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管鲍之交小学读后感
《管鲍之交》这个故事讲的是:春秋时的齐国是一个霸主国家。管仲和鲍叔牙是齐国两个很有名的人。鲍叔牙家里很有钱,管仲家里很穷,但是他们俩是一对很好的朋友。
两人一起合伙做生意,总是鲍叔牙出的钱多,管仲只出的钱少。可是每回赚钱以后,总是管仲得到的钱多,鲍叔牙得到的钱少。因此,大家觉得管仲是一个自私和爱贪小便宜的人。但是鲍叔牙却不这样认为。
管仲帮鲍叔牙办事,总是办不好。别人都说管仲没有才干,但鲍叔牙却认为管仲很有才干,只是没有碰上施展才华的机会。
后来,齐国打仗了。鲍叔牙和管仲加入了自己国家的队伍,一起去打仗。管仲在战场上总是当逃兵,大家都不喜欢他这样。鲍叔牙却说:“管仲的勇气和毅力是谁也比不了的。”
管仲知道了这些事后,特别感动!从此,管仲和鲍叔牙精诚合作、互相帮助,他们都成了很有名的大臣。
第二篇:°史记读后感 管鲍之交
管仲鲍叔牙和齐桓公
管仲是一个神奇的人,由他的经历我得出的结论就是:在一个人没有咽下最后一口气前,请不要妄自评价他。管仲的前半辈子那样的不看与落寞,那些喜欢闲言闲语的人们肯定会下一个“这孩子没出息”类似的结论。就像俗话说的一样:三岁看八十。就是一个小孩子三岁的时候就能看出他八十岁是什么样子,这是完全没有科学依据和理论实践的。
一个人的能力和他的很多方面有关,不能以偏概全,以学习成绩否定一切,肯定一切。尽管中国的社会是这样,成绩不好是被人瞧不起的,成绩不好是很难有作为的,因为这样一个看不到全面的社会是无法发现每个人身上的有点和长处的,也就无法将每个人的能力发挥得淋漓尽致。然而社会在飞速得进步,总会有一天,每一个孩子都会发挥自己的所长来建设这个美好的世界,我们也期待这一天。鲍叔牙是颇受大家好评的一个人,他清廉、正义、重情义,贤能而又不好嫉妒。这样一个近乎完美的人,实在不得不让人喜欢。管仲的成功与鲍叔牙的成名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人们都赞叹鲍叔牙一心为国推举管仲却自己隐退相位之后的气节。他牺牲了自己,成就了别人。但是人无完人,天生就没有无缺憾的人,可能是史书上没有记载也可能是大家可以忽略了。百家讲坛上说鲍叔牙是瞧不起比自己能力弱的人的,就是不懂得礼贤下士,只对自己强的人甘拜下风,姑且把它看作是他的缺点,但是这样的缺点对于一个大尺度的鲍叔牙来说,真是鸡蛋里面挑骨头了。自古以来,往往是那种叱咤风云的任务
才会把最真实、最现货的一个正反面完整形象展现给历史,而对于一个历史的配角,就让他留存这美好的形象吧。
齐桓公在历史上也算是一代霸业的成就者,而他的成就,离不开管仲和鲍叔牙。他最大的有点就是知人善用,知错能改。通俗一点说就是能听进去别人说的话。他是霸主,但他不骄傲。错了就知道改正,别人说的他能够积极采纳,但也不是什么都采纳,一个圣明的君主,是懂得怎样去取舍的。而齐桓公就懂得取舍之道,不偏听,也不固执。齐国才从弱小走向强盛,从手无缚鸡之力,到召集天下诸侯。
总而言之,一个朝代的兴衰,一个国家的更替,甚至一个人的成功与否都是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英雄引领着社会的发展,带动群众进步。如果群众是许多个零的话,那么英雄便是零前面的实数,有个这个实数,数字才变得有意义,社会才能进步,才能发展。
第三篇:成语典故《管鲍之交》读后感
春秋时期的鲍叔牙与管仲是好朋友,他们合伙做生意,鲍叔牙出三分之二的本钱,赚了钱却只要三分之一。家人表示不满,鲍叔牙却说:“管仲家里穷嘛!”后来,管仲当了大官,带兵打仗,每次打败仗时总是先逃走。人们讥笑管仲胆小如鼠,鲍叔牙却说:“管仲家中有老母要照顾,并非他怕死。”管仲和鲍叔牙分别是齐王的两个儿子纠和小白的老师。后来兄弟为争夺王位互相残杀,纠被杀,小白即位,鲍叔牙立刻向齐王小白推荐管仲:“管仲是一位有才干的人,请大王聘请他做宰相。”齐王说:“你是我的老师,我愿拜你为相。”鲍叔牙语气坚定地说:“多谢大王的信任。大王如果要干一番大事业,管仲绝对是个可用之才。”齐王在管仲的辅佐下,国力强盛,当上了盟主。
《管鲍之交》告诉我们朋友间的深厚友谊,同时道出宽容的智慧:宽容能化害为利,化敌为友,能使对方吸取教训,感化一切心灵的坚冰。宽容能助人交到更多的朋友。
生活中,我有个能言善辩的朋友,但她爱表现,自己的聪明常常不用在学习上,学习成绩平平。我虽不擅长说话,却善于学习,成绩优异。我们都是性格开朗的女孩,对彼此的优缺点都了如指掌,又特别谈得来,于是,我们成了好朋友。我们常在一起玩,我就跟她学说话,因为我说话总喜欢重复。每当我说话重复时,她不但不嘲笑我,而且总是给我热情的鼓励,耐心地帮我纠正。我们一起朗读我们喜欢的文字,一起阅读课外书,一起谈论书中的人物与观点,时间长了,我的表达能力提高了,上课回答问题、组织讨论不再着急,于是重复的毛病也就越来越少犯了,我很开心,她比我还开心。她更是常常鼓励我每参加活动都要多要积极发言。我的语言越来越流畅了,我打心眼里深深地感谢她。
在我努力学习的同时,我把我的学习心得都毫无保留地教给了她,她不再总想着玩,把心思放在了学习上。本来就聪明的她,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我们俩无话不谈,无事不说。我们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去学习,就这样我们取长补短,互帮互助,我们的学习不断进步。每当我们受到老师的表扬时,我们都会不约而同地笑着跟对方说:“谢谢你!有你这个朋友真好!”
我们一定要学习鲍叔牙,有一颗宽容的心,珍惜朋友之间的友谊。
第四篇:《管鲍之交》成语故事
《管鲍之交》成语故事
《管鲍之交》成语故事1
管鲍之交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最早出自战国·列御寂《列子.力命》
从前,齐国有一对好的朋友,一个叫管仲,另外一个叫鲍叔牙。年轻的时候,管仲家里很穷,又要奉养母亲。鲍叔牙知道了,就找管仲一起投资做生意。做生意的时候,因为管仲没有钱,所以本钱几乎都是鲍叔牙拿出来投资的。可是,当赚了钱以后,管仲却拿的比鲍叔牙还多,鲍叔牙的仆人看了就说:“这个管仲真奇怪,本钱拿的比我们主人少,分钱的时候却拿的比我们主人还多!“鲍叔牙却对仆人说:”不可以这么说!管仲家里穷又要奉养母亲,多拿一点没有关系的。”
有一次,管仲和鲍叔牙一起去打仗,每次进攻的时候,管仲都躲在最后面,大家就骂管仲说:“管仲是一个贪生怕死的人!“鲍叔牙马上替管仲说话:”你们误会管仲了,他不是怕死,他得留着他的命去照顾老母亲呀!“管仲听到之后说:“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人可是鲍叔牙呀!”后来,齐国的国王死掉了,公子诸(zhū)当上了国王,诸每天吃喝玩乐不做事,鲍叔牙预感齐国一定会发生内乱,就带着公子小白逃到莒(iin国,管仲则带着公子纠(iiu)逃到鲁国。
不久之后,齐王诸被人杀死,齐国真的发生了内乱,管仲想杀掉小白,让纠能顺利当上国王,可惜管仲在暗算小白的时候,把箭射偏了,射到了小白的裤腰,小白没死。后来,鲍叔牙和小白比管仲和纠还早回到齐国,小白就当上了齐国的国王。小白当上国王以后,决定封鲍叔牙为宰相,鲍叔牙却对小白说:“管仲各方面都比我强,应该请他来当宰相才对呀!“小白一听:“管仲要杀我,他是我的仇人,你居然叫我请他来当宰相!”鲍叔牙却说:“这不能怪他,他是为了帮他的主人纠才这么做的呀!“小白听了鲍叔牙的话,请管仲回来当宰相,而管仲也真的帮小白把齐国治理的非常好呢!
管仲说:”我当初贫穷时,曾和鲍叔一起做生意,分钱财,自己多拿,鲍叔不认为我贪财,他知道我贫穷啊!我曾经替鲍叔办事,结果使他处境更难了,鲍叔不认为我愚蠢,他知道时运有利有不利。我曾经三次做官,三次被国君辞退,鲍叔不认为我没有才能,他知道我没有遇到时机。我曾经三次作战,三次逃跑,鲍叔不认为我胆怯,他知道我家里有老母亲。公子纠失败了,召忽为之而死,我却被囚受辱,鲍叔不认为我不懂得羞耻,他知道我不以小节为羞,而是以功名没有显露于天下为耻。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是鲍叔啊!"
鲍叔推荐管仲以后,自己甘愿做他的下属。鲍叔的子孙世世代代在齐国吃俸禄,常常成为有名的大夫。天下的人不赞美管仲的才干,而赞美鲍叔能了解人。
后来,大家在称赞朋友之间有很好的友谊时,就会说他们是“管鲍之交”。
“管鲍之交”本义指管仲和鲍叔牙之间的深厚友情后来形容朋友之间交情深厚、彼此信任的关系。
《管鲍之交》成语故事2
管鲍之交的`成语出处
从前,齐国有一对很要好的朋友,一个叫管仲,另外一个叫鲍叔牙。年轻的时候,管仲家里很穷,又要奉养母亲,鲍叔牙知道了,就找管仲一起投资做生意。做生意的时候,因为管仲没有钱,所以本钱几乎都是鲍叔牙拿出来投资的,可是,当赚了钱以后,管仲却拿的比鲍叔牙还多,鲍叔牙的仆人看了就说:「这个管仲真奇怪,本钱拿的比我们主人少,分钱的时候却拿的比我们主人还多!」鲍叔牙却对仆人说:「不可以这么说!管仲家里穷又要奉养母亲,多拿一点没有关系的。」有一次,管仲和鲍叔牙一起去打仗,每次进攻的时候,管仲都躲在最后面,大家就骂管仲说:「管仲是一个贪生怕死的人!」鲍叔牙马上替管仲说话:「你们误会管仲了,他不是怕死,他得留着他的命去照顾老母亲呀!」管仲听到之后说:「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人可是鲍叔牙呀!」后来,齐国的国王死掉了,大王子诸当上了国王,诸每天吃喝玩乐不做事,鲍叔牙预感齐国一定会发生內乱,就带着小王子小白逃到莒国,管仲则带着小王子纠逃到鲁国。
不久之后,大王子诸被人杀死,齐国真的发生了內乱,管仲想杀掉小白,让纠能顺利当上国王,可惜管仲在暗算小白的时候,把箭射偏了,小白没死,后来,鲍叔牙和小白比管仲和纠还早回到齐国,小白就当上了齐国的国王。小白当上国王以后,决定封鲍叔牙为宰相,鲍叔牙却对小白说:「管仲各方面都比我强,应该请他来当宰相才对呀!」小白一听:「管仲要杀我,他是我的仇人,你居然叫我请他来当宰相!」鲍叔牙却说:「这不能怪他,他是为了帮他的主人纠才这么做的呀!」小白听了鲍叔牙的话,请管仲回来当宰相,而管仲也真的帮小白把齐国治理的非常好呢!
后来,大家在称赞朋友之间有很好的友谊时,就会说他们是“管鲍之交”。
管鲍之交的成语故事讲的是管仲和鲍叔牙是一对好朋友,年轻的时候管仲家里很穷,又要奉养母亲,鲍叔牙知道了,就找管仲一起投资做生意。鲍叔牙知道管仲是要奉养母亲,所以才会多拿钱,两人到最后关系都特别好。
管鲍之交的成语故事材料
【注音】guǎn bào zhī jiāo
【解释】春秋时,齐人管仲和鲍叔牙相知最深。后常比喻交情深厚的朋友。
【出处】《史记·管仲传》:“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苦;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管仲曰:‘……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用法】偏正式;作宾语;含褒义
【近义词】羊左之谊 陈雷之契
管鲍之交的成语故事讲的是管仲和鲍叔牙是一对好朋友,年轻的时候管仲家里很穷,又要奉养母亲,鲍叔牙知道了,就找管仲一起投资做生意。鲍叔牙知道管仲是要奉养母亲,所以才会多拿钱,两人到最后关系都特别好。
管鲍之交的成语故事点评
鲍叔牙在管仲有困难的时候,伸出援手,鲍叔牙是最了解管仲的人,知道管仲心里所想,后来鲍叔牙扶持了小白当国王,还推荐了管仲当宰相,这样的友谊真的很好,管鲍之交后常比喻交情深厚的朋友。
123
《管鲍之交》成语故事3
【汉字书写】:
管鲍之交
【汉语注音】:
guǎn bào zhī jiāo
【成语出处】:
战国。列御寇《列子。力命》:“管仲尝叹曰:‘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也。’此世称管鲍善交者,小白善用能者。”
【成语语法】:
偏正式;作宾语;含褒义;用于好朋友,重在表示两人相知;也作“管鲍之谊”。
【管鲍之交的意思】:
管:管仲;鲍:鲍叔牙。皆为春秋时齐人,管仲和鲍叔牙两人是知心朋友,交谊深厚。后常比喻交情深厚的朋友。
【管鲍之交的近义词】:
情深谊厚、生死之交、陈雷之契、莫逆之交、管鲍之好、羊左之谊;
【管鲍之交的反义词】:
寡恩少义、萍水相逢、点头之交、孙庞之隙;
【管鲍之交的故事】
春秋时期,管仲和鲍叔牙是齐国赫赫有名的政治家,也是一对推心置腹的朋友。管仲和鲍叔牙合资经商,分钱的时候,管仲总是要多一些,鲍叔牙不认为他贪财,而是知道他太穷困;管仲替鲍叔牙办事,但总是越办越糟,鲍叔牙并不认为他愚蠢,而是知道事情有不顺利的时候;管仲三次做官都被罢免,鲍叔牙不认为他没有真才实学,而是知道他没有遇到好的时机;管仲三次参战三次逃跑,鲍叔牙不认为他贪生怕死,而是知道他家中有母亲需要照顾。鲍叔牙对管仲了解得非常深透,管仲感激涕零地说:“生我的人是父母,了解我的人是鲍子呀!”后来齐国发生内乱,管鲍两人各为其主,鲍叔牙的主公胜利,成了有功之臣,管仲则成为阶下囚。鲍叔牙为管仲说情免他死罪,还推荐他担任相国,自己则心甘情愿地做管仲的副手。由此产生了成语“管鲍之交”
【管鲍之交例句】
唐。房玄龄等《晋书。王敦传》:“昔臣亲受嘉命,云:‘吾与卿及茂弘当管鲍之交。’”
明。陈汝元《金莲记。诗案》:“前与苏子瞻山河订誓,本为管鲍之交,名位相倾,顿起孙庞之隙。”
罗章龙《回忆新民学会(由湖南到北京)》:“临分手,他对我说;我们谈得很好,‘愿结管鲍之交’,以后要常见面。”
【管鲍之交造句】
他就从来没品尝到书上所形容的管鲍之交那种开诚相见的友情,因为连父母对他都是勾心斗角。
他们两人的关系虽然扑朔迷离,但没有丝毫功利和势力,与传说中的管鲍之交相比起来毫不逊色。
第五篇:管鲍之交.教案doc
《一封信》选自《天池》2013年第6期 《藏獒》选自《辽河》2014年第11期
《火烧云》选自《东京文学》2013年第七期 管鲍之交教案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1、积累相关文言知识,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体会管鲍之交的真诚可贵,珍惜同学情谊。教学难点:理解司马迁的看法和情感
一、导入新课
• 友谊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历史上多少动人的知音故事,成为了千古流传的佳话。• 上联:相桓公一匡天下 下联:交叔牙万古高风横批:挚交千古就
志同道合者可以成为君子之交、金兰之交、莫逆之交、患难之交、生死之交、刎颈之交、忘年之交。而这幅楹联的主角管仲,和友人鲍叔牙的故事,更是定格为成语——管鲍之交,成为亲密无间、彼此信任的好朋友的代名词。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管鲍之交》。
二、疏通文意,掌握重点文言知识
1、早读已让同学们进行了预习,正字音断句读,下面请一同学来读一遍课文。生读,师生共正字音
2、这篇文言文比较短,下面请同学齐读课文,然后快速疏通文意,找一下有无难以解决的文言知识点。先小组交流无法解决,提出疑问共同解决。(5分钟)三.整体感知,重点段落鉴赏
1管仲从政的成功,原因有哪些? 鲍叔牙知贤、荐贤、让贤 管仲自身才能
齐桓公宽宏大量和知人善任
2管仲的成就与他的好友鲍叔牙是分不开的,那么管鲍之间的感情究竟是怎么样的呢?哪句话集中表达了管仲对鲍叔牙的情感?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3他为何如此动情?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具体体现到经商、谋事、出仕、作战、事君五个方面的内容叙述上(朗读)(1)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 知贤
(2)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忍让
(3)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荐贤
(4)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忍让(5)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相信(6)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信任(7)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理解
(8)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理解(9)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支持
4、这一段叙事运用什么修辞手法?
连用五个句式相近的句子,组成一组排比,列叙自己在不同领域与鲍叔牙交往的事实,真切而又有层次感地展现了二人的友谊和感情,热情地赞美了自己的知心朋友,五个“知”字的重复出现,更加凸显鲍叔真为管仲之知音。
5、你如何评价鲍叔牙?请用最精炼的词语来概括鲍叔牙的品行。
鲍叔牙:知贤、荐贤、让贤,大度,以国家利益为重,爱惜人才,保护人才,无私、高尚。胸怀博大,心地光明,以国家利益为重,正直,宽容,豁达,无私
(管鲍之间的交谊不仅体现在鲍叔牙对管仲的知贤荐贤,更重要的是让贤,管仲为相鲍叔牙反而在他之下,这种以国家利益为重的精神,表现了鲍叔牙是一个纯粹的人高尚的人。鲍叔牙不仅是一个好伯乐,还是一个无与伦比的爱国者。)
6、正是鲍叔牙对管仲如此的知遇,两人的交往成为千古佳话。所以有了形容朋友之间情深意重的成语: 管鲍分金、管鲍之交。而唐代的诗人杜甫面对冷暖人情、炎凉世态,发出了这样的感喟:“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多媒体展示成语和诗句)
那么同学们学了管鲍之交,从管鲍之交谈开去,你认为在今天物欲横流的社会现实中,该交什么样的朋友,该怎样呵护自己的友情?(生交流,谈体会各抒己见)师结:
人的一生不能没有朋友,我们都渴望纯洁美好的友谊。我们需要朋友。朋友关系,是一种忠诚可靠的人际关系,是我们交往过程中最积极、最富建设性的同伴关系。
鲁迅先生曾感慨:“人生得一知己足已(矣),斯世,当以同怀试之。”(只要有一个充分理解自己的真朋友就可以了。在艰难困苦之中,心灵深处的纽带牢固地连在一起,患难相扶。)
7、“管鲍之交”这则故事给世人最大的启示是什么?(把握主旨句)
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8 为鲍叔牙写一段颁奖词
春秋战国,礼崩乐坏,名利至上,诚信不再。而你,却是那个乱纷纷的时代里少有的另类:朋友欺骗你,你却善待他;朋友陷你于困境,你却原谅他;当朋友限于绝境,你自己弯下腰来,也要努力拉他一把。在你的人生词典里,从来没有怨恨没有嫌弃,没有妒忌,没有落井下石,只有对朋友的不离不弃,生死不离。你的朋友为天下树立了一代霸主,你的后人在心里为你树立了一座丰碑。四:相关文章
管仲的“忍辱”与鲍叔牙的“慧眼”
摘自网络
战国的时候,在颍上这个地方有一个少年叫管夷吾,这个少年就是后来名镇战国群雄时代的管仲。老人们常说的一句古话叫作“三岁看到老”,这个管夷吾在少年的时候就显示出与众不同的个性,因此他就交了一个叫鲍叔牙的朋友,鲍叔牙看着伶牙俐齿的管仲就非常欣赏。小的时候管仲家很贫穷,经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自打交上了鲍叔牙这个朋友之后,管仲不仅仅经常受到鲍叔牙的接济,还时不时地耍点小聪明,从鲍叔牙手里骗钱骗物,时间常了,鲍叔牙也不恼他。到了能做事的年龄后,鲍叔牙就去齐国的公子小白手下当了一个幕僚,而管仲也跑到公子纠手下混了一个差事。好景不长啊,公孙小白即位当了齐桓公,公子纠被齐桓公杀了,作为公子纠的人管仲也没能幸免,囚入大牢,等待发落。鲍叔牙对齐桓公历数管仲的能耐,终于打动了齐桓公,不仅仅释放了管仲,还委以重任,要说,人要真本事吃饭就是没问题。这管仲真不含糊,没多久就在齐桓公手下一路飙升,最后坐到了齐国的丞相一职,协助齐桓公把国家治理得井然有序,让齐桓公成为权倾一时的霸主,九次会合天下诸侯,显示出管仲的不凡智谋。
有一天管仲和属下聊天说:“我从前贫困潦倒的时候,曾经是鲍叔牙接济了我,还和我一道联手做生意。在每一次分红利的时候,我总是把大头留给自己。这件事情鲍叔牙是知道的,他并不认为我是贪财,而是觉得我太贫穷了。我曾经给鲍叔牙支招,结果让他赔的一塌糊涂,但是,他也没怨恨我愚笨。我曾经三次出任国家部门的领导啊,三次被上司罢免。鲍叔牙并不认为我没有才能,而是觉得我的时运不济。我曾经三次带兵打仗,三次都铩羽而归,自己算是捡了一条命,鲍叔牙并不认为我是贪生怕死,而是觉得我所以活下来是因为家中有八十岁的高堂老母。公子纠和公孙小白争王位,公子纠失败了怒而自杀,我被打入了大牢,鲍叔牙也没有觉得我有什么无耻的地方,因为他知道我是一个能屈能伸的大丈夫。我可以这样说,生我的人是爹娘,而了解我的人是鲍叔牙先生啊。”
这鲍叔牙把管仲推荐给齐桓公之后,自己心甘情愿的在管仲的领导之下。他的家族也是齐国的世袭,拿着齐国的国家俸禄,他的子女也大都是齐国各阶层的国家干部。天下人在谈论起这件事情的时候,其实说管仲有能耐的并不多,但是夸赞鲍叔牙的慧眼识人才的声音此起彼伏。
管仲齐国为相之后,看到齐国很小,又位处东海边上,所以就提出发展工商业,赚取钱财,是国家富足,军力强大起来。而且,这个管仲非常会迎合人民的喜好,也深受人民的欢迎和爱戴。管仲写了一本叫《管子》的书,在书中管仲说:一个国家只有在国家粮仓里有的是粮食,人民才会安定,才会懂得礼节道理,吃穿用都不缺乏,人民才能有国家的荣辱感。当官的人要知道尊重人,父母兄弟姐妹,妻儿老小才能亲密。连基本的礼仪廉耻都不能施行,国家也可就离灭亡不远了。国家政令的颁布应当如同有源头的活水,那么政令就会顺乎民心合乎民意。所以管仲为相期间,老百姓需要的事情他就办,老百姓不喜欢的事情他坚决不做。
几千年前的管仲的所做所为,足可以让今天的我们这些“国家干部”汗颜和反思。
呜呼,当今有管仲乎?
呜呼,当今鲍叔牙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