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螳螂捕蝉》的教学反思

时间:2019-05-15 11:02: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螳螂捕蝉》的教学反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螳螂捕蝉》的教学反思》。

第一篇:关于《螳螂捕蝉》的教学反思

《螳螂捕蝉》一课是六下第三单元第10课的内容,讲述的是吴王不听大臣们的劝阻执意要攻打楚国,一个侍奉的少年用螳螂捕蝉的故事让他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通过学习要让学生弄清楚吴王攻打楚国与“螳螂捕蝉”之间的关系,体悟寓言借助故事说明道理的表达方式,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围绕中心小学慧学课堂的教学模式,我是这样突破重、难点的:

首先,学习寓言,明白寓意

文章故事性较强,螳螂捕蝉的故事说得清楚明白,又配有插图,学生一读就能读明白,重点是弄清楚吴王攻打楚国与“螳螂捕蝉”之间的关系。所以教学时我就让学生先读一读这个故事,并结合文言文的叙述帮助学生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请学生用简单的示意图说说螳螂捕蝉这个故事,并感悟故事蕴含的道理: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藏的祸患哪。吴王从这个故事中悟到了什么

其次,读文质疑,明确重点

课文的难点是感悟少年的足智多谋和他巧妙的劝说方式。吴王通过寓言故事领悟到的其实就是大臣们劝说的道理。问题就有了“吴王准备出兵攻打楚国,大臣们和少年都进行了劝阻,同样是劝,少年的劝阻成功了!由此,我们会想到什么问题呢?”

第三,思考问题,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先读读大臣们是怎么劝阻吴王的,再读读少年又是怎

么劝说的,比较起来思考,你认为少年为什么能劝说成功,最终让吴王想明白了不能攻打楚国这个道理。

第四,深入思考,合作探究

少年是怎么讲这个故事的?问什么要这样讲?请你们自己读读课文2—4小节,读读少年的一言一行,想想他为什么这么做,能体会到他的智慧,他的精心设计,巧妙安排么?划出有关的词语,组内交流

第五,展示汇报:你读出了怎样的一个少年

最后,总结提升:学了这课你有什么收获

本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学生自己学寓言说寓意,提出问题自主思考,合作交流,老师更多的是引导,体现了“让学”的思想。不足之处在于让得还不充分,导得不够流畅,前面拘泥于知识目标的达成,在汇报交流时时间有些紧,讨论得不够深入。

第二篇:螳螂捕蝉教学反思

螳螂捕蝉教学反思

螳螂捕蝉教学反思1

《螳螂捕蝉》是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位少年以树上的螳螂欲捕蝉,却不知即将被身后的黄雀啄食的故事,劝诫吴王一心想到眼前的利益,顾不到身后的隐患是危险的。全文分为“准备攻打楚国→少年巧妙劝说→打消攻打念头”三部分。结构紧凑,前后照应,生动有趣,寓意深刻。

学生对于寓言这种体裁并不陌生,但他们往往只注意故事的情节,不善于体会蕴含的道理。因此,我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抓住揭示寓意的语句,围绕形象的`故事情节,理清人物之间的关系,探究其中蕴含的道理,从而深刻地体会到少年巧妙劝说中显露出的惊人的机智与高超的谋略。在教学设计上着重体现以下两点:

一是体现合作式学习。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复述课文,小组合作,互讲互评;

二是体现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即在学生感到迷惘或是思维进入死胡同时,及时拨云见日,让学生享受到柳暗花明又一春的畅快。

下面例举课堂实录一个片断:

师:这位少年每天拿着弹弓到花园里转悠,一连三个早晨,露水打湿了他的衣服和鞋子都毫不介意,这是为什么?

生1:他在寻找猎物。

生2:不对,我觉得他是在寻找机会,好接近吴王。

师:理由呢?

生2:他听了大臣们的议论之后,才来花园里转悠,说明他正想办法要解决劝说吴王的问题。

师:有道理。大家赞成吗?

生3:赞成。我认为他是在故意引起吴王的注意。不然为什么连续去了三天呢?

师:他打着鸟了吗?他讲给吴王的故事是亲眼看见的吗?

生1:是亲眼看见的,不然怎么会讲得那么详细?

生2:不是真的,我认为他早已想好了对策,只是想借这个故事来劝说吴王。

生3:我也赞成不是真的,你想树那么高,树叶又密,他哪能对螳螂捕蝉看得那么清呢?

师:有道理,谁还说?

生4:我认为他或许以前见过,现在用他来说服吴王,更能表现出少年惊人的机智与谋略。

师:理解得相当深刻。他的做法妙在哪儿呢?

生1:吴王已下了决心,但他却说服了吴王。

生2:他不但说服了吴王,而且保全了自己的性命。

……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七嘴八舌地争辩着,议论着,不觉已到下课,仍意犹未尽。

教学反思:高年级的阅读教学,一定要提纲挈领地提出问题,引领学生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把问题不断引向深入。如本文内容浅显明白,但学生的理解往往只停留在表面,认为少年真的碰到这样的事,恰好用来说服吴王,这样就不能够充分表现出少年的机智与谋略。这时就需要教师把握契机,提出问题,引领学生去探究。比较人教版与苏教版小语教材,我感觉苏教版对学生的总体要求较低,而且要求不明确,这实际是给教师留下更广阔的思维空间。但如果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很容易使学生的学习流于形式,一无所获。这就更需要我们教师吃透教材,并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挖掘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使学生不仅获得知识的积累,更重要的是得到阅读理解能力的不断提升。

螳螂捕蝉教学反思2

《螳螂捕蝉》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决定攻打楚国并不准别人来劝阻。千钧一发之际,一位少年巧妙地用螳螂捕蝉的故事劝说吴王,使他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警戒人们只看到眼前利益,不顾身后隐患是危险的。教学时,我引导学生抓住少年劝阻之妙,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从而深入感受课文内容。

一、引起疑趣,发现其妙

教学时,我抓住课文的因与果,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看看吴王想攻打楚国,开始态度如何?最后怎么样了?在此基础上,我再加以引导。这里,通过对比,让学生发现疑点以引起注意,从而激发了学生探究事物的兴趣。

二、转换角色,感受其妙

在激起学生探究少年劝阻妙在何处时,我再让学生读课文,感到少年讲的故事很妙,并启发学生通过生生朗读、师生朗读、分角色表演等方式把故事表现出来。学生以演促读,以读促理解,创设了一个自主学习、互相协作的氛围。从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到了解少年是怎样一个人,以至后来理解寓言的寓意,层层深入。

三、复述故事,表现其妙

阅读教学以读为本,通过朗读内化理解,通过复述表现感受。我在作业部分就布置了这样一题,让学生通过内化吸收,进行行动的.复述,把少年劝的妙处表现出来了,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这也是一种运动。既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又可以内化文中的语言文字,提高学生的综合的言语表达能力。

《螳螂捕蝉》教学反思

教学《螳螂捕蝉》一课时,我参照一些老师的教学建议,把课文最后一节中吴王连声夸奖少年的那句对!对!你讲得太有道理了!作为引子,果然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首先我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太有道理的是哪句话。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很快找到了少年的那句话: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找到以后,我引导学生从以下两个方面去理解这句话是怎么来的,第一,这句话是在吴王下了死命令以后;第二,与螳螂捕蝉那件挺有意思的事有关。

在引导学生充分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之后,我还适当延伸:你觉得少年的话有道理吗?能联系你的生活实际谈一谈吗?学生例举了很多与生活相关的例子:看见地上放着一个钱包,你偷偷地捡了,没有想到却中了骗子的计。只想到了眼前利益,而没有想到身后的祸患。我不会做的题目就去看同学的,到考试时就抓瞎了。抄作业是眼前利益,考试成绩差,就是祸患。钓鱼时,鱼儿只顾吃鱼饵,却没想到中间有个钩子。

螳螂捕蝉教学反思3

首先感谢联校领导为我们搭建了“同课异构”这个互相学习交流的平台,感谢评委们的精彩点评,感谢老师们一天的辛劳陪伴,感谢一个个活泼灵动的学生。

上完《螳螂捕蝉》这节课后,认真听取了各位老师的点评,受到了许多启发和感悟。本节课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归纳如下:挖掘文本不够深入,有些粗枝大叶;缺乏女教师的细致与优雅;关键地方没有适时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整堂课给人感觉有些随心所欲。不足之处还有许多,限于个人能力无法一一体会出来,今后还需慢慢感悟。

如果反思就是反省不足之处,那么这篇反思就该结束了,如果讲一节公开课只看到自己的不足,那么公开课的作用就大打折扣了。爱因斯坦说过一句话:“什么是教育,当你把受过的教育都忘记了,剩下的就是教育。”上完这节后,我就一直拿着筛子筛,看看这节课能剩下些什么,有哪些东西能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实践改进,想看看除了沙子外有没有金子。几番纠结,终于擦出几朵火花,拿出来和大家交流。

一、导学案——摸着石头过河。

“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这句网络红语形容导学案有失严谨,冒然用一下吧。“导学案”对我们广大教师来说是一个熟悉而陌生的词,熟悉是因为近年来它被各种教育会议无数次强调,在课堂上无数次使用;但大家都无法领悟到它的内涵,在字典中无法查到这个词,像个传说一样陌生。学案是什么?还需要大家继续研究,先谈谈现阶段我对学案的认识:学案是用在课堂教学中的,所以它肯定了融入了教学目标、教师的教路和学生的学路,肯定不是一份练习题,但是问题也必不可少,如果没有问题,学生学什么,学案应该呈现哪些问题呢?该有几个问题呢?试想:我们成人在40分钟内能做多少脑力劳动?课堂上再有导入、总结、交流、合作、探究、练习等等环节,所以,在设计学案时应该设计出有代表性,有突破性的问题,不能一个又一个问题的泛泛出现把教师和学生搞得焦头烂额,使课堂淹没题海中而毫无生气,失去了语文味、人情味。我在本节课的学案中,设计了六个问题,其中有一个问题自认为设计的很好,就是“对号入座,组成新词”环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从“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提练出“吴国攻楚,诸侯在后”这个词,一下就抓住了事与理之间的联系,利益与祸患近在眼前,这样就免去了文本一次次被拆分组装,一次次被支离破碎,免去了教师许多绞尽脑汁的讲解。另外是“表演情景剧”环节,下课后一直反思:本节课与文本对话是不是少了些?我先谈谈对“文本对话”的理解,与文本对话就是读者投入文本中,观察故事的发展,洞察人物的内心,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联系本人的生活产生情感与思考共鸣。用情景剧的方式读课文,让学生把自己当成文中的一个活生生的人物,把自己对文本的理解通过这一形式反应出来,是不是很好的与文本对话的方式呢?还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我们许多学案前几个题老是生字,词语练习,接下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尤其在第一课时中,以字词练习为主。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足够的能力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新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在此基础上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等,能不能今后的六年级学案直接从“与文本对话”开始呢?把第一节课交给学生自学,因为自学流程大致相同,教师再适当引导一下,学生完全能以很低的成本把第一课时完成,就不需要再浪费那么多A4纸了,国家资源这么紧缺,在这里强烈呼吁一下。

二、教师把自己当做班上一个普通的年龄大些的学生。

教师上公开课会很紧张,不管是多么有经验的教师,这次在去北村小学的路上,我就在想,当一个人被众人围观时,就会产生非常大的压力。以前上公开课时绷得很紧,早早的就背好了“台词”,但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遇到陌生的学生,自己准备的东西总是难以很好的使用,致使课堂效果不能令人满意。前几年在北村讲课结果大败而归,今次所有高段的语文教师都去听评课,而且准备时间只有一天多,一下子有了压力,好在课堂效果自己还比较满意,反思原因:放下了担子,不想成败,放下了架子,与学生融为一体。比如说:带领同学们一起感谢听课教师,和初次见面的学生握手,真诚地叫学生的名字,搭着男同学的肩膀,让学生感觉到教师就像他们“兄弟”一样,对了,我只是一个比他们大一些的学生。怀着这种心态去上课,自己就能放开,清晰的思路,精彩的话,情不自禁涌出来,挡都挡不住,整节课如有神助。

三、做人难,做教师难,做小学男教师更是难上加难。

小学教师队伍阴盛阳衰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男教师给众多的女教师打交道,时间长了难免会被同化,为什么女兵都那么生猛也是这个道理吧,尤其在基层教师队伍中,女教师能顶多半边天,男教师反而显得毫无生气,默默无闻。我们这里上公开课的大部分都是女教师,她们思维敏捷,气质优雅,普通话标准,表情丰富,富有亲和力,会用各种方法不断的激励学生,男教师上公开课也参考女教师,时间一长,男教师们陷入了矛盾之中,一方面要表现出这种种素质,同时又一直和性别打架,长此以住,公开课的讲台让大多一线的男教师望而却步。我也有这种困惑,如何能到不作做,不拘束,不忸怩。本次公开课评委用了“粗犷”这个词来形容我的风格——也许是物以稀为贵吧,六个做课教师只有我一个男教师,——这对我是莫大的鼓励,在今后的教学中将继续探寻适合男教师的教学风格。

四、小组学习中要突显小组长的作用。

本节学案教学设计时,更注重体现小组合作的价值。既然要合作就要求大家在同一目标上进行分工,合作学习需要小组长把一项任务分成份,每个人去精心完成其中的一部分,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效率,那么合理的组织分工和协调,需要组长去完成,小组合作学习中组长的作用就被突显了出来,教师要协调要自己与组长的关系,不要越厨代庖。本节课的教学时,我有意体现组长的价值,如:让小组选代表读课文,小组推荐发言,小组长带领本组员自导自演课本剧,组长点评等,小组长申慧强点评情景剧的精彩表现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各个合作学习环节是在组长的带领下有序进行的,忙而不乱,多而不散,小组长在教学过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穿针引线的作用,让学生学的快乐,教师教的轻松。

五、在狭小的课堂上为学生创造展示自己的舞台。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是教学中的组织者、引导者,这已是地球人都知道的道理。为了能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中的主体,我让学生站在教室里最耀眼的位置来展示自我,没有把学生拘泥于座位上动弹不得,教师没有高高在讲台,而是让学生来到教室中央,无论是读课文,回答问题,学生参与写板书,还是情景剧表演都把学生请到讲台上,让学生感觉到自己很重要。此时些该,狭小的教室就是学生的舞台,老师就站在或索性坐在教室的一角,认真地聆听学生读书,讨论探究,欣赏他们表演,适时做出点评、激励或指导。因为被教师请上来,小家伙们一个个很兴致很高,学的很起积极,课堂自然就热烈起来,这时老师只需要坐享课堂的快乐气氛了。相信学生,相信学生,会有意想不到的快乐。

六、追随内心当我们还是小学生的时候,就有了自己的教育观点。

我说这话是不是有些夸张了,一点也不,我们可以调查自己的学生,学生知道那个教师好,喜欢那个教师,不喜欢某个教师,孩子们各自有各自的观点,只是他们没有和教育这个很大的词联系起来罢了。我们小时候也一样,然后有幸读了一所师范院校,比较全面系统地接触了教育,再有后来的实习体验,工作经历,生活阅历,继续学习,以及每个人在独特的环境教书育人,这些外在的方方面面无一不在影响塑造着我们,几年甚至几十年下来,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育观点,有的人只是缺乏对个人教育理念的总结和思考,当个人的理念形成时候,就要去唤醒内心深处属于我们自己的教育,也许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不是最好的,但只要是最适合自己的,并且在教学中实践好,操作好,这就是最好的教育。但是这必须有个前提,亚里士多德说过“我思故我在”,请扪心自问一句“我思考过吗?”之所以要提出这个问题,因为有这样一种现象,好像教龄越长的教师越难适应现在多变的教育,要么是多媒体,要么是学案教学,将来还有更先进的思想诞生,一些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在新形势下失去了话语权,好像马上就要被残酷的现实淘汰。为什么我们在课改的同时丢失了自己? 虽然每天在做同一件事情,但和自己交流的时间却很少,很多时候是被牵着鼻子走,没有时间、没有精力、没有权力去思考,哪些才是适合自己的教育?

我们干了一辈子教育却糊涂了一辈子,真是悲哀啊!在反思中成长,思考的过程肯定有些不成熟、词不达意或误入歧途的地方,望大家批评指正。

螳螂捕蝉教学反思4

《螳螂捕蝉》一课是六下第三单元第10课的内容,讲述的是吴王不听大臣们的劝阻执意要攻打楚国,一个侍奉的少年用螳螂捕蝉的故事让他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通过学习要让学生弄清楚吴王攻打楚国与“螳螂捕蝉”之间的关系,体悟寓言借助故事说明道理的表达方式,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围绕中心小学慧学课堂的教学模式,我是这样突破重、难点的:

首先,学习寓言,明白寓意

文章故事性较强,螳螂捕蝉的故事说得清楚明白,又配有插图,学生一读就能读明白,重点是弄清楚吴王攻打楚国与“螳螂捕蝉”之间的关系。所以教学时我就让学生先读一读这个故事,并结合文言文的叙述帮助学生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请学生用简单的示意图说说螳螂捕蝉这个故事,并感悟故事蕴含的道理: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藏的祸患哪。吴王从这个故事中悟到了什么

其次,读文质疑,明确重点

课文的难点是感悟少年的`足智多谋和他巧妙的劝说方式。吴王通过寓言故事领悟到的其实就是大臣们劝说的道理。问题就有了“吴王准备出兵攻打楚国,大臣们和少年都进行了劝阻,同样是劝,少年的劝阻成功了!由此,我们会想到什么问题呢?”

第三,思考问题,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先读读大臣们是怎么劝阻吴王的,再读读少年又是怎

么劝说的,比较起来思考,你认为少年为什么能劝说成功,最终让吴王想明白了不能攻打楚国这个道理。

第四,深入思考,合作探究

少年是怎么讲这个故事的?问什么要这样讲?请你们自己读读课文2—4小节,读读少年的一言一行,想想他为什么这么做,能体会到他的智慧,他的精心设计,巧妙安排么?划出有关的词语,组内交流

第五,展示汇报:你读出了怎样的一个少年

最后,总结提升:学了这课你有什么收获

本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学生自己学寓言说寓意,提出问题自主思考,合作交流,老师更多的是引导,体现了“让学”的思想。不足之处在于让得还不充分,导得不够流畅,前面拘泥于知识目标的达成,在汇报交流时时间有些紧,讨论得不够深入。

螳螂捕蝉教学反思5

今天看了东林居士发的帖子,我忍不住回帖。是什么样的帖子呢?东林认为,为什么非得“有感情地朗读”呢?完全可以让学生“有理解地读”。对于这一点,我也很赞同。怎样才叫做有感情地朗读呢?对于班上占多半数的中下生来说,他们努力一下,可以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但是要想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不要说用上课堂时间,恐怕再多花一些时间也不能达到这个目标。基于这一点,让学生思考过后,带着自己的理解来读课文,这样来得更自然更实际一些。

现在,我渐渐地让我们课堂学习目标“透明化”。今天这节课,我们的目标就是:1、读通课文;2、自学字词;3、概括主要内容;4、体会人物形象。

对于第1、2两个目标,由于学生课前已经做了预习,我采取了检查的.方式。12节课文,开了一轮“火车”,检查面还不算大,再来一遍,大家都能读准课文了。检查字词预习情况,我先让学生听写词语,这样的方式虽然不常用,但对于了解学生字词掌握情况来说,是很有用的。接着,就听写的12个词语,选择重点词,让学生说出意思,比如:乘虚而入、不堪设想、固执、恍然大悟。

根据前面教过的“起因——经过——结果”,让学生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什么。学生说到少年劝吴王,我教给他们一个字——“谏”,学生查一查字典,知道“谏”是旧时指规劝君主。如果要在“谏”前加一个字的话,少年是——巧谏,而大臣们是——苦谏(直谏)。

本课的重点环节是引导学生体会人物形象。邵菲说得好,吴王野心勃勃,想吞了楚国,称霸天下。有学生说,吴王明智。我引导学生读第一自然段,让他们明白吴王刚愎自用,大家一起查成语词典理解这样一个词。就这时的吴王,谁的意见都听不进,他明智吗?请读一读这儿吴王的话,可是非常霸道啊!比较下来,叶剑龙读得最投入,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有感情地朗读”吧。学生明白了,他这不是明智,而是头脑发昏,一时冲动。我说,是什么让他头脑发昏呢?生答:攻打楚国能够取胜让他失去了理智。我说,这叫利令智昏,再查一查“利令智昏”这个词语的意思。后来呢,学生说,吴王能知错就改。有人举一反三了,说:吴王这是悬崖勒马、迷途知返。

那么少年呢,是一个怎样的人?在默读之后,学生展开了交流:机智过人、勇敢、一心为国。张传梅说,少年有坚持精神,我说:“你从哪儿看出来的?”让大家圈出“一连”和“终于”这两个词。有孩子质疑了:这个故事是真的还是假的?我说,是真的怎么样,假的又怎么样?叶磊说,如果是真的话,说明少年关于观察。卢弘说,如果是假的话,说明少年想象力丰富,会编故事。

对于解读文本,我同意课前教师进行必要的研读,但我又认为,这绝对不能代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在课堂上,我支持把与文本对话的权利交给学生。一位网友说得好,我们想不到的,学生未必想不到。说得多精彩呀!今天这节课上学生的表现就证明了这种说法!

螳螂捕蝉教学反思6

今天,终于上完了教研组的公开课,同事们都很热情,我一上完,都围拢过来,热烈地讨论起我的课来。想起窦桂梅老师那时候上完课下来,非要逼着老师们说自己的三条缺点一事,心里便觉得暖暖的不需要我一个个地求,大家都愿意把我课堂中的不足之处给我亮出来,这是一种多么大的信任与支持啊!在此,真诚地感激各位同事的指点,你们的批评是对我最好的帮助。

现将同事们的观点记录下来,以指导今后的教学工作。

得之处:

1、课堂结构比较好,首尾联系,让学生从吴王巨大的变化中体会到少年这段话的作用。

2、从学生的提问中提练出三个大问题,作为课堂的主线索,层次脉络清楚。

失之处:

1、缺少一个环节:螳螂捕蝉这件事和吴王攻楚这事有什么关系?

事实上,我把这个问题分裂开来问的,我问:螳螂、蝉、黄雀各指什么?这么一比较下来,就能发现如果按上面的问题来问的话,学生更能找到他们之间的关系,从而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由此看来,同样是一个问题,但问题的设计却大有学问。

2、遗漏一个环节:

备课之初,想到设计这样一个问题:螳螂、蝉、黄雀眼前的利益和身后的隐患各指什么?可是在后来的备课中却遗漏了这个问题。这个问题的设计是下一问题吴王眼前的利益和身后隐伏的祸患是什么的伏笔,所以是不应当失掉的。而我,甚至于直接丢掉了。

由此看来,深入地探究,能够化解教学的重难点。

3、忽略了几个问题:

(1)、恍然大悟的解释没提到(这个没想到);

(2)、吴王的性格特点分析得不全面(这个阅读教材时想到了,但读了薛法根对本课的解读后,意识到重点人物应该在少年而不是吴王身上,于是在后来的设计中忽略了);

(3)、课堂用语重复得过多,不够简炼(怕学生听不懂问题,往往会重复)。

由此看来,细到无痕处,才能有课堂的精彩。

探讨之处:

最后的习作训练第二天,吴王怎么跟大家解释放弃攻楚的原因,目的何在?是留着还是拓展成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螳螂捕蝉的事?

我个人认为留着是可以的。

联系生活实际谈也可以,但课堂有得必有失,不可能面面俱到,什么都谈。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强调吴王对螳螂捕蝉故事的理解,而且跟我们的`课题《习作训练在语文教学中的开发和利用》联系起来了。但是我那个习作训练因为前面的伏笔埋得不够(比如说吴王的性格特点),所以在这儿说话练习就显得有点唐突。

当我设计完一份教案后,我往往容易被教案所牵制,而无法跳出教案,超越教案,所以一开始就忽略的问题在后面的修改中往往不容易被发现。这是我在今后的课堂中更应该注意的问题。

课堂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只是,今天的课堂遗憾得多了点。尽管后来有同事称赞我完全改变了以往上课的风格,称赞我进步很大,但面对这么多课堂中生出来的问题,我没有丝毫的喜悦感,反倒生出路漫漫其修远兮的紧迫感和压力感。

螳螂捕蝉教学反思7

教完了《螳螂捕蝉》这课,我心里喜滋滋的,因为在这节语文课上,我发现孩子们变了很多,课堂上一双双举起的手就是他们最大的改变。

一、充分预习,端正态度

前一天,我告诉孩子们,这节课可能会有老师们来听课,请大家充分预习,读通课文。我看到早读课上,孩子们一遍一遍地读着课文:全班齐读、自己朗读、同桌互读。读书的气氛比以往任何一天都浓厚。我知道,他们是想有个好的表现呢。到了上课的时候我告诉孩子们,虽然老师们不来听课,可我还是希望大家能把你们最好的表现拿出来。同学们个个跃跃欲试,情绪高涨。

二、扎根于生活

在教学中结尾,我安排了拓展环节。经过课堂实践,我发现孩子对“只顾眼前的利益,不顾身后的'祸患”这句话有许多自己的理解,所以我让学生为吴王写发言稿.问题一出来,同学们忙得热火朝天,争先恐后发言……听着孩子们的发言我知道他们是真正懂得了做事要三思而后行的道理。教学到这个时候已经不需要老师再做过多的引导了。

螳螂捕蝉教学反思8

首先感谢校领导为我们搭建了这个互相学习交流的平台,感谢评委们的精彩点评,感谢老师们一天的辛劳陪伴,感谢一个个活泼灵动的学生。

上完《螳螂捕蝉》这节课后,认真听取了各位老师的点评,受到了许多启发和感悟。本节课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归纳如下:挖掘文本不够深入,有些粗枝大叶;缺乏女教师该有的细致与优雅;关键地方没有适时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整堂课给人感觉有些随心所欲。不足之处还有许多,限于个人能力无法一一体会出来,今后还需慢慢感悟。

如果反思就是反省不足之处,那么这篇反思就该结束了,如果讲一节公开课只看到自己的不足,那么公开课的作用就大打折扣了。爱因斯坦说过一句话:“什么是教育,当你把受过的教育都忘记了,剩下的就是教育。”上完这节后,我就一直拿着筛子筛,看看这节课能剩下些什么,有哪些东西能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实践改进,想看看除了沙子外有没有金子。几番纠结,终于擦出几朵火花,拿出来和大家交流。

一、放下负担,轻装上阵

教师上公开课会很紧张,不管是多么有经验的教师,这次在上课前,我就在想,当一个人被众人围观时,就会产生非常大的压力。以前上公开课时绷得很紧,早早的就背好了“台词”,但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遇到陌生的老师,自己准备的东西总是难以很好的使用,致使课堂效果不能令人满意。反思原因:自己太紧张了,你的紧张会传递给孩子,让他们也莫名紧张起来。现在,很多老师都说我公开课时看不出任何紧张,我表面上确实也没有以前那么紧张了,虽然刚开始会有一点儿紧张,但基本五分钟后就忘记有人在听我的课,而完全投入与文本,与孩子们的对话中。放下沉重的心理负担,也许才能更好地展现自我。

二、小组学习中要突显小组长的作用。

要更注重体现小组合作的价值。既然要合作就要求大家在同一目标上进行分工,合作学习需要小组长把一项任务分成份,每个人去精心完成其中的一部分,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效率,那么合理的组织分工和协调,需要组长去完成,小组合作学习中组长的作用就被突显了出来,教师要协调要自己与组长的关系,不要越厨代庖。本节课的教学时,我有意体现组长的价值,如:让小组选代表回答问题,小组推荐发言,小组长带领本组组员练习分角色朗读,组长点评等,小组长汪恩泽点评分角色对话的精彩表现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各个合作学习环节是在组长的'带领下有序进行的,忙而不乱,多而不散,小组长在教学过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穿针引线的作用,让学生学的快乐,教师教的轻松。

三、追随内心

当我还是小学生的时候,就有了自己的教育观点。我说这话是不是有些夸张了?一点也不,我们可以调查自己的学生,学生知道那个教师好,喜欢那个教师,不喜欢某个教师,孩子们各自有各自的观点,只是他们没有和教育这个很大的词联系起来罢了。我们小时候也一样,工作经历,生活阅历,继续学习,以及每个人在独特的环境教书育人,这些外在的方方面面无一不在影响塑造着我们,几年甚至几十年下来,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育观点,有的人只是缺乏对个人教育理念的总结和思考,当个人的理念形成时候,就要去唤醒内心深处属于我们自己的教育,也许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不是最好的,但只要是最适合自己的,并且在教学中实践好,操作好,这就是最好的教育。但是这必须有个前提,亚里士多德说过“我思故我在”。

之所以要提出这个问题,因为有这样一种现象,教育不停改革,越改老师越累;越改,孩子负担越大。为什么我们在课改的同时丢失了自己?虽然每天在做同一件事情,但和自己交流的时间却很少,很多时候是被牵着鼻子走,没有时间、没有精力、没有权力去思考,哪些才是适合自己的教育方法?

在反思中成长,思考的过程肯定有些不成熟、词不达意的地方,望大家批评指正。

螳螂捕蝉教学反思9

今天,我教学了长春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的第11板块的第一课——《永远的一课》。与学生一起走进文本,感受了文本带给我们的教育与熏陶、感悟,并深深的感动。我记得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而我不禁思考:作为语文教师应该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给孩子什么样的生活?结合我这节课我觉得,努力从以下方面入手,久之,会有所成就。

一、在情感共鸣中学习语文

苏姆林斯基说过:“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例如《哈尔威船长》一课,通过介绍对哈尔威船长的`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和他英雄形象,充分表达了他大义凛然的精神,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我设计了一段充满激情的导语:“你知道什么是英雄吗?谁能列举以为英雄?谈一谈你对他的认识?”简短的一句话,开启了学生感情的闸门,学生纷纷发言。正如“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在简单的交流中,学生对英雄的热爱与热爱,如涓涓细流源源不断地流了出来。正是基于对英雄的膜拜,学生才渐渐走进了作者的心灵,与作者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对理解课文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二、重视情境创设,激发学习兴趣。

《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师要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以任务驱动学习,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指导学生体验和感悟学习内容。在语文教学中,让我对这句话有了深刻的体验。是的,语文教学离不开情境,在课堂上,如何有效地把学生带入一个有声、有色、有情、有形的情境世界呢?我觉得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1、让孩子去“展示自己”

课堂上,要大胆地让学生去体验,去探索,去感悟,去尽情地展示自己!每学习一篇新课文,我都鼓励学生尽可能地搜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知识,上课时,大家都希望把自己的成果展示给大家,这样,无论是在课内还是课外,他们都表现得十分积极,而且极大的丰富了知识的储备量。

2、引领孩子去读书

我经常搜集课外阅读材料,推荐给学生阅读。另外,我还结合教材所涉及到的内容,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使学生尽量领悟不同类型的文章的写作技巧;同时,鼓励学生阅读中外儿童名著,领略书中的精妙所在!我们班还设立了图书角,更加丰富了学生的课外阅读。

开展各种读课文的形式,鼓励学生从读中感悟,读出感情,读出形象,读出内心的共鸣。与潜移默化中感受语文,却不留刀斧之痕。

总之,我期盼着:我的语文课堂会变成孩子们学习知识、放飞梦想的理想舞台。

螳螂捕蝉教学反思10

《小小商店》是一节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基础、合作探究为学习途径的活动课,本课是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兴致去参与活动,加上一年级孩子的自律能力还不高,相比一般的常规课而言活动课就显得更为丰富、多变。经过两次的教学实践,我觉得要让活动课变得更灵动、鲜活,让学生乐学而又有所收获,除了需要教师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外,更需要教师敏感而不失时机地捕捉到学生的各类信息,组织、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一、精心预设,为课堂生成预留空间。

老师的预设是课堂生成的平台,如何引入、如何激趣都需要老师的别有用心。在这节活动课中,我就把教室按书本的样子布置成一个小商店,孩子一上课便无比兴奋,跃跃欲试。为了让孩子能静心地复习人民币的相关知识,我把自己变成总经理,把复习题变成有奖问答,为了获得更多的现金代用卷,孩子们一个个积极发言。而我设计的问题传统而不失灵活,问题简单答案又不尽丰富。如我问孩子:购物需要注意什么问题?有的孩子说不能被骗,要数清楚找回来的钱;有的孩子说不能贪小便宜,发现找多钱了要还给别人;有的说要注意安全,讲文明;有的说要环保,带购物袋听着他们的.回答我才发现,小小年纪的他们居然懂那么多,课堂也因为孩子的声音变得更生动、更精彩。

二、及时发现,让生成变成资源

课堂的旅程从来都不会遵循教师预定的轨迹前进,而是随时都可能发生意外。这些意外往往是不经意间就发生了,所以老师必须敏感、及时地捕捉到这些意外,顺学而导,把意外变成资源。

比如在学生进行第一轮的购物活动的过程中,有一个孩子买完了一样文具,他并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着急着买第二样东西,而是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清点自己剩下的纸币。玩具柜台上有一个标价68元的机器猫,我并没有给学生准备那么多的样币,可是有孩子还是买下来了,原来他是和同学合伙买的。在第一轮活动结束后,我把自己的发现提出来和孩子一起讨论,买完东西及时清点自己的财物是一个很好的习惯,检查了售货员有没找错钱,又可以知道自己剩下多少钱,还可以买什么。在讨论合伙买东西的时候,一个同学说售货员没有找钱,一问之下,原来售货员把钱找给了另一名同学,我因势指导,和同学合伙买东西的时候,要记住每人各拿了多少钱,如果有找回的钱,要商量好怎么分,这样才不会闹矛盾。班上有孩子说:玩具太贵了就不要买,买便宜的点的。听到孩子的回答,我马上表扬他们,多么懂事的孩子呀,因为爸爸妈妈赚钱很辛苦,所以小朋友不乱花钱。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作些相应的变动。这种教育的技巧,需要老师具有极为丰富的驾御课堂的教学经验,而中经验需要依靠日常教学中点点滴滴地积累,因此在这方面我还是很稚嫩。很多时候,我无法第一时间准确地对课堂的生成进行筛选,也不能完美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活动。但是,我希望,也相信,只要脚下的道路是对,即使坎坷,往前走,坚持,就能遇到更多无法预约的美丽。

螳螂捕蝉教学反思11

《螳螂捕蝉》是一篇文言文的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位少年用螳螂捕蝉的故事,劝诫吴王大笑了工打出国的念头的故事。全文分吴王准备攻打楚国→少年巧妙劝说→打消攻打念头三部分。全文结构紧凑、前后照应、生动有趣、寓意深刻。

对于寓言这一体裁,学生并不陌生。但学生往往只注意故事的情节,不善于思考蕴含的道理。因此,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围绕具体形象的故事,抓住揭示寓意的语句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患也。并结合故事背景资料理清蝉、螳螂、黄雀、少年间的关系,探究眼前的利益和隐伏的祸患,从而理解成语的含义,领悟文章告诉人们的道理。在这节课中怎样才能给予学生更大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在自己质疑自己解疑中学习课文,明白道理呢?在教学中我尝试以朗读贯穿始终,以学生的质疑、解疑为主线进行教学。

一、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找准生长点。

学生已经进行了初读课文,结合书下注解将文言文译成了白话文。并且了解文章大意。在此基础上,我将教学目标定为理解文本蕴含的道理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患也。并且在分析课文的同时渗透扩写点。让学生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能够有新的收获。

二、读书贯穿自始至终,并且体现层次。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意自见。作为学习文言文的开始,坚持了以读为本的理念,把指导学生的朗读作为本课教学的一个重点。首先,让学生自渎,为读通、读懂古文奠定了基础。

然后在分析的基础上理解读,通过仿照榜样读,加深对于课文的理解。最后,在理解古文的基础上,指导读出语气。这样,把读贯穿于学习本课的始终,既培养了学生诵读古文的能力,又能让学生在读中自读自悟。

三、理解文章深意,不脱离语言环境。

我在读这篇文章时就很想弄明白这样两个问题

1、吴王为什么非攻打楚国不可?

2、那位少年为什么讲了这个故事后,吴王就放弃攻打楚囯?要弄明白这两个问题,了解当时春秋时期的每个国家都有吞并对方,使国家更强盛的野心,但倘若轻易出兵就有可能被第三方吞噬的危险这一社会背景是关键。

如果教师讲,学生能明白,但纸上得来总觉浅。于是,让学生自己去读书、寻找资料,探究答案。教学时我引导学生先围绕具体形象的故事进行质疑,然后带着问题再去读书学习。学生先找到了揭示寓意的语句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患也。在学生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后,老师引导学生探究这三种小动物眼前的利益和隐伏的祸患分别是什么?从而理解螳螂捕蝉这个成语的含义。之后,结合故事背景资料和借助多媒体课件春秋战国形式图理清蝉、螳螂、黄雀、与吴王伐荆之间的关系,明白吴王眼前的利益和隐伏的祸患分别是什么?

使学生清楚明白的认识到:吴国就好比是这三个小动物中的螳螂,而楚国就好比是故事中的蝉,它身后的越国就好比是故事中的黄雀。学生联系吴王的固执,肯定能感悟到少年的机智、能干,善于采用旁敲侧击的策略来个敲山震虎,从而让吴王醒悟到事情的危险性,不得不考虑事情的后果。学生很快理解了这篇文章要告诉我们的道理。而且在教学中学生收集的资料得到了利用。这样学生的感悟必然是多元的`,符合新课标的提倡学生的情感体验。

学生的感悟也是鲜活的,是自己感受到的,而不是教师教给他们的。这样既培养了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又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学生还在探究的过程中,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搭起了桥梁,真是一举而多得!

四、自己质疑,自己解疑,体会学习方法。

通过对比读,读出吴王开始态度的坚决果断敢有谏者死和最后对少孺子的夸赞善哉,乃罢其兵时,态度的转变。读前一句时,让学生质疑,学生在了解了吴王固执、骄横、决心大后,提出:吴王为什么坚决要攻打楚国? 学生结合课外资料的了解解决了问题,自学自解疑,进而让学生知道通过背景资料的查阅、了解也是一种学习课文的方法。再有通过对比两句让学生质疑,是什么使吴王态度有了这么大的变化呢?自然而然成为学生的疑问,自然引到文本重点。在教学中,让学生领悟到质疑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总之,课堂上以学生的质疑,自主释疑为教学主线,以不同形式的读书贯穿教学始终。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开放的氛围。由此而产生的在生生、师生、生本的对话中可以激起更多学生的思维火花,引起更深入的思考和更广泛的讨论,从而促进课堂的有效生成。当然,课堂上也有一些不足,比如,课堂结尾有些啰嗦,图示出示有些滞后,没有起到引领学生的作用,情感投入还不够等,还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锻炼,争取提高。

螳螂捕蝉教学反思12

《螳螂捕蝉》的课文内容并不复杂,成语的理解学生通过预习就能掌握。而螳螂捕蝉和吴国攻打楚国的相似之处,学生也轻而易举地理解了。那么我们课上呈现怎样的训练呢?第一处的点拨出现在“感受少年的计谋巧妙”这个环节中。学生从文本内容的理解出发,都说到了少年以讲故事地方式劝说吴王,很巧妙。

文中还有哪些细节也能看出少年计谋的巧妙呢?学生必须细读文本才能找到。对话的地点在花园,时间在早晨,手中的弹弓和身上的露水,无不看出少年的用心良苦和精心谋划。恰当的时间和煞费苦心的道具准备,都是为了引到“螳螂捕蝉”的话题。只要吴王发现少年,问到弹弓,少年对成功劝说吴王就有了十足的把握。

在讨论“你认为这是一个怎样的.少年”的话题讨论中,学生对于少年的足智多谋印象深刻,但也仅此而已。我进行了第二次点拨:“少年就一定会劝说成功吗?如果不成功,让吴王看出了他的用心后结果会怎样?”少年其实是冒着生命危险,勇敢地劝谏的。“少年只是一个侍奉吴王的下人,他这么做,到底是为了什么?”少年其实是一个非常了不起,非常爱国的人呀!至此,少年的形象已经立体饱满起来,学生对于文本的感受又深了一层。

螳螂捕蝉教学反思13

薛法根老师是江苏省特级教师。他在上《螳螂捕蝉》第二课时,大气而不失精细,轻松而富有智慧,令人耳目一新,又颇多启迪。

一、“重组”课文,构建板块

语文教学,要以学生实践为主,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笔者以为,落实这一点的关键是对教材的重组。教材上的每一篇课文,都应该根据学生情况,或大胆取舍,或切换段落,或从课外补充……在课文基础上设计简明流畅的教学流程,使学生能主动、充分、自由而有创意地学习。而不是一概从头到尾,每篇课文都细细给学生“梳理一回”。

《螳螂捕蝉》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决定攻打楚国并下令不准别人来劝阻,这时一位少年巧妙地用“螳螂捕蝉”的故事劝说吴王,使他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薛法根老师教《螳螂捕蝉》并没有“循规蹈矩”逐段教学,而是从学生阅读心理出发,根据教材本身特点,大胆地重组教学内容,一节课就那么几个教学环节,十分简洁,却又“针针见血”,把教学重难点—一落实解决:(1)默写四组词语(分别是:①蝉

悠闲自由自在;②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③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④侍奉吴王的少年

拿着弹弓瞄准),然后听老师讲“螳螂捕蝉”的故事并进行复述,最好能用上默写的几组词语;③)完整地读课文,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恍然大悟”的意思,学生质疑后讨论一个问题:那个少年为什么不在大庭广众之下对吴王讲这个故事?由此感悟到少年是智劝;(3)课文表演,先练读对话,再每个人就当时情境写台词,两位学生上台做“吴王”和“少年”,其他人做导演。整个课堂教学环节安排新颖独特,虽然改变了课文的“序”,但以发展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为主线,科学合理地安排了听、说、读、写、思等语文实践活动,特别是匠心独具地把朗读、感悟、想像、复述等整合成几个生动活泼的综合的板块,使学生在层次分明的实践中得到了全面的训练和整体的发展,真正地达到了以简驭繁、以一当十、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训练思维,培育智慧

薛法根老师一向重视思维训练,他认为现在的语文教学有一个问题就是“让学生记忆知识,而忽视了让学生运用知识去探究未知的世界,忽视了学生质疑问题的探究精神的培养,问号的消失标志着智慧火花的熄灭”。的确,不但是语文教学,现在的中小学教学普遍存在重知识传授轻智慧培育的问题。有知识不等于有智慧。一个人可能学富五车,但他不一定是智慧之人,因为他完全可能千万次地重复人家的思想,自己却不善思考,不去探究,更不会发明创造。在今天的背景下谈发展学生思维的问题,首先要考虑让谁提问,这牵涉到谁是教学的主体,第二考虑的是问题的多少和价值。问题过多,对时间固定的课来说,就意味着学生疲于应付,就意味着学生仍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如果一堂课就只有那么几个问题,而且都有思考价值,我们认为,即使由教师提出,也完全可以使学生活跃起来。

薛老师在上《螳螂捕蝉》时,不是简单地读、读、读,不是机械地记课文语言,而是非常注意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整节课,薛老师只提了一个半问题。一个问题是在学生创造性地复述“螳螂捕蝉”的故事,接着又熟读课文后,薛老师问:故事的结尾说吴王恍然大悟,这“恍然大悟”怎么理解?显然,这个问题需回顾全文、整体把握方能解决。请看学生的交流情况:

生:吴王从这个故事一下子想到了自己要攻打楚国的事。他明白了自己就像那蝉和螳螂、黄雀一样,只顾眼前的利益,而没想到攻打楚国所隐伏的祸患。

师:(鼓励地)这里用逗号,请讲下去。

生:如果其他诸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

师:(接话)国破家亡啊!

生:吴王明白了大臣们的劝说是有道理的,心里一定很后悔,就自己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我觉得吴王还是一个明君。

师:明白事理、改正错误的大王还是个好大王嘛!(众笑)

接下去就是那半个问题,为什么说是半个问题呢?因为是薛老师先让学生自己质疑,学生提出的两个问题也不算容易,但都指向吴王,薛老师在此基础上“更上一层楼”,提出了一个更有价值的问题,引学生走进那位少年的世界,这样的让学生“跳一跳摘桃子”显然在挑战学生的智慧。请看实录:

师:学到这儿,你还有什么问题?

生:少年所讲的.事在生活中发生的可能性很小,吴王怎么就相信了呢?

生:吴王没有听大臣们的劝告,为什么会听那个少年的话?

师:这两个问题提得都很有道理。但是只要认真读读课文的第三小节和最后两段话,你就会明白的。老师现在想到一个问题:那个少年为什么不在大庭广众之下对吴王讲这个故事呢?

生: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谁再劝说就杀谁。少年在大庭广众之下讲这个故事,用意就是劝说吴王,吴王一定不会听的。

生:那样做会使吴王觉得很没面子,一生气反而会把少年杀掉的。

生:如果在大臣们面前讲这个故事,吴王一定不会相信这个故事是真的,以为是少年编出来的,就不会想到故事中的道理。

生:那少年在花园里一连站了三天,为的就是等吴王。少年装出打鸟的样子,是让吴王相信(螳螂铺蝉)这件事是真的不起疑心。这样,少年就可以通过讲这个故事,让吴王自己明白其中的道理。

师:少年表面上是讲故事,实际上是一

生:暗劝吴王不要攻打楚国。

生:暗示攻打楚国隐伏的祸患。

师:所以,少年的劝与大臣的劝有一点不同。如果说大臣们的动是“直劝”、“力劝”的话,少年的劝称得上是——

生:(纷纷抢答)智劝、巧劝。

师:一个好主意要想成功,还得选择一个适当的环境、恰当的时机,这就是计谋。我们可以看出这少年有勇有谋,充满智慧。

只有读书,没有问题,这是目前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当中暴露出的一大问题。矫枉难免过正,凡事过了头就会走向反面。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此早有告诫:“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让孩子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这才是应当在学生面前展示的生活中的最美好的事物。”

三、发展语言,注重创造

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学习语言,读熟是前提,离开这个,勿谈语言的发展。所以薛老师是很重视学生把课文读熟、读好的。读熟还只是学习语言的第一层次,准确来讲还不到位。薛老师在以下两个方面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一是依据课本的语言发展学生的语言。“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当然也是学习语言的例子。完全跳开书本去学习语言,往往是低效的,“螳螂捕蝉”是一个经典故事,很有文化含量,因此让学生在自然而然间能复述这个故事,借此发展学生语言,也是一举多得的好事。只不过薛老师做得了无痕迹,铺设的台阶很适合学生走上去,而且还能别出新意,有所创造。他先通过默写四组词语,“暗暗”帮助学生记“螳螂捕蝉”这个故事的梗概,然后联系这四组词语,教师边示范讲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要求学生边听边记。学生再根据四组词语和挂图复述故事,最后才是指名复述故事。实践证明,几位学生的复述不但准确、流畅,而且有创新,如把“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说成了“蝉趴在高高的枝干上,悠闲地唱着歌,自由自在地吮吸着甘露”,显得更为生动。

二是让学生创造性地弥补课文空白。好的文章像书法,有时密不透风,有时又疏可走马,“疏可走马”处自然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语境动动笔。比如课文写这位少年为了劝说吴王,拿着弹弓一连在王宫花园里转了三个早晨才觅得机会,碰到吴王。花园里此时是怎样一番景象呢?薛老师就让学生以写台词的形式补一补,在学生表演时做旁白用,结果学生写有目的,十分成功。这里不妨抄录一位学生的练笔:清晨,朝霞映红了吴王花园。郁郁葱葱的树木、五颜六色的鲜花都被镀上了一层金黄色。几只黄雀躲在树丛里欢快地鸣叫着。这时,一位手拿弹弓的少年,正在花园的小路上徘徊。他不时地朝吴王的寝宫东张西望,似乎在等什么人,却又装出一副专心打鸟的样子。露水沾湿了他的衣裳,他也浑然不知。这时……(学生开始上场表演。)

四、用语活泼,充满欢乐

教师的课堂用语非常重要,它跟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习的效果等都紧密联系。在共性之外,特级教师在课堂用语上又有个性,薛老师的教学用语轻松幽默,他的语文课充满笑声,所以有人曾以“教得轻松,学得扎实”来形容他的教学艺术。

我们不妨来欣赏一下他的某些课堂用语:

在学生默写完四组词语后,薛老师说:“同学们听写得很认真,老师奖励大家一组词。”此时,学生都开心地笑了。其实第五组词语:“不堪设想、隐伏着祸患、恍然大悟”本来也要默写,只是薛老师这么一强调,学生紧张的情绪马上得以缓解。本该默写,现在成了“奖励”,奖励是虚的,实是体现薛老师的育人之道:“听写得认真”,才有奖励,才能多默写一些。

在学生复述“螳螂捕蝉”的故事时,薛老师表扬那位用上了“唱歌、吮吸甘露”的学生,说:“看来,你很有文学细胞。”多么形象有活力的评价!多么有激励作用的评价!当第二位学生发生口误“黄雀伸长脖子……却不知道有个侍奉吴王的少年正站在它身后……”时,薛老师没有否定和生硬批评,而是以“能站在黄雀背后的是超人”这样儿童化的语言巧妙地启迪学生。

在学生成功表演后,薛老师又真诚地说:“看了你们的表演,我想中国电影拿奥斯卡金奖的日子真的不远了!”既是在肯定学生正确理解了课文,准确地把握了人物形象,又饱含真情,寄予厚望,颇为“煽情”,轻松的话语,实在又很深刻!

精彩的有智慧的语文课,不在于教师讲授无数个知识点,而在于学生提出更多的为什么;不在于教师运用什么方法,而在于学生是否在学习过程中有大量的参与和自由表达的机会;不在于设计的课堂有无其基础型、拓展型或研究型之分,而在于学生是否对所学的东西感兴趣,通过学习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不在于学生从课本中接受了多少,而在于他们质疑和评判了多少,在于他们是否展开想像的翅膀,拓展广阔的心灵,在于学生对自己的发展是否有足够的自信。

螳螂捕蝉教学反思14

《螳螂捕蝉》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位少年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告诫吴王如果一心想得到眼前利益,而不顾身后的隐患是危险的,并使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故事形象生动,很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容易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

对于我自身而言,每一次做课都会给我带来不同的收获。无论是从自信心的树立上,还是从课堂艺术的感悟上,或是从挑战优质课堂的决心上来说,都是一次激进。课后反思的准确、透彻不分课堂的成与败,能给学生带来快乐又能给学生足够参与和表现时间的课堂,是我目前不断努力的方向。

本节课的设计思路清晰、环环相扣,步步为营,将学生的思维层层引向深入,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从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的谈话入手,给学生以鼓励和提醒;接下来读写生字“螳螂”,继续加强生字词的教学;并以螳螂、蝉、黄雀三个小动物的图片展示再次吸引学生兴趣,以次引出文章中“螳螂捕蝉”的故事,要求学生反复读并能够复述;整节课中,我只设计了两个问题,第一个是:吴王听了少年的故事,恍然大悟。吴王究竟突然间明白了什么?这个问题需要学生纵观全文来分析,从而加深学生对故事整体情节的把握,同时又能使学生完成理解寓言的深刻含义这一教学重点。另一个问题是:少年所讲的故事在生活中发生的可能性很小,可是吴王为什么就没有听大臣们的劝告,反而就相信了少年的话呢?也可以问少年为什么不在大庭广众之下向吴王讲述这个故事?这个问题牵扯到课堂教学的重难点,也是学生思维发散的最佳时空,更是所有学生在各自不同能力的基础上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也是老师赏识学生、给予学生课堂体验之快乐的机会。给学生极少的且有思考深度的问题,学生才不至于感到思考的劳累与无效,反而会颇具挑战性,会上心劲儿。可以看出,我对文章的内容进行了重新组合,并没有按照文章原有的写作顺序进行教学,我觉得这样更容易吸引学生,更容易给学生以明晰的知识框架。我用这个班的学生已经两次了,而这次学生积极的发言以及对课堂的悉心关注是我意料不到的,尤其是一位学生的回答更是精彩,当我提问说:“少年为什么不在大庭广众之下向吴王讲述这个故事呢?”这位学生答道:“少年只是一个侍卫官,根本就没有向君王提建议的权力……”这句话给我的印象很深刻,我当时的第一感觉就是:课堂,给学生足够的'空间,给学生以有效的指引,学生将有活跃的思维,将有成功的体验,将有积极的思考,将有不同于其他学生的发现,将有创新幼芽的萌动……。

熟能生巧,对教材的熟知、对重难点的熟知、对教学环节的熟知、对三维目标的熟知、对每一个举措目的的熟知等等,对一节课至关重要。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关注的内容方方面面,面面都很重要,哪怕是一句小小的评语,都有可能关乎到学生的学习态度等。只有熟知课堂中的一些“必备”,才能够随心所欲,使课堂游刃有余,有所声色。而我,在课件播放时,一句总结性的话语竟忘记了出示,对课堂虽说影响不大,但却能反映出我在此方面的不足。也有时候,我会一心想着下一步的环节,从而忽视了学生的表现情况或者板书等环节,在这儿,我给自己提个醒,课堂中,“熟”字难得。还有,在学生分角色朗读吴王和少年的对话一部分,我面向了全体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锻炼,但学生个体展示的机会少了,我还看见很多学生都高高地举着手,那种踊跃积极的劲头儿让我心里倍感温暖,最起码孩子们愿意,可我却没有为孩子们创造更多的表现自我的机会,实在愧疚。让我感触最深的还有一点,那就是给学生清晰的课堂指令,会让学生“有所适从”,而不在模棱两可。

对于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不足之处,我会不断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进行弥补。一次,我克服不了自己所有的缺点,但我能够在多次的严格要求下克服一个缺点,并使自身的优点和从书中、从优秀老师身上学到的经验点点滴滴滴“常态化”,使它们不再难得一见,而是随处可见。

螳螂捕蝉教学反思15

《螳螂捕蝉》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决定攻打楚国并下令不准别人来劝阻,千钧一发之际,一位少年巧妙地用“螳螂捕蝉”的故事劝说吴王,使他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下面是我对这一课的一点感悟:

一、重组课文,构建板块

我个人以为,教材上的每一篇课文,都应该根据学生情况,或大胆取舍,或切换段落,或从课外补充……在课文基础上设计简明流畅的教学流程,使学生能主动、充分、自由而有创意地学习。而不是一概从头到尾,每篇课文都细细给学生“梳理一回”。

我在教《螳螂捕蝉》这一课时,并没有“循规蹈矩”逐段教学,而是从学生阅读心理出发,根据教材本身特点,大胆地重组教学内容,一节课就那么几个教学环节,十分简洁,却又“针针见血”,把教学重难点一一落实解决:1、直接由课题入手,直奔“螳螂捕蝉”的故事并进行复述;2、完整地读课文,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恍然大悟”的意思,学生质疑后讨论一个问题:那个少年为什么不在大庭广众之下对吴王讲这个故事?由此感悟到少年是智劝;3、课文表演,先练读对话,再每个人就当时情境写台词,两位学生上台做“吴王”和“少年”,其他人做导演。

整个课堂教学环节安排虽然改变了课文的“序”,但以发展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为主线,科学合理地安排了听、说、读、写、思等语文实践活动,特别是匠心独具地把朗读、感悟、想像、复述等整合成几个生动活泼的综合的板块,使学生在层次分明的实践中得到了全面的训练和整体的发展,真正地达到了以简驭繁、以一当十、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发展语言,注重创造

好的文章像书法,有时密不透风,有时又疏可走马,“疏可走马”处自然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语境动动笔。所以我特被重视让学生创造性地补充课文空白。比如课文写这位少年为了劝说吴王,拿着弹弓一连在王宫花园里转了三个早晨才觅得机会,碰到吴王。花园里此时是怎样一番景象呢?我就让学生以写台词的形式补一补,在学生表演时做旁白用,结果学生写得十分成功。这是一位学生的练笔:清晨,朝霞映红了吴王花园。郁郁葱葱的树木、五颜六色的鲜花都被镀上了一层金黄色。几只黄雀躲在树丛里欢快地鸣叫着。这时,一位手拿弹弓的少年,正在花园的小路上徘徊。他不时地朝吴王的寝宫东张西望,似乎在等什么人,却又装出一副专心打鸟的样子。露水沾湿了他的衣裳,他也浑然不知。这时……(学生开始上场表演。)

三、自主质疑、训练思维

老师的问题过多,对时间固定的课来说,就意味着学生疲于应付。课堂上,老师要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因此,我在设计时,突出了学生的思维训练,并把探究的权利还给了学生,注意了对学生质疑问难的探究精神的培养。读完故事后,我引导学生质疑,并讨论关键问题:那个少年为什么不直接劝吴王,而要用讲故事的方式?要求学生小组讨论,引导他们在实践中发表独立见解,主动地获取知识,并相机引导学生从文本中去探究人物的性格特点,再次让学生回顾全文、整体把握,感悟到少年是在智劝。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不在于教师讲授无数个知识点,而在于学生提出更多的为什么;不在于教师运用什么方法,而在于学生是否在学习过程中有大量的参与和自由表达的机会;不在于学生从课本中接受了多少,而在于他们质疑和评判了多少,在于他们是否展开想像的翅膀,这一节课下来,留个我许多的思考…….

第三篇:螳螂捕蝉教学反思

《螳螂捕蝉》教后反思

为期三周的校内公开课已结束。本次校内公开课由低年级到高年级,让我系统地了解到整个小学语文教学的不同年级的特点。在这次公开课教学中,我执教了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螳螂捕蝉》第一课时。下面,就这一课时的教学谈谈感想。

这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位少年以树上的螳螂欲捕蝉,却不知被身后的黄雀即将啄食的故事,劝诫吴王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顾不到身后的隐患是危险的。全文分“决意伐楚→巧妙劝说→打消念头”三部分,结构紧凑、前后照应、生动有趣、寓意深刻。对寓言这一体裁,学生并不陌生。但学生往往只注意故事的情节,不善于思考蕴含的道理。因此,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抓住揭示寓意的语句,围绕具体形象的故事,理清“蝉、螳螂、黄雀、少年”间的关系,探究“眼前的利益”和“隐伏的祸患”,从而深刻理解文章内容,领悟告诉人们的道理。

本文结构特别,故事中套着故事,应找准切合点,直奔中心,使其形散神聚。而“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与题目文意间的距离最小。所以,在第一课时教学中,我的设计教学预设如下:“激趣导入→预习反馈→听故事,理脉络→看图片,品故事→留悬念”。

在激趣导入部分,我设计了“巧填八字成语”这一练习,此环节的设计,通过学生展示自己的积累成绩,达到学习的成就感,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在“听故事,理脉络”环节中,一个让学生“尝试用四字词语概括这则寓言故事的起因、发展和结果分别是什么?”练习,极富挑战性,一下子激起了学生的表现欲。学生众说纷纭,但又不乏经典之语。

理清课文脉络后,我出示了一张“螳螂捕蝉”的图片,引导学生快捷迅速地把注意力指向第9、11自然段,指导他们“认真读一读这段文字,圈画故事中涉及到了哪几个具体对象,它们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试着画一画示意图。”并想象“蝉”、“螳螂”、“黄雀”,心里都在打什么如意算盘呢?如果你遇见这种状况,你打算怎样告诫它们呢!通过这一系列的合作学习,学生很快明白了其中的寓意。在本课教学设计中,一是体现了合作式学习,学生对故事的品读、感悟等,都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二是倡导了个性化学习,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表现课文。以人为本,注重自主探究、自主感悟、合作交流,让学生学会学习;在读中质疑、读中感悟、读中积累,让学生学会读书;读议结合,提供充足的表达机会,让学生学会表达。

由于时间关系,没能让学生写一写读这则寓言的感想。其实,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巩固练习。

第四篇:语文螳螂捕蝉教学反思

语文螳螂捕蝉教学反思范文1

语文教学,要以学生实践为主,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我以为,落实这一点的关键是对教材的重组。我在教学《螳螂捕蝉》这一课时,就进行了这样大胆的尝试。

《螳螂捕蝉》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决定攻打楚国并下令不准别人来劝阻,这时一位少年巧妙地用“螳螂捕蝉”的`故事劝说吴王,使他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我在教《螳螂捕蝉》时,从学生阅读心理出发,根据教材本身特点,大胆地重组教学内容,第一课时我主要抓住了这样几个环节:以听写词语导入学习,然后根据词语讲述《螳螂捕蝉》的故事,在学生基本把握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在一起探讨“少年为什么要给吴王讲这个故事”和“少年是怎样劝说吴王的”这两个关键的问题,虽然我改变了课文的“序”,但我以发展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为主线,安排了听、说、读等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层次分明的实践中能得到全面的训练和整体的发展。在教学时,虽然细节把握得还不够到位,但总的学习目标还是达到了。学生对“螳螂捕蝉”的寓意基本理解了,对少年的智劝、巧劝也有了一定的感悟。

当然,设计总是完美的,但在操作过程中总会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在理解文章第一小节时,虽然我也知道应该让学生读透文章,在读中体悟吴王的固执、在读中了解“不堪设想”的后果,可在学生稍微遇到一点挫折时,我总忍不住急着去告诉他答案;当学生

的答案与我的预设有偏差时,我就会感到茫然,不知如何把学生引导到我的思路上来,这也许是因为我的教学机智还不够吧。

曾经看过这样一段话:“精彩的有智慧的语文课,不在于教师讲授无数个知识点,而在于学生提出更多的为什么;不在于教师运用什么方法,而在于学生是否在学习过程中有大量的参与和自由表达的机会;不在于设计的课堂有无其基础型、拓展型或研究型之分,而在于学生是否对所学的东西感兴趣,通过学习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不在于学生从课本中接受了多少,而在于他们质疑和评判了多少,在于他们是否展开想像的翅膀,拓展广阔的心灵,在于学生对自己的发展是否有足够的自信。”能够让学生借助课本发展语言、训练思维、培育智慧也一直是我的追求,虽然我的课堂还存在着许多缺点,还留下了不少遗憾,但正是有了这样地探索,我们才能不断地前进。

语文螳螂捕蝉教学反思范文2

在备课过程中,我考虑到学习古诗文与现代文的不同,因此在课上先讲述了学期古诗文要注意的几点要求,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

不会感到生疏。

在备课过程中,我还考虑到螳螂捕蝉与打仗的联系,如果老师只运用语言去描述,学生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于是我出示了一张地形图,使学生很容易的理解了两者之间的关系,明白了文章要说明的道理:考虑问题要周全,同时也使文章主要人物(年轻人)的特点:机智、勇敢、以国家利益为重出现在学生的眼前。文章的重难点得到解决。

在讲课过程中我还注重朗读的指导,教给学生朗读古诗文的方法,并运用多种方法读课文,从而激发学生朗读古文的兴趣。

语文螳螂捕蝉教学反思范文3

我觉得这一课讲述的是一个简单而又特殊的故事。之所以说它是个特殊的故事,是因为它是以一个大故事中套着小故事的形式出现。大故事是一位少年利用讲故事的方法巧劝吴王,让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这件事,小故事就是少年给吴王讲的那个《螳螂捕蝉》的故事。

在教学中,我们应当怎么处理这两个故事之间的关系呢?我想,首先这两个故事是相对独立的。第一、小故事可以从大故事中脱离而成为一个完整的故事,大故事也可以略写小故事而不失其完整性。第二、小故事有其特定的寓意“不要一心只想得到眼前的利益,而忽略

了潜伏在身后的祸患”,大故事也有其特定的含义“直劝不如巧劝”。其次这两个故事的教学是相互关联的,教学小故事是进一步教学大故事的`前提条件,教学大故事是教学小故事的必然归宿。由此,可以看出,小故事的教学是大故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同时又不能脱离大故事的教学单独进行,必须有机地统一在一起才行。

在教学中,我从小故事突破,通过这样三个问题串起全课:

1、蝉、螳螂、黄雀眼前的利益是什么,身后隐伏的祸患是什么?吴国明白了什么?

2、为什么大臣们都没能劝住吴王,而这位少年却做到了?少年的劝妙在哪?

3、这是一个怎样的少年?

语文螳螂捕蝉教学反思范文4

今天,终于上完了教研组的公开课,同事们都很热情,我一上完,都围拢过来,热烈地讨论起我的课来。想起窦桂梅老师那时候上完课下来,非要“逼着”老师们说自己的三条缺点一事,心里便觉得暖暖的——不需要我一个个地“求”,大家都愿意把我课堂中的不足之处给我亮出来,这是一种多么大的信任与支持啊!在此,真诚地感激各位同事的指点,你们的批评是对我最好的帮助。

现将同事们的观点记录下来,以指导今后的教学工作。

得之处:

1、课堂结构比较好,首尾联系,让学生从吴王巨大的变化中体会到少年这段话的作用。

2、从学生的提问中提练出三个大问题,作为课堂的主线索,层次脉络清楚。失之处:

1、缺少一个环节:螳螂捕蝉这件事和吴王攻楚这事有什么关系?

事实上,我把这个问题分裂开来问的,我问:螳螂、蝉、黄雀各指什么?这么一比较下来,就能发现如果按上面的问题来问的话,学生更能找到他们之间的关系,从而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由此看来,同样是一个问题,但问题的设计却大有学问。

2、遗漏一个环节:备课之初,想到设计这样一个问题:螳螂、蝉、黄雀眼前的利益和身后的隐患各指什么?可是在后来的备课中却遗漏了这个问题。这个问题的设计是下一问题“吴王眼前的利益和身后隐伏的祸患是什么”的伏笔,所以是不应当失掉的。而我,甚至于直接丢掉了。

由此看来,深入地探究,能够化解教学的重难点。

3、忽略了几个问题:

(1)“恍然大悟”的解释没提到(这个没想到);

(2)吴王的`性格特点分析得不全面(这个阅读教材时想到了,但读了薛法根对本课的解读后,意识到重点人物应该在少年而不是吴王身上,于是在后来的设计中忽略了);

(3)课堂用语重复得过多,不够简炼(怕学生听不懂问题,往往会重复)。

由此看来,细到无痕处,才能有课堂的精彩。

探讨之处:

最后的习作训练——第二天,吴王怎么跟大家解释放弃攻楚的原因,目的何在?是留着还是拓展成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螳螂捕蝉的事?

我个人认为留着是可以的。

联系生活实际谈也可以,但课堂有得必有失,不可能面面俱到,什么都谈。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强调吴王对“螳螂捕蝉”故事的理解,而且跟我们的课题《习作训练在语文教学中的开发和利用》联系起来了。但是我那个习作训练因为前面的伏笔埋得不够(比如说吴王的性格特点),所以在这儿说话练习就显得有点唐突。

当我设计完一份教案后,我往往容易被教案所牵制,而无法跳出教案,超越教案,所以一开始就忽略的问题在后面的修改中往往不容易被发现。这是我在今后的课堂中更应该注意的问题。

课堂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只是,今天的课堂遗憾得多了点。尽管后来有同事称赞我“完全改变了以往上课的风格”,称赞我“进步很大”,但面对这么多课堂中生出来的问题,我没有丝毫的喜悦感,反倒生出“路漫漫其修远兮”的紧迫感和压力感。

语文螳螂捕蝉教学反思范文5

在备课过程中,我考虑到学习古诗文与现代文的不同,因此在课上先讲述了学期古诗文要注意的几点要求,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会感到生疏。

在备课过程中,我还考虑到螳螂捕蝉与打仗的联系,如果老师只运用语言去描述,学生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于是我出示了一张地形图,使学生很容易的理解了两者之间的关系,明白了文章要说明的道理:考虑问题要周全,同时也使文章主要人物(年轻人)的特点:机智、勇敢、以国家利益为重出现在学生的眼前。文章的`重难点得到解决。

在讲课过程中我还注重朗读的指导,教给学生朗读古诗文的方法,并运用多种方法读课文,从而激发学生朗读古文的兴趣。

语文螳螂捕蝉教学反思范文6

语文教学,要以学生实践为主,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我在教学《螳螂捕蝉》这篇课文时,充分体现了这一理念。

一、“重组”课文,构建板快。

《螳螂捕蝉》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春秋时期,吴王决定攻打楚国并下令不准别人来劝阻。这时一位少年巧妙地用“螳螂捕蝉”的故事劝说吴王,使他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我在教学本课时并没有“循规蹈矩”地逐段教学,而是从学生阅读心理出发,根据教材特点,大胆地重组教学内容,一节课就那么几个教学环节,十分简洁,却又“针针见血”,把教学重难点一一落实解决:直接学习螳螂捕蝉的故事内容,理解吴王听后“恍然大悟”的意思。学生质疑后讨论一个问题:少年跟大臣们的劝有什么不同?由此感悟到少年是智劝;虽然改变了课文的“序”,但是以发展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为主线,科学合理地安排了听、说、读、写、思等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层次分明的实践中得到了全面的训练和整体的发展。

二、训练思维,培育智慧。

我在上《螳螂捕蝉》时,不是简单地读、读、读,不是机械地记课文语言,而是非常注意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整节课,我提出了几个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故事的结尾说吴王恍然大悟,吴王悟到了什么?” “如果说大臣们的劝是‘直劝’、‘力劝’的话,少年的劝则称得上是——”只有读书,没有问题,这是目前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当中暴露出的一个大问题。矫枉难免过正,凡事过了头就会走向反面。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此早有告诫:“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让孩子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这才是应当在学生面前展示的生活中的最美好的事物。”

当然,这节课,这节课由于教师没有及时引导,学生在讨论少年的智劝时,积极性不是很高,教学机智是一个教师经验和智慧的积累,这以后有等努力。

语文螳螂捕蝉教学反思范文7

薛法根老师是江苏省特级教师。他在上《螳螂捕蝉》第二课时,大气而不失精细,轻松而富有智慧,令人耳目一新,又颇多启迪。

一、“重组”课文,构建板块

语文教学,要以学生实践为主,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笔者以为,落实这一点的关键是对教材的重组。教材上的每一篇课文,都应该根据学生情况,或大胆取舍,或切换段落,或从课外补充……在课文基础上设计简明流畅的教学流程,使学生能主动、充分、自由而有创意地学习。而不是一概从头到尾,每篇课文都细细给学生“梳理一回”。

《螳螂捕蝉》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决定攻打楚国并下令不准别人来劝阻,这时一位少年巧妙地用“螳螂捕蝉”的故事劝说吴王,使他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薛法根老师教《螳螂捕蝉》并没有“循规蹈矩”逐段教学,而是从学生阅读心理出发,根据教材本身特点,大胆地重组教学内容,一节课就那么几个教学环节,十分简洁,却又“针针见血”,把教学重难点—一落实解决:(1)默写四组词语(分别是:①蝉

悠闲自由自在;②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③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④侍奉吴王的少年

拿着弹弓瞄准),然后听老师讲“螳螂捕蝉”的故事并进行复述,最好能用上默写的几组词语;③)完整地读课文,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恍然大悟”的意思,学生质疑后讨论一个问题:那个少年为什么不在大庭广众之下对吴王讲这个故事?由此感悟到少年是智劝;(3)课文表演,先练读对话,再每个人就当时情境写台词,两位学生上台做“吴王”和“少年”,其他人做导演。整个课堂教学环节安排新颖独特,虽然改变了课文的“序”,但以发展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为主线,科学合理地安排了听、说、读、写、思等语文实践活动,特别是匠心独具地把朗读、感悟、想像、复述等整合成几个生动活泼的综合的板块,使学生在层次分明的实践中得到了全面的训练和整体的发展,真正地达到了以简驭繁、以一当十、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训练思维,培育智慧

薛法根老师一向重视思维训练,他认为现在的语文教学有一个问题就是“让学生记忆知识,而忽视了让学生运用知识去探究未知的世界,忽视了学生质疑问题的探究精神的培养,问号的消失标志着智慧火花的熄灭”。的确,不但是语文教学,现在的中小学教学普遍存在重知识传授轻智慧培育的问题。有知识不等于有智慧。一个人可能学富五车,但他不一定是智慧之人,因为他完全可能千万次地重复人家的思想,自己却不善思考,不去探究,更不会发明创造。在今天的背景下谈发展学生思维的问题,首先要考虑让谁提问,这牵涉到谁是教学的主体,第二考虑的是问题的多少和价值。问题过多,对时间固定的课来说,就意味着学生疲于应付,就意味着学生仍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如果一堂课就只有那么几个问题,而且都有思考价值,我们认为,即使由教师提出,也完全可以使学生活跃起来。

薛老师在上《螳螂捕蝉》时,不是简单地读、读、读,不是机械地记课文语言,而是非常注意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整节课,薛老师只提了一个半问题。一个问题是在学生创造性地复述“螳螂捕蝉”的故事,接着又熟读课文后,薛老师问:故事的结尾说吴王恍然大悟,这“恍然大悟”怎么理解?显然,这个问题需回顾全文、整体把握方能解决。请看学生的交流情况:

生:吴王从这个故事一下子想到了自己要攻打楚国的事。他明白了自己就像那蝉和螳螂、黄雀一样,只顾眼前的利益,而没想到攻打楚国所隐伏的祸患。

师:(鼓励地)这里用逗号,请讲下去。

生:如果其他诸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

师:(接话)国破家亡啊!

生:吴王明白了大臣们的劝说是有道理的,心里一定很后悔,就自己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我觉得吴王还是一个明君。

师:明白事理、改正错误的大王还是个好大王嘛!(众笑)

接下去就是那半个问题,为什么说是半个问题呢?因为是薛老师先让学生自己质疑,学生提出的两个问题也不算容易,但都指向吴王,薛老师在此基础上“更上一层楼”,提出了一个更有价值的问题,引学生走进那位少年的世界,这样的让学生“跳一跳摘桃子”显然在挑战学生的.智慧。请看实录:

师:学到这儿,你还有什么问题?

生:少年所讲的事在生活中发生的可能性很小,吴王怎么就相信了呢?

生:吴王没有听大臣们的劝告,为什么会听那个少年的话?

师:这两个问题提得都很有道理。但是只要认真读读课文的第三小节和最后两段话,你就会明白的。老师现在想到一个问题:那个少年为什么不在大庭广众之下对吴王讲这个故事呢?

生: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谁再劝说就杀谁。少年在大庭广众之下讲这个故事,用意就是劝说吴王,吴王一定不会听的。

生:那样做会使吴王觉得很没面子,一生气反而会把少年杀掉的。

生:如果在大臣们面前讲这个故事,吴王一定不会相信这个故事是真的,以为是少年编出来的,就不会想到故事中的道理。

生:那少年在花园里一连站了三天,为的就是等吴王。少年装出打鸟的样子,是让吴王相信(螳螂铺蝉)这件事是真的不起疑心。这样,少年就可以通过讲这个故事,让吴王自己明白其中的道理。

师:少年表面上是讲故事,实际上是一

生:暗劝吴王不要攻打楚国。

生:暗示攻打楚国隐伏的祸患。

师:所以,少年的劝与大臣的劝有一点不同。如果说大臣们的动是“直劝”、“力劝”的话,少年的劝称得上是——

生:(纷纷抢答)智劝、巧劝。

师:一个好主意要想成功,还得选择一个适当的环境、恰当的时机,这就是计谋。我们可以看出这少年有勇有谋,充满智慧。

只有读书,没有问题,这是目前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当中暴露出的一大问题。矫枉难免过正,凡事过了头就会走向反面。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此早有告诫:“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让孩子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这才是应当在学生面前展示的生活中的最美好的事物。”

三、发展语言,注重创造

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学习语言,读熟是前提,离开这个,勿谈语言的发展。所以薛老师是很重视学生把课文读熟、读好的。读熟还只是学习语言的第一层次,准确来讲还不到位。薛老师在以下两个方面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一是依据课本的语言发展学生的语言。“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当然也是学习语言的例子。完全跳开书本去学习语言,往往是低效的,“螳螂捕蝉”是一个经典故事,很有文化含量,因此让学生在自然而然间能复述这个故事,借此发展学生语言,也是一举多得的好事。只不过薛老师做得了无痕迹,铺设的台阶很适合学生走上去,而且还能别出新意,有所创造。他先通过默写四组词语,“暗暗”帮助学生记“螳螂捕蝉”这个故事的梗概,然后联系这四组词语,教师边示范讲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要求学生边听边记。学生再根据四组词语和挂图复述故事,最后才是指名复述故事。实践证明,几位学生的复述不但准确、流畅,而且有创新,如把“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说成了“蝉趴在高高的枝干上,悠闲地唱着歌,自由自在地吮吸着甘露”,显得更为生动。

二是让学生创造性地弥补课文空白。好的文章像书法,有时密不透风,有时又疏可走马,“疏可走马”处自然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语境动动笔。比如课文写这位少年为了劝说吴王,拿着弹弓一连在王宫花园里转了三个早晨才觅得机会,碰到吴王。花园里此时是怎样一番景象呢?薛老师就让学生以写台词的形式补一补,在学生表演时做旁白用,结果学生写有目的,十分成功。这里不妨抄录一位学生的练笔:清晨,朝霞映红了吴王花园。郁郁葱葱的树木、五颜六色的鲜花都被镀上了一层金黄色。几只黄雀躲在树丛里欢快地鸣叫着。这时,一位手拿弹弓的少年,正在花园的小路上徘徊。他不时地朝吴王的寝宫东张西望,似乎在等什么人,却又装出一副专心打鸟的样子。露水沾湿了他的衣裳,他也浑然不知。这时……(学生开始上场表演。)

四、用语活泼,充满欢乐

教师的课堂用语非常重要,它跟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习的效果等都紧密联系。在共性之外,特级教师在课堂用语上又有个性,薛老师的教学用语轻松幽默,他的语文课充满笑声,所以有人曾以“教得轻松,学得扎实”来形容他的教学艺术。

我们不妨来欣赏一下他的某些课堂用语:

在学生默写完四组词语后,薛老师说:“同学们听写得很认真,老师奖励大家一组词。”此时,学生都开心地笑了。其实第五组词语:“不堪设想、隐伏着祸患、恍然大悟”本来也要默写,只是薛老师这么一强调,学生紧张的情绪马上得以缓解。本该默写,现在成了“奖励”,奖励是虚的,实是体现薛老师的育人之道:“听写得认真”,才有奖励,才能多默写一些。

在学生复述“螳螂捕蝉”的故事时,薛老师表扬那位用上了“唱歌、吮吸甘露”的学生,说:“看来,你很有文学细胞。”多么形象有活力的评价!多么有激励作用的评价!当第二位学生发生口误“黄雀伸长脖子……却不知道有个侍奉吴王的少年正站在它身后……”时,薛老师没有否定和生硬批评,而是以“能站在黄雀背后的是超人”这样儿童化的语言巧妙地启迪学生。

在学生成功表演后,薛老师又真诚地说:“看了你们的表演,我想中国电影拿奥斯卡金奖的日子真的不远了!”既是在肯定学生正确理解了课文,准确地把握了人物形象,又饱含真情,寄予厚望,颇为“煽情”,轻松的话语,实在又很深刻!

精彩的有智慧的语文课,不在于教师讲授无数个知识点,而在于学生提出更多的为什么;不在于教师运用什么方法,而在于学生是否在学习过程中有大量的参与和自由表达的机会;不在于设计的课堂有无其基础型、拓展型或研究型之分,而在于学生是否对所学的东西感兴趣,通过学习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不在于学生从课本中接受了多少,而在于他们质疑和评判了多少,在于他们是否展开想像的翅膀,拓展广阔的心灵,在于学生对自己的发展是否有足够的自信。

语文螳螂捕蝉教学反思范文8

《螳螂捕蝉》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位少年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告诫吴王如果一心想得到眼前利益,而不顾身后的隐患是危险的,并使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故事形象生动,很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容易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

对于我自身而言,每一次做课都会给我带来不同的收获。无论是从自信心的树立上,还是从课堂艺术的感悟上,或是从挑战优质课堂的决心上来说,都是一次激进。课后反思的准确、透彻不分课堂的成与败,能给学生带来快乐又能给学生足够参与和表现时间的课堂,是我目前不断努力的方向。

本节课的设计思路清晰、环环相扣,步步为营,将学生的思维层层引向深入,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从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的谈话入手,给学生以鼓励和提醒;接下来读写生字“螳螂”,继续

加强生字词的教学;并以螳螂、蝉、黄雀三个小动物的图片展示再次吸引学生兴趣,以次引出文章中“螳螂捕蝉”的故事,要求学生反复读并能够复述;整节课中,我只设计了两个问题,第一个是:吴王听了少年的故事,恍然大悟。吴王究竟突然间明白了什么?这个问题需要学生纵观全文来分析,从而加深学生对故事整体情节的把握,同时又能使学生完成理解寓言的深刻含义这一教学重点。另一个问题是:少年所讲的故事在生活中发生的可能性很小,可是吴王为什么就没有听大臣们的劝告,反而就相信了少年的话呢?也可以问少年为什么不在大庭广众之下向吴王讲述这个故事?这个问题牵扯到课堂教学的重难点,也是学生思维发散的最佳时空,更是所有学生在各自不同能力的基础上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也是老师赏识学生、给予学生课堂体验之快乐的机会。给学生极少的且有思考深度的问题,学生才不至于感到思考的劳累与无效,反而会颇具挑战性,会上心劲儿。可以看出,我对文章的内容进行了重新组合,并没有按照文章原有的写作顺序进行教学,我觉得这样更容易吸引学生,更容易给学生以明晰的知识框架。我用这个班的学生已经两次了,而这次学生积极的发言以及对课堂的悉心关注是我意料不到的,尤其是一位学生的回答更是精彩,当我提问说:“少年为什么不在大庭广众之下向吴王讲述这个故事呢?”这位学生答道:“少年只是一个侍卫官,根本就没有向君王提建议的权力……”这句话给我的.印象很深刻,我当时的第一感觉就是:课堂,给学生足够的空间,给学生以有效的指引,学生将有活跃的思维,将有成功的体验,将有积极的思考,将有不同于其他学生的发现,将有创新幼芽的萌动……。

熟能生巧,对教材的熟知、对重难点的熟知、对教学环节的熟知、对三维目标的熟知、对每一个举措目的的熟知等等,对一节课至关重要。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关注的内容方方面面,面面都很重要,哪怕是一句小小的评语,都有可能关乎到学生的学习态度等。只有熟知课堂中的一些“必备”,才能够随心所欲,使课堂游刃有余,有所声色。而我,在课件播放时,一句总结性的话语竟忘记了出示,对课堂虽说影响不大,但却能反映出我在此方面的不足。也有时候,我会一心想着下一步的环节,从而忽视了学生的表现情况或者板书等环节,在这儿,我给自己提个醒,课堂中,“熟”字难得。还有,在学生分角色朗读吴王和少年的对话一部分,我面向了全体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锻炼,但学生个体展示的机会少了,我还看见很多学生都高高地举着手,那种踊跃积极的劲头儿让我心里倍感温暖,最起码孩子们愿意,可我却没有为孩子们创造更多的表现自我的机会,实在愧疚。让我感触最深的还有一点,那就是给学生清晰的课堂指令,会让学生“有所适从”,而不在模棱两可。

对于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不足之处,我会不断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进行弥补。一次,我克服不了自己所有的缺点,但我能够在多次的严格要求下克服一个缺点,并使自身的优点和从书中、从优秀老师身上学到的经验点点滴滴滴“常态化”,使它们不再难得一见,而是随处可见。

第五篇:《螳螂捕蝉》的教学反思

对于《螳螂捕蝉》这样一个带着原汁原味中国特色的寓言故事,且课文这种嵌套结构(即大故事里还套着一个小故事),究竟该如何处理,这样的课文本身在给学生阅读带来满足感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挑战,带来困惑:如两个故事是怎样的关系?如何处理这种关系等。在这节课上,我在结构方面采用了“故事前置”的处理,这是我的一次教学尝试,这次尝试也给我带来了不少启示,自己回顾这节课,感受颇深。

一、重组教材,故事前置

寓言故事“螳螂捕蝉”虽说在文中是少年讲给吴王的故事,并非课文之全部要义,但课文所叙述的故事却又事实地因为该寓言而得以存在流行,将寓言作为教学的突破点,我认为既抓住了学生的兴趣所在,又能很自然突破理解上的重难点。在课堂伊始,学生兴致正浓之时,直接学习“螳螂捕蝉”之故事内容,学生兴趣较高,效果较好。

二、角色体验,加深理解

在教学环节的安排上,为了加深学生对故事、对角色更深的理解和认识,我安排了几次角色体验,事实也证明,学生角色的担当也避免了学生认识的肤浅,同时也实现了文本与阅读者的深层信息交流。如安排学生体验“蝉”、“螳螂”、“黄雀”角色的心理:“掉头看看是件轻而易举的事,它们为什么没有这样做呢?我找三个同学来替它们回答。”学生的话也充分说明了三个角色只顾眼前利益,没有注意身后祸患的危险。另外在教学结束时,让学生体验“少年”、“吴王”“大臣”、“百姓”角色的心理:“故事学到这儿,如果你是少年、吴王或是得知此事后的大臣、百姓,你会说什么呢?”此次体验,学生不仅已经完全理解了故事,学生精彩的发言更让我们感觉到他们将理解化为自己语言的过程,学生在丰满着故事中人物的形象,话出有据,语出有凭,既丰富了故事,也锻炼了思维,培养了能力。

三、语言训练,扎实有效

语文课一定不能忘了语文课的特点,词语的积累,句子的理解,语言的训练,都应该让学生有所收获。在这节课上,我安排学生在理解“恍然大悟”的基础上积累含有这个意思的词语,实现课堂上进行词语的有效积累;比较句子“吴王固执地说:‘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和句子“可是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中的“死”的不同意思,来感受相同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意思;安排学生比较句子“少年终于被吴王发现了”“吴王终于发现了少年”,通过比较感悟不同表达的作用;安排学生有阶梯地复述:先提供角色和部分词语到只提供角色,学生的复述轻松自然完成等等,使学生在老师安排的这些环节中语言上真正有所获,有所得。

这节课学生是有收获的,我在收获欣喜的同时也收获了遗憾,遗憾总是有的,遗憾也是美丽的,因为它会催人思考,催人奋进。这节课上,我将“螳螂捕蝉”作了前置处理,这个故事在文中的重要作用在后面环节的安排上怎样体现,还需考虑;在朗读指导上,怎样体现指导的实效性、阶梯性,也还需努力;问题的预设怎样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课文在结构板块化处理后怎样回归整体等等,我想,这不仅仅留给我的遗憾,更是留给我的新课题……

下载关于《螳螂捕蝉》的教学反思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螳螂捕蝉》的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螳螂捕蝉的教学反思

    一直觉得,寓言故事主要教什么?就是教它的寓言道理呀!所以,《螳螂捕蝉》一课没有太多可教的,就是能悟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道理即可。去年,对教材又有了一点自己的思考。领悟寓意是......

    语文《螳螂捕蝉》教学反思

    《螳螂捕蝉》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决定攻打楚国并不准别人来劝阻。千钧一发之际,一位少年巧妙地用“螳螂捕蝉”的故事劝说吴王,使他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警戒......

    螳螂捕蝉 教学反思[范文大全]

    《螳螂捕蝉》教学反思 从胡村小学听课回来,我就一直在捉摸如果要我上《螳螂捕蝉》这一课,该怎么上?于是,我对照自己的听课笔记和胡村小学孔志俊老师的课件反复地思考孔老师的教......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及反思

    《螳螂捕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展开想象,创造性地复述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在考虑问题和处理事情时,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要考虑周全,通盘谋划。 教学重点、教学......

    螳螂捕蝉教学反思[精选合集]

    咱先当回数学老师,为本学期算一笔账:本学期不满19周,除去法定假日3天,剩下不足18周。假设留2周毕业复习的时间,每周6节语文,其中2节用于作文,能用来阅读教学的共计为4×16=64课时。......

    《螳螂捕蝉》课后教学反思5篇

    首先感谢联校领导为我们搭建了“同课异构”这个互相学习交流的平台,感谢评委们的精彩点评,感谢老师们一天的辛劳陪伴,感谢一个个活泼灵动的学生。上完《螳螂捕蝉》这节课后,认真......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及解析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课例名称: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第 11 册《螳螂捕蝉》教学目标:1. 借助字典和注释及课文内容,理解“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患也”含义。2.......

    语文螳螂捕蝉教学反思[合集5篇]

    《螳螂捕蝉》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决定攻打楚国并不准别人来劝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螳螂捕蝉教学反思,望大家喜欢。语文螳螂捕蝉教学反思范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