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心,走路,潜入西双版纳重建与自然的联络杂文随笔

时间:2019-05-15 11:10: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静心,走路,潜入西双版纳重建与自然的联络杂文随笔》,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静心,走路,潜入西双版纳重建与自然的联络杂文随笔》。

第一篇:静心,走路,潜入西双版纳重建与自然的联络杂文随笔

每一次旅行都会为今后的旅行埋下线索,这次旅行的线索,已蛰伏了十几年。上次来西双版纳是十多年前,暴雨导致道路塌方,没能看到热带雨林,印象中就剩下泼水节开泼哨声吹响时,大家疯狂地拿起脸盆沦水,不论大人小孩,好像终于找到了一个名正言顺地向陌生人恶作剧的释放场,和小学课本插画里周总理拿着树枝在碗里蘸一点水洒向淳朴的傣族人们完全不一样。

很多人来过一个地方旅行,可能今生都不会再主动去了,而我每到一个地方会觉得,自己“家”的版图又拓展了,又多了一个会时时操心惦念,生活中看到关于那里的一点讯息都会浮想联翩的地方,就像当年离开版纳时,我心想迟早还会再回来的。现在终于来了,缘起是为了看看以前错过的热带雨林,所以行前要准备的,只是把感官恢复到敏感纯净,等待一切发生。

行程:

Day1:到达景洪

Day2:中科院热带植物园

Day3:望天树

Day4:曼飞龙

Day5:民族博物馆、曼听公园

Day6:离开景洪

雨林:从一株植物到星辰宇宙

旅行目的地不是一个打卡的地理名词,而是一个认知自我的新角度。如果没有潜入西双版纳,我不会知道雨林中抬头仰望如同看到宇宙星辰,也不会知道人与自然的磨合是多么真实的安宁。

在位于西双版纳勐仑镇的中科院热带植物园,我们不顾各种攻略游记的劝说没坐电瓶车,从经过规划的园林式的西区,到比较接近热带雨林原始景观的东区,日行35000步,30多公里,直观感受是:越走越渺小。从好奇地驻足每一株植物前欣赏它们作为个体的姿态到坠入原始森林的底层,从被规范的枝条到凭着天生力量到处张扬的躯干。这里有各种热带植物各个生命阶段的各种形态。

据说女人喜欢花的基因来自远古,那时男子外出狩猎,女子就在洞穴附近种些可供食用的植物,在恶劣的自然条件和极低的生产经验下,植物能否成活,能否开花结果都是未知数,女子多么盼望花朵盛开,那是收获果实、延续生命的希望。所以,繁花盛开带来的愉悦感渐渐进入人们的集体潜意识。这么说来,生活在热带的人们应该更容易获得闲适愉悦的满足感,因为这里的花儿似乎毫不费力就可以长得新奇而繁盛。

悬垂虾爪蕉,醉蝶花,瓷玫瑰,无忧花,每株植物都是有着诱人名字的舞台剧。平日插花在手中摆弄的龟背叶、滴水观音,在这里比人还大,看着都能感受到它们大口喝水吸氧、尽情舒展的爽快。ins网红绿植遍地可见大葱花的异次元空间芭蕉的艺术语言很完整

进入热带雨林,首先要学会遗忘学过的所有语言。因为所见之景会让你相信,这些植物连接着宇宙星辰,它们用来自宇宙的语言,表达着古老的天地秩序。

头顶树冠穿插相接,遮天蔽日,身旁灌木错综生长,盘根错节,藤蔓交叉缠绕,穿针引线,织成巨大的网。这里有一万种绿,芭蕉绿浓厚,苔藓绿幽密,榕树绿轻盈,鸟巢蕨跃动。闭上眼睛感受它们的呼吸及整个微妙的空间磁场,仿佛每个细胞都被更新了。

雨林的磅礴瑰丽会让人生出一种对不可及乃至不可知之境的渴望与礼敬,眼前的丰富已目不暇接,未知的深处更有无尽的生命动能。造化为雨林中的每个物种作出恰到好处的角色安排,调配着多层次、交叉的、快速的生长与分解,每一个物种,都似乎没有分寸的自由生长,又似乎掌握了完美的分寸。

旱季雨林枯叶较多,并不被游客看好,但枯叶败落与新芽涌动并存,腐烂与更新中更能领略土地的巨大能量和复杂的循环体系。从自然中领略生死,进而尊重并享受万事万物的可能性。

望天树景区是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的核心,和景洪附近其他雨林景观相比,它更加清脆、丰盈、立体。沿着菲利普小道走入雨林深处,抬头望见树冠走廊。上个世纪90年代,科学家为了近距离多角度观察热带雨林和野生动物活动踪迹,与当地政府共同修建了这条凌空36米长达500米,依靠树冠之间承接而成的“望天树空中走廊”。铁架和绳索是用木头挤在望天树树干上的,脚下不由地开始颤抖…?

实用信息:

中科院植物园:距景洪64km,昆磨高速1.5小时,过路费41元。植物园所在的勐仑镇有各种级别的住宿,土豪可以住安纳塔拉。也可以选择植物园里的王莲酒店,看植物园夜景。

望天树:距景洪175km,昆磨高速2.5小时,过路费91元。感觉小贵?走省道啊,免费,5-6小时~导航一路都会不停跟你说话,一点儿都不寂寞:前方落石路段,前方泥石流多发路段,前方急转弯,前方连续下坡,前方野象出没路段… …别问我怎么知道的。

村落:绿穹之下,桃花源里

旅行的诱人在于未知。任何地方,在你亲自踏足之前,都未曾真正认识过它。结识曼飞龙就是一个美妙的偶然,这座时光边缘的村落躲在僻静山林,容易错过,也容易惊艳。

得知有一曼飞龙白塔,已有八百多年历史,是当地人崇信的小乘佛教建筑,见照片为内地少见之形制,遂决定一探究竟。临行前向景洪当地人打听,竟都不知此地,为数不多的照片中,白塔颜色的质感也不尽相同,甚是狐疑。就这样出发了,跟着导航走了两个小时找到了售票处。村子宁静如晨起,游客只有二三,我们没有直奔笋塔,而是先被附近人家活脱的盆花布置吸引,走进了他们生活的村子曼飞龙。

自然学校

在这里,时间的流逝因空间的封闭而变得异常缓慢,人们配合雨林和土地赐予的风物安排生活,除了以种香蕉割橡胶为生之外,人们制作傣陶、银器、织锦,家家有绝活,似与一切浮躁喧闹隔离。这里是丰盛充盈的,宁静愉快的,与大地连接的,与自然共生的,如遇桃花源记,让人不得不放慢脚步,去感受村子里的一花一木,一呼一吸。

每家院子里以手工烧制的傣陶做花盆,营造成参差错落的立体花园。干栏式建筑室内外的界限并不那么明晰,真正与自然同呼吸。房屋栅栏带着生活的粗粝肌理,不惊扰也不侵略周围环境和视野。坠满果实的树枝带来小小欢愉,村民谦逊友善,采拾果子邀我们品尝,有些老人还只会傣语。路边卖的手工熬制红糖,以竹叶包裹,尝之甜而不腻,一如这里的单纯生活。

近千年树龄的菩提树成了村里的核心,倾听着人们的心愿

村外,原始雨林包裹中是整齐的橡胶林和香蕉园,落叶正在积蓄能量,果实正在静静成长。这里和顺安逸,一切都无声而有力地传达着一种固执而温柔的情感,俨然一所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自然学校。

曼飞龙塔

通向白塔的阶梯就在橡胶林与香蕉园之间。朱蕉胭红,草木黛绿,只走了一小段,就找到了满满的仪式感。

当你一边寻访村中人家,一边欣赏果树盆花来到山顶,和从观光阶梯或干脆坐电瓶车绕村而上,看到的绝对不是同一座曼飞龙塔。直接到达塔边,你或许会觉得白塔新漆的颜色那么亮,抹掉了原有的沧桑,体量也称不上震撼。而当你了解了敬拜这座塔的人,有怎样的精神信仰和生活态度,在怎样的环境中劳作又有怎样的自然哲学,你会感受到,这座笋塔凝结了村民们灵魂宁静的时刻。

通往白塔的步道,鲜花竹林,绿树掩映。入口处摆放着银碗,里面是用于放生的小鱼。

曼飞龙白塔,傣族又叫“塔糯”(笋塔)。傣文经书记载建于傣历565年(公元1204年)。曼听公园也有一座一比仿制的曼飞龙白塔,佛龛中并无供奉。后院还发现好多灿烂的地涌金莲。传说佛祖讲经,讲到精彩之处,“天花乱坠,地涌金莲”,正是此物。慢轮制陶

傣族自古爱用陶,盛水置米、存茶装饰、赕佛祭祀,都少不了陶器。在西双版纳,由于环境相对封闭,原始制陶术和傣族人的生活一起延续下来,四千多年未曾中断。曼飞龙就完整保留并世代传承着这种慢轮制陶技艺,制陶传习户专注制作的场景让我踏踏实实地感受到人与乡土、自然的情感联系。

从舂土、筛土到发酵成熟泥,需要数天时间,而最核心最难的是慢轮拉坯。一张木凳,一个慢轮,少许泥料,四千年的制陶术便开始了。熟练的制陶师傅大拇趾和两手上下协作,器型做好后用有纹的木拍给泥坯拍打花纹,之后更是自家建窑烧陶。只在历史课本上见过的土窑炉,就在眼前冒着热气。

傣族慢轮制陶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无可否认的是它的低效率和低延展性。或许在不远的未来它会退出生活,只是希望那些传统手工艺中凝聚的人们对生活的用心热爱不会消失,那些让人活得踏实温暖,让心愉悦静定的生活内容不会消失。

其实人性都一样,不同地区不同信仰的人实现幸福的方式也没有多么不同。真正的世外桃源在哪里?在我们内心,在最熟悉的生活,专注做事,安于生活,便是美好。

实用信息:

曼飞龙白塔:距景洪69km,低难度省道。村内无宾馆,有几家餐馆,住宿只能与村民沟通住在人家,距离2km的勐龙镇上有几家宾馆。附近还有一勐龙黑塔(实际是金色的塔),在勐龙镇上,问当地人皆知。

市井:众乐园里的声色盛宴

没有什么比吃更能深入一个地方的市井生活了。每天早晨一碗米粉,展开我的版纳生活,晚上江边啤酒烧烤,为热带的一天再点一把火,度假式旅行和像当地人一样生活在景洪可以自如切换。

曼阁水果批发市场,在这里,你会理解为什么版纳被称为理想而神奇的乐土。不仅水果嗨爆了,摞成墙的水果框也被我捉入框中。

曼听花园,如魔法学校般有层次的异域建筑,新奇又不至于太过野性的热带植物,这里是能够快速入戏的拍照背景。

告庄西双景,游客集散地,大量客栈餐馆、夜市小店,虽然基本上是为游客新建的,但也不妨体验南国盛世之景。

民族博物馆,中午12:00—15:00准时休息,慵懒的生活节奏,人们都是湿哒哒的悠闲模样。

带着自己的习惯,进入别人的环境,你会满目惊叹。借着这些差异,我们多层面地认识了自我与自然的朴素关系,进而被生活丰沛的才情和智慧所打动。这一切,最终还是要让我们寻得心中那不动的宁静点。

下载静心,走路,潜入西双版纳重建与自然的联络杂文随笔word格式文档
下载静心,走路,潜入西双版纳重建与自然的联络杂文随笔.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