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美术反思
1《剪纸贴花》教学反思
这一课属于“造型表现”。通过中年级学习喜闻乐见的形式:撕一撕,想一想,贴一贴,画一画,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在活动中让孩子们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培养他们的艺术感知能力、形象思维能力以及求异创新的思维和综合运用造型表现的能力。这样的活动对于四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是一种巧妙而又有效的综合能力训练。
我在设计教学时我注意以下两点:第一,营造轻松有趣的课堂气氛,学生在玩中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性学习、探索性学习、合作性学习,老师充当活动中的引导者、参与者,在创作中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第二,关注学生的思想情感,价值观,发挥美术的“语言”作用,激发用美术表现所见、所感、所想的兴趣,让学生在玩中不知不觉进入学习状态,激发了学生的习兴趣。
2创设愉悦的美术教学反思
这学期,由于工作需要我主要担任了四五年级的美术课。开始我踌躇满志,一心想尽自己的所能把绘画的技巧教给学生,让每个孩子都喜欢上我的美术课。因此每一节课我都精心准备、认真上。可一些学生好像在云里雾里课前简单复习内容,对于学生却好像又在上新课。长期以来,美术一直是一门不被学生、家长、老师重视的学科。而现行的教学改革又不可能立刻解决这种矛盾。那么,有什么方法能让学生在课堂短短的几十分钟的时间里掌握一节课的内容呢? 一次偶然给了我不小的启示。3 看新闻记大事教学反思
此课有一认知目标:及时了解国内外的重大新闻,知道身边发生了哪些事情,了解新闻知识。那美术课应花多少时间来让学生了解新闻知识,不知如何把握这个“度”,此一不知。
因为一堂美术课40分钟,既要解决 认知目标:及时了解国内外的重大新闻,知道身边发生了哪些事情,了解新闻知识。又要解决技能目标:会用美术形式形式表现新闻的主要场景及情况,当堂创作,时间很紧,加上当堂反馈学生掌握情况,还要兼顾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新闻时事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及口头表述的能力。就如一堂作文课,老师启发,构思,到表象出来,40分钟,很紧张。就我的理解美术课应以美术为主,唯恐非美术的东西太多,包括词语混杂进 4 《会动的玩具》教学反思
我刚宣布课题,学生们觉得完成的难度太大。针对他们产生的畏难情绪,我从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入手,与学生一起制定完成这些内容的计划,决定师生一起制作玩具,一起表演节目,学生听到老师要一起表演时显得特别兴奋。
课前,我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基本的工作由他们独立来完成,我协助他们解决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几乎所有学生的兴趣都被调动起来,各小组都准备好了材料。上课时,按照小组长的分工,组员们分别制作玩具的各部分,有的参照课本插图制作,有的根据手中的材料自......5《捏泥人》教学反思
本课是一堂让学生做做、玩玩的泥塑活动课,作为四年级的新课程,它主要所体现的教学理念有以下两点:
一、在轻松、活泼的学习情境中展开愉快的学习活动。
在整课中,教师一开始就以游戏的语气、闲散的神情,缓和听课时紧张的气氛,使学生一开始上课就显得比较轻松,然后教师再提出:“今天我们玩什么呢?”在不知不觉中,以“怎么玩”为主线展开学习活动。在活动中,学生可以单独玩儿,也可以随意组合;可以边自己做边欣赏其他同学的作品,也可以看老师给予的图片然后自己再做再加上自己的创作想象。整个学习氛围比较宽松、和谐,学生兴趣激昂。
二、激发学生玩的兴趣,玩出作品,玩出成就感,玩出自信。橡皮泥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一点都不陌生,如何在他们所熟 6
欣赏课《童心童趣》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改变了以往那种教师主动介绍,学生被动听的模式,进行了角色的转换。在引导阶段,首先让同学们交流了对风景的看法、认识,以及对书中画面的认识和体会,学生们的想像力和理解能力确实是很丰富的。例如分析《冬日婴戏图》这张画,他们在没有任何资料、任何参考建议的情况下,分析画面的人物、景色,从而引申到风景画的内涵。“儿童的世界 童心童趣”是四年级下学期的第一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由此让学生进入了一个新的了解、学习内涵的阶段。本节课的内容是宋代国画《冬日婴戏图》、清代年画《十不闲》、李可染的国画《杨柳青放风筝》以及外国几位名师描绘童心童趣的油画。这些画都是绘画朴实、接近生活的题材。我引导学生从平常的景......7 家乡美》一课属于美术课程四个学习领域中的“造型•表现”领域。“造型•表现”领域在本学段(5-6年级)是指选择适合于用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造型•表现”是美术学习的基础,这一学习领域的活动方式更强调自由表现,大胆创作.....这是一节具有乡土气息的美术绘画课,本课以学生熟悉家乡为素材,以旅游推介为主线,将课堂知识的学习与近距离接触家乡的审美体验及调查结合,将纯粹的美术知识和社会思考紧密结合,整个活动更加关注学生调查能力、过程参与、资源整合以及个性生成和建构,在活动中计划地制定..8、线条的魅力》教学反思
整堂课总体感觉不错,但缺少激情,话语没有抑扬顿挫的感觉,主要原因是本人的性格所致,对待任何事情是慢条斯理的,老老实实的去做。这样应有的热情被磨平了。也是我的致命弱点。我认识到一个施教者没有激昂的热情,如何感染学生?如何引起学生的共鸣?没有激情就引不起课堂的高潮,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我就在思考如何让课堂也能像音乐一样此起彼伏呢?
《线条的魅力》导入我本打算以细铁丝变出不同的形状,让学生通过观察来体会千变万化的线条风格,如粗细、长短、曲直的变化。但一时找不到适合的铁丝,我就让学生以已有的印象经验来回忆、感受不同形态的线条,并给不同的线条取名字。没有将线条视觉化,结果学生在理解上跟老师的引导上有些出入。比如线条有直线、波浪线、曲线、弧线、长城线等都能想到,但在线条长短、粗细变化上.....9、本课是以点、线以及色彩来表现抽象的主观情绪,贯穿整个小学美术教学,从一年级开始,就不等的安排了一些抽象画课程,如一年级的《画声音》,三年级的《点彩游戏》,但所占的比重都很小。怎样把抽象的东西能让学生大致了解,是这节课的重点,而又能运用点、线、面以及色彩来把抽象的情绪表现出来又是这节课的难点。
我觉得我的这节课上得比较简单,效果还是不错的:
首先,简单不代表敷衍,简单是在目标和重难点的基础上,在一切复杂的元素中提炼出来的。
10、
第二篇:美术听课反思
听课体会
这学期,我听了两位本组教师的研究课,通过听两位教师的四次课,我觉得对自己也有不少的提高。
下面就我听课的体会谈谈个人的一些体会。
首先,是周老师的《捏泥巴》一课, 《捏泥巴》是人美版教材第三册的内容。涉及捏泥内容的课在教材一直从低年级贯穿至高年级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一个内容。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捏泥并不陌生,一年级就有捏橡皮泥的经验。但是,这次教师大胆使用了陶泥让学生体会完成作品,由于之前学生接触陶泥机会不多,所以在材质上还是有操控的难度的,例如泥的软硬的控制,粘接的方法。除了备课、准备课件以及作品展台还有上课的陶器照片。周老师在课前还为每个孩子准备好软硬适度、大小不同的泥团、泥浆以及制作工具--包括刷泥的小刷子。还让学生每个人穿上围裙戴上套袖,这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十分细致。虽然教师课前准备工作很繁琐,但是却为上好这节课做了提前的铺垫。
在第一堂课中教师就根据展示的图片讲解分析了陶泥作品的形状、功能。为之后学生自己制作作品进行了铺垫。由于第一堂课时学生作业呈现的不够有创意,有的学生是模仿老师的作品制作的。上课中有的环节处理不够深入,当学生试捏完作品时,教师让学生将遇到的问题说出来解决。当教师问完“你捏的时候遇到什么问题与他的问题不一样的”时,学生说了但是问题不太突出,对学生的提问教师要有进一步的提问和指导不能只是泛泛的了结。上完第一节课后,在校领导的组织下,我们音美组老师一起群策群力,评课、修改课。到第二堂课时教师对于这个环节有了较清晰的提问“你在制作上遇到哪些问题和大家说一说,你们有什么方法说一说”就有了具体指导,例如,怎么捏碗边将盘变成碗形, 怎么用泥浆粘接。因为之前一环节让学生去试着捏了泥球和捏泥条,教师也指导了,之后在展示欣赏的时候教师还摆出了自己制作的多种陶的作品,开拓了学生的创作视野。所以,在学生作业时作品呈现的形式多样化了。学生的作业也很有特色了。教师想的到位了,教的有指导性了,学生的作业就有了创新。
刘老师做的是《对印版画》。本教材是版画系列课中的一个环节,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范畴。教师在第一堂课时先给学生示范对印了蝴蝶,然后让学生试着印,提要求印个 “桃心”,让学生说印的问题,教师小结并指导印时的方法以及注意事项。让后通过欣赏,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对印版画,并完成作业。整个课堂流程看似连贯但是最后学生呈现的作业却不是很理想,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呢?在教师示范环节中,印小鸡图案时,水分多了,将小鸡的嘴印成了扁宽的,小鸡就变成了小鸭子。接着脚也印成了一片好像鸭蹼(水分没控制好)。我在想她会不会就改成鸭子了,但是往下看却不是。老师仍然执著地将“小鸭子”脚画成了小鸡的脚,把刚才那只胖脚加上了两个爪印更胖了。“小鸭”又勉强变回鸡了,但是看着嘴还是怪怪的。教师的应变能力也是教师的基本素养之一。在学生对印的时候,有的学生看到印的图案有不清楚的地方就拿毛笔蘸颜色直接在印好的那一侧涂抹,使得作品失去了对印的肌理效果。在欣赏的环节教师只重视了内容,没有在美术的欣赏角度启发学生欣赏的美,所以,学生不理解对印版画美在哪里,它与直接绘画的肌理效果区别在哪儿。于是就在印完但颜色不足的地方再添足颜色。使得作品失去了对印的趣味与效果。之后,在音美组老师一起群策群力,评课后。刘老师又继续做课,老师将课堂示范换成了线形桃心图,减低了难度。在示范时教师也有了改进, 不但投影让学生直观了解了加水和颜料的方法。还改变示范图,这一次她示范了一条鱼,第一张添画了水草,第二张添画了背景,变成了鱼缸里的鱼。在欣赏一个环节中,还出示了对边折法的对印等其他用纸法,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但是作业还是太局限了,只给学生准备了两张胶条相粘的A4纸,没有一个孩子用对角折的方法对印,这是一个遗憾。在颜色上也太少了只给了孩子三四种颜色, 孩子还不会自己调颜色,老师也没有教给过孩子,画出的作品美感不够。从作业呈现的色彩上可以看出来,这也是遗憾的地方。
但是,总的来说两节课教师们的提高和收获都很多,不光是做课的教师, 通过参加一起同头备课、评课,群策群力。集大家的智慧与一身做出一堂课就会有不少提高。
第三篇:美术教学反思
我的美术教学小结
河田中学
佘胜强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美育在培养全方面发展的素质人才的作用越发显得重要。它可以教育学生树立审美观念,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学生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美育的基本特征是具有示之以形的形象性,动之以情的情感性和
寓教于乐的愉悦性,它的这一特性是其它教育所不能取代的。美术是一门特别的学科,它能让学生学到绘画与制作的本领;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发挥学生在各个方面的才华;能使学生感受美;能使学生热爱学习。如今的美术课不再是以前那样,教师在上面画,学生在下面画;素质教育已进入美术教学,在课堂中以发展学生为本,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作业过程中,更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究,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美术课堂就好像一个乐园,让学生乐在其中。
在教学过程中,经常有老师对我说:“你们美术课老师轻松、好玩,没压力,课也最好上,不用从头讲到尾,学生又喜欢上美术课。”我只好一笑,可心里想,要是真的好玩又能让每一节美术课轻松愉快就好罗,那这个美术老师的造诣可不一般了。一年半的美术教学实践证明,美术课要想上好,还真不是那么容易,课前的精心准备,课堂的情景创设、环节安排、个性辅导、多样评价以及课后的反思,等等一样都不可少,都需要美术老师下工夫来思考、推敲。除非你没有责任心。
每次课后我都在思考:什么样的美术课称得上好?怎样上好美术课呢?在思考的同时,我主动在远程教育里找答案,看有经验的教师上课,学习他们的实践经验。自己也在一次次实践的检验中寻找答案。为此,通过平时教学工作以及课外的学习探索、实践与反思,我认为想上好美术课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美术课前的准备
美术课的准备绝不仅仅是教具的准备,它要有更广泛的内容。比如在《节日的装饰》这一课里,教具是制作好的各种各样的手工装饰品,为了让课堂更有氛围,我试着准备了一些《快乐的节日》等一些有节日气愤的歌曲,这些歌曲在课堂气氛的烘托上起了很大的作用。阿除了有形的课堂资源的准备之外,更要准备的是老师多方面的知识、深厚的文化底蕴。这得靠老师长期的积累。
二、美术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重点,很多问题都值得深入探讨。这里我想谈我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和引导儿童自由创作可能会出现的无序性的矛盾。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是上好课的保证,这是大多数教师认可的原则。但有些类型的美术课往往不需要孩子规规矩矩端端正正地作业,比如一些手工课,需要几个儿童合作完成,小朋友凑在一起难免会各抒己见,不会像成人那样有克制力,这样势必造成纪律不好。还有一些绘画课为了更好地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加入了游戏、舞蹈等活泼的形式,课堂也会显得杂乱,问题是这样形式上的“乱”并非无效。国外的老师在上美术课不需要孩子坐得端端正正,他们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创作,可以画在桌子上,可以“乱涂乱画”。德国纽伦堡丢勒中学的谢尔先生曾说,在丢勒中学,学生作画时可以戴耳机听音乐,边听自己喜欢的音乐边作画。我想这在国内肯定是禁止的。学校要求课堂必须有秩序,但一味的整齐往往会抹杀孩子的个性,限制孩子的创造性。怎样兼顾呢?那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上的收放自如,既不放纵,也不压制。例如:可以采用开放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投身于五彩缤纷、五光十色的校外生活,把公园、田野、村庄等作为学习美术的大课堂,在大自然中学美术,感受生活中的红、黄、蓝。如手工制作课不妨带领学生去放飞风筝,去迎风玩一玩小风车,用制作的彩练、挂饰。窗花美化周围的环境;结合绘画课,可自办一个课堂小画展,组织学生参观发言,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学生生活相结合的能力。
三、美术作业的评价
有时候,大人在看孩子的画时,往往摇头说:“画的是什么呀,乱七八糟!”殊不知,儿童绘画贵在无序、天然童真,去雕饰的浪漫稚拙,而且个性鲜明,想象力丰富。有的孩子喜欢色彩,有的孩子画画喜欢用线条。还有的孩子只喜欢画抽象的形状。所以对于儿童画的批改、评价应该有多重的标准,要善于发现儿童画中闪光的东西。
课程标准是新的,儿童是新的,在教学中肯定会有更多的新问题新现象新思路值得我们去思考,这确实是十分有意思的事情。
所以我认为:在评价作业时,可以采用开放的评价标准。我认为“老师肯定——学生满足,树立自信心、自尊感——需要学习——再肯定、再满足——渴望学习更新的有难度的东西。”美术教学评价是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全面的美术教学评价不仅帮助教师掌握学生心智及创造力的成长情况,及时给予学生启发和帮助;而且使教师明确学生表现自我时的需要并给与激励和支持。
在教学评价时改变传统用“一个标准”去套学生画的内容、形式,作品评价不作硬性统一,因人而异,实行学生自评、互评,体现主体地位。教师点评时语言要幽默、精彩、风趣,让学生把你的点评听进心里去。在优秀作业上写心灵手巧”、“魔幻色彩”、“独具匠心”等给学生成功的喜悦;在表现一般的作业上写上“别泄气”、“慢慢来”、“相信下一张会很精彩”等激励性语言,相信学生的内在潜能,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开放的导向、激励、反馈、调节作用。
以上所述,为我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通过美术教学活动去唤醒他们对生活的感受,引导他们用基础的艺术形式去表现他们内心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达到认识、操作、情感、创造的整合的道路中,我还有很多的不足,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不断提高美术素质以外,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上好美术课。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绘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法,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绘画能力的同时,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消除学生心中的心理障碍,使学生感到学习没有负担,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
第四篇:美术教学反思
那千变万化的线
华福小学 刘师妤
开学第二个月三年级的美术教学进度到了我认为本学期蛮重要的地方,关于线的运用。第五课《线的表现力》学习用线条描绘事物,第六课《新发现》用线条描绘剖面练习,第七课《有趣的图形》学习用线条概括事物,第八课《线描外形》线条描绘外轮廓练习。
这四课紧连一起,让我十分有冲动整合成一个系列来上课。首先《线的表现力》有三个学习活动,我选择学习活动二“观察身边的容器,先画出器物外形,然后用线条对器物表面进行装饰。”和学习活动三“根据自己对周围任务发式的观察和想象,用线条画一两种美丽发式。”通过这两个学习活动让学生们掌握基础的线的运用,同时能够熟练运用线条描绘事物。
然后,我选择跳到第八课《线描外形》。这一课我会寻找部分简单易画的静物组合放在讲台上,让学生们进行简易的写生训练。同时通过本节课强化训练用线来描绘轮廓,当然轮廓画好是一方面,还需要发挥想象力用线去装饰这些静物。
接着,便是第六课《新发现》。这节课的视角很新奇,很多学生没有仔细的从侧面、剖面观察过事物。我会寻找许多侧面、剖面的图片来丰富学生的视野,当然内容不会仅仅是书上说的蔬菜或者水果。
最后,当学生们已经能够熟练运用线时,我才会进行第七课《有趣的图形》。在这节课中,让学生们能够畅快的用线来去表现他们想表现的任何事物。
调整教材上课顺序,是我对教材理解后结合我校自身情况进行的一种尝试。我希望通过这样的调整可以让学生们对教学内容更加记忆深刻,以及能够有效的运用前一节课所学内容来帮助本节课的绘画更丰富。
“如何上好一节美术课?”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而我走出的第一步就是前面所述的调整教材上课顺序。在后面的时间里,我需要走出的第二步便是如何将教材系统分类,把整学期的授课内容像连环画一样串联起来。我能想到的最好的办法便是遍故事,编一个小故事,创造一条贯穿全内容的故事线。通过这个故事可以让学生们很轻松的把所学的知识串联在一起,在绘画过程中能够想到用前面所学的技能、技法来表现突出本节课的内容。这样反复运用达到强化练习、巩固练习的作用。
我想我要顺利走出第二步,还要具备以下两点要求。一是专业技能素养的不断提高。二是需要我更加的吃透美术课程标准、更熟悉教材才能做到。所以革命尚未成功,我任需努力啊!
最后的最后,因为时间原因我还没有完成这四课的教学。不过就目前的教学反映来看,效果不错。加油~
2015年10月27日
第五篇:美术教学反思
美术课教学反思
吴虑
美术是一门特别的学科,它能让学生学到绘画与制作的本领;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发挥学生在各个方面的才华;能使学生感受美;能使学生热爱学习。如今的美术课不再是以前那样,教师在上面画,学生在下面画;素质教育已进入美术教学,在课堂中以发展学生为本,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作业过程中,更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究,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美术课堂就好像一个乐园,让学生乐在其中。
美术课要想上好,还真不是那么容易,课前的精心准备,课堂的情景创设、环节安排、个性辅导、多样评价以及课后的反思等等一样都不可少,都需要美术老师下工夫来思考、推敲。
一、美术课前的准备
美术课的准备绝不仅仅是教具的准备,它要有更广泛的内容。比如在《节日的装饰》这一课里,教具是制作好的各种各样的手工装饰品,为了让课堂更有氛围,我试着准备了一些《快乐的节日》等一些有节日气愤的歌曲,这些歌曲在课堂气氛的烘托上起了很大的作用。除了有形的课堂资源的准备之外,更要准备的是老师多方面的知识、深厚的文化底蕴。这得靠老师长期的积累。
二、美术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重点,很多问题都值得深入探讨。这里我想谈我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和引导儿童自由创作可能会出现的无序性的矛盾。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是上好课的保证,这是大多数教师认可的原则。但有些类型的美术课往往不需要孩子规规矩矩端端正正地作业,比如一些手工课,需要几个儿童合作完成,小朋友凑在一起难免会各抒己见,不会像成人那样有克制力,这样势必造成纪律不好。还有一些绘画课为了更好地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加入了游戏、舞蹈等活泼的形式,课堂也会显得杂乱,问题是这样形式上的“乱”并非无效。国外的老师在上美术课不需要孩子坐得端端正正,他们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创作,可以画在桌子上,可以“乱涂乱画”。德国纽伦堡丢勒中学的谢尔先生曾说,在丢勒中学,学生作画时可以戴耳机听音乐,边听自己喜欢的音乐边作画。我想这在国内肯定是禁止的。学校要求课堂必须有秩序,但一味的整齐往往会抹杀孩子的个性,限制孩子的创造性。怎样兼顾呢?那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上的收放自如,既不放纵,也不压制。例如:可以采用开放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投身于五彩缤纷、五光十色的校外生活,把公园、田野、村庄等作为学习美术的大课堂,在大自然中学美术,感受生活中的红、黄、蓝。如手工制作课不妨带领学生去放飞风筝,去迎风玩一玩小风车,用制作的彩练、挂饰。窗花美化周围的环境;结合绘画课,可自办一个课堂小画展,组织学生参观发言,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学生生活相结合的能力。
三、美术作业的评价
有时候,大人在看孩子的画时,往往摇头说:“画的是什么呀,乱七八糟!”殊不知,儿童绘画贵在无序、天然童真,去雕饰的浪漫稚拙,而且个性鲜明,想象力丰富。有的孩子喜欢色彩,有的孩子画画喜欢用线条。还有的孩子只喜欢画抽象的形状。所以对于儿童画的批改、评价应该有多重的标准,要善于发现儿童画中闪光的东西。
以上所述,为我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通过美术教学活动去唤醒他们对生活的感受,引导他们用基础的艺术形式去表现他们内心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达到认识、操作、情感、创造的整合的道路中,我还有很多的不足,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不断提高美术素质以外,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上好美术课。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绘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法,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构图能力和辨别、调色能力的同时,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消除学生心中的心理障碍,使学生感到学习没有负担,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