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中丞讳士林》文言文原文及翻译5篇

时间:2019-05-15 11:00: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徐中丞讳士林》文言文原文及翻译》,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徐中丞讳士林》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第一篇:《徐中丞讳士林》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原文:

徐中丞讳士林,山东文登人,父农也,公幼闻邻儿读书声,乐之,跪太母前曰:“愿送儿置村塾中。”许之。遂中康熙癸巳进士,累迁至福建汀漳道。漳俗斗杀人。捕之辄聚众据山。或请用兵,公曰:“无庸。”命壮士分扼要隘三日,度其食且尽,遣人探入,怵以好语曰:“垂手出山者免。”如其言,果逐对出。乃伏其仇于傍,仇大呼曰:“为首者某也。”立擒以徇,众惊散,嗣后捕犯,犯无据山者。

迁江苏布政使,丁父忧,诏夺情不起,服阙入都,純皇帝问山东直隶麦何如,曰:“旱且萎。”问得雨如何,曰:“虽雨无益。”问何以用人,曰:“工献纳者虽敏非才,昧是非者虽廉实蠹。”上深然之,寻迁江苏巡抚,公于要路不通一刺,而于乡会师门不忘,曰:“此人生遇合之始也。”

治狱如神,有宿松民孀田氏,事姑孝,兄某利其产,逼嫁之,与群匪篡焉;妇刎于途,诬以坠水。公坐堂上,见黑衣女子啾啾如有诉,召兄某质之,则毛发析洒,口吐实情。公深愧以鬼道设教,而满庭胥吏皆有见闻,不能掩也。凡狱,决宪于辕垣,绝人影射,守令来谒,命判试其才,教曰:“深文伤和,姑息养奸,戒之哉!夫律例,犹医书本草也,不善用药者杀人,不善用律者亦如之。”

性廉信而绝不自矜,尝贺长至节。天寒裘秃,按察使包括以貂假公,公披之如忘,涕唾交挥。家人耳语曰:“此包公衣也。”公大惭谢过。少顷论公事快,挥洒如故。听讼饥,家人供有黍,且判且啖,少顷髭颐尽赤,盖误朱为饴糖,笔箸交下,不能复辨也。晚坐白木榻,一灯荧荧然,手披目览,虽除夕元辰勿辍。幕下客怜之,治具邀公,公猛啖,不问是何膳饮,其平素精神寤寐,偃仰唾涕,知爱民忧国,惟日不足而已,故于服食居处,人以是供,公以是受,不容心于丰,亦不容心于俭也。抚吴未逾年,以疾乞归养,舟次于淮安卒。其遗疏云:“愿皇上除弊政,毋示纷更;广视听,而中有独断。爱民勿使之骄,用人先求其直。”章上,人以比朱文端公。上云悼惜,赐祀贤良祠,年五十八。(选自清·葛虚存《清代名人轶事》)

译文:

徐中丞名讳士林,山东文登人,父亲名叫徐农。徐中丞小时候听到邻居家小孩读书的声音,非常高兴,跪在祖母面前说:“希望送孩儿到村里私塾去读书。”祖母答应了他。于是(徐中丞)考中了康熙癸巳年进士,多次升迁至福建汀漳道台。漳州民风好斗常杀人。抓捕他们就会聚众占据山林。有人请求派兵镇压,徐中丞说:“不需要。”命令强壮的士兵分路扼守险要关隘三天,估计他们的粮食将要吃完,派遣人深入打探,用好言好语引诱说:“垂下手(指缴械投降)走出山林的就免除罪行。”按照他说的,果然逐一成对走出。(徐中丞)于是埋伏那些人的仇人在道路旁,仇人见了大声呼喊说:“为首的人就是某某人。”(徐中丞)立刻捉拿首犯示众,众人惊慌散去。事后徐中丞追捕(其它)犯人,(其它)犯人再也没有敢占据山林了。

(徐中丞)后来升任江苏布政使,遭遇父亲去世,服丧期间皇帝下诏让他出任,他没有答应,直到守丧期满丧服除去才进入都城,乾隆皇帝问他山东、河北的麦子长势怎么样,(徐中丞)回答说:“因干旱麦苗将要枯萎了。”(乾隆)又问如果得到雨水会怎么样,(徐中丞)回答说:“即使下雨也没有益处。”(乾隆)又问到任用人的标准是什么,(徐中丞)回答说:“那些擅长建言献策供采纳的人即使机敏也不是真正的人才,那些不明是非的人即使清廉实际上是有损国家的人。”皇上深深地感到他说的话是对的,不久就升任江苏巡抚一职,他对于权贵不去打探一点消息(意即不巴结奉承),但对于在京同乡官吏及文人的集会以及同出师门的是不会忘记的,他说:“这是人生彼此相遇投合的开始。”

(徐中丞)审理案件如有神助,宿松有个寡妇田氏,对她的婆婆很是孝顺。她丈夫的哥哥为夺其家产,逼迫她改嫁,找一帮坏人用不正当的手段逼迫她,结果她自刎于途中。那哥哥诬赖说她是掉进水中淹死的。徐公坐在公堂上(审理这个案子时),让一个黑衣女子现身堂上声音凄清地如有冤情哭诉,然后招来田氏丈夫的哥哥对质,田氏丈夫的哥哥一见就毛发颤栗,说出了实情。徐公对自己用搬神弄鬼的办法破案深感愧疚,而满庭官吏都看到和听到了,这事也不能掩盖了。所有案件,都在官署依法判决,杜绝别人影响,太守县令如果来拜谒,(徐中丞)就会让他们判案考验他们的才能,并教导他们说:“苛刻地引用法律条文就会伤了和谐,太过迁就包容就会助长坏人作恶,这些要警戒啊!法律条例,就如同医书《本草纲目》,不善于用药的人就会(用它)杀人,不善于使用法律的就和那情况一样啊。”

(徐中丞)性格清廉诚信而绝不自我夸耀。曾经在庆贺长至节(即冬至节)时,天气严寒,徐中丞的大衣皮毛脱落,按察使包括(人名)把自己貂衣借给徐公,徐公披上后就好像忘记了(别人的衣服),鼻涕和唾液都抛洒在貂衣上。家人私下里轻声说:“这是包公的衣服。”徐公非常惭愧赶紧谢罪道歉。一会儿谈论公事兴起,(鼻涕和唾液)挥洒如故。听诉讼审理案子(徐中丞)饿了,家人就供用米饭,他一边判案一边吃饭,不一会儿嘴角、面颊都红了,大概是误把红色墨水当作饴糖了,毛笔和筷子交替而下,不能够再辨别了。晚上坐在白木床榻上,点着一盏光焰闪烁的灯,手里拿着书在读,即使是除夕元旦也不停止。幕下的门客怜爱他,准备了丰盛的酒席邀请他,徐公则大吃大喝,不问是什么样的饭。他平常日夜思考的,一举一动之间,都是爱民忧国的事情,知识感到时间不够罢了。所以对穿衣吃饭睡觉的事情,人们常常因此供给他,徐也是因此欣然接受,不把丰盛还是节俭放在心上。担任吴州巡抚未超过一年,就以疾病请求告老还乡,船停靠在淮安的时候去世了。他在遗书上说:“希望皇上革除弊政,不要反复改变政策;广泛地考察但心中要有主见。爱护百姓不让他们骄傲,选用人才要先追求他品行端正。”奏章呈上,人们以此把他比做朱文端公。皇上痛悼惋惜,赏赐祀贤良祠,享年五十八岁。

第二篇:讳辩原文翻译及赏析

讳辩原文翻译及赏析

讳辩原文翻译及赏析1

原文

愈与李贺书,劝贺举进士。贺举进士有名,与贺争名者毁之,曰贺父名晋肃,贺不举进士为是,劝之举者为非。听者不察也,和而唱之,同然一辞。皇甫湜曰:“若不明白,子与贺且得罪。”愈曰:“然。”

律曰:“二名不偏讳。”释之者曰:“谓若言‘征’不称‘在’,言‘在’不称‘征’是也。”律曰:“不讳嫌名。”释之者曰:“谓若‘禹’与‘雨’、‘丘’与‘蓲’之类是也。”今贺父名晋肃,贺举进士,为犯二名律乎?为犯嫌名律乎?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夫讳始于何时?作法制以教天下者,非周公孔子欤?周公作诗不讳,孔子不偏讳二名,《春秋》不讥不讳嫌名,康王钊之孙,实为昭王。曾参之父名晳,曾子不讳昔。周之时有骐期,汉之时有杜度,此其子宜如何讳?将讳其嫌遂讳其姓乎?将不讳其嫌者乎?汉讳武帝名彻为通,不闻又讳车辙之辙为某字也;讳吕后名雉为野鸡,不闻又讳治天下之治为某字也。今上章及诏,不闻讳浒、势、秉、机也。惟宦官宫妾,乃不敢言谕及机,以为触犯。士君子言语行事,宜何所法守也?今考之于经,质之于律,稽之以国家之典,贺举进士为可邪?为不可邪?

凡事父母,得如曾参,可以无讥矣;作人得如周公孔子,亦可以止矣。今世之士,不务行曾参周公孔子之行,而讳亲之名,则务胜于曾参周公孔子,亦见其惑也。夫周公孔子曾参卒不可胜,胜周公孔子曾参,乃比于宦者宫妾,则是宦者宫妾之孝于其亲,贤于周公孔子曾参者邪?

译文

我给诗不避讳,孔子不避母亲双名中的单独一字,《春秋》中对人名相近不避讳的事例,也没有加以讥刺。周康王钊的孙子,谥号是昭王。曾参的父亲名晳,曾子不避“昔”字。周朝时有一个人叫骐期,汉朝时有一个人叫杜度,象这样的名字让他们的儿子如何避讳呢?难道为了要避父名的近音字,就连他们的姓也避了吗?还是就不避近音字了呢?汉代讳武帝名彻,遇到“彻”字就改为“通”字,但没有听说又讳车辙的辙字为别的什么字;讳吕后名雉,遇到“雉”字就改称“野鸡”,但没有听说又讳治天下的治字为别的什么字。现在臣僚上送奏章、皇帝下达诏旨,也没听说要避浒、势、秉、机这些字,只有宦官和宫女,才不敢说谕和机这些字,以为这样是犯忌的。士大夫的言论行动,究竟应该依照什么法度呢?总之,无论是考据经典、质正律文还是查核国家典章,李贺的参加进士考试,到底是可以还是不可以呢?

大凡服侍父母能象曾参那样,可以免遭非议了;做人能象周公孔子,也可以达到顶点了。而现在的读书人,不努力学周公、孔子的行事,却要在讳亲人的名字上,去超越周公、孔子,真是太糊涂了。周公、孔子、曾参,毕竟是无法超过的,超越了周公、孔子、曾参,而去向宦官、宫女看齐,那么岂非宦官、宫女对亲人的孝顺,比周公、孔子、曾参还要好得多了吗?

注释

(1)李贺(790—816):字长吉,唐代著名诗人,因避父讳,不能应试出身,只做过奉礼郎之类的小官。著有《昌谷集》。

(2)进士:唐代科举制度分常科和制科,常科是定期分科举行的考试,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等名目;制科是皇帝临时特设的考试。

(3)和(hè)而唱之:一唱一和。

(4)皇甫湜:字持正,元和年间(806—820)进士。曾从韩愈学。

(5)律:此处当指唐代某项法律条文。唐代法典总称《唐律》,分十二篇五百条,其中未见“二名不偏讳”及下引“不讳嫌名”等条文。“二名不偏讳”最早见于《礼记》的《典礼上》及《檀弓下》,意为二字之名在用到其中某一字时不避讳。偏:一半。一说偏即徧(遍),全部、普遍的意思。根据《礼记》的释文,似乎不能作这样的解释。

(6)“谓若”二句:孔子的母亲名“征在”,孔子在说“征”时不连用“在”,在说“在”时不连用“征”。意即只要不连用,就用不着避讳。如唐代律文中有“二名不偏讳”的条文,则二句为律文的释文。这条释文袭用《礼记·檀弓下》正文及《礼记·曲礼上》郑玄的注。

(7)嫌名:指与名字中所用字音相近的字。音近则有称名之嫌,所以叫嫌名。

(8)“谓若禹”二句:亦袭用《礼记·曲礼上》郑玄注。禹、雨,丘、蓲,都是同音字。禹即夏禹,丘为孔子名。

(9)为:是。

(10)法制:礼法制度。

(11)周公:西周初年政治家,名姬旦,周武王的弟弟,帮助武王灭殷(商),又辅佐周成王,主持制定了周朝的典章制度。他和孔子都被历代统治者尊崇为“圣人”。

(12)诗:《诗经》。《诗经·周颂》中的《噫嘻》与《雝》等篇,相传为周公所作,其中有“克昌厥后”、“骏发尔私”等句,而周公之父文王名昌,周公之兄武王名发,所以说“周公作诗不讳”。

(13)孔子不偏讳二名:孔子不避单独用的“徵”或“在”字。如:《论语·八佾》中孔子曾说“杞不足徵也……宋不足徵也”,《论语·卫灵公》中又说“某在斯”。

(14)《春秋》:春秋时鲁国的编年史书,相传经孔子删订,为儒家经典之一。讥:讥刺,非难。

(15)“康王”二句:周康王名钊,其孙继位,谥昭。《春秋》对此未提出异议。

(16)曾参(shēn):春秋时人,字子舆,孔子弟子,以孝行著称。不讳昔:《论语·泰伯》记曾子说:“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17)骐期:春秋时楚国人。

(18)杜度:东汉时人,字伯度,齐国丞相。

(19)“汉讳”句:汉武帝名刘彻,当时为避讳,将彻侯改为通侯,蒯(kuǎi)彻改为蒯通。

(20)吕后:名雉(zhì),当时为避讳,改雉为“野鸡”。

(21)章:章奏,臣下给皇帝的报告。诏:诏书,皇帝颁发的文书命令。

(22)浒(hǔ)势秉机:四字与唐高祖李渊之父(名虎)、太宗李世民、世祖李昞、玄宗李隆基名同音。

(23)谕:与代宗李豫的名字同音。

(24)士君子:指官僚及其他有社会地位的乡绅、读书人等。

(25)质:对照。

(26)稽:检核。国家之典:指上文所举汉代讳武帝、吕后名,唐朝章奏、诏令不避“浒势秉机”等例。

(27)止:意为到达顶点。

(28)务行:致力于实行。

(29)比:类似。

赏析

封建时代对于君主和尊长的名字谥号等,不能直接写出或说出,必须用其他字来代替,如汉高祖名邦,改“邦”为“国”;唐太宗名世民,改“世”为“代”,改“民”为“人”,尚书六部中的“民部”,则改为“户部”,等等。刻印古书时,也要把当世应讳的字改掉或缺笔。这叫做避讳。避讳的要求很严格,违犯者会招致非议,甚或得罪。唐代著名诗人李贺,才气横溢,少年成名,但因为他的父亲名晋肃,在他准备参加进士科考试时就遭到了非议(晋、进同音),终于不能如当时其他读书人那样取得功名。韩愈曾鼓励李贺应进士试,也被人指责。面对这种陈腐的时尚,韩愈十分愤慨,《讳辩》就是为这件事而写的。韩愈不敢反对避讳,他只能巧妙地引用经典和法律依据,找出矛盾,从而反对将避讳搞得过滥。文章层层设问,一波三折,语言辛辣,说理痛快。全文没有一句从正面说出作者的主张,读者却可从中得出同作者相一致的结论。

讳辩原文翻译及赏析2

愈与李贺书,劝贺举进士。贺举进士有名,与贺争名者毁之,曰贺父名晋肃,贺不举进士为是,劝之举者为非。听者不察也,和而唱之,同然一辞。皇甫湜曰:“若不明白,子与贺且得罪。”愈曰:“然。”

律曰:“二名不偏讳。”释之者曰:“谓若言‘征’不称‘在’,言‘在’不称‘征’是也。”律曰:“不讳嫌名。”释之者曰:“谓若‘禹’与‘雨’、‘丘’与‘蓲’之类是也。”今贺父名晋肃,贺举进士,为犯二名律乎?为犯嫌名律乎?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夫讳始于何时?作法制以教天下者,非周公孔子欤?周公作诗不讳,孔子不偏讳二名,《春秋》不讥不讳嫌名,康王钊之孙,实为昭王。曾参之父名晳,曾子不讳昔。周之时有骐期,汉之时有杜度,此其子宜如何讳?将讳其嫌遂讳其姓乎?将不讳其嫌者乎?汉讳武帝名彻为通,不闻又讳车辙之辙为某字也;讳吕后名雉为野鸡,不闻又讳治天下之治为某字也。今上章及诏,不闻讳浒、势、秉、机也。惟宦官宫妾,乃不敢言谕及机,以为触犯。士君子言语行事,宜何所法守也?今考之于经,质之于律,稽之以国家之典,贺举进士为可邪?为不可邪?

凡事父母,得如曾参,可以无讥矣;作人得如周公孔子,亦可以止矣。今世之士,不务行曾参周公孔子之行,而讳亲之名,则务胜于曾参周公孔子,亦见其惑也。夫周公孔子曾参卒不可胜,胜周公孔子曾参,乃比于宦者宫妾,则是宦者宫妾之孝于其亲,贤于周公孔子曾参者邪?

翻译

我写信给李贺,劝他参加进士科的考试。李贺如去参加进士科考试就会考中,所以和他争名的人就攻击这件事情,说:“李贺父亲名晋肃,李贺不参加进士科的考试才是对的,劝他考进士的人是不对的。”听到这种议论的人没有仔细想,就异口同声,跟着附和。皇甫湜对我说:“如果不把这件事说清楚,你和李贺将要蒙受坏名声。”我说:“是这样的”。

《礼记》上的规定说:“名字的两个字不必都避讳。”解释的人说:“孔子的母亲名‘征在’,这是说如果说‘征’就不说‘在’,说到‘在’就不说‘征’。”《礼记》上的规定又说:“不避讳声音相近的字。”解释的人说:“说的是像‘禹’和‘雨’、‘丘’和‘唷之类的字就是这样。”现在李贺的父亲名晋肃,李贺去参加进士科的考试,是违犯了名字的两个字不必都避讳的规定呢?还是违犯了声音相近的字不避讳的规定呢?父亲的名字叫晋肃,儿子就不能参加进士科的考试,假如父亲名“仁”,儿子就不能做人吗?避讳这个规定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制定礼法制度来教化天下的人,不就是周公、孔子吗?周公作诗不避讳,孔子对人名的两个字也不都避讳,《春秋》也不讥讽不避讳人名声音相近的字。周康王钊的孙子,实际上就是昭王。曾参的父亲名晳,曾参不避讳“昔”字。周朝时有个人叫骐期,汉朝时有个人叫杜度,他们的儿子应怎样避讳?是为了避讳和名字声音相近的字,就连他们的姓也避讳了呢,还是不避讳和名字声音相近的字呢?汉朝避讳武帝的名,把“彻”改为“通”,但没有听说为避讳把车辙的“辙”改作别的字。避讳吕后的名,把“雉”叫做“野鸡”,可没有听说为避讳把治天下的“治”改作别的.字。现在上奏章和下诏谕,没有听说避讳“浒”、“势”、“秉”和“饥”字。只有宦官宫妾才不敢说“谕”字和“机”字,认为说了就是触犯皇上。君子著书做事,应该遵守什么礼法呢?现在考察经典,查对规定,考核前代避讳的规定,李贺参加进士科的考试,是可以呢?还是不可以呢?

凡是侍奉父母,能做到像曾参那样,就能不被人指责了。做人能像周公、孔子那样,也可以说是到顶点了。现在世上的一些人,不去努力学习曾参、周公、孔子的品行,而要在避讳父母名字的事情上,却一定要超过曾参、周公、孔子,这也可以看出他们是糊涂的。周公、孔子、曾参,毕竟是不可能超过的。在避讳上超过了周公、孔子、曾参,就只能和宦官、宫妾一样了。那么这些宦官、宫妾对父母的孝顺,能比周公、孔子、曾参还好吗?

注释

李贺(790—816):字长吉,唐河南昌谷人。中唐时期重要诗人。他是唐宗室的远亲,郑王(李亮)之后,家世早已没落。其父李晋肃官职低微,早死。他少能文,为韩愈、皇甫湜等所激赏。但他终生郁郁不得志,只做过奉礼郎和协律郎等小官。相传他经常背着锦囊骑驴外出,途中得佳句,即书投囊中,及暮归,整理成篇。其诗想象丰富,炼词琢句,险峭幽诡,但因过于矜奇,有时流于晦涩;尤长于乐府,能合之弦管。卒年仅27岁。有诗二百三十三首。

进士:唐制,士人应礼部考试,考中的叫进士。

毁:毁谤,攻击。

察:仔细看。

和而倡之:此唱彼和,结成一气。

皇甫湜:字持正。唐宪宗元和年间进士,曾从韩愈学古文。

明白:说清楚,辩明是非。

且:将要。

得罪:蒙受坏名声。

律:这里指《礼记》。

二名不偏讳:两个字的名字可以不避讳其中的一个字;即下文所说的“二名律”。

释之者:指《礼记》的注释者汉朝人郑玄。言“徵”不称“在”,言“在”不称“徵”:指郑玄对“二名不偏讳”的注释,即“谓二名不一一讳也,孔子之母名徵在,言在不言徵,言徵不言在”孔子不讳单称。

不讳嫌名:谓臣子避讳君父的名讳时,不避讳声音相近的字。郑玄在注释《礼记》“礼不讳嫌名”

时说:“嫌名,谓声音相近,若禹与雨,邱与丘也。”即下文所说的“嫌名律”。“为……乎?为……乎?”: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是……吗?还是……吗?”的反诘句。

夫:用在句首,表示阐发议论的语气。

周公:姓姬,名旦,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西周初政治家,相传周朝的典章制度都是他制定的。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周公作诗不讳:其父文王名昌,其兄武王名发,周公作诗不讳“昌”字、“发”字,《诗经》周颂就首“燕及皇天,克昌厥后”,“骏发尔私,终三十里”等句。《春秋》

不讥不讳嫌名:《春秋》不讥讽不避讳声音相近的字;如卫桓公名完,“完”与“桓”同音,属于嫌名,《春秋》不讥。康王钊之孙,实为昭王:周康王,姓姬,名钊;其子周昭王,名瑕;“昭”和“钊”同音,周人不讳;原文“孙”应作“子”。曾参之父名晳,曾子不讳“昔”:曾参,即曾子,春秋时鲁人,孔子的学生,对父亲极为孝顺;其父名点,字晳,也是孔子的学生;《论语》

记述曾子的话:“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昔”和“晳”同音,曾子不讳;原文“名”应作“字”。

骐期:春秋时楚国人。

杜度:汉朝人。这两个人的姓和名同音,如避讳同音字,连他们的姓也不能说了。“将……乎?将不……者乎?”:表示选择关系的疑问句,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还是……呢?还是不……的呢?”

汉武帝:姓刘,名彻,当时为避武帝讳,把“彻侯”改为“通侯”等。

吕后:名雉,汉高祖刘邦的皇后,曾临朝称制,当时为避吕后讳,称“雉”为“野鸡”。浒、势、秉、机:唐太祖名虎,太宗名世民,世祖名昞,玄宗名隆基,“浒”、“势”、“秉”、“机”四个字分别同“虎”、“世”、“昞”、“基”四个字同音。

乃:竟。

谕:唐代宗名豫,“谕”、“豫”二字同音。

士君子:古时候指有志操和学问的人。

法守:效法和遵守。

考:考察。

质:询问,对照。

稽:考核,考查。

典:文献典籍。

讥:指责,非难。

止:到顶。

务:致力。不务行曾参……

之行:前一个“行”系动词,实行,学习;后一个“行”系名词,品行,品德。

卒:终于,到底。

赏析

封建时代对于君主和尊长的名字谥号等,不能直接写出或说出,必须用其他字来代替,如汉高祖名邦,改“邦”为“国”;唐太宗名世民,改“世”为“代”,改“民”为“人”,尚书六部中的“民部”,则改为“户部”,等等。刻印古书时,也要把当世应讳的字改掉或缺笔。这叫做避讳。避讳的要求很严格,违犯者会招致非议,甚或得罪。唐代著名诗人李贺,才气横溢,少年成名,但因为他的父亲名晋肃,在他准备参加进士科考试时就遭到了非议(晋、进同音),终于不能如当时其他读书人那样取得功名。韩愈曾鼓励李贺应进士试,也被人指责。面对这种陈腐的时尚,韩愈十分愤慨,《讳辩》就是为这件事而写的。韩愈不敢反对避讳,他只能巧妙地引用经典和法律依据,找出矛盾,从而反对将避讳搞得过滥。文章层层设问,一波三折,语言辛辣,说理痛快。全文没有一句从正面说出作者的主张,读者却可从中得出同作者相一致的结论。

第三篇:聊斋志异于中丞文言文翻译答案

《于中丞》为蒲松龄的志怪小说《聊斋志异》中的一篇文章。聊斋志异于中丞文言文翻译答案,我们来看看下文的介绍。

蒲松龄《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于中丞文言文原文:

于中丞成龙,按部至高邮。适巨绅家将嫁女,装奁甚富,夜被穿窬席卷而去。刺史无术。公令诸门尽闭,止留一门放行人出入,吏目守之,严搜装载。又出示,谕阖城户口各归第宅,候次日查点搜掘务得赃物所在乃阴属吏目设有城门中出入至再者捉之。

过午得二人,一身之外,并无行装。公曰:“此真盗也。”二人诡辩不已。公令解衣搜之,见袍服内着女衣二袭,皆奁中物也。盖恐次日大搜,急于移置,而物多难携,故密着而屡出之也。

又公为宰时,至邻邑。早旦,经郭外,见二人以床舁病人,覆大被;枕上露发,发上簪凤钗一股,侧眠床上。有三四健男夹随之,时更番以手拥被,令压身底,似恐风入。少顷,息肩路侧,又使二人更相为荷。

于公过,遣隶回问之,云是妹子垂危,将送归夫家。公行二三里,又遣隶回,视其所入何村。隶尾之,至一村舍,两男子迎之而入。还以□白公。公谓其邑宰:“城中得无有劫寇否?”宰曰:“无之。”时功令严,上下讳盗,故即被盗贼劫杀,亦隐忍而不敢言。

公就馆舍,使家人细访之,果有富室被强寇入室,炮烙而死。公唤其子来,诘其状。子固不承。公曰:“我已代捕大盗在此,非有他也。”子乃顿首哀泣,求为死者雪恨。公叩关往见邑宰,差健役四鼓出城,直至村舍,捕得八人,一鞫而伏。诘其病妇何人,盗供:“是夜同在勾栏,故与**合谋,置金床上,令□抱卧至窝处始瓜分耳。”共服于公之神。

或问所以能知之故,公曰:“此甚易解,但人不关心耳。岂有少妇在床,而容入手衾底者?且易肩而行,其势甚重;交手护之,则知其中必有物矣。若病妇昏愦而至,必有妇人倚门而迎;止见男子,并不惊问一言,是以确知其为盗也。”

(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于中丞文言文译文:

御史中丞于成龙,巡视属下州县到高邮。恰逢一大士绅家要嫁女儿,嫁妆准备得很丰厚,夜里却被盗贼穿墙进宅席卷而去。刺史没有办法破案。于成龙就命令关上所有城门,只留一个城门放行人出入,派吏目守着城门,严加搜查装载物品的车子。又出了告示,告知全城人都按户口各自回到住宅,等候第二天查检搜索,务必要找到赃物所藏的地方。于成龙又暗中嘱咐吏目说:假如有反复出入城门的人,就把这样的人捉起来。

过了中午捉住两人,除了身上穿的之外,并没有携带其它行李。于成龙说:“这是真正的盗贼。”二人不停地诡辩。于成龙命令解开他们的衣裳搜查,发现外袍内还穿着两套女子衣服,都是嫁妆箱内的衣物。原来(盗贼)害怕第二天大搜查,急于转移,但是物品多难以携带,所以秘密地穿在身上然后多次出入城门。

另外,于公担任该县县令时,一次到邻县去。早晨,经过城外,看见两个人用床抬着病人,盖着大被;枕上露出头发,头发上簪着一支凤钗,这人侧躺在床上。有三四个健壮的男子在床两边跟随着,时不时轮换着用手塞(掖)被子,让被子压在身底,好像怕有风吹进去。一会儿,他们在路边歇肩,然后又让两个人换着抬。

于成龙经过后,派遣随从回去问他们,他们说是小妹病得厉害,准备送回夫家去。于成龙走了二三里,又派随从回去,察看他们进了哪个村子。随从尾随他们,只见那些人到了村中一所屋舍前,两个男子把那些人迎入屋内。随从回来把所见的情况告诉于成龙。于成龙问该县县令说:“城中该不会发生了抢劫抄掠的事吧?”该县县令说:“没有。”当时朝廷考核官员的条例很严格,所以上上下下都忌讳说有盗贼,以致即使被盗贼劫杀的,也隐瞒忍耐着不敢说出来。

于成龙回到驿馆,派家中仆役细细察访这事,果然有一富贵人家被强盗抢劫了,主人也被烧烫死了。于成龙叫那主人之子前来,向他问明情况,主人之子坚持不承认。于成龙说:“我已替你们把大盗捕获到这里了,不是为其他事。”这时公子才叩头哀哭,请求替死去的父亲报仇。于成龙就去叩门见该县县令,派强壮的差役在四更天出城,直奔那村中房舍,捉住了八个人,一审问都认罪了。问那病妇是什么人,强盗招供说:“那一夜我们都在妓院,所以跟**合谋,把抢来的金子放置床上,让那**抱住躺着,到窝藏的地方再瓜分罢了。”大家都对于成龙断案如神很佩服。

有人问于成龙是怎么知道案情的,于成龙说:“这很容易解释,只是人们不关心罢了。哪里会有少妇在床上躺着,而允许别人把手放进被子底下的吗?而且几个人轮换着抬着走,那样子就显得份量很重;交替用手护着,就知道被子里必定有东西。如果病妇昏迷不醒送到婆家,必然有妇女在门口迎接;只见男子出来,而且也不惊问一声,所以可以断定他们是盗贼了。”

第四篇:文言文《李顺》原文及翻译

【原文】

李顺

《梦溪笔淡》

蜀中“剧贼”李顺,陷剑南、两川,关右震动,朝廷以为忧。后王师破“贼”,枭李顺,收复两川,书功行赏,了无闲言。

至景祐中,有人告李顺尚在广州,巡检使臣陈文琏捕得之,乃真李顺也,年已七十馀,推验明白,囚赴阙,复按皆实,朝廷以平蜀将士功赏已行,不欲暴其事,但斩顺,赏文琏二官,仍閤门祗候。文琏,泉州人,康定中老归泉州,予尚识之。文琏家有《李顺案款》,本末甚详。

顺本味江王小博之妻弟。始王小博反于蜀中,不能抚其徒众,乃共推顺为主。顺初起,悉召乡里富人大姓,令具其家所肴财粟,据其生齿足用之外,一切调发,大赈贫乏,录用材能,存抚良善,号令严明,所至一无所犯。时两蜀大饥,旬日之间,归之者数万人。所向州县,开门延纳,传檄所至,无复完垒。及败,人尚怀之,故顺得脱去三十余年,乃始就戮。

【译文】

蜀地“大盗”李顺,他率领义军攻陷剑南和东西两川,声势浩大,潼关以西州县都受到震动,朝廷为此非常担忧。后来王家军队打败了“贼军”,斩了李顺,收复了两川。事平之后,记功颁赏,再没有关于这件事的什么说法了。

到景祐中期,有人报告李顺还在广州,巡检陈文琏把他捉到。这是真的李顺,年纪已经七十多岁,推究检验明白,用囚车把他押解到京师,复查核实,的确没有错。朝廷因为平定蜀乱的将士都已经论功行赏了,不想公开这件事,只是把李顺斩了,赏陈文琏升官两级,派为閤门使,在朝廷做官。陈文琏是泉州人,康定中期告老回家乡泉州,我曾和他见过面。他家里有《李顺案专卷》,详尽地记录了捕获李顺的经过。

李顺本是王小博的妻舅。开始王小博在四川造反,没有力量统管他手下的人,大家就推举李顺做首领。李顺当了首领之后,就把占领地区的财主大地主召集来,命令他们把各家所有的金银粮食数字开列出来,按各家人口够吃够用之外,其余的全部上缴,由义军统筹调拨,大规模赈济了贫苦百姓。他又录用有才能的人做事,慰勉抚养善良百姓.义军军纪严明,所到的地方,毫不侵犯。当时四川正闹大饥荒,十天之内,参加造反的人数有好几万。义军进军到哪个州县,州县都大开城门请他们进去。义军声讨官府的文件所到的地方,一经交战,官军就一败涂地,只能投降了。到义军失败之后,百姓都深深怀念他们。所以李顺可以脱逃出去三十多年,方才被捕处死。

第五篇:过秦论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过秦论》是贾谊政论散文的代表作,分上中下三篇。那么过秦论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是什么?大家不妨来看看小编推送的过秦论文言文原文及翻译,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原文

秦孝公据肴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举为一。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朋制其兵。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师,仰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以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河山。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施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震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堕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驽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而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肴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戌之众,非亢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翻译

秦孝公占据着崤山和函谷关的险固地势,拥有雍州的土地,君臣牢固地守卫着,借以窥视周王室(的权力),有席卷天下、征服九州、横扫四海的意图和并吞八方荒远之地的雄心。在那时候,(有)商君辅佐他,对内建立法规制度,大兴耕作纺织,修造防守和进攻的器械;对外实行连衡策略,使山东诸侯自相争斗。这样,秦人毫不费力地夺取了西河之外的土地。

孝公死后,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先后)继承已有的基业,沿袭前代的策略,向南攻取汉中,向西吞并巴、蜀,向东割取肥沃的地盘,向北占领要害的郡邑。诸侯恐慌害怕,开会结盟,谋求削弱秦国的办法。不吝惜奇珍贵重的器物和肥沃富饶的土地,用来招致天下的优秀人才,订立合纵盟约,结成一体。在这个时候,齐国有孟尝君,赵国有平原君,楚国有春申君,魏国有信陵君。这四位封君,都见事明,有智谋,心地诚而讲信义,待人很宽厚,对贤能之士很敬重,(他们)以合纵之约击破秦的连横之策,将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的部队结成联军。在这时,六国士人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等人为他们出谋划策,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等人(为各国)沟通意见,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等人统率他们的军队。他们曾经以十倍于秦的土地,上百万的军队,开往函谷关去攻打秦国。秦人大开关门引敌深入,九国的军队(却)迟疑起来,不敢入关。秦人没有丢失一支箭那样的消耗,天下的诸侯(却)已陷入狼狈不堪的境地了。这样一来,纵约解散了,各诸侯国争着割地来贿赂秦国。秦有富余的力量利用对方弱点来制服他们,追赶(九国的)败兵,百万败兵横尸道路,血流(成河),大盾牌也漂浮得起。(秦人)凭借这有利的形势,割取天下的土地,(重新)划分山河的区域。强国主动表示屈服,弱国(按时)入秦朝拜。

待到孝文王、庄襄王依次继位,他们统治的时间不长,秦国没有什么大事。

到始皇的时候,他大大地发展了前六代君主的功业,挥舞着长鞭来驾驭全中国,将东周、西周和各诸侯国统统消灭,登上最尊贵的宝座来统治天下,用种种刑具来迫害全国人民,威风震慑四海。向南攻取百越的土地,把它划为桂林郡和象郡,百越的君主低着头,颈上捆着绳子,性命听凭秦的下级官吏处理。于是(又)派蒙恬到北方去修筑长城,守卫边境,击退匈奴七百多里;胡人(再)不敢到南边来放牧,勇士不敢拉弓射箭来报仇。接着就废除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焚烧诸子百家的著作,为的是使百姓变得愚蠢;毁坏著名的城邑,杀掉英雄豪杰;收缴天下的兵器,集中在咸阳,去掉刀刃和箭头,用来铸成十二个金人,以便削弱百姓(的反抗力量)。然后踏上华山修城墙,借用黄河做护城河,上有亿丈高的城墙,下临不可测量的深渊,作为坚固(的防御工事)。好的将领手执强弩守卫着要害的地方,可靠的官员、精锐的士卒拿着锋利的兵器,盘问过往行人。天下已经安定,始皇心里自以为关中的险固地势,方圆千里的铜墙铁壁,正是子孙万代的帝王基业。

始皇去世之后,他的余威(依然)震慑着边远地区。可是,陈涉不过是个破瓮做窗户、草绳做户枢的贫家子弟,是氓、隶一类的人,(后来)做了被迁滴戍边的卒子;才能不如中等人,并没有孔丘、墨翟那样的贤德,也不像陶朱、猗顿那样富有。(他)脐身于戍卒的队伍中,从田野间突然奋起发难,率领着疲惫无力的士兵,指挥着几百人的队伍,掉转头来进攻秦国,砍下树木作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天下人如同云一样聚集起来,回声似的应和他,都带着粮食,影子似地跟着他。崤山以东的英雄豪杰于是一齐起事,消灭了秦的家族。

况且天下没有变小变弱,雍州的地势,崤山和函谷关的险固,还是从前那个样子。陈涉的地位并不比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的国君更尊贵;锄头木棍并不比钩戟长矛更锋利;那迁滴戍边的卒子的(作战能力)并不比九国部队更强;(至于)深谋远虑,行军用兵的策略,(陈涉)也比不上九国的武将谋臣。可是条件好者失败而条件差者成功,功业完全相反,为什么呢?假使拿山东诸国跟陈涉比一比长短大小,量一量权势力量,那简直是天渊之别了。然而秦凭借着它的区区之地,发展到兵车万乘的国势,招致八州的列国诸侯来朝拜自己,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然后将天下作为一家私产,用崤山、函谷关作为宫墙;一个戍卒发难就毁掉了天子七庙,皇子皇孙都死在人家手里,被天下人耻笑,是什么原因呢?就因为不施行仁义而使攻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啊。

下载《徐中丞讳士林》文言文原文及翻译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徐中丞讳士林》文言文原文及翻译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爱莲说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文言文是我们中国的一个传统文化,传承至今,已经有了数千年的历史,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乐趣。下面是小编整理收集的爱莲说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爱莲说作者: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

    文言文《画蛇添足》原文及翻译

    《画蛇添足》这篇文言文的寓意十分深刻,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文言文《画蛇添足》原文及翻译,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

    买椟还珠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买椟还珠比喻的是没有眼力,取舍不当,但你知道吗?买椟还珠是个暗含哲理的古代典故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买椟还珠文言文原文及翻译,希望对你有帮助。原文: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

    苏教版高中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苏教版高中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目录 必修一„„„„„„„„„„„„„„„„„„„„„„„„„3 劝学„„„„„„„„„„„„„„„„„„„„„„„„3 师说„„„„„......

    文言文助读原文及翻译

    1、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母亲很穷,没有依靠。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

    学奕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学弈》是选自《孟子·告子》中的一个故事。通过弈秋教两个人学下棋的事,说明了学习应专心致志,决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奕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欢迎参考......

    孟蜀避唐讳的原文及翻译(大全)

    搜神后记·卷四·孟蜀避唐讳原文及翻译卷四·孟蜀避唐讳作者:洪迈蜀本石《九经》皆孟昶时所刻,其书“渊、世民”三字皆缺画,盖为唐高祖、太宗讳也。昶父知祥,尝为庄宗、明宗臣,然......

    桃花源记文言文原文及翻译五篇范文

    桃花源记文言文原文及翻译在日复一日的学习中,大家都背过文言文吧?现在我们一般将古文称为文言文。是不是有很多人没有真正理解文言文?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桃花源记文言文原文及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