拉丁语、雄辩术、修辞法等高深难懂的知识,但是“教育为未来生活做准备”的风气却从没熄灭过,只是不再会像当时一样过分了。我个人觉得这句话是应该批判地看待的,在教育内容和方式的选择上,我们是应该为未来生活做准备,学习未来能够独立生活的知识和技能,卢梭培养自然人,“从我的门下出去,我承认,他既不是文官,也不是武人,也不是僧侣;他首先是人:一个人应该怎样做人,他就知道怎样做人,他在紧急关头,而且不论对谁,都能尽到做人的本分;”我认为在教会一个人如何做人是第一位的,而其次的是要教他适应一种职业,他也是社会人,不只是自然人,所以我们应该从小培养他独立生活的能力,使之适
应生活可以自己谋生,从这点上说,“教育为未来生活做准备”这一说法我是同意的。但是另一方面,以为了孩子未来的幸福为借口去强迫孩子学习他没有兴趣且不能理解的东西,不管他愿不愿意地去强制他去做,就像卢梭说的为虚无缥缈的所谓的未来幸福而牺牲现在的幸福,我是不同意的。对于一个成绩不好又不爱学习的人来说,我们何必以未来为托词强迫他去努力学习、争取前茅,人生的出路千千万,实在不行咱就换。让孩子有个幸福的童年,对于他一生的成长,绝对不会是有害的,只要不去溺爱他。
卢梭让爱弥儿从游戏、种植、木工劳动中学习,处在儿童阶段地孩子,需要的是感官体验带来的欢乐,游戏便是实现这一欢乐再好不过的手段了。我国伟大的作家鲁迅说过,游戏是孩子最正当不过的行为,在这点上跟卢梭的看法是吻合的,卢梭也认为一个孩子应该通过游戏保持着活泼的性格。但是,且看我们现在的家庭教育,许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过于迫切,要自己的孩子在尽可能比别人少的时间里完成比别人更多的知识的学习,占用了孩子大部分游戏时间.我们学校的教育,无论是高中教育、初中教育、小学教育甚至幼儿园教育,似乎就是为了满足考试的需要,迎合社会、家长的一时之需.我发现现在的家长似乎把学习成绩认为是与孩子唯一有联系的事情,“其它的事你就别担心、别操心”,但孩子们真正应该得到的是什么?人们只想到怎样保护他们的孩子,这是不够的。应该教他成人后怎样保护他自己,教他经受得住命运的打击,教他不要把豪华和贫困看在眼里,教他在必要的时候,在冰岛的冰天雪地里或者马耳他岛的灼热的岩石上也能够生活。教会学生去体会生活,去思考,去发现美,去审视丑,能够通过思考发现活着的价值。
第三篇:爱弥儿读书报告
请君静待花自开
——卢梭《爱弥儿》读书报告
曾读过卢梭《孤独漫步者的遐想》,深深感动于卢梭洞察人性、贴近灵魂的慈悲与爱。而卢梭的《爱弥儿》,又是另一部洋溢着对人类天性的热爱、对教育哲学深刻思考的伟大著作。在《爱弥儿》一书中,卢梭探讨着人性、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强调人性的真善美,用“爱弥儿”营造了一个充满人性关怀、着重社会秩序的理想的教育体系与教育境界。在《爱弥儿》的字里行间中,能深切地感受到“教育”一词的高尚与伟大。一个新生命诞生来到世上,我们该如何让他(她)学会看见、触摸、感悟、思考这个多彩缤纷而时刻异变的世界?他(她)在来到这个世界之初,是柔弱的,敏感的,对于这个新生命来说,世界充满着许许多多的未知,而于他(她)自身而言,又充满着许许多多的“可能”。从未知到有所知,从柔弱依赖到强大独立,需要我们给予“教育”的辅助。“教育”使一个当初尚未与世界建立联系的新生命终成为一个可以与社会共融共存的个体“人”。想象一下,若是教育使人成长至如此,那是一件多么值得赞许与骄傲的事情。“教育”之魅力,促我们去实践,去探索。但很多时候,我们似乎急于看见教育的成效,对于新生命的教育过程,粗糙而残酷。而卢梭用他智慧的头脑告诉我们,教育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你要悉心呵护与耐心培育,静待花开花香。
人,从自然中来。自然万物有着它运行的秩序与法则,人亦不可能违背此律。而人的成长,随时间之推移,自有他(她)所应处的渐变的生长状态与生长阶段。“教育”须遵循自然的内在法则,或者可以理解为“顺自然之大势而育之”。卢梭曾在书中提及——“孩子们不仅没有多余的力量,甚至没有足够的力量来满足大自然对他们的要求;因此,必须让他们使用大自然赋予他们的一切力量,这些力量,他们是不至于随便滥用的,这是第一个准则。”我们面前的孩子,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灵物”,每个个体独一无二,均内蕴着大自然的福赐,内蕴着深不可测的潜能。因此,尊重这些萌阳的生命,便是让这些生命拥有足够动力与空间以成长的前提,也是符合生命之美学的积极行动。当然,这些新生命的力量在诞生之初是渺小的,脆弱易受伤害,因此我们必须给予他们力量的帮助——“一切身体的需要,不论是在智慧方面还是体力方面,都必须对他们进行帮助,弥补他们的不足,这是第二个准则。” 自然赋予这些新生命成就自我的机会,而我们,亦有责任让这些新生命对于探索周遭未知的渴望得以满足,因为这些渴望,是从他们心灵深处而萌生的。我们要鼓励他们睁开眼睛去观察世界的五颜六色,伸出双手去触摸世间的各种事物,多用他们最澄澈的心湖去映照社会万象。他们的心灵触觉是最灵敏的,也是最纯粹的,他们的所见所感所知,皆因符合自然节律的教育而时刻质变、更新。卢梭在书中道明——“对生活的体验愈小,则保持其生命的希望也愈小。”这种呵护天性的教育,让孩子的感知能力逐渐变得饱满而健全,人生得完整体验七情六欲,方自然之道。如此一来,他们的成长便能如小溪汨汨流动,不紧不慢,无突兀的阻塞与断流,在时间流逝中长流,终达汇成江海的壮观之境。
也许,我们会发现,接受了这种教育的小孩,在某个时候,他们会构造出自己的“小王国”。这是他们对于世界最为原始朴素的记忆,更是他们成长的精神果实。每个孩子都有可能成为一个充满智慧的“大学问家”,我相信。这些小孩从未失去过对世界的好奇与探索,这种“不为他物,只为趣味”的热炽的好奇多会保持至他们的人生终点。卢梭说——“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叫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毫无疑问,这是所有一切良好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人类社会的进步,与人类只为“有趣”的好奇心有着紧密的联系,是这种好奇心,让人类一次又一
次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锻造精巧奇妙的思想与物质之器。这种教育,看似渺小,何其伟大。
而孩子长大后,便要成为社会“人”。《爱弥儿》一书渗透着“社会契约”与“自由平等”的思想。如同自然有着固有而统一万物的秩序,社会亦应有恒常公允的规则与秩序,而社会中的个体“人”,应从小根植社会契约与自由平等的概念与意识。社会由一个又一个个体的“人”组成,每个“人”若有“契约”的信仰与“契约”的践行,那么社会就会建立起它公正的秩序,两者之间的互相呼应,构筑人人之间的自由空间与平等关系,形成个人与社会最为理想的关系。因此,卢梭强调“没有交换,任何社会都不能存在;没有共同的尺度,任何交换都不能进行;没有平等,就不能使用共同的尺度。这也是教育孩子的原则。”
社会秩序既定,但卢梭从未放弃对人性真善美的追求。在孩子的教育中,他十分提倡培养孩子的良善。孩子是具有灵性的,对孩子有原则地关爱,他们就会懂得在日后如何将这种真诚的爱传递下去,我们要懂得引导他们善的一面,尽力剪断他们与非合理愿望的联系,让他们明辨什么是善与恶,是与非。这种引导,并不是冷冰生硬的灌输,而是言传身教,抑或是用符合自然天性的原则作为指引,这需要时间的积累,感悟的积淀。因此,我们要“耐心耐心再耐心,静候静候再静候。”真、善、美,皆是人类精神上高贵的词汇,也是最贴近自然本真的品质。
卢梭的教育体系,以顺应自然规律为基准,激发人的天性,人在遵循自然法则的过程中不断健全完善自我,在社会中形成运行有序的规则,而合理的社会规则保障着人们的自由平等,种种如此最终构筑成一个和谐大爱的社会。这个漫长而又渐进的培育过程,是一项崇高的艺术创作。人性之美被泼洒得淋漓尽致,而这个发展着的人类社会与自然共呼吸,共命运。
教育,急不得,却允许静候。卢梭不仅向我们娓娓道来爱弥儿的教育故事,更是在告诉我们,生命中的一切等候,看似静态,却是充盈着不息的生机。世间万物皆有其时,何须孜孜以求不合其时之物?正所谓,好花须长惜,请君静候花自开。
第四篇:爱弥儿论文
《爱弥儿·论教育》读后感
阅读完《爱弥儿》这本书后,我感触颇深。想想卢梭是在17、18世纪时期提出的教育问题,但在现在仍然存在。他的一些教育观念,虽然是我以前未曾认识过的,但在当代社会仍有很大的借鉴意义。爱弥儿将会是一个幸福的孩子,因为他有卢梭这样一位好的启蒙老师。如果爱弥儿真实存在的话,会是最靠近教育目标的成果。
教育孩子是一个巨大的工程。从孩子一出生,你的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动作,细枝末节的行为都将影响一个孩子的品性。留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作者提出了“放任无为”的教育方法。虽然作者到这本书的中间才明确提出这一观点,但我觉得这观点是从头贯穿到尾的,是此书的重点思想之一。
“放任无为”的教育方法首先就对一直以来把小孩束缚在襁褓里提出了质疑,提出不要约束孩子的自由行动的权利。也许这种作为还不为广大父母所接受,但将孩子束缚在襁褓里是不利于孩子身体的发展,我们不能因为避免婴儿不正当行为而产生畸形而导致将他行为束缚而产生畸形。我们也不必要对孩子产生过分的关怀,规定他几点吃饭,几点睡觉。让他顺应自然的成长,只会具有自然习性,而如果过分规定,养成不必要的习惯,只会多添加累赘。故最大胆,最重要的,最有用的教育原则是,不仅不应当争取时间,而且还必须把时间白白地放过去,尽可能让它的心闲着。当然所说的是在十二岁之前,这样就不至于染上恶习,要知道一些不好的习惯一旦被小孩染上就难以改变,更会影响一生。父母也不需要过分小心,不准孩子接近刀等那些危险物品,任其把玩刀等这些物,受伤了又如何,孩子是知道痛的,没有听说过一个孩子因为玩而过分受伤致死的。受伤了,孩子更会学着忍受痛苦。对于孩子无理取闹的哭声,父母更应该学会放任。虽然今天会因为你的一时爱抚制止了孩子今天的哭声,但你带来的是将来无止尽的哭声。不要让孩子觉得你受制于他的哭声,要他觉的他的眼泪武器是没有效果的。这样子他以后就除了身体上的痛楚会哭外,其他的都不会哭。这些当然需要父母的“铁石心肠”。
“放任无为”的教育方法也是顺应自然的教育法。二者是相辅相成的。顺应自然的教育就是把他放在他应有的地位,而且要好好地把他保持在那个地位,使他不再有超越那个地位的企图。要按照你的学生的年龄去对待他,我们对孩子们,讲体力即可,对于成年人才讲道理。不要拿一些寓言来教育孩子,那些寓言道理只适合大人,而你在孩子心中产生的寓言道理恰恰是与作者相反的。你也无需过早的拿一些单词小卡片给他学习,你在那个年龄段使学生所学到的,也是限于符号而不能使他们明白它们所代表的语言。你何不如花精力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学习欲望更为重要。对孩子们,讲体力。让他们知道你强,他弱,让他需要你。在小孩阶段,如果你想培养孩子的智慧,首先要培养他的智慧所支配的体力,如果想要人的思想敏锐和正确,就必须有良好的体格才行。所以让孩子多运动,多玩耍不为一件好事。而且顺应自然,把握现在,把你的生活限制于能力,你也就不会因欲望,虚无的未来而产生痛苦。
当然《爱弥儿》中不止我上述的教育观点,他的另外一些观点深受我的赞同。比如他强调母亲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性,对孩子撒谎问题的解决办法,触觉与视觉锻炼的重要性以及不要让他产生“服从”与“命令”的观念,而让“需要”,“能力不足”这几个词占重要位置。但我之所以对“放任无为”和“顺其自然”最为推崇是因为看到了现在中国父母对孩子的过分宠爱,特别是现在较多独生子女的时候。
第五篇:《爱弥儿》读书心得
《爱弥儿》读书心得
《爱弥儿》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卢梭的重要著作,是第一本小说体教育名著.写于1757年,1762年第一次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出版,轰动了整个法国和西欧一些资产阶级国家,影响巨大。在此书中,卢梭通过对他所假设的教育对象爱弥儿的教育,来反对封建教育制度,阐述他的资产阶级教育思想。
卢梭的教育思想是从他的自然人性观出发的。他认为,人生来是自由、平等的;在自然状态下,人人都享受着这一天赋的权利,只是在人类进入文明状态之后,才出现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特权和奴役现象,从而使人失掉了自己的本性。为了改变这种不合理状况,他主张对儿童进行适应自然发展过程的“自然教育”,以培养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的“新人”。
卢梭的所谓自然教育,就是要服从自然的永恒法则,听任人的身心的自由发展,其手段就是生活和实践,主张采用实物教学和直观教学的方法,让孩子从生活和实践的切身体验中,通过感官的感受去获得他所需要的知识。与自然教育密切相联的,卢梭还主张对儿童进行劳动教育和自由、平等、博爱的教育,使之学会谋生的手段,及早地养成支配自己的自由和体力的能力,保持自然的习惯。
全书共分五卷,卢梭根据儿童的年龄提出了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进行教育的原则、内容和方法。如逐步上升进行的体育教育、感官教育、智育教育、道德教育、爱情教育。这种分阶段进行教育的思想,无疑是一大进步,但这种分期以及把德、智、体教育的截然分开施教的方法是不科学的。
读了卢梭的《爱弥儿》,我深深地感受到莎士比亚那句话的含义,“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象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象鸟儿没有翅膀。”所以,如果我们想踏入教师这个行业,就要看看卢梭的《爱弥儿》。卢梭的《爱弥儿》开篇的第一句话就令人觉得蕴含深刻的哲理。“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这句话令我想到人之初性本善也有它的道理。《爱弥儿》一共分为五卷,他根据儿童的年龄提出了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进行教育的原理、内容和方法,作为未来的教育工作者,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在第一卷中,卢梭着重论述对两岁以前的婴儿如何进行体育教育,使儿童能自然发展。在第二卷中,他认为两岁至十二岁的儿童在智力方面还处于睡眠时期,缺乏思维能力,因此主张对这一时期的儿童进行感官教育。在第三卷中,他认为十二至十五岁的少年由于感官的感受,已经具有一些经验,所以主要论述对他们的智育教育。在第四卷中,他认为十五至二十岁的青年开始进入社会,所以主要论述对他们的德育教育。在第五卷中,他认为男女青年由于自然的发展需要,所以主要论述对女子的教育以及男女青年的爱情教育。
我不得不佩服卢梭,因为他在《爱弥儿》里主要主张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自然人,主张改革教育的方法和内容,顺应儿童的本性,让他们的身心自由发展。在现实社会中,我们不能不顾社会和时代的发展让儿童任性发展。我们应该把教育作为桥梁,把儿童引向社会。培养人才的重任不只是降到教育工作者身上,还需要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我深深的感受到,对孩子的早期教育会无形地影响他的一生,而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也是很重要的因素。所以“孟母三迁”成为一段流传千古的佳话。而我觉得家长在培育子女的过程中,不要依从孩子要求什么就给什么,而是要给他们所需要的。还要适当地让孩子经受挫折,因为勇于面对挫折将会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堂课。如果处处对孩子呵护有加,他们只会成为温室里的花朵,永远不会独立成长。
我做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也从《爱弥儿》中得到很多启发。爱弥儿的知识虽然不多,但他所知的东西真正是他自己的,而且其中没有一样是一知半解的。能够很好地理解、掌握自己所学的内容,这才是最重要的。否则,学得再多有什么用呢?我们要学会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兴趣、求知欲,做到因材施教。
而事实上,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天性”,如何让孩子顺着其“天性”发展呢?孩子就像一张白纸,他们所听所见所经历的都会在白纸上留下烙印。我们对他们的教育方式,落在白纸上是永远抹不去的。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慎重对待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我们会经常看到这些例子:学生举手回答问题,答错了遭到老师的严厉批评或冷语讽刺,这个学生以后再也不敢主动回答问题,性格变得沉默起来。由此可见,教育工作者的一言一行都会深深地影响学生的思想、心理发展。
建设祖国的重任落在孩子们身上,而培育学生的重任也落在我们教育工作者身上。为了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我将更加用心学习有关学生的教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