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第一课 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1,什么是实际(客观实际)?
客观、实际或者客观实际都是同一个概念,它们的含义是一样的,即我们意识之外的实际情况。2,什么叫一切从实际出发?
就是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把客观实际作为出发点、立足点,作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依据。
一位呆秀才下乡,一条水沟挡住了去路。他取出书来,仔细翻看,却怎么也找不到如何过沟的答案。一位农夫告诉他,不用翻书,跳过去就行了。秀才听了他的话,双脚一蹬,往上一跳,竟落入水中。农夫说,不是那么跳法。说吧,单脚起跳,一跃而过。秀才看了埋怨道:“单脚起步为跃,双脚起步为跳,你说该跃,不该说跳。”看,他还咬文嚼字呢。听到秀才的话,我们觉得他迂腐了,拘泥于书本。从哲学上看,秀才犯的是教条主义错误。教条主义的出发点是书本上的语句和结论,领导人的讲话,上级的指示等等,不考虑实际情况,往往表现为不重视实际经验的重要性。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从实际出发的反面是从主观出发。
比如“量体裁衣”,就是从实际出发的例子。有些衣服别人穿起来非常漂亮,比较得体,看起来很美。但这件衣服不一定合适你,因为的身体的实际情况与她的身体情况可能不一样:身高、腰围、腿脚的长短、甚至屁股的大小都各不一样,如果把那件衣服穿在自己身上,可能让自己变得反而更丑更难堪。所以,我们说话做事一定要从实际出发,不然就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
我们有的同学听说机电专业好就业,于是就选择机电专业来读,结果由于自己的数理化知识太差,学不懂,听不懂,反而什么都没有学到;如果选择相对简单的营销专业、微机专业来学,可能收获会更大,自己学得更好一些。因为这些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不需要过去在初中阶段的知识作为铺垫,它与过去的知识联系不强,所以选择营销专业、微机专业相对而言学起来不难。而机电专业,如果你没有在初中学好数理化,那么这三年你无法真正掌握机电专业知识,基本上只能坐飞机。这说明我们做事情一定要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把自己的情况摸深摸透,然后作出适合自己情况的选择。
我们学院旅游班的女生有的读了一学期后,发现自己选错了专业,决定改读护理专业。我觉得这也是从实际出发的表现,我比较支持。因为旅游专业基本上是说起好听,真正你要在旅游行业找一个体面的工作很难很难,当导游很难,当宾馆总经理很难,而在宾馆酒店端盘子、打扫床铺根本不需要在学校学几年,浪费时间。你看宾馆酒店的服务员工有几个是旅游专业、饭店专业毕业的?所以重新作出符合自身情况和社会发展需求的选择,是明智的。古人说过,男人怕入错行,女人怕嫁错郎,说明选择很重要。
二、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这个道理并不难理解,我们举例来说:
[1]姚明如果身高只有一米六、七,甚至没有达到一米六、七,即使身高有二米几,但身体不匀称,运动动作不协调,呆头呆脑,像我们这种身体素质,要想成为一名出色的篮球运动员,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他身高二米二六,身体比较匀称,动作比较协调,这就是他选择成为篮球运动员的客观实际,或者说前提和基础。
[2]有一个例子,说有一个年轻人一心想当作家。为此,每天坚持写作,然后向出版社、杂志社投稿,但没有一篇文章发表,可是他并没有放弃,相信“有志者事竟成”、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相信坚持就一定能成功。结果到了29岁还是没有实现理想,后来别人看到他的字写的好,建议他向书法家方向努力,改练书法,果然进步很快,结果成为一名有名的硬笔书法家,他就是庞中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人生选择必须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作为决策的前提和基础,否则容易遭受挫折。
三、人生选择的多样性和可能性
(一)人生的选择具有多样性特点
同学进入中职学校,面临选择就读的专业问题,而且这个问题具有多种选择:读中专有旅游、机电、数控、电子、汽修、微机、营销等专业,就究竟选择哪种专业才适合你呢?这就需要好好思考,否则就会像不少同学一样,读了一段时间后申请换专业,这种情况很多。如果你在报名的时候就选择好,就不会有这种麻烦。那么怎样才能选择好适合自己的专业呢?首先要考虑你的兴趣爱好,然后要考虑你的知识基础,以及就业前景等等,缺一不可。
而同学们到了毕业时候,面临多种选择:
1,在职业上的多样选择有:[1]自主创业;[2]可以选择到公司、企业上班;[3]可以选择当兵,成为一名军人;[4]可以选择什么都不干,成天玩耍,只要你父母能够供得起你耍,没有人会反对。2,如果你选择就业,你在就业的地域上有多种选择:[1]在家乡就业;[2]在合肥就业;[3]在沿海一带就业;[4]直接回家在家里从事种植业。
3,如果选择当兵,也有多种选择:[1]当武警;[2]当野战兵;[3]海军;[4]空军。当然我们这些地方少有招海军,空军至少也要在重点高中学校招收,甚至直接招重点大学的本科生。
不过,在理论上,当兵确实面临多种选择。
另外,同学们在学校生活中,会遇到许多矛盾和问题,比如与其他同学或者社会上的人发生了矛盾纠纷,在解决这些矛盾纠纷的时候就面临多种选择:
[1]打架,通过打伤对方来化解自己心中的仇恨。这种方法不妥,代价太大。打架的成本实在是高,同学们应该算一算打架的成本。某学校有一名同学,他的同学向他借钱,由于他身上没有现金,于是把自己身上的银行卡拿给需要借钱的那个同学去取钱,并告诉了那个同学的密码,同学取了钱以后,把银行卡还了。过了几天,那个被借钱的同学发现自己的银行卡上少了三十元钱,于是找借钱的同学要求说清楚是不是多取了三十元钱,那个借钱的同学始终说一分钱也没有多取,于是两人发生矛盾纠纷,被借钱的同学找来社会上的朋友,用刀子捅了借钱的同学的屁股,结果闹出大事来了,医疗费近一万元,这个解决矛盾的成本太大。其实这个矛盾的解决有多种选择:
[1]告诉老师或者学校领导,以及保卫科干部,请帮忙解决,相信一定会轻易解决;
[2]大度一点,这三十元就算了,然后修改一下自己的银行卡的密码;
[3]问问自己的家长,看该怎么办,相信家长不会让自己的孩子找人捅屁股。
然而这个学生没有选择一种最好的方法去解决矛盾纠纷,结果酿成大祸,为了三十元赔了几千元(两人分担,和捅人那个分担医药费)。
人生选择离不开一定的客观条件,有时候选择余地很小。比如,在马克思的时代,一个国家叫爱尔兰,这个国家的很多农民由于国家遭受经济危机,他只能选择:或者吃马铃薯,或者被饿死,在这种选择中,他并不自由,可以说被客观条件逼到绝境了,没有什么可自由选择的。这与我们国家在大跃进一样,很多人因为没有吃的,要么饿死,要么当窃贼:饥寒起盗心嘛,为了活命,只有当做强盗,否则只有活活饿死。
(二)选择的可能性
人的命运不是注定的,死生有命,富贵在天的思想是听天由命,如果有这种想法那是十分有害的。人不应该相信命中注定的说法,要敢于破除迷信,敢于挑战,因为人生的选择具有可能性:在现实面前,如果选择奋进,你的未来可能会一片光明;如果选择投降,听命于,一切都听天由命,当一个懒人,毫不进取,那这辈子就完了。所以根据人生的不确定性,人生的可能性原理,选择奋斗,选择抗争,才有美好的明天。
跳高冠军侯斌,就是在关键时候不向困难和挫折妥协的榜样,否则只有一辈子哀声叹气,抱怨命运的不公,然而他在失去了左腿后,选择当一名残疾运动员的人生路,于是坚持每天练习,一直持续了十几年,终于功成名就,囊括了所有国际残疾人体育大赛的冠军。
四、从实际出发,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
鲁迅是学医的,后来他发现自己对文学更感兴趣,而且更有热情,文学基础又不错,考虑到医生只能医为数不多的人,而从事文学可以唤醒国人革命。
我们有的同学本来学的是机电专业,后来到商场从事商品营销去了,因为他家里是开商场的,毕业了正好需要人手。这种选择也是符合本人实际的,是比较好的选择。
要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除了要了解自己的各方面情况如:知识、技能、身高、相貌、性格、兴趣等等外,还需要除了解社会发展的实际,了解社会的需求,了解社会最需要什么人才,最需要什么岗位,这样才能使自己的主观愿望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毛泽东之所以从师范学校毕业后没有选择当老师,而是选择当职业革命家,选择革命为自己的终身追求的事业,也就是改造中国社会作为自己的责任,这符合当时中国社会的需要:中国贫穷落后,遭受帝国主义侵略,遭受三座大山的压迫,因此他的人生选择是一种极其崇高的选择。
哲学与人生 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作业 附答案
一、填空
1,选择就是给自己(),选择就是给自己寻找前进的方向,选择就是把握自己的生命,选择就是为自己的生命重新注入激情。
2,人生选择,必须坚持一切从()出发这一原则。
3,()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4,人生的客观实际包括人生具体的客观的社会历史条件,个人的()。5,物质世界的()性和()性为人生选择提供了多种可能性的基础。二,判断题
1,选择正确的道路,永远比跑得快重要
2,人有选择的自由,但是没有不选择的自由,人生处处有选择。3,人与人之间盲目的攀比就是不顾自身条件的表现。三,选择题
1.宋代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一诗中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它体现了()A.人是无法真正认识事物的B.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幻的 C.人的主观认识是受到客观条件限制的 D.客观条件不能限制主观认识
2.“实事求是”这句成语中的“是”指()。A.客观实际 B.客观规律 C.主观愿望D.正确观点 3.下列哪一项内容属于个人自身实际中的主观条件()。A.自己的体质 B.自己的学业基础 C.自己的家庭情况 D.自身的性格
4.下列哪个成语可以正确体现从客观实际出发进行人生选择()。A.量力而行B.自知之明C.不自量力D.妄自菲薄 四,材料分析题 王强的父亲是个足球迷,一心想把儿子培养成未来的足球明星,为此,他把儿子送进一家有名的足球学校。经过几年的刻苦训练,王强的球踢得有模有样了,但在一场校内的训练比赛中,他不幸被同伴踢伤,伤势非常严重。
医生告诉他的父母:别再让孩子踢球了,他的身体条件已经不再适应大运动量的体育活动,再练会对孩子的身体造成难以估量的伤害。王强的母亲想让孩子退出足校,但父亲认为,很多足球明星都曾受过重伤,不是有人靠顽强的意志恢复了身体,又重返赛场吗?于是,父亲决定让王强休养一段时间再回学校踢球。
不幸的是,王强在比赛中又一次受伤,伤的是同一部位。这一次,王强再也没能站起来„„
试问:这个事例给我们哪些哲学道理? 作业参考答案:
一、填空:
1,定位;2,客观实际;3,客观实际;4,主客观条件;5,统一、多样
二、判断
1.正确;2.正确;3.正确。
三、材料分析题
1.把客观实际作为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做到主观符合客观。2.从实际出发,就要探寻和把握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做到实事求是。
3.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做好各项工作和处理好人生问题的基本要求。四,选择题:答案CBDA
第二篇:第一课 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教学目标】
1.认知:使学生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理解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是进行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的前提。
2.情感态度观念:培养学生正视现实,自强不息,尊重规律,脚踏实地的人生态度与观念。3.运用:培养学生运用本课知识把握客观规律,判明客观实际,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人生选择的基本能力。【教学重点】
1.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和方法。2.正确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教学难点】
1.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2.人生发展的现实性与可能性。【教学方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安排】2学时。【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选择正确的道路,永远比跑得快更重要。选择就是给自己定位,选择就是给自己寻找前进的方向,选择就是把握自己的生命,选择就是为自己的生命重新注入激情。
人生如同在池塘里钓鱼,选对池塘才能钓大鱼,在错误的地方垂钓,肯定钓不到想要的鱼。
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萨特说过一句富于哲理的话:人有选择的自由,但是没有不选择的自由。这位大师的话道出了这样一个真理:人生处处有选择。
选择是什么?选择就是给自己定位,选择就是给自己寻找前进的方向,选择就是把握自己的命运,选择就是为自己的生命重新注入激情,因而,选择就是人生的第一推动力。只有选择,人生才有主题;只有选择,人生的坎坷才会被踏平;只有选择,人生才能冲破世俗的藩篱;只有选择,人生才能演奏出生命的华彩乐章。通过短文让学生了解人生必须要选择,并思考选择的依据是什么!
运用教材第2页中“小赵从事农机维修成功”的事例,让学生讨论分析,导入本课的学习,引入客观实际的教学内容。
新课讲授>
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公元前638年11月初一,宋楚两军在泓水(今河南柘城北)相遇。宋军的数量小于楚军,处于劣势。但是宋军占据了河边的有利地形,在楚人还没渡完河的时候,宋军已经列阵完毕。公子目夷建议说:“彼众我寡,我军获胜的希望不大,不如趁现在楚军还没有完全渡过泓水,我们发动截击,完全有把握扭转劣势。”宋襄公不听,他认为截击正在渡河的对手是不道德的,于是就约束全军不得出击。待楚军渡过泓水、正在慌忙列阵的时候,公子目夷又建议道:“我们趁敌人还没有列阵完毕,掩杀过去,还有希望获胜。”宋襄公又拒绝说:“要等敌人列阵完毕,我军才能出战。”
很快,楚军排列完毕,严阵以待,宋襄公这时候才下令对楚军发动全线进攻。他自己亲自驾着兵车,车上飘扬着“尊王攘夷”的大旗,杀向楚国的中军。一场大战下来,宋军惨败,宋襄公精锐的中军全军覆没。宋襄公本人也在乱军中被砍伤了屁股,亏得公子目夷和公孙固等人拼死搭救才逃回商丘。
宋国在泓水之战中损失惨重,国势从此一蹶不振。就连齐孝公也趁火打劫,借口宋国没有参加由陈国发起的颂扬齐桓公的盟会,起兵伐宋。宋国开始沦为大国的附庸,在楚国、晋国等大国之间艰难摇摆以求生存。
宋襄公的霸国梦自此彻底终结了。而他本人也因这次战争的伤势而去世了。通过这个故事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宋襄公会失败?引导学生得出客观实际的含义,以及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重要性。通过引导得出下列三个结论。
1.把客观实际作为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做到主观符合客观。2.从实际出发,就要探寻和把握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做到实事求是。
运用教材第3页中“张仲景诊病”一例,强调客观事物具有内在规律性。运用教材第4页中“存奶请客”一例,强调违反客观规律的后果。3.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做好各项工作和处理好人生问题的基本要求。
二、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一只秃鹰飞过王宫,看见王宫中的一只黄莺十分受到国王的宠爱,于是就问黄莺:“你是怎么得到国王宠爱的?”
黄莺回答说:“我到王宫后,唱歌十分动听,国王非常喜欢听我唱歌,就经常拿珍珠来打扮我。”
秃鹰听了,心中很是羡慕,它想:“我也应该学学黄莺,这样说不定国王也会喜欢上我的。”于是它就飞到国王睡觉的地方,开始叫起来。正好国王在睡觉,听了秃鹰的叫声,感到十分恐怖。就叫属下去看看是怎么回事。属下禀报说是秃鹰在叫。国王感到十分愤怒,就吩咐手下去把秃鹰抓来,并命令拔光秃鹰的羽毛。
秃鹰浑身疼痛、满是伤痕地回到鸟群中,它恼羞成怒,到处对别的鸟儿说:“这都是黄莺害的,我一定要报仇!”
通过这个故事,要求学生思考秃鹰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再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得出以下结论。
1.正确进行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也要从客观实际出发。2.人生实际既包括对象的实际,也包括人自身条件的实际。
.人生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实际。
一位先哲询问古罗马的两面门神:“请问尊神,你为什么一个头长着两副面孔?”“为的是一面察看过去,记取历史的教训;一面展望未来,给人们以美好的憧憬。”门神说。“可是,您为什么不注视最有意义的现在呢?”先哲问道。“现在„„”门神哑然了。
“要知道,”先哲说道:“过去是现在的逝去,明天是今天的继续。您既然无视现在,对那逝去者即使了如指掌,对未来者纵然明察秋毫,又意义何在?” “呜呜„„”门神听到此,忍不住抽泣起来。
原来,正是由于先哲所指出的原因,它没有看守住罗马的城池,被敌人攻陷了,于是,人们遗弃了它„„
以此故事,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过去、现在和未来。
三、人生选择的多样性和可能性
近代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和科学家莱布尼兹有一天同国王谈论哲学。莱布尼兹说世界上没有两个彼此完全相同的东西。国王不信,马上命人在花园里找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结果总是被莱布尼兹挑出它们之间的差别。其实何止是树叶,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不会是完全相同的,即使是孪生兄弟,也有差异。有一位作家说过:“世上没有两粒相同的沙子,没有两只相同的苍蝇,没有两双相同的手掌,没有两个相同的鼻子。”这个作家这样说是有道理的,世界上的事物和现象,形形色色、千差万别、千姿百态。莱布尼兹对国王说世界上没有两个彼此完全相同的东西后,他又继续说世界上没有两个彼此完全不同的东西。国王又不信,马上命人在花园里找两片完全不同的树叶。结果总被莱布尼兹指出它们之间相同的地方。这个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世界上的事物和现象居然千差万别,但又具有物质统一性。
以此故事引导学生认识物质世界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的概念。1.物质世界的统一性与多样性为人生选择提供了多种可能性。使用教材中的“名人名言”引导学生理解人生发展的现实性与可能性。
2.人生发展的现实性与可能性。使用教材第9页中“残奥冠军侯斌”一例,引导学生思考。总结出总有一条适合你的人生路。3.总有一条适合你的人生路。
四、从实际出发,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
23岁的文花枝,是湖南省湘潭市新天地旅行社的一名导游员。文花枝出生在韶山市大坪乡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家境贫寒,为供弟妹读书,她做出了不少牺牲。2000年,成绩优秀的花枝中专毕业后,在浙江的一家酒店找到了一份工作,打工3年里,花枝没回家过过年,她把省下的钱,全部寄给了家里。平时出游在外,文花枝考虑最多的总是游客。她说:“作为导游,得为游客着想!”一次,一位游客发现文花枝在解说时直冒冷汗,问她是不是身体不舒服,她说没事儿。游客很心疼,要她坐下来休息一下,但她硬是坚持带游客将所有的景点参观完后,才瘫坐在车里。
2005年8月28日,22岁的文花枝率团旅游途中遭遇交通事故,在自己左腿严重骨折的情况下,她对前来施救的救援人员说:“我是导游,请先救游客。”直到最后一名游客被送上救护车,文花枝才同意接受施救。因错过了最佳救治时机,文花枝最终左腿高位截肢。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文花枝做出了这样的选择?什么样的人生能实现自我的价值?从而得出下列的几个要点。
1.做力所能及的选择,使自己的选择符合自己的主观条件。2.适应时代潮流,使自己的选择适应社会环境和时代的需要。3.抓住选择的机遇,主动选择,把握自己的命运。
组织学生进行选择实践与评价:要求学生写出希望自己将来第一份工作应该具备的五个条件,并排列顺序。然后对这些条件进行逐项删除并排序。最后剩下的一个条件,往往是学生心目中最重要的,也是真正需要的条件。最后对这个条件进行分析,判断其是否符合客观实际。
引导学生完整理解“客观实际”的概念。体会从实践到认识的第一次飞跃。<板书小结>
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1.把客观实际作为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做到主观符合客观。2.从实际出发,就要探寻和把握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做到实事求是。3.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做好各项工作和处理好人生问题的基本要求。
二、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1.正确进行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也要从客观实际出发。2.人生实际既包括对象的实际,也包括人自身条件的实际。3.人生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实际。
三、人生选择的多样性和可能性
1.物质世界的统一性与多样性为人生选择提供了多种可能性。2.人生发展的现实性与可能性。3.总有一条适合你的人生路。
四、从实际出发,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
1.做力所能及的选择,使自己的选择符合自己的主观条件。2.适应时代潮流,使自己的选择适应社会环境和时代的需要。3.抓住选择的机遇,主动选择,把握自己的命运。<随堂练习>
1.宋代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一诗中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它体现了()。
A.人是无法真正认识事物的 B.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幻的
C.人的主观认识是受到客观条件限制的D.客观条件不能限制主观认识
2.“实事求是”这句成语中的“是”字是指()。A.客观实际
B.客观规律 C.主观愿望
D.正确观点
3.下列哪一项内容属于个人自身实际中的主观条件()。A.自己的体质
B.自己的学业基础 C.自己的家庭情况
D.自身的性格
4.下列哪个成语可以正确体现从客观实际出发进行人生选择()。A.量力而行
B.自知之明 C.不自量力
D.妄自菲薄
5.以爱因斯坦的观点看来:支配着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是()。A.物质
B.意识 C.社会
D.精神
答案:1.C
2.B 3.D 4.A 5.C <课后作业>
1.教材体验与探究:第1题,第2题。
2.我们国家有很多成语,请同学们查一查以下一些成语的意思和出处:自知之明、不自量力、量力而行、妄自菲薄。
请列举说明这几个成语的出处和意思,指出这几个成语的异同,并谈谈这几个成语与从客观实际出发的哲学观点的关系。
主观与客观的区别
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
例如你面前有张桌子。为什么你认为那是张桌子呢?因为它本来就是桌子。它是客观存在的。
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意识,意识决定物质。
还是这个例子,你面前有张桌子。为什么会存在这张桌子呢?因为你认为它存在。你闭上眼睛它就不存在了。
主观唯心主义:世界的本质是意识,是我的意识。我是世界的本质。世界在我心中。代表人物有中国的王守仁,他提出“心外无物”,认为世界不过是他心中的一个假象。
客观唯心主义:世界的本质是意识,是神的意识。世界在神的操纵之下,一切按照神的旨意发展。代表任务有马克斯的老师黑格尔。黑格尔认为宇宙深处有一种神秘的力量——“绝对精神”,它支配着世界万物的发展变化。
简单一点就是
客观:就是指自然界,大自然存在的物质。实际存在的。绝对的。具体的物质。
主观:就是指你的思维。抽象的东西。
坚持从实际出发,反对主观主义
从实际出发的反面,是从主观出发.在实际工作中主观主义有两种表现:一是教条主义,本本主义;一是经验主义.前者从书本上的个别词句和结论出发,照搬照抄,到处乱套;后者从狭隘局部经验出发,把感性经验当成普遍真理,满足于一孔之见.二者的共同点就是主观认识脱离当时当地的客观实际。
给同学们讲两个小故事: 一个故事载于清朝方飞鸿的《广谈助》一书.说的是东家的岳母死了,全家准备前去祭奠,出行之前请私塾先生撰写一篇祭文.私塾先生糊里糊涂,按照古书抄了一篇祭奠岳父的文章,交给了东家,东家人看出祭文的错误,责怪私塾先生,但这位私塾先生固执地说:“古书上写的都是刊定过的,怎么会错呢 只怕是他家里的人死错了吧!” 另一个故事是初中语文课本上的,名叫《智子疑邻》: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他儿子很聪明,而怀疑是邻居家老人的偷的.这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提问:前一个故事说明什么 后一个故事说明什么 两个故事有什么共同点
前一个故事中的私塾先生犯了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的错误;后一个故事智子疑邻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 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两个故事所犯错误的共同点,就是主观不符合客观,都属于主观主义的错误.。
第三篇:20160315001107_《哲学与人生》中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教案
第一课 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教学目标】
1.认知: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理解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是进行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的前提。
2.情感态度观念:正视现实,自强不息,尊重规律,脚踏实地的人生态度与观念。
3.运用:运用本课知识把握客观规律,判明客观实际,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人生选择的基本能力。
【教学重点】
1.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和方法。
2.正确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
【教学难点】
1.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2.人生发展的现实性与可能性。
【教学方法】
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教学。
【课时安排】
2学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选择正确的道路,永远比跑得快更重要。选择就是给自己定位,选择就是给自己寻找前进的方向,选择就是把握自己的生命,选择就是为自己的生命重新注入激情。
哲学家萨特说过一句富于哲理的话:人有选择的自由,但是没有不选择的自由。这位大师的话道出了这样一个真理:人生处处有选择。
选择是什么?选择就是给自己定位,选择就是给自己寻找前进的方向,选择就是把握自己的命运,选择就是为自己的生命重新注入激情,因而,选择就是人生的第一推动力。
只有选择,人生才有主题;只有选择,人生的坎坷才会被踏平;只有选择,人生才能冲破世俗的藩篱;只有选择,人生才能演奏出生命的华彩乐章。
通过短文让学生了解人生必须要选择,并思考选择的依据是什么!
运用教材第2页中“小赵从事农机维修成功”的事例,让学生讨论分析,导入本课的学习,引入客观实际的教学内容。
<新课讲授>
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王强的父亲是个足球迷,一心想把儿子培养成未来的足球明星,为此,他把儿子送进一家有名的足球学校。经过几年的刻苦训练,王强的球踢得有模有样了,但在一场校内的训练比赛中,他不幸被同伴踢伤,伤势非常严重。
医生告诉他的父母:别再让孩子踢球了,他的身体条件已经不再适应大运动量的体育活动,再练会对孩子的身体造成难以估量的伤害。王强的母亲想让孩子退出足校,但父亲认为,很多足球明星都曾受过重伤,不是有人靠顽强的意志恢复了身体,又重返赛场吗?于是,父亲决定让王强休养一段时间再回学校踢球。
不幸的是,王强在比赛中又一次受伤,伤的是同一部位。这一次,王强再也没能站起来„„
通过这个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件事情要想达到预期的目的,首先要具备什么条件?引导学生得出客观实际的含义,以及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重要性。通过引导得出下列三个结论。
1.把客观实际作为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做到主观符合客观。
2.从实际出发,就要探寻和把握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做到实事求是。
运用教材第3页中“张仲景诊病”一例,强调客观事物具有内在规律性。
运用教材第4页中“存奶请客”一例,强调违反客观规律的后果。
3.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做好各项工作和处理好人生问题的基本要求。
二、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一只秃鹰飞过王宫,看见王宫中的一只黄莺十分受到国王的宠爱,于是就问黄莺:“你是怎么得到国王宠爱的?”
黄莺回答说:“我到王宫后,唱歌十分动听,国王非常喜欢听我唱歌,就经常拿珍珠来打扮我。”
秃鹰听了,心中很是羡慕,它想:“我也应该学学黄莺,这样说不定国王也会喜欢上我的。”于是它就飞到国王睡觉的地方,开始叫起来。正好国王在睡觉,听了秃鹰的叫声,感到十分恐怖。就叫属下去看看是怎么回事。属下禀报说是秃鹰在叫。国王感到十分愤怒,就吩咐手下去把秃鹰抓来,并命令拔光秃鹰的羽毛。
秃鹰浑身疼痛、满是伤痕地回到鸟群中,它恼羞成怒,到处对别的鸟儿说:“这都是黄莺害的,我一定要报仇!”
通过这个故事,要求学生思考秃鹰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再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得出以下结论。
1.正确进行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也要从客观实际出发。
2.人生实际既包括对象的实际,也包括人自身条件的实际。
3.人生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实际。
一位先哲询问古罗马的两面门神:“请问尊神,你为什么一个头长着两副面孔?”“为的是一面察看过去,记取历史的教训;一面展望未来,给人们以美好的憧憬。”门神说。
“可是,您为什么不注视最有意义的现在呢?”先哲问道。
“现在„„”门神哑然了。
“要知道,”先哲说道:“过去是现在的逝去,明天是今天的继续。您既然无视现在,对那逝去者即使了如指掌,对未来者纵然明察秋毫,又意义何在?”
“呜呜„„”门神听到此,忍不住抽泣起来。
原来,正是由于先哲所指出的原因,它没有看守住罗马的城池,被敌人攻陷了,于是,人们遗弃了它„„
以此故事,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过去、现在和未来。
三、人生选择的多样性和可能性
近代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和科学家莱布尼兹有一天同国王谈论哲学。莱布尼兹说世界上没有两个彼此完全相同的东西。国王不信,马上命人在花园里找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结果总是被莱布尼兹挑出它们之间的差别。其实何止是树叶,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不会是完全相同的,即使是孪生兄弟,也有差异。有一位作家说过:“世上没有两粒相同的沙子,没有两只相同的苍蝇,没有两双相同的手掌,没有两个相同的鼻子。”这个作家这样说是有道理的,世界上的事物和现象,形形色色、千差万别、千姿百态。莱布尼兹对国王说世界上没有两个彼此完全相同的东西后,他又继续说世界上没有两个彼此完全不同的东西。国王又不信,马上命人在花园里找两片完全不同的树叶。结果总被莱布尼兹指出它们之间相同的地方。这个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世界上的事物和现象居然千差万别,但又具有物质统一性。
以此故事引导学生认识物质世界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的概念。
1.物质世界的统一性与多样性为人生选择提供了多种可能性。
使用教材中的“名人名言”引导学生理解人生发展的现实性与可能性。
2.人生发展的现实性与可能性。使用教材第9页中“残奥冠军侯斌”一例,引导学生思考。总结出总有一条适合你的人生路。
3.总有一条适合你的人生路。
四、从实际出发,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
23岁的文花枝,是湖南省湘潭市新天地旅行社的一名导游员。文花枝出生在韶山市大坪乡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家境贫寒,为供弟妹读书,她做出了不少牺牲。2000年,成绩优秀的花枝中专毕业后,在浙江的一家酒店找到了一份工作,打工3年里,花枝没回家过过年,她把省下的钱,全部寄给了家里。平时出游在外,文花枝考虑最多的总是游客。她说:“作为导游,得为游客着想!”一次,一位游客发现文花枝在解说时直冒冷汗,问她是不是身体不舒服,她说没事儿。游客很心疼,要她坐下来休息一下,但她硬是坚持带游客将所有的景点参观完后,才瘫坐在车里。
2005年8月28日,22岁的文花枝率团旅游途中遭遇交通事故,在自己左腿严重骨折的情况下,她对前来施救的救援人员说:“我是导游,请先救游客。”直到最后一名游客被送上救护车,文花枝才同意接受施救。因错过了最佳救治时机,文花枝最终左腿高位截肢。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文花枝做出了这样的选择?什么样的人生能实现自我的价值?从而得出下列的几个要点。
1.做力所能及的选择,使自己的选择符合自己的主观条件。
2.适应时代潮流,使自己的选择适应社会环境和时代的需要。
3.抓住选择的机遇,主动选择,把握自己的命运。
引导学生完整理解“客观实际”的概念。体会从实践到认识的第一次飞跃。
<板书小结>
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1.把客观实际作为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做到主观符合客观。
2.从实际出发,就要探寻和把握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做到实事求是。
3.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做好各项工作和处理好人生问题的基本要求。
二、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1.正确进行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也要从客观实际出发。
2.人生实际既包括对象的实际,也包括人自身条件的实际。
3.人生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实际。
三、人生选择的多样性和可能性
1.物质世界的统一性与多样性为人生选择提供了多种可能性。
2.人生发展的现实性与可能性。
3.总有一条适合你的人生路。
四、从实际出发,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
1.做力所能及的选择,使自己的选择符合自己的主观条件。
2.适应时代潮流,使自己的选择适应社会环境和时代的需要。
3.抓住选择的机遇,主动选择,把握自己的命运。
<随堂练习>
1.宋代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一诗中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它体现了()。
A.人是无法真正认识事物的 B.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幻的
C.人的主观认识是受到客观条件限制的 D.客观条件不能限制主观认识
2.“实事求是”这句成语中的“是”指()。
A.客观实际
B.客观规律
C.主观愿望
D.正确观点
3.下列哪一项内容属于个人自身实际中的主观条件()。
A.自己的体质
B.自己的学业基础
C.自己的家庭情况
D.自身的性格
4.下列哪个成语可以正确体现从客观实际出发进行人生选择()。
A.量力而行
B.自知之明
C.不自量力
D.妄自菲薄
答案:1.C 2.B 3.D 4.A
<课后作业>
1.教材体验与探究:第1题,第2题。
2.请同学们查一查以下成语的意思和出处,指出这几个成语的异同,并谈谈这几个成语与从客观实际出发的哲学观点的关系。
自知之明、不自量力、量力而行、妄自菲薄。
第四篇: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教学案例
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教学案例
塔城地区乌苏职业技术学校 沈婕
教 材:哲学与人生中的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教学要点: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理解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是进行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的前提。
作 用:本案例能够引起同学们的共鸣,让同学们意外的发现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哪怕是对陌生人。进而联系身边的人,让同学们列举其重要意义。因此可以趁热打铁,让同学们掌握人际交往的原则和方法。
案 例:
案例1.王强的父亲是个足球迷,一心想把儿子培养成未来的足球明星,为此,他把儿子送进一家有名的足球学校。经过几年的刻苦训练,王强的球踢得有模有样了,但在一场校内的训练比赛中,他不幸被同伴踢伤,伤势非常严重。医生告诉他的父母:别再让孩子踢球了,他的身体条件已经不再适应大运动量的体育活动,再练会对孩子的身体造成难以估量的伤害。王强的母亲想让孩子退出足校,但父亲认为,很多足球明星都曾受过重伤,不是有人靠顽强的意志恢复了身体,又重返赛场吗?于是,父亲决定让王强休养一段时间再回学校踢球。不幸的是,王强在比赛中又一次受伤,伤的是同一部位。这一次,王强再也没能站起来…….案例2.一只秃鹰飞过王宫,看见王宫中的一只黄莺十分受到国王的宠爱,于是就问黄莺:“你是怎么得到国王宠爱的?”
黄莺回答说:“我到王宫后,唱歌十分动听,国王非常喜欢听我唱歌,就经常拿珍珠来打扮我。”
秃鹰听了,心中很是羡慕,它想:“我也应该学学黄莺,这样说不定国王也会喜欢上我的。”于是它就飞到国王睡觉的地方,开始叫起来。正好国王在睡觉,听了秃鹰的叫声,感到十分恐怖。就叫属下去看看是怎么回事。属下禀报说是秃鹰在叫。国王感到十分愤怒,就吩咐手下去把秃鹰抓来,并命令拔光秃鹰的羽毛。
秃鹰浑身疼痛、满是伤痕地回到鸟群中,它恼羞成怒,到处对别的鸟儿说:“这都是黄莺害的,我一定要报仇!”
案例3.23岁的文花枝,是湖南省湘潭市新天地旅行社的一名导游员。文花枝出生在韶山市大坪乡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家境贫寒,为供弟妹读书,她做出了不少牺牲。2000年,成绩优秀的花枝中专毕业后,在浙江的一家酒店找到了一份工作,打工3年里,花枝没回家过过年,她把省下的钱,全部寄给了家里。平时出游在外,文花枝考虑最多的总是游客。她说:“作为导游,得为游客着想!”一次,一位游客发现文花枝在解说时直冒冷汗,问她是不是身体不舒服,她说没事儿。游客很心疼,要她坐下来休息一下,但她硬是坚持带游客将所有的景点参观完后,才瘫坐在车里。2005年8月28日,22岁的文花枝率团旅游途中遭遇交通事故,在自己左腿严重骨折的情况下,她对前来施救的救援人员说:“我是导游,请先救游客。”直到最后一名游客被送上救护车,文花枝才同意接受施救。因错过了最佳救治时机,文花枝最终左腿高位截肢。案例分析:
案例1主要是引导学生得出客观实际的含义,以及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重要性。把客观实际作为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做到主观符合客观。从实际出发,就要探寻和把握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做到实事求是。案例2主要是告诉学生正确进行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也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人生实际既包括对象的实际,也包括人自身条件的实际。人生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实际。
案例3告诉学生要做力所能及的选择,使自己的选择符合自己的主观条件。适应时代潮流,使自己的选择适应社会环境和时代的需要。抓住选择的机遇,主动选择,把握自己的命运。
思考题:什么样的人生能实现自我的价值?
第五篇: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的教案
【教学目的】
(一)知识目标
(1)使学生对“客观性”一词的含义有所体会,初步认识到客观性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意思;
(2)理解,自然界不是神创的,也不是人的意识的产物
(3)初步知道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知道宗教神学的观点是错误的。
(二)能力目标
指导教会学生如何阅读哲学教材、培养学生以基本事实为基础进行哲学抽象思维、学习怎样进行分析又怎样进行综合的方法。
(三)德育目标
旗帜鲜明地进行无神论教育,主要从世界的本质问题上指出有神论的荒谬性,从根本上引学生消除有神论的影响。
【重点和难点】
1、物质的概念
2、人和人类社会是客观的【教学过程】
(导入)近代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和科学家莱布尼兹有一天同国王谈论哲学。莱布尼兹说世界上没有两个彼此完全相同的东西。国王不信,马上命人在花园里找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结果总是被莱布尼兹挑出它们之间的差别。其实何止是树叶,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不会是完全相同的即使是孪生兄弟,也有差异。有一个作家说过:“世上没有两粒相同的砂子,没有两只相同的苍蝇,没有两双相同的手掌,没有两个相同的鼻子。这个作家这样说是有道理的,世界上的事物和现象,形形色色,千差万别、千姿百态。莱布尼兹对国王说世界上没有两个彼此完全相同的东西后,他又继续说世界上没有两个彼此完全不同的东西。国王又不信马上要人在花园里找两片完全不同的树叶。结果总被莱布尼兹指出它们之间的相同地方。这个问题扩大起来,就是世界上的事物和现象千差万别、无限多样的。那么,这千差万别无限多样的事物和现象中有没有共同的本质?如果有这个共同的本质又是什么?这就是这节课我们所要学习的问题。第一章,第一节世界是客观的物质世界(板书)
(讲授):世界的本质问题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问题,也是一切哲学都必须所回答的问题。古今中外的哲学家对它做了很多探讨。不同的哲学派对究竟什么是世界的本质问题做出了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回答。老师下面给大家举几个观点:
1、基督教认为为世界是上帝用七天时间创造未来的;
2、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家认为万事万物都是人的主观精神的产物;
3、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把世界万物归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4、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也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把世界万物归为物质结构的一定层次;
5、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
映的客观实在性,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那么这五个观点到底那个正确,下面就请同学们随我来验证一下。
一、从自然界看,自然界是客观的。
首先、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产生并客观地存在着……
1、无机自然界的微观世界、宏观世界、宇宙世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产生,并客观的存在着
2、生物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产生并客观地存在着
其次、人类产生之后,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也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
1、人利用自然必须依据自然物本身的属性与规律
2、人改造自然必须依据自然物本身的属性和规律
二、人和人类社会是客观的1、人和人类社会的形成是客观物质过程……
2、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方式是客观的……
3、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
总之,世界根本不存在神,也无所谓神的创造作用;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是不含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实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是正确的,整个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