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P—选美博弈的纳什均衡与应用
P—选美博弈的纳什均衡与应用
【摘要】本文中,我们用分析推理的方法分析凯恩斯选美博弈。但在现实中的经济行为却偏离了纳什均衡预测的结果。因为思维的有限理性是现实中人们行为的普遍特征,而认知能力的差异是导致现实中的经济行为偏离纳什均衡预测结果的原因。本文还介绍了一些选美博弈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关键词:选美博弈,从众行为,股市,应用
凯恩斯选美介绍(标准博弈论):
凯恩斯在其成名作《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中提出“选美比赛博弈”。
他说:“专业投资大约可以比做报纸举办的比赛,报纸上发表一百张照片,要参赛者选出其中最美的六个,谁的选择结果与全体参加竞赛者的平均偏好相似,谁就可能获奖,在这种情形下,每一个参加竞赛者都不选他自己认为最美的六个,而选别人认为最美的六个。运用智力,推测一般人认为的最美者。” 这样就会出现明显的从众现象。
选美比赛博弈概念:
“p-选美比赛”博弈首先出现在默林(Moulin, 1986)的论文中,即 N个参与者中的每个人i同时在区间[0,100]中选择一个数字xi。确定目标数为: 即用p与他们所选数字的平均数的乘积,选择数字与目标数最接近的胜出。
选美比赛博弈的具体问题 :
规
则— 让N人在0到100之间任选任意一个数,如果你选的数和包括你在内
2的所有人选的数的平均值的乘以P(P取)最接近,那么你就是赢家,将享受
3到奖励和获胜的快感。
我们可以将这个问题用数学的表示形式来概括,即
参与者
I=1,2,3...100策略空间 S= 1,2,3...100效用函数 ui1ns1...sn=xixi.p
n1p2 3当ui越趋近于0时,则表示该参与者获胜。
我们注意到在这个游戏中,你能否获胜将取决与每个人所选的一个数,所以我们会猜测别人的想法,然后再给出自己的答案。
游戏开始,我们假设每个人都会想要获胜即理性,故我们会先猜测一个平均值50,将其乘以P,然后通过计算可以得到一个值
100,然后我们会在这个值的附3近进行猜测。依据这样的方法会更有可能获胜。
如果我们重新再做一次这个游戏,我们会发现上一次这一个组的平均值接近100200,我们会再次猜测平均值就是上一次的平均值,将其乘以P,得到。我39200100200们会再次猜测这个数。可以明显看到。如果将这个游戏无限次的939继续下去的话,我们就会得到0的答案,也就是所谓的纳什均衡。但是选择0的,不一定拿到奖金。因为这于参赛人的“不完全理性”有关,如果多次博弈,则可达到纳什均衡。
从上述这个例子中我们即可知道选美比赛博弈的关键在于博弈方要思考和明确其他博弈方在这次博弈中会如何以及选择群体中大多数人的共同选择是怎样形成的。因此,凯恩斯选美的本质思想是,个体选择追随群体中大多数人的选择。决定选择的关键因素是持某种选择的人数多少,而不是这个选择本身正确与否。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从众行为。
但是根据博弈学家Camerer的观点,在实际生活中能完全做到这样纯理性推理的人很少,因为人脑的记忆是有限的。在我们重复推理的过程中还要求你相信其他人也是这样思考同时他们还认为你也是这样思考,这样的要求就有些难以做到了。因此这种推理也就出现了不足之处,也就使纳什均衡的结果出现偏差,因此我们要考虑到认知和行为上的差异。
以下是Camerer对选美博弈实验结果的总结:
从上图我们不难看出,出现纳什均衡的概率是极低的。
下图是Ho,Camerer和Weigelt的实验研究成果。
从中我们可以知道,我们的策略应随着博弈次数的增加而改变,我们的认识和推理应不断变化。
虽然这样的结果出现偏差,但我们却不能否认他的结论规律的一般性以及他对现实生活的指导作用。当然这些指导作用并非所有都是有益的。一方面,它提供了一种普遍的规律,给人们的行动以有效地指示,但另一方面,却可能带来一些人的投机行为,导致一些恶性事件的发生。
例如在股票投资中,当买卖股票的价差取代股票的分红成为最可能赚钱的生意以后,炒股其实就是一场标准的“博傻游戏”——如果股票价格远高于实际价值,你买下它,你就是傻子,但只要还有更大的傻子,愿意花更多的钱来买,这个傻就值得博。所以和上面选美的例子一样,股市里每个投资者都希望选中的股票能赚钱,这个选择并不取决于这家公司赢利状况是否“漂亮”,更取决于其它的投资者是否会选中他,也就是看大众的走向,来进行自己的选择。这就明显是一种投机行为。
总结一下可以知道:
1、股市是资金博弈平台。
2、炒股是标准的“博傻”游戏,选股如选美一样,不是要选(业绩)最漂亮的,而是要去预计这个市场博弈主体主流的选择,这样才有可能更多人的人在你之后“博傻”。
3、分析判断选股的依据是信息,但中国股市来自于企业公开披露的信息少之又少,人们更多的依据是企业基本面以外的信息来作出判断,如各类小道消息和资金流入流出信息。
当然,还有许多出现在整个金融市场的群众心理的投资活动。下面这个在17世纪出现的郁金香热潮就是一个典型的很有教育意义的反例。在当时,一般人甚至会愿意拿一整年的收入来购买一株花苞,每个人都有十足的把握,相信不管付出多大的代价,一个月后就可以用更高的价格卖出。在很短的一个时间内,荷兰的郁金香球茎价格上升了好几倍,这股狂热终因承受不了重担而冰消瓦解,以更快的速度跌至原来的水平。这就像以空头支票骗钱或匿名的连锁信一样,迟早会垮掉。这就是投机行为带来的不利影响。
一个经济学家曾打过一个有趣的比方,他说,股市就是一杯啤酒,如果没有一点泡沫,说明它不新鲜;可是如果泡沫太多,啤酒就少了。事实上也是如此,一个繁荣的市场自然交易活跃,当然也就不可避免一些投机现象,但是如果投机盛行,成为市场的“规律”,那么这个市场一定要出问题。因为说到底,支撑市场的是“啤酒”,而不是“泡沫”。我们也会发现在历史上,几乎每一次“股灾”前夕,都有一个“泡沫”沸反盈天的时期。无论是1929年席卷世界的经济危机、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2000年的网络引发的股市大跌,都是投机过盛、泡沫破灭的结果。除了别的教训以外,它还使人们懂得,社会心理是金融市场的重要因素。对于为卖而买的股市投机行为,心理因素的影响就更大。在“行情好”的时候,人们趋之若鹜;可是一旦行情转坏,人们又为空套的不快,这正是股市大跌的原因。因此,我们也就可以看到,从众心理所带来的未必都是好处,反而有时会给我们带来更大的危害。
所以,我们学习博弈论的目的在于巧妙的策略,而不是解法。学习博弈论的目的,不是为了享受博弈分析的过程,而在于赢得更好的结局。既然博弈的思想来自现实生活,它就可以高度抽象化地用数学工具来表述,也可以用日常事例来说明,并运用到生活中去。博弈时时存在,它就在你的身边。学习博弈论的基本思想,将之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来寻求用这种智慧来指导生活决策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李拉亚:凯恩斯选美的图论模型及其进化算法 [2] 姚国庆:《博弈论》 [3] 吉本斯:《博弈论入门》
[4]周翼,项杨:《凯恩斯的“ 选美论”:一个网络经济学的解释》[J],《数量 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1年第4期。[5] 乔晓楠:认知能力与经济行为——一项基于选美比赛的研究 [6] 王雪平:增长预期、投资博弈与股票指数波动性研究 [7] 钱梅:电视选秀中的平衡与博弈 [8] 王春永:《博弈论诡计》 [9] 科林·凯莫勒:《行为博弈》 [10]《博弈游戏》
第二篇:圈子---学习“纳什均衡”理论有感
圈 子
------学习“纳什均衡”理论有感
给我们上财政学的李景友教授在讲解博弈论提到了“纳什均衡”理论。该理论的核心观点是:合作是有利的“利己策略”。引申一下,在任何领域,只有与他人合作,形成“圈子”或者进入“圈子”,才有话语权,随着自身实力的增强,在“圈子”中的话语权的分量会加重,进而拥有决策权。这是我学习“纳什理论”的最深感受。
我们的大唐王朝之所以疆域广阔、物产丰饶,除了当时生产力较为发达、社会相对稳定这些因素之外,也与它的“鼓励通商、互通有无”的外贸政策是有关的。而在清朝末期,国家固步自封、夜郎自大,最终换来的只是贫穷、落后和挨打的局面。开放与封闭,其实质就是融入圈子和被圈子排斥在外。融入圈子,让国家进步;被圈子排斥在外,让国家落后。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们改变了原来的固步自封政策,采取了对外开放的政策,积极融入全球的制造业市场和贸易市场,学习了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赚取了大量的外汇,积累了财富,同时大力发展了我国的经济,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这就是一个融入全球市场这个“圈子”的过程。进而我们才可以参加诸如G20峰会、G8财长会、达沃斯论坛……直到现在的金砖五国峰会,并逐渐在这些论坛和峰会中发出越来越受关注的声音。其实这个过程,就是融入圈子、争取话语权的过程。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 不断增强,我们在这些“圈子”中的话语权将会越来越受重视。
在我们比较熟悉的体育界和娱乐圈,如飞人刘翔,之所以能够在2004年奥运会上夺得金牌,除了有强大的科技团队和他本人的努力这些原因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不断参加国际大赛,和国际跨栏界的顶尖高手同场竞技,相互学习,不断进步;在娱乐圈,赵本山和宋祖英、朗朗、央视的朱军、香港的曾志伟都是朋友,这些人相互抬庄,共同进步。
“纳什均衡”理论,强调建立“圈子”,运用在经济上就是要建立专业市场,这样才有规模优势。联系到我们湖北省的实际,九省通衢,到北京、上海、广州、重庆等地都非常方便,地理位置非常优越,建立强大的物流行业专业市场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况且我省是鱼米之乡,已经建立的“仙洪基地”就是很好的模式。回良玉同志在今年两会的湖北省座谈会上提出对湖北省的要求是“不动摇 不懈怠 不折腾”,在湖北省获得“创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这个政策支持、在迎来中部崛起近10年这样一个黄金发展机遇期的背景下,我们财政青年干部更应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湖北融入更大的“圈子”做出应有的贡献。
(黄石市财政局 程敏)
第三篇:从“纳什均衡”到《美丽心灵》的感悟
从“纳什均衡”到《美丽心灵》的感悟——杨倩《美丽心灵》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教授西尔维娅-娜萨于1998年出版的关于数学天才约翰-纳什的传记。这本传记描述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小约翰-福布斯-纳什的一段非常非常刻骨铭心的苦难历程。由此改编的同名电影在74th奥斯卡拿到了四项大奖,红极一时。
选择在假期期间认真阅读这本传记是有两方面原因的。一方面,由于我大学时代主修经济学,所以在微观经济学里学到了著名的“纳什均衡”,这是博弈论广泛应用于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军事科学等领域的坚实的理论基础,具有划时代的深远影响。另一方面,纳什的人生太曲折了,不到20岁就是著名学府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的博士,20岁出头已成为闻名世界的数学家。然而,纳什天才的发现却遭到冯·诺依曼的断然否定,在此之前他还受到爱因斯坦的冷遇。在从小学到大学乃至研究生院的成长期间,由于受到排挤和误解而触发的一些奇怪倾向,使他壮年之时身患精神分裂症,但纳什的忠实而勇敢的妻子和朋友们陪伴在他左右,经过近40年的漫长治疗,使他最终战胜精神分裂症,他们将一个天才拉回我们身边。他们树立了震撼人心的榜样,证明发自内心的爱具有超越想象的力量,他值得广为传扬。
首先让我来解释一下何为“纳什均衡”,也叫非合作均衡。再来谈谈它的划时代意义。
“囚徒的困境”是指警方抓住的两名罪犯,他们两人都是在坦白与抵赖策略上首先想到自己,这样他们必然要服长的刑期。只有当他们都首先替对方着想时,或者相互合谋(串供)时,才可以得到最短时间的监禁的结果。这是指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冲突,各人追求利己行为而导致的最终结局是一个“纳什均衡”,也是对所有人都不利的结局。
这个原理是对西方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的原理提出挑战。按照斯密的理论,在市场经济中,每一个人都从利己的目的出发,而最终全社会达到利他的效果。不妨让我们重温一下这位经济学圣人在《国富论》中的名言:“通过追求(个人的)自身利益,他常常会比其实际上想做的那样更有效地促进社
会利益。”从“纳什均衡”我们引出了“看不见的手”的原理的一个悖论:从利己目的出发,结果损人不利己,既不利己也不利他。两个囚徒的命运就是如此。从这个意义上说,“纳什均衡”提出的悖论实际上动摇了西方经济学的基石。因此,从“纳什均衡”中我们还可以悟出一条真理:合作是有利的“利己策略”。但它必须符合以下黄金律:按照你愿意别人对你的方式来对别人,但只有他们也按同样方式行事才行。也就是中国人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前提是人所不欲勿施于我。其次,“纳什均衡”是一种非合作博弈均衡,在现实中非合作的情况要比合作情况普遍。所以“纳什均衡”是对冯·诺依曼和摩根斯特恩的合作博弈理论的重大发展,甚至可以说是一场革命。
综观纳什的经历,他写的文章不多,就那么几篇,但已经足够了,因为都是精品中的精品。这一点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国内提一个教授,要求在“核心的刊物”上发表多少篇文章。按照这个标准可能纳什还不一定够资格。
199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莫尔里斯当牛津大学艾奇沃思经济学讲座教授时也没有发表过什么文章,特殊的人才,必须有特殊的选拔办法。
给我教书育人方面的启发是,学生应该勇于挑战权威,学术上的规矩就是来打破的。对于天资异禀的孩子,我们应该多宽容,给他们更光阔的发展空间,用发散性的思维及模式去教育他们,千万不能教条地约束他们,这样物极必反,就变成毁掉他们了。
第四篇:青海土族婚礼中的“哇日瓦”与“纳什信”及其他
青海土族婚礼中的“哇日瓦”与“纳什信”及其他
作者/鲁占奎
在青海高原,祁连山下,河湟谷地,有个彩虹般的民族,这个民族的妇女们都身着华丽的七彩袖,一种绣花小领斜襟长衫。两袖由红、黄、橙、蓝、白、绿、黑七色彩布圈做成,鲜艳夺目,美观大方,人称七彩袖,土旗语称作“秀苏”,俗称“花袖衫”。从袖子最底层数起第一道为黑色,象征土地;第二道绿色,象征青苗青草;第三道黄色,象征麦垛;第四道白色,象征甘露;第五道蓝色,象征蓝天;第六道橙色,象征金色的光芒;第七道红色,象征太阳,因而被一些文人学者称之大“彩虹民族”!它是青海省独有的少数民族一土族。
土族是我国世居青每高原最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经过近几百年来的社会变迁和民族融合,土族先祖从一个从事畜牧业为主的草原马背民族,逐渐演变为以半农半牧到现在以纯农耕为主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他们慢慢从高山草甸走向平川,走向谷地,走进适于农耕生活的黄河和湟水流域,并长期定居下来,成为我国56个民族中的一员,在吸收汉族等其他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土族文化,土族婚礼文化,堪称是一部反映土族传统文化的活化石,集中体现了土族人民在天文、地理、神话、宗教,文学等方方面面的知识,婚礼自始至终在歌舞中进行,可以说是一部土族远古文化保留最完整的歌舞史诗,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严名录,具有很高的科研和学术价值。
有趣的是,笔者每次到外地出差或参加国内一些重要文化艺术活动,与会人员(包括一些外地朋友)谈到土族,自然而然将“土族”和“土家族”混为一谈,以为土族就是土家族。在这里,笔者有必要说明的是,“土族”与“土家族”是有着完全不同宗教信仰和民族习俗的两个少数民族。“土族”主要聚居在青海高原河湟流域的互助、大通、民和、同仁和其他一些地方,属阿尔泰语种蒙古语系,有本民族语言而无文字。新中国成立后土族学者根据汉语拼音字母创制了新的土文,只在互助县官方的民族语言研究部门(局部地方)使用,可惜没有完全推广开来;而“土家族”则主要聚居在云贯高原东端余脉的大娄山、武陵山及大巴山方圆10万余平方公里区域,分布于湘、鄂、黔、渝毗连的武陵山区。汉族人大量迁入后,“土家”作为族称开始出现。土家族人自称为“毕兹卡”,意思是“本地人”。通用语言为土家语和汉语。这两个少数民族虽相距千里之外,但在中华大文化背景下共同受中原汉文化影响,在某些文化方面有着相似共同之处,然而它们作为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都有着各自不同的文化底蕴和本民族独具特色的民族民间文化,表现在各自的婚礼习俗上也完全不同,有着各自不同的约定俗称的婚礼习俗。
近年来,笔者从一些有关研究土族民族文化的书籍,和一些收集、整理、研究出版的有关论述土族的书籍中看到,几乎所有记载土族婚礼的书籍,甚至一些舞台艺术作品,如原青海省民族歌舞剧团上世纪70年代创作演出的土族舞蹈《迎亲》等,都千篇一律,将土族婚礼中的“纳什信”当作媒人,这是一种错误的提法。过去,也许一些研究土族文化的汉族专家,由于彼此间存在的语言差异性,导致在一些土族语的翻译上有偏离事实和曲解的可能,加之在土族本民族人中因长期缺少这方面的研究人员(过去土族人普遍不太重视学汉文)。新中国成立以后,更确切地说是改革开放以来,土族人才开始重视起对汉语的学习。如今,虽然在土族本民族中出现了许多在研究本民族文化方面造诣很深的专家学者,但似乎都忽略了这个一直以来存在的问题,因而这种提法在一些文献记载中似乎名正言顺地一直延续下来。作为土族人民中的一员,笔者在此有必要加以纠正,减望引起有关专家学者在研究土族及其他少数民族文化时应注意类似的问题,是为撰写本文的初衷。
其实,在土族婚礼中“纳什信”,意为“玩耍的人”,婚礼中扮演的仅仅是“迎亲使者”的角色,而真正的媒人土族语称为“哇日瓦”,意为“亲戚”,这里可译为“做亲戚的人”。笔者从小出生在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乡奎浪村一个叫西米的土族小山村。西米村坐落在被称为“湟水之北诸寺之母的佑宁寺”附近,一座土语叫“赤列山”的海拔约3000米左有的龙王山下,即祁连山、大坂山余脉。长期以来,这个小山村由于深居深山,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等种种原因,在民族民间文化等诸多方面基本上与外界“老死不相往来”,因而土族的一些传统、原始的民情风俗,在这里有了得以一直一尘不染地保留下来的机缘。以致到现今,村庄里五十岁以上的老人,几乎都不会说汉语。
但与其相反,互助土族自治县的一些土族风情园,大都集中在邻近县城的土族聚集的村庄,诸如互助小庄、东沟、姚马等地处处都有土族风情园。如今这些土族风情园的牌子已经在县内外、省内外炒得沸沸扬扬。人们一说起土族风情园,自然就会想到彩虹的故乡——互助土族自治县。这些土族风情园都与县府威远镇相邻。受外界影响较大,在这个多元开放的时代接受外来文化较快。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家家搞乡村农家乐火了起来。虽然多年来它们为宣传和推介土族文化起到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却也和其他所有省内外民族风情园一样,几乎都是为了一种纯商业利益或者说是为了一种急功近利的商业需求,将原本一些民族的最原始、最传统的东西逐步汉化了,甚至舍弃了,没有更多、更好地将民族传统文化挖掘、保留和弘扬。比如,互助县临近的一些土族民族风情园里,极具土族婚礼象征意义的刺绣和香包等,在风情园刚刚起步时,都由土族妇女亲自一针一线,按传统刺绣方法认真地去做,因而民族色彩浓厚。而今,许是为了一种商业盈利的需要,有的风情园将表演婚礼节目时需要的香包直接用机器代劳或直接到市场去批发,这种香包既廉价又省事,孰不知却失去了原有的民族风格,进而这一理念也直接冲击了民族的其他文化方面,取而代之的就是更为便捷、更为灵活的“文化创造”——即将现今流行的音乐、舞蹈及其他一些东西,没有选择性地一股脑儿全部引进吸收,将土族真正的传统文化抛弃或拼凑,甚至将有些传统代表性的土族文化用汉族文化歪曲演绎。诚然,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有精华与糟粕之分,我们丢弃或改变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些糟粕或民族劣习,是无可厚非的,但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进行异化或舍弃,这不仅不是对传统文化的创造与革新,恰恰相反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糟蹋,是一种对传统文化极不负责任的态度。因而,在各地以旅游业为日的的风情园里,已基本看不到民族文化的原始痕迹了,也看不到保留完整的民族风情习俗了,只象征性地看到一些穿着民族服饰的经营者与表演者,仅此而已。全国其他各地的民族风情园,也同样如此。他们在推广、宣传民族文化的同时,却在无形中将传统的民族的代表性的传统文化埋葬了。
从民俗学、民族学及人类学的角度来看,我们也清楚地看到土族民情风俗,给外界的印象基本上是:土族的文化似乎很简单、很单纯,更多的是以一种民族文化的兼容性和多元化存在,由于种种原因本民族文化已基本丧失殆尽,土族传统的代表性传统文化除了“轮子秋”和“安召”舞等以外,大多都是接受的外来民族文化,不是现今流行的通俗歌曲,就是蒙古族歌曲,或就是藏族舞蹈……似乎本民族再无其他传统文化可言了……尤其,一些土族风情园里的土族婚礼与纯土族村落相比汉化了不少,甚至已经变异,与土族传统的婚礼习俗出入很大、反差也很大。比如,一些风情园表演的土族婚礼节目,以及有些邻近县城的土族村庄,新娘出嫁时头上都戴上了红盖头。其实,真正的土族婚礼中,土族新娘头上不戴红盖头的,而是用自己七彩袖的长袖捂住嘴巴和脸部,用头戴的虎皮翻毛大帽子遮着额部,只露出两只水汪汪的大眼睛。新娘头戴红盖头是汉族婚礼的习俗,这是纯粹为了迎合大众口味,为了商业利益和旅游业的需要,我们完全可以理解,也应另当别论。笔者在此并不是对土族民族风情园指三道四,声讨和指责,只是看到更多的民族文化在这里消失,感到一丝丝的悲伤。何况这一现象是全国各省区共同存在的问题,也许这是一种发展趋势,但本着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负责与保护,怎样在既带动本地旅游业吸收外来先进文化的同时,更好地保护和弘扬本民族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是当下摆在我们文化工作者面前一个非常现实而紧迫的任务。
三
笔者生于土族长于土族,从小耳闻目睹、甚至参加过土族村庄里很多的民族文化活动以及民间宗教活动,可以说是伴随着或者说是沐浴着土族传统文化长大的,对土族民族民间文化具有深刻的了解和体会。因此,在这里斗胆将土族地区在发展中日益出现的问题和在研究土族婚礼中一直以来存在的错误观点加以改正,望得到有关研究土族文化人士的理解。
我们知道,土族是生活在青藏高原上一个较为古老的民族,和撒拉族一样是青海独有的少数民族之一。史学界一致肯定的观点(笔者也坚持此观点)以为,其祖先吐谷浑是从辽东半岛一路征程,来到青海湖边生活达三百五十多年的鲜卑民族。我省考古学家许新国及文化学者程起骏等一些人也认为,青海海西都兰县的古墓群应是吐谷浑墓群,可以看出吐谷浑对当时社会的重大影响,对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极大贡献,以及对世居青海高原的土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研究价值和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吐谷浑在以后的发展和消亡中受到周边汉、藏、蒙古等民族的影响,并在保留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收他们民族文化的精髓,慢慢演变为现在的土族。因而,土族具有悠久的多元民族文化特性,也保留有很多古朴、传统的古民族民情民风。如,土族的“跳biang biang”等,“biang biang”土族语称“波”也叫“波都拉”,以笔者理解“波”就是对这样祭祀舞蹈的土语称谓,“都拉”土语则是“跳”、“玩”之意。“波都拉”是当地最为盛大的民间传统宗教节日之一。据史料记载,从明万历八年开始一直延续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因法师跳神时手持单面扇形羊皮鼓,边舞边用木棍敲击鼓面,其声为“(口字旁的邦)邦邦”作响,汉族人又称之为“邦邦会”。笔者在很小的时候每到农历二月二“波都拉”开始的日子,我们一些小孩们就纷纷跑去观看其神秘盛大的活动场面。父辈们总是用很诡异的眼神告诫我们,不要硬往前面去挤,小心黑衣法师的鼓声勾走你的魂魄等等的话。“波”带有很明显的东北鲜卑萨满教的遗存,如今在互助土族较为聚集的东沟乡姚马村、五十乡柳家村等土族较为聚集的地区,每到农历二月二、四月八都有“跳biang biang”的习惯。
而今进入大众视野中的所谓“土族安召纳顿节”是近十几年来才兴起的一种给予新内容的活动。“安召”土族语叫“仟交日”,意为“跳动”、“扭摆”。“安召”一词最初是一些热衷于研究土族民间文学的当代学者,自以为是地把土族“安召索罗罗”舞蹈中的“安召”首音,强加到土族所有的舞蹈中笼统称之为“安召”了。其实“安召”是一种“圆圈”舞蹈形式,而不是指节日,土族语并没有实际意思,藏语意为“一边转圈一边跳舞”,可以看出互助土族深受藏文化影响极深。土族“安召”舞主要流行于今天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的东沟、丹麻、五十等一带,是土族人歌颂人畜两旺,五谷丰登,祝愿吉祥如意的一种无伴奏圆圈歌舞。古时作为游牧民族的互助土族人在战胜敌人、狩猎归来等时,围着毡帐或夜幕下的篝火,把酒起舞的祭祀舞蹈,之后渐渐演变成现在以圆舞曲和圆形队伍为基本特征的舞蹈形式;而“纳顿”土族意虽为“玩耍之意”,但它的确是一种类似于节日的重大民间活动,而不是单纯的舞蹈,其活动分很多程序,也有很多不同种类的民间舞蹈等参与其中。“纳顿”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群众自发组织起来的一种大型民间庆祝、娱乐、祭祀活动,主要流传于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三川土族地区。“纳顿”是土语“玩耍”的音译,和蒙古族的“那达慕”含义一样,意为“娱乐”。每年从农历七月十二日开始,一直持续到农历九月十五日,历时近2个月,所以有人称“纳顿节”是“世界上最长的狂欢节”。我们从“纳顿节”中的傩舞表演《三将》、《五将》等看出,“纳顿”既保留有萨满文化的痕迹,同时又深受汉文化影响。因此,“安召”和“纳顿”是两个完全不同性质、不同概念的文化现象,前者是受藏文化影响较深的一种舞蹈,后者是受汉文化影响较深的一种民间活动(节日)。1992年青海土族研究会成立后,为促进社会和谐和民族团结,推进互助、民和、大通等土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便提出了每年盛夏举行“土族安召纳顿节”的倡议,时至今日“土族安召纳顿节”已举行了十一届,已成为土族地区的一个盛大节日。“安召”作为一种娱乐性的舞蹈,在土族婚礼中必不可少。这些传统文化、民间风俗和民族习惯一直以来贯穿于土族社会整个的生产和生活之中,特别在土族的婚礼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体现得更为淋漓尽致。如,居住在互助县五十乡地区的在新娘哭嫁启程时,长辈用绑有哈达或丝绸的箭牌(俗称神箭或保护神),碰其头部,以示吉祥,不难看出这是一种原始的自然或祖先崇拜,带有很明显的萨满教的痕迹。
现今国家高度重视民族传统文化,土族婚礼也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土族作为一个古老的边远少数民族,其很多民族的东西都与非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这个多元开放的时代,在传承好本民族语言、服饰,以及民族习俗,保护和发扬好民族独有的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更是文化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使命。
四
土族人结婚基本上由说亲、定亲、迎亲(送亲)和婚礼四个程序组成。土族婚礼中的唱词,一般都用藏语演唱,也有部分是用纯土语演唱,从这点我们不难看出,土族先祖吐谷浑在青立国三百五十年间与西域各国的经济、文化往来日益频繁,后又被吐蕃灭亡后的漫长岁月中,在逐渐形成土族并发展的过程中受藏文化影响较深。由于当时的吐蕃实行政教合一的统治政策,青海又是藏传佛教的重要传播区。早在东汉末年,青海东部湟水河谷地区已有僧人活动,并建有佛塔。随着吐蕃势力东渐,佛教由内地和吐蕃两个渠道不断传人青海。公元11世纪后,藏传佛教进入空前的活跃时期,青海成为藏传佛教再度弘传的重要基地。因而土族全民信仰藏传佛教,深受藏文化影响也就不难理解了。在土族中受藏传佛教影响痕迹尤为明显的当属婚礼了,如:土族新娘哭嫁起程时,父亲用“淮尔恰”(藏文经书),碰其头部,以示吉祥,这是一种典型的对藏传佛教经书至高无上的尊崇。
过去土族男女结婚承袭的全是包办婚姻,现在某些土族集聚的较为偏僻的村庄还依然存在,一切受命于父母,基本上是先结婚后谈恋爱。1日时,一些只生有女孩的土族人家,父母从众多的姑娘中选择其中一位,等她长到十七、八岁谈婚论嫁的年龄时,为其从旁系亲属中选择一名男子招赘入门;而在一些更为偏僻的脑山地区,还流行一种很特别的“戴天头”的婚俗。“戴天头”顾名思义“为天神而改头”,就是在没有生男孩的家庭,不管家里生有几个女孩,父母选择其中一位姑娘待成人后,邀请村里德高望重的长辈老人为其举行“戴天头”仪式,将姑娘的发型改为已婚妇女的头饰,改发后意味着姑娘已经是妇女了,但她既不出嫁也不招赘女婿,一生待在娘家,因而她生的孩子只知其母不知其父,这大概是远古母系社会母权至高无上习俗的一种遗存,也是一种犹如汉族“河伯娶妻”类似的传统迷信的婚姻劣俗。可喜的是,进入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这一婚姻习俗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即便是最落后的土族村庄再也见不到这一婚俗了,它已从土族的社会生活中彻底消声匿迹了。
古人云:“天上无云不成雨,地上无媒不成婚”,这是土族人结婚的写照。土族男子长到十八九岁时,父母便托付一位德高望重的人为其说媒,这便是说亲,因此土族婚礼中“哇日瓦”(媒人),在土族男女结婚时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从说亲、定亲、迎亲(送亲)到婚礼,“哇日瓦”便一直奔忙于男、女方家之间。为了能使男方家少出点彩礼,“哇日瓦”靠三寸不烂之舌,不厌其烦到女方家求情、下话。婚亲是否成功,全看“哇日瓦”的能耐。土族婚礼中“哇日瓦”地位很高,普遍受到人们的尊重,尤其在迎亲和婚礼当天更受到极高的礼遇。土族男女除非私奔,不然结婚绝对少不了“哇日瓦”;而作为迎亲使者的“纳什信”只有在迎亲和婚礼中出现,但也不是绝对的。在婚礼中“纳什信”可有可无(根据女方家的需求而定),如女方家要举行一个体面的、热闹的婚礼就需要有“纳什信”,一般少则一人,多则有四人,即男方家从自家的亲朋好友中推选一名或二名或三四名能歌善舞者担任“纳什信”,因此能歌善舞是选择“纳什信”的必需条件。如女方家对婚礼不太讲究,则婚礼中不需要有“纳什信”,但为了一个折中的说法和理由,需有一位象征性的人物——“牵马且(即为新娘“牵马的人”,土族语称为“牵马且”)”,这人一般由新郎的弟弟或由新郎自己亲自担任。如女方家不太讲究体面,则婚礼中就根本不需要“纳什信”,也不需要“牵马且”,由“哇日瓦”一人代替“纳什信”或“牵马且”的职责,一切从简了,这并不影响婚礼的举行,只是淡化了婚礼的热闹气氛而已。
土族婚礼中,婚礼这天是“哇日瓦”最为风光的时刻,也是“哇日瓦”最能体现身价的时刻。婚礼的前一天晚上,等到日落西山时,迎亲的“哇日瓦”身着打了绸缎或条纹外边的皮袄,头戴虎皮帽,和头戴白毡帽,身穿白褐褂(不勒腰带)的“纳什信”,从男方家出发,一路高歌,来到女方家(进门时女方家的姑娘用柏树枝沾上水,向纳什信抛三下,以示吉祥,而今却发展成一种娱乐性很强的戏弄了,被女方姑娘直接用桶泼水戏弄),献上男方家的彩礼之后,“哇日瓦”便坐在热炕上喝酒猜拳、唱曲(或休息)直到天亮。而“纳什信”则投入到真正的工作之中,被姑娘们一次又一次拉到院中,对歌跳“安召舞”,一直折腾到半夜(这个时间,一般要请当地的巫师或寺院阿卡根据新娘新郎的属相卜算或查经书,这是受萨满教和藏传佛教影响),为新娘举行改发仪式。第二天东方出现鱼肚白时(这个时间也是按新娘新郎的属相卜算的,同前),“纳什信”便唱着歌引领新娘哭嫁启程,等到大门口时,“纳什信”便逃之天天,早早跑到新郎家,脱了白褐褂和白毡帽,成为普通人中的一员,到这时“纳什信”“玩耍取悦”的使命便彻底完成。而“哇日瓦”从新娘哭嫁启程开始,便加入到送亲队伍中,浩浩荡荡向新郎家走来。到了新郎家,“冠戴”新郎、新娘,为新郎的亲朋好友献礼献哈达“摆针线”等婚礼上的一切重要工作,都由“哇日瓦”来主持完成,可见“哇日瓦”在土族婚礼中的重要性。
因此,在土族婚礼中“哇日瓦”与“纳什信”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人物,“哇日瓦”作为土族婚礼中的媒人,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人物,是推进婚礼成功的必要人物;“纳什信”代表“迎亲使者”,只起着活跃婚礼热闹气氛的角色,可有可无。
(作者单位:青海省文化馆)
第五篇:应用信息化教学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运用信息化教学促进农村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甘肃省和政县城关学区台子街学校李喜贵邮编731200 电话 *** 摘要 :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推动基础教育均衡是实现教育公平的现实途径。随着国家教育信息化战略的推进,如何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成为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信息化;教育资源;教育均衡
一、信息化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大有可为
1.信息化是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手段。教育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有效途径。教育均衡的根本是教育资源的均衡,公共教育资源的均衡是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目前,我国农村地区基础教育均衡和公平跟城市的基础教育还有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农村学校、薄弱学校、农村教学点等,已成为推进基础教育发展的制约点。比如农村教学点,由于师资力量薄弱、水平不高、优秀师资进不去留不住等问题普遍存在。农村学校、边远学校难以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教学质量难以提高。而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不但可以通过信息化的网络和数据库共享基础教育的优质信息资源;更可以通过实时通讯手段进行网络支教,实现优质教师人力资源的跨区域共享,从而解决薄弱地区、薄弱学校的师资问题。可见,基础教育信息化可以破解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中的短期瓶颈。
2.信息化是提升基础教育发展质量的主要支撑。资源、教师和学习者是教育过程中的三个重要因素,教育质量的提升主要依赖于这三个要素各自质量和水平的提升。而信息化的介入,可以有效促进这三个要素的全面发展。其一,信息化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将优质教育资源数字化,并依托公共信息基础设施,便捷高效地扩散,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为区域内的基础教育质量提升提供资源保障。其二,信息化也为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创造了便利条件,可以为区域内教师提供网上培训、视频课堂、互动观摩等跨区域的支教和研讨活动,让本域教师能够零距离接触先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从而为区域内的基础教育质量提升提供人力保障。其三,信息化能使学生学习突破学校围墙,扩展其学习的手段与范围,使师生拥有了获取信息的平等地位,学习者学习方式由被动式向主动式、互动式学习转变。可见,教育信息化是提高基础教育发展质量的主要支撑。
3.信息化是促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主要引擎。教育综合改革是人才培养模式、办学体制、教育管理机制等多方面的变革。其一信息化可以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信息技术进入基础教育,能推动教学过程的改革,使教学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从知识传授为主向能力培养为主转变,从课堂学习为主向多种学习方式转变,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同时,支持学习者的有效学习,形成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为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模式提供信息技术支撑。其
二、信息化可以促进办学体制的变革。信息技术可以创造无所不在的学习环境,基础教育中的学习主体可以由在校学习向离校学习拓展,能促进教育的纵向衔接与横向沟通,打通学校、社会和家庭教育之间沟通渠道,推动教育的跨区域融合和互动。其三,信息化可以促进教育管理的变革,通过构建基础教育的教学、管理以及科研等信息化监管系统,实时采集各基础教育观测点的数据,并根据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指标体系进行数据分析,生成区域发展指标动态图谱,直观反映该教育观测点的教育均衡发展状况,使教育管理决策更加科学精准。
二、信息化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践探索
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中确需保留和恢复的教学点配备数字教育资源接收和播放设备,配送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并以县域为单位、发挥中心校作用,组织教学点应用资源开展教学,利用信息技术帮助教学点开好国家规定课程,提高教育质量,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更好服务农村边远地区适龄儿童就近接受良好教育的需要。
以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为目标,支持各教学点建设可接收数字教育资源并利用资源开展教学的基本硬件设施,并通过卫星传输方式,推送数字教育资源至各教学点,提高设备和资源应用水平。具备网络接入条件的还应配备摄像头,利用网络建立亲子热线,满足教学点留守儿童与外出打工父母的交流需要。
实时了解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状况,为教育均衡决策提供数据支持;通过构建数字学校进行网络支教,为薄弱学校或教学点提供优质师资;通过同步互动课堂让农村教学点“开齐课”、“开好课”;通过网络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资源共享,为薄弱地区提供教学资源,促进区域学校合作,推动教育均衡。
1.建立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网络观测体系,提供决策支持。为有效监测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状况,为政府决策提供智力支持,协同创新中心组织人员设计研发了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网络观测平台,并在全省建立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信息化观测点,形成完善的区域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网络观测体系。观察服务平台基于云计算技术架构,并尝试建立了部分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信息化观测点。观察服务平台通过网络对各观测点进行远程监控,实时采集相关指标数据。平台可以进行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生成区域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指标动态图谱,以可视化的形式反映区域内的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状况,为政府部门、教育机构、企业等及时了解现状,进行决策提供支持。
2.构建“虚实结合”的数字学校,解决教学点开不齐课的问题。为了解决农村教学点和薄弱学校“开不齐课、开不好课”的问题,通过网络和信息技术将一所中心学校与一到两个教学点连接起来,以同步互动课堂的方式分享中心学校的优秀教师资源、数字化信息资源,使教学点能系统的、有组织的开设不具备师资的课程,如英语、音乐、美术等。同时,还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共享中心学校高水平的教学服务,为教学点开好课。这种在中心学校与教学点间共享优质资源、进行异地教学和网络教研的虚实结合的学校组织方式我们称之为数字学校。
3.实施全员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首先,从技术和应用两个层面对教师进行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也就是说,不仅要使教师掌握进行信息化教学的知识和技能,还通过案例探究、案例研讨、现场教学观摩与反思、课例设计、实施与研修等多样的培训形式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应用经验和水平。实施“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培训”、“骨干教师信息技能培训”和“全员教师信息技能培训”等培训工作。其次,积极推动区域在线集体备课、在线教研、同课异构、“一师一优课”等活动,让教师不仅“教”,还要“研”,在研修中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最后,在区域内挖掘具有信息化教学热情,且“能有效运用信息技术重构教学过程,优化教学,切实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以点带面,全面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执教能力,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提供师资保障。
4.汇聚优质教育资源、建设本地特色资源,完善学科资源建设。为了有效推动学科资源建设,我们以学科为“抓手”,实施教师信息空间创建活动。结合教师个人信息空间建设,依托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结合学科教学需要,在学校开展“一课一名师”、“一师一优课”、“优课优资源”资源创建活动。让教师根据日常教学需要创造、制作数字化教学资源,并通过教师信息空间共享数字教育资源及网上晒课活动,基本实现了“课课有资源,人人用资源”信息化教学新局面。
信息化促进区域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漫长的、不断渗透的过程,当前正处于初级应用阶段,我们只是跨出了第一步,还需要更多学校、教师的携手参与,共同谱写新的篇章。参考文献:
[1]张国林.信息技术提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2]高铁刚.信息技术提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中国电化教育,2015,(02):1-6.[3]彭红光,林君芬.以信息化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机制和策略[J].中国电化教育,2010,(10):3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