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师说》优秀教案
一、导语
远古,教师有着较高的地位,“天地君亲师”可以一见;然而在一段历史时期,尊师重教的风气一直不是很浓,在元代,甚至有“八娼九儒十丐”的说法,文化大革命时的“臭老九”之称便由此而来教师地位之低,从师风尚不浓,可想而知实际上,在唐朝这种风气已然出现,尤其在韩愈所处的中唐时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当时的情况正如韩愈的盟友柳宗元所言:“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韩愈的这篇战斗檄文——《师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诵点拨
(1)学生齐读课文一遍
(2)教师简要点拨朗读时的注意事项
注意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语气!注意课文第二段的语气重音变化,要读出韩愈文章气势磅礴,感情充沛的特点,读准作者蕴含的感情
2、初步把握课文内容
(1)设疑讨论交流,了解课文内容
(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研习课文,从课文中找答案,深入了解课文内容,在研讨的过程中感受本文作者的写作意图以及要抒发的情感)
【问题一】这篇文章为谁而作?何以见得?文中有没有信息?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明确)
【明确】“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从课文的最后一段可以得出答案,韩愈的这篇《师说》是写给一个叫李蟠的十七岁小伙子的指点学生结合注释阅读课文第四段,疏通翻译(重点强调“经传”“贻”的理解和句式“不拘于时”):
古文指先秦散文不拘于时的于相当于被作《师说》以贻之,句中贻现在称为赠送,以在两个动词之间,作连词,相当于来
【问题二】一代文学宗师为什么要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伙子写下这一篇流芳千古的名篇佳作——《师说》?
【明确】可以总结为三个原因:
①李蟠“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②他“不拘于时,学于余”;
③“能行古道”
【教师点拨】
以上三个方面都是原因,当时“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人也许不多,但一定还有其它的,为何只选择了李蟠?“学于余”,我们说向韩愈这样一个文坛领袖学习应该是求之不得的事,韩愈有必要为他写文章吗?所以说根本的原因是不拘于时和能行古道
三、解题
文末说“余嘉其能行古道”,所谓的“古道”指的是古人从师之道由此可以看出题目《师说》不是“说说老师”的意思“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比“论”随便些初中学过的《捕蛇者说》、《马说》等等都属“说”一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就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所以《师说》,即“说师”,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写作背景】魏晋以来,社会上风行非学无师,重视“家传”,在韩愈所处的中唐时代,虽然推行科举制度,但耻于从师的风气却很盛行,上层“士大夫之族”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所以他们不愿从师学习,而且他们也反对别人从师学习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由魏晋世以下,不益不事师进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唯有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抗颜而为师”,并著《师说》千古佳文在这著名的《师说》,作者借为文送学生李蟠来抨击那些上层“士大夫之族”,大力宣扬从师的必要性和正确途径,《师说》即说说从师的道理
【问题三】那么,古人从师的道理是什么呢?课文中的原文是怎样说的?
(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第一、三两段,相互讨论完成答案,教师总结明确)
【明确】古人从师之道——“古之学者必有师”且“无常师”
【点拨分析】课文的一、三两段中韩愈谈到了古人的从师之道,可以总结它的核心为“古之学者必有师”“圣人无常师”,古代的知识渊博之人必定有自己的老师,正如韩愈所说的“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同时古代的圣人不仅向老师学习,还“无常师”,向各种人甚至一些远不如他的人请教和学习,自然让我们想到了孔子的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且要“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四、再读课文
(一)研读课文第一段
1、方法:(1)教师范读课文
(2)注意理解下列问题
①哪句可以看作是本文的中心论点?
(首句:推出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托古言事,乃针对当时士大夫以从师为耻而说的,更增加力度)
②为什么要从师?选择老师的标准是什么?
2、理解本段中的古今异义词语
学者 古:求学的人 今:在学术上有一定造诣的人
所以 古:用来……的 凭借 今:因果关系连词
从而 古:跟从……并且 今:连词,表示结果或目的即因此、就
3、词类活用
吾师道也 师,名词用作动词即“学习”
吾从而师之 师,名词用作意动词即“以……为师”
4、讨论:
(1)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如果说,现在的老师的作用仍然是“传道、授业、解惑”,这种说法对不对呢?能不能解释一下?
(现在的老师还是在做“传道、授业、解惑”的工作,所不同的是“道”的含义、“业”的内容都发 生了变化韩愈所说的“道”指的是儒家之道)
(2)现在的“道”指的是什么?
(所有的思想品德教育)既然当代教师仍旧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那么老师的作用就不是可有可无的啊!
(韩愈在《师说》中开篇就说:“古之学者必有师”我认为今之学者也一定有老师,天才的出现同样离不开老师,他与常人不同之处只是智商高些罢了用韩愈的话就是闻道在先者为师!这样看来,老师不一定都有职称,不一定都站在讲台上凡在某一问题上对我们有启发、有帮助的人都是我们的老师大家同意这个说法吗?那么,我们可否得出这样的推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老师? 当然,“老师”这个概念的外延在这里得到了拓展,可以是人生方面,可以是文化科学的,也可以是劳动技术方面的在历史和现实中,不是有大量的“一字之师”、“一题之师”、“一文之师”吗?
(3)现在我们再来讨论一个问题:伟人和他的老师之间是什么关系?有同学说,徐特立是靠毛泽东才名扬天下的,这句话怎么理解呀?谁知道小鸡崽儿是怎样来到人间的?还有别的办法吗?(也可以用孵化器)就是说,先有鸡蛋,然后用老母鸡或孵化器,经过二十一天然后,小鸡崽儿就破壳而出了如果把一堆鸡蛋大的石头放进孵化器或者放在老母鸡身子下面,二十一天后能孵出小鸡来吗?时间再长一些,比如二百一十天……为什么?
那么,为什么小摊上卖的鸡蛋摆了二十多天,还是出不来小鸡崽儿?(因为缺少外部条件)缺少外部条件,鸡蛋就不会变成鸡崽儿?
师:成才固然离不开个人奋斗,它和一个人的志向、品德、才能有直接关系这是事物变化的内部根据,是第一位的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毛泽东成为一代伟人是因为他具有伟人的素质,除此之外也和机遇、和他的老师 的教诲等外部条件不无关系徐特立六十大寿的时候,毛泽东特意给他写了一封贺信,开头就说“你是我20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这说明毛泽东十分尊重自己的老师这种尊重不是仅仅出于礼貌,出于客套,而是发自内心的,认为在徐特立先生身上,不仅过去,就是现在乃至将来仍有很多值得自己学习的东西毛泽东的贺信,我们可以理解为是对恩师作用的充分肯定和真诚的感谢
同学们,你现在有何感想?毛泽东成为伟人离不开教师的培养,我们要成为跨世纪人才同样需要老师的帮助!
师:我们反对否定教师的观点我们也不赞成过分夸大教师作用的主张有些学生和家长错误地认为老师有“点石成金”的本事,只要分进“好班”,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从而放松了主观努力刚才我们讨论了,主观努力是成才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教师只是外部的一个条件,外因要通内因起作用你明明是一块石头,我怎么把你变成小鸡崽儿呀?就算你是个鸡蛋,可你不愿意变成小鸡崽儿,我这老母鸡一趴上去,你就滚得远远的,宁可“淌黄儿”也不转世,我也没有一点办法嘛!所以,我们要正确评估老师的作用,要尊重老师,尊重老师的劳动当然,尊重老师并不是唯师是从《论语》“当仁,不让于师”这句话就是告诉我们,在真理面前,对老师也不让步用一位科学家的话就是“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
1、熟读课文
2、让学生课外搜集韩愈的名言警句:
(1)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调张籍》)
(2)不塞不流,不行不止(《原道》)
(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进学解》)
(4)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初春小雨》)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提名背诵
2、提问个别字词
二、研读第二段
1、指导朗读
指导正确断句:如:师道之不传也/久也
2、词句辨析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从师的道德风尚)吾师道也(学习道理)
师道之不复(从师的道德风尚)惑而不从师(老师)
吾师道也(学习)师道之不复(从师)不耻相师(学习)
3、古今异义词辨析
众人 古:一般的人众人 今:许多人
小学 古:小的方面要学习今:初等教育的学校
4、重点句子解释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宾语前置句,之,提宾的标志)
②古文句子连解法:
古人指导阅读有“奇句相续,偶语相连”的方法,即逢单(奇数)的句子与逢单的句子连在一起理解,逢双(偶数)的句子与逢双的句子连在一起理解如:
句读之不知①,惑之不解②,或师焉③,或不焉④,小学⑤而大遗⑥,吾未见其明也
这儿应当把①③⑤句连在一起,②④⑥句连在一起理解:
句读之不知,或师焉,小学 吾未见其明也
惑之不解,或不焉,大遗
③彼童子之师……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否定判断句,“非……也”构成否定判断)
5、讨论:
【问题一】古人如此的注重从师学习,那么择师的原则是什么?(原文语言回答)
【明确】择师的原则:
①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②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点拨分析】
韩愈阐述古人从师之道,其真正的意图是引出对择师原则和标准的阐述,作者认为择师的原则是不分高低贵贱,年长年幼,道存在的地方就存在老师,同时,作者打破传统观念,认为老师不一定要比学生强,学生也不一定比老师差,只要他有我比不上的地方,他就是做我的老师,详细地展现了择师的原则
【延伸小结】
以上是古人的从师之道,也是韩愈对于从师的观点,许许多多的成功者正是得益于这种古道,才成就了他们的辉煌,相信这对于我们每个人都会有所启发的【问题二】前面说过,韩愈为李蟠写文章的主要原因还有一个:不拘于时,即不被当时的社会风气所拘束当时的社会风气是怎样的呢?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来分析并批判这种风气的?运用了什么论证手法?
(引导学生自读课文第二段,讨论明确)
【明确】①社会风气——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耻学于师
②作者运用正反对比论证的手法,从三个方面批判了当时的社会风气,总结表格如下:
对象 从师的态度 结果 观点
A.“今众人” “耻学于师” “愚益愚” 通过正反对比,论证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古圣人” “从师而问” “圣益圣”
B.于其子 择师而教之 小学
于其身 耻师 大遗
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智不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群聚而笑之
【点拨分析】
作者在课文的第二段给我们展示了当时“耻学于师”的不良社会风气,并通过三组正反对比,论证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从而批判了“耻学于师”的不良社会风气此段中韩愈用了大量强烈语气的句子,来表明了自己的对“耻学于师”这一社会风气的不满和痛心,如:“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等,朗读时注意语气
6、引导学生体味收获,教师小结课文内容
全文通过对师的讨论,表达了作者对古人从师之道的赞扬,对“耻学于师”的社会风气的无情批判我们深切体会到作者那因“师道不传”而痛心疾首的情感的同时,也为这位伟大文豪非凡的斗争勇气和正直的品行所倾倒
三、思绪拓展
【问题设计】虽然文章说,这篇文章是写给那个叫李蟠的学生的,可是读到这里我们还会只是这样看吗?他还是写给谁看的呢?
【点拨】这个问题可以从韩愈《师说》一文当时的现实意义及长远影响来谈,学生可以展开思维,拓展想象空间
【明确】可以说,韩愈的文章还送给以下的两种人:
①写给当时那些不愿学习的士大夫阶层看的提醒他们改掉这种坏习惯,否则后果会很严重 再读文章最后一段文字,我想我们就不难理解韩愈写这篇文章的感情了,那种社会风气造成的忧心如焚是远远超过李蟠个人勤学好问带给自己的喜悦的(再读课文最后一段)
②1200多年过去了,今天我们身边还有很多人在重复着唐人同样的错误,社会上不尊重教师的现象比比皆是:家长袒护孩子,辱骂老师;学生课堂 和 老师顶嘴甚至围攻老师;学生在路上碰见老师却形同陌路……,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篇文章何尝不是写给今天的我们的呢?
正是这种穿越时空的恒久价值,使这篇文章历久弥新,成为经典同学们,反思自己吧,让中华民族的美德在我们身上发出更耀眼的光芒
四、作业布置
1、背诵全文
2、试说说作者的观点在当时有哪些进步意义,在今天仍有什么借鉴作用
3、查阅资料,了解韩愈和古文运动
韩愈(768一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因为昌黎(现河北省昌黎县)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称韩愈为韩昌黎,后世又称他为韩文公他幼年贫穷,刻苦自学,25岁中进士,29岁以后才任宣武节度使属官,后来任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曾几度被贬
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本文第四段他赞扬李蟠“好古文”,就是指爱好他们倡导的那种古文韩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韩愈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第三课时
一、检查复习
1、背诵
2、字词
二、分析第三段
1、指导朗读
2、自译:师,不必 古指“不一定”今指“不需要”
3、简析:列举孔子为例,进一步论证从师的重要性
以孔子为例的好处:一石三鸟,典型精当
1)阐明了从师的意义;2)也说明了从师的做法;3)与“古之学者……”和“古之圣人……圣益圣……”等呼应
4、诵读课文
三、积累相关文言知识
1、找出本文的通假字: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通授 传授
(2)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 不是这样,不然
2、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今义
①古之学者 古:求学的人 今:有专门学问的人
②句读之不知 古:句子停顿的地方 今:看字发出声音
③小学而大遗 古:小的方面学习今:小学校
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用来……的 今: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⑤吾从而师之 古:从,跟随,而,顺承 今:从而是连词
⑥是故无贵无贱 古:无论 今:没有
⑦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古:一般人 今:许多人
⑧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古:不一定 今:用不着,不需要
3、讨论重点文言词的意义和用法
(1)师:课文中出现26次,它的含义和用法如下:
①作名词,有三种情况:
作“老师”讲 古之学者必有师
作“专门技艺人”讲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作“姓”讲 孔子师郯子……师襄
②作动词,有三种情况:
作“学习、效法”讲 吾师道也(“师道”,动宾关系);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作“从师”讲 或师焉,或不焉;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道”,偏正关系)
作“以……为师”讲,意动用法:吾从而师之
【一词多义】
A、古之学者必有师 B、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C、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D、吾师道也
E、不耻相师 F、或师焉,或不焉
G、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2)之:课文中出现25次,它的用法如下:
①作代词,有两种情况:
指代人或事物: 择师而教之
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
郯子之徒;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②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放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 古之学者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表示宾语前置: 句读之不知
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③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还有三种情况:
作代词,指代自己: 君将哀而生之乎
作助词表示定语后置: 蚓无爪牙之利
作动词,“到”、“往”: 吾欲之南海
【一词多义】
A、择师而教之 B、君将哀而生之乎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D、古之学者
E、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F、句读之不知G、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H、蚓无爪牙之利
I、吾欲之南海
(3)其:课文中出现17次,用法如下:
①作代词,有四种情况:
在主谓短语中作主语: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
复指,作主语: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他们)
作兼语: 余嘉其能行古道(他)
作定语: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们的)
②作语气副词,有两种情况:
表猜测: 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表感叹: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欲(多么)
【一词多义】
A、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B、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C、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D、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E、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F、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4、归纳特殊句式的类型: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4)师不必贤于弟子
(5)学于余(6)而耻学于师
(7)不拘于时(8)生乎吾前生乎吾后
(9)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10)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11)则群聚而笑之(12)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
(13)今其智乃反不能及(14)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5、指出下列各句的词类活用现象:
(1)吾从而师之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2)而耻学于师(3)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4)吾师道也(5)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6)则群聚而笑之(7)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学习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意动用法是指名词或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以形容词最常见,其次是名词,还有少数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意动用法翻译成现代汉语,基本格式是:
名、形(动)宾=以宾为名、形(动),例如:
吾从而师之名词以……为师
渔人甚异之形容词以……为奇异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动词以相师为耻
四、体会语言:整散结合 顶真手法
(1)整句散句结合整齐的排偶句和灵活的散句交错运用,配合自然,错落有致例如,第二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与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亦远也,而耻学于师,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圣益圣,愚亦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则是散句而这一长的散句中,圣益圣,愚亦愚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又都是排偶句
(2)顶真修辞手法的运用
顶真,用上一句的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句子的头尾蝉联,上递下接本文有好几处运用这种修辞手法,例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五作业:
1、背诵全文;
2、让学生课外搜集名人从师的故事,作文作文素材
(1)先师百人:齐国名臣晏婴勤奋好学,不管什么地方,只要有才能有知识的人,他都去拜之为师,虚心求教,博采众长,相传他有先师百人,因此他学识精深,能言善辩,成了齐国名臣.他多次代表齐国出使,不辱使命,捍卫了国家的尊严.(2)程门立雪:北宋学者杨时尊师好学,一次他和同学游酢去洛阳见老师程颐.当时正值三九严寒,天空飘着雪花,来到老师门前,只见老师在打瞌睡,他们不愿打扰,就静静地肃立在门前的雪地里.程颐醒来看到他们,连忙让他进厅堂,这时门外的积雪已有一尺多厚.(3)卖衣求师:南北朝时贾思伯、贾思同两人求学于老师阴凤门下,由于家贫,只好把身上穿的衣服典卖出去,筹集学费人们为他们好学的精神所感动,便凑了不少丝绸之类的物品让他们去他们送给老师阴凤知道实情后,坚决不肯收礼这则卖衣求师的故事便成了千古流传的佳话
3、齐白石有一句话“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你能不能结合《劝学》《师说》的内容来分析一下?两文都谈到学习的重要,那么正确的学习目的究竟是什么?
(《劝学》认为学习的本质其实是“改变自己”;“学不可以已”,永远不停止,也即常言所说的“活到老,学到老”《师说》中认为学习是为了闻道解惑——这些认识都是正确的作为现代人,黑塞论述得更全面,他认为读书学习是获取教养的途径,是自我意识的增强和扩展,并非是为了提高某种能力或本领(因为那样的学习过于功利),而在于寻找生活的意义,也就是说,学习者需要有自己的精神追求没有追求的学习是低效的学习,只能满足一般的生存需求)
第二篇:《师说》优秀教案
《师说》教案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探讨认识从师的重要意义。
2、领会课文正反对比、破立结合的论证方法。
3、掌握重要字词及文言现象,背诵全文。教学重点:
1、理解文中的多义词,解释它们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
2、掌握文中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能解释具体语境中意动词的含义。
4、区分课文中的古今异义词,理解它们的古今义。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我们刚学习过荀子《劝学》,明确了学习的重要意义。通过学习,人们的修养与学问可以得到提高,人们的素质可以得到改变。那么,学习的最佳途径是什么呢?是自学,或是从师学习?答案应该是不言自明的,但是——
二、作者及背景简介:
(写作背景)魏晋以来,社会上风行非学无师,重视“家传”。在韩愈所处的中唐时代,虽然推行科举制度,但耻于从师的风气却很盛行,上层“士大夫之族”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所以他们不愿从师学习,而且他们也反对别人从师学习。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由魏晋世以下,不益不事师。进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唯有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抗颜而为师”,并著《师说》千古佳文。
在这著名的《师说》,作者借为文送学生李蟠来抨击那些上层“士大夫之族”,大力宣扬从师的必要性和正确途径,《师说》即说说从师的道理。
(作者)说起韩愈,我们应该不陌生,请哪一位同学来介绍他的有关资料。
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文公,昌黎先生。
韩愈是与古文运动联系在一起的,他和柳宗元一起大力提倡古文运动,主张文章应该象先秦散文一样言之有物,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只求形式而内容贫乏的骈俪文;语言要新颖,“言贵创新,词必己出”。二人不论在理论上或是在在创作实践上,都有力地促进了古文运动的兴起、发展,并身体力行,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的浮艳的骈体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散文的基础。因此二人影响巨大,韩愈被推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齐读,思考:韩愈对从师持什么态度?当时人是什么态度?找出文中词句。
四、复读课文
1、研读课文第一段
方法:(1)教师范读课文。
(2)注意理解下列问题。
哪句可以看作是本文的中心论点?首句:推出中心论点:学者必有师。托古言事,乃针对当时士大夫以从师为耻而说的,更增加力度。为什么要从师?选择老师的标准是什么?
2、理解本段中的古今异义词语
学者 古:求学的人 今:在学术上有一定造诣的人
所以 古:用来„„的 凭借 今:因果关系连词 从而 古:跟从„„并且
今:连词,表示结果或目的。即因此、就
3、词语活用
吾师道也 师,名词用作动词即“学习”
吾从而师之 师,名词用作意动词即“以„„为师”
5、讨论:
我们今天所说的“自学成才”是不是与韩愈说的“必有师” 相矛盾?韩愈所说的“道”指什么?我们今天要以什么为师?
6、总结本段
总说老师的作用和从师学习的必要性、重要性,指出择师的 原则,推出“无贵无贱,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结论。
7、背诵本段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提名背诵。
2、提问个别字词。
二、研读第二段
1、指导朗读。指导正确断句
如:师道之不传也/久也
2、词句辨析
师道者不传也久矣(从师的道德风尚)吾师道也(学习道理)师道之不复(从师的道德风尚)
惑而不从师(老师)吾师道也(学习)师道之不复(从师)不耻相师(学习)
3、古今异义词辨析
众人 古:一般的人众人 今:许多人
小学 古:小的方面要学习今:初等教育的学校
4、重点句子解释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宾语前置句,之,提宾的标志)
彼童子之师„„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否定判断句,“非„„也”构成否定判断)
5、读本段。思考:本段的论点是什么? 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道”的“道”指风尚;句中两个“也”,表示停顿。为什么韩愈要这么说?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 第二层:针对时弊,从三方面对比,剖析“不从师”的症结。先以“今之众人”与“古之圣人”作对比:作者在这组纵向比较中用反诘句点出不从师的结果。再以“为子择师”与“其身则耻师”作对比:作者在这组自身矛盾的对比中,对不从师的表现加以评论,并给予直接的否定。最后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作对比:作者在这组横向比较中,对不从师的言行加以描述,并发出带有讽刺语气的强烈感慨。本段运用正反对比论证方法。
6、讨论:《劝学》中有一句与本段中“圣人”、“愚人”的论述相仿,是哪一句?你认为“句读”之师与“传道”之师有何区别?你认为韩愈对“君子”“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看法是否符合现代观点?
7、教师总结,学生背诵本段。
三、作业:背诵当堂所学的内容。
第三课时
一、检查复习
1、背诵
2、字词
二、分析第三、四段
(一)第三段
1、指导朗读
2、自译:师,不必 古指“不一定”今指“不需要”
3、简析:列举孔子为例,进一步论证从师的重要性 以孔子为例的好处:一石三鸟,典型精当
1)阐明了从师的意义;2)也说明了从师的3)与“古之学者„„”和“古之圣人„„圣益圣„„”等呼
(二)第四段
虽为附记性质,但是紧扣中心。作者赞扬李的“不拘于时”、“行古道”,也是对士大夫的有力批评。既针砭了时弊,又通过李来倡导了从师。因此结尾虽然简单,但有力地照应了开头,围绕了中心。
(三)问题探讨:
李蟠好的是什么样的“古文”?他不愿被什么样的“时”所束缚? 韩愈反对浮靡的文风,倡导古文运动,而李蟠“好”的正是韩愈倡导的“六艺经传”;当时社会风气不好,人们不肯从师而学,李蟠不受风气影响,拜韩愈为师。齐白石有一句话“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你能不能结合《劝学》《师说》的内容来分析一下?
两文都谈到学习的重要,那么正确的学习目的究竟是什么?
《劝学》认为学习的本质其实是“改变自己”;“学不可以已”,永远不停止,也即常言所说的“活到老,学到老”。《师说》中认为学习是为了闻道解惑。——这些认识都是正确的。作为现代人,黑塞论述得更全面,他认为读书学习是获取教养的途径,是自我意识的增强和扩展,并非是为了提高某种能力或本领(因为那样的学习过于功利),而在于寻找生活的意义,也就是说,学习者需要有自己的精神追求。没有追求的学习是低效的学习,只能满足一般的生存需求。
三、分析论证结构。提出中心论点
正面阐述(必要性、原则)反面阐述(对比)例证:孔子
附记:赞扬
四、体会语言:整散结合 顶真手法。
五、作业:背诵全文;积累相关文言知识。
第三篇:《师说》优秀教案
《师说》教案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探讨认识从师的重要意义。
2、领会课文正反对比、破立结合的论证方法。
3、掌握重要字词及文言现象,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
1、理解文中的多义词,解释它们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
2、掌握文中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能解释具体语境中意动词的含义。
4、区分课文中的古今异义词,理解它们的古今义。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我们刚学习过荀子《劝学》,明确了学习的重要意义。通过学习,人们的修养与学问可以得到提高,人们的素质可以得到改变。那么,学习的最佳途径是什么呢?是自学,或是从师学习?答案应该是不言自明的,但是——
二、作者及背景简介:
(写作背景)魏晋以来,社会上风行非学无师,重视“家传”。在韩愈所处的中唐时代,虽然推行科举制度,但耻于从师的风气却很盛行,上层“士大夫之族”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所以他们不愿从师学习,而且他们也反对别人从师学习。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由魏晋世以下,不益不事师。进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唯有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抗颜而为师”,并著《师说》千古佳文。
在这著名的《师说》,作者借为文送学生李蟠来抨击那些上层“士大夫之族”,大力宣扬从师的必要性和正确途径,《师说》即说说从师的道理。
(作者)说起韩愈,我们应该不陌生,请哪一位同学来介绍他的有关资料。
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文公,昌黎先生。
韩愈是与古文运动联系在一起的,他和柳宗元一起大力提倡古文运动,主张文章应该象先秦散文一样言之有物,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只求形式而内容贫乏的骈俪文;语言要新颖,“言贵创新,词必己出”。二人不论在理论上或是在在创作实践上,都有力地促进了古文运动的兴起、发展,并身体力行,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的浮艳的骈体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散文的基础。因此二人影响巨大,韩愈被推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齐读,思考:韩愈对从师持什么态度?当时人是什么态度?找出文中词句。
四、复读课文
1、研读课文第一段
方法:(1)教师范读课文。
(2)注意理解下列问题。
哪句可以看作是本文的中心论点?首句:推出中心论点:学者必有师。托古言事,乃针对当时士大夫以从师为耻而说的,更增加力度。
为什么要从师?选择老师的标准是什么?
2、理解本段中的古今异义词语
学者 古:求学的人 今:在学术上有一定造诣的人
所以 古:用来„„的 凭借今:因果关系连词
从而 古:跟从„„并且
今:连词,表示结果或目的。即因此、就
3、词语活用
吾师道也师,名词用作动词即“学习”
吾从而师之师,名词用作意动词即“以„„为师”
5、讨论:
我们今天所说的“自学成才”是不是与韩愈说的“必有师”
相矛盾?韩愈所说的“道”指什么?我们今天要以什么为师?
6、总结本段
总说老师的作用和从师学习的必要性、重要性,指出择师的原则,推出“无贵无贱,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结论。
7、背诵本段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提名背诵。
2、提问个别字词。
二、研读第二段
1、指导朗读。
指导正确断句
如:师道之不传也/久也
2、词句辨析
师道者不传也久矣(从师的道德风尚)
吾师道也(学习道理)
师道之不复(从师的道德风尚)
惑而不从师(老师)
吾师道也(学习)
师道之不复(从师)
不耻相师(学习)
3、古今异义词辨析
众人 古:一般的人众人 今:许多人
小学 古:小的方面要学习今:初等教育的学校
4、重点句子解释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宾语前置句,之,提宾的标志)
彼童子之师„„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否定判断句,“非„„也”构成否定判断)
5、读本段。思考:本段的论点是什么?
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道”的“道”指风尚;句中两个“也”,表示停顿。为什么韩愈要这么说?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
第二层:针对时弊,从三方面对比,剖析“不从师”的症结。
先以“今之众人”与“古之圣人”作对比:作者在这组纵向比较中用反诘句点出不从师的结果。再以“为子择师”与“其身则耻师”作对比:作者在这组自身矛盾的对比中,对不从师的表现加以评论,并给予直接的否定。最后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作对比:作者在这组横向比较中,对不从师的言行加以描述,并发出带有讽刺语气的强烈感慨。本段运用正反对比论证方法。
6、讨论:《劝学》中有一句与本段中“圣人”、“愚人”的论述相仿,是哪一句?你认为“句读”之师与“传道”之师有何区别?你认为韩愈对“君子”“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看法是否符合现代观点?
7、教师总结,学生背诵本段。
三、作业:背诵当堂所学的内容。
第三课时
一、检查复习
1、背诵
2、字词
二、分析第三、四段
(一)第三段
1、指导朗读
2、自译:师,不必 古指“不一定”今指“不需要”
3、简析:列举孔子为例,进一步论证从师的重要性
以孔子为例的好处:一石三鸟,典型精当
1)阐明了从师的意义;2)也说明了从师的3)与“古之学者„„”和“古之圣人„„圣益圣„„”等呼
(二)第四段
虽为附记性质,但是紧扣中心。作者赞扬李的“不拘于时”、“行古道”,也是对士大夫的有力批评。既针砭了时弊,又通过李来倡导了从师。因此结尾虽然简单,但有力地照应了开头,围绕了中心。
(三)问题探讨:
李蟠好的是什么样的“古文”?他不愿被什么样的“时”所束缚?
韩愈反对浮靡的文风,倡导古文运动,而李蟠“好”的正是韩愈倡导的“六艺经传”;当时社会风气不好,人们不肯从师而学,李蟠不受风气影响,拜韩愈为师。
齐白石有一句话“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你能不能结合《劝学》《师说》的内容来分析一下?两文都谈到学习的重要,那么正确的学习目的究竟是什么?
《劝学》认为学习的本质其实是“改变自己”;“学不可以已”,永远不停止,也即常言所说的“活到老,学到老”。《师说》中认为学习是为了闻道解惑。——这些认识都是正确的。作为现代人,黑塞论述得更全面,他认为读书学习是获取教养的途径,是自我意识的增强和扩展,并非是为了提高某种能力或本领(因为那样的学习过于功利),而在于寻找生活的意义,也就是说,学习者需要有自己的精神追求。没有追求的学习是低效的学习,只能满足一般的生存需求。
三、分析论证结构。
提出中心论点
正面阐述(必要性、原则)反面阐述(对比)
例证:孔子附记:赞扬
四、体会语言:整散结合 顶真手法。
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题。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1.下列加黑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出人也远矣出:超过。
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耻:羞耻。
C.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
D.士大夫之族族:类。
2.“嗟乎”一词表示的语气是()
A.感慨B.叹息C.悲哀D.愤慨
3.下列各句中加黑的词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中的“耻”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B.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
C.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D.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4.在下列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句子是()
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李氏子蟠„„不拘于时D.古之人不余欺也
5.“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A.那些教孩子的老师,只教给孩子书本并帮助他们朗读其中的文句,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老师。
B.那些教孩子的老师,只教给孩子书本并帮助他们学习其中的文句,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老师。
C.对那些只教给孩子书本并帮助他们学习其中的文句,传授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老师,我是无所谓的。
D.那些教孩子的老师,交给孩子书本并帮助他们朗读其中的文句,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老师。
6.下列对这段文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该段句式变化多,整句和散句相结合,奇偶互见;字里行间饱含感情,读来感心动耳。
B.作者连用三个对比,尖锐地批判了“今之众人”“士大夫”“君子”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C.三个对比,结语语气一句比一句重,第一个对比的结语是疑问语气,第二个对比的结语是肯定、责备的语气,第三个对比的结语是带有讽刺意味的语气,表达的感情更强烈。
D.这一段批判反面现象的目的仅在阐明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答案:1.B2.A3.C4.D5.B6.D
第四篇:《师说》优秀教案
《师说》教案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探讨认识从师的重要意义。
2、领会课文正反对比、破立结合的论证方法。
3、掌握重要字词及文言现象,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
1、理解文中的多义词,解释它们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
2、掌握文中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能解释具体语境中意动词的含义。
4、区分课文中的古今异义词,理解它们的古今义。
教学过程:
一、导语
我们刚学习过荀子《劝学》,明确了学习的重要意义。通过学习,人们的修养与学问可以得到提高,人们的素质可以得到改变。那么,学习的最佳途径是什么呢?是自学,或是从师学习?答案应该是不言自明的,但是——
二、作者及背景简介:
(写作背景)魏晋以来,社会上风行非学无师,重视“家传”。在韩愈所处的中唐时代,虽然推行科举制度,但耻于从师的风气却很盛行,上层“士大夫之族”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所以他们不愿从师学习,而且他们也反对别人从师学习。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由魏晋世以下,不益不事师。进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唯有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抗颜而为师”,并著《师说》千古佳文。在这著名的《师说》,作者借为文送学生李蟠来抨击那些上层“士大夫之族”,大力宣扬从师的必要性和正确途径,《师说》即说说从师的道理。
(作者)说起韩愈,我们应该不陌生,请哪一位同学来介绍他的有关资料。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文公,昌黎先生。
韩愈是与古文运动联系在一起的,他和柳宗元一起大力提倡古文运动,主张文章应该象先秦散文一样言之有物,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只求形式而内容贫乏的骈俪文;语言要新颖,“言贵创新,词必己出”。二人不论在理论上或是在 1
在创作实践上,都有力地促进了古文运动的兴起、发展,并身体力行,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的浮艳的骈体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散文的基础。因此二人影响巨大,韩愈被推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齐读,思考:韩愈对从师持什么态度?当时人是什么态度?找出文中词句。
四、复读课文
(一)研读课文第一段
方法:(1)教师范读课文。
(2)注意理解下列问题。
哪句可以看作是本文的中心论点?首句:推出中心论点:学者必有师。托古言事,乃针对当时士大夫以从师为耻而说的,更增加力度。
为什么要从师?选择老师的标准是什么?
2、理解本段中的古今异义词语
学者 古:求学的人 今:在学术上有一定造诣的人
所以 古:用来„„的 凭借今:因果关系连词
从而 古:跟从„„并且
今:连词,表示结果或目的。即因此、就
3、词语活用
吾师道也师,名词用作动词即“学习”
吾从而师之师,名词用作意动词即“以„„为师”
5、讨论:
我们今天所说的“自学成才”是不是与韩愈说的“必有师”
相矛盾?韩愈所说的“道”指什么?我们今天要以什么为师?
6、总结本段
总说老师的作用和从师学习的必要性、重要性,指出择师的原则,推出“无贵无贱,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结论。
7、背诵本段
(二)、研读第二段
1、指导朗读。
指导正确断句
如:师道之不传也/久也
2、词句辨析
师道者不传也久矣(从师的道德风尚)
吾师道也(学习道理)
师道之不复(从师的道德风尚)
惑而不从师(老师)
吾师道也(学习)
师道之不复(从师)
不耻相师(学习)
3、古今异义词辨析
众人 古:一般的人众人 今:许多人
小学 古:小的方面要学习今:初等教育的学校
4、重点句子解释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宾语前置句,之,提宾的标志)
彼童子之师„„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否定判断句,“非„„也”构成否定判断)
5、读本段。思考:本段的论点是什么?
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道”的“道”指风尚;句中两个“也”,表示停顿。为什么韩愈要这么说?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
第二层:针对时弊,从三方面对比,剖析“不从师”的症结。
先以“今之众人”与“古之圣人”作对比:作者在这组纵向比较中用反诘句点出不从师的结果。再以“为子择师”与“其身则耻师”作对比:作者在这组自身矛盾的对比中,对不从师的表现加以评论,并给予直接的否定。最后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作对比:作者在这组横向比较中,对不从师的言行加以描述,并发出带有讽刺语气的强烈感慨。
本段运用正反对比论证方法。
6、讨论:《劝学》中有一句与本段中“圣人”、“愚人”的论述相仿,是哪一句?你认为“句读”之师与“传道”之师有何区别?你认为韩愈对“君子”“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看法是否符合现代观点?
7、教师总结,学生背诵本段。
(二)、分析第三段
1、指导朗读
2、自译:师,不必 古指“不一定”今指“不需要”
3、简析:列举孔子为例,进一步论证从师的重要性
以孔子为例的好处:一石三鸟,典型精当
1)阐明了从师的意义;2)也说明了从师的3)与“古之学者„„”和“古之圣人„„圣益圣„„”等呼
(三)第四段
虽为附记性质,但是紧扣中心。作者赞扬李的“不拘于时”、“行古道”,也是对士大夫的有力批评。既针砭了时弊,又通过李来倡导了从师。因此结尾虽然简单,但有力地照应了开头,围绕了中心。
问题探讨:
李蟠好的是什么样的“古文”?他不愿被什么样的“时”所束缚?
韩愈反对浮靡的文风,倡导古文运动,而李蟠“好”的正是韩愈倡导的“六艺经传”;当时社会风气不好,人们不肯从师而学,李蟠不受风气影响,拜韩愈为师。齐白石有一句话“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你能不能结合《劝学》《师说》的内容来分析一下?
两文都谈到学习的重要,那么正确的学习目的究竟是什么?
《劝学》认为学习的本质其实是“改变自己”;“学不可以已”,永远不停止,也即常言所说的“活到老,学到老”。《师说》中认为学习是为了闻道解惑。——这些认识都是正确的。作为现代人,黑塞论述得更全面,他认为读书学习是获取教养的途径,是自我意识的增强和扩展,并非是为了提高某种能力或本领(因为那样的学习过于功利),而在于寻找生活的意义,也就是说,学习者需要有自己的精神追求。没有追求的学习是低效的学习,只能满足一般的生存需求。
五、分析论证结构。
提出中心论点
正面阐述(必要性、原则)反面阐述(对比)例证:孔子附记:赞扬
六、体会语言:整散结合 顶真手法。
七、作业:背诵全文;积累相关文言知识。
第五篇:《师说》优秀教案
《师说》教案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探讨认识从师的重要意义。
2、领会课文正反对比、破立结合的论证方法。
3、掌握重要字词及文言现象,背诵全文。教学重点:
1、理解文中的多义词,解释它们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
2、掌握文中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能解释具体语境中意动词的含义。
4、区分课文中的古今异义词,理解它们的古今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我们刚学习过荀子《劝学》,明确了学习的重要意义。通过学习,人们的修养与学问可以得到提高,人们的素质可以得到改变。那么,学习的最佳途径是什么呢?是自学,或是从师学习?答案应该是不言自明的,但是——
二、作者及背景简介:
(写作背景)魏晋以来,社会上风行非学无师,重视“家传”。在韩愈所处的中唐时代,虽然推行科举制度,但耻于从师的风气却很盛行,上层“士大夫之族”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所以他们不愿从师学习,而且他们也反对别人从师学习。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由魏晋世以下,不益不事师。进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唯有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抗颜而为师”,并著《师说》千古佳文。
在这著名的《师说》,作者借为文送学生李蟠来抨击那些上层“士大夫之族”,大力宣扬从师的必要性和正确途径,《师说》即说说从师的道理。
(作者)说起韩愈,我们应该不陌生,请哪一位同学来介绍他的有关资料。
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文公,昌黎先生。
韩愈是与古文运动联系在一起的,他和柳宗元一起大力提倡古文运动,主张文章应该象先秦散文一样言之有物,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只求形式而内容贫乏的骈俪文;语言要新颖,“言贵创新,词必己出”。二人不论在理论上或是在在创作实践上,都有力地促进了古文运动的兴起、发展,并身体力行,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的浮艳的骈体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散文的基础。因此二人影响巨大,韩愈被推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齐读,思考:韩愈对从师持什么态度?当时人是什么态度?找出文中词句。
四、复读课文
1、研读课文第一段
方法:(1)教师范读课文。
(2)注意理解下列问题。
哪句可以看作是本文的中心论点?首句:推出中心论点:学者必有师。托古言事,乃针对当时士大夫以从师为耻而说的,更增加力度。为什么要从师?选择老师的标准是什么?
2、理解本段中的古今异义词语 学者 古:求学的人 今:在学术上有一定造诣的人
所以 古:用来„„的 凭借 今:因果关系连词 从而 古:跟从„„并且
今:连词,表示结果或目的。即因此、就
3、词语活用
吾师道也 师,名词用作动词即“学习”
吾从而师之 师,名词用作意动词即“以„„为师”
5、讨论:
我们今天所说的“自学成才”是不是与韩愈说的“必有师” 相矛盾?韩愈所说的“道”指什么?我们今天要以什么为师?
6、总结本段
总说老师的作用和从师学习的必要性、重要性,指出择师的 原则,推出“无贵无贱,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结论。
7、背诵本段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提名背诵。
2、提问个别字词。
二、研读第二段
1、指导朗读。指导正确断句
如:师道之不传也/久也
2、词句辨析
师道者不传也久矣(从师的道德风尚)吾师道也(学习道理)师道之不复(从师的道德风尚)
惑而不从师(老师)吾师道也(学习)师道之不复(从师)不耻相师(学习)
3、古今异义词辨析
众人 古:一般的人众人 今:许多人
小学 古:小的方面要学习今:初等教育的学校
4、重点句子解释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宾语前置句,之,提宾的标志)
彼童子之师„„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否定判断句,“非„„也”构成否定判断)
5、读本段。思考:本段的论点是什么? 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道”的“道”指风尚;句中两个“也”,表示停顿。为什么韩愈要这么说?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
第二层:针对时弊,从三方面对比,剖析“不从师”的症结。先以“今之众人”与“古之圣人”作对比:作者在这组纵向比较中用反诘句点出不从师的结果。再以“为子择师”与“其身则耻师”作对比:作者在这组自身矛盾的对比中,对不从师的表现加以评论,并给予直接的否定。最后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作对比:作者在这组横向比较中,对不从师的言行加以描述,并发出带有讽刺语气的强烈感慨。本段运用正反对比论证方法。
6、讨论:《劝学》中有一句与本段中“圣人”、“愚人”的论述相仿,是哪一句?你认为“句读”之师与“传道”之师有何区别?你认为韩愈对“君子”“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看法是否符合现代观点? 第三课时
一、检查复习
1、背诵
2、字词
二、分析第三、四段
(一)第三段
1、指导朗读
2、自译:师,不必 古指“不一定”今指“不需要”
3、简析:列举孔子为例,进一步论证从师的重要性 以孔子为例的好处:一石三鸟,典型精当
1)阐明了从师的意义;2)也说明了从师的3)与“古之学者„„”和“古之圣人„„圣益圣„„”等呼
(二)第四段
虽为附记性质,但是紧扣中心。作者赞扬李的“不拘于时”、“行古道”,也是对士大夫的有力批评。既针砭了时弊,又通过李来倡导了从师。因此结尾虽然简单,但有力地照应了开头,围绕了中心。
(三)问题探讨:
李蟠好的是什么样的“古文”?他不愿被什么样的“时”所束缚? 韩愈反对浮靡的文风,倡导古文运动,而李蟠“好”的正是韩愈倡导的“六艺经传”;当时社会风气不好,人们不肯从师而学,李蟠不受风气影响,拜韩愈为师。齐白石有一句话“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你能不能结合《劝学》《师说》的内容来分析一下?
两文都谈到学习的重要,那么正确的学习目的究竟是什么?
《劝学》认为学习的本质其实是“改变自己”;“学不可以已”,永远不停止,也即常言所说的“活到老,学到老”。《师说》中认为学习是为了闻道解惑。——这些认识都是正确的。作为现代人,黑塞论述得更全面,他认为读书学习是获取教养的途径,是自我意识的增强和扩展,并非是为了提高某种能力或本领(因为那样的学习过于功利),而在于寻找生活的意义,也就是说,学习者需要有自己的精神追求。没有追求的学习是低效的学习,只能满足一般的生存需求。
三、分析论证结构。提出中心论点
正面阐述(必要性、原则)反面阐述(对比)例证:孔子
附记:赞扬
古时候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就是(用来)传授道理、授与专业知识、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人不是生下来就懂道理的,谁能够没有疑难问题呢?有疑难问题却不跟老师(请教),那些成为疑难的问题便终究不会解决了。出生在我前面的,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随他,以他为师;出生在我后面的,他懂得道理要是也比我早,我也跟他学习。我学习的是道理,哪管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因此,不论地位高还是低,不论年龄大还是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十、诵读第一自然段,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1、老师的职责(作用)是什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人为什么要从师学习(从师的必要性)?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无师不能解惑)
3、作者认为择师的标准是什么?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第一段: 提出中心论点:学者必有师。正面阐述道理:老师职责、从师的必要性、择师标准
十一、诵读并梳理第二段重点词句
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道:从师学习的风尚。之:助词,主谓之间
2、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众人:一般人,今常指大家
下:形容词,低
耻:意动,以„„为耻
3、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名词,圣明的人;后一个“圣”,动词,圣明。
5、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耻:以„„为耻
惑:形容词,糊涂
6、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所谓:说的。
者也:表判断语气
7、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不明句读,宾语前置句,之,前置标志。“惑之不解”结构同。或:代词,有的人。
8、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小学:小的方面学习。遗:丢掉。明:明智。
9、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齿相师。之:这
不齿相师:不以互相学习为耻 唉!从师学习的传统不被继承已经很久了,要人们没有疑难问题是很困难的哪!古时候的圣人,超出一般人够远了,尚且跟从老师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不如圣人也够远了,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辱。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蠢。圣人所以成为圣人,愚人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出自这个原因吧? 人们爱自己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他们;对于自己呢,却不肯从师学习,这真糊涂了。那些儿童们的老师,是教儿童们读书,帮他们学习断句的,不是我所说的那种传授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人。(一方面)句读不明,(另一方面)疑难问题不能解决,有的向老师学习,有的却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我没有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巫医,乐师和各类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读书做官的这类人,一听到有人以“老师”、“学生”相称,就成群聚集在一起讥笑人家。问他们(为什么这样),他们就说:“他和他年纪差不多,学问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感到羞耻,以官位高的人为老师,就近乎阿谀。”唉!从师学习的风尚不能恢复,(从这里就)可以知道了。巫医、音乐师和工匠,是所谓上层人士看不起的,现在那些“上层人士”的见识却反而不及这些人,岂不是很奇怪吗?
十二、诵读第二自然段,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1、“古之圣人”在从师方面是怎么做的?“今之众人”呢?两者相对比后得出了怎样的结论? 从师而问;耻学于师。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皆出自于此乎?
2、“今之众人”在从师一事上存在怎样自相矛盾的事实?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3、“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分别怎样做的? 不耻相师;群聚而笑之,曰:“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4、通过以上三组对比,作者表达了怎样的观点(分论点)?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十三、诵读并梳理第三段重点词句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常:固定的 师:以„„为师,意动。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徒:类,辈。
贤:道德、学问、才能。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些人,他们的品德才能比不上孔子。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所以,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学生高明。懂得的道理有先有后,技能业务各有钻研与擅长,如此罢了。
1、作者用孔子的言行,阐述了什么观点?(本段分论点)圣人无常师。
2、本段用的是什么论证方法?举例论证
引用论证。
3、孔子的例子,意在证明怎样的观点?“学者必有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十四、诵读并梳理第四段重点词句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好:喜爱。
六艺经传: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通:普遍。
不拘于时:不受时俗的限制,于,介词,被;学于余:介词,从,向。
行:遵行。
贻:赠送。
李家的孩子名字叫蟠,十七岁,爱好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注全都学了,不被时俗拘束,来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遵行古人的从师之道,写这篇《师说》来赠给他。一代文学宗师为什么要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写下这一篇流芳千古的名篇佳作——《师说》?
【明确】可以总结为三个原因:李蟠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他不拘于时,学于余/能行古道 说明写作原因:
分论点:不拘于时行古道
十五、文章结构:
一、概述要从师。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二、批评不从师。(对比论证)
分论点一: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感也难矣
三、从师的范例。(举例论证、引用论证)
分论点二:圣人无常师
四、作文缘由:赞扬李蟠不拘于时,能行古道。照应以上两个分论点
立论:老师的职责/从师的必要/择师的标准(立)反面论证:批判耻于从师(破)正面论证:师生关系与师道关系(能者为师)(立)通假字::::
传道受业解惑
“受”通“授”,传授。
或不焉,或师焉
“不”通“否”。
古今异义:::: 古之学者必有师:(古)泛指求学的人。
(今)指有专门学问的人。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
1、用来„的;(今)表因果关系。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古)无论,不论。
(今)没有。
小学而大遗:(古)小的方面学到。(今)初等教育的学校。
吾从而师之:(古)跟随并且。(今)连词,表目的和结果
今之众人:(古)一般人、普通人。(今)许多的人。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古)所说的。(今)含不承认的意思。师不必贤于弟子:(古)不一定。(今)不需要。
词类活用现象::::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名作动,低于
吾师道也
名作动,学习
小学而大遗
形作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而耻学于师
意动用法,以„„为耻
吾从而师之
意动用法,以„„为师
则耻师焉
意动用法,以„„为耻
不耻相师
意动用法,以„„为耻
孔子师郯子
名词意动用法
以„„为师
一词多义::::
师::::
1、古之学者必有师
名,老师
2、吾师道也
动,学习
3、吾从而师之
意动,以„为师
4、师道之不传
动,从师
5、巫医乐师百工
名,有专门技艺的人
6、齐师伐我 名,军队
传::::
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动,流传
2、传道受业解惑也
动,传授
3、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名,解释经书的著作
4、朔气传金柝
动,传递,传送
道::::、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道理
2、吾师道也
道理、道相似也
道德学问
4、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风尚、余嘉其能行古道
风尚
6、策之不以其道
规律
其::::
1、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代,他。
2、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代,那些。
3、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代,指圣人。
4、其皆出于此乎
语气,大概。
5、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指士大夫,6、吾其还也
语气,还是。
之::::
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代,子
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代,这类
3、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助,取消独立性
4、句读之不知
助,提宾标志
5、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代,代“六艺经传”
6、君将哀而生之乎
代,我
7、蚓无爪牙之利
助,定语后置的标志
8、吾欲之南海
动,到、往
于:::: 不负戴于道路
介词,表处所,在学于余(耻学于师)
介词,表趋向,向
于其身也
介词,表对象,对,对于
师不必贤于弟子
介词,表比较,比
不拘于时
介词,表被动,被
特殊句式::::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介词短语后置句
学于余
/介词短语后置句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宾语前置句
不拘于时
/被动句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判断句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判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