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果爱上一个无法永远在一起的人美文
如果爱上一个无法永远在一起的人,请珍惜每一次和他在一起的机会,珍惜每一次和他说话的机会,珍惜每一次对他微笑的机会,因为这或许就是你脑海中不多的记忆财富。
如果爱上一个无法永远在一起的人,请保持快乐的心态,每一次见到他或者与他交谈的时候都能让他感受到你的快乐,因为看到心爱的人开心是件很幸福的事。
如果爱上一个无法永远在一起的人,请尽量去帮他,聆听他内心的声音,帮他分担忧伤,但不要祈求太多。这个世界太过公平,是你的永远是你的,谁也抢不走。哪怕是拥有他的心就够了!
如果爱上一个无法永远在一起的人,请别一开始就付出太多,事先知道结局的人是理智的。如果你倾尽所有,往往是一无所获。
如果爱上一个无法永远在一起的人,请别对双方苛求太多,太多的因素会让你们分离。如果你想能彼此留有一份美好的回忆,那么就要给彼此一些自由的空间,让他感觉你是他的幸福而不是负担。
如果爱上一个无法永远在一起的人,离开的时候千万不要哭泣,如果他也对你动过心,那就把对方的名字雕刻成辗转是空中的金子,在每一个清晨日暮都会想起彼此的脸!
如果爱上一个无法永远在一起的人,保持好你们在一起每一分一秒的片断,因为时间的洪水会无情,到了最后剩下的也许只会是零星的碎片。请记得曾经在一起时的那段岁月!因为珍惜今天!它就是明天最美好的回忆!
第二篇:如果喜欢上一个永远无法在一起的人伤感散文
爱里浮沉,有多少人是幸运的,能单纯的守着自己喜欢,也喜欢自己的人在一起一辈子,也许,这种不食人间烟火的爱情,只能在童话故事里出现。如果,遇上一个,永远无法在一起的人,那就只能在黑暗中苦守着那若有若无的牵挂吗?
有人说,喜欢上一个永远无法在一起的人,就要珍惜每一个和他在一起的机会,每一次和他说话的机会,每一个对他微笑的机会。因为这可能成为脑海中不多的记忆财富。不要对他苛求太多,太多的因素会加速分离,如果不想让最后的回忆变得不美好的话。那么就都要给彼此一些空间,让他感觉你是他的幸福而不是负担!
这种话,看得太多了,内心却还是变得越来越的混沌。心灵深处的警告虽然是既然永远无法在一起,就不要再去想,还不如切断一切思念复苏的念想。可是,终不知道能不能真正的做得到。逃避,或许是唯一的解脱,也或许是短暂麻木后,更深切的苏醒,却伴随着撕心裂肺的痛感。
脑子空白的时候,喜欢听着MP3里叠合某种心情的音乐。彼时,就像,一个不吸烟的人,欣喜的找到了烟的替代品,就像,一个不喝酒的人,却浅尝到酒精给人带来的飘坠感。总有很多的话,在心里想了千遍万遍,真正面对的时候,却无言。这才知道,身体里住着两个自己,一个在音乐的海洋里演绎着想像的真实,勇敢的追求自己的幸福,另一个,却在残酷现实中惶惶不知何为,恨不能做一只把头深埋入沙土中的鸵鸟。至少,在沙土里,能找到些许的宁静和短暂的安全感。有时候,真恨这样的自己,云端之上,何等的洒脱,人间烟火却熏陶不了那颗不安的心。放下,不舍,牵手,却不能。
也许,能做的,只能是努力保存在一起的每一分每一秒的片断,因为时间的洪水很无情,到了最后剩下的,也许只会是零星的碎片。然而,就是这些零星的碎片,被埋藏在不为己知的角落,也随时可能被生活的记忆掩埋。即使会有这样的悲哀,还是想留住它。
如果,喜欢上永远无法在一起的人,就努力让那美好的曾经,变成明天最美的回忆吧。因为,不管这份感情有无始终,能留下的,也只有记忆而已。
第三篇:如果我们在一起,那么情感美文
如果有一天,我们在一起了,我能做的就是要你更幸福,让你所有的盆友都对你羡慕嫉妒;
如果有一天,我们在一起了,我就去做那个成功女人背后成功的男人,做你坚强的后盾,我也有自己的事业,当你在忙碌了一天后回家给你按摩,再端上你最爱的饭菜,当你累了,就在家休息,我一个人去工作养着你;
如果有一天,我们在一起了,我能做的就是看出你的逞强,在你最脆弱的时候,永远站在你的身旁,给你一个可以依偎的肩膀;
如果有一天我们在一起了,只要你敢想,我就去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圆你的梦。不会让你觉得青春虚度而懊悔。
当你在最累的时候,永远都有我在你身边支持你,为你付出一切;
当你生气的时候,给你讲笑话让你开开心心的;
当你犯错的时候,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原谅你的冒失;
当你耍小孩子脾气时,包容是对你最好的方式;
当你生病的时候,就陪在你身边,直到到你活蹦乱跳我才安心;
当你每天早上起床的时候,都有一桌丰盛的早餐在等着你去享用;
当突然下雨的时候,就会提前拿着伞在你单位门口等着你!
如果有人问,为什么那么宠着她?那我只想说:我就这么一个媳妇,自己还不好好宠着。你拿一辈子作为赌,我怎么舍得让你输。女孩也就那么几年的青春,她把最美好的时光花费在了你的身上,你怎么好意思让她失望!也许电视剧里说的对,内疚是维系爱情最好的工具。但是都有度,吃饭七分饱,爱情八分正好,留下两分爱自己,一个连自己都不会爱的人,也不会懂得比别人。
第四篇:《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读书笔记
《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读后感
首先是被这本书的名字深深吸引,看了书名便知道,此书是要“打开天窗说亮话”,于是有了兴趣。对于我来说,这是一本值得“深阅读”的书,因为读来才发现,里边的每一句话都值得细细体会,认真琢磨。
最初第一遍读它的序,没有看懂,再读第二遍,仍然没有很好地理解体会。于是我向一位社会阅历比较深的朋友请教,他说,你现在读,当然不会懂,更不会有感觉,你受到过公权力的迫害吗?你有过被它逼到走投无路的经历吗?你没有,所以你不懂。
所以我觉得是我把这本书想的太简单了。然后我换了一种心态,再读,才有了现在的一点体会留在了心中。
我只谈一些书中给我启发较深的话。
“一个人如果相信他人的良好愿望,他就必然容易受到他人良好意愿有限性的伤害„„我养过一只小狗,见到任何人都会扑通倒地,然后亮出柔软的腹部邀请被抚摸。这种因为对世界懵懂无知而拥有的绝对安全感真叫人嫉妒。”
――序
也就是说,如今的社会,连狗都不如吧?发生任何事件之后,大家都在争相地,兢兢业业的做着福尔摩斯,而有关部门总是将真相一再伪装,所以我们已经把失败当成习惯,对改变不抱信心,内心只剩下了“我不相信”。不相信沿街乞讨的妇女,不相信跌倒的老人,不相信各种“学家”„„
“时至今日,我们已经无从把自己交付出去,我们找不到一个理由或借口,那个曾经能够让我们变得坚强,变得宽广,敢于去承担,去挑战,去赢得的信仰不见了,每个人都提溜着无处安放的自我在人群中游荡„„”
——《金斯堡得不到,阿曼达甩不掉》
引用书中另一篇文章中的一句话,就是“我们正处在一个机体裸奔的时代。”我认为现在的“中国威胁论”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其实不怕中国强大,只是害怕统治这样一个强大国家的人们没有信仰!行为毫无约束,所谓的传承千年的仁、义、礼、智、信,经过现实的检验之后,在某些时候,可以说是片甲不留。如果无法否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话,我只想说,时间是检验真理的最好标准。现在,中华传统道德文化一路走来,磕磕碰碰,终于还是占据了主
流,但是是否真的有用呢?一句“弘扬”就管用吗?归根结底还是没有信仰。对于多数人来说,那些传统道德还是有一定约束力的,因为我们这个国家还相对正常的在运转,我还在学校里相对正常的接受教育,这就是证明。但是总是存在那么一群人,内心没有道德的自觉约束,心里住着一只“鬼”,外化到他们的行为就是放纵。想起曾经在杂志上看到一句话说,唐骏在参加一次峰会的时候,有记者问道:“可以透漏一下你的成功秘诀吗?”唐骏说:“科学发展观,还要么,还有三个代表。”
“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斯德哥尔摩综合症’:被长期劫持的人质,不禁会对劫持者产生一种心理上的依赖,而且会与劫持者共命运,把劫持者的前途当成自己的前途,把劫持者的安危视为自己的安危。如果这个理论成立,那么从犬儒主义者到国家主义者的转变简直就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不就是”与“又怎样”》
这句话对我的震惊着实不小。我不禁思考我们现在的处境。我们是否都在被“劫持”着?我们是不是按照既定路线“成功”的从一个犬儒主义者转变成为了一个国家主义者?我们是怎样一步一步走入今天这种状况中的?是否应该做出某种改变呢?该怎么做呢?
“对于40年代的黑人小孩来说,“我的”和“好的”之间隔着十万八千里,这种强烈的自我否定以及想要成为别人的愿望,正是自我认同出现严重失衡的后果。
总有那么一些东西,在意识的逻辑上你也许认为它不是那么好的,但是在行动和情感的逻辑上却永远无法向割舍阑尾或者扁桃体那样,轻轻松松地一刀了之。”
——《“我的”和“好的”》 这种将自我想象成是好的的心理动力在我身上表现的要差一点,所以往往容易沮丧且缺少自信,经常自我否定,关键决策时摇摆不定。让我想起了和同宿舍的朋友们出去买东西的时候,买回来如果发现还有更便宜的质量更好的,往往容易后悔,但是朋友会提醒我,“没事儿,我爸常告诉我,买了的就是最好的”,这大概就是属于这种自我认同的力量吧。就好比爱国,在我看来,我说我爱我的祖国,并不是因为她给了我成长的环境,提供了各种资源和条件,并不是因为这些,我认为这种爱国的情愫是与生俱来的,没有任何理由。或许这就是自我认同的最大表现吧。
“我估计没有人愿意背负‘忘恩负义’的罪名,但是在学会感恩之前,还是让我们来想象这样一个场景吧。假设有五对青年男女被空降到一个荒岛上共同生活,原本在逻辑上每个女孩子都有五种可能性去选择自己的伴侣,但不行的是,其中一个男人有着千里眼般的睿智、广博深邃的见识、神秘玄奥的判断力,以及无比的胆量,他干脆利落地解决了另外四个男人。让我们再假设那五个女人既没有‘拉拉’的潜质,也绝非性冷淡者,五年后或者十年后,她们都嫁给了那个男人。
现在的问题是,对于这五个女人来说,那个男人 究竟是‘唯一的选择’,还是‘正确的选择’,或者,是我们熟悉的那个‘唯一正确的选择’?”
——《求求你感谢我》 读第一遍的时候,被这段话震到了,虽然他说的道理我以前就明白,但是在我的头脑中一直处于一种混沌的状态,现在终于看到清晰明朗的阐述了,不禁为编辑捏了一把汗。这完全与中国一路走来的近现代史相契合。美国允许公民留有枪支,是因为当时美国获得独立时,华盛顿政府说过,我们现在是用枪赶跑了欺压我们的殖民者,将来,你们同样可以用手中的枪将欺压你们的政府赶下台。反观国内,我们别无选择。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我们并不是处在一个“荒岛”上,我们并不是没有“拉拉”的潜质,所以有了越来越多的移民,有了***、王立军。
关于这本书,精彩的部分还有很多很多,包括尼采对大笑和微笑的比较:精神上变得越是快活、越是靠得住,人们就越是忘记放声大笑;与此相反,他们脸上不断涌现出净胜的微笑,这是他们对美好生活所藏匿的无数舒适感到惊讶的一种标志。再包括季羡林说:“歌颂我们的国家是爱国,对我们国家的不满也是爱国,这是我的看法。”还有书中提到梁漱溟在《朝话:人生的省悟》里边有一段话“在这个时代的青年,能够把自己安排对了的很少。越聪明的人,越容易有欲望,越不知应该在哪个地方搁下那个心。心实在应该搁在当下的。可是聪明的人,老是搁不在当下,老往远处跑,烦躁而不宁。所以没有志气的固不用说,就是自以为有志气的,往往不是志气而是欲望。”这段话让我想起了我自己,烦躁而不
宁,什么都想去追求,什么都放不下,到头来时间流逝,囊中空空。或许我应该参悟一些佛教的真谛吧。
后半部分是关于一些影评,因为里边提到的大部分电影我都没有看过,所以就没有读下去,四月份对前半部分做了摘抄,现在再读摘抄,仍然是一种洗礼或者说是一种享受,每读一遍感受都不相同。
非常喜欢这本书,但是目前只读了一遍,脑海中并没有形成一个整体印象,只是对其中的话字字斟酌。它值得我再读几遍。
第五篇:《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读后感
《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读后感
本书精选学术新锐周濂十年来公开发表的随笔文章,包括时评、书评及其部分学术文章等。作者以其深厚的专业学养作为根基,把他对幸福、公正、德性生活、民主、自由、道德、幸福等等这些问题的哲学思考融进一个个现实故事和活泼泼的生命体验中,用最真切的道德直觉和清醒的问题意识和柳叶刀式的概念分析能力,一猛子扎进问题的深处,把深邃的哲学拉回到“粗糙的地面”。
在本书中,作者想告诉我们,在一个乌烟瘴气的喧嚣迷茫时代,在一个颠倒是非的时代里生活,个体性的痛楚可想而知,除非你放弃自身的价值标准,与这个肮脏的时代握手言和,或者闭上眼睛装睡。可是即使是在外部环境非常糟糕的情况下,一个人依然可以选择过一种合乎德性的生活,并以此来安排自己的日常生活,依然可以选择不止做个“好人”,还可以做个“好公民”。
对于哲学家,不少人都是抱着一种比较抵触的态度,甚至说他们“百无一用是书生”也不为过。毕竟不管什么时代的社会,它们都是物质的,而哲学这东西却是一种意识形态,看不见摸不着,不能吃不能穿的。与其整天去绞尽脑汁去探索世界的本源是什么,真理是什么,还不如干点实际的事情来得有意义。
当然,这只是以旁观者的立场来看,并不是说哲学真正无益。其实真正的哲学家所拥有的慧眼以及大脑都是无限强大的,他们比常人更能够看清楚一件事情的本质,也更能悟透一些道理,生活中的困惑对于他们来说不会是一种阻碍。
首次听说作者这个人也是源于这本书,翻开此书,扉页上赫然写着“洞见”两字,可见书中内容必定在某些问题或者事情上,表达了作者独特的视角或者立场。但凡精于哲学的人,大多是学问精深,善于思辨的人,作为哲学专业出身的作者当然不例外。
虽说书名取得这么浅显易懂,但书中所涉及的内容却并不能叫人一目了然,相反,给一些读者造成混乱也是有可能的。首先,此书并不是一个连贯的逻辑整体,而是各个不相关的零散文章组成。再者,这些文章都是断断续续的,时间上的间隔太长,有些言论在笔者个人看来并不是那么严谨,也许只是作者随着心情手气笔落有感而发,或者只是点到为止让人意会而已也说不定。最后不得不让人明显感觉到的就是各篇文章压根儿就是“风格与题材”迥异,时评,影评,随笔等等题材无所不有。
“这个时代对于思想者的要求会更多,它要求我们不要做没有头脑的愤青,不要做浅薄的自由主义者,不要做没有心肝的保守主义者,不要做替既得利益说话的国家主义者,不要做不负责任的无政府主义者,不要做一个理想高韬的空想主义者。”这是我看过这本书之后最喜欢的一段话,我认为作者的这句话是对当今的社会的极大的警醒,目前有越来越多的思想者发表一些脱离社会的甚至是一些不利于我们国家与社会和谐发展的言论,其中的一些言论严重的影响到了青少年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从哲学思维来看待一些问题,会比较清晰明了,所以偶尔读一下哲学方面的书,在我看来是极为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