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神奇的符号》读后感
这是本关于苏步青教授一生故事的书。
苏先生家境贫寒,10岁就下田干活了。有一次因为放牛时不小心从牛背上摔下来,所以父母就把他送到县城高小念书,可是那些富家子弟们经常欺负他。有一天晚 上,因为苏先生的蚊帐上有几个小洞,寝室里的其他同学就认为他不配合他们睡在一起,于是就与管楼的先生通气把苏先生从寝室里赶了出去,让他睡在楼梯口。为 此苏先生还一不小心从楼梯上滚了下去。苏先生渐渐地开始不想上课了,于是他经常旷课,逃学,并年年背榜。后来苏先生又转去了另一所学校。终于他在陈老师和 洪校长的帮助和教导下去了日本留学,并经过自己的努力和坚持不懈成为了一位著名的数学家。被国际上誉为“东方国度上空灿烂的数学明星”。
有一件事令我十分感动。1978年8月21日,是原先规定小型科学讨论班开展活动的时间,可是复旦大学正遇到暴雨袭击,大水猛涨。许多人都认为苏先生不会去了,可熟知苏先生脾气 的谷超豪教授却肯定的说:“苏先生一定会来的。”他话音刚落,已经74岁的苏先生便出现在了门口。苏先生还说:“其实我一直把自己当普通的一员,要求别人 准时,自己起码不能迟到嘛!”......读了这本书,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不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坚持,不放弃,就会成功的!
第二篇:《神奇的符号》读后感300字
拿到这本书,我就觉得这是一本写数学道理的书。因为书的作者就是著名的数学家——苏步青。可看了之后,才知道,并不是这样的,而是写苏步青小时候的艰苦生活。苏步青的家里很穷,但他的父亲为了让儿子成才,就把他送到县城学校读书。在那儿上学的都是大户人家的孩子,他们用的东西都比苏步青,他们就利用这一点来羞辱他。苏步青就化悲愤为力量,用好成绩把他们压下去,他们也就对他刮目相看。
苏步青从小就刻苦,学习一点不马虎,才有了今天。他在学校从来没有在十点之前睡觉,他一直坐在课桌前刻苦的学习。我认为我就应该有他的这种精神。
这本书中有好多苏步青在年轻时的照片,看了一些他的照片。我觉得天才不一定有很好的环境,才能有这么大的成就。相反,他没有好的环境,但他有坚持不懈的毅力和追求目标的决心。
我现在只读了书的一半,但我知道书越往后,写的都是苏步青中年、老年的故事。这本书里写尽了他的大半辈子。他的一生真是不容易。但像巴金爷爷说的那样,他的生命已经开花结果了。
第三篇:《神奇的符号》读书心得
苏步青《神奇的符号》的读书心得 五年六班郭峒家长
儿子在读苏步青《神奇的符号》时,总是能读得特别投入,时常能听到儿子谈论苏步青的种种,带着一种好奇心,开始阅读这本书。一开始阅读就爱不惜手,一口气看完这本书,在看的过程中,被苏步青的幽默逗得情不自禁笑出声来。
《神奇的符号》一书,是数学家苏步青晚年的自传体著作,系《大科学家讲的小故事》丛书。是大数学家苏步青写给青少年有关自己学习工作的小故事书,由47个生动有趣的科学故事和生活故事组成,这些小故事既可独立成章,又前后连贯,用平易睿智的文字讲述了苏步青先生近百年的经历。按时间顺序排列,构成了苏老充满传奇色彩和勤奋进取的一生。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苏步青老先生在读小学时,很顽皮,被新环境的新生事物所吸引,整天在街上逛,也常逃课。数学学习一度都处于困难。更甚至一次在他擅长的国学写作中,由于酷爱阅读,在老家读私塾的时候,背诵了很多的书籍,文笔很不错,写出一篇好文章,可遭到老师的质疑—抄袭来的文章,使得苏步青先生一度放弃。后来在一位老师的劝解下才转变,这位老师同时也使得苏步青先生爱上学习。后来在读初中时,又深受一位从日本留学回来的老师的影响,使得苏步青先生爱上数学,在他人生最困难的时候不断地资助他,使得苏步青先生才能完成学业,以及后来能到日本留学,都得到这位老师的极力支持。在这一段的人生经历中,可见一位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有多么大,所以我们在教育教学中要爱护学生,别轻易怀疑学生,我们不恰当的言语会毁了也许是天才的学生,多赞许我们的学生。
原来苏步青小时候是倒数第一啊,但是他发愤学习,终于成为了闻名世界的数学家。看来,只要发愤学习,倒数第一名也能变成第一名。只要努力学习,要有恒心、信心,要谦虚谨慎,要老实,不能骄傲。先天因素很重要,后天努力也很重要。
苏步青院士是我国近代数学的奠基者之一,专长微分几何;又是一位教育家,对我国教育事业,特别是高等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桃李满天下;还是一位享有盛誉的社会活动家,积极参政议政,关心统战工作和对外文化交流工作。在教学中苏步青先生总能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把抽象、难懂的内容讲解生动、形象。从学生脸上可以看出他们听懂了没有,据此调节讲课速度。这种处处为学生着想的教学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这本书里的许多深入浅出的小故事发人深思,使人受益匪浅,很值得一读。
2013年
第四篇:数学符号史读后感
《数学符号史》读后感
人类最早用来计数的工具是手指和脚趾,但它们只能表示20以内的数字。当数目很多时,大多数的原始人就用小石子来记数。渐渐地,人们又发明了打绳结来记数的方法,或者在兽皮、树木、石头上刻画记数。中国古代是用木、竹或骨头制成的小棍来记数,称为算筹。这些记数方法和记数符号慢慢转变成了最早的数字符号。如今,世界各国都使用阿拉伯数字为标准数字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数字符号的产生使得人类能够在时候进行更大规模的记录,进而产生了较早期的数字运算规律,再后来,阿拉伯数字符号的发明使得“算数”往“数学”过度有了可能而数学运用数字符号表达记录了各种高级的,高度符号化了的,抽象的数学定律。随之产生的还有“几何”。
正是这些数学规律使得人类能够量化地进行工程设计和施工,人类的工业开始能够制造出复杂庞大的系统。
数学也是近代化学,物理,计算机科学等重要学科的基础和研究工具。
所以说,数字符号的出现,是人类社会和智能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基石之一。数字符号见证了我们的人类史上光辉传奇。
读了《数学符号史》后,我感受颇深!
第五篇:作文 读《神奇的符号》
《神奇的符号》那本书讲的是科学家苏步青的故事,作文 读《神奇的符号》。我觉得他真勇敢。一个贫困人家的孩子都能考到一所好学校。我印象最深的是其中一个故事。在上小学的时候,别的同学嫌他家穷,不想和他一个房间睡,就让他把床搬到楼梯口,读后感《作文 读《神奇的符号》》。当他晚上睡着的时候,就从楼梯上滚了下去,都没哭。
从他身上,我学到了一个道理:只要能坚持,就能把一件事干好。
北京市人大附小一年级:石雨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