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仰望星空的杂文随笔
静静的夜晚,我仰望星空。春寒料峭时节,夜空清澈深远。
漫天的星星闪烁着,让我想起了儿时的歌谣“小星星,亮晶晶,好像猫儿眨眼睛,一个东,一个西,东西南北分不清”。那时的我在夜晚也数过星星,也比较过哪颗星最亮,也胡乱地连着大熊座、仙女座,也曾好奇遥远的星星上会有谁居住……那时的星空总带给我无限的幻想和快乐。
多年过去,星空仿佛还是那亘古不变的星空,星星还是那样的淡定如一,好向往他们的永恒啊,虽然那曾经掠过脸庞的星光已远去几十光年,虽然那光华所在或许数万年前就已消亡。星空,千万年来曾有多少人凝视过你?你的宏深又勾起了多少人的灵光和感慨?有人说天上一颗星对应着地上一个人,而我,应该属于哪一颗?
默默的,感觉不到了时间的流淌,仿佛融入了这夜空。
静默是神圣的,总能带来奇幻的感觉。冥冥中忽然一串爽朗的笑声从空中传来,循声望去,一颗星化为须发长白、飘然若仙的长者,“你问自己属于哪颗星,呵呵…..,你和这星星都属万有,同出一源,本无二质,想成为星星其实已然星星,何故骑马找马?”
“您是……”
“你们都叫我老子,呵呵,老子就老子吧,其实人本无名,只是依分别心故强加以名,就像我所说的道,亦是如此。”
“原来是老子先生,那么请问道究竟是什么?”
“道不可说,只在言语之外。就像除夕晚上的月亮,不见但实有。它是一种作用,以自然为法,无体而起用,表现在任何事物中。所以行事只要遵循道的规律就好。只不过道本闲,人常自扰,不是让你无所为,只是有为要依无为之心呀,呵呵……”
“听上去玄玄乎乎,不太好懂啊。”
“哈哈……对此孔丘或有感悟,不妨向他一问。”
话音落处老子不见了,孔子高大的身影随即显现半空,谦虚地说道:“老子真吾师也,不及远矣。”
“您是两千多年来大家崇拜的圣人,人文的标杆,着实了不得,请为我解惑。”
“呵呵……那些盛誉都是后人加的,我被称为圣人正是不及老子的地方呀,大道无相无形,落实处而不露痕迹,一切刻意皆不自然,不言之教才是正道,我宣说克己复礼、仁义忠恕只是退而求其次,知其不可而强为之,只希望能近道足矣。”
“道果然深奥,连您也只是认为自己近道,可正是因为这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您的思想才流传至今呀!”
孔子摆摆手:“我也只是述而不作。道不远人人自远,真希望你们能有些许朝闻道,夕死可矣的精神。要探究竟,你可亲近佛法,个中境界奥妙无边呀。”
圣人真不愧为圣人,谦逊诚恳,孔子淡出视线,一团金光由远及近,形象渐渐清晰起来,原来是佛祖呀。
庄严、慈悲、安宁、柔和的佛光抚慰着我,不知为什么我不由得大哭起来。佛祖依然慈悲地看着我,仿佛洞彻了我那自己都不明了的内心。我从来没有这么痛快地哭过,哭得越忘情,佛的笑容越慈悲,他的笑容越慈悲,我就哭得越舒慰……哭完了,身心无比轻松。
“佛祖呀,为什么见到您我就情不自禁地哭呢?我真想就这样一直呆在您身边。”
“在我身边就是在你自己身边,因为我就是你呀,我以前和你一样,你以后也可以和我一样。”
“可是我感觉自己很渺小卑微,你是你,我是我,我怎么可能成佛呢?”
“一切皆出方寸,心中有什么,这世界就是什么。佛法就是内明心法,让你明了这世界的般若实相,迷时似隔万水千山,觉时不过一层薄纸。一切法皆可反求诸己内心,莫向外求索。卑微的不是你的心,而是你心里的感觉,只要学会转变心相,当下便是极乐。要知道解铃系铃本是一人,没有贪嗔痴,哪来戒定慧?那些业障原罪其实正是构建极乐世界的砖瓦沙石呀,正所谓烦恼即菩提,一体两面罢了,好好变用吧!要记得,自觉后再去觉他。”
“那该如何自觉?”
“心即自性,每个人本自足具,我不曾比你多一毫,你也不逊我半分,它能生万法,其用不依辨析,只靠顿悟,要想深入般若,就要还自己一片清静心,调服妄心,培植善念。为何我劝世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只因人都是自作自受,用你们现在的一句流行话说就是‘出来混迟早要还的’,善恶不报,乾坤有私,我也不例外。”
“知道佛祖您句句实相,我真心拜谢。”
“你拜我,其实就是佛拜佛,记住,要敢于担当。”
“担当什么?”
佛没有回答我的话,金光退却,我意犹未尽,呆在佛祖的话里。忽一阵清风,一位清瘦矍铄的老人飘然而至。
“佛祖是让你有敢于成佛的担当,佛尚且做得,圣贤亦人人皆可,只是世人多自己不敢承担而已。”
“您又是……”
“老朽王守仁。”
“原来是阳明先生,哇塞,今日莫非上演穿越?诸位来去自由,真是大开眼界。”
“不是我们在穿越,时空只是你的错觉,佛已说过,过去、现在、未来皆不可得,刹那既是永恒。明明你我都在当下,我不曾来也不曾去,你也不是只在现在,也不会消迹于未来。一切都是你的心在穿越罢了。”
“仰慕您的心学久矣,只是体会起来好难啊。”
“心学不是我一人的,而是所有人的。其实不难,只求致良知而已。良知良能人人自有,只因真心蒙蔽而不觉。记住,只要对自己足够真诚,良知自会显现,按它的指引行事便能格物。虽说六经可注我,但终究是我注六经,因为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文只是载道的工具,你要学会用心去感受言语不能触及的地方,心光掠处,春暖花开。我看好你吆!呵呵……”
笑声渐远,消匿在夜色中,虚空又恢复了原有的寂静,星星感觉更近了,熠熠辉光仿佛一直在观照着这世界,不懈地诉说着什么,道儒佛心不停地在我内心转换……悠悠千古,芸芸众生,总有一些人们不停在追问生命的实相,用自己的心灵去碰触答案,只是这世界大家共有,但每个人都独享,因各自境遇不同,所悟契机和深浅不同罢了。雾霾易散,心霾难消,我们的生命中还有未被心烛照亮的角落,还有心未曾领略到的美景,不管所追寻的叫做什么,好比甘泉之水,口渴者自会取用,每个人也都会有自己独特的答案。
天地悠悠道为大,往圣绝学待人继,这些珍贵的种子穿越数千年生命力愈加旺盛,支撑着一个民族一路走来。这是我们的根,本应扎在我们的心田,这是我们的髓,能造出民族的血,这是华夏的薪火,一样可以照亮寰宇!望着璀璨星空,我憧憬着腾身而去,化恒星而广四方……
第二篇:仰望星空杂文随笔
夏日总是那么漫长,记忆中好像从来都是热,但有一点,满眼望去却都是绿的。故乡的夏天,总是和忙碌连在一起,麦子熟了,金黄的麦浪翻滚着,树上的黄莺也不断地叫,操心受累一整年了,为的是能有个好收成,从收割、驮麦再到碾麦,要等到麦子晒干,收进谷仓才算农忙结束。现在的好多都成了机械化,最怀念难忘儿时的记忆,可惜一去不返。
在所有的时间里,晚饭后的时光最舒服,很享受。太阳落下去,一天的温度终于降下来了,不像白天热的让人窒息。夜幕降临,远处的山和树归隐于沉寂和模糊,院外那棵老树,在路灯的映照下,发着一层灰蒙蒙的亮光,不知什么时候发现,晚上坐在院里乘凉,再看天上的星辰,甚至是一种最美妙的事,感觉整个夏日的烦操和乏味,都随着那艳阳消逝了。
搬把椅子坐在院中,觉着不够舒服,索性就找个垫子铺在院里的台阶上,直接仰躺上去,抬头就能看到天空。漫天的星辰,在黑夜的背景下,显得分外耀眼,不断寻找夜空中最亮的一颗,有时还能看到三星连珠和七星连珠,偶而地看到星星闪动,人都说天上每颗星辰都代表着一个人,当人离世后,那颗星也会陨落,不知是否为真。我也会想在满天的星辰中我是哪一颗?就像大千世界,每个人都是其中的一部分,在浩瀚宇宙中,一颗星根本微不足道,人亦乎如此。
望着星空,躺在院中,听着不知名的虫叫,再放一曲《梁祝》,炎炎夏日,瞬时找到了一些慰藉,感觉好极了,虽有蚊虫,但心中有佛,何惧妖魔,心静自然凉。
第三篇:《仰望星空》观后感
《仰望星空》观后感
《仰望星空》是为了纪念中国伟大的科学家钱学森诞生100周年而创作的电影,该片以钱学森经历的百年中国历史为主线,全面展现了钱学森坎坷的经历、纯净的心灵、独特的个性和卓越的科学贡献,反映了以钱学森为代表的仁人志士为中华民族的富强和人民幸福安宁,所做出的艰辛努力以及他们无私奉献的爱国情怀。尤其是钱学森夫人蒋英及其儿子钱永刚对钱学森生活的回忆,充分表现了人民科学家钱学森忠于党、忠于人民的坚定信念和敢为人先、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
电影其中讲述了钱学森突破美国政府的层层阻扰毅然回国的壮举。波荡起伏的情节,压抑的气氛扣人心悬,在感叹导演的高超拍摄技艺的同时,我对钱学森强大的爱国情怀也佩服得五体投地。年青人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不愿屈服,这点在钱学森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面对美国巨大的压迫下,即使钱学森的心身遭到了极大的摧残,但他却仍保持着一颗忠诚于党热爱祖国的心。就在那时,这颗坚强的心触动了另一颗年轻的心,我仿佛就是那个坚毅的男人,感觉到了心中的呐喊:“我的故乡是中国,我要以我毕生的知识,帮中国发扬光大!我又怎能崇洋媚外!”
这句话似曾相识,没错,这句话在我们读小学就出现在我们的脑海中。这是一句多么雄心壮志的话,可是那时的宣言又有多少留到了现在,更多的是化为泡影成为了名利。在如今社会中名利成为了广大人的追逐目标,人总带有一点自私的心理,人也总是想往上走,寻找
更优越的环境,导致如今崇洋媚外成为了一种潮流,潮流如黄河般带走了我国许多的人才。我常常感叹中国的教育,为何我们培育了十多年的孩子离我们而去,为何他们把知识奉献给了别的国家,为何他们忘记了我们的教育之恩,为何他们甚至换了国籍。中国教育的这点失败不得不让人叹惋,但我也知道仍有一批像钱学森这样的爱国志士,将高深的思想先进的知识带回国,尽他们的最大能力回报这个养育他们的国家。
钱学森只是当时众多回报祖国,为新中国的建设付出青春甚至生命的爱国人士的一个代表,他们的爱国情怀让人可望而不可及,但从他们身上使我对“爱国”这两个字的理解由模糊变得逐渐清晰。爱国,就是要把祖国放在心间,以祖国利益至上;爱国,就是要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奋发向上,为我们的祖国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第四篇:仰望星空(读后感)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读《杨利伟著之天地九重》有感
杨利伟,“中国首飞航天员”,当代中国与民族精神的一个标志性英雄人物。2003年3月15日,“神五”的成功发射实现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飞天之梦,杨利伟也成为了家喻户晓的英雄。
当捧起这本书,我心潮澎湃,如捧至世珍宝。在这本书中杨利伟以坦率而真挚的方式,讲述了自己的成长,回顾了一个小城少年如何成为军人,成为一名优秀的战斗机飞行员,如何通过艰苦的训练,终于成就了自己见证和创造奇迹的人生。除此之外,他还详述了乘坐太空飞船时奇妙的身体感受,他在太空飞行14圈,经历地球上14个昼夜,看见了怎样的太空奇景,他在太空中遇到了什么样的危险与痛苦,经历了哪些惊心动魄的时刻。总而言之,从杨利伟朴实,真实的话语中,我不仅加深了对他航天英雄事迹的了解,知道了他对中国航天事业和中国国防建设做出的巨大贡献,还深刻地认识了另一个杨利伟——英雄背后的杨利伟。尤其是他成为飞行员之前的那段经历更是令人受启发,特别是对青少年实现梦想,成就人生具有重要意义。
世界上没有所谓的“天才”,这句话讲得一点没错,也不是只有天才才能成为英雄。从杨利伟的成长中我们可以总结出这么一个近乎定理的公式:英雄=梦想+行动,换句话说,就是要做到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
杨利伟自小就有两个梦想,一是当飞行员,二是当火车司机。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喜欢玩有关英雄的游戏,扮演“英雄”的角色。可以说,英雄,飞行员在小利伟的心里早早扎下了根。同时,上大学是父母对杨利伟的期望,况且那个时候在众人看来,上大学似乎是唯一的出路。在这两者之间,他毅然选择了当飞行员。
他放弃了高考,在一次飞行员招募,简称“招飞”中,杨利伟顺利通过了选拔。十八岁的他毅然放下高考,向梦想更进了一步。读到这里,大家不要误会,我并非提倡每个人放弃高考,强调的是我们要坚持自己的梦想。因为梦想是人生的引路灯,它可以指引你走好人生的每一步。也就是仰望星空,为前进创造动力。
然而,创造成功的人生之路,不仅仅靠梦想就成事了。杨利伟踏上从军的列车后,在飞行员训练中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挫折,但凭着坚强的意志,勇于挑战极限,最后破茧成蝶,在艰苦,近乎完美的训练中,杨利伟无论身体还是心理素质都有了惊人的提高。从这里我们可以学到的,至关重要的一点是,要脚踏实地,有所行动,不怕困难,方能冲破重重屏障,迎来成功的光芒。
可是,回到周边生活中,真正能做到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人极其少。更常见的是,空有梦想却无行动或一开始有行动却易退缩的人,另外一种便是只会蛮干,没有目标,没有计划的人。这两种人都是难以成就大事的。可以说,要想成功,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二者缺一不可。
除此之外,这本书让我印象极其深刻的另一个方面就是杨利伟的父母面对孩子的梦想的做法。尽管他们想儿子考大学,但是他们最终还是尊重儿子的选择,支持,鼓励儿子追求梦想,实现梦想。假如当时杨利伟的父母极力反对他放弃高考这件事,阻止他当飞行员,杨利伟绝对不是今天的杨利伟。
所以说,孩子成才除了自身条件外,外部环境,条件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这也给现代教育一个重要启发。在面对孩子的梦想这一问题上,父母,老师千万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绝不能扼杀了孩子的梦想。他们应该成为孩子筑梦的助梦人,帮助,鼓励孩子浇灌,培育梦想之花,使之及早绚丽绽放。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梦想+行动=成功,这是由古至今不变的真理,贝多芬,爱迪生,史泰龙,马云等成功名人都是坚持自己的梦想而最终成功的典型例子。这是我从《杨利伟著之天地九重》中感触最深的一点。我相信这也是最实用,最重要的一点。希望这成为我们每个人的行动指南,帮助我们走向成功。
第五篇:仰望星空观后感
《仰望星空》观后感
初看《仰望星空》这部影片的名字,觉得这个名字及文艺又浪漫,我猜想应该是一部讲述星球宇宙的科学片,可是看完影片,才发现自己错的多么离谱,所以心中非但没有环绕着兴奋感,反倒充斥着一种沉重感与崇敬感。
《仰望星空》讲述的是科学家钱学森的人生故事。钱学森是享誉世界的科学家,中国爱国知识分子的典范,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钱学森将所有的爱和激情都奉献给了我国航天事业和科学事业。如果说他在科学事业上是最成功的,那么他最遗憾的就是家庭生活及家人情感的缺失。在妻子眼中,他是个不太负责的丈夫;在儿子钱永刚眼中,他有点神神秘秘;在秘书张可文眼中,他甚至有点“不近人情”。他不善言辞,即使在家中也很少说几句话,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实现了多少中国人民的愿望,他让多少中国人民为之振奋,他把他的沉默寡言转化为几千年来中国人民的梦想的实现。这一切源于他对科学的敬仰、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人民的责任。正如他所说的“国为重,家为轻”。
《仰望星空》不仅仅是钱学森的奋斗史,更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史;不仅仅是民族脊梁的培育史,更是科学精神的树立史;不仅仅是爱国抱负的实现史,更是祖国崛起的成长史。
这部影片中,最使我感动的地方是,钱学森被囚禁五年,却依旧放弃国外的优渥环境,不惜跋山涉水,也要回到他魂牵梦绕的祖国,也要为他的祖国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探究他这样做的原因,我想不难得出这样的原因。
他这样做是因为他身上的某种东西在指引他,这种东西比躯体更为重要,这种东西叫做灵魂与精神。他的奉献精神,他的民族气节,他的坚强毅力,他的艰苦朴素,尤其是他的爱国情怀。作为爱国主义典范的钱学森,爱国主义是贯穿他整个生命的主旋律,当他身在异国、羁縻难归时,他依然不顾重重阻碍,无时不刻想着国家。他在经历了长达五年的囚禁,终于踏上了祖国的热土后,他顾不上洗去一路的风尘就投身到了新中国的科技建设中。这位享有国际威望的大科学家,以一个普通的科学工作者的姿态,穿行在风沙弥漫的西北荒漠,成功研发了“两弹一星”,为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创建与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从他身上使我对“爱国”这两个字的理解由模糊变得逐渐清晰,爱国,就是要把祖国放在心间,以祖国利益至上;爱国,就是要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奋发向上,为我们的祖国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我身为一名大学生,凭现在的能力,不足以为祖国做出如此卓越的贡献,但是我会竭尽所能,从身边做起,从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我始终相信人生是一个不断进取的过程,一旦懈怠,终会瓦解。这也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道理。
钱学森是中国科学领域的一朵奇葩,是感动中国的人物之一,他是无数中国人憧憬敬仰。我当然不敢随便夸下海口要做他那样的科学家甚至超过他,但是我们应该学习他的精神,他具备的任何的精神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希望自己能把学习放在第一位,不要再分心,也希望未来还很长远的学习之路,自己依然能一心学习,不为什么莫名的事情而牵绊,将来成为一个有用的社会之才。我们想做到的很简单:让今天的自己胜过昨天的自己。
影片取名为《仰望星空》,我想会不会可以这样理解,仰望星空,就是仰望这些犹如繁星闪烁的中国科学家,仰望他们崇高的人格、崇高的精神,仰望我国航天事业的夺目光芒,仰望我们祖国的美好明天。虽然我们国家现在和许多国家相比还远不如人,但是我们有许多像钱学森这样的科学家,有这种如同星空般闪烁耀眼的精神品格与坚强意志,而我与广大的同学们,也不会甘心只做一个在星空下默默仰望的观赏者,我们也要竭尽自己的所能,从现在开始努力充实自己,向前辈们学习,为祖国做出自己的贡献。我相信,终有一天,祖国的天空中,会闪烁出无法比拟的灿烂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