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毛泽东长征诗词是革命英雄主义的赞歌
毛泽东长征诗词是革命英雄主义的赞歌
方国礼
毛泽东曾经这样评价长征:“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可谓精辟概括,出神入化。作为领袖,毛泽东运筹帷幄,用兵如神,出奇制胜。作为战士,毛泽东有着坚强的信念和崇高的理想,不畏艰难困苦,敢于夺取胜利的雄心壮志。作为诗人,毛泽东激情澎湃,想象力丰富,在这场伟大的历史事件中写下了九首诗词,有律诗,有小令,有长调。其中律诗仅一首,这就是《七律·长征》,被很多专家称为毛泽东诗中极品;而把长调《沁园春·雪》称之为毛泽东词中极品。毛泽东长征诗词脍炙人口,字字珠玑,影响十分重大。这些诗词,不仅博大精深,文采飞扬,文学价值很高,且具有史料价值,值得我们反复学习和深入研究。
一、长征诗词贯穿着崇高的革命理想
回眸长征,1934年10月间,中央红军主力从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作战略转移,经过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康、甘肃、陕西等11省,击溃了敌人多次的围攻和堵截,战胜了军事上、政治上和自然界的无数艰险,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1935年10月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1936年10月,第二、四方面军也在甘肃会宁与第一方面军会师。三大主力红军的胜利会师结束了这次全国红军战略大转移,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长征向全世界宣告,红军具有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和战胜一切的艰难险阻的英雄气概。“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多么豪迈!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经历了历史上不曾有过的长征,尽管“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上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苦不苦?苦。累有累?累。“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在红军的眼里,那延绵起伏的山川,巍峨挺拔的峻岭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红军的脚下,化作小小的泥丸。也就是说,没有过不去的山,没有翻不过去的岭,谁也挡不住红军奋勇前进的步伐。面对“人过要低头,马过要下鞍”的险峰,反而“快马加鞭未下鞭,”一往无前,所向披靡。
毛泽东长征诗词是思想性和艺术性完美的结合和统一,贯穿着崇高的革命理想。“刺破青天锷未残,”她形象地向世人宣告,红军好比尖刀长剑,挺拔、锋利。它把青天都刺破了,而锋刃没有丝毫损毁,可见它坚强有力。“天欲堕,赖以拄其间。”即使天要塌下来,也能把天擎住,可见力大无比,象征着我们党、我们的党领导下的红军,似擎天之柱,擎住了中华民族之命运,挽救了祖国,解放了人民,进行着项天立地的革命事业。你能说这不是崇高的革命理想闪烁着时代的光华吗?
二、长征诗词是红军的赞歌
长征诗词广为流传,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它告诉人们,一切艺术精品,即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只有认真推敲,反复提炼,才能突破自己,超越前人。长征诗词是红军的赞歌,至今仍激励着千千万万诗词爱好者反复吟咏,汲取营养,在创作实践中,不断有新的佳作问世。
且看毛泽东亲历的娄山关。娄山关在贵州省遵义县北部的娄山上,是从贵州进入四川的主要关口。它雄踞娄山山脉的最高峰,关上有茅屋两间和写有“娄山关”三个大字的石碑一块,周围山峰如剑,直冲云霄,形势十分险要。1935年1月19日红军离开遵义北进,越过娄山关,渡过赤水,准备从四川的泸州和宜宾之间渡过长征,与川陕革命的第四方面军会师,北上抗日。国民党反动派集结重兵,想阻挡红军渡江。毛泽东当机立断,改变了渡江计划,出敌不意,回师向着敌人力量已经空虚了的贵州境内东进。2月19日四渡赤水,贵州军阀王家烈急调两个师扼守娄山关,跟红军在娄山关与板桥之间遭遇,发生激战,王家烈8个团被歼灭。2月26日红军再度攻克娄山关,乘胜又一次占领遵义,又在遵义西南老鸦山附近消灭了赶来增援的吴奇伟纵队两个师的大部,这次战役共歼敌20个团,是长征以来的第一次大胜利。《忆秦娥·娄山关》主要是描述重占娄山关的情景。
毛泽东这首词通过对红军越过娄山关,并向遵义进军的描写,大力宣传遵义会议后英雄红军的顽强勇猛、视险为夷的豪迈气魄和无坚不摧、攻无不克的战斗雄姿。词的首句形象地点明了这次进军的时间、气候、环境:西风猛烈,长空中一群大雁南飞,一阵阵鸣叫,霜花满地,残月浮天,天将破晓,我红军指战员又威武雄壮地向着娄山关急速挺进了。“马蹄声碎,喇叭声咽。”此情此景,从侧面烘托出行军的紧迫和纪律的严明。行进在西风的呼啸中、迂回曲折的道路上,使得军号声音时断时续、时强时弱、时隐时现。细腻的描写,绘声绘色,惟妙惟肖,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宣扬了红军指点员的英雄气概。遵义会议以后,英勇的红军又好象获得了新的生命,迂回前进,穿插于敌人之间。生龙活虎,处处主动,国民党反动派想凭借天险阻止我红军前进的企图又一次成为泡影。诗人在这里没有对激战过程进行描写,而是形象地勾画迈出豪迈的雄姿,表达了红军再次越过娄山关的胜利豪情。任它“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但是,红军是无所畏惧的,“雄关”虽像铁一般牢不可破,不可逾越,但我红军如今迈开大步又重新跨越过去了。
在毛泽东长征诗词中,几乎每首诗词都涉及到写山,如连绵起伏的五岭山脉,气势磅礴的乌蒙山,山舞银蛇的岷山,历来兵家必争的娄山关,又高又大又寒的昆仑山,山路险阻、曲折盘旋的六盘山,更有那“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的江山。山,跟红军联系在一起。跟中国革命和中国的前途联系在一起。毛泽东善于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以不同笔触加以刻画,各以其不同的姿态、神采和色调,呈现在世人面前,深深地寄寓了人的不同的心境,可以说诗句清新,风格豪迈,感情激越奔放。
在谋略布局上以写景为主,议论为辅,写景是为了抒情,议论不失画龙点晴之笔,一句“不到长城非好汉”,鼓舞了多少红军战士不怕牺牲,英勇奋斗。
在表现方法上,景中有情,情中有景,达到情景交融,刚柔相济的妙境。在遣词造句上,既通俗简练,又形象生动,富有诗意,使革命的思想内容与完善的艺术形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三、长征诗词的艺术对我们的启迪
毛泽东长征诗词的艺术令人耳目一新,如同种子播撒在中华大地,发芽、长叶、开花、结果,使广大诗词爱好者深受鼓舞和启发,而成为当代诗词热的发端。毛泽东长征诗词是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给我们带来许多有益的启迪,主要在于:
(一)诗不厌改。大家知道,毛泽东《长征》诗“金沙水拍云崖暖”的“水拍”是由原来的“浪拍”改过来的。1996年版《毛泽东诗词选》作者自注是:“水拍:改浪拍。这是一位不相识的朋友建议如此改的。他说不要一篇内有两个浪字,是可以的。”这说明毛泽东治学严瑾、胸怀谦逊,善于采纳哪怕不相识的人的正确意见。再看《念奴娇·昆仑》手稿与正式发表时,改动之处较多,真是字斟句酌。如“横空出世”原为“横空绝世”,“出”与“绝”在于一个是动词,一个形容词,用“出”字则形象生动,给人以清新的感觉。而“绝”字则显得呆板,不那么有生气。“阅尽”由“揽尽”来,“阅”与“览”虽然意思相近,但“览”字缺乏大气磅礴之势,而“阅”字不仅气吞万里,且具有历史的凝重感。“飞起玉龙三百万,却是此君余脉。”发表时,后一句改为“搅得周天寒彻”。我们不难发现,这一改使人觉得是一气呵成,具有连贯性,赋有诗意。还有“一截还东国”,首次发表时原作“一截留中国”。“东国”涵盖了东方各国,充分抒发了诗人毛泽东作为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支援世界民族主义革命的伟大思想,展示了诗人的博大胸怀。
(二)突破陈规。诗歌,特别是律诗(含近体绝句)是讲究精炼的,盛唐以后诗人写律诗,一般避免重字,但也不一概而论。毛泽东《长征》诗就有三个地方出现重字,如“万水千山”、“岷山千里雪”中的“千”字、“山”字;“红军”、“三军”中的“军”字。人们并不觉得它的重出,而减低《长征》诗的艺术魅力。问题在于有的重字出现无法避免,有的重字出现贴切自然。诗依律,词依谱。词的平仄由词谱决定,什么地方用平声,什么地方用仄声,都需按每首词的词谱来填,故写词又叫填词。能否突破呢?为了形式服从内容的需要,毛泽东敢于突破,如《念奴娇·昆仑》下阕“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首句第二字应用仄声,却用平声“今”字;
二、三句平仄应是:“+ — + |(句)+ |— — |(韵)”。看来不合平仄的要求,但诗人为了加重语气,表达坚强的毅力和信念,不受平仄的束缚,连用两个“不要”,拉近了领袖与群众的距离,诗人发的是人民群众的心声,不愧是老百姓的代言人。再看“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平仄定格是:“+ | — —(句)+ — + |(句)+ | — — |(韵)”。我们可以看出前两句平仄自然不合,但三个“一截”的连用,一泻千里,气势非凡,且想象力丰富,无与伦比。我们说,毛泽东诗词是传统诗词中的瑰宝,他的创作实践是既在整体上遵循传统诗词的基本规律,但为了表现内容的需要又有所突破,并不死守教条,这对我们教益很深。
(三)含蓄隽永。诗贵含蓄,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以情育人。其作品方为读者所接受。“凡诗恶露而今贵含蓄,浅露则陋,含蓄则令人吟咀而有余味”(清吴景旭)。按照唐代司空图的说法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用生动的艺术形象去感染读者,让读者自己去回味、思索、体会和领悟。毛泽江写山高,用“惊回首,离天三尺三”来表达意境,你说这山高不高。无疑这山高得惊人,离天只有三尺之遥,伸手就可以擎天了,你怎么想象都不为过。让我们再回眸千古绝唱《长征》诗五、六两句:“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写得何等轻松!其实,金沙江江阔流急,江水汹涌澎湃巨浪滔天,猛烈地拍打撞击两岸高耸入云的陡壁峭崖。情景十分险恶,要渡过去不是那么容易的。那大渡河,水流比金沙江还要湍急,两岸石崖更高,情势更恶劣,无法架浮桥渡过。红军惟有用一只渡船强渡大渡河。而在作者的笔下似乎看不出什么情急、况迫、境险,一“暖”一“寒”足以表达视若等闲,蕴藏着必胜的信念。古人云:“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我以为毛泽东很多诗句是符合这一特点的。
(四)夸张适度。夸张是古今诗人常用的一种手法,要以实际的生活为依据,进行大胆而又合理的艺术夸张。在毛泽东长征诗词中,可以说不胜枚举,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尽管五岭和乌蒙山脉蜿蜒起伏,困难重重,但在红军眼里,它们都不过像在水中翻腾着的细浪或像滚动弹跳着的小小泥丸罢了。表现出红军的大无畏革命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又如“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等等。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想象丰富,比喻新颖,境界开阔。茅盾先生曾经说过:“过度的夸张会使得人物漫画化,夸张得不适当,会流于庸俗”。而你读毛泽东用夸张手法写的诗句,却有着大气磅礴、回味无穷的感觉。
第二篇:毛泽东语录 (19)革命英雄主义
十九、革命英雄主义
这个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不论在任何艰难困苦的场合,只要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就要继续战斗下去。
《论联合政府》(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四日),《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一零三九页
发扬勇敢战斗、不怕牺牲、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即在短期内不休息地接连打几仗)的作风。
《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一九四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第一二四七页
成千成万的先烈,为着人民的利益,在我们的前头英勇地牺牲了,让我们高举起他们的旗帜,踏着他们的血迹前进吧!
《论联合政府》(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四日),《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一零九九页
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愚公移山》(一九四五年六月十一日),《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一一零一页
„„正当北伐战争向前发展的紧要关头,这个代表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国共两党和各界人民的民族统一战线及其一切革命政策,就被国民党当局的叛卖性的反人民的“清党”政策和屠杀政策所破坏了。„„从此以后,内战代替了团结,独裁代替了民主,黑暗的中国代替了光明的中国。但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他们从地下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他们又继续战斗了。他们高举起革命的大旗,举行了武装的抵抗,在中国的广大区域内,组织了人民的政府,实行了土地制度的改革,创造了人民的军队——中国红军,保存了和发展了中国人民的革命力量。
《论联合政府》(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四日),《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一零三六页
你们有许多的长处,有很大的功劳,但是你们切记不可以骄傲,你们被大家尊敬,是应当的,但是也容易因此引起骄傲。如果你们骄傲起来,不虚心,不再努力,不尊重人家,不尊重干部,不尊重群众,你们就会当不成英雄和模范了。过去已有一些这样的人,希望你们不要学他们。
《必须学会做经济工作》(一九四五年一月十日),《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一零一三页
你们在消灭敌人的斗争中,在恢复和发展工农业生产的斗争中,克服了很多的艰难困苦,表现了极大的勇敢、智慧和积极性。你们是全中华民族的模范人物,是推动各方面人民事业胜利前进的骨干,是人民政府的可靠支柱和人民政府联系广大群众的桥梁。
代表中共中央在全国战斗英雄和劳动模范代表会议上的祝词(一九五零年九月二十五日),一九五零年九月二十六日《人民日报》
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一五六页
第三篇:长征”专题——毛泽东长征诗词赏析
“长征”专题——毛泽东长征诗词赏析清平乐 会昌1934 夏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
【注释】会昌:县名,在江西南部。郁郁葱葱:《后汉书•光武帝纪》,“气佳哉,郁郁葱葱然!”
【题解】这首词,毛泽东曾有注云“一九三四年,形势危急,准备长征,心情又是郁闷的。这一首清平乐,如前面那首菩萨蛮一样,表露了同一心情。”当时,中共和红军由博古,周恩来和李德(德国人)“三人团”领导。毛泽东被排挤出了领导集团,在会昌“养病”。赣南军区司令员龚楚去看他, 酒后毛泽东喟然长叹, “我自从参加革命以来,受过三次开除中委和八次严重警告的处分,这次更将造成失败的责任,完全推在我的身上。现在,可不是我们井冈山老同志的天下了!” 说时竟凄然泪下。(龚楚《我和红军》)
忆秦娥娄山关 1935.02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注释】忆秦娥:词牌名,本于李白诗“秦娥梦断秦楼月”。
娄山关:遵义市之北,从四川入贵州的要道。【题解】 一九三五年一月十六日至十八日,遵义会议开了三天,随后红军就经娄山关北上四川,想和张国焘的红四方面军会合。二月五日,在一个叫“鸡鸣三省”(四川,贵州,云南)的村庄,博古把军事指挥权正式移交给毛泽东。上任伊始的毛泽东求胜心切,敌情未明而猛功四川土城。没料到四川辣子们十分打得,红军折兵数千,败下阵来。毛泽东当机力断,决定放弃和张国焘会合的这一长征初始目标,回贵州攻打战斗力薄弱的黔军。这是长征途中的最重大的战略转折。黔军企图凭娄山关天险力阻红军,会合川军、滇军和中央军聚歼红军于云贵川交界处。彭德怀亲自带
兵以急行军在二月二十六日下午抢占娄山关,接着几天,又在娄山关周围歼敌二个师,取得了自从惨败湘江,损失一半人马以来的长征途上的第一个大胜利。这首词,应该是作于二月二十六日左右。
十六字令三首1934-35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原注】民谣:“上有骷髅山,下有八宝山,离天三尺三。人过要低头,马过要下鞍。” 【注释】 锷(e4):剑刃。
天欲堕,赖以拄其间:《淮南子•天文训》,“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神话中有以山为撑天之柱的讲法。【题解】 作于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湘贵一带群山间。
念奴娇昆仑1935.10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原注】
前人(编者按:指宋张元,见《诗人玉屑•知音•姚嗣宗》)所谓“战罢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说的是飞雪。这里借用一句,说的是雪山。夏日登岷山远望,群山飞舞,一片皆白。老百姓说,当年孙行者过此,都是火焰山,就是他借了芭蕉扇扇灭了火,所以变白了。【注释】
念奴娇:词牌名,念奴是唐朝天宝时歌女。昆仑:是我国最大的山脉之一,西起帕米尔高
原,沿新疆西藏边界向东延伸。东端分为北中南三支。南支可可西里山,是长江上游通天河的一些支流的源头。南支东延为青海境内的巴颜喀拉山,是黄河的源头。巴颜喀拉山东接四川的岷山和邛崃山处,是一片海拔六千公尺的雪原,毛泽东在岷山所看到的就是昆仑山的这片余脉。
倚天抽宝剑:宋玉《大言赋》,“方地为车,圆天为盖,长剑耿耿倚天外。”李白《大猎赋》,“于是擢倚天之剑”。遗(wei4):赠送之意。清平乐六盘山1935.10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注释】
六盘山:在宁夏南部,甘肃东部。
红旗:一九五七年在《诗刊》创刊号上发表时作“旄头”。一九六一年九月为宁夏干部书写此词时改为“红旗”,手迹发表在该年十月七日的《光明日报》。
长缨:见《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注释。苍龙:《后汉书•张纯传》,“苍龙甲寅”。注曰,“苍龙,太岁也”。古时以太岁为凶神恶煞,太岁在地上,与天上岁星相应。
第四篇:毛泽东关于长征的诗词
毛泽东关于长征的诗词
一.长征 七律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鉴赏】万里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伟大壮举,《七律.长征》是诗歌创作史上不朽的杰作。
56个字,负载着长征路上的千种艰难险阻,饱含这中国共产党的万般豪情壮志。它是中国革命的壮烈史诗,也是中国诗歌宝库中的灿烂明珠。无论对革命史而言,抑或对诗歌史而论,它都是里程碑之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首联开门见山赞美了红军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革命精神,这是全篇的中心思想,也是全诗的艺术基调。它是全诗精神的开端,也是全诗意境的结穴。“不怕”二字是全诗的诗眼,“只等闲”强化、重申了“不怕”;“远征难”包举了这一段非凡的历史过程,“万水千山”则概写了“难”的内外蕴涵。这一联如高山坠石,滚滚而下,牵动着全篇,也笼罩着全诗。“只等闲”举重若轻,显示了诗人视自然之敌若梯米,玩社会之敌于鼓掌的统帅风度。“只”加强了坚定的语气,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它对红军蔑视困难的革命精神作了突出和强调,表现了红军在刀剑丛中从容不迫,应付自如,无往不胜的铁军风貌。收联是全诗的总领,以下三联则紧扣首联展开。
从首联开始,全诗就展开了两条思维线,构造了两个时空域,一个是客观的、现实的:“远征难”,有“万水千山”之多之险;一个是主观的、心理的:“不怕”“只等闲”。这样就构成了强烈的对比反衬,熔铸了全诗浩大的物理空间和壮阔的心理空间,奠定了全诗雄浑博大的基调。
颔联、颈联四句分别从山和水两方面写红军对困难的战胜,它是承上文“千山”和“万水”而来。诗人按照红军长征的路线,选取了四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地理名称,它们都是著名的天险,高度地概括了红军长征途中的“万水千山”。而在本词中诗人则是围绕“红军不怕远征难”这个中心思想展开,强调红军对困难的蔑视,是红军指战员内心世界的呈现,所以描写红军是隐态的,借山水来反衬红军的壮举。“腾”、“走”两个动词使山化静为动,是红军精神的外显。一般说来,以地名入诗很难,地名多了很容易出现败笔。但毛泽东却运用得很成功,这不仅是他具备挫万物于笔端的诗才,更具备吐磅礴于寸心的诗情,同时也反映出毛泽东对祖国语言文字锤炼的功底。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一联是写山,也是写红军对山的征服。五岭、乌蒙本是客观的存在物,但当它进入诗人的视野,也就成了审美的对象。所以它不再是单纯的山,而是被感情化了的对象。“逶迤”、“磅礴”极言山之高大绵亘,这是红军也是诗人心中的山,极大和极小正是诗人对山的感知,这里重在小而不在大,愈大则愈显红军长征之难;愈则愈县红军之不怕。重在小也就突出了红军对困难的蔑视。通过两组极大于极小的对立关系,诗人充分地表现了红军的顽强豪迈的英雄气慨。从艺术手法上说,这是夸张和对比。写山是明线,写红军是暗线,动静结合,明暗结合,反衬对比,十分巧妙。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一联是写水,也是写红军对水的征服。红军渡过金沙江和大渡河在长征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金沙江宽阔而湍急,蒋介石梦想利用这一天险围歼红军于川、滇、黔边境。1935年5月红军巧渡金沙江。如果说巧渡金沙江是红军战略战术最富有智慧、最成功的一次战斗,那么强渡大渡河则是红军表现最勇敢、最顽强的一次战斗。大渡河的险恶也不亚于金沙江,且有敌人的重兵把守,狡猾的敌人还拆掉河上泸定桥的木板,只留下十三根铁索。但是英勇的红军硬是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闯过了大渡河,粉碎了蒋介石企图使红军成为第二个石达开的阴谋。所以这两句所写的战斗都是具有典型意义的。“五岭”“乌蒙”两句通过红军的主观感受直接表现了红军的英雄气慨,这两句则是通过写景来记事,通过记事来表现红军的英雄事迹。
颈联中的“暖”和“寒”这一对反义词,是诗人精心设计的两个感情穴位。“暖”字温馨喜悦,表现的是战胜困难的欢快;“寒”字冷峻严酷,传递的是九死一生后的回味。两个形容词是精神的巨变,又是感情的裂变,含不尽之意于其中,显无穷之趣于其外,摇曳多姿,起伏跌宕,张驰有致。
尾联“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是对首联的回应。开端言“不怕”,结尾压“更喜”,强化了主题,升华了诗旨。“更喜”承上文而来,也是对上文的感情收束。红军过五岭、越乌蒙、度金沙、抢大渡,从敌人的重围中杀出一条血路,自然令人欣喜。而现在,红军又翻岷山,进陕北,胜利大会师已为时不远,战略大转移的目的已基本实现,与前面的种种喜悦相比,它自然更胜一筹。“尽开颜”写三军的欢笑,这是最后胜利即将到来的欢笑,以此作结,遂使全诗的乐观主义精神得到了进一步的兀现。
二、清平乐·会昌
毛泽东
一九三四年夏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注释
〔会昌〕县名,在江西省东南部,东连福建省,南经寻乌县通广东省。早在一九二九年,毛泽东为开辟赣南根据地,就率领红军到过会昌,以后又常途经和居住在这里。这首词是一九三四年夏天作者在中共粤赣省委所在地会昌进行调查研究和指导工作时所作。〔莫道君行早〕旧谚:“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踏遍青山人未老〕作者自注:“一九三四年,形势危急,准备长征,心情又是郁闷的。这一首《清平乐》,如前面那首《菩萨蛮》一样,表露了同一的心境。”本句的“人”和上句的“君”,都指作者自己。〔这边〕指中央革命根据地南线。
〔会昌城外高峰〕指会昌城西北的会昌山,又名岚山岭。作者在六十年代曾回忆说:会昌有高山,天不亮我就去爬山。〔颠连〕起伏不断。
〔东溟(míng明)〕指东海。
〔南粤〕古代地名,也叫南越,在今广东、广西一带。这里指广东。《清平乐 会昌》背景介绍
一、会昌与会昌山
会昌县,位于江西省东南部,在今江西省赣州市东部,东接福建,南临广东,地处赣、闽、粤三省交界,自古有“三省通衢”之称。全县大多数是山林丘陵地带。会昌县城三面环水,绵水河绕城而过。
一九二九年二月毛泽东等人率领红四军进入会昌,一九三○年四月,毛主席再次率领红军进入会昌,不久打进会昌县城,从此,会昌县成为的中央根据地的一部分。随着红军不断胜利,红色根据地在会昌的地域也一天天扩大,终于红遍了全县,会昌也就成为中央根据地的“全红县”。以后毛泽东常途经和居住在会昌。
会昌南面不远处,是广东筠门岭——中央根据地的南大门。为了更好向西南扩大根据地,在南方战线上作战,开发钨矿和发展出入口贸易,一九三三年八月,中央根据地政府决定在根据地南部江西(简称“赣”)广东(简称“粤”)两省交界一带设立粤赣省,省政府即设在会昌。
会昌县人民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为红色根据地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全县青壮年男子大多参加了红军。
会昌山,又名岚山岭,横卧在会昌城西北,是武夷山脉的一部分。站在上头,眺望过去,山峰逶迤起伏向东南延伸。会昌山虽只海拔四百多米,由于与会昌县城仅一水之隔,从山上向下望去,会昌城似乎就偎依在会昌山下。相衬之下,会昌山就显得高峻挺拔了。
二、写作背景
1933年10月,蒋介石亲自指挥约一百万国民党军队开始了第五次“围剿”。当时极左路线控制中央领导权,他们以“御敌于国门之外”为宗旨,否定了前几次反“围剿”采用的“游击战”和“运动战”。让装备简陋的几万红军与优势敌人打正规战、阵地战,与敌人对攻。结果红军人数急剧下降,根据地日益缩小。而此时毛泽东已经被调离红军领导岗位,被排除在党内决策权外。
在中央根据地北大门——广昌、南大门——筠门岭先后失守之际,毛泽东从瑞金赶到会昌,发动群众,激励部队。在当地民众支持下,毛泽东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主席身份指挥当地红军连打几个胜仗,终于扭转南线的被动局面。以后中央根据地只有南部战线比较稳定,其余三面都是节节败退,损人失地。
在这种情况下,心急如焚的毛泽东多次向极左路线领导人提出改变打法,结果反而受到留党察看的处分。眼看自己一手创立、无数先烈鲜血换来的根据地越打越小,自己又有力无法使,毛泽东心境可想而知。
1934年7月,敌军重兵开始向根据地中心地区进攻,形势十分严峻,第五次反“围剿”败局已定。毛泽东建国后回忆此时:“一九三四年,形势危急,准备长征,心情又是郁闷的。”此时,毛泽东正在会昌县城东门外的文武坝参加粤赣省委扩大会议。
会议期间的一天拂晓,毛泽东会同中共粤赣省委几位干部,从文武坝出发,渡过绵水,登上会昌山。
夏日的会昌山满目葱笼,生机勃勃。极目远眺,宏伟壮丽的江山引人遐想。在会昌城外的高峰,眼见红军战士守卫在各个山头,与战士们交谈后,目睹眼前群山晨景,想到当前危急形势,毛泽东顿生感慨,于是吟诵《清平乐 会昌》的初稿,回到文武坝住处挥笔写下了《清平乐 会昌》。《清平乐 会昌》赏析
《清平乐 会昌》一词通过登临会昌山的所见所想,表现了作者对中国革命前途充满信心和希望,但也流露出一种忧郁之情。
由于极左路线的错误领导,当时中央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形势十分严峻。但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激情充盈着作者之心,所以本词写得轻松随意,所涉时空似乎只是登上山巅的片刻和眼中有限的景物,但作者以心驭景,以景写心,却在短短的词中写出了深远博大的内涵。
上阕写登山的时间和感受。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欲”渲染出破晓时的特征——夜色即尽而未尽,天色将亮而未亮。“君”这里是指作者,因为红军战士早已守卫在山上,和他们比起来,早起的作者还不能算早。
“踏迫青山人未老”一句既指作者又指红军。是作者忆起在以往征战岁月转战南北时踏遍的众多山峰及艰难险阻,斗志依旧坚定,精神依旧旺盛。作者相信,有这颗与的革命事业熔铸在一起的青山般不老之心,胜利终会来到。
“风景这边独好”表面是赞美会昌山风景美丽,实际是对红色根据地的赞美,与对国统区形成对比。
整个上阕里,充满朝气的景物与人的不老精神交相辉映,构成了悠远深长而又充满生气的意境,读者透过那朦胧曙光,仿佛已看到了那轮即将喷薄欲出的灿烂朝阳,看到了中国革命的无限希望。
下阕具体描绘了会昌山风景和与战士的接触,表达了作者坚信革命虽然曲折艰难,但必然成功。
一开始,“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表明作者的视线便从近处县远处展望,把连绵无际的逶迤山峰和目光之外的遥远的东海呈现在读者眼前,使画面无限拓展。既印证上阕的“风景这边独好”,也暗示中国革命“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守卫在会昌山上的红军战士向作者介绍这里的一切,并主动给作者“指看南粤”,表现红军战士警惕守卫红色根据地,包含了作者和红军战士对根据地的深情热爱。“郁郁葱葱”具体是描绘南望广东时看到树木茂盛的景象,实际是作者在预示革命的将来一定形势大好,表明作者的乐观之情。
尽管当时根据地形势危急,在下阕里,作者依旧在充满激情地吟咏,体现了作者的乐观主义精神。在这里,会昌山上这个破晓时的片刻景观已超越时空,负载着深远的历史内涵和伟大的人格魅力。
这首词在语言上浅近而又深沉,结构紧密而不拥促,在亦情亦景中,以豪迈的气概把宏大的主题轻松道出,显示出作者的领袖气度。三、十六字令 三首 1934-35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原注】
民谣:“上有骷髅山,下有八宝山,离天三尺三。人过要低头,马过要下鞍。” 【注释】 锷:剑刃。
天欲堕,赖以拄其间:《淮南子·天文训》,“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 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神话中有以山为撑天之柱的讲法。【题解】
作于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湘贵一带群山间。
四、忆秦娥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1935年2月 【译诗】
西风正壮烈地吹送,大雁鸣霜、晓月当空。晓月当空啊,嗒嗒的马蹄令人心碎,军号声声沉郁低回。
群山起伏长路漫漫恰似黑铁,如今让我们重振旗鼓向前。重振旗鼓向前啊,茫茫青山如大海,夕阳光华赤如血。【赏析】
据笔者所见,•毛泽东这首《忆秦娥·娄山关》是他所有诗作中绝对第一流的作品,写景状物、抒发胸臆,堪当精品。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诗人自己对这首诗的解释(毛主席在1962年5月9•日读了郭沫若对这首诗的赏析后,将郭沫若的内容全部删去,•并以郭沫若的口气在清样的四边空白处写了一段对这首诗的注释性文字):“我对于《娄山关》这首词作过一番研究,初以为是写一天的,后来又觉得不对,是在写两次的事,•头一阕一次,第二阕一次,我曾在广州文艺座谈会上发表了意见,主张后者(写两次的事),而否定前者(写一天),可是我错了。这是作者告诉我的。1935年1月党的遵义会议以后,红军第一次打娄山关,胜利了,企图经过川南,渡江北上,进入川西,直取成都,击灭刘湘,在川西建立根据地。但是事与愿违,•遇到了川军的重重阻力。红军由娄山关一直向西,•经过古蔺古宋诸县打到了川滇黔三省交界的一个地方,叫做‘鸡鸣三省’,突然遇到了云南军队的强大阻力,无法前进。•中央政治局开了一个会,立即决定循原路反攻遵义,出敌不意打回马枪,这是当年2月。在接近娄山关几十华里的地点,清晨出发,还有月亮,午后
二、•三时到达娄山关,一战攻克,消灭敌军一个师,这时已近黄昏了。乘胜直追,夜战遵义,•又消灭敌军一个师。此役共消灭敌军两个师,重占遵义。词是后来追写的,•那天走了一百多华里,指挥作战,哪有时间去哼词呢?南方有好多个省,冬天无雪,•或多年无雪,而只下霜,长空有雁,晓月不甚寒,正像北方的深秋,云贵川诸省,•就是这样。‘苍山如海,残阳如血’两句,据作者说,•是在战争中积累了多年的景物观察,一到娄山关这种战争胜利和自然景物的突然遇合,•就造成了作者以为颇为成功的这两句话。由此看来,我在广州座谈会上所说的一段话,竟是错了。•解诗之难,由此可见。”
这首诗慷慨悲烈、雄沉壮阔,•从内到外描写了红军“风萧萧兮易水寒”般的铁血长征中征战娄山关的这一节情景。
1934年10月,由于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错误领导,•党中央和红军被迫撤离中央根据地,开始了漫长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此诗所写的就是当年2月26日红军先锐重占娄山关后,•毛主席及中央领导机关跟进途中经过娄山关时的情景。按前面所引毛主席所解释的情况:“词是后来追写的,•„„”毛主席追忆了当时的风物及心情。
此诗上半阕,一开始三个字“西风烈”,悲声慷慨高亢,•英雄落寞之情划破寒空,直上云天。其中尤其这个“烈”字,让人读来不禁泪雨磅沱,•犹如置身凛冽的西风之中耸然动容,凭添悲壮。
接着第二句,凄婉悠长的景致出现了,音律前(第一句)急后(第二句)慢,在鲜明的对比中产生回肠荡气之感。长空浩大无涯,大雁哀凉清幽,•“霜晨月”虽读上去是三字一顿,但这个画面可以剖成三个字组成的意境,一幅晓月寒霜图,而在图中美丽的大雁也为这美丽晨景感动得如歌如泣了。就在这霜、晨、•月(有意分开,让我们细细品一品这三个字本身的美)中,•在肃杀的西风及大雁的凄声中,在声、色、音的交融中,人物出场了。
第四、五句,嗒嗒的马蹄与呜咽的军号声远近唱和,起伏迭荡,•在山间回环向前。前面三行已层层铺开了这样一个悲烈的风景,就在这霜华满地,•残月当空的风景中,红军的长征壮怀激烈犹如易水之寒。•诗人仅用“马蹄”“喇叭”代表红军,又用“碎”与“咽”形容心境,用字凝炼、准确、优美,•情景相得益彰。整个上半阕一气读到此处不由得立马想到稼轩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在断鸿声里,忧愁风雨中:“倩何人,换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稼轩这几行千古绝唱在毛泽东的这首诗尤其上半阕得到了完美的应和,•可堪英雄苍凉之气难分伯仲。
而且毛主席自己的话也说明当时这种一代英雄苍凉之心境:“万里长征,•千回百折,顺利少于困难不知多少倍,心情是沉郁的。过了岷山,豁然开朗,•转化到了反面,柳暗花明又一村了。以下诸篇(指本篇以下《十六令三首》、•《七律·长征》、《念奴娇·昆仑》、《清平乐·六盘山》等七首诗),•反映了这一种心情。”
下半阕上来起始二句,一破上片的凄厉悲壮,豪气再升,一笔宕开,•并不写攻占娄山关激烈的战斗,而是指明即便关山漫漫,长路艰险,但已定下从头做起。因当时确立毛主席为最高军事统帅的遵义会议已经于1月召开,在这次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结束了王明的错误路线,选举了毛主席为政治局常委,•并确立了他和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实际上确定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袖地位。正是在这样的当口,诗人毛泽东在上半阕正视了红军的现实处境,•但在下半阕激抒自己一腔英雄豪气以及对获胜的信心。所以这二句虽表面写实,•却的确有象征意义,诗人感到即便过去遭过一些失败,但可以“从头越”。“从头越”这三个字凝结了多少内心的奋发突破之情。•“真如铁”这个“铁”字用得极妙,让人有超现实之感。
最后二行让人有一种仿佛亲眼见到诗人伫立于娄山关之巅,•遥望万里祖国壮丽江山之英姿。他看见了如海的青山,如血的夕阳,•画卷之美正符合苍凉沉雄的大写意之境界,而这种大写意之境界正是汉风众美之中一类。•李白《忆秦娥》有“西风残照,汉家陵阙。”近人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曰:“寥寥八字,•遂关千年登临口。•”而毛主席这最后二行博大苍茫之气与李白有同气相呼应之感,同时毛主席这二行还更多一些英雄之气与壮丽之气。
另外,“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这两句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极为广泛。当我们在生活与工作中遇到挫折或困难时,•我们情不自禁或下意识地说出这两句诗,以此来表达我们心中强烈的感受,以及我们将暗自下定决心,•树立必胜之决心,克服万重困难,以致于最后获得成功。•它对于升华我们的精神起到了某种神奇般的效应,有某种神秘的符语般的力量。
《清平乐.六盘山》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第五篇:毛泽东诗词赏析七律长征
毛泽东诗词赏析《七律·长征》
七律 长征
一九三五年十月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眠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这首诗最早发表在1943年7月1日东北出版的杂志《知识7卷6期(总42期〉上。建国后又发表在1957年4诗刊)1月号。[注释] [七律]七言律诗的简称。律诗的“律”,为古代“正声音之器”,即正音之标准,亦有规律之意。律诗是有一定规格的,因此,亦称为“格律诗”,这种诗也称为“近体诗”(又名“今体诗”),是和古体诗相对而言的。它始见于南北朝,完成于唐代。作者必按照它的规格去作,不能自由地越出它的规格范围,因此,才称之为律诗。律诗分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两种。首先,要求有固定字数。五言律诗,全首八句,每句五个字,共四十个字。七言律诗‘全酋人句,每句七个字,共五十六个字。其次,要求有固定的平仄形式。不管五言或七言,都有仄起和平起两种格式。其三,要求用韵,五律要求:第一、三、五、七句末入韵,第二、四、六、八句入韵,一般情况,第一句不入韵,但个别的也有入韵的,七律:第三、三、七句不入韵,第一、二、四、六、八句入韵。但也有个别的第一句不入韵的,其四,要求对仗。一般是中间两联(第三和第四句、第五和第六句)要求对仗。
[等闲]平常,无足轻重之意。
[五岭]总称南岭,包括大庾(yǔ)岭、骑四岭、萌渚(zhú)岭、都庞(páng)岭和越城岭。绵延于江西、湖南、广东、广西之间。
[逶迤](wēi yí),别作“逶迆”或“委蛇”。形容道路、山脉、河流等弯弯曲曲绵延不断的祥子。如《淮南子》:“河逶迆故能远。”
[乌蒙]山名。位于云南省东北部和贵州省西部交界处。海拔约二干三百米。有十二座山峰,蜿蜒不断七十余里,主峰在云南,统称乌蒙山脉。北临金沙江,悬崖峭壁,山势雄伟。[磅礡](páng bó),广大无边、气势雄伟之意。如陆机诗:“磅礡立四极,穹隆放苍天。” [泥丸]小泥球。
[金沙]指金沙江。即长江上游自青海省玉树至四川省宜宾的一段江水。据云,因产金沙而得名(或说因江沙色如黄金得名)。[云崖]高耸入云的陡峭山崖。
[大渡]指大渡河。源出于四川、青海两省交界的果洛山,上游叫大金川,南流再折而向北,流至四川省乐山县,入岷江,长1200公里。两岸高山峻岭,水流湍急,其险恶与乌江和金沙江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桥头碑上刻两行诗句:“泸定桥边万重山,高耸入云千里长。” [桥]指大渡河上的泸定桥,位于泸定县西,泸定桥是由四川通往西
藏的要道。
[铁索]横跨大渡河上的泸定桥,长约三十丈,是用十三根粗铁链,固定在两岸上的悬崖峭壁上凌空架成。因此,泸定桥也叫铁索桥。“铁索”即指十三根粗铁链而言。铁索上铺木板,下距水面数十丈,形势极其险要。
[岷山]岷(mín)山,绵延于四川、青海、甘肃、陕西等省之间的山脉,是北岭的一段。岷江即源出于此。岷山山脉的最高峰在海拔五千公尺以上,山顶终年职雪,故居民又称之为大雪山。山上空气稀薄,行人极少。
[三军]古时军队分中、上、下或中、左、右为主军。以后泛指整个军队。此处“三军”是指红军一方面军、二方面军和四方面军而言的。[赏析]
为了走上抗日第一线,挽救中华民族。解放全国人民,1934年10月,中央苏区红军从福建西部的长汀、宁化和江西南部的瑞金、雩(yú)都等地出发,向陕北进行战略转移,就这样开始了震惊全世界的空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九?一八”后,日本军国主义战领了东北三省及热河,1935年又向华北地区发动了新的进攻。此时,蒋介石不但不抗击日本军国主义来保家卫国,反而继续采取“不抵抗”政策。而且积极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卖国政策,聚集大量兵力进攻北上抗日的红军,镇压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因此,红军为了达到北上抗日的目的,尽可能躲开敌人的进攻,保全实力。不惜绕远路,爬高山,越峻岭,多少悬崖峭壁都踩在红军脚下,多少急流险滩都被红军飞越。
长征途中,红军经过了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藏、甘肃、陕西等十一个省,于1935年10月胜利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吴起镇。
毛浑东同志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一文中曾这样说:“„„我们说,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么?十二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事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请问历史上曾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么?没有,从来没有的。”这里以准确而有力的描写和评述,揭示了长征的伟大意义。
这首七律是作于红军战士越过岷山后,长征即将胜利结束前不久的途中。诗中生动、形象、概括地表现出红军战士那种不怕艰苦,克服困难,勇往直前,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红军不伯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开头两句点出了全篇的中心思想,表现了红军战士在战略上蔑视敌人和藐视困难的英雄
气概。这是对长征的战斗历程相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高度的艺术概括。诗句中首先肯定“远征”是困难的。在整个过程中遇到了无数个艰难险阻,天上有儿十架敌机不住地侦察轰炸,地上有几十万敌军围追堵截,同时党内还有“左”右倾机会主义的干扰和破坏。但红军的回答是“不怕”。这是多么有力的回答!接着诗人把遇到的千万件困难,只用“万水千山”四个字加以概括,对“万水千山”所概括的困难的态度是“只等闲”。也就是“没什么”的意思(或“没什么了不起的”、“不在话下”等意)“不怕”和“只等闲”是从两个不同角度来塑造红军战士那种蔑视敌人藐视困难顶天立地的高大英雄形象的。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前两句是全诗的总纲,由三、四句开始是分述,也是对前两句的具体描写。五岭山脉弯弯曲曲,高高矮矮,绵延千里,在红军看来。也不过是腾跃着的细小的波浪。高大的乌蒙山脉也不过是往后滚动的小泥球。这是多么新颖的比喻!把起伏绵延的五岭山脉这样的庞然大物也为翻腾着的细小的波浪,把那佯高大的乌蒙山脉比作在脚下滚动的小泥球。想象奇特,夸张已极。是把藐视困难的思想的具体化、形象化。两个动词“腾”和“走”,使静的高山峻岭跃然纸上,换句话说,就是把死的东西写活了。这种反衬的写法,就把红军战士飞越天险、复夺雄关的神威,琳漓尽致地刻画出来了。
强渡大渡河时的困难就更大了。五月下旬,红军到达了极为险恶的大渡河畔。当时的情况十分火急,前面有敌人重兵扼守的大河拦路,后边有几十万敌军猛追。两岸都是悬隘峭壁,河床里到处是游涡和暗礁,水流湍急,如万马奔腾,咆哮震耳。剩下的只有一条路可行,那就是长三十丈,距水面高数十丈,由十三根铁索架成的泸定桥。铁索上的桥握板被敌人撤掉,桥头又被敌人以重兵把守,怎样才能渡河呢?这并没有难倒红军,他们由党员和积极分于组成突击队,在红军炮火的掩护下,手攀铁栏,脚绕铁索,这样爬过三十丈长。距水面几十丈高的铁链桥,冲向对岸,打退敌人,大部队以迅雷不且掩耳之势,迅速过河。获得长征途中又一个伟大胜利。蒋介右妄想把红军变成“第二个石达开”的梦想破产了。飞夺泸定桥和巧渡金沙江不同,这是一场惊心动魄激烈战斗的场面。诗中用一个“寒”字。显然不是对时令说的,这时应比渡金沙江时还要“暖”才对,但这里却写“寒”字。主要写人的感受。这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激战,铁索寒光闪,杀声震天响,这个胜利可真是来之不易呀!事后想,真是有些让人心里发
冷啊!作者用这个“寒”字,既烘托了险恶的自然再境,激烈悲壮的战斗场面,又反衬了红军战士那种奋不顾身、勇往向前、战胜困难的英雄形象。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红军战士特别喜爱峰峦叠嶂岷山上的千里积雪,全军越过去以后,可以说是人人欢天喜地、笑逐颜开。继强渡大渡河之后,卫翻过几座大雪山,走过人迹罕至、遍布沼泽的大草地。现在又跨过终年积雪的岷山,眼看就要完成最艰苦的行程,离陕北革命根据地已经不远了。不仅甩掉了身后的几十万追兵,而且又摆脱了“左”右倾机会主义路线的干扰和破坏。具有这种心情的红军战士,怎能不欢欣鼓舞、欣喜若汪呢?
诗的最后两句是全诗的总结,充满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句中的“更喜”和“尽开颜”。与诗的开头两句中的“不怕”和“只等闲”相呼应。
《七律?长征》这首诗,是对长征战斗过程的高度艺术概括,是中国革命的伟大史诗。语言铿锵有力,朗朗上口,音乐性很强。第三和第四句、第五和第六句的对仗又十分严谨、工整,如“五岭”对“乌蒙”。“遥远”对“磅礡”,“腾”对“走”,“细浪”对“泥丸”,“金沙”对“大渡”,”水拍“对”桥横”,“云崖”对“铁索”,“暖”对“寒”。此外,又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出红军战士藐视困难、战胜艰险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的英雄气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