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你怎样才可以成为最好的自己Yolanda译萱一刻演讲稿
Hello,大家好!我是Yolanda,非常感谢一刻演讲邀请我跟大家一起分享,没想到这个舞台这么大。我今天来北京语言大学做演讲,非常紧张,尽量做到百分百真实。跟大学生说话,要非常的慎重,不能误人子弟。
刚才主持人那一堆介绍,是我也不是我,等下告诉你们为什么。今天分享六个点,前个是跟自我有关,后面是四个不要,不要限制自己,不要跟别人对比自己,不要放弃自己,不要听任何人的建议。
第一,我要谈谈自我认知。
你是谁,我们是谁。这个跟我自己目前的状态有关,很多人自我介绍会说我是北大的,我是艺术家,或者我是几个孩子的父亲等等等。其实这些都是社会属性,并不能代表你自己,特别是当这些标签还有名气的时候,会逐渐享受这些标签带给你的关注度,而逐渐慢慢淡化真正的自我。你们看到简历上的我,我不希望别人认为那个是我自己,并不是完整的我,并不能代表我自己。
三月份我换工作,去了一个高大上的公司,见到一个有名的老板。他让我介绍一下我自己,但是有一个要求,只有140字,不希望出现任何一个标签,好你开始说吧。
我说一定要说真实的自己话。他说让我说几条,没一条都不能一样。我说我是在西北出生,在中国五个城市、世界五个国家长大的,不喜欢任何身份标签的世界公民,我是一个其实骨子里面非常单纯、感性,狂热的热爱民族和摇滚音乐的理想主义者,我是一个极度冷幽默又热心肠,关注社会问题的一个偏执狂,一个执行力和感染力极强,同时对自己生性的使命的传播者和传承者。
当然他对我这个答案非常满意,我觉得这几句话,概括了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喜欢我不喜欢什么,我将成为一个什么样子的人。但是我觉得这些标签不会一下子堆到一个简历上面或者一个活动介绍上面,我觉得非常亏欠自己,但是这些东西时时刻刻在提醒我,我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而不是曾经去联合国实习过,这些都是很好的经历,但是绝对不能代表我,因为我自己比那些好多了。
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一个自我意识,好多人在学校里面,经常听老师们给你们分配一些任务,如果你工作了,会做老板给的任务,家里会听从父母。特别是中国的孩子,这些事情是别人让我们做,但是我们今天开始想一下,哪些事情是我们自己想做的,或者哪些别人让我们的事情和自己想做得事情非常不吻合。
一些现实的问题导致我们不会想这样的问题,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有的时候自我认知能力特别低,不知道自己是谁,特别是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知道将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我的理想是什么。
很多年轻人,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你知道吗?我也不知道。我为什么要说这个问题呢,一个人自我认知对你将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你要做什么事情,是非常重要的。
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往往被我们忽略,人生规划和自我规划都与自我认知有关的,现在有的培训机构在教别人做职业规划和人生规划,可能有用,但是你的自我认知才是第一位,否则你可能交给别人很多钱,但是可能没什么用。
第二,自我分析。
也是我自己的一个总结,为什么要做自我分析呢。做很多决定的时候,你并不是别人都在做这个决定,或者这个选择是很大众的选择,而是你自己是怎么认为的,你是否了解自己的优缺点,适合什么,不适合什么。在了解所有的东西之后,比了解更重要的时候是接受自己。
举一个小的例子,我在瑞士上学的时候,我的teamwork是班级里最差的,以至于没有人愿意跟我一组,但是我的个人成绩是前三名。我有很长一段时间都难以接受,为什么我的teamwork这么差。现在近一两年做很深的自我分析,我发现我从小到大就是这样人,我就不喜欢和别人一块玩,自己喜欢在那挖土堆。
我花了很多年的时间去接受自己是这样一个,其实你是一个不喜欢聚众的人,你的天性就是这样的,我早就知道是这样,我就不愿意去接受,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变态,我应该像别人一样,或者强迫自己像别人一样。
于是,我里外是打架的,一方面迎合别人,另一方面自己又在讨厌自己,所以一直很不喜欢自己这样。我到现在为止,已经完全接受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而且so what?
我就是teamwork再差,我也是最优秀的学生毕业的,而且我是第一个拿到6个offer的学生。我想跟在座的学生说,当你觉得你跟别人不一样,你千万不要怀疑自己,没有任何事情比怀疑自己更可怕。
我们的文化,要跟别人一样,因为大家都一样,大家都很普通。突然出现一个不一样,我们要改变他,让他和我们一样平庸。
在任何一个管理体系里面,都希望你跟别人一样,非常温顺,听话,一旦有别的想法,就把你灭掉。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文化里面很少出现一些特别主张个性和创造性的东西大家都是说随大流吧,别人去哪我往哪去,风口那里大我就往哪走,哪有猪我往哪跑。
我说的自我分析,只有你做了很深的自我分析以后,你才能了解你是谁,接受你自己。接受自己这四个字,我今天30岁,我花了30年才完全接受自己。
相信在座的各位你们领悟能力比我高,应该能更快找到自己。
而我就是怎么瘦怎么也不行,我就是再怎么样我也达不到别人喜欢的样子,我就是这个死样子,我接受了。
第三,不要限制自己。
这也是我今年和去年的一个人生收获。因为这个收获,让我在去年和今年成长得很快,为什么要说不要限制自己呢,很多人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事情,也不知道自己有潜力。
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很少给自己机会去承受。
因为你什么都没做,你当然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你只有不停的去做很多事情,你才能承受我这个做得好,那个做得不好。我做某些事情是比较擅长的,我做这个事情搞砸了。如果你天天什么都不做,非常安全,但其实你自己已经把大把的时间给浪费了。
我自己的过去的一些生活经历告诉我,以前遇到一件事情,我不太了解,我会想办法了解去问,现在我长大了,这个事情我要想先尝试一下,看看我有没有这个可能先学会,在一个时间和能力范围内,比如photoshop什么的我自己弄会了,然后遇到一些很难的问题,会请教一些专业问题,这个地方出现什么问题,可以问了。你到这个过程的时候,大家都愿意帮你。
如果你去做一件事情,比如你想做一个research,一个关于人类学的research,你恰好认识一个很牛的人类学专家,你刚有这个想法就去问人家,他可能会给你很多建议,但是你没有做很多功课的时候你就去问,就会浪费你的资源!
其实每个人,潜能是无限大的。比如说我小的时候,中学的时候,英语100分,其他科就考53分、63分,反正就是成绩平平,但是谁也没有想到,我现在会5国语言,虽然说得不好,现在已经忘了,但是其实你还是可以有这个天赋可以去学的,而且我会说大概十几种中国的方言吧,我觉得这个也挺牛的。我并不是炫耀自己,其实你可以做很多很多的事情,只是你不知道。
第四,不要把你自己和别人比较。
我们每一个人,问一下自己,心里都住着一个别人,都在做别人让你做的事情,你爸妈让你做的,老公让你做的,有没有什么事情是你自己想做的?很少。我们最大的恐惧,都是跟别人有关的。
比如你如果现在在一个非常牛的公司,说我要辞职了,我要去玩,首先想的是别人怎么看我,别人怎么说我?内心里永远住着一个别人。
为什么不要拿自己跟别人比,因为完全没有可比性。在我家里面,我和我姐姐从小一起长大,但是完全没有一样的,在这么相似的情况下,我们的人生轨迹完全不一样。
茫茫人海之中,你无聊的和别人对比,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举个例子,我上大学的时候,比较奇怪,所以别人老学我,我用什么东西别人用什么东西。我用飞利浦的吹风机,别人也用飞利浦,瞬间我们宿舍都是飞利浦。我就觉得很奇怪,在四年年,也有很多人把我视为竞争对手,虽然我不是最强的人,我从来没有把任何一个人当做我的竞争对手。
为什么呢?我希望你们听仔细了:第一,我没有时间,第二,我没有兴趣。我为什么想说这个,我也是在那个年龄过来的,在任何一个时期,我们不自觉的就会找一个竞争对手,我要超越他,我要比他强。
可是,你比我强算什么,比我强的人多了去了,比某人强,算什么,别他强的人也很多。你只能超越这个人,只能说明你非常的脆弱和无聊。
我希望我说的这些东西对喜欢跟别人对比,和害怕别人跟自己比的人有很多帮助。
第五,不要放弃自己。
一说到放弃,你就说我肯定不会放弃,如果你不给自己机会迎接更多的挑战,不是每天的敲打自己,就是在每天的放弃你自己。
不是说你现在一无所有,就可以放弃自己,这种自我放弃是逐渐的过程。我特别想跟大家分享一点,虽然不是很想分享,还是分享吧。我小的时候,我学习一直不好,我可能在20岁以前都是非常差的学生,我爸爸妈妈都觉得我这辈子都完了、废了。
小的时候,父母经常求情,邻居家的孩子学生很好,给人家送礼,让人家给我补补课。有一天邻居阿姨跑到我家来说,你女儿太笨了,她什么都学不会,她这辈子也就这样了。当时我爸妈双眼含着泪,把人家送回去,把人家送回去。我没有见过我身边的人,比我童年更惨,当然可能是他不会说。
我很笨,一无所长,20岁以前,没有一件事情,我认为我可以做到,没有一件事情我可以完成。但即使如此在我年幼成长的过程中,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比如说我喜欢看课外书,虽然家里面不给我钱去买很多课外书,我就疯狂的读课外书。基本上我在上初中的时候,所有的外国名著我已经看完了,没有一个人知道,我也不想去炫耀,我就是爱做这件事情。还有我偷偷的在高中毕业以前,我就手写了25万字的“书”,但是完全不能发表,怎么说呢,自己想做的事情从来没有放弃过。
我在高考的时候,大家都是在学死书,不注重英语的口语。我每天中午12年都去寒风中练英语,很快吃完饭,抓紧时间去练英语,常年累计导致我有非常严重的胃病。
所以,无论做什么事情多少的愚蠢,你会愿意这样付出行动,一定会回报你的!
我没有成为一个白痴,我在20岁到30岁之间证明自己不是一个白痴。
第六,不要听任何人的意见。
中国的社会人人都是老师,人人都会给你很多建议,仅仅因为他比你年长几岁,就给你很多建议。我自己和见到的人,都是比较容易听别人的人,不是说他们说的不对,他们说的是自己的人生经验,说的是对的,是自己的生活体验,你听别人的话,要走自己的路。
听了很多建议,哪怕前面是一个鸿沟,我想去,我要自己看一看,我要自己去看,我去过了,那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而不是听见谁谁说怎么样,这些都是没用的,这个世界是什么样的,你要自己体验过之后,你才有资格和权力去发言,说我也去过那。
我就总结一段话,我在其他的演讲也说过,是我之前采访的一个人,对于他的人生非常有启发的一句话。
他当时回国的时候,不喜欢中国,觉得中国人的价值观很单一,不允许有不同,只要不一样别人就觉得你很奇怪,我要离开这个地方。他就怀着这样一个怨恨就回到了美国,在EMBA的课程上,老师说你的理想是什么,你想改变什么,有什么是这一世你想改变的?他就站起来说,其实我的理想是改变中国的教育,但我却没有能力改变。老师说,你从来没有尝试过,你都没有去做任何事情,你就怀疑你自己。
他的老师告诉他说,我们最深的恐惧,不是因为我们没有能力,我们最深的恐惧是我们拥有无穷的力量,我们最害怕的不是黑暗,而是我们拥有光明。
我们会问自己,凭什么我就要光彩照人,魅力无限呢,这么优秀呢,你会这样质疑自己。难道你不是吗?
我想跟大家说,我用了好长时间去消化和理解这位老师的话。
对于我们中国的孩子,总喜欢自我反省,老是喜欢说自己怎么怎么不行,来表现得自己很谦虚。
我要告诉你们,不要谦虚,谦虚反而没有机会,没有人会认识你。我在朋友面前我都表现得很低调,表现得不行。但是之后我瞬间变成了,我就要告诉全世界,我是一个很牛的人,为什么呢?因为我每一天都在为自己的理想打拼,我为什么要告诉别人我是因为很幸运走到了今天呢?对不对?
使别人渺小并不等于改变世界,放低自己,让别人感到安全,并不能帮助别人。
我们应该让自己散发光芒,只有你不停的散发光芒,你才会在不知不觉中帮别人散发光芒,只有你把别人从恐惧中解放出来,你的存在才会有价值。
第二篇:李开复:成功就是成为最好的你自己
每日名言
多一分心力去注意别人,就少一分心力反省自己,你懂吗?
每日自励
憎恨别人对自己是一种很大的损失
每日短文 成功就是成为最好的你自己---李开复
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说过:“不要竭尽全力去和你的同僚竞争。你应该在乎的是,你要比现在的你强。”
中国社会有个通病,就是希望每个人都照一个模式发展,衡量每个人是否“成功”采用的也是一元化的标准:在学校看成绩,进入社会看名利。尤其是在今天的中国,人们对财富的追求首当其冲,各行各业,对一个人的成功的评价,更多地以个人财富为指标。但是,有了最好的成绩就能对社会有所贡献吗?有名利就一定能快乐吗?
真正的成功应是多元化的。成功可能是你创造了新的财富或技术,可能是你为他人带来了快乐,可能是你在工作岗位上得到了别人的信任,也可能是你找到了回归自我、与世无争的生活方式。每个人的成功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凌志军在其《成长》一书中得出的重要结论是“成为最好的你自己”。也就是说,成功不是要和别人相比,而是要了解自己,发掘自己的目标和兴趣,努力不懈地追求进步,让自己的每一天都比昨天更好。
成功的第一步:把握人生目标,做一个主动的人
在新浪聊天室里,当网友问我的人生目标是什么时,我是这么回答的:“人生只有一次,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最大的影响力(impact),能够帮助自己、帮助家庭、帮助国家、帮助世界、帮助后人,能够让他们的日子过得更好、更有效率,能够为他们带来幸福和快乐。”我回答这个问题时丝毫不需要思考,因为我从大学二年级起就把“影响力”当作自己的人生目标。
对我来说,人生目标不是一个口号,而是我最好的智囊,它曾多次帮我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难题。我当初放弃在美国的工作,只身来到中国创立微软中国研究院,就是因为我觉得后一项工作有更大的影响力,和我的人生目标更加吻合。此外,当我收到一封封迷茫学生的来信,给他们写回信时,我也会想:“如何让回信有更大的影响力?”我先后公开的三封“给中国学生的信”都是如此诞生的。
马加爵也悟出了他的人生目标,只可惜他是在案发被捕后才悟出的。他说:“姐,现在我对你讲一次真心话,我这个人最大的问题就是出在我觉得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为了什么?……在这次事情以后,此时此刻我明白了,我错了。其实人生的意义在于人间有真情。”如果马加爵能早几个月悟出人生目标,他在做傻事前就会问问自己,充满真情的父母、姐姐会怎么看待这件事?这样,他可能就不会走上歧途了。
所以,无论是为了真情,为了影响力,还是为了快乐、家人、道德、宁静、求知、创新……一旦确定了人生目标,你就可以像我一样在人生目标的指引下,果断地做出人生中的重大决定。每个人的人生目标都是独特的。最重要的是,你要主动把握自己的人生目标。但你千万不能操之过急,更不要为了追求所谓的“崇高”,或为了模仿他人而随便确定自己的目标。
那么,该怎么去发现自己的目标呢?许多同学问我他们的目标该是什么?我无法回答,因为只有一个人能告诉你人生的目标是什么,那个人就是你自己。只有一个地方你能找到你的目标,那就是你心里。
我建议你闭上眼睛,把第一个浮现在你脑海里的理想记录下来,因为不经过思考的答案是最真诚的。或者,你也可以回顾过去,在你最快乐、最有成就感的时光里,是否存在某些共同点?它们很可能就是最能激励你的人生目标了。再者,你也可以想象一下,十五年后,当你达到完美的人生状态时,你将会处在何种环境下?从事什么工作?其中最快乐的事情是什么?当然,你也不妨多和亲友谈谈,听听他们的意见。
成功的第二步:尝试新的领域、发掘你的兴趣
相对来说,做自己没有兴趣的事情只会事倍功半,有可能一事无成。即便你靠着资质或才华可以把它做好,你也绝对没有释放出所有的潜力。因此,我不赞同每个学生都追逐最热门的专业,我认为,每个人都应了解自己的兴趣、激情和能力(也就是情商中所说的“自觉”),并在自己热爱的领域里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比尔·盖茨曾说:“每天清晨当你醒来的时候,都会为技术进步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发展和改进而激动不已。”从这句话中,我们可看出他对软件技术的兴趣和激情。1977年,因为对软件的热爱,比尔·盖茨放弃了数学专业。如果他留在哈佛继续读数学,并成为数学教授,你能想象他的潜力将被压抑到什么程度吗?2002年,比尔·盖茨在领导微软25年后,却又毅然把首席执行官的工作交给了鲍尔默,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投身于他最喜爱的工作——担任首席软件架构师,专注于软件技术的创新。虽然比尔·盖茨曾是一个出色的首席执行官,但当他改任首席软件架构师后,他对公司的技术方向做出了重大贡献,更重要的是,他更有激情、更快乐了,这也鼓舞了所有员工的士气。
比尔·盖茨的好朋友,美国最优秀的投资家,华伦·巴菲特也同样认可激情的重要性。当学生请他指示方向时,他总这么回答:“我和你没有什么差别。如果你一定要找一个差别,那可能就是我每天有机会做我最爱的工作。如果你要我给你忠告,这这是我能给你的最好忠告了。”
比尔·盖茨和华伦·巴菲特给我们的另一个启示是,他们热爱的并不是庸俗的、一元化的名利,他们的名利是他们的理想和激情带来的。美国一所著名的经管学院曾做过一个调查,结果发现,虽然大多数学生在入学时都想追逐名利,但在拥有最多名利的校友中,有90%是入学时追逐理想、而非追逐名利的人。
我刚进入大学时,想从事法律或政治工作。一年多后我才发现自己对它没有兴趣,学习成绩也只在中游。但我爱上了计算机,每天疯狂地编程,很快就引起了老师、同学的重视。终于,大二的一天,我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放弃此前一年多在全美前三名的哥伦比亚大学法律系已经修成的学分,转入哥伦比亚大学默默无名的计算机系。我告诉自己,人生只有一次,不应浪费在没有快乐、没有成就感的领域。当时也有朋友对我说,改变专业会付出很多代价,但我对他们说,做一个没有激情的工作将付出更大的代价。那一天,我心花怒放、精神振奋,我对自己承诺,大学后三年每一门功课都要拿A。若不是那天的决定,今天我就不会拥有在计算机领域所取得的成就,而我很可能只是在美国某个小镇上做一个既不成功又不快乐的律师。
即便如此,我对职业的激情还远不能和我父亲相比。我从小一直以为父亲是个不苟言笑的人,直到去年见到父亲最喜爱的两个学生(他们现在都是教授),我才知道父亲是多么热爱他的工作。他的学生告诉我:“李老师见到我们总是眉开眼笑,他为了让我们更喜欢我们的学科,常在我们最喜欢的餐馆讨论。他在我们身上花的时间和金钱,远远超过了他微薄的收入。”我父亲是在70岁高龄,经过从军、从政、写作等职业后才找到了他的最爱——教学。他过世后,学生在他抽屉里找到他勉励自己的两句话:“老牛明知夕阳短,不用扬鞭自奋蹄。”最令人欣慰的是,他在人生的最后一段路上,找到了自己的最爱。
那么,如何寻找兴趣和激情呢?首先,你要把兴趣和才华分开。做自己有才华的事容易出成果,但不要因为自己做得好就认为那是你的兴趣所在。为了找到真正的兴趣和激情,你可以问自己:对于某件事,你是否十分渴望重复它,是否能愉快地、成功地完成它?你过去是不是一直向往它?是否总能很快地学习它?它是否总能让你满足?你是否由衷地从心里(而不只是从脑海里)喜爱它?你的人生中最快乐的事情是不是和它有关?当你这样问自己时,注意不要把你父母的期望、社会的价值观和朋友的影响融入你的答案。
我的同事张亚勤曾经说:“那些敢于去尝试的人一定是聪明人。他们不会输,因为他们即使不成功,也能从中学到教训。所以,只有那些不敢尝试的人,才是绝对的失败者。”希望各位同学尽力开拓自己的视野,不但能从中得到教益,而且也能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
成功的第三步:针对兴趣,定阶段性目标,一步步迈进
找到了你的兴趣,下一步该做的就是制定具体的阶段性目标,一步步向自己的理想迈进。
首先,你应客观地评估距离自己的兴趣和理想还差些什么?是需要学习一门课、读一本书、做一个更合群的人、控制自己的脾气还是成为更好的演讲者?十五年后成为最好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会有什么差别?还是其他方面?你应尽力弥补这些差距。例如,当我决定我一生的目的是要让我的影响力最大化时,我发现我最欠缺的是演讲和沟通能力。我以前是一个和人交谈都会脸红,上台演讲就会恐惧的学生。我做助教时表现特别差,学生甚至给我取了个“开复剧场”的绰号。因此,为了实现我的理想,我给自己设定了多个提高演讲和沟通技巧的具体目标。
其次,你应定阶段性的、具体的目标,再充分发挥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勤奋、向上和毅力,努力完成目标。比如,我要求自己每个月做两次演讲,而且每次都要我的同学或朋友去旁听,给我反馈意见。我对自己承诺,不排练三次,决不上台演讲。我要求自己每个月去听演讲,并向优秀的演讲者求教。有一个演讲者教了我克服恐惧的几种方法,他说,如果你看着观众的眼睛会紧张,那你可以看观众的头顶,而观众会依然认为你在看他们的脸,此外,手中最好不要拿纸而要握起拳来,那样,颤抖的手就不会引起观众的注意。当我反复练习演讲技巧后,我自己又发现了许多秘诀,比如:不用讲稿,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表达时,我会表现得更好,于是,我仍准备讲稿但只在排练时使用;我发现我回答问题的能力超过了我演讲的能力,于是,我一般要求多留时间回答问题;我发现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就无法讲好,于是,我就不再答应讲那些我没有兴趣的题目。几年后,我周围的人都夸我演讲得好,甚至有人认为我是个天生的好演说家,其实,我只是实践了中国人勤奋、向上和毅力等传统美德而已。
任何目标都必须是实际的、可衡量的目标,不能只是停留在思想上的口号或空话。制定目标的目的是为了进步,不去衡量你就无法知道自己是否取得了进步。所以,你必须把抽象的、无法实施的、不可衡量的大目标简化成为实际的、可衡量的小目标。举例来说,几年前,我有一个目标是扩大我在公司里的人际关系网,但“多认识人”或“增加影响力”的目标是无法衡量和实施的,我需要找一个实际的、可衡量的目标。于是,我要求自己“每周和一位有影响力的人吃饭,在吃饭的过程,要这个人再介绍一个有影响的人给我”。衡量这个目标的标准是“每周与一人一餐、餐后再认识一人”。当然,我不会满足于这些基本的“指标”。扩大人际关系网的目的是使工作更成功,所以,我还会衡量“每周一餐”中得到了多少信息,有多少我的部门雇用的人是在这样的人际网中认识的。一年后,我的确从这些衡量标准中,看到了自己的关系网有了显著的扩大。
制定具体目标时必须了解自己的能力。目标设定过高固然不切实际,但目标也不可定得太低。对目标还要做及时的调整:如果超出自己的期望,可以把期望提高;如果未达到自己的期望,可以把期望调低。达成了一个目标后,可以再制定更有挑战性的目标;失败时要坦然接受,认真总结教训。
最后,再一次提醒同学们,目标都是属于你的,只有你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制定最合适的目标,主动提升自己,并在提升过程中客观地衡量进度,这样才能获得成功,才能成为更好的你自己。
每日文摘 佛说
人:圣明的佛,我是一个已婚之人,我现在狂热地爱上了另一个女人,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
佛:你能确定你现在爱上的这个女人就是你生命里唯一的最后一个女人吗?
人:是的。
佛:你离婚,然后娶她。
人:可是我现在的爱人温柔,善良,贤惠,我这样做是否有一点残忍,有一点不道德。
佛:在婚姻中没有爱才是残忍和不道德的,你现在爱上了别人已不爱她了,你这样做是正确的。
人:可是我爱人很爱我,真的很爱我。
佛:那她就是幸福的。
人:我要与她离婚后另娶她人,她应该是很痛苦的又怎么会是幸福的呢?
佛:在婚姻里她还拥有她对你的爱,而你在婚姻中已失去对她的爱,因为你爱上了别人,正谓拥有的就是幸福的,失去的才是痛苦的,所以痛苦的人是你。
人:可是我要和她离婚后另娶她人,应该是她失去了我,她应该才是痛苦的。
佛:你错了,你只是她婚姻中真爱的一个具体,当你这个具体不存在的时候,她的真爱会延续到另一个具体,因为她在婚姻中的真爱从没有失去过。所以她才是幸福的而你才是痛苦的。
人:她说过今生只爱我一个,她不会爱上别人的。
佛:这样的话你也说过吗?
人:我…我…我……
佛:你现在看你面前香炉里的三根蜡烛,哪根最亮。
人:我真的不知道,好像都是一样的亮。
佛:这三根蜡烛就好比是三个女人,其中一根就是你现在所爱的那个女人,芸芸众生,女人何止千百万万,你连这三根蜡烛哪根最亮都不知道,都不能把你现在爱的人找出来,你为什么又能确定你现在爱的这个女人就是你生命里唯一的最后一个女人呢?
人:我…我…我……
佛:你现在拿一根蜡烛放在你的眼前,用心看看哪根最亮。
人:当然是眼前的这根最亮。
佛:你现在把它放回原处,再看看哪根最亮。
人:我真的还是看不出哪根最亮。
佛:其实你刚拿的那根蜡烛就好比是你现在爱的那个最后的女人,所谓爱由心生,当你感觉你爱她时,你用心去看就觉的它最亮,当你把它放回原处,你却找不到最亮的一点感觉,你这种所谓的最后的唯一的爱只是镜花水月,到头来终究是一场空。
人:哦,我懂了,你并不是要我与我的爱人离婚,你是在点化我。
佛:看破不说破,你去吧。
人:我现在真的知道我爱的是谁了,她就是我现在的爱人。
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生命是场注定的圆舞,而轮回是时间的游戏。
第三篇:公司需要怎样的你?—如何成为最好版本的你
公司需要怎样的你?
尽管2012届毕业生通过近一年的实际工作实践显著提升了其职业胜任力,但是与企业期望仍存在一定差距。
当前,就业形势紧张,而毕业生职业胜任力却与企业对其的期待有所差距。SHL最近发布的《中国大学毕业生职业胜任力调研2013》报告对此进行了深入调查,挖掘进一步原因的同时也提供了相应的建议。
你胜任了吗?
五大行业(快消与零售、制造、电子科技与通信、生物医药及金融服务)企业基于行业特性和商业环境,对胜任力要求不尽相同。然而,当今大学生本身胜任力差距和短板造成了和企业期望不匹配的状况。即使经过一年的实际工作,对个人的成长速度来说并没有飞跃式进步。往往企业所看重的胜任力与毕业生实际拥有的能力存在差异。这种现象将会引发两方面问题,一是企业将要支付较高的培训成本,二是毕业生的薪酬与工作发展机遇将受到挤压,会造成部分毕业生在工作一年之后选择转换岗位。
在制造、电子科技与通信、金融服务业中求职毕业生的各项胜任力维度均未能达到企业的期望水平。其中,制造业、电子科技与通信业毕业生的毕测值与企业期望在多个维度上的差距都高于其他3个行业。在快消与零售、生物医药行业中求职的毕业生在大部分维度上未达到企业期望水平。但是“领导和监督”与“企业家和商业思维”这两项维度上,毕业生的毕测值则超过了企业预期。不同行业企业所关注的胜任力维度存在差异:快消与零售行业最为看重毕业生的“联系和建立人际关系网络”的能力;制造业、电子科技与通信行业最为重视的维度是“达成个人工作目标”;生物医药行业中的企业最为关注毕业生的“学习与研究”;金融服务业最为关注的维度是“创造与创新”。同时,各行业企业之间仍然存在共同关注的维度:“创造与创新”、“与人合作”、“联系和建立人际关系网络”、“适应和应对改变”四方面;“写作与报告”、“作出决定和采取行动”、“领导与监督”是全部企业关注程度较低的3项维度。
毕业生入职后,通过近一年的工作大幅提高了自身的工作能力,其中在制造、电子通信与科技两个行业中工作的毕业生胜任力提高的最为明显。在部分胜任力的维度上的提升并不能够满足该行业中企业的期望,另外,生物医药行业中工作的毕业生提升最快,并与该行业企业最为关注的胜任力相匹配。
尽管2012届毕业生通过近一年的实际工作实践显着提升了其职业胜任力,但是与企业期望仍存在一定差距。只有快消和零售行业中的毕业生在大部分维度上达到了企业要求,这与该行业中的企业对毕业生在这些维度上的期望相对较低也有一定关系。在五大行业中,求职与工作的毕业生大部分维度上的能力均未能达到企业期望,在需要长期工作经验积累才能得到提升的部分胜任力维度上,快消与零售、生物医药两个行业中的毕业生的毕测值尽管超过了企业预期,但是尚未完全得到企业认可。
企业对2013届毕业生职业胜任力的期望值高于2012届毕业生的毕测值。评价值与期待值表现出相似的变化趋势,而且有3个较为明显的“低点”,对应维度分别是“领导与监督”、“制定策略和概念”以及“企业家和商业思维”。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由于这三方面胜任力的提升需要通过较长时间的工作经验累积,随着毕业生在企业中职位的提高与社会阅历的增长,才有可能在这三方面形成符合企业预期的胜任力。
“供不应求”与“供过于求”
当前的劳动力市场对低学历人才的需求较为旺盛,尤其对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存在较大规模的需求,他们在2007年至2011年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并且在金融危机过后供不应求的情况变得更为严重。普通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毕业生已连续5年处于供过于求的状况,其中,高等职业教育的就业状况要好于普通高等教育的本科阶段,但是与硕士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在传统就业观念的作用下,部分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会失去不少就业机会,而且部分城市、部分企业与行业对毕业生工作能力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导致在区域、行业、企业之间出现劳动力市场分割现象。同时,高校扩招造成应聘同一岗位的毕业生数量增长迅速,随着应聘人员的逐渐增多,企业对毕业生能力的了解越发困难,因此,大部分企业纷纷提升了对毕业生“能力信号”的门槛,希望招收到能力较强的毕业生。
企业人才培训机制不完善也造成了毕业生职业胜任力与企业需求不匹配的现状。企业在进行内部员工培训时,大多采用一般性的培训方式,而很少根据不同的行业和岗位特质进行有针对性地培训计划。
伯乐难当?
面对当前就业市场的现状,聪明的企业从中会寻找新的契合点,发掘具有潜力以及适合的新员工。那么它们如何做才能成为伯乐呢? 首先,企业应该在更广的范围和领域内选择最合适的人才;此外,企业需要了解新晋员工的特质,有针对性地制定“应届生招聘和人才保留计划”;在培养新员工当前职业胜任力和技能的同时,企业还应着重于员工潜能的挖掘,为员工的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基础;同时,企业也要注重新员工招聘前的实际职业胜任力考察,可以通过实习生招聘和试用期考察等方式,准确辨别毕业生的潜力。
如何成为最好版本的你
商业英才网——真正快乐并成功的人通过成为最好最真实版本的自己而获得成功。不是从外表上而是从内心上。这不是关于一个品牌、一种声誉和伪装的外表的事情。这是关于现实,关于你真正是谁的事情。
听起来很简单,这是一个简单的概念。问题是,这是很难做到的事情,这需要很多的工作,需要一辈子的时间把它搞清楚。
生活中没有什么值得做的事情是永远容易的。如果你想要做出伟大的工作,你就需要做很多艰苦的工作。你需要打破你自己的舒适区,冒险去做一些让你非常害怕的事情。
但是你知道我不能想象出度过你的生活的更好方式。我的意思是如果不能找到你自己,不能努力成为最好最真实版本的你,那么生活有什么目的呢?
这就是史蒂夫·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的演讲所表达的意思: 你的时间有限,所以不要浪费时间去过别人的生活。不要让他人意见的噪音淹没了你自己内心的声音。
你必须要相信这些点在将来迟早会连接起来。你必须要相信一些东西你的直觉、命运、生活、因果报应等等。这种方法从未让我失望过,而且这已经对我的生活产生了所有的影响。
成就一番伟业的唯一方法就是热爱你所做的事情。如果你还没有找到你热爱的事情,那么就继续寻找。不要停下来。现在,让我们暂时对此现实一点。虽然那条建议可能很有洞察力,但是它听起来却有点模糊,而且它也很难与今天的快速解决文化产生共鸣。如今,如果你不能告诉人们到底要做什么以及如何做,人们会对其置若罔闻。
不仅如此,而且乔布斯在谈论的事情和我正在谈论的事情都需要专注和克制,如今这两样东西是很难获得的。为什么?因为专注和克制都很难。人们非常容易屈服于让人分心的事情和即时的满足。很简单,而且很容易上瘾。
给你一点动力去冒险,走上自我发现的道路,以下是努力成为最好最真实版本的你自己的三个巨大好处。
它将会使你快乐。
了解你自己会让你感觉以你自己的方式做事更舒服。这会减少你的压力和焦虑。这会使你成为一个更好的伴侣,一个更好的父母和一个更好的朋友。它会让你成为一个更好的人。如果你问我的话,我会告诉你那些都是相当好的理由。
此外,直到你真正地了解自己的时候,你才能在你的生活中实现任何重大的事情。不是你的品牌、你的LinkedIn资料、你怎样才有说服力或者别人认为你怎么样。真正的你。你不应该试图成为你不是的人有一个简单的理由,这个理由就是你不能做到。不管怎样,真实的自己都会出现。所以忘记你的个人品牌,开始花些时间搞清楚你到底是谁以及努力成为你能成为的最好版本。
当你忙于盲目分心的事情的时候,你会付出巨大的代价。
真正关心你的人就是那些你爱的人,你的朋友和你的家人。其他人都太忙了,他们忙于过他们自己的小迷你戏剧。说白了,你的关系网根本就不关心你。这就是让你自己和其他人盲目分心的事情不值得浪费你的时间或者他们的时间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它绝对会阻止你完成如果你下决心去做你可能会完成的事情。
有一个商业概念叫做机会成本。当你选择了一个行动的时候,你就失去了你本来可能选择去追求但是却没有去追求的所有其它机会。人们在为时过晚之前很少停下来去考虑这件事。
这是你将要开始的最令人兴奋的旅程。
我们都迷恋冒险。我们喜欢阅读和观看关于其他人的旅程的电影,无论是真实的还是想象的,例如《霍比特人》(The Hobbit)、《夺宝奇兵》(Raiders of the Lost Ark)和《走进空气稀薄地带》(Into Thin Air)。
我们喜欢去度假,我们喜欢去各种各样的地方旅游。当我们这样做的时候,我们陶醉在考艾岛的纳帕利(Kauai's Na Pali)海岸、大峡谷和阿尔卑斯山的自然美景。我们对其他人的伟大作品惊叹:艺术、建筑、金字塔和巨石阵。
然而,冒险的机会就在你们每一个人的面前。在你冒险之前,你将永远不会知道你可能实现什么,你可能创造出什么奇迹,你可能发现什么,你所要做的事情就是开始旅程。
第四篇:大学生该具备怎样的条件才可以在社会上立足演讲稿
要想在社会上立足,最需要具备的条件
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可以在这暗流汹涌的社会上立足呢?下面我就跟大家说说我的想法:
第一、学习能力。学习能力,就是将感官所接收到的信息经由大脑进行加工和编码,生成新的信息再输出的能力,具体地说,也就是指与学习有关的听、说、读、写、算、思维推理等能力。学习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大部分人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都和学习能力落后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如果将人看作一棵树,学习力就是树的根,也就是人的生命之根。学习能力是学习动力、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效率、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总和。它是最可贵的生命力、最活跃的创新力和最本质的竞争力。提升学习能力,就是提高学习新知识、掌握新知识的速度和能力,也就提高了竞争力,因此未来的竞争力在于学习力。未来是个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非常快。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深入广泛地、快速高效地学习。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需要学习与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也在不断增多。为了能够及时有效地补充所需的知识,必须提升自己的学习力。要想成为一个学习力很高的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自己有信心。大多数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学生,虽然成绩不好,但是他们仍然在努力学习,渴望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可是,由于他们的成绩长期不理想,因而对自己的能力表示怀疑。这些同学常常把学习过程中的挫折和失败归结为自己能力低,所以,他们认为学习成绩不好是理所当然的事,于是就不去努力争取了。其实,正是
这些想法阻碍着他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自暴自弃中,他们失去了很多本来可以提高学习成绩的大好机会。
每个学生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只是大部分学生的能量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被压抑而不能充分地发挥出来罢了。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阻碍学习成绩提高的往往并不是智力方面的因素,而恰恰是我们对自身的怀疑和不自信。因此,要想提高学习力,首先应相信自己有能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只要你能够始终坚信这一点,并付出努力,一定可以将自己的愿望变为现实。那么怎样才能提升学习力呢?首先要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学习,因为“没有良好的学习动力,不明白做事情的目的,就很难产生强大的驱动力”;其次,要确定目标和制定计划,因为“目标和计划是通向成功的钥匙”;同时,还要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奇心对一个人来说也非常重要,它是提升学习力的动力源泉。在未来的知识经济时代,竞争越来越激烈,那种传统的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将不能满足新世纪学生的需求,同学们当务之急就是寻求一种轻松高效的学习方法,提高你的学习效率,让你在学习上立于不败之地。第二、工作能力。你永远能独立完成应该做的工作。在人力资源管理学上,工作能力是指对一个人担任一个职位的一组标准化的要求,用以判断是否称职。这包括其知识、技能及行为是否能够配合其工作。简单来说,工作能力就是一个人是否有适合的能力担任一个职位。能力通常是指一个人能够发挥的力量。人的能力包括本能、潜能、才能、技能,它直接影响着一个人做事的质量和效率。对于提高工作
能力,心理学有两种解释:一是个人现在所能为者,二是个人将来可能为者。个人行为所表现出来的实际能力,心理学称之为“成就”,而通过学习和训练或在行为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心理学则称之为“潜能”。
第三、为人处世的能力。你能知道如何去与不同的人打交。怎样跟打交道呢?首先是充分尊重对方的内心秘密或隐私;其次,会话交谈时,目光注视对方;接着,在听到对方的内心秘密后不要把内容泄露给他人;最后,不在背后批评别人,保住对方的面子。以上三种能力都很重要,其中第一种能力是根本,因为后面的两种都必须由它而产生。学习的能力不同,学习的效果就不同。人不仅要勤于学习而且还要善于学习,不仅要学习理论而且还要学会实践,不仅要学习课本知识,而且还要学习社会知识,不仅要学做事,而且还要学做人……。要学的东西很多,不然古人怎么说“活到老学到老”呢?
我的演讲就到这里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