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师也需减负增效3稿
教 师 也 需 减 负 增 效
————影响课改的重要因素之一 教师的减负是减轻过重的工作负担,是减少无效或低效的工作负担,减负不是目的,增效才是动机,让教师有多些精力和时间静下心来有效反思,倾听来自同伴和内心世界导师的声音,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和精心设计量少质高的学生作业,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和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才有保障。
笔者作为一名农村教师,从工作实际出发,对教师为什么要减负作了一番思考,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常规工作高耗低效,凸显减负紧迫性
教师的常规工作量比较重,一位教师教50名学生,每天课堂作业加上家庭作业就是100本,如果批一本用1分钟,就是100分钟,加上订正辅导的时间,不少于2.5小时,课前准备及上课3小时,另外计划、总结、教案、论文、试卷分析、集体备课、教学反思、工作笔记、政治学习笔记、业务学习笔记、家访记载、待进生转化记载等系列文字工作,作为班主任,还有每周的安全讲稿、卫生讲稿,每天的点名册、晨午检簿、寄宿生交接记载簿„„
教学管理中的繁琐文本检查,往往控制教师表面形式上的履职,不能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有效课堂教学产生积极影响,加重了教师的负担。繁琐的文本使教师书写的时间多,思考的时间少,这样的工作能有多少教科研含量?当教师一天到晚机械地重复着没有实践作用的文字抄写,能不疲惫吗?
管理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管理是万万不能的。就现行的管理方式,不容质疑,有些文字工作还是需要的,而有的需要整合,甚至废除。对于文字工作,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由于时代的进步,交流的增多,人家有什么管理经验,不管有多大的实效,来个“拿来主义”,教师的文字工作不断增加,自然就比笔者刚工作的时候多了不少;学校面貌改了、教材改了几套、教学设备先进了、教学理念改了„„基础教育实施新课程的速度快,力度大,但有两样东西——点名册和课堂作业本,我小学时用过,我儿子将要上小学了,它们还是老样子。在日新月异的今天,它们二十几年一个样,你难道不吃惊吗?当然,时间的久远并不是它们必须改变的理由,而是它们的不合理性显而易见。点名册、晨午检簿的部分功能重复——早上对学生是否生病都检查了,还不起点名的作用?有时我见过这种现象:班主任和几名学生一起忙着往晨午检 簿上抄全班学生的姓名,因为一天就要一份——点名册姓名的设计方法就不能移植到晨午检簿上去?课堂作业本费时费力的弊端有目共睹,几乎所有的公开课它都不能露面了,为什么家常课上还不用作业纸代替它?有时我还见过很多班主任每周要互相抄安全讲稿、卫生讲稿„„教师做这些高耗低效的工作,能不疲惫吗?以致教师在校少了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案的时间,造成课堂教学质量不高。无效或低效的工作负担不减少,长此以往,教师习惯了对工作中的问题熟视无睹,何谈对教育的“衷心”、对课改的热心?
二、教育科研貌合神离,急需增加实效性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教师从观念到实践,特别是课堂教学方式和专业成长方式要有新的转变。教育科研“第一生产力”的作用逐步凸显,对教师提出科研上的要求,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搞好教学工作的重要条件。学校希望搞科研,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道路上来”;教师自己想搞科研,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研究者”。但教师的科研困难大、压力重、效果差。表现在两方面:
1、教师缺少科研的时间和精力。
农村教师的观念比较陈旧,综合素质较为薄弱,是不可回避的现实。一些综合学科诸如科学、音乐、体育、社会等对于专业能力过于单
一、忙于应试的教师来说实在有些勉为其难,有资源没空用,科学课没有实验、音乐课少伴奏、体育课不用器材——这在认识上本来不是问题,但在实际操作时又不能不是问题。教师疲于应付,课上过去就不错了,还怎么有精力去搞教科研?
2、教师缺少科研的方法,需要专业的引领。
学校的教科研的课题,没有结合解决教师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不能在校内转化和推广,研究往往流于形式;威廉·詹姆斯说:“有太多这样的人,在他们自认为思考的时候,只不过在重复自己的偏见。”教师缺少专业的引领。谁来指导我们?专家亲临?有人估计后感言“我们几百万教师只有几千名专家(约1000:1),①跟踪指导不可能。论文犹如无源之水,教师跳了跳还是摘不到桃子,畏难而退。
但论文与评职称挂钩,有的教师为了发表论文,使出了浑身解数,苦不堪言。没 2 有结合教师教学实践,流于形式的假教研,往往事倍功半。不堵住假教研的路,就迈不开新课改的步。
三、教师心理内忧外患,回归教育的和谐性
惩奖性教师管理方式下,包罗万象的量化考核,教师心理压力很大。头上挥了十年的下岗“狼牙棒” 把教师撵的诚惶诚恐;有些教师几十年如一日辛勤耕耘在教学实践的田野里,但随着新课改的实施,越来越觉得教学上不明白的东西比明白的多,越来越不知道如何教学,越来越彷徨;现在很多地方仍是“口口声声喊新课程改革,扎扎实实搞旧应试教育”,违规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甚至过量挤占其他学科的时间,不顾合作的“狂练”„„教师的心理已经扭曲了,当学生启而不发时——那个急啊,作业不做时——那个气啊,体罚或变相体罚过后——那个怕啊„„读了《三峡都市报》2009年5月8日巫山巫峡小学的安全事件,恐怕不少教师要后背冒汗!
教育具有创新性,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需要拥有一个和谐的教育氛围。推进素质教育,减轻教师的心理负荷是必经之路。
四、减负增效师生并举,素质教育的关键性
造成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但矛盾诸方面,最根本的在于教师方面。课堂教学效率不高,“课内损失课外补”,回家作业加多,学生作业过多,质量就低,教师更不敢少布置回家作业,批阅量加大,教师更忙了,形成了恶性循环。部分教学比较好的教师担心作业少了和搞题海战术的老师竞争会吃亏,也不得不给学生布置大量的课外作业。于是“课外作业没见少,减负增效喊着搞。”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的教育经验证明:教师是决定学校教育质量的关键,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开发学生智力,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现代课堂教学对教师的要求,也是新课程改革精神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首先从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入手,在此基础上做到优选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问题。教学反思是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和教育水准的有效措施,是增强学生学习收益的有力保障。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提出教师的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然而,并不是简单的反思,更不是例行公事似.......的反思就能达到目的,有效的反思应该源自教师的内心世界,只有那些触及教师内心世界、震撼了教师心灵的反思才是有效的。②反思是抽象的,是里子;常规工作是看 3 得见的,是面子,一天到晚忙于面子,哪顾得着里子?所以教师要减负,教师的减负增效是促进学生减负的前提。引导教师把功夫花在刀刃上,从而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让教育走上减负增效的素质教育大道。
有人说教师“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猫晚,催作业比黄世仁狠”,有资料显示,教师患咽喉炎的比例为80%左右,患颈肩椎类疾病比例为22%左右。③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对全国14个地区168所中小学的2292名教师进行抽样检测,发现有52.23%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④这样状态的教师怎样肩负起新课改的重任?嘤其鸣兮,求其友声,更寻其异音。
参考文献
①《现代教育报》2003年7月2日版
②肖成全,等:《有效教学》P35,辽宁师大出版社,2006年6月版 ③《中国教育调查》P48,九州出版社,2005年1月版 ④《新民晚报》2003年11月10日版
摘 要
常规工作高耗低效,凸显减负紧迫性;教师缺少科研的时间、精力和方法,教育科研貌合神离,教研急需实效性,需要专业的引领;教师心理内忧外患,推进素质教育,必须回归教育的和谐性;减负增效师生并举,教师的减负不是目的,是让教师有多些精力和时间静下心来有效反思,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实施素质教育。
关键词 减负增效 紧迫性 实效性 和谐性 有效反思
第二篇:减负也能增效
减负也能增效
近年来,“减负”成为热门的一个字眼,减轻的是不合理、过重的课业负担,同时要兼顾教学质量。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做到“减负增效”的。
一、高效课堂――培养学生扎实的语文知识与能力
1.给学生留下语言与情感。创设情境,让学生的说话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激起思维和灵感火花。上《槐乡五月》一课时,可以创设旅游团游槐乡的情境,教师问:作为槐乡的一员,谁想来介绍一下槐乡?这种设计激起学生的说话兴趣,教室里妙语不断。
教学苏教版一上《家》时,我让学生用“()是()的家”这一句式练习说话,回家说给家长听,并请家长执笔写下来。第二天,很多学生带着自己的“作品”兴奋地来到我面前。我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当场有感情地朗读了他们的诗:“书包是课本的家,文具盒是铅笔的家,夜空是星星的家,大海是海豚的家,池塘是荷花的家,天空是太阳的家,地球是我们的家,我们都要保护她。”还有的同学为自己的诗配了一幅画,这真是送给我的一份特殊礼物。学生习得语文知识和技能时同时,又得到了情感的熏陶,这不正是我们语文课堂所要追求的吗?
2.给学生留下形象。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学有所得,获得正确的价值观,学生在一次次的语言体验中,获得深刻的感受。在《李时珍夜宿古寺》一课教学中,教师紧扣“夜宿”,引导学生逐一悟解:李时珍为什么要夜宿古寺?那是怎样的古寺?在这样的古寺里又讲了些什么?干了些什么?体现李时珍什么样的精神?教师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促成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李时珍不怕吃苦、为民造福、甘于付出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
二、评分激励――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
1.作业高分评价。当学生的作业书写工整,正确率100%时,我给他的作业打上90分、95分、100分、200分;当学生的作业书写工整,字写得漂亮,正确率100%时,我给他的作业打上300分;根据同学们的表现,创设更高的评价分值,让学生争取得400分、500分、600分……自从启用高分评价后,同学们作业马虎的现象明显减少了,作业中的错字和错题明显少了。学生开心,老师轻松,教学效果也好多了。
2.习作加分评价。在习作评价上,我不仅采用高分评价,还采用加分制。习作符合要求,语句优美,文从字顺,给评判100分、200分、300分、400分……习作中每个好词+5分,每个好句子+10分……发习作本时,同学们争先恐后地看分数和评语,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得高分的开心;分数不高的,暗下决心,下次迎头赶上。加分评价后,学生习作质量明显提高:书写工整了,描写具体生动了,不时看见学生优美的语句和心灵的真实感悟。
3.课堂现场评分。课后的生字描红比较枯燥,一部分学生对此不够重视。我们引入现场评分机制,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认真完成写字任务。老师现场评分指出优缺点,一下子调动起同学们的热情,为了争取得到高分,他们的态度端正了,书写认真了。有的为得500分而开心,有的为没有描到位得100分而惋惜……生字描红认真了,随后在生字本上的写字练习,同学们再也没有错别字了,书写漂亮了,字形也记得更牢了。
在课堂的朗读上,我们也适时采用现场评分制。为了取得得高分的机会,同学们争先恐后,读书声音响了,读得感情更投入了,课堂气氛也活跃了。通过一年的训练,同学们的朗读水平显著提高。
通过评分激励的方法,同学们学习劲头足了,学习质量提高了,教师也不要给学生额外的负担了,师生其乐融融。
三、因势利导――拓展课外阅读空间
语文课上,教师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还应抛砖引玉,激发学生追求知识的欲望,即要着眼于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在学习课文时,教师要有意识地拓展视野,从背景、作者等相关方面作渲染,使学生学完课文有“意犹未尽”之感,产生课外阅读的愿望。如教学完《哪吒闹海》一课,推荐同学们读《西游记》;学完《卧薪尝胆》一课,推荐同学们读《史记》。
教给阅读方法。得法于课内,得益乃至成长于课外。阅读方法直接影响阅读质量。教师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指导学生如何合理运用朗读、默读、精读、泛读、浏览、速读乃至背诵等方法阅读课外读物,既要准确地理解读物的内容和故事情节,又要深入领会文本中写得好的地方。
“课标”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怎么才能达到这些要求呢?我们必须围绕课外阅读开展多种学生喜爱的活动,进行课外阅读指导,使课外阅读成为一种有组织的集体行动。活动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举行讲故事比赛、古诗词朗诵会、走进童话世界、成语故事、成语接龙等,让学生不断体会到阅读带来的甘甜,让一次次丰富多彩的活动转化为一股股催动学生多读书、好读书的动力。
第三篇:减负增效
谈“减负增效提质”
一、引言
“减负增效”是多年来实施素质教育所追求的重要目标。减负增效提质,减负是前提,增效是路径,提质是目标,三者之间是关联的,但非因果关系。减负是切断退路,增效提质是理清思路,寻找出路。减负增效提质是指向以教育质量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我对“减负增效”的认识是:减负不等于不要负担,因为人只有在适度的负担和压力之下,其潜能才能得以激活,得到发展。“减负”减的是过重的心理负担,让学生在较为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减负”减的是过重的作业负担,特别要减去重复机械的作业,让学生在具有一定智慧挑战的作业练习中提高学习,体验成功的乐趣。
二、教师转变教学思想是切实做好“减负增效”的根本。
要教改,首先要在教学思想上转变过来。教师的职责不是把课本、教参上的文字重复讲出来,让学生听明白,不出错误;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搞“题海”,使学生成为缺乏创新的低能者。教师应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及时恰当地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思维活动过程达到完整。也就是说,教师是要塑造灵魂而不是禁锢灵魂。只有教学思想转变了,才能做到设计出先进的教学思路,即不只是给出结论,而是更注重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才能切实做到“减负增效”。
三、教师给自己加压是减负增效的前提。
提高课堂效率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首先是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教师要广泛涉猎,博览全书,俗话说得好: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应有一桶水。特别是在当今信息高速发展的时期,教育系统的新事物也是层出不穷,所以教师更应该不断充电,吸取先进的教堂思想和手段,为高效率的教学创造自身条件。
提高课堂效率其次是备课上下功夫。备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教师在备课上应多研究,多斟酌,多进行教学探索。有句话说得好“不打无准备的仗”。准备充分,对一堂课的教学思路,教学逻辑清晰可见,教学目标明确无误,是高效率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为此,教师应化几倍于一堂课的时间和精力去备好一堂课。对于教材,教师要反复地看教材和辅导材料,吃透教材的组织结构,重点和难点,对每一章节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做到心中有数,领会教材所需达到的教学目标和素质教育的目的。另外,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个班的每个学生,可以通过多接触、多谈心、手段和方式弄清每个学生的兴趣动机,接受能力,理解水平,个别差异;弄清每个班的整体差异和特点,然后才能“以学论教”和“因材施教”。
总之,不管什么方法,都应立足于“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实施寓教于乐,学生在愉快中接受知识,掌握知识和学法,提高素质的教学境界。
四、教师上好每一节课是减负增效的关健。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备好课不等于能上好课。备课中的主角是教师本身,而上好课的主角是师生双方。上课如演戏,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备课本是剧本。有了好的剧本,好的导演,好的演员,这出戏才演得好。若光有好剧本,导演平庸,演员散慢不用心,这戏肯定演砸。上好课除了课前的充分准备以外,课堂上要把握好几点是关键。
第一是课堂教学的原则要体现教师为主导作用,学生为主体作用。在课堂上应师生互动,且动而不乱。上课做到明白、准确、新颖、生动,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试想,教师上得很认真,学生不积极参与,不认真听讲,有何效率可言?
第二是教学手段灵活多样和综合利用。将减负增效教学置于E-learning的环境下,同传统局限于课堂的教学方式相比,存在以下的优势: 1.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
减负增效中创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大批的而非个别的创造性人才。而我国目前的创造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仅有很少的学校专门开设创造思维教育课程。网络作为教学的工具,可以突破地理区域的限制,使学生可以方便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能过Internet接入课程进行分散式训练。2.丰富的教学资源
众所周知,网络的最大魅力就是资源丰富。学生可以吸收网上丰富多彩,图文并茂,形声兼备的教学资源。我们都知道,创造性离不开知识的积累,丰富的网络资源对于开阔学生视野,增长知识,潜移默化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3.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
减负增效教学中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同样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活动中。学生的学习活动也占主要地位。在基于网络的创造思维教堂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学习,学生间的交流也是多方式多渠道的。学习者围绕当前学习的主题讨论交流,形成各自的判断,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理解以及解决问题的不同思路。相互分享各自的想法,相互答疑,争辩和评价,相互合作解决各种问题。可以说E-learning将“个别化学习”,“集体学习”“合作学习”等多种学习模式巧妙地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增长。
当然,任何事情都应一分为二地看待,我们一方面要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传统教学手段的应用。
第三是注意学生的学法指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设法让学生学会,更要让学生会学。“给人于鱼,不如授人于渔”,教学生学习方法也就是说教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学习,并长期成为一种教学思想,教学思路贯穿于每节课堂教学,让学生真正地变“学会”为“会学”,变“死学”为“活学”,会理论联系实践地应用知识,这是减负增效所需要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体现。
第四是及时掌握课堂教学的反馈信息。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知识,教师不能不知,在教学中及时反馈教学信息很必要的。获取反馈信息的方式很多,可提问一些中差生,可面向整体学生发问,可让学生上黑板练习,可以在讲授完某一知识点、某一练习后让学生举手示意获取反馈。根据反馈信息教师可及时调整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直到学生理解和掌握为止。
第五是恰当分配时间,优化课堂结构。有些教师上课时没有时间概念,上到哪里是哪里。把完整内容分割开完成,这是不可取的,不符合最优化原则,也加重了学生负担,降低了教学效率和教学的艺术性。所以,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切实减负增效,教师应把握好一堂课的时间结构,优化课堂结构。
五、当堂作业是减负增效的重要措施。
课后做作业,学生虽然完成了,但有一部分学生是抄抄了事。教师批改后不能反馈到真实信息,学生也没有起到巩固练习作用,课后作业成了一道虚设的工程,费时费力无效果,且形成恶性循环,厌学者应运而生。现在为了真正地能反馈到学生掌握和应用知识的程度,同时为了真正地减负增效,教师可以尽量留一些课堂时间(一般5~10分钟)给学生用来完成作业。教师同时巡视、察看学生当堂的作业情况,获得正确反馈并可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认识,学生也会最大限度的自己开动脑筋考虑问题,独立完成作业,真正做到”做有成效”。课堂上作业后,课外可以少布置或布置一些思考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让学生没有那种课业负担的心理,反到有一种意有未尽的感觉,激发他们再学习,再探索的兴趣和热情.六、认真批改作业和及时评讲、辅导是减负增效的重要环节。
教师应及时批改课堂作业,决不能拖拉,以获得及时信息进行评讲和纠正典型错误。存在问题多的个别学生可以进行个别辅导,让他们真正搞清课堂上应掌握的内容。对于班级里普遍存在的内容可以专门抽出时间来专门的讲解,同样对于一份试卷也不要每一题都讲,要有针对性的讲,对于那些全班都做对的题目就不要浪费时间去讲解了。
七、教师要携手家长,共同缔造“减负”与“增效”之间的桥梁。
学生的学业负担过重,精神压力太大,有来自于学校的,也有来自于家庭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成材观念根深蒂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社会现象更增加了家长对学生成绩的关注,赋予了更多的期待。不少家长担心“减负”会降低教学质量,影响学生的升学和前途,由此也就出现了学校减负,家长增负的现象。由于家长对教材知之不多,选择教辅材料存在较多的盲目性,这样就增加学生学习的无效性,使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与心理压力在很大程度上仍是形同虚设。所以教师要积极参与地取得家长的信任与支持,让他们看到增效的预期效果,拥有减负的信心,与我们达成共识,一起减轻学生的负担,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刘旭
第四篇:减负增效
教研员们对各学科教学中普遍遇到的问题,特别是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重探究知识的过程,轻知识的掌握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剖析,提出了在教学中应该怎样改进的方法。对教师们堂课中的亮点肯定的同时提出了一些合理有效的建议,指出了教学中存在的个别问题。这些建议与意见无论是对上课教师还是听课教师而言都是宝贵的教学财富。
在这次常态课教研活动中,经过教研员的科学指导后,教师们形成一致共识:教师应主动寻找课堂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展开课堂教学,明确了在今后的常态课堂教学中要做到精心组织,严格实施,目标引领,讲求实效。老师们对常态课教学的主旨进一步得到明确,课堂教学有了更明确的方向和更行之有效的方法。
这次活动无论在形式规模和重视程度上,在该校尚无先例,达到了全员参与。它既有“立足常态、研究课堂”的目的,又有各学科“减负增效”的专项视导目标。就“常态教学如何落实减负增效”展开研讨活动,这一旨在优化教学策略、使常态教学成果增值的视导活动取得了预期的良好效果。
“减负”的根本目的其实是为了“增效”,是为了让学生更加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全面地得到发展。明确“减负”是减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和身心健康负担,减去家长过重的经济负担与心理负担。减负并不是要把学生应知应会的学业负担中的某些部分减去,减负不等于不要质量,减负不等于不要管理。相反更要求教师讲究教学艺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打下扎实的基础,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学习其实是一种劳动,而劳动必须要付出艰辛,不能偷懒。而作为教师,要做的就是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精神,培养学生不断探索.不断追求、不断发展的精神,培养学生锲而不舍、严谨求实、为科学而献身的精神。因此,“减负”与刻苦学习并不矛盾,对学生来说,两者都是必要的。“减负增效”的关键是课堂教学,这是“减负增效”的根本,也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程。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减轻学生的负担,首先是要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教师要多给自己一些时间进行备课,吃透教材,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一些教研活动。经常补充自己的知识,多在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上下工夫,应该在有限的40分钟内教学生学会足够的知识,教学生学会学习,教学生轻松愉快地、主动地学习。最少的语言教授最清楚的知识,使学生认为你的课堂感到简洁、有用、解渴,学生觉得简洁就是“减负”,学生觉得有用就是“增效”。教师在课堂上是引导者和组织者,只要在关键之处进行适当的点拨,学生自然而然会去独立思考,会去发表自己的意见,而学生也会乐意去倾听其他同学的意见。其实,在一堂数学课上是不可能锻炼所有的诸如语言表达能力、倾听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小组合作能力等等。合理的评价体系体现“减负增效”,实施发展性学生评价研究,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和激励功能,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乐趣。学生有了学习的喜悦和乐趣,就不会有“重负”之说,而且还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益,达到“增效”之效。
第五篇:减负增效
“减负增效”是当前新形势下的教育任务,这种新的要求正成为推动教育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的原动力。从以往多课时讲解、多自习课辅导的情景陡然转变到精简课时、减少学生过多课时负担的现状,要求每一个教师都必须静心思考自己的教学策略:“教材如何备”、“学生如何掌控”、“作业如何精致化”。在这一系列的转变过程中教师首先应准确定位好自己的角色,也就是主角和配角、大角色与小角色的转变。教师准确定位自己在“减负增效”背景下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角色,转变思想观念和教育教学方式,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情趣,激发学习动力,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探索减负增效的新路子,获取新经验,达到新目标。
现阶段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英语教学的呈现往往是通过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相应的知识或技能而反映出来的,高效而成功的英语学科课堂教学需要教师从多方面进行准备,包括对教材的把握、学生的掌控以及自己教学起点的设计。教师在这三方面重要的组成部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在现今新课程背景下,需要我们教师从主导变成引导,做一名引导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引导者。结合自己从事英语学科教育多年的一点体会,我认为英语教师的角色在“减负增效”背景下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得首先要求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转变,其次要求学生学习习惯的转变及能够自主学习。
(一)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师教学方式
1.转变教师角色地位。教师要从“主演”变为“导演”,从“教学生”转向“教学生学”,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向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评判者。要从“教书匠”向“研究者”转变,提高研究学生、课程标准、教材、考试大纲、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能力。
2.转变教师教学方式。一要以学为主,教学的出发点是教会学生学,为此要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研究学法,指导学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二要先学后教,强化课前预习、课中自学和学后反思环节,让学生带着问题参与教学过程,实施启发式教学。三要以学论教。基于学生实际开展教学工作,强化学习方法指导,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增强课堂中的互动性,在互动中捕捉各种有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过程;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要注重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效。
3.优化教学设计。加强课前研究和学生研究,准确定位教学起点和目标。加强教材知识体系研究,强化单元意识和知识类结构意识,根据知识结构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学生实际加工处理教材。加强弹性化教学方案研究,妥善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为师生互动留有空间。教学设计结构要紧紧围绕如何提高教学效益,不仅要包括基本的教学流程,还要包括检查、指导学生预习、布置和批改作业、个别辅导及教学反思等内容。
教师只有主动积极地转变自身角色,才能够以正确的姿态融合到“素质教育”的潮流中,才能够顺应“减负增效”背景下英语教学的要求。教师角色有了正确的转变后,还必须及时的给自身的角色进行定位。准确的角色定位能够使得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这一舞台中淋漓尽致的展现自己。
(二)进一步优化学习方式,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1.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教师要将预习作为课后作业的有机组成部分进行管理,课堂上应注重对学生预习情况进行检查、反馈和指导,巩固和提升预习效果。
2.培养学生主动和独立学习的习惯。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意义,形成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主动学习机制。培养学生不依赖教师和家长,自主独立地选择学习内容和方法,确立学习进度;独立地进行及时复习和阶段复习;独立地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反思。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各级教研部门、各学校要积极借鉴国内外合作学习的理论和经验,探索适应本地、本校和学生实际的课内外合作学习的有效机制和方式方法。
(三)进一步强化德育工作,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活力
1.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乐学好学。引导学生辩证认识学习负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自信心,着力消除学生的枯燥感和疲惫感,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和学习热情,努力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感、幸福感与成就感。
2.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善学会学。全面落实学生在课堂教学以及整个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科、教学内容及教学对象的具体情况,科学确定教学方法和流程,指导学生逐步养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的意识、习惯和能力。
3.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让学生持久、终身学习。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建立健全学生自主学习的监控、评价机制,引导学生树立持久学习、终身学习的观念,促进学生全面、和谐、主动发展。
“路漫漫其修远兮”,要真正做到“减负增效”,任重道远。只有从根本上真正端正教学思想,提高课堂效益,认真贯彻素质教育的精神,着眼于未来,严格按教育规律办事,才能使教学呈现一片丰富多彩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