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略谈小学语文作业教学的减负增效
略谈小学语文作业教学的减负增效
摘要:教育应当使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接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去负担。做好学生语文作业减负工作,直接关系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关系到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关系到中华民族在21世纪国际竞争中的地位。针对目前小学语文作业存在流于形式、善用题海战术等问题,文章以减轻小学语文的作业负担为出发点,讨论如何让小学语文作业变得轻松,实现减负的目的。
中国论文网 /7/view-12989140.htm
�P键词:小学语文;作业;减负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减负”声浪高涨的今天,中小学学生学业负担过重
问题已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低年级语文作业在“减负增效”下到底减什么,才能做到增效。作业不是单一枯燥的文本,而是富有色彩、充满情趣的多元复合体,我们寻求作业的创新,多样化、多元化、多层次、趣味性……加强作业设计的科学性和操作性,注重学生兴趣、习惯和素养的培养和提高,力争让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都取得成功,获得轻松愉快的心理体验,真正提高学习的效率。
一、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重要场所。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是提高课堂效率,达到“教师会教、学生乐学”的目的,保证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只有对教学过程不断优化,才能让学生学得更快,学得更多,才能把发展、兴趣、灵性、睡眠还给学生。
课堂教学过程主要包括教师的组织、设计、评价、引领及反思,学生的
学习、合作、自主、讨论、提升、反馈等部分,教师需要立足于其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设计。比如,在备课过程中,教师需要经过因材施教和反复推敲等过程,认真研究课程标准,理清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摸清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此外,教师要在授课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课堂内容的趣味性和形象性,这样才能让学生充分学习理论知识,提高课堂吸收率,进而提高效率,减轻学生负担。
二、优化作业设计
教学改革纲要曾指出要提倡学生创建乐于探究、主动参与的学风,改变机械式的训练现状,重点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所布置的作业不能随随便便,而是要经过精心设计,布置的作业量要科学适当,具有启发性和探讨性,还要制止学生之间的抄袭现象。
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提高作业质量的关键在于优化作业设计,这也是提升
教育教学质量、实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优化作业设计,一方面,作业能够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出发,针对学生学习问题精心设计,实现练有实效、任务合理、目的明确。比如,在进行《白杨》的课程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对戈壁滩感觉比较陌生,所以可以提前布置查阅白杨、戈壁滩知识等的预习作业,让学生能够做到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另一方面,将作业立足于学生生活中去,根据能够使用的条件,进行作业创新,在学生的生活中涵盖语文作业,从而拉近语文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比如,在学习《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儿子或者高尔基角色,布置给父亲或者儿子写一封信的作业。此外,教师所布置的作业要满足不同能力阶段的学生,实现因材施教的要求,调动不同能力层面的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比如,对于基础能力比较薄弱的学生,教师可以布置基础整理性的作业,强化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对于成绩比较
好的学生布置探究性、思考性的作业,进行提优。
三、科学评改作业
作业评改是每一位教师的日常工作,是进行师生交流互动的主要途径,是学生获得作业反馈的基本方式。而在现阶段作业评改过程中,教师由于批改任务繁重或者没有建立作业批改重要性的意识,导致许多教师做批改作业的时候流于形式,只是简单地进行对错勾画等方式,在写评语的时候也仅仅象征性地使用“优良中差”等评语。有的甚至只给一个分数简单了事。采用这种批改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判断答案对错、评定作业的效果,但是欠缺中肯、格式化、激励性低等问题,很难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长此以往,学生在作业中得不到中肯的评价,做作业也是流于形式,导致态度出现问题。
系统科学的作业批改是减轻作业负担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在进行批改的时候,首先,要根据学生近期的学习
表现和作业情况,有针对性地给予激励评语,比如,在书写方面有进步,教师可以给予表扬“字写得又漂亮了一点,继续加油,争取明天更好看”等;其次,由于小学生年龄比较小,自尊心很强,教师的评语应当具有语言艺术性,不能直言不讳的批评,打击学生自信心;最后,教师的评语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不能套路化和格式化,通过评语和学生进行心灵上的沟通交流。
四、结语
面对小学语文作业负担,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问题的重要性,通过提高课堂效率,优化作业设计,科学评改作业等途径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语文的兴趣,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二篇:小学语文作业“减负增效”之浅思(论文)
小学语文作业“减负增效”之浅思
湾子中心小学 纪欢
内容摘要:作业既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常规环节,也是评价学生知识掌握、能力形成、情感体验的一种基本途径,更是洞察教学理念更新的窗口。语文作业应该成为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一座桥梁,从而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因此,新课程实施中作业的设计应该具有针对性、层次性、趣味性、多样性、灵活性和开放性、创新性、互动性。
关键字:减负 语文作业 设计 特点
作为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我没有高深的理论,但根据教学经验审视学生的作业,我个人认为,作业就像教师为学生准备的饭菜,只有以人为本,用心制作,才能美味可口,营养均衡。学生“不吃”或者“多吃”,教师“不管”或者“硬塞”都是不科学的。那么,教师怎样为学生精心烹调既可口又有营养的作业餐点,既减轻学生的负担,又提高学习的效率呢?我认为,语文作业的改革,首先就得从作业设计入手,语文作业的设计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针对性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存在问题,认真思考,巧妙设计,科学、合理地安排课内外的学习任务,帮助学生掌握所学的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比如,在上《白杨》这篇课文时,因为学生对戈壁很陌生,我就在课前布置预习时,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去了解戈壁,了解白杨的特点,然后再用自己的方式,告诉大家自己所知道的内容。有了明确的针对性,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他们各显神通。有的上网下载文字图片,有的查阅相关书籍,有的向家长咨询。在交流时,我惊喜地发现,有的学生把戈壁画得荒凉而阴深;有的将白杨树画在光秃秃的沙漠上;有的则写下了“戈壁就是沙漠地区,那里
天气千燥,人烟稀少,到处是沙子和石块,很缺水,很多绿色植物在那里无法生存”等等。就这样,学生们用自己的方式,对老师布置的作业,交出了一个属于自己喜爱的答案。第二、层次性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布置作业时,特别是家庭作业时,面面俱到一刀切,是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消极对待的主要根源。作业要体现个性化,要有助于“提优、抓中、补差”。设计作业应注重作业的层次,有一定的灵活性,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练习,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选择作业时能“爱我所爱”、“对号入座”,调动各层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按不同基础有针对性地设计作业,一般采取以下三种习题:
1、铺垫习题。这是为完成基本题有困难的学生设计的练习。这种题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降低起点,或把基本题做分解。
2、扩展习题。这是为学生有余力的学生设计的。在做好基本题的基础上选做题,是对基础题的扩充和延伸。一般来说选做题比基础题要灵活,思维难度大些。
3、超前习题。对智力较好的学生,在完成基本题后,可布置预习题,或要求他们对课后有关题目自行探究,或找出不懂的地方,为新课质疑问难做准备。也可阅读与教材有关的材料,为突破新教材的难点做准备。
4、特长习题。让有特长的学生“长”有所进。如:爱好书法的加强书法训练;酷爱书籍的同学要求他们多读几本好书,学习做读书笔记;喜欢习作的同学可鼓励他们写日记等。
第三、趣味性
通常语文的课堂作业与家庭作业大体有:生字、生词、听写、单元练习、作文、摘抄、日记、阅读练习等数十种作业,你看,这些作业都需要用笔来写,学生在作业堆里写,老师在作业堆里批,学生一做起来就反感,老师一批起来就头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跟时间的占用是成正比的,兴趣越浓,就越舍得花时间。当我们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种种途径、方式让学生感觉到学习是有趣的事情之后,还应该在作业布置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创作属于自己的作品也是一件有趣而快乐的事,提高学生尽力完成作业的主动性。学生的智慧与趣味化的作业设计碰撞在一起,经常会产生很多闪亮的火花,让我们为之惊叹。如何才能让学生在作业的同时产生愉悦的心情,体验到寻觅真知和增长才干的乐趣呢?我们应该抛弃一切机械的、重复的、无价值的作业,可以布置一些形式新颖,富有创意,联系实际并有一定趣味性的作业。比如:
1、唱一唱:教学《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儿歌,可以让学生学唱这首旋律优美,清新活泼的歌曲。
2、画一画:教学《草原》一文,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课文描述的情景画一幅《草原美景图》。
3、演一演:教学《负荆请罪》一文,学生各自选择喜欢的角色,加入适当的想象来演一演。
4、看一看:我在教完《牛郎织女》一文后,布置学生回去阅读其他民间故事。
你看,同样是作业,只要我们试图去改变,学生就会做得兴趣盎然,不亦乐乎。
第四、多样性
语文作业需要适当、巧妙的抄写与练习,但如果只是抄抄写写,那么就一点语文味儿都没有了,也就失去了语文教学的意义。语文应该是生活的,开放的,多维的,所以语文作业也应是鲜活的。我平时非常提倡并鼓励学生每天收听新闻,阅读报刊,多和家人、朋友交流、谈心等,多一些观察(如人、物、景、社会现象等)、实践(如采集、参观、表演、劳动、制作、拍摄等)活动,阅读(如课前背景搜集式阅读、课后名家作品鉴赏式阅读、主题整合式阅读;正餐阅读、快餐阅读、零食阅读;举行好书漂流活动、开展读书交流等)„„语文课前再给学生几分钟时间,搭建交流平台,交流一下大家关注的新闻、话题、活动等,作为“开口汤”,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也可以在日记中尽情表达,及时反馈,有效指导。既培养了学生听、说、读、写的意识和能力,也丰富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学生觉得语文学习就在身边,语文作业就是实践与感受,多好!更重要的是教师通过这些途径,能及时、准确捕捉孩子们的生活和思想动态,进行心灵沟通和有效引导,让学生健康、愉快地学习、生活。这样的作业是教师和学生心灵的高架桥,立体高效。
第五、灵活性和开放性
语文学科本身就具有广阔的天地,语文教学的触角要伸向小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作业设计的开放性能最大限度地拓展学习的空间,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个性,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如:学了《高尔基和他的儿子》后,可以布置学生这样的作业:请你代高尔基或儿子
给儿子或父亲写一封信,然后由学生互评互改。就这样,我把作业设计与学生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及其他各科的学习活动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和谐的学习整体。
第六、创新性
语文作业设计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灵活运用语文材料来表现学生的自由思想和个人见解,注重培养思维的发散性、流畅性、灵活性和应变性,使学生在用语言反映思维的活动过程中,优化思维的创造性品质。
★话说太湖:
“四时佳节,山色青葱辉丽日;万顷碧波,湖光潋滟跃鱼群。”这是太湖景区的一副对联。让游人在观赏美景之余,还感受到了祖国语言文字运用之妙。
A.请你从上面这副对联中找出两个对仗工整的对子。()对()()对()B.请用自己的话写出下联描绘的美丽景象。C.请你也模仿创作一幅对联(可以选景物、事物)
★再如:学了六下《孔子游春》第二小节的排比句后,你可以让学生积累背诵,理解意思,再让学生创意地写几句类似的优美的排比句。学了《明天,我们毕业》,可以布置学生仿文中排比句写几句,再给学生规定写话内容:六年的小学生活,像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像,像,像 „„
第七、互动性
过去,我们强调作业必须学生独立完成。现在,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我们将部分作业设计为合作性作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与技能,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家长与学生互动。如给学生布
置手抄报的作业时,我们可以让学生、教师、家长来承担某种角色,谁来当编辑,谁来当美工,谁来进行版面设计,谁来进行校对等等。相信这种互动的效果,远非作业本身所要达到的目的那么简单,学生一定会从中得到一份丰硕的收获。
爱因斯坦曾说过:“教育应当使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接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去负担。”因此,我们要抓住语文作业设计的特点精心设计作业,让语文作业展示真挚而迷人的微笑,秀出窈窕而纤丽的身姿,让小学生爱上作业,爱上语文。这样,它不仅是学习的内在动力,也是减轻学习负担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陈玉琴《谈减负增效背景下语文作业的优化设计》
(2)贾文静《浅谈小学语文作业“减负增效”的几点思考与实践》(3)张茹《删繁就简,省时增效》
小学语文作业“减负增效”之浅思 湾子中心小学 纪欢
2012年10月 7
第三篇:减负增效重在作业设计
减负增效重在作业设计
“减负”是当前中小学的“主旋律”,教育部在其官方网站就“减负”提出了一些意见,主要内容涉及到:阳光入学、均衡编班、“零起点”教学、不留作业、规范考试、等级评价、一科一辅、严禁违规补课、每天锻炼1小时、强化督查等等,仔细解读,我感觉当下最难做到或者说做得最不到位的还是作业这个问题。
“不留作业”这一条在很多学校根本就是一纸空文。暂且不说高考、中考的学生,就谈初一年级学生的课后作业除了配套教材的《补充习题》、地方主管部门下发的各门学科的《辅导用书》,还有老师增订的《学习报》,加上《金钥匙》之类的习题,有时还有老师布置的其他作业。这是减负吗?准确的说是越减越重。为什么会这样?笔者认为归结在教师的一个“懒”字上。老师把上述的资料往学生手里一塞,然后每天只花一分钟时间就可以把作业搞定,做完作业再让家长把作业检查一遍,不能有错,第二天闭起眼睛就可以改了,请问还要老师干吗?很多家长苦不堪言,学生的作业不能有错,错了老师就责罚孩子,甚至找家长训话,可家长毕竟不是老师,加上有的家长自己文化水平就低,检查不了,只能为孩子寻找家教老师来帮忙检查作业,这不但学生的课业负担重了,连家庭经济负担也跟着加重了。我是老师,也是家长,我特别能体会家长们的心情,所以我就常常思考“到底怎样才能减轻学生的负担?怎样才能做到真正不留作业或者少留作业呢?”其实只需落实两个字“精心”。即精心编写作业,把洋思课堂教学模式中的“当堂训练”做好,做精。当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样做,老师备课量就大大增加了。可我们老师教学的宗旨不就是“一切为了学生”吗?
作业设计必须以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为依据,作业的难度、数量做到适中,作业形式要多样化,听、说、读、写训练要做到紧密结合,书面作业与非书面作业做到互补,课内与课外延伸作业相互渗透,基础题与开放运用题、必做与选做相配合,允许不同程度的学生选做不同的作业。当然要做到这些,做老师的要下一番功夫。
一、要精心选题,避免机械重复的作业
1.选好基础题
基础题是所有学生必须掌握的,所以也该是必做题。对于我所任教的初中语文学科来说,基础题主要是掌握字音、字形和词义,还有名句默写和文言文的实词、虚词的意思用法等等。这些题要选必须掌握的内容。然后再以多种形式出现。比如掌握字音方面,可以设计成“给下列词语注音”,也可以设计成“选择题”选出完全正确的读音或者有错误一项。掌握字形方面可以设计成“看拼音写词语”、“听写”、“改错字”和“选择题”等形式。文言文的实词虚词掌握除了常规型设计成解释加点字意外,还可以设计成选择题和短文阅读题等。
2.选好能力题
新课程标准中对“能力”一词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能胜任某项任务的主观条件。”有的心理学书籍定义为:“足以使人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的心理特征。” “能力”是指人能胜任、能完成某项工作的自身条件(应该包括心理和生理的条件),重在“功用性”。长期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了的说法“语文能力”是指读写听说的能力。所以关于能力的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常见的能力题型主要有:阅读、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题等。这方面题型主要设计在课堂训练里。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要求学生能顺利阅读文章,通过阅读了解文章中的文字所传载的信息,让学生必须具备理解能力。
我在初中语文课教学中,也常注意加强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要求他们集体朗读后,就进行默读或自由读,在阅读前要求他们注意几个问题:
1、力求明白该篇写什么东西。
2、从哪几个方面来写。
3、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意图是什么。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对课文进行阅读,注意强调动笔勾画,带笔阅读,是培养学生细致阅读的一个有效阅读方式,这样不至于让学生在阅读中避免脑中留下空白的现象。对理解有偏差的学生应加以指点引导,鼓励其多阅读,提高自己对文章的阅读能力。除了在作业设计中注意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之外,还要注重分析能力和评价能力的培养。
3.选好提高题
让一部分学生吃饱还要让一部分学生吃好这是一个教学原则。所以提高题可以让部分学生选做。这样可以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对于语文这门学科的提高题主要应该把重点放在课外阅读和写作上。
二、要督促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并精心批改
精心设计的作业如果学生不独立认真地去完成那也是白搭。所以我很注重这一环节,我布置的作业基本都是在课堂上在我的督促之下完成。严格训练,规范作业。课文后的练习一般通过课堂教学在课内完成(时量控制在15分钟之内)。有布置、有检查并且及时修改。在修改过程中错题我会细致标出,答得好的题我会给他们评出等级。
三、要及时订正完全消化错题
我的学生都有错题集,当天的错题必须在老师讲过后及时订正,并且要把问题抄在错题集上,写上解题思路,正确答案以及错误的原因。还有一点就是要每天复习,不要光看结果,还要看做题的方法。这样你就会对曾经做错的题印象深刻。因为我觉得无论重复多少次的题都没有把错题做对来得重要。更别说消化掉。每一次的错题我都是让学生仔细订正,订正完还要再次检测一次。这样长期下来,学生进步特别快!
如果我们每一位老师都能把好作业设计这一关,减负高效就不再是纸上谈兵了。
第四篇:作业如何减负并增效
作业如何减负并增效
中小学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一个十分顽固的问题,人们虽然早已经对其高度重视,并为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采取了大量的措施,但是学生的课业负担却没有从根本上减轻下来。之所以发生这种情况,是因为许多人认为要让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就不能不给学生布置作业,而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所学知识,就必须多给学生布置一些作业,因而在当今的形势下,学生的课业负担仍未有根本性转变。但是,让学生牢固的掌握所学知识,不是拒绝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借口。为了让学生的身体健康的成长,为了让学生有机会在自己感兴趣的方面进行学习,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仍然是必须要做的工作。其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不是矛盾的。解决学生课业负担重于保障学生的学习效果的出路就是进行作业的改革,负担要减,其效率与效果要增。即要讲究作业的有效性。如何才能正确的布置作业,努力提高作业的有效性,使学生能以较少的作业量取得较高的学习效果呢? 首先我们要正确认识作业的性质。作业不是教师占据学生课余时间的工具,不是教师求得个人较佳教学成绩的阶梯,更不是教师惩罚学生的手段。从本质意义上来讲,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学生自己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或实践对象,是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的过程和手段。教师通过布置作业和学生完成情况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因此基于这一性质,要给学布置作业时必须的。而就学生的学习内容而言,作业涵盖很多方面的内容,是有着很多的形式的:分为课前的预习作业,课堂中的练习作业,课后的复习作业;有课堂作业、家庭作业和社会实践活动等;有口或头作业和书面作业。每一种形式的作业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作业不是越多越好,布置得太多,又会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出现抄袭作业、敷衍了事或者干脆不做等现象,但是作业布置得太少,又往往达不到巩固的目的。因此如何布置有效的作业,既达到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又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索的长期性课题。作业布置得好,布置的得当,能使学生在较轻的学习负担下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能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意识。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要达到既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充分保障学生的学习效果,我们应该遵循原则是:
一、布置作业要适量 俗语说“勤能补拙”,反复练习,是提高知识掌握熟练程度的基本手段,也是提高学生考试成绩的有效手段,因此,要保证教学效果,使学生巩固掌握所学知识,学生必须有一定的课业负担。而中小学学生课业负担之所以一直十分沉重,其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许多教师担心学生不能掌握所学知识,因而布置大量作业,以求学生能够牢固掌握和取得较好学习成绩。虽然能力是训练出来的,但若让学生整天泡在漫无边际题海中,重复做一些机械单调的习题,只会导致学生厌烦心理,这是得不偿失的。因此,作业布置的量要适当,尽量缩减一些死记硬背、反复抄写练习,为了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教师要精心布置作业内容,精选题目。努力避免给学生带来过重的作业负担,让学生既能够用较少的时间完成作业,又能够达到牢固掌握知识与能力的目的,使学生的课业负担能够有所减轻。
二、作业布形式要多样
学生作业本身是具有很多种形式的,有书面作业和口头作业之分,有课上作业和课下作业之分,有复习性作业和探究性作业之分,等等。因而我们给学生布置作业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学生课业负担之所以一直沉重,其中一部分原因就是我们一般都十分重视书面作业和课下作业,因为这样做,可以方便的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但这样做的的结果是无意之中加重了学生本已经很沉重的作业负担。因此,要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作业形式要改革,要在加大课堂练习的基础之上,尽量减少课下的作业量,为保证作业减少而学生学习效果不降低,要倡导并推行给学生布置多种形式的作业,以让学生能多方面用脑,运用多种思维,获得全面的发展,又减轻他们的课业负担。例如依据学科特点,和不同学习阶段的特点,可以给学生布置实践性作业,例如可以让学生写英语作文,通过运用英语来代替大量单词的记忆抄写;可以让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研究生活中的科学道理,将所学的物理化学以及数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来代替大量的习题。作业形式多样化,就减少了简单的单调重复,这无形之中就是在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三、作业布置要有选择性
适当给学生布置作业是完全必要的。但作业量须适中,需联系学生的生活、学习,适合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便于每个学生都有可能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和快乐,从而激发动机实现学用结合,提高学生的能力。作业量适中是要求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一定要精心选择,选择的题目应与课堂上的重点难点相关,学生通过对作业的处理可以达到巩固课堂内容的目的。同时,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也要选些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题目
课堂的教学内容,有的有必要让学生进行反复练习,有的则没必要。那些基础性的知识可以在课堂上,通过课堂练习,让学生形成初步的掌握,因而相关的课下作业多留一些是不妨的,那些能理性的提高性的知识后内容,应该少而精,不应该采用所谓的题海战术,进行所谓的提高。所以要依据教学内容布置作业,要依据基础性的、能力性、提高性的、以及研究性的教学任务,对作业进行精心选择,合理分配其中的比例关系,以确保学生做作业时能够尽量少的做无用之功,或者做重复性的作业,以提高学习效果,确保作业能够减负且能增效。
四、布置作业要有层次性
作业只有学生能够比较顺利完成,使每个学生经过努力都有所提高,才能实现教师布置作业的目的。如何布置作业,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完成,就要求教师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正确的措施。作业的布置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兼顾个别差异,确保“优等生吃得精,中等生吃得好,后进生吃得饱”,就是要在布置作业过程中也要因材施教。由于学生的学习水平的差异,要使所有的学生都有能力完成作业,达到巩固练习以及提高的目的,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根据学生的学业水平而有所差别,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布置,学习较好的学生可以布置要求较高的作业,学习较差的学生可以布置一些简单的作业,这样让每个学生都能通过完成作业而学有所得,通过做作业获得成就感,从而增加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减负是必然的趋势,只有减负才能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的成长,但是减负并不是要降低教学效果,因而,作业的科学布置就成了保证教学效果的关键,所以,我们要努力研究并解决如何以较少的而作也达到较高的教学效果这个问题。
第五篇:关于小学语文教学减负增效的措施
小学语文作业改进措施 2016.3.25 3.1
谈教师负担轻,学生负担重,是误人子弟的教学;教师勤钻研,学生负担轻,才是减负增效的教学。那么什么是减负增效呢?我认为减负增效中的“减负”并不等于教学内容的减少,也不等于学习时间的减少。“减负”不单纯是学生课业负担数量上的减少,更重要的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渐进而深刻的革新,是教育观念的变革。否则,学生的课业负担今天可能被减下来了,但在明天却又可能以另外一种方式附加上去。教学减“负”不减“质”,在“减负”的同时又要“保质增效”,这才是真正的减负增效!我想,这一观念的出现其实也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我们该怎么来落实减负增效呢?小学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当然,减负增效也得从课堂教学入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改进课堂教学形式正是切实可行的办法之一。我尝试着对课堂模式进行了摸索,优化课堂结构。首先是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主体参与是激发学生学习意愿的关键所在,传统的课程教学是越俎代庖,重师者传授,轻学者参与,致使学生的时间与精力大量浪费,学习动机受挫。兰·达本教授认为:教学可以看成是提供特定的情境来培养儿童的一种措施。学习是学习者自身内部发生的过程,他越是投入,就越具有动力,也就越能顺利完成这一过程。如果在课堂上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机械训练,学生被动学习。那么学生就缺少阅读实践,缺少朗读感悟。这种单一的教学过程模式,显得枯燥乏味,费时多效果差。在上第七册课文《小镇的早晨》时,课前我请孩子们各自画一幅小镇早晨的美景图。通过对文章的理解和日常生活的所见所闻来呈现他们脑海中的小镇。不少同学都画出了他们心目中不同面貌的小镇。当我请他们来介绍自己所画的画时,惊喜地发现在绘图的过程中,大家对于课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有位同学在画上画了街道和摊位,小摊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蔬菜水果。他告诉我们他所画的是热闹的小镇,结合他和妈妈去市场买菜时看到的场景,他的图中许多人们在街上买卖蔬菜水果,熙熙攘攘,充满了生机和活力。通过他的画和介绍,让我们领会了文章的内容,不仅看到了、更感受到了小镇早晨热闹的景象。这堂课在同学们自己介绍讨论,师生互相交流的热烈气氛中结束了。在本课教学中,我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的这一举措,无疑是激发了学生潜在的学习意愿。这时的教学目标,不再是教师强加于学生的,而是学生个体发生的探究意愿。在教学中,学生始终保持一种积极主动的状态,拉近了课本和生活间的距离。因此,课堂上,学生们轻轻松松地,就掌握了需要学习的知识,还获取了许多课本以外的东西,在减负的同时也提高了教学质量。针对所教班级学生喜爱表演的特点。我还在课内、课外设计了一些活动,让他们一展所长。例如在教学《笋芽儿》一课时,同学们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就显露出强烈的表演欲。于是,我们就用了一堂课的时间。请学生自由组合,以课本剧的形式将笋芽儿成长的过程表演了出来。那堂课可谓是精彩纷呈,笑声不断。课前孩子们忙着写剧本,选角色,安排场景道具,忙活着却又快乐着。最后出现在大家眼前的是各种版本的,经过改编后的《笋芽儿》,有各自的特色却又不脱离课本。这样的一堂课,使学生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课文内容,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表演能力。其次是实施差异教学。早在两千多年前,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承认学生在个性与才能上的差异,主张根据学生的个性与特长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注重补偏救弊,促进学生的正常发展。每个班级中学生的基础、理解能力、学习能力等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果按原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作业布置,那么对于能力强的学生来说思维难以拓宽,自主性难以得到发挥;而能力弱的学生学习可能变得越来越吃力,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因此,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差异教学,能更好地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从学生不同的水平、兴趣、和学习风格出发来设计差异化的教学内容、过程与成果,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布置课后作业的时候,对于部分作业的设计,我分了一些层次。有些作业中,有基本题,附加题,自选题。比如在完成拾贝集,即对好词好句好段的摘录时,对于写作能力较好的同学,要求他们能够仿写,或写出读后感。对于能力较弱的同学则只要求摘录。这样,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中都有相应的收获和提高,把他们从过多的作业中解脱出来,作业量少效大,减轻了作业负担又提升了作业质量效果。何乐而不为呢!以上这些就是我在教学中一点粗浅的尝试。“减负增效”并非一句口号,要真正实现这一目的,我还需要在教学设计上多下苦功,向各位老师多多学习。希望能让学生们学得轻松,快乐,扎实!有所悟,有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