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教新课标三下第1课《燕子》教案1
1《燕子》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 会认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22个词语(见词语表)。
⑵ 培养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语言,想像语言情境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
⑴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⑵ 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⑶ 学习作者细致地观察和一些表达方法,积累好词佳句。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 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光彩夺目的春天景色。⑵ 培养热爱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课时安排】
两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导入新课:
⑴ 同学们,在自然界中有一种动物与春天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总是早早地向人们报告春天的讯息,知道它是谁吗?
对,它就是燕子。出示燕子投影片或图片。
(板书:“1、燕子”,并提示学生写“燕”的一短横不能丢)⑵ 你们了解小燕子吗?(学生说说已有知识)2、教师范读课文。
(播放优美的曲子,教师声情并茂地诵读课文)
二、自学生字新词
根据生字表、词语表自学生字新词。学习建议:
1、画出课文中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语。
2、问一问:在自学中,遇到读不准的字音,不理解的字词等问题查字典。
3、想一想:哪些生字和自己学过的字是同音字,形近字?应怎样区分?
4、写一写:哪些生字,词语不容易写对,写好,自由练习。5、读一读:请同学们自己轻声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三、检查自学情况
1、读生字组词(出示卡片),注意读准字音。2、选择正确的读音。3、组词:
俊()俏()拢()拂()倦()峻()悄()笼()佛()卷()
骏()稍()垄()沸()圈()符()谱()沾()添()奏()附()普()粘()填()凑()4、说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
近义词:聚拢──(聚集)
掠过──(拂过)反义词:偶尔──(经常)
增添──(减少)5、解决学生自学中的疑难。
四、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后说说每一自然段都写了什么。2、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中的燕子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3、指名读课文,想一想你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五、质疑、梳理问题
第二课时
一、观察插图,引入新课
从单元整体的角度考虑,不仅要了解燕子的特点,更要深入到本单元的主题: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观察插图:这是一幅乡村的村景图,你们仔细观察,找找看,哪些地方让我们感受到了春天?
提示:1、观察插图要按一定顺序。
(从上到下、从下到上、从左到右、从右到左、由远到近、由近到远)
2、图上最引人注目的是什么?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你看到的小燕
子吗?小燕子在图中起什么作用?
学生充分讨论之后,再让学生把这几个问题连起来说一说。引导学生把自己从图中感知到的内容和从自然界中观察到的景色联系起来描述,使学生在脑海中对春天美景和活泼可爱的小燕子形成比较完整的印象。
二 研读语言,理解内容
1、在认真观察图画的基础上,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怎样描写这幅美丽的春景图呢?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学生发言,可以直接读课文的语句;可以用自己的话描述。3、你觉得课文中的小燕子是怎样的小燕子? 板书:
()的小燕子
(学生发言:美丽的 可爱 活泼机灵 充满生机的 有趣的„„)
4、默读课文: ⑴ 思考:
从哪些语句的描写中看出这是一只(美丽的 可爱 活泼机灵 充满生机的有趣的„„)小燕子?用“____”画出来。
⑵ 想一想:
怎样朗读才能使人感到小燕子是这样的(美丽的 可爱 活泼机灵 充满生机的 有趣的„„)?
5、同桌交流。6、练习朗读: ⑴ 第一自然段:
学生读后,老师可以这样指导:
听教师读,你们发现老师读的与原文有哪些不同?并让学生在课文中标出不同之处:
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一个(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
学生发言:去掉了描写的词语。初步体会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教师点拨:添加上这些词语,有什么不一样呢?请你对比着读一读。
学生读书后发言:“光滑漂亮”、“俊俏”、“剪刀似的”这些词用得好,因为它们写出了燕子外形的美丽。
教师引导1:这些词语放在在句子中怎样朗读呢?请同学们自己尝试练习。
(这些词语的确很优美,朗读的时候语调要柔和一些,声音要轻一些)
教师引导2:解决同学质疑中的问题。为什么说“凑”成了活泼机灵小燕子?
(品味“凑”)① 查字典选讲:
凑:A、聚合:~钱。~数。~合。拼~。紧~。B、接近:~近。往前~。C、碰,赶,趁:~巧(碰巧)。
课文中的“凑”是几个方面合在一起的意思。② 这句话中指什么聚合在一起呢? ③ 为什么用“凑”?
学生发言:羽毛是美的、翅膀是美的、尾巴也是美的,它们合起来就组成了小燕子完整的美好形象。
深入体会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指导朗读: 一个“凑”字,就使这句话对小燕子的描写显得非常形象生动,朗读时应怎样读呢?
⑵ 第二自然段: ① 过渡:
活泼机灵的小燕子,在春天里从南方飞来了,那是一种怎样的情景呢?
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想一想作者抓住了哪些最能体现春天特色的景物。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把这些景物画下来。
② 归纳: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板书:雨 风 柳 草 叶 花)
③ 自由读书,边读边想像课文语言描述了一幅怎样的图画呢? ④ 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边看插图便展开想像。
⑤ 师生问读:
教师提问什么样的雨、什么样的风、什么样的柔柳、什么样的花和草等。学生很快就能明白课文写出了这些景物的色彩、姿态、数量,非常生动形象。
⑥ 追问:
小草儿,绿叶儿,各种美丽的花儿,都一起赶到春天里来了。课文中用了一个什么比喻句呢?出示后齐读比喻句。
(把它们比作像“赶集”一样聚拢来。这样写突出了春天树木茂盛,花草芬芳,充满了生机)
教师:想想赶集与春天的草、芽、花生长和开放有什么相似之处。学生:赶集的人很多,很热闹,春天的花、草到处都是,很多,也显得很热闹。
教师:古人说:“红杏枝头春意闹”。春天,百花盛开,确实给人以热闹的感觉。赶集的人是一起到集市的吗?
学生:赶集的人有先有后,春天的草也不是同时长出来的,花也不是一起开的。
教师:我们就要这样读书,要和生活联系起来,和自己的经验、经历联系起来。
教师:假如你们就是这些小燕子,看到这样的美景,都“赶来做什么”?
学生:赶来加入这百花争艳的盛会。
教师:这百花争艳的盛会,小燕子也赶来参加了,真是为春天增
添了生趣啊!
⑦ 引导:
课文中有一个小泡泡:我能想像出“赶集似的聚拢来”的景象。同学们,你们想到了吗?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说,初春,你会看到怎样地景色?哪些景物是报春的使者?
再看看插图,想一想怎样朗读才能使听众眼前浮现出光彩夺目的春天?
⑧ 练习朗读第二自然段。⑶ 第三自然段
① 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思考: 课文中具体写了燕子飞行的几种姿势?
用“____”画出描写燕子飞行时的动作,说一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读第三自然段。② 引导:
你从哪些语句中看出来的?
学生:燕子斜者身子从天空中掠过,唧唧地叫着,有的由这边的稻田上,一转眼飞到了那边的柳树下边„„
(师板书:斜、掠过、唧)
教师讲解:一个“斜”字把燕子飞行的特点写出来了,给人以又轻又快的感觉。杜甫曾经写过这样的诗句:“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
斜。”
③ 引导:
大家再读一读第三段,看谁读得让人感觉到燕子飞得轻快、姿态优美。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⑷ 第四自然段 ① 过渡:
可爱的燕子飞累了,落在电线上休息,那是一番怎样的景象?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的?
出示语句:
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成了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
② 朗读,追问:
“这多么像一首正待演奏的曲谱啊!”“这”指的是什么?看看书上的插图。
老师这里有一段五线谱,也就是曲谱,请想像一下,并对照一下插图,远远地看去,落在电线的燕子连同电线,像不像五线谱?
引导:
这是一个多么贴切而又生动的比喻!我们不能不佩服作者惊人的想像力!
走近看,这些小燕子什么样?(回读第一自然段)
离远看,这些小燕子什么样?这燕子像小黑点,正像曲谱上那一个一个音符。
使学生头脑中形成一幅画。
同学们想一想,这会是一首什么样的正等着我们去演奏的曲谱?(这一定是赞美春天,赞美小燕子的曲谱)③ 朗读第四自然段。三 总结课文,想像画面
1、这篇课文从燕子的外形写到燕子在春天里飞来,从燕子飞行的美,动态美;写到燕子停歇的美,静态美。春天因为有了燕子才更美丽,也更有生趣,使人们感受到春天的勃勃生机,充满活力。
2、同学们,画家画春天少不了燕子,诗人写春天少不了燕子,歌唱家歌唱春天也少不了燕子,可以这样说,少了燕子,春天会失去一半的美,下面让我们以赞美的语气再来读一读课文。
(选择段落读)
第二篇:人教新课标三下第15课《争吵》教案1
争吵
第一课时
师:同学们,你们好,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第十五课,谁同学们一起来读一读课题 生齐读课题
师:看了课题,你有什么想法?
生1:我觉得争吵是不好的,会伤害两个人之间的感情 生2:课文讲的是谁来谁在争吵,他们为什么会争吵呢? 生3:他们怎样争吵,吵了以后又怎么样了
师:问得好,相信通过学习,这些问题都能够迎刃而解的。接下来请同学们自由地来读一读课文,要注意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遇到难读的句子就多读几遍,别忘了给自然段标一标序号。生自由读课文。
师:大家都自学得非常认真,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这儿的词语,多媒体出示:嫉妒,服侍,承认,缘故,原谅,防御,戒尺,高尚,胳膊肘,瞟,骂,哼。师:请同学们互相来读一读,如果读错了,就请你给他纠正一下。生互读
师:谁来读一读呀 生1读词语
师:程程读得怎么样,谁来评价一下,生1评价
师:有哪些字的读音要提醒大家注意 生2:承认的承是后鼻音,请大家跟我读 生3:嫉(二声)妒不要读成嫉(四声)妒 生4:防御是什么意思?
师:是啊,防御是什么意思呢?请同学们找到课文中带有这个词语的句子,把它读一读。再想一想它的意思 生自读句子
师:谁来说说自己的理解。
生1:在课文中防御就是别人打我,我不还手,只是自己保护好自己的意思
师:说得真好,看样子大家已经这个词语的意思了,防御就是防守的意思,好,我们一起把这些词语再来读一读
生再次齐读词语
师:读完了词语,接下来我们要来读读课文了,这篇课文很长,如果按照上学、放学、回家的时间顺序,那么写上学部分的应该是哪几个自然段呢?
生1:我觉得写上学部分的应该读到第八自然段。师:那写放学后的又是哪几个自然段呢? 生2:9-13自然段。师:那最后一段呢?
生3:最后一段是写家里发生的事。
师:你们同意他们的说法吗?那我们就分三部分来读课文,其他同学们一边听一边想一想,他俩为什么吵架? 生1:读1-8自然段。师评价
师:课文在写谁和谁在争吵,为什么争吵
生3:克来帝把我的本子弄脏了,我报复他,把他的本子也弄脏了,于是,我和克莱帝发生了争吵。师:说得很清楚,那后来这两个人又怎么合好了呢?小包,请你继续读下去。生3读9-13段
师:读得真好,那谁来说说后来我俩为什么又合好了呢? 生4:克莱帝要我像从前那样做他的朋友,我答应了。
师:是的,好朋友握手言合,高高兴兴地回到了家,那回到了家以后,又发生了什么事呢?文文,你继续读 生1读最后一段。
师:读得很正确,那谁来说说回家后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生2:回家后,爸爸教育了我
师:好,那谁能把我和克莱帝为什么争吵,是怎么合好的,回家后又发生了什么事情,连在一块儿完整地说一说。这样,自己先准备一下。
师:准备好了吗?那谁先来说一说呢?
生1:克莱帝把我的本子弄脏了,我报复他,把他的本子也弄脏了,于是,我俩发生了争吵。后来,克莱帝原谅了我,我们又合好了,回家后,爸爸教育了我。
师:你说得不仅很清楚,还很连贯呢?好,现在请同学们把课本翻到33页,看看田字格里的生字,再到课文中去找一找带有这些生字的词语,把它画一画,再来读一读。生找词语
师:找到了吗,看一看是不是这些词,那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多媒体出示:石匠,抄写,墨水,肩上,毕竟,既然,戒尺,承认,缘故,愤怒,缩回,骂,替,扛 生齐读词语
师:读得不错,我们再来看看这些生字,在字形上有没有特别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生1:戒里面是横撇竖,不要写成成功的成。生2:既然的既右边第二笔是竖折。
师:你观察得非常仔细,这篇课文的生字中,还有一个生字我觉得挺难写的,那就是缘,请同学们来看老师来写一写 师范写缘字。
师:注意右边的第一笔和第二笔是竖折和横折。
师:看仔细了吗?那好,就请你打开生字本,把田字格里的生字每个抄两遍,再把词语也抄写一遍,开始吧。生写生字词语
师:刚才家都抄写得很认真,我发现有两位同学的字写得特别漂亮,程程还有小文,你们两个 愿意把自己写的字给大家看一看吗? 展示两位同学的字。
师:是啊,在写字前,我们要仔细观察这些字在田字格里面的位置,一笔一笔地写好它,那你的字也会越写越漂亮的。好,我们欣赏完了作业,接下来我们做一个口头练习,请大家给替来组个词。生1:代替,替补,替换 师:不错,一口气说了那么多,生2:还有替罪羊
师:说得不错,我们再来比一比组词 生3:原,原来,缘,缘故。
师:说得真棒,这节课我们就先学到这儿,同学们再见。第二课时
师:同学们,你们好,这节课我们要继续学习争吵,请大家打开本子,我们先来听写一下句子,听写句子“既然做错了,就要主动承认。”“爸爸愤怒地把戒尺折断了”
师:好,我们来看一下大屏幕上的正确答案,请你和同桌相互交换批改,对的打上五角星,错的就赶快订正。生同桌相互批改。
师:好,我们一起把刚才听写的这两个句子来读一读吧。
生齐读这两个句子
师:读得很好,在上节课上,我们初读了课文,还记得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生1:克莱帝把我的本子弄脏了,我报复他,把他的本子也弄脏了,于是,我俩发生了争吵。后来,克莱帝原谅了我,我们又合好了,回家后,爸爸教育了我。
师:你说得很具体,我在与克莱帝从争吵到合好的过程中,有着非常激烈的思想斗争,请同学们来读一读课文的1-8自然段,把我心里是怎么想的句子画下来,再读一读,体会体会。生自读1-8自然段。边读边画相应的句子 师:我们来交流一下,你画下了哪一句
生1:我画下了第三自然段的三四两句“心想,„„报复他”
师:其他同学,你们找到这一句了吗?这时候,这我心情是怎样的呢? 生2:这时我的心情是愤怒,生气的。生3:我想,应该还有嫉妒吧
师:是啊,我生气不仅仅是因为克莱帝弄脏了我的本子,还因为克莱帝得了奖,我很嫉妒,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个句子 生齐读这两个句子。
师:读得真不错,那还画下了哪个句子呢? 生2:我把第五段全画了下来。师:那好,你就来读一读这一段吧 生2读第五段。
师:读得很流利,那这时候,我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 生3:我很后悔。
师:是啊,想到我和克莱帝之间深厚的感情,我后悔极了,后悔骂了他,想找他认错,但是又没有勇气。这时候,我人心情又是怎样的呢?
生4:我很犹豫,心里想去认错,可嘴巴里又说不出来,我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师:说得对,那谁能来读一读这段话,把我后悔,犹豫的心情通过朗读表现出来。生1读第五段。
师:小样读得真有感情,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段话吧 生齐读第五段。
师:你们读得很好,从大家的朗读中,让我体会到***此时此刻内心的犹豫和后悔。我们继续交流,你们还画了
哪些句子?
生2:第八自然段的“即使人家打我„„”也是的
师:是的,这句话也写出了我心里的想法,克莱帝只是轻轻地碰了我一下,我就发了很大的火,而现在,为什么即使人家打我,我也只是防御绝不还手,生3:我知道,我故意弄脏克莱帝的本子是不对的,我已经后悔了,生4:因为我不想失去克莱帝这个好朋友。师:是啊,朋友才是最好的财富呀
生5:我不还手,也算是对克莱帝的道歉吧。
师:对呀,为了表达我的歉意,为了不失去这位好朋友,我告诉自己,“我只是防御,绝不还手”
师:在争吵的过程中,我的心里后悔极了,那克莱帝呢?请同学们再仔细地读一读课文的1-8自然段,把克莱帝是怎么说的句子画下来,体会一下。
生自读1-8自然段,画一画克莱帝是怎么说的句子 师:找到了吗,谁给大伙读一读
生1:我找到了三句“我不是故意的”“我在外边等你”“ 我在外边等你”
师:其他同学你们也找到这几句了吗?是啊,克莱帝的话不多,只有短短的三句,其中“我在外边等你”这句话出现了两次,那两次话中所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吗?请同学们再次仔细地读一读课文的1-8自然段,然后同桌相互交流一下
生自读1-8自然段,讨论交流
师:好,大家都学得很投入,那哪一组先来汇报一下
生1:我们组先来说,我们觉得这句话说了两次,意思应该是不一样的。第一次他说“我在外边等你”是想和作者算帐,第二次他说“我在外边等着你”已经没有了愤怒,是想和解。师:体会得真不错,还有哪组也想和大家交流一下。
生2:我们也觉得是不一样的,因为第一次说这话时,克莱帝是想教训我一顿,而第二次说这话时,克莱帝的眼里表现出来的不是愤怒,而是悲哀,从这里可以看出,他是想和我和好的。
师:你们组很会学习,能够通过描写眼神和态度的句子来体会人物的想法,还有补充吗?
生3:我们想补充,课文的第五自然段中写道克莱帝是个孝顺的,很受父亲欢迎的,他一定也会原谅我。师:补充的不错,从克莱帝平时的表现中,也可以推测出他此时的想法,看来克莱帝所说的这两句话意思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让大家体会到不同的意思,男同学读第一句,女同学读第二句
师:因为克莱帝的一句“我在外面等你”老师讲的功课我一句都没有听进去,这一天,过得可真漫长啊,简直就
是度日如年,在课文中有一个词准确地表达了这种意思,你发现了吗? 生1:是挨,终于挨到了放学,生2:挨写出了我的着急,挨也写出了我的担心,生3:我总想着争吵的事,不能安心听课,所以觉得难熬。
师:是啊,挨字在这儿用得非常地恰当,在课文的第十自然段中,也有一个动词用得特别好,请大家再来读一读课文的第十段,再找一找,师:找到了吗?
生1:“克莱帝微笑着„„做好朋友吧” 师:从拨这个词语当中你们又看出了什么? 生2:我从拨字可以看出克莱帝的动作很轻。师:是的,生3:从这个字看出,克莱帝的确是来和好的,而不是来打架的。
生4:拨字让我看到克莱帝很善良,争吵这件事虽然错不在他,但他能主动和解,师:是啊,一个小小的动作就让我们感受到了克莱帝的宽容和善良,请一位同学们来读一读这一段,让大家都感受到克莱帝的可爱,生1读这一段。
师:读得真好,我俩和好如初,高高兴兴地回到了家,爸爸知道了这件事情以后,态度又是怎样的呢? 生2:爸爸很严厉地教训了安立科,还把戒尺折断了,师:是的,我们一起把爸爸的话来读一读 生齐读爸爸的话
师:爸爸说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读懂了吗? 生1:爸爸说的是安立科应该先向克莱帝道歉
生2:爸爸觉得克莱帝是个高尚的人,安立科不应该向他举起戒尺,师:爸爸为什么说克莱帝是个高尚的人
生1:安莱帝能原谅我的错误,气量大,所以说他是一个高尚的人。师:是的,他是一个宽宏大量的人,还有吗?
生2:克莱帝更高尚的是自己没有错,却能主动向朋友提出和好,很不容易,师:是啊,是朋友的话,就不应该举起戒尺,永远不要用戒尺去伤害朋友,更何况是这样一位高尚的朋友呢,爸爸把戒尺折断了,也就是这个意思吧。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爸爸说的话
生齐读爸爸说的话
师:读得真好,那你们又是怎样来看待这件事情的呢?
生1:我是这样想的,只要是朋友,就应该友好相处,那怕对方不是一个高尚的人,也不能打他呀,师:你很会思考,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时也会和同学发生一些小小的磨擦,请你写一写发生在你和同学之间的故事,写完了以后,再来同桌互相交流,生写故事
师:写完了吗?我们来交流一下,谁愿意给大家读一读
生 1:有一次,我因为贪玩,作业没做,我人好朋友小汤把这件事告诉了老师,当时我很生气,责怪他不够朋友,并警告他以后少管我的事,当时,他一直默不作声,那天回到家,我打开语文书,发现书里夹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我这样做就是因为我们是好朋友,看到纸条,我感到很羞愧,第二天,我主动向他道歉,我们又成了最要好的朋友。
师:小样,你也有一位高尚的朋友,是小汤对吗?真羡慕你俩的友情,你事后能够主动地道歉,也是一个好孩子,还有谁也愿意来给大家读一读
生 2:我想说我和文文是一地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每天我们一起去上学,放学回家我们也一起走,那天,她到我家一玩,不小心把我最心爱的书签弄坏了,我生气了,要她赔,结果我俩不欢而散,从那以后,我一直都没有理她,上个星期三,我上体育课时摔了一跤,文文第一个跑上来把我扶起来,还陪我去医务室,文文让我很惭愧,我体会到了友情可比小书签珍贵多了,我们又和好了
师:写得真好,确实,友情比任何东西都要珍贵,在和别人的交流过程中,如果你能多为别人去考虑,那一定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矛盾的。
今天的这节课就上到这儿,同学们再见。
◇师生问好!
◇师借题质疑,概括内容。
◇师:(板书课题)读了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生:谁和谁争吵?
◆生:他们为什么争吵?
◆生:争吵后的结果怎样?
◆生:课文写了克莱谛不小心碰坏了我的本子,我想报复他,也碰坏了他的本子,这样我们俩就吵起来了,后来“我”和克莱谛和好了。
◇师:这种方法就叫按问题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师讲读第一段
◇师:在学习第一段时,老师会教给你们一种读书方法,分三步学习,请注意是分哪三步学习的。
◇师(稍停顿):第一步,谁能说说第一段的段意是什么,然后用一个字概括。
◆生:第一段主要写克莱谛不小心碰坏了“我”的本子,“我”为了报复克莱谛故意碰坏了他的本子,“我”与他发生争吵。用一个字概括是“碰”。
◇师:刚才这一步叫概括段意。第二步进行比较分析。抓住这个“碰”字作第一次比较:“碰”有什么不同?从哪里看出来?
◆生:克莱谛碰“我”是不小心的,从他“微笑着”向“我”解释看出来,“我”碰克莱谛是故意的,从“报复”这个词看出来。
◇师板书:微笑、报复
◇师:再抓住这个“碰“字作第二次比较:“我”和克莱谛有什么不同表现?
◆生:克莱谛不小心碰了“我“,“我”火了,骂了他一句。“我”故意碰克莱谛,他气得脸都红了,后来又把手缩回去了。
◇师板书:火、骂,气、缩
◇师:通过这两次比较分析,大家理解了这一段的内容。第三步:我们来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师:这一段中有两处写了克莱谛的话,我们应该怎么读呢?
◆生自读
◇师指名读
◇师:大家回忆,刚才我们是分哪几步来学习第一段的?
◇师指名答
◆生:(师出示小黑板)生齐读:
一、概括段意
二、比较分析:“碰”有什么不同?
表现有什么不同?
三、感情朗读 ◇师讲读第二段
◇师:请大家运用老师教给你们的读书方法试着学习第二段。
◆生自读第二段,边读边思考
◆生:第二段写他们争吵后等着对方时的不同表现。用一个字概括,我觉得用“等”字好。
◇师把小黑板上的“碰”字换成“等”字
◇师:(指小黑板)抓住这个“等”字默读课文,他们俩都是“我在外面等着你”,这里有什么不同吗?
◆生:克莱谛等着“我”是想跟“我”和好,从“悲哀”这个词可以知道,他的心情很难受。
◆生:从后面的结果也可以知道克莱谛是想跟“我”和好。
◆生:“我”等着克莱谛是想着“防御”。
◇师:抓住“等”字作第二次比较,“我”和克莱谛有什么不同表现?
◆生:“我”是偷偷地看克莱谛,克莱谛是用眼睛瞟“我”。
◇师板书:偷偷地看,用眼睛瞟
◇师:只有这一段有第三次比较,那就是心理活动的比较,这段中有很多地方写了“我”的心理活动,哪几个自然段写了?
◆生:五、六、七三个自然段。
◇师:“我”的心里是怎么矛盾的呢?下面三个句子,在转折词的前面写了“我”的不少想法,你能 其中的一个完整地说句子吗?
◇师出示灯片
1虽然(),但是要我向他承认错误,我觉得太丢脸。2虽然(),可是“请你原谅我”这几个字怎么也说不出来。3虽然(),可我心里却在想着父亲说过的话。
◇师:(小结)这段写了克莱谛的心情没有?
◆生:(齐答)没有。
◇师:但有一个地方可以反映出他的内心世界,哪一句?(指名读)
◇师:(出示灯片)从他的表情里面可以看出克莱谛心里可能想些什么? ◇师讲读第三段
◇师:请大家继续运用这种方法自己学习第三段,同桌讨论,完成第三步。
◇师指小黑板,教师提出要求,安排自学;接着按三步检查自学情况,最后让学生分角色朗读
讲读第四段
◇师:(生读第一句)“这件事”指的是哪件事?“我”会怎样把这件事告诉父亲?
◆生:“这件事”指的是“我”和克莱谛争吵的事。
◆生:“我”会这样告诉爸爸:“爸爸,爸爸,今天,克莱谛不小心碰了我,我故意把他的本子碰坏了。后来,克莱谛主动跟我讲和了,我俩又成了好朋友。”
◇师:(生齐读父亲的话,并理解意思)请大家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师总结全文,提示中心:学了这篇课文,你喜欢谁?为什么?请你选择一件自己与同学之间团结友爱的事说一说,把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说具体。
第三篇:人教新课标三下第32课《夸父追日》教案
32*夸父追日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感受夸父的执著、奉献精神。
3.会复述这个故事。
课前准备:
将学生的座位按学习小组排列成“马蹄形”。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在遥远的古代,有这么一个人,他为了让光明永远普照大地,于是他拿起手杖,提起长腿,迈开大步,向着西斜的太阳追去,他能追上太阳吗?他给我们留下一个怎样神奇的故事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夸父追日》。
二、自主读书,感知大意
1.自主试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拼读一下,读不通的句子多读几遍。
2.自主练读: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并想一想喜欢的原因。
3.默读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合作读书,感情朗读,复述课文
1.小组内轮读,练习读正确、读流利。
2.小组内评读喜欢的段落,交流读书感受。
3.小组内练习讲这个故事,可以自己讲,可以合作讲。
四、全班交流,评价补充
1.随机抽查每组一至两名同学朗读喜欢的段落,交流喜欢的原因,其他同学评价补充。
2.各组推选代表或合作讲故事,评选故事大王。
五、课外拓展
1.绘制一幅夸父变成大山、手杖变成桃林的图画。
2.继续收集神话传说故事。
第四篇:人教新课标三下第17课《可贵的沉默》教案1
可贵的沉默
教学目标:
1.认识“迅、蕴、霎”等9个字,会写“贺、顾、迅”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祝贺、神气十足、左顾右盼”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主要内容,懂得应回报父母的爱,学会理解和关爱别人。
4.学习在人物语言、动作和神态的描写中体会人物心理。
课前准备:
1.课文插图及歌曲《懂你》。
2.文字投影片。
3.学生查找自己最满意的生日照片或一份生日礼物。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整体感知
1.(出示插图,揭示课题)同学们,我们在单元导读时已大致了解了课文内容,请大家认真观察这两幅图中学生的表情和动作,试着用合适的词语形容两幅图。(如,第一幅图:热闹、兴奋、骄傲、兴高采烈;第二幅图:沉默、不安、羞愧、不好意思等)
2.朗读课文,读准字音,了解大意。
a.学会自由读课文。
b.检查生字读音:蕴,读“yùn,不读wēn;霎,读shà,翘舌音,不要读成sà;拙,读zhuō,不要读成zhuó。
3.质疑,再读课文: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学生在同一节课堂上会有这样截然相反的表现呢?让我们再一次默读课文,哪些段落是写第一幅图片的,哪些段落是写第二幅图片的。
4.汇报交流。
二、提出要求,合作学习
1.同学们在读书中一定发现了课文中对话很多,而且这件事好像就发生在我们身边,那我们就分角色来读一读课文好吗?
2.确定读书的角色分配,提出读书要求。
a.把课文读流利,正确。
b.画出描写自己所读角色的语言、动作和表情的句子,再认真多读几遍,读出人物的语气,仔细体会应该怎样才能读好。
3.师生合作读课文。
4.反馈评价——指导读书。
三、指导写字,积累词语
1.出示要写的字,指导书写
2.搜集好词佳句。
四、拓展作业
《我给妈妈洗一次脚》为题,写一写感受。
第五篇:人教新课标三下第15课《争吵》教案3
争吵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石匠、既然”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人物的心理变化。情感态度目标:
体会父亲说的话的含义,懂得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相互宽容,并学着处理同学间发生的问题。教学重难点:联系课文内容体会最后一段中父亲说的话的含义。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质疑。
1、指读课题,正音。
2、质疑。(谁和谁争吵,为什么争吵,怎样争吵,争吵后各有什么表现,争吵这件事使我们明白了什么。)
3、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自己读书,讨论解决)
二、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1、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把课文读通读顺。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辅导。
三、指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指名分别朗读课文。
2、纠正。
四、再读课文,解决问题
1、“谁和谁争吵”(“我”和克莱谛)板书:“我”、克莱谛
2、“为什么争吵”。(1)自读1?4自然段
(2)指名回答(克莱谛把我本子弄脏,我报复他,把他的本子也弄脏了)板书:弄脏本子(3)指导朗读描写怎样争吵的句子。
(4)讨论:当克莱谛弄脏我本子后,我为什么报复他,弄脏他的本子?(心里嫉妒)A、理解“嫉妒”一词。
B、指导朗读描写克莱谛生气的句子。
五、小结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明确学习内容
在日常生活中,假如你和好朋友发生争吵,你的心情会怎样?这一课讲的是两个好朋友因一件小事而发生争吵之后,他们心情有怎样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所要学习的内容。
二、自学课文,体验探究
1、自由读课文的5?14自然段,想想争吵之后他们怎样想,怎样说,怎样做的。
2、默读课文的第二部分,画出体现“我”和克莱谛心情的句子,联系上下文,试着理解它们的含义。要求边读边动笔圈圈、画画、注注。
3、教师巡回指导。
三、检查自学,汇报交流
1、体会我的表现及心情。(1)汇报我的表现的句子。
(2)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把你的感受读出来。我的心情变化:
不安、后悔 想认错又没有勇气
2、体会克莱谛的表现及心情。
克莱谛不时用眼睛瞟我,从他的眼睛里表现出来的不是愤怒,而是悲哀。克莱谛所说的“我在外边等你”同安利柯理解的一样吗?(1)同桌互谈看法。(2)全班交流。
(3)教师联系后面的段落适时点拨引导。
(4)由此可以看出克莱谛是个怎样的人?(心胸开阔、宽容,不斤斤计较,友好待人)(5)指导读克莱谛的话。①指名读。
②教师指导:你已经读出诚恳了,如果能带着微笑读会更好,再试一遍,好吗?谁再来读?
3、此时安利柯的心情怎样?(激动)为什么?指导读安利柯说的话“再也不了!再也不了!”师范读,后指名读,然后齐读。
4、分角色朗读表演体会
四、体会父亲说的话的含义
齐读最后一段中父亲说的话“既然你错了,就应该第一个伸过手去请他原谅,而不应该向一个比你高尚的朋友举起尺子”,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五、小结评价人物
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个人物?喜欢他什么?
六、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1、读了这一课后,你想到了什么?
2、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类似的事情,会如何处理? 板书设计:
15、争吵
“我” :不安、后悔
悲哀 跟上来
克莱蒂:微笑 拨开尺子 像从前那样,不再吵 温和(谅解的表情)搭在我肩上
(宽容的动作)(友好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