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儿歌》语文教学反思(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5 10:41: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动物儿歌》语文教学反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动物儿歌》语文教学反思》。

第一篇:《动物儿歌》语文教学反思

《动物儿歌》是一首关于小动物的儿歌,通过儿歌的形式向孩子们介绍了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和蜘蛛6种生活中常见的小动物的生活习性。这是识字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识字单元的重点还是要引导孩子们通过借助朗读儿歌,以及儿歌的意境来进行识字和写字,通过理解儿歌的内容让孩子们感受到动物世界的神奇和有趣,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以及产生对大自然观察的欲望。

《动物儿歌》这篇课文共有3句话,句式工整,语言生动有趣,读起来朗朗上口,孩子们在学习这篇课文的时候积极性较高,注意力也比较集中。本节课我是采用图片的形式导入的,通过看图说话的形式,我先让同学们看文中插图,然后以“我看到了_________ 来凑热闹了!”这样的句式说话导入,这些小动物都是孩子们生活中常见的动物,看到图片的时候也比较有学习的欲望,举手的孩子明显多了,积极性明显高了。有了感性的认识以后,再让大家自由朗读儿歌,找一找文中一共介绍了哪些小动物,用横线画出来,然后讨论交流并随文学习生字词。通过分类识记的方法,我把带有虫字旁的生字宝宝全都归类在了一起,一些细心的孩子发现这些这些生字宝宝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蜻蜓、蝴蝶、蜘蛛、蚯蚓、蝌蚪、蚂蚁”这些小昆虫的名字左边都有个“虫”字旁,而且它们的读音都与右半部分有关。通过举例的方法让孩子们掌握形声字这一类字的识记。

整堂课的重点就是在不断地鼓励学生大声朗读,通过反复朗读,来深入了解小动物们的生活习性。在朗读的时候,我采用了我问你答的形式,这样的朗读方法非常吸引孩子们,因此孩子们的注意力也非常地集中。除此之外,我也注重了说话练习,我让孩子们进行了课堂小练笔,模仿课文说一种你喜欢的小动物,孩子们众说纷纭,学习效果显著。这堂课是我们听过教研课以后再进行集体备课和教学的一堂课,明显感觉自己的课堂效果有了提升,对于我们这样的教学新手,平常还应多听课,多学习,把别人优秀的地方借鉴过来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去,不断地进步,不断地提升自己。

第二篇:《动物儿歌》教学反思

《动物儿歌》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的识字教学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由此,依据文本特点,借助生动有趣的语言环境,以形声字教学为主体,着力体现识字教学的多样化。教学中,将分类识字与随文识字紧密结合,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汉字特点,循序渐进地掌握形声字的造字规律,使学生在情境中识字,在画面中感知,在诵读中理解,在游戏活动中习得识字方法,从而激发学生识字兴趣,从喜欢汉字走向自主识字。

《动物儿歌》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描写小动物们在夏天的情形的儿歌。本节课设计体现归类、情境、方法指导,真正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识字,在快乐活动中识字。本首儿歌介绍了6种小动物的生活习性,教材还配有生动有趣的彩图,展现了动物活动美好快乐的画面。儿歌中的小动物一半是昆虫,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中也有六个是虫字旁的字,而且是左形右声的形声字,应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形声字的特点,有效识记生字。教学时我以动物名称为主线设计了从看图说话、到读拼音识字,诵读中识字,力求体现生字巩固字音的层次性,识记字形,我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自主识字。儿歌的特点是有节奏,有韵律,本课儿歌每一句都是以“谁在哪里干什么”的结构组成的,因此应引导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感受儿歌的节奏和韵律,培养学生的语感。

针对一年级小学生,教学重点是识字和朗读。在实际操作中,我做得比较好的地方有三点: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低年级教学应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设计符合年龄特点的识字游戏与朗读活动。因此,在上课伊始,利用多媒体图片,创设情境,运用“谁在哪儿干什么”的句式,激发学生表达欲望。

二、在识字过程中,以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根据本课特点将生字分为虫字旁的形声字和其他生字两部分进行分类教学。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并掌握识字的方法,先让学生结合生动有趣的图片认识动物,再认识动物名称,在学生认识了蜻蜓、蝴蝶、蚯蚓、蝌蚪和蜘蛛等生字后,引导学生发现它们都是带有虫字旁的字,都是小动物的名称。学生发现虫字旁的形声字的造字特点,借助形声字特点识字的方法,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探究中发现形声字的识字规律,让学生体验识字的乐趣。接着我总结了形声字的规律,来帮助学生记住字的读音、字形。让孩子们更好识记本课生字。然后顺势揭示“形声字”规律:形旁表义、声旁表音。最后利用字理拓展延伸教学,出示一组陌生的形声字,“湖、糊、刚、纲、岗、订、盯、钉” 让学生猜读音,猜字义,当学生利用“形声字”规律能猜出大概的或相近的读音后,成功感不言而喻,学生自主识字的积极性也被充分调动起来。随文识字时,汉字在文本中时而跳脱,时而融进有趣的语句,深深吸引着学生的兴趣,提高了识字课的效率。

因此,形声字的教学是汉字教学的主体内容。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在自主读文的活动中标记具有一定特点的汉字,再循序渐进启发学生发现形声字的造字规律,自然而然地揭示形声字的概念。这样的设计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发现的学习能力。

三、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低年级教学应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设计符合年龄特点的识字游戏与朗读活动。因此,在上课伊始,我利用蝌蚪、蚯蚓的谜语导入,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字谜的谜底是即将学习的动物名称,这一环节的设计是对生字预习的一个拓展,一方面预习了即将学习的生字,另一方面激发学生兴趣,将游戏导入一年级语文课堂中,它不但能使学生们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而且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让学生感受语文并喜欢上语文,从而达到“玩与学”相结合的目的,激发孩子兴趣和表达欲望;在学习生字过程中,以多种朗读活动为载体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在指导写字环节中,采用通俗易懂的编歌诀方法让学生轻松掌握写字要领,进而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

教学不足:

虽然准备地较为充分,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是存在不足。1.时间掌握不充分

在本堂课的教学过程中,由于之前的教学环节过于顺利,导致时间富余,在写字环节时间还有多,因此在整节课的过程中,写字教学占的比例过于大。

2.教学语言过于平淡

这节课中,虽然我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课堂,但是仍旧缺少声情并茂、津津有味地朗读。我的教学语言比较平淡,起伏不大。

第三篇:动物儿歌教学反思

动物儿歌教学反思

动物儿歌教学反思1

《动物儿歌》位于本册第二个识字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介绍了6种小动物的生活习性,教材还配有生动有趣的彩图,展现了动物活动美好快乐的画面。儿歌中的小动物一半是昆虫,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中也有六个是虫字旁的字,而且是左形右声的形声字,应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形声字的特点,有效识记生字。儿歌的特点是有节奏,有韵律,本课儿歌每一句都是以“谁在哪里干什么”的结构组成的,因此应引导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感受儿歌的节奏和韵律,培养学生的语感。

一、教学效果:

集中识字与随文识字有机结合。本课的识字任务是12个,根据文本特点将其分为虫字旁的形声字和其他生字两部分进行分类教学。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结合生动有趣的图片认识动物,发现虫字旁的形声字的造字特点,并以此为出发点习得了识字方法;再结合多种形式朗读儿歌,落实其他的识字教学任务,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了归类识字的意识。随文识字时,汉字在文本中时而跳脱,时而融进有趣的语句,深深吸引着学生的兴趣,提高了识字课的效率。

二、成功之处: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低年级教学应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设计符合年龄特点的识字游戏与朗读活动。因此,在上课伊始,我利用蝌蚪、蚯蚓的谜语导入,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字谜的谜底是即将学习的动物名称,这一环节的设计是对生字预习的一个拓展,一方面预习了即将学习的生字,另一方面激发学生兴趣,将游戏导入一年级语文课堂中,它不但能使学生们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而且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让学生感受语文并喜欢上语文,从而达到“玩与学”相结合的目的,激发孩子兴趣和表达欲望;在学习生字过程中,以多种朗读活动为载体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在指导写字环节中,采用通俗易懂的编歌诀方法让学生轻松掌握写字要领,进而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

三、不足之处:

1.这堂课时间掌握不充分。在本堂课的教学过程中,由于之前的教学环节过于顺利,导致时间富余,在写字环节时间还有多,因此在整节课的过程中,写字教学占的比例过于大。

2.教学语言过于平淡。这节课中,虽然我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课堂,但是仍旧缺少声情并茂、津津有味地朗读。教学语言比较平淡,起伏不大。

四、改进措施:

注重说话练习,让孩子们进行课堂小练笔,模仿课文说一种你喜欢的小动物。对于我们的教学,平常还应多听课,多学习,把别人优秀的地方借鉴过来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去,不断地进步,不断地提升自己。

动物儿歌教学反思2

《动物儿歌》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介绍了6种小动物的生活习性。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中有六个是虫字旁的字,而且左形右声的形声字。作为识字儿歌,在教学中应该联系学生生活经验,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识记字形。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进行了集中识字,认识带有虫字旁的形近字。通过朗读、表演,了解小动物的部分生活习性。在上完这节课,我有以下反思:

1、采用形声字构字规律的方式,让学生识记、巩固生字。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发现构字规律,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并了解了字的意思。识字教学不仅仅只是把教科书上规定的那几个字教给孩子,它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独立识字。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发现并掌握识字的方法。如,在学生认识了蜻蜓、蝴蝶、蚯蚓、蝌蚪和蜘蛛等生字后,引导学生掌握借助形声字特点识字的方法。

2、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充分利用教材,在完成识字、读书基本任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语言实践活动。通过说话练习,鼓励学生运用课文的句式说句子,让学生感到“我也能编儿歌”,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乐趣,增强学生的成就感,调动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3、总之,一年级学生识字的一个特点就是“认得快,忘得快。”因此,对生字的认记要采取多种方式,反复认记。这节课,我根据生字的不同特点,采取了多种识字方式,从看图读拼音识字,到读拼音识字,再到去掉拼音识字,在游戏中识字,生字的识记有层次、有梯度。通过这样反复训练,学生对生字的认记得到了巩固。同时,我采用以多种形式复现的方法来让学生识记、巩固生字,例如,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让学生用最快的速度记住了几个虫旁的形声字,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动物儿歌教学反思3

《动物儿歌》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介绍了6种小动物的生活习性。要求认识的中有六个是虫的字,而且左形右声的。作为儿歌,在教学中应该联系生活经验,采用多种方法学生读准字音,字形。

在课的教学中,我主要进行了集中识字,认识带有虫字旁的形近字。通过、表演,了解小动物的部分生活习性。在上完这节课,我有以下反思:

1、采用形声字构字规律的方式,让学生识记、巩固生字。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发现构字规律,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并了解了字的意思。识字教学不仅仅只是把教科书上规定的那几个字教给孩子,它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独立识字。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发现并掌握识字的方法。如,在学生认识了蜻蜓、蝴蝶、蚯蚓、蝌蚪和蜘蛛等生字后,引导学生掌握借助形声字识字的方法。

2、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充分利用教材,在完成识字、读书基本任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语言实践活动。通过说话练习,鼓励学生运用课文的句式说句子,让学生感到“我也能编儿歌”,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乐趣,增强学生的成就感,调动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3、总之,一年级学生识字的一个特点就是“认得快,忘得快。”因此,对生字的认记要采取多种方式,反复认记。这节课,我根据生字的不同特点,采取了多种识字方式,从看图读拼音识字,到读拼音识字,再到去掉拼音识字,在游戏中识字,生字的识记有层次、有梯度。通过这样反复训练,学生对生字的认记得到了巩固。同时,我采用以多种形式复现的方法来让学生识记、巩固生字,例如,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让学生用最快的速度记住了几个虫旁的形声字,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动物儿歌教学反思4

上周五上了一节天河100直播课,考虑到小学一年级语文学习的重点就是识字写字,所以我选择展示一节识字课。信息时代背景下如何开展识字写字教学一直是我校语文科组思考的重点。在微信扫码已成为全民时尚的今天,我借助umu平台做了一份课前预习单、里面包含了汉字的演变知识、学习视频以及考试检测孩子的预习效果。课前学习单不仅让我了解了孩子的掌握情况,也让我课堂教学中有的放矢。在《动物儿歌》这节课中,我主要通过下面几个环节达到目标、突破重难点。

首先是创设情境,引入儿歌。考虑到一年级的小朋友,非常天真可爱,所以我创设了故事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引入生字学习。其次是先学交流,整体感知,主要是检查学生课前学习情况。本节课重点在于研学分享,掌握生字,我用了各种方法帮助孩子掌握生字的音、形、义。同时第一次在课堂上正式渗透形声字识字的方法,把我做的汉字故事小课题一些措施运用于识字课堂。在书写这一环节,除了引导孩子认真观察,我还拍照上墙,展示学生的正确姿势与规范书写,给学生做好榜样。最后是朗读儿歌,拓展延伸,通过仿说句子初步领会这首儿歌的句式特点。

这节课,我比较满意的是,孩子们比较积极,和我的互动也比较和谐,大多数孩子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认真思考,积极发言。当然,这节课还有很多不足,比如,学生对生字的掌握不是很牢固,生字读得不够多,在学生读错时,老师的处理方式有待改善。还有一些我个人的原因,老师的语言比较啰嗦,语速也比较快,这些都是我在以后的课堂中需要改进的。

动物儿歌教学反思5

《动物儿歌》位于本册第二个识字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介绍了6种小动物的生活习性,教材还配有生动有趣的彩图,展现了动物活动美好快乐的画面。儿歌中的小动物一半是昆虫,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中也有六个是虫字旁的字,而且是左形右声的形声字,应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形声字的特点,有效识记生字。儿歌的特点是有节奏,有韵律,本课儿歌每一句都是以“谁在哪里干什么”的结构组成的,因此应引导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感受儿歌的节奏和韵律,培养学生的语感。

针对一年级小学生,教学重点是识字和朗读。在实际操作中,我做得比较好的地方有三点:

一、集中识字与随文识字有机结合。

本课的识字任务是12个,根据文本特点将其分为虫字旁的形声字和其他生字两部分进行分类教学。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结合生动有趣的图片认识动物,发现虫字旁的形声字的造字特点,并以此为出发点习得了识字方法;再结合多种形式朗读儿歌,落实其他的识字教学任务,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了归类识字的意识。随文识字时,汉字在文本中时而跳脱,时而融进有趣的语句,深深吸引着学生的兴趣,提高了识字课的效率。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低年级教学应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设计符合年龄特点的识字游戏与朗读活动。因此,在上课伊始,我利用蝌蚪、蚯蚓的谜语导入,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字谜的谜底是即将学习的动物名称,这一环节的设计是对生字预习的一个拓展,一方面预习了即将学习的生字,另一方面激发学生兴趣,将游戏导入一年级语文课堂中,它不但能使学生们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而且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让学生感受语文并喜欢上语文,从而达到“玩与学”相结合的目的,激发孩子兴趣和表达欲望;在学习生字过程中,以多种朗读活动为载体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在指导写字环节中,采用通俗易懂的编歌诀方法让学生轻松掌握写字要领,进而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

教学不足:

虽然准备地较为充分,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是存在不足。

1.时间掌握不充分

在本堂课的教学过程中,由于之前的教学环节过于顺利,导致时间富余,在写字环节时间还有多,因此在整节课的过程中,写字教学占的比例过于大。

2.教学语言过于平淡

这节课中,虽然我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课堂,但是仍旧缺少声情并茂、津津有味地朗读。

动物儿歌教学反思6

《动物儿歌》是新部编版语文下册第二个识字单元的第一课,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介绍了6种小动物的生活习性,教材还配有生动有趣的彩图,展现了动物活动的美好快乐画面。文中出现了蜻蜓、蝴蝶、蝌蚪等小动物,虽熟悉,但对学生来说又陌生。如此便有了阅读张力,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易于进入饱满的阅读状态。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中也有六个是虫字旁的字,而且是左形右声的形声字,应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形声字的特点,有效识记生字。儿歌的特点是有节奏,有韵律,本课儿歌每一句都是以“谁在哪里干什么”的结构组成的,因此应引导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感受儿歌的节奏和韵律,培养学生的语感。

针对小学一年级学生,教学重点是识字和朗读。在实际教学中,我重点抓好以下几点:

一、识字教学

1、《动物儿歌》是活泼生动的儿歌,运用学生熟悉的小动物的名称和生活习性带出生字。这里的小动物一半是昆虫,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中有六个是虫子旁的字,而且是左形右声的形声字。所以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了解形声字的特点,但又不能讲的过深,所以在这个环节我利用多媒体的便利,让学生观察生字的形同点后,先用红色的圆圈把这些字的虫子旁都圈出来,让学生很轻松的识字这些都是虫子旁的字,然后把右边的字变为蓝色,并用读一读的方法让学生自己找到形声字的特点,形旁表意声旁表音。但为了让学生更明确,就把这句话改为,虫子旁表示了这个字的'意思,右边的字读出了这个字的读音,这就是形声字。

2、对于6个昆虫名字的生字,在自读、指名读、走迷宫环节中,设计的都是以词语形式出现的,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这些字的出现一半都是以动物名字出现的,所以这6个字在本节课上,从学习到巩固都是以词语的形式出现。

3、分散识字,12个生字的学习分为了两部分,先把动物的名字进行归类的学习,再在多次的读文之后学习剩余的7个生字,并通过“组词识字、熟字加偏旁、字理识字”让学生轻松识记。

二、读书教学

一年级的阅读教学,最重要的事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指导朗读要体现层次性,每次朗读都要有不同要求。本课是一首儿歌,有一定的童趣性,所以我从范读开始,除了读出儿歌的节奏外就力求把儿歌的“趣”展现出来,引起学生学习儿歌、诵读儿歌的兴趣。在学生第一次读书时,提出的要求是“读准每个字的字音”第二次提出的要求是“把课文读通顺”,第三次读课文时就变成了“把课文读流利”。这样每次读书都有要求,一节课下来读书有梯度,做好读正确读流利就变的轻松多了!在读的时候所采用的方法也多样,自读、男女生读、轮流读、师生合作问答读、打节奏读、加动作读。通过不同形式的读认读生字、读书课文。

三、写字教学

新课标要求,在每节课上都要有在教师指导的下写字练习至少10分钟,在本学期初进行的部编教材网络培训会上,又一次明确提出写字指导的要求。在一年级起步阶段,要加强写字指导,打好写字基础。教师要具体指导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间架结构,要一边指导一边示范。写字贵在精,而不在多,要严格要求,使学生不但能把字写正确,而且尽量把字写的美观。根据这一要求,本节课我制定了写“迷、网”这两个字,从结构、笔顺处指导范写,并自编“写字小妙招”让学生更好的写好每个生字。

四、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教学设计按照四个板块来上,板块清晰。上课开始,大自然情景图应该找一些漂亮的出示几张,这样可以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今天在课堂上,学生对生字的读音错误率极高,超乎我预设,正音时间花费多。在第一板块用横线画出动物时,可以把动物名称词卡依次贴在情境图的空白处。识记“造”应该给学生自己说,教师不要急着让他们组词,他们的词语积累少之又少,其实学生已经发现“造”是形声字,教师的这个举动有点多次一举了。在第三版块,把小动物贴图贴到相应的位置后,顺道把表示地方的词卡贴到动物后面,再追问:这些小动物在这些地方干什么?指名上台把干什么的词卡贴到对应的句子里,贴正确后就是课文内容,最后指名美美地读一读,同桌合作读,男女生配合读,做动作读。写字这一板块,让他们写好一个自己对照标准再写一个,接着展评后,不满意的再在学习单上练练,觉得可以了就做下一题看拼音写生字,马上加以运用。

动物儿歌教学反思7

一、激趣导入,引入新课

师:一年有四个季节,春、夏、秋、冬。春天过去了就是夏天。回忆一下,夏天的古诗《小池》,会背吗?(出示课件:《小池》)

指名背诵,(真流利,口齿清楚)

还会背第二首吗?(出示课件《所见》)一起来背,背古诗要注意停顿。

看我们班的小朋友真能干,什么都难不倒你们,关于夏天,我们还学过这么一首童谣,我来问你来答,还可以做上动作,可以开始了吗?

(是呀,我们都咧开嘴笑了,夏天多么快乐呀,今天我们还要学习关于夏天的一首儿歌,就是《动物儿歌》板书课题)

二、读儿歌,识生字

1、现在打开课文54页,我们来读一读课文,听好要求,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如果在读的过程中有的字你不认识了,怎么办呢?

学生1:可以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学生2:可以问老师,问同学。

总结:这些都是很好的学习方法。现在请大家读读儿歌两遍,自己读自己的

学生自由读书。

2、现在我们来考考你们,这些词你们认识吗?教师出示“展翅飞、结网忙、运食粮、造宫殿、捉迷藏”。

小老师领读,学生跟读。

3、师:谁能做个展翅飞的动作?(生上台演一演)

教师:谁会结网啊?蜘蛛结的网叫蜘蛛网,以前的人们根据网的样子写出了这样字,后来又慢慢地演变,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网字外面的框就像是蜘蛛的网,里面的小叉子就像是小蜘蛛。(书空网)我们来写一写,注意写字姿势,看,孩子们做的很端正,胸前有一拳的距离。人正字也正。

三、初读课文;认读动物名字

1、现在我们就合作来读读儿歌,一人读一行,怎么样。听的同学们要注意,他们的字音读准了吗?

2、还有这么多的同学都想读,这次我们自己再试一试。先读读儿歌,然后在儿歌中找一找有哪些小动物的名字,用横线画出来。等你同桌也画完了,把你认识的小动物的名字读给同桌听,不认识的你可以问问他。

学生读书并画出小动物找名字,不认识的,同学之间互相学习。

(1)检查:你都画出了哪个词??

学生:我画出了蜻蜓、蝴蝶、蜘蛛、蚯蚓、蚂蚁和蝌蚪。

(2)谁和他画的一样呀?

3、小动物们一听从儿歌中跑出来了,你们记得它们的名字吗?(出示课件)

(1)注意看屏幕,谁能带着大家读读它们?(图画、拼音、词语全部出示)

一名同学读词语,其他同学跟着读。

(2)小动物们回家了,还能读出他们的名字吗?(去掉图画)?

(3)这次拼音宝宝不见了,还认识吗?(读老师手中的动物卡片)

四、感悟方法,培养能力

1、(根据黑板上展示的小动物名字)小朋友们都已经会认读这些动物名字了,快快睁大你的眼睛,注意观察这些字,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这些字都是虫,是昆虫。

学生:都有虫字旁。

2、你们还发现了什么?

(1)引导发现形旁:这些字都有虫字旁,虫字旁与这些字有关系吗?

(2)引导发现声旁:“蚂”这个字念什么?(遮住虫)读什么?

学生:蚂蚁的蚂,右边念马,加上虫字旁也念马。

这个“马”字在“蚂蚁”的“蚂”中表示什么?

3、小结:像这样,在一个字中,一边表示字的意思,一边表示读音,这样的字叫——形声字。在汉字中有许多形声字,抓住这个特点可以帮助我们牢牢地记住这些字。(这里还有那些字也是形声字:蜻蜓、)是的,这些动物的名字都是形声字。

五、学习课文,读课文

1、师:能不能把这些小动物送回各自的家呢?(黑板出示卡片)谁上来摆一摆呢,(同意吗?)

2、我们男女同学一起读一读吧,

3、师:听,孩子们,我们来到了一个有花有草,能下水能钻土的奇妙的世界,对了,还有许多可爱的小动物,那里有几只展翅飞翔的蜻蜓,这边还有穿着花裙子的小蝴蝶,真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夏天啊,(鼓励学生想怎么读就怎么读)

4、创设情境,指导朗读

5、学生起立,一起读一读,演一演

6、这首儿歌,我们会读、会演,甚至能把它背出来,你试着背给你的同桌听吧!

六、拓展延伸,仿写儿歌

师:这么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这么一个美妙热闹的夏天,肯定还有小动物来寻找夏天的美丽,这不,蜜蜂、青蛙、瓢虫纷纷来到这里,你们瞧,他们在哪里做什么呢?你知道吗?

蜜蜂花间采花粉

大雁空中排人字

瓢虫叶上来回爬

师;现在呀,就让我们当当小作家,也学着上面自己说说看,可以和同桌讨论讨论。小作家,你来读读你的大作吧

知了树中叫不停

金鱼水里游得欢

青蛙池边呱呱叫

师:看到你们的作品,梅老师按耐不住了,也想当当大作家,来欣赏一下我的大作吧,知道吗,我的儿歌里藏了我们今天学过的生字,

1、出示汉字“造、迷”,引导观察:看一看,这两个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思考:你打算怎样写这两个字?怎样才能写好呢?

3、教师在田字格里指导并范写“造、迷”两个字。

4、学生按照写字要求,端正姿势,练习书写“造、迷”字。

5、全班交流欣赏。

总结:今天我们学了一首儿歌,和那么多的生字,还会创作儿歌了,真的了不起,今天就把这首儿歌背给你的爸爸妈妈听吧。

动物儿歌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课文彩图和生活经验,认识“蜻、蜓、藏”等12个生字;会写“间、迷、造”等7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儿歌。

3、通过朗读、表演,了解小动物的部分生活习性。

4、产生观察小动物,了解小动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

有节奏地朗读儿歌。归类认识带有“虫”的生字。通过表演,了解小动物的生活习性。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趣说话。

1、出示“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六种动物的图片。(出示课件)

2、结合图片,说话练习。教师指导学生运用“谁在哪儿干什么”的句式,说说图上的内容。例如:蝴蝶在花丛中捉迷藏。

3、过渡:同学们,这些小客人在和我们捉迷藏,它们藏在了一首儿歌里。快来找一找,认识一下它们吧!(板书课题:动物儿歌)

二、初读儿歌,识记形声字。

1、教师范读儿歌,学生找一找儿歌中的动物朋友。学习“蜻、蜓、蚂、蚁、蜘、蛛”6个生字。(出示课件)

(1)学生自由读儿歌,圈画出动物的名称,自己练习读两遍词语,并完成填空。(出示课件)

(2)教师指导学生观察汉字的特点,发现规律。(这些汉字都含是“虫”,表示属于昆虫类,与动物有关。这几个字都是形声字。)

2、组织学生展开识记生字的游戏。

(1)找朋友。

(2)编字歌。

3、教师相机在黑板上贴字卡,引导齐读生字。

4、学生再次熟读儿歌,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正确认读。

三、诵读儿歌,随文识字。(出示课件)

1、分句朗读,画出生字。

(1)齐读第一句。学习“迷”和“藏”。(A、自主选择识记方法。如“迷”可以猜字谜“蚂蚁搬走大米”。B、扩词。C、读儿歌,学生做动作表演“展翅飞”。)

(2)齐读第二句。学习“造、食、粮”。(A、采用形声字识字法和部件组合法,同桌交流。如“粮”和米有关,所以是“米”加个“良”。B、扩词。C、朗读本句,结合图片与生活,说一说蚯蚓和蚂蚁有什么特点。)

(3)自由读第三句。学习“网”。(A、朗读,看一看哪个字最有趣。问:你见过蜘蛛网吗?哪位小画家来画一画?指名画“一张网”。B、字理识字:课件出示“网”的字理演变过程。组词语:一网打尽、天罗地网。多种形式接读上下句。)

2、利用字卡,巩固生字。(出示课件)

(1)小组合作活动。一名学生拿字卡当“小老师”,其他组员抢答字卡上的生字,若有读错的情况,由“小老师”更正并教会。

(2)开火车游戏,认读字卡并组词。

3、送字回文,齐读课文。思考儿歌中的小动物们都在干什么。

4、指名边做动作边读课文。

5、你最喜欢哪种小动物?读出你的喜爱之情。

6、小组合作表演读课文,集体展示赛读。

四、指导写字,课堂总结。(出示课件)

1、观察会写字,选择最喜欢的一个字,说说应该怎样写。

(1)“间、网”注意门字框和同字框要写得上下一样宽。(写字儿歌:门字框要立稳,上下宽度要一样。)

(2)“池”注意最后一笔要舒展。(小口诀:竖弯钩真美丽,长长尾巴翘起来。师生边说口诀边书空关键笔画竖弯钩。)

(3)“欢”要注意左边“又”最后一笔变成了点;右边最后一笔是捺,要写得舒展,还要有轻重变化和顿笔。(歌诀:又字旁,有变化,捺笔要变小小点。学生边说笔画名称,边在书上描红。)

2、教师着重指导“造、迷、运”。

(1)明确笔顺:“走”的字要先写里面,再写“走”。

(2)示范书写:学生观察并书空,发现并把握写字节奏。(笔顺口诀:走之旁,真辛苦,先装货物再赶路。)

3、学生描红,每字对比书写两个。

4、总结:同学们,这节课你们又交到了许多动物朋友和汉字朋友,希望大家用爱心对待这些朋友。

教学反思

本节课设计着力体现“三重”,即重归类、重情境、重方法指导,真正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识字,在快乐活动中识字。集中识字与随文识字有机结合。先让学生结合生动有趣的图片认识动物,发现含有“虫”的形声字的造字特点,并以此为出发点学习识字方法;再结合多种形式朗读儿歌,落实其他的识字教学任务,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了归类识字的意识。

随文识字时,汉字在文本中时而跳脱,时而融进有趣的语句,深深吸引着学生的兴趣,提高了识字的效率。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动物儿歌教学反思8

文本解读:《动物儿歌》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第二个识字单元第一课。这首童谣以孩子们熟悉的动物名称和动物的生活习性带出生字。童谣读起来节奏鲜明,朗朗上口,是孩子们喜欢的语言形式,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培养学生语感。形声字是本课识字的重点也是一种识字方法。本课主要认识虫字旁的字,了解虫字旁字的造字原理有效识记汉字。童谣语言优美,想象丰富,是学生学习语言的范例。

设计意图:结合一年级识字目标和本单元识字任务,将教学重点确立为:通过学习虫字旁的字,了解虫字旁字的造字原理,利用形声字的特点有效识记汉字,并拓展识记一部分虫字旁的汉字。教学时,从朗读入手,在读中感受童谣的节奏和韵律,培养语感,积累语言。学习这首童谣以“谁、在哪儿、干什么”的方式构句,并练习说话。

教学目标:

1.朗读童谣,读出童谣的节奏、韵律和趣味,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

2.学习虫字旁的字,了解虫字旁字的造字原理,利用形声字的特点有效识记汉字,并拓展识记一部分虫字旁的汉字。

3.学习“谁、在哪儿、干什么”的句式,并练习说话。

4.指导书写带有走之旁的“造、运、迷”三个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练习说话。(出示书上插图)

1.你看到了什么?用完整的句子说一说。

2.结合图画试读动物词语

二、初读课文,在文中巩固识字。

1.借助拼音指读课文,读正确。

2.指名读课文,正音。

3.男女生轮读,开火车读课文。

4.自由读文,找出文中写到的小动物,用横线画下来。

指导学生用规范的语言完整地回答问题。

(一)这首儿歌写了( )种动物,分别是( )、( )、( )、( )、( )和( )。

(二)这首儿歌写了( )、( )、( )、( )、( )和( ),共( )种动物。

三、识记虫字旁的字

1.出示这些动物名称,学生总结这些字的特点。

(1)都有虫字旁(这些在古人眼中是虫子)

a思考为什么这些字带虫字旁

b拓展识记虫字旁的字

(2)形声字

根据形声字这一造字特点,猜测、识记廷、朱、胡等字。

四、朗读儿歌,随文识字,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

1.分行出示儿歌,相机识记“迷、藏、食、粮、造、网”。

2.理解“造宫殿、游得欢”

3.加上动作读儿歌。

4.两队问答儿歌,了解课文。

五、仿照课文句式说话。

1.思考课文句子的共同特点——谁在哪儿干什么的句式。

2.用这种句式练习说话,规范语言,丰富词汇。

六、指导写三个带走之旁的字。(培养学生给汉字归类,发现同类汉字的书写规律,培养分类意识)

教后反思:练习说话环节,可以借助课后四字词语降低难度,即把四字词语拓展为谁在哪儿干什么,然后再修改成儿歌的节奏。如,知了唱歌。知了在树上唱歌。知了书上把歌唱。由于课堂容量大,说话环节有点紧张。儿歌朗读占用时间长,因为了解到有几个孩子读书有困难,拖延了时间。以学定教,但是总有学习困难的孩子,我想,对不同层次的孩子有不同的要求和期待,也许可以调解这个矛盾。

动物儿歌教学反思9

1、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儿歌。

2、认识“蜻、蜓、迷、藏、造、蚂、蚁、食、粮、蜘、蛛、网”12个生字,能正确美观地书写“间、迷、造、运、池、欢、网”7个汉字。

3、理解儿歌内容,了解几种常见小动物的生活习性。

4、在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动物世界的观察和探究兴趣。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有节奏地朗读儿歌。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对动物世界的观察和探究兴趣。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2、认识本课的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7个汉字。

3、通过观察和比较,引导学生发现本课表示小动物的汉字大多用虫子旁,提高学生识字的能力。

动物儿歌教学反思10

这次公开课之前做了很多的准备,这次的课我设计的很丰富,每个环节都在脑海里过了很多遍。课堂上整体效果很好,还有一些地方需要改善。这节课结束之后,我也进行了反思。

一、环节设置

这节课我用视频导入,接着我出示了卡片,我用彩纸打印出了和这节课相关的词语“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蜘蛛、蝌蚪”彩纸上打印出汉字和拼音。这个环节很吸引学生。六张卡片,送出了两张。在设计课的时候没有这个环节,要送都送,此时我应该把六张都送出。

二、注重细节

①学生朗读生字语速过快,一口气读下来。以后可适当放慢。

②笔画“横”:从左向右向上倾斜。

笔画“提”:向上扬。

③示范写的时候,注意握笔姿势。

④“虫字旁”形声字,形旁和声旁可用不同颜色区分。

⑤“谁哪里干什么”可用不同颜色区分。

⑥“青”的家族和“白”的家族,出示很多字,可以把字减少一些,先复习“青”的家族“请、清、情、晴”等。

三、以读代讲

①“蝴蝶花间捉迷藏”,蝴蝶在花间飞舞,植物是我们的好朋友,蜜蜂采蜜、传播花粉。

②“蝌蚪池中游得欢”,蝌蚪长大后变成青蛙,青蛙是益虫、两栖动物。

把词语放在句子中,让学生去体会、感悟。

四、教育机智

“蚯蚓土里造宫殿”“造宫殿”当学生说“造宫殿”,应引导学生,什么是造宫殿?适时引导。课堂上会生成很多东西,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机智。

文本解读:

《动物儿歌》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第二个识字单元第一课。这首童谣以孩子们熟悉的动物名称和动物的生活习性带出生字。童谣读起来节奏鲜明,朗朗上口,是孩子们喜欢的语言形式,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培养学生语感。形声字是本课识字的重点也是一种识字方法。本课主要认识虫字旁的字,了解虫字旁字的造字原理有效识记汉字。童谣语言优美,想象丰富,是学生学习语言的范例。

设计意图:

结合一年级识字目标和本单元识字任务,将教学重点确立为:通过学习虫字旁的字,了解虫字旁字的造字原理,利用形声字的特点有效识记汉字,并拓展识记一部分虫字旁的汉字。教学时,从朗读入手,在读中感受童谣的节奏和韵律,培养语感,积累语言。学习这首童谣以“谁、在哪儿、干什么”的方式构句,并练习说话。

动物儿歌教学反思11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的意思,感受文中描绘的景象。

教学重点:

会认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的意思,感受文中描绘的景象;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片激趣,引入课文

1.教师呈现文中出现的小动物的图片。边呈现学生边说动物名称。(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

2.请一两位学生选择其中的一种动物简单说一说这些动物都会做什么。

3.出示课本插图,引入课文。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篇和这些小动物有关的课文,看,他们来了!这篇课文的作者把各种动物的活动写成了一首儿歌,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动物儿歌》。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在文中画出生字。下面听老师来读课文,你们要听准字音,看清字形。

2.学生借助拼音先自读课文,然后同桌合作互相纠正错误,先自学课文中的生字。

3.出示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

(蜻蜓藏蚂蚁食粮蜘蛛)

(1)指名几个学生带拼音读生字,教师及时表扬(你读得真准确,你的声音真响亮等),也可让学生进行评价(你认为他读得怎么样?我认为……)。

(2)齐读会认的生字。

(3)去拼音男女生赛读。

(设计意图:采用多种方式读生字,一是增加学生学习的趣味性,二是加深对生字的记忆)

4.给会认的字组词记忆。

下面我们来给生字宝宝找一个小伙伴吧,谁来给他们组一组词?

学生先自己组词,然后教师出示词语。

(蜻蜓捉迷藏蚂蚁食粮蜘蛛)

(1)选择两到三名学生当“小老师”领读词语。

(2)“开火车”读词语。

5.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字。课文中不仅有让我们会认的字,还有一些不仅要认,而且要准确书写的字。

(间迷造运池欢网)

(1)指名带拼音读生字。

(2)去拼音开火车读生字。

(3)学生给生字组词,然后教师呈现词语。

(中间迷路造房子运走水池欢乐结网)

(4)齐读词语。

6.指导书写生字

(1)重点指导偏旁为“辶”的字。出示“迷”字,学生先观察,说说自己的发现。接着教师范写“迷”字,边说边讲解。(这个字的结构是半包围结构,先写里边的“米”字,要注意最后一笔的捺要变成点,“辶”写的时候三笔写成,注意笔顺。)

(2)学生在课本上练习书写‘迷’字。

(3)学生自学“运、造”两个字。学生在写的时候教师巡视,根据学生的书写情况加以指导和评价。

(4)同桌结合,合作学习其余的生字,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加一加的方法,减一减方法等)。然后在班上交流每个字的识字方法,便于学生记忆生字。

三、朗读课文,归纳总结

1.课件出示整篇课文,以开火车的形式逐句读课文。(这样可以检测学生对生字的认读情况)

2.学生观察课文中的动物的名称,说一说自己的发现。教师加以总结归类,加深学生的记忆。(动物的名称都是虫字旁的字,我们再来读一读,用心记住这些字的字形。)

3.结合插图,学习课文。先出示和句子相关的插图,让学生自己说一说图片上的动物,然后出示句子,结合图片,理解句子中所说的动物活动。

4.我会连。儿歌已经学完了,下面老师要考一考大家的记忆力了,儿歌里的小动物分别都做了什么活动呢?你能把小动物们相应的活动连起来吗?

指名回答。完成之后再一起读一读。

5.出示课后读一读,记一记的短语。这节课我们不仅认识了六种小动物,还知道了它们的活动,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本课的生字,我们再来认真读一读,用心记住它们。

6.教师总结:课文已经学完了,大家一定收获了不少知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首先是课文中的六种小动物,他们的名称都是虫字旁的字,还有七个要求我们会认会写的生字。让我们带着收获的喜悦再把这首儿歌读一读,尤其是里边的生字,要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动物儿歌教学反思12

本节课设计着力体现“三重”,即重归类、重情境、重方法指导,真正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识字,在快乐活动中识字。

1、集中识字与随文识字有机结合。本课的识字任务是12个,根据文本特点将其分为虫字旁的形声字和其他生字两部分进行分类教学。先让学生结合生动有趣的图片认识动物,发现虫字旁的形声字的造字特点,并以此为出发点习得了识字方法;再结合多种形式朗读儿歌,落实其他的识字教学任务,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了归类识字的意识。随文识字时,汉字在文本中时而跳脱,时而融进有趣的语句,深深吸引着学生的兴趣,提高了识字课的效率。

2、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低年级教学应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设计符合年龄特点的识字游戏与朗读活动。因此,在上课伊始,利用多媒体图片,创设情境,运用“谁在哪儿干什么”的句式,激发表达欲望;在随文识字过程中,以多种游戏活动为载体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在指导写字环节中,采用通俗易懂的编歌诀方法让学生轻松掌握写字要领。进而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

在这次五指山市送教下乡活动中,我开展了小班儿歌活动《小鱼》,这首儿歌,结构简单,朗朗上口,比较能激发小班幼儿的学习兴趣。

在进行本次活动前,我充分地考虑到:

一、异地借班上课,对幼儿的实际水平还不是很了解,教师语言的调动性要适宜,做好随机调控;

二、内容是关于小动物的,小班幼儿最喜欢模拟、扮演各种小动物,如何更好地激发幼儿学习儿歌和表现儿歌是重点;

三、手偶表演富有挑战性,幼儿又是首次尝试,能深入其中体验到乐趣最为关键。

通过教学实践,我获得以下几点体会:

1、手偶教具的灵活变化

小班幼儿喜欢动态的、真实的教具,最好是可以直接触摸的。在本次活动中,我选择了杖偶作为引入的教具——三条会摆动的小鱼,幼儿很快地就被三条小鱼深深地吸引了。在杖偶表演和老师的示范儿歌环节中,我利用小鱼的身份、以游戏化语言和夸张的表情,肢体语言的演示,并注意到音量的大小和语速的快慢,时时吸引着幼儿,加深幼儿对儿歌的印象。

腕偶小鱼的出现再次让幼儿体验到参与游戏表演的欲望,同时也加强了幼儿手指摆动的动作练习,充分贴切儿歌中“摇摇尾巴点点头”的寓意,激发了幼儿表演兴趣。

2、课堂语言,随机应变

课堂教学的效果如何?在教学活动设计中很重要,真正起到画龙点睛的是教师的课堂语言,这也是教学活动最出彩的地方。由于是是异地授课,在和五指山市机关幼儿园的小朋友活动中,语言上我做了反复的推敲。例如,在帮助幼儿理解学习儿歌的环节中,我原本是这样设计的:师:一条小鱼在哪里游?(幼儿:在水里游。)师:我们一起说:一条小鱼水里游。在海口试教时幼儿会主动地跟读,但在当时大部分幼儿并没有主动回应,我随机把小鱼取下,游到小朋友周围,进一步启发幼儿:师:小鱼想请小朋友用好听的声音一起来说:一条小鱼水里游。老师进一步的动作及语言的提示让幼儿思维开始活跃,幼儿开始有了回应。

3、根据实际,适时调整教育方案

新《纲要》明确指出: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应该根据需要合理的安排。因时,因内容灵活的运用。就像我在教这首儿歌时,一心想完成预先所涉及的教育教学流程,可是其中个别幼儿并不感兴趣。我不断地变换提问和调动幼儿情绪,但效果不是很明显。在我们以往的教学观念中,总是以孩子学到了多少内容来定义他的学习到底好还是坏。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在幼儿园的学习,我们并不是要让孩子学到多少,而是要积极的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幼儿能在各项活动中获得满足和享受到乐趣,进而使这种满足和乐趣成为孩子终身发展的需要。所以有时候,我们教师也无须特别钟情于我们预先设计的教学方案,而是应该随时随地的观察幼儿的兴趣,以幼儿兴趣的需要随时调整我们的教育内容及方案。

4、动手多于动口,应善于利用,充分寻找结合点

在目标的实施过程中,我也发现给予幼儿表现肢体模仿多于语言表述,将重点放在幼儿肢体的表现上,忽略了对幼儿语言的要求,没有给幼儿更多的说的机会。活动中,我采取了以动为主的方法,以情境性的活动环境和游戏形式结合,在活动中创设了许多让幼儿“动”起来的机会,以延长了幼儿的注意力持续时间,让幼儿对模仿小鱼摇摇尾巴点点头的动作产生了浓厚兴趣,力求让幼儿“动”起来。但是,有些幼儿都“乖乖”地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做,甚至还没有真正进入积极的“动”的状态,可见,我虽然采用了一些能够让幼儿“动”的形式,但并没有赋予这些形式以真实的意义,也就谈不上积极与环境互动、主动建构。最后在儿歌跟音乐的结合中。我为了更好地配合音乐韵律节奏,让幼儿真正能感受欣赏儿歌的韵味,能真正去体会儿歌的优美。但对幼儿能力有所忽视,速度上幼儿有些跟不上。因此我应该适时的调整,为幼儿创设更多地语言表达的机会。同时有效地利用手偶游戏将其融合在儿歌节奏朗诵中,让儿歌和手偶表演成为一个结合点,给幼儿一个新的刺激,从而使幼儿真正能够动起来,能够在愉快地说说、看看、玩玩、演演的“活动”中体验、探索、思考、发展。

动物儿歌教学反思1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儿歌。

2、认识“蜻、蜓、迷、藏、造、蚂、蚁、食、粮、蜘、蛛、网”12个生字,能正确美观地书写“间、迷、造、运、池、欢、网”7个汉字。

3、理解儿歌内容,了解几种常见小动物的生活习性。

4、在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动物世界的观察和探究兴趣。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有节奏地朗读儿歌。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对动物世界的观察和探究兴趣。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2、认识本课的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7个汉字。

3、通过观察和比较,引导学生发现本课表示小动物的汉字大多用虫子旁,提高学生识字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互动谈话,创设情境

1、师生交流,说说自己在大自然中都见到过哪些小动物,对这些小动物有哪些了解。师根据学生的交流适时出示蜻蜓、蝴蝶、蚯蚓等小动物的图片。

2、师过渡:看来同学们对大自然的动物世界了解可真不少,今天,就有六种可爱的小动物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中,关于它们还编了一首特别有趣的儿歌呢!

3、师板书课题,指名学生朗读课题。

二、初读儿歌,识字学词

1、师过渡:今天来到我们课堂上的六种小动物究竟是谁呢?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儿歌,在儿歌中找到它们吧!

2、生借助拼音自主朗读儿歌,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指名学生交流六种小动物的名称,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出示词语卡片: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指名学生认读,格局学生的认读情况强调并正音:“蜻、蜓”两个字都是后鼻音,“蚓”是前鼻音,“蜘、蛛”都是翘舌音,正音后再次指名学生认读。

4、指名学生分句朗读儿歌。

在朗读中相机出示卡片:花间、捉迷藏、造宫殿、运食粮、池中、游得欢、结网,指名学生认读词语,师生共同正音:“藏、造”是平舌音,“食、池”是翘舌音。

5、正音后学生再次练习朗读儿歌,把儿歌读正确流利。

6、指名多生朗读儿歌,师适当进行范读指导。

7、观察课文插图,在图中找到六种小动物,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它们在干什么。

指名学生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的语言表达要清楚、完整、通顺。

三、巩固识字,发现规律

1、生再次朗读儿歌。

2、师随机出示词语卡片,通过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等方式再次巩固学生的识字成果,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正确认读本课生字。

3、独立出示本课12个生字,引导学生观察字形,交流识记方法。引导学生在观察过程中注意汉字的整体结构,利用熟字加偏旁、形声字的构字特点来帮助记忆(如:“网”字的字形与网本身的样子很像,“粮”是食物,所以用米字旁等。)

4、重点观察表示小动物的汉字,引导学生发现其构字特点:

(1)师出示六个小动物词语卡片,指名学生认读。

(2)引导学生观察这12个汉字,发现这些字在字形上的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3)指名学生交流汇报,师小结:这12个汉字中都有虫部;

(4)进一步引导学生发现这12个汉字中除虫部以外的部分读音与汉字读音之间有什么关系(师举例:“蜻”字去掉“虫”,剩下的“青”字读音与“蜻”相同)。

(5)学生比较其余11个汉字中去掉虫部,剩下的部分读音与这个汉字的读音的关系。指名学生交流,师小结:这些汉字中除去虫部,剩下的部分读音与这个字的读音相同或相似。像“蜻蜓、蜘蛛”这样的汉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就叫做形声字,汉字中的大部分汉字都是形声字。

(6)适度拓展:鼓励学生交流还有哪些虫部的汉字也是形声字。(如:蚱蜢、螳螂等)

四、指导生字书写

1、出示本节课要求会写的7个汉字:间、迷、造、运、池、欢、网。

2、引导学生观察汉字的结构,指名学生交流:“间、网”是半包围结构的字,在书写时先外后内;“迷、造、运”都是半包围结构的字,在书写时要后写走之儿;“池、欢”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要注意左窄右宽。

3、师范写并强调:“间”里面的“日”要写得偏小略瘦;“迷”字中的“米”最后一笔捺画变点画;走之儿的写法较难,共有三笔:点,横折折撇,平捺,最后一笔捺画注意运笔的变化。

4、生自主描红、仿写,师巡视指导,强调正确的书写姿势。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和大自然中六种常见的小动物交上了朋友,还认识了很多的汉字,发现了汉字中隐藏的小秘密。下节课,我们将继续认识这六种小动物,进一步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儿歌。

2、理解儿歌内容,了解六种小动物的生活习性,激发学生对动物世界的观察和探究热情。

3、鼓励学生创编儿歌,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激趣导入

1、出示动物词语卡片,指名学生认读。相机张贴六种小动物的图片。

2、指名学生朗读儿歌。

3、师谈话激趣:瞧,这六个小动物又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这节课,我们就来好好认识它们,和它们成为好朋友吧!

二、理解内容,指导朗读

1、学习第1句。

(1)指名学生朗读第1句。

(2)指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小蜻蜓、小蝴蝶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在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将语言表达清楚、完整。

(3)鼓励学生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有关蜻蜓和蝴蝶的知识,加强对它们的了解。

(4)拓展想象,练习表达。

师鼓励学生结合儿歌中的句子展开想象:说说蜻蜓、蝴蝶长什么样,在空中飞翔的姿态怎么样?心情如何?好像在说着什么?

指名学生交流,师给予充分的鼓励和肯定,并注意规范学生的语言表达。

(5)生齐读儿歌的第1句。

2、学习第2句。

(1)指名学生朗读第2句,并说说读了这句话,你对蚯蚓和蚂蚁有了哪些了解。

(2)指名学生交流,引导学生结合文中的句子和课文插图来理解“造宫殿”的意思:蚯蚓生活在黑暗的泥土里,它们松动泥土,挖地道,就好像在地下盖了一座房子。

(3)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搜集到的相关资料继续交流对蚯蚓和蚂蚁的了解,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把话说通顺,说明白。

(4)体会蚯蚓和蚂蚁的勤劳。

引导学生观察蚯蚓和蚂蚁的外形,体会其外形之小,再说说它们所做的事情,从而引导学生感受蚯蚓和蚂蚁的勤劳和团结,渗透情感教育。

(5)全班齐读第2句。

3、学习第3句。

(1)指名学生朗读第3句。

(2)师出示蝌蚪和蜘蛛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用自己的话说说它们的外形特点。

(3)指名学生结合文中句子、课文插图、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对蝌蚪和蜘蛛有哪些了解。

(4)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师适当小结:小蝌蚪在水里快乐地游来游去,渐渐长成了青蛙,捕捉田里的害虫,成为庄稼的守护神;蜘蛛忙着吐丝结网,吃掉撞进网里的小虫子。它们都是大自然的捕虫高手。

(5)全班齐读第3句。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儿歌。

(1)生再次自由朗读整首儿歌。

(2)指导学生通过拍掌伴奏读、同位互读、配上动作表演读等方式,读出儿歌的节奏和韵味。

(3)指名学生读,全班齐读。

三、适度拓展,创编儿歌

1、师创设情境:听说同学们学习了动物儿歌,小动物们准备召开一次动物大会,现在老师也想听听同学们是如何介绍自己的,谁介绍得准确、有趣,就为谁颁发一枚动物奖章。

2、师介绍游戏:生扮演一种小昆虫,上台介绍自己(不能说出这种昆虫的名字),介绍完毕,让其他同学猜一猜,猜的同学要说说自己是根据什么猜出来的。

3、生在台下自主练习,并与同位相互练说。

4、指名生上台做小动物的自我介绍,师生共同点评,引导学生可以从小动物的外形、生活特点方面进行介绍。

对于介绍得清楚、准确、有趣的同学,师颁发一枚动物奖章(贴画)。在学生介绍得过程中,要引导台下的学生认真倾听,说说自己是根据什么信息猜出来的。

5、创编儿歌。

(1)师:大自然的动物有千千万万,听说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被编进了我们的课文中,它们可羡慕啦,也想和小朋友们交朋友。同学们愿意认识它们吗?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模仿课文中的句子,把它编到动物儿歌中来。

(2)师引导学生发现文中句子的特点:(什么动物)(在什么地方)(做什么)。

(3)生自主创编,并与同位轻声交流。

(4)指名学生交流自己创编的儿歌,教师适当指导完善。(如:蜜蜂花丛采蜜忙,知了树上高声唱,蜗牛路上慢慢爬,等等)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六种小动物的外形和生活特点,担任了小动物的讲解员,和它们成为了好朋友。其实,大自然中的每一种动物都有自己的特点,只要同学们多观察、多探索,就一定会在奇妙的动物世界里发现更多的奥秘。

板书设计

5动物儿歌

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

空中花间土里地上池中房前

展翅飞捉迷藏造宫殿运食粮游得欢结网忙

动物儿歌教学反思14

这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介绍了六种小动物的生活习性,教材还配有生动有趣的彩图,展现了动物活动美好快乐的画面。这里的小动物一半是昆虫,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中有六个是虫字旁的字,而且是左形右声的形声字,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形声字的特点,有效识记生字。作为识字儿歌,教学时还应在学生熟读儿歌的基础上,联系教材中的彩图和学生生活经验,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识记字形。

儿歌的特点是有节奏,有韵律,本课儿歌每一句都是以“谁在哪里干什么”的结构组成的,因此应引导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感受儿歌的节奏和韵律,培养学生的语感。

在教学中,我主要是引导学生有节奏的朗读儿歌。归类认识带有虫字旁的生字。通过表演,了解小动物的一些生活习性。

动物儿歌教学反思15

动物儿歌这篇课文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介绍了6种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展现了动物活动美好快乐的画面。

基于教学目标3:通过朗读,表演,了解小动物的部分习性。产生观察小动物,了解小动物的兴趣。

谈一谈反思。首先这节课配上了生动形象的彩图,利用图文对照,学生很容易找到对应的动物,也很快理解”展翅飞,运食粮,游得欢‘’等动物习性,学生加深了理解。其中较难理解的是‘’蝴蝶花间捉迷藏‘’,通过提问学生什么是捉迷藏,联系到了课文中蝴蝶花间捉迷藏。还有一句是造宫殿,把蚯蚓当做建筑师。用来加深学生对动物习性的掌握。还添加一个连线的小游戏,把哪个小动物和对应的习性连起来,再次让学生理解动物的习性,最后通过仿写诗的游戏,出示两幅‘’别的小动物活动的图片,一幅是“青蛙荷叶把歌唱”一幅是“小猴树上摘桃子”。

引导学生模仿儿歌“谁在那里干什么”来编儿歌。这个过程中老师和学生充分交流,不断通过评价和提示,让孩子能说出这样的句式,让学生编写的儿歌更加准确概括。因为时间紧,建议让更多的学生都能参与进来。

第四篇:动物儿歌教学反思

动物儿歌教学反思15篇

动物儿歌教学反思1

这次公开课之前做了很多的准备,这次的课我设计的很丰富,每个环节都在脑海里过了很多遍。课堂上整体效果很好,还有一些地方需要改善。这节课结束之后,我也进行了反思。

一、环节设置

这节课我用视频导入,接着我出示了卡片,我用彩纸打印出了和这节课相关的词语“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蜘蛛、蝌蚪”彩纸上打印出汉字和拼音。这个环节很吸引学生。六张卡片,送出了两张。在设计课的时候没有这个环节,要送都送,此时我应该把六张都送出。

二、注重细节

①学生朗读生字语速过快,一口气读下来。以后可适当放慢。

②笔画“横”:从左向右向上倾斜。

笔画“提”:向上扬。

③示范写的时候,注意握笔姿势。

④“虫字旁”形声字,形旁和声旁可用不同颜色区分。

⑤“谁哪里干什么”可用不同颜色区分。

⑥“青”的家族和“白”的家族,出示很多字,可以把字减少一些,先复习“青”的家族“请、清、情、晴”等。

三、以读代讲

①“蝴蝶花间捉迷藏”,蝴蝶在花间飞舞,植物是我们的好朋友,蜜蜂采蜜、传播花粉。

②“蝌蚪池中游得欢”,蝌蚪长大后变成青蛙,青蛙是益虫、两栖动物。

把词语放在句子中,让学生去体会、感悟。

四、教育机智

“蚯蚓土里造宫殿”“造宫殿”当学生说“造宫殿”,应引导学生,什么是造宫殿?适时引导。课堂上会生成很多东西,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机智。

文本解读:

《动物儿歌》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第二个识字单元第一课。这首童谣以孩子们熟悉的动物名称和动物的生活习性带出生字。童谣读起来节奏鲜明,朗朗上口,是孩子们喜欢的语言形式,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培养学生语感。形声字是本课识字的重点也是一种识字方法。本课主要认识虫字旁的字,了解虫字旁字的造字原理有效识记汉字。童谣语言优美,想象丰富,是学生学习语言的范例。

设计意图:

结合一年级识字目标和本单元识字任务,将教学重点确立为:通过学习虫字旁的字,了解虫字旁字的造字原理,利用形声字的特点有效识记汉字,并拓展识记一部分虫字旁的汉字。教学时,从朗读入手,在读中感受童谣的节奏和韵律,培养语感,积累语言。学习这首童谣以“谁、在哪儿、干什么”的方式构句,并练习说话。

动物儿歌教学反思2

《动物儿歌》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介绍了6种小动物的生活习性。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中有六个是虫字旁的字,而且左形右声的形声字。作为识字儿歌,在教学中应该联系学生生活经验,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识记字形。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进行了集中识字,认识带有虫字旁的形近字。通过朗读、表演,了解小动物的部分生活习性。在上完这节课,我有以下反思:

1、采用形声字构字规律的`方式,让学生识记、巩固生字。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发现构字规律,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并了解了字的意思。识字教学不仅仅只是把教科书上规定的那几个字教给孩子,它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独立识字。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发现并掌握识字的方法。如,在学生认识了蜻蜓、蝴蝶、蚯蚓、蝌蚪和蜘蛛等生字后,引导学生掌握借助形声字特点识字的方法。

2、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充分利用教材,在完成识字、读书基本任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语言实践活动。通过说话练习,鼓励学生运用课文的句式说句子,让学生感到“我也能编儿歌”,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乐趣,增强学生的成就感,调动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总之,一年级学生识字的一个特点就是“认得快,忘得快。”因此,对生字的认记要采取多种方式,反复认记。这节课,我根据生字的不同特点,采取了多种识字方式,从看图读拼音识字,到读拼音识字,再到去掉拼音识字,在游戏中识字,生字的识记有层次、有梯度。通过这样反复训练,学生对生字的认记得到了巩固。同时,我采用以多种形式复现的方法来让学生识记、巩固生字,例如,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让学生用最快的速度记住了几个虫旁的形声字,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动物儿歌教学反思3

1、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儿歌。

2、认识“蜻、蜓、迷、藏、造、蚂、蚁、食、粮、蜘、蛛、网”12个生字,能正确美观地书写“间、迷、造、运、池、欢、网”7个汉字。

3、理解儿歌内容,了解几种常见小动物的生活习性。

4、在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动物世界的`观察和探究兴趣。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有节奏地朗读儿歌。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对动物世界的观察和探究兴趣。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2、认识本课的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7个汉字。

3、通过观察和比较,引导学生发现本课表示小动物的汉字大多用虫子旁,提高学生识字的能力。

动物儿歌教学反思4

上周五上了一节天河100直播课,考虑到小学一年级语文学习的重点就是识字写字,所以我选择展示一节识字课。信息时代背景下如何开展识字写字教学一直是我校语文科组思考的重点。在微信扫码已成为全民时尚的今天,我借助平台做了一份课前预习单、里面包含了汉字的演变知识、学习视频以及考试检测孩子的预习效果。课前学习单不仅让我了解了孩子的掌握情况,也让我课堂教学中有的放矢。在《动物儿歌》这节课中,我主要通过下面几个环节达到目标、突破重难点。

首先是创设情境,引入儿歌。考虑到一年级的小朋友,非常天真可爱,所以我创设了故事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引入生字学习。其次是先学交流,整体感知,主要是检查学生课前学习情况。本节课重点在于研学分享,掌握生字,我用了各种方法帮助孩子掌握生字的音、形、义。同时第一次在课堂上正式渗透形声字识字的方法,把我做的汉字故事小课题一些措施运用于识字课堂。在书写这一环节,除了引导孩子认真观察,我还拍照上墙,展示学生的正确姿势与规范书写,给学生做好榜样。最后是朗读儿歌,拓展延伸,通过仿说句子初步领会这首儿歌的句式特点。

这节课,我比较满意的是,孩子们比较积极,和我的互动也比较和谐,大多数孩子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认真思考,积极发言。当然,这节课还有很多不足,比如,学生对生字的掌握不是很牢固,生字读得不够多,在学生读错时,老师的处理方式有待改善。还有一些我个人的原因,老师的语言比较啰嗦,语速也比较快,这些都是我在以后的课堂中需要改进的。

动物儿歌教学反思5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的意思,感受文中描绘的景象。

教学重点:

会认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的意思,感受文中描绘的景象;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片激趣,引入课文

1.教师呈现文中出现的小动物的图片。边呈现学生边说动物名称。(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

2.请一两位学生选择其中的一种动物简单说一说这些动物都会做什么。

3.出示课本插图,引入课文。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篇和这些小动物有关的课文,看,他们来了!这篇课文的作者把各种动物的活动写成了一首儿歌,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动物儿歌》。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在文中画出生字。下面听老师来读课文,你们要听准字音,看清字形。

2.学生借助拼音先自读课文,然后同桌合作互相纠正错误,先自学课文中的生字。

3.出示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

(蜻蜓藏蚂蚁食粮蜘蛛)

(1)指名几个学生带拼音读生字,教师及时表扬(你读得真准确,你的声音真响亮等),也可让学生进行评价(你认为他读得怎么样?我认为……)。

(2)齐读会认的生字。

(3)去拼音男女生赛读。

(设计意图:采用多种方式读生字,一是增加学生学习的趣味性,二是加深对生字的记忆)

4.给会认的字组词记忆。

下面我们来给生字宝宝找一个小伙伴吧,谁来给他们组一组词?

学生先自己组词,然后教师出示词语。

(蜻蜓捉迷藏蚂蚁食粮蜘蛛)

(1)选择两到三名学生当“小老师”领读词语。

(2)“开火车”读词语。

5.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字。课文中不仅有让我们会认的字,还有一些不仅要认,而且要准确书写的字。

(间迷造运池欢网)

(1)指名带拼音读生字。

(2)去拼音开火车读生字。

(3)学生给生字组词,然后教师呈现词语。

(中间迷路造房子运走水池欢乐结网)

(4)齐读词语。

6.指导书写生字

(1)重点指导偏旁为“辶”的字。出示“迷”字,学生先观察,说说自己的发现。接着教师范写“迷”字,边说边讲解。(这个字的结构是半包围结构,先写里边的“米”字,要注意最后一笔的捺要变成点,“辶”写的.时候三笔写成,注意笔顺。)

(2)学生在课本上练习书写‘迷’字。

(3)学生自学“运、造”两个字。学生在写的时候教师巡视,根据学生的书写情况加以指导和评价。

(4)同桌结合,合作学习其余的生字,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加一加的方法,减一减方法等)。然后在班上交流每个字的识字方法,便于学生记忆生字。

三、朗读课文,归纳总结

1.课件出示整篇课文,以开火车的形式逐句读课文。(这样可以检测学生对生字的认读情况)

2.学生观察课文中的动物的名称,说一说自己的发现。教师加以总结归类,加深学生的记忆。(动物的名称都是虫字旁的字,我们再来读一读,用心记住这些字的字形。)

3.结合插图,学习课文。先出示和句子相关的插图,让学生自己说一说图片上的动物,然后出示句子,结合图片,理解句子中所说的动物活动。

4.我会连。儿歌已经学完了,下面老师要考一考大家的记忆力了,儿歌里的小动物分别都做了什么活动呢?你能把小动物们相应的活动连起来吗?

指名回答。完成之后再一起读一读。

5.出示课后读一读,记一记的短语。这节课我们不仅认识了六种小动物,还知道了它们的活动,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本课的生字,我们再来认真读一读,用心记住它们。

6.教师总结:课文已经学完了,大家一定收获了不少知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首先是课文中的六种小动物,他们的名称都是虫字旁的字,还有七个要求我们会认会写的生字。让我们带着收获的喜悦再把这首儿歌读一读,尤其是里边的生字,要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动物儿歌教学反思6

一、自我评价:

1、本课设计气氛轻松、活跃,“趣”和“乐”贯穿整个学习活动的始终。

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探究中发现识字规律,用生动、活泼的识字游戏让学生体验识字的乐趣。通过质疑问难、合作学习、以不同形式读儿歌,让学生感悟语言,这样的教学符合新课程理念,教学效果显而易见。

2、创设课文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低年级语文教学应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设计符合年龄特点的识字游戏与朗读活动。因此,在上课伊始,利用多媒体图片,创设情境,运用“谁在哪儿干什么”的句式,激发表达欲望;在随文识字过程中,以多种游戏活动为载体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在指导写字环节中,采用通俗易懂的编歌诀方法让学生轻松掌握写字要领。进而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的`识字教学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而且,本课的识字量较大,要认识12个字,会写7个字,根据文本特点将其分为虫字旁的形声字和其他生字两部分进行分类教学。由此,依据文本特点,借助生动有趣的语言环境,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采取随文识字,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汉字特点,使学生在情境中识字,在诵读中理解,随文识字时,汉字在文本中时而跳脱,时而融进有趣的语句,深深吸引着学生的兴趣,提高了识字的效率。

3、拓展延伸,发散思维。

一节好课的结尾不是画上句话,而是寻求延伸和开放。续编儿歌的设计趣味无限,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拓宽了孩子的视野,也激起了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4、重视学生的朗读,采取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熟读成诵。

并且,在朗读环节,让学生边读边演,这样能够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和个性,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5、在指导书写环节,带走字底的字是书写难点,本课有三个带走字底的字,教师重点讲解其中一个,另外两个要求学生根据老师的讲解,自己去观察、书写,这样不但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还能节省课堂时间。从动态演示画面中学习发现笔顺特点,借助笔顺口诀习得写字方法,从而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的兴趣,从喜欢汉字走向自主识字。

二、问题与重建:

1、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都得以较好完成,教学难点基本突破,但是收尾稍显仓促,时间安排的不太合理,主要还是本人对于课堂的掌控能力有所欠缺,应该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状况,灵活机动地调整好各个环节的用时。

2、对教材地钻研不够深入。教材是教学最根本的依托,课前我对于教材地钻研还是不够深入,不够透彻,没有准确地找到文本的重点和训练点。

3、语言训练不到位。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语言能力是关键,因此课堂上的语言训练是必需的。今后在教学时,要针对文中的训练点展开扎实有效的训练,给予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时间和机会。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丰富学生的知识,拓宽他们的视野。例如:在拼读课文时,可以引导学生说说文中的小动物们还能在哪里干些什么,不一定非要拘泥于教材之中,应该运用教材灵活地教。

4、没有达到朗读效果。本课的课文没有太多感情的流露,主要体现在趣味性上,但我在引导学生拼读课文时,稍显枯燥了。虽然课文只是几句简单的儿歌,但其中可以拓展的内容太多太多。例如:“蝴蝶花间捉迷藏”这一句,可以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美丽的蝴蝶在迷人的花丛中轻轻飞舞的场面,将自己置身于画面之中,边想象边试着读出自己内心的感受。

动物儿歌教学反思7

《动物儿歌》是一首关于小动物的儿歌,通过儿歌的形式向孩子们介绍了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和蜘蛛6种生活中常见的小动物的生活习性。这是识字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识字单元的重点还是要引导孩子们通过借助朗读儿歌,以及儿歌的意境来进行识字和写字。现结合教学的第一课时,做以下反思:

一、归类识字与随文识字有机结合。

本课的识字任务是12个,根据文本特点将其分为虫字旁的形声字和其他生字两部分进行分类教学。先让学生结合生动有趣的图片认识动物,发现虫字旁的形声字的造字特点,并以此为出发点习得了识字方法;再结合多种形式朗读儿歌,落实其他的识字教学任务,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了归类识字的意识。随文识字的过程中,汉字在文本中时而跳脱,时而融进有趣的语句,深深吸引着学生的兴趣,还不断的引导学生交流各种识字方法,比如“加一加”“换一换”“熟字加偏旁”“编儿歌”等,提高了课堂识字的'效率。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考虑到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教学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设计各种识字游戏与朗读活动。因此,在上课伊始,利用多媒体图片和自制手绘动物图画,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随文识字过程中,以多种游戏活动为载体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在指导写字环节中,采用学生说笔画老师书写,直观的示范让学生轻松掌握写字要领。进而促进学生语文写字能力的提升。

教学不足:虽然准备地较为充分,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是存在不足。

1、时间掌握不充分。在本堂课的教学过程中,由于讲解形声字的环节和开火车认读生字的环节时间没有控制好,导致后面写字环节比较匆忙,时间紧张。

2、不敢放手,过分关注学生,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独立思考、交流、讨论、没有真正的贯彻、落实好生本教育。

动物儿歌教学反思8

在快乐活动中识字。

1、集中识字与随文识字有机结合。

本课的识字任务是12个,根据文本特点将其分为虫字旁的形声字和其他生字两部分进行分类教学。先让学生结合生动有趣的图片认识动物,发现虫字旁的形声字的造字特点,并以此为出发点习得了识字方法;再结合多种形式朗读儿歌,落实其他的识字教学任务,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了归类识字的意识。随文识字时,汉字在文本中时而跳脱,时而融进有趣的语句,深深吸引着学生的兴趣,提高了识字课的效率。

2、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低年级教学应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设计符合年龄特点的识字游戏与朗读活动。因此,在上课伊始,利用多媒体图片,创设情境,运用“谁在哪儿干什么”的句式,激发表达欲望;在随文识字过程中,以多种游戏活动为载体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在指导写字环节中,采用通俗易懂的编歌诀方法让学生轻松掌握写字要领。进而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

动物儿歌教学反思9

《动物儿歌》位于本册第二个识字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介绍了6种小动物的生活习性,教材还配有生动有趣的彩图,展现了动物活动美好快乐的画面。儿歌中的小动物一半是昆虫,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中也有六个是虫字旁的字,而且是左形右声的形声字,应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形声字的特点,有效识记生字。告诉孩子们带有虫字旁的字和昆虫有关,我让孩子课下收集带有虫字旁的字,我们在钉钉直播的时候进行交流,通过收集这些字,孩子们的.识字兴趣也提高了不少,这些字好多是形声字,孩子们可以利用形声字的这个特点,鼓励孩子大胆去猜一猜形声字的读音,提高孩子们的识字兴趣。

这课里面,我们要写的字,有三个带有走之底,在作业当中也发现个别孩子走之底写的还不规范,我们利用钉钉直播,再次强调走之底怎么写,我还指导孩子们整理了我们学过的带有走之底的字:这、过、造、运迷,通过集中识字,有利用孩子培养孩子们归纳整理的能力。

这首儿歌的特点是有节奏,有韵律,本课儿歌每一句都是以“谁在哪里干什么”的结构组成的,因此应引导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感受儿歌的节奏和韵律,培养学生的语感。

动物儿歌教学反思10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儿歌。

2、认识“蜻、蜓、迷、藏、造、蚂、蚁、食、粮、蜘、蛛、网”12个生字,能正确美观地书写“间、迷、造、运、池、欢、网”7个汉字。

3、理解儿歌内容,了解几种常见小动物的生活习性。

4、在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动物世界的观察和探究兴趣。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有节奏地朗读儿歌。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对动物世界的观察和探究兴趣。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2、认识本课的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7个汉字。

3、通过观察和比较,引导学生发现本课表示小动物的汉字大多用虫子旁,提高学生识字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互动谈话,创设情境

1、师生交流,说说自己在大自然中都见到过哪些小动物,对这些小动物有哪些了解。师根据学生的交流适时出示蜻蜓、蝴蝶、蚯蚓等小动物的图片。

2、师过渡:看来同学们对大自然的动物世界了解可真不少,今天,就有六种可爱的小动物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中,关于它们还编了一首特别有趣的儿歌呢!

3、师板书课题,指名学生朗读课题。

二、初读儿歌,识字学词

1、师过渡:今天来到我们课堂上的六种小动物究竟是谁呢?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儿歌,在儿歌中找到它们吧!

2、生借助拼音自主朗读儿歌,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指名学生交流六种小动物的名称,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出示词语卡片: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指名学生认读,格局学生的认读情况强调并正音:“蜻、蜓”两个字都是后鼻音,“蚓”是前鼻音,“蜘、蛛”都是翘舌音,正音后再次指名学生认读。

4、指名学生分句朗读儿歌。

在朗读中相机出示卡片:花间、捉迷藏、造宫殿、运食粮、池中、游得欢、结网,指名学生认读词语,师生共同正音:“藏、造”是平舌音,“食、池”是翘舌音。

5、正音后学生再次练习朗读儿歌,把儿歌读正确流利。

6、指名多生朗读儿歌,师适当进行范读指导。

7、观察课文插图,在图中找到六种小动物,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它们在干什么。

指名学生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的语言表达要清楚、完整、通顺。

三、巩固识字,发现规律

1、生再次朗读儿歌。

2、师随机出示词语卡片,通过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等方式再次巩固学生的识字成果,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正确认读本课生字。

3、独立出示本课12个生字,引导学生观察字形,交流识记方法。引导学生在观察过程中注意汉字的整体结构,利用熟字加偏旁、形声字的构字特点来帮助记忆(如:“网”字的'字形与网本身的样子很像,“粮”是食物,所以用米字旁等。)

4、重点观察表示小动物的汉字,引导学生发现其构字特点:

(1)师出示六个小动物词语卡片,指名学生认读。

(2)引导学生观察这12个汉字,发现这些字在字形上的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3)指名学生交流汇报,师小结:这12个汉字中都有虫部;

(4)进一步引导学生发现这12个汉字中除虫部以外的部分读音与汉字读音之间有什么关系(师举例:“蜻”字去掉“虫”,剩下的“青”字读音与“蜻”相同)。

(5)学生比较其余11个汉字中去掉虫部,剩下的部分读音与这个汉字的读音的关系。指名学生交流,师小结:这些汉字中除去虫部,剩下的部分读音与这个字的读音相同或相似。像“蜻蜓、蜘蛛”这样的汉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就叫做形声字,汉字中的大部分汉字都是形声字。

(6)适度拓展:鼓励学生交流还有哪些虫部的汉字也是形声字。(如:蚱蜢、螳螂等)

四、指导生字书写

1、出示本节课要求会写的7个汉字:间、迷、造、运、池、欢、网。

2、引导学生观察汉字的结构,指名学生交流:“间、网”是半包围结构的字,在书写时先外后内;“迷、造、运”都是半包围结构的字,在书写时要后写走之儿;“池、欢”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要注意左窄右宽。

3、师范写并强调:“间”里面的“日”要写得偏小略瘦;“迷”字中的“米”最后一笔捺画变点画;走之儿的写法较难,共有三笔:点,横折折撇,平捺,最后一笔捺画注意运笔的变化。

4、生自主描红、仿写,师巡视指导,强调正确的书写姿势。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和大自然中六种常见的小动物交上了朋友,还认识了很多的汉字,发现了汉字中隐藏的小秘密。下节课,我们将继续认识这六种小动物,进一步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儿歌。

2、理解儿歌内容,了解六种小动物的生活习性,激发学生对动物世界的观察和探究热情。

3、鼓励学生创编儿歌,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激趣导入

1、出示动物词语卡片,指名学生认读。相机张贴六种小动物的图片。

2、指名学生朗读儿歌。

3、师谈话激趣:瞧,这六个小动物又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这节课,我们就来好好认识它们,和它们成为好朋友吧!

二、理解内容,指导朗读

1、学习第1句。

(1)指名学生朗读第1句。

(2)指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小蜻蜓、小蝴蝶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在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将语言表达清楚、完整。

(3)鼓励学生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有关蜻蜓和蝴蝶的知识,加强对它们的了解。

(4)拓展想象,练习表达。

师鼓励学生结合儿歌中的句子展开想象:说说蜻蜓、蝴蝶长什么样,在空中飞翔的姿态怎么样?心情如何?好像在说着什么?

指名学生交流,师给予充分的鼓励和肯定,并注意规范学生的语言表达。

(5)生齐读儿歌的第1句。

2、学习第2句。

(1)指名学生朗读第2句,并说说读了这句话,你对蚯蚓和蚂蚁有了哪些了解。

(2)指名学生交流,引导学生结合文中的句子和课文插图来理解“造宫殿”的意思:蚯蚓生活在黑暗的泥土里,它们松动泥土,挖地道,就好像在地下盖了一座房子。

(3)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搜集到的相关资料继续交流对蚯蚓和蚂蚁的了解,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把话说通顺,说明白。

(4)体会蚯蚓和蚂蚁的勤劳。

引导学生观察蚯蚓和蚂蚁的外形,体会其外形之小,再说说它们所做的事情,从而引导学生感受蚯蚓和蚂蚁的勤劳和团结,渗透情感教育。

(5)全班齐读第2句。

3、学习第3句。

(1)指名学生朗读第3句。

(2)师出示蝌蚪和蜘蛛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用自己的话说说它们的外形特点。

(3)指名学生结合文中句子、课文插图、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对蝌蚪和蜘蛛有哪些了解。

(4)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师适当小结:小蝌蚪在水里快乐地游来游去,渐渐长成了青蛙,捕捉田里的害虫,成为庄稼的守护神;蜘蛛忙着吐丝结网,吃掉撞进网里的小虫子。它们都是大自然的捕虫高手。

(5)全班齐读第3句。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儿歌。

(1)生再次自由朗读整首儿歌。

(2)指导学生通过拍掌伴奏读、同位互读、配上动作表演读等方式,读出儿歌的节奏和韵味。

(3)指名学生读,全班齐读。

三、适度拓展,创编儿歌

1、师创设情境:听说同学们学习了动物儿歌,小动物们准备召开一次动物大会,现在老师也想听听同学们是如何介绍自己的,谁介绍得准确、有趣,就为谁颁发一枚动物奖章。

2、师介绍游戏:生扮演一种小昆虫,上台介绍自己(不能说出这种昆虫的名字),介绍完毕,让其他同学猜一猜,猜的同学要说说自己是根据什么猜出来的。

3、生在台下自主练习,并与同位相互练说。

4、指名生上台做小动物的自我介绍,师生共同点评,引导学生可以从小动物的外形、生活特点方面进行介绍。

对于介绍得清楚、准确、有趣的同学,师颁发一枚动物奖章(贴画)。在学生介绍得过程中,要引导台下的学生认真倾听,说说自己是根据什么信息猜出来的。

5、创编儿歌。

(1)师:大自然的动物有千千万万,听说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被编进了我们的课文中,它们可羡慕啦,也想和小朋友们交朋友。同学们愿意认识它们吗?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模仿课文中的句子,把它编到动物儿歌中来。

(2)师引导学生发现文中句子的特点:(什么动物)(在什么地方)(做什么)。

(3)生自主创编,并与同位轻声交流。

(4)指名学生交流自己创编的儿歌,教师适当指导完善。(如:蜜蜂花丛采蜜忙,知了树上高声唱,蜗牛路上慢慢爬,等等)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六种小动物的外形和生活特点,担任了小动物的讲解员,和它们成为了好朋友。其实,大自然中的每一种动物都有自己的特点,只要同学们多观察、多探索,就一定会在奇妙的动物世界里发现更多的奥秘。

板书设计

5动物儿歌

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

空中花间土里地上池中房前

展翅飞捉迷藏造宫殿运食粮游得欢结网忙

动物儿歌教学反思11

一、检查复习,激趣导入

1、出示动物词语卡片,指名学生认读。相机张贴六种小动物的图片。

2、指名学生朗读儿歌。

3、师谈话激趣:瞧,这六个小动物又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这节课,我们就来好好认识它们,和它们成为好朋友吧!

二、理解内容,指导朗读

1、学习第1句。

(1)指名学生朗读第1句。

(2)指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小蜻蜓、小蝴蝶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在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将语言表达清楚、完整。

(3)鼓励学生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有关蜻蜓和蝴蝶的知识,加强对它们的了解。

(4)拓展想象,练习表达。

师鼓励学生结合儿歌中的句子展开想象:说说蜻蜓、蝴蝶长什么样,在空中飞翔的姿态怎么样?心情如何?好像在说着什么?

指名学生交流,师给予充分的鼓励和肯定,并注意规范学生的语言表达。

(5)生齐读儿歌的第1句。

2、学习第2句。

(1)指名学生朗读第2句,并说说读了这句话,你对蚯蚓和蚂蚁有了哪些了解。

(2)指名学生交流,引导学生结合文中的句子和课文插图来理解“造宫殿”的意思:蚯蚓生活在黑暗的泥土里,它们松动泥土,挖地道,就好像在地下盖了一座房子。

(3)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搜集到的相关资料继续交流对蚯蚓和蚂蚁的了解,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把话说通顺,说明白。

(4)体会蚯蚓和蚂蚁的勤劳。

引导学生观察蚯蚓和蚂蚁的外形,体会其外形之小,再说说它们所做的事情,从而引导学生感受蚯蚓和蚂蚁的勤劳和团结,渗透情感教育。

(5)全班齐读第2句。

3、学习第3句。

(1)指名学生朗读第3句。

(2)师出示蝌蚪和蜘蛛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用自己的话说说它们的外形特点。

(3)指名学生结合文中句子、课文插图、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对蝌蚪和蜘蛛有哪些了解。

(4)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师适当小结:小蝌蚪在水里快乐地游来游去,渐渐长成了青蛙,捕捉田里的害虫,成为庄稼的守护神;蜘蛛忙着吐丝结网,吃掉撞进网里的小虫子。它们都是大自然的捕虫高手。

(5)全班齐读第3句。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儿歌。

(1)生再次自由朗读整首儿歌。

(2)指导学生通过拍掌伴奏读、同位互读、配上动作表演读等方式,读出儿歌的节奏和韵味。

(3)指名学生读,全班齐读。

三、适度拓展,创编儿歌

1、师创设情境:听说同学们学习了动物儿歌,小动物们准备召开一次动物大会,现在老师也想听听同学们是如何介绍自己的,谁介绍得准确、有趣,就为谁颁发一枚动物奖章。

2、师介绍游戏:生扮演一种小昆虫,上台介绍自己(不能说出这种昆虫的名字),介绍完毕,让其他同学猜一猜,猜的同学要说说自己是根据什么猜出来的。

3、生在台下自主练习,并与同位相互练说。

4、指名生上台做小动物的自我介绍,师生共同点评,引导学生可以从小动物的外形、生活特点方面进行介绍。

对于介绍得清楚、准确、有趣的同学,师颁发一枚动物奖章(贴画)。在学生介绍得过程中,要引导台下的学生认真倾听,说说自己是根据什么信息猜出来的。

5、创编儿歌。

(1)师:大自然的动物有千千万万,听说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被编进了我们的课文中,它们可羡慕啦,也想和小朋友们交朋友。同学们愿意认识它们吗?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模仿课文中的句子,把它编到动物儿歌中来。

(2)师引导学生发现文中句子的特点:(什么动物)(在什么地方)(做什么)。

(3)生自主创编,并与同位轻声交流。

(4)指名学生交流自己创编的儿歌,教师适当指导完善。(如:蜜蜂花丛采蜜忙,知了树上高声唱,蜗牛路上慢慢爬,等等)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六种小动物的外形和生活特点,担任了小动物的讲解员,和它们成为了好朋友。其实,大自然中的每一种动物都有自己的特点,只要同学们多观察、多探索,就一定会在奇妙的动物世界里发现更多的奥秘。

板书设计

5动物儿歌

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

空中花间土里地上池中房前

展翅飞捉迷藏造宫殿运食粮游得欢结网忙

在这次五指山市送教下乡活动中,我开展了小班儿歌活动《小鱼》,这首儿歌,结构简单,朗朗上口,比较能激发小班幼儿的学习兴趣。

在进行本次活动前,我充分地考虑到:

一、异地借班上课,对幼儿的实际水平还不是很了解,教师语言的调动性要适宜,做好随机调控;

二、内容是关于小动物的,小班幼儿最喜欢模拟、扮演各种小动物,如何更好地激发幼儿学习儿歌和表现儿歌是重点;

三、手偶表演富有挑战性,幼儿又是首次尝试,能深入其中体验到乐趣最为关键。

通过教学实践,我获得以下几点体会:

1、手偶教具的灵活变化

小班幼儿喜欢动态的、真实的教具,最好是可以直接触摸的。在本次活动中,我选择了杖偶作为引入的教具——三条会摆动的小鱼,幼儿很快地就被三条小鱼深深地吸引了。在杖偶表演和老师的示范儿歌环节中,我利用小鱼的身份、以游戏化语言和夸张的表情,肢体语言的演示,并注意到音量的大小和语速的快慢,时时吸引着幼儿,加深幼儿对儿歌的印象。

腕偶小鱼的出现再次让幼儿体验到参与游戏表演的欲望,同时也加强了幼儿手指摆动的动作练习,充分贴切儿歌中“摇摇尾巴点点头”的寓意,激发了幼儿表演兴趣。

2、课堂语言,随机应变

课堂教学的效果如何?在教学活动设计中很重要,真正起到画龙点睛的是教师的`课堂语言,这也是教学活动最出彩的地方。由于是是异地授课,在和五指山市机关幼儿园的小朋友活动中,语言上我做了反复的推敲。例如,在帮助幼儿理解学习儿歌的环节中,我原本是这样设计的:师:一条小鱼在哪里游?(幼儿:在水里游。)师:我们一起说:一条小鱼水里游。在海口试教时幼儿会主动地跟读,但在当时大部分幼儿并没有主动回应,我随机把小鱼取下,游到小朋友周围,进一步启发幼儿:师:小鱼想请小朋友用好听的声音一起来说:一条小鱼水里游。老师进一步的动作及语言的提示让幼儿思维开始活跃,幼儿开始有了回应。

3、根据实际,适时调整教育方案

新《纲要》明确指出: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应该根据需要合理的安排。因时,因内容灵活的运用。就像我在教这首儿歌时,一心想完成预先所涉及的教育教学流程,可是其中个别幼儿并不感兴趣。我不断地变换提问和调动幼儿情绪,但效果不是很明显。在我们以往的教学观念中,总是以孩子学到了多少内容来定义他的学习到底好还是坏。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在幼儿园的学习,我们并不是要让孩子学到多少,而是要积极的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幼儿能在各项活动中获得满足和享受到乐趣,进而使这种满足和乐趣成为孩子终身发展的需要。所以有时候,我们教师也无须特别钟情于我们预先设计的教学方案,而是应该随时随地的观察幼儿的兴趣,以幼儿兴趣的需要随时调整我们的教育内容及方案。

4、动手多于动口,应善于利用,充分寻找结合点

在目标的实施过程中,我也发现给予幼儿表现肢体模仿多于语言表述,将重点放在幼儿肢体的表现上,忽略了对幼儿语言的要求,没有给幼儿更多的说的机会。活动中,我采取了以动为主的方法,以情境性的活动环境和游戏形式结合,在活动中创设了许多让幼儿“动”起来的机会,以延长了幼儿的注意力持续时间,让幼儿对模仿小鱼摇摇尾巴点点头的动作产生了浓厚兴趣,力求让幼儿“动”起来。但是,有些幼儿都“乖乖”地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做,甚至还没有真正进入积极的“动”的状态,可见,我虽然采用了一些能够让幼儿“动”的形式,但并没有赋予这些形式以真实的意义,也就谈不上积极与环境互动、主动建构。最后在儿歌跟音乐的结合中。我为了更好地配合音乐韵律节奏,让幼儿真正能感受欣赏儿歌的韵味,能真正去体会儿歌的优美。但对幼儿能力有所忽视,速度上幼儿有些跟不上。因此我应该适时的调整,为幼儿创设更多地语言表达的机会。同时有效地利用手偶游戏将其融合在儿歌节奏朗诵中,让儿歌和手偶表演成为一个结合点,给幼儿一个新的刺激,从而使幼儿真正能够动起来,能够在愉快地说说、看看、玩玩、演演的“活动”中体验、探索、思考、发展。

音乐教师,首先就应明确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悟,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构成健康的音乐审美潜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和推进新课程改革,我认为,在教学中,要使学生先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感受、体验和表现音乐中丰富的情感内涵。只有这样,学生才会逐渐喜欢音乐,从而才能对音乐有更深一步的了解。要用心引导学生,从而使学生不仅仅做到此刻受益,而且做到终身受益。因此在音乐课教学上,我会从下列两个方应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

1、根据音乐教室现有的乐器,透过音乐欣赏的形式,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各种乐器,并且让学生参与其中亲身实践,讲解各种乐器基本的演奏方法,这样一来,学生不仅仅对乐器有了进一步的接触,而且还对我国的各种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

2、透过丰富多彩的音乐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活跃空气,在紧张的文化课学习之余可调节情绪,有利于其他课的学习。

用多种方法,努力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针对本校特点,配合新课程改革,在学习音乐教材的同时运用数码钢琴进行音乐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具体为:

1、在音乐欣赏课上,有些乐曲能够利用学校现有的乐器,结合大纲要求,给学生示范演奏,改变以往放录音让学生单纯欣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欣赏的同时,既开拓了视野,有提高审美潜力。

2、在音乐理论知识的教学方面,为避免单纯学理论的枯燥,利用情境联想教学,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音乐知识。例如音符实值的学习,透过模仿动物叫声的长短来辨别不同的音符,这样一来,学生会比较容易掌握。

3、利用多媒体、电视、音响等不同教学设备,欣赏大型的交响乐和民族管弦乐作品,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感受音乐。

4、课堂上,让学生上台演唱,培养他们的参与、实践潜力,学生情绪高涨,使音乐课上得更加生动活跃。

动物儿歌教学反思12

今天,我们学习了《动物儿歌》这一课。《动物儿歌》是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识字课文。这是一篇充满童趣的儿歌,表现了六种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和小动物活动的快乐画面。这首儿歌读起来朗朗上口,展现的又是孩子们感兴趣的小动物,孩子们学习的兴趣都挺高。

这节课,我由谈话导入,告诉孩子们小动物们各有各的生活方式,有位作家就把小动物们的生活方式编成了儿歌,由此导入了课题《动物儿歌》。然后我让孩子们跟我一起书写了课题。书写课题后我请孩子们大声自由朗读儿歌,并把儿歌中出现的'小动物圈出来。在孩子们读的时候,我把这六个小动物的名字写在了黑板上。孩子们读完后,我请孩子们对照他们找的是否和老师一样。这个不难,大部分孩子都能找到并找的很准确。之后,我让孩子们观察这六个词语有什么特点,孩子们很快就发现它们都有虫字旁,然后又在我的提示下发现右边的字与这个字的读音相同。我随机告诉他们像这样左边表义右边表声的字就是形声字。学生了解了形声字后,我又让学生进行了拓展,学生很快就发现在我们学过的猜字谜这一课里面很多字都是形声字。后来在学习“网”字时,我们又复习了象形字。

在指导朗读时,我让孩子们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朗读。有自由读,齐读,男女生赛读,对读,拍手读,一问一答读。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大大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孩子们学习的热情空前高涨。接着,我又让孩子们仿照文中的句式“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自己编儿歌。孩子们刚一听到让自己编儿歌,都面面相觑,不知道该怎么说,怎么编。看孩子们都有点为难,我给孩子们进行了示范。我说到:“青蛙田里捉害虫,鱼儿水里游得欢。”有了参考,孩子们思路一下子打开了,很快就有人说到:“蜜蜂花间采蜜忙。”接着又有人说:“山羊山上吃青草!”还有人说:“马儿草原跑得快!”还有的说:“猴子树上去摘桃”“熊猫竹林吃竹子”“熊在洞里睡大觉!”“小狗窝里啃骨头!”孩子们一个说得比一个兴奋,看来孩子们已经掌握了这个句式,我也开心不已。

总体来说,这节课上的比较成功,但是也有不足的地方。比如在练习说话环节,为了照顾到每一个积极发言的孩子而用时过多,导致下课了孩子们都还没有停下来。还有缺乏小结,小结是对一节课的及时总结,对学生把握课堂重点,对知识点的梳理与记忆有很大的关系,而我总是忘记。没有小结的课是不完整的,以后还需继续努力,充分备课,让自己的课堂更完整,更高效!

动物儿歌教学反思13

《动物儿歌》位于本册第二个识字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介绍了6种小动物的生活习性,教材还配有生动有趣的彩图,展现了动物活动美好快乐的画面。儿歌中的小动物一半是昆虫,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中也有六个是虫字旁的字,而且是左形右声的形声字,应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形声字的特点,有效识记生字。儿歌的特点是有节奏,有韵律,本课儿歌每一句都是以“谁在哪里干什么”的结构组成的,因此应引导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感受儿歌的节奏和韵律,培养学生的语感。

一、教学效果:

集中识字与随文识字有机结合。本课的识字任务是12个,根据文本特点将其分为虫字旁的形声字和其他生字两部分进行分类教学。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结合生动有趣的图片认识动物,发现虫字旁的形声字的造字特点,并以此为出发点习得了识字方法;再结合多种形式朗读儿歌,落实其他的识字教学任务,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了归类识字的意识。随文识字时,汉字在文本中时而跳脱,时而融进有趣的语句,深深吸引着学生的兴趣,提高了识字课的效率。

二、成功之处: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低年级教学应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设计符合年龄特点的识字游戏与朗读活动。因此,在上课伊始,我利用蝌蚪、蚯蚓的谜语导入,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字谜的谜底是即将学习的动物名称,这一环节的设计是对生字预习的一个拓展,一方面预习了即将学习的生字,另一方面激发学生兴趣,将游戏导入一年级语文课堂中,它不但能使学生们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而且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让学生感受语文并喜欢上语文,从而达到“玩与学”相结合的目的,激发孩子兴趣和表达欲望;在学习生字过程中,以多种朗读活动为载体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在指导写字环节中,采用通俗易懂的编歌诀方法让学生轻松掌握写字要领,进而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

三、不足之处:

1.这堂课时间掌握不充分。在本堂课的教学过程中,由于之前的教学环节过于顺利,导致时间富余,在写字环节时间还有多,因此在整节课的过程中,写字教学占的比例过于大。

2.教学语言过于平淡。这节课中,虽然我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课堂,但是仍旧缺少声情并茂、津津有味地朗读。教学语言比较平淡,起伏不大。

四、改进措施:

注重说话练习,让孩子们进行课堂小练笔,模仿课文说一种你喜欢的小动物。对于我们的教学,平常还应多听课,多学习,把别人优秀的地方借鉴过来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去,不断地进步,不断地提升自己。

动物儿歌教学反思14

《动物儿歌》位于本册第二个识字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介绍了6种小动物的生活习性,教材还配有生动有趣的彩图,展现了动物活动美好快乐的画面。儿歌中的小动物一半是昆虫,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中也有六个是虫字旁的字,而且是左形右声的形声字,应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形声字的特点,有效识记生字。儿歌的特点是有节奏,有韵律,本课儿歌每一句都是以“谁在哪里干什么”的结构组成的,因此应引导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感受儿歌的节奏和韵律,培养学生的语感。

针对一年级小学生,教学重点是识字和朗读。在实际操作中,我做得比较好的地方有三点:

一、集中识字与随文识字有机结合。

本课的识字任务是12个,根据文本特点将其分为虫字旁的形声字和其他生字两部分进行分类教学。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结合生动有趣的.图片认识动物,发现虫字旁的形声字的造字特点,并以此为出发点习得了识字方法;再结合多种形式朗读儿歌,落实其他的识字教学任务,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了归类识字的意识。随文识字时,汉字在文本中时而跳脱,时而融进有趣的语句,深深吸引着学生的兴趣,提高了识字课的效率。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低年级教学应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设计符合年龄特点的识字游戏与朗读活动。因此,在上课伊始,我利用蝌蚪、蚯蚓的谜语导入,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字谜的谜底是即将学习的动物名称,这一环节的设计是对生字预习的一个拓展,一方面预习了即将学习的生字,另一方面激发学生兴趣,将游戏导入一年级语文课堂中,它不但能使学生们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而且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让学生感受语文并喜欢上语文,从而达到“玩与学”相结合的目的,激发孩子兴趣和表达欲望;在学习生字过程中,以多种朗读活动为载体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在指导写字环节中,采用通俗易懂的编歌诀方法让学生轻松掌握写字要领,进而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

三、教学不足:

虽然准备地较为充分,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是存在不足。

1、时间掌握不充分

在本堂课的教学过程中,由于之前的教学环节过于顺利,导致时间富余,在写字环节时间还有多,因此在整节课的过程中,写字教学占的比例过于大。

2、教学语言过于平淡

这节课中,虽然我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课堂,但是仍旧缺少声情并茂、津津有味地朗读。我的教学语言比较平淡,起伏不大。

动物儿歌教学反思15

文本解读:《动物儿歌》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第二个识字单元第一课。这首童谣以孩子们熟悉的动物名称和动物的生活习性带出生字。童谣读起来节奏鲜明,朗朗上口,是孩子们喜欢的语言形式,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培养学生语感。形声字是本课识字的重点也是一种识字方法。本课主要认识虫字旁的字,了解虫字旁字的造字原理有效识记汉字。童谣语言优美,想象丰富,是学生学习语言的范例。

设计意图:结合一年级识字目标和本单元识字任务,将教学重点确立为:通过学习虫字旁的字,了解虫字旁字的造字原理,利用形声字的特点有效识记汉字,并拓展识记一部分虫字旁的汉字。教学时,从朗读入手,在读中感受童谣的节奏和韵律,培养语感,积累语言。学习这首童谣以“谁、在哪儿、干什么”的方式构句,并练习说话。

教学目标:

1.朗读童谣,读出童谣的节奏、韵律和趣味,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

2.学习虫字旁的字,了解虫字旁字的造字原理,利用形声字的特点有效识记汉字,并拓展识记一部分虫字旁的汉字。

3.学习“谁、在哪儿、干什么”的句式,并练习说话。

4.指导书写带有走之旁的“造、运、迷”三个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练习说话。(出示书上插图)

1.你看到了什么?用完整的句子说一说。

2.结合图画试读动物词语

二、初读课文,在文中巩固识字。

1.借助拼音指读课文,读正确。

2.指名读课文,正音。

3.男女生轮读,开火车读课文。

4.自由读文,找出文中写到的小动物,用横线画下来。

指导学生用规范的语言完整地回答问题。

(一)这首儿歌写了( )种动物,分别是( )、( )、( )、( )、( )和( )。

(二)这首儿歌写了( )、( )、( )、( )、( )和( ),共( )种动物。

三、识记虫字旁的字

1.出示这些动物名称,学生总结这些字的特点。

(1)都有虫字旁(这些在古人眼中是虫子)

a思考为什么这些字带虫字旁

b拓展识记虫字旁的.字

(2)形声字

根据形声字这一造字特点,猜测、识记廷、朱、胡等字。

四、朗读儿歌,随文识字,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

1.分行出示儿歌,相机识记“迷、藏、食、粮、造、网”。

2.理解“造宫殿、游得欢”

3.加上动作读儿歌。

4.两队问答儿歌,了解课文。

五、仿照课文句式说话。

1.思考课文句子的共同特点——谁在哪儿干什么的句式。

2.用这种句式练习说话,规范语言,丰富词汇。

六、指导写三个带走之旁的字。(培养学生给汉字归类,发现同类汉字的书写规律,培养分类意识)

教后反思:练习说话环节,可以借助课后四字词语降低难度,即把四字词语拓展为谁在哪儿干什么,然后再修改成儿歌的节奏。如,知了唱歌。知了在树上唱歌。知了书上把歌唱。由于课堂容量大,说话环节有点紧张。儿歌朗读占用时间长,因为了解到有几个孩子读书有困难,拖延了时间。以学定教,但是总有学习困难的孩子,我想,对不同层次的孩子有不同的要求和期待,也许可以调解这个矛盾。

第五篇:《动物儿歌》教学反思

《动物儿歌》教学反思

《动物儿歌》教学反思1

本节课设计着力体现“三重”,即重归类、重情境、重方法指导,真正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识字,在快乐活动中识字。

1.集中识字与随文识字有机结合。

本课的识字任务是12个,根据文本特点将其分为虫字旁的形声字和其他生字两部分进行分类教学。先让学生结合生动有趣的图片认识动物,发现虫字旁的形声字的造字特点,并以此为出发点习得了识字方法;再结合多种形式朗读儿歌,落实其他的识字教学任务,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了归类识字的意识。随文识字时,汉字在文本中时而跳脱,时而融进有趣的语句,深深吸引着学生的'兴趣,提高了识字课的效率。

2.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低年级教学应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设计符合年龄特点的识字游戏与朗读活动。因此,在上课伊始,利用多媒体图片,创设情境,运用“谁在哪儿干什么”的句式,激发表达欲望;在随文识字过程中,以多种游戏活动为载体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在指导写字环节中,采用通俗易懂的编歌诀方法让学生轻松掌握写字要领。进而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

《动物儿歌》教学反思2

这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介绍了六种小动物的生活习性,教材还配有生动有趣的彩图,展现了动物活动美好快乐的画面。这里的小动物一半是昆虫,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中有六个是虫字旁的字,而且是左形右声的形声字,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形声字的特点,有效识记生字。作为识字儿歌,教学时还应在学生熟读儿歌的基础上,联系教材中的彩图和学生生活经验,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识记字形。

儿歌的特点是有节奏,有韵律,本课儿歌每一句都是以“谁在哪里干什么”的结构组成的,因此应引导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感受儿歌的节奏和韵律,培养学生的语感。

在教学中,我主要是引导学生有节奏的朗读儿歌。归类认识带有虫字旁的生字。通过表演,了解小动物的一些生活习性。

《动物儿歌》教学反思3

《动物儿歌》位于本册第二个识字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介绍了6种小动物的生活习性,教材还配有生动有趣的彩图,展现了动物活动美好快乐的画面。儿歌中的小动物一半是昆虫,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中也有六个是虫字旁的字,而且是左形右声的形声字,应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形声字的特点,有效识记生字。儿歌的特点是有节奏,有韵律,本课儿歌每一句都是以“谁在哪里干什么”的结构组成的,因此应引导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感受儿歌的节奏和韵律,培养学生的语感。

针对一年级小学生,教学重点是识字和朗读。在实际操作中,我做得比较好的地方有三点:

一、集中识字与随文识字有机结合。

本课的识字任务是12个,根据文本特点将其分为虫字旁的形声字和其他生字两部分进行分类教学。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结合生动有趣的图片认识动物,发现虫字旁的形声字的造字特点,并以此为出发点习得了识字方法;再结合多种形式朗读儿歌,落实其他的识字教学任务,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了归类识字的意识。随文识字时,汉字在文本中时而跳脱,时而融进有趣的语句,深深吸引着学生的兴趣,提高了识字课的效率。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低年级教学应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设计符合年龄特点的识字游戏与朗读活动。因此,在上课伊始,我利用蝌蚪、蚯蚓的谜语导入,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字谜的谜底是即将学习的动物名称,这一环节的设计是对生字预习的一个拓展,一方面预习了即将学习的生字,另一方面激发学生兴趣,将游戏导入一年级语文课堂中,它不但能使学生们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而且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让学生感受语文并喜欢上语文,从而达到“玩与学”相结合的`目的,激发孩子兴趣和表达欲望;在学习生字过程中,以多种朗读活动为载体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在指导写字环节中,采用通俗易懂的编歌诀方法让学生轻松掌握写字要领,进而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

教学不足:

虽然准备地较为充分,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是存在不足。

1、时间掌握不充分

在本堂课的教学过程中,由于之前的教学环节过于顺利,导致时间富余,在写字环节时间还有多,因此在整节课的过程中,写字教学占的比例过于大。

2、教学语言过于平淡

这节课中,虽然我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课堂,但是仍旧缺少声情并茂、津津有味地朗读。我的教学语言比较平淡,起伏不大。

《动物儿歌》教学反思4

《动物儿歌》是一首关于小动物的儿歌,通过儿歌的形式向孩子们介绍了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和蜘蛛6种生活中常见的小动物的生活习性。这是识字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识字单元的重点还是要引导孩子们通过借助朗读儿歌,以及儿歌的意境来进行识字和写字,通过理解儿歌的内容让孩子们感受到动物世界的神奇和有趣,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以及产生对大自然观察的欲望。

《动物儿歌》这篇课文共有3句话,句式工整,语言生动有趣,读起来朗朗上口,孩子们在学习这篇课文的时候积极性较高,注意力也比较集中。本节课我是采用图片的形式导入的,通过看图说话的形式,我先让同学们看文中插图,然后以“我看到了_________来凑热闹了!”这样的句式说话导入,这些小动物都是孩子们生活中常见的动物,看到图片的时候也比较有学习的欲望,举手的孩子明显多了,积极性明显高了。有了感性的认识以后,再让大家自由朗读儿歌,找一找文中一共介绍了哪些小动物,用横线画出来,然后讨论交流并随文学习生字词。通过分类识记的方法,我把带有虫字旁的生字宝宝全都归类在了一起,一些细心的孩子发现这些这些生字宝宝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蜻蜓、蝴蝶、蜘蛛、蚯蚓、蝌蚪、蚂蚁”这些小昆虫的名字左边都有个“虫”字旁,而且它们的读音都与右半部分有关。通过举例的方法让孩子们掌握形声字这一类字的`识记。

整堂课的重点就是在不断地鼓励学生大声朗读,通过反复朗读,来深入了解小动物们的生活习性。在朗读的时候,我采用了我问你答的形式,这样的朗读方法非常吸引孩子们,因此孩子们的注意力也非常地集中。除此之外,我也注重了说话练习,我让孩子们进行了课堂小练笔,模仿课文说一种你喜欢的小动物,孩子们众说纷纭,学习效果显著。这堂课是我们听过教研课以后再进行集体备课和教学的一堂课,明显感觉自己的课堂效果有了提升,对于我们这样的教学新手,平常还应多听课,多学习,把别人优秀的地方借鉴过来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去,不断地进步,不断地提升自己。

《动物儿歌》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介绍了6种小动物的生活习性,教材还配有生动有趣的彩图,展现了动物活动美好快乐的画面。儿歌中的小动物一半是昆虫,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中也有六个是虫字旁的字,而且是左形右声的形声字,应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形声字的特点,有效识记生字。

《动物儿歌》教学反思5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的意思,感受文中描绘的景象。

教学重点:

会认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的意思,感受文中描绘的景象;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片激趣,引入课文

1.教师呈现文中出现的小动物的图片。边呈现学生边说动物名称。(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

2.请一两位学生选择其中的一种动物简单说一说这些动物都会做什么。

3.出示课本插图,引入课文。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篇和这些小动物有关的课文,看,他们来了!这篇课文的作者把各种动物的活动写成了一首儿歌,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动物儿歌》。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在文中画出生字。下面听老师来读课文,你们要听准字音,看清字形。

2.学生借助拼音先自读课文,然后同桌合作互相纠正错误,先自学课文中的生字。

3.出示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

(蜻蜓藏蚂蚁食粮蜘蛛)

(1)指名几个学生带拼音读生字,教师及时表扬(你读得真准确,你的声音真响亮等),也可让学生进行评价(你认为他读得怎么样?我认为……)。

(2)齐读会认的生字。

(3)去拼音男女生赛读。

(设计意图:采用多种方式读生字,一是增加学生学习的趣味性,二是加深对生字的记忆)

4.给会认的字组词记忆。

下面我们来给生字宝宝找一个小伙伴吧,谁来给他们组一组词?

学生先自己组词,然后教师出示词语。

(蜻蜓捉迷藏蚂蚁食粮蜘蛛)

(1)选择两到三名学生当“小老师”领读词语。

(2)“开火车”读词语。

5.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字。课文中不仅有让我们会认的字,还有一些不仅要认,而且要准确书写的字。

(间迷造运池欢网)

(1)指名带拼音读生字。

(2)去拼音开火车读生字。

(3)学生给生字组词,然后教师呈现词语。

(中间迷路造房子运走水池欢乐结网)

(4)齐读词语。

6.指导书写生字

(1)重点指导偏旁为“辶”的字。出示“迷”字,学生先观察,说说自己的发现。接着教师范写“迷”字,边说边讲解。(这个字的结构是半包围结构,先写里边的“米”字,要注意最后一笔的捺要变成点,“辶”写的时候三笔写成,注意笔顺。)

(2)学生在课本上练习书写‘迷’字。

(3)学生自学“运、造”两个字。学生在写的时候教师巡视,根据学生的书写情况加以指导和评价。

(4)同桌结合,合作学习其余的生字,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加一加的方法,减一减方法等)。然后在班上交流每个字的识字方法,便于学生记忆生字。

三、朗读课文,归纳总结

1.课件出示整篇课文,以开火车的形式逐句读课文。(这样可以检测学生对生字的`认读情况)

2.学生观察课文中的动物的名称,说一说自己的发现。教师加以总结归类,加深学生的记忆。(动物的名称都是虫字旁的字,我们再来读一读,用心记住这些字的字形。)

3.结合插图,学习课文。先出示和句子相关的插图,让学生自己说一说图片上的动物,然后出示句子,结合图片,理解句子中所说的动物活动。

4.我会连。儿歌已经学完了,下面老师要考一考大家的记忆力了,儿歌里的小动物分别都做了什么活动呢?你能把小动物们相应的活动连起来吗?

指名回答。完成之后再一起读一读。

5.出示课后读一读,记一记的短语。这节课我们不仅认识了六种小动物,还知道了它们的活动,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本课的生字,我们再来认真读一读,用心记住它们。

6.教师总结:课文已经学完了,大家一定收获了不少知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首先是课文中的六种小动物,他们的名称都是虫字旁的字,还有七个要求我们会认会写的生字。让我们带着收获的喜悦再把这首儿歌读一读,尤其是里边的生字,要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动物儿歌》教学反思6

《动物儿歌》位于本册第二个识字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介绍了6种小动物的生活习性,教材还配有生动有趣的彩图,展现了动物活动美好快乐的画面。儿歌中的'小动物一半是昆虫,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中也有六个是虫字旁的字,而且是左形右声的形声字,应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形声字的特点,有效识记生字。告诉孩子们带有虫字旁的字和昆虫有关,我让孩子课下收集带有虫字旁的字,我们在钉钉直播的时候进行交流,通过收集这些字,孩子们的识字兴趣也提高了不少,这些字好多是形声字,孩子们可以利用形声字的这个特点,鼓励孩子大胆去猜一猜形声字的读音,提高孩子们的识字兴趣。

这课里面,我们要写的字,有三个带有走之底,在作业当中也发现个别孩子走之底写的还不规范,我们利用钉钉直播,再次强调走之底怎么写,我还指导孩子们整理了我们学过的带有走之底的字:这、过、造、运迷,通过集中识字,有利用孩子培养孩子们归纳整理的能力。

这首儿歌的特点是有节奏,有韵律,本课儿歌每一句都是以“谁在哪里干什么”的结构组成的,因此应引导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感受儿歌的节奏和韵律,培养学生的语感。

《动物儿歌》教学反思7

文本解读:《动物儿歌》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第二个识字单元第一课。这首童谣以孩子们熟悉的动物名称和动物的生活习性带出生字。童谣读起来节奏鲜明,朗朗上口,是孩子们喜欢的语言形式,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培养学生语感。形声字是本课识字的重点也是一种识字方法。本课主要认识虫字旁的字,了解虫字旁字的造字原理有效识记汉字。童谣语言优美,想象丰富,是学生学习语言的范例。

设计意图:结合一年级识字目标和本单元识字任务,将教学重点确立为:通过学习虫字旁的字,了解虫字旁字的造字原理,利用形声字的特点有效识记汉字,并拓展识记一部分虫字旁的汉字。教学时,从朗读入手,在读中感受童谣的节奏和韵律,培养语感,积累语言。学习这首童谣以“谁、在哪儿、干什么”的方式构句,并练习说话。

教学目标:

1.朗读童谣,读出童谣的节奏、韵律和趣味,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

2.学习虫字旁的字,了解虫字旁字的造字原理,利用形声字的特点有效识记汉字,并拓展识记一部分虫字旁的汉字。

3.学习“谁、在哪儿、干什么”的句式,并练习说话。

4.指导书写带有走之旁的“造、运、迷”三个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练习说话。(出示书上插图)

1.你看到了什么?用完整的句子说一说。

2.结合图画试读动物词语

二、初读课文,在文中巩固识字。

1.借助拼音指读课文,读正确。

2.指名读课文,正音。

3.男女生轮读,开火车读课文。

4.自由读文,找出文中写到的小动物,用横线画下来。

指导学生用规范的语言完整地回答问题。

(一)这首儿歌写了( )种动物,分别是( )、( )、( )、( )、( )和( )。

(二)这首儿歌写了( )、( )、( )、( )、( )和( ),共( )种动物。

三、识记虫字旁的字

1.出示这些动物名称,学生总结这些字的特点。

(1)都有虫字旁(这些在古人眼中是虫子)

a思考为什么这些字带虫字旁

b拓展识记虫字旁的字

(2)形声字

根据形声字这一造字特点,猜测、识记廷、朱、胡等字。

四、朗读儿歌,随文识字,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

1.分行出示儿歌,相机识记“迷、藏、食、粮、造、网”。

2.理解“造宫殿、游得欢”

3.加上动作读儿歌。

4.两队问答儿歌,了解课文。

五、仿照课文句式说话。

1.思考课文句子的共同特点——谁在哪儿干什么的句式。

2.用这种句式练习说话,规范语言,丰富词汇。

六、指导写三个带走之旁的字。(培养学生给汉字归类,发现同类汉字的书写规律,培养分类意识)

教后反思:练习说话环节,可以借助课后四字词语降低难度,即把四字词语拓展为谁在哪儿干什么,然后再修改成儿歌的节奏。如,知了唱歌。知了在树上唱歌。知了书上把歌唱。由于课堂容量大,说话环节有点紧张。儿歌朗读占用时间长,因为了解到有几个孩子读书有困难,拖延了时间。以学定教,但是总有学习困难的孩子,我想,对不同层次的孩子有不同的要求和期待,也许可以调解这个矛盾。

《动物儿歌》教学反思8

一、激趣导入,引入新课

师:一年有四个季节,春、夏、秋、冬。春天过去了就是夏天。回忆一下,夏天的古诗《小池》,会背吗?(出示课件:《小池》)

指名背诵,(真流利,口齿清楚)

还会背第二首吗?(出示课件《所见》)一起来背,背古诗要注意停顿。

看我们班的小朋友真能干,什么都难不倒你们,关于夏天,我们还学过这么一首童谣,我来问你来答,还可以做上动作,可以开始了吗?

(是呀,我们都咧开嘴笑了,夏天多么快乐呀,今天我们还要学习关于夏天的一首儿歌,就是《动物儿歌》板书课题)

二、读儿歌,识生字

1、现在打开课文54页,我们来读一读课文,听好要求,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如果在读的过程中有的字你不认识了,怎么办呢?

学生1:可以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学生2:可以问老师,问同学。

总结:这些都是很好的学习方法。现在请大家读读儿歌两遍,自己读自己的

学生自由读书。

2、现在我们来考考你们,这些词你们认识吗?教师出示“展翅飞、结网忙、运食粮、造宫殿、捉迷藏”。

小老师领读,学生跟读。

3、师:谁能做个展翅飞的动作?(生上台演一演)

教师:谁会结网啊?蜘蛛结的网叫蜘蛛网,以前的人们根据网的样子写出了这样字,后来又慢慢地演变,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网字外面的框就像是蜘蛛的网,里面的小叉子就像是小蜘蛛。(书空网)我们来写一写,注意写字姿势,看,孩子们做的很端正,胸前有一拳的距离。人正字也正。

三、初读课文;认读动物名字

1、现在我们就合作来读读儿歌,一人读一行,怎么样。听的同学们要注意,他们的字音读准了吗?

2、还有这么多的同学都想读,这次我们自己再试一试。先读读儿歌,然后在儿歌中找一找有哪些小动物的名字,用横线画出来。等你同桌也画完了,把你认识的小动物的名字读给同桌听,不认识的你可以问问他。

学生读书并画出小动物找名字,不认识的,同学之间互相学习。

(1)检查:你都画出了哪个词??

学生:我画出了蜻蜓、蝴蝶、蜘蛛、蚯蚓、蚂蚁和蝌蚪。

(2)谁和他画的一样呀?

3、小动物们一听从儿歌中跑出来了,你们记得它们的名字吗?(出示课件)

(1)注意看屏幕,谁能带着大家读读它们?(图画、拼音、词语全部出示)

一名同学读词语,其他同学跟着读。

(2)小动物们回家了,还能读出他们的名字吗?(去掉图画)?

(3)这次拼音宝宝不见了,还认识吗?(读老师手中的动物卡片)

四、感悟方法,培养能力

1、(根据黑板上展示的小动物名字)小朋友们都已经会认读这些动物名字了,快快睁大你的眼睛,注意观察这些字,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这些字都是虫,是昆虫。

学生:都有虫字旁。

2、你们还发现了什么?

(1)引导发现形旁:这些字都有虫字旁,虫字旁与这些字有关系吗?

(2)引导发现声旁:“蚂”这个字念什么?(遮住虫)读什么?

学生:蚂蚁的蚂,右边念马,加上虫字旁也念马。

这个“马”字在“蚂蚁”的“蚂”中表示什么?

3、小结:像这样,在一个字中,一边表示字的'意思,一边表示读音,这样的字叫——形声字。在汉字中有许多形声字,抓住这个特点可以帮助我们牢牢地记住这些字。(这里还有那些字也是形声字:蜻蜓、)是的,这些动物的名字都是形声字。

五、学习课文,读课文

1、师:能不能把这些小动物送回各自的家呢?(黑板出示卡片)谁上来摆一摆呢,(同意吗?)

2、我们男女同学一起读一读吧,

3、师:听,孩子们,我们来到了一个有花有草,能下水能钻土的奇妙的世界,对了,还有许多可爱的小动物,那里有几只展翅飞翔的蜻蜓,这边还有穿着花裙子的小蝴蝶,真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夏天啊,(鼓励学生想怎么读就怎么读)

4、创设情境,指导朗读

5、学生起立,一起读一读,演一演

6、这首儿歌,我们会读、会演,甚至能把它背出来,你试着背给你的同桌听吧!

六、拓展延伸,仿写儿歌

师:这么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这么一个美妙热闹的夏天,肯定还有小动物来寻找夏天的美丽,这不,蜜蜂、青蛙、瓢虫纷纷来到这里,你们瞧,他们在哪里做什么呢?你知道吗?

蜜蜂花间采花粉

大雁空中排人字

瓢虫叶上来回爬

师;现在呀,就让我们当当小作家,也学着上面自己说说看,可以和同桌讨论讨论。小作家,你来读读你的大作吧

知了树中叫不停

金鱼水里游得欢

青蛙池边呱呱叫

师:看到你们的作品,梅老师按耐不住了,也想当当大作家,来欣赏一下我的大作吧,知道吗,我的儿歌里藏了我们今天学过的生字,

1、出示汉字“造、迷”,引导观察:看一看,这两个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思考:你打算怎样写这两个字?怎样才能写好呢?

3、教师在田字格里指导并范写“造、迷”两个字。

4、学生按照写字要求,端正姿势,练习书写“造、迷”字。

5、全班交流欣赏。

总结:今天我们学了一首儿歌,和那么多的生字,还会创作儿歌了,真的了不起,今天就把这首儿歌背给你的爸爸妈妈听吧。

动物儿歌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课文彩图和生活经验,认识“蜻、蜓、藏”等12个生字;会写“间、迷、造”等7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儿歌。

3、通过朗读、表演,了解小动物的部分生活习性。

4、产生观察小动物,了解小动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

有节奏地朗读儿歌。归类认识带有“虫”的生字。通过表演,了解小动物的生活习性。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趣说话。

1、出示“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六种动物的图片。(出示课件)

2、结合图片,说话练习。教师指导学生运用“谁在哪儿干什么”的句式,说说图上的内容。例如:蝴蝶在花丛中捉迷藏。

3、过渡:同学们,这些小客人在和我们捉迷藏,它们藏在了一首儿歌里。快来找一找,认识一下它们吧!(板书课题:动物儿歌)

二、初读儿歌,识记形声字。

1、教师范读儿歌,学生找一找儿歌中的动物朋友。学习“蜻、蜓、蚂、蚁、蜘、蛛”6个生字。(出示课件)

(1)学生自由读儿歌,圈画出动物的名称,自己练习读两遍词语,并完成填空。(出示课件)

(2)教师指导学生观察汉字的特点,发现规律。(这些汉字都含是“虫”,表示属于昆虫类,与动物有关。这几个字都是形声字。)

2、组织学生展开识记生字的游戏。

(1)找朋友。

(2)编字歌。

3、教师相机在黑板上贴字卡,引导齐读生字。

4、学生再次熟读儿歌,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正确认读。

三、诵读儿歌,随文识字。(出示课件)

1、分句朗读,画出生字。

(1)齐读第一句。学习“迷”和“藏”。(A、自主选择识记方法。如“迷”可以猜字谜“蚂蚁搬走大米”。B、扩词。C、读儿歌,学生做动作表演“展翅飞”。)

(2)齐读第二句。学习“造、食、粮”。(A、采用形声字识字法和部件组合法,同桌交流。如“粮”和米有关,所以是“米”加个“良”。B、扩词。C、朗读本句,结合图片与生活,说一说蚯蚓和蚂蚁有什么特点。)

(3)自由读第三句。学习“网”。(A、朗读,看一看哪个字最有趣。问:你见过蜘蛛网吗?哪位小画家来画一画?指名画“一张网”。B、字理识字:课件出示“网”的字理演变过程。组词语:一网打尽、天罗地网。多种形式接读上下句。)

2、利用字卡,巩固生字。(出示课件)

(1)小组合作活动。一名学生拿字卡当“小老师”,其他组员抢答字卡上的生字,若有读错的情况,由“小老师”更正并教会。

(2)开火车游戏,认读字卡并组词。

3、送字回文,齐读课文。思考儿歌中的小动物们都在干什么。

4、指名边做动作边读课文。

5、你最喜欢哪种小动物?读出你的喜爱之情。

6、小组合作表演读课文,集体展示赛读。

四、指导写字,课堂总结。(出示课件)

1、观察会写字,选择最喜欢的一个字,说说应该怎样写。

(1)“间、网”注意门字框和同字框要写得上下一样宽。(写字儿歌:门字框要立稳,上下宽度要一样。)

(2)“池”注意最后一笔要舒展。(小口诀:竖弯钩真美丽,长长尾巴翘起来。师生边说口诀边书空关键笔画竖弯钩。)

(3)“欢”要注意左边“又”最后一笔变成了点;右边最后一笔是捺,要写得舒展,还要有轻重变化和顿笔。(歌诀:又字旁,有变化,捺笔要变小小点。学生边说笔画名称,边在书上描红。)

2、教师着重指导“造、迷、运”。

(1)明确笔顺:“走”的字要先写里面,再写“走”。

(2)示范书写:学生观察并书空,发现并把握写字节奏。(笔顺口诀:走之旁,真辛苦,先装货物再赶路。)

3、学生描红,每字对比书写两个。

4、总结:同学们,这节课你们又交到了许多动物朋友和汉字朋友,希望大家用爱心对待这些朋友。

教学反思

本节课设计着力体现“三重”,即重归类、重情境、重方法指导,真正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识字,在快乐活动中识字。集中识字与随文识字有机结合。先让学生结合生动有趣的图片认识动物,发现含有“虫”的形声字的造字特点,并以此为出发点学习识字方法;再结合多种形式朗读儿歌,落实其他的识字教学任务,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了归类识字的意识。

随文识字时,汉字在文本中时而跳脱,时而融进有趣的语句,深深吸引着学生的兴趣,提高了识字的效率。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动物儿歌》教学反思9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儿歌。

2、认识“蜻、蜓、迷、藏、造、蚂、蚁、食、粮、蜘、蛛、网”12个生字,能正确美观地书写“间、迷、造、运、池、欢、网”7个汉字。

3、理解儿歌内容,了解几种常见小动物的生活习性。

4、在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动物世界的观察和探究兴趣。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有节奏地朗读儿歌。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对动物世界的观察和探究兴趣。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2、认识本课的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7个汉字。

3、通过观察和比较,引导学生发现本课表示小动物的汉字大多用虫子旁,提高学生识字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互动谈话,创设情境

1、师生交流,说说自己在大自然中都见到过哪些小动物,对这些小动物有哪些了解。师根据学生的交流适时出示蜻蜓、蝴蝶、蚯蚓等小动物的图片。

2、师过渡:看来同学们对大自然的动物世界了解可真不少,今天,就有六种可爱的小动物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中,关于它们还编了一首特别有趣的儿歌呢!

3、师板书课题,指名学生朗读课题。

二、初读儿歌,识字学词

1、师过渡:今天来到我们课堂上的六种小动物究竟是谁呢?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儿歌,在儿歌中找到它们吧!

2、生借助拼音自主朗读儿歌,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指名学生交流六种小动物的名称,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出示词语卡片: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指名学生认读,格局学生的认读情况强调并正音:“蜻、蜓”两个字都是后鼻音,“蚓”是前鼻音,“蜘、蛛”都是翘舌音,正音后再次指名学生认读。

4、指名学生分句朗读儿歌。

在朗读中相机出示卡片:花间、捉迷藏、造宫殿、运食粮、池中、游得欢、结网,指名学生认读词语,师生共同正音:“藏、造”是平舌音,“食、池”是翘舌音。

5、正音后学生再次练习朗读儿歌,把儿歌读正确流利。

6、指名多生朗读儿歌,师适当进行范读指导。

7、观察课文插图,在图中找到六种小动物,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它们在干什么。

指名学生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的语言表达要清楚、完整、通顺。

三、巩固识字,发现规律

1、生再次朗读儿歌。

2、师随机出示词语卡片,通过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等方式再次巩固学生的识字成果,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正确认读本课生字。

3、独立出示本课12个生字,引导学生观察字形,交流识记方法。引导学生在观察过程中注意汉字的整体结构,利用熟字加偏旁、形声字的构字特点来帮助记忆(如:“网”字的字形与网本身的样子很像,“粮”是食物,所以用米字旁等。)

4、重点观察表示小动物的汉字,引导学生发现其构字特点:

(1)师出示六个小动物词语卡片,指名学生认读。

(2)引导学生观察这12个汉字,发现这些字在字形上的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3)指名学生交流汇报,师小结:这12个汉字中都有虫部;

(4)进一步引导学生发现这12个汉字中除虫部以外的部分读音与汉字读音之间有什么关系(师举例:“蜻”字去掉“虫”,剩下的“青”字读音与“蜻”相同)。

(5)学生比较其余11个汉字中去掉虫部,剩下的部分读音与这个汉字的读音的关系。指名学生交流,师小结:这些汉字中除去虫部,剩下的部分读音与这个字的读音相同或相似。像“蜻蜓、蜘蛛”这样的汉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就叫做形声字,汉字中的大部分汉字都是形声字。

(6)适度拓展:鼓励学生交流还有哪些虫部的汉字也是形声字。(如:蚱蜢、螳螂等)

四、指导生字书写

1、出示本节课要求会写的7个汉字:间、迷、造、运、池、欢、网。

2、引导学生观察汉字的结构,指名学生交流:“间、网”是半包围结构的字,在书写时先外后内;“迷、造、运”都是半包围结构的字,在书写时要后写走之儿;“池、欢”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要注意左窄右宽。

3、师范写并强调:“间”里面的“日”要写得偏小略瘦;“迷”字中的“米”最后一笔捺画变点画;走之儿的写法较难,共有三笔:点,横折折撇,平捺,最后一笔捺画注意运笔的变化。

4、生自主描红、仿写,师巡视指导,强调正确的书写姿势。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和大自然中六种常见的小动物交上了朋友,还认识了很多的汉字,发现了汉字中隐藏的小秘密。下节课,我们将继续认识这六种小动物,进一步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儿歌。

2、理解儿歌内容,了解六种小动物的生活习性,激发学生对动物世界的观察和探究热情。

3、鼓励学生创编儿歌,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激趣导入

1、出示动物词语卡片,指名学生认读。相机张贴六种小动物的图片。

2、指名学生朗读儿歌。

3、师谈话激趣:瞧,这六个小动物又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这节课,我们就来好好认识它们,和它们成为好朋友吧!

二、理解内容,指导朗读

1、学习第1句。

(1)指名学生朗读第1句。

(2)指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小蜻蜓、小蝴蝶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在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将语言表达清楚、完整。

(3)鼓励学生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有关蜻蜓和蝴蝶的知识,加强对它们的了解。

(4)拓展想象,练习表达。

师鼓励学生结合儿歌中的句子展开想象:说说蜻蜓、蝴蝶长什么样,在空中飞翔的姿态怎么样?心情如何?好像在说着什么?

指名学生交流,师给予充分的鼓励和肯定,并注意规范学生的语言表达。

(5)生齐读儿歌的第1句。

2、学习第2句。

(1)指名学生朗读第2句,并说说读了这句话,你对蚯蚓和蚂蚁有了哪些了解。

(2)指名学生交流,引导学生结合文中的句子和课文插图来理解“造宫殿”的意思:蚯蚓生活在黑暗的泥土里,它们松动泥土,挖地道,就好像在地下盖了一座房子。

(3)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搜集到的相关资料继续交流对蚯蚓和蚂蚁的了解,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把话说通顺,说明白。

(4)体会蚯蚓和蚂蚁的勤劳。

引导学生观察蚯蚓和蚂蚁的.外形,体会其外形之小,再说说它们所做的事情,从而引导学生感受蚯蚓和蚂蚁的勤劳和团结,渗透情感教育。

(5)全班齐读第2句。

3、学习第3句。

(1)指名学生朗读第3句。

(2)师出示蝌蚪和蜘蛛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用自己的话说说它们的外形特点。

(3)指名学生结合文中句子、课文插图、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对蝌蚪和蜘蛛有哪些了解。

(4)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师适当小结:小蝌蚪在水里快乐地游来游去,渐渐长成了青蛙,捕捉田里的害虫,成为庄稼的守护神;蜘蛛忙着吐丝结网,吃掉撞进网里的小虫子。它们都是大自然的捕虫高手。

(5)全班齐读第3句。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儿歌。

(1)生再次自由朗读整首儿歌。

(2)指导学生通过拍掌伴奏读、同位互读、配上动作表演读等方式,读出儿歌的节奏和韵味。

(3)指名学生读,全班齐读。

三、适度拓展,创编儿歌

1、师创设情境:听说同学们学习了动物儿歌,小动物们准备召开一次动物大会,现在老师也想听听同学们是如何介绍自己的,谁介绍得准确、有趣,就为谁颁发一枚动物奖章。

2、师介绍游戏:生扮演一种小昆虫,上台介绍自己(不能说出这种昆虫的名字),介绍完毕,让其他同学猜一猜,猜的同学要说说自己是根据什么猜出来的。

3、生在台下自主练习,并与同位相互练说。

4、指名生上台做小动物的自我介绍,师生共同点评,引导学生可以从小动物的外形、生活特点方面进行介绍。

对于介绍得清楚、准确、有趣的同学,师颁发一枚动物奖章(贴画)。在学生介绍得过程中,要引导台下的学生认真倾听,说说自己是根据什么信息猜出来的。

5、创编儿歌。

(1)师:大自然的动物有千千万万,听说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被编进了我们的课文中,它们可羡慕啦,也想和小朋友们交朋友。同学们愿意认识它们吗?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模仿课文中的句子,把它编到动物儿歌中来。

(2)师引导学生发现文中句子的特点:(什么动物)(在什么地方)(做什么)。

(3)生自主创编,并与同位轻声交流。

(4)指名学生交流自己创编的儿歌,教师适当指导完善。(如:蜜蜂花丛采蜜忙,知了树上高声唱,蜗牛路上慢慢爬,等等)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六种小动物的外形和生活特点,担任了小动物的讲解员,和它们成为了好朋友。其实,大自然中的每一种动物都有自己的特点,只要同学们多观察、多探索,就一定会在奇妙的动物世界里发现更多的奥秘。

板书设计

5动物儿歌

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

空中花间土里地上池中房前

展翅飞捉迷藏造宫殿运食粮游得欢结网忙

《动物儿歌》教学反思10

一、自我评价:

1、本课设计气氛轻松、活跃,“趣”和“乐”贯穿整个学习活动的始终。

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探究中发现识字规律,用生动、活泼的识字游戏让学生体验识字的乐趣。通过质疑问难、合作学习、以不同形式读儿歌,让学生感悟语言,这样的教学符合新课程理念,教学效果显而易见。

2、创设课文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低年级语文教学应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设计符合年龄特点的识字游戏与朗读活动。因此,在上课伊始,利用多媒体图片,创设情境,运用“谁在哪儿干什么”的句式,激发表达欲望;在随文识字过程中,以多种游戏活动为载体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在指导写字环节中,采用通俗易懂的编歌诀方法让学生轻松掌握写字要领。进而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的识字教学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而且,本课的识字量较大,要认识12个字,会写7个字,根据文本特点将其分为虫字旁的形声字和其他生字两部分进行分类教学。由此,依据文本特点,借助生动有趣的语言环境,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采取随文识字,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汉字特点,使学生在情境中识字,在诵读中理解,随文识字时,汉字在文本中时而跳脱,时而融进有趣的语句,深深吸引着学生的兴趣,提高了识字的效率。

3、拓展延伸,发散思维。

一节好课的结尾不是画上句话,而是寻求延伸和开放。续编儿歌的设计趣味无限,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拓宽了孩子的视野,也激起了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4、重视学生的朗读,采取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熟读成诵。

并且,在朗读环节,让学生边读边演,这样能够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和个性,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5、在指导书写环节,带走字底的字是书写难点,本课有三个带走字底的字,教师重点讲解其中一个,另外两个要求学生根据老师的`讲解,自己去观察、书写,这样不但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还能节省课堂时间。从动态演示画面中学习发现笔顺特点,借助笔顺口诀习得写字方法,从而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的兴趣,从喜欢汉字走向自主识字。

二、问题与重建:

1、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都得以较好完成,教学难点基本突破,但是收尾稍显仓促,时间安排的不太合理,主要还是本人对于课堂的掌控能力有所欠缺,应该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状况,灵活机动地调整好各个环节的用时。

2、对教材地钻研不够深入。教材是教学最根本的依托,课前我对于教材地钻研还是不够深入,不够透彻,没有准确地找到文本的重点和训练点。

3、语言训练不到位。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语言能力是关键,因此课堂上的语言训练是必需的。今后在教学时,要针对文中的训练点展开扎实有效的训练,给予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时间和机会。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丰富学生的知识,拓宽他们的视野。例如:在拼读课文时,可以引导学生说说文中的小动物们还能在哪里干些什么,不一定非要拘泥于教材之中,应该运用教材灵活地教。

4、没有达到朗读效果。本课的课文没有太多感情的流露,主要体现在趣味性上,但我在引导学生拼读课文时,稍显枯燥了。虽然课文只是几句简单的儿歌,但其中可以拓展的内容太多太多。例如:“蝴蝶花间捉迷藏”这一句,可以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美丽的蝴蝶在迷人的花丛中轻轻飞舞的场面,将自己置身于画面之中,边想象边试着读出自己内心的感受。

《动物儿歌》教学反思11

《动物儿歌》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介绍了6种小动物的生活习性。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中有六个是虫字旁的字,而且左形右声的形声字。作为识字儿歌,在教学中应该联系学生生活经验,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识记字形。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进行了集中识字,认识带有虫字旁的形近字。通过朗读、表演,了解小动物的部分生活习性。在上完这节课,我有以下反思:

1、采用形声字构字规律的方式,让学生识记、巩固生字。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发现构字规律,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并了解了字的意思。识字教学不仅仅只是把教科书上规定的那几个字教给孩子,它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独立识字。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发现并掌握识字的方法。如,在学生认识了蜻蜓、蝴蝶、蚯蚓、蝌蚪和蜘蛛等生字后,引导学生掌握借助形声字特点识字的方法。

2、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充分利用教材,在完成识字、读书基本任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语言实践活动。通过说话练习,鼓励学生运用课文的句式说句子,让学生感到“我也能编儿歌”,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乐趣,增强学生的'成就感,调动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3、总之,一年级学生识字的一个特点就是“认得快,忘得快。”因此,对生字的认记要采取多种方式,反复认记。这节课,我根据生字的不同特点,采取了多种识字方式,从看图读拼音识字,到读拼音识字,再到去掉拼音识字,在游戏中识字,生字的识记有层次、有梯度。通过这样反复训练,学生对生字的认记得到了巩固。同时,我采用以多种形式复现的方法来让学生识记、巩固生字,例如,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让学生用最快的速度记住了几个虫旁的形声字,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动物儿歌》教学反思12

1、小班幼儿是语言表达初期,教师通过形象的肢体语言引导幼儿强烈的.表达欲望,使幼儿在有趣的活动中,知道了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叫声,锻炼了语言表达的灵活性。

2、幼儿在活动中大都能参与进来,甚至能自主地创编一些动作,使整个活动气氛更加热烈。

3、在活动中,我亲自示范演示,对个别不能理解要求的幼儿降低要求,大部分幼儿都能配合老师进行活动、朗读、创编,活动也得以顺利开展。

4、整节课幼儿参与度较高,但对于一些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幼儿来说,可能相对简单,因此热情持久度不高,今后,要多考虑这一方面,使所有的幼儿都能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

5、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在课堂上我会采用多种方式充分调动每个孩子的积极性,努力让每个孩子兴趣持续时间更长,在玩中学到新知。

《动物儿歌》教学反思13

上周五上了一节天河100直播课,考虑到小学一年级语文学习的重点就是识字写字,所以我选择展示一节识字课。信息时代背景下如何开展识字写字教学一直是我校语文科组思考的重点。在微信扫码已成为全民时尚的今天,我借助umu平台做了一份课前预习单、里面包含了汉字的演变知识、学习视频以及考试检测孩子的预习效果。课前学习单不仅让我了解了孩子的掌握情况,也让我课堂教学中有的放矢。在《动物儿歌》这节课中,我主要通过下面几个环节达到目标、突破重难点。

首先是创设情境,引入儿歌。考虑到一年级的小朋友,非常天真可爱,所以我创设了故事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引入生字学习。其次是先学交流,整体感知,主要是检查学生课前学习情况。本节课重点在于研学分享,掌握生字,我用了各种方法帮助孩子掌握生字的.音、形、义。同时第一次在课堂上正式渗透形声字识字的方法,把我做的汉字故事小课题一些措施运用于识字课堂。在书写这一环节,除了引导孩子认真观察,我还拍照上墙,展示学生的正确姿势与规范书写,给学生做好榜样。最后是朗读儿歌,拓展延伸,通过仿说句子初步领会这首儿歌的句式特点。

这节课,我比较满意的是,孩子们比较积极,和我的互动也比较和谐,大多数孩子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认真思考,积极发言。当然,这节课还有很多不足,比如,学生对生字的掌握不是很牢固,生字读得不够多,在学生读错时,老师的处理方式有待改善。还有一些我个人的原因,老师的语言比较啰嗦,语速也比较快,这些都是我在以后的课堂中需要改进的。

《动物儿歌》教学反思14

《动物儿歌》是新部编版语文下册第二个识字单元的第一课,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介绍了6种小动物的生活习性,教材还配有生动有趣的彩图,展现了动物活动的美好快乐画面。文中出现了蜻蜓、蝴蝶、蝌蚪等小动物,虽熟悉,但对学生来说又陌生。如此便有了阅读张力,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易于进入饱满的阅读状态。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中也有六个是虫字旁的字,而且是左形右声的形声字,应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形声字的特点,有效识记生字。儿歌的特点是有节奏,有韵律,本课儿歌每一句都是以“谁在哪里干什么”的结构组成的,因此应引导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感受儿歌的节奏和韵律,培养学生的语感。

针对小学一年级学生,教学重点是识字和朗读。在实际教学中,我重点抓好以下几点:

一、识字教学

1、《动物儿歌》是活泼生动的.儿歌,运用学生熟悉的小动物的名称和生活习性带出生字。这里的小动物一半是昆虫,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中有六个是虫子旁的字,而且是左形右声的形声字。所以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了解形声字的特点,但又不能讲的过深,所以在这个环节我利用多媒体的便利,让学生观察生字的形同点后,先用红色的圆圈把这些字的虫子旁都圈出来,让学生很轻松的识字这些都是虫子旁的字,然后把右边的字变为蓝色,并用读一读的方法让学生自己找到形声字的特点,形旁表意声旁表音。但为了让学生更明确,就把这句话改为,虫子旁表示了这个字的意思,右边的字读出了这个字的读音,这就是形声字。

2、对于6个昆虫名字的生字,在自读、指名读、走迷宫环节中,设计的都是以词语形式出现的,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这些字的出现一半都是以动物名字出现的,所以这6个字在本节课上,从学习到巩固都是以词语的形式出现。

3、分散识字,12个生字的学习分为了两部分,先把动物的名字进行归类的学习,再在多次的读文之后学习剩余的7个生字,并通过“组词识字、熟字加偏旁、字理识字”让学生轻松识记。

二、读书教学

一年级的阅读教学,最重要的事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指导朗读要体现层次性,每次朗读都要有不同要求。本课是一首儿歌,有一定的童趣性,所以我从范读开始,除了读出儿歌的节奏外就力求把儿歌的“趣”展现出来,引起学生学习儿歌、诵读儿歌的兴趣。在学生第一次读书时,提出的要求是“读准每个字的字音”第二次提出的要求是“把课文读通顺”,第三次读课文时就变成了“把课文读流利”。这样每次读书都有要求,一节课下来读书有梯度,做好读正确读流利就变的轻松多了!在读的时候所采用的`方法也多样,自读、男女生读、轮流读、师生合作问答读、打节奏读、加动作读。通过不同形式的读认读生字、读书课文。

三、写字教学

新课标要求,在每节课上都要有在教师指导的下写字练习至少10分钟,在本学期初进行的部编教材网络培训会上,又一次明确提出写字指导的要求。在一年级起步阶段,要加强写字指导,打好写字基础。教师要具体指导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间架结构,要一边指导一边示范。写字贵在精,而不在多,要严格要求,使学生不但能把字写正确,而且尽量把字写的美观。根据这一要求,本节课我制定了写“迷、网”这两个字,从结构、笔顺处指导范写,并自编“写字小妙招”让学生更好的写好每个生字。

四、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教学设计按照四个板块来上,板块清晰。上课开始,大自然情景图应该找一些漂亮的出示几张,这样可以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今天在课堂上,学生对生字的读音错误率极高,超乎我预设,正音时间花费多。在第一板块用横线画出动物时,可以把动物名称词卡依次贴在情境图的空白处。识记“造”应该给学生自己说,教师不要急着让他们组词,他们的词语积累少之又少,其实学生已经发现“造”是形声字,教师的这个举动有点多次一举了。在第三版块,把小动物贴图贴到相应的位置后,顺道把表示地方的词卡贴到动物后面,再追问:这些小动物在这些地方干什么?指名上台把干什么的词卡贴到对应的句子里,贴正确后就是课文内容,最后指名美美地读一读,同桌合作读,男女生配合读,做动作读。写字这一板块,让他们写好一个自己对照标准再写一个,接着展评后,不满意的再在学习单上练练,觉得可以了就做下一题看拼音写生字,马上加以运用。

《动物儿歌》教学反思15

动物儿歌这篇课文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介绍了6种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展现了动物活动美好快乐的画面。

基于教学目标3:通过朗读,表演,了解小动物的部分习性。产生观察小动物,了解小动物的兴趣。

谈一谈反思。首先这节课配上了生动形象的彩图,利用图文对照,学生很容易找到对应的动物,也很快理解”展翅飞,运食粮,游得欢‘’等动物习性,学生加深了理解。其中较难理解的是‘’蝴蝶花间捉迷藏‘’,通过提问学生什么是捉迷藏,联系到了课文中蝴蝶花间捉迷藏。还有一句是造宫殿,把蚯蚓当做建筑师。用来加深学生对动物习性的掌握。还添加一个连线的`小游戏,把哪个小动物和对应的习性连起来,再次让学生理解动物的习性,最后通过仿写诗的游戏,出示两幅‘’别的小动物活动的图片,一幅是“青蛙荷叶把歌唱”一幅是“小猴树上摘桃子”。

引导学生模仿儿歌“谁在那里干什么”来编儿歌。这个过程中老师和学生充分交流,不断通过评价和提示,让孩子能说出这样的句式,让学生编写的儿歌更加准确概括。因为时间紧,建议让更多的学生都能参与进来。

下载《动物儿歌》语文教学反思(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动物儿歌》语文教学反思(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动物儿歌》教学反思

    《动物儿歌》教学反思 《动物儿歌》教学反思1 《动物儿歌》位于本册第二个识字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介绍了6种小动物的生活习性,教材还配有生动有趣的彩图,展......

    《动物儿歌》教学反思

    《动物儿歌》教学反思 《动物儿歌》教学反思1 《动物儿歌》位于本册第二个识字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介绍了6种小动物的生活习性,教材还配有生动有趣的彩图,展......

    《动物儿歌》教学反思

    《动物儿歌》教学反思 《动物儿歌》教学反思1 上周五上了一节天河100直播课,考虑到小学一年级语文学习的重点就是识字写字,所以我选择展示一节识字课。信息时代背景下如何开展......

    一年级语文下册《动物儿歌》教学反思

    一年级语文下册《动物儿歌》教学反思 一年级语文下册《动物儿歌》教学反思1 《动物儿歌》位于本册第二个识字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介绍了6种小动物的生活习......

    动物儿歌的教学反思

    动物儿歌的教学反思 动物儿歌的教学反思1 《动物儿歌》位于本册第二个识字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介绍了6种小动物的生活习性,教材还配有生动有趣的彩图,展现了......

    动物儿歌 教学反思5篇

    《动物儿歌》教学反思 闽侯县实验小学 陈瑶 动物儿歌》位于本册第二个识字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介绍了6种小动物的生活习性,教材还配有生动有趣的彩图,展现了......

    《动物儿歌》教学设计、反思

    《动物儿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执教者:附小一分校 李芳 一、激趣引入生: 1、图片导入 师:(出示夏天图)夏天又到啦!你们喜欢夏天吗?2、看图说话 师:有六位动物朋友也很喜欢夏天,今天......

    《5、动物儿歌》教学反思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库尔勒市第四小学名师示范课 《5、动物儿歌》教学反思 执教教师:杨永梅 执教时间:2018.03 《动物儿歌》位于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二个识字单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