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个人看法
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个人看法
中日甲午战争是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站争。按照中国的干支纪年,战争爆发的1894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这场战争以中国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而告终。中国清政府迫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压力,于1895年4月17日签订了《马关条约》。根据条约规定,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2亿两白银。中国还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并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投资办厂。
甲午中日战争无疑给了清政府一大重创,首先便是清政府多年苦心经营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据悉,清政府为了建立北洋水师,派遣了很多人到国外学习,邓世昌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同时,清政府又通过外交手段花重金购置了国外先进的军舰。这一水师刚建立之初,可谓浩浩荡荡,不可一世,并且远赴日本耀武扬威。这强大的水师当时也是让日本心头一阵,并向清政府俯首称臣。可仅仅过了20年,这支曾经不可一世的水师就被日本击溃,一瞬间,樯橹灰飞烟灭。这是为何呢?这是清政府的腐败和狂妄自大以及疏于对水师的管理造成的。甲午战端初开,恰逢老佛爷六十寿诞的喜庆,但对大清帝国而言,喜庆不可被破坏。所以一边是甲午战争,一边是慈禧太后的生日:一边是战事激烈,一边是歌舞升平。老佛爷的心思都不在这场攸关国家生死的较量上,又怎样去期待中国打胜仗呢?
再看看对水师的管理上,清政府可谓是将这几乎耗尽国库和难得一遇的进取心换来的北洋水师当作了装饰品,摆在那里恐吓日本等国家不要来挑衅,几年,几十年的不去维护,很多重要的元件都早已锈迹斑斑,士兵好吃懒散,不思进取,整日浑浑噩噩,不加以训练。也就是说,这好端端的北洋水师就被活活地酿成了一堆堆废铁,这样的残败景象,惨败也是不足为奇的。看看日本那边,经历维新变法后经济实力剧增,看到中国北洋水师后,更是励精图强,向西方国家借鉴学习,北洋水师建立后的20年,其实西方的军舰实力又有巨大的提高。当时西方来亚洲向我们指导时,清政府狂妄自大,觉得北洋水师已经无懈可击了,便对之不屑一顾;相反,日本却对之及其重视,倾尽钱财引进了全部技术。日本在军事上不惜花钱,在日常生活中却出奇的节约。据悉,日本天皇的太太用过的化妆品的铁盒子都会被拿去炼铁,进而生产军舰,大炮,武器。这样的民族,如何不让人恐怖啊!
有人认为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其实不然。就大的方面而言,清政府的灭亡也许是迟早的事,日本侵略中国,给中华民族带来浩劫也许也是历史必然。但就从这场战争本身而言,绝不是这样的。1890年,一场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使日本工业陷入困境,工厂停工,工人失业。为转移国内矛盾,控制原料和市场,日军挑起了甲午战争。
可小国毕竟还是小国,看起来挺牛,但骨子里还是穷。战前日本连续两年闹饥荒,即使一线士兵也仅能吃到白米饭加味增。因为缺少维生素的摄入,甲午一战日军死于脚气病的人数远远多于战死的人。
后勤保障到如此程度,可见日军已经是强弩之末。这样的日军,只得背水一战了,清军也正是因为上述原因导致惨败,然而,真要下狠心于小日本干的话,日本恐怕也难以招架。换句话说,用条约的损失去换取一场胜利是绰绰有余的,只可惜慈禧没有迁都再战的勇气,让日军白白撬走2亿白银和台湾岛,激发了列强瓜分中国的欲望。
第二篇: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几点看法
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几点思考
曹强
徐海学院
计算机专业
达内13-1
22130489 [摘要]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于1894-1895年,战争以清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结束,它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大耻辱。而就当时的综合国力而言,无论是经济还是军事实力,清政府都要在日本之上,而由于当时的腐败的政治体系与统治者的无能,终究以战败而结束,让中华民族逐渐走向了深渊„本文运用历史史料对比了甲午中日战争期间中日双方的经济,军事,制度等方面的对比,比较客观地分析探讨了战争失败的原因,说明了战争失败的根源在于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无法抵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关键词] 甲午中日战争、经济、军事、国内情况、失败原因
古往今来的战争史上,不乏以极少胜极多、以极弱胜极强的战例,但更多的是战争双方实力及各种条件的较量。如双方的“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中日两国国情的对比,国际关系的影响等等,总之是双方实力及各种条件。我们研究甲午战争也应从这些方面入手。
一、甲午战争前中国与日本的国内情况对比
清政府:清政府是满族乘中原混乱而入关建立的政权,所以国内民族矛盾一直存在。清末满汉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进一步加深,内部不稳的担忧是使清政府缺乏长期作战意志。同时清政府是腐朽的封建体制,官场中各派系明争暗斗、尔虞我诈,并且清政府的封建体制处于封建体制的衰落期,腐败不堪。清政府不接受西方国家的先进制度,他们顽固地认为祖先们创建的封建制度是完美的,政治制度的彻底改革不仅损害他们的利益,还会亵渎祖先。
日本:日本经过了明治维新摆脱了封建制度对资本主义发展的束缚,走上独立发展的强国之路,已经基本转变为现代资本主义制度,实现了较现代化的政治体系,各项管理制度都相对与清政府优秀。它建立起近代天皇制,由封建君主政体转变为君主立宪政体,国内政局虽有动荡,但以天皇为中心的政治体制从未动摇。这使日本政府可以集中全力进行对外战争,而且国内少许之矛盾,恰好在统治者的引导下成为向外扩张的动力。
二、甲午战争前中国与日本的经济对比
清政府:总体国力来说,清王朝超过日本,如:日本1893年预算收入为8804.5万日元,决算为11376.9万日元。中国1893年为8867万库平两。若以一两白银约等于1.5日元计算,中国财政收入超过日本决算数1000余万两。日本1893年进口8943.1万日元,出口9043.4万日元。中国1893年进口13506.5万(关平)两,出口12740.6万两。关平两比库平两略重,合计中国进出口值是日本的两倍还多。但是清朝的封建财政体系落后,工业基础薄弱。以国防为主,结构简单,企业管理体制缺陷甚多。
日本: 经历过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借助比较先进的近代财政系统,各项财政收入与清政府差距甚微,且日本重视工业生产,工业化程度远远超过清政府,例:甲午时清有铁路约400公里,1890年日本有铁路2733公里;1893年日本有轮船680艘,110205吨,1894年清招商局有26艘轮船22900吨,民间轮船寥寥无几;1894年清工业产煤可查产量约54.4万吨,而日本是426.1万吨等等。日本的重工业还比较薄弱,轻工业中也只有纺织业比较发达。钢铁、煤、铜、煤油、机器制造的产量都比中国低得多。
三、甲午战争前中国与日本的军事对比
清政府:中国军队名目复杂,很难找到确切的统计,但总数应有100余万。旧八旗、绿营不堪一击,有作战能力的只占军队总数的1/3。就人数而言中国占优势,但是军队的战斗力并不单由数量决定,装备、编制、训练、官兵素质和教育程度、士气、战略战术等方面影响更大。中国军队没有统一的司令部进行战略制定、协调;缺乏对现代战争的认识。国家、民族意识淡薄。中国海军虽成军较早,但到了后期缺乏投入与更新,各舰到甲午时已经老旧,而甲午前清由于财政紧张,停止外购军舰军火两年,中国武器的种类、规格过于混杂,给后勤供应和实战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所以军队战斗力中国弱于日本。
日本:1893年,日本陆军有7个师团,将近7万人。甲午战争中,日本动员了预备役,总共动员的兵力为24万人,另有伕役15万多。派到中国和朝鲜作战的兵力是17万多。【1】步枪总体水平与清军相当,炮兵火力远胜于清军;而且完成近代化的改革后的日本,军队建立了参谋体系,统一制定战略、统一指挥。19世纪90年代大量购买船只,全国上下的人民都支持,且日本有多艘军舰都是战前刚刚完工,装备了新式的中口径速射炮,总体实力超过北洋海军。总体上,清军缺乏统一的军事管理。士兵多以从军为副业,充满了宗教观念和家乡观念。国家民族意识淡薄。对手日本兵则以族为重。
四、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
1、对可能发生的侵略战争缺乏预见,准备不足
侵略并战胜中国,是近代日本的既定国策。“一旦军舰大炮稍微充实,便当开拓虾夷。晓喻琉球,使之会同朝觐;责难朝鲜,使之纳币进贡;割南满之地,收台湾、吕宋之岛,占领整个中国,君临印度。”【2】吉田这一思想对后来成为日本政要的伊藤博文、山县有朋长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清政府对一触即发的战争形势仍然未有准确的判断,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清政府对侵略战争缺乏预见性而放松了警惕,造成战前缺乏准备,初战举措失当,这是甲午战争失败的认识原因。
2、清政府信奉“武器决定论”
近代战争中,武器装备的作用远比古代更为重要。但武器并不是万能的,一旦把武器的作用极端化、绝对化,尤而形成“武器绝对论”就会导致悲观情绪和失败主义。
甲午战争并不是败在军事力量和武器装备上,而是输在军队的指挥、管理、训练、精神状态,战略和战术等上面。如英国驻华公使欧格纳给本国政府汇报时说:“中国军队虽然在数量上较日本有相当的优势,但训练方面尤其是管理方面远不及日本。无远见和缺乏军事知识的中国当局,将面临着海军舰队被彻底摧毁的危险。”【3】
3、放弃和丧失制海权是战争失败的战略原因
日本政府和军方对侵华战争中制海权的重要性有着充分的认识。相反,清政府和李鸿章对这个重大战略问题的认识却很模糊,对战争中海军应该发挥何种作用,怎样发挥作用没有清晰的思路。朝鲜开战后,日本海军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集中主力寻找中国舰队决战,而中国海军却尽量避免与敌军在海上相遇,没有进行决战的思想准备和军事准备。制海权的丧失使沿海陆战孤立无援,极为被动,突出表现在两次反登陆作战的失利。放弃和丧失制海权,是导致甲午战争失败的重要战略原因。
4、一味依靠外国调停,没有把立足点放在自身力量上来
从战争开始到失败投降,他们一直致力于争取,俄德法美等国家的调停,以达到求和目的。李鸿章想利用各国之间的利益冲突遏制日本,解除中日军事对峙,但他显然没有了解列强的基本立场,虽然列强之间存在着利益冲突,经常会有一些矛盾,但在扩大对中国的侵略,加深中国殖民地化程度,以攫取更大利益方面是一致的。他对列强“主持公理”抱有过大的期望和幻想。清政府过分依赖外交斡旋而放松了军事努力,既殆误了军机,又影响了士气,一味求助别人,而松懈自己,放纵敌人,在战争中实为大忌,无疑是取祸之道。日本加紧进攻以求速战速胜,而中国则在一次又一次的调停中丧失时间和机会,这是战争失败的外部原因。
5、腐朽没落的封建统治
体制陈旧、政治腐败是造成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当前方战士热血奋斗时,宫廷还在内争,帝后党争使国家四分五裂犹如一盘散沙。同时清政府官员腐败,如受命购买军舰的李风苞竟敢以两成的回扣中饱私囊,本来可买4舰的钱只买了3舰。外商给了好处便在造船时偷工减料,有人向李鸿章举报,但他不以为意。张士珩是李鸿章的外甥,颇受重用,担任天津军械局总办,负责军需的供应。他“偷盗抵换”,供给海军的炮弹量少质差,黄海之战舰队炮弹缺少就与此公有关。【4】
6、军队素质低下不堪一击是战争失败的直接原因
近代战争,要求将领和士兵熟知军事技术,必须进行严格的训练,才能成为能征惯战之师。除了军事技术之外,在部队中还应该进行爱国主义、民族观念和英雄主义的教育,培养视死如归,敢于胜利的精神状态,李鸿章创建北洋海军,注重武器装备,开设新式学校,甚至把一些将领送到国外深造,这都是难能可贵的。但李鸿章对整体训练却放任自流,对军队的思想教育更是漠不关心。当时全国的军队,北洋最优,北洋里海军又较陆军为优。但就是北洋海军,也严重存在着军纪涣散、操练废弛、贪污腐化、精神萎糜等问题。由此可见当时军队战斗力低下,战争失败也并不令人意外了。【5】
甲午战争后,外国列强在前一时期控制中国海关、对外贸易、国际汇兑与航运基础上,又凭投资产业特权,从商品的生产领域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市场,完成了控制中国经济命脉的第一步,外国垄断资本主义成为中国国民经济内部的一种占支配地位的成分。中国的贸易和商业严重半殖民地化。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中国的领土主权进一步受到侵犯,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大大加深。战后,清政府的威信大大降低,人们对清政府的腐败更加深恶痛觉,清政府的统治日益摇摇欲坠。只过了短短17年,清王朝就走完了它最后的路程,这是历史的必然,一个不能捍卫国家主权、维护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的政权,没有理由长期存在下去。
参考文献
1.《绝版甲午》 雪珥 文汇出版社 2009年10月 2,《讲孟余话》 吉田松阴 中央公论新社 2002年
3,《1894-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及其教训》 白皋 宁夏日报 2004年9月 4,《中国近代史 1840-1949》 王文泉、刘天路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3月 5,《两种自强于“天朝大国”文化惰性》 冒荣 南京大学学报 1996年01期
第三篇:甲午中日战争
天朝的腐败——论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根源
班级:国关八班
姓名:何梦仙
学号:20201202080019
在中国近代的反侵略战争中,中日甲午战争可以说是规模最大,失败最惨,影响最深,后果最重,教训最多的一次战争。这场战争中,日本通过《马关条约》获得了巨大的政治经济利益,进入了世界强国的行列;而中国,则一蹶不振,国际地位一落千丈,半殖民地化更是大大加深。
史学家唐德刚说:“在千百次的战役中,最令人迷惑的是甲午战争:该败者胜,该胜者败,真是怪哉的怪哉。”实际上,当时中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并不比日本差,可以说是该胜者。从地缘上看,日本国土狭小,资源匮乏;而中国地大物博,市场广阔,人口众多。从经济实力上看,中国正在开展以增强军事实力为目的的洋务运动,并取得了显著地进步;日本虽在明治维新,但经济总量要在短期内超过中国是不容易的。从军事上看,在1890年时,北洋海军2000吨位以上的战舰有七艘,共27000多吨。当时西方的《海军年鉴》甚至把中国的海军评为亚洲第一,世界第八;而日本2000吨位以上的战舰仅有5艘,共17000多吨。通过以上对比,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之败并不败在经济,军事实力上。那么,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的根源究竟是什么?
我认为其根源是清朝的腐败。一. 制度的腐败
中国的落后,最根本的就是制度的陈旧落后。经济上,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中国的发展。鸦片战争后开展的洋务运动实际上只停留在“师夷之长计”这个低层次上,它的目的是为了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因而丝毫不敢触动国家腐朽的政治,经济制度。与此同时西方资本主义飞速发展。日本也通过明治维新破除封建体制,学习西方,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于是甲午中日战争,落后腐朽的封建制度难以战胜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中国落败。二. 统治者的腐败
自上而下,全面腐败。这就是当时的国情。
1894年,中国内忧外患,而清朝统治集团的高官们最关心的不是如何抵制日本的侵略,他们最忙碌,最操心的是慈禧太后的六十大寿。六十一甲子,身为清政府实际掌权人的慈禧太后十分重视自己的寿辰,哪管国家兴亡,生日非过不可。反观日本明治天皇:宁可一天只吃一餐,也要建立强大的海军。一次。国际形势紧张,御史上奏请求停止建设以保军费,慈禧大为恼怒,申斥那个不识时务的御史说:“今日令吾不欢者,吾亦将令彼终生不欢。”最终,为了万寿大典和修建颐和园而挪用的巨额经费可建10支北洋舰队。
上梁不正下梁歪,朝廷没带好头,下边的官员更是放大胆子胡来。受命购买军舰的李风苞竟敢以两成的回扣中饱私囊,本来可买4舰的钱只买了3舰。外商给了好处便在造船时偷工减料。英国《泰晤士报》披露:“旅顺、威海既造炮台,其安置于台上之炮,竟有不堪一放者,其经售炮械之人,固俨然显官也。只知七折八扣,售者又因以为利。假如一炮也,报销千金,经手者侵蚀二三百金,售主则以但值五六百金之炮应命。”电影甲午大海战中有这样一些细节:危急时刻,炮弹量少质差,甚至出现炮弹塞不进去,临阵用锉刀磨的场景。中国的一颗炮弹打到了“吉野号”的弹药舱,但是因为官员的偷工减料,这颗炮弹并没有炸; 日军总指挥官伊东佑亨曾感叹:“要不是打进弹药库的是一枚臭弹,现在的局势恐怕会完全颠倒。” 三. 军队腐败,素质低下不堪
政治腐败必然影响军队建设,清朝军队素质低下,军纪涣散,操练废弛、贪污腐化、精神萎糜、不堪一击,望风披靡„„在甲午战争几十次战役中,中国军队屡战屡败,溃不成军。像邓世昌,林永生,左宝贵等英勇就义的毕竟是少数,而逃跑的将领却有一大堆。牙山之役叶志超不但仓皇逃窜,还慌报军情,“饰败为胜,欺君邀赏”。旅顺是清朝经营多年的一大军港。从地理位置,防御体系来说,易守难攻。但守将龚照 “贪鄙庸劣”“贪生怕死”,未见敌军就乘小船逃往烟台,守军土崩瓦解,日军只用了6天就攻占旅顺。直接导致了惨绝人坏的旅顺大屠杀。
如此军队对抗纪律严明,不怕死的日本军队,结果可想而知。
甲午战败的原因很多,我认为清朝的腐败是其根本原因。梁启超说:“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争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甲午战争之后,中国人民真正觉醒,开始了救亡图存的新探索,在曲折中走向光明。
第四篇:甲午中日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一课教学有感
摘要 : 多媒体辅助《甲午中日战争》一课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多媒体优势,适时导趣、导学、导疑、导法和导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提高教学效果。实践证明: 多媒体辅助历史教学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多媒体 历史教学 自主学习引导
多媒体辅助历史教学,应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构建以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在《甲午中日战争》一课教学活动中,我运用多媒体适时导趣、导学、导疑、导法和导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导趣
布鲁纳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运用多媒体辅助历史教学,通过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媒质,以多种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创设悦耳、悦目、悦心的情境,产生动静结合的画面和智能性启发诱导功能。使枯燥的历史概念、历史材料变得直观化、具体化,富有感染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注意力、情感、兴趣等心理因素保持良好状态,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已过去的历史现象生动、具体、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压缩了空间感和距离感,能够主动地学习,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甲午中日战争》一课教学中,我运用Authorware 软件工具开发制作了CAI课件。上课开始采用fiash制作的片头,屏幕上显现甲午中日战争的重要人物和重大事件图片,伴随背景音乐,产生电影效果,制造悬念,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仅用只秒钟,把学生带入甲午中日战争的情景。课中,对原因分析、战争经过、结果认识,通过动画效果演示,图片资料展示,形象直观;利用多媒体极强的交互功能,根据学习需要,随时跳转到相关的环节,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课尾,再播放甲午中日战争资料影片,加深对课文知识掌握,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导学
多媒体辅助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 “滔滔不绝”地讲,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参与。多媒体教学的最大特点就是能够创设多种形式,更为逼真的问题情景,它既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精心剪辑过的录像、图片进行思考,也可以通过录像、图片引出问题进行思考,达到知识迁移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目的。应充分利用多媒体组合,创设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交流的问题情境,在教师的引导、启发和激励下,让学生主动、自主地探究。
甲午中日战争一课,我利用自制的CAI课件,采取多种导学形式,如知识结构导学式、文字资料导学式、网络资源导学式、问题探究式、学习积件辅助式。教学中,首先通过展示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重点难点;然后展示探究问题(探究问题可一个一个地展示,也可一起展示),让学生置身其中。
1、中法战争的结局是什么?它说明了什么?
2、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是什么?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
3、日本为什么要制定“大陆政策”?其侵略步骤是什么?列强对日的态度怎样?
4、李鸿章的避战求和政策的原因是什么?有哪些具体表现?
5、甲午中日战争中有哪些主要战役?为什么中国会战败?
6、为什么说《马关条约》是《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丧权辱国的条约?
7、三国为什么干涉还辽?三国干涉还辽的实质是什么?
8、台湾军民反割台斗争体现了什么精神?为什么会失败?
9、中法战争与甲午中日战争有何异同。
学生带着一个一个问题,采取“粗读、细读、精读”的方式阅读课文内容,并利用CAI课件中的电子文字资料或网络资料,阅读相关甲午中日战争资料,开展自主探究,从中由浅入深地思考和理解本课所要掌握的历史知识,进而完成知识体系的建构。探究问题的同时进行质疑,标记所发现的问题及获取的认识。
三、导疑
历史教材中的某些内容比较抽象或复杂,年代久远或地域空间概念强,学生感到陌生,教师也难以用语言讲清,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突破这些难点。而运用多媒体辅助历史教学,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声为有声,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共同作用以强化感知,或帮助其建立起地域空间想象能力,解决了过去许多教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苦衷。
如讲“甲午中日战争”的原因时,其原因比较复杂,“大陆政策”概念比较抽象,列强对日态度等是学生难以弄懂的难点,我利用CAI课件学习积件之一“大陆政策”,展示动态大陆政策示意图和列强对日示意图,变静为动,化难为易,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认识大陆政策的原因、步骤和列强对日态度,同时。并归纳战争爆发的背景:①日本的“大陆政策”(根本原因);②国际形势和列强的态度(有利条件);③朝鲜东学党起义(有利时机);④清政府的态度(被动挨打)。
如讲“甲午中日战争” 经过时,展示CAI课件学习积件之二“甲午中日战争”形势图,指出丰岛、平壤、黄海、辽东、威海卫战役的地理位置,分别演示战役进军路线,配以声音讲解,引导学生分析每次战役的战况,欣赏甲午战争中爱国官兵的英雄形象,痛斥日军屠杀旅顺居民的罪行。历史的时空性,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看后效果很好,大多能搞清楚战争的经过,并得出甲午中日战争正确认识:甲午中日战争由于日本蓄谋已久,准备充分,清政府腐败无能,李鸿章避战求和,军备松弛,部分官兵临阵脱逃而失败。
四、导法
达尔文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多媒体辅助历史教学,应有效地把学法渗透到教学中。
在甲午中日战争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引导学生自主解疑,自学探究分三步走,给学生个体充足的学习时间,学生互相合作的小组探究时间。体现个体学习差异性和多样性。先是学生个体探究,以疑促读;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电子文字资料或网络资料时,提供操作使用方法。如阅读网络资料:第一步, 请点击下面的链接图标,第二步, 点击相关网页查看相关资料,第三步,关闭网页,返回本课件。然后是小组合作探究,以读促思;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多媒体提供的思维提示进行探究。如探究“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时,思维提示:①应从日本分析;②应从国际形势和列强的态度分析;③应从朝鲜东学党起义分析;④应从清政府的态度分析。再全体学生探究交流,以疑促解;对学生提出在自主探究中未解决的问题,教师要“抓大放小”,对问题作必要的筛选和加工,使其更具典型性和代表性。利用多媒体释疑。如引导学生分析《马关条约》签订、内容及影响时,多媒体与教师表达相配合,担当起诱导与点拨的作用,通过图片、表格、地图等,组织讨论,一环扣一环,让学生明晰概念、弄清本质,得出:《马关条约》是《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刺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
五、导评
教学评估是教学过程的重要内容。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发端于动机,伴随着行动过程,落实在行动结果的满足上。这就是说,学生学习有愿望、有行动,但行动结果没有满足感,难以产生兴趣。学生通过学习获得某种启迪,受到了教益,学到了真本领,及时受到全体师生的肯定、赞赏、表扬和鼓励,就会极大地增强学生的热情。学习的内部诱因得到了正强化,从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愿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教学课件具有诊断评价,反馈强化的功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自制的CAI课件中,设计了10个问题作为形成性练习。学生通过计算机当场作答,计算机会对每位学生的回答作出评判,并记录解答时间、次数等参数,按照标准计算成绩,迅速作出学习评价。这样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并通过自我反馈,能发现自己在掌握知识中的缺陷,并检查自己各方面能力的高低,从而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和巩固所学的历史知识,进一步改进学法、提高能力、发展智力。
湖南省耒阳市一中
《中国电化教育》2004年第12期
第五篇:甲午中日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课程标准〗
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体会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简述《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华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和简单经过、黄海海战、邓世昌、马关条约、列强瓜分中国狂朝的概况等基础知识;从战争经过分析中国战败的原因;说出马关条约给中国造成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在教师的引导下能运用列举、图示等方法,去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全过程;通过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等爱国将领的主要事迹及分析相关史实,体会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进而掌握如何透过
事物的表面看其本质的基本方法;同时,通过分析、对比等方式来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要对外扩张而一手挑起来的;邓世昌等民族英雄不畏强暴、英勇作战、不怕牺牲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是中国一次次被动挨打的主要原因;瓜分狂潮使中国面临被瓜分的
危险,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教学准备〗
学情分析
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和已有经验情况的分析:学生在学习“鸦片战争的烽烟”“劫难中的抗争”两课时,对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开
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标志;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再次战败,再次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资本主义的侵略本性已经有了初步的
认识。
初二学生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的分析:初二学生的感知、兴趣、道德情感等多为感性体验,并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重大作用。因此,结合实际,利用电影、图片及教科书的内容和有关资料进行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在中国
近代史中,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使中国处于一次次被动挨打的局面,进而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课程资源的重组和教材的选择
对于甲午中日战争,学生不易理解掌握,所以在“黄海海战”一目的教学过程中,插入《甲午风云》中有关黄海海战的精彩场面,将反映当时情况的电影展示给学生,以增加学生对甲午中日战争的感性认识。
关于“瓜分中国的狂潮”一目(楷体字部分),因为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它是百日维新的直接原因或历史背景,正是由于掀起这一狂潮,才有光绪的变法举动、义和团的壮举,也才上演八
国联军的悲剧。所以,尽管这一目的知识只作为了解的内容,但它能让学生对此时的中国有更清楚的认识,更便于对以后知识的理解。
教学内容的构思
课前准备:从教科书、课外读物及有关影视作品(如《甲午风云》)中收集有关甲午中日战争的资料。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黄海海战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和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难点 如何理解《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教学方法〗
鉴于对《标准》的理解,对教材、教学环境、学生等因素的分析,确定在本课中教师的教学活动以启发、引导为主,图表法、多媒体课件演示为辅,引导学生的思维由集中到发散,由发散到集中,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学
生的活动为分析讨论、撰写历史小论文等形式。
多媒体在本课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展示《甲午风云》中有关黄海海战的精彩场面、“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简表”“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简表”“邓世昌的生平简介”《时局图》等。
〖教材分析〗
1.本节课是在讲述第一次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基础上进行的;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已经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半殖民地社会的程度进一步加深;甲午中日战争中
国再次战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因此,本节课是上两节课内容的进一步深化,也为以后学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奠定基础,也为以后进
一步学习中国人民一次次进行反侵略反封建的英勇斗争作了铺垫。在中国近代史上,资本主义国家共发动了五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即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战争、八国联军入侵中国的战争。第
一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社会程度进一步加深,中法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的深渊。而本课的内容正是其中关键的一个环节。
2.本课共设有三目:一是黄海海战;二是《马关条约》;三是瓜分中国的狂潮。三者之间为因果关系。战争结果使清王朝被迫签订《马关条约》,而《马关条约》的签订又刺激了其他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欲望,导致列
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电影《甲午风云》中有关黄海海战的激烈场面。
教师:同学们对这部电影一定都很熟悉。那么,哪一名同学来说一说,这场海战最能体现哪位民族英雄的民族气节?从他身上,你学到了哪些可贵的精神?
学生谈对这部电影的理解(略)。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略加总结)――黄海海战是甲午中日战争中最为壮观激烈的场面,体现了以民族英雄邓世昌为主的广大爱国官兵奋勇作战的大无畏精神和为国献身的崇高品质,我们从他们身上可以学到他们视
死如归、奋勇杀敌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励我们努力学习,将来为我们祖国做贡献的决心。下面我们就来具体学习一下黄海海战。
讲授新课
一、黄海海战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小字部分,分析归纳出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
学生回答:(略)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补充)―――通过阅读教材,我们了解到甲午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为吞并朝鲜、入侵中国而蓄意挑起的侵略战争。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以后,就逐渐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在19
世纪70年代就开始侵略我国台湾地区,遭到碰壁后,日本接着把侵略魔爪伸向了与中国唇齿相依的邻邦朝鲜。1876年日本政府强迫朝鲜签订《江华条约》,使朝鲜开始沦为半殖民地。18年后,日本为吞并朝鲜、入侵
中国又挑起了大规模的甲午中日战争。
在大屏幕上展示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配合“甲午中日战争形势图”做简要介绍,结合下面的表格引导学生自己讲述黄海战役。教师应适时地对学生加以指导,并结合爱国将领的英雄业绩对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教师:电脑播放多媒体投影片“邓世昌的生平简介”,让学生讲述有关邓世昌的英雄事迹。
学生回答:(略)
教师:(屏幕出示的材料)
倭人近十年来,一意治兵,专师西法,购置船械,愈出愈精。中国限于财力,拘于部议,未能撒手举办,遂觉稍行见绌。海军快船快炮太少,仅是守口,实难纵令海战。
结合材料简要介绍:在这段材料中,李鸿章说的是北洋舰队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失败的原因。谁能说出李鸿章是从几个方面总结失败的原因的?
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得出:一是日本近十年来边学习边练兵,大量购置船械、武器粮食,因而战胜了中国;二是由于中国财力等方面限制未能放手治兵;三是北洋海军快船快炮太少,仅仅可以守口岸,难以出海作战。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之后)你认为李鸿章的分析正确与否,为什么?请你说出理由,并全面分析一下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败的主要原因。
学生:小组讨论(略),教师注意引导,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师:(结合学生的分析、讨论情况)再结合出示的投影片“中日军事力量的对比”表,与学生共同得出结论:李鸿章的分析有一定的道理,但并不全面。虽然甲午中日战争以中国战败而告终,但从战争双方的军事实力
来看,战争胜负的筹码并非倾斜于日方。(屏幕出示)战争爆发前夕,日本全国可以动员的陆军,包括后备兵员在内,不过22万人;在战争中实际出征兵力最高时达到17万人;日本陆军配备的野战炮不过300门。而清
政府可调动的军队35万人大部分配备德国的克虏伯炮。日本海军当时有军舰28艘,约5?保吠蚨郑?主力舰最大不过4000多吨。清政府则有北洋、南洋、福建、广东4个水师,共有军舰82艘、水雷艇25只,约8?保
低蚨帧F渲斜毖笏?师有军舰22艘、4??1万吨,镇远、定远两主力舰均为7350吨,号称东方第一舰。无论陆军还是海军,日本并不占优势。
在战略上,日本陆军孤军远征,后援难继。平壤战役,日军攻城兵力不及清军守城兵力,且补给困难,只有能维持两天的粮食,若清军坚守两天以上,日军势必全线溃退。战争进入中国辽东以后,日本倾国出兵,本土空
虚,实犯兵家之忌。
(引导学生进行总结)通过中日军事实力的对比,中国有获胜的可能,只是由于清朝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妥协投降才使得中国在战争中失败。失败后,清朝政府被迫和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
程度大大加深。
二、《马关条约》
教师:提问此条约签订的时间、双方的代表人物、主要内容和影响,引导学生将其与《南京条约》进行比较。
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分组模拟《马关条约》签订的场景。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归纳其相关内容及影响(小组选派代表发言)。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可从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开办工厂等方面进行适当的解释说明:《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中国的领土主权遭到破坏,香港岛成为以后英国侵略中国的基地;《马关条约》割让辽
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不仅严重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完整,而且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南京条约》赔款2100万银元,这使清政府财政更加吃紧,中国人民的负担大大增加;《马关条约》赔偿日本军
费白银两亿两,并且要求清王朝三年内还清,而清王朝的年收入只有白银8000万两。为了筹款,清王朝只有加紧搜刮百姓或向列强贷款。这样,列强通过贷款不仅控制了中国的财政,而且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加深
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南京条约》五口通商,使中国经济逐渐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马关条约》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使日本的侵略进入到中国的富庶地区
。《南京条约》协定关税使中国丧失了关税自主权。《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这一条第一次提出,虽然在甲午中日战争以前外国在中国开设工厂已经出现,但并无条约依据,马关条约使外国资本在中国设
厂“合法化”,其他国家依据“片面最惠国待遇”条款,享有“利益均沾”的特权,纷纷在中国开设工厂。通过这种方式,列强榨取的利润不仅远远超出在本国设厂,而且沉重打击了中国的民族工业,阻碍了中国生产力的发
展。不管从哪一条内容上看,它的危害性都超出了《南京条约》。所以《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三、瓜分中国的狂潮
教师:指导学生从三个方面加以掌握。
背景――一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国际间的争夺更加激烈,争夺殖民地、半殖民地成为帝国主义时代的突出特点;二是甲午中日战争以后,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的《马关条约》刺激和加
剧了列强对中国的争夺,从而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概况――通过组织学生活动来完成:由学生自己填写各国的势力范围和租借地,并对照《时局图》找出各种动物都代表哪些国家。学生把事先准备好的清朝政区图拿出来,填出英、法、德、日、俄的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学生自己看书归纳也可以讨论)。
影响――中国成为列强任意宰割吞食的肥肉,正处于严重的民族危机之中。
本课小结
甲午中日战争中,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导致中国战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中国成为任人宰割的羔羊,中华民族正处在严重的危机之中。
课堂测评
(1)你能将帝国主义的租借地和势力范围拖入相应的位置吗?(教师出示助学课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到讲台前完成练习)
(2)快速撰写历史小论文:分析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列出提纲)。
〖教案点评〗
成功之处:该教案构思新颖,学生活动设计合理,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和课程目标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讲述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的英雄事迹、历史小论文的撰写、有关图表的解释说明、历史材料的分析等环节,都能让学生充分亮出自己的观点,尽情发表自己的见解,处处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还能兼顾到对学生进行合情合理的情感教育。
不足之处: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个别环节的处理上不是很得当,如在“分析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时,用时过多,剖析得过深,应点到为止。另外,在教学中,教师说的内容还是多了一些,须改进。
不过,综观整个教学设计,这仍是一篇值得推荐的优秀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