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杨氏之子》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5 10:37: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语文《杨氏之子》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语文《杨氏之子》教学设计》。

第一篇:小学语文《杨氏之子》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识文中生字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对文章进行正确翻译。

3、体会文中杨氏之子回答问题的聪慧之处,学会说话,感悟语言的魅力。

2、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对文章进行正确翻译。

2、教学难点杨氏之子回答问题的聪慧之处,学会说话,感悟语言的魅力。

3、教学过程

(1)教学导入

1、课前播放儿歌《我愿做个好小孩》,使学生对本节课有代入感。

2、师生问好后提问:同学们,你们会说话么?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出本课课题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个会说话的孩子——《杨氏之子》。

(2)预习检测

1、师提问:本课属于什么文体?题目是什么意思?

生回答,教师出示幻答案灯片。

2、师提问:本课选自哪儿本古籍?作者是谁?

生回答,教师出示幻答案灯片。

3、重点字词

幻灯片出示本课重点字词,找学生读,提点学生注意重点字词正确读音。

(3)初读课文

幻灯片出示课文,教师范读。教师范读时学生思考:

课文讲了(??)与(?)之间的故事。

学生自读,举手回答问题。

(4)精读课文

1、幻灯片出示课文,学生听范读时用笔画出文章节奏、停顿之处。

2、找学生读课文,其他学生点评。

3、教师指点“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中‘家/禽’停顿及其意思。

(5)字词翻译

1、幻灯片出示课文重点字词及其翻译,教师讲解后让学生识记。

2、学生通过对每句话重点字词翻译的掌握试着对句子进行翻译。

(6)小组合作,翻译全文

1、以小组为单位结合刚刚对句子的翻译学习自行对全文进行翻译。

2、教师找每组学生代表进行回答。比一比哪儿组翻译的更为准确。

3、幻灯片出示课文翻译,学生对照学习。

(7)课文思考

1、幻灯片出示问题:你认为杨氏之子回答妙在哪里?

出示图片杨梅、孔雀,激发学生思考。

学生回答问题,幻灯片出示参考答案。

2、思考:两句话的不同之处:

孔雀是夫子家禽/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学生回答问题,幻灯片出示参考答案。

3、用一个词来形容杨氏之子,学生作答。

(8)学后反思

1、幻灯片出示本课总体思想,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说话的艺术。

2、自由发挥填一填。

3、小组交流说一说。

4、作业

回家给爸爸妈妈讲一讲杨氏子的故事

5、板书

《杨氏之子》

杨氏子————孔君平

聪慧、婉转

6、教学反思

1、重点字词环节。

我应该先出示没有标注拼音的字词找学生读一读。这样才能够准确的检测到学生预习后对课文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也可以在发现问题后第一时间辅导学生学会正确预习方式。

2、字词翻译环节

学生参与度不高,我应该采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在注释找答案,这样可以加深学生的学习记忆。同时也能提高学生主打学习的积极性。

3、小组合作,翻译全文

此环节我应该把文章重点字词的翻译通过幻灯片给学生展示出来,让学生在讨论的同时能够精准的进行字词翻译。这样可以使学生更精确的掌握重点字词的翻译。

4、学习反思

这个环节应把主动权让给学生,让学生充分思考后作答,不要限制学生想象。

以上问题我会及时更正修改,我会争取在再一次教学中做到更好。

第二篇:《杨氏之子》教学设计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写6个生字,会认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流利,读懂句子。教学难点:

体会人物语言的风趣和机智。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出示文言文,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

1、今天我们学习小学阶段的第一篇文言文《杨氏之子》。仔细读一读这篇课文,和平时读的课文感觉有什么不同吗?

文言文和我们平时学习的课文最大的不同是文言文——难理解。

2、那你能读懂题目的意思吗?谁来说说?(姓杨人家的儿子)课文中的小孩姓杨是杨氏之子,你姓什么?在古代你就是—— 文言文看似很短,但不像我们平时的课文那么好读。怎么读好它呢?先请同学们自己读读看。

二、借助停顿符号读通课文。

1、学生自由读。

刚才老师注意听了一些同学的朗读,有些同学读时磕磕绊绊、一顿一顿的。而有些同学读得流畅通顺,说说你有什么方法吗?生交流。

2、读文言文我们要注意恰当的停顿,请同学们按照这样的停顿方法,自己试着再读一读。(让学生在书上做好停顿记号)(幻灯出示)

3、指生读一读全文。

三、自解意思,初述大意

1.师:真了不起,刚接触古文,就能把古文读得这么好,这么流畅。像这样的古文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来读懂它?

先把每个字的意思搞明白,再弄懂每句话的意思;看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看课文插图理解;也可以在不懂的地方可以做上记号。2.师:请你试着用这样的方法读一读课文,看看你读懂了哪个字,哪个词或者哪一句话?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在旁边做个记号,等一会我们来交流。

3.师:你读懂了吗?会说每句话的意思了吗?老师来考考大家: 孔君平诣其()父 此()是君家果()为()设果

四、读懂课文,体会“聪惠”

1、这个姓杨人家的儿子怎么样?请同学们读第一句,你了解到了什么?(姓杨人家的儿子是梁国人,当时只有九岁,非常聪明。)短短的一句话,让我们了解到了杨氏之子生活的国家,以及年龄、性格特点。“甚聪惠”的“惠”通“慧”,“甚聪惠”的意思是非常聪明。

那么,从哪儿看出来这个小孩非常聪明呢?

2、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体现“杨氏之子”聪惠的语句。幻灯出示: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那他聪明在哪儿呢?(1)“儿应声答曰——” 说明他反应很快,思维敏捷。(不假思索地回答)

(2)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听出了孔君平的“话中话”,听出了“弦外之音”。孔君平并没有说你姓杨,杨梅也有一个杨,只说了一句话“此是君家果”。小孩马上就听出来了,言外之意——你姓杨,它叫杨梅,你们本是一家嘛。这说明他很会听。

(3)孔君平抓住杨梅的“杨”和杨氏的“杨”都是同一个字来开玩笑——“此是君家果”,小孩马上抓住孔君平和孔雀都有一个“孔”字来反驳:没听说过孔雀是你家的家禽。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回答得很巧妙。像这样的人,我们说他是——能说会道、伶牙俐齿、对答如流、能言善辩。

师相机板书:会听、反应快、会说。

分角色读对话。

3、大家看,杨氏之子,第一,会听,能够听出话中话;第二,反应快,思维敏捷;第三,会说,回答得十分巧妙。我还有个问题,“甚聪惠”的“惠”书上说是通假字,跟智慧的“慧”是一个意思,但作者为什么不直接用“智慧”的“慧”呢?这个“惠”跟智慧的“慧”有何区别呢?老师查了《辞海》,发现“惠”主要有这么几层意思,第一是仁慈;第二是柔顺;第三,跟“慧”相通,意思是聪明。(幻灯片出示)仁慈、柔顺什么意思?就是有教养、有礼貌。刚才我们讨论了这个小孩的聪明。那么,我们从哪里可以看出小孩不但聪明.而且很有教养、有礼貌呢?请同学们轻声地读、细细地读课文,每一个字都要注意思考。生细读。指名答。(1)“为设果,果有杨梅”,从这里可以看出杨氏之子非常有礼貌,给孔君平准备了水果。当时的情况是——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那他就是小主人了。那他端出多少水果?就一种吗? 从哪里可以看出来?(“果有杨梅”,果子中有杨梅,证明不止有杨梅。“设果”,就是摆水果:如果只有一种水果是称不上摆的。)

从这里可以看出,这个小孩非常热情好客,端出好多水果招待客

人,懂得待客之道。

再往下看,还从哪里能看出他是一个非常懂事、有礼貌的孩子?

(2)从“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中的“夫子”两个字里看出来,夫子是尊称,说话很得体,很有教养。古人说话真是有礼貌,孔君平用了“君家”来称呼“杨家”,表示尊重。(3)“未闻”这个词看出来他很有礼貌。“未闻”的意思是——没有听说。他没有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用了否定句进行回答。幻灯出示: 孔雀是夫子家禽。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比较一下,如果这个小孩直接这样回答:那么孔雀就是你家的鸟了。这样回答就——(不得体。因为孔君平毕竟是来拜见他父亲的,这样会让客人尴尬!)用了“未闻”这样——(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不让对方难堪,又不动声色地反驳了对方。)

4、此时,孔君平不禁会赞叹,用文中的一个词是——甚聪惠!怪不得人们赞叹说——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5、读懂了文章,那能背下来吗?给大家三分钟时间背下来。(生自由背诵课文)指名背诵课文,最后全班一起背《杨氏之子》。

五、拓展阅读。

推荐学生阅读《世说新语》中的其他故事。

六、课外作业。把《杨氏之子》》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板书:

会听

反应快 杨氏之子

会说

有教养

有礼貌

《杨氏之子》教学反思

春光小学

曹龙

《杨氏之子》是五年级第三组的一篇课文,该组课文以语言的艺术为单元主题,通过古今人物语言的艺术,展示了语言的魅力。这是一篇文言文,全文共五句,短小精悍,文笔精炼,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思维敏捷,机智幽默的男孩形象。

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文言文,所以在教学中,我尽量让同学们做到充分地朗读。针对本课的特点,我设计了三个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明白“家禽”的意思,与今义的不同。

2、理解本课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个故事。

3、背诵课文。理解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感受语言的艺术。围绕这个教学目标,我确定“理解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何处”定为教学重难点,以理解文言文作为突破口。教学时,第一个环节,检查初读,整体感知,指名大声朗读文言文,结合正音,并引导学生读出文言文的节奏,注意停顿;第二个环节,根据注释,理解文言文意思。学生根据注释,自己试讲文言文的意思,之后小组互讲,全班交流。提出这个要求后,尝试理解,交流汇报。如你读懂了哪些地方或哪个句子?有生很自信地回答:我读懂了杨氏之子是个很聪明的孩子。然后,他朗读:“梁国杨氏之子九岁,甚聪惠。“甚”是很,非常的意思。”抓住“聪惠”一词,引导杨氏之子何以聪慧,表现在哪?”引出下面有客孔君平来家招待而智答的故事。根据学生的回答,逐句理解文言文的意思。这样一来,请同学们用现在的话来说说《杨氏之子》就很好解释了。第三个教学环节,感受语言的妙处,拓展延伸。既然杨氏之子如此聪明,我们就一起来感受他妙答的机智。学生畅所欲言:孔杨关系亲密,孔有意逗逗杨氏之子,以姓氏发问,杨氏之子立即也以孔氏回答。教师适时小结:妙在反应迅速,思维敏捷,孔音刚落,他就应声而答;妙在答而不忙,含蓄婉转,不失礼貌;妙在话中有话,温文尔雅,机智幽默。

不过,教学中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时间调控上还有欠缺,最后总结有些仓促;有些问题学生思考不足;课堂没有安排背诵时间等等。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以改进教学水平。谢谢!

第三篇:《杨氏之子》教学设计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课文《杨氏之子》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10课。课文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该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本文讲述了梁国姓杨的一户人家中的一个九岁男孩的故事。

学情分析

学生是第一次接触文言文,一般会觉得很难读,很难懂,如果引导不慎,就会让学生厌恶文言文了。针对学生这种实际情况,要引导学生多读,在读中理解,感悟,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尽量让学生产生这样的认识:学习文言文真有趣!为他们以后的方言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会写6个生字,会认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家”等词语。

2、过程与方法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体会人物机智。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流利,读懂句子。体会人物语言的风趣和机智。

理解古文的意思,使学生感受到故事中人物语言的风趣、机智。教学准备

1.《世说新语》的资料。

2.课文插图。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能初步感知文言文。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言文,通过多种形式地读达到熟读成诵的程度。

3、能借助注释、插图、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式读懂每句话的意思,感受人物语言的风趣、机智。

重点难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言文,读懂每句话的意思。体会人物语言的风趣、机智。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古文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一笔巨大的财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来学习一篇文言文,伸出手来和老师一起写课题:杨氏之子。课题是什么意思?(姓杨的人家的儿子)(板书:10杨氏之子)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把字音读正确,读通课文。(放声自由读课文,争取把文章读通顺)

2、检查读通情况,着重强调以下字的读音。

惠曰禽诣乃应

3、引导学生读懂停顿。

a、指名朗读

b、交流讨论

c、归纳节奏

d、齐读课文

三、精读品味

1、回顾学法。

引导学生回顾理解诗句的方法。联系上下文,看注释,借助工具书,看插图……

2、运用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用学习古诗的方法自己读读古文,说说每句话的意思,有不明白的在同桌间、小组内研讨,解决不了的提出来共同探讨。(2)小组学习。(3)全班汇报。

3、知道每个句子的意思后再连起来试着说说课文的意思。

四、深层对话,体悟“言外之意”,品味精妙之处

1、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1)师生对话,理解字面之意:杨梅是你们家的水果。

“此”——这个(杨梅)“果”——水果 “君家果”——你家的水果(得出“此是君家果”的意思)(2)品读对话,体味“言外之意”。

此是君家果——你和杨梅同姓,乃一家人

2、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1)感悟对答之巧。

孔君平在姓氏上做文章,杨氏之子也不假思索地答道:“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引读第一句:多么聪明的孩子,所以文章的开头这样写道: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学生齐读第一句,随机解释“惠”同“慧”,通假用法。(2)品读“未闻”之妙。

君家——夫子家杨梅是君家果——孔雀是夫子家禽

师:提示“未闻”不讲解

学生对比着读: 孔雀是夫子家禽。(语气说话硬邦邦的。)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语气比较婉转,听起来比较有礼貌。)A、指导学生带着不同的语气,读出意味。B、再造情境,迁移运用“未闻”。师:杨氏子,(手指自己)在下柳君平。(手指杨梅)此是君家果。生:未闻柳树是夫子家树。

师:果然聪明!接着又来了个姓梅的。(手指杨梅)此是君家果。生:未闻梅花是夫子家花。

五、熟读成诵。

1、师:这么聪慧又懂事的孩子,你们喜欢吗?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出喜欢的感受,读出古文的韵味。(请几名学生读文,配乐)

2、师:学到这里,你能试着把这个故事背诵下来吗?一起背一背,不能背诵的看着书朗读。

六、拓展

将课文改写成白话文。板书设计

杨氏子孔君平杨梅孔雀

教学反思

10杨氏之子

第四篇:杨氏之子教学设计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

课前谈话

五()的同学们,大家好。自我介绍一下,我姓黄,来自英才小学。大家可以叫我黄老师,在五年的语文学习中,大家积累了很多古语名句,现在咱们就来练上一练,怎么样?老师说前半句,你们说后半句。

1、师:知之为知之„„

书犹药也„„

老吾老„„幼吾幼„„

教学过程: 1 引出文言文

师:同学们,知道这几句话分别是谁说的吗?出示“孔子、刘向、孟子”你们看,这几位都是生活在古时候的人,古人说的话好像有点难懂,有没有谁能选择其中的一句用我们现在的话说说什么意思。

真不错!都能读懂古人的话了。我们把古人那样记录文字称作-----文言文(板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完整的文言文──杨氏之子(板书)。齐读课题 师:明白题目的意思吗?(“杨”是姓,“氏”放在姓后表示尊重,“之”的意思是——的。那“杨氏之子”的意思就是――姓杨人家的儿子。)我们从课题知道了这个故事的主要人物是--------杨氏子。

2.你贵姓?也可以称为——氏之子或之女。学着课题的样子说说自己或同桌吧。

二、初读课文、读通课文

1.师:文章写了杨氏子的什么呢?让我们来读读文章,去走近他、了解他吧。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课件示全文。

2.读了一遍课文,对文言文有什么感觉?(短55字、难读、难懂)不怕,我们有办法,是什么?(多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请几个同学来读读吧,一人读一句。谁来读第一句?指导写“惠”,用心才能生惠。

第二句?强调“诣”的读音、字形、意思。拜见自己尊敬的人或长辈。第三句?强调“为”的读音。第四句?强调“曰”,与“日”字形相比较,理解意思。文言文里曰就是说的意思。第五句?强调“应”的读音。

3.师:读古文,首先要把字音读准,但这还不够,还得按照古文的节奏读,才读得有韵味,才便于读懂。听老师读,请同学们认真听,拿好笔,在老师有停顿的地方画上“/”。(师范读)

指名说:老师在哪些地方注意了停顿?

生说完后课件出示全文停顿图示,学生对照修改。

现在请大家在下边按节奏读一遍试试看。再指名读。齐读。

三、品读

1.读准了字音,读出了节奏还不够,还得读懂意思。请同学们小声读全文,借助注释说说这篇文言文讲的是什么意思? 指名说。

整篇文章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板:甚聪惠)齐读第一句。2.你从哪些地方能看出杨氏子聪明呢?

(引导学生从三个方面理解:①应声答――反应快;②听出了话中话――会听;③用“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来反驳孔君平说的“此是君家果”――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3.课前,我查了《辞海》,在《辞海》里“惠”有仁慈、柔顺的意思,也就是有教养、有礼貌。你能从文中看出杨氏子有教养、有礼貌吗?(引导学生从以下方面体会:①设果――懂得待客之道。谁为谁设果?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是他家的客人。摆了多少水果?怎么看出来的?②夫子――尊敬他人。夫子是古代对文学境界相当高的一种尊称。补充孔君平的资料:孔子的第26代后人,很有文化。③未闻――得体、间接、委婉。“未闻”什么意思?加上“未闻”为什么就显得有教养、有礼貌?)(加上“未闻”,否定了孔雀是孔君平家的鸟的说法,也就否定了杨梅是杨氏家的果子的说法。师:要否定孔雀是孔君平家的鸟的说法,改一个标点即可:“孔雀是夫子家禽?”行吗?不行,显得咄咄逼人。加上“未闻”表达的意思要间接一些,婉转一些。)想想看,杨氏子在说这句话时会是怎样的语气?指名读杨氏子的话。

师:这样既不动声色地反驳了孔君平,又不让对方感到难堪。真是再好不过的回答了,觉得杨氏子怎样?(甚聪惠!)。而且,这杨氏子是应声而答,在极短的时间里不但听出了孔君平的“话中话”,还得体地反驳了他,如果你是孔君平,会怎样夸赞杨氏子?(汝多智也!甚聪惠也!)

4.师生合作背诵课文。

5.小结学法:读准音,读出节奏,读懂意思,背诵。

四、阅读链接、好书推荐

1回顾方法:虽然我们是第一次学习文言文,但大家都有着学习文言文的天赋,学得很棒。在理解文言文的时候,我们可以采用哪些方法呢?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 看注释、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等。今天这个故事有趣吗? 2这个故事选自一本书-------《世说新语》,这本书是一个叫刘义庆的人写的,主要记录了汉朝末年到晋朝的一些小故事。下面我们就用这些方法读懂《世说新语》里面的另一个小故事。3.阅读《徐孺子》。(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杨氏之子

甚聪惠(智慧)

第五篇:杨氏之子教学设计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该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杨氏之子》一文,讲述了梁国姓杨的一户九岁男孩机智聪慧地应对别人的故事,情节简单,语言幽默,颇有趣味,令人拍案叫绝。

《杨氏之子》是五年级下册第三组的文章。编排这组教材的目的,一是让学生通过读书感受精妙语言的魅力,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二是通过对不同体裁文章的阅读,了解不同体裁文章表达方式;三是引导学生积累优美的语言。本文是孩子们在小学阶段接触到的第一篇文言文。教材这样编排,目的有三:一是让学生开始接触文言文,对文言文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二是能初步理解古文的意思;三是使学生感受到故事中人物语言的风趣机智。在引领孩子走进这个故事时,我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把文言文读准、读顺、读懂、读好,借助注释、插图、联系上下文等方法读懂每句话的意思;难点是引导学生去感受杨氏之子思维的敏捷、语言的机智幽默。

二、教学目标:

1、能初步感知文言文。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言文,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达到熟读成诵的程度。

3、能借助注释、插图,运用联系上下文等方法读懂每句话的意思,感受人物语言的风趣机智。

4、有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言文,读懂每句话的意思。

难点: 体会人物语言的风趣和机智。

三、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自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读准字音。

教师准备:学习课标,通览教材、教参,细读文本,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预设教学活动。

四、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故事,旧时年关,有人在家设宴招待帮助过他的人,一共请了四位客人。时近中午,还有一人未到。于是自言自语:“该来的怎么还不来?”,听到这话,其中一位客人心想:“该来的还不来,那么我是不该来了?”,于是起身告辞而去。其人很后悔自己说错了话,说:“不该走的又走了”,另一位客人心想;“不该走的走了,看来我是该走的!也告辞而去。主人见自己言

语不慎,把客人都气走了,十分懊悔。妻子也埋怨他不会说话,于是辩解道:“我说的不是他们”。最后一位客人一听这话,心想“不是他们!那只有是我了!”于是叹了口气,也走了。同学们听后有什么想法?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将走进一些善于表达的人,看看他们是怎么说话的?从中体会语言表达的艺术,感悟语言表达中透出的智慧。我们一起认识一个聪明的孩子。

2、板书课题,解释课题,理解“氏”“之”的意思。题目是什么意思?(姓杨的人家的儿子)

二、初读感知

(一)检测预习情况:

1、屏幕出示:梁国、聪惠、诣、乃、曰、禽

学生指读,齐读。

2、练习记忆生字,听写。

(二)朗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2、指名朗读:

(1)根据学情强调多音字在本文中的正确读法:

为.wèi设果

儿应.yìng声答曰.yuē

(2)根据学情引导读准停顿。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3、教师范读,让学生初步感知文言文的读法。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4、生练读。

5、指读、齐读,评价。

三、精读品味

(一)回顾学法

引导学生回顾理解诗句的方法。联系上下文,看注释,借助工具书,看插图„„

(二)运用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用学习古诗的方法自己读读古文,说说每句话的意思,有不明白的在同桌间、小组内研讨,解决不了的提出来共同探讨。

2、小组学习。

3、全班汇报。

(1)汇报通过合作学习仍未解决的问题。预设:

a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梁国姓杨的人家有个九岁的儿子,特别聪明。

b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孔君平拜见他的父亲,他的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他的儿子叫了出来。

c为设果,果有杨梅。

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有杨梅。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读懂谁为谁摆上水果。

d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水果。” e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孩子马上回答:“我可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引导学生分清句子中的“家禽”不同于现在的“家禽”,这里的“家”指孔君平家,“禽”指鸟,而现在的“家禽”是一个词,指鸡鸭鹅等家里养的禽类。

(2)学生串讲故事。

(三)心理补白,体会语言精妙

1、话说这孔君平去拜见杨氏子的父亲,可谁知他父亲不在,于是把他的儿子叫了出来。杨氏子为孔君平端来了水果,这水果里有杨梅,孔君平看着这杨梅,他会怎样想呢?听完孔君平的“此是君家果”,杨氏子又会怎样想呢?请同学们展开合理的想象,揣摩二人的心理活动。

出示:孔君平看着果盘里鲜红的杨梅,心想:“①

”,于是他笑眯眯地对杨氏子说:“这是你家的果子。”杨氏子听了孔君平的话,顿时明白了他话中的 意思,他想:“②

。”于是他马上回答道:“没听说过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啊。”

2、学生交流,教师随机点拨。

引导学生读懂孔君平拿杨氏子的姓氏和杨梅的“杨”字做文章,杨氏子是用同样的方法拿孔君平的姓氏和孔雀的“孔”字做文章,这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是杨氏子的聪惠表现。

3、为何杨氏子不直接反驳“孔雀是夫子家禽。”而要加上“未闻”二字?

比较句子: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孔雀是夫子家禽。

从“未闻”中感受杨氏子的委婉、礼貌和聪惠。

4、若来者是李君平、黄君平呢?杨氏子又会怎样应声答?谁来替他回答?

李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

。”

黄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

。”

5、感情朗读人物对话。

四、熟读成诵

反复朗读,力争能够背诵。

六、布置作业

《世说新语》是一部记录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三十六门,全书共一千多则,其中还有很多生动活泼的小故事,推荐学生阅读。

板书:

杨氏之子

杨氏子

孔君平

杨 梅

孔 雀

邑城镇东三里小学王苗苗

下载小学语文《杨氏之子》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语文《杨氏之子》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 教师:李荣美 课文分析: 《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该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本文讲述了梁国姓杨的一家中......

    杨氏之子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写6个生字,会认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家禽”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教学重......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愿意听故事吗?请看大屏幕,认真听故事:(大屏幕)罗斯福在当选美国总统之前,曾在海军中任要职。有一次,他的一个朋友问他关于在加勒比海的小岛上建立......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生字新词。 3.能理解课文意思,体会语言的巧妙艺术。4.能主动在生活中搜集、发现、积累、运用精妙的语言......

    杨氏之子 教学设计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 李亚丽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按节奏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 3、体会杨氏子语言的巧妙,感受杨氏子的聪慧。 教学重......

    杨氏之子 教学设计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 长安小学 赵伟华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受文言文简约的特点。 3.紧扣......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杨氏之子》是一篇文言文,它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讲述了梁国姓杨的一家中九岁男孩风趣幽默、机智巧妙地应答他人的故事。故事语言......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

    《杨氏之子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文言文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宝库中的一朵绚丽灿烂的奇葩。它文字简约,却理寓其中,意义深远;它语言凝练,却不失形象生动。《杨氏之子》正是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