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教学”小课题教学反思吴月琴

时间:2019-05-15 10:23: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快乐教学”小课题教学反思吴月琴》,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快乐教学”小课题教学反思吴月琴》。

第一篇:“快乐教学”小课题教学反思吴月琴

“快乐教学”小课题教学反思

孝义九中历史学科 吴月琴

一、“在快乐中学习”——培养兴趣是历史教学成功开展的前提

兴趣是人对一定事物和活动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内在倾向性。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习中最活跃、最主动的因素,是学习的内在动力,同时也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主观原因,具有追求探索性。

统计数据显示,中学历史学科是学生最不喜欢的课程之一,被视为“枯燥、没意思的课”。我个人认为这除了教材过于庞杂、概括、枯燥之外,教师没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激发和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是高中历史教学成功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它使学生有持久的学习积极性,为良好教学效果的达成提供保证。

刚刚进入初中的新生,对初中历史课程的学法还不了解,因此在课程开始之初就必须着力于“活化”历史教材,在一开始就能让历史带给他们一种轻松和快乐。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多种多样,除采用直观教学手段展示物品、图片,或者影视片段,讲述历史典故外,还可以运用诙谐的语言来讲述历史,把死气沉沉的历史课变得生动活泼,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实践证明,在一开始就历史科给学生带来愉悦,能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兴趣中进步”。相反,如果一开始就把学科知识拔高,不仅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更会使学生对这一学科的学习失去信心。

二、“学为人师,行为规范”——以身作则是有效开展教学的保证

“学为人师,行为规范”,它告诉教育工作者,学识丰富是教书育人的基础,而品行端正、为人师表则是赢得学生尊敬、有效开展教学的有力保证。很多事情教师喊破嗓子,却不如自己先做出样子。事实证明,一个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既少不了言传,更少不了身教。

教师也有自己不懂甚至错误的地方,但如何对待自己的失误则关系到一名教育工作者的品质问题。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好几次出现了自己讲错、说错的地方,它们或者被细心的学生发现并质疑,或者事后被自己察觉,但我都没有加以掩饰,更没有将错就错,而是及时承认、及时纠正。这样并没有使自己的威信在学生面前受到损害,学生反而更愿意把不懂的、有疑问的问题提出来,这更有利于以后教学工作的开展。

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一个会影响人的职业。据统计表明,教师对在成长中可塑性强的学生的影响仅次于孩子的父母。而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在课堂,更在课外;不仅在言传,更在身教。实践证明,学生往往是先喜欢、欣赏一个教师,才会对其所担任的学科发生更大的兴趣,才会有更深入学习的动力。试想,一个经常迟到早退,言行不一,甚至是一个满口粗言秽语、行为为学生所不耻的教师,他在讲台上的话还有多少份量,他的课还有几分吸引力呢?因此作为一个教师,只有自己品行端正,以身作则,才能更好地树立威信,更有效地开展教学工作。

三、“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探索创新是教育教学水平提高的有效途径

中学历史教学的意义和价值在于引导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历史观,而这种历史观的形成不应该是对历史知识的简单机械地记诵,它应该是学生对历史的原本进行分析与理解,进而学会用历史的视角来认识和理解社会现实的问题,学会思考人类的发展和人生的价值。因此作为中学历史教师,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是经常要思考的问题。

一堂历史课的成败,历史教学的意义和价值是否体现,最终的评价标准是看学生是否接受和理解了课堂的教学内容,这种接受和理解是否主动和深刻。掌握好扎实的教育教学理论只是教育实践的前提,更重要的是各种教育手段和教学方式在课堂上的灵活运用。教无定法,教可择法,教亦可创法。要提高历史教学水平必须认真研究历史知识的基本特点,发掘历史学科本身的优势,扬弃传统教学模式,立足于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形势,选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方法,大胆进行探索和创新,以适应学生能力培养的需要。作为年轻教师,就更有必要“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

四、“教,然后而知困”——问题与不足的思考

1、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何其难。“素质教育”已经实施很多年了,传统教学模式并没有彻底地从我们身边走开,甚至在某些地方还占据着主导地位。试想,一个习惯于接受“填鸭式”教育的学生,他能否接受自主学习、互动学习的教学方式呢?

2、多媒体在初中历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种种。多媒体技术与课堂的整合是当前的时尚之一,所谓“无课件不公开”,没有了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似乎课堂教学就无法开展,素质教育就无法推行了。必须承认,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在历史教学实践中仍有着相当大的潜力可挖,但应注意:第一,它是一种辅助手段,它始终必须处于次要地位,而非主要;第二、它适用于某些课时,并非全部的课程都应该使用多媒体。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教育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需要我们孜孜不倦地追求与探索。

2011-8-25 2

第二篇:小课题研究教学反思

小课题研究成果展示——课堂教学反思

时事政治在农村九年级思想品德课运用的研究

对《坚持科学发展观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第一轮复习的教学反思

在开展省小课题《时事政治在农村九年级思想品德课运用的研究》的过程中,经课题组成员一致通过,最终由我在本校上一节体现把时事政治运用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并达到提高课堂效率这个目的的思想品德公开课,课题是粤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轮复习中的《坚持科学发展观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由于小课题研究的时间刚好是在九年级第二学期进行,这学期已没有新课可讲,全面进入复习阶段,我们面临的是6月20日的中考,因此,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效率很有必要。针对思想品德教材具有滞后性的现状,笔者充分发挥时政材料鲜活性、及时性、直观性和丰富性等特点,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努力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效率。

下面,笔者将对这节课进行总结与反思。

纵观这节公开课,总体来说还是比较成功的。成功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视频导入,激发兴趣。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就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一段成功的导入能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触动他们的学习欲望,渲染良好的课堂气氛。在上课伊始,笔者用眼光扫视了学生几秒钟后,开始用多媒体播放2013年6月25日的一个视频《淮河污染“癌症村”频现》,由于这个话题关乎学生的身体健康,也是近年来讨论得较热点的问题,学生非常关心,一时间就把松散的心拉回了课堂,一个个眼睛凝视着大屏幕,竖起耳朵认真听着。看着学生这股认真劲,我心有些窃喜,紧接着让学生思考:生命是至高无上的,但我国在片面追求GDP的发展时造成的污染直接危害到人体健康。那我们想要健康生存下午,必须坚持什么发展观,走什么发展道路呢?同学们高声回答:“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于是开始了本课题的复习。

说到复习课的导入,可能有老师会认为没必要像新授课那样弄那么多花样激发学生兴趣,直接用简单的导语: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进入复习的主

题就行。但笔者认为这样的导入单调枯燥、平淡无味,置学生于被动状态,往往不能引起同学们主动获取知识的欲望,失去了导入的本来功能。如果老师重视课堂导入,在课的开始就把学生的眼球集中到老师身上,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讲台上,全面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其兴奋性,才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问题导学,引导学生自主复习,整理归纳知识点,并注意理清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如,笔者通过引导学生结合导入中的视频,提出设问:“为什么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带来的却是癌症村越来越多,癌症患者越来越多且有年轻化的趋势?”学生们一下子亢奋起来,激动地争着回答。有的说是因为发展经济时污染了环境,有的说浪费了资源,有的说中国人口太多„„此时,笔者顺势引导同学们思考:“既然发展经济带了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那我们能不能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呢?”马上就有很多学生齐声说:“不行!”笔者问:“为什么呢?”“因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国情也正是我国最基本国情。”笔者继续追问:“那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针对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国情,我国应采取什么应对措施?还有,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实质说到底其实就是什么问题?”从而引导学生思考:“要发展,那该怎样发展,走什么道路?”同时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查阅复习资料——广州出版社出版的2014广东中考备考用书《赢在中考》P86-87页的内容,划出相关知识点并理清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针对该课题是复习课的课型特点,采用问题导学让学生通过这个环节,环环相扣,最后弄明白了应该怎样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并建立起该课题各知识点之间的网络结构体系。受到观摩师生的一致好评。

三、引用最新热点时政,联系中考,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和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能力。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备课工作的辛苦是不可言喻的。教师必须要在吃透教材、理解教学重难点的基础上,根据考纲考点及中考动态和农村九年级学生的学情,再决定用什么样的时政材料和采用什么样的活动形式。如,该课题中,笔者针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这一教学重难点,选取了今年3月“两会”中的相关热点时政作为背景材料设了一道材料分析,让学生通过阅读以下材料,说说材料分别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哪个内涵。当时是在4月9日上这个公开课,这个时政材料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新且很吻合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的,同时几乎每年中

考都会或多或少地以“两会”的话题作为背景材料考察学生们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所以选取这四则材料恰到好处。材料展示如下:

材料一:2014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谈到2014年工作总体部署时,李总理指出我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必须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保持合理的经济增长速度。经过认真比较、反复权衡,把增长预期目标定在7.5%左右,兼顾了需要和可能。

材料二:“图解政府工作报告——期盼2014”里面涉及“三农、上学、医保、医改、住房、空气”等民生问题。

材料三:“图解2014政府工作报告——调整结构”里面涉及“M2即广义货币增长13.6%,能源消耗强度下降3.7%,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2.9%,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3.5%”。

材料四:要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促进城乡均衡发展。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的支持。提高产业发展和集聚人口能力,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就近从业。加快推进交通、水利、能源、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中西部地区城市群和城镇发展后劲。优化东部地区城镇结构,进一步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

结合以上的材料分析,学生们展开合作探究,笔者在学生们合作探究期间,巡堂并适当引导学生分析。有效地帮助学生突破了“科学发展观内涵”这一学习重难点。其中材料三,在4月23日的江门一模卷有一道简答题考察到了,几乎一模一样,学生们都回答得较为理想。而学生们这次考试在恩平市的排名由上学期末的全市11名前进到第6名,由此可见,该小课题研究还是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另外,笔者认为,要想把时政热点成功运用到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提高课堂效率,还要注意做到以下两点:

一、时政材料要巧用,不能滥用。不能为了迎合学生的兴趣,整堂课教学始终在讲时事,社会热点,不跟教材内容相结合,不能很好地揭示本堂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表面上看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兴趣盎然,而听后在知识点的达成上,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上一无所获。有教师认为要用一时政材料贯穿课堂的始终,但笔者认为不一定,不一定是贯穿整堂课的时政材料才是好的,时政材料的 选取全由教材内容决定。教师对选用的材料一定要进行多角度挖掘,而且要紧紧围绕教学主题,精心选择与教学内容的切入点,使学生置身教师设定的情景中,从而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备课时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能力状况,教学中做到因材施教。在本校上这节公开课之前,我曾受恩平市政治教研员尧老师之邀,到恩平江州中学上了一节示范课,同样是这个课题,同样都是农村中学。但由于江州中学的学生学习基础较我校这届学生好,同样的教学设计学生的课堂反映比我校学生较好,并且在用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作为时政背景的材料分析突破科学发展观内涵这一教学重难点上,经笔者课后了解得知,江州中学绝大部分学生都反馈说能理解,而我校则较多学生感觉这一知识点好难,不是非常理解。因此,笔者认为,在教学前如果教师能深入把握学情,在教学中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度放慢教学时间,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探究时间,可能不会造成这样的效果差异。

总之,把时事政治运用在农村九年级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以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学会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能力状况,选择典型的时政材料作为载体,精心设计教案及导学案。并且,在教学中教师要设法用教学的激情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让师生在欢快的氛围中收获知识、能力,共同成长。

2014年4月10日

第三篇:2006.9--2007.7小课题教学反思

小课题实验教学反思

七星一中 朱洪艳

一年来,我通过不断努力,欣喜地看到传统的接受式教学模式已被生动活泼的数学活动所取代。课堂活起来了,学生动起来了:敢想、敢问、敢说、敢做、敢争论,充满着求知欲和表现欲。从学生的变化看课改,别有洞天。

一、成功的经验和感受

1、交流让学生分享快乐和共享资源

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活动经验以及原有的生活背景,是良好的课程资源。在“生活中的立体图形”这节课中,不同的学生依据不同的生活背景进行活动,自己抽象出图形,制作出纸质的立体图形。彼此间的交流,实现了他们对立体图形关键特性的理解和认识,大家共同分享发现和成功的快乐,共享彼此的资源。

2、从生活出发的教学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在“代数式”这节课中,由上节课的一个习题引入,带领学生一起探究得出一个规律5n+2,由此引出代数式的概念。在举例时,指出,“其实,代数式不仅在数学中有用,而且在现实生活中也大量存在。下面,老师说几个事实,谁能用代数式表示出来。这些式子除了老师刚才说的事实外,还能表示其他的意思吗?”学生们开始活跃起来,一位学生举起了手,“一本书p元,6p可以表示6本书价值多少钱”,受到启发,每个学生都在生活中找实例,大家从这节课中都能深深感受到“人人学有用的数学”的新理念,正如我们所说的,“代数式在生活中”。

3、创新设计让学生体现积极向上

在学生上网查询,精心设计、指导下,成功地进行了“我是小小设计师”的课堂活动:这节课是以七年级数学上册的作业为课题内容设计的一节课,以正方形、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设计一幅图,并说明你想表现什么。事先由老师将课题内容布置给学生。由两位学生作为这节课的主持人,其他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并说明自己的创意。最后,老师作为特约指导,对学生的几何图形图案设计及创意、发言等进行总结,学生再自己进行小结、反思。整节课学生体验了图形来自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现代数学观,较好地体现了学生主动探究、交流、学会学习的有效学习方式,同时这也是跨学科综合学习的一种尝试。

4、合作探究给学生带来成功的愉悦

“统计图的选择”教学设计和教学中,要求学生以4人小组为单位,调查、了解生活中各行各业、各学科中应用的各种统计图,调查、收集你生活中最感兴趣的一件事情的有

关数据,必须通过实际调查收集数据,保证数据来源的准确。学生或通过报刊、电视广播等媒体,或对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展开调查采访或查阅资料,经历搜集数据的过程,搜集的统计图丰富多彩,内容涉及各行各业。学生从中能体会统计图在社会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培养善于观察生活、乐于探索研究的学习品质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二、不足和今后在教学中应注意

1.营造有利于新课程实施的环境氛围。

2.注重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在处理好学生、教师、教材三者的关系上多下功夫,力求建立更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有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以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3.进一步学习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论,在教师角色转变上多做工作,增强自己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学的研究者、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向开放型的教师迈进。4.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特别是驾驭堂的能力和教材的能力。探索适合我校学生特点和自己特点的课堂教学模式。

5.不断学习和提高现代化教学技术,提高多媒体课件制作能力,能制作出针对性、实效性强的多媒体教学课件,使之更好地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教学质量。6.教学研究侧重于:

(1)探究式、自主学习教学方法和合作学习教学方法探讨;(2)怎样具体落实“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3)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4)和同行的教学交流。

2007年7月

第四篇:课题教学反思

小课题研究成果展示——课堂教学反思

时事政治在农村九年级思想品德课运用的研究

对《坚持科学发展观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第一轮复习的教学反思

在开展省小课题《时事政治在农村九年级思想品德课运用的研究》的过程中,经课题组成员一致通过,最终由我在本校上一节体现把时事政治运用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并达到提高课堂效率这个目的的思想品德公开课,课题是粤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轮复习中的《坚持科学发展观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由于小课题研究的时间刚好是在九年级第二学期进行,这学期已没有新课可讲,全面进入复习阶段,我们面临的是6月20日的中考,因此,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效率很有必要。针对思想品德教材具有滞后性的现状,笔者充分发挥时政材料鲜活性、及时性、直观性和丰富性等特点,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努力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效率。

下面,笔者将对这节课进行总结与反思。

纵观这节公开课,总体来说还是比较成功的。成功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视频导入,激发兴趣。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就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一段成功的导入能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触动他们的学习欲望,渲染良好的课堂气氛。在上课伊始,笔者用眼光扫视了学生几秒钟后,开始用多媒体播放2013年6月25日的一个视频《淮河污染“癌症村”频现》,由于这个话题关乎学生的身体健康,也是近年来讨论得较热点的问题,学生非常关心,一时间就把松散的心拉回了课堂,一个个眼睛凝视着大屏幕,竖起耳朵认真听着。看着学生这股认真劲,我心有些窃喜,紧接着让学生思考:生命是至高无上的,但我国在片面追求gdp的发展时造成的污染直接危害到人体健康。那我们想要健康生存下午,必须坚持什么发展观,走什么发展道路呢?同学们高声回答:“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于是开始了本课题的复习。

说到复习课的导入,可能有老师会认为没必要像新授课那样弄那么多花样激发学生兴趣,直接用简单的导语: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进入复习的主 题就行。但笔者认为这样的导入单调枯燥、平淡无味,置学生于被动状态,往往不能引起同学们主动获取知识的欲望,失去了导入的本来功能。如果老师重视课堂导入,在课的开始就把学生的眼球集中到老师身上,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讲台上,全面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其兴奋性,才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问题导学,引导学生自主复习,整理归纳知识点,并注意理清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如,笔者通过引导学生结合导入中的视频,提出设问:“为什么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带来的却是癌症村越来越多,癌症患者越来越多且有年轻化的趋势?”学生们一下子亢奋起来,激动地争着回答。有的说是因为发展经济时污染了环境,有的说浪费了资源,有的说中国人口太多??此时,笔者顺势引导同学们思考:“既然发展经济带了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那我们能不能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呢?”马上就有很多学生齐声说:“不行!”笔者问:“为什么呢?”“因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国情也正是我国最基本国情。”笔者继续追问:“那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针对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国情,我国应采取什么应对措施?还有,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实质说到底其实就是什么问题?”从而引导学生思考:“要发展,那该怎样发展,走什么道路?”同时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查阅复习资料——广州出版社出版的2014广东中考备考用书《赢在中考》p86-87页的内容,划出相关知识点并理清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针对该课题是复习课的课型特点,采用问题导学让学生通过这个环节,环环相扣,最后弄明白了应该怎样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并建立起该课题各知识点之间的网络结构体系。受到观摩师生的一致好评。

三、引用最新热点时政,联系中考,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和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能力。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备课工作的辛苦是不可言喻的。教师必须要在吃透教材、理解教学重难点的基础上,根据考纲考点及中考动态和农村九年级学生的学情,再决定用什么样的时政材料和采用什么样的活动形式。如,该课题中,笔者针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这一教学重难点,选取了今年3月“两会”中的相关热点时政作为背景材料设了一道材料分析,让学生通过阅读以下材料,说说材料分别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哪个内涵。当时是在4月9日上这个公开课,这个时政材料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新且很吻合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的,同时几乎每年中

考都会或多或少地以“两会”的话题作为背景材料考察学生们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所以选取这四则材料恰到好处。材料展示如下:

材料一:2014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谈到2014年工作总体部署时,李总理指出我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必须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保持合理的经济增长速度。经过认真比较、反复权衡,把增长预期目标定在7.5%左右,兼顾了需要和可能。

材料二:“图解政府工作报告——期盼2014”里面涉及“三农、上学、医保、医改、住房、空气”等民生问题。

材料三:“图解2014政府工作报告——调整结构”里面涉及“m2即广义货币增长13.6%,能源消耗强度下降3.7%,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2.9%,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3.5%”。

材料四:要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促进城乡均衡发展。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的支持。提高产业发展和集聚人口能力,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就近从业。加快推进交通、水利、能源、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中西部地区城市群和城镇发展后劲。优化东部地区城镇结构,进一步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

结合以上的材料分析,学生们展开合作探究,笔者在学生们合作探究期间,巡堂并适当引导学生分析。有效地帮助学生突破了“科学发展观内涵”这一学习重难点。其中材料三,在4月23日的江门一模卷有一道简答题考察到了,几乎一模一样,学生们都回答得较为理想。而学生们这次考试在恩平市的排名由上学期末的全市11名前进到第6名,由此可见,该小课题研究还是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另外,笔者认为,要想把时政热点成功运用到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提高课堂效率,还要注意做到以下两点:

一、时政材料要巧用,不能滥用。不能为了迎合学生的兴趣,整堂课教学始终在讲时事,社会热点,不跟教材内容相结合,不能很好地揭示本堂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表面上看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兴趣盎然,而听后在知识点的达成上,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上一无所获。有教师认为要用一时政材料贯穿课堂的始终,但笔者认为不一定,不一定是贯穿整堂课的时政材料才是好的,时政材料的 选取全由教材内容决定。教师对选用的材料一定要进行多角度挖掘,而且要紧紧围绕教学主题,精心选择与教学内容的切入点,使学生置身教师设定的情景中,从而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备课时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能力状况,教学中做到因材施教。在本校上这节公开课之前,我曾受恩平市政治教研员尧老师之邀,到恩平江州中学上了一节示范课,同样是这个课题,同样都是农村中学。但由于江州中学的学生学习基础较我校这届学生好,同样的教学设计学生的课堂反映比我校学生较好,并且在用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作为时政背景的材料分析突破科学发展观内涵这一教学重难点上,经笔者课后了解得知,江州中学绝大部分学生都反馈说能理解,而我校则较多学生感觉这一知识点好难,不是非常理解。因此,笔者认为,在教学前如果教师能深入把握学情,在教学中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度放慢教学时间,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探究时间,可能不会造成这样的效果差异。总之,把时事政治运用在农村九年级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以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学会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能力状况,选择典型的时政材料作为载体,精心设计教案及导学案。并且,在教学中教师要设法用教学的激情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让师生在欢快的氛围中收获知识、能力,共同成长。2014年4月10日篇二:课题教学反思

小学英语词汇教学反思

三年级组:杨 玲

在英语教学中,词汇教学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词汇是学好英语的前提条件,学生的词汇能力直接影响到其听、说、读、写的能力,学生只有掌握了大量的词汇,才能听懂他人的话语,读懂文章,才能表达思想,与别人进行交流和沟通。英语词汇包括单词、短语和习惯用语,抓好英语词汇教学,帮助学生掌握课标规定的词汇,是小学英语教师的基本任务之一。以下是我经过上实验课后作一些浅显的反思:

一、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的策略

1、词汇教学要有顺序

音形义是一个单词的三个要素。在词汇教学中我们要遵循听、说、读、写的顺序,把听放在首位,有利于学生听准词的读音,提高发音的准确性,先听说再读写,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

2、词汇教学要选用学生感兴趣的方法

孤立的词汇枯燥无趣,学生记忆费脑费神,往往令学习者感到头疼。积极的学习情感对提高词汇学习效率至关重要。教师要在教学中,选用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素材,创设愉悦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词汇学习,不断掌握新的词汇。

3、词汇教学要渗透学法指导

学法是指学生学习词汇的方法。词汇的记忆对学生来说是在学习中的大难点,因此,寻求词汇的规律,引导学生利用读音规则、构成规律、词的形态变化,掌握以旧带新的方法,掌握对词汇辨析的方法,有利于化难为易,提高学生记忆单词的目的。

4、词汇教学要与语言的运用紧密结合词汇教学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词,让学生学习词汇的同时,学会利用词汇来说句子,并要懂得进行语言交际。词汇教学不应仅仅停留在词汇上,教词汇即教文化、教交际、教思考、教语言。

5、词汇教学要有情境

要在具体情景中教词汇。具体情景指的是实际生活情景、直观教学情景、模拟交际情景等。这些情景的利用与教学内容紧密关联,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学习、理解,而且有助于他们在交际中恰当地使用所学词汇,从而体现语言教学的交际性。

二、小学英语词汇教学基本步骤

1、情景导入,热身启动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在词汇教学时要做到情景导入,热身启动。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和轻松愉快的氛围,给学生带来积极的情感体验的导入是重要的教学环节之一。情景导入,热身启动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活动中领悟教师意图,充满朝气与快乐、思维活跃的进入新课学习。教师的情感会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进而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影响,所以教师在上课伊始就应精神振奋,要以师情动生情,投入到位的做好示范,教师如果先“热”起来了,就能把这种“热”传递给学生。情景导入,热身启动的内容要有针对性、启发性,老师要根据学生水平,借助旧知识,选择难易适中、与新课有一定联系的内容。

2、呈现新词,有序推进

在词汇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学会新词汇是最需要教师认真研究的。教师要重视对词汇的分析与把握,分类与整合,做到找准切入点,分类实施教学,灵活突破重难点。如果一堂课中,出现的新词较多,教师还应该适时小结,在学学练练中滚动前行,使学生把词汇学好记牢。

在词汇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肢体动作、卡片实物、多媒体课件、词汇文化背景简介等学生愿意做的、喜欢听的、乐意看的有效形式呈现新词汇,使枯燥的词汇学习充满生机,教学效率也会大大提高。

3、利用操练巩固

英语课上操练活动的设计既要考虑活动的趣味性,又要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要为学生获得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而设计,正如前面提到的,在词汇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学会词汇,并学会用词汇表达,要以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

能力为目的。因此操练要结合以往学到的语言知识,创设情景,在句中、在对话交流中、在文本理解中达到巩固词汇的目的。

4、拓展延伸,创新思维

在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对新词汇的听说读写基本任务,并能利用新词汇完成教师设计的巩固练习后,教师可以拓展延伸学生所学知识,引导学生内化所学,创新思维,生成语言,灵活运用于生活之中,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拓展延伸,创新思维环节的设计内容要本着灵活开放、启迪思维、合作探究、自主运用所学新词汇的原则。使学生在思考中去领悟、在合作中互动启迪、在实践中去习得、在运用中去内化、在展示中享受成功的喜悦。我们可以通过扩充词汇、把词汇放到其它语境中、转换角色、看词组文等方式方法,让学生发散思维,利用所学词汇,投入到综合语言运用之中。

5、归纳总结,强化记忆

在此环节中,教师应该对本堂课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进行梳理概括,画龙点睛,提炼升华。教师可以利用语言、板书、课件等来归纳总结知识,强化记忆所学。教师的语言、板书、课件应该简明扼要,突出教学重难点,板书、课件还要主次分明,有条理,概括性强,有利于学生记忆。教师也可把新词汇归纳起来,编写成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带领学生在活动中重温所学,达到归纳总结、强化记忆的目的。

6、随堂检测,布置作业

在一堂课结束之前,最好留出两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我诊断学习结果,查漏补缺,做到堂堂清。这种随堂检测的特点是教什么,检测什么。内容不宜过难,针对性强,目的明确。检测形式多样,可根据课标和教材对所学词汇的四会要求,检查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听的能力和笔头能力。篇三:课题有效教学反思结题

课题《有效教学反思模式的研究》结题报告

课题主持人:胡丽华

一、课题的提出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我国传统教育历来重视反思,外国著名教育家早就提出反思教育理论。

不过,最先将反思引入教学领域的是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他认为反思是“对任何信念或假定的知识形式,根据支持它的基础和它趋于达到的进一步结论而进行的积极的、坚持不懈的和仔细的考虑。在杜威研究的基础之上,很多人提出了反思教学的理论观点。

也正因此,“教学反思”已成为时下教育界使用率较高的时髦词汇,几乎成了谈教育者必谈之话题,成了各级教育管理者对教师工作要求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在合肥地区国家级课题“教师专业化成长”课题的引领下,我校积极参与到实验学校的行列中,在分析了学校的实力等诸多方面,经过认真思考,承担了“有效教学反思模式”的子课题的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1.是深化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走过了多个年头,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程,我们高兴地看到,学校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意识已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许多新的教育理念已被广大教师认同,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也在日益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同样,我们也深深体会到,新课程理念积极倡导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更是教学反思的实践者。教育改革的发展必将面临更多的和更为深刻的教育思想的碰撞和交锋,教育改革没有现成的答案,需要我们全体教师不断地深化实践,学会反思,需要在学校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去研究,去求解。2.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现代教育的重要标志和显著特征,是国际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共同目标,也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取向。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

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教师的成长 = 经验 + 反思。一个反思型的教师应该经常地对自己的目标、行为和成就进行质疑,并就教学对学生产生的近期和远期影响进行思考。培养教师的教育教学反思能力和反思习惯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举措之一。教育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在课改中努力使自己成为学习型、创新型、研究型教师,已成为目前学校广大教师共同追求的成长目标。教师的成长舞台在课堂,而教学反思,是改进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重视教师的教学反思的实质,就是努力唤醒教师的自觉能动性和创造性,促使教师不断追求教育实践的合理性,让教师乐教、会教、善教。面对新课程,教师专业成长要有一个新的突破,就必须学会教学反思。坚持反思可以总结实践,升华经验;可以发现不足,渴求新知。可以摆脱匠气,增长悟性。可以增强理性,不断提升理论水平。众多的研究表明,反思对于提高教师自身的专长具有重要的意义。3.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当今社会,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已深入到各个层面。具体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的一点是坚持“科研兴校”,把教育科研作为学校发展的动力之源。无庸置疑,学校教育科研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学校教师的广泛参与和热情投入。而老师参与教育科研的基础便是教学反思。在大力提倡“科研兴校”的今天,探索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应该也必须高度关注和积极引导老师有效开展教学反思活动。4.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时,不可避免地会关注到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来自学生的各种反馈信息必然就会成为教师教学反思的重要材料。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析、思考,教师便会更加主动地围绕“促进学生发展”这一中心来优化自已的课堂教学,这在促使教师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同时,也必然会给学生的学习等诸多方面带来直接的受益。

如前所述,教学反思能实现加速教师成长和促进学校发展的双赢。其中,学校的发展又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生活环境。良好的育人环境是学生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重要保障。

(三)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分析: 1.在日常教学中很多教师忽视了教学反思,有的甚至没有反思。许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着重教学设计和过程的研究,对教学反思和总结没引起足够重视。不少教师甚至把写教学反思看作是一种额外的负担,是浪费时间,往往为了应付学校领导检查才勉强胡乱应付完成。

2.有的反思流于形式。众多的教师写出的教学反思案例其格式基本上如出一辙:“先写不足之处,然后写获得启示,最后写怎样运用”。教学反思形式存在单一化、模式化倾向。这种反思的撰写就成了为反思而反思,流于形式,浮于表面,教学反思的实际价值根本没有得到切实的体现。这种“八股”格式的套用无疑是十分错误和有害的。有的反思不及时,对促进教学不明显。3.教学反思内容浮于表面。表现在重叙述,轻分析。重面上的泛泛而谈,缺乏具体深刻的分析,重在问题的概括和罗列,对于出现的原因及改进措施分析不够具体。重在教师单方面的教,而忽略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反思。4.有的不能正确处理细节与整体、点与面的关系。

分析这些现象时我们感到,当前中小学教师所进行的教学反思存在着不少问题和误区,尽管教学反思本身没有错,但过度的反思,为了反思的反思,形式化模式化等现象则需要我们予以高度的关注和深入的思考,为此,有必要通过对本课题研究,发挥课题对教学的引领作用,引导教师通过科研的理论、方法,有效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优化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以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和教师的专业发展。

基于以上原因,我校开展了本课题的研究活动。

(四)本课题的理论依据:

1、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经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这是一个层次一个层次逐步推进的。

2、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提出的教师成长公式:教师成长=教学过程+反思。他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他的教学水平的发展将大受限制,甚至会有所滑坡。”

3、“终身学习”思想: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学习:内在的财富》中指出,“终身学习是21世纪人的通行证”。21世纪的教育要求教师是终身学习、不断自我更新的人。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一)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研究使教师了解有效教学反思的重要性,知道有效教学反思行为的意义,掌握有效教学反思行为的内涵,提高对有效教学反思的重要性认识,并能自觉地在教育教学中通过有效反思去优化自己和同伴教学行为。

2、通过反思促进教学,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通过研究,探索教师反思品质及培养方式,探索改善教师反思行为的方法和途径,促使教师反思品质和行为的形成,从实践中丰富教学反思理论。

3、探索教学反思的有效内容和方法。通过研究,一要探索有效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教学反思的切入点,以及对这些切入点能进行哪些方面的思考;二要探索进行教学反思的具体方法,即教师可以通过怎样的方式、方法来具体开展教学反思活动。

4、通过研究,探索教师教学反思对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因素,发展学生个性,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不断深化对学校新课程改革的研究。

5、探索教学反思促使教师教学水平得以提高的评价手段,即研究如何评价教学反思的有效性的问题。

(二)研究内容:

1、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反思内容的研究

2、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反思方法和形式的研究

3、教师反思的时效性对教师教学效果和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

三、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课题研究以全校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为关注对象。分成六个教研组,按所教学科进行研究。

(二)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这种方法主要在课题研究前期对目前教师反思意识的强弱、反思行为的多少、反思习惯的养成情况展开调查。通过调查研究,为课题研究奠定重要的实证基础,增强研究的针对性。2.行动研究法:即把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为一个认识对象,放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进行思考和梳理。同时注重不断地获取学生的反馈意见,并把它作为另一个认识对象进行分析,将教学反思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本着“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通过在教育教学中的反思,引领教师专业化的持续发展。

3、经验总结法:认真实践,积极思考,及时总结经验,定期开展评比,每学期做好一次总评工作,总结课题研究的实践,认真撰写课题研究论文,积极推广实践经验。

四、研究的过程

本课题研究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启动阶段(07.11——07.12)

1、成立了课题管理和研究小组,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组长:胡丽华

副组长:张宝圣、杜夕龙

主要组员:马铁英、吴春明、李荣山、刘功道、李召山、宋洁、焦亚明、殷康山、郑晓蓉

2、宣传研究方案,营造研究氛围。

3、规范设计开题报告,制定了研究计划。

4、制定各项规章制度,确保课题研究顺利进行。

第二阶段:研究阶段(08.1——08.11)

依据课题实施方案,开展有效反思的模式研究。1.加强理论学习,广泛收集资料,提高实验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2.布置教师结合日常教学,撰写有效教学反思的论文、笔记。3.立足教研组,开展公开课、研讨课听课、评课及相互反思。4.分年龄段分学科安排教师,以确立各自反思改进重点,以反思促进学校课堂教学效率提高。

5.尝试课题研究与校本研修结合起来,要求每学期寒、暑假教师写学期教学反思论文随笔等。

6.与专家对话互动,重视专业引领作用。在课题研究的前期,开题报告的撰写、研究方案的制定以及课题研究的方法和策略等方面,都受到了上级有关领导专家的关注和指导,这对我校初次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来说,受益匪浅的。特别是在本课题研究过程中,市总课题组:江教授、范处长、陈老师亲临我校,与我们面对面的交流,对我们的课题进行了会诊式的指导,我们根据专家的意见,对课题进行了必要的改进和调整。7.定期组织研讨交流活动,不断为研究工作开拓思路,增加动力。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08.12-09.3)召开课题组会议,汇总相关成果,撰写结题报告。

五、课题研究成果分析

(一)常规性成果

1、有效反思的全员参与模式。每周一行政例会,校全体中层以上领导干部从学校管理工作层面展开反思;每周一召开一次班主任会议,从班级管理工作层面展开反思;每周三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或各教研组会议)对全体教育教学工作展开反思。

对通过全员参与的课题研究,增强了教师有效反思的意识,改善了教师反思的方法和途径,促进教师有效反思行为的形成,培养了教师教学反思的能力。近两年来我校发表的有关论文、教育教学案例、获奖的老师有70多人次。其中,汤海菊老师的《谈新课改理念下的学习方式》、周丽丽老师《新课标下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探讨》等论文获省级二等奖、张志良、李荣山十多位老师的论文或教学案例分别获合肥市一、二等奖,郑晓蓉老师成为区教学能手,在课堂教学方面多次代表高新区参加市级比赛并获奖。近期有十多篇教师论文在《高新教研》杂志发表。

2、有效反思的全过程教学模式。通过反思时效性研究,把有效反思引入教师教育教学全过程,并形成制度。

对课前反思研究,要求教师学期开头制定教学计划,并进行分析。充分注意到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和教法等因素。

对课中反思研究,要求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公开课、研讨课教学及互相反思。除了学校集中开展的公开课以外,还鼓励教师之间互相听课评课。规定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0节次,中层领导不少于20节次,新老师必须在一月内上一次汇报课,青年教师必须每学期在校内上一次公开研讨课,老教师每学年由学校安排上一次示范课,校领导推门听课等制度。通过一系列听评课活动,及时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和不足,并就一些代表性的问题开展群体性反思。如:如何处理课堂上学生插嘴问题等。

对于课后反思研究,要求老师除了常规备课笔记,还要写教后反思,或教后记等。

3、有效反思的方法模式。通过反思方法研究,提倡老师撰写形式多样的教学反思笔记或教学心得等,并形成习惯。如:教育日志、案例分析、教学随笔、教育叙事、教后记等。

4、有效反思的教学效果分析模式。通过反思性教学在教学效果分析中的运用研究,制定每学期期中期末考试进行试卷和考试结果总结分析制度。对考试的试题情况及学生成绩指标进行分类总结,并分析得失原因,提出今后改进的举措,并书面填写统一的分析表格。

(二)特色性成果

1、网络教研。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利用我校的校园网站,设置“有效教学反思课题研究专题”,发表教师撰写的与本课题相关的文章、案例、报道等50多篇。

2、“教师寒暑假作业”

每学年的寒暑假,学校都要以给教师布置“作业”的形式,让全体教师集中撰写教育教学反思论文,并择优在校园网及相关媒体发表。形成我校特色的教师“寒(暑)假作业”制度。

3、在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教学反思模式研究》、《教学反思内容研究》、《教学反思方法研究》等论文集。

六、主要问题和今后改进的措施

①本课题研究的初期能与我校的教学实际和教师校本研修相结合,但后期这种结合还不够理想。

②有效教学反思,变成每个教师的自觉的行为还需要一段时间,目前我校已经关注到了这个问题,并研究出一些特色性的制度规定,但还需进一步完善。今后这方面的研究还要继续深入下去。

③网络教研还需进一步完善。校园网教研论坛需要进一步的网络技术支持。

④今后要吸引更多的老师来参与本课题的后续研究,逐渐形成有我校特色的研究成果,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真正能达到本课题研究的目标。

结束语:

我们将继续走科研兴教、科研兴校之路,引导每一位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重视参与教育科研,体验研究的过程,分享研究的成果,由经验型教师成长为专家型教师,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在研究中实现教师专业发展。2009/3/8篇四:教学反思课题

大荔县第二阶段校本研修专项课题

申请·评审书

课 题 名 称:课堂教学反思有效性的探究

申 报 者: 党 秀 丽 单 位 名 称: 荔 东 小 学

联 系 电 话: *** 填 表 日 期:2014年10月

大荔县教研室

2014年9月修订

填 表 说 明

一、申报内容均需使用计算机如实准确填写。

二、封面左上方“登记号”及右上角“课题批准号”申请人不填。无内容填写的栏目可空白,其他栏目申请人须如实填写。申请者签章处,不得用打印字和印刷体代替。

三、本表所附《课题设计论证》活页供隐名评审使用,必须填写,但不得出现申请人和课题组成员姓名、单位名称等个人资料。

四、表中课题类别填重点课题、校级课题、小课题。表中“学科分类” 系指课题研究所属学科范围。如填写:中学物理。或选项填写,限填1项。1.教案研修,2.高效课堂,3.制度建设,4.教师队伍,5.其他。

表中“研究类型”为:1.理论研究 2.策略研究 3.实践研究 4.问题研究 5.其他研究。

五、请准确、清晰地填写表中各栏内容,若有其他不明问题,请与县教研室各业务组联系咨询。

第五篇:课题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普普通通的识字课,但它真实、朴实而又扎实。我想,好的识字教学形式以识字为重点,引导学生不断发现字词与事物之间的这样和那样的联系,从而对字词所指代的事物展开深层次的认识活动,使学生的识字活动成为极快乐极有趣的事,很多学生的识字都是由乐趣转化为习惯。反思这节识字课,学生之所以学得轻松,学得有趣,我认为主要做到了以下几点:

第一,注重教给识字方法,逐步形成自主识字的能力。“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使之逐步形成自主识字的能力。教师依据形声字的特点,先出示基本字,然后再和不同的偏旁组成不同的生字,引导学生理解不同的偏旁的字所代表的不同含义。这个环节中,教师运用孩子喜闻乐见的做游戏的方法,给予识字教学一定的童趣。孩子们在听听、看看、说说、想想的学习体验中,充分感受到了汉字的“妙”——这哪里是在学习生字,简直就是在玩魔术。一个字摇身一变就是几个形状极其相似,但意思又相差甚远的生字。这样的教学,大大调动孩子们学习生字的兴趣,降低了识字的难度,提高了识字兴趣。

第二,在游戏活动中让孩子们巩固识字。在游戏活动中识字是最受学生欢迎的。在课堂上创设情境,采用各种生动活泼的方式复现课文中的生字,采取开火车、送生字回家、猜一猜、玩一玩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调动孩子运用多种感官参加活动,使他们始终处于兴奋之中,在玩乐中不知不觉和生字交上了朋友。比如:在这节课就运用了猜谜游戏,大大激起了孩子们的识字兴趣。

第三,《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识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在教学片段中,饱满”这个词在字典中的解释是:1、丰满;2、充足。如果教师直接把这些内容灌输给学生,他们是接受不了的。于是我通过创设挑豆荚这一情景,让他们亲手摸一摸,体会“饱满”就是“丰满”的意思,又通过表扬学生的精神面貌让他们了解“饱满”的另一种含义。这样,学生就能深刻地理解“饱满”一词的不同用法。在写字教学时,学生还能融会贯通,熟练地使用所学的词语。这使我深深地体会到:语文教学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只有将学生的生活与课堂紧密相连,在交流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让我们的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下载“快乐教学”小课题教学反思吴月琴word格式文档
下载“快乐教学”小课题教学反思吴月琴.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快乐的小青蛙》教学反思

    《快乐的小青蛙》教学反思 《快乐的小青蛙》教学反思1 本次活动,准备工作做的较为充分,音乐选材比较适合本次活动,孩子们都能随音乐跟着老师一起做各种动作。而在活动中,老师的......

    《快乐的小青蛙》教学反思

    《快乐的小青蛙》教学反思 《快乐的小青蛙》教学反思1 1、通过这次课使我对情景式教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本次活动通过情节的设置小蝌蚪从刚开始只会游泳到后来变成了青蛙有......

    《快乐的小鼹鼠》教学反思

    活动中改变了老师听着音乐先做示范或是将动作先灌输给孩子们的做法,限制孩子就是只能做老师想到的动作。再就是教师适时退出给幼儿空间,还有就是老师没有让孩子坐下来。在实施......

    《快乐的小青蛙》教学反思

    一年级一节体育课是《快乐的小青蛙》,内容是青蛙跳和自主游戏。准备活动是我用谜语导入,学习动物跳:小青蛙、小兔子、小狗……准备活动过后,由我来讲解示范小青蛙的基本动作......

    《小花籽找快乐》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能够理解童话内容,感知理解小花籽找快乐的愿望,懂得为别人做事,被大家喜欢是一件快乐的事,并能说出对话和短句,“快乐,快乐,我为大家唱歌,大家喜欢我”等,发展了幼儿......

    快乐教学反思

    快乐教学反思 快乐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课文,能真正体会“给予是快乐的”这一人生道理。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读题导入1、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给予是快乐......

    快乐教学反思

    快乐教学反思 快乐教学反思1 本次试教我选择的是统编一年级下学期课文第七课《怎么都快乐》。该课文以轻快、充满童趣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天真可爱的孩子内心世界,写出了孩子积......

    课题教学反思一

    小学低年级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教学反思 语文《课标》中明确规定了低年级口语交际的目标是: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内容。听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