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难忘的经历的杂文随笔
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特别快,转眼之间一天又结束了,回顾今天,我感觉收获良多。
今天下午我有一节课,根据昨天的那一节课我对今天上的课的内容有所调整,昨天大概是因为我只是在讲台上讲而较少与同学们互动,导致同学们的整体积极性不高,所以今天我采取了只讲一点而其他时间交给孩子们的方法,这一举措收到了极大的效果,同学们在自由环节中对各种棋类的兴趣大大提高,有的同学甚至连我还没开始讲的棋种也作为问题向我提问棋种的规则及方法,而他们提的问题有的让我有所启发,这样我和同学们都能相互成长,共同进步。
可是在上课的过程,有几个同学有点调皮,怎么说也不听,我感觉到非常困扰,这时我才感觉到原来小学时我的调皮对老师造成了这么大的困扰。当学生难,当老师更难。所以在以后的学习生涯中,我们要听从老师的指导,当我们是学生时老师教我们知识的时候要认真听讲,当我们是老师时我们要耐心教育。学生什么都不懂,如果我们不耐心教育,那谁来培养学生成材呢?
第二篇:难忘初衷杂文随笔
于四季中走来,
无论刮风和下雨,你默默的耕耘,把一个美媳妇熬成了黄脸婆。
你说“再上二节课,就要退休了”
你的神情一点不敢放松。
当你最后一次走进教室,脚步还是那么平实,让我们想到,你一直是那样的认真,字正腔圆的把每节课教的最好。
这一切,真的不容易。
一个平凡的人,不说假大空的话,力求对得起台下,那几十双眼睛,这就够了,你懂得珍惜,人生的道上,你初心不忘。
把我们比作鲜花,你就是那浇花的人。
把我们比作树苗,你就是那不断给我的营养的园丁。
在此,让我们全体同学为你点赞,衷心的谢谢您。
描一抹姹紫嫣红,于你写意人生的笑脸上,祝愿你:生活美满,幸福快乐,身体健康!
第三篇:难忘恩师杂文随笔
放假了,最开心的事莫过于早上开机时。
“老师,祝您国庆节快乐!“
”老师,国庆节愉快!虽然发的有些晚,但是心意不变噢!您的学生XXX”。
……
微薄的工资、疲惫的身心在这一刹那全被抛之脑后。看到孩子们发来的短信,我每天都感到心里暖暖的,留下满满的感动!
我不自觉中也开始想念自己的老师,特别是对我这个爱好文学的人有过帮助的三位恩师。
(一)、魏作苏老师
魏老师是我初中的语文老师。他讲课十分详细,不苟言笑,对学生很严厉。
记得他在讲复句时,连举了三十多个例子,而且要会用框式图解法标示出来。同学们交了作业后,魏老师的脸色变得更阴沉了,但他看过我对复句的分析后,微微露出了笑容,连说”不错不错“。
他还经常把我的作文当范文来读。学过《我的叔叔于勒》一文后,魏老师让我们写一篇想象作文《于勒叔叔发财回来了》。其他的内容我已忘记,只记得他在讲台上读我写的一个细节时笑得前仰后合。”为了讨叔叔欢心,母亲把家里准备孵小鸡的蛋拿出来煮了“这都咋想出来的?你知道人家法国也养鸡还自己孵蛋啊?哈哈哈”。
那一刻,我觉得他不仅是我的良师,更像我的益友!
魏老师写字很有特色,比如“中国”的“国”字,他总是先写一竖,第二笔横折,就画一个很圆润的弧形,我写字的方式或多或少就受他的影响,真像魏巍在《我的老师》中写的那样“即使她写字的时候,我们 也默默地看着她,连她握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
我喜欢语文喜欢写作得益于魏老师的引领。
(二)、王彦勇老师
王老师是我上师范时的文选老师,他和魏老师的风格截然相反。
王老师很和蔼很爱笑,每次见到他眼睛都呈月牙形,上课风趣幽默声情并茂极为投入,所以我们都喜欢上文选课。
王老师经常给我们讲“要想写好作文必须多读书,多读中外名著。名著之所以著名,是因为在艺术水准上,语言风格上,在描写的思想、生活、人物上等方面,较为深刻、真实,在艺术氛围的营造上,较为引人入胜,在情节安排上,不是仅仅靠巧合、偶然性来推动,等等,这类名著,对你的文学、艺术感受力,对你的思想、精神、智慧,都会有触动、启发、甚至是提升。”
王老师的话给我浑浑噩噩的师范生活指出一条明路。
上课之余,别人都爱骑车到县城里闲逛,而我却喜欢一个人静静地待在图书馆里。《西游记》 《水浒传》 《红楼梦》《儒林外史》《简?爱》《茶花女》 《基督山恩仇记》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战争与平》 《复活》 《巴黎圣母院》 ……这些都是我的最爱,在这些名著中畅游是我最惬意的事!
阅读也让我稚嫩的文笔变得成熟,沉稳。
每次王老师在班里读我的作文时,我就会平添几分自信,更多的是感激!
可惜到三年级时,王老师调到了安阳,至今再没有见过他!
(三)、张振中老师
张老师教我们班时,刚从大学毕业,是一个腼腆文弱的毛头小伙子,更可笑的是他女朋友就在我们班我们还是室友。
据说他们上一中时是同桌,可能是日久生情吧,他们居然恋爱了,张老师没受影响考上了大学,我这个室友没考上只好复习一年考了师范,正赶上王老师调走没人教我们文选课,张老师就顺理成章地接任了王老师的课。从他踏进教室的那一刻,我们从来就没见他昂首挺胸过,总是低着头,一副不好意思的模样。
不知道为什么,那个时候的好奇心怎么那么重,回到寝室就爱打听室友和文选老师的事儿。
时间长了,我们掌握他俩的事越来越多,男生女生也不把张老师当老师了,反正最后一年了啥也不怕了,有时还当面取笑他,弄得他老想躲着学生走……想起这些往事,我现在都有点儿忍俊不禁!
就是这样一个令我们开心的文选老师,却也是个文学迷。那时,学校设了好多兴趣小组,我报的是绘画,主要是跟着冯常广老师学国画。
后来张老师突发奇想,召集我们几个爱写写画画的学生,商量能不能也办一个文学社,那时候文学社很盛行,遍地开花。
我们说行啊,你出头给学校要东西,我们出力!于是乎,一个毛头小伙领着几个“文艺青年”办起了文学社。
文学社就要有自己的期刊啊,于是我们又决定出自己的刊物,我在里边任编辑兼美工,负责修改、编辑、订正、插图工作。
刊物起个啥名字呢,大家各抒己见,最后我说要不起个《向往》吧。大家居然都同意了,都说我们即将毕业,面临着参加工作,有点儿希望还是好的,就向往美好的未来吧。
我的那个室友也在其中,文选老师他们俩也向往美好的未来吧!我们那么忙,也不忘调侃他们俩,哈哈哈!
轰轰烈烈的文学社、轰轰烈烈的《向往》杂志,随着毕业说baibai了。
听说张老师带着我的室友到北京发展了,此后再没他们的消息!好喜欢那段岁月,那段美好的回忆!…………
现在,我的学生向我发来了祝福短信,可我没有老师们的联系方式,无法向我的恩师发去祝福,真是感到遗憾!
我只能在心里默默地祝福:不管是在老家,在安阳还是在北京,学生永远记得您,祝您笑口常开,幸福安康!
感谢上苍让我遇到这么多良师,这么多引路人,摆渡人!感谢……
第四篇:难忘第一课杂文随笔
有蓝天,有白云,有青山,有绿水……今天是三下乡的第二天,也是我给孩子们上课的第一天。
早上举行了开班仪式。仪式上,校长热情地讲了话,他告诉孩子们他们很幸运有我们教她们平日里学不到的东西,并且要认真学习,积极听老师的话。校长的演讲虽然简短,但句句发自内心,真情流露。顿时我感觉我们的责任很重大,同时也很幸运,我们应该珍惜这次下乡机会,尽我们所能去教给孩子更多,给他们传播正能量,撒下希望的种子,让她们学到平日里学不到的东西。
阳光正好,每个孩子都带着笑脸,每个小老师看着孩子们天真无邪、稚嫩的样子自己也很开心。我也不例外,曾经看着朋友圈里的同学们去支教,看到照片中孩子们一个个欢乐的笑脸,我也常常不自主地笑了起来。今天我终于可以亲身体会了,想想就有些激动。
“报了环保时装秀的跟这个姐姐走!”我站在那里,等待着孩子们来到我身旁,他们一个个瞪着圆圆的眼睛看着我还很害羞地走到了我的身边。我带着他们来到了教室,并做了自我介绍,然后到他们自己各自的自我介绍。他们仿佛很羞涩,腼腆着小脸,不肯说话,很害羞。其中比较大的女生活泼一些,她们主动上来自我介绍,还有一些小一点的孩子虽然上来了,但是却像害羞草一样不肯让大家知道自己叫什么,我的内心也一直在波澜,他们怕我吗?我是不是该温柔一些?这些问题一直在我心里徘徊。我尽量小心翼翼的去教他们,生怕严厉一点他们就被我吓到了。看到他们一个个都那么的专心,认真,我更想好好的教他们。我本以为他们会坚持不住比较严格的训练,但是结果完全出乎了我的意料,她们严格的按照我说的去做,没有没有一丝违背,那乖巧的样子真的惹人疼爱。
一天的课程结束了,但是我并不想下课;因为这种感觉是从来没有的,很美好很享受,希望明天会更好,希望未来我能做一个合格的小老师,希望孩子们越来越幸福!
第五篇:难忘的一天杂文随笔
今天上午,我们在篮球场举行了游园活动。首先开展的是朗诵比赛,朗诵的内容是《弟子规》,比赛过程中,我看到很多孩子都很认真、甚至用尽全力,尽管有的班级没能拿到一等奖,但是我觉得他们懂得为了集体的荣誉感而努力,已经很棒了!
接着是激动人心的拔河比赛,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三年级与四年级的对抗赛中,三年级的孩子并没有因为自己比四年级的哥哥姐姐小而害怕、怯懦,而是勇敢地接受挑战,特别在即将被对方拉过来的最后一刻,他们也使尽全力,紧紧抓住绳子。他们这种不服输的精神深深的打动了我。他们输了比赛,但却赢了精神!
游园活动最后要进行的是各种个人游戏活动,有夹气球、投篮、摆poss、踢毽子等八个项目游戏,其中我负责的是踢毽子,规则是一分钟内踢25个以上者即可获得一个印章。开始时几乎没人参加,但是经过我们两个负责人分析发现:原来他们不是很懂踢,25个对他们有一定的难度。于是,我们调整了规则,把25个改为18个,结果孩子们蜂拥而至,排长龙,甚至到活动快要结束的时候,仍有很多孩子不舍离去。游园活动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活动,也提高了孩子们的能力,锻炼了孩子们的意志。
下午,八名党员一同前往镇隆进行社会实践活动,虽然天公不作美,路上下起了倾盆大雨,但是并没有妨碍我们活动的进行。我们参观了红楼、书香八坊、陇西书院。红楼在改革开放前又叫“文明门”、“北门”,是古代一些高中、升官或者娶嫁必经的一座城门。书香八坊的寓意是四面八方皆是读书人。陇西书院是以前政府官员办公的地方,后来变成了李氏的祠堂直到现在。在我们将要离开书院的时候,有缘遇上了校友,原来他们以前是在雷阳师院即现在的岭南师范学院读书,最后以一张大合照诠释我们的缘分。
今天,从校内游园活动到户外社会实践,我不仅学到了很多,也感动了很多,那些精彩和感动的瞬间是我难忘和值得回忆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