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雨下得有多大》教学反思
《雨下得有多大》是苏教版第四单元第三课,在本课的教学中,理解什么是降水,认识雨量器、学习制作雨量器方法,制作雨量器,测量降水量,学生知道雨量器的结构和作用,学会了使用雨量器测量降水量,同时培养了学社认真仔细的观察习惯和动手操作的能力。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还应对部分问题进行指导,教师应该提醒制作雨量器需要注意的问题,如选择的器材必须是上下口径一样大的,必须是透明的等。再讲到测量降水量,降水量分为不同的等级,不同的等级有不同的降水范围。
1、学生会把降水和降雨混淆,降雨只是降水的一种形式,需强调。制作雨量器时,器材的选择,学生一般没有上下口径一样的玻璃杯,那么可以用“近似圆柱的饮料瓶代替,降低难度。而且,雨量器的底部需要平整的,如果不平整可以在底部放些许水。刻度必须是从平整的地方开始量。杯子的口径对降水量的测量有没有影响,这点学生较难理解,还是自己讲解的不够清楚。
2、降雨量的6个等级的划分,学生在短时间内很难记住,需要多次反复记忆。学生容易将降水量的单位毫米与毫升混淆。雨量器的制作不算难,也可以让学生回家动手制作,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二篇:《雨下得有多大》教学设计
《雨下得有多大》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47~48页。
教学目标:
1.知道降雨影响我们的生活。
2.知道天气预报中雨的等级划分标准。
3.能够制作简单的雨量器并用来测量雨量的大小,知道用“毫米”表示雨量的大小。
4.培养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习惯。
教学重点:
了解雨下得大小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 :
能够制作简单的雨量器,并测量降雨量。
教具准备:
塑料瓶、胶带,剪刀、标尺、雨量器、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谜语激趣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个谜语: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河里看不见。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1.那么你们学过有关雨的古诗吗?如《春夜喜雨》、《春晓》。有没有比它大的雨?
2.下雨时,怎么知道雨下得有多大?(听雨声大小、屋檐滴水的大小、看叶子下垂的程度、看水花的大小。)3.你认为这种方法很科学、很准确吗?
4.那么怎样才能准确的知道雨下得到底有多大呢?(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认识降雨量
1.谈话:天气预报中的播报员是怎样播报雨的?用降雨量表示。天空降落在地面上的雨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地面上积聚的水层深度,单位是毫米(mm)。
2.提问:什么是降雨量?(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雨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面上积聚的水层深度,我们称为降雨量。)
3.提问:雨量的单位是什么呢?(雨量:毫米)4.谈话:那么雨量是用什么测出来的呢 ?
5.接着出示雨量器,告诉学生它们是专门用来测量雨量的仪器。引导学生观察雨量器。总结出雨量器组成的结构图。
三、探究雨量器的制作
1.先让学生说制作雨量器之前要准备些什么材料,先想想制作雨量器时的步骤,以及需要注意些什么?
2.播放制作雨量器的步骤。3.学生制作,教师巡视,适时指导。4.展示学生的成果,进行评价。5.介绍几种简易的雨量器。
四、利用雨量器测降雨量
1.组织学生讨论使用方法。
(1)准备怎样使用雨量器?该注意些什么?
(2)量雨时应从哪儿开始读数?我们还必须做什么准备工作?
(3)怎样读出雨量大小?(4)下次测量前怎么办?
(说明:有的瓶子底部不平,为了便于测量,每次量雨之前,要在量雨器里加水直到最低刻度。读数时要把雨量器放在平坦的桌面上,视线与水面保持水平。每次测量前都必须倒掉一些水,使水面与量雨器的最低刻度齐平)
2.教师模拟降雨,学生利用自制量雨器“量雨”。3.指导学生读出雨量的大小。4.学生汇报每组测量数据。
5.引导学生比较、发现不同,引发疑问:用不同大小的雨量器量雨行吗?怎样才能行?
五、激励学生实际应用
1.谈话:有了雨量器,今后下雨时,你们就可以像气象工作者一样测测降雨量了!
2.思考:在外面收集雨水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3.交流注意点:(1)应该把雨量器放在人少的地方,以免雨量器被碰倒;(2)应该把雨量器放到空旷的地方,不要被树和房子挡住(屋檐下可能会挡到雨水进入容器,还有当雨量太大时,打在水泥地上激起的水花,可能会溅入容器内,影响雨量的测量,所以摆在空旷的草地上搜集到的降雨量较准确。)(3)应该想办法把它固定住。
4.作业:请同学们坚持测量,并将结果记录在教材77页上。
六、认识降雨强度的划分
1.提问:你们知道天气预报报告的雨是怎样划分等级的吗?(学生阅读教材中的资料: 小雨:指24小时内雨量在0.1~10毫米之间,可淋湿衣服,泥土地面全湿,但无积水。中雨:指24小时内雨量在10~25毫米之间,可听到雨声,低洼地有少量积水。大雨:指24小时内雨量在25~50毫米之间,雨声激烈,在排水不良的地方积水不退,水沟流水很快。暴雨:指24小时内雨量在50~100毫米之间,大雨倾盆,马路立见积水。大暴雨:指24小时内雨量在100~200毫米之间,雨势凶猛,低洼处水深过膝。特大暴雨:指24小时内雨量超过200毫米,暴雨铺天盖地而来,常导致山洪暴发,大片农田甚至村庄被淹。)
2.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测量的时间都是相同的,即连续24小时;测量的降雨高度单位也是相同的,即毫米。)3.让学生在尺子上找出每种雨的降水高度。
七、认识雨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
结合课件探讨:雨下得大小对我们生活有哪些影响?对生产有什么影响? 小结:1.有利的方面:给植物提供必要的水分,缓解旱情,净化空气,保持空气的湿度。
2.不利的方面:交通不便,洪水泛滥,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危害人类生命安全和经济损失。
总之,雨下得大小会影响我们生产及生活的许多方面,关注天气预报可以使我们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八.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认识了雨量器;学会了制作和使用雨量器;知道雨量等级的划分;了解了降雨量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板书设计:
雨下得有多大 雨量器
测量 降雨量 降水量影响人们生产、生活
第三篇:《雨下得有多大》教学设计
4.雨下得有多大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会用简易雨量筒来测量雨量。2.会制作简易的雨量筒。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乐于合作、善于合作。科学知识:
1.知道雨量筒的结构和用途。
2.知道雨的大小是根据雨量来判断的。教学准备:
雨量筒的实物或模型、自制简易雨量筒的材料。一.教学导入
1.猜谜: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里看不见。
2.指导学生看教材第23页导入部分的三幅图,提问:怎样判断雨的大小呢? 二.活动 测量雨量
1.出示实物或模型让学生观察,使他们了解其构造。2.明确:雨量筒是测量雨量的仪器。3.指导制作雨量筒。(1.)看图。
(2.)所需材料:大可乐瓶、剪刀、刻度尺等。(3.)讲解制作步骤。4.自制雨量筒。5.交流、评价。
6.教师教给学生测量雨量的方法。7.雨量等级表
(1.)明确:人们根据雨量的大小,制定了雨量等级表。(2.)学生熟悉雨量等级表的划分。
(3.)对照雨量等级表,确定所测雨量的等级。8.布置作业:下雨天用自制雨量筒测量雨量并填写教材第24页的记录表。三.指南车信箱 1.学生自由阅读。2.教师补充介绍。课后反思:
第四篇:三年级科学《雨下得有多大》-教学设计(xiexiebang推荐)
雨下得有多大
通州区纱场小学
张强
教学内容: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47~48页。教学目标:
1.知道降雨影响我们的生活。2.知道天气预报中雨的等级划分标准。
3.能够制作简单的雨量器并用来测量雨量的大小,知道用“毫米”表示雨量的大小。4.培养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习惯。教学重点:
了解雨下得大小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教学难点 :
能够制作简单的雨量器,并测量降雨量。教具准备:
塑料瓶、胶带,剪刀、标尺、雨量器、课件。教学过程
一、谜语激趣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个谜语: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河里看不见。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1.那么你们学过有关雨的古诗吗?如《春夜喜雨》、《春晓》。有没有比它大的雨? 2.下雨时,怎么知道雨下得有多大?(听雨声大小、屋檐滴水的大小、看叶子下垂的程度、看水花的大小。)3.你认为这种方法很科学、很准确吗?
4.那么怎样才能准确的知道雨下得到底有多大呢?(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认识降雨量
1.谈话:天气预报中的播报员是怎样播报雨的?用降雨量表示。天空降落在地面上的雨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地面上积聚的水层深度,单位是毫米(mm)。
2.提问:什么是降雨量?(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雨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面上积聚的水层深度,我们称为降雨量。)
3.提问:雨量的单位是什么呢?(雨量:毫米)4.谈话:那么雨量是用什么测出来的呢 ?
5.接着出示雨量器,告诉学生它们是专门用来测量雨量的仪器。引导学生观察雨量器。总结出雨量器组成的结构图。
三、探究雨量器的制作
1.先让学生说制作雨量器之前要准备些什么材料,先想想制作雨量器时的步骤,以及需要注意些什么?
2.播放制作雨量器的步骤。
3.学生制作,教师巡视,适时指导。4.展示学生的成果,进行评价。5.介绍几种简易的雨量器。
四、利用雨量器测降雨量
1.组织学生讨论使用方法。
(1)准备怎样使用雨量器?该注意些什么?
(2)量雨时应从哪儿开始读数?我们还必须做什么准备工作?(3)怎样读出雨量大小?(4)下次测量前怎么办?
(说明:有的瓶子底部不平,为了便于测量,每次量雨之前,要在量雨器里加水直到最低刻度。读数时要把雨量器放在平坦的桌面上,视线与水面保持水平。每次测量前都必须倒掉一些水,使水面与量雨器的最低刻度齐平)
2.师生到室外继续上课,教师模拟降雨,学生利用自制量雨器“量雨”。3.指导学生读出雨量的大小。4.学生汇报每组测量数据。
5.引导学生比较、发现不同,引发疑问:用用不同大小的雨量器量雨行吗?怎样才能行?
五、激励学生实际应用
1.谈话:有了雨量器,今后下雨时,你们就可以像气象工作者一样测测降雨量了!2.思考:在外面收集雨水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3.交流注意点:(1)应该把雨量器放在人少的地方,以免雨量器被碰倒;(2)应该把雨量
第五篇:《1亿有多大》教学反思
《1亿有多大》教学反思
对于本节课的讲授,我主要采用了这个综合应用活动,具体分以下三部分。
1.猜想1亿有多大
提出问题“你能想像1亿有多大吗?”,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结合生活经验,先猜想一下1亿有多大,引出所要研究的课题。学生虽然已经学习了“1亿”这个数,理解了这个数的意义,但由于没有直观的感受,最初完全是凭借感觉随意猜测的。学生想到的事物可能很多,对同一事物的猜测结果,也将是大不相同的。教材利用这样一个问题,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
2.探究活动范例
首先,确定研究方案。学生先根据已有的知识基础,研究选择测量“1亿张纸摞起来的高度”。再思考如何进行测量,制定具体的研究方案,分析研究方案的可行性。学生发现找1亿张纸直接进行测量是不现实的。进一步分析,不能直接测量怎么办?有的学生想到,可以先测量一部分,再推算出整体是多少,确定了由局部推算整体的研究方法。
接着,进行实验。呈现两组学生分别测量100张纸和1000张纸的高度的具体实验操作过程。学生选择不同的基数进行测量,误差也是不同的,基数越大,误差越小。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到选择的基数不同,实验的精确度也会不同。
最后,验证猜想。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推算出1万张纸和1亿张纸的高度,验证猜想。但“1万米高”这个结果对学生来说也是比较抽象的,教材通过与“珠穆朗玛峰”高度的对照,让学生直观感受1万米有多高,进而想像1亿有多大。
3.讨论交流。
教材六十铺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xiexiebang.com原文地址http://www.xiexiebang.com/showtopic-75230.aspx安排了一个各小组间互相交流实验方案的环节。通过交流丰富学生对1亿有多大的感受。并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向他人学习,与他人沟通和交流的习惯。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在教学中需要注意一下问题:
1.允许学生大胆猜想。在猜想1亿有多大的时候,学生根据不同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可能会结合不同的量进行猜想。例如:1亿粒大米能装满一间房子吧!1亿本书摞起来有一座山那么高吧!等等。而且对同一种事物的猜想可能是不同的,争论可能会非常激烈。例如,有的学生可能认为1亿粒大米能装满1间房子,有的学生可能认为大米粒那么小,一个大衣柜就装下了。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允许学生大胆的想像,让学生的好奇心得到充分的满足,让学生充分的争论,激发起学生探究的欲望。
2.适时进行指导。在学生所猜想的事物当中,可能有一些超出了学生能够实验测量并进行推理的范围。但教师此时不要急于否定学生的想法,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验证自己的猜想,探索研究的方法。在确定研究对象的时候,教师可以提示学生考虑实验的可操作性,选择容易找到,并容易测量的材料。在设计具体的实验步骤的时候,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观察:选择不同基数的物品进行测量,对实验的精确度会有影响。
3.提供帮助学生对照感受的素材。学生通过实验推算出了结果,但这个结果可能也是比较抽象的,很难想像得出来。教师应提供一些学生比较熟悉的素材,帮助学生与实验结果进行对照,直观感受实验结果的大小,进而体会1亿有多大。
《1亿有多大》教学反思
教材说明
教材在数概念的教学中,十分重视数感的培养。让学生通过对具体数量的感知和体验,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意义,建立数感。但由于1亿这个数太大,学生很难结合具体的量获得直观感受。因此在“大数的认识”这一单元后,安排这个综合应用,旨在使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经历猜想、实验、推理和对照的过程,利用可想像的素材充分感受1亿这个数有多大。
这个综合应用活动,分以下三个部分。
1.猜想1亿有多大。
提出问题“你能想像1亿有多大吗?”,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结合生活经验,先猜想一下1亿有多大,引出所要研究的课题。学生虽然已经学习了“1亿”这个数,理解了这个数的意义,但由于没有直观的感受,最初完全是凭借感觉随意猜测的。学生想到的事物可能很多,对同一事物的猜测结果,也将是大不相同的。教材利用这样一个问题,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
2.探究活动范例。
教材呈现了一个小组进行探究活动的范例,提示研究的方法和步骤。
首先,确定研究方案。学生先根据已有的知识基础,研究选择测量“1亿张纸摞起来的高度”。再思考如何进行测量,制定具体的研究方案,分析研究方案的可行性。学生发现找1亿张纸直接进行测量是不现实的。进一步分析,不能直接测量怎么办?有的学生想到,可以先测量一部分,再推算出整体是多少,确定了由局部推算整体的研究方法。
接着,进行实验。呈现两个学生分别测量100张纸和1000张纸的高度的具体实验操作过程。学生选择不同的基数进行测量,误差也是不同的,基数越大,误差越小。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到选择的基数不同,实验的精确度也会不同。
最后,验证猜想。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推算出1万张纸和1亿张纸的高度,验证猜想。但“1万米高”这个结果对学生来说也是比较抽象的,教材通过与“珠穆朗玛峰”高度的对照,让学生直观感受1万米有多高,进而想像1亿有多大。六十铺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xiexiebang.com原文地址http://www.xiexiebang.com/showtopic-75230.aspx
3.讨论交流。
教材安排了一个各小组间互相交流实验方案的环节。通过交流丰富学生对1亿有多大的感受。并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向他人学习,与他人沟通和交流的习惯。
教学注意问题:
1.允许学生大胆猜想。在猜想1亿有多大的时候,学生根据不同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可能会结合不同的量进行猜想。例如:1亿粒大米能装满一间房子吧!1亿本书摞起来有一座山那么高吧!等等。而且对同一种事物的猜想可能是不同的,争论可能会非常激烈。例如,有的学生可能认为1亿粒大米能装满1间房子,有的学生可能认为大米粒那么小,一个大衣柜就装下了。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允许学生大胆的想像,让学生的好奇心得到充分的满足,让学生充分的争论,激发起学生探究的欲望。
2.适时进行指导。在学生所猜想的事物当中,可能有一些超出了学生能够实验测量并进行推理的范围。但教师此时不要急于否定学生的想法,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验证自己的猜想,探索研究的方法。在确定研究对象的时候,教师可以提示学生考虑实验的可操作性,选择容易找到,并容易测量的材料。在设计具体的实验步骤的时候,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观察:选择不同基数的物品进行测量,对实验的精确度会有影响。
3.提供相关知识。由于学生所掌握的有关“量的知识”有限,可能选择了非常感兴趣的素材,也有了研究的思路,却对所选择的素材不知道如何进行量化和推理。这时教师应该保护学生的求知欲,可以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为学生补充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例如:学生想探究“1亿粒米能装满一间房子吗?”,这就需要有关“体积”的知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具体需要,告诉他们如何计算,但不用讲深讲透。
4.提供帮助学生对照感受的素材。学生通过实验推算出了结果,但这个结果可能也是比较抽象的,很难想像得出来。教师应提供一些学生比较熟悉的素材,帮助学生与实验结果进行对照,直观感受实验结果的大小,进而体会1亿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