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周瑜名言
周瑜名言名句
1、将者贵在知敌虚实,而后避实而击虚。
2、我想要把你的事情放在比我生命更前面的位置。
3、政治上讲的是恐怖平衡,政治也没有永远的敌人。
4、大英雄生当豪杰死亦鬼雄,如不拔剑建国立业,岂不愧对先父之灵?
5、生活是一件平常的事情,哪有那么多传奇。
6、今曹操新折衄,方忧在腹心,未能与将军连兵相事也。乞与奋威俱进取蜀,得蜀而并张鲁,因留奋威固守其地,好与马超结援。瑜还与将军据襄阳以蹙操,北方可图也。
7、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
8、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
9、痛苦是人生的拐杖,它使强者更强,弱者更弱。
10、你,你终于肯承认是我的夫人了!
11、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此数四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将军擒操,宜在今日。瑜请得精兵三万人,进住夏口,保为将军破之。
12、人的后半生是让前半生点亮的。
13、即生瑜,何生亮!
14、我不喜欢你哭,等你不哭了,我再放手。
15、立志要如山,行道要如水。不如山,不能坚定;不如水,不能曲达。
16、年轻时躺在玫瑰上,年老时就会躺在荆棘上。
17、大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必行,计必从,祸福共之。
18、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
19、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将军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兵精足用,英雄乐业,尚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
20、心境善,事事皆善;心境美,事事皆美。
21、专注,当敌人越张狂的时候,就要更加专注,有专注力的能用小石头砸死一个巨人。
22、况操自送死,而可迎之耶?
23、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于共。
第二篇:周瑜讲解教案
大家下午好
为全面提升咱大四学生军政素质,浓厚军营文化氛围,拓宽理论知识视野,更好的适应部队需要,我们在这里“雏鹰观世界,一周开讲”学习活动。
很高兴我们能成为一周开讲的第一组开讲人,今天我要带大家一起回顾世界军事历史...中的一个人。世界军事历史回顾是我抽到的讲课主题。古今中外,战火硝烟得战场上,造就了大批的英雄人物,为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的经典战役,传奇故事,先进的思想,或是流传于世的勇气和意志品质。唐太宗说过,以人为鉴,以史为鉴,我们在历史中吸收营养,提升自己。在这个世界军事历史回顾这个板块,我们可以一起回顾与分享军事史实。
三国是典型的战争年代,金戈铁马,血雨风腥,那是培养名将的沃土。今天我们为大家挑选了一位将领,我们来看大屏幕,这位貌美的男子是谁呢。三国时期的吴国人,周瑜。周瑜字公瑾,年轻有为,是有着赫赫战功的常胜将军,可在三国演义中却把他描述成了一个心眼小气量小,最后被诸葛亮活活气死之人。三国演义的全称是三国志通俗演义,是对三国志的诠释和推广,它是一部小说,文学作品,而不是史书,要想了解三国历史当然还是要查阅三国志这本史书。这是我从咱图书馆借来的三国志,在这本书中的周瑜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看
一.真实的周瑜。这本书中对他的性格有一段描绘“性度恢廓,大率为得人,唯与程普不睦”可以看出他是个性格开朗之人,而与程普不睦也只是一个片段。程普年龄长,资格老,两人同为吴国将领,虽然指挥权在周瑜,程普却不服从周瑜的领导,而周瑜始终不与程普计较,用他的大度感化了程普,使程普为之佩服,两人同心保障了赤壁之战的大局。足以看出,周瑜是一大度之人。接下来说,周瑜也是一大方之人,讲一个故事。16岁的周瑜曾拜访孙权的大哥孙策,两人一见如故,志趣相投。5年后,21岁的孙策带领仅有的1000人要从江北打到江东,力量小,困难大,周瑜得知其宏伟计划后,便筹集了一大笔钱,招兵买马,购置船只,无偿为孙策贡献了4.5千人,看看,他是不是一个够义气够大方之人。
说完性格,我们来看他对吴国的贡献。进入第二部分。公元200年,19岁的孙权接班并执掌朝政,此时的孙吴政权面临着压力和考验。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对吴国虎视眈眈,想其所要人质,作为对东汉朝廷忠诚的保障。孙权一方,以张昭为首的大臣,私欲膨胀,说空话绕圈子,具体也说不出送还是不送,而周瑜则明确主张“不送人质,静观其变。因为当时吴国军队强劲,经济富饶,若曹操率正义之师匡扶天下,再送不迟,此时送只会使吴国处于被动。周瑜当时的建议十分正确,使当时无暇南顾吴国的曹操很生气,但后果不严重。6年后,曹操向孙权发来一封非常文雅的战书“进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八十万众是在显示力量,自己有八十万水军,而当时孙权只有三万,会猎与吴,表面是邀请孙权狩猎,实则要向孙吴开战。战书送来,孙吴上下讨论,那些文臣建议孙权投降,认为曹操力量强大,并且带着东汉朝廷的名义前来讨伐,不投降也属事理不顺。忧心忡忡的周瑜火速请在外出差的周瑜回来。周瑜表示,距他多方考察,曹操实则有20万军队,并非80万。接着为通事理,周瑜说道“曹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周瑜这样说是有充分根据的。半年前曹操废三公制,改为丞相制,三公制是设置太尉,司徒和司空来分化相权,而丞相制中皇帝与丞相的关系很像现在我们所讲的董事长和总经理,董事长虽拥有公司的所有权,而总经理则掌握着行政管理权,遇到强势的总经理呢,董事长的所有权便受到威胁。曹操此举是对东汉政治举措的极大摧残,是名符其实的汉贼,那武力反抗也就名正言顺了。接下来周瑜表态,我们来看大屏幕“瑜请得精兵三万人,进驻夏口,保为将军破之”他和孙权请命带精兵三万,必能打败曹操。对此我是很佩服周瑜的,如果说分析是务虚,那么周瑜不仅分析的头头是道,还敢于承担,不仅能说还敢做,是名符其实的实干家,为吴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他是如何取得战争的胜利的。三.常胜将军。我们都知道周瑜和曹操这一战是举世闻名的赤壁之战。我们所熟知的大赤壁之战由三部分组成,即江夏之战,赤壁之战和江陵之战。江夏之战是赤壁之战的前奏和铺垫,而江陵之战是赤壁之战的扩展和延伸。在江陵之战中,周瑜的目标锁定在军事小强人黄祖的据点沔口,黄祖为防守,在此打造了两艘在当时可堪称为航母的战船,名曰蒙冲,周瑜来到沔口,一时难以进攻,于是随机应变,派遣两名将官,率一百人驾驶小型轻快战艇,快速从两蒙冲间隙通过,直奔其后,砍断缆绳,使蒙冲摇摇摆摆的在沔口消失,于是周瑜顺利登岸并快速发起进攻,取得首战完全的胜利,此处周瑜的用兵特色是一慢两快,满在深思熟虑,快在随机应变和迅速的进攻。
接下来是我们所熟知的赤壁之战,大家可知道,赤壁是周瑜在战前就选好的交战地点,赤壁在长江南岸,地势险峻,易守难攻,大战前的一场遭遇战迫使曹操在北岸驻扎,而北岸是一片在那时称为云梦泽的沼泽地。而且赤壁处的江流也有玄机,我们来看下,赤壁上游江面宽约1500米,到赤壁处骤减,过了赤壁又迅速增长到3000米宽,所以此处水流湍急,复杂。曹操的军队生长在北方,难以在短时间内练就本领,而孙吴的军队船上生长,在这如履平地。大家一定都知道,赤壁之战中,冬天刮起了东南风,使孙吴顺利火烧赤壁,这风是三国演义中所讲,由诸葛亮借来的吗?我们来看张图。刚刚说过,赤壁地势险峻,冬天刮来的北风在此一反射,江面上便起了东风,那么有北风就有东风,有西北风便有东南风。由以上可见,周瑜在此做足了功课,不打无准备之仗。周瑜取得赤壁之战的完胜,曹操逃往北方,留下曹仁镇守江陵,周瑜趁胜向西推进,取得江陵之战的胜利,最终促成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至于周瑜的死因,三国志中也有记载,为“道于病卒”也就是在途中生病而死,并不是被诸葛亮气死的。他曾在江陵之战中被箭射到了右胸,此次病发身亡应该与箭伤有关,年仅36岁。
周瑜年轻有为,是三国时期少有的常胜将军,军事生涯15年从未打过一场败战,战功辉煌,加之完美人品,在三国名将中超群绝伦,我认为他可堪称三国名将第一名。
今天我们的开讲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第三篇:周瑜打黄盖成语故事
周瑜打黄盖成语故事
周瑜打黄盖成语故事1
成语名称:周瑜打黄盖
成语拼音:zhōu yú dǎ huáng gài
成语用法:作宾语、定语;指两相情愿。
实用性:常用
感情色彩:中性词
成语结构:主谓式
成语年代:现代
成语解释:两相情愿。
成语来源:老舍《柳屯的》:“周瑜打黄盖,愿打愿挨。”
成语造句:做生意是周瑜打黄盖,一家愿打,一家愿挨。
周瑜打黄盖的成语故事
三国时期,东吴的大将黄盖受命诈降到曹操的军营,为了取信于曹操,周瑜故意借故痛打黄盖一顿,让黄盖假装气愤而投敌。黄盖劝曹操将战船连在一块,给孔明利用火攻创造条件,最终孙刘联盟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
周字开头的成语
周瑜打黄
包含有周字的成语
顾曲周郎 周瑜打黄
周瑜打黄盖成语故事2
在《三国演义》中演绎:三国时期,东吴的大将黄盖受命诈降到曹操的军营,为了取信于曹操,周瑜故意借故痛打黄盖一顿,让黄盖假装气愤而投敌。庞统劝曹操将战船连在一块,给周瑜利用火攻创造条件,最终孙刘联盟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
赤壁之战时,为了让曹操上当,周瑜决定使用苦肉计。黄盖奋勇当先,于是在军事会议上,黄盖假装与周瑜意见不和,甚至出言甚有轻视之意。于是周瑜下令将黄盖斩首,因为黄盖是有功的老臣,因此诸将苦苦求情,周瑜将处罚改为笞刑,将黄盖打得卧床不起。这正是做给诈降吴营的蔡中蔡和看的,于是阚泽为黄盖献诈降书,蔡中蔡和又恰好将这一假情报传回了曹营,曹操便深信不疑,在黄盖领军前来时,丝毫没有防备措施,以至于后来的赤壁惨败,败走华容的局面出现。据说赤壁之战后的遗址经过岁月的沉淀,成为了今天的三国赤壁古战场。
典故
这个智谋故事开始于《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用奇谋孔明借箭,献密计黄盖受刑”,结束于第四十九回“七星坛诸葛祭风,三江口周瑜纵火”。
诸葛亮草船借箭以后,又不约而同地与周瑜一起提出了火攻曹操水军大营的作战方案。恰在此时,已投降曹操的荆州将领蔡和、蔡中兄弟,受曹操的派遣,来到周瑜大营诈降。心如明镜的周瑜又装聋卖傻,将计就计,故意接待了二蔡。一天夜里,周瑜正在帐内静思,黄盖潜入帐中来见,也提出火攻曹军的作战方案。周瑜告诉黄盖:他正准备利用前来诈降的蔡中、蔡和为曹操通报消息的机会,对曹操实行诈降计。并说:要使曹操堕于诈降计,必须有人受些皮肉之苦。黄盖当即表示:为报答孙氏厚恩和江东的事业,甘愿先受重刑,尔后再向曹操诈降。
第二天,周瑜召集诸将于大帐之中,他命令诸将各领取3个月的粮草,分头作好破曹的作战准备。黄盖打断周瑜的话茬,抢先说:“不要说3个月,就是支用30个月的粮草,也无济于事。如果这个月内能打败曹操,那再好不过了;如一月之内不能击溃他,倒不如依了张子布的主意,干脆束手投降。”周瑜闻听到这种灭自家威风、长他人志气、动摇军心的.投降论调后,勃然大怒,喝令左右将黄盖推出帐外,斩首示众。黄盖也不示弱,他以江东旧臣的资格倚老卖老,根本就没把周瑜放在眼里。这就越发使周瑜怒不可遏,他立命从速斩决。周、黄矛盾的升级激化使诸将悄悄不安。大将甘宁以黄盖乃东吴旧臣为由,替黄盖求情,被一阵乱棒打出大帐。众文武一见大都督火冲脑门,老将黄盖死在眼前,就一齐跪下,苦苦为黄盖讨饶。看在众人的面子,周瑜这才松了口,将立即斩决改为重打100脊杖。众文武还觉得杖罚过重,仍苦求周瑜抬手。周瑜此次寸步不让,他掀翻案桌,斥退众官,喝令速速行杖。行刑的士兵把黄盖掀翻在地,剥光衣服,狠狠地打了50脊杖。众官员见状再次苦苦求免,周瑜这才恨声不绝地退入帐中。周瑜和黄盖导演的双簧苦肉计,几乎瞒过了所有的文武官员。惟独一人心里清楚,他一言不发,袖手旁观,他就是诸葛亮。
这50军棍将黄盖打得也真够惨的,他皮开肉绽,鲜血迸流,一连昏死过几次。其他将领来探视时,黄盖守口如瓶,只是长吁短叹,似乎有许多难言的隐情。当他的密友阚泽抱着怀疑的态度前来视疾时,黄盖才道出了实情,并转请素有忠义和胆识的阚泽替他潜去曹营代献诈降书信。富有阅历、老谋深算的曹操,面对潜至的阚泽和诈降书,将信将疑。但阚泽也决非等闲之辈,他既具胆识,又能言善辩,最终使曹操不得不信。恰在此时,已混入周瑜帐下的蔡中、蔡和两人也遣人送来了周瑜怒杖黄盖的密报。阚泽离开曹营回去之后,又使人给曹操带去了密信,进一步约定了黄盖来降时的暗号和标识。这期间,蔡和、蔡中也从江南岸为曹操暗通消息。这一切,做得天衣无缝,更使曹操对黄盖“投降”一事深信不疑了。曹操水军多由北方人组成,他们不适应水上生活,不少人因颠簸晕船而发生疾病。另外,周瑜等虽然确定了火烧战船的作战方案,但曹操水军战船各自独立,一船着火,他船尚可以迅速离去。为了为火攻创造更有利的条件,周瑜又巧妙地让庞统潜至曹营,为曹操献上了将战船拴到一起的“连环计”。这样一来,曹操的战船或30只一队,或50只一组,都用铁锁连到了一起,并在船上铺了木板,士卒战马往来如履平地。晕船的问题解决了,不仅士卒为之欢呼雀跃,就是久经战阵、深明兵法的曹操,面对稳如泰山的船阵,也自以为得计。
建安十三年(208年)十一月二十日,孙刘联军方面已作好大战前的准备与部署。诸葛亮设坛祭风三日,是夜将近三更时分,果然东南风渐起,并越来越急。黄盖也将准备好的20只大船,装满芦苇干柴,浇上鱼油,铺好引火用的硫黄、焰硝等物,然后用青布油单遮盖好,船头还钉满大钉,船上又竖起诈降的联络标识“青龙牙旗”。每条大船后面各系着行动便捷的小船“走舸”。黄盖还特派小卒持书与曹操约定当晚来降。周瑜也安排好接应黄盖的船只和进攻的后续队伍。
江北的曹操,正在大寨中与诸将等待消息。诈降的黄盖开船来投降曹操,黄盖把十只战船排在最前头,(到)江中挂起船帆,其余船只都依次前进。曹操军中的将领、士兵都走出营房站在那里观看,指着说黄盖前来投降。离曹操军队二里多远时,(各船)同时点起火来,火势很旺,风势很猛,船只往来象箭一样,把曹操的战船全部烧着,并蔓延到岸上军营。霎时间,烟火满天,烧死的、淹死的人和马很多。周瑜等率领着轻装的精兵跟在他们后面,擂鼓震天,曹操的军队彻底溃散了。曹操带领军队从华容道步行逃跑,遇上泥泞的道路,道路不能通行,天又(刮起)大风,就命疲弱的士兵都去背草填路,骑兵才得以通过。疲弱的士兵被骑兵践踏,陷在泥中,死的很多。刘备、周瑜水陆一齐前进,追击曹操到了南郡。这时,曹操的军队饥饿、瘟疫交加,死了将近大半。曹操于是留下征南将军曹仁、横野将军徐晃把守江陵,折冲将军乐进把守襄阳,(自己)率领(其余)的军队退回北方。
其中在打黄盖时有一个很小的插曲:周瑜要将黄盖斩首时,鲁肃替黄盖求情,而且暗示一旁观看的诸葛亮一起求情,但是诸葛亮一点要求情的意思都没有。等到黄盖被打五十大板之后,鲁肃去营中找诸葛亮质问:“黄盖被打,我等都去求情,你是贵客,为什么见死不救?”诸葛亮听完脸色一变:“子敬(鲁肃的字)欺负我啊!”鲁肃就疑惑了:“我一直对待你都不错,哪来欺负你?”诸葛亮大笑着说:“这是周瑜和黄盖在用苦肉计,利用假情报让蔡中蔡和传消息,我怎么可以随便说出?”鲁肃显得有点不相信,诸葛亮又说:“这事千万别告诉周瑜,要不他又要找我麻烦了,你只说我也埋怨他就行了”。鲁肃便答应了,回到周瑜营中,周瑜问鲁肃:“诸葛亮对此事有何看法?”鲁肃便按照诸葛亮教他的回答:“他说他也埋怨都督做法”。周瑜听完非常高兴,这次瞒过他了。鲁肃问怎么回事,周瑜回答:“这是我和黄盖为了麻痹曹操使的诈降计,看来诸葛亮完全不知道,这人未必是我对手。”鲁肃听完大吃一惊,心里暗暗佩服诸葛亮的先见之明。
可见苦肉计瞒得过曹操,瞒不过诸葛亮。要是曹操像诸葛亮一样谨慎,那么黄盖那五十杖不但白打,赤壁之战的历史也要改写了。
第四篇:周瑜人物特点剖析
周瑜人物特点剖析
周瑜,字公瑾,东汉末年东吴著名将领。这是个三国时期的风云人物,其身上有着许多可圈可点之处。
身为一国军事领袖,周公瑾具有非凡的军事才能。协孙策破皖城,功寻阳,败刘勋,讨江下,平定豫章、庐陵。孙策死后,传其位于孙权,当时孙权兵弱,周瑜凭借自身谋略,助孙权一路攻城伐地,实力迅速增强。后巧施苦肉计,帅孙刘大军于赤壁之战中大破曹操,使其兵力受到重创,从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而电视剧《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之计也实属周瑜所为,并非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孙策评价周瑜说:“我得公瑾,大事成矣。”
对待孙氏兄弟,周瑜可谓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一生忠心事主,拒绝袁术、曹操的盛情利诱而全力辅佐孙氏。孙权刚刚即位时,只占有数郡之地,手下谋士将才匮乏,势单力微。当时周瑜手握重兵,却对孙权施以君臣之礼,而后南征北战费尽心力帮助孙权稳固并扩大吴国政权。直至病重临危之时,还不忘国之社稷,临终上疏孙权遗言感人至深。在周瑜死后,孙权曾慨叹自己从此无人可以依靠,而称帝大计更遥远而不可及。
对待将士,周瑜也是体恤极深。平时宽厚待人,爱惜将才。苦肉计中对黄盖实施刑罚,他也是看在眼里痛在心里。
平日里威风无限的大都督,也有他的似水柔情。电视剧《三国演义》中,和夫人恩爱有加。夫妻久别重逢,内心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夜风长亭下,一个尽兴弹琴,一个深情观望,尽显男儿气概中的儿女情长。这一切虽是剧中所设的情节,但让人看来却又心生无限感动。
此外,周瑜精通音律,在音乐方面有极高的造诣。著有名曲《长河吟》,常与小乔在江边相依吟唱。另有传说——周瑜酒醉之后,仍能听出奏曲之人所犯的细微错误,便一定要回头顾盼,因此民间有谚谣:“曲有误,周郎顾。”可见周瑜确实具有极高的音乐才华。
史上记载,周瑜面容俊朗,英姿飒爽,气度不凡。苏轼有《赤壁赋》——“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将周公瑾飘逸潇洒的形象简明刻画,引人无限遐想。谈笑之间,大破曹军,又极其传神地展现出了他的军事才能。而《三国演义》中洪宇宙饰演的周瑜英气逼人,举手投足间形成的强大气场,让人不知不觉中为之吸引,想来历史上的周瑜也应是这样一位才貌兼备之人吧。
而在罗贯中笔下,周瑜是一个嫉贤妒能,心胸狭窄的人,曾慨叹:“既生瑜,何生亮!”并因无法容忍诸葛亮的才能胜过自己而多次加害于他。
第五篇:三气周瑜故事
三气周瑜说的是三国演义小说中的故事 一气:
周瑜和诸葛亮约定,如果周瑜夺取南郡失败,刘再去取,周瑜第一次夺取失利受伤,然后有将计就计,打败了曹兵,但是诸葛亮却乘机夺取了南郡等地,既没有违约,又夺取了地盘。
二气
刘备的夫人死后,孙权按照周瑜的计策假装把自己的妹妹:孙尚香,许配给刘备,想把刘备骗到东吴,再将其杀害。谁知吴国太(孙权的母亲)看中了刘备,不仅不许孙权杀他,还真要把孙尚香许配给他。周瑜便想让刘备长期与诸葛亮,关羽张飞等人隔开,并且用声色迷惑刘备,使之丧失得天下的雄心,但是失败了。诸葛亮又使计让刘备安然的回到了荆州,并且让周瑜中了埋伏,还让士兵讥讽周瑜“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让周瑜气得吐血。三气:
周瑜就职南郡太守后,便要鲁肃讨还荆州,孔明于是要鲁肃转告孙权,暂缓讨回荆州。鲁肃将实情告诉了周瑜,周瑜要鲁肃再去见刘备,说东吴将取西川给刘备,但刘备要把荆州交还东吴。鲁肃再到荆州,说周瑜将率兵攻取西川以换荆州。刘备忙谢说:“我很感激,雄师到时,一定远迎犒劳。”鲁肃暗喜,辞别而去。周瑜引水陆大军五万,往荆州出发,快到荆州时,见城上插两面白旗,并无一人。周瑜将船靠岸,领二十名骑兵到城下察看。忽听到一声梆子响,城上一齐竖起刀枪。赵云站在城楼上喊叫:“孔明军师已知都督的计策,所以留我在此守候。”探马又来报,关羽、张飞、黄忠、魏延四路兵马,从四面杀来。周瑜大叫一声,旧疮复裂,从马上坠了下来,众将急忙将他救回。周瑜被救回船,军士报告说刘备、孔明在前面山顶上饮酒取乐,周瑜更加愤怒,咬牙切齿说:“你道我取不得西川,我偏要去取。” 便令船队上行,到巴丘时,探子报说:“上流有刘封、关平两人领军截住水路。周瑜正要出战,孔明忽然差人送信来。劝他不要去取西川,如曹军乘虚而攻江南,江南就不保了。周瑜读完信,口吐鲜血,他知道自已活不长了,便上书孙权,推荐鲁肃代替他的职位。死前叹了口气说 :“既生瑜,何生亮!”连叫数声而亡,死时才三十六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