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爬天都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优秀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语气和心情。
2、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
3、学习边读边想,自读发现的学习方法。
【设计理念】
本着以人为本的精神,教学中做到以读代讲,以读代问,实现完全自主的学习方式。对课文的理解、对词句的训练,教师不作一次讲解,不提一个问题,而是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读中品味,使学生真正体验学习语文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略。
二、讲读课文
1、初读课文:
⑴ 轮读(学生评)
⑵ 开火车读(学生再评)
2、再读理解课文:
⑴ 自由读课文,把你认为最精彩的句子用~~划出;对你最有启发的句子用标出,标完后练习读,多读几遍,看谁读得好。
(学生读自己划的句子)
⑵ 读后交流自己认为最精彩的句子,(学生先在小组里交流,然后再向全班交流,教师适时作点拨)其要点:
① 第二自然段让学生感受词语:云彩笔陡天上挂理解天都峰的险、高;朗读问句:我爬得上去吗?、感叹句:真叫人发颤!时读出畏惧心理。
② 我和老爷爷的两次对话:第一次对话中的两个也表明了老爷爷年龄太大,我年龄太小,让人不敢相信会爬上天都峰,但又可以从对方汲取力量,因此,一起也要读出彼此称赞的语气。
第二次对话:抓住词语:奋力一会儿一会儿爬呀爬终于体会爬天都峰的艰难。朗读时要体会我和老爷爷的激动心情,突出勇气居然。
⑶ 交流对你最有启发的句子:
指导要点:你们这一老一少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应该联系前面的也一起来理解。
3、分角色朗读课文。(学生自由组合,可以找自己最要好的朋友)
4、表演读。(读后评)
三、词句练习
1、读下面词语:
云彩 似乎 发颤 白发苍苍 犹豫 奋力 终于 笑呵呵 居然 汲取
2、读、背上面词语所在的句子。
3、用上面的词语说一句、几句、到一段连贯的话。
四、总结谈话
略。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爬天都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希望对你有帮助!
第二篇:3《爬天都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爬天都峰
一、教材说明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描写了在假日里,“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路遇一位素不相识的老大爷,“我们”互相鼓励,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难,终于一起爬上了天都峰。课文向人们揭示了在困难面前,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要善于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的道理。课文中以吐泡泡的形式对“终于”一词的理解作了提示,目的是让学生读到这里,能联系上文理解“终于”的意思,体会“我”和老爷爷是如何克服了种种困难爬上天都峰的。
二、学习目标
1.在熟读并理解课文词语的前提下,能够自读课文,找出事情发生的六要素。
2.通过六要素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品酌语句,感叹天都峰“高”与“陡”的特点。
三、重点难点
感知课文,并通过六要素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品酌语句,感叹天都峰“高”与“陡”的特点。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想跟大家聊一聊你们的假期生活。我想问一问,你们有没有去爬过山?(学生各抒己见)那位同学能够站起来和我们大家分享一下你们的爬山经历?
2.指名回答,揭示课题。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1.出示资料,了解“天都峰”。2.认读词语,加强巩固。
3.了解事情发生的六要素,并引导学生将课文当中的六要素找出来。(1)师:同学们,我们知道啊,每一件事情发生都有六要素,那么你们知不知道,事情的六要素又是什么呢?
(2)指名回答,板书概括。
事情的六要素指: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3)自主学文,找出课文当中的六要素。
(4)指名反馈,板书内容。
(5)师:现在,谁能够通过这篇课文的六要素来介绍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呢?(生自由发言)
(6)课件出示课文主要内容,全班齐读。
4.小结:同学们,你们看,主要我们抓住事情的六要素,就能把课文的主要内容讲出来了。
三、品酌语句,感叹天都峰的特点。
1.出示天都峰的图片,初步感知天都峰的险要。学生自由发言,说说你感受到了天都峰怎样的特点? 2.学习课文当中的第二自然段,了解天都峰的特点。(1)师:找找课文当中哪个自然段直接为我们描写了天都峰的特点?(第二自然段)
(2)自读课文,圈出描写天都峰特点的字或者词(3)指名反馈。
(4)齐读第二自然段,并说说该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5)指名说说想法,小结:天都峰的特点是又高又陡。(附板书:高、陡)(6)师追问:那我们有可以从哪些语句中看出天都峰的这些特点呢? 3.品酌语句,感叹天都峰的特点。出示句子,引导学习。
(1)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
a.“抬头望”证明天都峰很高,高到我们要抬起头去观看它。b.“在云彩上面”可以看出天都峰很高,高耸入云。(附板书)
(2)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
a.从“笔陡”体会石级的险要、直。
b.从“挂”字体会天都峰旁铁链的垂直、悬空,并由此感受天都峰的特点。
(3)师:(浏览天都峰的图片)同学们,讲讲此时此刻你们看到图片后的感受。
(4)师:看到如此险峻的天都峰,连作者都在怀疑自己了,她是怎么想的?由哪个句子可以看出来?
(5)出示句子 a.我爬得上去吗?
b.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
(6)自由朗读并思考:她为什么要这么问?
小结:小作者因为害怕而担心自己爬不上去,所以此时看到天都峰又对自己有点没信心。
(7)设置悬念,留下疑问:可是课文最后写到的是小作者已经爬上去了,她在爬的过程中又可能会遇到什么事情呢?
四、课堂总结
五、布置作业
思考小作者是如何爬上天都峰的?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通过学习课文,朗读课文,品酌语句,能够感叹天都峰“高”与“陡”的特点。设计的环节多为通过教师的引导由学生自主思考从而解决问题。但本课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是学生刚刚步入三年级,这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期,又因为刚刚开学,学生上课发言不够积极,以后还要多运用一些方法激励孩子多思考,多发言。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讲解过多,学生主体地位不够突出。在今后教学中,对于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我还需要不断学习,不断研究,不断反思。
第三篇:3.《爬天都峰》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3.《爬天都峰》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2.懂得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教学过程
一、紧扣课题,承前启后
1.作者写爬天都峰,为什么要用“爬”而不用“登”字? 讨论后使学生明白:因为天都峰高而陡,用“爬”更能准确反映出登山的费力、艰难。
2.(出示天都峰的多媒体画面)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把文中的话变成自己脑中的“画”。
学生练读后指名交流、教师评议,引导学生感受天都峰的险峻挺拔、高不可攀、令人生畏。
二、深入读议,体会“我”受鼓舞爬上峰顶
1.在爬山之前,望着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心里是怎么想的?默读课文,圈点勾画,想想从哪些词语、句子中看出“我”有害怕畏惧的心理。指名交流,出示并指导读好问句“我爬得上去吗?”、感叹句“真叫人发颤!”以及语气词“啊”“哩”等,读中体会“我”缺乏自信、畏惧退缩的心理。
2.结果“我”爬上峰顶了吗?自由读课文的第8至10自然段,出示“我”说的话,指名朗读。
3.“我”看到了什么从而下定决心爬上峰顶呢?自由读课文第3到7自然段,想想我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我”是怎么爬的?自由读6、7自然段,画出描写爬山动作的词语。
a.学生读书圈划。
b.学生交流。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奋力”是拼尽全身力气的意思。
从“攀着铁链”、“手脚并用向上爬”可以看出爬山的艰难。c.引读第7段,从“终于”二字上体会爬得辛苦、上山后的喜悦。d.体会爬山的艰难、上山后的喜悦,指导朗读6、7两段。
三、启发想象,明白“老爷爷”也是受鼓励爬上峰顶的
1.老爷爷为什么也能爬上峰顶呢?带着这些问题一边读,一边想。多媒体出示思考题:
2、小组讨论、交流,让学生明白他俩始终相互鼓励,老爷爷也是受到“我”的勇气鼓励爬上峰顶的。指导朗读。总结课文,明白道理
读爸爸的话,讨论:“汲取”是什么意思,“我”和老爷爷是怎样互相“汲取”力量的?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抓住天都峰的“高”和“陡”这两个特点,通过对“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及“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等句子,结合观看天都峰的图片资料,让学生理解天都峰的“高”和“陡”,要爬天都峰的艰难和不易。接着以爬山的前后为线索,找出爬山前“我”的所思所想、爬山中“我”和老爷爷艰难攀登、爬山后“我们”的喜悦的心情的有关词语、句子,引导学生进行理解体会。在理解中,我紧紧抓住小女孩和老爷爷爬山时的动作词。如:“奋力“、“一会儿„„一会儿”、“爬呀爬”、“终于”等词语,从中体会到爬山的艰难。又从小女孩和老爷爷的两次对话中,抓住“居然”“也要„„才„„”这些词语来理解体会小女孩和老爷爷能从对方身上“汲取”力量的精神,并鼓励他们学会在身边的人身上汲取力量。
第四篇:《爬天都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word文档
《爬天都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爬天都峰》这篇课文向人们揭示了在困难面前,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要善于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的道理。
教学目的:
1.认识“陡、链”等6个生字。会写“爬、峰”等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峰顶、似乎、忽然”等12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3.懂得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教学过程:
紧扣课题,承前启后
1.作者写爬天都峰,为什么要用“爬”而不用“登”字?
讨论后使学生明白:因为天都峰高而陡,用“爬”更能准确反映出登山的费力、艰难。
2.(出示天都峰的多媒体画面)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把文中的话变成自己脑中的“画”。
学生练读后指名交流、教师评议,引导学生感受天都峰的险峻挺拔、高不可攀、令人生畏。
深入读议,体会“我”受鼓舞爬上峰顶
1.在爬山之前,望着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心里是怎么想的?默读课文,圈点勾画,想想从哪些词语、句子中看出“我”有害怕畏惧的心理。
指名交流,出示并指导读好问句“我爬得上去吗?”、感叹句“真叫人发颤!”以及语气词“啊”“哩”等,读中体会“我”缺乏自信、畏惧退缩的心理。
2.结果“我”爬上峰顶了吗?自由读课文的第8至10自然段,出示“我”说的话,指名朗读。
3.“我”看到了什么从而下定决心爬上峰顶呢?自由读课文第3到7自然段,想想我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我”是怎么爬的?自由读6、7自然段,画出描写爬山动作的词语。
a.学生读书圈划。
b.学生交流。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奋力”是拼尽全身力气的意思。
从“攀着铁链”、“手脚并用向上爬”可以看出爬山的艰难。
c.引读第7段,从“终于”二字上体会爬得辛苦、上山后的喜悦。
d.体会爬山的艰难、上山后的喜悦,指导朗读6、7两段。
启发想象,明白“老爷爷”也是受鼓励爬上峰顶的 1.老爷爷为什么也能爬上峰顶呢?带着这些问题一边读,一边想。
多媒体出示思考题:
2、小组讨论、交流,让学生明白他俩始终相互鼓励,老爷爷也是受到“我”的勇气鼓励爬上峰顶的。指导朗读。
总结课文,明白道理
读爸爸的话,讨论:“汲取”是什么意思,“我”和老爷爷是怎样互相“汲取”力量的?
板书:
3、爬天都峰
又高又陡
奋力向上互相鼓励战胜困难
相互道谢
第五篇:爬天都峰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爬天都峰 第二课时
一、初读课文,归纳主要内容
把握文章主旋律,顺清脉络。
师:课文读完了,想想老师的问题,大家来看大屏幕。我把同学们刚才提的问题作了一个整理,看看你自己能回答多少:什么时间,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结果怎样?先看看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生:暑假里的一天 师:这是时间。
生: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中间遇见了一个老爷爷。师:这是人物,也讲到了爬山的原因,继续。生:天都峰十分颤抖,但最后我们还是爬上了天都峰。
师:好,你刚才讲到了事情的过程,也讲到了结果,很完整。但是,刚才有个词,你说天都峰怎么了?很颤抖,合适吗?谁来帮他纠正一下?
生:颤抖是人的动作,应该是陡峭。师:这个词就用得准了,你接受吗? 生:我接受。
师:刚才这位同学通过补充课文的题目,把课文的主要内容概括出来了,大家要注意他刚才概括得很有特点,是按照我们平时记事文的六要素进行概括。记事的六要素大家知道吗?
生: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师:我们看到记事的文章可以这样做,通过六要素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是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之一。接下来,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再次走进课文,想想你读了这篇课文之后,课文的哪些内容你的印象比较深刻。待会儿我请你给大家汇报一下。
【教学感悟:《课程标准》中指出,中年级阅读教学目标之一: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根据这一要求,在教学中我们就应该训练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郭老师在这儿教了学生两招:要素罗列法、课题扩充法等常用的概括方法。通过谈话,归纳出常用的概括方法,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述与归纳总结的能力,同时也把老师从繁琐的板书中解脱出来,更多地聆听学生的意见,起到真正的主导及调控作用。】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体会天都峰的高和陡
1、自由读,天都峰最大的特点是什么?你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来? 相机理解:笔陡(画图理解,组词理解)石级 体会“ 挂”的妙处
从两个感叹号也可看出山势又高又陡
2、边读边看插图,边想象画面读出山势的陡峭
三、学习三四五自然段
1、正在我犹豫时,忽然听到背后有人叫我,紧接着发生了什么事呢?齐读三四五自然段。
2、读后用横线勾画出老爷爷说的话,波浪线勾出我说的话
3、想想说话背后的意思、他们说这句话时心里是怎么想的? 师:这样高的山峰这样陡的石级的确让人心里发颤,那么又是什么原因使他们有了爬的勇气了呢?
生:“我”想老爷爷这么大的年纪都敢爬,何况我这小小年纪,怎么会爬不上去呢?
生:“我”想:老爷爷的年纪比我爷爷还大,他能爬我怎么就不能爬呢,我一定要爬上去!
生:老爷爷头发都白了,老人能爬,我年纪轻轻也一定能爬上去。„„
生:老爷爷想:那么大儿的一个小孩儿都敢爬,我这么大人了难道还不如一个小孩子吗?
生:小女孩比我孙女还小,她都敢爬天都峰,我更要爬一爬看看!„„
师:现在就让我们扮演一次小姑娘和老爷爷,读一读他们的对话。(分角色朗读。)
4、分角色读这部分
四、学习七八自然段体会爬山的艰辛和我和老爷爷之间互相汲取力量,互相鼓励的画面
1、说爬山就爬山,我和老爷爷是怎样爬上天都峰的呢?齐读七八段
2、我是这样爬的,(做动作理解爬山的艰难)从奋力、攀着、手脚并用这几个词体会到什么? 那老爷爷是怎样爬的呢?用一会儿————一会儿说话?
生1:老爷爷的白发在风中晃动,他爬几步就要歇会儿,喘口气,她累得腰酸背痛,有时还咳嗽一下,可他还是一个劲儿向上爬。
生2:老爷爷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往上爬,一会儿抬头望望我,一会儿又咬着牙、低着头,奋力向上爬。
3、老爷爷爬不动了,看到我还在努力向上爬,他会怎么想怎么做?我不想爬了,看见老爷爷还在坚持爬又会怎样想怎样做呢? 我们遇到困难,会怎样互相鼓励对方呢?
4、师: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终于都爬上天都峰顶?从“爬呀爬”你体会到了什么?从“终于”你有体会到了什么?
5、齐读,读出历经种种磨练总算爬上山顶那种兴奋的心情。
五、学习文中最后部分
1、齐读,老爷爷和我为什么互相道谢?
师:这回谁知道怎样汲取力量?
生1: 就是受别人的鼓舞。
生2:就是从别人那里得到勇气。
生3:吸取别人的优点。
生4:吸取别人的长处。
师:你从别人身上汲取过力量吗?
师:难怪爸爸笑着说:“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2、学了课文,你有什么启发?
3、你从别人身上汲取过力量吗?把故事和我们分享分享吧!
生1:我从妈妈身上汲取到力量,有一回,妈妈生病了,她还坚持上班,我很受感动,我上学也尽量不请假。
生2:爸爸爱看书,我就向他学习,身时候都要看书。
师:我们可以模仿着爬天都峰这一课把你汲取力量的故事写下来,老师也会从你身上汲取到好多力量,因为你懂得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时,你是最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