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主体教学理论中初中英语教学互动探析论文
【摘要】在主体教学理论,教师和学生是教育活动的重要主体,初中英语课堂中,师生互动更成为教学研究的重点环节,以下是笔者总结教学经验,围绕主体教学理论下,初中英语教学互动的建议。
【关键词】主体教学理论;初中英语教学互动;师生互动
初中英语教学是从原来小学教学中逐渐升级而来的正式化教学阶段,这对于刚步入初中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次挑战和机遇。传统的教学方式无外乎填鸭式教学,老师一味的讲,学生在下面做笔记,这种枯燥的教学虽然有利于教师发挥教学特长,增加教师经验的积累方式,然而对于学生来说学习的积极性并没有被启发出来,因此课堂效率较低。自从新课标开始实施以来,从书本的结构和版面上来看,都开始重视学生对于课本和课堂知识的消化理解,主体由教师转移到了学生,因此,主体教学应该是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逐渐满足学生对于求知的需要,在课堂上要形成师生互动的教学气氛。
1、初中英语课堂互动教学的实践
1.1教师要注重导课环节
一个引人入胜的导课相当于一张精心设计的书的封页一样,都起到吸引人注意的目的,学生对于课堂产生学习兴趣,这就是最好的办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要学会如何启发学生的兴趣,这是每一位英语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教师在导课的时候可以设置许多问题,通过问题的方式引起学生的注意,从而引起学生学习兴趣,进而提高效率。例如,在学到be going to句式的时候,可以问起学生,“之前我们学过哪些关于描述未来将要做某事的短语啊?”学生也许会回答will do something等等,甚至有些学生还会联想到leave,arrive,go,come等词的进行时表示将要发生的动作这一语法项目,这些都锻炼了学生归纳总结知识点的能力,教师面对学生的正面回答要进行强有力的鼓励教育,例如,“Great,Welldone,Wonderful,Excellent”等词来夸奖他们,正面的鼓励和夸奖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信心,这时学生可能因为自己给力的表演而忘乎所以,而交头接耳,班级纪律差的现象,而这时适度的班级管理也是考验教师的一项重要要求,然后教师可以言归正传,继续将begoingto,willdo等固定用法总结一下,通过总结和区分,让学生对这些相关的知识点有大体的了解,最后再通过练习题加深巩固。学生和教师在上面的例子中就达到了完美的互动,学习效果显著提高。
1.2适度的角色转换有利于增强教学气氛,形成互动教学
在主体教学理论中,提过要将教学的主体地位逐步体现在日常教学活动当中,传统课堂中是体现教师的主体,而新型课堂中,学生的主体怎养能被充分发挥才是教师甚至教育界应该考虑的问题。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是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要真正做到以生为本,就必须转变教师占主动,学生占被动的模式。笔者在求学过程中的一位教师令我记忆犹新,这位老师每周会抽出一到两节课的时间让学生来讲解单元知识,其实不外乎课后的单词和短语,课前让学生回家准备课,下次上课让学生到台前来讲解一些简单的词汇以及短语等,这位老师完全放手发动这位“代课老师”和下面的学生,而且她本身也坐在学生位置上向这位老师提问,当预习效果展示好的时候,她对学生进行表扬,当预习效果差或者是学生某个知识点也不是很清楚的时候,她会及时进行更正以及鼓励。笔者深刻的记得,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真正体会到自己真正的参与到课堂讲学的环节中去,和从前被动的接受完全不同,学生在主动预习、查词典的过程中也是对知识深层次的挖掘,主动的讲解也会激发他们学习热情。在这位代课教师讲解完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其他学生进行补充说明,然后进行分组讨论,这样更能营造出交流、互动学习的氛围,真正做到尊重学生,师生互动。
2、初中英语教学的互动教学意义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育界领域的重要课题。教师和学生是两大重要主体,而教师以及学生双方的活动也构成了双方的互动过程,在以往的传统教学中主体在教师一边,而现如今主体应该更多的侧重于学生一方,但是教师的主体作用也不可缺失,因此,发挥这两个主体的作用以及通过两个主体形成主体之间互动的反应,对于教学以及教学效果起着重大的意义。在国内外的众多教学研究表明,在主体教学理论指导下,通过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可以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
2.1初中英语教学效率的提高离不开互动教学
应试教育条件下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仍然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只注重考试考的项目,例如,听力、作文、语法等。这种教学模式是目前许多学生会做题不会口语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都知道语言是通过交流才体现出其重要性的,哑巴英语只能是对付考试,对于学生的将来没有好处。从初中开始,英语教师就要注重英语口语交际的培养,而口语交际能力是从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形成的,互动教学就是在初中英语的教学中,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形成活跃、和谐的课堂气氛,这也是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的体现。
2.2初中互动英语教学可以增强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
初中英语课堂互动教学除了互动以外,还需要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师生互动过程中,教师通过不同的问题,让学生找出答案,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以及掌握能力,使英语学习能力像汉语一样逐渐形成习惯。而相对于教师而言的互动创造性也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通过学生的举一反三和发散性思维也考验教师的专业知识能力和业务水平,在教学互动环节上,学生通过预习提出相关的课外知识问题,教师给予回答,这也使教与学双方在互动环节下相互锻炼,互相提升。
参考文献
[1]李中月.初中英语教学任务型教学理论与实践[D].辽宁师范大学,2002.[2]陈红梅.英语交际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D].西南师范大学,2004.[3]孙庆红.“新课改”背景下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互动初探[D].江西师范大学,2005.[4]李艳.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合作学习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
第二篇:感悟初中英语教学的交际互动课堂论文
任务型教学课题总结
——感悟初中英语教学的交际互动课堂
研讨者: 张立武
近十年来,以交际性原则为重要课题的大量理论研究成果的取得,以情景交际法和任务型教学法为代表的交际性原则在教学中的广泛运用,以交际原则为核心的国家新课程标准的颁布,无不昭示着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基础阶段英语教学活动终于回归到语言的本质-----语言是交际性工具。外语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发展学生的语用能力。所谓语用能力就是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我校在创设交际互动课堂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收获颇丰。我荣幸地作为其中的一员,亲身参与实践,感受到交际互动带给教师和学生无限的发展空间,带给教与学愉悦的情感体验。
一、创设初中英语交际互动课堂的前提条件
在试验过程中,我深切地感受到,在初中英语课堂有效地开展交际活动,领略开放性课堂带来的快乐,必须具备以下几方面的条件。
(一)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以全新的理论素养和现代的视野引领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
一线的英语教师是新的理论研究成果的实践者,是新的教学方法的探索者,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是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者,因此,教师的理论素养和对教学法研究的程度直接决定着教师的课堂活动特色,直接影响着学生英语素质的高低。如果教师因循守旧,视野狭隘,在课堂上还扮演着知识的传授者,课堂活动的讲演者,课堂组织家长式的角色,就很难保证学生对英语具有广泛持久的兴趣和积极性,就很难使教学活动具有广泛的交际性和实践性,当然更领略不到师生在开放性课堂里融洽的感情,享受共同探究和实践英语所带来的快乐。
2.提高自身专业素养,迎接全新的课堂活动带来的挑战。
新的教学理念和要求给英语教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的交际性决定了英语这门学科很强的实践性。它要求当今的英语教师应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口语表达和交际能力;具有广博的世界人文地理知识。
在以交际互动活动为特色的开放式课堂中,创设有效的交际情境,让学生浸泡在浓厚的英语氛围和语言环境中进行听读说写技能的训练是英语教师的基本职责。如果英语教师自己缺乏英语表达能力,在语言的运用中处处受制,仍走用汉语讲英语,重语法讲解轻能力培养的老路,怎谈得上创设英语氛围和语言环境,对学生进行英语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对教学对象的要求.1。小班制的课堂组织形式。我校有得天独厚的创设交际互动课堂的条件,每班人数不超35人。班额过大,学生人数太多,在开展交际活动时太嘈杂,课堂纪律不容易控制,学生交际情况不容易监督和引导,就会影响交际活动的效果。
2。有效地开展交际互动,要求学生的英语有一定的熟练程度;学生要有内在的发展英语交际能力的动力。否则学生对课堂上的活动有抵触情绪,在交际活动中出工不出力,出现假交际现象。
二、初中英语交际互动课堂教学的途径与方法
(一)课堂是实施交际互动活动的主阵地。充分挖掘和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是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交际互动的实质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情感互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亲密关系、融洽感情有利于学生产生创造的勇气和信心,碰撞出思想的火花。罗杰斯说:“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的安全的课堂气氛。”
(2)让多媒体和教师的语言组成一个立体的视听环境,让同学们在其中感知、理解、模仿、储存语言信息,最后通过说和写实现真实交际的厚积薄发。如:在教Golden Touch一课,我边讲故事边利用多媒体课件的优势呈现god, forest, palace, handle, pray, turn into, a bunch of grapes等抽象而关键的词汇,精美的画面,神奇的故事,绘声绘色的体态语言,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引人入胜的语言环境,充满想象的空间,使大多数同学很容易就学会了这些新词汇。学生马上就能运用这些关键的词汇在接下来的环节中讨论故事,复述故事,成功地实现了有积累的语言输出。再如:在教What time did you see him?一课,先根据多媒体课件,结合已有的旧知识谈论职业,引出本课的关键词:thief小偷;再用录音机以听新闻的形式输入语言材料,并让学生听新闻完成相关的对话,把语言使用的环境同时输入给学生,让学生在看、听、说、写的立体的语言的汪洋中储存、建构自己的语言,为后来的人物竞猜游戏和联系生活实际的讨论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
(2)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在英语教学中,所谓的重难点就是那些英语中有而汉语中没有,或是在语序和表达方式上与汉语有较大冲突的语言现象,而这正是引导学生自我探究语言学习规律的最佳切入点。
3.有了足够的输入,就要引导学生们展开循序渐进的输出,即交际性活动。设计交际性活动时,要注意活动的层次性。
(1)准交际性活动。准交际性活动介于语言知识的输入和真实交际活动之间,是为学生们运用所学语言进行真实交际活动作铺垫。它是围绕课文材料所进行的各种小组活动。如:师生或生生之间以问答的形式讨论课文,复述课文,对话练习,课本剧表演等。
(2)真实交际活动。真实交际是一堂课乃至英语学习的最终目标,正所谓学以致用,要学生们用他们的所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话题的选择,信息沟的设臵是此环节成败的关键。小组成员合作讨论,组际间的采访等都是这一环节常用到的方法。
我们常常围绕所学,联系学生们的生活实际,设计一些延伸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逼真的思想感情和信息的交流,使学生在用中学习语言,在学中使用语言。
Tuesday, January 08, 2009
第三篇:初中英语教学论文:对英语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的研讨
初中英语教学论文:对英语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的研讨
对英语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的研讨
摘要:在英语教学中,老师要用新的理念组织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为原则,进行教学活动。作为英语教师,已经不能满足于教授一般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应培养学生主动改造环境和不断超越自身局限的意识。因此,必须从生命层次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念,以学生主动学习、开发潜力和多方面发展需求得到满足的目标,重新构建全新的英语课堂教学观念体系。笔者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通过创设情景,示范教学内容,启发学生的思维,组织学生实践,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成功地扮演了多个角色。首先是一个示范者,为学生展示语言结构、意义和语言运用的情景。同时又是一个启发者,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想象。其次还是一个情景的设计者和学习的指导者,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现生动、逼真的交际情景,帮助和引导学生在语境中理解语言的结构和意义。此外更是一名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激励者和促进者,通过玩具小电话、身体语言设计情景,组织学生开展游戏和两人小组活动,给学生提供模仿、体验、实践和创造性运用语言的机会,并在活动中适时地鼓励和表扬学生,保护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学有所获。
关键词:学生为主;英语教学;学生
Abstract: In English teaching, teacher wants to use the new idea organization teaching, must take “the student as the main body, the teacher is the leadership” is the principle, carries on the teaching activity.As the teacher of English, already could not satisfy Professor Yu the general elementary knowledge and the basic skill, but should train the student to transform the environment on own initiative and to go beyond own limitation unceasingly consciousness.Therefore, must from the life level altitude, with the dynamic production idea, by the student active learning, the development potential and various development demand obtains the satisfied goal, constructs the brand-new English classroom instruction idea system.The author embarks from student‟s interest,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scene, the demonstration course content, inspires student‟s thought that organizes the student to practice, raises student‟s language human relations ability, has played many roles successfully in the entire teaching activity.First is a demonstration, demonstrates the language structure, the significance and the language utilization scene for the student.Simultaneously is also an edifyfier, inspires the student to ponder, guides the student to imagine.Next is a scene designer and the study shepherd, through multimedia courseware developments vivid, lifelike human relations scene, helps and guides the student to understand the language in the linguistic environment the structure and the significance.In addition is the stimulator who and the promoter a classroom activity‟s organizer, the student studies, through the toy small telephone, the body language design scene, organizes the student to carry out the game and two person of groups moves, provides the imitation, the experience, the practice and the creative utilization language opportunity to the student, and at the right moment encourages in the activity with the praise student, protects student‟s self-confidence and the study enthusiasm, enables the student study to have attains.key word: Student primarily;English teaching;Student
一、关爱生命——给学生主动学习的信心
乌申斯基指出:“如果只把教育当作知识的记忆和技能技巧熟练的过程,那么教育将类 1 似于„驯兽‟。”这一论断一针见血地道出了当前教育的最大弊端。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教育是一项直面生命和提高生命价值的事业。要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活力,而信心是支撑起生命力量的风帆,因此让各种不同能力、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信心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成为自己发展的主人是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启动器,如笔者在课堂教学中遇到学生有学习困难时,总是给予鼓励和支持,哪怕是一丁点的思想星光,也是给予大力地褒扬和赞许。
教师要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通过尊重、信任和自我激励来提高学生自觉能动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当学生的思维擦出创造性的火花时,给以充分的肯定和赞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当学生出现思考障碍时,切莫挫伤他们的自尊心,应因势利导,用话语温暖他们,用情感感化他们。要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信,让课堂充满人文气息,让学生的精神脉搏与教师一起跳动。
二、开辟时空——给学生主动学习的机会
新的学生观是把学生看作年龄虽小但同样具有主观能动性、有可能参与教育活动的人。“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每位学生在课堂上有1/2到2/3的时间独立学习,让学生从“学”的领域扩展到对“教”的参与。时间上的要求成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突破口。师生间的互动关系也发生了质的变化,改变了以往师生间一问一答的直线单向状态,形成师生间多向的、多中心的互动关系。这种关系的本质就是师生间人格上的平等和探究式的教学过程的交往。此时,师生间、生生间在课堂上主要成为学习伙伴的关系。
“首届世界终身学习会议”强调:要创建新型的学习组织,不断发展人们的潜能,以适应21世纪的需要。多种教学组织形式,扩大了单位时间内学生活动的空间,释放了每一位学生的精神活力。具体形式有:个人学习、同桌协作、四人小组活动、大组竞赛、小老师执教等。笔者先让学生听录音读、跟老师读来读通对话,接着分角色朗读,然后由笔者本人扮演角色,和学生一起表演对话,最后完全放手让学生表演,并且进行评价和反馈。
三、呈现结构——给学生主动学习的“拐杖”
美国教育专家布鲁姆主张要学会用结构的观点去分析和研究教材,指导学习方法,给学生主动学习的“拐杖”。归纳出相同的学习方法:(1)学会单词;(2)会读句子;(3)搞清对话的对象感。第一阶段教学进度较慢。第二阶段,已有的知识结构和学习方法成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拐杖”,通过迁移,运用多种教学形式让学生自学这一个句型。学生不仅学会了这个句型,也初步了解了句型操练的要求,为以后的对话教学做好了铺垫。一个个“结构”设计的连接,构成了学科的知识结构链和相关的学习方法结构链。久而久之,学生对英语对话的感知、理解和运用结构的方式去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真正实现把课堂还给学生。
四、学会提问——给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古语道:学成于思,思源于疑。现代心理学表明:激起学生的疑问,能使大脑由抑制转为兴奋,使学生把知识的学习作为一种“自我需要”。但在课堂教学中,质疑能力则因学生学的是代表标准的教科书而被常常忽视,其消极后果是学生的创造、好奇和探究的内在动力减退。“新课程标准”理论要求我们把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作为提高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策略来研究,提问的权力不能再垄断在教师的手里。让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所在:(1)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所在;(2)通过自主讨论来解决问题;(3)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教学中,还要鼓励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提出两类问题:(1)学会的问题提出来考同学;(2)不懂的问题提出来讨论。互相提问能使学生触类旁通,强化思维的密度,增强思维的广度。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所产生的长远效应是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内在需要增强,促使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提高学习能力,为获得终身受用的学习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五、学中求新——给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创新是中华民族进步的灵魂。因此,教育要培养出富有创新意识的人才。教师在落实学 2 生主体地位时,应不拘泥于书本知识,不限制学生思维,学生有了更多机会表现自己,他们的思路往往别出心裁。在英语活动课上,笔者提出了一个活动主题“介绍自己(Introduce myself)”,这时学生表现得非常积极,争先恐后、踊跃发言,灵活地运用自己所学的语言,并且在教师的指导和点拨下学习到新的语言,拓展了学生的词汇量。灵活的教堂教学形式,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新课程标准”要求把学生的主动性发展的最高水平定在能动、自觉地规划自身的发展上,我们必须更新观念,珍爱人类最宝贵的财富——生命,促使学生成为新世纪所需要的人才。
第四篇: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分层教学论文
2002年国家教育部颁发的英语新课标中提出:“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英语课程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都要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在课堂教学中,要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就必须尊重个体差异,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实施分层教学。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关注每个学生个体,尊重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都能在不同程度上体会到学习英语带来的成功的喜悦,增强每一名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实施分层教学就是根据英语新课标的要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从而大面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一、分层教学的定义
所谓分层教学,就是我国古代的“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理论在现代教学中的一种全新的实践,就是根据英语新课标的要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以便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就是教师充分考虑到学生中存在的程度差异,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不同类别学生实施分层的教学方法,以便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分层教学强调“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但学生是有个体差异的,不能以牺牲一部分人的发展来换取另一部分人的发展,它的核心是面向全体学生,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其最终目的是使每位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因此,在分层教学中,既可以照顾差生,对他们学习上的困难给予更多的帮助和机会,同时也使优生有机会接受更多的新知识、掌握更多的新技能。
二、分层教学的实施过程及措施
素质教育提出:“学生是教育的目标,是学习过程的真正主人。”“教是为了不教。”目前素质教育的目的不仅要求学生学会知识,更要学会学习,把“要我学”真正变为“我要学”。因此,教师应该不断为学生创造条件,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指导他们主动地学会学习,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深刻地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1、学生分层
对学生进行分层是实施分层教学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首先,根据学生现有的英语程度分为优、中、差三个等级,分别进行教学。其次,在学生分层的基础上,根据学生英语能力的强弱将学生适当调配,确保优、中、差搭配,以便在学习中互相帮助。
2、教学目标分层教学目标分层是实施分层教学的保证。在教学中,如果对全体学生制定统一的教学目标,极可能出现优生吃不饱、中生提不高、差生跟不上的局面。为避免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必须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唯有如此,才能使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信心及积极性都不断提高。
3、教学内容分层
(1)操练分层,体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在操练中设计不同档次的练习,学生根据自己对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选择练习。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英语是非常必要的。教师应该提供给每一层次学生活动的机会,尤其是应多给差生活动的机会。这里以单词、句型和课文教学为例:先让差生读简单的单词和句型,然后让中生读复杂的单词和句型,最后让优生读复杂的句型和课文。(2)活动分层,以个体学习和小组互助形式相结合。小组活动是体现学生主体性、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小组活动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如小组对话表演、小组猜谜等,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活动的空间。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形式,开发学生交往的潜能,形成师生生动活泼的教学局面。
(3)任务分层,让每位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喜悦。教学任务必须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完成,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成功的快乐,从而产生更持久的学习热情。因此,教师可以给所有学生同样的材料,但设计不同的要求,给予不同程度的帮助;也可以给不同学生不同程度的材料,执行共同的任务。同样的教学内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达到的目标有所不同,不能强行规定学生应该达到哪个教学目标,只是规定每个学生都必须达到的最低基本目标。然后,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目标层级。当学生完成相应目标的学习任务时,鼓励学生向更高一级的层次目标挑战。
4、作业分层
学习英语和学习其它课程一样,单纯依靠课堂教师的讲解和操练,不通过独立做作业,学生是难以获得牢固的知识和熟练的技能的。在日常学习中,由于学生情况千差万别,因此,作业分层就显得非常重要。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别差异出发,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有的放矢地按优、中、差三个层次来设计布置作业,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好的巩固和发展。
三、分层教学的实施效果
实施分层教学,使水平差不多的同学都处于同一个起跑线上,特别是基础较差的学生,克服了过去那种自卑心理,重新树立起了学好英语的自信心。优生相逢,强手相对,优越感打消了,压力增加了,压力变成了动力。中等生感到学有所获,并尝到了学习英语的甜头,学习英语的积极性高涨起来,改变了过去那种“要我学”的被动局面。
分层教学不仅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显然,使用分层教学法比使用传统教学法的教学效果要好——差生减少了,中等生提高了,优生增多了。其原因在于:在班级教学中,传统教学法主要照顾全面,往往没有强调个别,最终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而分层教学法虽然也是班级教学,但老师更加强调个别,也就是在某个层面上做到因材施教,体现出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因而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提高了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分层教学是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体现了“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学思想。“分层是为了无层”,分层教学是为了全体学生共同提高、共同发展。这是我们进行分层教学的最终目的。但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而是一个长远的奋斗目标。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仅要充分分析所教的内容,而且还要仔细分析所教的学生。只有如此,才能实现分层教学的目标,才能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第五篇:浅谈英语教学中的生生互动教育论文
一、“生生互动”英语教学模式的概念及意义
英语课堂上的“生生互动”是指学生与学生之间发生的各种形式、各种性质、各种程度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是学生与学生之间在课堂上用英语做事、用英语交流信息、用英语交换思想的过程。学生的听、说、读、写、译五大语言技能都能在生生互动中得到发展。
二、英语课堂“生生互动”基本模式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能组织好学生之间的互动,将会大大提高英语教学效果。笔者在多年的英语教学中总结出了几种有效且容易操作的“生生互动”模式,1、单人演讲
利用课堂的最初5分钟,每次一名演讲者,挑选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查阅网络、杂志报刊,结合自己的英语水平,选中喜欢的文章。演讲前可将话题和生词写在黑板上,其他学生则边听边做笔记。演讲结束后,由演讲者向听众提问有关演讲内容方面的问题或回答听众的提问。这种互动活动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参与性,也能使课内和课外形成互动,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还有一种演讲的形式是围绕着课文的主题展开。此类演讲要求学生用本课的主要词汇与知识点,将全文用自己的话进行演讲。为了展示自己的才华与实力,学生一般会在课前课后认真地进行自主学习,比如要熟记单词、朗读课文、背诵经典句型、复习知识点,有的学生甚至会在课前拟好演讲稿。
2、双人结对
双人结对是外语课堂里经常采用的“生生互动”方式。结对成员通常为同桌或根据教学需要而定,有时由学生自选,有时则由教师选定。此形式可使每个学生都同时参与教学,扩大“生生互动”的参与面。从心理语言学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来看,二人结对中两个人之间的交流相对自由和宽松,避免了课堂当众回答问题时可能产生的焦虑和紧张,不清楚的问题可以通过多次交换意见得到澄清,大大增加了英语信息输入量。同时,双向交流频率明显多于其它形式的“生生互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
3、小组报告
英语课开始后用l0~l5分钟,由几个人组成的学生小组做报告。一般小组定为三人,主要是由于在这项活动中,由一人主讲,另外两个学生做补充发言,这样更有利于报告的进行和互动任务的完成。教师应采取兴趣策略,让他们挑选自己感兴趣的话题,然后翻阅有关英语杂志报纸,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把所讲的内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其他学生在小组做报告时做些笔记,报告结束后,小组向听众提问,或回答听众的提问。该活动不仅能促使学生间的交流和合作,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和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能力,还能为课堂注入一股新的生命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4、多人小组讨论
教师先将要讨论的话题写在黑板上,然后将全班分成若干个组,组内成员在一起讨论。由于有预习作基础,加之话题在日常生活中非常熟悉,讨论一般很热烈。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要巡视并参与小组讨论,不时地进行引导,使讨论始终围绕主题;但不宜包办过多,要相信学生,让他们自己设问、答疑、总结,找出正确的答案与解决问题的途径,再进行组间交流,由各组的代表汇报各自的讨论结果。经过激烈的讨论与交流后,学生对主题会有更深刻的理解。最后,师生共同对讨论进行归纳总结,形成一致意见。这种形式不仅可以使每位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尽情地交换意见,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提高自学能力与分析、判断、推理等多种思维能力,不知不觉中学生们的语言技能也得到了提高,学习潜能和创造力得到了发挥,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
5、自编自演
课上可安排一组学生进行表演,每学期每个学生至少有一次参与机会,表演的节目形式可多种多样。亲历表演,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点,提高了口语能力,而且还增强了相互间的了解,加深了友谊。活动一般安排在上课之初,为的是让学生精神饱满地投入课堂活动。有时也安排在讲课之后,目的是在学生感到疲乏时调节一下课堂气氛。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语言技能、应变能力、创造力等进行综合考虑,对学生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评价,使每个学生既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也能明白不足与努力的方向。
三、英语课堂中生生互动教学模式施教的几条原则
1、普遍性原则
各种潜能不是少数尖子生独具的,发展心理学认为,每个学生都具有创新的潜能,关键在于教育的开发。因此,教师应善于发掘蕴藏在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将期待的目光投向每个学生。
2、差异性原则
确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方法。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课堂活动时,一定要从他们思维的实际发展水平、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出发,目标不要过高,内容不要太难,不可将“苛求”当成“严格要求”。
3、激励性原则
教师应注重运用激励性评价的策略激发学生的兴趣、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并要全力支持他们质疑问难,绝不能置之不理、横加干涉甚至一味地指责,要使激励性评价真正成为鼓励学生生生互动的力量。
总之,“生生互动”英语教学模式,将有效地提高英语教学中信息的交流效率,弥补单向交往模式中交流渠道少、效率低的缺点。尽管不同类型的教学沟通模式在英语教学中都是存在的,但了解掌握“生生互动”英语教学模式,选择多向教学沟通的模式,更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