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依托文体规律彰显童话教学效益摭探
依托文体规律彰显童话教学效益摭探
摘 要:童话教学除了一般课文教学常用的识字解文、结构梳理、感悟语言外,还应紧扣童话的文体特点,深入童话内蕴,感受其独特魅力。文章提出要聚集童话创作特质,在感知中激荡童心;强化角色内在体验,在感知中激发童趣;紧扣文本言语形式,在想象中激活童言,更好地促进学生核心能力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童话教学;文体规律;教学效益;童心;童趣;童言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13-0077-01
童话通过丰富的想象、夸张的手法反映生活,塑造了一个又一个深入人心的形象,深受学生的喜爱。入选教材之后,童话成为了促进儿童成长的助推剂。童话教学,作为阅读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除了一般课文教学常用的识字解文、结构梳理、感悟语言外,还应该紧扣童话的文体特点,深入童话内蕴,感受其独特魅力,引领学生学习童话的语言智慧,顺应童话的学习规律。
一、聚集童话创作特质,在感知中激荡童心
童?的文本创作与其他文本有着较大的不同,无论是语言风格、素材选择以及作者的整体性构思,都彰显出鲜明的童话特色。因此,童话教学需要聚焦童话的文体特点,将教学的关注点聚焦在童话独有的认知过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文本的内涵。例如,人教版二年级上册《雾在哪里》一文,作者并没有就“雾”讲多少科学知识,而是将这一学生非常熟悉的自然现象比拟成孩子,赋予天真可爱的特点。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从前有一片雾,他是个又淘气又顽皮的孩子。”雾会飞、会躲、会藏、还会自言自语,真是个孩子。“淘气、顽皮”为雾孩子后面的思想行为定下了基调,这正是此篇童话的精髓所在。教师可相机引领学生朗读课文,从中找出雾的淘气和顽皮:他把大海船只、天空太阳、海岸城市连同一切都藏起来了;他把小黑猫也藏了起来,最后连自己也藏起来了。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在充满孩子气的自问自答中感受童话的特点,体味童真的乐趣。
学生对雾这个淘气顽皮的孩子有了深入的了解,教师则可以提问:那他又是用什么把这一切藏起来的呢?课文中虽然没有提到,但插图清晰地画着雾孩子有着宽大的白衣服,那是用来藏住一切的宝贝,他那鼓起的腮帮,吹出白色的气体是藏住一切的法宝。教师可抓住这一契机引领学生进行口语表达的练习,为学生深化对文本的理解,与雾孩子形成心灵的对话奠定基础。
二、强化角色内在体验,在感知中激发童趣
童话是孩子心中那个神奇的世界。每个孩子都渴望成为这个世界中的一员。因此,教学中教师可以依据文本特色,凸显童话的趣味性,提升学生的参与热情,让他们成为童话中的某一角色,体会其中的酸甜苦辣,百味人生,从而为走进文本、深入解读文本提供支撑。例如,人教版二年级上册《雪孩子》一文,作者融入了许多雪孩子的语言和动作的描写,“不好了!小白兔家着火了!”“他一边喊,一边向小白兔家奔去。”“小白兔,小白兔!你在哪里?”“雪孩子冲进屋里,冒着呛人的烟、烫人的火,找哇找哇,终于找到了小白兔。”教师首先引领学生在文中圈画出这些语句,并以第一人称“我”代替文中的“雪孩子”与“他”。这样学生就成了雪孩子,他们可以紧扣童话的语言,调整自己的认知思维,更好地进行感知与思考。然后组织学生进行文本的朗读,分角色表演。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轻松地理解了文本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特点,还深刻地洞察出文本独有的认知资源,体会当时雪孩子救小兔的急切心情,也会更钦佩雪孩子的勇敢和无畏。
将身心浸润在童话的角色中,学生自然对课文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和体会。学生通过角色表演,真正走进童话世界,感悟经典童话的精神内涵,产生情感的共鸣。
三、紧扣文本言语形式,在想象中激活童言
语文教学的两个重要板块是口语交际和习作练习,除了教材中精心的安排之外,教师还应有意识地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渗透儿童的语言运用实践。针对课文中许多地方都存在着作者刻意留下的空白,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大胆地推测、想象、拓展,以激活学生内心深处的思维意识,让儿童语言的稚嫩之花尽情开放。童话题材的文本根据儿童的阅读特点,往往将相同句式、段式反复使用。教师在解读文本过程中,要敏锐察觉这些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为学生语言实践创设最佳的平台。还以《雾在哪里》为例,课文的第九自然段:不久,大海连同船只和远方……都露出来了。这里“连同”一词共出现了四次,而且前后相关联的事物有着前大后小的特征。教师可以借助四个“连同”拓展学生的口语实践,首先为学生提供两组词语:高山、田野、河流、村庄,庄稼、树木、建筑、帆船。引导学生模仿课文内容从两组词中各选一个词说一说:()连同(),()连同(),都藏了起来。
“儿童是成人之父,是上帝派往人间的天使。”他们有着与成人完全不同的认知思维,更有着超越成人的想象力。在这一案例中,教师正是创设了可感先后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意识和情感体验,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每种文体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有着与其他文本不尽相同的教育资源和内涵。教师要善于开发、运用童话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深入感知的过程中丰富内在的认知体验,促进学生核心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章志英.中低年级童话教学策略浅谈[J].小学教学参考,2016(06).[2]高玉翠.小学语文童话教学面面观[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8(01).
第二篇:中职专业课教学设计模式摭探
中职专业课教学设计模式摭探
摘 要:文章就教学设计基本理念下的中职专业课教学方式进行探讨,指出要将教学设计理念更好地融入到生活中,使中职专业课教学设计更具新鲜感,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注重“动手优先”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中职教学;专业课;教学设计;分层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18-0050-01
如今,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教学理念的改变,人们已经很难找到“放诸四海而皆准”的教学设计了,教学设计的具体化和多样化是必然趋势。因此,中职专业课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必须做到与时俱进,抓住专业和学生的特点,对教学方式和方法进行改进,开发特色课程,实行分层教学。同时,中职专业课教师要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逐步向引导式教学方向转变,采取多种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下面,就如何在教学设计基本理念的指导下改进中职专业课教学方式进行探讨。
一、分层模块教学法
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是新时期教学设计理念的重要特点之一。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一味地向学生灌输新知识,却忽略了新知识和原有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使学生总是处在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下,不能很好地消化所学的知识,学会了新知识,就忘了旧知识,进入了学习→遗忘→学习→再遗忘的学习节奏。长此以往,必然会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和学生知识结构的建立。
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学生的差异性是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也是中职专业课教学的难点所在。由于学生知识基础、思维习惯、性格脾气等各方面特质的不同,其看待和理解问题的方式也各不相同。传统的教学理念对于学生的差异性缺乏重视,在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共性,忽略个性,从而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学效率的提高。
随着教学理念的更新,学生的个性发展逐渐引起了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方式应运而生。鉴于中职专业课的实验环节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一改以往课堂教学先教后学的局面,从单项实验训练入手,对学生进行分组,在训练过程中帮助学生规范实验操作,提高技能水平,同时培养每个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的能力。在完成了单项训练后,进入综合训练环节,教师可通过训练锻炼学生的整体装配能力,培养学生的群体合作精神。在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要和学生一起探讨、研究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这样,学生通过教师的指导,学会了解决问题的思维和方法;教师通过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了解了学生当前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使得引导更有针对性。
三、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将教学设计理念更好地融入到生活中
生活化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途径之一。调查表明,当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距离较远时,学生很容易流露出倦怠和厌学的情绪。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尽量注意生活化,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用生活中的事例,尤其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事情作为教学案例,这样可以化抽象的专业知识为具体的生活现象,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
2.教学设计更具新鲜感
一成不变是导致疲劳和倦怠的重要原因之一。教师要改变沉闷的课堂气氛,增加课堂教学的活力,就要打破已有的教学设计套路,敢于创新,通过新颖的教学设计引发学生对于专业课学习的兴趣,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学内容上来,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3.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信息化的发展,为教学设计的创新和教学手段的丰富提供了有效途径,多媒体教学已经逐渐为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接受和采用。在多媒体的帮助下,枯燥的专业知识变成了形象的影像、动画、图片。教师可以通过动画来演示实验过程,让学生详细了解和掌握实验的每一个步骤。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变换,不但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加专注,而且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记忆。
4.注重“动手优先”的教学方法
实验和实习量较大是中职专业课的主要特点,这就需要教师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设计中贯彻“动手优先”的理念。在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和实习的时候,教师不但要调动起学生参与实践的热情,更要引导学生对实践内容进行设计和构思,在实践完成之后,教师要和学生一起总结实践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作为日后实践的积累。从以往的实践情况来看,“动手优先”理念为主的教学方法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教学效果良好。学生“动手”实践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技能训练的过程。正是在动手的过程中,学生实现了所学知识的巩固和运用,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知识面,培养了独立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既是专业课教学目标的体现,也是新课改“以学生为本”的必然要求。
四、?Y论
总之,教学理念的更新,带来了教学设计的革命。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不断涌现,极大地改变了中职专业课教学设计的现状。在广大教师的努力探索下,中职专业课教学设计模式会越来越趋于完善,教学方法和手段也会越来越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张国红.走向知行合一:中职专业课教学方法研究述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26).[2]袁喜.浅谈信息化背景下中职专业课教学设计[J].职业,2017(11).
第三篇:生物教学中体验式教学理念的运用摭探
生物教学中体验式教学理念的运用摭探
摘 要:体验式教学是重视学生情感态度教学目标实现的一种有效教学方法,将其运用到生物教学中,对提高生物教学效果,解决生物教学难题,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对生物教学中整合体验式教学理念的价值体现和实践路径进行探讨,以创新生物教学方法,实现生物教学目标。
关键词:生物教学;体验式教学;价值体现;实践路径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15-0085-01
一、生物教学中体验式教学理念的价值体现
体验式教学理念倡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亲身经历和实践获取知识,掌握知识内在的逻辑关系,对事物从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认知,促使学生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得到全面发展。在生物教学中引入体验式教学理念,其教学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验式教学要求教师为学生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融入到教学情境中,主动建构知识体系,能够使他们感受到生物学习的乐趣。二是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体验式教学重视学生的亲身体验和实践,教师利用可听、可视、可感的多媒体教学技术为学生营造体验氛围,能够唤醒学生投入学习过程的欲望,发挥学生的特长,开拓学生的思维,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三是培养学生探索精神。体验式教学摒弃了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思维的束缚,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能力、创新能力、探究能力,探寻生物规律,掌握生物知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四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体验式教学使学生从被动学习的角色中解脱出来,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究者和建构者,为学生构建起自主学习的框架,能够使学生喜爱上知识体验的过程。同时,在教师的点拨和引导下,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生物知识的有效方法。
二、生物教学中体验式教学理念的实践策略
(1)体验式教学与情境教学整合。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应当将体验式的教学理念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体验式教学,让他们自行对教学内容进行思考和体悟,进而将所学的生物知识内化。由于生物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若是仅以板书的形式进行知识的讲授,很难使学生对生物知识有深入的理解。鉴于此,教师可将体验式教学与情境教学进行整合,让学生在情境中对生物知识进行体验。例如,在教学“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的内容时,教师可以事先准备两盆花,并用封闭的玻璃罩装起来,一盆放在阳光下照射,另一盆放在阴凉处,然后点燃两根蜡烛,放在两盆花中,同时让学生对蜡烛的燃烧状况进行观察,分别说出两根蜡烛的燃烧情况以及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当学生给出答案后,教师可进行评价,帮助学生掌握光合作用的原理。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得了充足的体验,进一步提升了学习能力。
(2)体验式教学与多媒体教学整合。多媒体教学工具在生物课堂上的运用,便于学生理解抽象的生物知识,还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主观能动性,从而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工具,可以展示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使学生直观地看到动物进食、迁徙、生殖的过程以及生物体内的生理变化过程,这些都将带给学生视觉上的体验,有助于加深记忆。
(3)体验式教学与日常生活整合。生物与生活之间存在着非常微妙的关联,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可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将体验式与日常生活整合起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充盈他们的生活经历,帮助他们将书本中所学的生物知识转化为实践应用能力。例如,在教学“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和调节”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为何吃了太咸的食物会感到口渴,为何身体大量排汗后要补充盐水,用饮料代替水的做法是否科学。上述问题提出后,由于都是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很容易激?l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他们产生疑惑和探究的欲望,自此引出本节课的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4)体验式教学与生物实验整合。生物实验是生物教学重点内容,是学生参与实践的主要环节。为此,教师可将体验式教学与生物实验进行有机整合,让学生在亲自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体验生物知识,从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教师可以将教材内容以生物实验的方式演示出来,使原本枯燥、无趣的生物知识转换为实验演示。学生在动手操作实验时可从中获得体验,不但可以强化对生物知识的理解,而且还能活跃课堂氛围,有助于教学效率的提升。例如,在教学植物的激素调节的内容时,为了使学生了解叶绿素的知识,教师可以开展提取叶绿素的实验,先将正确步骤教给学生,然后让学生在亲身体验和实践操作中掌握相关生物知识的原理。
三、结束语
总之,体验式教学是学生亲自参与教学活动,并且自主建构知识体系的一种教学方法。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将体验式教学与情境教学、多媒体教学、生物实验以及学生生活相结合,使学生在体验中获取知识、掌握技能、升华情感,从而构建高效的生物课堂,实现生物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任萌.高中生物课堂开展体验式教学的实践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2]曹满红.生物学知识体系构建中体验式教学的应用[J].科学教育,2010(04).[3]高桂兰.浅谈体验式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J].生物技术世界,2015(01).
第四篇:加强历史教学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摭探论文
摘 要: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能提高历史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历史核心素养。文章从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优势、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三方面,对加强历史教学、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进行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历史教学;问题意识;核心素养;教学质量
问题意识是人们产生疑问和困惑时,努力寻求答案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促使人们进行主动学习和探索。历史学科的过去性要求学生能够站在历史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在历史学习中,历史问题意识作为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究的心理状态,表现出来的是学生能够在历史素养的基础上提出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并以积极的态度进行探究。历史问题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在问题的探索中提升核心素养,同时,又在历史素养的基础上提出新问题,进而推进学生素养和思维的双向进步。本文从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优势、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三方面,对加强历史教学、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历史教学仍存在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将有利于教师总结出更多更好的教学策略,有利于历史教学的顺利开展。
(1)教学观念落后。受传统观念影响,有的历史教师教学观念落后,教授历史知识以让学生死记硬背为主,很少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成了储存知识的“罐子”。这种教学模式剥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和时间,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更不用说让学生探索新事物、了解历史事件的深刻含义了。学生对于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不能质疑,个性得不到发展,思维被抑制,对历史学习失去了兴趣和动力,因此,教师难以提升历史教学成绩和学生历史素养。
(2)教学方式单一。在传统历史学习中,学生获得历史知识的方法主要是通过教师的讲解和教师在黑板上大量的板书。在课堂学习中,学生往往会把教师的板书抄到笔记本上,在临近考试的时候进行突击背诵和记忆。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虽然能记住教师所讲的内容,但也只是照搬,缺乏分辨是非和探索的能力,影响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3)教育方式的约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学校、教师及家长都比较重视升学率。他们认为学生考进一个好的大学就会有一个好的未来,因而忽略学生对于知识的渴求,忽略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往往视历史为副科,认为可学可不学。这样的定位使得教师在教学中很难完成教学任务,很难提高教学质量。
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优势
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主体,素质教育提倡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一种非常好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需要学生主动思考,在历史学习中发现问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采用这种教学方式,能让学生在不断的思考中积极、主动地去了解历史、认识历史。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能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让学生体验到学习历史的乐趣。问题意识能促使学生在思考探索中获得新知,产生新的灵感。教师要制定学生问题意识培养方案,在学生掌握历史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对学生的历史学习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具有总结和概括的能力、分析教材内容的能力。这样,能让学生学会更好地总结学习所得,更好地分析史料,提高历史教学效率和质量,提升学生历史核心素养。
三、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
在历史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意识比较差,问题意识薄弱,而且历史学科是通过大量文字进行讲述的,在很大程度上提不起学生的兴趣。因此,历史教师应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从问题中了解历史,从问题中学习历史。
(1)以问题意识为教学核心。教师要将学生问题意识培养作为教学的核心,一切教学活动的开展都要围绕这个核心。学生养成良好的问题意识,就会善于发现问题,并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这样的教学才符合现代教育观念,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能尽情地展现自我,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2)探究问题意识培养途径。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主要途径是积极参与教师所提出问题的讨论,在参与中发现、探究、交流。这样的教学方式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历史教学效果。有专家研究过学生所具有的想象力的特征和发展趋势,数据证明在教学中使用问题式的教学方式更易于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现有水平,以便于教师开展针对性教学,不断优化教学设计。学生在问题意识的影响下,思维会更加活跃,探究欲望会更强。可以这样说,在一定程度上“问题意识”释放了学生的天性,学生不再是教师讲课的倾听者,而是课堂的主宰,会表现得更有生机和活力。
四、结束语
历史问题意识的养成,是养成学生人文素养的前提,是体现历史教学核心价值的精髓,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历史知识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喻照安,周娇.构建质疑课堂,实施对话教学--推动中学历史课程教学变革的新基点[J].湖北教育,2017(08).[2]傅瑜.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思考和实施[J].中学教学参考,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