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考场作文被扣分的五种硬伤(写写帮推荐)
考场作文被扣分的五种硬伤
面对考试,大多数考生对“半壁江山”的作文在心里上总感觉到不踏实。笔者就多年阅卷的经验,谈一下考场作文被扣分的五种硬伤,一、内容硬伤
1.写真情实感,这历来是教者的口头禅,可是考生应试作文洋洋洒洒地抒写真实情感,却得分很低,是因为不懂得有些真情实感不能入文。如2001高考作文,有位同学写为守“诚信”,自己绝不向老师提供抽烟学生姓名;有的为了哥们义气,在学校的打饭窗口大打出手,所体现出的只有人的原始本能愚蠢,人的动物性曝光,德育的荒漠,但具体内容不健康,学雷锋的真空地带。这尽管是真实情感,但具体内容不健康,不积极向上,只顾宣泄个人感情,自然得分很低。因此,考生要努力提高辨别真善美和假丑恶的能力,行文时还要推敲自己所写的真情实感能否入文。
2.暴露身份
有些考生为了真实,作文中常把地名、校名、身边有知名度的人物、建筑物、父亲职别等写出来,或写出虽年少饱经凄惨的遭遇,将自己的不幸的出身或显赫的家世等故意暴露,这会使阅读老师看成你是编造谎言或认为另有其他目的。
3.言辞偏激
考生都是正值年少气盛之时,考场作文有些难免言过其实,写作时将自己不熟悉、尚未真正理解的事物或观点语句,当做绝对正确的来写,把个别的特例当做普遍典型,写作内容要么无限拔高或过度夸张,要么片面、偏激,哗众取宠,刻意猎奇,岂不知阅卷老师的阅历比考生要丰富的多。
4.联系有争议的热点
考生把“联系社会实际”往往偏颇地理解为联系时事政治方面的实际,尤其是一些政治上的热点问题和热点人物。有些重大影响的人或事,往往有着复杂的社会背景,由于时间、空间或认识水平方面的原因,考生往往难以准确认识并把握其本质,考生的观点或看法往往与实际大相径庭,这势必和阅卷者难以达成共识。
5.偏离话题或否定话题
2000年话题作文中,许多考生把“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写成“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等。2001年高考老作文要求以“诚信”为话题。好多考生写成了“诚实,人类的优秀品质”、“谈信任”,甚至有些考生的作文通篇与“诚信”无关。严重偏离或干脆脱离话题,话题作文最忌讳的就是否定话题。我们提倡逆向思维,反弹琵琶也不失为创新的构思,但绝不能用在否定话题上。“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话题的作文,有的考生在文章中说“答案丰富多彩的固然正确,但如果真的这样,世界会出现无规则游戏,杂乱无章,那么,高考作文能统一答案吗?”,简直就是胡搅乱缠,一派胡言。
6、搬用抄袭
我们平时提倡借鉴,无论是仿写,还是改写,都要求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加以
利用,真正变成自己的东西,但不少考生在紧张的考场上不仔细思考,就把自己背过的一两篇范文或外阅读过的,只要与话题有关,统统搬上考卷上来,认为“天下文章一大抄”只图自己抄的畅快,岂不知阅读老师的阅读范文范围比考生还要广泛的多,也绝不会放过“熟面孔”的文章。2001年高考作文中,有关“诚信”的事例论证及故事情节自然成了一些不知变通的考生抄袭首选,最终吃亏的还是考生自己。
二、结构硬伤 1缺少文题 话题作文,多是自拟题目,缺题目,阅卷老师会认为你缺少了最基本的东西,在心理上会产生一种距离,也就不知不觉地加大了扣分。
2.开头结尾过繁过简
许多考生未认真审题、列出提纲、打好腹稿,而仓促提笔从文,这样,要么离题万里,要么重复角度切入造成叠床架屋,开头结尾十余行乃至几十行,或者不点题旨的一句话开头,或一句硬性结尾,有的干脆点上一串省略号。阅卷老师对不理想的开头和结尾在心理上易先入为主,很难根据考生主体部分的“到位”、“上档次”而做出较为公平的判断。开头结尾导致硬伤,其失分远远超出考生的意料。
3.结构布局不合理
忽视了“凤头、猪肚、豹尾”的写作箴言,一段到底或三段式。有的考生缺少通盘构思,提笔信马由缰地往前赶,占去了不少篇幅,而必须写的因字数限制无法尽述,只好草草点一下或干脆不顾及文章各部分布局。
三、语言追求时髦 满卷子的港台用语;“长得酷毙了”、“帅呆了”、“好动人耶”等,英文书写不断,在用中文翻泽,流行歌曲中的歌词凑数,堆砌辞藻,华丽词语炫耀文采,结果常弄巧成拙,言之无物,因文害义。
四、文体不清
近年来中考作文淡化文体,常有文体不限的要求,这对考生创造力的发挥,对打破作文上的条条框框,无疑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淡化文体,不是不要文体,放手写不是随便写,“放胆文”常被写成“四不像”。一些考生的作文,说是散文,却“形”没散开缺少“神”,是议论文却无集中的论证或缺少中心论点,是记叙文既无较完美的情节又无主题,写成了一个文体杂乱如“大杂烩”,这样的文章不可能受到评分老师的青睐。
五、书写潦草难辨认
错别字满纸,字迹龙飞凤舞,繁体字异体字并用,圈点勾画涂等,只能触发阅读老师的厌恶心理。尽管一篇文章观点鲜明,情节生动,语言通畅,文笔优美,颇有新意,但让人看了费力,阅读老师在炎热的季节里,面对如山的卷堆,不可能静下心来仔细辨认。
虽中考的作文命题千变万化,但只要遵循中考作文命题的“积极性”“有意义”“贴近生活”“猜不着”“有话说”的原则,不碰扣分硬伤,抓住审题、立意、材料、语言等几个主要方面,一篇高分作文不难完成。
第二篇:高考考场作文九大硬伤与亮点
考 场 作 文 九 大 硬 伤 与 亮 点
审题
【硬伤】绕开主题,另起炉灶;片面理解,绝对武断。【亮点】紧扣材料,找准角度;全面把握,辩证思考。
标题
【硬伤】时间所迫,缺失标题;保守俗套,毫无新意。
【亮点】紧扣材料,体现中心;展示特长,先声夺人。
开篇
【硬伤】拖泥带水,入题缓慢。
【亮点】开门见山,迅速入题。
内容
【硬伤】长于议论,内容空洞;张冠李戴,胡编乱造;
陈旧苍白,选材撞车;脱离主旨,拉杂冗长。
【亮点】确凿典型,新颖丰富,详略得当,细节感人。
结构
【硬伤】文体不明,层次不清;前后脱节,残缺破碎。
【亮点】清晰完整,勾连照应;眉目清楚,严谨有序。
结尾
【硬伤】简单重复,索然无味;矫揉造作,繁杂冗长。
【亮点】简明有力,激情飞扬;含蓄有致,余味深长。
语言
【硬伤】平淡无奇,缺少变化;无病呻吟,语言苍白;
【亮点】长短相间,整散结合;擅长描写,巧用修辞。
字数
【硬伤】不足800字
【亮点】850——950字
卷面
【硬伤】字体潦草,犹如天书;勾勾画画,涂改过多。
【亮点】浓淡适宜,大小适中;书写工整,卷面清洁。
第三篇:五种考场作文实用结构
五种考场作文实用结构模板 文章作者:薛海潮
【引言】
备考需要向高考佳作看齐。我们必须承认,高考满分作文和优秀作文是经阅卷老师初评,阅卷组长最终定夺的,经得起推敲且被公众认可的“完美”,是从无数篇同题作文中脱颖而出的杰作,是学生作文竞技场上的王者。毋庸置疑,它们以内容的新奇、立意的高远、语言的老到以及谋篇布局的巧妙而令人叹为观止。
鉴此,笔者将其在谋篇布局方面所积淀下来的五种实用“经典套路”,按文体特色“制成”模板,以飨各位备考学子,并真诚期望大家多加揣摩,熟练模仿,最终能了然于胸。如此,则可以在应急状态下,行文有章有法,驱遣自如。同时亦可节约时间、拓展思维、深化立意,高效打造高考优秀作文或满分作文。
模块一 纵向组合 文意跃进
【模块指要】
画面有机组合的行文方式是应试作文中常见的方式之一。用这样的方式来结构全文,常常可以使文章在形式上富有节奏感,层次脉络清楚分明,亦可使写法别致、内容丰富、主旨突出。
这里我们侧重介绍适宜叙述类文体的“纵向组合,文意跃进”式模板。该结构就是在主旨集中鲜明的基础上,将画面按时间的推移变化有序安排,同时,画面的内涵也由次到主、由轻到重渐次展开。如此,既使文章内容纵向发展,行文连贯而有整体感,又使文章所揭示的情感愈发浓烈,思想愈发深刻,让人读来倍觉“其见愈奇”,其感更深。
模板二 “七步”演绎
层层推进
【模块指要】
“七步演绎法”是一种非常适合议论文体的写作范式。多年来,该范式一直为应试作文教学的典型模板之一,深得一线老师和备考学生喜爱,也倍受阅卷者的肯定。
这“七步”是:第一步,引用材料。材料可以是概述材料、名言警句,也可以富有哲理地排比呈现等。第二步,精要分析材料,并提出自己的观点。第三步,用过渡句领起下文。第四步,围绕观点,联系典型事例进行分析论证,以体现论点的正确性和必要性。该步骤可采用正反对比论证等手法,事例可一正一反,也可一例中含有正反两方面。这样可增强说服力,贬褒分明。第五步,总结过渡,体现对现实问题的关注。第六步,联系相关的现实问题,阐明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五、六这两步,既可反映考生热切关注和深刻思考时下社会问题的良好品性,也能体现文章的社会功用和时代色彩。第七步,收束结篇。可照应开头,主旨亮闪;或号召呼唤,鼓舞人心;或含蓄委婉,巧发疑问,等等。
模板三 一问一答面对面
【模块指要】
最近几年,访谈类节目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近几年高考作文中也出现了不少访谈佳作,如2003年山东考生的《从泪走到血——孙膑访谈手记》、2004年安徽考生的《“白云、黑土系列”之二——(实话实说)实录》等等。
访谈是一个连贯的过程,包括开头、主体、结尾三个部分。开头吸引对方(作文中也可针对读者),引起对方兴趣,积极进入主题。主体是提问者因势利导,随机应变;访谈对象积极回应,言之有物。结尾作适当的总结等。访谈在文本上呈现为一问一答的方式,但不是简单的一问一答,而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方式多种多样。写作时还要注意几点:
1.要充分利用名牌栏目、名人效应,要对所采访的对象有详细的了解(可利用我们掌握的人物素材等)。2.对话要围绕文章中心而展开,人物语言要切合其身份,要有个性特点。3.采访中要穿插主持人、嘉宾或者现场观众的一些动作、表情、话语效果等细节刻画的说明性文字,使读者有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之感。
模板四 总分总式封套结构
【模块指要】
该模板结构是典型的易于操作的行文套路。它之所以能“经久不衰”,在高考满分佳作中“频频露脸”,就是因为其易于快速构建作文,又使文脉清晰醒目,观点夺目。具体来说,它就是文章层次之间呈总说和分说的关系,即文章开头部分总括提出所要叙述事件的整体面貌、基本特征或中心观点;中间的主体部分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分论点(三个不重复交叉的分论点为宜),并分别结合具体事例加以阐述;结尾部分总结照应等。需要说明的是,该模板是总分结构的三种形式之一,但它更能体现结构之完整,也更易于阅卷者快速把握文意和行文思路。
模板五 广告推销式
【模块指要】
在我们的生活中,广告也许是距离我们最近的。电视报纸、大街小巷等到处可见广告的身影。写广告文体要走好这几步:引出产品、公司简介、服务内容、注释说明、顾客反馈、后记等部分,结尾还可附联系地址、电话、网址等。总之,开头要找准消费者的心理需求,选准突破口,从要处、实处着眼,展开心理攻势;中间,要展现自身强劲实力;最后,要“显效果”。有招胜无招
高考作文考前准备和临场快速构思技巧
许
涛
一.考前准备
1.材料
建议就“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人与人”的相关材料分别准备3-5个;建议能从人物、文学作品、影视、故事、名言、歌词、生活细节等角度分别准备材料;好材料标准:克服平庸、角度多元。
2.立意
建议能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人与人”等角度,把常见立意梳理一遍。
3.技巧
建议能结合自己阅读过的文章尤其是自己写过的文章中提炼技巧加以总结概括,力争于写作时成功运用。笔者认为最值得用的手法有:首尾呼应法、线索连串法、对比强化法(横向对比和纵向对比)、抑扬造势法、细节集群法、发展展望法等。
4.构思
建议考生能于考前准备几种自己熟悉的结构模式,这样,能保证快速高效行文,很有意义。以下构思即是不错的例子。
a.不解--邂逅--联想(同向联想或反向联想)--理解
b.追求--反观现实、形成对比--分析原因--思考对策
c.自然(或艺术)--外延拓展(自然如此,人生亦然)--正反对比--研究对策。
5.语言。
建议能准备一些角度多元而能引人注目的语言因子,尤其是名言、诗词和歌词往往能起到不错的效果。
6.练笔
如有时间,最好能在考前牛刀小试写一篇文章,并精心磨一磨。
二.临场快速构思技巧
1.仔细审题。材料作文要重视两原则:1.从整体上把握材料意图,不应断章取义; 2.高度重视文中的对比,命题人的意图多是通过对比得以彰显的。
2.思考思想素材库立意谱系,从“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人”的角度思考最佳立意。
3.确定立意后定下主旨句。要把主旨句明确地写出来。
4.结合考前准备的结构模式,同时激活拓展法(见拙作《巧用拓展五法 彰显文章厚度》),确定文章行文层次和思路。
5.到第四步,基本上能解决写什么的问题,接下去,可结合考前的准备,思考如何在行文时渗透亮点,这一步思考的是怎么写的问题。具体思考点如下。
a.用哪些材料
b.运用什么技巧 c.文章亮点如何安排。
写作深刻三步走
想远、挖深和说透
考点说明
在浙江省近年语文高考考试说明中,“深刻”考点位居写作发展等级考点之首,其重要性可见一斑。立意肤浅、层次单
一、说理不透是高考作文之通病,也是高考作文实现深刻、走向高分的绊脚石。
何谓“深刻”?“深刻”是指作文能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要达成这一目的,考生可分三步走,即“想远”“挖深”“说透”。“想远”是指立意时,考生应努力追求“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艺术境界,广泛联想,多元印证,方能使立意走向高格;“挖深”是指行文时不应把思维局限于现象的罗列,而应以哲学中联系、发展的观点为指导,在思考“是什么 ”之后,再思考“为什么”和“怎么办”的层次,居高临下审察事物,层层深入剖析问题;“说透”则是指为避免写作时说理不透的弊病,行文时应努力用事实说话,揭示问题的普遍性和典型性,靠技巧强化,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和写作技巧,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及人生的启迪。
试题展示
(2009学年浙江省第一次五校联考试题)
有些事有很多机会做的,却一天天推迟,想做的时候却发现没有机会了;有些话有很多机会说的,却想着以后再说,要说的时候,已经没有机会了。人生常常伴随着“错过”。你曾经错过了什么?“错过”之后你有怎样的感悟?请以“错过”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思路导引
人一生中有太多错过的东西,社会阅历越丰富,对“错过”的感悟就越深刻。有考生抱怨自己的生活经验不足,故而没法把作文写深刻,这想法实有失偏颇,如能做到想远、挖深和说透,应能激活间接经验,写出一篇深刻的文章来。首先是“想远”。就此话题而言,考生首先可思考的是错过什么。错过时间,错过机遇、错过约会、错过节目、„„这样的立意都很容易走向平庸,考生应在此基础上展开联想,想得更远一些。如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思考,考生可联想到电影《2012》,写人类错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机会,最后迎来了毁灭性的灾难;如从“人与社会”的关系思考,考生可联想到毕淑敏的作品《精神的三间小屋》,想到人类是如何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适应中错过自我的“精神家园”,最终遭遇精神荒漠化的;如从“人与人”的关系思考,考生可联想到影片《入殓师》来写自己是如何错过至真至纯的亲情的,“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在”,这实是人类的集体性“错过”;如从“人与自我”的关系思考,考生可由阿尔卑斯山山脚下的名言“慢慢走啊,欣赏啊”想到我们在匆匆向前的人生途中错过了人生路上最美的风景„„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只要考生能展开丰富的联想,要确立深刻的立意并非难事。其次是“挖深”。在确定立意后,考生很容易只立足现象,不能深入,建议用“内涵深入法”挖掘文章层次。即在思考了“是什么”的层次后,可再思考“为什么”,即揭示“错过”的原因,进而再思考“怎么样”的层次,即“错过”带给我们的感悟、或怎么做才能不再“错过”。泰戈尔的名言“如果你因为错过太阳而流泪,那么你也将错过月亮和星辰”,即是在启发我们“怎么样”的思维层次。再次是“说透”。在挖深层次后,考生还应把立意“说透”,才能使文章实现“深刻”。要把立意“说透”,考生应重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只有在写作时“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方能使文章文思顺畅、富有感染力量;只要在写作时“晓之以理”,并努力运用“晓之以理”的技巧,如事实确凿地用事实说话,立场坚定地以理服人,旁征博引地引证说理,巧用比较以强化观点,都是值得尝试的技巧。
佳作点评
夏日流光
前段时间一直在关注布克奖的评选,这一次布克奖可谓是名家荟萃,从拜雅特到库切,无一不是重量级人物,我却唯独注意到那本《夏日时光》。
和囊括了整个都铎王朝的《狼厅》相比,《夏日时光》轻浅得像是家乡人用来喝酒的浅碟子,而我竟在第一时间爱上了它,只为它的题目。夏日时光,总会让人不可抑制地想起从前,熏风、榴花,让人迷离的沉香弥漫开来,美好得宛如梦境。
然而终究还是要醒来,过去的一切已错过不再,再回首也是惘然。
泰戈尔在《鸿鹄集》中写道:“迷恋果实,错过花朵。”柔软甜美而又饱满的花瓣是这样的美丽而无用,人们总是在追求有用的东西。
是的,有用。举个最浅显的例子,看库切的《夏日时光》,你大概只能获得一个静美的回忆,但如果阅读《狼厅》,文科生历史学科的学习会大有裨益,甚至可以帮助理解政治,多么有用!但是有些东西并不因为有用而存在于这个世界上。被屈原盛赞的兰草,处在深山当中,幽香满谷,难道只是为了被赞美而存在吗?我们常常为了追求有用,错误生命的真谛。
我记得很久很久以前,在家乡还没有道路整修前,下雨后,路上总会积一掌深的水,流着黄泥,人过街的时候,只能往路上扔几块石头,在石头间跳来跳去。现在道路两旁都装上了排水沟,水会顺着排水管道流走,下了雨路上也不会有什么积水。
我也蛮喜欢排水管道的,可我还是怀念没有排水沟时的家乡。下雨后,女孩子们提着裙子在石头上跳跃,我就缩在屋檐下站着吃棉花糖,看着那些泥点子高高地溅在那些纤美的小腿上,觉得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夏日灿烂而湿润的味道。
那时的天空似乎更蓝一点。
我想这样也很好啊!家总是会变得越来越现代化,越来越适合人们居住,越来越有用。那些落后的地方都会被修整完毕,然而再也没有人可以在大街上肆无忌惮地奔跑,再也没有夏日的花船可以供人跳板子,再也没有繁密得可以伸出庭院的梧桐,我想有些事还没有做就结束了,我们在道路上前进又前进,回忆什么的,大概都是些没有的东西吧!所以会被抛弃,会被错过。过去那场十里花红的相送,晚风拂柳,走了很远回头,却没有人还在等候。
我想我会去买《夏日时光》,毕竟,流光容易把人抛,如果不努力找寻,就只有错过。
点评
本文是一篇不可多得的深刻之作。首先值得称道的是文章的立意:我们总是错过很多看似无用实则蕴涵生命真谛的东西。在过分强调实用主义的今天,本立意不可不谓富有警世意义。从行文思路看,文章能小中见大,由文学作品谈及现实人生,能由现象而本质,写得蕴藉而含意深远。值得一提的是文章成功运用了对比强化法,无论是《夏日时光》和《狼厅》的横向对比,还是家乡道路修整前后的纵向对比,都很好地强化论证了人们“迷恋果实,错误花朵”的做法,从而使文章更为深刻。总之,本文是一篇成功实践了“想远”“挖深”“说透”的好文章。
病文指瑕
错过的原始
距离上课的时间还有40分钟,可眼前的道路却依旧堵得水泄不通。在那交通灯不断变换着的路口,车子们都像是接近疯狂的恶狗,死死咬住最后一块肥肉,就这样,谁也过不去了。我着急地下了公交车朝学校赶去。
早晨的空气还是很清新的,和记忆中早晨的味道很相似,似乎是我久违了的老朋友。渐渐地,我放慢了脚步,忘却了时间,忘却了上课的铃声„„
冬日的早晨,店铺都还没开门,只有零星的小摊在卖着早餐,浓郁的豆浆香气,冒着热气的包子,还有停驻在这里的买早点的上班族脸上的倦意,铺子老板亲切的笑脸„„记忆中隐约浮现的画面中也有这么相似的场景,只是现在我得加快脚步继续向学校去了„„
车子依旧塞满了道路,车内的乘客们显得那么慵懒。或许他们只淡忘了许多老朋友吧,正如这清新的空气,温暖的早餐铺。坐惯了公交车的我们似乎错过了很多,很多原始,很多原本就认识的老朋友。
步行在这拥挤的道路,迎面而来的是不同行人的脸庞,每个脸庞后都有一个故事,这是有些孩子最爱读的故事,只是我不知道,自己有多久没有有注意到这些了,有多久没有注意到这些了,有多久没有拜访一下我原本就认识的朋友,步行这种最原始的交通工具似乎才是最有用的工具。
其实我们错过了的并不只有这最原始自然的东西,我们更错过了步行中所看到的沿途的风景,错过了一些以前经常为我们所熟悉的老朋友们。
城市的角角落落布满了道路,而道路上也总是充满了来来往往的车辆,从车窗向外看去,那是一逝就过的风景,不能触动我们内心的记忆。但是只要我们能够停下车辆,放开步伐,那将收获得会是更多珍贵的东西。
走到学校,铃声打响了,我走完了这40分钟的旅途。虽然这40分钟很短,但在生活中,它却很绵长,真得很绵长„„
本文是一篇很有生活味的文章。文章感悟信手拈来,写得真切自然,水到渠成。但遗憾的是,文章在深刻上有所不足。具体而言,问题主要有三。一是联想不足,故想不远。如能在行文时展开由此及彼的联想,“快节奏的生活使人们错过沿途的风景”的立意定能得到强化,也定能给人更深的启迪和思考。二是层次不够,故挖不深。如能强化揭示快节奏的现实生活,定能使人类错过沿途风景的原因昭然若揭,定能使文章透过现象走向本质;三是技巧不足,故说不透。文章给读者留下的印象不够强烈,原因是技巧不足。如能于行文之时运用对比强化、重视旁征博引,重视议论抒情,定能使文章锦上添花。
五月“巧”练正当时
高考作文考前五周高效训练三法
编者按:进入五月,高三各科模拟训练题如山似海。写起来费时费力的作文,此时又该如何训练?请看一线教师传授秘诀。
技 法 支 招
一、巧分类,化繁为简长精神。
考前四到五周,高三考生要在作文复习备考中落实好一个复习环节——分类预测。
分类预测是根据近几年全国各省市高考作文命题实际,将可能进入高考命题范围的材料大致分类,并针对每个类型预拟出应对方略,进行针对性极强的目标分类训练。从而让自己在考前心中有数,在考中沉稳不慌。
训练中的具体做法是,在课外广泛搜集认为与高考内容有关的材料,随时记录并与同学交流,材料全班共享。三天一次师生交流,材料由师生共同汇总并予以分类。分类宜粗不宜细,没有固定模式。比如可分为“哲理”、“人文”、“生活现象”、“思想价值观”等类别。出现重叠交叉也不妨事。然后针对各类,同学之间互相讨论,拟出处理此类材料的大致方法。材料可时时增添更新,应对方法可一再增删修改。
这一训练层次约需时两周。大家重在心中有“类”,心中有“数”,心中有“策”。一旦对每类材料的应对有了大致的反应框架,那么,考卷上无论出现怎样的题目、材料,都会有似曾相识、对策在胸的感觉,立时长了精神。写作的成功也就理所当然了。
二、巧记材,以一当十求成功。
高中三年,同学们多多少少都会积累一些课本内外的写作材料。问题的关键在于,大家储备的材料在面对高考作文时好用不好用,能否用得上。好用的标准就是:真实,典型,新颖,能一材多用。
有些材料让人耳目一新,有些材料真实感人,有些材料很有代表性。可就是这些材料的整体内涵外延元素比较固定单一,只能用在一个题材一个类型的文章里。另外还有类材料,在具有以上特点的基础上,更具有内涵深厚、外延宽广的多元性特点。这类材料使用的范围就要大得多。用在甲处很好,换一个角度,用在乙处同样不错,再换一个角度,又能用到丙处。学生记住这样的一例材料,就能以一当十。
应该注意的是,材料收集时应该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符合一材多用标准的。
三、巧审题,写纲拟题效率高。
五月后两周,大家要把作文审题训练放到写作备考训练的首位。尤其是能否正确审题直接关乎高考作文的成败。针对审题专项,有效好用的训练方式是:列写作提纲、拟出题目、加写开头段。此法只要运用得当,能节省训练时间,加大训练容量,收到良好训练效果。
在这一训练层次,要注意三点。第一点是提纲的简洁有用。既不能写到三百字以上,也不能写成“开头、展开、结尾”式的几十字“万金油”程序。写到三百字以上,已经成了文章不再是提纲;写成任何地方都能用的万金油程序,是花架子浪费时间一点用处没有。简洁有用,指提纲真正是思维的显性外化,它大致确定了一篇文章的框架、行文方向、外延范围,它使文章写作过程中不致出现思维偏差或思路中断。拟写提纲的价值就在这里。第二点是拟写文章题目既要力避陈旧俗滥力求新颖鲜活,又要坚持题目必须体现材料主旨指向,反映审题深度。只有如此,才算得上是审题训练有效到位,拟出的题目才是好题目。第三点是写文章开头段严格限时。一分钟也不能超出。这就逼着自己入题时要斟酌词句,长话短说。此训练层次可用两周。
希望大家在五月练得愉快,练得自信,六月步入考场信心十足,考出好成绩。
第四篇:穿拖鞋进教室被扣分检讨书
穿拖鞋进教室被扣分检讨书
尊敬的班主任:
您好!现在我十分后悔,我做了一件错事,我简直不能原谅我自己!昨天我无视学校的规章制度,藐视校领导的决定,私自带饭到宿舍。今天,我怀着愧疚、懊悔和忐忑的心情给您写下这份检讨书,以向您表示我对这种恶劣行为的深痛恶绝及保证不再犯的决心。
早在我刚踏进这个学校的时候,学校就已经三令五申,一再强调,学生,不得往宿舍带饭。这两天,老师反复教导言犹在耳,严肃认真的表情犹在眼前,我深为震撼,也已经深刻认识到此事的重要性,在老师的耐心教导下,通过学习学生手则中学生住宿管理规定,使我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并对自己违反校纪校规的行为进行了认真的反思和深刻的自剖。在此,我谨向各位领导、老师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这两天通过反思认为深藏在本人思想中的致命错误有以下几点结果汇报如下: 第一,我的行为不符合一个大学生的要求。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识大体、顾大局,在校纪校规面前人人平等,我不应该为了一己之便违反校纪校规
第二,思想觉悟不高,对重要事项重视严重不足。就算是有认识,也没能在行动上真正实行起来。
第三,在升本期间,我们应主动配合学院搞好安全工作,学院老师三令五申、班干也一再强调,要求我们不能带饭进宿舍,但我把这些都成了耳旁风,这些都是不应该的。
第四,我的行为还在宿舍间造成了极坏的影响。同学之间本应该互相学习,互相促进,而我的表现给同学们带了一个坏头,不利于校风和院风的建设。同时,也对学校形象造成了一定损害。想着带一次也无所谓,当时的侥幸心理酿成了现在的后果。虽然我这种行为方便了自己,但是,我是在自私自利的帽子下,方便自己的。只有认真反思,寻找极大错误后面的深刻根源,认清问题的本质,才能给集体和自己一个交待,从而得以进步。做为一名学生,我没有做好自己的本职,给学院老师和学生会干部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据上,在深刻的自我反思之后,我决定有如下个人整改措施:
第一, 从错误根源进行深挖细找的整理,并认清其可能造成严重。
第二, 提高认识,狠抓落实,大力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第三,制定学习计划,认真克服生活懒散、粗心的坏习惯,按照老师要求上交内容深刻的检讨书一份,对自己思想上心大意的缺点,努力将期考考好,以好成绩弥补我的过错。
第四,和同学、班干以及学生会干部加强沟通。保证今后不再出现违反校纪校规的情况。我非常感谢老师和学生会干部对我所犯错误的及时指正,我保证今后不会再有类似行为发生在我身上,并决心为我校的安全工作和迎评工作作出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第五, 从思想上,我重新检讨自己,坚持从认识上,从观念上转变,要求上进,关心集体,关心他人,多和优秀同学接触,交流。纪律上,现在我一定要比以前要有了很大改变,现在的我对自己的言行,始终保持严格的约束,不但能遵守校规校纪,更加懂得了身为一名学生哪些事可以做的,哪些是不可以做的。学习上,我可以不避困难,自始至终为掌握更多知识,使自己的素质全面得到提升。
第六, 保证不再出现上述错误.希望老师能够原谅我!最后请关心爱护我的老师同学继续监督、帮助我改正缺点,取得更大的进步.您的学生: >注 :
第五篇:男子未系安全带被扣分[范文]
男子未系安全带被扣分。
1月1日起,被称为“史上最严交规”正式实施。为此,芜湖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组织民警,在全市各路段,对照新交规有关规定开展查处行动。在安师大南大门路口,一辆轿车通过路口时,被交警拦下,司机未系安全带,将按照新交规对其罚款50元扣分时,男司机表示将引以为戒。(老春)
今天是新交规实施第一天,记者在宿州市城区宿怀路和汴河路交叉口,跟随宿州市交警支队一大队一中队民警,在路口值班两个多小时,截止到上午11时许,该路口共查处13起新交规实施以来的违法驾驶行为,其中8起为驾驶员没有系安全带,4起驾驶过程中驾驶员打电话,一起违法遮挡牌照。
该路口执勤交警张警官称,由于是新交规实施第一天,好多驾驶员意识不强,他们主要采取教育为主,处罚为辅,同时对这些被处罚的驾驶员,他们及时发放了宣传单,让他们进行学习。(耿海水 记者 张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