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选找课文中有特点的语言表达方式开展教学论文
在全国第八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中,我观摩了重庆市珊瑚实验小学郭蕾老师执教的《小兵张嘎》。可以说郭老师提供了一节有实效也很有创意的“选找课文中有特点的语言表达方式开展教学”的研究课,这正是我多年所思索与践行的。郭老师的教学至少在以下三个方面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启迪。
一、有课前谈话,精妙在为了导课
大型的教学观摩(评比)活动,为了体现公平公正,都会要求上课的选手在上课前不与学生见面;只安排在上课前预留十分钟,让执教的老师与到场上课的学生进行谈话交流。这样一来,处理这十分钟就成了例行公事。虽各有各的招式,但普遍的作用是为了缓和紧张气氛。有的播放当地的风光短片,有的进行一些视听反应考查;有的组织师生进行自我介绍;还有的是开展一些小游戏……
郭蕾老师的课前谈话却与众不同:①在介绍地方特色时,重点介绍地方方言,妙在组织师生相互猜听各自说的方言是什么意思,学习说对方的方言。这样的实践别具一格,迅速消除师生上台作课的紧张气氛;②播放电视剧《小兵张嘎》片尾曲片段,请学生在欣赏的同时,关注人物的神态和动作。这样的安排,也许也不值渲染;可是,当我们将这个课前的谈话安排与郭蕾老师执教这一课的教学目标相联系时,我们就不能不佩服这个利用的精妙。因为,郭蕾老师为这节课设计的教学目标主要就是“揣摩关键词句(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在塑造人物形象中的表达效果”,这也正是该篇课文表达方式的特点。郭老师是在充分地利用课前谈话,巧妙地与新授课衔接,也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能有效地突破教学重点架桥铺路。
二、有教学预设,巧妙在演绎何谓动态生成公开教学,增加一些艺术含量无可非议。于是,什么时间说什么话,什么情况做什么事,哪句话用什么语气,什么时候配上音乐,什么时候请学生回答等等,都自有预设;至于第一步讲解什么内容,第二步解决什么问题,更有教案可查。
郭老师要参加全国性的教学评比,那教学预设自然也是反复雕琢后的最佳设计。为了引导学生感悟文章在写“嘎子夺枪”时,主要通过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描写将这一件事件写得具体详细,郭老师的教学预设是:
预设1:(感悟动作、神态描写和侧面描写的表达效果——作者注)
引导学习、领会:“说时迟,那时快,嘎子见他要跑,急忙‘咣当’把门一关,鬼子军官身子才窜出半截,并夹住了后腿,一个嘴啃地,栽在台阶上……”
预设2:体会正面描写嘎子的语言
引导学习、感悟:嘎子推开门,只见两条黄色的影子正在院子里晃,再一看,可不是两个日本鬼子吗?前面那个挎把洋刀,背个图囊,还是个官儿呢。嘎子一惊,失声叫道:“哎呀,两个鬼……”“子”字还未出口,他急忙改口道:“奶奶!有两个太君进院啦!快预备饭啊!”只听屋里微微的一阵响,传来区队长装出的奶奶的声音:“嘎子,好好把太君往屋里请。”
无巧不成书,现场教学,当引导学生默读“杀敌夺枪”这个片段后——
师:读了‘杀敌夺枪’,嘎子给你什么印象?
生:机智勇敢!
师:从哪些方面写他的这个特点?
生:从语言上看出。读嘎子的语言(预设2那段话)……
这个局面的出现,显然打乱了预设;因为学生已经越过预设1,直接提出预设2的内容。
此时,郭老师没有一点慌乱,也没有强行引导学习预设1的意思;而是顺学而导学习、感悟学生找出的这段语言描写。
顺学而导,原本是一个很简单的教学思想,但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却不那么理想——因为这样打乱了老师的预设,也打乱了老师的阵脚。郭老师的顺学而导,也许是不经意的,但足以诠释动态生成的理念。
此外,郭老师顺着学习课文有特点的优秀片段描写,并加以实践运用的思路,在课堂上挤出宝贵的4分钟,让学生尝试小练笔的实践:
课件播放《小兵张嘎》影视片段(静音)。请学生根据嘎子的特点,用一个片段描写嘎子的动作、神态和语言。学生写片段,几个学生汇报后,再播放该片段的有声影像,让学生在比较中生成修改的意识。
这样的生成,将原先预设的“感受照应,升华人物形象,知道为什么详写”这个教学环节略去,凸显了郭老师在课堂生成方面的机智,也凸显对课文表达方式的揣摩。
三、有人文感悟,绝妙在引导学生学习运用有特点的表达方式
《小兵张嘎》入选到教科书,自然有爱国主义、英雄精神等人文教育的价值,可是我们也应当意识到,这样的价值吸收绝非只有学习课文这个渠道。比如课外阅读优秀读物、看电影电视等都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有效途径。试图利用课文教学进行强化思想教育不仅不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还影响了“工具性”的学习和实践。
郭蕾老师教学《小兵张嘎》可谓力挽狂澜。对人文性很强的课文,能迅速冲出人文感悟的包围,引领学生感悟并实践运用神态、动作、语言描写将主要内容写具体。①用较少的时间,充分地利用课前预习和课外阅读,让学生交流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了解学生对嘎子这个人物“机智勇敢”形象的感悟;②用较多的时间学习体会、积累运用“描写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的关键词句”,在这个过程中也同时渗透人文感悟。
这样的教学,人文感悟用时不多却恰到好处,与往常的以凸显“人文教育”为主的、课文内容分析式的教学相比,不亚于是一次选找教学内容上的重大革新。而利用更多的时间学习有特点的语文现象,引导学生感悟、积累、实践运用有特点的语言表达方式,不仅很好地实践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思想,也竖起了一面引领学生简单、扎实、有效地学习语文的旗帜。
其一,课文一定都有人文教育的因素,在小学阶段,将课文读通就是人文教育的最好方式,人文教育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渗透,讲求的是潜移默化、熏陶感染。
其二,人文性很强的课文,也是学习运用语言文字的例子,选找课文中有特点的语言(或表达方式)作为语文教学的突破口,有效地引领学生学习、积累、运用,同时加强语文实践,是我们提高语文课有效教学的首选策略。
第二篇:赤壁赋 一、教学目的: 1、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2、感悟语言
赤壁赋
一、教学目的:
1、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2、感悟语言运用的妙处。
3、熟读并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1、体会景、情、理三者内在的联系。
2、语言运用的妙处。
三、教学课时:三课时
四、对本单元的整体思考:
对于古代文学作品的学习,我认为既要考虑文学作品的本质特点,又要揣摩课文的个性 特征。文学即人学,是人的感情、思想与自然(绝非仅仅是自然景物)、社会和谐共处,相互激活,相互欣赏,相互提高的一种生活方式。因此,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必须要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结合创作时具体的时间、地点来进行。对于这篇课文而言,则还需把握作者从1080年初贬黄州到1082年秋游赤壁创作此赋期间情感思想起伏变化的心路历程,把课文当作这条线上的一个点来理解。再一个,就是这篇课文的重难点,从编排上看,这也是整个单元的教学重点,起到收束整个单元的作用。最后,古代文学作品一般都是适合朗读的,这篇课文要求全文背诵,积累是新教材、新大纲一个突出的重点,因此应该把朗读、背诵贯穿到教学过程之中完成,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
余秋雨先生有一篇散文叫《苏东坡突围》,这篇文章主要讲述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 黄州后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作者认为这段炼狱般的经历让苏轼真正走向了成熟,因此,在文末余秋雨写到:“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 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 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二)教师配乐朗诵全文,要求听准字音,听出节奏,听教师对文章感情变化的处理。
(三)学习第一段
1、全体朗读一遍。
2、划出写景的句子,两人讨论,形成一个整体画面。要求能按照由上到下、由远及近的顺序,将这个画面描述出来。可以打腹稿,也可以拟个简单的提纲,目的在于通过想象再现东 坡先生的此时此地此景。请一个同学描述。
3、小结第一段的景物特征:澄澈、幽美。
(四)学习第二段
1、抽读第二段,其他同学默读并正音。
2、如此幽美的自然环境中,作者的心情如何?请在此段找一个词概括。
3、作者写了饮酒放歌之乐后,接着写谁?箫声如何?请找四个词概括,并分别组词。
(哀怨、思慕、啜泣、倾诉)
4、歌是欢乐的,而箫声却如此悲愁。此处有一个问题,从行文看,“主乐客悲”是明显的,而正文前的提示却说作者“力求排遣苦闷”,这个矛盾应该怎样解决?请大家认真思考之后讨论,用简洁的语句表达出来。假如有难度,可结合提示中“作者运用主客问答这一赋的传 统手法”这一句话思考。最后,引导学生认识到客的苦闷就是苏子的苦闷,问答的过程其实
就是苏轼自身思考、排遣的过程。就在此处,作者的心情由乐转悲了。
5、其实,作者的心情变化不仅仅体现在本文中,而是贯穿在被贬到黄州后的所有作品中。我们来共同感受一下。投影两词:《卜算子》和《定**》。教师简述如下:第一首词作于公
元1080年初贬黄州之时。写出了苏轼经历人生重大打击后孤苦凄凉而又惊魂未定的感觉,与本文表达的感情是截然不同的。第二首词写于公元1082年三月,此时的苏轼已经能够坦然面对甚至享受人生的风雨了,最后一句最能概括全词“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而这些情感变化合在一起恰好说明了苏轼抒写的是自己的真性情,苏轼的人生是真实的人生。
(五)小结两段
(六)下面我们利用剩余的时间背诵一、二段
1、对于古文,我们一定要做到在熟读的基础上自然成诵。
2、组织朗读。
全体齐读两段,要求不错一字,读出感情。
3、组织背诵。
学生根据提示自背一遍,再齐背一遍。
总结背诵方法:重点词提示法;层理思路法;韵脚法;句式法;想象画面法等。
(八)小结本课。
这节课我们共同感受了苏轼初游赤壁的情怀,至于东坡先生为什么由乐转悲,又为什么总是能很快超脱,答案就在下节课,后两段苏轼对人生的诠释对我们会有更大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