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

时间:2019-05-15 10:30: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

第一篇:《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

整十数加减法是两位数计算的起始课。计算课给人感觉总是与“枯燥”相连,其实只要合理安排也是种十分生动的数学活动。在教学本节课时最重要的是教师的引导。组织使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小组交流,使其在交流中明白算理,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进行计算。如10+20等于多少?学生出现了以下几种算法1摆小棒:先摆一捆小棒,再摆两捆小棒,一共是三捆小棒,所以10+20=30;2用十作单位:10里面有一个十,20里面有两个十,加起来一共是三个十,就是30;3数的组成:10和20组成30;4类似竖式的算法。这样体现了算法的多样化理念,使学生既在交流中锻炼了语言,明白了算理,又开阔思路。在巩固练习阶段设计了加减对照练习。如30+40与70-30,为便于学生掌握,让学生自己摆一摆,使其在操作中体验整十数加减转化10以内加减过程,从而理解整十数加减法的算理,在计算30+40时,用10根一捆的小棒来摆。先摆3捆小棒表示30,再摆4捆小棒表示40,然后让学生依次回答:一共摆了多少捆小棒?一共摆了多少根小棒?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是用3+4算出结果的。接着,让学生说出算的过程。在计算时也有出现这种情况50+20=52。因为学生两位数中每个计数单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还不是十分明确,把第二个加数中2个“十”当作2个“一”来加。教学中,我对有困难的学生借助计数器拨一拨,渗透竖式计算时的数位对齐意识。

第二篇:《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锦集(15篇)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1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是两位数计算的起始课,是学生进行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所以是计算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整堂课,我尽量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开始,我让学生进行闯三关游戏,通过游戏复习旧知。而后创设情境,通过书本提供的情景图,让学生先提出问题,备课前我预设了几个学生可能会提出的问题,然后出示,让学生帮助我解决,而不是要求他们解决,提升学生的位置,可以增强他们的积极性。课堂上学生积极提出问题,并乐于解决问题,学习积极性很高。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我让学生探究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算法,并引导学生动手摆小棒理解算理。课堂上学生能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计算,而且会重点运用算理思考计算过程进行计算。

在课堂练习中通过练习把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法归结为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同时在比较中发现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与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的'计数单位不同,强调“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和的末尾要添写0”,除此之外还比较了整十数加一位数与整十数加整十数算法的不同,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算理。这样有利于学生今后正确的计算,不易造成知识的混淆。

反思自己这节课,也体现了以下几点不足:

1、时间分配上,练习部分显得匆促。由于课堂上正课部分生成问题较多,又必须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把后边的练习时间挤少了。如何把握课堂的时间分配,还需要在教学中不断的探索。

2、语言上要更加的简练为好。不要替孩子说话。让孩子把自己的话语表述完整,由于怕孩子说的慢,总是提醒孩子说,这样会打断孩子的思路,也是对孩子的一种不信任,以后要慢慢的改正。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2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是两位数计算的起始课,是学生进行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所以是计算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为了避免计算课的枯燥,我创设了具体生动的情境和一系列游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丰富多彩的活动既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又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本堂课的教学目的在很轻松的氛围中得以完成。

我在教本节课时重视了以下几点。

1.创设生动具体的情境,让学生明白算理。

本课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使计算教学成为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整堂课,我尽量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开始,通过书本提供的情景图,让学生先提出问题,备课前我预设了几个学生可能会提出的问题,然后,出示,让学生帮助我解决,而不是要求他们解决,提升学生的位置,可以增强他们的积极性。然后通过学生间互相讨论,总结出多种计算方法,最后把学生的发现再做整理即可。

如为了在加法教学中突破重难点,让学生明白算理。我引导学生使用摆小棒的方式。边摆边说,再摆、说给同桌听,再全班摆说交流。然后进行算理的研究。明白10+20就是1捆小棒加2捆小棒得3捆小棒,也就是1个十加2个十得5个十。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课程标准认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探究新知”这一过程中,我创设了有意义的问题情境和数学活动,激励每一个学生在动脑观察中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在次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方法,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明白了算理,掌握了算法。

3.组织好练习,进一步培养计算能力。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要达到这个目标,除了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掌握算法,还需要组织好练习。因此,我在设计本课的练习时注意到了这样几点:a.讲究练习的形式;b.多进行口头练习;c.突出难点,讲究实效。

因为小学生的学习大多以无意识和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好奇好胜,注意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差。新课标在《基本理念》里也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过程。”依据新课程理念和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将练习设计成一系列富有情趣的练习,如:通过闯关练习,进入游戏环节(钓鱼游戏;摘苹果游戏;找家家游戏)。目的是既吸引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便于自己更好的串连教学。使学生主动学,乐于学,享受学习带来的乐趣。让学生以无比愉悦的心情投入练习活动,同时也达到了巩固知识的目的。

总之,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学得轻松愉快。但也有不足,如在讲授过程中我对于算法的探究部分,还没有照顾到所有学生,应多让那些接受能力差的学生多说说,让他们也能够掌握。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3

整十数加减法是两位数计算的起始课。计算课给人感觉总是与“枯燥”相连,其实只要合理安排也是种十分生动的数学活动。在教学本节课时最重要的是教师的引导。组织使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小组交流,使其在交流中明白算理,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进行计算。如10+20等于多少?学生出现了以下几种算法1摆小棒:先摆一捆小棒,再摆两捆小棒,一共是三捆小棒,所以10+20=30;2用十作单位:10里面有一个十,20里面有两个十,加起来一共是三个十,就是30;3数的组成:10和20组成30;4类似竖式的算法。这样体现了算法的多样化理念,使学生既在交流中锻炼了语言,明白了算理,又开阔思路。在巩固练习阶段设计了加减对照练习。如30+40与70—30,为便于学生掌握,让学生自己摆一摆,使其在操作中体验整十数加减转化10以内加减过程,从而理解整十数加减法的算理,在计算30+40时,用10根一捆的小棒来摆。先摆3捆小棒表示30,再摆4捆小棒表示40,然后让学生依次回答:一共摆了多少捆小棒?一共摆了多少根小棒?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是用3+4算出结果的`。接着,让学生说出算的过程。在计算时也有出现这种情况50+20=52。因为学生两位数中每个计数单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还不是十分明确,把第二个加数中2个“十”当作2个“一”来加。教学中,我对有困难的学生借助计数器拨一拨,渗透竖式计算时的数位对齐意识。

小学一年级《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教学反思6今天,我上了一节《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课后,有以下的教学反思:

1、我能把“以学为主,当堂达标”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让学生通过就知的迁移,合作探究掌握新知识。在学习新课时,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地高,完成了教学目标。

2、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从情境图中获取数学信息,以及根据已知条件提出问题的能力。

3、能利用好小组交流互学活动,在交流中做到以优带差,讨论氛围热烈活跃。

4注重培养学生的算理能力。比如:10+20等于几?学生出现了以下几种算法:

(1)直接用1+2=3,再在后面添一个0

(2)用相同数位相加:个位加个位,十位加十位,也可算出得数是30。

(3)数的组成:10里面有1个十,20里面有2个十,合起来是3个十,所以…

从上面可以体现了学生的算法多样化,也使学生在交流中明白了算理,开阔了思路。

5、教学中,我能注重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对比,从中发现规律:明确理解几个一与几个十之间的区别,使学生能抓住这个突破点迅速、正确地进行口算,计算正确率也较高。

6、高效的处理了教学中的生成问题。

如:“活动单二”4+5=2+7=9—3= 40+50=20+70=90—30=

我引导学生观察上下两组数的特点,从而引出竖着做会既快又准的做题方法,但是课堂上却有学生说横着做快。这是我在备课时没有想到的,我灵机一动说:那我们就比一比,看看到底怎样做更好。通过比试证实了竖着做既快又准,这样既有说服力,又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这样的生成不仅没有影响到我的课题教学效果,反而为这节课增添一抹艳丽的色彩。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4

从以上内容上看,难度不大,学生只要把20以内的进退位加减法掌握熟练了,这里的学习应该不成问题,实际上孩子的计算,不但速度慢,而且错误率非常高,由于学生有笔算的根底和丰富的经验,学生对于笔算有很大的依赖性。如果引入新课后直接出例如题进行教学,绝大多数学生都会选择用笔算的方法进行计算,想不到用简便的'方法直接口算,这样就完全失去了本课的意义。于是我在教学新知前设计了练习在其中渗透100以内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口算,为学生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做好铺垫。在设计这些练习时,我希望学生能从100以内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口算中探索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在探索口算方法的教学中,我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了思考、小组讨论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在互动交流,学生间的引领,找出不同解决的方法。既要求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充分发表自己,取长补短,发挥学生的智慧,在相互补充中得到最正确的方案。在分组交流时,尽量让学生来交流总结,并适时进行引导。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5

本周,学校举行的数学优质课比赛如期进行,此次,我选择了一节计算课《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进行展示。本节课我的授课流程是,先以游戏方式导入带领孩子们复习本节课会用到的10以内的加减法,然后复习数的组成这一部分,由数的组成里面涉及到的数字引出曾经学习过的整十数,进而导入课题。明确课题之后,通过出示课本情景图,让学生发现信息提出问题。在孩子们列出算式以后提出疑问:你们是怎样这么快速准确地算出来的?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们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之内借助学具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样进行计算的,进行方法的讨论与交流。在小组讨论结束之后,让学生们自由地表达他们的想法,并且从中进行算法的优化,选出方便的方法。之后通过整十数加整十数过度到整十数减整十数,让学生进行自主的迁移,将方法灵活运用。之后通过对例题的解决,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所学的内容与方法,同时让他们自己对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进行出题并计算,进行适当的发散。最后利用一些闯关环节,让学生再次巩固练习并进行总结。

在整个的授课环节中,孩子们的表达能力给了我很大的惊喜。在这节课整个备课过程中,最无法预设的就是孩子们对于小组讨论结果的一个表达。他们的想法千奇百怪,各式各样,但是有时候他们无法正确清楚地表达他们的想法。而这一点也是我在平时的上课中着重对他们进行训练的地方。我希望他们能够更加准确的表达自己,同时也让能够聆听者明白他们所表达的含义,所以我会选择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与时间,让他们把自己的话组织好,完善好,可能他们第一遍不能完整的说好,那么在我给了适当的引导之后,我会让他们自己再完整的说一遍。并且,在平时的上课中,语言表达的完整性是我经常强调的地方,比如遇到50里面有几个十这样的问题,刚开始的时候他们经常会回答5个十,这个时候我会小声地提醒他,完整吗?他们都能够迅速反应过来,并且完整清晰的再说出来,50里面有5个十。到现在,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能够完整地进行问题的回答。我想,这样的训练对他们之后学习如何写解决问题中的“答”会产生些许积极的影响。也正是因为如此,在这节课算理的'表述中,面对10+20=,他们能够说出“10里面有1个十,20里面有2个十,1个十加2个十等于3个十,3个十就是30,所以10+20=30”,也能够说出“先把10和20的十位相加,1+2=3,所以10+20=30”。这些经过他们的理解深化所表达出来的内容,给了我太大的惊喜。

但是,在这其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在最后的开火车练习环节,本应该顺利进行下去的小火车,到中间的时候突然停顿了,原因是坐在最后一排的那个孩子没有认真听,不知道进行到哪一道题目了。面对这种情况,我当时的内心有些急躁,这也导致了我没能更好地处理这种情况。在这个孩子不知道讲到哪了,不知道如何回答的时候,我没有给他思考的机会,没有进行些许提示,匆匆忙忙地往下进行,让这次提问变成了一个无效提问。正是因为他没有集中注意力,我才更应该去检测他的掌握情况,我应该给予他再一次的机会,看看他是否掌握住了本节课的内容,是短暂的走神还是从一开始就没有认真参与,并且在他没有进行思考的时候,应该想办法激发他的思维,把他的注意力拉回课堂。

通过这一节公开课,让我明白,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注意对于一些细节问题的把控,要更加注意让学生学会如何表达自己,要更加注意有效发挥学生主体……学无止境,身为教师,通过“教学生”我们也能够学习经验、反思提升,这就是“教学相长”的魅力所在吧。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6

这节课是在10以内的加减法进行的计算课。上完后发现学生的兴致不是很高,静下来想有几点做得不够:提到计算,就很容易和“枯燥乏味、机械重复”相联系起来,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虽然在课上让学生操作,可能很多小孩觉得很简单,没必要,而我组织的也不好,所以没起很大作用。对后进生的帮助不是很大,小组合作交流流于形式。

课后思考,为了防止单调,我觉得可以试试利用善意而恰倒好处的激励语,不断地在学生心中点燃求知的的火花,使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快乐。当学生提出数学问题时,“会提问的孩子,就是聪明的孩子!”;当学生认真倾听时,“你听得最认真!”“老师发现你不仅听得仔细,而且说得也好!”当学生畅谈自己的发现时,“你的发现让大家做这一题简单多了,谢谢你!”“你的眼睛真亮,连这个秘密都被你发现了!”适时地给予表扬。同样,当学生学习出现困难时,“别急,再想想,你一定会说好!”“你有进步,加油!”及时地送上鼓励。

这样,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调动起来,使他们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来。照顾后进生方面,应多让那些接受能力差的学生多说说。例题是一道整十数加整十数和一道整十数减整十数,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学生虽然掌握了计算方法,理解了算理,但对于后进生来说,要直接进行独立的练习仍有一定的苦难。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增加一个说计算过程的练习,通过指名说、男女生说、全班说等形式,使计算方法得以加深巩固以及拓展,让后进生也能跟上步伐。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7

本周,学校的数学课比赛如期进行,此次,我选择了一节计算课《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进行展示。本节课我的授课流程是,先以游戏方式导入带着孩子们复习本节课会用到的10以内的加减法,然后复习数的组成这一局部,由数的组成里面涉及到的数字引出曾经学习过的整十数,进而导入课题。明确课题之后,通过出示课本情景图,让学生发现信息提出问题。在孩子们列出算式以后提出疑问:你们是怎样这么快速准确地算出来的?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们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之内借助学具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样进行计算的,进行方法的讨论与交流。在小组讨论结束之后,让学生们自由地表达他们的想法,并且从中进行算法的优化,选出方便的方法。之后通过整十数加整十数过度到整十数减整十数,让学生进行自主的迁移,将方法灵活运用。之后通过对例题的解决,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所学的内容与方法,同时让他们自己对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进行出题并计算,进行适当的发散。最后利用一些闯关环节,让学生再次稳固练习并进行总结。

在整个的授课环节中,孩子们的表达能力给了我很大的惊喜。在这节课整个备课过程中,最无法预设的就是孩子们对于小组讨论结果的一个表达。他们的想法千奇百怪,各式各样,但是有时候他们无确清楚地表达他们的想法。而这一点也是我在平时的上课中着重对他们进行训练的地方。我希望他们能够更加准确的表达自己,同时也让能够聆听者明白他们所表达的含义,所以我会选择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与时间,让他们把自己的话好,完善好,可能他们第一遍不能完整的说好,那么在我给了适当的引导之后,我会让他们自己再完整的说一遍。并且,在平时的上课中,语言表达的完整性是我经常强调的地方,比方遇到50里面有几个十这样的问题,刚开始的时候他们经常会答复5个十,这个时候我会小声地提醒他,完整吗?他们都能够迅速反响过来,并且完整清晰的再说出来,50里面有5个十。到现在,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能够完整地进行问题的答复。我想,这样的训练对他们之后学习如何写解决问题中的“答”会产生些许积极。也正是因为如此,在这节课算理的表述中,面对10+20=,他们能够说出“10里面有1个十,20里面有2个十,1个十加2个十等于3个十,3个十就是30,所以10+20=30”,也能够说出“先把10和20的十位相加,1+2=3,所以10+20=30”。这些经过他们的理解深化所表达出来的内容,给了我太大的惊喜。

但是,在这其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在最后的开火车练习环节,本应该顺利进行下去的小火车,到中间的时候突然停顿了,原因是坐在最后一排的那个孩子没有认真听,不知道进行到哪一道题目了。面对这种情况,我当时的内心有些急躁,这也导致了我没能更好地处理这种情况。在这个孩子不知道讲到哪了,不知道如何答复的时候,给他思考的时机,没有进行些许提示,匆匆忙忙地往下进行,让这次提问变成了一个无效提问。正是因为他没有集中注意力,我才更应该去检测他的掌握情况,我应该给予他再一次的时机,看看他是否掌握住了本节课的内容,是短暂的走神还是从一开始就没有认真参与,并且在他没有进行思考的时候,应该想方法激发他的思维,把他的注意力拉回课堂。

通过这一节公开课,让我明白,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注意对于一些细节问题的把控,要更加注意让学生学会如何表达自己,要更加注意有效发挥学生主体……学无止境,身为教师,通过“教学生”我们也能够学习经验、反思提升,这就是“教学相长”的魅力所在吧。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8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是两位数计算的起始课,是学生进行100以内加减法的根底,所以是计算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为了防止计算课的枯燥,我创设了具体生动的情境和一系列游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丰富多彩的活动既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又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本堂课的教学目的在很轻松的气氛中得以完成。

我在教本节课时重视了以下几点。

本课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使计算教学成为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整堂课,我尽量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开始,通过书本提供的情景图,让学生先提出问题,备课前我预设了几个学生可能会提出的问题,然后,出示,让学生帮助我解决,而不是要求他们解决,提升学生的`位置,可以增强他们的积极性。然后通过学生间互相讨论,总结出多种计算方法,最后把学生的发现再做即可。

如为了在加法教学中突破重难点,让学生明白算理。我引导学生使用摆小棒的方式。边摆边说,再摆、说给同桌听,再全班摆说交流。

然后进行算理的研究。明白10+20就是1捆小棒加2捆小棒得3捆小棒,也就是1个十加2个十得5个十。

课程标准认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探究新知”这一过程中,我创设了有意义的问题情境和数学活动,鼓励每一个学生在动脑观察中思考,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在次根底上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方法,学生交流计算方法,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明白了算理,掌握了算法。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要到达这个目标,除了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掌握算法,还需要好练习。因此,我在设计本课的练习时注意到了这样几点:a.讲究练习的形式;b.多进行口头练习;c.突出难点,讲究实效。

因为小学生的学习大多以无意识和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好奇好胜,注意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差。新课标在《根本理念》里也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过程。”依据新课程理念和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将练习设计成一系列富有情趣的练习,如:通过闯关练习,进入游戏环节(钓鱼游戏;摘苹果游戏;找家家游戏)。目的是既吸引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便于自己更好的串连教学。使学生主动学,乐于学,享受学习带来的乐趣。让学生以无比愉悦的心情投入练习活动,同时也到达了稳固知识的目的。

总之,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学得轻松愉快。但也有缺乏,如在讲授过程中我对于算法的探究局部,还没有照顾到所有学生,应多让那些接受能力差的学生多说说,让他们也能够掌握。本节课主要学习了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要生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9

今天刚刚结束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的教学以后,静下心来仔细回顾了一下整堂课的教学过程,有很多反思,记录如下:

1、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计算,培养学习兴趣和计算意识。

我认为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是两位数计算的起始课,是学生进行100以内加 减法的基础,所以本节课是计算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老师应该重视。但是“计算”常与“枯燥”、“机械重复”相连,这是由传统教学上的缺陷造成的。计算的知识是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原本是十分生动的教学活动。为了避免计算课的枯燥,我在本节课中运用了生动的.多媒体和一系列游戏活动并利用教材中提供的资源,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丰富多彩的活动既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又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本堂课的教学目的再很轻松的氛围中得以完成。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课程标准认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探究新知”这一过程中,创设了有意义的情境和数学活动,激励每一个学生在动脑观察中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与同伴进行交流进而,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方法,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明白了算理,掌握了算法。

3 、组织好练习,进一步培养计算能力。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要达到这个目标,除了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掌握算法,还需要组织好练习。因此,本课的练习设计注意到了这样几点:a.讲究练习的形式;b.多进行口头练习;c.突出难点,讲究实效。

4、存在的问题

教学环节虽然进行的很顺利,学习目的最终也完成了,但是有问题还是值得深思,当堂检测没有在课堂上完成,可能是中间过程我说的话多了,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较弱,引导上挤占了时间,能够再挤出来5分钟就好了。课下又延长了3分钟进行了课堂检测,从检测情况来看,95%的学生能够正确计算。

做对比练习,看珠子图写算式这道题时,我只是简单的让学生比较了一下,因为怕时间不够,就没有重点说明3 和30各表示什么意思?应该让学生明白计数单位不同不能进行相加或相减。整十数加一位数,一位数只能加在整十数的个位上;整十数加整十数就是几个十加几个十,只要整十数十位上的相加就可以了,个位不变,仍然是0。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孩子虽然可以正确的算出结果,可是,当我问到“你是怎么想的”的时候,很多人都会,但是不敢表达。说明了学生说的少了,应该让学生多说。

我自己的语言还需要精炼,还需要规范,要挤出时间还给学生。 通过我们教研组对课堂练习形式的多样性的研究,让我深深地体会到对于练习的形式,方法的指导,都应好好设计,练习是为了巩固新知的,精心的练习设计会带来更好的学习效果。在以后的教学中,对于练习的设计,我会更好的吃透练习的目的,并结合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设计出他们喜欢的小游戏形式,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参与练习中来,在欢乐中巩固学习的新知识。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10

整十数的加、减法是进一步学习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属于计算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为了将其教学目的落到实处,教学本节课时要力争做到了以下几点。

1.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计算,培养学习兴趣和计算意识。 “计算”常与“枯燥”、“机械重复”相连,这是由传统数学教学上的缺陷造成的。计算的知识是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原本是十分生动的数学活动。本课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使计算教学成为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既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又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培养学生遇到问题能够从数量上进行观察和思考的兴趣与习惯,促使学生形成初步的计算意识。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课程标准认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探究新知”这一过程中,应该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和数学活动,激励每一个学生在动脑观察中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与同伴进行交流。进而,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方法,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明白了算理,掌握了算法。

3.组织好练习,进一步培养计算能力。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要达到这个目标,除了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掌握算法,还需要组织好练习。因此,本课的练习设计要注意这样几点:a.讲究练习的形式;b.多进行口头练习;c.突出难点,讲究实效。 总之,我感觉这节课是一节比较成功的课。教师轻松,学生愉快,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11

通过《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教学以后,有很多反思,整理如下:

成功之处:

1、本课的教学设计大体分三个层次:第一,以发书的实际情境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第二,让学生讨论操作,理解和掌握算法。第三,脱离计数器直观实物,让学生思考算法,算出得数。这样安排,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从具体到抽象,帮助学生形成计数单位“十”的丰富表象,便于学生以“十”为单位,探索计算方法,从而加深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同时,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1+2和10+20,观察、对比,从而加深对计数单位“十”的进一步理解。

2、注重教学的层次性。在第二环节探究算法的过程中,10+20我采用了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一拨,想一想,说一说的方法,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和经验帮助学生理解整十数加整十数的算理,并抽象出算法。而在探究30—20的`算法时我提高了一个层次,让学生把整十数加整十数的算理迁移到整十数减整十数上来的,让学生独立说一说计算方法,并通过小棒和计数器来验证此方法的正确。

不足之处:

1、本节课,对于学生来说是很简单的一节课,在讲授过程中我对于算法的探究部分,还没有照顾到所有学生,应多让那些接受能力差的学生多说说。

2、时间分配上,练习部分显得匆促。由于课堂上正课部分生成问题较多,又必须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把后边的练习时间挤少了。如何把握课堂的时间分配,还需要在教学中不断的探索。

3、语言上要更加的简练为好。不要替孩子说话。让孩子把自己的话语表述完整,由于怕孩子说的慢,总是提醒孩子说,这样会打断孩子的思路,也是对孩子的一种不信任,以后要慢慢的改正。

总之,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学得愉快,获得了良好的情感体验。继续学习!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12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是两位数计算的起始课,是学生进展100以内加减法的根底,所以是计算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为了防止计算课的枯燥,我创设了详细生动的情境和一系列游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丰富多彩的活动既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又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本堂课的教学目的在很轻松的气氛中得以完成。

我在教本节课时重视了以下几点。

本课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使计算教学成为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整堂课,我尽量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才能。课开场,通过书本提供的情景图,让学生先提出问题,备课前我预设了几个学生可能会提出的问题,然后,出示,让学生帮助我解决,而不是要求他们解决,提升学生的位置,可以增强他们的积极性。然后通过学生间互相讨论,总结出多种计算方法,最后把学生的发现再做即可。

如为了在加法教学中打破重难点,让学生明白算理。我引导学生使用摆小棒的方式。边摆边说,再摆、说给同桌听,再全班摆说交流。然后进展算理的研究。明白10+20就是1捆小棒加2捆小棒得3捆小棒,也就是1个十加2个十得5个十。课程标准认为:动手理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探究新知”这一过程中,我创设了有意义的问题情境和数学活动,鼓励每一个学生在动脑观察中独立考虑,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与同伴进展交流。在次根底上引导学生考虑计算方法,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中明白了算理,掌握了算法。

培养学生的计算才能,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要到达这个目的,除了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掌握算法,还需要组织好练习。因此,我在设计本课的练习时注意到了这样几点:

a.讲究练习的形式;

b.多进展口头练习;

c.突出难点,讲究实效。

因为小学生的学习大多以无意识和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好奇好胜,注意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差。新课标在《根本理念》里也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过程。”根据新课程理念和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将练习设计成一系列富有情趣的练习,如:通过闯关练习,进入游戏环节(钓鱼游戏;摘苹果游戏;找家家游戏)。目的是既吸引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便于自己更好的串连教学。使学生主动学,乐于学,享受学习带来的乐趣。让学生以无比愉悦的心情投入练习活动,同时也到达了稳固知识的目的。

总之,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学得轻松愉快。但也有缺乏,如在讲授过程中我对于算法的探究部分,还没有照顾到所有学生,应多让那些承受才能差的学生多说说,让他们也可以掌握。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13

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学方法为主,借助参加森森里的知识竞赛情境,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愉快地学习。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看一看(看图)、想一想(想问题、想算法)、数一数、说一说、摆一摆(摆小棒)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明白了算理,掌握了算法。

1、创设情境,在教学中借助带学生去参加知识竞赛的生动情境把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置入有事物情境、有情节的探索中,使计算含有丰富、生动的具体内容。

2、在探索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时通过交流、动手操作,让学生自主探索。

3、练习以动手摆一摆、去森林参加知识竞赛、帮助别人等形式进行,淡化“练”的痕迹,稳固和实践相关的知识技能,开展数学思考能力。

教学环节虽然进行的较顺利,但亦有缺乏之处,学生在说算理的过程中表达的不是很流利,在今后的教学中将加强训练,加深学生对算法的`理解感悟。

整十数加减法是两位数计算的起始课。计算课给人感觉总是与“枯燥”相连,其实只要合理安排也是种十分生动的数学活动。在教学本节课时最重要的是教师的引导。使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小组交流,使其在交流中明白算理,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进行计算。如10+20等于多少?学生出现了以下几种算法1摆小棒:先摆一捆小棒,再摆两捆小棒,一共是三捆小棒,所以10+20=30;2用十作单位:10里面有一个十,20里面有两个十,加起来一共是三个十,就是30;3数的组成:10和20组成30;4类似竖式的算法。这样表达了算法的多样化理念,使学生既在交流中锻炼了语言,明白了算理,又开阔思路。在稳固练习阶段设计了加减对照练习。如30+40与70-30,为便于学生掌握,让学生自己摆一摆,使其在操作中体验整十数加减转化10以内加减过程,从而理解整十数加减法的算理,在计算30+40时,用10根一捆的小棒来摆。先摆3捆小棒表示30,再摆4捆小棒表示40,然后让学生依次答复:一共摆了多少捆小棒?一共摆了多少根小棒?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是用3+4算出结果的。接着,让学生说出算的过程。在计算时也有出现这种情况50+20=52。因为学生两位数中每个计数单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还不是十清楚确,把第二个加数中2个“十”当作2个“一”来加。教学中,我对有困难的学生借助计数器拨一拨,渗透竖式计算时的数位对齐意识。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14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要求学生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从以上内容上看,难度不大,学生只要把20以内的进退位加减法掌握熟练了,这里的学习应该不成问题,实际上孩子的计算,不但速度慢,而且错误率非常高,由于学生有笔算的基础和丰富的经验,学生对于笔算有很大的依赖性。如果引入新课后直接出示例题进行教学,绝大多数学生都会选择用笔算的方法进行计算,想不到用简便的方法直接口算,这样就完全失去了本课的意义。于是我在教学新知前设计了练习在其中渗透100以内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口算,为学生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做好铺垫。在设计这些练习时,我希望学生能从100以内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口算中探索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在探索口算方法的教学中,我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了独立思考、小组讨论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在互动交流,学生间的引领,找出不同解决的方法。既要求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取长补短,发挥学生集体的智慧,在相互补充中得到最佳的`方案。在分组交流时,尽量让学生来交流总结,并适时进行引导。

本课练习的设计紧扣重点、难点,在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后,又设计了一系列的巩固练习,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巩固了口算方法,深入挖掘教材自身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下面的练习中,先通过对比题、小游戏、编口算等进行基本训练,分清进位与不进位两种情况,提高口算正确率,打开了学生的思维,再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一些生活实际问题,运用数学。

由于设计的内容很充实,课上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探究发现、讨论方法用掉了太多的时间,使得最后一个环节未完成的时候下课铃已经响了,所以上课还需更紧凑一些。还有一点是,课堂上的语言不够精炼,不能做到一针进血,在讲解口算方法的时候有点啰嗦,不够简洁。为此,今后要多多学习,争取更大的进步!

在计算练习课上,我还穿插一些趣味性的练习,竞争性练习,拓展性练习,同样可以调动它们学习的主动性和探求欲望。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15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是在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这样安排,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相同单位的数可以直接相加、减的认识,为后面学习任意两个数相加、减打基础。所以是计算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应该重视。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好动,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我采用愉快教学法,创设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并且让这一情境贯穿始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学习这部分内容前,我进行了调查研究,我发现我们班大部分学生已经会计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只是说不清算理。所以我认为,这节课最重要的是教师的引导,只要发挥好辅助作用,使学生自主学习就可以了。

同时为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算理,并熟练计算,我设计了大密度的'练习。为了吸引学生我把练习题设计成各种有趣的游戏:小猫钓鱼、蝴蝶送信、松鼠过河、摘苹果等,把枯燥的数学练习变得充满生气。并且给每个学生机会,让每个学生都做一道题,使第一名学生都不掉队。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孩子虽然可以正确的算出结果,可是,当我问到“你是怎么想的”的时候,很多人都不能表达。该如何引导呢,为了节省时间我在课堂上是直接告诉他们计算方法的。事后回想,或许可以通过动手操作,比如摆小棒的方法来帮助学生说理,明理。

大密度的练习虽然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但出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习题过多过难,给一些学生造成了学习上的困难。再如练习的形式变了,但习题的内容单一,只是把平时开火车的练习赋予了新的名字。如果练习的内容再新颖多变一些,我想效果会便更好。

通过本次计算课研讨,让我深深地体会到计算方法的指导,习题的精心设计十分重要。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好的吃透教材,并结合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设计出他们喜欢的小游戏形式,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参与练习中来,在欢乐的氛围中巩固学习的新知识。让每个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第三篇: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1

结束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教学以后,静下心来仔细回顾了一下整堂课的教学过程。

成功之处:

1、整十数加、整十数是两位数计算的起始课,是学生进行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所以是计算数学中的重点内容之ー。为了避免计算课的枯燥,我在本节课中运用了生动的多媒体和游戏活动并利用教材中提供的资源,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丰富多彩的活动既有利于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又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本堂课的教学目的在很轻松的氛围中得已完成。

2、整堂课,我尽量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开始,我让学生进行闯三关游戏,通过游戏复习旧知。本课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使计算教学成为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整堂课,我尽量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开始,通过书本提供的情景图,让学生先提出问题,备课前我预设了几个学生可能会提出的问题,然后,出示,让学生帮助我解决,而不是要求他们解决,提升学生的位置,可以增强他们的积极性。然后通过学生间互相讨论,总结出多种计算方法,最后把学生的发现再做整理即可。

如为了在加法教学中突破重难点,让学生明白算理。我引导学生使用摆小棒的方式。边摆边说,再摆、说给同桌听,再全班摆说交流。然后进行算理的研究。明白10+20就是1捆小棒加2捆小棒得3捆小棒,也就是1个十加2个十得3个十。

3、培养字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小学数学数学的重要任务。课程标准认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探究新知”这一过程中,我创设了有意义的问题情境和数学活动,激励每一个学生在动脑观察中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在次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方法,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明白了算理,掌握了算法。

4、组织好练习,进一步培养计算能力。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要达到这个目标,除了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掌握算法,还需要组织好练习。因此,我在设计本课的练习时注意到了这样几点:a.讲究练习的形式;b.多进行口头练习;c.突出难点,讲究实效。

因为小学生的学习大多以无意识和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好奇好胜,注意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差。新课标在《基本理念》里也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过程。”依据新课程理念和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将练习设计成一系列富有情趣的.练习,目的是既吸引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便于自己更好的串连教学。使学生主动学,乐于学,享受学习带来的乐趣。让学生以无比愉悦的心情投入练习活动,同时也达到了巩固知识的目的。

总之,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不足之处:

1、如在讲授过程中我对于算法的探究部分,还没有照顾到所有学生,应多让那些接受能力差的学生多说说,让他们也能够掌握。

2、对课堂上生成的问题没能自如地应对。

3、鼓励性语言单一。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2

今天刚刚结束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的教学以后,静下心来仔细回顾了一下整堂课的教学过程,有很多反思,记录如下:

1、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计算,培养学习兴趣和计算意识。

我认为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是两位数计算的起始课,是学生进行100以内加 减法的基础,所以本节课是计算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老师应该重视。但是“计算”常与“枯燥”、“机械重复”相连,这是由传统教学上的缺陷造成的。计算的知识是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原本是十分生动的教学活动。为了避免计算课的枯燥,我在本节课中运用了生动的多媒体和一系列游戏活动并利用教材中提供的资源,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丰富多彩的活动既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又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本堂课的教学目的再很轻松的氛围中得以完成。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课程标准认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探究新知”这一过程中,创设了有意义的情境和数学活动,激励每一个学生在动脑观察中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与同伴进行交流进而,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方法,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明白了算理,掌握了算法。

3 、组织好练习,进一步培养计算能力。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要达到这个目标,除了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掌握算法,还需要组织好练习。因此,本课的练习设计注意到了这样几点:a.讲究练习的形式;b.多进行口头练习;c.突出难点,讲究实效。

4、存在的问题

教学环节虽然进行的很顺利,学习目的最终也完成了,但是有问题还是值得深思,当堂检测没有在课堂上完成,可能是中间过程我说的话多了,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较弱,引导上挤占了时间,能够再挤出来5分钟就好了。课下又延长了3分钟进行了课堂检测,从检测情况来看,95%的学生能够正确计算。

做对比练习,看珠子图写算式这道题时,我只是简单的让学生比较了一下,因为怕时间不够,就没有重点说明3 和30各表示什么意思?应该让学生明白计数单位不同不能进行相加或相减。整十数加一位数,一位数只能加在整十数的个位上;整十数加整十数就是几个十加几个十,只要整十数十位上的相加就可以了,个位不变,仍然是0。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孩子虽然可以正确的算出结果,可是,当我问到“你是怎么想的”的时候,很多人都会,但是不敢表达。说明了学生说的少了,应该让学生多说。

我自己的'语言还需要精炼,还需要规范,要挤出时间还给学生。 通过我们教研组对课堂练习形式的多样性的研究,让我深深地体会到对于练习的形式,方法的指导,都应好好设计,练习是为了巩固新知的,精心的练习设计会带来更好的学习效果。在以后的教学中,对于练习的设计,我会更好的吃透练习的目的,并结合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设计出他们喜欢的小游戏形式,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参与练习中来,在欢乐中巩固学习的新知识。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3

教学《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过后,我仔细回顾了一下整堂课的教学过程,有以下的教学反思:

1、我把“高效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理念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去。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计算,培养学习兴趣和计算意识。我认为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是两位数计算的起始课,是学生进行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所以本节课是计算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为了避免计算课的枯燥,我在本节课中利用教材中提供的资源,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和算理,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得以完成。

2、利用小组交流互学活动,在交流中做到小组个别汇报,学习氛围热烈活跃。

3、注重培养学生的算理能力。比如:10+20等于几?学生出现了以下几种算法:

(1)、摆小棒:先摆1捆小棒,再摆2捆,合起来是3捆,所以10+20=30;

(2)、用计数器:先在十位拨1个珠,再拨2个珠,一共是3个十,3个十就是30;

(3)、数的组成:10里面有1个十,20里面有2个十,合起来是3个十,3个十就是30;

(4)、用相同数位相加:个位加个位,十位加十位,也可算出得数是30。

从上面可以体现了学生的算法多样化,也使学生在交流中明白了算理,开阔了思路。

4、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对比,从中发现规律:理解掌握几个一与几个十之间的区别,使学生抓住这个突破点,迅速、正确地进行口算,使学生顺利的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和算理。

5、存在的问题。

(1)、教学环节虽然进行的很顺利,学习目标最终也完成,但是有些问题还是值得深思的,当学习检测没有在课堂上完成时,我想是在开始和中间学习过程中,时间分配不均先松后紧,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较弱。但95%的学生是能够正确计算的。

(2)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孩子虽然可以正确的算出结果,可是,当我问到“你是怎么想的”的时候,很多人都会做但是不会表达。说明了学生平时说的少了,应该让学生多说。通过课多样性的课堂练习,让我深深地体会到对于练习的形式、方法的指导、都应好好设计,练习是为了巩固新知的,精心的练习设计会带来更好的学习效果。

在今后的教学中,对于练习的设计,我会更好的吃透练习的目标,结合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设计出他们喜欢的学习形式,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在欢乐中学习和巩固的新知识。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4

通过《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教学以后,有很多反思,整理如下:

成功之处:

1、本课的教学设计大体分三个层次:第一,以发书的实际情境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第二,让学生讨论操作,理解和掌握算法。第三,脱离计数器直观实物,让学生思考算法,算出得数。这样安排,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从具体到抽象,帮助学生形成计数单位“十”的丰富表象,便于学生以“十”为单位,探索计算方法,从而加深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同时,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1+2和10+20,观察、对比,从而加深对计数单位“十”的进一步理解。

2、注重教学的层次性。在第二环节探究算法的过程中,10+20我采用了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一拨,想一想,说一说的方法,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和经验帮助学生理解整十数加整十数的算理,并抽象出算法。而在探究30―20的算法时我提高了一个层次,让学生把整十数加整十数的算理迁移到整十数减整十数上来的,让学生独立说一说计算方法,并通过小棒和计数器来验证此方法的正确。

不足之处:

1、本节课,对于学生来说是很简单的一节课,在讲授过程中我对于算法的探究部分,还没有照顾到所有学生,应多让那些接受能力差的`学生多说说。

2、时间分配上,练习部分显得匆促。由于课堂上正课部分生成问题较多,又必须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把后边的练习时间挤少了。如何把握课堂的时间分配,还需要在教学中不断的探索。

3、语言上要更加的简练为好。不要替孩子说话。让孩子把自己的话语表述完整,由于怕孩子说的慢,总是提醒孩子说,这样会打断孩子的思路,也是对孩子的一种不信任,以后要慢慢的改正。

总之,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学得愉快,获得了良好的情感体验。继续学习!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5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是在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这样安排,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相同单位的数可以直接相加、减的认识,为后面学习任意两个数相加、减打基础。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本课的教学设计以小熊欢欢和它的妈妈来做客—小熊欢欢要去钓鱼—妈妈不放心,出题考大家—同学们帮小熊解决问题—钓鱼—大家帮小熊找回家的路为主线把本节课大体分三个层次:

第一,以实际情境提供计算题,并呈现多种计算方法。

第二,让学生讨论操作,理解和掌握算法。

第三,脱离直观手段,让学生思考算法,算出得数。这样安排,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提出有关的计算问题,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由动手操作、观察、交流,依靠动作和实物思考,到脱离实物思考,借助许多鲜花的场景图,让学生进入情境,并从中发现“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盆”“还有多少盆紫花”等计算问题。进而,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方法,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索思考和合作交流中了解到,计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可以用十作单位数出结果,还可以根据整十数的组成想出得数,还可以??这样,就给了学生充分探索、思考、动手、动口的时间和空间,开阔了学生的思路,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遵循了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有利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本节课,对于学生来说是很简单的一节课,但我在讲授过程中在算法的探究部分对于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理和算法的研究还是不

够到位,在巩固练习中对于算理和算法的应用还是有欠缺的,所以在后面的练习中有个别同学在计算中出现算的慢的现象,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对于每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应该更加精心设计,使学生在每一节课中用最短的时间掌握应学的知识。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6

整十数加减法是两位数计算的起始课。计算课给人感觉总是与“枯燥”相连,其实只要合理安排也是种十分生动的数学活动。在教学本节课时最重要的是教师的引导。组织使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小组交流,使其在交流中明白算理,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进行计算。如10+20等于多少?学生出现了以下几种算法1摆小棒:先摆一捆小棒,再摆两捆小棒,一共是三捆小棒,所以10+20=30;2用十作单位:10里面有一个十,20里面有两个十,加起来一共是三个十,就是30;3数的组成:10和20组成30;4类似竖式的算法。这样体现了算法的多样化理念,使学生既在交流中锻炼了语言,明白了算理,又开阔思路。在巩固练习阶段设计了加减对照练习。如30+40与70—30,为便于学生掌握,让学生自己摆一摆,使其在操作中体验整十数加减转化10以内加减过程,从而理解整十数加减法的算理,在计算30+40时,用10根一捆的小棒来摆。先摆3捆小棒表示30,再摆4捆小棒表示40,然后让学生依次回答:一共摆了多少捆小棒?一共摆了多少根小棒?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是用3+4算出结果的。接着,让学生说出算的'过程。在计算时也有出现这种情况50+20=52。因为学生两位数中每个计数单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还不是十分明确,把第二个加数中2个“十”当作2个“一”来加。教学中,我对有困难的学生借助计数器拨一拨,渗透竖式计算时的数位对齐意识。

小学一年级《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教学反思6今天,我上了一节《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课后,有以下的教学反思:

1、我能把“以学为主,当堂达标”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让学生通过就知的迁移,合作探究掌握新知识。在学习新课时,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地高,完成了教学目标。

2、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从情境图中获取数学信息,以及根据已知条件提出问题的能力。

3、能利用好小组交流互学活动,在交流中做到以优带差,讨论氛围热烈活跃。

4注重培养学生的算理能力。比如:10+20等于几?学生出现了以下几种算法:

(1)直接用1+2=3,再在后面添一个0

(2)用相同数位相加:个位加个位,十位加十位,也可算出得数是30。

(3)数的组成:10里面有1个十,20里面有2个十,合起来是3个十,所以…

从上面可以体现了学生的算法多样化,也使学生在交流中明白了算理,开阔了思路。

5、教学中,我能注重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对比,从中发现规律:明确理解几个一与几个十之间的区别,使学生能抓住这个突破点迅速、正确地进行口算,计算正确率也较高。

6、高效的处理了教学中的生成问题。

如:“活动单二”4+5=2+7=9—3= 40+50=20+70=90—30=

我引导学生观察上下两组数的特点,从而引出竖着做会既快又准的做题方法,但是课堂上却有学生说横着做快。这是我在备课时没有想到的,我灵机一动说:那我们就比一比,看看到底怎样做更好。通过比试证实了竖着做既快又准,这样既有说服力,又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这样的生成不仅没有影响到我的课题教学效果,反而为这节课增添一抹艳丽的色彩。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7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是在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这样安排,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相同单位的数可以直接相加、减的认识,为后面学习任意两个数相加、减打基础。所以是计算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应该重视。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好动,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我采用愉快教学法,创设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并且让这一情境贯穿始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学习这部分内容前,我进行了调查研究,我发现我们班大部分学生已经会计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只是说不清算理。所以我认为,这节课最重要的`是教师的引导,只要发挥好辅助作用,使学生自主学习就可以了。

同时为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算理,并熟练计算,我设计了大密度的练习。为了吸引学生我把练习题设计成各种有趣的游戏:小猫钓鱼、蝴蝶送信、松鼠过河、摘苹果等,把枯燥的数学练习变得充满生气。并且给每个学生机会,让每个学生都做一道题,使第一名学生都不掉队。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孩子虽然可以正确的算出结果,可是,当我问到“你是怎么想的”的时候,很多人都不能表达。该如何引导呢,为了节省时间我在课堂上是直接告诉他们计算方法的。事后回想,或许可以通过动手操作,比如摆小棒的方法来帮助学生说理,明理。

大密度的练习虽然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但出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习题过多过难,给一些学生造成了学习上的困难。再如练习的形式变了,但习题的内容单一,只是把平时开火车的练习赋予了新的名字。如果练习的内容再新颖多变一些,我想效果会便更好。

通过本次计算课研讨,让我深深地体会到计算方法的指导,习题的精心设计十分重要。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好的吃透教材,并结合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设计出他们喜欢的小游戏形式,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参与练习中来,在欢乐的氛围中巩固学习的新知识。让每个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8

本周,学校的数学课比赛如期进行,此次,我选择了一节计算课《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进行展示。本节课我的授课流程是,先以游戏方式导入带着孩子们复习本节课会用到的10以内的加减法,然后复习数的组成这一局部,由数的组成里面涉及到的数字引出曾经学习过的整十数,进而导入课题。明确课题之后,通过出示课本情景图,让学生发现信息提出问题。在孩子们列出算式以后提出疑问:你们是怎样这么快速准确地算出来的?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们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之内借助学具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样进行计算的,进行方法的讨论与交流。在小组讨论结束之后,让学生们自由地表达他们的想法,并且从中进行算法的优化,选出方便的方法。之后通过整十数加整十数过度到整十数减整十数,让学生进行自主的迁移,将方法灵活运用。之后通过对例题的解决,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所学的内容与方法,同时让他们自己对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进行出题并计算,进行适当的发散。最后利用一些闯关环节,让学生再次稳固练习并进行总结。

在整个的授课环节中,孩子们的表达能力给了我很大的惊喜。在这节课整个备课过程中,最无法预设的就是孩子们对于小组讨论结果的一个表达。他们的想法千奇百怪,各式各样,但是有时候他们无确清楚地表达他们的想法。而这一点也是我在平时的上课中着重对他们进行训练的地方。我希望他们能够更加准确的表达自己,同时也让能够聆听者明白他们所表达的含义,所以我会选择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与时间,让他们把自己的话好,完善好,可能他们第一遍不能完整的说好,那么在我给了适当的引导之后,我会让他们自己再完整的说一遍。并且,在平时的上课中,语言表达的完整性是我经常强调的地方,比方遇到50里面有几个十这样的问题,刚开始的时候他们经常会答复5个十,这个时候我会小声地提醒他,完整吗?他们都能够迅速反响过来,并且完整清晰的再说出来,50里面有5个十。到现在,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能够完整地进行问题的答复。我想,这样的训练对他们之后学习如何写解决问题中的“答”会产生些许积极。也正是因为如此,在这节课算理的表述中,面对10+20=,他们能够说出“10里面有1个十,20里面有2个十,1个十加2个十等于3个十,3个十就是30,所以10+20=30”,也能够说出“先把10和20的十位相加,1+2=3,所以10+20=30”。这些经过他们的理解深化所表达出来的内容,给了我太大的惊喜。

但是,在这其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在最后的开火车练习环节,本应该顺利进行下去的小火车,到中间的时候突然停顿了,原因是坐在最后一排的那个孩子没有认真听,不知道进行到哪一道题目了。面对这种情况,我当时的内心有些急躁,这也导致了我没能更好地处理这种情况。在这个孩子不知道讲到哪了,不知道如何答复的时候,给他思考的时机,没有进行些许提示,匆匆忙忙地往下进行,让这次提问变成了一个无效提问。正是因为他没有集中注意力,我才更应该去检测他的掌握情况,我应该给予他再一次的时机,看看他是否掌握住了本节课的内容,是短暂的走神还是从一开始就没有认真参与,并且在他没有进行思考的时候,应该想方法激发他的思维,把他的注意力拉回课堂。

通过这一节公开课,让我明白,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注意对于一些细节问题的把控,要更加注意让学生学会如何表达自己,要更加注意有效发挥学生主体……学无止境,身为教师,通过“教学生”我们也能够学习经验、反思提升,这就是“教学相长”的魅力所在吧。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9

从以上内容上看,难度不大,学生只要把20以内的进退位加减法掌握熟练了,这里的学习应该不成问题,实际上孩子的计算,不但速度慢,而且错误率非常高,由于学生有笔算的根底和丰富的经验,学生对于笔算有很大的依赖性。如果引入新课后直接出例如题进行教学,绝大多数学生都会选择用笔算的方法进行计算,想不到用简便的方法直接口算,这样就完全失去了本课的意义。于是我在教学新知前设计了练习在其中渗透100以内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口算,为学生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做好铺垫。在设计这些练习时,我希望学生能从100以内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口算中探索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在探索口算方法的教学中,我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了思考、小组讨论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在互动交流,学生间的引领,找出不同解决的方法。既要求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充分发表自己,取长补短,发挥学生的智慧,在相互补充中得到最正确的方案。在分组交流时,尽量让学生来交流总结,并适时进行引导。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10

整十数的加、减法是进一步学习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属于计算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为了将其教学目的落到实处,教学本节课时要力争做到了以下几点。

1.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计算,培养学习兴趣和计算意识。 “计算”常与“枯燥”、“机械重复”相连,这是由传统数学教学上的`缺陷造成的。计算的知识是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原本是十分生动的数学活动。本课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使计算教学成为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既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又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培养学生遇到问题能够从数量上进行观察和思考的兴趣与习惯,促使学生形成初步的计算意识。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课程标准认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探究新知”这一过程中,应该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和数学活动,激励每一个学生在动脑观察中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与同伴进行交流。进而,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方法,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明白了算理,掌握了算法。

3.组织好练习,进一步培养计算能力。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要达到这个目标,除了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掌握算法,还需要组织好练习。因此,本课的练习设计要注意这样几点:a.讲究练习的形式;b.多进行口头练习;c.突出难点,讲究实效。 总之,我感觉这节课是一节比较成功的课。教师轻松,学生愉快,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11

这节课是在10以内的加减法进行的计算课。上完后发现学生的兴致不是很高,静下来想有几点做得不够:提到计算,就很容易和“枯燥乏味、机械重复”相联系起来,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虽然在课上让学生操作,可能很多小孩觉得很简单,没必要,而我组织的也不好,所以没起很大作用。对后进生的帮助不是很大,小组合作交流流于形式。

课后思考,为了防止单调,我觉得可以试试利用善意而恰倒好处的激励语,不断地在学生心中点燃求知的的火花,使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快乐。当学生提出数学问题时,“会提问的孩子,就是聪明的孩子!”;当学生认真倾听时,“你听得最认真!”“老师发现你不仅听得仔细,而且说得也好!”当学生畅谈自己的发现时,“你的发现让大家做这一题简单多了,谢谢你!”“你的眼睛真亮,连这个秘密都被你发现了!”适时地给予表扬。同样,当学生学习出现困难时,“别急,再想想,你一定会说好!”“你有进步,加油!”及时地送上鼓励。

这样,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调动起来,使他们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来。照顾后进生方面,应多让那些接受能力差的`学生多说说。例题是一道整十数加整十数和一道整十数减整十数,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学生虽然掌握了计算方法,理解了算理,但对于后进生来说,要直接进行独立的练习仍有一定的苦难。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增加一个说计算过程的练习,通过指名说、男女生说、全班说等形式,使计算方法得以加深巩固以及拓展,让后进生也能跟上步伐。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12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要求学生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从以上内容上看,难度不大,学生只要把20以内的进退位加减法掌握熟练了,这里的学习应该不成问题,实际上孩子的计算,不但速度慢,而且错误率非常高,由于学生有笔算的基础和丰富的经验,学生对于笔算有很大的依赖性。如果引入新课后直接出示例题进行教学,绝大多数学生都会选择用笔算的方法进行计算,想不到用简便的方法直接口算,这样就完全失去了本课的意义。于是我在教学新知前设计了练习在其中渗透100以内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口算,为学生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做好铺垫。在设计这些练习时,我希望学生能从100以内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口算中探索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在探索口算方法的教学中,我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了独立思考、小组讨论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在互动交流,学生间的引领,找出不同解决的方法。既要求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取长补短,发挥学生集体的智慧,在相互补充中得到最佳的方案。在分组交流时,尽量让学生来交流总结,并适时进行引导。

本课练习的设计紧扣重点、难点,在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后,又设计了一系列的巩固练习,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巩固了口算方法,深入挖掘教材自身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下面的练习中,先通过对比题、小游戏、编口算等进行基本训练,分清进位与不进位两种情况,提高口算正确率,打开了学生的思维,再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一些生活实际问题,运用数学。

由于设计的内容很充实,课上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探究发现、讨论方法用掉了太多的时间,使得最后一个环节未完成的时候下课铃已经响了,所以上课还需更紧凑一些。还有一点是,课堂上的语言不够精炼,不能做到一针进血,在讲解口算方法的时候有点啰嗦,不够简洁。为此,今后要多多学习,争取更大的进步!

在计算练习课上,我还穿插一些趣味性的练习,竞争性练习,拓展性练习,同样可以调动它们学习的主动性和探求欲望。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13

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学方法为主,借助参加森森里的知识竞赛情境,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愉快地学习。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看一看(看图)、想一想(想问题、想算法)、数一数、说一说、摆一摆(摆小棒)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明白了算理,掌握了算法。

1、创设情境,在教学中借助带学生去参加知识竞赛的`生动情境把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置入有事物情境、有情节的探索中,使计算含有丰富、生动的具体内容。

2、在探索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时通过交流、动手操作,让学生自主探索。

3、练习以动手摆一摆、去森林参加知识竞赛、帮助别人等形式进行,淡化“练”的痕迹,稳固和实践相关的知识技能,开展数学思考能力。

教学环节虽然进行的较顺利,但亦有缺乏之处,学生在说算理的过程中表达的不是很流利,在今后的教学中将加强训练,加深学生对算法的理解感悟。

整十数加减法是两位数计算的起始课。计算课给人感觉总是与“枯燥”相连,其实只要合理安排也是种十分生动的数学活动。在教学本节课时最重要的是教师的引导。使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小组交流,使其在交流中明白算理,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进行计算。如10+20等于多少?学生出现了以下几种算法1摆小棒:先摆一捆小棒,再摆两捆小棒,一共是三捆小棒,所以10+20=30;2用十作单位:10里面有一个十,20里面有两个十,加起来一共是三个十,就是30;3数的组成:10和20组成30;4类似竖式的算法。这样表达了算法的多样化理念,使学生既在交流中锻炼了语言,明白了算理,又开阔思路。在稳固练习阶段设计了加减对照练习。如30+40与70-30,为便于学生掌握,让学生自己摆一摆,使其在操作中体验整十数加减转化10以内加减过程,从而理解整十数加减法的算理,在计算30+40时,用10根一捆的小棒来摆。先摆3捆小棒表示30,再摆4捆小棒表示40,然后让学生依次答复:一共摆了多少捆小棒?一共摆了多少根小棒?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是用3+4算出结果的。接着,让学生说出算的过程。在计算时也有出现这种情况50+20=52。因为学生两位数中每个计数单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还不是十清楚确,把第二个加数中2个“十”当作2个“一”来加。教学中,我对有困难的学生借助计数器拨一拨,渗透竖式计算时的数位对齐意识。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14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是两位数计算的起始课,是学生进行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所以是计算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整堂课,我尽量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开始,我让学生进行闯三关游戏,通过游戏复习旧知。而后创设情境,通过书本提供的情景图,让学生先提出问题,备课前我预设了几个学生可能会提出的问题,然后出示,让学生帮助我解决,而不是要求他们解决,提升学生的位置,可以增强他们的积极性。课堂上学生积极提出问题,并乐于解决问题,学习积极性很高。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我让学生探究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算法,并引导学生动手摆小棒理解算理。课堂上学生能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计算,而且会重点运用算理思考计算过程进行计算。

在课堂练习中通过练习把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法归结为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同时在比较中发现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与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的计数单位不同,强调“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和的末尾要添写0”,除此之外还比较了整十数加一位数与整十数加整十数算法的不同,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算理。这样有利于学生今后正确的'计算,不易造成知识的混淆。

反思自己这节课,也体现了以下几点不足:

1、时间分配上,练习部分显得匆促。由于课堂上正课部分生成问题较多,又必须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把后边的练习时间挤少了。如何把握课堂的时间分配,还需要在教学中不断的探索。

2、语言上要更加的简练为好。不要替孩子说话。让孩子把自己的话语表述完整,由于怕孩子说的慢,总是提醒孩子说,这样会打断孩子的思路,也是对孩子的一种不信任,以后要慢慢的改正。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15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是在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进一步学习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属于计算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本课的教学设计大体分三个层次:第一,以实际情境提供计算题,并呈现多种计算方法。第二,让学生讨论操作,理解和掌握算法。第三,脱离直观手段,让学生思考算法,算出得数。这样安排,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提出有关的计算问题,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由动手操作、观察、交流和实物思考,到脱离实物思考,遵循了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有利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为了将本课教学目的落到实处,我在教本节课时尤其重视了以下几点。

1、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计算,培养学习兴趣和计算意识。

“计算”常与“枯燥”、“机械重复”相连,这是由传统数学教学上的缺陷造成的。计算的知识是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原本是十分生动的数学活动。本课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使计算教学成为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既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又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培养学生遇到问题能够从数量上进行观察和思考的兴趣与习惯,促使学生形成初步的`计算意识。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课程标准认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探究新知”这一过程中,我创设了有意义的问题情境和数学活动,激励每一个学生在动脑观察中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在次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方法,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明白了算理,掌握了算法。

3、组织好练习,进一步培养计算能力。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要达到这个目标,除了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掌握算法,还需要组织好练习。因此,我在设计本课的练习时注意到了这样几点:

a.讲究练习的形式;

b.多进行口头练习;

c.突出难点,讲究实效。

总之,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第四篇:《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1

本周,学校举行的数学优质课比赛如期进行,此次,我选择了一节计算课《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进行展示。本节课我的授课流程是,先以游戏方式导入带领孩子们复习本节课会用到的10以内的加减法,然后复习数的组成这一部分,由数的组成里面涉及到的数字引出曾经学习过的整十数,进而导入课题。明确课题之后,通过出示课本情景图,让学生发现信息提出问题。在孩子们列出算式以后提出疑问:你们是怎样这么快速准确地算出来的?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们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之内借助学具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样进行计算的,进行方法的讨论与交流。在小组讨论结束之后,让学生们自由地表达他们的想法,并且从中进行算法的优化,选出方便的方法。之后通过整十数加整十数过度到整十数减整十数,让学生进行自主的迁移,将方法灵活运用。之后通过对例题的解决,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所学的内容与方法,同时让他们自己对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进行出题并计算,进行适当的发散。最后利用一些闯关环节,让学生再次巩固练习并进行总结。

在整个的授课环节中,孩子们的表达能力给了我很大的惊喜。在这节课整个备课过程中,最无法预设的就是孩子们对于小组讨论结果的一个表达。他们的想法千奇百怪,各式各样,但是有时候他们无法正确清楚地表达他们的想法。而这一点也是我在平时的上课中着重对他们进行训练的地方。我希望他们能够更加准确的表达自己,同时也让能够聆听者明白他们所表达的含义,所以我会选择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与时间,让他们把自己的话组织好,完善好,可能他们第一遍不能完整的说好,那么在我给了适当的引导之后,我会让他们自己再完整的.说一遍。并且,在平时的上课中,语言表达的完整性是我经常强调的地方,比如遇到50里面有几个十这样的问题,刚开始的时候他们经常会回答5个十,这个时候我会小声地提醒他,完整吗?他们都能够迅速反应过来,并且完整清晰的再说出来,50里面有5个十。到现在,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能够完整地进行问题的回答。我想,这样的训练对他们之后学习如何写解决问题中的“答”会产生些许积极的影响。也正是因为如此,在这节课算理的表述中,面对10+20=,他们能够说出“10里面有1个十,20里面有2个十,1个十加2个十等于3个十,3个十就是30,所以10+20=30”,也能够说出“先把10和20的十位相加,1+2=3,所以10+20=30”。这些经过他们的理解深化所表达出来的内容,给了我太大的惊喜。

但是,在这其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在最后的开火车练习环节,本应该顺利进行下去的小火车,到中间的时候突然停顿了,原因是坐在最后一排的那个孩子没有认真听,不知道进行到哪一道题目了。面对这种情况,我当时的内心有些急躁,这也导致了我没能更好地处理这种情况。在这个孩子不知道讲到哪了,不知道如何回答的时候,我没有给他思考的机会,没有进行些许提示,匆匆忙忙地往下进行,让这次提问变成了一个无效提问。正是因为他没有集中注意力,我才更应该去检测他的掌握情况,我应该给予他再一次的机会,看看他是否掌握住了本节课的内容,是短暂的走神还是从一开始就没有认真参与,并且在他没有进行思考的时候,应该想办法激发他的思维,把他的注意力拉回课堂。

通过这一节公开课,让我明白,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注意对于一些细节问题的把控,要更加注意让学生学会如何表达自己,要更加注意有效发挥学生主体……学无止境,身为教师,通过“教学生”我们也能够学习经验、反思提升,这就是“教学相长”的魅力所在吧。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2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是在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这样安排,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相同单位的数可以直接相加、减的认识,为后面学习任意两个数相加、减打基础。所以是计算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应该重视。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好动,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我采用愉快教学法,创设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并且让这一情境贯穿始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学习这部分内容前,我进行了调查研究,我发现我们班大部分学生已经会计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只是说不清算理。所以我认为,这节课最重要的是教师的引导,只要发挥好辅助作用,使学生自主学习就可以了。

同时为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算理,并熟练计算,我设计了大密度的练习。为了吸引学生我把练习题设计成各种有趣的游戏:小猫钓鱼、蝴蝶送信、松鼠过河、摘苹果等,把枯燥的`数学练习变得充满生气。并且给每个学生机会,让每个学生都做一道题,使第一名学生都不掉队。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孩子虽然可以正确的算出结果,可是,当我问到“你是怎么想的”的时候,很多人都不能表达。该如何引导呢,为了节省时间我在课堂上是直接告诉他们计算方法的。事后回想,或许可以通过动手操作,比如摆小棒的方法来帮助学生说理,明理。

大密度的练习虽然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但出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习题过多过难,给一些学生造成了学习上的困难。再如练习的形式变了,但习题的内容单一,只是把平时开火车的练习赋予了新的名字。如果练习的内容再新颖多变一些,我想效果会便更好。

通过本次计算课研讨,让我深深地体会到计算方法的指导,习题的精心设计十分重要。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好的吃透教材,并结合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设计出他们喜欢的小游戏形式,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参与练习中来,在欢乐的氛围中巩固学习的新知识。让每个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3

整十数加减法是两位数计算的起始课。计算课给人感觉总是与“枯燥”相连,其实只要合理安排也是种十分生动的数学活动。在教学本节课时最重要的是教师的引导。组织使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小组交流,使其在交流中明白算理,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进行计算。如10+20等于多少?学生出现了以下几种算法1摆小棒:先摆一捆小棒,再摆两捆小棒,一共是三捆小棒,所以10+20=30;2用十作单位:10里面有一个十,20里面有两个十,加起来一共是三个十,就是30;3数的组成:10和20组成30;4类似竖式的'算法。这样体现了算法的多样化理念,使学生既在交流中锻炼了语言,明白了算理,又开阔思路。在巩固练习阶段设计了加减对照练习。如30+40与70-30,为便于学生掌握,让学生自己摆一摆,使其在操作中体验整十数加减转化10以内加减过程,从而理解整十数加减法的算理,在计算30+40时,用10根一捆的小棒来摆。先摆3捆小棒表示30,再摆4捆小棒表示40,然后让学生依次回答:一共摆了多少捆小棒?一共摆了多少根小棒?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是用3+4算出结果的。接着,让学生说出算的过程。在计算时也有出现这种情况50+20=52。因为学生两位数中每个计数单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还不是十分明确,把第二个加数中2个“十”当作2个“一”来加。教学中,我对有困难的学生借助计数器拨一拨,渗透竖式计算时的数位对齐意识。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4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要求学生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从以上内容上看,难度不大,学生只要把20以内的进退位加减法掌握熟练了,这里的学习应该不成问题,实际上孩子的计算,不但速度慢,而且错误率非常高,由于学生有笔算的基础和丰富的经验,学生对于笔算有很大的依赖性。如果引入新课后直接出示例题进行教学,绝大多数学生都会选择用笔算的方法进行计算,想不到用简便的方法直接口算,这样就完全失去了本课的意义。于是我在教学新知前设计了练习在其中渗透100以内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口算,为学生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做好铺垫。在设计这些练习时,我希望学生能从100以内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口算中探索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在探索口算方法的教学中,我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了独立思考、小组讨论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在互动交流,学生间的引领,找出不同解决的方法。既要求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取长补短,发挥学生集体的智慧,在相互补充中得到最佳的方案。在分组交流时,尽量让学生来交流总结,并适时进行引导。

本课练习的设计紧扣重点、难点,在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后,又设计了一系列的巩固练习,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巩固了口算方法,深入挖掘教材自身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下面的练习中,先通过对比题、小游戏、编口算等进行基本训练,分清进位与不进位两种情况,提高口算正确率,打开了学生的思维,再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一些生活实际问题,运用数学。

由于设计的内容很充实,课上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探究发现、讨论方法用掉了太多的时间,使得最后一个环节未完成的时候下课铃已经响了,所以上课还需更紧凑一些。还有一点是,课堂上的语言不够精炼,不能做到一针进血,在讲解口算方法的时候有点啰嗦,不够简洁。为此,今后要多多学习,争取更大的进步!

在计算练习课上,我还穿插一些趣味性的练习,竞争性练习,拓展性练习,同样可以调动它们学习的主动性和探求欲望。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5

通过《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教学以后,有很多反思,整理如下:

成功之处:

1、本课的教学设计大体分三个层次:第一,以发书的实际情境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第二,让学生讨论操作,理解和掌握算法。第三,脱离计数器直观实物,让学生思考算法,算出得数。这样安排,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从具体到抽象,帮助学生形成计数单位“十”的丰富表象,便于学生以“十”为单位,探索计算方法,从而加深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同时,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1+2和10+20,观察、对比,从而加深对计数单位“十”的进一步理解。

2、注重教学的层次性。在第二环节探究算法的过程中,10+20我采用了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一拨,想一想,说一说的方法,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和经验帮助学生理解整十数加整十数的`算理,并抽象出算法。而在探究30—20的算法时我提高了一个层次,让学生把整十数加整十数的算理迁移到整十数减整十数上来的,让学生独立说一说计算方法,并通过小棒和计数器来验证此方法的正确。

不足之处:

1、本节课,对于学生来说是很简单的一节课,在讲授过程中我对于算法的探究部分,还没有照顾到所有学生,应多让那些接受能力差的学生多说说。

2、时间分配上,练习部分显得匆促。由于课堂上正课部分生成问题较多,又必须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把后边的练习时间挤少了。如何把握课堂的时间分配,还需要在教学中不断的探索。

3、语言上要更加的简练为好。不要替孩子说话。让孩子把自己的话语表述完整,由于怕孩子说的慢,总是提醒孩子说,这样会打断孩子的思路,也是对孩子的一种不信任,以后要慢慢的改正。

总之,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学得愉快,获得了良好的情感体验。继续学习!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6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是在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这样安排,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相同单位的数可以直接相加、减的认识,为后面学习任意两个数相加、减打基础。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本课的教学设计以小熊欢欢和它的妈妈来做客—小熊欢欢要去钓鱼—妈妈不放心,出题考大家—同学们帮小熊解决问题—钓鱼—大家帮小熊找回家的路为主线把本节课大体分三个层次:

第一,以实际情境提供计算题,并呈现多种计算方法。

第二,让学生讨论操作,理解和掌握算法。

第三,脱离直观手段,让学生思考算法,算出得数。这样安排,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提出有关的计算问题,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由动手操作、观察、交流,依靠动作和实物思考,到脱离实物思考,借助许多鲜花的场景图,让学生进入情境,并从中发现“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盆”“还有多少盆紫花”等计算问题。进而,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方法,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索思考和合作交流中了解到,计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可以用十作单位数出结果,还可以根据整十数的组成想出得数,还可以??这样,就给了学生充分探索、思考、动手、动口的时间和空间,开阔了学生的思路,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遵循了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有利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本节课,对于学生来说是很简单的一节课,但我在讲授过程中在算法的探究部分对于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理和算法的研究还是不

够到位,在巩固练习中对于算理和算法的应用还是有欠缺的,所以在后面的练习中有个别同学在计算中出现算的慢的现象,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对于每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应该更加精心设计,使学生在每一节课中用最短的时间掌握应学的知识。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7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是两位数计算的起始课,是学生进行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所以是计算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为了避免计算课的枯燥,我创设了具体生动的情境和一系列游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丰富多彩的活动既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又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本堂课的教学目的在很轻松的氛围中得以完成。

我在教本节课时重视了以下几点。

1.创设生动具体的情境,让学生明白算理。

本课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使计算教学成为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整堂课,我尽量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开始,通过书本提供的情景图,让学生先提出问题,备课前我预设了几个学生可能会提出的问题,然后,出示,让学生帮助我解决,而不是要求他们解决,提升学生的位置,可以增强他们的积极性。然后通过学生间互相讨论,总结出多种计算方法,最后把学生的发现再做整理即可。

如为了在加法教学中突破重难点,让学生明白算理。我引导学生使用摆小棒的方式。边摆边说,再摆、说给同桌听,再全班摆说交流。然后进行算理的研究。明白10+20就是1捆小棒加2捆小棒得3捆小棒,也就是1个十加2个十得5个十。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课程标准认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探究新知”这一过程中,我创设了有意义的问题情境和数学活动,激励每一个学生在动脑观察中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在次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方法,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明白了算理,掌握了算法。

3.组织好练习,进一步培养计算能力。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要达到这个目标,除了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掌握算法,还需要组织好练习。因此,我在设计本课的练习时注意到了这样几点:a.讲究练习的形式;b.多进行口头练习;c.突出难点,讲究实效。

因为小学生的学习大多以无意识和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好奇好胜,注意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差。新课标在《基本理念》里也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过程。”依据新课程理念和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将练习设计成一系列富有情趣的练习,如:通过闯关练习,进入游戏环节(钓鱼游戏;摘苹果游戏;找家家游戏)。目的是既吸引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便于自己更好的串连教学。使学生主动学,乐于学,享受学习带来的乐趣。让学生以无比愉悦的心情投入练习活动,同时也达到了巩固知识的目的。

总之,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学得轻松愉快。但也有不足,如在讲授过程中我对于算法的探究部分,还没有照顾到所有学生,应多让那些接受能力差的学生多说说,让他们也能够掌握。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8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是在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只是计数单位不同,这里以十为计数单位。通过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计算,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多种不同的算法,进一步培养计算能力。教材的编排是由直观操作等依靠实物思考到脱离实物思考,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有利于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为进一步提高计算速度、培养计算能力,解决实际问题打基础。

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学方法为主,借助参加森森里的知识竞赛情境,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愉快地学习。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看一看(看图)、想一想(想问题、想算法)、数一数、说一说、摆一摆(摆小棒)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明白了算理,掌握了算法。

1、创设情境,在教学中借助带学生去参加知识竞赛的生动情境

把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置入有事物情境、有情节的探索中,使计算含有丰富、生动的具体内容。

2、在探索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时通过交流、动手操作,

让学生自主探索。

3、练习以动手摆一摆、去森林参加知识竞赛、帮助别人等形式进行,淡化“练”的痕迹,巩固和实践相关的知识技能,发展数学思考能力。

教学环节虽然进行的较顺利,但亦有不足之处,学生在说算理的过程中表达的不是很流利,在今后的教学中将加强训练,加深学生对算法的理解感悟。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9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是两位数计算的起始课,是学生进行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所以是计算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整堂课,我尽量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开始,我让学生进行闯三关游戏,通过游戏复习旧知。而后创设情境,通过书本提供的情景图,让学生先提出问题,备课前我预设了几个学生可能会提出的问题,然后出示,让学生帮助我解决,而不是要求他们解决,提升学生的位置,可以增强他们的积极性。

课堂上学生积极提出问题,并乐于解决问题,学习积极性很高。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我让学生探究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算法,并引导学生动手摆小棒理解算理。课堂上学生能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计算,而且会重点运用算理思考计算过程进行计算。

在课堂练习中通过练习把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法归结为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同时在比较中发现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与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的计数单位不同,强调“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和的末尾要添写0”,除此之外还比较了整十数加一位数与整十数加整十数算法的不同,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算理。这样有利于学生今后正确的计算,不易造成知识的混淆。

反思自己这节课,也体现了以下几点不足:

1、时间分配上,练习部分显得匆促。由于课堂上正课部分生成问题较多,又必须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把后边的练习时间挤少了。如何把握课堂的`时间分配,还需要在教学中不断的探索。

2、语言上要更加的简练为好。不要替孩子说话。让孩子把自己的话语表述完整,由于怕孩子说的慢,总是提醒孩子说,这样会打断孩子的思路,也是对孩子的一种不信任,以后要慢慢的改正。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10

结束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教学以后,静下心来仔细回顾了一下整堂课的教学过程。

成功之处:

1、整十数加、整十数是两位数计算的起始课,是学生进行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所以是计算数学中的重点内容之ー。为了避免计算课的枯燥,我在本节课中运用了生动的多媒体和游戏活动并利用教材中提供的资源,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丰富多彩的活动既有利于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又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本堂课的教学目的在很轻松的氛围中得已完成。

2、整堂课,我尽量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开始,我让学生进行闯三关游戏,通过游戏复习旧知。本课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使计算教学成为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整堂课,我尽量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开始,通过书本提供的情景图,让学生先提出问题,备课前我预设了几个学生可能会提出的问题,然后,出示,让学生帮助我解决,而不是要求他们解决,提升学生的位置,可以增强他们的积极性。然后通过学生间互相讨论,总结出多种计算方法,最后把学生的发现再做整理即可。

如为了在加法教学中突破重难点,让学生明白算理。我引导学生使用摆小棒的方式。边摆边说,再摆、说给同桌听,再全班摆说交流。然后进行算理的研究。明白10+20就是1捆小棒加2捆小棒得3捆小棒,也就是1个十加2个十得3个十。

3、培养字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小学数学数学的重要任务。课程标准认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探究新知”这一过程中,我创设了有意义的问题情境和数学活动,激励每一个学生在动脑观察中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在次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方法,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明白了算理,掌握了算法。

4、组织好练习,进一步培养计算能力。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要达到这个目标,除了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掌握算法,还需要组织好练习。因此,我在设计本课的练习时注意到了这样几点:a.讲究练习的形式;b.多进行口头练习;c.突出难点,讲究实效。

因为小学生的学习大多以无意识和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好奇好胜,注意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差。新课标在《基本理念》里也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过程。”依据新课程理念和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将练习设计成一系列富有情趣的练习,目的是既吸引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便于自己更好的串连教学。使学生主动学,乐于学,享受学习带来的乐趣。让学生以无比愉悦的心情投入练习活动,同时也达到了巩固知识的目的。

总之,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不足之处:

1、如在讲授过程中我对于算法的探究部分,还没有照顾到所有学生,应多让那些接受能力差的学生多说说,让他们也能够掌握。

2、对课堂上生成的问题没能自如地应对。

3、鼓励性语言单一。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11

这节课是在10以内的加减法进行的计算课。上完后发现学生的兴致不是很高,静下来想有几点做得不够:提到计算,就很容易和“枯燥乏味、机械重复”相联系起来,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虽然在课上让学生操作,可能很多小孩觉得很简单,没必要,而我组织的也不好,所以没起很大作用。对后进生的帮助不是很大,小组合作交流流于形式。

课后思考,为了防止单调,我觉得可以试试利用善意而恰倒好处的激励语,不断地在学生心中点燃求知的的火花,使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快乐。当学生提出数学问题时,“会提问的孩子,就是聪明的孩子!”;当学生认真倾听时,“你听得最认真!”“老师发现你不仅听得仔细,而且说得也好!”当学生畅谈自己的发现时,“你的发现让大家做这一题简单多了,谢谢你!”“你的眼睛真亮,连这个秘密都被你发现了!”适时地给予表扬。同样,当学生学习出现困难时,“别急,再想想,你一定会说好!”“你有进步,加油!”及时地送上鼓励。

这样,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调动起来,使他们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来。照顾后进生方面,应多让那些接受能力差的'学生多说说。例题是一道整十数加整十数和一道整十数减整十数,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学生虽然掌握了计算方法,理解了算理,但对于后进生来说,要直接进行独立的练习仍有一定的苦难。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增加一个说计算过程的练习,通过指名说、男女生说、全班说等形式,使计算方法得以加深巩固以及拓展,让后进生也能跟上步伐。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12

整十数的加、减法是进一步学习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属于计算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为了将其教学目的落到实处,教学本节课时要力争做到了以下几点。

1.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计算,培养学习兴趣和计算意识。 “计算”常与“枯燥”、“机械重复”相连,这是由传统数学教学上的缺陷造成的。计算的知识是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原本是十分生动的数学活动。本课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使计算教学成为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既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又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培养学生遇到问题能够从数量上进行观察和思考的兴趣与习惯,促使学生形成初步的'计算意识。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课程标准认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探究新知”这一过程中,应该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和数学活动,激励每一个学生在动脑观察中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与同伴进行交流。进而,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方法,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明白了算理,掌握了算法。

3.组织好练习,进一步培养计算能力。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要达到这个目标,除了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掌握算法,还需要组织好练习。因此,本课的练习设计要注意这样几点:a.讲究练习的形式;b.多进行口头练习;c.突出难点,讲究实效。 总之,我感觉这节课是一节比较成功的课。教师轻松,学生愉快,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13

今天,我上了一节《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课后,有以下的教学反思:

1、我能把“以学为主,当堂达标”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让学生通过就知的迁移,合作探究掌握新知识。在学习新课时,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地高,完成了教学目标。

2、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从情境图中获取数学信息,以及根据已知条件提出问题的能力。

3、能利用好小组交流互学活动,在交流中做到以优带差,讨论氛围热烈活跃。

4注重培养学生的算理能力。比如:10+20等于几?学生出现了以下几种算法:

(1)直接用1+2=3,再在后面添一个0

(2)用相同数位相加:个位加个位,十位加十位,也可算出得数是30。

(3)数的组成:10里面有1个十,20里面有2个十,合起来是3个十,所以…

从上面可以体现了学生的算法多样化,也使学生在交流中明白了算理,开阔了思路。

5、教学中,我能注重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对比,从中发现规律:明确理解几个一与几个十之间的区别,使学生能抓住这个突破点迅速、正确地进行口算,计算正确率也较高。

6、高效的处理了教学中的生成问题。

如:“活动单二”4+5= 2+7= 9-3=

40+50= 20+70= 90-30=

我引导学生观察上下两组数的特点,从而引出竖着做会既快又准的做题方法,但是课堂上却有学生说横着做快。这是我在备课时没有想到的',我灵机一动说:那我们就比一比,看看到底怎样做更好。通过比试证实了竖着做既快又准,这样既有说服力,又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这样的生成不仅没有影响到我的课题教学效果,反而为这节课增添一抹艳丽的色彩。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14

今天刚刚结束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的教学以后,静下心来仔细回顾了一下整堂课的教学过程,有很多反思,记录如下:

1、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计算,培养学习兴趣和计算意识。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是两位数计算的起始课,是学生进行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所以本节课是计算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但是“计算”常与“枯燥”、“机械重复”相连,这是由传统教学上的缺陷造成的。计算的知识是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原本是十分生动的教学活动。为了避免计算课的枯燥,我在本节课中运用了生动的多媒体和一系列游戏活动并利用教材中提供的资源,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丰富多彩的活动既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又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本堂课的教学目的再很轻松的氛围中得以完成。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课程标准认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探究新知”这一过程中,创设了有意义的情境和数学活动,激励每一个学生在动脑观察中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与同伴进行交流进而,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方法,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明白了算理,掌握了算法。

3、组织好练习,进一步培养计算能力。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要达到这个目标,除了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掌握算法,还需要组织好练习。因此,本课的练习设计注意到了这样几点:

a、讲究练习的形式;

b、多进行口头练习;

c、突出难点,讲究实效。

4、存在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孩子虽然可以正确的算出结果,可是,当我问到“你是怎么想的”的时候,很多人都会,但是不敢表达。说明了学生说的少了,应该让学生多说。我自己的语言还需要精炼,还需要规范,要挤出时间还给学生。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多让学生说,并结合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设计出他们喜欢的小游戏形式,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参与练习中来,在欢乐中巩固学习的新知识。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15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这节课是我回归上数学课后的第一节公开课,得到通知的时候有点紧张,毕竟是一年来的一次公开课。教学过后,我仔细回顾了一下整堂课的教学过程,有以下的教学反思:

1、我把“高效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理念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去。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计算,培养学习兴趣和计算意识。我认为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是两位数计算的起始课,是学生进行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所以本节课是计算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为了避免计算课的枯燥,我在本节课中利用教材中提供的资源,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和算理,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得以完成。

2、利用小组交流互学活动,在交流中做到小组个别汇报,学习氛围热烈活跃。

3、注重培养学生的算理能力。比如:10+20等于几?学生出现了以下几种算法:

(1)、摆小棒:先摆1捆小棒,再摆2捆,合起来是3捆,所以10+20=30。

(2)、用计数器:先在十位拨1个珠,再拨2个珠,一共是3个十,3个十就是30。

(3)、数的组成:10里面有1个十,20里面有2个十,合起来是3个十,3个十就是30。

(4)、用相同数位相加:个位加个位,十位加十位,也可算出得数是30。从上面可以体现了学生的算法多样化,也使学生在交流中明白了算理,开阔了思路。

4、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对比,从中发现规律:理解掌握几个一与几个十之间的区别,使学生抓住这个突破点,迅速、正确地进行口算,使学生顺利的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和算理。

5、存在的问题。

(1)、教学环节虽然进行的很顺利,学习目标最终也完成,但是有些问题还是值得深思的,当学习检测没有在课堂上完成时,我想是在开始和中间学习过程中,时间分配不均先松后紧,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较弱。但95%的'学生是能够正确计算的。

(2)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孩子虽然可以正确的算出结果,可是,当我问到“你是怎么想的”的时候,很多人都会做但是不会表达。说明了学生平时说的少了,应该让学生多说。通过课多样性的课堂练习,让我深深地体会到对于练习的形式、方法的指导、都应好好设计,练习是为了巩固新知的,精心的练习设计会带来更好的学习效果。

在今后的教学中,对于练习的设计,我会更好的吃透练习的目标,结合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设计出他们喜欢的学习形式,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在欢乐中学习和巩固的新知识。

第五篇:《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1

在教学中,我首先营造春游乘车的情境,让学生看图说出图上的数学信息,启发学生提出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列出“45+30”,提出问题“怎样计算‘45+30’的得数呢?”学生先自己用准备好的小棒摆一摆,然后说一说怎么摆的。得数是多少?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追问“为什么要先把3捆和4捆小棒合起来?”接着让学生通过用计数器拨珠计算的方法来验证这道算式的得数是不是75,在学生拨珠的基础上提问“为什么要先在计数器的十位上先拨3颗珠?”通过摆小棒和在计数器上拨珠的操作活动以及师生共同交流、小组讨论等活动引导学生理解:要算“45+30”都要先把3个十和4个十合起来。然后,在前面这些活动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刚才我们是通过摆小棒和在计数器上拨珠来计算“45+30”的,如果不摆小棒,也不拨珠子,那怎么计算“45+30”呢?这个问题我先让学生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然后请学生来汇报。但学生汇报的还是采用竖式的比较多,基本上不能准确说出计算的顺序。看来,这种用竖式计算的方法在他们脑海中已经“根深蒂固”了,在肯定学生用竖式计算的前提下,我开始引导学生像书上这样进行口算表达。

但是,我当时并没有刻意去强调一定要学生按照这种方法来计算,也认为没有要求学生一定要掌握这种思考方法。在引出计算“45+30”时,要先算40加30等于70,再算70加5等于75后,我仅让几位学生说一说,再读一读,并未刻意强调所有人一定要掌握。第二天,让学生再按照这种计算顺序来说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过程时,多数学生却说不出来。我当时认为,学生只要学会计算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就可以了,没必要非要掌握这种计算方法。而且说实话,自己也觉得直接采用竖式计算对学生来说,反而更简单一些。于是,我对教材上的编写产生了怀疑,我觉得,为什么不是直接让学生采用竖式的方法来计算呢?这样学生学起来不是更简单吗?教材中要求口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先算几十加几十,再算几十加几,或者先算几加几再算几加几十,这样的程序对学生后面学习竖式笔算要先从个位算起,会不会引起负迁移呢?

经过和师傅纪老师的研讨与交流,以及对相关练习的分析,我发现,在很多综合练习中,经常出现这类口算过程的填空,说明这种口算过程是非常重要的,必须要让学生都掌握,这是进行竖式计算的前提。即在理解这种口算过程的基础上才能深入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先让学生口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先算几十加几十,再算几十加几,或者先算几加几再算几加几十,这是一种口算过程,这种口算过程是和学生的摆小棒和拨珠子的活动是一一对应的,也就是说,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过程再现了学生的操作活动过程。在操作活动和口算过程中,学生能够理解相同数位相加减的道理,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的“知道”。

其实,我在课前也粗浅地与学生进行了一些交流与了解。经过初步的了解,我发现,学生在没有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就已经学会计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的算式了,但基本上都是采用列竖式的方法计算的,个位对个位,十位对十位。因而,他们对于这种类型的计算不难掌握,大多数学生能够正确地计算。但是,当深入追问为什么要个位对个位,十位对十位计算时?却很少有人能回答出来,有的学生告诉我,他在外面上辅导班早就学过了,那儿的老师说应该这样计算。看来,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并非是让学生学会正确计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而是让学生深入理解计算时为什么要相同数位对齐。而教材通过直观摆小棒以及借助计数器就能够帮助孩子从直观角度来理解数位对齐的道理。此外,数学不仅仅是一门计算的学问,在进行计算教学时,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让孩子只会算不会说,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也是提高数学素养的重要内容。

因而,研读教参是非常必要,尤其是当我们对教材上的编写意图不明确时更要仔细揣摩、理解,然后才能更好地用教材教,如果只停留在表面的掌握,这对学生思维能力与理解能力的发展是不利的。如果学习数学只需要依靠学生的记忆力,那就将失去数学学习的本质——思维能力的培养。数学的学习,自身的魅力并不在于那一大堆的概念、符号与原理,而在于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富有趣味性的思考,这才是孩子最感兴趣的东西!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2

这节数学课讲的是小学数学第二册的《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为了这节课的教学,我备了一天课,又精心设计了课件,想着以一种新鲜的方式来吸引他们的兴趣。但真正去教学是一切并不是和我预想的一样: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20+30=?及50—20=?这两个例题,是让学生由题目列出式子并会计算出得数。我想学生们也许习惯了我在音乐课上与他们有说有笑,所以上我的数学课时一点也不严肃,还跟我开着玩笑。一直到数学式子列出来了他们也没进入状态。在讲解20+30=?时,我提问了几个学生,有个同学竟回了句:“我们都会。”也不回答,引得全班哄堂大笑。没办法,我有提问了另一个学生,结果更让我火冒三丈,他竟答了句:“我懒得答。”当时差点没压制住自己吼一嗓子,但感觉这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想想自己的心态也不是太好,学生们也都没在状态,我决定不再继续往下讲,当然,为了“灭灭”他们的威风,我在黑板上出了几道我“自认为”很难的题给那几位“懒得答”的同学做,看他们的反应及做题的结果我发现他们确实会做,除此之外,我还发现他们都挺像上讲台做题,好像很喜欢表现自己,这些发现为我以后的课积累了些经验,当然一种挫败感也一直笼罩着我。下课跟静远交流时他说学生们确实会做,不教他们也会,她也同意学生爱上讲台答题,这个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想想自己以前曾见过的资料,幼儿园出现了小学化的倾向,很多小学生的知识在幼儿园都学过了所以将这些可是学生往往都不感兴趣,但当我在批改他们作业时发现他们做得并不那么理想,依旧错很多,他们的知识只掌握了点皮毛而没有完全吃透,而这也一直是小学低年级学习的一个“坎儿”。

当然,这堂课的失败跟自己是有很大的联系的,我听了其他老师讲的这节课,再对比自己讲的,发现了很多缺陷:

一、课堂重难点安排不得当,将大部分精力放在了如何列出式子而不是如何解式子上,教学目标难以达到也是必然的;课堂语言不够有活力,对学生的问题反馈都是统一的“好”“对”,没能准确反馈,同时对学生鼓励性的语言较少;

二、课堂奖励制度不够完善,在我听课及结合自己课上学生的反应我发现,适当的小小的鼓励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用很大;

三、自己成人思维占据大脑,不了解学生思维,不能让自己很好地以一个小学一年级学生的角度来看问题,这也是郭老师听我讲了节二年级数学课后对我的评价,这堂课自己依旧犯了这个错误;

四、忽视课堂纪律问题,在课的开始自己没对学生乱说话等不好的行为予以纠正,“头儿”没开好,所以整节课的纪律都很差,自己的教学也没要达到预想的结果。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3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本节课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不退位减法,要求学生通过观察主题图,捕捉图中的信息,能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列出算式,并借助摆小棒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同时还能区别两种算式在算法上的区别。

在观察主题图时,学生对于第一个小朋友提出的“还剩多少元?”的问题感到很容易理解,很快列出算式35—2=,但对于第二个小朋友提出的“我有20元钱买一个娃娃还差多少钱?”的问题,一小部分学生觉得有一定的难。为此,我设计了这样的两个问题:

(1)“还差多少元”说明什么钱比什么钱多?学生很快领悟:买东西需要的钱比身上带的钱多,

(2)要求还差多少钱就是求什么?就是求35比20多多少。

有了这样的认识,学生很快就列出了算式:35—20=。由于前面已经学习了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在计算方面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因此我直接把两道算式呈现在现实面前,让学生动手摆一摆,摆完后自己说说怎样算,再把自己的算法与同桌交流。在反馈时,我要求学生结合刚才摆小棒的过程说说自己是怎么算的,学生积极性很高,说得也很到位:算35减2等于几,先从5根里面去掉2根,再把剩下的3根和3捆合并起来,也就是先算5减2等于3,再算30加3等于33;算35减20等于几,先从3捆里去掉2捆,在把剩下的一捆和5根合并起来,也就是先算30减20等于10,再算10加5等于15。你瞧,说的多好!会这样说的学生很多,这得益于我们在前面做计算练习时要求学生除了会算,还要把自己的算法与家长交流。

学生对两种算式的计算方法了解如此透彻,接下来将两种算式的算法进行比较就水到渠成了,老师稍加引导,学生就能归纳出两位数减一位数是从个位上减,两位数减整十数是从十位上减。除此之外,我还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进行比较,在老师的的引导下,学生的语言逐步规范,概括出两位是加减一位数都是从个位上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都是从十位上算。

本节课不仅将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有机结合起来,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在理解算理、归纳算法以及分析比较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概括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提升。更主要的是,教师教得顺手,学生学得轻松。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4

本节课教材着重解决相同数位的数相加的问题,是后面学习两位数笔算的基础,对于这节课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更好地发挥小棒和计数器的作用。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要预防出现把数位搞反的现象,可能有少部分学生把3个十当作了3个一。因此,引导学生分清计数器上的数位,搞清数的组成,是学生正确操作计数器的关键。指名学生在计数器上演示完成后,让学生用小棒摆一摆,注意强调在摆好4捆和5根之后,在右边摆上3捆,然后把3捆移到4捆下面,展现动态的合并过程,学生对此印象才够深刻。

第二,在算理和算法之间架设一座桥梁。学生通过操作计数器或小棒理解了算理,但此时并不代表学生已经掌握了算法。在实际计算的过程中,学生头脑里有一个从算理走向算法的转变过程。这点是学生正确口算的关键一步。在这节课上,当学生弄清算理之后,应该及时追问一下:“你准备怎样计算像45+30这样的算式的得数?”让学生提炼出两位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即在算理直观和算法抽象之间架设一座桥梁,让学生充分体验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程。

第三,让动手操作与学生的思维过程真正结合起来。低年级学生在动手摆小棒或拨计数器时,往往有些学生学习目的性不够明确,出现把学具当玩具的现象,把计数器上的珠子任意地拔上拨下,弄得呼呼作响或者把小棒弯来折去地摆图形。“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因此让学生在操作学具时,让学生边动手操作边说方法,真正实现手脑、口并用,把思维过程和动手操作过程完美结合起来。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5

在教学本节课时最重要的是教师的引导。组织使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小组交流,使其在交流中明白算理,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进行计算。

如10+20等于多少?学生出现了以下几种:

算法一:摆小棒。先摆一捆小棒,再摆两捆小棒,一共是三捆小棒,所以10+20=30;

算法二:用十作单位。10里面有一个十,20里面有两个十,加起来一共是三个十,就是30;

算法三:数的组成:10和20组成30;

算法四:类似竖式的算法。这样体现了算法的多样化理念,使学生既在交流中锻炼了语言,明白了算理,又开阔思路。

在巩固练习阶段设计了加减对照练习。如30+40与70—30,为便于学生掌握,让学生自己摆一摆,使其在操作中体验整十数加减转化10以内加减过程,从而理解整十数加减法的算理,在计算30+40时,用10根一捆的小棒来摆。先摆3捆小棒表示30,再摆4捆小棒表示40,然后让学生依次回答:一共摆了多少捆小棒?一共摆了多少根小棒?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是用3+4算出结果的。接着,让学生说出算的过程。在计算时也有出现这种情况50+20=52。因为学生两位数中每个计数单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还不是十分明确,把第二个加数中2个“十”当作2个“一”来加。

教学中,我对有困难的学生借助计数器拨一拨,渗透竖式计算时的数位对齐意识。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6

今天邀请我的师傅刘老师听了自己的《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一课,课后我们师徒二人进行了交流讨论,刘老师对这节课给予了中肯的评价,同时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受益匪浅。为了更好地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现将心得体会及自我反思梳理记录下来,督促自己快速成长。

这节课我的想法是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摆小棒、拨计数器,经历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整十数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更好的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学生在列出算式26+3之后,有的孩子能很快口算出得数是29。我让学生用小棒或计数器来算一算。指名让学生在实物投影上用小棒摆一摆,这名学生摆好2捆和6根之后,又在6根下面摆了3根,然后又在计数器上拨一拨。体现了一位数应该加在个位上的道理。

学生在动手摆小棒或拨计数器时,让学生学习有明确目的性,让学生在操作学具时,边动手操作边说方法,真正实现手、脑、口并用,把思维过程和动手操作过程完美结合起来。

最后再用课件将小棒图和计数器图共同呈现来提升算法:无论是摆小棒还是拨计数器我们都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让学生更加条理清晰的理解算理,为后面说算法提供清晰的思路和方法。

值得反思的地方是,当26+3等于多少?你想怎样算?这个问题抛出以后学生能说出借助摆小棒、拨计数器的方法来算。但指名让学生到投影展示算法的环节时,没有让孩子充分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说,我急于规范孩子的想法:“先算什么,在算什么?”这个问题,将孩子摆小棒时最原始的算法给打断了,其实这一环节不用急于规范孩子的摆法和算法,只展示出孩子们最原始的想法就可以。所以这个环节浪费的.时间过多。

再一点就是,对于大班额来讲,全班动手操作来探究算法无疑是一种挑战,整节课无论怎么强调计数器、小棒放在桌角,总会有稀稀拉拉“哗啦哗啦’的声音发出,这与孩子们天生好动的特点是分不开的,另一方面要求老师平时训练有素,如学生回答问题或质疑问题时一定要养成先举手的习惯。分组合作讨论时,开始结束都要做好统一要求,教师的言语或手势就要做到令行禁止。另外,还要多花精力精心备课,巧妙设计每节课,老师课上得有趣,才能更好的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将精力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将枯燥的知识变得有趣味。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7

反思《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课堂教学,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

1、对教材的挖掘还不够深入、透彻。虽然课堂上注意了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但课本中的一些资源没有充分利用好,挖掘欠细、欠深。

2、课堂教学机智还欠灵活。开放性的课堂教学,对教师灵活驾驭课堂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我在课堂上,一是未能及时抓住学生发言中的有关信息让学生充分利用学具进行验证,从而深入体验、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算法和算理。二是知识重难点的处理,教师“牵”的成分比较大,“放”的成分比较少,应尽最大能力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3、教师语言欠精练,板书不够适时。

这些,将激励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努力。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8

我认为,本节课最重要的是教师的引导,只要发挥好辅助作用就好。所以整堂课,我尽量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开始,通过书本提供的情景图,让学生先提出问题,备课前我预设了几个学生可能会提出的问题,然后,出示,让学生帮助我解决,而不是要求他们解决,提升学生的位置,可以增强他们的积极性。然后通过学生间互相讨论,总结出多种计算方法,教师只需要在最后把学生的发现再做整理即可。

教学环节虽然进行的很顺利,教学目的最终也完成了,但是有几个问题还是值得深思。

一、计算课如何引导学生说明算理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孩子虽然可以正确的算出结果,可是,当我问到“你是怎么想的”的时候,很多人都不能表达。该如何引导呢,为了节省时间我在课堂上是直接告诉他们计算方法的。事后回想,或许可以通过比如摆小棒的方法来帮助学生说理,明理。

二、如何让多媒体来辅助课堂教学

多媒体教学通过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手段传递教学信息,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以声情并茂的教学内容刺激学生的感官,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教学的质量。也使教师的教学过程简单轻松。但要利用得合理,要不就适得其反。

三、注意差生的练习

在课堂上,特别使公开课的课堂上,教师往往会避免选择差生回答问题,目的使怕暴露问题。不过,事后回想,如果差生可以在课堂上暴露出问题,然后得到老师的及时纠正,远远比课后教导要有效果。所以,在可堂上,教师不应该回避错误,而应该面对它,及时纠正它,也可以警示其他的学生不要范同样的错误。

四、语言上要更加的简练为好

不要替孩子说话。让孩子把自己的话语表述完整,由于怕孩子说的慢,总是提醒孩子说,这样会打断孩子的思路,也是对孩子的一种不信任,以后要慢慢的改正。

这节课让我深深地体会到对于练习的形式,方法的指导,都应好好设计,练习是为了巩固新知的,精心的练习设计会带来更好的学习效果。在以后的教学中,对于练习的设计,我会更好的吃透练习的目的,并结合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设计出他们喜欢的小游戏形式,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参与练习中来,在欢乐中巩固学习的新知识。

下载《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

    反思一: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 结束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的教学以后,仔细回顾了一下整堂课的教学过程,反思如下。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是两位数计算的起始课,是学生进行1......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教学反思★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教学反思 特校 张建魁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是进一步学习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属于计算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应给予足够的重视。计算的方法,我们采用了说一说、......

    整十数加减教案

    整十数加减教案 整十数加减教案1 教学内容: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材P24—25页)教材分析教材首先创设了“青蛙吃害虫”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案

    教学内容:整十数加减整十数(P62—63例1及做一做,练习十1—3题。) 教学目标: 1、经历在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法,并能正确计算。 2、在观察......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案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案 巩赞华 教材说明: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与10以内加、减法基本相同,只是计数单位不同,这里以十为计数单位。例如20+30,计算时想2个十加3个十是5个十,......

    整十数加减教案

    整十数加减教案1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整十数的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熟练地进行计算.2.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和计算能力.3.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与合作意识,激发他......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说课稿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说课稿 篇1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中第一课时的内容。它是学习多......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说课稿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说课稿 教师:胡正禄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人教版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第61页主题图、第62页例1以及相应练习。 2、教材分析及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