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舞蹈教学中的三要素

时间:2019-05-15 01:19: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舞蹈教学中的三要素》,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舞蹈教学中的三要素》。

第一篇:关于舞蹈教学中的三要素

关于舞蹈教学中的三要素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舞蹈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记忆能力、想像力和创造力,对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作用。一切表演艺术都遵循这样一个公式:审美效应=创作+表演+欣赏。作为从事舞蹈教学的教师都应当懂得:以优秀的创作节目和优秀的舞蹈表演艺术奉献给具有较高欣赏水平的对象,才能获得最美好的审美效应。系统论的奠基人贝塔朗菲曾指出:整体功能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机械总和。按照这个定律进行合理的优化组合就能产生整体效应,获得1十1>2的优化效果。如何将系统论最优化的观点、定律应用于审美教育过程中呢?笔者认为,在舞蹈教学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审美教育,在“趣”“情”“美”三要素中完成舞蹈教学任务。

一、“趣”是打开舞蹈殿堂的钥匙舞蹈教学首先要引起学生的兴趣,进而激发他们产生学习舞蹈的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师要用准确规范、优美动人的舞蹈示范来感染学生,并充分运用各种形式与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兴趣。以中国古典舞的身韵课为例,“身韵”的提法兼有身法和韵律的双重含义,包含着形神兼备、内外统一的要求。身韵课细腻地解剖了每一动的前因后果及其内外的紧密联系,让学生们感动,上身韵课便进入到一种特别的状态,这时,半抑制状态的大脑便开始习惯于随着肢体的动作而运动起来,这就是动作意识。身韵课实为心韵课,它练的是心。为了更好地达到这一目的,提高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请古筝老师临场伴奏,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时,学生们立即感觉到了身体、气息、内心的节奏都高度统一在一种韵味当中,他们因为受到传统乐器演奏时气氛的感染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生们随着优雅的古筝音乐声渐渐活跃起来时,人们才真切地感受到身韵课更深一层的价值。笔者在组合训练中也对学生进行大量的身韵训练等并配上古筝等传统乐器,起到了提高学生审美情趣的目的。教师还可以通过即兴编舞、即兴跳舞等训练形式调动学生的兴趣,要求学生根据所听到的音乐进行即兴创作,尽力让学生寻找听到音乐后的瞬间所产生的感觉。教师要教学生怎样去强化某个点,怎样依附于音乐又跳出音乐。在教学过程中,同学们还可以互相交流、切磋,对此,教师应适时地给予肯定与鼓励,以培养学生们的自信心。在舞蹈教学的最初阶段,基本功和强化技能技巧的训练是很枯燥的,但却是走向艺术王国的必由之路。笔者认为,可以把难度较高、较枯燥的动作放在“趣”中完成,并保持“情”的状态。如“控制组合”在课堂的基础训练中,舞蹈动作是控制在舞姿的停顿上,或者在短暂的动作组合延伸过程中,这就要求舞蹈动作做到技巧高和稳定性强,这项训练一般是将重心放在单腿上完成的优美舞姿,因此做起来就显得非常吃力和枯燥,这时教师应选择以轻松、抒情为基调的音乐旋律,给人以舒展、自如的感觉,从而把枯燥的“控制组合”在感情上予以调节。训练动作中也应有情绪上的控制,不仅要考虑到动作的连续性与稳定性,还需要气韵的流畅。准确的音乐选择能使人闻声而动,这种选择能让学生达到动作的韵律与气息相呼应的目的。随着“兴趣”的建立,教师在课堂上为扩大知识面,可以介绍舞蹈的类别、流派及艺术特点等,并辅之以相应的舞蹈动作,使学生们了解舞蹈类型的文化内蕴、价值取向和其中蕴涵的深层的民族心理等,由此广场舞 http://www.xiexiebang.com/

广场舞 http://www.xiexiebang.com/

吉他谱 http://www.xiexiebang.com/ 而让学生们在“趣”中得到收获,提高对舞蹈的认识,增强自信心,萌发强烈的求知欲。

二、“情”是走向舞蹈美的必经之路阮籍的《乐伦》称“舞以宣情”。舞蹈被称作人类艺术之母。中国古代典籍《毛诗序》说:“情动于衷,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磋叹之;磋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如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就是将舞蹈视为人们表达内心情感的最古老也最直接、最强烈的艺术形式,是人们在讲话、感叹、吟诵、歌唱皆不足以表达心中的感情时才生发的。教师在舞蹈教学过程中始终强调“情”,“情”可以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和创造力。舞蹈是一种传情达意的艺术形式,没有“情”的舞蹈是空洞的,舞蹈毕竟和杂技、竞技体育不同。情感是动作的内心根据,动作是情感的外在表现形式。与动作紧紧相吻合的音乐形式,在表演性组合训练中能与舞蹈动作有机结合,从而达到一种崇高的艺术境界,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和高雅的文化熏陶。教师可以在舞蹈基训课中选择大量的与动作形式、风格相符合的音乐。

广场舞 http://www.xiexiebang.com/

广场舞 http://www.xiexiebang.com/

吉他谱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二篇:舞蹈教学

1、因受早期专业型舞蹈教育制度所限,大多数青少年失去了接受舞蹈教育的可能性。在相当一段时间里,我国只有个别的专业学校,只培养国家急需的高精尖人才,而普通学校里,只有极个别的有这种教育,这不是一种正常的现象。普及型舞蹈教育制度的观念,首先是把舞蹈当作对学生心理成长、品德的养成和仪表都有益处。这种认识,是使美国的舞蹈成为普及教育的理论根源。

2、随着近年来国家教育制度的改革,普及型舞蹈教育也在逐渐完善,并把舞蹈教育渗透在普通教育之中,与普通教育同步进行,对提高全民舞蹈文化水平,提高普通教育者的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力,对于开发青少年的智力有着深远的战略意义。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综合国力日强,国家对青少年的培养也提出突破单一文化学习的格局,进行全面素质培养的教育方针。

3、普及型舞蹈教育,作为美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小学逐步开展起来,但舞蹈教师大多数是师范毕业的音乐教师兼职,掌握的专业舞蹈知识和技能有限,在舞蹈教学的全过程中困难重重,没有形成规范的教法,也没有系统的教学大纲,又不具备自编教材的能力,这就形成教师与教材问题的复杂性,这种现状,对学生正确学习舞蹈、认识舞蹈和掌握舞蹈技能,是非常不利的。

(二)国外普及型舞蹈教育发展较快的原因

1、在美国人们把舞蹈当作一种文化,当作一门学问来对待。在他们看来,舞蹈无疑是一种文明,是一种文化。它不仅不会受到歧视,不会受到排挤,而且理所当然地同其他各种课目一样受到尊重。在美国小学、中学、大学普遍设有舞蹈课。他们的这一做法基于他们对舞蹈艺术的基本认识。《舞蹈教育在美国大学里》写到:“在这个国家的每个州里,每个大学中几乎都设有舞蹈学科。”这种作法显然是为了让普通受教育者都得到好处,使他们在舞蹈中得到身心锻炼。因此,“从小学到中学,舞蹈、音乐、美术是必修课。

2、师资力量强。有些国家如苏联、澳大利亚,要求普通中学必须有专门的舞蹈教师进行舞蹈教学。在澳大利亚普通中学要求舞蹈教师,必须要有大学四年毕业的文凭,如果专业院校的毕业生要当普通中学的舞蹈教师,还必须再补一年教育学和心理学等课程,还要经过督学检查。高中舞蹈教师要经过教育部的测验,合格方可任教。

(三)本课题核心关键词的概念为:

1、舞蹈教育在中小学第二课堂的教学活动中,应该与普通教育同步进行。强调舞蹈的“教育功能”,使之达到育人的目的。

2、中小学第二课堂的舞蹈教学应该有法可依,有了法,才能有对教师教学水平的评估标准,有了标准,才有目标。

3、研究我国普及型舞蹈教育,预计这一课题的选项,对推动我国教育行政部门“设立普及型舞蹈教育师资队伍的培训和管理制度”会有重大突破。国家关于《中小学舞蹈教育教学法》的研究,目前还是空白。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一)为加强师资队伍的培训,设立管理制度,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提供理论依据。中小学生学习舞蹈,归根到底是提高素质。舞蹈教师是教育方针的执行者,是教学方案的实施者,是舞蹈知识的传播者,是舞蹈技能的训练者,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他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因此,重视普及型舞蹈教育师资队伍的培训和管理,事关重要。

(二)规范教学法。当一个普通的“自然”的孩子开始接受舞蹈教育时,他就进入了一个“演变”的过程,这就是舞蹈教学过程。在普及型舞蹈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严谨、规范,教材选用要科学、系统,不能有盲目性。应遵照舞蹈“教学法”的要求和准则,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进行第二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学习舞蹈的全过程中,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懂得做人的道理,体验舞蹈的美感,提高自身的素养。

(三)发挥舞蹈素有的教育功能。进入中学的学生,正处于从童年向青年的过渡期。这是一段充满了矛盾的时期,因而也是教育的困难期。这个时期学生的思想教育是首要问题。舞蹈教学活动必需尊重这个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紧密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制定舞蹈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选择合理、适当的教学方法,特别要注重的是舞蹈教学的全过程。它包括舞蹈课堂中,学生每一个细小动作,如通过学生的表情、眼神来观察他做动作时注意力是否集中;对老师、对同学的态度、回答问题的言语、举止是否端正;改毛病是否用心等等,都是教学过程中应加以重视的问题。在和平条件下成长起来的这一代孩子们,生活环境祥和平静,生活条件也越来越富裕,不懂得生活的艰苦,不理解老一辈艰苦创业的精神,意志力、毅力与恒心都是脆弱的。普及型舞蹈教育更应注重教学过程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是单纯传授舞蹈技能技巧和动作与肌肉的练习,而是让学生通过学习舞蹈的基本知识,认识到学习舞蹈是一个艰苦细致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懂得体会刻苦奋斗、执着追求的精神,并把这种精神能够转移到自己的文化课学习中和做人的标准中,努力的使自己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才兼备,学舞双优的中学生。

(四)实际意义:《中小学舞蹈教育教学法》为普及型舞蹈教育师资队伍的培训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帮助中小学舞蹈教师开展第二课堂教学活动,明确教学任务和目标,指导教学过程与方法,提高中小学的舞蹈教育水平。让全体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身心发展平衡,使普及型舞蹈教育逐步规范化、系统化,充分发挥舞蹈素有的教育功能,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

(五)理论意义:普及型舞蹈教育的研究,是一种将舞蹈教育渗透在普通教育之中的新课题,它与普通教育同步进行,教育覆盖面很宽。

1、普及型舞蹈教育更注重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

2、普及型舞蹈教育,可以使青少年感受和发扬积极、健康、乐观的思想感情,有助于共产主义理想的培养;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可以培养集体主义和团结友爱的精神,可以加强纪律观念;可以培养勇敢、豪迈和进取精神;可以陶冶性情,培养高尚的情操,在获得美的享受中增强对美的感受力;可以使身体器官灵活敏锐,从而增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智力;可以养成优美的举止和正确的体态习惯,增强辨别美丑的能力;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和节奏感,感受事物的有序性,增强学习与办事能力;可以健身,有助于学生身体的匀称发展。

3、普及型舞蹈教育的观念,首先把舞蹈当作一种有益的运动,对学生的心理成长、品德的养成和仪表都有益处。

4、普及型舞蹈教育,对提高全民舞蹈文化水平,提高普通受教育者的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力,对于开发青少年的智力有着深远的意义。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教学大纲:这对舞蹈教师来说,是法律文件。大纲中所规定的标准和教材是教师备课的主要依据。大纲按照年龄分为小学阶段和中学阶段进行实验。

1、小学阶段大纲研究的重点内容:

(1)学习舞蹈的正确方法;

(2)着重解决腰、腿的软度和肩、髋关节的大幅度训练;

(3)培养学生掌握舞蹈的站立形态及双脚和单脚重心的正确方法;

(4)进行身体基础训练,强调规格严谨、招式干净、动作松弛,组成简 单的、训练性小组合;

(5)单一动作开法儿的步骤及方法;

(6)跳、转、翻技巧所需的柔韧与力量的训练;

(7)主力腿和胯的稳定性以及舞姿的准确性;

(8)单一动作和组合中贯穿手、眼、身法、步的要求;

(9)加强腰背的训练,相应增加运动量;

(10)剧目排练以集体舞为主;

(11)音乐方面要求: A——以中速为主,要求学生注意听音乐做动作;B——各类动作练习中能很好地合上音乐,有初步的节奏感。

2、中学阶段大纲研究的重点内容:(以高中为主)

(1)以技巧训练为主;

(2)技巧训练以单一练习为主,重点技巧项目在速度、数量、方法上严格要求;

(3)基本功与技巧的配合;

(4)高中阶段技巧的巩固和提高;

(5)高中跳跃、旋转、翻身各类技巧的熟练和准确程度;

(6)高中剧目排练;

(7)课堂训练与教学剧目的配合;

(8)巩固和加强早功软开度的训练内容;

(9)高三艺术特长生考试指导;

(10)音乐方面的要求: A——学会体现音乐平稳、轻快、柔韧、钢脆的性格,理解各类技巧训练中对音乐和节奏的准确。

B——在组合中注意体现音乐的性格。

(二)舞蹈动作剖析

这是舞蹈教学法核心部分,它包括动作的做法、规格、要领、容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1、课堂教学结构

(1)地面动作练习

(2)把杆动作练习

(3)中间动作练习

(4)单一动作练习

(5)组合动作练习

2、舞蹈的基本理论原则

(1)脚的位置

(2)手和手臂的位置

(3)头的位置

(4)身体的位置

(5)舞蹈中的姿态

3、舞蹈的基本练习

(1)关节的练习

(2)扶把动作的练习

(3)中间动作的练习

(4)节奏练习

(5)剧目练习

四、完成本课题的条件分析

(一)本课题由在普通中学舞蹈教育教学领域耕耘多年并取得丰厚成果的中学高级舞蹈教师,现任深圳市教育艺术团学生舞蹈团团长兼任该团首席指导教师的深圳市高级中学舞蹈教师。高洁老师任该课题的业务主持人,高洁老师自幼就接受正规的舞蹈训练,北京舞蹈学院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后来她投身于普通中学的舞蹈教育教学第一线,为我国普及型舞

蹈教育事业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力量。她培养出了享誉全国的中学舞蹈第一团,受到了李岚清副总理的亲切接见。高洁老师既有厚实的教育理论基础,又有扎实的舞蹈教学理论功底和教学基本功,对于教育和舞蹈的理解深刻而有独特的见解,对于舞蹈教育在中小学生全面素养的塑造特别是美育的体现、落实和操作有自己成熟的观念和作法。并且她出版了个人专著《中国舞精选教材》,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全国发行。同时,高洁老师无论是在教学组织、训练组织、演出组织,还是课题研究组织方面,表现出了极强的组织和协调能力。目前,高洁老师除了组织指导深圳市学生舞蹈团之外,在高级中学开设校本课程舞蹈课,同时还担任着清华大学艺术教育舞蹈基地的教育教学与研究工作,既有研究时间,又有研究环境和课堂。

(二)课题的行政主持是高级中学校长,能够保证学校的有力支持和校内相关事宜的协调。

(三)课题组其它成员,分别是国家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艺术处万丽君副处长;原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主任郑小筠教授。两位专家对全国艺术教育的现状和发展有着深刻的研究,她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对本课题的研究能起到导向作用。同时,对本课题的研究工作能给予支持和帮助。

五、实施过程、方法、预期达到的目标

遵照舞蹈教育的教学原则,根据舞蹈教育与舞蹈教学的特点及其规律,依据多年来在中学舞蹈教学第一线的实践和经验,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完成研究的全过程。

(一)探讨、研究阶段:(2003年3月—2003年12月):成果形式为阶段性课堂教学使用教材。

1、调查了解全国其它城市关于中小学普及型舞蹈教育的情况。重点考查单位:北京二中、重庆南开中学、北京西城区第二课堂教学师范学校教育部指定、上海市青少年宫、深圳的小学艺术教育先进单位等;

2、对本课题论证;

3、制定教学大纲;

4、编写教材;

5、设立两个教学实验基地,分两个年龄阶段进行研究。

6、中学实验对象选定深圳市高级中学舞蹈团40名舞蹈特长生;小学实验对象集中深圳市各小学推荐的优秀学生,设立“中小学舞蹈教育教学实验基地”。

7、选用舞蹈教学汇报课的形式,请有关专家进一步论证。

(二)实施阶段(2003年12月——2004年12月)成果形式为教材。

第一阶段:试用编写教材,制定实施方案:

1、通过舞蹈最简单的练习解决身体、脚、手和头的基本形态,对学生进行协调能力的培养和测试;

2、重点对学生各关节软开度训练教材实验。其中包括肩、腰、胯、小腿、前腿、旁腿、后腿、脚背;

3、通过扶把练习,观察学生身体的承受力,分析各个年龄阶段教材的科学系统性。其中包括身体直立收紧、手和手臂、脚和脚的位置、腿的练习、重心的练习、稳定性的练习、技巧动作开法儿练习;

4、离开把杆,到中间练习,检验扶把练习教材的可行性。其中包括跳跃练习、旋转练习、翻身练习;

5、选用踢踏舞教学形式,考查学生对音乐、节奏的反映能力,分析、确定教材编写的难度;

6、选择具有健康性、规范性、经典性、学术性、训练性的优秀教学剧目,让学生体验。同时,根据学生完成剧目的程度,总结以上实施的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科学

系统的分析、整理教材。

第三篇:浅谈语文教学中三生教育

浅谈语文教学中三生教育

坝湾中学 徐定欢

“三生教育”是由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组成的一个复合概念,是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的简称。《中共云南省委高校工委.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实施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三生教育”就是要通过教育的力量,使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的主体认知和行为过程。也就是要通过整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力量,激发学生的主体认知和行为实践,最终达到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的目标过程。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健康地发展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教育。生存教育是帮助学生学习生存知识,掌握生存技能,保护生存环境,强化生存意志,把握生存规律,提高生存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树立正确生存观念的教育。生活教育是帮助学生了解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实践生活过程,获得生活体验,树立正确生活观念,确立正确的生活目标,养成良好生活习惯,追求个人、家庭、团体、民族和人类幸福生活的教育。

“三生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基础工程,是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是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是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使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实施生命、生存和生活教育的主旨是构建现代教育价值体系,引导和帮助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珍爱生命、学会生存、幸福生活,最终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教育的根本价值是“教真育爱”,教育的终极价值是使人成其为“人”,使人成为幸福的人。因此,教育不仅是培养人的知识、技巧,更主要的是努力让所有的受教育者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关注生命,培养生命意识,这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人本化教育的体现。我们就应该坚持以人为本,运用教育的力量,对受教育者全面实施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最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语文课程标准》提出 “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要求教师在注重知识传授的同时,更应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语文作为重要的文化载体,承载着人类文化方方面面的思想。语文学科在对学生进行祖国的语言文字教育的同时,也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对学生进行三生教育的重任。为此,作为语文教师,必须充分重视这项工作,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三生教育”。

一、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隐含的有关“三生教育”的内容,在教学中有机渗透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

生命教育的内容以“认识生命、发展生命、提升生命质量”为主线,生存教育以“了解生存环境、学习生存技能、强化生存意志、提高生存质量”为主线,生活教育以“树立正确生活态度、学习基本生活技能、追求幸福生活”为主线。语文新教材中文本本身蕴涵的生命、生存、生活资源是我们在语文学科教学中进行“三生教育”的基点,在新教材所网罗的文海中,处处都能发现闪耀着“三生教育”光泽的作品。作为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充分利用教材优势“润物细无声”地培养身心健康的学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培养生命、生存、生活意识,引导学生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

语文教材中渗透的生命教育。语文课程中包含着丰富的生命教育内容,许多课文包含了丰富的生命教育资源。初中语文教材(人教版)有三类与生命教育相关的内容:直接写对生命的看法的作品,如:《生命,生命(杏林子)》、《热爱生命(杰克·伦敦)》、《谈生命(冰心)》《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等;有关对社会、对他人及自我生命体验的作品,如《再塑生命(海伦·凯勒)》、《在山的那边(王家新)》、《蝉(小思)》、《贝壳(席幕蓉)》、《音乐巨人贝多芬(何为)》等;对自然及其他生命的关注。如《紫藤萝瀑布(宗璞)》、《春(朱自清)》、《济南的冬天(老舍)》、《大自然的语言(竺可桢)》、《海燕(高尔基)》、《敬畏自然(严春友)》等。许多课文作者的事迹就体现着强烈的生命意识。还有专题、综合性学习等内容,也是生命教育的重要资源。在教学中,我运用这些课文内容,积极引导学生尊重生命、爱惜生命。学会欣赏和热爱自己的生命,进而学会对他人生命的尊重、关怀和欣赏,并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语文教材中渗透的生存教育。生存教育内容在语文教学中体现得最为具体。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关生存教育内容的课文有:《斑羚飞渡(沈石溪)》、《三峡(郦道元)》、《与朱元思书(吴均)》、《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等。《斑羚飞渡》中身处绝境的斑羚,在危难中所表现出来的智慧、勇气和自我牺牲精神使人震撼;《三峡》、《与朱元思书》描绘了祖国山河美景,告诉学生美丽的山河就是我们美丽的家,优美的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和健康的基础,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热爱家乡环境的热情;《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阐述了生存的忧患意识对人的健康成长的重要性。总之,语文教教材中蕴含了丰富的生存教内容,语文课堂不仅传授语文知识,而且灌输语文课的人文思想。感受文中的生态美、人性美,使学生在语文课中学到不少有关生存的知识,懂得保护生态平衡,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

语文教材中渗透的生活教育。生活教育是帮助学生获得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确立生活目标,实践生活过程,获得生活体验,树立正确生活观念,追求幸福生活的教育。语文是反映生活、服务于生活的一种语言工具,它天然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美国教育家华特曾经说过:“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课的内容包罗万象,博大精深。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塞外风光;草长莺飞、山清水秀的妩媚江南;人生的悲欢离合,求索的艰难坎坷„„都是语文课里鲜活的内容。在初中语文教材里,我们可以从许多课文中掌握生活常识,获得生活体验。语文教材本来就是以生活教育为主的人文教育。大多数课文都是反映生活教育的文章。例如:海伦•凯勒的《再塑生命》,讲述了海伦•凯勒不向命运低头,战胜残疾,享受健康人生,享受生活的非凡经历。通过学习海伦•凯勒积极的人生态度,可激发学生正确对待生活的热情与信心。老舍的《在烈日和暴雨下》,让学生了解旧中国下层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和人生命运,告诉学生要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为了自己的幸福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朱自清的《春》让走进春天,享受春天的阳光,亲吻春天的和风,沐浴细细的春雨,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景,提升学生对自然风景的审美能力。总之,语文教材中有关生活教育主题是最多的,在语文课堂渗透生活教育,语文教师要运用良好的教学方法,把语文知识和生活知识联系起来,把语文技能和生活技能联系起来,在语文课中学会生活,让每一个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和人生态度,享受幸福的生活。

二、在阅读教学中播撒“生命、生存、生活”的种子

从教学行为角度看,阅读应该是一种生命的平等对话。这种平等对话是学生、文本之间双向互通的对话关系。在阅读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中心、以文本为基础,让学生在阅读中激扬自我,表达自我,在对话中实现生命精神的相遇相融。通过思考文本背后的深意,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文本的深处,实现学生对文本的合理的二次创作。

阅读又应该是一种生命、生存、生活的体验,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手段辅助这种生命、生存、生活体验。文本仅仅以文字为载体,诉说生命、生存、生活的经历,传递生命、生存、生活的感动。体验能否深刻与每个学生的经历、阅读水平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于一些学生不熟悉的生活场景等教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创设情境,给学生进行体验提供一种适当的氛围。除用适当的手段来营造与文本相适应的阅读氛围外,在阅读中体验生命、生存、生活,感受最深的莫过于把自己带到文本之中去,让自己成为文本中的一员参加生命、生存、生活的历程。分角色朗读和课本剧表演是课堂中最简单易行的方法。对话较多的课文能在朗读中让学生加深对角色本身的理解,进而理解全文。而故事性较强的课文则可通过学生以课文为蓝本为课文人物设计对话,加入肢体、表情等设计活动,在活动中体味生命、生存、生活。除此之外,阅读教学还可以加入辩论等形式,加强学生对生命、生存、生活的哲学思索。

总之,无论运用哪种方式,教师都应该明确将“三生教育”精神渗透到语文阅读中。使学生在阅读中认识到人生的有限与短暂,体验生命的可贵,珍惜与尊重生命,肯定自己的生命价值,并思考自己的人生意义。认识生存的不易、生活的艰难和生命的可贵,从而使他们更加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分钟,让短暂的生命焕发出无尽的光彩。

三、让作文成为适合“生命、生存、生活”成长的沃土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新课程理念中的语文教学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语文教学,而是由教师、文本、学生建构起来的具有生命、生存、生活意识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的主体认知和行为过程。语文可以看成是学生学会“珍爱生命、学会生存、幸福生活” 的“营养”,而语文作文教学就是教育学生如何吸收语文的“营养”,从而完善自我的历程。在作文教学中引入珍爱生命、学会生存、幸福生活的话题,给学生提供的作文题目,能让其挖掘身边的生活素材,确立深刻的写作立意,体现丰厚的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精神,做到既练文也树人。诸如《成长往事》、《——给我的爱》、《生活的启示》、《我战胜了„„》《——,你真了不起!》《美好的日子》《我爱我家》《认识自我》、《我的追求》、《面对挫折》、《生命的意义》、《人与自然》等作文题目,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人生、体验生活。学生在写作中实现一个生命个体对生命的自我体验和深入思考,就可以促使他们去感受、表达自己的生命感悟、生存的探索、生活体验。通过引用、剖析,从而激活生命意识,发展生命、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学习生存的知识,掌握生存的技能,保护生存的环境,强化生存的意志,把握生存规律,提高生存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树立正确的生存观;了解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实践生活过程,获得生活体验,树立正确的生活观,确立正确的生活目标,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追求个人、家庭、团体、民族、国家和人类幸福生活。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三生教育”,是实施“三生教育”的一个有效途径。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把语文教学和“三生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教学中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积极和谐向上的生存观和乐观健康的生活观,最终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浅谈语文教学中三生教育

坝湾中学 徐定欢

第四篇:幼儿园中三班安全教学教案

安全教案:《和家人走散时》

执教者:于琴

活动目标:

1、掌握一些自我保护的常识,能正确应对与家人走散的问题。

2、引导幼儿乐于交流与分享,体验正确应对与家人走散后获得的成功感。活动准备:

1、课件《和家人走散时》。

2、设置回家路上街道场景。活动过程:

(一)、“谁哭了”引出课题声效:呜„„ 呜„„师:“呀,是谁在 哭呀?为什么 哭得这么伤心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观看动画“和家人走散的小兔”。

提问:“谁在哭呀?小兔为什么哭呢?为什么会和家人走散?心情是怎样的?遇到了什么 危险?”讨论:和家人走散后,还会遇到什么样的危险?

(三)联系实际生活。

讨论走散后如何应对教师提出问题“如果我们和家人走散了,那该想什么办法来保护自己?”然后组织幼儿用讨论法就以下四个情景问题进行自由讨论:

1、在幼儿园附近,和家人走散了,你会怎么做?

2、在马路上,和家人走散了,你会怎么做?

3、在超市里,和家人走散了,你会怎么做

4、在回家的路上,和家人走散了,你会怎么做?(讨论时,教师适时适当的进行指导。)

(四)角色体验。

如何应对回家路上与家人走散最后环节让幼儿在特定情境中体验应对和家人走散的设计,让活动动静交替,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让幼儿习得的经验得以内化。

安全教案:《肠胃小闹钟》

执教者:范红仙

活动目标 :

1、初步的了解人体生物钟,能够说出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情。

2、愿意按时的进餐,控制零食和正常的作息。活动准备:

1、闹钟一个。

2、熊宝宝大图片或长毛绒玩具一个,熊宝宝的肚子上有一个可以拨动时针的钟。活动过程:

(一)出示闹钟,表演熊宝宝的一天生活。

教师:早上闹钟响了,熊宝宝起床了,该吃饭了。中午闹钟响了,熊宝宝肚子饿了,该吃午饭了,吃完午饭该吃午觉了。晚上的时间到了,熊宝宝肚子饿了,该吃晚饭了,吃完晚饭看一会电视熊宝宝就瞌睡了,该睡觉了。

(二)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要定时间睡觉、按时吃饭、让幼儿初步理解人体生物钟的含义。

教师:熊宝宝为什么这些时候要做这些事情?

(三)让幼儿看小熊表演,并了解常吃零食会影响正餐的食欲。

表演:小熊早上、中午乱吃零食,老师拨动小熊肚子上的钟提示生物钟的蓄乱,到吃 饭时间就不想吃。

教师:小熊这样乱吃零食,身体会有什么感觉。并讨论:如果我们不遵守人生生物规律会怎么样?

(四)引导幼儿讨论:如果爸爸妈妈饭菜还没有做好,自己肚子饿了怎么办?

教师:可以先吃一两块饼干,但不能多吃,或在大人的允许下先吃菜,或者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事情,争取大家能够快一点吃到饭菜。

安全教案:《我们要注意安全》

执教者:范红仙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增强幼儿遵守活动规则的意识,远离不安全因素。

2、寻找教室里的不安全因素,并贴上标记提醒同伴。活动准备:

1、小朋友户外活动的图片。

2、红色标记。活动过程:

1、出示幼儿户外活动时的图片。

提问:图上有谁?他们在玩什么?你觉得他们这样玩好吗?也许会发生什么事?(会摔跤、会打痛、会从玩具架上掉下来等等)。那你觉得应该怎么玩,小朋友才不会发生这样的事呢?(引导幼儿大胆交流)

2、寻找教室里不安全的因素。

①师:刚才,我们看的是小朋友在外面活动时的不安全的事情,其实,在我们的教室里、卫生间都有许多不安全的地方,如教室里的黑板、桌椅等,装水的茶桶等等。

②小朋友两两结伴去寻找教室里有什么地方是不安全的。

③找到不安全的地方后,为不安全的地方贴上红色警告标记,提醒孩子注意。

活动结束:

刚才,小朋友找出了许多不安全的地方,并给它贴上了红色标记,下次小朋友看见这些红色标记的地方就要更加注意安全,好吗?

安全教案:《保护自己》

执教者:范红仙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2、教育幼儿不玩、不接近危险物品,不做危险的事。

3、了解一些简单的安全常识和自救方法。活动准备:

1、小朋友玩危险品受伤的事例图片。活动过程:

(一)教师分别出示挂图,请幼儿仔细观察,并请个别幼儿讲讲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做的对吗?

(二)引导幼儿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或事情是危险的?.教师总结:尖锐的利器(剪刀、小刀、针、牙签)水、火、电、气。

(三)寻找危险品将幼儿分成4组,分别在教室、院子、午休室及各个角落寻找不安全物品及玩具,然后大家一一记录进行交流,增强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和对不安全的预见能力。

(四)通过讨论的方法了解应该怎样避免受伤

1、鼓励幼儿讨论预防受伤的方法。

2、教师用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记住生活中应注意的问题。

(五)向幼儿简单介绍受伤后的自救方法。

(六)安全游戏

1、教师带幼儿到户外在游乐器材前停留,向幼儿说明这些器材可能发生的危险及正确方法。

2、请几位幼儿示范正确玩法。

安全教案:《远离火源》

执教者:龚丽丽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掌握最基本的防火、灭火知识和技能,初步形成消防意识。

2、学会简单地自我保护方法,懂得生命的珍贵。活动准备:

1、儒灵童教材。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带领幼儿随着儒灵童歌曲做律动。

2、带领幼儿向孔夫子行三鞠躬礼仪。

(二)新授课程

1、“听”故事提问导入:如果家里着火了你会怎么办?

2、安静听《儒灵童》故事,情境导入。

教师提问:宝宝家为什么会着火了?

(1)小朋友们知道遇到火灾需要拨打什么电话?号码是多少?

(2)儒灵童教会小鸟是怎样救同伴的?

(3)小朋友当你遇到火灾时,你会怎样做?

故事总结:由于小猫对火苗的好奇,使整个房子都着火了,差点害了自己和宝宝。小朋友们在日常生活中千万不能玩火,如果发现着火了,不要慌,告诉大人或拨打火警电话119,然后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快速地离开火灾现场到安全的地方去。

3、幼儿有疑问可再次观看动画,老师根据本班级幼儿共性特征及个体差异,对动画进行暂停或播放,结合剧情节点,在幼儿已有经验上进行选择性互动提问教学。

教师总结:小朋友们在发生火灾时,要赶紧离开现场找成人呼救,然后拨打火警电话119,要记住讲清楚正确地址、这样可以让消防员们迅速赶来灭火。当遇到大火时先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减少烟雾中有害气体对人的侵害。要蹲下身体向外走,不要慌张,逃离火场,要沿着墙走,寻找安全出口。

安全教案:《注意安全用电》

执教者:范红仙

活动目标:

1、了解电的用途,知道安全用电不会发生危险。

2、通过辨析活动,了解安全使用电器的基础知识。

3、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2、电线一段、插座一个、“电”的标志一个。活动过程:

(一)在教师提问的基础上,初步了解电器的用途。

1、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电器产品,你知道哪些电器呢?它们有什么作用?

2、这些电器给我们生活带来了许多的方便,但是这些电器要工作,都离不开什么呢?

3、你知道电从哪里来?(发电站)

4、教师小结:电给我们人类带来了许多方便,我们的生活再也离不开它了。它是我们的好朋友,但这位电朋友有时候也会发脾气伤人的。

(二)出示电线,向幼儿介绍有关知识。

1、这是什么?你在哪里见过?仔细看看里面和外面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2、教师介绍:这是电线,里面是铜线,会导电。外面是塑料,包裹着铜线,是保护层,我们抓在手里没有电。但是塑料坏了,我们就会碰到电,发生危险。

3、组织幼儿讨论:

(1)如果你们家的电线破了,怎么办?(用专用胶布包裹)

(2)如果你看见电线断落在路上,应该怎么办?(绕过去)

4、出示插座,向幼儿介绍有关知识。

(1)这是什么?它有什么用?

(2)教师介绍:这是插座,里面有铜丝或铜片,可以导电,外面是塑料做的盒子,是保护层。如果将手伸进去,就会碰到铜片,电就会传到人的身上,发生危险。除了人和铜会导电,水也会导电,所以小朋友不能用潮湿的手接电源。安全教案:《屋里的尖尖角》

执教者:范红仙

活动目标

1、认识教室中物品的棱边和尖角,知道其中的危险。

2、在教室玩耍时,要学会躲避家具、墙壁的尖角。

活动准备

1、《屋子里的尖尖角》图片

2、故事《危险的尖尖角》课件。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帮助幼儿了解教室中物品尖角的位置。

1、引导幼儿想一想,说一说教室中有哪些尖尖角。

2、播放多媒体教学资源《屋子里的尖尖角》图片,教师分类介绍教室中的尖尖角,(二)讲述故事《危险地尖尖角》,让幼儿了解碰上尖尖角的后果。

1、播放多媒体,讲述故事。

提问: 妈妈对豆豆说了什么?

豆豆和哥哥在家里发生了什么事?

他和哥哥这样玩会有什么危险?

2、调动幼儿已有经验交流讨论,了解尖尖角的危险。

提问:碰到尖尖角会怎么样?

玩的时候怎么躲避尖尖角?(引导幼儿里了解尖尖角是很危险地,要远离它们。)

(三)、玩游戏:找找幼儿园里的尖尖角。

通过活动让孩子知道在教室、户外也有很多危险的地方,活动、玩耍时注意躲避,保证安全。

安全教案:《受伤了怎么办》

执教者:范红仙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会避免受伤。

2、培养幼儿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好品质。活动准备:

1.受伤的事例图片 活动过程:

(一)启发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谈谈有关烧伤、烫伤、破伤的情况。

1、教师:小朋友你们有没有不小心被烫伤、烧伤或者是摔到跌破、划破过呢?那是怎么样的呢?有什么感觉?

2、教师引导幼儿通过讨论的方法了解应该怎样避免受伤?(1)教师鼓励幼儿讨论预防烧伤、烫伤、破伤的方法:小朋友有时候会不小心受伤,那我们平时应该怎样做才能避免受伤呢?(教师提供时间给幼儿结伴讨论,同时深入到幼儿的讨论当中,听听幼儿们说的有关情况是怎样的。)

教师用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巩固记住平时生活中应记住的问题:中午老师在盛午饭的时候小朋友能不能靠近?能不能在教室里面跑跳呢?在平时能不能乱跑?玩耍得很过分呢?妈妈煮饭时能不能站在旁边呢?能不能玩火?能不能玩尖利的东西?

3、教师向幼儿简单介绍受伤后自救的方法

(1)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如果大人不在身边,你或者别人受伤后,你该怎样做?(2)教师总结:如果烧伤、烫伤,可以把伤口露在外面,用冷水冲洗,然后马上请大人帮忙等。

4、总结评价,结束活动。

安全教案:《候车小常识》

执教者:范红仙

活动目标:

1、了解不同的交通工具行驶的不同地方.2、知道候车时的注意事项

3、学习按照一定的顺序讲述图画内容 活动准备:

1、《候车小常识》挂图及幼儿用书

2、有关汽车、火车站、机场、码头等场所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拿出各种交通工具及其停靠场所(如汽车、火车站、机场、码头等)的图片,请幼儿说一说:有没有到过这些地方?为什么去这些地方?在这些地方有什么发现呢?火车是在什么地方行驶呢?轮船在哪里行驶呢?

(二)指导幼儿观察挂图或幼儿用书《候车小常识》的画面,请幼儿想一想,说一说: 你有没有等过车?你知道等车时要注意什么吗?在路边站台等公交车时,不要拥挤打闹,不要跑到马路上去.去候车大厅等车,不要带气球或其他容易挤爆挤碎的玩具.坐自动扶梯进出候车大厅时,要靠扶梯右边站立,把左边留出来,给急着上车的人快行.不要乱摸乱玩候车大厅里的设备和按钮.坐在大厅里等车时,不要把脚放在论座位上或伸在过道里,以免给其他的乘客带来不便.不要在等候的地方扔垃圾,保持环境卫生和整洁.在火车地铁站台等车时,不要站到黄色安全线外面,以免发生危险.(三)请幼儿两两一组,互相看图讲述候车小常识,注意提醒幼儿按照一定顺序进行讲述.安全教案:《在家中玩耍》

执教者:于琴

活动目标:

1、在参加活动中通过观察和讨论,了解在家庭环境中活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2、根据已有经验,在木偶表演中,发现他人活动的危险,并积极为他们提出安全建议。活动准备:

1、事先与住在幼儿园附近的幼儿家长联系

2、小男孩和小女孩的木偶。

3、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活动过程:

(一)带幼儿参加真实的家庭环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教师: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们去一个小朋友家做客,你们想去吗?

(二)幼儿观察客厅,了解在客厅的安全注意点。

1、观察客厅,熟悉客厅中的摆放。

教师:我们先来到他们家的客厅,发现客厅中存在的危险。

2、引导幼儿观看木偶表演,发现客厅存在的危险。

3、引导幼儿观察餐厅,知道在餐厅中的安全注意点。

(1)引导幼儿观察餐厅,了解餐厅中的物品摆放

(2)引导幼儿观看玩偶表演,发现餐厅中存在的危险。

4、引导幼儿观察卧室,知道在卧室中的安全注意点。1)引导幼儿观察卧室,了解卧室中的物品摆放。2)引导幼儿观看玩偶表演,发现卧室中存在的危险。

(三)观看教学挂图引导幼儿总结,结束活动。

教师:今天我们去做客,发现了小弟弟和小妹妹的危险,我们还帮助了他们。那我们在家的时候呀注意些什么呢?

第五篇:《在劳技教学中三种

《在劳技教学中“三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示范—模仿;自学—发现;指导——实践》

大连教育学院劳技教研员 单少华

一、课题的由来

随着劳动技术课教学方法研究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的推进,我们课题组深刻地体会到,教法的研究也是学法的研究。因教学活动是师生双边活动。即教学活动是师生双方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而开展的一系列教与学的活动。素质教育的教学过程应成为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发展的过程。教师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条件和环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乃至自主地或独立地学习。劳动技术课的教学最主要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学习技术的方法及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与能力。使学生学会一些技术和培养他们的品质。劳动技术课教学要突出劳动技术课特点,要以操作训练为主线,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劳技课堂学生动手实践过程就是学生掌握技能,形成技能,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及创新意识的过程,是学生优良品质的形成及劳动习惯养成的过程。从而我们感受到教法与学法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劳动技术课教学方法的研究,必须根据劳动技术课的特点与学生学法结合起来,才能取得实效,才有推广的价值。

通过实践开始认为《示范—模仿》、《自学—发现》、《指导—实践》三种教学方法是目前劳动技术课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这三种教学方法既体现教师主导作用,又体现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二、“三种”教学法方法在劳技课堂中的具体运用

(一)“示范——模仿”教学方法

这是一种让学生通过观察模仿教师示范演示动作,来掌握基础知识和操作原理的教学方法。

1、适用范围

这种教学方法在劳技课中运用校为普遍,几乎劳技教师在每一节课中都运用这种教学方法。它适用对低年级学生的教学或操作较复杂而且学生不太容易掌握的教学内容。如《服装裁剪与缝制》,自行车前轴、飞轮等各大部件拆卸与安装,果树的修剪,绒线的编织,各种面食、菜肴的制作,家用电器的维修等等。

2、教法特点及应用好处

(1)突出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使教师能做到边演示边讲解边指导,学生边观看边学习边操作。

(2)加强直观教学,培养学生观察、思维、模仿、动手能力。(3)有利于教师课堂调控能力发挥,有利于培养学生劳动习惯,遵守操作程序、劳动纪律等。

3、教学要求

教师要采取直观演示法为学生做好示范。教学中教师要通过直观形象的语言、画面、动作、物品、教学器材等为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情趣。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模仿,对深奥的原理,生硬的知识学习变得容易起来。课堂由死变活,学生由被动为主动,在愉快教学情境中学到知识,做到“情景为主,直观地学。”

4、教学过程安排(1)课前准备

准备好上课所用的教具、器材;并将物品摆放到适当的位置。(2)导入新课

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巧设导语,使学生能够带着浓厚的兴趣进入学习状态,将学生的思维引入新的知识意境中。导语时间一般2-3分钟。(3)讲解演示

教师的演示是学生借以模仿的对象。因此,教师的演示要面向全体学生,要使全体学生都能看清楚;演示要直观、形象、熟练、准确、规范;讲解时语言表达要形象、清晰、简洁、语速适中,要抓住重点,讲清难点;要将演示的物品摆放整齐,排列有序,为学生操作做出榜样;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来调动学生视听器官,使学生通过认真地看仔细地听,初步形成操作印象。教师讲解演示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十五分钟。

此阶段需注意:教师要视具体教学内容、难易程度、学生认知规律来安排演示过程和形式,如分步演示或领做等。(4)指导操作

操作训练是学生掌握机能、培养能力、养成良好劳动习惯的关键环节。要做到:

1.在学生独立操作前,要使学生明确操作要领和注意事项,注意对学生教学操作规则、操作安全教育,加强对操作步骤方法的指导。

2.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操作时间和条件,保证学生都能参加操作。并且,要及时为学生排除操作遇到的障碍。

3.要及时掌握反馈信息,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恰当指导。4.要注意发现学生的好作品,及时予以表扬激励。

5.要抓住时机,加强对学生良好劳动习惯、道德品质的培养教育。

此阶段需注意:教师的指导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个别指导与集体指导相结合,不断矫正强化。对于较困难或较复杂的操作,教学时应分布骤示范、模仿,检查、反馈作好一步,再做下一步。即教师演示一步,学生操作一步。每一步都要保证质量。(5)检评总结

教师可根据课堂实际情况,选择不同检评总结方式。如成果展示式检评总结,可使学生在欣赏成果同时,取长补短,找到差距。

此阶段需注意:在总结时要启发学生谈自已的感觉。如谈劳动的艰辛、劳动光荣、成功的喜悦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等。(6)布置作业

作业设计要从培养学生劳动习惯上着眼,以课堂教学为基础,通过课外强化实践,达到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形成技能,巩固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7)整理器材

课程强束后要组织学生整理操作器材,清理好操作场地。抓住时机培养学生的良好劳动习惯。

(二)“自学——发现”教学方法

这是一种让学生通过自学,发现其中知识技能奥妙,掌握操作要领,懂得操作步骤的一种教学方法。1.适用范围

这种教学方法适用学习能力强,高年级学生;适用于教材中有较详细的操作示意图或所学知识技能学生接触过,操作比较简单、安全、无危险。有一些操作学生易犯一些错误,但不会造成物质损失,可以由学生先自学、操作,发生问题后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纠正。如《烹饪技术》中的原料初加工、凉菜的制作等;《服装裁剪与缝制》中手针的缝制、套袖的裁剪等;《自行车维修》中各部件名称、气门芯的拆卸、安装与维修等等。

2.教法特点及应用好处

1).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勇于实践的精神。便于学生学习方法。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3).有利于学生特长的发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3.教学要求

1).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亲自实践。

2).教师从中培养学生认真工作态度,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和积极进取的学习精神。

3).运用这种方式时一定要了解学生认知水平,发挥好教师主导作用,使其达到预期教学效果。

1、教学过程安排 1)课前准备

了解学生掌握知识能力和实际水平,准备好教具及师生使用的器材。2)导入新课

讲明本节课操作要求(有条件可放操作录像)。激发学生对本课知识学习的兴趣。3)自读课文

要求学生团结操作步骤来阅读教材,弄清操作要领,初步感知操作方法。

4)学生操作练习

让学生按自己理解的操作方法开始操作。学生操作时,教师要及时发现典型,让其上台演示操作。其余学生通过观看,找出操作方法。教师要针对教学重点和难点及时点拨,使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及亲自实践的经验在头脑中形成比较正确动作表象,初步掌握操作要领要求,再进行独立操作实践。在此期间,教师要巡回指导,重点放在操作有困难的学生身上,使其及时跟上来。本阶段还可以采取分组练习操作,让学生共同学习讨论,归纳讲解操作原理和操作要领进行操作练习。从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5)评比总结

可采取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讲评等方式,最后由教师或师生归纳总结。也可以每小组选代表上台表演,大家共同进行评比。

2、运用时需注意的问题

教师要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要根据课堂学生反馈的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如全班大多数学生都掌握不好,可采取教师演示,再让学生练习的方式进行。

(三)“指导——实践”教学方法

这是一种让学生通过亲自参与实践,教师及时指导点拨的教学方法。

1、运用范围

这种教学方法在目前劳动技术实践操作课中普遍运用。这种教学方法适用于劳动技术学科各种内容的操作实践课。

2、教法特点及应用的好处

1).突出劳动课特点,使学生都能参与劳动实践。2).有利于学生掌握劳动技术和劳动技能。

3).能锻炼学生意志,有助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

3、教学要求

教师要积极想办法、克服困难尽可能为学生提供亲自参与实践的机会和条件。一定要保证学生的操作安全。要以学生操作训练为主线,教师的施教之功,贵在引导,妙在开启。教师的导是“引路”而不是“走路”。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亲自动脑、动口、动手。将书本上学到知识变成一种技能。

4、教学过程安排

1)课前准备

(1)制定操作实践计划、目标要求、操作规程、注意事项、安全保证措施等等。

(2)落实实践的场地、器材。

(3)根据教学内容、实践场地及学生实践情况,制定操作实践方式。(4)复杂操作程序或太分散的场地,需提前举办某专项“小能手”“小先生”培训班。2)导课

巧设导语组织教学,也可也播放学生实践的录像。3)讲解本课教学计划要求等。4)划分组别,分配工具器材等。5)学生实践 对学生要求:

(1)每个学生能积极参与到实践中,充分发挥作用,主动地学习,大胆实践,充分展示自己。

(2)同学间要团结协作、互帮互学。

(3)自觉遵守劳动纪律,按操作规程认真操作,注意操作安全。对教师的要求:

(1)学生实践时,教师要深入同学之中,了解情况,及时反馈。要求不仅要对出现问题的学生讲,有些普遍性的问题还要对全体学生讲。可以采取个别与集体指导的方式,对学生及时点拨。(2)在指导过程中要针对学生不同特点,采取不同方式进行指导。要注意发现学生中先进典型,抓住学生闪光点及时激励引导,要善于发现和纠正某些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出现错误。

(3)在学生实践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有意识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主动学习精神。

(4)教师要认真组织调控好学生实践活动,保证学生操作安全,为学生排队一切干扰,随机处理好偶发事件,使学生能够集中精力有足够时间进行学习实践。(5)总结讲评

学生每次参加实践活动后,教师都要根据同学在实践中实际表现,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总结讲评。评价要实事求是,要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为目的。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引导学生端正劳动态度,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等。总结评价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在5分钟左右。如时间地不允许,可采取书面或留作用的形式进行。(6)整理器材

教育学生爱护公共财物,珍惜劳动成果。培养学生认真仔细,工作 5 有始有终的工作态度,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4、运用时需注意问题

当学生分散操作时要建立住处网络,采取多种形式,掌握学生真实的实践情况,如抽查,检查作品等方式,做好及时总结指导。

三、运用这三种教学方法必须遵循的原则

(一)教育性原则

劳技课教学虽以劳动实践为主,但它不同于一般劳动,它的主要目的是培养人、教育人。它要求在劳动技术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教育因素,在教学过程中要以教育、培养学生为主体目标。

具体要求:

1.结合教育。即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将思想品德教育与技能训练结合起来,使教育自然地、合情合理地渗透到每节课中。

2.及时教育。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捕捉学生闪光点及足,能抓住时机,及时地对学生进行恰如其分的引导教育。

3.个别教育。教师针对每个学生个性特点,给予及时点拨,使其发挥特长,主动发展。

4.达标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劳动观点、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劳动纪律及优良品质的培养教育。贯彻这一原则需注意以下几点:

1.教学目标制定要切合实际,有针对性。

2.教师要以身作则,要了解学生实际。3.注意教育的实效性,克服“穿靴带帽”“油水分离”的倾向。

(二)实践性原则

教学中以实践为主是劳技课区别其它学科最显著特点。即让学生亲自参加实际操作和劳动实践,来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提高能力。贯彻这一原则,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教学设计要以强化学生实践为主线,合理安排教学结构,保证学生实践时间。

2.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动手的机会和条件,使每个学生都有同等动手学习实践的工具和场地。

3.实践中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基础知识的学习与劳动技能训练结合起来,加强劳动技能训练,增强动手能力。贯彻本教学原则需注意以下几点:

1.不能将学生操作训练变成单纯地机械模仿。

2.不能用教师的讲授示范代替学生操作训练。3.不能以学生单纯劳动代替劳动技术课教学。

(三)技术性原则

掌握生产劳动的技术知识和技能是劳动技术教育的主要任务。贯彻这一教学原则。要做到以下几点:

1.加强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和指导力度。注意要讲清学生可以接受的操作原理,即为什么要这样做,不这样作会产生什么问题。使学生掌握好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

2.加强“技术点”教学。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选好技术点,指导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提高技术的迁移和运用能力。3.传授技术同时,注意技术的先进性和适应性。

1、贯彻这一原则需注意的是:

(1)技能的训练要与培养学生能力和劳动习惯结合起来。(2)要从实际出发,结合当地经济需要适当引进新技术。

(3)学习技能要注意与相关学科联系,开发学生智力和创造力。

(四)直观性原则

学生在获取知识时,通过直观教具,自然实物,形象地语言动作及生动表象,利用学生多种感官,来增强学生感知,使学生快速掌握知识技能。贯彻这一教学原则:

1.选择好与教材内容相关的直观教具。如实物、图片、器材等等。

2.选择恰当教学方法。如:搞好直观形象的演示,帮助学生掌握操作要领。

落实这一原则应注意:

1).教师要克服困难,准备好直观教具,进行直观教学。

2).直观教具的使用,要符合教材和学生实际接受能力。要为学生创造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服务。3).教师演示动作要准确、熟练,要面向全体学生,语言表达要清楚、简洁。使全体学生都能看清楚、听明白。

(五)“三个相结合”的原则

“三个相结合”即教师、学生、家长相结合;学校、社会、家庭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这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用结合,不断学习新技术,发展学生特长,培养学生支手能力,养成良好劳动习惯,快速掌握技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贯彻这一原则:

3.要建立家庭或校外实习场(园)地,为学生提供实践场所。2.建立与家长联系的信息反馈卡,及时了解学生实际。

3.作业要与学生实习场(园)和学生特长结合起来,有意识拓宽知识面,培养学生能力。

需注意的是:

1).要协调好各方面关系,落实地场地,制定有力措施。2).教师要了解学生实际,保证教学效果。

3).要建立评比、检查、总结、反馈等一系列制度,使其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下载关于舞蹈教学中的三要素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舞蹈教学中的三要素.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舞蹈教学总结

    舞蹈教学总结 幼儿舞蹈以其流畅优美的音乐和形象生动的体态动作,反映幼儿的童趣、童心,是幼儿喜闻乐见爱学的一种艺术活动。它对于丰富幼儿审美经验,培养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

    舞蹈教学反思

    舞蹈教学反思 篇一:舞蹈>教学反思舞蹈是一种表现艺术,舞蹈课上,或蹦跳、或表演,通过对舞蹈的表现,使学生能够充分地展示自我,获得美的享受和成功的愉悦。因此,培养孩子的自信......

    舞蹈教学案例

    把舞蹈请进小学音乐课 ——《金孔雀轻轻跳》舞蹈教学案例 一、课题:《金孔雀轻轻跳》 二、案例背景说明: 这节课的教学理念是:“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为动力,构建互动型教学。”......

    舞蹈教学论文

    浅谈中等职业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 摘要:职业教育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所掌握舞蹈的基础理论知识与舞蹈的基本技能,主要是作为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职前训练,并非培养专业舞蹈演......

    舞蹈教学总结

    舞蹈教学总结1 我们的舞蹈课程是根据同学们的身体发展特点及其心理发展的需要而开设。舞蹈教学的目标是:1、培养同学们喜欢跳舞的兴趣和舞蹈时愉快的心态,能大胆的进行表演。......

    舞蹈教学心得体会

    舞蹈教学心得体会13篇 舞蹈教学心得体会1 转眼间,一学期的工作已结束,回顾这一学期,既忙碌,又充实,有许多值得总结和反思的地方。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又与普通教育有密切的联......

    舞蹈教学工作总结

    舞蹈教学工作总结14篇 舞蹈教学工作总结1 本学期的舞蹈教学结束了,孩子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很大的进步,特别是舞蹈基本功和舞蹈表演能力,孩子们通过几学期的舞蹈学习,都爱上......

    舞蹈教学工作总结

    舞蹈教学工作总结1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爱好,调动幼儿学习音乐舞蹈的积极性,是进行音乐教育的基础,以下是我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的初步体会:调动她们学习音乐的愿望和积极性,选择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