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毛概论文 国情备忘录
创新之于中国
-----《国情备忘录》观后感
摘要
几经盛衰变化的文明古国----中国,在改革开放后,开始以新的姿态展现在世界舞台上。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中国的再次腾飞需要政策制度、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创新来作为强大的动力。而当今中国所处的时代,正是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创新的时代。在中国这片沃土上,只要我们把握住时机,做好准备,创新就能带着大家让古老的中国再度腾飞。
关键字
创新;必要性;机遇;意义
长期被称为“远东国家”的中国,在2008年成功举办了一场史无前例,让人叹为观止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以异常绚丽的姿态,重新绽放于世界的舞台中心。2008 年 5 月 8 日,在世界之巅,那是一次受到世人瞩目的点燃,那一刻的画面传向了全世界:在零下 30 摄氏度的低温、每秒18米狂风和极度缺氧的环境下,圣火被点燃。雄峰峻岭、皑皑白雪,燃烧着的红色火苗在世界最高峰昂然跃动。从体育的角度看,这意味着人类能够达到勇气和耐力的新高峰,但是,同样让外界印象深刻的还有中国创新的力量和决心。当奥运圣火在珠峰被点燃,中国向世界宣示的不仅仅是中华民族求发展的决心,更是在科技创新地保障下向世界展示崛起的实力。这是有着五千年历史的古国在历经荣耀与伤痛之后,拨开身上的砂砾,坚定不移地迈开走向伟大复兴的步伐。而这走向复兴的每一步,都是我们中华民族,在痛定思痛之后,吸取经验教训同时又打开局面开拓未来争取来的。创新,让中国的文化如此璀璨;同样,只有创新,才能让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继续绽放光彩。
一、历史上中国的创新
创新,是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的。这是一连串我国古人创造的记录贾思勰,科学典籍<<齐民要术>>是世界上被完整保存下来的最早的一部农书;蔡 伦,东汉时在总结前人经验基础上,进一步发明了用树皮等植物纤维造纸的方法;沈括,宋代科学家,世界上最早发现了磁偏南现象;郑和,成就了世界上最早进行大规模远洋航行的船队。四大发明的出现,改变了文化的传播的方式,影响了人类的迁移,促进了政治制度的变迁,一次又一次地改写着世界发展的历史。古代中国一个个的智慧的结晶,让世界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灿烂的中华文明,奠定了世界科技史中卓越的地位。
放眼近现代的中国,虽然在侵略的战火下变得满目疮痍,历经磨难,但在各个方面各个领域,中国也不乏创新的火花。抗日战争中,毛泽东思想战略上的伟大创造,为中华民族赢来了独立与自由,毛泽东思想也成为珍贵的文化宝藏,被世界研究;没有1979年邓小平的改革开放,中国人民现在就不能过上如此幸福安康的生活。当然,政治的创新需要科技的创新作为保障。中国没有“两弹一星”,国家的安全就得不到保障;没有袁隆平等科学家的杂交水稻,就没有中国人今天的温饱。再看我们建立于空白基础上的航天事业的成就。1970 年发射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以来,从 已成功地发射了 70 余颗国内外卫星,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确立了我国航天的地位。1999 年 11 月 20 日成功发射“神舟一号”无人飞船,2001 年 1 月 10 日成功发射“神舟二号”。2002 年 3 月 25 日成功发射“神舟三号”。2002 年 12 月 30 日成功发射“神舟四号”无人飞船。2003 年 10 月 15 日,神舟五号成功地将我国航天员杨利伟送入太空,使中国成为世界 上第三个具有载人航天能力的国家。2005 年 10 月 12 日,“神舟六号”将两名航天员送入太空。2008 年 9 月 25 日,“神舟七号”将 3 名航天员送入太空,并实现了宇航员太空行走。
从过往的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到,创新,让古代中国辉煌;同样也是创新,让当今的中国在世界中赢得一份自豪。
二、创新,时代洪流的中流砥柱
倘若我们只怀念过去的辉煌和沾沾自喜于现今的一小部分成就,而对世界舞台中其他汹涌澎湃的创新力量视若不见,那中国很快就将被时代进步的潮流又一次冲垮。
近代和当代,电灯、电话、电视、汽车、飞机、卫星,半导体、电脑网络,这些重大 的发明都是外国人做出来的,在世界级的发明家的队伍里边很少能看见中国人的身影。正式因为创新力量的薄弱,才会让中国的成长在枪声炮火中如此艰难。创新,绝对是衡量一个国家发达与否的标准。世界上重大的科学与技术,发现和发明,基本上都出自于前二十的国家。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创新型国家有20个左右,包括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丹麦、芬兰、瑞典、韩国、新加坡等。这些发达国家的共同特征是:创新综合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国家,科技进步贡献率在70%以上,研发投入占 GDP 的比重一般在2%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一般在 30%以下。而中国,显然没有达到这一水准。
在08年的经融危机中,我国最大的玩具制造商合俊集团向香港特别行政区高等法院提出自行清盘的呈请,一个庞大的企业在金融危机中轰然倒下;相隔不久,拥有百年历史的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也在金融危机中正式向纽约联邦法庭申请破产保护。然而,最终的结局是,当年的“中国制造”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而仅仅过了40 天,掌握着核心技术的通用汽车公司就正式摆脱破产保护,一个新的通用公司诞生了。
种种现象表明,在变幻莫测的国际环境和飞速前进的时代潮流中,只有创新能机遇我们的政治经济以最可靠的保障。创新永远都是一个企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社会最永恒的财富。
三、把握机遇创新,勇敢迎接挑战
机遇总是与挑战并存的。既然创新可以让中国有能力与时代洪流搏斗,那我们就应不甘落后,翻越科技上的那道壁垒。
1978 年 3 月,邓小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出人意料地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断;1995 年 5 月,江泽民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提出,中国将努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2003 年,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审时度势,提出人才强国战略;2007 年,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放在了最重 要位置。领导层的高瞻远瞩,为中国人民的改革创新铺平了道路。政策资金上的支持,为中国的创新注射了强大的动力。
人才是创新之源。而普及高等教育,又是获得创新性人才的必要措施。当年日本的迅速崛起与如今印度的高速发展,都是大量的教育投入的成果。当今中国要想在技术创新上赶超欧美,教育的规划与投入是必不可少的。
创新之于中国,乃复兴之良药。国人不断开拓创新,才能让祖国在世界上获得一席之地。在接受良好的教育,具备充分的创新意识后,中国这一泱泱大国,必定人才辈出,实现在制度和科技等方面上创新的百花齐放,让中国再度在世界舞台上灿烂辉煌。
第二篇:毛概论文-国情备忘录观后感
国情备忘录观后感
曾经,我认为我对自己的国家了解的过全面和深刻了,对于国家和政府的种种行为进行评论,以自己的观点来看待问题,现在我发现也许以前我错了,我并没有真正认识了解我的国家,也许我大学做得比较有意义的一件事就是看<国情备忘录>了,也许这不代表我可以完全了解社会,了解国家,但至少我就纠正了很多错的观点和看法,同时我也获得了一些感悟和看法.在此之前,我有很多看法如今看来都是有些片面和天真.作为一个90后,从小我们都在学历史,中国地大物博,人民勤劳勇敢,古代创造了许多辉煌和奇迹,当今取得了一系列让世界震惊的成就,成为世界强国,这都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普遍观念,也许我们这一代是拥有民族自豪感和优越感最高的一代,我们热爱我们的国家,热爱他的一切.以致于我们对于国家的面对的难题没有深刻的认识,对于人民生活艰难,环境污染严重类似的问题们有深刻认识,仅仅从书本上说和电视上的一撇又怎能深刻认识呢? 大多数人都相信自己的国家是强大的,实际上中国的确是一个强国,但是我们没有认识到我们的不足。由于这些认识所以我们过于苛刻要求我们的政府,像黄岩岛问题,台湾问题等,我们觉得这屋应该强硬一些,严厉打击挑衅我们的国家的人,因为在我们的心里,一个强大伟大的祖国你可以不惧怕这些宵小以及不还好意的国家,但是现实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完美,所以我们认为政府无能,又譬如天天暴露的种种贪污腐败,食品问题等,所以大多数人在心里对于政府的认可度是不够高的,所以网上充斥的的是一些批评的言论,人言可畏,也许有些人就相信了这些所谓片面的真相。但是,这样对吗?很显然,这是错误的。
想想看我们的国家,发展带现在的确不容易,种种心酸和危机接踵而来,我们就在这样一个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一步步走过来,并且强大起来来,不可否认这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政府息息相关。也许现在我认识到为什么老说是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那我就就谈谈关于这次观看国情备忘录的收获。社会不是想我想的那样简单.一直以来,大家都知道中国是人口大国,拥有13亿人民,是世界第一大人口大国,但是这些数字又意味着什么?任何一个小问题乘以十三亿都会变成一个大问题,任何一项资源除以十三亿优惠显得微不足道,在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像中国一样,面临如此棘手的状况,前无古人,无以为师;来者,旷古烁今.我们的政府在探索中前行,位置的道路海景经历怎样的坎坷,这谁有知道呢,设身处地,如果使我们当家作主,我们又该如何决定国家的走向呢,我自问我不能解决,所以学会理解,只有我们的支持,未来才会更美好.我们面临这种种困难,就业,发展,竞争等,都等待我们去解决.因为人口众多加之近些年教育制度的改革,大学生不在成为香饽饽,反而沦落为弱势群体,青年是国家之希望,是国家之脊梁,然而我们能过成为国之栋梁吗?那我不禁要问:你会干什么,能怎样为社会创造价值?这个问题,是我们这一代大学生一直想要解决但却无法解决的难题.大学本是学习知识,探索奥秘的殿堂,但是如今产业化的大学教育出来的人又有几个可以登顶创新的高峰,攫取科学的桂冠.少之又少,绝大部分人只是想着找份好工作,安贫乐道,安于小康,庸碌平凡的过完一生.试问人人如此,国家还有和其他国家在未来竞争的资本吗?没有创新的动力,发展必将成为问题,没有核心竞争力,国家如何利于民族之林,我们的任务任重而道远,道路坎坷而漫长.树立远大理想,梦想要从今天付诸行动.想想以前,每天都没有目的忙忙碌碌的活着,没有危机意识,乐观认为困难以后再说,船到桥头自然直,不去思考今天该干点什么,明天能得到什么.只是简单可笑的欺骗自己,我今天听课了,好上了会自习,我很充实.但是真的充实吗?我们学到了什么,听课听懂了吗,自习又玩了多长时间手机,又找了多少借口把作业留下来明天起早做,但是第二天没能起早,所以只好抄作业,安慰自己抄一次没什么大不了,如此循环,真正学到的东西又有多少呢?那么多的名人教育家给我们指引的道路,有几个人能去做呢.我们这一代太浮躁,不能静下心来学习,内心都明白各种道理,但是在行动上却望而却步,以致于梦想胎死腹中.每天思考一点,想想梦想,靠这这种动力,每天多做一小步,在晚上睡之前,反省一下自己一天的活动,是否换荒废了青春,是否伤害了他人,一点点改变自己,多看点书,多想点问题,写下生活的小感悟,勉励自己建立自信.克服懒惰,每天少玩点游戏,多和父母交流沟通,每天起来,叫醒你的不是闹钟而是梦想.首先改变自己,然后改变国家.有这样一个故事,我有位传教士的墓志铭上写道: 我在年轻的时候有一个伟大的愿望,想改变世界,但是随着我的年龄的增长,我发现我不能,所以我想改变整个国家;但是等到我的年龄再大的时候,我发现我没有这个能力改变自己的国家,那我就想我的愿望就是改变我的家庭;等到我年老的时候,我发现我也没有能力改变我的家庭,我就想我要改变我自己;等到我行将入土的时候,我才发现我依然没有改变我自己。这时候我就想,如果我一开始的愿望就是改变我自己,那么我自己改变了,同样就有可能改变我的家庭,就有可能改变我的国家,甚至有可能改变整个世界.又有哪个人一出生就能拥有改变世界的能力呢,蛮长的道路中,我们一步一个脚印,用青春和汗水留下一串不可抹去的脚印,走出荆棘,走出一条大道,指引后来的人,在这个前行道路中我们不孤单,陪伴我们的是梦想和希望.改掉生活的小毛病,改掉自己的恶习,改掉自己自的傲慢和自满.改掉懒散和颓废,只要想改变,任何时候都不晚.你改变了自己,可能会改变你身边的一个人,也学会改变你的国家,甚至可以改变整个世界,这谁又能知道呢?正如谁能想到一个煮水的茶壶引领了蒸汽时代的变革,影响了全世界.也许看一部国庆片并不能改变什么,但是最起码他改变了我的一些看法.也许当我颓废懈怠时,想一想当初这个震撼我给我留下深深印像的影片.想一想我在这我写下的计划和感悟,也许我会重新振作,找到动力继续前行.这何尝不是一种价值呢?未来注定不会一帆风顺,现在这个时候正是我们积累知识资本的时候,我们不能乐观看待我们的国情,不可否认我们的国家正在逐步走向强大,但是不能因此而能松懈,在这个激烈竞争的时代,任何不思进取的人都毕将被别人所赶超.而且当今国际社会敌视中国的国家越来越多,我们所处的地位越来越孤立,美国为首的繁华势力不希望中国走向强大,但是这和我们所有人民的愿望是相悖的,真必将成为我们将来所不可避免的问题,然而如今和美国的差距还是很大,想要和美国有抗衡的实力我们还有很漫长的一段路要走.认清国情,正确客观了解社会,担当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有所为,敢担当,提高自身的实力,从今做起改变自己,也许将来我们能够改变我们的国家,荧荧之光,也可照亮前行的道路.我们不能停下,前行,未来道路随虽然很长,但我们无畏!
第三篇:《国情备忘录》观后感
《国情备忘录》观后感
通过这几周观看《国情备忘录》,我感触很深。这是一部主要描写我国人口、土地、三农、资源、环境、创新和民生的大型纪实片,用具体详实的数据记录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发展变化和国情。看了这部纪录片我深刻感受到了祖国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问题。关于中国的发展,我们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这既是总结经验又是展望未来。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源于我国国情,把握国情是我们制定发展战略和政策的依据。然而,我们普通群众以及一些领导干部,依然存在着很多片面或极端的认识,有的认为什么都好,有的则认为党和政府一无是处,好多问题都没能及时解决。这些看法势必会影响个人生活与工作的态度,进而影响到国家的发展。我们应当认清国情,不要仅凭看到的一些片面报道而质疑党的政策、路线、方针,要紧跟党的步伐,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努力实现中国梦。
《中国之谜》中讲到在经历了冰雪灾害、汶川大地震后,我国成功举办了2008奥运会,在全球金融危机下,我国经济仍能快速发展,这在西方人眼中是不可能的,不符合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因此西方经济学家将之称为“中国之谜”。接着第二集《人口大计》谈到了人口问题,虽然30年计划生育政策,我们少生了4亿多人,但今天,我们依然是世界上人口压力最大的国家,适度控制人口总量的增长仍是我国的基本国策。随着老龄化的日趋严重,我们的关注点要从人口的数量转移到提高人口的质量上,把提高人的素质作为人口战略的核心。
在第三集《农资当头》中,讲到了农村的贫困人口问题,虽然农民总体上解决了温饱问题,正在向小康方向迈进。但是我们要看到我们现在的农民的人均收入也仅仅是相当于城市居民收入的三分之一左右,农民人均收入的增长速度,落后我们城镇人均收入的增长速度,这个差距现在还是在继续扩大。三农问题由此成为中国政府关注的重点。农民不小康,中国就不能完全实现小康,因此要实现全面小康,重点是解决农民的贫困问题,统筹兼顾,缩小城乡差距。
《苍茫大地》和《资源扫描》两集则讲述了中国的资源现状,使我们更好的意识到虽然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但人均资源非常有限,中国仍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国家,要切实做好资源合理利用,做到可持续发展。《山水之间》中提到90%的流经城市的河流、70%的湖泊和50%的城市地下水均受到污染,部分农田、草场、铁路及城镇乡村受到沙漠化威胁,森林面积减少,使我们认识到工业化带来的环境问题,我们应当在保护环境的同时来完成工业化。
《民生纵横》中提到就业、养老、医疗、住房,这些都是老百姓关注的话题。中国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就业竞争愈演愈烈,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教育、医疗卫生、养老、保险、社会保障体系以及住房制度等都不够健全、不够完善。解决好这些民生问题是关键,要做到民生的供给跟得上或者超过民生的需求。
在第八集《创新元素》中提到了珠峰火炬接力,航天事业的发展等,这些都彰显了我国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实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我国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这样才能在这个信息化高度发达的时代屹立不倒,谋求更好地发展。
在最后一集《中国脚步》中提到三十年改革开放的中国,尽管起步晚,但是中国却成功地进行了产业转移,带来外国的丰富资本和最新技术,我们的脚步后发而先至。解读中国奇迹、中国之谜关键在于解读中国国情。中国国情是眼下发展中的中国面的诸多难点中的重点,解决这些难点,没有可以遵循的模式和样板,必须走自己的道路。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的国情。这决定我国必须科学分析我国在经济全球化发展所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发展下的新形势新任务,把握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走科学发展道路,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人口多、底子薄,曾经是概括中国国情最为人熟知的一句话。确实,在我国经常会被人提起的两道算术题,一道是除法:中国的任何一项巨大的成就,除以13亿,都会变得微不足道;另一道是乘法:中国的任何一个小问题,乘以13亿,都会成为一个无法想象的大问题。因此我们迫切需要看清自己。认清国情,把握国情,我国才能正确地发展;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我国才能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作为一个中国人,尤其是我们应当而且必须清楚地知道祖国的发展状况,努力奋斗,开拓创新,这样才能在将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力量,为祖国的发展出力添彩,为实现中国梦添砖加瓦。
第四篇:《国情备忘录》心得体会
学习《国情备忘录》的心得体会
近期,阅读了《国情备忘录》。觉得该书内容涵盖了整个中国的过去和未来,以普通百姓普遍关注并且与之息息相干的社会问题为切入点,例如环境问题、人口问题,社保问题、农民问题,叙述亲切,新中国的大事讲得精彩生动,通俗易懂,数据详实,是一本可读性极强的作品。
这本书让我更清楚理解为何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何要在全党践行科学发展观,这些都是源于党和人民对根本国情的认识。
这本书让我更加清楚我国的现状,让我更理性认知国情。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日新月异,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祖国的日益强大使我由衷的感到骄傲,同时,坚信祖国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
书中总结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发展是硬道理,但必须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经济发展中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将是中华民族重新崛起,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破解的难题。
然而,我觉得,在耀眼的繁荣背后,并不是每个国人都能保持着清醒的认识,在处理具体问题的时候,切实为长远大计着想。比如,近几年频发的自然灾害表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平衡已经遭到破坏,环境变化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不利影响的问题已经突出摆在了眼前,已经带来了我们的国家和人民沉重的负担,这就是不科学发展的代价。
记住国情是每个公民的责任,每个人都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和应该发挥的作用,因为我们自身也是改变国情的人。只有我们做的工作是有益的,对子孙来讲才是福祉,否则,就是灾难。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抽时多了解一些国家大事,增加一些忧患意识,对指导我们的工作是有帮助的。
第五篇:国情备忘录观后感!!!
《国情备忘录》观后感
摘要:《国情备忘录》是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制作的一部大型电视纪录片,一共分为中国之谜、人口大计、农字当头、苍茫大地、资源扫描、山水之间、民生纵横、创新元素,以及中国脚步九集。《国情备忘录》以每集45分钟的篇幅,就当下中国的人口、三农、耕地保护、资源环境、社会保障以及创新能力等我国国情中最基本、最核心的问题,进行了客观详尽的表现。这也是我国的电视媒体第一次全方位展示国情的基本状况,第一次近距离观察中国的发展元素。
作为一名大学生,中国的三农问题是什么?怎样认识我国的国土资源?曾经我对此了解得不多,但是通过学校的组织观看了《国情备忘录》之“农字当头”和“苍茫大地”后,我通过这两部片,我对我国的农业,土地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农字当头的纪录片中,讲到了农村的贫困人口问题,虽然农民总体上解决了温饱问题,正在向小康方向迈进。但是我们要看到我们现在的农民的人均收入也仅仅是相当于城市居民收入的三分之一左右,农民人均收入的增长速度,落后我们城镇人均收入的增长速度,这个差距现在还是在继续扩大。三农问题由此成为中国政府关注的重点。农民不小康,中国就不能完全实现小康,因此要重点解决农民的贫困问题,力图实现全面小康。
苍茫大地的记录片则讲述了中国的资源现状,使我们更好的意识到中国仍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国家,要切实做好资源合理利用。
在看完国庆备忘录的时候,内心寂静而沉重,这纪录片带我们从历史走到现在,似乎依然能听到作者一遍遍呐喊:山水之间,还我碧海蓝天;苍茫大地,坚守18亿亩红线,农字当头,别忘了我们的9亿农民。一声叹息后,不禁和作者一同深深地追问:谁能给我们饭碗?病还看得起吗?
说起农民工问题,不得不提《国情备忘录》一纪录片里作者对农民工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我国农民还占55%比例,7 亿农民既不富裕又没有被社会保障体系所覆盖!更麻烦的是,大量企业倒闭,大批农民工失业,7亿农民很多还停留在第三世界的水平;1.5亿到2亿到城市打工的农民工被阻挡在仅限于城市人口和城市职工的、本身就已乏善可陈的福利网之外。户籍制度、教育制度、金融制度、国有企业垄断制度、财税制度、社会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的缺陷与不合理。这就是我们的国情。
国情备忘录,在这里你将看到中国的成长,也看到我们的伤痕,纪录片让我们看到我们生机勃勃的发展还有那些无奈的艰辛。此纪录片,让我们读懂了一个背负着沉重的历史包袱,但又始终顽强地向上生长的中国;一个全社会深深地被各种欲望搅动,但同时又发自内心地渴望和谐、正义与幸福的中国。总之,让我们从《国情备忘录》里读懂中国,一起出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