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自然是真正理性的态度

时间:2019-05-15 10:04: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敬畏自然是真正理性的态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敬畏自然是真正理性的态度》。

第一篇:敬畏自然是真正理性的态度

敬畏自然是真正理性的态度 梁从诫(北京环保志愿者)

《环球》杂志刊载的对何院士访谈的文章的第二个小标题是“‘驳’人要敬畏大自然”。

我的理解,“人要敬畏大自然”这个提法有两层含意:一,人类应当尊重大自然;二,人类应当畏惧大自然。我想,人类的聪明才智发展到今天,没有人会把这个命题理解为既然“敬畏”,人类就只能匍匐在大自然脚下而无所作为。事实上,自猿猴从树上下来变成人之后,就没有停止过对大自然的改造。中国古话所说的“沧海变桑田”等,就是对这个过程的概括。

问题在于,古代人类的技术能力毕竟有限,在近代工业文明出现之前,人对自然的改造,一般都在自然能够自我恢复的范围内(当然,其前提是人类影响自然的活动由于某种原因而中止了):城池、宫殿会湮灭,林木会再生,桑田久被荒废也会再变为沧海。但是时至今日,人类已经掌握了几乎是永久性地改变地球本来面貌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如果人类仍然认为大自然不过是一个可以任由宰割的顺从的对象,就可能给地球造成不可恢复的负面影响。因此,人类在实际采用这类技术时,就应格外慎重。

何院士是物理学家,当然比我们更懂得要尊重自然规律的道理,而规律正是大自然最重要的内在品质之一。违反自然规律所造成的长远后果,往往也正好违背人类的初衷,这就是恩格斯所谓的大自然的“报复”。

回顾人类历史,特别是近几十年的中国当代史,我们所做的违反自然规律,从而遭到大自然“报复”的事还少吗?“大跃进”时代的”豪言壮语”,比如“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大炼钢铁,超英赶美”之类的话及其后果,想来何院士也还不致忘记。谁能保证,我们今后就不会再干这种蠢事呢?

至于第二点,所谓畏惧,是指当地球上发生自然的或人为引发的大规模灾难时,人类的避难逃生本能。而这种本能的依据,就是一个”怕”字。当发生这类灾难的时候,我想任何人也不会从容地“挺身而上”。

地球上发生这种灾变,既有历史的记录,更存在着将来的可能。不提这次印度洋海啸,仅凭几十年来的记忆,我们就经历过1976年瞬间死亡24万人的唐山大地震,经历过印度博帕尔农药厂毒气泄漏事件和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爆炸事故,等等。后两者死伤人数都以万计,而它们不都曾被视为人类改造自然的成就吗?毕竟,人类对于已经掌握的科学技术的长远后果的预见性,还是很肤浅的。如果像海啸这样的自然灾害目前还难以准确预报的话,那么对人为的灾难我们是不是应当努力防患于未然?而这种预防的出发点,难道不就是一个“怕”字,怕出事,怕死人吗?

所以,我个人认为,让人类敬畏大自然,在大自然面前谦卑一点、谨慎一点,不要那么自信乃至狂妄,不要认为整个大自然都天然地以人为“中心”,只要我们“一声吼”,地球就得“抖三抖”,这并没有什么坏处,上不到“反科学”的纲上去的。

相反,据我看,这才是对待“科学”真正理性的态度。须知科学技术从来就是一把双刃剑,当我们到处挥舞它的时候,请留神别伤了自然,到头来,也伤了自己。

何院士看到最后一句话时,可能会笑着说:“哈哈,怕伤了自己,可见还是‘以人为本’呀。”但这个笑并不足以模糊我们与何院士之间“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这两种价值观的原则分歧。能够超越自己,去思考和追求一种更高的道德原则和精神境界,我想这应当是人类智慧的最高表现吧

第二篇:真正的敬畏自然 导学案

秋渠一中导学案八年级语文

敬畏自然 导学案

课型:新授主备人:韩保志审核人:刘华组长签字:

班级:姓名:组别:时间:2013-3-26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作者相关常识,积累并运用文中词语

2、理解作者对环境的忧患与思考,理解“敬畏自然”的含义

能力目标

1、整体把握文意理解本文的主旨,逐步培养阅读科学文艺作品的兴趣

2、理清层层推进的论述思路,了解反问和对比手法的运用

3、揣摩课文中富有哲理、形象的语言特点并学习运用

德育目标

了解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道理,增进对自然的认识,树立环保意识

【学习重难点】

1、把握作者的观点。掌握层层推进的论述方法。

2、把握关键性语句的深刻含义。

学法指导:自主、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大自然是人类之母,人类一直享受着他的恩惠,在她怀中壮大,高天流云、小

桥流水、大漠孤烟、黄河落日无不给我们以美的享受。然而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人类已破坏了自然,自然母亲已伤痕累累。看看漫天的沙尘,污浊的空气,脱皮

空腹的山峦,日渐枯竭的水源„„这就是人类在“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过程

中,接受自然回馈的礼物。人与自然到底是什么关系?人类又该怎样对待自然

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并感悟严春友的《敬畏自然》,或许我们就会多一份爱护

自然的责任。请同学们根据以上材料内容谈感受:(学生展示)

二、预习检测

(一)、初读课文

1、给下列加横线字注音。鲲()鹏陷阱()蓬蒿()咫尺()狼藉

()()())

2.解释下列词语。

蓬蒿:咫尺:狼藉:自不量力:相形见绌:佳肴:

三、初读课文,感知文意

1、本文谈论的内容是什么? 说一说读后感受

2、在人与自然这个问题上,作者是怎样认为的?

3、阅读课文,理清思路。

一、()提出问题:

二、()分析问题:

三、()解决问题:

四、【展示交流,教师点拨】

人与自然相比

论历史 :

论关系:

论智慧 :

五、教师小结:

本文是一篇议论性散文,从否定“征服自然”的口号开头,比较人类的智慧与

大自然的智慧是一层,指出人类的智慧也就是大自然智慧是一层,从智慧到生命,又进了一层,最后得出结论“敬畏自然”全文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的思路展开,有引论到本论到结论,层层推进,水到渠成。

六、当堂训练: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不自量力陷阱呐喊沾沾自喜B.喜形于色窃笑佳肴狼

藉班班

C.相形见拙呐喊演化美味佳肴D.精巧绝伦幼稚误解高

深漠测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人类竟然不打自招地宣称要用这滴水来代替大海。

B.高深莫测的星空是大自然的精巧绝伦的艺术品。

C.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D.最不可思议的恐怕要数我们的大脑了,它使人有喜怒哀乐,能够思维。

3、判断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①宇宙是一个硕大无比的、永恒的生命,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不正

是她生命力的体现吗?()

②这个宇宙到处都隐藏着生命,到处都有生命的萌芽,到处都有沉默的声音。

()

③你难道没有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吗?()

七、写话训练:

运用读一读写一写中的任意四个词语写一段语意连贯的话

八、谈一谈这节课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敬畏自然 导学案

第二课时

课型:新授主备人:韩保志审核人:刘华组长签字:

班级:姓名:组别:时间:2013-2-26

学习目标:

1、整体把握文意理解本文的主旨,逐步培养阅读科学文艺作品的兴趣

2、理解作者对环境的忧患与思考,理解“敬畏自然”的含义

3、深入理解文章内涵,探究作者写作意图

学习重点:

1、整体把握文意理解本文的主旨,逐步培养阅读科学文艺作品的兴趣

2、理解作者对环境的忧患与思考,理解“敬畏自然”的含义

学习难点:

深入理解文章,探究作者写作意图,学习文章的写作技巧

学法指导:自主、合作、探究讨论点拨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教师提问上节课学过的问题

2、教师引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要点

二、合作使人快乐,探究使人聪明:

1、“敬畏自然”的含义是什么? 作者为什么提出要“敬畏自然”?为什么说

“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2、“敬畏自然”是不是消极无为的口号? 根据你的理解,你认为作者对待自

然的态度是什么?

3、从全文看写作本文的目的是什么?我们怎样做才能做到“敬畏自然”?

4、质疑思辨:

充满思辨的智慧是世间最美的花朵。本文就处处洋溢着智慧的火花,那么你

对本文的观点有质疑吗?(学生质疑,畅所欲言)

如:⑴、畏惧自然是否意味着不求进步、无所作为?

⑵、作者有没有否定现今人类科学的成就?

⑶、人类不可以改造自然?

列举出你提出的问题:

三、拓展研究:

根据本文精辟的论述和理性的分析,你将如何把“敬畏自然、爱护自然”变

成最实际的行动?

请就“敬畏自然”这一主题拟几条标语,向人们发出呼吁:

例:地球不是我们从父母那里继承的,是从子孙那里借来的。

爱护今天的自然,自然将呵护我们的明天。

四、当堂训练

1、仿照例句,表达对自然母亲的感恩之情:

感谢自然赐予我眼睛,让我看到如此壮美的山河;感谢自然赐予

我。

6、举例说明“人类的认识史仿佛是纠错的历史”。

五、师生小结:

有句话说:“人类一思想,上帝就发笑”,人类在自然面前该如何施展自己的才能,表现自己的力量?当我们想砍伐参天大树时,果断的放下了屠刀;当我们

想品尝珍禽野味时,毅然的收起了猎枪;面对一片静谧的湖水,我们发出一声由

衷的赞叹;面对一座巍峨的高山,我们欣赏它的神秘和雄伟‥‥‥这才叫人类的力量——理性的力量。

六、谈谈收获:

通过今天的课堂你收获了:

敬畏自然

第三课时

课型:新授主备人:韩保志审核人:刘华组长签字:

班级:姓名:组别:时间:2013-3-26

学习目标:

1、揣摩关键语句,体味其深刻含义,培养语感

2、感悟作者观点,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

教学重点:

揣摩关键语句,体味其深刻含义,培养语感

教学难点:

感悟作者观点,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

学法指导: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复习回顾上节课学过的内容,品读课文,揣摩文中富含哲理和运用修辞的句子,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延伸拓展,沟通课堂内外。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再读课文,围绕文章的表达方式和论证方法进行探讨、交流:(小组黑板展示)

⑴、本文从表达方式看有哪些特点?(圈点具体的句子,在课本上标注出来。)

⑵、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推出的?

三、语言品味,互动探究:(各小组讨论、交流,口头展示)

1.本文语言充满哲理之美和思辨之美,找出你最欣赏的语句品味:(可以从句子的表达方法、修辞方法、内容、句式等方面品味。黑板展示)

例:

(1)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理解:比喻宇宙的一切,包括人类,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它们与我们是平等的生命。“弟兄”体现

了宇宙间的一切生命是紧密联系的,不可分割的。)

(2)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理解:

用了反问句。更有力地强调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是毫无理由、毫

无资格的。)

(3)

(4)

(5)

2、学生自读这些句子,也可以写在摘抄本子上,再次品味语言之美。

3、你们也想写出优美的句子吗?通过以下练习能提升驾驭语言的能力:

(1)、你觉得文中哪些词语很有特色,将它们抄写下来并写成一段话。

(2)、你觉得文中哪些句子很有特色,试仿写一个句子;

4、本文多处运用反问句。反问是一种用疑问句式来表达确定意思的修辞方法。用否定句来反问,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用肯定句来反问,表达的是否定的意思。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加重语言的力量,激发读者的感情,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例如“谁说宇宙是没有生命的”?这比用一般判断句“宇宙是有生命的”语气更强烈,意思更肯定。试从课文中找出几个反问句,并把它们变换成一般陈述句,然后比较一下,这两种句式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①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

改为一般陈述句:

分析其作用:

②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改为一般陈述句:

分析其作用:

③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不正是她生命力的体现吗?

改为一般陈述句:

分析其作用:

④你难道没有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吗?

改为一般陈述句:

分析其作用:

四、当堂训练:

1、散文的特点:

2、议论文的三要素:

议论文的论证方法

3、延伸拓展作业:

长期以来,人类就宣称自己是“万物之灵”,本文的作者却提出人类“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正像一株小草只是她的普通部分一样。”因此,我们应该平等的看待其他生命,去敬畏自然,爱护自然。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什么更深刻的认识呢?

以“人•自然•生命”为话题,写一段你的感想。

五、学习感悟:

通过今天的课堂活动,收获了:

第三篇:敬畏自然-真正的科学观、科学的自然观.docx

敬畏自然-真正的科学观、科学的自然观

2008年 5月 12日, 里氏 8.0级的大地震突然造访四川, 人类对自然的态度是随着人们对自然认识的不断深入一瞬间, 数以万计的人们被埋进了废墟。在全世界紧急救援 而发展的, 大致是循着 畏惧自然 崇拜自然 藐视自然的过程中, 我们听得最多的口号可能要数 地震无情, 人间有 尊重自然 这样一个过程演进的。虽然这种阶段的划分不一爱 了。而 1966年的邢台大地震和 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发 定准确, 但也基本上反映了人类对大自然认识的曲折性和渐生时, 铺天盖地的救灾口号却是人定胜天。这一救灾口号 进性。在人类发展的长河中, 人类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对大自的改变, 无疑传递了一个重要信息: 面对可知亦不可知的大 然持敬畏态度的。当然, 在不同的阶段, 敬畏 的含义可能自然, 中国人的意识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从信奉 人定 不完全一致。在人类发展的初级阶段 , 面对神秘不可知的胜天 到主张敬畏自然。大自然, 人们主要是一种畏惧, 而在今天, 我们重提敬畏自然, 已经不是因为对自然 无知而畏惧, 而是在科学认识自然的基础上, 在深入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基础上, 对自然的一种敬仰和尊重。从畏惧、崇拜自然到藐视自然, 这其实也是一种 进步 , 说明人类已经掌握了大自然的秘密而滋生出战胜自然的欲念。然而, 尝够了 征服自然 的苦头之后, 人类又很快发现, 认识了自然并不等于就能战胜自然, 战胜自然 永远都只能是相对的, 是细微局部的, 而敬重自然, 在自然规律许可的范围内生存和发展, 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 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再次发生了转变 从藐视自然到尊重自然。

在人类的参与下, 大自然不断地在发生着变化。当生产力还很低下的时候, 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被限制在一个较小或较低程度的范围之内, 但是,近代以来, 随着人类掌握的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 大规模的工业革命开始, 大自然也以日新月异 的速度遭到人类的毁损。如今, 人类已经不得不面对一个千疮百孔的大自然, 不得不在一种日益恶化的环境中求生存。人与万物是息息相关的, 智慧的人类, 应该懂得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不应该将作为智慧结晶的科学置于自然的对立面, 在运用科学对自然进行改造时一定要谨慎行事。检视科学 与 敬畏自然 应该成为人类文明前进的护佑神。

一、检视科学: 有所为有所不为

科学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 是揭示自然、社会和思维规律的知识体系, 是社会进步的象征。然而, 纵观近百年科学的发展历程, 我们也应该看到, 科技进步实际上是一首悲喜交集的交响曲。用荀子的话来说, 它既带来 用之以治则吉 的福祉, 也带来 用之以乱则凶 的祸害。科学技术的发展 具有为善和作恶的巨大可能性 [ 1], 控制论之父、美国科学家维纳看到控制论存在着 为善 和作恶 这两种相反的社会作用, 但却无法使 为善 的作用都能实现, 而把作恶的方面予以消灭。为此, 他觉得自己虽对这门科学做出了贡献, 但却是站在一个至少是令人不安的道义的位置上。当爱因斯坦看到原子弹显示出的巨大毁灭力量时, 也曾深感痛悔。

不可否认,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是经济增长的有力手段。科学技术的发展, 使人类由荒蛮时代进入了文明时代, 社会生产力极大地得到了提高, 人类的物质生活条件大大改善, 使人类在更大程度上进入了 自由王国。然而, 科学技术的发展并不都表现为正确认识自然、合理利用自然、在自然能够承载的范围内适度地增加人类的物质财富, 在很多情况下它又表现为干扰自然进程、违背自然规律、破坏自然美和生态平衡, 透支甚至耗尽自然资源。人们在享受科技发达所创造的便利、舒适时, 也开始为科学发展所困惑。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在 20世纪 30 年代就看到了技术世界中存在的巨大危险, 发出了 拯救地球 的紧急呼吁。在他看来, 由于科技的进步, 地球和人的生存根基遭受着严重的破坏;人类生活对现代科技的依赖已达到极端, 就像吸毒的人离不开毒品一样。科技作为现代人与自然交往的中介, 特别是与工业化的密切联系, 对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现代化带来的城市化造成了森林锐减, 水资源严重匮乏, 能源危机频频出现, 环境污染日益突出, 这些累积的问题成为一笔越来越大的 生态赤字。生态经济学家告诉我们, 世界上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 也正是生态赤字最严重的地区。[ 2] 即使撇开这些显而易见的危机不谈, 科学发现和发明的本身也往往蕴涵着一种不可知的危险: 神奇的生物技术, 使人们维护自身的伦理道德成为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转基因技术的发明与应用, 对自然界物种的未来来说, 很难说不是一种祸害, 在英国科学家应用基因技术克隆出绵羊 多莉 后, 引发了全球范围内对克隆技术的讨论和恐惧 科学的发展不正在对人类的存在与未来构成某种威

胁吗? 为了维护生态和社会的正常运转, 科学应该在其中寻找自己正确的发展方向。当前, 在科学发展观 日益深入人心的时候, 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有所为有所不为 方面如何正确地进行抉择, 这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如何择取其造福人类的一面而规避其负面效应的问题。科学技术绝对不能置于被监督的范围之外, 失去了制约的科学技术, 就像失去了制约的权力一样, 将会因为失控而给人类给地球带来毁灭性的灾难。我们不能拒绝知识经济、信息社会的到来, 但是我们需要将知识变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媒介, 而不是征服自然的工具。

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上, 由于我们人类认识的局限性, 科学技术带给我们的确实是福祉与祸害同行, 甚至是祸害大于福祉。当然, 科学技术本身并没有错, 错在人类不恰当地应用科学技术。在众多技术灾难中, 有的是由于少数人好大喜功, 急切地使用尚不成熟的技术造成的;有的是为了某种征服的目的, 使用了具有危害人类安全的技术造成的;有的是因为滥用科学技术, 酿成了技术灾难;有的是因为管理技术落后于工程技术, 违规操作, 麻痹大意, 或者单纯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技术规程造成的等等。神奇的生物技术, 使人们维护自身的伦理道德成为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 转基因技术的发明与应用, 对自然界物种的未来来说, 很难说不是一种祸害。严正的生态警钟已经四处敲响: 科学的发展正在对人类的存在与未来构成严重的威胁!科学, 既要研究事物的有益于人类的一面, 也要研究事物的有害于人类的一面, 由于人类自己的幼稚, 盲目使用或者迷信技术而造成灾难, 这显然不能将它归罪于科学。科学技术这把双刃剑, 掌握在爱神手里, 可以造福人类;掌握在魔鬼手里, 给人类带来的只能是灾难。人类正是因为应用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改造自然, 创造了发达的物质文明, 但是, 作为科技进步伴生物的全球生态环境恶化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张关系也在不断向人们发出警示: 人类必须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进步之间的二律背反性。就建设性而论, 科学的精神是最强的力量, 就破坏性而论, 它也是最强的力量。技术每提高一步, 力量就增大一分, 但这种力量既可以用于善的方面保护生态、造福人类, 也可以用于恶的方面破坏生态、危害人类。人类正是在知识就是力量 的伟大口号鼓舞下从愚昧走向文明、走向现代, 而同样, 人类也可能在科学万能论的迷梦中悄悄地为自己执行安乐死。

二、敬畏自然: 真正的科学观、科学的自然观

每发生一次 自然大灾难之后, 几乎都会有一场关于要不要 敬畏自然 的讨论。2003 年 非典 流行时, 敬畏自然 曾经热议一时;2004年底, 印度洋海啸又制造了一次更大的灾难, 敬畏自然 的讨论再度成为热点。反敬畏派认为敬畏派的观点 反科学、反人类、伪环保 , 而敬畏派则给反敬畏派戴上了 科学主义、科学的迷信、伪科学、反人文、强权话语 等 帽子。究竟, 我们该如何看待敬畏自然呢? 老子讲 自然就是 自然而然 , 也就是没有 外力 影

响的这个世界的本来面目。现在来理解, 它既应包含所有自然的存在, 也应包括自然运行的规律。敬畏 , 各种版本的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一般都是 又敬重又畏惧 或又敬重又害怕。因此, 敬畏大自然 的字面意思, 便是敬重而畏惧大自然, 包括尊重大自然的运行规律。敬畏自然首先是对自然的崇拜, 著名的生态思想家亨利 戴维 梭罗突出强调了人类应当崇拜自然, 因为这种在文明的更高阶梯上的自然崇拜, 不仅能够拯救自然, 而且能够拯救人类自己 如果人能达到足以对树和石头表示真正崇拜的高度, 那就意味着人类的新生。[ 3](p5)也有敬畏派认为, 不管是在汉语还是在别的语言中, 敬畏 并不是害怕的意思, 可以将 敬畏大自然 解释为要对大自然秉持一种谨慎的态度。[ 4]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敬畏自然 是一个古老的哲学命题。哲学家告诉我们, 自然和宇宙是无限的, 而作为人的这一个体的生命和认识是有限的, 脆弱的人类生命在喜怒无常的大自然面前, 不能迁怒只能迁就, 并在逐步探索中加以适应和利用。这种哲学意义上的 敬畏 包含有顺应自然、尊重规律、保护生态、规避风险、以人为本等等多重意蕴。[ 5] 实际上, 所谓敬畏自然, 并不是说在自然面前人类应该战战兢兢地去顶礼膜拜, 不是说要让人无所作为或听天由命, 而是说在自然面前不能轻举妄动, 要有谨慎之心。尊重自然, 保护生态, 并不是原封不动。人类要改善生活, 社会要前进, 大自然也永远不会重复自己, 原封不动是不可能的, 问题是怎么动, 是根据主观的愿望来动, 还是根据客观的规律来动。无论是敬重、敬仰还是敬怕, 都是指人作为大自然的一员, 应当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其他生物、人与人的关系, 因为人类不是孤立地生活于大自然中, 我们与自然和其他生物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人类的生存是和自然发展密切相关的, 自然环境是人类的生存空间, 破坏自然环境就等于破坏自己的生存空间。当人这个智慧生物

在改造自然并让其服务于自身时, 要充分考虑大自然的规律, 而不能破坏自然规律, 即使有破坏也应该是有节制的。我们毁林开荒、围湖造田, 头几年可能得点眼前利益, 随后就要为频繁的水旱灾害和荒漠化付出更大的代价。又比如, 对于江河湖海, 即使危及到人类的利益, 也不能以违背自然的方式去征服它, 光用堵 的方式是不能解决或者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 而应当以顺应自然的 疏 的方式去治理。当代治理河流主要是两条路线, 即工程治水和生态治水。工程治水的主要标志是筑堤建坝, 限制水道, 强调用 人 的办法来解决问题;生态治水的主要标志是保护森林, 保持水土, 强调用 自然的办法来解决问题。关于这一点, 黄河三门峡水库已经给我们提供了典型而沉痛的反面经验 三门峡水电站建起来了, 几十年的效益却抵不上一年之中因它的存在而给陕西造成的损失!当然, 敬畏自然也不是说不要科学技术和发明创造, 而是指人类在利用科技时, 应当顾及科技的应用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就拿治水来说, 我们主张生态治水, 但并不排斥工程治水, 将生态治水和工程治水有机结合才是真正的标本兼治。

人类尽管有强大的科技力量, 但不能以为自己拥有了这样的力量就可以为所欲为。面对自然, 科技可以主宰一切的观念是极端错误的, 正确的自然观应建立在生态伦理与生态科学这两个基础上。敬畏一词在表面上是伦理范畴的表达, 但却有着深厚的现代环境科学作为支撑。现代环境科学, 在摆脱了旧有的认识论与本体论的束缚后, 形成了它自己新的理论基石: 混沌理论(Chaos Theory)、系统论(System Theory)以及热动力学二定律(Thermodynamic Laws)。这三个理论基石一方面修正了旧有的科学哲学, 另一方面以真正的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揭示了科学本身的局限性以及人面对自然的局限性。混沌理论告诉了我们未来的不可预知;系统论告诉了我们, 系统整体相对于原子、分子同样是科学意义的实体存在, 但人却无法用任何实证或计算模拟的方法穷尽自然系统中所有可能的相互联系与作用;热动力学二定律道出了我们现在许多貌似科学的环保技术其实是与最根本的科学规律背道而驰的。[ 6] 现在我们普遍接受的、包含预警原则(C aution Principle)的 可持续发展 理念正是对这种新环境伦理的有力支持, 它告诉我们, 在未形成普遍接受的科学定论时, 人们对自身应用科技、改变自然环境的行为应采取相对保守的态度。

其实, 敬畏自然, 与其说是一种手段, 不如说是一种态度。这种态度是我们创建一个和谐美好的生态环境的基本出发点。越来越多的历史经验与教训告诉我们, 科学技术的应用不仅仅只是考虑它的经济效益, 还应考虑它的生态效益, 才能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实际上, 敬畏大自然 绝不是对发展的限制, 而是为其提供了更加合理的方向与空间。敬畏自然不但不是反科学, 而且是一种更加科学的态度。那些习惯于以征服者 自居、以征服自然为 自豪 的人们, 应该从历史和现实灾难的严重后果中醒悟过来, 在将大自然视为亲密朋友的基础上, 合理利用 自然而不是强行 改造甚至肆意破坏自然。只有当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时, 人类才可能创造出真正高尚的文明。从古代农业文明图腾式的 畏惧自然、崇拜自然 , 到近现代工业文明工具式的 藐视自然、奴役自然 , 再到今天生态学家提出的敬畏自然 , 这不是历史的退步而恰恰是一种进步, 正是科学的发展, 让人类逐渐认清了人与自然的真正关系。

由此可见, 敬畏自然 中虽包含 畏惧 或 恐惧 的成分, 然而这种畏惧本身却并不可怕。正是这种畏惧 让我们生出真正的理性, 正是这种畏惧让我们更谨慎地对待科学, 正是这种畏惧, 促使我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 让我们能够采用 预警原则 来应对我们未知与不可及的自然间的变化, 善待我们的环境, 自觉摒弃自以为能够对自然为所欲为的科技迷信以及对人自身的盲目崇拜。科学技术的正确使用应以 敬畏自然为前提, 如果失去了监督、批判和制约, 那就肯定会走向科技专制和疯狂, 它所导致的后果很可能是人类和整个生态系统的毁灭性的灾难!过去, 人们曾经为科学的自由而浴血斗争, 而今天, 我们应当奋起限制科学的 权力。即使是出于对科学的真诚的热爱, 人类也要努力限制其滥用, 使之不至于迷失了自己, 不至于成为人类生存的威胁。对科学技术进行批判、监督、制约和改造, 是对科学技术负责, 更是对人类、对整个宇宙负责。从这个意义上说,敬畏自然才是真正的科学观, 才是真正科学的自然观。

美国印地安部落酋长西雅图在给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的信中说: 人类属于大地, 而大地不属于人类。世界上的万物都是联系着的, 就像血液把我们的身体各部分联结在一起一样。生命之网络非人类所编织, 人类只不过是这个网络中的一根线, 一个结。但人类所做的这一切, 最终会影响到这个网络, 也会影响到人类本身。在敬畏自然的前提下检视科学, 在检视科学的基础上敬畏自然, 人类所做的一切, 才可能让天地万物这样一张生命之网越结越牢实。

第四篇:演讲稿真正改变命运的,不是我们的迹遇,而是我们的态度

真正改变命运的,不是我们的迹遇,而是我们的态度

洛阳市五十二中王爱丽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在此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演讲大师的故事。他叫尼克胡哲,是美国的一位80后。不满三十岁的他已成为誉满全球的“励志大师”,他是怎样一个人呢?小孩子们见到尼克都会很害怕,他们不少甚至把尼克看成是外星人,原因是尼克生来就没有四肢,就像我们美术素描课上用的一尊残破的半身雕塑。他所能利用的身体部位,只有一个长着两根脚趾的小脚,被他的妹妹戏称为“小鸡腿”,因他家的宠物狗曾误认为那是一个鸡腿,想要吃掉它。但尼克爱独立,爱动脑,自己能做的事决不麻烦别人。面对生活中的许多困难,他都能积极想出让爸爸妈妈吃惊的好的解决办法。在学校,尼克是唯一一个站在课桌上上课的人,因为他要用他小鸡腿上的两个脚趾翻书,写字。最初,尼克长遭到同学的奚落。有一天,他竟遭到二十四个同学的嘲笑,他甚至为此想到了自杀,但他最终选择了不放弃。他把自己看成只是缺少些零件的正常人。他的坚强、乐观、刻苦很快很快赢得了同学们的认可,甚至崇拜。后来,他被推选为学生领袖(相当于我们的学生会副主席)。尼克用他只有两个脚趾的小鸡腿学会了画画、写字、打字、跑步、踢球、游泳、开车、甚至会用键盘式打击乐器敲出美妙动听的乐曲。再后来,他获得了两个大学的学士学位,最终成为了一名演说家,一家非赢利性质的高科技公司的总裁。

在尼克19岁时,他的父亲问他将来干什么,他爽快的回答“当然是演说家了,我要用我的生命和我的经历作见证,去拯救那些对生活失去信心的人。”当时他就拿起电话联系各个学校,在他连续被五十多所学校拒绝后,终于有一所学校同意让他讲50分钟,给了他50美元的酬金。从此,尼克再也没闲下来过。如今的他,一走遍世界三四十个国家,演讲了数千场,曾在我国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等知名学府,向一万多名大学生发表演说。尼克用生命见证触动过数以百万计的心灵,也改变了无数人的生命。

当我第一次了解了这位“励志大师”的事迹时,我被感动了,我为自己生活中曾不止一次在困难面前降伏而汗颜,也为自己常苦恼于生活和工作中有这样那样的不如意而羞愧。作为一名教师,我还想到了我的学生。教书二十多年来,不少学生生活乐观,学习刻苦的情形常记心间。我曾有这样一位学生,她是一位女孩子,学习很勤奋,是我班的学习委员。记得在她上初一的一天下午找我请假,说她第二天上午不能来学校。当我追问为什么时,她才哭着告诉我,她的妈妈已病逝,第二天上午要火化。没有了妈妈,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爸爸是个铁路工人,常年在在外,她用羸弱的双肩挑起了她和比她小两岁弟弟的学习和生活的全部。平日里能吃上个鸡蛋就算是改善了生活,但她从没因此耽误过一节课,少写过一次作业,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年级前茅,因为她知道自己肩上的责任。如今的她已大学毕业,有了理想的工作。听了尼克的故事,我还想到了我的另一部分学生,他们在自己人生的大好时光——青少年时期,这个陶冶情操、增长知识的黄金时段,却迷失了方向。他们大把大把地挥霍着自己的青春,肆意浪费着自己宝贵的时间,使本该光彩夺目的锦绣前程变得黯然失色。尼克无手无脚,但他有一双隐形的翅膀,他热爱生命,热爱生活,他用自己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谱写着自己人生的华丽乐章,同时他又像一只熊熊燃烧的火炬,点亮了世界各地数以万计的迷茫者的心灯。

亲爱的五十二中全体同学:听了尼克胡哲的故事,不知你有何感想?无论你生活和学习中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挫折,和尼克一比,是否已不算什么?一个无手无脚的人能做到的,我们这些四肢健全者做起来是否会更容易些?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要送给大家的正是尼克的一句话:真正改变命运的不是我们的迹遇,而是我们的态度。态度决定高度。假如我们每一位同学都有一个乐观的生活态度和一个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我们一样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一样能赢来属于我们的精彩人生。

下载敬畏自然是真正理性的态度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敬畏自然是真正理性的态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