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每一次认真的付出,都照亮你的人生路美文
我有次做头发,做到差点崩溃。
我们小区门口的理发店,我晚上7点去的,想着烫染一下,顶多仨小时。谁料活活折腾到了夜里一点——因为理发师姑娘太太太认真了。
我说稍微修下发型就好,她说必须修剪到位,然后隆重地修了半小时。接着各种卷,各种药水,各种洗晾蒸。
进行到一半时,我眼睁睁看著其他客人都走了,开始恳请她缩水下服务——少弄几个杠,少蒸五分钟,差不多就行啦……她不同意。一分钟都不肯少。
到十二点多,我俩的话题基本干涸了,我困成了渣,她还非要免费给我加做个营养。我拗不过她,只好做。
那天我回到家已经一点多,老公半梦半醒中问:怎么才回来?
我疲惫地说:理发师敬业得令人发指,以后再也不去她家了。
当然,这想法很快就变了。因为那是我做过的最好看的一次头发。时间越长越好看。
现在那姑娘已成了我的固定理发师,我每次做头发必去找她,而她也从没让我失望过。
她家生意特别好,总有客人在排队。我有次问她什么时候是淡季。她微微一笑:我这里每天都是旺季。
我做杂志主编时,有次广告部总监接了个房产广告,需要找记者给对方公司老总写专访。
我想安排小黄去。广告总监大力反对,说不行,上次她的采访写成一坨屎,害我们差点丢单。我说当时小黄不是正失恋嘛,没心思工作,其实人家挺才华横溢的,你看她后来写的专访都很强大。
总监摇头:不用她,她发挥太不稳定,我不想冒这个险。
于是只好换了个男记者去。
那家伙跟房产老总聊得情投意合,回来就定了套小房子,人家给打了九六折,让他省了小三万。而且后来广告总监每次有重头软文,都指名道姓找他写。
我至今都认为小黄不差。但“不差”和“值得托付”中间,还隔着尽没尽力、稳不稳定。
别人每交给你做一件事,都是一次期望,一次信任。你辜负了,可能就没下次了。尽力了,也许好运就来了。
其实,不管什么职业,要想旺起来,不二法门都是:把别人交给你的事做到最好。
无论对方的期望值高不高,你都要回馈最好的结果,别偷懒,别玩心机,别太算计,全力去赢得对方的赞许,这样,你才能留住这个人、这份钱,以及其他意想不到的东西。
一个开公司的朋友,有年大年三十要了桶矿泉水,那个送水工态度超好,进门乐呵呵地给他们全家拜年,换完桶后还拿自带小手绢把地上的几滴水擦了。朋友挺欣赏,年后就把他招到公司当司机了,待遇翻了近一倍。
——其实朋友本来没指望送水工能给拜个年,就像我也压根没想让理发师姑娘弄那么细致,他们就算随便做,我们也没意见。但人家就是做到最好了,所以超额回报也就来了。
当别人对你感到满意甚至惊喜,自然就会愿意把下次、下下次机会再给你。所以,就算别人说“差不多就行”,就算你心情不太好,就算你完全可以应付了事……也请尽己所能把事情做好。
你的生意旺不旺,你的事业旺不旺,你的人生旺不旺,很可能就取决于此。
你每一次认认真真的付出,都照亮着你人生的路。
第二篇:每一次付出,都不会白费美文
初二上学期,也许是开始了青春期的叛逆,在初中阶段最重要的时候,我竟然迷上了网络游戏,终日晨昏颠倒。终于在那个虚幻世界里迷失了方向,以前信心满满的自己,到期末考试的时候,各科成绩都亮起了红灯。就像一个晴天霹雳,让我感觉自己已处在悬崖边上。父母告诫我现在悬崖勒马还为时不晚,逼迫我给自己制订了一个60天的暑假计划。在父母的监督下,我不断努力弥补拉下的功课,终于在初二下学期的入学考试时以优异成绩找回了曾经的自信。
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发明大王爱迪生也说过:“成功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这些都告诉我们,无论是天才还是普通人,要想取得成功,都需要用汗水去浇灌。
方文山曾经一文不名,却凭着自己的不断努力,将灵感变成一首首脍炙人口的歌词,成了最红的歌词作家;刘翔凭借自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艰苦训练,终于在奥运会上一鸣惊人,为国争光;袁隆平数十年如一日在田间风吹雨淋,终于培育出足够养活更多人的新型杂交水稻;商界传奇史玉柱当年卖脑黄金赚取5。6亿,但欠账拖垮了他的商业帝国,经过几年的蛰伏之后,他依靠“脑白金”和“征途”重新崛起,被誉为当代中国企业界的传奇人物……
我很喜欢一个故事:一个孩子听说爬上高树就可用手触摸到美丽的月亮,于是怀着神往开始学习爬树。吃了不少苦头,常常摔得鼻青脸肿,孩子學会了爬树。虽然一次次爬上高树,他却没有一次能摸到月亮。稍长大后,再次失败的他却高兴地说:“我知道,哪怕爬上世界上最高的树,也触摸不到月亮。但我要感谢自己这些年近乎荒唐的想法和举动,它不仅让我学到了爬树的本领,还让我拥有了强健的身体和敏捷的身手,更重要的是,让我拥有了一颗向上的心,让我明白了生命中的每一次探索,都不会白费功夫。”
“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在你付出努力时,汗水就不可能白流,那是你正在为自己架设一座通往成功彼岸的桥梁,为自己打开一扇充满希望的大门!
第三篇:你的付出,不会一无所获美文
我们都是普通人,没有足够的智慧去选一条没有曲折的康庄大道走,只有不断地尝试,不断地试错,然后回头重新开始,才能换得一点点的进步。
我的朋友S,从小就喜欢动漫,又常年受动漫和日剧的熏陶,能够听得懂大半的日语日常对话。大三的时候,她突然下定决心要学日语,当时我们都吓了一跳。在常人看来,为了更方便看动漫和日剧而学习日语,这个理由未免过于牵强和不着调,更何况,是在字幕更新如此及时的现在。
她去报了日语学习班。本来喜欢赖在床上抱着电脑刷新番的她,一周三节课,一次也没缺过;清早起床,去寝室楼下背日语单词,光是五十音,就反反复复背了一个月。
我们起初以为她只是一时兴起,却没想到,她一直坚持到了大学毕业。毕业前,她去考了一次日语二级,没考过,也没有从事任何和日语有关的工作,回了老家,在家人的安排下,去了一家报社。
我在朋友圈里看到她更新的状态,她说自己每天跑新闻写稿子忙得不亦乐乎,便以为她早已淡忘了日语,打趣说:“你看看,若是大学那两年没有抽风去学日语,把时间用在正经地方,你现在说不定在读研究生或者已经有相处得很好的男朋友了。”
没有料到,她却回答:“我一直都在学日语啊,毕业之后也没有间断过。”
我不禁好奇:“你住在三线城市,大概一年都见不到几个日本人,当地也没有日企,你又那么忙,还要学语言,不累吗?有用吗?”
她回道:“其实我没想太多,最开始,确实是因为想要追新番,可是学到后来,真的对这门语言感兴趣,就一直坚持了下来,倒是没觉得有多累。至于有没有用,也没想太多。”
我一直以为,在家是乖乖女的S,会在25岁之前结婚,却没有想到,去年年底跟她联系,她告诉我,已经申请了日本的大学,打算出国留学。
我震惊道:“你居然自学到了可以申请学校的程度?”
她笑说:“也不算完全自学,一直在上课,只是需要平时多花点工夫。”
我没有再问她,为什么一定要去日本。从我认识她开始,她就是日迷,熟悉每一季的新番,喜欢看日本文学,只是我惊讶,一个姑娘居然可以花5年的时间,不声不响,朝着自己的目标坚定地前行。
在她走之前,我去送行,看到她房间里堆着满满的日文单词书、语法书、原版的日文小说,还有一张又一张的试卷和稿纸,写满了她的笔迹。S在屋里收拾行李,眉眼间,是终于如愿的安然。
十几二十岁的时候,人总会迷茫,想要做某件事,不敢去尝试;喜欢某个人,也不敢去追,所担心的无非是,害怕付出了满腔的热血和期待,却没有收获想要的结果。
我今年年初跳了一次槽,在别人眼中,我做得很不错,只花了一年时间,就跳槽到业内前列的公司。可是我知道,自己整个人都陷入了无边无际的恐慌和焦虑当中,之前积累的,在新公司大都没有用处,而我在接触新的工作内容的时候,发现自己了解得太少。
有前辈劝我说,知道自己不足,就花时间多学一点啊,慢慢来就好。我却迟迟没有行动,因为心里想的是,别人都在大步狂奔朝前跑,我现在回头去学习行业基础知识,有用吗?而迟疑的结果是,在跳槽后的前几个月,我压根儿做不出任何东西。
过了好久,我才渐渐意识到,那些以为没有用、以为付出没有回报的想法,都不过是急功近利的表现,是不愿意脚踏实地地去学习、去积累,因为觉得那太耗费时间。
可是,我们本来就无法预料,自己此时做的事情,对未来的方向和路途有多大帮助。
我们都是普通人,没有足够的智慧去选一条没有曲折的康庄大道走,只有不断地尝试,不断地试错,然后回头重新开始,才能换得一点点的进步。
不要在意自己的付出什么时候会收到回报,你只要确定,这件事是你想做的,那就够了。至于什么时候能够真正修得正果,与其整日焦灼不安,不如顺其自然,多思考,多行动,总比无意义的迟疑和观望要好。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一无所获的付出。我终于不再抱怨,开始看一本又一本的专业书——这种踏实的成长,让我分外安心。
第四篇:你的认真,虽败犹荣美文(推荐)
刚毕业那会儿,去一家单位面试。前台的姑娘说,请您在会议室等一下,老板在开会,一会儿就来。我正襟危坐,因为感觉门随时会被推开,如果我四仰八叉躺坐着,老板进来后对我的第一印象就不好。
5分钟过去了,没有人来。20分钟过去了,还是没人来。我就开始怀疑,为什么呢?是不是这个会议室有摄像头,在另外一个屋子里,老板正在看这个面试者在没人时的表现?我再次把腰杆儿挺得笔直,想象着这并不是一间空会议室,而是有无数双眼睛在注视着我,考验着我。
终于等到老板进来:“你好,抱歉,让你久等了。”我心里暗暗想,刚才表现不错,远程监督这一关应该是通过了。
后来我自己当了部门主管,也开始招人。有时候手头正好有一件事在忙,就跟负责人事的姑娘说:“你让他在会议室等一会儿。”本以为是5分钟就能解决的事,一看时间,50分钟过去了。
匆匆赶到会议室,发现应聘者一丝不苟正襟危坐。“你好,抱歉,让你久等了。”对方大都保持着挺拔的身姿和外交官般的仪态:“没关系的。”
后来,我跟一个同事聊天,说到面试心理。她说,我跟你一样,等人的时候总觉得有个摄像头在监视我,是将要见面的人在考验我,所以我会特别认真。可是,实际上,面试官真的很忙,真的没有时间假装开会,先在监视器里观察你40分钟。
为什么要早到,别人是否会在意?大部分人的回复是“不急,不急,慢慢来”,反正来晚可以找到一百个借口,但准时到只要一个原则就够了。
我自己会通过对方是否准时来评判这个人的特质。总不准时的人不可信,经常不准时的人想太多,偶尔不准时的人生活稍有凌乱,从来不会不准时的人极有自制力。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被派驻外地的一个办事处。办公室三个人,我和阿明是从总部派来的,加一个香港人标哥。规定是9点上班,我们三个人里,标哥是8点到,我是8点40分到,阿明一般是10点半到。
我几乎每天上午进办公室的时候都能看到标哥坐在电脑前,我老远就跟他打招呼:“标哥,早!”标哥一直很照顾我,后来我从那个单位辞职,标哥还跟我联系过几次,给了我一些机会。标哥跟我说:“我觉得你很认真,所以我愿意帮你。”
我问他:“是因为早到这件事吗?”
“也不完全是,就是看你一直在好好干活。”
我趁着这个机会就问他:“标哥,你为什么也一直早到?”
标哥说:“我们香港人说,打一份工,挣一份钱,就要对得起这个老板,对得起这件事。虽然在单位也没事,但万一有事,我在,就够了。”
这不是认真不认真的问题,这是职业化的态度。你尊重你的职业,别人才会尊重你。
认真和不认真其实都是做给自己看的。往往你的认真,只有你自己知道。但是这一点,却至关重要。能想明白这一点,就不用担心到底是否有人在摄像头里监控你,是否有人要求你按时到,是否有人盯着你的考勤。因为即便这些认真没有被看到,它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你,让你成为更好的人。
认真是让自己完整的一种方式,即便是没那么成功,没那么伟大,认真本身就是一种值得称赞的美德。而且,虽败犹荣。
这种品德,你值得拥有。
第五篇:每件事都关乎你的一生的美文摘抄
一位朋友喜欢玩扑克算命的游戏,凡被他算过的,都觉得他算得非常准,他甚至通过牌的点数,来推测某人的人生道路决定于哪一年的某一件事,令被算者点头敬服狂称神人。
看着他凭此技在各种场合成为中心人物,被美女们众星捧月地拱围着,我甚是羡慕,也想跟他学习几招,以图星星跟着月亮走——沾沾光。
他说:算命,如同读书一样。每个人读书,都只读自己感兴趣的书,所谓读书读自己,无非是取得自己心灵的认同。我这种算命法的诀窍也在于此,只是将一个问题抛给对方,让对方自己在自己内心去寻找对应的事件。比如说,他抽出一张红心5,我就故作神秘地对他说:你的人生道路,决定于五年前的一个选择。对方就会自己寻找五年前我究竟做了什么选择?谈恋爱、结婚、取得文凭、结束一段恋情、生病、第一次认识某人、参加工作、辞职、拿驾照、考试不及格等等,奇妙的是,每个人都能找到一个对应点,来说明自己的今天,与五年前那件事,有直接的联系。
听了他的诀窍,我心中突然一震。反复思量他的话,发现他这个秘诀的背后,潜藏着一个比扑克算命秘诀更大的秘诀——我们所经历的每一件事,其实都关乎我们的一生。
在通往今天的人生道路上,我们每天都在做着选择,像二进制数码或电脑游戏的选择程式一样,我们每天都在脑海中按动那一个个看不见摸不着却实际影响着我们生命进程的按纽,这些按钮,是打开一个又一个的人生之门,将我们指向不同道路的可能性。如同郑钧在歌里唱的那样:我们的悲欢就在一念之间,天堂和地狱每天都在身边。
这有点像电脑中的“虚拟人生”和“长成史”游戏。玩家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做着各种是与否的选择,通过一件件穿什么衣服吃什么食物养什么宠物读什么书玩什么游戏之类的琐事,引导游戏中的主人公或变为令人尊敬的绅士,或变成举止粗鲁的粗人;或变为文静温婉的公主,或变为刁滑邪恶的巫婆。在一个个是与非的选择中,一个个人生就被定格了。
而更可怕之处还在于,我们对每一种选择所产生的后果,不能有一个清晰明确的认识,何者通往善?何者通往恶?何者通往幸福?何者通往痛苦?何者是安全?何者是危险?皆因其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明,而显得令人不敢轻视。
汶川大地震前,我的一位朋友与人结伴自驾去映秀,中途在路边农家乐吃饭,饭后上路时,与老板为是否多收了一瓶啤酒钱而发生争执,同行的伙伴劝他算了,几元钱的事情,不必计较。这时他就面临一种选择:要么查清楚;要么不清不楚,走人!较真的性格让他选择了前者,经过查找,终于搞清,是老板把邻座的酒瓶搞混了。他为此耽搁了五分钟,他也因此,在大地震来临的那一瞬间,没有开车上百米外的大桥,而他那位心急的同伴的车,正好开在桥中央……
人生中有许多偶然得近乎琐碎的小事情,在冥冥中决定着我们一生的走向和结果。当我们明白这个道理后,是否对自己生命中的每个细节和选择,多一分庄重与小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