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马长城窟行原文翻译及赏析(共5篇)

时间:2019-05-15 10:31: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饮马长城窟行原文翻译及赏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饮马长城窟行原文翻译及赏析》。

第一篇:饮马长城窟行原文翻译及赏析

《饮马长城窟行·塞外悲风切》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世民。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塞外悲风切,交河冰已结。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

迥戍危烽火,层峦引高节。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寒沙连骑迹,朔吹断边声。胡尘清玉塞,羌笛韵金钲。

绝漠干戈戢,车徒振原隰。都尉反龙堆,将军旋马邑。

扬麾氛雾静,纪石功名立。荒裔一戎衣,灵台凯歌入。

【前言】

《饮马长城窟行》全诗立意高远,言辞从容,层次分明,音韵优美,达到了艺术手段与个中立意的高度统一,一扫六朝以来的绮靡和宫廷诗的艳丽,堪称唐诗的辟荒之作。所谓“要给人一杯水,自己先得有一桶水”,太宗正是以其高超的文艺才华,身为九五至尊,而力倡文学,遂有唐诗这一中华文坛之高峰的横空出世。

【注释】

切:凄切。

交河:北方河名。

瀚海:沙漠。

波:沙丘起伏状。

迥戌:远方的边戍。

高节:旗帜。

朔吹:北风。

玉塞:玉门关。

金钲:锣声。

绝漠:大漠。

干戈:指武器。

戢:收藏。

原隰:原野。

纪石:刻石纪功。

荒裔:边荒。

戎衣:战士。

灵台:周代台名。

【翻译】

塞外悲凉的风刮得急切,交河上的凌冰已经冻结,浩瀚的大海掀起了千百万的波涛,阴山之下千万里全都落满了白雪。将士们戍边在那远远地高高的烽火台上,一层一层的山峦引领向上显出了高高的气节,众多的战旗被长风吹卷这,将士们在哪长城低下饮马也不停歇。寒冷的沙滩上连接着骑兵的足迹,狂暴的北风吹断了那边塞上传来的声乐,胡地的灰尘清扫着像那玉(冰冻如玉)做似的边塞,羌族的笛声和那金钲敲击的声音。与世隔绝的沙漠上干戈都 收藏起来了,可那战车却又不得不在那原野低湿的地方震颤摇曳。都尉们都从龙堆返回了,将军还从马邑凯旋而来正在捷报。高扬着旗子让那笼罩着大雾的地方都清净下来了,在石碑记上他们的功名他们又是那样的欢悦,在那荒凉的边界上只要有一个穿着戎装的人(作者自指)去守护,灵武台上(朝廷)的凯歌是来源于国界。

【鉴赏】

行,古诗的一种体裁。王灼《碧鸡漫志》:“故乐府中有歌有谣,有吟有引,有行有曲。”唐太宗李世民的文治武功是封建帝王中最为人称道者。《旧唐书·太宗本纪》里赞日:“贞观之风,至今歌咏。”其文治武功可想而知。又据《旧唐书·太宗本纪》所载:“于时海内渐平,太宗乃锐意经籍,开文学馆以待四方之士。行台司勋郎中杜如晦等十有八人为学士,每更直阁下,降以温颜,与之讨论经义,或夜分而罢。”唐太宗勤于创作,逐渐形成了秀丽勃发、沉渊明丽、高亢爽朗的文风,直至开启有唐三百年风雅之盛。在这首诗中,诗人描写了边疆的凄迷、旷远之景。为保卫疆土,诗人率兵出征,犁庭扫穴,消弭边患,诗中充满了对自己国家、民族的自信和自豪。诗中所表现的塞外悲壮之景,出征奋然之情,立功慷慨之意,在此后的陈子昂、高适、王昌龄、李白等人所创作的边塞诗中屡有表现,多方阐发。因而,此诗堪称唐代边塞诗的滥觞之作,有启迪一代文风的重大意义。

“塞外悲风切,交河冰已结。”切,凄切。交河,北方河名。句意为:塞外,寒风悲鸣,十分凄切,交河上,严冰封冻了河道。据《旧唐书·太宗本纪》所载,太宗平定宋金刚之乱时,于“(武德)二年十一月,太宗率众趣龙门关,履冰而渡之”,可见诗中所描写的悲壮之景当是诗人亲眼所见,想必此诗亦是濡笔马上而作。

“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瀚海,沙漠。波,沙丘起伏状。句意为:广袤的沙漠上,沙丘连绵不断,阴山上千里雪覆。此联进一步写塞外之景,壮阔迷茫,渲染了一种壮烈豪迈之情。其眼光,其气度,真有指点江山,总揽寰宇之势,这一点是此后的许多诗人都难以企及的。

“迥戍危烽火,层峦引高节。”迥戌,远方的边戍。高节,旗帜。句意为:烽火中传来了远方的紧急军情,我于是挥兵远赴边疆,一路上层叠的山峦引导着我的旗帜。此二句点明为救边而出征,军队沿着山路前行,仿佛是山引领着队伍,意即此战很得天时,必将获胜。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句意为:风儿轻轻地吹起旗帜,我们挥师出长城而饮水放马。马是古代战争最重要的交通工具,到某处饮马,意即对某处用兵,占领某地。自秦以来,长城一直是重要的守御工事,诗人敢为前人所不敢为,兵出长城,争雄天下,其傲视寰宇的胸怀确实令后人追慕不已。这两句点明了题中驰骋宇内,以天下为牧场之意。

“寒沙连骑迹,朔吹断边声。”朔吹,北风。句意为:寒冷的沙漠上,骑兵过处,迹印连绵;凛冽的北风阻隔了边塞的噪杂之声。这是写进军途中所遇到的艰难险阻。

“胡尘清玉塞,羌笛韵金钲。”玉塞,玉门关。金钲,锣声。句意为:玉门关一带,胡人入侵的嚣尘已经消逝,羌人们正吹着笛子,敲着金锣,载歌载舞。大军所指,蛮夷慑服,边境一带很快呈现出一片祥和、安宁的和平气象。并非倚仗武力,更多的是以德感召,所以使羌人载歌载舞心悦诚服。《旧唐书·太宗本纪》载:“自是西北诸蕃成请上尊号为‘天可汗’。”可见在处理与边疆少数民族的关系上,太宗是做得很成功的,从这两句诗中就可以看到这一点。

“绝漠干戈戢,车徒振原隰。”绝漠,大漠。干戈,指武器。戢,收藏。原隰,原野。句意为:大漠之上,武器收藏,车仗过处,原野为之震动。平夷战祸后,军队凯旋,所到之处,群情振奋。所谓“吊民伐罪”,正义的战争,人民从来都是支持的。

“都尉反龙堆,将军旋马邑。”龙堆,即白龙堆,今新疆库木塔格沙漠。句意为:都尉从龙堆返回,将军们从马邑凯旋而归。这两句是互文见义,称述得胜还朝,所用地名都是边塞一带,给人以真实感,此后的边塞诗也常用这种手法,罗列多个边关地名,虽然这些地区往往与诗中的事件并无关联,而且地名之间常常不具有确定的逻辑关系。

“扬麾氛雾静,纪石功名立。”纪石,刻石纪功。句意为:旗帜飘扬,云雾弥漫的氛围因之消歇,将士们功勋卓著,应该把他们的功绩刻在石头上,永远流传后世。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扬麾”指唐军旗帜鲜明地出战,“氛雾”形容外敌入侵,一片纷扰之状。这是对将士们的称述,也是勉励将士们努力作战以名垂千古,同时也是自勉。

“荒裔一戎衣,灵台凯歌入。”荒裔,边荒。戎衣,战士。灵台,周代台名。《后汉书·桓谭传》:“其后有诏会议灵台所处。”《三国志·魏书·王朗传》注:“明堂所以祀上帝,灵台所以观天文。”这里指代朝廷。句意为:边远、荒凉之地只需一介之士戍守,朝廷中已有凯歌高奏。大唐王朝,威镇四夷,只需很少的守兵,就可以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李唐全盛时,的确如这两句所描述的那样,边境安宁,四境宾服。

全诗立意高远,言辞从容,层次分明,音韵优美,达到了艺术手段与个中立意的高度统一,一扫六朝以来的绮靡和宫廷诗的艳丽,堪称唐诗的辟荒之作。所谓“要给人一杯水,自己先得有一桶水”,太宗正是以其高超的文艺才华,身为九五至尊,而力倡文学,遂有唐诗这一中华文坛之高峰的横空出世。老子日:“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太宗正是身体力行,以雍容、淳厚的诗风进而推行其从善如流的政治,终于成就大唐伟业,光耀华夏,堪与古人“鼓琴而治”相媲美。

第二篇:饮马长城窟行原文翻译

饮马长城窟行选自宋郭茂倩编《乐府诗集相和歌辞瑟调曲》。下面一起看看饮马长城窟行原文翻译吧~

饮马长城窟行

两汉:佚名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

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宿昔 一作:夙昔)

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

他乡各异县,辗转不相见。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

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

译文

河边春草青青,连绵不绝伸向远方,令我思念远行在外的丈夫。远在外乡的丈夫不能终日思念,但在梦里很快就能见到他。

梦里见他在我的身旁,一觉醒来发觉他仍在他乡。他乡各有不同的地区,丈夫在他乡漂泊不能见到。

桑树枯萎知道天风已到,海水也知道天寒的滋味。同乡的游子各自回家亲爱,有谁肯向我告诉我丈夫的讯息?

有位客人从远方来到,送给我装有绢帛书信的鲤鱼形状的木盒。呼唤童仆打开木盒,其中有尺把长的用素帛写的信。

恭恭敬敬地拜读丈夫用素帛写的信,信中究竟说了些什么?书信的前一部分是说要增加饭量保重身体,书信的后一部分是说经常想念。

注释

绵绵:这里义含双关,由看到连绵不断的青青春草,而引起对征人的缠绵不断的情思。

远道:远行。

宿昔:指昨夜。

觉:睡醒。

展转:亦作“辗转”,不定。这里是说在他乡作客的人行踪无定。“展转”又是形容不能安眠之词。如将这一句解释指思妇而言,也可以通,就是说她醒后翻来覆去不能再入梦。

枯桑:落了叶的桑树。这两句是说枯桑虽然没有叶,仍然感到风吹,海水虽然不结冰,仍然感到天冷。比喻那远方的人纵然感情淡薄也应该知道我的孤凄、我的想念。

入门,指各回自己家里。

媚:爱。言:问讯。以上二句是把远人没有音信归咎于别人不肯代为传送。

双鲤鱼:指藏书信的函,就是刻成鲤鱼形的两块木板,一底一盖,把书信夹在里面。一说将上面写着书信的绢结成鱼形。

烹:煮。假鱼本不能煮,诗人为了造语生动故意将打开书函说成烹鱼。

尺素书:古人写文章或书信用长一尺左右的绢帛,称为“尺素”。素,生绢。书,信。

长跪:伸直了腰跪着,古人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压在脚后根上。跪时将腰伸直,上身就显得长些,所以称为“长跪”。

下:末二句“上”、“下”指书信的前部与后部。

赏析

《饮马长城窟行》属乐府《相和歌辞·瑟调曲》,又称“饮马行”。诗歌的笔法委曲多致,完全随着抒情主人公飘忽不定的思绪而曲折回旋。比如诗的开头,由青青绵绵而“思远道”之人;紧接着却说“远道不可思”,要在梦中相见更为真切;“梦见在身边”,却又忽然感到梦境是虚的,于是又回到相思难见上。八句之中,几个转折,情思恍惚,意象迷离,亦喜亦悲,变化难测,充分写出了她怀人之情的缠绵殷切。

诗中所写思妇种种意想,似梦非梦,似真非真。诗中所写他家有人归来和自己接到“双鲤鱼”、“中有尺素书”的情节,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一种极度思念时产生的臆象。剖鱼见书,有着浓厚的传奇色彩,而游子投书,又是极合情理的事。作者把二者融合在一起,以虚写实,虚实难辨,更富神韵。

最令人感动的是结尾。好不容易收到来信,“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却偏偏没有一个字提到归期。归家无期,信中的语气又近于永诀,这意味着什么呢?这大概是寄信人不忍明言,读信人也不敢揣想的。如此作结,余味无尽。

第三篇:饮马长城窟行原文及赏析

饮马长城窟行原文及赏析

原文: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

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宿昔一作:夙昔)

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

他乡各异县,辗转不相见。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

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

译文

河边春草青青,连绵不绝伸向远方,令我思念远行在外的丈夫。远在外乡的丈夫不能终日思念,但在梦里很快就能见到他。

梦里见他在我的身旁,一觉醒来发觉他仍在他乡。他乡各有不同的地区,丈夫在他乡漂泊不能见到。

桑树枯萎知道天风已到,海水也知道天寒的滋味。同乡的游子各自回家亲爱,有谁肯向我告诉我丈夫的讯息?

有位客人从远方来到,送给我装有绢帛书信的鲤鱼形状的木盒。呼唤童仆打开木盒,其中有尺把长的用素帛写的信。

恭恭敬敬地拜读丈夫用素帛写的信,信中究竟说了些什么?书信的前一部分是说要增加饭量保重身体,书信的后一部分是说经常想念。

注释

绵绵:这里义含双关,由看到连绵不断的青青春草,而引起对征人的缠绵不断的情思。

远道:远行。

宿昔:指昨夜。

觉:睡醒。

展转:亦作“辗转”,不定。这里是说在他乡作客的人行踪无定。“展转”又是形容不能安眠之词。如将这一句解释指思妇而言,也可以通,就是说她醒后翻来覆去不能再入梦。

枯桑:落了叶的桑树。这两句是说枯桑虽然没有叶,仍然感到风吹,海水虽然不结冰,仍然感到天冷。比喻那远方的人纵然感情淡薄也应该知道我的孤凄、我的想念。

入门,指各回自己家里。

媚:爱。言:问讯。以上二句是把远人没有音信归咎于别人不肯代为传送。

双鲤鱼:指藏书信的函,就是刻成鲤鱼形的`两块木板,一底一盖,把书信夹在里面。一说将上面写着书信的绢结成鱼形。

烹:煮。假鱼本不能煮,诗人为了造语生动故意将打开书函说成烹鱼。

尺素书:古人写文章或书信用长一尺左右的绢帛,称为“尺素”。素,生绢。书,信。

长跪:伸直了腰跪着,古人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压在脚后根上。跪时将腰伸直,上身就显得长些,所以称为“长跪”。

下:末二句“上”、“下”指书信的前部与后部。

赏析:

《饮马长城窟行》属乐府《相和歌辞·瑟调曲》,又称“饮马行”。诗歌的笔法委曲多致,完全随着抒情主人公飘忽不定的思绪而曲折回旋。比如诗的开头,由青青绵绵而“思远道”之人;紧接着却说“远道不可思”,要在梦中相见更为真切;“梦见在身边”,却又忽然感到梦境是虚的,于是又回到相思难见上。八句之中,几个转折,情思恍惚,意象迷离,亦喜亦悲,变化难测,充分写出了她怀人之情的缠绵殷切。

诗中所写思妇种种意想,似梦非梦,似真非真。诗中所写他家有人归来和自己接到“双鲤鱼”、“中有尺素书”的情节,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一种极度思念时产生的臆象。剖鱼见书,有着浓厚的传奇色彩,而游子投书,又是极合情理的事。作者把二者融合在一起,以虚写实,虚实难辨,更富神韵。

最令人感动的是结尾。好不容易收到来信,“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却偏偏没有一个字提到归期。归家无期,信中的语气又近于永诀,这意味着什么呢?这大概是寄信人不忍明言,读信人也不敢揣想的。如此作结,余味无尽。

第四篇:《饮马长城窟行》教案

饮马长城窟行

授课教师:徐武敏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汉乐府诗的基本知识以及汉乐府民歌的特点。

2、深刻领会诗歌的语言,体会诗歌言简意丰的特点。

3、培养鉴赏汉乐府诗的能力,并能进行简单的比较评价。

过程与方法

1、体会汉乐府诗的抒情方式,能够通过对语言、意象、手法的分析鉴赏诗歌。

2、在诵读中体味诗中表达的复杂的感情;

3、理解比兴等手法的运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诗中古代女子对所爱的真挚、执着和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品味古代女子的爱情观。

【教学重点】

1、把握《饮马长城窟行》的思想感情。

2、把握常见表达技巧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难点】

1、体味诗中表达的情感。

2、如何适时地加以引导和点拨。

【教学安排】

1课时

【教学方法】

诵读感悟法;自主思考、合作探究法;点拨法;分析比较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4分钟)

(展示李清照《一剪梅》,学生齐读全词。)

提问:这首词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闺中女子对在外的丈夫或情人的思念)

爱情是人世间永恒的主题。爱情在给带给我们两情相悦的甜蜜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分离相思的痛苦,但是真爱却一直是人们所苦苦追寻的东西,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涉及爱情内容的汉乐府诗歌《饮马长城窟行》,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古代女子对所爱的真挚与执着。

二、文学知识积累(1分钟)

1、前人对乐府诗特点的概括:“感于哀乐,缘事而发”

三、预习检查(1分钟)

1、字音:

饮yìn马

夙sù昔

自媚mèi 遗wèi 烹pēng鲤鱼

四、释题(3分钟)

《饮马长城窟行》:汉代乐府旧题,相传古长城边有水窟,可借助饮马,曲名由此得来。《文选五臣注》有文字记载:“ 长城,秦所筑以备胡者,其下有泉窟,可以饮马。征人路出于此而伤悲矣。言天下征役,军戎未止,妇人思夫,故作是行。”《乐府诗集》卷三十八云:“(《饮马长城窟行》)一曰《饮马行》。长城,秦所筑以备胡者,其下有泉窟,可以饮马。征戍之客,至于长城而饮其马,妇人思念其勤劳而作是曲也。”

可见远离家乡在外行役的人,于长城下寻找泉窟,让马饮水休息,且生活艰苦,而使《饮马长城窟行》逐渐成为行役艰苦的生活写照,也因行役者是闺中妇人思念的对象,故又转为妇女思念良人的题材,或是借妇女思念良人抒发征人内心对家人思念。

五、整体感知

1、齐声朗读课文。(1分钟)

2、请同学结合注释自读诗歌,理解大意。并思考下列问题:(5分钟)

汉乐府民歌的叙事性很强,它主要是通过对人、景、事的描写和叙述抒发感情。本诗写了什么人,写了什么事情,表达什么样的感情?(2分钟)

明确:(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言之有理即可;教师适时点拨、引导)(3分钟)

示例:(1)主人公:一个女子;一个正在思念丈夫的女子(古代称这类女子为“思妇”)。

(2)事情:①昼思夜想(开头——展转不可见)

②寒门独居(枯桑知天风——谁肯相为言)

③喜获夫信(客从远方来——下言长相忆)

(3)感情: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妇人对远行未归的丈夫的思念。)

追问:根据刚才的分析,可以看出本诗是围绕诗中哪个字来展开的?

明确:思(板书)。

3、女性,是很情绪化的。她们的感情细腻,而且容易发生变化。那我们就来看看,主人公感情的变化过程是怎样的?

明确:(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言之有理即可;教师适时点拨、引导,板书)(2分钟)

示例:思念的悲伤 → 独居的寂寞 → 获信的欣喜

六、品味鉴赏

1、本诗表现的是妇女对丈夫的思念,那么“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等描写岂不是与诗歌主要内容无关?是否可以删除?说说你的理由。(5分钟)

明确:(1)不可。

(2)(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言之有理即可;教师适时点拨、引导)理由陈述。示例:

①“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文章中内容必须服从服务于中心)

A、艺术手法:比兴。比,比喻。这里的 “绵绵”既是指草的绵绵,也是指思念的绵绵,是一种暗喻。兴,“先咏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这里是先言草的“青青”来引起后面的思念绵绵。它是全诗的第一句,起到领起全诗,奠定凄婉的情感基调的作用

B、表达效果:开头用比兴的手法,既写眼前景:春草绵延不绝,也喻含对远方征人悠悠的思念。

②“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A、艺术手法:采用了比兴的手法,写出了季节的特点,烘托女子的孤独和寂寞。

B、表达效果:(示例)

(A)枯了叶的桑条尚且知道天风,深藏的海水尚且知道天寒,你知道我对你的思念吗?表达自己对丈夫的绵绵思念。

(B)枯了叶的桑条尚且知道天风,深藏的海水尚且知道天寒,难道你对我没有一点点思念吗?表达对丈夫的一种埋怨,由爱而生怨。

(C)枯了叶的桑条尚且知道天风,深藏的海水尚且知道天寒,难道你不知道季节的变化,不知道该回家了吗?

(D)用枯桑感知到风吹,海水感知到天寒,来比喻自己感受到丈夫外出不在家的痛苦、悲凉。

(3)教师点拨:比兴手法是汉代诗歌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手法,如《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长歌行》(青青园中葵)。

2、本诗除了运用了比兴的手法,还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有何效果?(8分钟)

明确:(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言之有理即可;教师适时点拨、引导)

示例:(1)顶真:前一句的结尾做后一句开头(引导学生注意诗句的特点:前面一句的结尾 的两个字跟后一句的开头的两个字是一样的),这样的手法称为“顶真”。“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夙昔梦见之。梦见在我旁,忽觉在他乡。他乡各异县,展转不可见”,它的表达效果是使首尾衔接,语句上递下接,气势连贯,环环紧扣,叙事清晰,便于记诵的作用。

(2)对比:

A、“梦见在我旁,忽觉在他乡”:梦中丈夫在我身旁,是甜蜜的,是她一直期盼的,但梦醒后发现只是空欢喜一场,丈夫在他乡。这里通过梦中跟梦醒的对比,产生一种强烈的心理落差,表达了女子的失落和内心的悲伤。

B、“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別家亲人欢聚,而自己是门前冷落,衬托出诗中女主人公的孤独、悽涼。

(3)细节描写:“长跪读素书”:“长跪”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恭敬及女子心中的庄重和激动,也反映了古代男尊女卑的社会现实。

(4)借代与比喻:双鲤鱼,借代书信;烹鲤鱼,比喻打开木盒。利用借代和比喻的表现手法,描写客送夫信,表现主人公收信的欣喜和读信的急不可待。

(5)反语:“远道不可思”:“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看似矛盾的话,表达了主人公深知爱人远在他乡,思念无益,也无用,却又欲罢不能的复杂情感。

3、诗歌中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同学们用“主人公是一个……(特点)的……(身份)的形象”的格式概括。(2分钟)

明确:(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言之有理即可;教师适时点拨、引导)

示例:一个对所爱的真挚、执着,在家中苦苦等待,满腹相思泪的思妇形象。

七、合作探究

1、细细品味诗歌的结尾两句,思考(10分钟,思考5分钟,回答5分钟)

(1)你认为诗中主人公最后的感情是怎样的?这样的结尾有何妙处?

明确:(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言之有理即可;教师适时点拨、引导)

示例:①收到丈夫的来信,本来是一件非常高兴的事情,这封信给主人公带了短暂的欣喜和慰藉,但是从“下言长相忆”中,我们可以看出,欣喜和慰藉过后,应该还是漫长的等待和思念,因为夫妻间还得长时间的相思。

②妙处:A、言有尽而意无穷,言简义丰。

B、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了极大的想象空间。

(2)你除了从诗歌中解读到了女子的情感,还有没有解读出其他的意蕴?

明确:(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言之有理即可;教师适时点拨、引导)

示例:①丈夫对妻子无限的思念。

A、夫妻长时间的别离,丈夫写信回家本该有千言万语要对妻子说,然而下笔时却只有“加餐饭”“长相忆”寥寥几字,可见千言万语不知从何下笔,而两句简单的嘱咐却已胜过了千言万语。

B、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诗中虽只字未提丈夫的情况,但我们任可以想到他心中那种刻骨铭心的思念。

②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八、课堂小结(2分钟)

全诗写思妇对于远方亲人的思念,从开始的魂牵梦萦,忧心缠绵,到收信的欣喜,再到看信后重逢的希望落空,通过多方描写,將思妇复杂而微妙的內心世界,作了完整而深入的刻画。而就在思妇的相思苦闷发展到顶点时,诗却在含蓄得近乎平淡中结束,留下不尽的余味让读者去体会,去思索。全诗纡回曲折,缠绵殷切,情切语真,读之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在素朴的语言表现里,情味无限,感人至深。从诗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

人生死相许”的真谛。

九、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诗歌,比较本文与裴子野《饮马长城窟行》的异同。(10分钟)

饮马长城窟行

裴子野

《诗纪》云。一云拟青青河畔草。

亭亭山上柏,悠悠远行客。行客行路遥,故乡日迢迢。

迢迢不可见,长望涕如霰。如霰独留连,长路邈绵绵。

胡马爱北风,越燕见日喜。蕴此望乡情,沈忧不能止。

有朋西南来,投我用木李。并有一札书,行止风云起。

扣封披书札,书札竟何有。前言节所爱,後言别离久。

明确:(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言之有理即可;教师适时点拨、引导)

示例:(1)相同点:①情感:

②手法:

(2)不同点:①口吻不同

十、课后练习

比较第四单元中《静女》、《氓》、《孔雀东南飞》、《迢迢牵牛星》、《上邪》、《饮马长城窟行》等与爱情有关的诗中女主人公形象有何异同?

【板书设计】

饮马长城窟行

情:妇人对远行未归的丈夫的思念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第五篇:《饮马长城窟行》教案

饮马长城窟行

授课教师:谢慧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汉乐府诗的基本知识以及汉乐府民歌的特点。

2、深刻领会诗歌的语言,体会诗歌言简意丰的特点。

3、培养鉴赏汉乐府诗的能力,并能进行简单的比较评价。

过程与方法

1、体会汉乐府诗的抒情方式,能够通过对语言、意象、手法的分析鉴赏诗歌。

2、在诵读中体味诗中表达的复杂的感情;

3、理解比兴等手法的运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诗中古代女子对所爱的真挚、执着和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品味古代女子的爱情观。

【教学重点】

1、把握《饮马长城窟行》的思想感情。

2、把握常见表达技巧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难点】

1、体味诗中表达的情感。

2、如何适时地加以引导和点拨。

【教学安排】

1课时

【教学方法】

诵读感悟法;自主思考、合作探究法;点拨法;分析比较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4分钟)

播放琼瑶编曲的《青青河边草》,问同学们这首歌表达了什么?同学说相思。那么是借什么表达相思的呢?青草。草一直是古人表达思念的物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涉及相思的汉乐府诗歌《饮马长城窟行》,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古代女子对所爱的真挚与执着。

二、文学知识积累(1分钟)

1、前人对乐府诗特点的概括:“感于哀乐,缘事而发”

三、预习检查(1分钟)

1、字音:

饮yìn马

夙sù昔

自媚mèi 遗wèi 烹pēng鲤鱼

四、释题(3分钟)

《饮马长城窟行》:汉代乐府旧题,相传古长城边有水窟,可借助饮马,曲名由此得来。《文选五臣注》有文字记载:“ 长城,秦所筑以备胡者,其下有泉窟,可以饮马。征人路出于此而伤悲矣。言天下征役,军戎未止,妇人思夫,故作是行。”《乐府诗集》卷三十八云:“(《饮马长城窟行》)一曰《饮马行》。长城,秦所筑以备胡者,其下有泉窟,可以饮马。征戍之客,至于长城而饮其马,妇人思念其勤劳而作是曲也。”

可见远离家乡在外行役的人,于长城下寻找泉窟,让马饮水休息,且生活艰苦,而使《饮马长城窟行》逐渐成为行役艰苦的生活写照,也因行役者是闺中妇人思念的对象,故又转为妇女思念良人的题材,或是借妇女思念良人抒发征人内心对家人思念。

五、整体感知

1、齐声朗读课文。(1分钟)

2、请同学结合注释自读诗歌,理解大意。并思考下列问题:(5分钟)

汉乐府民歌的叙事性很强,它主要是通过对人、景、事的描写和叙述抒发感情。本诗写了什么人,写了什么事情,表达什么样的感情?(2分钟)

明确:(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言之有理即可;教师适时点拨、引导)(3分钟)

示例:(1)主人公:一个女子;一个正在思念丈夫的女子(古代称这类女子为“思妇”)。

(2)事情:①昼思夜想(开头——展转不可见)

②寒门独居(枯桑知天风——谁肯相为言)

③喜获夫信(客从远方来——下言长相忆)

(3)感情: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妇人对远行未归的丈夫的思念。)

追问:根据刚才的分析,可以看出本诗是围绕诗中哪个字来展开的?

明确:思(板书)。

3、女性,是很情绪化的。她们的感情细腻,而且容易发生变化。那我们就来看看,主人公感情的变化过程是怎样的?

明确:(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言之有理即可;教师适时点拨、引导,板书)(2分钟)

示例:思念的悲伤 → 独居的寂寞 → 获信的欣喜

六、品味鉴赏,深入探究(1)、说一说你喜欢文中哪些句子?为什么?(教师点拨引导)

1、“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文章中内容必须服从服务于中心)

A、艺术手法:比兴。比,比喻。这里的 “绵绵”既是指草的绵绵,也是指思念的绵绵,是一种暗喻。兴,“先咏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这里是先言草的“青青”来引起后面的思念绵绵。它是全诗的第一句,起到领起全诗,奠定凄婉的情感基调的作用

B、表达效果:开头用比兴的手法,既写眼前景:春草绵延不绝,也喻含对远方征人悠悠的思念。《楚辞》淮南小山《招隐士》说“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此两句是写睹草色而思离人,愁绪幽深。从那以后,古诗文中凡写到离别远行、抒述离愁别恨,就总要以草来作寄托或映衬。《古诗十九首》“青青河边草,郁郁园中柳”;南朝梁江淹《别赋》“闺中风暖,陌上草熏”“青青碧色,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唐李白《灞陵行送别》“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南唐冯延巳《南乡子》“细雨湿流光,芳草年年与恨长”;近人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等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至于写草何以常与离别羁旅相联系,这固然是因为淮南小山《招隐士》开其先例,虽是汉人之作而被收入《楚辞》,影响深远;但更起作用的还在于草本身的特征“一年一度春草绿”,鲜明地表现时序之流转,易于触动久别的忧思;再则在空间的展布上,碧草连天,似将人的思念引向远方,遥无涯际。乐府“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白居易“远方侵古道,晴翠接荒城”,表现此种情景最为尽致。

2、“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A、艺术手法:采用了比兴的手法,写出了季节的特点,烘托女子的孤独和寂寞。

B、表达效果:(示例)

(A)枯了叶的桑条尚且知道天风,深藏的海水尚且知道天寒,你知道我对你的思念吗?表达自己对丈夫的绵绵思念。

(B)枯了叶的桑条尚且知道天风,深藏的海水尚且知道天寒,难道你对我没有一点点思念吗?表达对丈夫的一种埋怨,由爱而生怨。

(C)枯了叶的桑条尚且知道天风,深藏的海水尚且知道天寒,难道你不知道季节的变化,不知道该回家了吗?

(D)用枯桑感知到风吹,海水感知到天寒,来比喻自己感受到丈夫外出不在家的痛苦、悲凉。

3、“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夙昔梦见之。梦见在我旁,忽觉在他乡。他乡各异县,展转不可见”, 提示:运用了“顶真”的手法。

 它的表达效果是使首尾衔接,语句上递下接,气势连贯,环环紧扣,叙事清晰,便于记诵的作用。

4、“梦见在我旁,忽觉在他乡”

 提示:对比手法、虚实结合。

 梦中丈夫在我身旁,是甜蜜的,是她一直期盼的,但梦醒后发现只是空欢喜一场,丈夫在他乡。这里通过梦中跟梦醒的对比,产生一种强烈的心理落差,表达了女子的失落和内心的悲伤。

5、“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  提示:对比手法

 別家亲人欢聚相亲相爱,而自己是门前冷落,衬托出诗中女主人公的孤独、悽涼。

6、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  提示:借代与比喻。 双鲤鱼,借代书信;烹鲤鱼,比喻打开木盒。利用借代和比喻的表现手法,描写客送夫信,表现主人公收信的欣喜和读信的急不可待。

7、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

 提示:语言平淡质朴中见真情。

 说到好好吃饭,保重身体却偏偏没有一个字提到归期。归家无期,信中的语气又近于永诀,这意味着什么呢?这大概是寄信人不忍明言,读信人也不敢揣想的。如此作结,言简义丰,言有尽而意无穷,给读者留下了极大的想象空间。

8.“长跪读素书”,提示:细节描写。

作者描写妇人读书信时的长跪的姿势,表现了妇人思念丈夫,急切要知道丈夫状况的激动心情,如此恭敬可见对书信的珍视(2)、比较《饮马长城窟行》与第四单元中的《静女》、《氓》、《孔雀东南飞》、《迢迢牵牛星》等与爱情有关的诗中女主人公形象有何异同?

七、课堂小结(2分钟)

全诗写思妇对于远方亲人的思念,从开始的魂牵梦萦,忧心缠绵,到收信的欣喜,再到看信后重逢的希望落空,通过多方描写,將思妇复杂而微妙的內心世界,作

了完整而深入的刻画。而就在思妇的相思苦闷发展到顶点时,诗却在含蓄得近乎平淡中结束,留下不尽的余味让读者去体会,去思索。全诗纡回曲折,缠绵殷切,情切语真,读之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在素朴的语言表现里,情味无限,感人至深。从诗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的真谛。

八、拓展阅读

想一想,你接触过的古今中外的诗歌中,你最有感触的有关爱情的诗句?为何如此有感触? 例:《 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 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节选自舒婷的《致橡树》 更多爱情名言

 柳永 《凤栖梧》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 佚名 《诗经•邶风•击鼓》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秦观 《 鹊桥仙》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 元稹 《离思》(五首其四)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 席慕蓉 《一棵开花的树》 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纳兰性德 《摊破浣溪沙 》 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

 李商隐 《 锦瑟 》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 元好问 《摸鱼儿》(二首其一)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 李商隐 《无题》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白居易 《长恨歌》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 李商隐 《无题》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乾。 卓文君

《白头吟》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九、作业

 二选一,用单行本。

1、读完这首诗之后的感想。

2、你欣赏哪一种爱情表现方式?举例说明

十、【板书设计】

饮马长城窟行

情:妇人对远行未归的丈夫的思念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教学反思

这节公开课基本上完成了教学目标预设的任务。考虑到的教学方法也有用到。教学课件也有声有色,环节清晰明朗。但是不足之处也有很多:一是教学环节显得有些紧凑,学生讨论思考的时间不够。二是学生不够积极,准备得不充分。从教师我的角度去思考就是平时没有注意加强学生的知识积累,没有了解学生的学情。三是本节课的特色之处是注重的是学生自由思考合作探究活动。学生应该有更多的多元化的答案,但是从回答问题情况来看,讨论不热烈,回答得基本是资料书的答案,学生自己个性化独立的思考比较少。也是平时老师对学生不敢放,怕一放课程进度赶不上,于是老师就急于给答案,于是学生越来越不会思考也不想思考了。四是没有时间进行课堂小结,不免有点虎头蛇尾。五是本节课后面讨论的是对于爱情的看法,学生有点害怕发言,估计还是中学生的大环境所限不许谈恋爱怎么敢妄言自己对爱情的看法呢?对于比较同一单元几首爱情诗的异同也更是无处着手,说明学生还是处于灌输式讲授式教学模式中不能自拔。这是我今后的教学活动中值得引以为鉴的地方。

下载饮马长城窟行原文翻译及赏析(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饮马长城窟行原文翻译及赏析(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采薇、山鬼、《饮马长城窟行》、春江花月夜教案

    【学习目标】 1、 疏通课文,鉴赏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 2、 了解《诗经》的艺术特点,深入理解诗歌中反映的社会生活和作品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 3、 了解家园之思的文......

    早行原文翻译及赏析(共5篇)

    早行原文翻译及赏析早行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译文露水降落,我穿着厚厚的毛衣还感到丝丝的寒意;仰望天空,北斗星......

    村行原文翻译及赏析(汇编)

    村行原文翻译及赏析4篇村行原文翻译及赏析1村行 宋朝 王禹偁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

    过五原胡儿饮马泉原文翻译及赏析

    《过五原胡儿饮马泉》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益。其古诗全文如下:绿杨著水草如烟,旧是胡儿饮马泉。几处吹笳明月夜,何人倚剑白云天。从来冻合关山路,今日分流汉使前。莫遣行人照容鬓......

    春日行原文翻译及赏析(最终五篇)

    春日行原文翻译及赏析2篇春日行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深宫高楼入紫清,金作蛟龙盘绣楹。佳人当窗弄白日,弦将手语弹鸣筝。春风吹落君王耳,此曲乃是升天行。因出天池泛蓬瀛,楼船蹙沓......

    《山行》原文翻译及赏析通用[五篇]

    《山行》原文翻译及赏析通用15篇《山行》原文翻译及赏析1鲁山山行原文: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鲁山山......

    《桃源行》原文翻译及赏析范文大全

    《桃源行》原文翻译及赏析《桃源行》原文翻译及赏析1桃源行望夷宫中鹿为马,秦人半死长城下。避时不独商山翁,亦有桃源种桃者。此来种桃经几春,采花食实枝为薪。儿孙生长与世隔,......

    田家行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合集]

    田家行原文翻译及赏析田家行原文翻译及赏析1行次田家澳梁作朝代:唐朝作者:储光羲田家俯长道,邀我避炎氛。当暑日方昼,高天无片云。桑间禾黍气,柳下牛羊群。野雀栖空屋,晨昏不复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