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24)城市应让人感受到光阴与四季(评论员随笔)[优秀范文五篇]

时间:2019-05-15 10:17: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5.11.24)城市应让人感受到光阴与四季(评论员随笔)》,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5.11.24)城市应让人感受到光阴与四季(评论员随笔)》。

第一篇:(2015.11.24)城市应让人感受到光阴与四季(评论员随笔)

城市应让人感受到光阴与四季(评论员随笔)

白龙

《人民日报》(2015年11月24日05版)

追求怎样的文化城市,城与人、城市与自然应该有怎样的文化联系,是一个值得持续探讨的话题

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一场大雪为北京换上晶莹冬装。北京故宫博物院发布的一组雪景,被网友刷屏,直赞为“白雪镶红墙,碎碎坠琼芳,美得这么安静”。而“到故宫拍雪景”,也成了这个周末游客挤爆故宫的理由。

热闹之余,有人提出疑问:为什么拍雪景非要去故宫呢?言下之意是,在北京这个国际化大都市,其他地方为何就拍不出雪天景致?人们当然可以说,在故宫、长城或者胡同、四合院这样的地方,更容易捕捉到北京这座文化之都的古典韵味。然而,如果一座现代城市,总是只有那么几个简单符号来支撑自己的文化脸面,在城市文化方面恐怕很难算是成功。同理,这亘古不变的大雪,激发过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勃鲁盖尔《雪中猎人》等传世名作的自然景致,如果仅在微信朋友圈留下几张照片与点赞,现代人又如何以文化创造者自居?

我们应该追求怎样的文化城市,城与人、城市与自然应该有怎样的文化联系,是一个值得持续探讨的话题。某种意义上,现代城市是对自然的克服。有人说,在城市实现电气化之后,昼与夜的区隔就被打破了。明亮的灯光刺破了夜的帷幕,也稀释了孩子们对夜晚的想象,那些借由夜幕而出没的古老传说,被驱赶到了卧室的暗角。同样,摩天大楼、中央空调等现代化设施,也冲淡了城市的自然四季。于是,在模糊了自然之维的现代都市、界面昏暗的水泥丛林,一场大雪重新激活了人们对季节与自然的感受,也激发了人们对城市文化的思考。

城市,应该让人感受到光阴与四季。这也是20世纪下半叶以来,很多城市建设者都在反思的问题。致力于营造宜居城市的设计者们,也试图让城市有更多的角落来盛放和接纳自然景观。有人曾总结了北京“最浪漫”的几条道路,如地坛公园北门内、钓鱼台国宾馆墙外、东

直门外使馆区,因为这几条道路的两侧,都有银杏树。每到秋天,黄灿灿的银杏叶铺满枝头、撒满路面,让人有“落叶满长安”的金秋之感。而这种季节带来的变化,在高楼林立的CBD则很难感受到。因此,很多城市设计者逐渐认识到,“城市绿化”不仅仅是让城市“绿”起来,不是要种植多少名贵植被,而是要恢复城市与自然的联系,让城市能感受到自然的呼吸、光阴的变化。

同样的道理,现代城市也应该拥有属于自己的文化符号,能够实现城市和人之间温情的对话。有人说,现代城市的建筑语言多是生硬而冰冷的,比如那些画在地上的交通符号、摆在路口的水泥路桩,明确但了无生趣,面无表情地对行人和车辆发出指令。更不必说那些冰冷的禁止标志、粗暴的隔离设施。而大多数城市设计者都忘记了,中国建筑也是一套讲究人与自然相融合的意义系统和文化载体,像苏州园林,讲究的是“步移景异”“象天法地”,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如何设计我们的城市,使它更加环保便利,同时又有着自己的文化气质,应该是未来城市设计的方向。

一场大雪,已经迅速融化在沸腾的城市大地上,正如法国大诗人维庸的名句:去年之雪,而今安在?而一场大雪引发的城市文化话题,却有待人们继续思考。

第二篇:大小城市人的特征及思想倾向之浅见杂文随笔

人的特征与思想倾向,历来与人在特定的环境、特定的地域生活下有关。大城市与小城市的划分体现了人生存的环境、地域性创造了人生存的特征及思想倾向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一线城市与二、三、四线城市的划分对于人们的发展、思想动态及未来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线城市与二、三线城市相对于四线城市或更小的地方的流动人口又相对而言是流动量非常大的。为什么许多三、四线城市或更小的地方的人群会往二线或一线城市迁徙汇聚了?这里有一个让三、四线城市或更小的地方的人群往二线或一线城市迁徙汇聚的理由,那就是三、四线城市或更小的地方的人群中的一些出类拔萃的人为了自身发展自身能力的体现才迁徙汇聚到二、一线城市去。因为只有在二、一线城市中,这群出类拔萃的人才觉得真正得到了自身价值和自身能力的体现及尊重。

自古以来,大城市是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文明的集约地。这里是国家的各种精英人士最为集中的地方,如一个国家的首都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国家的首都是地道的一线城市,全国各地的乃至世界各地的精英汇聚在这里,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平衡,大家都在这种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平衡中推介各自的资源及人脉,形成了一种和谐稳定的欣赏关系。由此,吸引了大量二、三、四线城市或更小地方的一群出类拔萃的人们的向往和迁徙汇聚,因为这里才是各种才俊们施展手脚和才华的地方。说白了,这里才是有才华有能力的精英得到尊重和自身价值得到体现的地方,可以放开手脚大胆使出自己平身所学的地方,在这里没有羁绊和后顾之忧。

而二线城市的人口,这里相对一部分人也是从全国各地移民迁徙而来,流动人口量也相对大,从而人们基本也都在遵守规则中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平衡,只是在这种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平衡中寻找机会、等待时机发展。说白了,这里也需要卧薪尝胆等待某个机会的到来。

三线城市的人们如二线城市的人们一样,很多都是从四线城市或更小的地方迁徙而来,而这些人可谓是四线城市或更小的地方的出类拔萃的人群。大家聚集在这里,也都像二线城市的人们一样,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平衡中等待发展机会。同样,这里也要卧薪尝胆静待机会的显现。

四线城市或更小的地方的人们则在等待和依赖中消磨时光,从而获得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平衡。一旦有谁出类拔萃,这种依存、制约、平衡会被冷嘲热讽嫉妒心所打破,促使许多四线城市或更小的地方的出类拔萃的人群向往三线或二线及更高的城市。

基于此,笔者略作浅显拙见。权当茶余饭后调侃戏谑之雅言罢了!

下载(2015.11.24)城市应让人感受到光阴与四季(评论员随笔)[优秀范文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5.11.24)城市应让人感受到光阴与四季(评论员随笔)[优秀范文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