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敬畏自然-真正的科学观、科学的自然观.docx
敬畏自然-真正的科学观、科学的自然观
2008年 5月 12日, 里氏 8.0级的大地震突然造访四川, 人类对自然的态度是随着人们对自然认识的不断深入一瞬间, 数以万计的人们被埋进了废墟。在全世界紧急救援 而发展的, 大致是循着 畏惧自然 崇拜自然 藐视自然的过程中, 我们听得最多的口号可能要数 地震无情, 人间有 尊重自然 这样一个过程演进的。虽然这种阶段的划分不一爱 了。而 1966年的邢台大地震和 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发 定准确, 但也基本上反映了人类对大自然认识的曲折性和渐生时, 铺天盖地的救灾口号却是人定胜天。这一救灾口号 进性。在人类发展的长河中, 人类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对大自的改变, 无疑传递了一个重要信息: 面对可知亦不可知的大 然持敬畏态度的。当然, 在不同的阶段, 敬畏 的含义可能自然, 中国人的意识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从信奉 人定 不完全一致。在人类发展的初级阶段 , 面对神秘不可知的胜天 到主张敬畏自然。大自然, 人们主要是一种畏惧, 而在今天, 我们重提敬畏自然, 已经不是因为对自然 无知而畏惧, 而是在科学认识自然的基础上, 在深入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基础上, 对自然的一种敬仰和尊重。从畏惧、崇拜自然到藐视自然, 这其实也是一种 进步 , 说明人类已经掌握了大自然的秘密而滋生出战胜自然的欲念。然而, 尝够了 征服自然 的苦头之后, 人类又很快发现, 认识了自然并不等于就能战胜自然, 战胜自然 永远都只能是相对的, 是细微局部的, 而敬重自然, 在自然规律许可的范围内生存和发展, 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 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再次发生了转变 从藐视自然到尊重自然。
在人类的参与下, 大自然不断地在发生着变化。当生产力还很低下的时候, 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被限制在一个较小或较低程度的范围之内, 但是,近代以来, 随着人类掌握的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 大规模的工业革命开始, 大自然也以日新月异 的速度遭到人类的毁损。如今, 人类已经不得不面对一个千疮百孔的大自然, 不得不在一种日益恶化的环境中求生存。人与万物是息息相关的, 智慧的人类, 应该懂得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不应该将作为智慧结晶的科学置于自然的对立面, 在运用科学对自然进行改造时一定要谨慎行事。检视科学 与 敬畏自然 应该成为人类文明前进的护佑神。
一、检视科学: 有所为有所不为
科学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 是揭示自然、社会和思维规律的知识体系, 是社会进步的象征。然而, 纵观近百年科学的发展历程, 我们也应该看到, 科技进步实际上是一首悲喜交集的交响曲。用荀子的话来说, 它既带来 用之以治则吉 的福祉, 也带来 用之以乱则凶 的祸害。科学技术的发展 具有为善和作恶的巨大可能性 [ 1], 控制论之父、美国科学家维纳看到控制论存在着 为善 和作恶 这两种相反的社会作用, 但却无法使 为善 的作用都能实现, 而把作恶的方面予以消灭。为此, 他觉得自己虽对这门科学做出了贡献, 但却是站在一个至少是令人不安的道义的位置上。当爱因斯坦看到原子弹显示出的巨大毁灭力量时, 也曾深感痛悔。
不可否认,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是经济增长的有力手段。科学技术的发展, 使人类由荒蛮时代进入了文明时代, 社会生产力极大地得到了提高, 人类的物质生活条件大大改善, 使人类在更大程度上进入了 自由王国。然而, 科学技术的发展并不都表现为正确认识自然、合理利用自然、在自然能够承载的范围内适度地增加人类的物质财富, 在很多情况下它又表现为干扰自然进程、违背自然规律、破坏自然美和生态平衡, 透支甚至耗尽自然资源。人们在享受科技发达所创造的便利、舒适时, 也开始为科学发展所困惑。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在 20世纪 30 年代就看到了技术世界中存在的巨大危险, 发出了 拯救地球 的紧急呼吁。在他看来, 由于科技的进步, 地球和人的生存根基遭受着严重的破坏;人类生活对现代科技的依赖已达到极端, 就像吸毒的人离不开毒品一样。科技作为现代人与自然交往的中介, 特别是与工业化的密切联系, 对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现代化带来的城市化造成了森林锐减, 水资源严重匮乏, 能源危机频频出现, 环境污染日益突出, 这些累积的问题成为一笔越来越大的 生态赤字。生态经济学家告诉我们, 世界上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 也正是生态赤字最严重的地区。[ 2] 即使撇开这些显而易见的危机不谈, 科学发现和发明的本身也往往蕴涵着一种不可知的危险: 神奇的生物技术, 使人们维护自身的伦理道德成为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转基因技术的发明与应用, 对自然界物种的未来来说, 很难说不是一种祸害, 在英国科学家应用基因技术克隆出绵羊 多莉 后, 引发了全球范围内对克隆技术的讨论和恐惧 科学的发展不正在对人类的存在与未来构成某种威
胁吗? 为了维护生态和社会的正常运转, 科学应该在其中寻找自己正确的发展方向。当前, 在科学发展观 日益深入人心的时候, 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有所为有所不为 方面如何正确地进行抉择, 这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如何择取其造福人类的一面而规避其负面效应的问题。科学技术绝对不能置于被监督的范围之外, 失去了制约的科学技术, 就像失去了制约的权力一样, 将会因为失控而给人类给地球带来毁灭性的灾难。我们不能拒绝知识经济、信息社会的到来, 但是我们需要将知识变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媒介, 而不是征服自然的工具。
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上, 由于我们人类认识的局限性, 科学技术带给我们的确实是福祉与祸害同行, 甚至是祸害大于福祉。当然, 科学技术本身并没有错, 错在人类不恰当地应用科学技术。在众多技术灾难中, 有的是由于少数人好大喜功, 急切地使用尚不成熟的技术造成的;有的是为了某种征服的目的, 使用了具有危害人类安全的技术造成的;有的是因为滥用科学技术, 酿成了技术灾难;有的是因为管理技术落后于工程技术, 违规操作, 麻痹大意, 或者单纯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技术规程造成的等等。神奇的生物技术, 使人们维护自身的伦理道德成为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 转基因技术的发明与应用, 对自然界物种的未来来说, 很难说不是一种祸害。严正的生态警钟已经四处敲响: 科学的发展正在对人类的存在与未来构成严重的威胁!科学, 既要研究事物的有益于人类的一面, 也要研究事物的有害于人类的一面, 由于人类自己的幼稚, 盲目使用或者迷信技术而造成灾难, 这显然不能将它归罪于科学。科学技术这把双刃剑, 掌握在爱神手里, 可以造福人类;掌握在魔鬼手里, 给人类带来的只能是灾难。人类正是因为应用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改造自然, 创造了发达的物质文明, 但是, 作为科技进步伴生物的全球生态环境恶化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张关系也在不断向人们发出警示: 人类必须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进步之间的二律背反性。就建设性而论, 科学的精神是最强的力量, 就破坏性而论, 它也是最强的力量。技术每提高一步, 力量就增大一分, 但这种力量既可以用于善的方面保护生态、造福人类, 也可以用于恶的方面破坏生态、危害人类。人类正是在知识就是力量 的伟大口号鼓舞下从愚昧走向文明、走向现代, 而同样, 人类也可能在科学万能论的迷梦中悄悄地为自己执行安乐死。
二、敬畏自然: 真正的科学观、科学的自然观
每发生一次 自然大灾难之后, 几乎都会有一场关于要不要 敬畏自然 的讨论。2003 年 非典 流行时, 敬畏自然 曾经热议一时;2004年底, 印度洋海啸又制造了一次更大的灾难, 敬畏自然 的讨论再度成为热点。反敬畏派认为敬畏派的观点 反科学、反人类、伪环保 , 而敬畏派则给反敬畏派戴上了 科学主义、科学的迷信、伪科学、反人文、强权话语 等 帽子。究竟, 我们该如何看待敬畏自然呢? 老子讲 自然就是 自然而然 , 也就是没有 外力 影
响的这个世界的本来面目。现在来理解, 它既应包含所有自然的存在, 也应包括自然运行的规律。敬畏 , 各种版本的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一般都是 又敬重又畏惧 或又敬重又害怕。因此, 敬畏大自然 的字面意思, 便是敬重而畏惧大自然, 包括尊重大自然的运行规律。敬畏自然首先是对自然的崇拜, 著名的生态思想家亨利 戴维 梭罗突出强调了人类应当崇拜自然, 因为这种在文明的更高阶梯上的自然崇拜, 不仅能够拯救自然, 而且能够拯救人类自己 如果人能达到足以对树和石头表示真正崇拜的高度, 那就意味着人类的新生。[ 3](p5)也有敬畏派认为, 不管是在汉语还是在别的语言中, 敬畏 并不是害怕的意思, 可以将 敬畏大自然 解释为要对大自然秉持一种谨慎的态度。[ 4]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敬畏自然 是一个古老的哲学命题。哲学家告诉我们, 自然和宇宙是无限的, 而作为人的这一个体的生命和认识是有限的, 脆弱的人类生命在喜怒无常的大自然面前, 不能迁怒只能迁就, 并在逐步探索中加以适应和利用。这种哲学意义上的 敬畏 包含有顺应自然、尊重规律、保护生态、规避风险、以人为本等等多重意蕴。[ 5] 实际上, 所谓敬畏自然, 并不是说在自然面前人类应该战战兢兢地去顶礼膜拜, 不是说要让人无所作为或听天由命, 而是说在自然面前不能轻举妄动, 要有谨慎之心。尊重自然, 保护生态, 并不是原封不动。人类要改善生活, 社会要前进, 大自然也永远不会重复自己, 原封不动是不可能的, 问题是怎么动, 是根据主观的愿望来动, 还是根据客观的规律来动。无论是敬重、敬仰还是敬怕, 都是指人作为大自然的一员, 应当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其他生物、人与人的关系, 因为人类不是孤立地生活于大自然中, 我们与自然和其他生物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人类的生存是和自然发展密切相关的, 自然环境是人类的生存空间, 破坏自然环境就等于破坏自己的生存空间。当人这个智慧生物
在改造自然并让其服务于自身时, 要充分考虑大自然的规律, 而不能破坏自然规律, 即使有破坏也应该是有节制的。我们毁林开荒、围湖造田, 头几年可能得点眼前利益, 随后就要为频繁的水旱灾害和荒漠化付出更大的代价。又比如, 对于江河湖海, 即使危及到人类的利益, 也不能以违背自然的方式去征服它, 光用堵 的方式是不能解决或者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 而应当以顺应自然的 疏 的方式去治理。当代治理河流主要是两条路线, 即工程治水和生态治水。工程治水的主要标志是筑堤建坝, 限制水道, 强调用 人 的办法来解决问题;生态治水的主要标志是保护森林, 保持水土, 强调用 自然的办法来解决问题。关于这一点, 黄河三门峡水库已经给我们提供了典型而沉痛的反面经验 三门峡水电站建起来了, 几十年的效益却抵不上一年之中因它的存在而给陕西造成的损失!当然, 敬畏自然也不是说不要科学技术和发明创造, 而是指人类在利用科技时, 应当顾及科技的应用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就拿治水来说, 我们主张生态治水, 但并不排斥工程治水, 将生态治水和工程治水有机结合才是真正的标本兼治。
人类尽管有强大的科技力量, 但不能以为自己拥有了这样的力量就可以为所欲为。面对自然, 科技可以主宰一切的观念是极端错误的, 正确的自然观应建立在生态伦理与生态科学这两个基础上。敬畏一词在表面上是伦理范畴的表达, 但却有着深厚的现代环境科学作为支撑。现代环境科学, 在摆脱了旧有的认识论与本体论的束缚后, 形成了它自己新的理论基石: 混沌理论(Chaos Theory)、系统论(System Theory)以及热动力学二定律(Thermodynamic Laws)。这三个理论基石一方面修正了旧有的科学哲学, 另一方面以真正的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揭示了科学本身的局限性以及人面对自然的局限性。混沌理论告诉了我们未来的不可预知;系统论告诉了我们, 系统整体相对于原子、分子同样是科学意义的实体存在, 但人却无法用任何实证或计算模拟的方法穷尽自然系统中所有可能的相互联系与作用;热动力学二定律道出了我们现在许多貌似科学的环保技术其实是与最根本的科学规律背道而驰的。[ 6] 现在我们普遍接受的、包含预警原则(C aution Principle)的 可持续发展 理念正是对这种新环境伦理的有力支持, 它告诉我们, 在未形成普遍接受的科学定论时, 人们对自身应用科技、改变自然环境的行为应采取相对保守的态度。
其实, 敬畏自然, 与其说是一种手段, 不如说是一种态度。这种态度是我们创建一个和谐美好的生态环境的基本出发点。越来越多的历史经验与教训告诉我们, 科学技术的应用不仅仅只是考虑它的经济效益, 还应考虑它的生态效益, 才能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实际上, 敬畏大自然 绝不是对发展的限制, 而是为其提供了更加合理的方向与空间。敬畏自然不但不是反科学, 而且是一种更加科学的态度。那些习惯于以征服者 自居、以征服自然为 自豪 的人们, 应该从历史和现实灾难的严重后果中醒悟过来, 在将大自然视为亲密朋友的基础上, 合理利用 自然而不是强行 改造甚至肆意破坏自然。只有当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时, 人类才可能创造出真正高尚的文明。从古代农业文明图腾式的 畏惧自然、崇拜自然 , 到近现代工业文明工具式的 藐视自然、奴役自然 , 再到今天生态学家提出的敬畏自然 , 这不是历史的退步而恰恰是一种进步, 正是科学的发展, 让人类逐渐认清了人与自然的真正关系。
由此可见, 敬畏自然 中虽包含 畏惧 或 恐惧 的成分, 然而这种畏惧本身却并不可怕。正是这种畏惧 让我们生出真正的理性, 正是这种畏惧让我们更谨慎地对待科学, 正是这种畏惧, 促使我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 让我们能够采用 预警原则 来应对我们未知与不可及的自然间的变化, 善待我们的环境, 自觉摒弃自以为能够对自然为所欲为的科技迷信以及对人自身的盲目崇拜。科学技术的正确使用应以 敬畏自然为前提, 如果失去了监督、批判和制约, 那就肯定会走向科技专制和疯狂, 它所导致的后果很可能是人类和整个生态系统的毁灭性的灾难!过去, 人们曾经为科学的自由而浴血斗争, 而今天, 我们应当奋起限制科学的 权力。即使是出于对科学的真诚的热爱, 人类也要努力限制其滥用, 使之不至于迷失了自己, 不至于成为人类生存的威胁。对科学技术进行批判、监督、制约和改造, 是对科学技术负责, 更是对人类、对整个宇宙负责。从这个意义上说,敬畏自然才是真正的科学观, 才是真正科学的自然观。
美国印地安部落酋长西雅图在给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的信中说: 人类属于大地, 而大地不属于人类。世界上的万物都是联系着的, 就像血液把我们的身体各部分联结在一起一样。生命之网络非人类所编织, 人类只不过是这个网络中的一根线, 一个结。但人类所做的这一切, 最终会影响到这个网络, 也会影响到人类本身。在敬畏自然的前提下检视科学, 在检视科学的基础上敬畏自然, 人类所做的一切, 才可能让天地万物这样一张生命之网越结越牢实。
第二篇:自然观:敬畏自然
敬畏自然:真正的科学观、科学的自然观
摘要:面对自然,科技可以主宰一切的观念是极端错误的,科学技术带给我们的是福祉与祸害同行。正确的自然观应建立在生态伦理与生态科学这两个基础上,“检视科学”与“敬畏自然”应该成为人类文明前进的“护佑神”。人类不应该将作为智慧结晶的科学置于自然的对立面,在运用科学对自然进行改造时一定要谨慎行事,有所为有所不为。对科学技术进行批判、监督、制约和改造,是对科学技术负责,更是对人类、对整个宇宙负责。敬畏自然,才是真正的科学观,也才是真正科学的自然观。
2008年5月12日,里氏8.0级的大地震突然造访四川,一瞬间,数以万计的人们被埋进了废墟。在全世界紧急救援 的过程中,我们听得最多的口号可能要数“地震无情,人间有 爱”了。而1966年的邢台大地震和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发 生时,铺天盖地的救灾口号却是“人定胜天”。这~救灾口号 的改变,无疑传递了一个重要信息:面对可知亦不可知的大自然,中国人的意识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从信奉“人定胜天”到主张“敬畏自然”。人类对自然的态度是随着人们对自然认识的不断深入
而发展的,大致是循着“畏惧自然一崇拜自然一藐视自然一 尊重自然”这样一个过程演进的。虽然这种阶段的划分不一 定准确,但也基本上反映了人类对大自然认识的曲折性和渐 进性。在人类发展的长河中,人类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对大自 然持敬畏态度的。当然,在不同的阶段,“敬畏”的含义可能 不完全一致。在人类发展的“初级阶段”,面对神秘不可知的
大自然,人们主要是一种畏惧,而在今天,我们重提敬畏自然,已经不是因为对自然“无知”而畏惧,而是在科学认识自然的基础上,在深入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基础上,对自然的一种敬仰和尊重。从畏惧、崇拜自然到藐视自然,这其实也是一种“进步”,说明人类已经掌握了大自然的秘密而滋生出战胜自然的欲念。然而,尝够了“征服自然”的苦头之后,人类又很快发现,认识了自然并不等于就能战胜自然,“战胜自然”永远都只能是相对的,是细微局部的,而敬重自然,在自然规律许可的范围内生存和发展,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再次发生了转变——从藐视自然到尊重自然。
在人类的参与下,大自然不断地在发生着变化。当生产 力还很低下的时候,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被限制在一个较小或较低程度的范围之内,但是,近代以来,随着人类掌握的科
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大规模的工业革命开始,大自然也以“日新月异”的速度遭到人类的毁损。如今,人类已经不得不面
对一个千疮百孔的大自然,不得不在一种日益恶化的环境中 求生存。人与万物是息息相关的,智慧的人类,应该懂得处 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应该将作为智慧结晶的科学置于自 然的对立面,在运用科学对自然进行改造时一定要谨慎行 事。“检视科学”与“敬畏自然”应该成为人类文明前进的 “护佑神”。
一、检视科学:有所为有所不为
科学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是揭示自然、社会和 思维规律的知识体系,是社会进步的象征。然而,纵观近百 年科学的发展历程,我们也应该看到,科技进步实际上是一首悲喜交集的交响曲。用苟子的话来说,它既带来“用之以
治则吉”的福祉,也带来“用之以乱则凶”的祸害。科学技术 的发展“具有为善和作恶的巨大可能性”¨。,控制论之父、美 国科学家维纳看到控制论存在着“为善”和“作恶”这两种相 反的社会作用,但却无法使“为善”的作用都能实现,而把 “作恶”的方面予以消灭。为此,他觉得自己虽对这门科学做 出了贡献,但却是站在一个至少是令人不安的道义的位置 上。当爱因斯坦看到原子弹显示出的巨大毁灭力量时,也曾 深感痛悔。⋯⋯
不可否认,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增长的有力
手段。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由荒蛮时代进入了文明时代,社会生产力极大地得到了提高,人类的物质生活条件大大改善,使人类在更大程度上进入了“自由王国”。然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并不都表现为正确认识自然、合理利用自然、在自然能够承载的范围内适度地增加人类的物质财富,在很多情况下它又表现为干扰自然进程、违背自然规律、破坏自然美和生态平衡,透支甚至耗尽自然资源。人们在享受科技发达所创造的便利、舒适时,也开始为科学发展所困惑。德 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在2O世纪30年代就看到了技术世界中 存在的巨大危险,发出了“拯救地球”的紧急呼吁。在他看 来,由于科技的进步,地球和人的生存根基遭受着严重的破 坏;人类生活对现代科技的依赖已达到极端,就像吸毒的人 离不开毒品一样。科技作为现代人与自然交往的中介,特别 是与工业化的密切联系,对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负有不可推 卸的责任。现代化带来的城市化造成了森林锐减,水资源严 重匮乏,能源危机频频出现,环境污染日益突出,这些累积的 问题成为一笔越来越大的“生态赤字”。“生态经济学家告 诉我们,世界上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也正是生态赤字最
严重的地区。”_2 即使撇开这些显而易见的危机不谈,科学发现和发明的本身也往往蕴涵着一种不可知的危险:神奇的生物技术,使人们维护自身的伦理道德成为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转基因技术的发明与应用,对自然界物种的未来来说,很难说不是一种祸害,在英国科学家应用基因技术克隆出绵 羊“多莉”后,引发了全球范围内对克隆技术的讨论和恐 惧——科学的发展不正在对人类的存在与未来构成某种威 胁吗? 为了维护生态和社会的正常运转,科学应该在其中寻找
自己正确的发展方向。当前,在“科学发展观”日益深入人心 的时候,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有所为有所不为”方面如何正确 地进行抉择,这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如何择取其造福人类 的一面而规避其负面效应的问题。科学技术绝对不能置于被监督的范围之外,失去了制约的科学技术,就像失去了制约的权力一样,将会因为失控而给人类给地球带来毁灭性的灾难。我们不能拒绝知识经济、信息社会的到来,但是我们 需要将知识变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媒介,而不是征服自然的工具。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上,由于我们人类认识的局限性,科学技术带给我们的确实是福祉与祸害同行,甚至是祸害大
于福祉。当然,科学技术本身并没有错,错在人类不恰当地应用科学技术。在众多技术灾难中,有的是由于少数人好大喜功,急切地使用尚不成熟的技术造成的;有的是为了某种征服的目的,使用了具有危害人类安全的技术造成的;有的是因为滥用科学技术,酿成了技术灾难;有的是因为管理技术落后于工程技术,违规操作,麻痹大意,或者单纯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技术规程造成的等等。神奇的生物技术,使人们
维护自身的伦理道德成为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转基因技术 的发明与应用,对自然界物种的未来来说,很难说不是一种 祸害。严正的生态警钟已经四处敲响:科学的发展正在对人 类的存在与未来构成严重的威胁!科学,既要研究事物的有益于人类的一面,也要研究事 物的有害于人类的一面,由于人类自己的幼稚,盲目使用或 者迷信技术而造成灾难,这显然不能将它归罪于科学。科学 技术这把双刃剑,掌握在爱神手里,可以造福人类;掌握在魔 鬼手里,给人类带来的只能是灾难。人类正是因为应用不断 发展的科学技术改造自然,创造了发达的物质文明,但是,作 为科技进步伴生物的全球生态环境恶化以及人与自然之问 的紧张关系也在不断向人们发出警示:人类必须重视科学技 术与社会进步之间的“二律背反性”。就建设性而论,科学的 97 精神是最强的力量,就破坏性而论,它也是最强的力量。技 术每提高一步,力量就增大一分,但这种力量既可以用于善 的方面保护生态、造福人类,也可以用于恶的方面破坏生态、危害人类。人类正是在“知识就是力量”的伟大口号鼓舞下从愚昧走向文明、走向现代,而同样,人类也可能在科学万能论的迷梦中悄悄地为自己执行“安乐死”。
二、敬畏自然:真正的科学观、科学的自然观
每发生一次“自然大灾难”之后,几乎都会有一场关于要 不要“敬畏自然”的讨论。2003年“非典”流行时,“敬畏自 然”曾经热议一时;2004年底,印度洋海啸又制造了一次更 大的灾难,“敬畏自然”的讨论再度成为热点。反敬畏派认为 敬畏派的观点“反科学”、“反人类”、“伪环保”,而敬畏派则 给反敬畏派戴上了“科学主义”、“科学的迷信”、“伪科学”、“反人文”、“强权话语”等“帽子”。究竟,我们该如何看待 “敬畏自然”呢? 老子讲“自然”就是“自然而然”,也就是没有“外力”影响的这个世界的本来面目。现在来理解,它既应包含所有“自然”的存在,也应包括“自然运行的规律”。“敬畏”,各种
版本的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一般都是“又敬重又畏惧”或
“又敬重又害怕”。因此,“敬畏大自然”的字面意思,便是敬 重而畏惧大自然,包括尊重大自然的运行规律。敬畏自然首 先是对自然的崇拜,著名的生态思想家亨利·戴维·梭罗突 出强调了人类应当崇拜自然,因为这种在文明的更高阶梯上 的自然崇拜,不仅能够拯救自然,而且能够拯救人类自 己—— “如果人能达到足以对树和石头表示真正崇拜的高 度,那就意味着人类的新生。” 也有敬畏派认为,不管是 在汉语还是在别的语言中,“敬畏”并不是害怕的意思,可以 将“敬畏大自然”解释为要对大自然秉持一种谨慎的态
度。j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敬畏自然”是一个古老的哲学命
题。哲学家告诉我们,自然和字宙是无限的,而作为人的个体的生命和认识是有限的,脆弱的人类生命在喜怒无常的大自然面前,不能迁怒只能迁就,并在逐步探索中加以适应和利用。“这种哲学意义上的‘敬畏’包含有顺应自然、尊重规律、保护生态、规避风险、以人为本等等多重意蕴。” 实际上,所谓敬畏自然,并不是说在自然面前人类应该 战战兢兢地去顶礼膜拜,不是说要让人无所作为或听天由 命,而是说在自然面前不能轻举妄动,要有谨慎之心。尊重 自然,保护生态,并不是原封不动。人类要改善生活,社会要 前进,大自然也永远不会重复自己,原封不动是不可能的,问 题是怎么动,是根据主观的愿望来动,还是根据客观的规律 来动。无论是敬重、敬仰还是敬怕,都是指人作为大自然的 一员,应当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其他生物、人与人的关系,因为人类不是孤立地生活于大自然中,我们与自然和其他生 物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的生存是 和自然发展密切相关的,自然环境是人类的生存空间,破坏 自然环境就等于破坏自己的生存空间。当人这个智慧生物 98 在改造自然并让其服务于自身时,要充分考虑大自然的规 律,而不能破坏自然规律,即使有破坏也应该是有节制的。我们毁林开荒、围湖造田,头几年可能得点眼前利益,随后就 要为频繁的水旱灾害和荒漠化付出更大的代价。又比如,对 于江河湖海,即使危及到人类的利益,也不能以违背自然的 方式去征服它,光用“堵”的方式是不能解决或者是不能从根 本上解决问题的,而应当以顺应自然的“疏”的方式去治理。当代治理河流主要是两条路线,即工程治水和生态治水。工 程治水的主要标志是筑堤建坝,限制水道,强调用“人”的办 法来解决问题;生态治水的主要标志是保护森林,保持水土,强调用“自然”的办法来解决问题。关于这一点,黄河三门峡 水库已经给我们提供了典型而沉痛的反面经验——三门峡 水电站建起来了,几十年的效益却抵不上一年之中因它的存 在而给陕西造成的损失!当然,敬畏自然也不是说不要科学 技术和发明创造,而是指人类在利用科技时,应当顾及科技 的应用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就拿治水来说,我们主张生态 治水,但并不排斥工程治水,将生态治水和工程治水有机结 合才是真正的标本兼治。人类尽管有强大的科技力量,但不能以为自己拥有了这 样的力量就可以为所欲为。面对自然,科技可以主宰一切的
观念是极端错误的,正确的自然观应建立在生态伦理与生态科学这两个基础上。“敬畏”一词在表面上是伦理范畴的表达,但却有着深厚的现代环境科学作为支撑。现代环境科学,在摆脱了旧有的认识论与本体论的束缚后,形成了它自己新的理论基石:混沌理论(Chaos Theory)、系统论(SystemTheory)以及热动力学二定律(Thermodynamic Laws)。这三
个理论基石一方面修正了旧有的科学哲学,另一方面以真正 的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揭示了科学本身的局限性以及人面
对自然的局限性。“混沌理论告诉了我们未来的不可预知;系统论告诉了我们,系统整体相对于原子、分子同样是科学意义的实体存在,但人却无法用任何实证或计算模拟的方法穷尽自然系统中所有可能的相互联系与作用;热动力学二定律道出了我们现在许多貌似科学的环保技术其实是与最根本的科学规律背道而驰的。” 现在我们普遍接受的、包含“预警原则(Caution Principle)”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正是对
这种新环境伦理的有力支持,它告诉我们,在未形成普遍接受的科学定论时,人们对自身应用科技、改变自然环境的行为应采取相对保守的态度。其实,敬畏自然,与其说是一种手段,不如说是一种态 度。这种态度是我们创建一个和谐美好的生态环境的基本出发点。越来越多的历史经验与教训告诉我们,科学技术的应用不仅仅只是考虑它的经济效益,还应考虑它的生态效益,才能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实际上,“敬畏大自然”绝不是对发展的限制,而是为其提供了更加合理的方向与空间。“敬畏自然”不但不是反科学,而且是一种更加科
学的态度。那些习惯于以“征服者”自居、以征服自然为“自 豪”的人们,应该从历史和现实灾难的严重后果中醒悟过来,在将大自然视为亲密朋友的基础上,合理“利用”自然而不是强行“改造”甚至肆意破坏自然。只有当人类与大自然和谐
相处时,人类才可能创造出真正高尚的文明。从古代农业文 明图腾式的“畏惧自然”、“崇拜自然”,到近现代工业文明工 具式的“藐视自然”、“奴役自然”,再到今天生态学家提出的 “敬畏自然”,这不是历史的退步而恰恰是一种进步,正是科 学的发展,让人类逐渐认清了人与自然的真正关系。
由此可见,“敬畏自然”中虽包含“畏惧”或“恐惧”的成
分,然而这种畏惧本身却并不可怕。正是这种“畏惧”让我们生出真正的理性,正是这种畏惧让我们更谨慎地对待科学,正是这种畏惧,促使我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让我们能够采用“预警原则”来应对我们未知与不可及的自然界的变化,善待我们的环境,自觉摒弃自以为能够对自然为所欲为的科技迷信以及对人自身的盲目崇拜。科学技术的正确 使用应以“敬畏自然”为前提,如果失去了监督、批判和制约,那就肯定会走向科技专制和疯狂,它所导致的后果很可能是人类和整个生态系统的毁灭性的灾难!过去,人们曾经为
“科学的自由”而浴血斗争,而今天,我们应当奋起限制科学 的“权力”。即使是出于对科学的真诚的热爱,人类也要努力 限制其滥用,使之不至于迷失了自己,不至于成为人类生存 的威胁。对科学技术进行批判、监督、制约和改造,是对科学 技术负责,更是对人类、对整个宇宙负责。从这个意义上说,“敬畏自然”才是真正的科学观,才是真正科学的自然观。美国印地安部落酋长西雅图在给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的
信中说:“人类属于大地,而大地不属于人类。世界上的万物都是联系着的,就像血液把我们的身体各部分联结在一起一样。生命之网络非人类所编织,人类只不过是这个网络中的一根线,一个结。但人类所做的这一切,最终会影响到这个网络,也会影响到人类本身。”在敬畏自然的前提下检视科学,在检视科学的基础上敬畏自然,人类所做的一切,才可能让天地万物这样一张生命之网越结越牢实。
第三篇:敬畏自然 敬畏科学
敬畏自然
敬畏科学
如恐龙那般强大的物种也因为不知名的原因灭绝后,地球上慢慢地衍生了人类,并通过数百万年的发展最终“统治”了地球。
从茹毛饮血到今天的各式色香味俱全的精美佳肴,从原始的洞居穴居到今日的钢筋水泥铸造的摩天大厦;从树皮遮羞到各种丝织品人造革;从远古的巫医到今日的各种高科技医疗产品...这其中可以说是惊天动地的、沧海桑田的变化,似乎是地球的环境适应了人类的进步。
社会在进步,科学在发展,人类的思想愈加深邃广阔。也许有一天人类甚至不需要步行,而可以每个人都驾着一小型飞机在空中飞翔,那时候的交通——天空,将会更加四通八达,因为几乎没有任何的阻碍;一切都不需要人类亲自劳作,就像现在的比尔盖茨家全自动化电脑化;我们可以通过影片记录下生活的点点滴滴,每个人都是导演,每个人亦都是演员;我们不必再徒步几千几万里而到达另一个国度,而是在观望美丽的空中之景的飞翔中抵达,也许在人类还没有灭绝之前,真的能到达一种我们目前能想象的不能想象的高度的文明世界,造就一个乌托邦,一个世外桃源,一个美丽的天国。但我依然认为这是一个梦,有的梦我们称之为理想,有的梦就只是梦。而这无疑是一个美丽到人人为之向往的梦,我们也可以称之为共产主义。一个没有阶级制度、没有国家和政府,没有领导者,没有国界,没有种族之别,没有任何利益矛盾的国度,不需要去争取,因为已经有了足够丰富的剩余的物质产品,人人能得偿所愿,安守本分。
我在想,这样一个全世界范围的世外桃源能够实现吗?同样一本书尚有无数个哈姆雷特,怎么可能每一个人的道德观念,世界观,人生观,天赋等等都处于一个相类似甚至相同的线上?即使是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的时候。存在差异就必定存
在矛盾,存在利益的空间,就必定会有争夺,摩擦、矛盾、冲突、战争,无以计数的问题存于在不同的方面,不同的领域。所谓的神话世界里的上父刚刚创造了人类,没有任何的差异的人类,肤色,发色,语言。最终却以上父害怕齐心协力,没有分歧,没有隔阂的人类铸造出通天的阶梯而将人类分散于各地,赋予不同的语言让之无法沟通了事。但我们不妨为这个美丽的梦去奋斗,努力,毕竟正因为有了梦想,才有了前进的动力与目标,我们每向前一步,便愈接近于梦想。
地球已经超负荷,人类衍生自自然,在一段非常漫长的时间内,人类所需的一切皆取自自然,源于自然,直至今日人类也只能够在小范围内合成某些产品。毫无疑问,自然养育了人类。然而,人类也曾在一段时期内猖狂叫嚣着要征服自然,进而大肆地改造自然。大自然因为人类的参与而面目全非,从古至今,没有任何一个种族能把地球如此辽阔的地域改造得如此彻底。将地球变得千疮百孔的时候,人类终于又发现,人类将自然改造的越彻底,自然给予人类的将是更加毁天灭地的难以避免的灾难。人类永远无法凌驾于大自然之上,也不可能摆脱大自然的制约。
也许以后,在我们的星球还未毁灭之前,我们的世界会发展到一个我们无法想象的高度,譬如发现了外星文明,穿越时空,成功移居其他的星球,人类能够控制并治愈艾滋病病人,也不必再受心脏病的折磨和因此不可避免的死亡,甚至长生不死。我们可以万分确定金字塔是否真是外星人所建而成,恐龙灭绝之谜、复活岛的石像之谜等等过去困惑我们的未解之谜都将一一获得解答。而在发展的同时所衍生的问题,我们相信,科学终会给我们一个正确的解答。
科学延伸了人类的视角,开阔了人类的思维。因为科学,人类战胜了天花,霍乱,鼠疫。因为科学,人类得以知道自己所居住的地球只是千千万万无以计数的宇宙星球
中的一个小小行星。因为科学,我们甚至可以还原古老的生物化石并从中窥探原始生物的生活场景。因为科学,人类实现了飞天的梦想,将视野探向了至今无法判断是否有边际的宇宙。通过科学技术,人类了解了种种曾经难以理解的奥秘。因为科学,我们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看到过去,展望未来。从过去的闭塞迷信到如今的探索宇宙、自然、人体的奥秘,科学的进步非同日而语。
人类衍生自自然,在一段非常漫长的时间内,人类所需的一切皆取自自然,源于自然,直至今日人类也只能够在小范围内合成某些产品。毫无疑问,自然养育了人类。然而,人类也曾在一段时期内猖狂叫嚣着要征服自然,进而大肆地改造自然。大自然因为人类的参与而面目全非,从古至今,没有任何一个种族能把地球如此辽阔的地域改造得如此彻底。将地球变得千疮百孔的时候,人类终于又发现,人类将自然改造的越彻底,自然给予人类的将是更加毁天灭地的难以避免的灾难。人类永远无法凌驾于大自然之上,也不可能摆脱大自然的制约。
大气污染,臭氧层空洞,土地荒漠化,水污染,温室效应,病毒变异,核泄漏,核污染,甚至人为引发的地震海啸。大自然的愤怒,并不是对人类的报复,而是大自然被人类改造的的一系列连锁反应、警示,于是人类开始寻找各种途径以求改善环境,拯救地球,更是拯救自己。
“人们改造自然的科学力量越强大,大自然给予的反作用力也就越大。”保护我们共同的母亲——地球,已经迫在眉睫,但这显然并不容易,且难以达成,只有运用科学的规律,科学的方法才能解救我们的家园。
人类之于宇宙,只是渺小的存在,可人类无疑是聪明绝顶的,科学的规律,由人类发现,并应用于的实践。科学的方法,由人类在摸滚打爬中完善。科学最终服务于人类,而人类需要科学的护航,发展的上升的科学试图给与人类营养的健康的长寿的
方法,和解开种种世界谜题的钥匙,而这颗钥匙正是握在人类的手中,端看人类如何应用。
敬畏自然,敬畏科学,永远保留着这一份敬畏之心。
第四篇:读《自然观和科学观》有感
读《自然观和科学观》有感
Impressions of natural and scientific concept
摘要
通过对《自然观和科学观》的学习,了解到了它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科学观,进而表明了科学的发展必然会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促进人类思维的进步。
关键词:自然观,科学观,马克思主义
读《自然观和科学观》有感
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对自然辨证法中的自然观和科学观的思想产生了兴趣和充满了好奇。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科学分支,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理论体系。自然辩证法一般包括研究对象分为自然界、科学技术发展以及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和人类对自然的改造。
所谓的自然观即是对自然界的基本观点和基本看法,具体而言就是对自然的本源、构成、演化过程和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看法和观点。其中自然观的主要内容包括:古代朴素自然观、近代形而上学自然观、现代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当代系统自然观。[1]科学观是指对科学基本的、总体的看法。它把科学作为探究和反思的对象,提出各种各样的看法,进而形成不同的科学观。科学观的主要类别为:宗教科学观、近代小科学观、当代大科学观。
在自然辩证法的哲学体系中,恩格斯分几段的带领我们回顾了人类社会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发展历程,让我们认识到现代自然研究和以前任何辉煌的研究的不同之处,是唯一的哀悼课科学的、系统的和全面的发展。它高度的概括了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艰难而曲折的前进路程,体现了自然辩证法的总体思想,当我们处于新世纪的时代,回顾人类社会的发展的一些过程和经历,不禁让后人感叹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对于自然科学的发展历史,前人总结认为自然界是运动的,变化的,是能量不变的科学的观点。科学的发展必将会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促进哲学思维的法杖。因此,恩格斯在《自然辨证法》中,通过对自然科学的历史考察,阐述了自然科学发展的规律,同时,也说明了自然科学本身的发展,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代替形而上学自然观已经成为历史的必然。[1]因为建立在神学基础上的形而上学,使得人类在对于自然的认识上出现了偏差,这样也同样导致了科学家们后来发现了一些对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具有重大意义的重大发现进而定律的产生,但是由于缺乏具体的根源,是的他们在神学中迷失了真我。然而正确的自然观才可以促进社会和文明的进步,带来科学的繁荣,因为历史的发展是任何力量也阻止不了的。自然科学是科学家们用自己的鲜血和顽强的战斗而开创的历史,科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当前,我们国家正在以提倡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我们的科学研究和经济建设工作,在这个特殊的时期,重温前人的思想让我们受益匪浅,同时也帮助我们更好的利用前人总结的思想进一步来指导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现实生活。正如恩格斯在《反杜林论》旧序中指出的那样:“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2]结合自己的生物专业来说,我们的专业与科学实践是密不可分的,要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有所发现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就必须要打下坚实的专业知识的基础,掌握生物发生和发展的基本规律,掌握该专业的一般规律,更好的服务自己的研究领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利用相关的专业知识来指导我们的科学实践。进而取得科研成果。在求学期间,我们所接触和学习的一些专业课程知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来指导我们使用合理的科学方法,提高我们的能力,开阔我们的视野,但是我们要想在这一领域有更高的造诣和成就,就要求我们不断的创新以及有更新更好的理解和对实验现象更准确和专业的解读。而这种理解更离不开正确的科学方法的指导和广阔的科学视野。
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要树立正确的科学观,第一个就是要重视实践和经验。注重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显著的特征,同时也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内容。实践是认识的源泉,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我们认识和发展的动力的源泉和最终目的。第二就是要扩大知识面,激发学习的兴趣,同时也要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养。通过学习前人的著作,是的我们懂得了科学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探索过程,要求我们不能满足现状,不能停滞不前,要永远不停的探索,不断的创新,这是科学精神的精髓之所在。对我们大学生而言,大学的校园是一个完全自律的地方,没有中学时代老师进和家长的监督,没有老师汇过来过问自己的学习,也没有人督促我们叫作业,完全是一个自主学习的状态,我们如何学习和生活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在结束了紧张而充实的中学时代后,部分同学们认为走进了大学的天堂,可以为自己以前的奋斗和拼搏来犒赏一下自己,而面对现在的大学生活,有很多同学却觉得很迷茫,完全不知道从何做起,以及毕业之后的自己该何去何从,我认为要过好我们的大学生活要做到以下几点: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饱满的热情,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才会有不断发展和完善自身知识体系的不竭动力,学习就会变成一种快乐,成为自我实现的一座桥梁。的确,兴趣是开发智力、挖掘潜能的钥匙,也是推动人们行动的最好动力。第三,要培养科学精神,尤其是创新精神。
通过研读《自然观与科学观》,我们了解了学习辩证法是时代和发展的要求,是推动我们社会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动力。因此在日常的学习和工作生活中,我们要用实事求是的态度来理解和对待科学,树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对自然,科学和社会具有比较深刻的洞察力,努力成为一个有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徐治立.自然辩证法概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2)金吾伦选编.自然观与科学观.只是出版社.1985.
第五篇:真正的敬畏自然 导学案
秋渠一中导学案八年级语文
敬畏自然 导学案
课型:新授主备人:韩保志审核人:刘华组长签字:
班级:姓名:组别:时间:2013-3-26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作者相关常识,积累并运用文中词语
2、理解作者对环境的忧患与思考,理解“敬畏自然”的含义
能力目标
1、整体把握文意理解本文的主旨,逐步培养阅读科学文艺作品的兴趣
2、理清层层推进的论述思路,了解反问和对比手法的运用
3、揣摩课文中富有哲理、形象的语言特点并学习运用
德育目标
了解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道理,增进对自然的认识,树立环保意识
【学习重难点】
1、把握作者的观点。掌握层层推进的论述方法。
2、把握关键性语句的深刻含义。
学法指导:自主、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大自然是人类之母,人类一直享受着他的恩惠,在她怀中壮大,高天流云、小
桥流水、大漠孤烟、黄河落日无不给我们以美的享受。然而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人类已破坏了自然,自然母亲已伤痕累累。看看漫天的沙尘,污浊的空气,脱皮
空腹的山峦,日渐枯竭的水源„„这就是人类在“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过程
中,接受自然回馈的礼物。人与自然到底是什么关系?人类又该怎样对待自然
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并感悟严春友的《敬畏自然》,或许我们就会多一份爱护
自然的责任。请同学们根据以上材料内容谈感受:(学生展示)
二、预习检测
(一)、初读课文
1、给下列加横线字注音。鲲()鹏陷阱()蓬蒿()咫尺()狼藉
()()())
2.解释下列词语。
蓬蒿:咫尺:狼藉:自不量力:相形见绌:佳肴:
三、初读课文,感知文意
1、本文谈论的内容是什么? 说一说读后感受
2、在人与自然这个问题上,作者是怎样认为的?
3、阅读课文,理清思路。
一、()提出问题:
二、()分析问题:
三、()解决问题:
四、【展示交流,教师点拨】
人与自然相比
论历史 :
论关系:
论智慧 :
五、教师小结:
本文是一篇议论性散文,从否定“征服自然”的口号开头,比较人类的智慧与
大自然的智慧是一层,指出人类的智慧也就是大自然智慧是一层,从智慧到生命,又进了一层,最后得出结论“敬畏自然”全文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的思路展开,有引论到本论到结论,层层推进,水到渠成。
六、当堂训练: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不自量力陷阱呐喊沾沾自喜B.喜形于色窃笑佳肴狼
藉班班
C.相形见拙呐喊演化美味佳肴D.精巧绝伦幼稚误解高
深漠测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人类竟然不打自招地宣称要用这滴水来代替大海。
B.高深莫测的星空是大自然的精巧绝伦的艺术品。
C.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D.最不可思议的恐怕要数我们的大脑了,它使人有喜怒哀乐,能够思维。
3、判断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①宇宙是一个硕大无比的、永恒的生命,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不正
是她生命力的体现吗?()
②这个宇宙到处都隐藏着生命,到处都有生命的萌芽,到处都有沉默的声音。
()
③你难道没有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吗?()
七、写话训练:
运用读一读写一写中的任意四个词语写一段语意连贯的话
八、谈一谈这节课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敬畏自然 导学案
第二课时
课型:新授主备人:韩保志审核人:刘华组长签字:
班级:姓名:组别:时间:2013-2-26
学习目标:
1、整体把握文意理解本文的主旨,逐步培养阅读科学文艺作品的兴趣
2、理解作者对环境的忧患与思考,理解“敬畏自然”的含义
3、深入理解文章内涵,探究作者写作意图
学习重点:
1、整体把握文意理解本文的主旨,逐步培养阅读科学文艺作品的兴趣
2、理解作者对环境的忧患与思考,理解“敬畏自然”的含义
学习难点:
深入理解文章,探究作者写作意图,学习文章的写作技巧
学法指导:自主、合作、探究讨论点拨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教师提问上节课学过的问题
2、教师引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要点
二、合作使人快乐,探究使人聪明:
1、“敬畏自然”的含义是什么? 作者为什么提出要“敬畏自然”?为什么说
“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2、“敬畏自然”是不是消极无为的口号? 根据你的理解,你认为作者对待自
然的态度是什么?
3、从全文看写作本文的目的是什么?我们怎样做才能做到“敬畏自然”?
4、质疑思辨:
充满思辨的智慧是世间最美的花朵。本文就处处洋溢着智慧的火花,那么你
对本文的观点有质疑吗?(学生质疑,畅所欲言)
如:⑴、畏惧自然是否意味着不求进步、无所作为?
⑵、作者有没有否定现今人类科学的成就?
⑶、人类不可以改造自然?
列举出你提出的问题:
三、拓展研究:
根据本文精辟的论述和理性的分析,你将如何把“敬畏自然、爱护自然”变
成最实际的行动?
请就“敬畏自然”这一主题拟几条标语,向人们发出呼吁:
例:地球不是我们从父母那里继承的,是从子孙那里借来的。
爱护今天的自然,自然将呵护我们的明天。
四、当堂训练
1、仿照例句,表达对自然母亲的感恩之情:
感谢自然赐予我眼睛,让我看到如此壮美的山河;感谢自然赐予
我。
6、举例说明“人类的认识史仿佛是纠错的历史”。
五、师生小结:
有句话说:“人类一思想,上帝就发笑”,人类在自然面前该如何施展自己的才能,表现自己的力量?当我们想砍伐参天大树时,果断的放下了屠刀;当我们
想品尝珍禽野味时,毅然的收起了猎枪;面对一片静谧的湖水,我们发出一声由
衷的赞叹;面对一座巍峨的高山,我们欣赏它的神秘和雄伟‥‥‥这才叫人类的力量——理性的力量。
六、谈谈收获:
通过今天的课堂你收获了:
敬畏自然
第三课时
课型:新授主备人:韩保志审核人:刘华组长签字:
班级:姓名:组别:时间:2013-3-26
学习目标:
1、揣摩关键语句,体味其深刻含义,培养语感
2、感悟作者观点,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
教学重点:
揣摩关键语句,体味其深刻含义,培养语感
教学难点:
感悟作者观点,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
学法指导: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复习回顾上节课学过的内容,品读课文,揣摩文中富含哲理和运用修辞的句子,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延伸拓展,沟通课堂内外。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再读课文,围绕文章的表达方式和论证方法进行探讨、交流:(小组黑板展示)
⑴、本文从表达方式看有哪些特点?(圈点具体的句子,在课本上标注出来。)
⑵、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推出的?
三、语言品味,互动探究:(各小组讨论、交流,口头展示)
1.本文语言充满哲理之美和思辨之美,找出你最欣赏的语句品味:(可以从句子的表达方法、修辞方法、内容、句式等方面品味。黑板展示)
例:
(1)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理解:比喻宇宙的一切,包括人类,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它们与我们是平等的生命。“弟兄”体现
了宇宙间的一切生命是紧密联系的,不可分割的。)
(2)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理解:
用了反问句。更有力地强调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是毫无理由、毫
无资格的。)
(3)
(4)
(5)
2、学生自读这些句子,也可以写在摘抄本子上,再次品味语言之美。
3、你们也想写出优美的句子吗?通过以下练习能提升驾驭语言的能力:
(1)、你觉得文中哪些词语很有特色,将它们抄写下来并写成一段话。
(2)、你觉得文中哪些句子很有特色,试仿写一个句子;
4、本文多处运用反问句。反问是一种用疑问句式来表达确定意思的修辞方法。用否定句来反问,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用肯定句来反问,表达的是否定的意思。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加重语言的力量,激发读者的感情,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例如“谁说宇宙是没有生命的”?这比用一般判断句“宇宙是有生命的”语气更强烈,意思更肯定。试从课文中找出几个反问句,并把它们变换成一般陈述句,然后比较一下,这两种句式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①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
改为一般陈述句:
分析其作用:
②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改为一般陈述句:
分析其作用:
③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不正是她生命力的体现吗?
改为一般陈述句:
分析其作用:
④你难道没有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吗?
改为一般陈述句:
分析其作用:
四、当堂训练:
1、散文的特点:
2、议论文的三要素:
议论文的论证方法
3、延伸拓展作业:
长期以来,人类就宣称自己是“万物之灵”,本文的作者却提出人类“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正像一株小草只是她的普通部分一样。”因此,我们应该平等的看待其他生命,去敬畏自然,爱护自然。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什么更深刻的认识呢?
以“人•自然•生命”为话题,写一段你的感想。
五、学习感悟:
通过今天的课堂活动,收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