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体育课堂教学要善于激发学生兴趣论文

时间:2019-05-15 10:46: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体育课堂教学要善于激发学生兴趣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体育课堂教学要善于激发学生兴趣论文》。

第一篇:关于体育课堂教学要善于激发学生兴趣论文

论文摘要】“学习兴趣、求知欲望”,这就是说,一个学生只有对他所学的内容有兴趣,才能产生学习它的欲望。这说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直接动力。实践证明,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对他所学习内容、技术动作、体育教师的课堂组织以及多样的教学方法有兴趣,他们上课就会精神饱满、心情愉快,并积极主动地进行练习,课堂教学效果就好。

【论文关键词】体育教学;激发;兴趣

本文作者在农村中学从事体育教学工作多年,感触最深的就是农村中学体育设施极度不全、场地小、器材少,以及普遍存在的学校对待体育课程不重视的现状。所以,学校体育课堂教学普遍存在这样一个现象:“一个操场,两个球,三个老师,一把锄头(沙坑)”;“上课一二一,落雨搞自习”。因而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单一乏味,课堂组织素然乏味,从而大大抑制了学生对体育课学习的兴趣。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作者从以下四个方面阐述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1.课堂教学的内容要被学生喜爱

体育课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当一堂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学生不喜欢时,课堂上常常出现嘀嘀咕咕、交头接耳、吵吵闹闹的现象,学生上课无精打采;而当上课的内容合学生的“胃口”,学生表现就非常积极、精神饱满、跃跃欲试。所以,一堂课的教学内容既要考虑全面锻炼学生的身体的同时,还应考虑学生的的兴趣爱好,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体育锻炼之中去。一般中学生对球类课和对抗游戏课感兴趣,所以教师在每堂课上应合理的安排教学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课堂组织严谨,教法多样新颖

组织教法是一堂体育课效果好坏的关键。教法千万不能死板单一,要组织严谨,方法多样,教法新颖。比如。上田径的耐力课时,如果你让学生绕操场跑圈,那学生一听就烦,一听就“腻”,哪还有兴趣上体育课!如果你把教学方法变一变,让学生进行定向越野赛跑,或采用教学比赛的形式,那效果就大不一样了。学生们会表现出蠢蠢欲动、跃跃欲试的样子,自然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学习的兴趣就会高的多,教学效果会明显提高。

3.教学环境要精心布置

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学场地的布置,教学氛围,对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好坏的作用是很大的。场地布置整洁新颖,跑道线条清楚、富有情趣,教学器材丰富、位置摆放合理,会使学生产生清爽和欢快感,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致、振奋、跃跃欲试的情绪。如在跳远教学中,助跑的跑道、落地的沙坑、起跳的踏跳板清晰平整,对学生的视觉产生兴奋刺激,在跳远的沙坑两边插上各色的小旗子作出明显的标志目标(红旗:优秀黄旗:良好绿旗:及格),就很容易激发起学生学习跳远的兴趣;又如,在跳高教学中,在落地的地方放一床大大的、厚厚的海棉垫子,让学生有安全感,他们就会放心大胆地投入到跳高教学中去,不仅激发了学生练习的兴趣,而且很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因此,精心设计,认真布置好课堂教学环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

4.教师的形象、气质、语言、态度,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另一个因素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应该精神饱满、声音洪亮、口令清晰、示范动作标准,要时时刻刻作为学生的榜样。教师上课应该用形象生动、有感染力、有朝气的语言,切忌上课态度死板,厚此薄彼、行为粗暴,那么课堂气氛就会死气沉沉的象潭死水,不利于教师组织课堂教学,就调不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教师在课堂上应是组织者、引导着、辅导者,只有让学生去自己体会、摸索,发挥他们的主体性,来激发他们求知的热情。

总之,一堂成功的体育课,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充分考虑教学内容,应用多种多样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从各个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自发的、热情的、积极的投入到体育课堂中去,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性,更好地完成体育课堂任务。

第二篇:体育课堂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体育课堂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静宁县实验小学 苏鹏伟

体育课程标准倡导培养、激发和保持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那么究竟应该怎样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呢?近几年广大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实践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思考并实践着如何把体育课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有效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和锻炼的热情。因此,近几年我们可以看到体育课中(特别各种各样的优质课评比)各式各样、五花八门的游戏活动层出不穷;体育课堂也被装扮得花里胡哨;装饰漂亮的练习场地、制作精美的课件和体育器材;唱歌、跳舞等无所不用。学生刚开始在体育学习中确实也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热情和积极性。可是,在经过几年的探索后,问题就逐渐显现出来了。学生对花里胡哨的体育课堂不再感到新鲜,对课堂中学习的体育运动技术感到厌烦,对安排要承受一定运动负荷的身体练习不适应,逐渐失去体育学习的兴趣。

分析这个问题,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我觉得最重要的应该是目前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方法过于注重形式,认为学生对某种特定运动项目的喜爱和某些教学方式方法的兴趣等同于对体育课程本身的兴趣。而忽视通过增强体育学习的运动知识技能获得、体能的增长和体育精神的体验的内驱力来激发学生的兴趣。生动活泼和形式多样的体育课堂教学活动固然重要,但仅仅靠课堂的活动形式的多样化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永远不够的。学生持久的兴趣不仅仅来自对某一个活动形式的兴趣,而更多的是来自于对体育活动其内在的学习动力。那么怎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呢?我认为要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

从心理学角度讲,学习兴趣的产生是和一定的情感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说,当学生对体育有了目的认识的时候,才会心情愉快、自觉地参加学习和锻炼;如果对自己学习的意义不明白,目的不明确,自然不可能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作为体育老师首先要使他们知道什么是体育,体育锻炼与身体健康之间的联系等方面的知识,以及掌握一定的体育知识技能对自身及社会的意义,从意识上激发学生的主动的学习兴趣。

二、语言鼓励、正确评价

1、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语言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学语言应具有艺术性的魅力和美学内涵。既要生动形象,又要富有启发性,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

2、语言要生动活泼、幽默形象、耐人寻味、富有情趣。幽默的语言可以打破沉闷的课堂气氛,融洽师生感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笑声中掌握知识,接受教育。

3、正确运用评价,对学生要多表扬、多鼓励、多关怀,少批评,相信他们的潜力。实践证明,当教师对学生一次成功的表演、一次满意的练习乃至一点积极的响应和进取的苗头及时给予肯定、鼓励,都会引起更加积极的反响,而且会越来越“来劲儿”,并产生群体效应。

三、选择科学合理体育游戏

众所周知,几乎所有的体育游戏都带有集体性,特别是分组游戏体现更为突出。如果在课堂教学中科学地选择恰当合理的游戏,如30米往返接力跑,让每个同学在游戏中为了集体获得优胜而努力,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相互帮助,相互配合,努力拼搏。初中阶段,是一个充满矛盾、相对不稳定的时期,自控能力较差,精力不易集中,情绪亦不稳定。但对不同的事物有广泛的兴趣,所以,在体育教学中,可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生理、心理特点,设计、创造形式多样且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使内容以游戏的形式出现,这些游戏集趣味性与技术性于一体,能吸引学生主动地投入到体育活动中去。

四、教师要有创新意识

教师必须具备创新意识,只有这样,教学中才能从实际出发,不断创新,改革教法、学法、课堂组织结构。做到既符合学生的生理特征和心理需要,又“堂堂有别,课课有异”,使学生对每次课都保持新奇感和强烈的求知欲,从而最大极限地调动每位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耐久跑容易使学生感到单调枯燥,素质练习使学生感到重复乏味,教师可利用,“自然地形跑、追逐跑、领先跑”等形式的变换来发展学生耐力;在素质练习中,伴有计时、计数的小型竞赛和同一素质不同方法的练习,都会相应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利用学生的成就感培养其兴趣

学生的成就感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是一剂良药。如同在文化课教学中的“解答了一个富有挑战性难题”一样,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实实在在的成就感是通过课堂学习和课外练习运动技能得到提高,其中也包括运动知识和健身知识的获得等。相反如果在教学中忽视运动技能的提高,总是在简单重复低水平的运动技术动作,就会使学生丧失对体育学习的兴趣。

六、合理安排适宜的运动负荷培养学生兴趣

体育学科的最大特点是体育课上学生要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当前学生存在一种现象“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担心、害怕体育课运动负荷过大自己会承受不住。学生不可能都一样,他们的生理、心理存在差异,运动技能水平也存在差异,这就要求体育老师最大程度上了解学生,区别对待,合理地安排运动符合,尽量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完成各自的负荷量,建立自信心,从而保持他们的学习兴趣。当然老师还要传授学生有关运动负荷的理论方面的知识。

七、营造和谐的人际交流空间培养学生的兴趣

在文化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之间的人际交流是受限制的,而在体育教学中这种交流就显得方便自由,如果再通过体育教学组织方法的合理运用,有意识地加强和运用这种交流,就会使学生更好地体验到合作与对话交流的乐趣,这既有利于对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社会适应水平。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体育教师应具备这种能力,不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由无趣到有趣,由有趣到乐趣,由乐趣到志趣的更高认识,从而达到“快乐体育”、“终身体育”的最终目的!

体育课堂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静宁县实验小学

苏鹏伟

二0一二年十一月二十六日

第三篇: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兴趣十三法

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兴趣十三法

我除了当校长兼书记任班主任教语文课外,目前还有38项社会兼职。近十三年来,每年都有四个月以上时间在外出席各种会议。人是环境的产物,这样的环境,使我热衷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语文课大部分时间用于学生自学,十多年来,每个学期我都只用30多节课讲读教材。提倡自学,减少讲读,并不意味着讲读课可有可无,可以敷衍了事。我和学生都很重视节数不多的讲读课,想方设法提高讲读课的效率。提高讲读课效率的方法很多,激发学生兴趣便是其中之一。我喜欢用下面13种方法激发学生上语文课的兴趣。

(一)组织教学

十几年来,我们班经常有外省市老师来听课,刚接新班时,学生不习惯,有时我和学生在舞台上,台下坐满了听众,学生难免精神紧张,注意力不集中,显然要上好课,先得组织教学消除学生紧张的心理。课前三分钟,我喜欢分别用六种方法组织教学: 1.集体唱一支歌

要求唱歌的时候身体坐直,目视前方的黑板,看黑板中缝的中点,将中点看成彩电,唱哪首歌,就意想彩电里正放映那首歌曲的录像带,然后再感觉自己全身心溶进了歌词所描绘的境界。这样入静入境地全身心唱歌,课堂气氛立即就轻松了,同学们甚至会忘记了是在舞台上上公开课。2.集体朗诵

有时我问学生:“大家愿意朗诵吗?最喜欢朗诵哪篇文章?朗诵诗也行!”“朗诵陈毅的《梅岭三章》。”“可以。”“朗诵《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吧!”“也行。”于是我说,“请全班同学起立,身子站直、头要正,请各自再调整一下表情,就像演员演出一样,好,预备,起!”全体同学铿锵有力地朗诵,显然容易振作士气。3.口头作文

正式讲课前,我喜欢请学生口头作文。我随意出一个题目,如《从二青会辽宁获72枚金牌想到的》、《我国入关的利与弊》、《租让土地的得与失》、《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打法》。听完题目,学生们稍加思索,便站在自己的位置,六嘴八舌他说自己的文章。有多大劲使多大劲,用不着担心打分少,也用不着怕别人批评,个性得到最充分的解放。4.气功冥想

也有时课前我用引导学生做气功冥想的方法组织教学。请同学们起立,两脚分开,与肩等宽,俩脚平行,背直、头正,微闭双目,以目视鼻,以鼻对口,以口向心。然后意想丹田之处有一朵莲花盛开着,浑身放松,若感觉深呼吸舒服,则深呼吸。这样一来,学生很容易排除与课堂无关的思绪。冥想则是引导学生闭双目,意想自己像一片云,飘向空中,然后变成一轮月,俯瞰地球这个直径比月亮大两倍的浅蓝色的星体,再想自己是一颗星在广阔的宇宙空间遨游,这时再看地球只是光亮极弱的一颗小星星,所谓“处天外遥望地球很小,居体内细察心域极宽”。这样个人的得失进退荣辱恩怨就很容易变小,自然就从紧张状态中解脱出来了。

5.再现自己最辉煌的时刻

也有时课前三分钟,我请每位同学让时光倒流,意念上走回当年自己最成功、最辉煌、效率最高的时刻感受那时内心深处的愉快感、自豪感,使之扩大,使之迁移到今天的学习生活中来。6.扮演杰出人物的角色

有时课前我请每位同学扮演自己最崇敬的那位伟人或杰出的人物,意想自己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为人处世都和那位杰出的人物一样。许多学生这样想了两三分钟,就觉得自己浑身充满了上进的勇气和战胜困难的力量。我们管这种做法叫做“精神充电”。

经过课前组织教学,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境,迎来了即将开始的语文课。

(二)设计导语

导语设计得好,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一堂课有个良好的开端。如讲《周总理,你在哪里》这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有这样一个人,全中国人民都觉得他是自己的亲人和朋友;他博学多才,对国防外交、教科文卫、工农商兵各个行业各个领域都给予及时具体的指导;他精力过人,在全国各地党委政府被夺权,公检法被砸烂,军队被严重冲击的情况下,他力撑危局,事无巨细都亲自处理;他廉洁一生,无儿无女无遗产,联合国破例为他的逝世降半旗致哀。”这样全班同学的情绪很快沉浸在对周总理的怀念中,学习这课的兴趣更浓了。

《论语六则》这课书的导语我这样说:“火之光,电之光,能照亮世间的道路,思想之光,能照亮人的精神世界。谁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了全世界最伟大的十位思想家,例如牛顿、哥白尼„„谁知道这十位思想家谁排在第一位?他就是我们中国的孔夫子。”这么一说,学生们学《论语六则》的兴趣便浓了一些。

好的导语像磁石,能把人们分散的注意力一下子聚拢过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

(三)设计板书

我平时讲课板书少。板书是为了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加深理解教材。以下五种板书形式、容易激发学生兴趣。1.字体变化

如讲议论文我喜欢用仿宋体或黑体美术字写课题;讲说明文则喜欢用楷书或魏碑体写课题;讲记叙文用行书;文言文则大多用隶书写课题。我写得认真仔细,学生便也极认真地看,有的还边看边模仿,同学们感觉汉字千变万化、奥妙无穷,激发了听课兴趣,也激发了学生练书法的兴趣。2.故意写错字

板书时故意写错一两个字,既提高了学生发现错误的能力,又使爱写错别字的同学引以为戒。比如:我写《爱莲说》板书时,故意将作者周敦颐的名字写成周孰颐,一时间下面议论纷纷,爱溜号的同学也仔细观察这两个字。趁此机会,我请同学们给改错,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也有时,写板书时,我便将难写的字、易错的字,干脆空着不写,然后请爱写错别字的同学到前面去填空,激发了学生改错别字的兴趣。3.变换表述形式

提炼教材内容时,尽可能不只用横行续写这一种形式,而应经常变换形式,或用表格式,或用网络式,或用金字塔式,或用树式。如:表述语文知识结构,我爱用树式;进行单元教材总结,就大多采用表格式;总结汉语知识,就用网络式。4.图表、图画式

如讲《第比利斯地下印刷所》、《人民英雄纪念碑》、《雄伟的人民大会堂》等文章时,我尽可能用画图表的方式,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对文章理解得更透彻。也有的文章、诗词,为了使学生明白,我随手画一幅简笔画。讲古代以山之阳,水之阴为南,山之阴,水之阳为北时,学生不好理解。我便随手画一座高山,山下有一条大河。山河的南面画一轮红日。学生一看,马上理解了,能见到阳光的是山的南面和水的北岸坡,所以山南水北为阳,反之亦然,学生觉得很有趣。5.请学生写板书

请学生写板书,或归纳课文内容,或写段意,比老师一个人一堂课独占黑板,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板书是一门艺术,一门学问,钻进去,我觉得教书多了一分乐趣,学生也感觉上课多了一分乐趣。

(四)注意教态

教师的表情、姿态、手势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兴趣。倘教师没精打采,昏昏欲睡,怎么要求学生兴致勃勃呢?这些年来,校内校外的工作压力较大,也有一些麻烦事,不管这些麻烦事多么多,我也告诫自己不能把这些不愉快的情绪带入课堂。课堂应该是乐园,教者应该是愉快、乐观、积极、进取、热情、真挚、满怀信心的。我经常告诫自己:今天要比昨天教得更好,这样便在极累的时候也能振作精神,精力充沛。虽然课堂有时也要有紧张的竞争,甚至需要教师严厉,但那必须是基于对学生真诚爱护而产生的严厉,决不允许教师把在别处带来的不愉快的感情拿到课堂上渲泄。我总想,教师的教态不仅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影响到教者本身的讲课兴趣。那些喜欢研究表情、姿态、手势的教师,大多对上课抱有浓厚的兴趣,觉得上课本身就是一种享受。

(五)说话语音变化

一句话有一百种说法,同一句活,会说的人让人听了笑起来;不会说的,让人听了跳起来。富于变化的语音显然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语音变化可以从五方面入手。1.调整音量

大音量容易引起学生注意,有时在大音量讲儿句之后,再用小音量,学生反倒更感兴趣。有时我讲课,讲到精要之处时,便问学生:“老师是小声讲好,还是大声讲好呢?”学生纷纷要求小声讲。于是我便用极小的音量讲,学生纷纷伸颈,侧目,全神贯注地听,我便用较小的力气,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2.调整音调

同一句话可以用A、B、C、D、E、F、G等不同音调说出来。有的教师讲课调值较高,但音量不大,很好听,叫做高音教学。有的教师说话调值尽管低,但音量大,听起来浑厚有力,叫做低音教学。如果调值高,音量再大,听久了容易使人疲劳。反过来,调值低、音量再小,同样使人感觉有气无力。我讲课时,经常根据教材内容、学生实际,甚至自己的身体状况变换语调。3.调整语速

说话速度的变化也影响到学生的兴趣。有时我讲话速度极慢,以引起学生对所讲内容的重视,也有时一连串排比句子说得极快,同样也是引起学生的注意。《陋室铭》这篇课文,在快而不乱的前提下,可以用12秒钟读下来,在慢而不断的前提下,可以用92秒读下来,两者相差八倍之多,但都具有不同的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学生也好,老师也好,其实都喜欢听别人抑扬顿挫的讲话,喜欢听别人疏密相间的发音。4.以情感人

音量、音调、语速的变化能影响人的兴趣,但这些都是声音的形,而不是声音的神,声音的神的变化才具有更大的感染人的力量。什么是声音的神呢?就是说话的感情。比如:“要与人为善。”这句话,就可以用喜怒哀乐、热情、冷漠、挚爱、厌恶等几十种不同的感情说出来,感情不同,产生的效果当然不同。我经常要求自己用不同的感情去读同一段文章,经过比较,选择那种符合文章实际的感情,去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5.进入角色

同一句话,不同身份职业,不同文化层次,不同性格品质的人说起来,会千差万别。我读课文,读课外读物时,尽力使自己进入角色,这样做,自然激发了学生听的兴趣。

说话也是一门艺术,一门学问。谁都能说话,但说得好却不容易。说好了,别人高兴,自己愉快,说得不好,别人心烦,自己也别扭。要说好话,就得研究音量、音调、语速、音情,并进入适当的角色,这样便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六)引导想象

课要上得有趣,引导学生想象课文内容也是一种办法。即:力求把单调的文字符号变成生动形象的画面,在大脑的荧光屏上放映出来。

一般情况下,我引导学生将文字变成图画有这样四步要求。勾勒出形态,染上色彩,使画面动起来,让画面更鲜艳、更逼真。以张志和《渔歌子》的前两句“西塞山前白鸳飞,桃花流水蹶鱼肥”为例。教这首词的时候,我说:“这是一首景物描写极成功的词,我们应该认真品味,在大脑的荧光屏上放映。”有的同学闭上了眼睛,一般情况下,闭眼的效果要好得多。1.勾勒形态

请同学们先在脑子里放映西塞山、白鸳、桃花、流水、蹶鱼的轮廓。2.染上色彩

请把黑白电视变成彩电,看谁脑子里画面更鲜艳美丽。学生们说脑子里出现了青色的山,粉红色的桃花,碧清的流水。3.使画面动起来 白鹭在山前自由自在地飞来飞去,水在小溪中叮咚流淌,欢快跳跃的蹶鱼则不时跃出溪流汇积而成的深潭„„

4.使画面更细致、更逼莫

同学们还可以在大脑中放几个特写镜头:白鹭身上洁白细密的羽毛;鲜艳的桃花上带着花粉的花蕊„„ 不只写景的文章、诗词能变成图象放出来,状物的、写人的都可以引导学生这样做。用特写镜头再现少年闰土那明亮、聪明的眼睛,红润的脸膛;中年闰土那黯淡无光的眼神,那布满皱纹的脸。形态色彩越逼真,学生受到的教育就越深刻。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之中

一般讲课时我不精雕细刻,从不逐句逐段地分析,但决不意味着好的段落不引导学生去仔细品味。讲到文章的妙处,我不仅让学生把文字变成画面,而且力求将学生导人情境之中。

如讲《菜园小记》,我说:“咱们学这课书都要体验劳动乐趣,品尝田园乐趣。”“怎么体验呀?”先请同学们看书,看书之后,先在大脑中放映菜园的图象。这图象越来越鲜艳,越来越逼真,好像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不是在我们的脑子里,而是在我们的周围。一行行果树下面是一片片的菜园,我们就站在菜园里,站在畦垄上,前后左右是嫩绿的菜苗,空气中飘来泥土的芳香,花的芳香,香菜的芳香。我问:“踩上畦垄了吗?”学生们闭着眼睛,笑眯眯他说:“踩上了!”“闻到土香、花香、菜香了吗?”悟性好的同学可以回忆起土香、花香、菜香的味道。于是便答:“闻到了!”“那么我们开始间苗吧!”于是同学们弯下身子去间苗。一时间课堂充满了欢乐的气氛。同学们在这种身临其境的想象感知过程中,品尝到了田园乐趣,深深理解了文章的中心。

还有一种进人情境的方式是操作。例如:我讲《活板》一文时,问大家能不能准备一套工具,假设是活字印刷的铁板、铁范、字模。学生们犹豫了一下,回答说:“能!”“那么就请大家每人准备一套模拟教具。”于是同学们有的将课本夹子当铁板,用纸条折叠成铁范;有的用橡皮、有的用瓶盖、有的用铅笔刀做印模。教具准备好了,我们就照教材所写的印刷过程,假设自己是印刷工人,一步一步地照着操作,既增强了学习兴趣,又加深了对教材的理解。引导学生进人情境,激发了学习兴趣,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还有利于培养学生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品质。

(八)请学生猜测教师

请学生猜测老师容易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我想,一位教师要教给学生一些常规性的学法,帮学生制订一些语文学习规矩、计划、制度,在大的方面使学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老规矩可遵守,在大的方面让学生猜得透。但在具体教法的运用上,在一些小的技术,技巧问题上,又应该让学生猜不透,越猜得半透不透的,学生越愿猜,越猜学习兴趣越浓,与老师感情越近,对老师理解得越深。

有一次,十几座城市的300多位老师到我们班听课,我讲的是《核舟记》。遵照学生意见,翻译时先易后难。最后剩下船头一段,因这段人物位置关系不太好理解,翻译效率可能不高。我就说:“老师想了一个好办法,用这个办法,大家很容易理解课文。谁能猜一猜,老师想的是什么办法?”我刚说完,一位同学就举手抢答:“老师一定是想找三名同学,分别扮演苏东坡、鲁直、佛印,让他们照课文内容去表演自己的角色,他们边做、老师边指导,大家看书纠正,难点就解决了!”我一听很高兴,问:“你猜得太对了,你怎么知道老师这样想?”他说:“我上课时经常猜老师今天又能用什么好办法讲,猜得多了,猜的能力就强了。”

请学生猜猜老师,能激发学习兴趣,能拉近师生心与心的距离,还能有利于增强学生理解他人的能力。

(九)适当用一点班级用语

我们班有一些班级用语,什么“小马蹄坑”啦,“边角余料”啦,什么“一百年”、“后三节”、“三角”等等。一说这些话,只有我们班同学明白。还有一些同学带有褒义的绰号,我在上课时,都适当地用一点,调节一下课堂气氛。

有时,我发现一些同学又沉闷了,便出两道题,说:“这两道题,不许积极发言的同学答,大家说谁回答呢?”同学们推荐说:“一百年回答!”谁是“一百年”呢,就是那几位不爱发言的同学,大家管他们叫“昏睡百年”。经常出点题,专门请这些同学回答,时间久了,他也就不“昏睡百年”了。有的同学长得聪明伶俐,很像聪明的一休,同学们给他起个绰号叫“一休”。我在语文课堂上也便这样称呼:“请一休同学到前面来做题。”

还有一些班级用语,使用之后,容易引起学生兴趣,并且增进师生的感情,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同学们的上进心。

(十)请学生说、读、写

学生上语文课要进行四种实践活动:听、说、读。写。这样才能增长四种能力,如果教师把课堂变成讲堂,只是一讲到底,最终效果一般不大好。因为学生失去了说、读、写的实践机会。广大“第三世界”学校的学生,许多人有意注意力持续不了45分钟,特别是中下等学生,听得大多,失去了练习、消化理解的机会,时间长了,债越欠越多,上课就会越来越没兴趣。

我常想,上课时,只解放学生的耳朵,却堵住他们的嘴,捆住他们的手,由教师唱独角戏,实在是费力不讨好。尽可能让学生说,让学生读,让学生写,这样做学生的学习兴趣浓。

比如板书学习重点,一般是我写,偶尔有几次请学生写,同学们关注学习重点的兴趣就浓一些。如果请几名同学同时写,学生的兴趣就更浓一些。

读课文,教师范读是一种形式,学生朗读、范读、齐读、分组读、分角色读同样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学习形式。考虑到学生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不断变换讲课形式,学生就能从上课到下课始终有较浓的学习兴趣。我讲课有个习惯:教师不替学生讲学生自己能讲清楚的问题,不替学生做学生自己能做的事。

(十一)组织学习竞争

课堂上适当组织竞赛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方法。竞赛可以定时间而不定任务,也可定任务而不限时间。如讲《岳阳楼记》,我们搞竞赛看谁默写得快,就限定一分钟时间,从第二段开始默写,看谁写得多,我刚说完“开始”,大家就全身心投入竞赛之中,比赛结果,除三名同学外,大部分人一分钟都写了40多字,还有15名同学超过了50字。

讲《面人郎》,有的段落,大家感觉很好,尽管教材没要求背诵,但同学们愿背一背,那好,就来个一分钟背诵比赛,能背多少算多少,结果一分钟时间,同学们都背了60字以上,最快的同学背下来120多字的一段话。

也有时候,竞赛定量不定时,本篇课文四个解词,看谁背得最快,45秒钟时,第一位同学举手表示背完了,90秒钟最后一位同学也会背了。

即使在盛夏高温的日子里,并且正值疲劳的下午3点钟上课,一听说开展学习竞赛,学生们的精神也为之一振,忘记了炎热,忘记了疲劳,全心身地投入竞赛之中。

一节课有一两次乃至三四次短时间的竞赛,使课堂波澜起伏,使学生的思维有张有弛,激发了学生上课的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还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

(十二)多和学生商量

语文课怎么上更符合学生的实际,这就要多和学生商量,商量商量,符合学生实际了,学生上语文课的兴趣就浓。

我经过和学生商量,确定了语文课的六个步骤“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

具体到某一个步骤我也经常和学生商量,听取学生的意见。如:《出师表》这篇课文,定向时,是确定四项任务,还是三项,五项或更多,先进同学完成几项任务,后进同学完成几项,三言两语,七嘴八舌,一两分钟时间,使我由拿不准主意变得了解了学生的需要,学生们也明确了自己要完成的任务。学生自学、讨论时,我也参加某个讨论组,商量哪些问题是难点,有没有必要答疑。这样到课堂第四个步骤时,我就做到了心中有数,第五步自测哪几道重点题,我也常和学生商量,有时干脆请几名同学各出一道自测题。自结也不是每次都八股式地非找一名同学总结不可,有时征求学生意见看有无总结的必要,大部分同学认为某节课没必要总结时则不总结。

我学会了教语文课,最主要不是从书本上,而是在和学生共同商量中学会的。学生们教给我许多书本上没写的知识,学生们告诉我许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在师生商量的过程中,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强了学生做课堂主人的责任感,义务感。

(十三)施加喜欢上课的意念

我引导学生练气功,面对学习、锻炼、劳动各项任务,都施加一个喜欢的意念、快乐的意念,时间长了,人的潜意识就会发生变化,厌恶劳动,害怕锻炼,躲避学习的个别学生也常常变得喜欢劳动,愿意锻炼,热爱学习了。

每天课前,课中,课后都要引导学生施加一个我喜欢上课,上课很快乐的意念,时间久了,意识与潜意识之间就能配合协调,潜意识就会编制出喜欢上课,上课很快乐的程序,从而使学生的观念发生深刻的变化,学生上语文课的兴趣当然会越来越浓。

课堂虽小,钻研进去,便会发现,这里面有着广阔的天地,有无穷无尽的学问,当然也就有无穷无尽的研究乐趣。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当然不只上述十三种,我只是刚入激发学生兴趣的科研之门,前面还有更广阔、更迷人、更深奥的天地在吸引着我,我得加快脚步往前探索

第四篇:为何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何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是一种好的情绪,是一种人们想要从事某种活动的内在动力。一个人只有当他对某一事物发生兴趣时,才会对其产生好奇心并产生对其进行探究的心理欲望。这种欲望一旦被激发,它就会成为一种学习的自觉性和内动力。一旦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者就会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把学习看成是一种乐趣而不是一种负担。反之,如果对学习散失了兴趣,它不仅会成为学习的阻力,甚至还会引发心理障碍。学习者学习兴趣的高低、求知欲的强弱都会对学习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心理研究表明:当人们对某一事物发生兴趣时,其学习活动是愉悦的、主动的,这时往往会将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和信息储存在大脑的“长期记忆库”里。由此可知,兴趣与教学的成败是密不可分的,对教学和学习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实践证明: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丰富广博的知识信息、和谐轻松的教学气氛都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正如孔子所说:“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会导致勤奋,而勤奋又往往和塌实、自信、坚韧、刻苦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和保持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如何将学生的兴趣和知识学习融为一体,如何体现“寓教于乐”和“ 以人为本 ”的精神,是每个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不断探索的问题,也是促进和提高英语学习效果的关键。《新的课程标准》也特别强调小学阶段英语教学要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他们对英语学习有持续的兴趣和爱好。

研究证明:3-12 岁是儿童学习语言能力最强的阶段,也是儿童可塑性最强的时期。从生理和心理特征看,这一时期的孩子具有好奇、好动、爱表现、模仿能力强,口齿伶俐,发音器官可塑性较大,喜欢新鲜事物,对陌生语言的好奇心能激起他们对外语的兴趣;他们喜欢引起别人的注意,重视老师的表扬,不怕犯错误,很少有羞怯感;他们的身体各部分器官还在发育,尚未定形,发音器官较成人的灵活,模仿外语的语音语调远比成年人容易;他们的记忆力好,形象思维好。这一特点就决定了小学阶段是培养儿童英语语感和兴趣的最佳时期!所以,如果把握好了,对他们今后的英语学习将会是受益无穷。而一旦兴趣被扼杀,就无疑会产生一种对英语的心理抵抗,这种抵抗所可能造成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

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师,而教师的教法又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并对教学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为此,《新课标》对教师的角色也重新进行了定位:课堂教学不再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不仅仅是以前的“传道授业解惑”者,而是要充当课堂教学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同时还要充当导演和指挥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文教育理念

第五篇:竖笛课堂教学 激发学生兴趣 促进素质教育

器乐进课堂论文

竖笛课堂教学 激发学生兴趣 促进素质教育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器乐演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发挥音乐教育的审美功能,丰富学生的课余音乐生活,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物美价廉的竖笛的教学能够使学生享受到全方位的音乐教育——即视唱练耳、音乐演奏实践(独奏、重奏、合奏以及伴奏)、即兴音乐创作、音乐欣赏等,能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固定音高概念。朱则平老师曾说过:“宁可少为孩子买一个只能吃一顿的汉堡包,也要买一只足以让孩子受用终生的欧洲八孔竖笛”。这是不分富国、穷国的有识之士都会认同的理念。当今世界,亚、非、拉、欧、美、澳各洲各国无不推崇竖笛教学,竖笛几乎已成为音乐教育的代词了。因此把八孔竖笛引入课堂,为音乐教学丰富内容,调节课堂气氛,扩大学生音乐视野,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促进学生综合音乐素质的培养并激发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八孔竖笛进课堂的实践中,我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竖笛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器乐学习的实践中,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也是学生学习成功的重要动力。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重要原因。”当学生产生这种学习倾向时,他们的兴趣就犹然而生。但是整个器乐教学中,兴趣最浓的要数开始阶段。但要使这股“劲”维持下去,也并非易事,因为一些机械的、单调的技能训练,会使学生丧失学习竖笛的好奇心,学习兴趣也会慢慢地退下来,因而,我们要通过多种方式方法来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因势利导,改进教学。

竖笛的气息控制对于初学的小学生来说比较难掌握,一般会出现气流过猛的现象,这时教师可先通过做游戏、比赛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掌握呼吸的方法。例如,让学生深吸一口气保持几秒钟后,轻轻地做吹纸练习,把纸条吹成一个角度;或让他们回家练习吹蜡烛,使蜡烛轻轻地摇晃而不灭;还可在课堂上搞小组或个人的比赛,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掌握训练气息的控制能力,使之达到平缓、均匀的要求。然后再让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吹竖笛的练习,并要求学生一边吹一边用耳朵分辨音色的差异。最初应从中音区开始学起,当吹出音后,再指导学生做长音练习,这样可以训练气息的控制,为吹奏高、低音区打下良好的基础。当学生学会两三个音时,教师不应迅速地往下教新音,而应把吐音、连音、节奏等练习及时地渗入教学当中,让同一旋律加以不同的吐音、连音的练习,以训练学生脑、口、眼、耳、指头配合得当。

为让学生更好感知和表现音乐,教师一方面可让学生读、拍节奏、用打击乐器等方法来进行节奏训练,另一方面,可要求学生用竖笛来进行吹奏练习。除了用竖笛固定的一个音来代替外,还可以分组让学生用不同音来构成一个协和的音程,或让学生进行即兴的不变节奏简单变音高的创作,或让学生进行同向、反向的节奏练习或结合简单的形体律动等等,这不但可加强学生的节奏感,而且可提高学生的竖笛演奏水平。把上述的吹奏技术结合在简易的歌曲、乐曲演奏中,还可让学生学起来有新鲜感,不觉得沉闷。

以前,学生吹厌了一些教材上的简单曲子,他们觉得枯燥无味,又没时代感,对学习竖笛的兴趣不浓,吹奏的技巧没多大的提高。后来,我发现他们很喜欢现在流行的歌曲,即使很有难度的节奏也能唱得准确。于是,我便找来一些既流行又好听的歌曲,稍作修改后作为竖笛吹奏曲,并把谱子发给他们,让他们练习。当他们接到歌谱时非常兴奋,有的唱起来,有的马上拿起竖笛吹起来。课后和放学的时间,还不时听到从课室内传来用竖笛吹奏流行歌的旋律呢。一个月下来,他们已经吹奏四五首有一定难度的歌曲了,就连班上调皮的学生也拿出他那支长眠的竖笛,挑选了较简单的歌曲吹奏起来;即使嗓音条件不好或处于变声期的学生也同样能奏出优美的旋律。在他们的演奏中,我很愕然,谱子上有一些较难的节奏竟然吹准了,新教的变化音也掌握了。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只要你的方法能使学生们感兴趣,学生便会很乐意接受。

二、竖笛引入课堂教学,器乐教学有助于学生掌握音乐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竖笛进课堂后改变了以前单一的教学模式,大大充实了音乐课堂。教师可从 “听、看、唱、奏、伴(一部分学生伴奏、一部分学生歌唱)、创等手段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去感受、体验音乐,也可以引导学生善用竖笛拓开想象空间,把音乐创造教育和审美渗透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在音乐课上,我喜欢要求学生把乐曲的主题旋律用竖笛作视奏练习来吹,哪怕是几小节,这样做,不仅让学生能更好地掌握作品的主题旋律,而且慢慢地学生的视谱能力、节奏感、音高的概念和竖笛的演奏技巧都会有所提高。

例如,我上古曲《梅花三弄》一课,在学生掌握吹奏梅花主题的同时,还让学生用高音、中音、次中音和低音竖笛来吹奏梅花主题,感受和体验不同音色来表现梅花的各种神态,最后创作自己的竖笛版的变奏,从而更深的了解“梅花三弄”的含义,让学生体会到中国古代音乐深远的艺术魅力。

在演奏有一定难度的新乐谱时,教师应及时从旁指导,让他们先唱唱、练练难点节奏,然后又让他们边跟着钢琴唱边在笛子上按指法,在唱谱的同时分析一下乐曲高低抑扬的旋律变化和轻重缓急的节奏安排,认识节奏、旋律与音乐作品所要表现的情绪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才让学生自己演奏。这样做既能锻炼学生的视唱、视谱能力,为音乐的表现打下良好的基础,也是学生智力得到开发,情感和美感得到形成、发展、升华的过程。

此外,听是很重要的,当学生掌握乐曲的吹奏后,教师可以请一些学生在班上演奏,让同学们听一听、评一评,看哪些地方吹得好,哪些地方欠佳,从听和评的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这样可锻炼学生的胆量,也能让学生少走“弯路”,促进他们演奏水平的提高。

三、竖笛引入课堂教学,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和创作能力智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音乐课堂提倡让学生“动”起来,如:动口、动手、动脑。其中竖笛教学正充分体现了让学生动的能力。在课堂上,通过演奏,让学生眼、耳、手等器官得到协调发展,且激发了学生思维的多向性,这是其他学科和其他学具所无法取代的。科学研究表明:手受到大脑指挥,左脑主逻辑思维,而左脑又靠右半身、右手、右手指牵动左脑神经;而右脑主形象思维,并靠左半身、左手、左手指牵动右脑神经。学生们在演奏器乐的过程中,由于十指的协调动作,使左右大脑皆处于兴奋状态,通过复杂的思维活动过程(看、认、想、奏)得到综合的技能训练,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陶冶和锻炼。学生在演奏时,当大脑接受到视觉神经从乐谱上传给的“信息”后,必须马上作出判断,再发出“信号”,指挥手、指、腕等毫不犹豫地作出准确的反应,协调动作。若稍一迟钝,则会错过“良机”,影响到作品的表现。正是音乐这种“时间感”、“紧迫感”“集体忧患共存感”的锻炼,发展了学生应激反应的敏捷性和实用性。

同时,通过竖笛教学还可激发学生创作动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例如,在让学生练习吹奏电视剧《大长今》的主题曲《希望》时,我提出要求,让他们互相学习和配合,用不同形式组合演绎这首曲子。一时间,在课上有些学生用竖笛演奏一段后再用唱歌和笛子伴奏的形式演绎接下来的部分;有一组学生根据主旋律自创了二声部,用领奏加合奏的形式演绎„„精彩的表演赢得了不少掌声,这对他们今后学习兴趣的提高、创作热情的激发及创作能力的培养很有促进作用。同时,他们在有趣的相互学习中还掌握到一些音乐知识与技能,获得审美愉悦的体验。

四、竖笛引入课堂教学,培养了学生的综合音乐能力和集体共处合作精神。器乐教学要特别注重合奏练习,因为合奏的运作必须将演奏技能、音乐表现融入合奏演释之中。合奏的行为是集体行为,就象一个小型社会的缩影,要求各声部各施其职、各尽其责、共同协作才能完成作品的二度创作。而音乐教学特别是其中的器乐教学在培养学生多方面合作共处的意识,让学生在合奏实践过程中学会分辨主次,懂得自己应处位置的职能作用和对整体的影响,促进其共处合作能力的形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器乐教学面对的是全体学生,在合奏教学中我们通常遇到这些情况:有些同学喜欢大声吹,总想盖住另一个声部,使声部间形成竞抢节奏;有些同学调式不稳,易倾向于旋律流畅的声部而跑调;有些同学不看指挥,该停不停,该吹不吹,造成全曲散乱。对于这些情况,教师应加以相应的引导:喜欢大声吹的,让他们在自己刺耳的笛声中,注意听听自己吹奏的音色美不美,再聆听老师的范奏或吹得较好的声部演奏,慢慢地他们就会自觉控制自己的音量,使声部和谐;喜欢抢节奏的,则用录音机将声音录下来放给他们听,不整齐的合奏会使学生自己感到羞愧;不看指挥的同学,就让他们多听听优美的音乐,特别是在宁静时,突然吹一个音出来,形成鲜明对比,让学生说出音乐好不好听,使他们明白要和集体相统一的道理,认识到合奏是众人划浆开大船,要听从指挥,相互协调配合。这样,在不断的合奏训练中,效果一次比一次好,音乐的情境美也在优美的和声中体现出来,给学生带来集体合作成功的喜悦。

“乐从心生”,音乐表演是艺术创作的全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良好的表演合作意识能够促使技能技巧向艺术美的方向升华,进而诱发整体音乐审美情感的生动表现,是充分诱发学生的艺术想象力的平台。在器乐合奏教学中,要针对不同的演奏形式提出不同的表演合作要求。齐奏时,要引导学生对乐曲情绪有准确的把握,要有统一的分句,力度、速度变化要协调一致。分声部合奏时,首先要对各声部的演奏提出明确的要求,使每个声部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表演整体;其次,各声部间更要配合默契,通力合作。伴奏时,要告诫学生,只有和主奏配合好,才能体现伴奏的价值。伴奏者在表演时不可喧宾夺主,更不是可有可无。

通过竖笛教学的实践,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器乐进课堂是使学生更好地感受、理解、表现、创造音乐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学生掌握音乐文化,提高音乐素质。总之,竖笛教学给我们的音乐课注入了活力,给我们的校园生活带来了更多的欢乐。也丰富的民族击奏乐曲和吹奏乐器,让他们热爱自己的音乐文化,继而培养他们的民族审美观,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意识。

九道岭小学闫帅 2010年4月26

下载关于体育课堂教学要善于激发学生兴趣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体育课堂教学要善于激发学生兴趣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创设课堂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是一门具有严密逻辑性和高度抽象性的学科,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到枯燥、乏味、没兴趣,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要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教师......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内容提要:兴趣是学习的直接动力,决定着学生学习活动的方向和效率。本文以《数学课程标准》为指导,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重点论述了如何在数学......

    激发学生体育兴趣的点滴体会

    激发学生体育兴趣的点滴体会 在体育教学中,提高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不仅为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机能状态提供保证,而且也能够为培养体育情操,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以至......

    浅谈如何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

    浅谈如何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 【摘要】当前中学生缺乏户外活动,比较懒惰,很多人对体育课不感兴趣,严重影响了学生身体素质和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体育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与学......

    如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论文: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如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论文: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部分。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作文教学提出了总目标:“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兴趣十三法[5篇模版]

    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兴趣十三法 (一)组织教学 十几年来,我们班经常有外省市老师来听课,刚接新班时,学生不习惯,有时我和学生在舞台上,台下坐满了听众,学生难免精神紧张,注意力不集中,显然......

    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 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长期以来,很多学生都怕写作文,一听到写作文就喊头痛,有的说没东西可以写,有的说不懂怎样写,有的说达不到要求的字数,总是提不起写......

    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美是生活”。他的意思是,生活是美好的,生活中处处有美的闪光点,要善于观察、发现、捕捉,才能充实头脑,美化心灵,从而写出好的文章来.如夏衍经过两个多月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