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家当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阅读短文,在学习中掌握文言实词的含义。
2、把握文章主旨,理解文章说明的道理。
3、加强对古诗文的朗读训练,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教学重、难点:
1、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加强对古诗文的朗读训练,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2、把握文章主旨,理解文中说明的道理。
教学方法:自学为主,合作探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查找相关资料。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直接导入。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朗读课文,师生评议,注意读准字音,读得通顺流利。
2、汇报查找资料情况,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3、检查学生对重点词语的预习情况。
三、指导自学。
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注释或工具书试着翻译理解文言文。
四、合作探究。
1、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自学心得体会,互相答疑解惑,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2、讨论对重点词语的理解,讨论对文中主人公的评价,交流读完本文后的心得体会。
五、汇报交流。
生汇报,师相机点拨指导。
六、加强朗读。
生个别读、同桌互读、小组读、齐读等,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七、推荐作业。
摘抄文中好词佳句。
在课外阅读中,再找些文言文读一读,要理解文章内容,并弹出阅读体会。
板书
丈夫空想空想狭隘
家当
妻子狭隘后果可悲
第二篇:华中科大MBA面试出新规 企业家当面试考官
华中科大日前举行2004级MBA入学面试,面试的考官中除高校教授外,还有14位企业老总。一些笔试成绩很好、但交流沟通能力欠缺的学生得分很低。
面试时,近300名考生提交了自己的工作经历,以及证明自己业绩管理能力的资料。每两名高校教授和一名企业老总组成一个面试小组,进行随机提问。
记者注意到,企业老总喜欢提出职业道德和团队精神一类的问题,如“做一名财务人员,老板暗示做假账,你该怎么办?参加工作以来最大的业绩是什么?如何实现的?从中得到了什么样的经验?”
面试结束后,武汉市政府驻日本经济处首席代表、享受政府津贴专家、日本东京大学博士张敏考官说,有些学生在人际沟通能力方面太差,不适合读MBA,我给的分数就很低,相反就高些。MBA不能只搞学术,它是一门管理类的实用科学。学校请企业家做考官很有创新意义。
据悉,14位全国知名企业家给学生的判分,将占学生入学总分的40%。(李卫中)
来源:楚天都市报
第三篇:《一个鸡蛋的家当》赏析
《一个鸡蛋的家当》
邓拓
说起家当,人们总以为这是相当数量的财富,家当的“当”字,本来应该写成“帑”字。帑是货币贮藏的意思,读音如“荡”字,北方人读成“当”字的同音,所以口语变成了“家当”。
我们平常说某人有了家当,就是承认它有许多家财,却不会相信一个鸡蛋能算得了什么家当!然而,庄子早就讲过有“见卵求富”的人,因此,我们对于一个鸡蛋的家当,也不应该小看它。
的确,任何巨大的财富,在最初的积累的时候,往往是由一个很小的数量开始的。这正如集腋可以成裘、涓滴可以成江河的道理一样。但是,这并不是说,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你只要有了一个鸡蛋,就等于有了一份家当。事情绝不可能这样简单和容易。
明代万历年间,有一位小说家,名叫江盈科。他编写了一部《雪涛小说》,其中有一个故事说:“一市人,贫甚,朝不谋夕。偶一日,拾得一鸡卵,喜而告其妻曰:我有家当矣。妻问安在?持卵示之,曰:此是,然须十年,家当乃就。因与妻计曰:我持此卵,借邻人伏鸡乳之,待彼雏成,就取中一雌者,归而生卵,一月可得十五鸡。两年之内,鸡又生鸡,可得鸡三百,堪易十金。我以十金易五牸,牸复生牸,三年可得二是五牛。自所生者,又复生自,三年可得百五十牛,堪易三百金矣。吾持此金易举债,三年间,半千金可得也。”
这个故事后半还有很多情节,没有多大意义,可以不必讲它。不过有一点还应该提到,就是这个财迷后来说,他还打算娶一个小老婆。这下子引起了他的老婆“怫然大怒,以手击鸡卵,碎之”。于是这一个鸡蛋的家当就全部毁掉了。
你看这个故事不是可以说明许多问题吗?这个财迷也知道,家当的积累是需要不少时间的。因此他同老婆计算要有10年才能挣到这份家当,这似乎也合乎清理。但是,他的计划简直没有任何可靠的根据,而完全是出于一种假设,每一个步骤都以前一个假设的结果为前提。对于10年以后的事情,他统统用空想代替了现实,充分显出了财迷的本色,以至激起老婆生气,一拳头就把他的家当打得精光。更重要的事,他的财富积累计划根本不是从生产出发,而是以巧取豪夺的手段去追求他自己发财的目的。
如果要问,他的鸡蛋是从何而来的呢?回答是拾来的。这个事实本来就不光彩。而他打算把这个拾来的鸡蛋,寄在邻居母鸡生下了许多鸡蛋里一起去孵,其目的更显然是要混水摸鱼,等到小鸡孵出以后,他就不管三七二十一,抱一个小母鸡回来。可见这个发财的第一步计划,又是连偷带骗的一种勾当。
接着,他继续设想,鸡又生鸡,用鸡卖钱,钱买母牛,母牛繁殖,买牛得钱,用钱放债,这么一连串的发财计划,当然也不能算是生产计划。其中每一个重要的关键,几乎都要依靠投机买卖和进行剥削,才能够实现的。这就证明,江盈科描写的这个“市人”,虽然“贫甚”,却不是劳苦的人民,大概是属于中世纪城市里破产的商人之流,他满脑子都是欺诈剥削的想法,没有老老实实的努力生产劳动的念头。这样的人即便挣到了一份家当,也不可能经营什么生产事业,而只会想找个小老婆等等,终于引起夫妻打架,不欢而散,那是必然的结果。
历来只有真正老实的劳动者,才懂得劳动产生财富的道理,才能够摒除一切想入非非的发财思想,而踏踏实实的用自己的辛勤劳动,为社会也为自己创造财富和积累财富。(完)
充满忧患的现实讽喻
――《一个鸡蛋的家当》赏析
主题思想
《一个鸡蛋的家当》通过古代某“市人”妄图借一只拾到的鸡蛋而孵鸡、买牛、生犊,以一步步实现其发财梦的笑料,绝妙地讽刺了当时“大跃进”运动中“没有任何可靠的根据”而完全“用空想代替现实”的荒唐。
作品分析
对于60年代头脑清醒而又与执政党关系密切的知识分子来说,经历反右运动、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反右倾运动,他们会产生一种失落与幻灭的感觉,信仰没有改变,对领袖的忠诚和崇拜没有改变,但面对现实的诸多现象,毕竟有一些诧异,有一些疑惑。这种心态的描述也适合于邓拓这样的党内知识分子,他写于《燕山夜话》与《三家村札记》中的杂文,内容非常驳杂,但确实有一些现实感很强烈,也很有思想的锋芒。
《燕山夜话》是邓拓应《北京晚报》之邀,在该报副刊《五色土》上发表的专栏杂文,时间从1961年3月9日始,每周一篇,前后发文共152篇。笔名用的是马南邨,为“马兰村”的谐音,该地是《晋察冀日报》的社驻地,表明作者对当地群众的怀念。
阅读《燕山夜话》、《三家村札记》及其他一些邓拓的杂文,可以感受到邓拓身上强烈的书生气质。这些杂文以渊博的知识谈古论今,从古籍考证一直说到农业生产,从书法、绘画、文学谈到科技与智谋,古今中外的知识在他征引来显得非常熟练,尤其是古籍方面的知识,对他来说更是驾轻就熟、挥洒自如。这使他的文章具有相当的趣味性和可读性。他从古籍与文化得到的,也显然不仅是皮毛:“作为书香世家的后代,邓拓获得的显然不只是诗词书画的技能训练,而是一种历史文化精神的熏陶”。邓拓的人格显然与他所景仰和爱慕的历史人物如苏东坡、林则徐、郑板桥等不无共同之处,都是才华卓绝,但又都有过怀才不遇或者被误解被冤屈的经历。这样的经历没有让他们消沉,他们在诗词书画里寄寓着忧思。他们依然关怀着芸芸众生,忧国忧民的情结从来不会因为挫折而淡化。更为重要的是,他们的精神从来没有萎缩过。作为党内知识分子,邓拓与当时那些与时俯仰、见风使舵、欲擒故纵的政客和文痞不同,他有自己的政治见解与政治操守,人格上也保持了一定的独立性,他对现实保持了一种清醒的态度,由此发现了当时的弊病,从而对之进行批评。这种冷静的批评态度是他那些最具现实讽喻精神的文章的灵魂。
邓拓在政治见解上属于执政党内比较开明、务实而具建设性的一派,在指陈时弊方面,他的敏锐性与这种务实精神息息相关。因为前者,他才对那些不着边际、好大喜功、没有丝毫的实际效果的高谈阔论始终采取了嘲讽批评的态度。例如,以对浮夸风的批评而言,他就写有《一个鸡蛋的家当》、《说大话的故事》、《两则外国寓言》(《燕山夜话》)、《伟大的空话》、《专治健忘症》(《三家村札记》)等篇。在当时“大跃进”刚过去不久的情况下,文章的针对性是很明显的,其讽刺在今天看来也很尖锐而且有实际意义。邓拓大概想不到,他在杂文和讲话中的这些颇具建设性的意见,在不久后爆发的“文革”中被当成“有指挥、有计划”地发动向党进攻的罪证,他和他“三家村”中的朋友们将成为“文革”开始后的首批打倒对象,而且迅速扩大为震荡全国的残酷的文字狱。
艺术特点
短小精悍、针对性强是本文的重要特点。文章篇幅很短,但切中时弊,具有强烈的现实讽喻精神,体现了邓拓勇于针砭时弊、捍卫真理的宝贵品格。
寓教于乐,将深刻的思想寓于生动通俗的故事当中,深入浅出地表达出来,也是这篇杂文的显著特色。
第四篇:各国酒店开房小费潜规则!别把人家当乞丐!
各国酒店开房小费潜规则!别把人家当乞丐!
入住酒店,哪些国家需要给小费,哪些国家又不用呢。小培一一为你盘点。
1.亚洲国家 中国
众所周知,咱国内酒店没有给小费的习惯。不过并不是说咱们就没有这个传统,自古也有类似于小费的打赏风俗,名为“赏钱”,打赏的对象不仅是饭店的小二,还包括书僮、跟脚和小厮等等。
日本和韩国
酒店里一般不需要给小费,有的服务员甚至会认为给小费的做法是非常无礼的。
泰国
酒店必须付小费,给20-30泰铢即可。泰国普遍消费低,付小费并不心疼,劝大家这个钱就不要省,大大方方的给吧。不过要记住千万不能给硬币,因为在泰国,硬币是给乞丐的哦,别人会觉得你对他不尊敬。
新加坡
同样是东南亚国家,新加坡酒店并不需要给小费,付小费会让人误以为服务差。
印度
不给小费可能会被强迫索要。在酒店,每件行李若需要搬抬请给50卢比,每天则要给客房服务生200卢比的小费,放在床头就可以了。
在印度你可能会遇到被强迫要给小费的情况,比如在洗手间,会有人殷勤地给你递送纸巾,如果你很自然地接过来,那么接下去递纸巾的人会伸手向你要小费,给他10-20卢比就可以了。如果你真不想给,那么请不要随便接东西。
土耳其 在这个国家,如果你听到人家跟你说Bakschisch,意思就是让你给小费。酒店里,如果一点小费都不给被视为不懂礼貌,多少应该给一点。
2、欧洲国家
一般来说欧洲国家没有强制要求一定要给小费,因为服务费往往已经算在了你的费用中,如餐费等。不过真心给服务员,人家会很开心。
英国
虽说小费文化发展于英国,但是现在在英国小费意识并没有那么强,住宿如果住的是一般的酒店都不用给。要是住的比较高档酒店行李员每件行李1-2英镑,保洁员每天1-2英镑。
法国
旅馆里不一定非给小费,但客人也可留些小费在床头柜上。最好当面给,要不会被人家当遗失物还回来。
德国
不用给。但如果你要求工作人员提供了额外的服务,比如拿行李,送餐什么的,就需要给一点了。德国的纸币是从5欧元起印的,给两三块钱的钢鏰儿是打发乞丐的,有点儿不好意思,要给还真就是得给五块钱。
希腊
住旅馆的客人临走时要亲自把一定的小费交到旅馆员工手里,给提箱子的员工大约1欧元。
3、非洲国家
在非洲,小费是人际关系润滑剂。在酒店如果不支付每天1-2美元的小费,你的房间是不会被打扫的。
基本上,相对穷和落后的国家,给小费,越能能得到更多超值的服务,而这些钱对于我们来说真的不多。
4、美国和加拿大
给小费是不成文的规定,一定要给!
在美国、加拿大各种场合小费多如牛毛,如果你该出手时不出手,几乎寸步难行。上餐馆、旅行住店更是切不可忘记,否则遭人白眼不说,背后还要被诅咒祖宗三代;要不就是晚上回到房间里缺这少那,特别是卫生间里,纸到用时方恨少啊!
另外,提箱子的人为每件行李获得1加元,在美国则是1至2美元。每住一个晚上要给清洁女工1至2美元。住旅馆如不是三星级以上的,一般每天出门前放在桌上一美元即可,三星级以上则要数美元或更多。
入住酒店给小费,小费怎么给?
来自芝加哥某顶级酒店一看门人的建议。停车员
总的来说,停车员每为我们停一次车时,我们都应该付小费,停车员的小费标准通常是2到5美元。
行李员
行李员的工作非常繁重,给小费则体现出你对於他辛苦劳动的感谢。5美元甚至更多的小费很合适,以自己经济实力而定。
酒店前台
付小费的情况很少,当然这也不是不可以的。如果你感觉到客服是真心实意地提供了非常优质的服务,给小费也是可以的。
客房服务
每天5美元的小费很合适,因为你在酒店居住期间每天的清洁人员可能都不同。每天留下5美元,确保考虑到每个人,不要让工作人员因为轮班平摊小费而感到为难。
酒店餐厅员工
和在餐厅付小费一样,大约餐费的5%-10%。游泳池员工
对于那些为你付出的人给予小费是有礼貌的行为。所以高温时在游泳池有人给你递上的冰爽毛巾的时,你应该给予一点小费以示感激。至于给救生员小费倒是从没听说过。
不过如果你领着一大群小孩儿到泳池,那么你离开的时候给救生员付点小费也是可以接受的。
酒店看门人 有的客人选择到达酒店时给小费,有的人则是在离开时给小费。紧要关头可以让他们帮你预约某热门餐厅,这值得你的大手笔,5到20美元都是合适的。
特定情况下,你还应当考虑给酒店的其他员工给小费。比如说追踪失物辛苦奔波的安保人员。虽然你不需要给所有人小费。
温馨提示:
给小费需要方法得当,否则弄巧成拙。能尽量当面给,就当面给,再给对方服务员一个微笑,说声谢谢。别给硬币,最好是纸币,硬币是拿来打发乞丐的。给小费最好是在服务之前给,别留到服务之后。
第五篇:外婆的日用家当》中的前景化现象分析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析《瑞普•凡•温克尔》三个译本的翻译策略 增译法在商务英语汉译中的应用
美国价值观在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中的体现 中国的超前消费以及其对“八十后”的影响 网络语言风格的性别差异
The Religious Thoughts in The Pilgrim’s Progress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A Probe into the Spiritual Worlds of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原创Q 799 75 79 38 论《红字》的模糊性
麦都思眼中的中国宗教形象
(英语系经贸英语)从“口红效应”看中国文化产业的机遇 中西丧葬礼俗的对比研究
Pragmatic Empathy and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电影英文片名汉译的原则
一小时的自由,永恒的女权主义--评析凯特・肖邦的《一个小时的故事》 论《宠儿》中社区与逃离的关系
海明威心中的完美女性――论《永别了,武器》中的凯瑟琳形象 寻找自我——浅谈《宠儿》中黑人女性的解放 英语教学对认知发展的影响 从文化角度看英语习语的翻译
语境及其在提高高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中的应用 英汉感谢语的文化差异对比研究
从美学视觉浅析化妆品广告的英汉翻译
《绝望的主妇》中的中产阶级女性独立意识的研究 从《洛丽塔》看美国世纪中期的消费文化
On English Film Title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kopostheorie 化妆品品牌名称翻译审美与选词
On the Translation of English Impersonal Sentences 初探法律英语用词的准确性与模糊性
An Analysis of Hamlet’s Delay of Revenge in Hamlet 分析与比较中美电视新闻的娱乐化,及其未来的发展 从礼貌原则看中英委婉语的差异 《动物农庄》中的象征意义研究 英语中法语外来词对英国文化的影响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论英语中的汉语借词
理想与现实的距离——《麦田里的守望者》中主人公霍尔顿的求索之路 浅谈《红楼梦》诗词的文化意象翻译 母语负迁移对中学英语写作的影响
矛盾与挣扎的悲剧——浅析《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中的主人公艾米丽 Analyzing the Development of English Color Term and Its Chinese Translation
浅析《肖申克的救赎》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44 翻译美学理论下的唐诗英译意境美研究 45 论《亚瑟王之死》中的骑士精神 46 《理智与情感》的现实主义特征
对小说《野草在歌唱》的功能文体分析 48 从礼仪角度谈中西文化的差异性
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在《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中的应用 50 斯佳丽的性格分析
中西方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行为的文化差异
On the Application of Polysystem Theory In the Two Versions of Hamlet 53 《红字》中海斯特性格分析
高中英语听、说、读教学活动中写作融入模式的初探 55
高中英语新课标在xx中实施情况调查与分析 57 命案现场——阿加莎死亡观简析
The Analysis of Surreal Symbolism in Shelley’s Poetry 59 存在主义与海明威的“硬汉形象” 60 《远离尘嚣》人物分析及悲剧写法
西方吸血鬼与中国鬼的文学形象比较(开题报告+论)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Jane Eyre’s Chinese Renditions in Different Periods 63 商标翻译分析
英语新闻标题的前景化
《嘉莉妹妹》中男女主人公命运的对比分析 66 从爱情观的转变谈《飘》中斯嘉丽的成长历程 67 人称代词与情态动词在英语政治演讲中的人际功能 68 中式菜肴命名的文化内涵与英译
《永别了,武器》一书所体现的海明威的写作风格
The Transcultural Differences in the Translation of Commercial Advertisements 71 跨文化营销策略研究--以宝洁为例(开题报告+论)
On the Main Practice of the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the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73 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
从目的论看《红楼梦》中灯谜翻译
On Stylistic Features of Obama’s Victory Speech 76 《玻璃动物园》中的逃避主义解读
浅析《动物庄园》中极权主义形成的必然性 78 男权制度下的悲剧——论《德伯家的苔丝》 79 英语委婉语的内涵
从高校口译教学中看口译思维的重要性 81 从服饰看中西方文化差异与融合 82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任务型活动设计 83 小说《鲁滨逊漂流记》中的精神力量分析 84 内地与港台海外电影片名翻译的比较
老纽约下的女性悲剧——对《纯真年代》中两位女性的分析
Western and Chinese Marriage Differences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87 《月亮与六便士》中查尔斯•思特里克兰德的追寻自我
Jane Austen’s Views on Marriage Reflected in Pride and Prejudice 89 The Application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Oral English Class of Junior School 90 On the Translation of Children’s Literature in the Light of the Skopostheory:A Case Study of 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 91 《了不起的盖茨比》——论美国梦的破灭 92 Maternal Love in The Millstone 93 Advertising Language: A Mirror of American Value 94 论《喜福会》中母女关系背后的文化冲突
从《法国中尉的女人》看约翰福尔斯的女性主义思想及其局限性 96 马克吐温小说的语言特征
基于中西文化差异的翻译策略研究
从目的论的角度比较研究《茶馆》的两个英文译本
从中国戏曲《梁祝》和美国音乐剧《妈妈咪呀》的比较看中美文化差异 100 论基督教对信徒的影响分析
Angelic devil: an analysis of the image of Catherinein Wuthering Heights 102 《雾都孤儿》中的女人们——试析狄更斯的女性观 103 中西方文化背景对理解隐喻的影响 104 从隐私权看中西文化差异 105 中美肥胖问题比较研究
《阿甘正传》承载的美国青年价值观 107 体态语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108 维多利亚时期简爱与苔丝的不同命运
Pragmatic Empathy and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110 试析《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讽刺艺术 111 “红”的中英对比及其翻译 112 英汉音节结构对比
论电影《芝加哥》中的格雷马斯叙事模式
教师角色的转变与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115 商标翻译中的功能对等 116 从《红字》看霍桑的政治观
女性意识的苏醒--对《愤怒的葡萄》中的约德妈妈形象的分析 118 母语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迁移
英语中源于希腊罗马神话主要神祇姓名词汇的认知探索 120 语用合作原则及礼貌原则在商业广告中的有效运用 121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幽默的比较
The Seven-Eighths of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an analysis of “Iceberg Theory” 123 英汉动物习语内涵意义的文化差异
尤金•奥尼尔《榆树下的欲望》中伊本的悲剧命运分析 125 从女性意识的角度解读《荆棘鸟》中的女性形象 126 《老人与海》中的和谐关系 127 从《在路上》看“垮掉的一代”
试比较中美中学历史教育中历史思维的培养
集体主义和个体主义视角下的中美家庭观
Deep Sorrow and Firm Faith--An Elucidation of William Wordsworth’s Nature View through the Exhaustive Analysis of the “Lucy Poems”
官方语言中的中国英语分析--从目标人群接受性角度谈起 132 中学英语互动教学研究
A Contrastive Study of English and Chinese Gratitude Expressions 134 目的论指导下《页岩》英译汉中的词类转译现象 135 《睡谷的传说》中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A Cultural Analysis of Love in The Joy Luck Club 137 浅论英文原声电影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电影《喜福会》反映出的中西家庭价值观的差异
对乔治艾略特作品中的独特女性意识的研究——以《米德尔马契》为例 140 目的论下进口汽车说明书的翻译研究 141 从文化差异角度来分析习语的翻译
论《喜福会》中双重文化对母女关系的影响 143 英汉委婉语中体现的文化异同
用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分析网络聊天室会话的含义 145 从文化翻译观看异化与归化的相对性 146 对大学课程中“旅游英语”的教材分析
Etiquette and Protocol on Intercultural Business Negotiation 148 普通话对英语语音的迁移作用 149 中英文新闻标题的差异
《水浒传》两个英译本中称谓语的翻译对比研究 151 析《麦田里的守望者》霍尔顿•考尔菲德的性格特征 152 Analysis on Ambiguity in The Scarlet Letter 153 从功能主义角度分析汉语广告语英译 154 城市公示语的翻译研究
155 从归化和异化的角度看《功夫熊猫》的字幕翻译 156 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对比
157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58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阶级面面观
159 On the Differences of Rules for Eye Contact Between the East and the West 160 论文化差异在好莱坞电影《功夫熊猫》中的表现 161 运用“第三空间”解析《女勇士》中的文化现象
162 从韦恩•布斯的修辞理论角度分析《爱玛》中的修辞手法 163 简析文化意识在高中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 164 从《蝴蝶夫人》到《蝴蝶君》的蜕变 165 从目的论看《长腿叔叔》的中译
166 中西文化差异对商务礼仪的影响及对策
167 悲剧英雄—赫尔曼梅尔维尔笔下的比利巴德形象分析
168 An Embodiment of Virtue---A Moral Insight into the Image of Tess 169 一项有关影响中国学生英语听力理解的因素的调查研究 170 大学英语教学中积极情感的激发 171 翻译腔成因浅探
172 论跨文化交际中的体态语 173 裘德悲剧成因的分析
174 汉英习语翻译中文化因素的处理 175 汉英谚语中关于文化价值观的比较
176 “理想化”和“反理想化”--《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主题辩析 177 英汉习语渊源对比及其常用分析方法 178 从文化角度浅析中美两国幽默的特点 179 《黛西米勒》中道德冲突的表现分析 180 浅析《库珀尔街》中英语过去时的翻译 181 中美婚姻时间选择的对比研究
182 The Analysis of Promotion Strategy of L’Oréal in China 183 对《傲慢与偏见》中贝内特太太及其女儿们的人物评论 184 从中国传统民居乔家大院和西方哥特式教堂看中西文化差异 185 The Religious Thoughts in The Pilgrim’s Progress 186 马克·吐温的短篇小说的文体分析 187 多元智力发展与外语教学
188 农村初中英语课堂中的纠错反馈
189 Effects of First Person Narration on Thematic Expression in Araby 190 《雾都孤儿》中批判现实主义写作手法分析 191 从“信”“达”标准分析英译药品说明书中存在的误译 192 语音歧义和语义歧义的语言学分析
193 对《儿子与情人》中的自然环境描写的研究 194 从文化差异视角看英语新闻标题的翻译 195 从影片《刮痧》分析中美文化差异和冲突 196 动物习语中文化意象的比较与翻译
197 The Name Translation in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198 透过《马丁•伊登》看杰克伦敦对超人哲学的矛盾心态 199 从《嘉莉妹妹》看德莱塞的女性观
200 试用标记模式理论分析广告语中的语码混用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