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敬畏自然,尊重生命
敬畏自然,尊重生命
“5·12”这三个完全不同的数字深深地烙刻在了中国人的脑海里、鹤童人的心中。生命因为救护而伟大、生命因为祭奠而永存„„在这一天,鹤童人集聚,一起以生命祭奠生命,为汶川祈福。
敬畏自然,’敬”是心怀对高山流水的虔诚而不是流于表面的恭维;”畏”是灵魂深处的震颤而不是软弱的恐惧。人类最伟大的艺术家,也雕琢不出喜马拉雅的雄峻,亚马逊河的奔腾婉转;最有威信的政治家,也统治不了阴晴圆缺与繁星璀璨。有一个现象值得我们深思,在我们对自然表现出集体性的狂妄和疯狂掠夺时,科学家们——即那些离真理最近的人,更多地选择了谦逊。牛顿在后半生已无心致力于科学,而是在神灵的世界里潜心。这说明了什么?也许在宇宙深处,科学和神灵本就是一体的。我们现在所深信不疑的科学,就是自然界的神灵,就是自然界一条条精妙绝伦的定律。人类的每一次进步就是对自然的一次成功模仿。那么,我们又怎能不去敬畏这一位赐予我们生命,教会我们发展的智者?我一直深信,是自然的伟力引领着我们前进的方向,在我们无知时教给我们它运作的定律,当我们错误地滥用了这些定律时,它用灾难的方式给我们以警示。
只有敬畏自然,在敬畏的基础上获取自然的赠予,我们才能以最和谐的方式与自然相处。不得不感叹东方哲学的玄妙——天人合一。中庸之道,应该是对自然的敬畏和对自然的利用最智慧的结合。
如今,汶川地震已过去七年,长照联盟也走过了七个年头,先后历经“5.12”汶川地震、“4.14”玉树地震、“4.20”雅安地震、“8.03”鲁甸地震,加上“4.25”尼泊尔地震,七年,五次救援行动,救灾范围从国内跨越到国际!鹤童人的实力与大爱在抗震救灾照护中彰显,5月12日鹤童尼泊尔救援团队将再次出征。奉献人道主义大爱,为在尼泊尔地震中罹难的万千灾区孤老孤残提供志愿照护服务。
第二篇:尊重生命敬畏自然(共)
尊重生命敬畏自然——养龟人
养龟人不以追求金钱为最高目标,而以探寻龟的自然密码为最大快乐。
养龟人崇尚科学,遵循自然法则,为龟创造最佳生存环境。
养龟人致力于研究龟的本能的最高表现,研究龟的体力、智力、运动、栖息、食性、生长、婚恋、繁育、疾病、死亡......养龟人用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去感受和理解龟的世界与人的世界。
养龟人从龟的奇异的生命历程中,感悟人生的真谛。
养龟人敬畏生命,善待生灵,迷恋生命的美丽而创造了美丽。养龟人心清如水,忍耐清贫、寂寞和辛劳,为龟的种群的繁衍,为保护濒危物种,作出微薄的贡献。
不论风云变幻,潮起潮落,养龟人不变的是心中的那份执著。
那生生不已的龟的生命,是养龟人生命的延续。
——张景春《养龟日记》
第三篇:尊崇自然 敬畏生命
尊崇自然 敬畏生命
自然不可改良,生活可以选择。选择绿色生活,选择手帕茶杯。人类离不开花草,就像婴儿离不开母亲的怀抱。
少用纸巾,重拾手帕。——保护环境最直接的办法。每人每天少用一张纸巾,全国每天就可以保护4万棵10岁左右的大树。
有限的资源,无限的循环。珍惜自然资源,共营生命绿色。
组员:毛文君 夏怡雯 李秀珊
第四篇:教育,是让人能懂得尊重生命,敬畏自然
教育,是让人能懂得尊重生命,学会敬畏自然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首先祝全体同学在家学习的日子能心有所想,行有所获,也祝全家幸福安康!春天来了,冬天过去了,让我们共同期待更好的明天吧!
疫情肆虐,我们的生活因为新型冠状肺炎的严重疫情而变得灰暗。即使是春节期间,也没有了热闹,有的只是冷清。面对疫情,很多同学做到了不走访不聚会不传谣,特殊情况外出也能做好防护。这是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的负责。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心中有纲,承担应该承担的责任。
亲爱的同学们,疫情当前,请敬畏大自然之道。要知道,疫情的出现不是意外。不管是2003年的非典,还是今天的新型冠状肺炎,这些都不是意外,而是大自然在用一种极端的方式警告人类:自然环境破坏了,我们将无法生活;社会环境毁了,我们将无法生存。现在,健康活着,自由出行显得如此的珍贵。来势汹汹的疫情在用一种我们不喜欢但又不得不接受的方式唤醒我们的敬畏之心:对天道的敬畏,对地道的敬畏,对人道的敬畏,对世道的敬畏。心存敬畏,方能行远。“敬畏”是指既敬重又害怕。现在很多人与“敬畏”可谓是渐行渐远,很多问题的发生也是因为少了“敬畏”二字。一个人只有常存敬畏之心,才能更好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净化自己的心灵、完善自己的品德、增长自己的智慧。
亲爱的同学们,疫情当前,请敬畏英雄。他告诉大家“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而自己却义无返顾的奔赴武汉前线。他是因为新型肺炎疫情“出山再战”的战士,84岁的钟南山院士。她说:“武汉有需要,我随时带队前往”,“国家的大事,自己义不容辞”。她是73岁的李兰娟院士,她的除夕之夜在飞机上度过。武汉金银潭医院,抗争肺炎的最前线,院长张定宇一瘸一拐地走在院外。已经三十多天了,他凌晨两点刚睡,四点又要爬起来,处理各种突发事件。他知道,他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他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病人。但少有人知道,他身患渐冻症,双腿肌肉已经萎缩。而他那同为医护人员的妻子,已经被感染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另一家医院隔离。他说:“我很内疚,我也许是个好医生,但不是个好丈夫。”但他也说:“如果你的生命开始倒计时,就会拼了命去争分夺秒做一些事!”
国家需要,他们从没犹豫过......“妈妈是军人,有需要就要上!”“不能陪我看雪,那你答应一定要平安回来。”这是一位要出征武汉的军医与女儿的对话,话里有她对国家的承诺,也有女儿希望她能兑现的承诺。除夕夜,陆军军医大学医疗队员刘丽随队支援武汉当天,她准备去外地看女儿,在机场过了安检被紧急召回后,当晚就登上去武汉的飞机。
疫战需要,她们舍小家为大家.......火神山医院建设者说:哪有什么定点,一天只能吃两餐。“年前想去换个发型,结果还真‘如愿’了.”为了避免交叉感染,女护士剃了光头。几天连轴转的高强度工作后,女护士的脸上布满勒痕。得知同行好友感染病危,他泣不成声。好友倒下了,工作还得继续,因为他是医生。与病毒厮杀了一天,一群医务人员合衣就地而睡,这是最美的睡姿。那些白衣天使,其实也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与前辈们并肩,跟死神抢人,这是最有力量的青春。“我自愿报名,不计报酬,无论生死”一封封请战书、一个个要求上抗疫一线的人。
疫魔面前,他们是最美的人儿……
这世上,哪有什么天生的英雄。只是因为有人需要,才有人牺牲自己成为英雄。
因为疫情的缘故,河南省教育厅已经决定推迟开学的时间。希望同学们不会因为这个非常时期的非常安排而变得懈怠与慵懒。之所以有这样的担忧,是基于我经历过2003年非典疫情。当时学校也停课了,很多学校连期中考试也取消了。于是,很多同学因此放松了学习,那一年高考中,很多同学就因此影响了成绩,错过理想的学府。
作为一名教师,我得提醒你们,疫情过去的时候,大家都会回头审视今天的自己。希望那时的你们没有太多的遗憾。世上没有后悔药,人生最大遗憾之事:我本可以,只是没有好好坚持与努力。慎独,才是一个人最高级的境界。独处做什么、怎么做,做到怎么样最能看出人与人之间的差距。自我管理与时间管理决定非常时期的学习效果。你的未来你做主,你的未来你负责。疫情过后,你的生活是否能春暖花开,终究要看你今天的自律与努力。
以往父母老师不准你们触碰的手机电脑将成为你“停课不停学”的必备硬件,教育局、学校与老师们已经竭尽所能为全体同学提供最好的网上学习方式与学习资源,并在不断的优化中。初三2月8日,其他年级2月10日也启动线上教学,如果屏幕那端的你,人在心不在心不静,学习浮躁不投入,甚至见缝插针聊天、看八卦、打游戏,或是穿着睡衣,躲在被窝里、瘫躺在沙发椅上,漫无目的,漫不经心的拿着手机进行所谓的“网上学习”。这样的学习只是应付,这样的应付会让你的未来也充满未知的“疫情”。所以,疫情当前,请珍惜吧。
亲爱的同学们,疫情当前,请珍惜生命。从大年初一走上疫情防控一线,到大年初六倒在工作现场,从发病到离世,仅仅67分钟,山东淄博48岁的干部于正洲走得太匆忙。抗击疫情连续工作15天,56岁的湖南省卫监局局长张辉突发心梗去世了。“一定要守好卡点!”,这是新疆乌恰县公安局年仅37岁民警苏莱曼·巴马丁生前留下的最后一句话。他们,是累死的。因为疫情累死的人还有很多很多.......北京首例新冠肺炎患者,21日到医院就诊,22日确诊,27日病情恶化,经抢救无效死亡。从确诊到死亡,仅仅隔了五天。在旁人的眼中,今年50岁的他根本就不属于易感染人群。2020新年的第一天,他在北京某运动场发文称:“操场跑道。动起来,不负韶华。”而他生前发的最后一条朋友圈,是1月6日,北京的第一场初雪并赋七绝一首,名为《桃花雪》。他被确诊后,有朋友与其联络。他还安慰说,相信自己会慢慢好起来。就在他病逝的当天中午,有人致电于他,他说自己已在康复中。谁知,晚间就病逝了。他,是病死的。因为疫情病死的人还有很多很多……。看,人生如此无常,生命如此脆弱。所以,我们要珍惜每一天,努力做好我们应该做的、能做的每一件事。
亲爱的同学们,疫情当前,请珍惜在家学习的机会。相比那些在疫魔面前累死的、病死的,我们主动多做点不算什么、我们主动多学点不算什么、我们主动多付出点不算什么。非常时期、非常事件前面,最能看出一个人的优秀。珍惜学习机会,好好学习,他日长大,若遇国家有需时,我们也能成竹在胸,像钟南山爷爷、李兰娟奶奶那样,有足够的本事为国做贡献。疫情凶猛,但黑夜里总有温暖的星光。那是白衣天使们的铿锵誓言,是无数逆行者伟大的背影。我们还是学生,暂不需要冲在一线,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所以更要珍惜“停课不停学”的日子,真正静下心来学习。
希望每一个学子把书房变成课堂,把客厅变成运动场、把厨房变成劳动园。停课不停学,延期不延学,让我们做学习的主人,以网络同步教学的上课时间为作息基本标准,早晚适当增加休息与自学的时间。网上学习时,做到固定时间、固定场所、固定收听收看方式,要集中精力,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学会归纳整理。每天要结合学习内容进一步巩固复习,集中开学后学校将组织假期学习效果的检测。停课不停学,线上教学已如期而至。心动马上行动,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2020的开篇,我们经历了太多太多的意外。澳大利亚森林大火、美国乙型流感、东非蝗灾、土耳其地震、阿富汗坠机、科比意外去世、中国的新型冠状病毒……命运不可测,请敬畏请珍惜,在这长短不一的人生中,不浪费每一分每一秒,心存敬畏,行必珍惜。我们坚信,所有的努力都在为自己的未来加油、为武汉加油、为中国加油。我们坚信,未来会更好、武汉会更好、中国会更好!
第五篇: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
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
---------《生命 生命》教学反思
吉安市思源实验学校
彭英
“一粒貌不惊人的种子,往往隐藏着一个花季的灿烂;一条丑陋的毛虫,可能蜕变为一只五色斑斓的彩蝶。因为,生命本身就是一桩奇迹。”
——杏林子
“除了爱,我一无所有。”——杏林子
杏林子我国台湾著名作家,在信念的指引下,通过自身的努力,战胜了病魔,战胜了自己,取得了自己生命中的一项项辉煌!她的人生令我们每个人肃然起敬!
《生命 生命》是杏林子的一篇精短美文,表达了她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思索和决心与命运奋力抗争的坚定信念。“我不知像我那样既没有念过多少书,又瘫痪在床上的病人到底有什么用?我活着到底是干什么?仅仅为了自己受苦、拖累家人吗?我真的要在病床上躺一辈子,永远做一个废人吗?”——这是杏林子曾经最真实的想法 然而,杏林子在一番极痛苦的挣扎之后,悟出了人生的真谛:一个人无论地位高低,无论身份贵贱,无论身体健康与否,都可以体现出自己的生命价值!
在《生命 生命》一文中,开篇就摆出了作者自己长期以来思索的一个问题:“生命是什么?”其实,这就是作者在思考:我的生命意义究竟何在?我为什么活着?我这病残的身躯存活在这世上有什么意义?„„也许是饱受病痛折磨的人特别敏感吧!世间的万事万物总会引起作者的无限联想。飞蛾求生,是“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求生的固执。这是一个生命生存的尊严和权利!这使得作者大为“震惊”,忍不住放了它!这震惊,不仅仅来自于一个小生灵的抵命抗争,更来自于对一个独立生命的敬畏!瓜苗生长,是“冲破坚硬的外壳,没有阳光,没有泥土”。两个“竟”,不啻于两声对生命奇迹的惊叫,不啻于两声对生命不屈的赞美!“静听心跳”,似乎平淡了些可分明是作者发自内心的强烈呼唤!
在我看来,飞蛾、瓜苗,就是作者自己生命的投影,意味悠远的是下面一句: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是白白糟蹋这只有一次的宝贵生命?还是好好使用生命?让我们读者也对生命尊重和敬畏。课前我就和孩子们共同查阅了有关杏林子的资料,一种紧迫,一种焦急,一种责任,油然而生,让孩子们也萌生出一种对生命的探究。同时在上课一开始再次重新走进这位作家,为课文的学习奠定了感情的基调。
这篇课文对四年级的学生有点难,不是难在把课文读正确、通顺上,而是理解重点句子。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较多,而学生的生活阅历和积累又相对较少。如何让学生从文中普通的事物中感悟生命的含义,体会杏林子对生命价值的追求,对命运不幸的不屈。如何让这两个“生命”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田,这才是真正的难点。
在教学中,我采用不同形式的读,并步步推进。初读,感知文章三个事例;寻读,找到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悟读,结合句子谈理解、谈感受。一切的读都是为了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使学生入情入境,直接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在整个教学片段中,我非常注重每个学生的感受,以激励为主,敏锐地捕捉其中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创设情境,用经验催生感情。以体验感悟为主要教学策略,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与作者一道感受生命的珍贵,领悟生命的真谛。学生通过感悟语言,想象画面、角色置换理解了一只弱小的飞蛾、一粒小小的香瓜子对生命的热爱。并通过诵读生命的格言,探究思考生活中像杏林子一样珍爱生命的人还有哪些?在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书写生命的感言,将读写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感受生命的美丽,对生命的尊重与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