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捆硬柴要用软绳美文
十岁那年,秋天,跟母亲去田里拔花柴(棉花秆)。
母亲在田地里忙活,我在地头边玩儿。地上铺满黄灿灿的树叶,间或有几片墨绿,棕红夹杂其间,仿佛一床大花被,踩在上面,发出沙沙的声音,好听极了。我高兴地在上面跑来跑去,累了,正要停下来休息,忽而看见一根细铁丝躺在脚边,弯身捡起,便又开始一片片串起树叶来。不大会,听见母亲叫我,她递给我一根草绳,让我在地上放好,她好把花柴捆起来。我连忙举着手里的铁丝说,妈妈,用这个,结实。母亲听了,笑着嗔怪我说,傻孩子,捆硬柴要用软绳。虽然那时我听得似懂非懂,但这句话却刻印在我的脑海里。
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一家服务行业,每天都要跟客户打交道。工作中,虽然我始终保持职业性微笑并谨记我们的服务宗旨,但仍然常常会因为误会或各种客观原因和一些脾气暴躁甚至蛮横难缠的主儿纠缠不清,常常面临被投诉的尴尬和惶恐。我刚上班不久,一次,一个客户给孩子汇款,因为系统出故障,汇不出,我向他说明情况并把单据递给他后便拿过手机,想通知另一个客户,让他今天不要来了,免得白跑一趟。这时,那客户突然举起拳头猛地砸向柜台,我的键盘都被震得跳起来。他声嘶力竭地说:“工作时间有空打私人电话就没时间给我汇款?还拿什么狗故障糊弄人!”
他的拳头第二次落在柜台上时,他用另一只手指着我说,投诉不了你我就不是人!引得一大厅人都围拢过来。我腾地从椅子里站起来,正要和他辩个清楚,脑海里忽然冒出母亲那句“捆硬柴要用软绳”的话,顿时,心中的委屈或怨艾不翼而飞。我以最快的速度整理好表情,静心倾听他的诉喊,趁他停下来喘息的空档,我面带歉意地说,“对不起,是我让您心情不愉快了。”他愣了一下,接着继续喊着要投诉,但他脸上的怒气明显消了不少。我继续见缝插针地向其作解释并道歉。终于,他换了一副和软的面孔说,“对不起,是我误会您了。”
让我没想到的是,几天后,他和妻子一起来到我的办公室,让我给他开30张卡。临走,他说,他的公司有上千人,以后有什么任务尽管说,并把他的新手机号留给了我。后来,我和他的妻子成为无话不说的好姐妹。
每当我回望自己虽然算不上辉煌却也感到由衷自豪的职场历程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时,更觉“捆硬柴要用软绳”这句话的珍贵和实用,并从中悟出这样的道理——只要用一颗柔软的心去接纳和包容身边的人,再难缠的主儿也会被融化,并对我们心生敬意,为我们的生活添一抹温暖而靓丽的色彩!
第二篇:价值不需要用牢骚来证明美文
小的事物,也有其存在的价值。每个人都拥有无穷的潜能,只是需要去挖掘而已。所以,不要去忌妒别人的命有多好,也不要抱怨自己的价值没有被人发现。如果你本身是一颗珍珠,纵使被禁锢在坚硬的贝壳之中,也迟早会被人发现;假如你只是一粒沙子,即使在阳光照射下的海滩上,也会永远被游客踩在脚底。
约翰从斯坦福大学毕业之后进入了一家规模很小的财会公司。每天,他像所有新入职的年轻人一样从事着简单的工作。他常常有一种怀才不遇的感觉,因为得不到重用而终日愁眉苦脸,不停地向身边的亲人和朋友抱怨。
一天,约翰终于忍不住心中的愤懑前去质问上帝:“命运为什么对我如此不公平?”
上帝沉默不语,不动声色地从地上捡起一颗小石子扔进了乱石堆里,上帝对约翰说:“请你利用你的才能和智慧,将我刚才扔掉的石子找回来吧。”
约翰翻遍了乱石堆,无功而返,他不满地说:“您还没有回答我的问题呢!”
这一次,上帝皱了皱眉头,他走到约翰身边,摘下了约翰手上的戒指,再一次扔进了乱石堆。约翰既吃惊又生气,他没等上帝说话便迅速地跑到石堆旁,这一次,他很快便找到了那枚金光闪闪的戒指。
约翰怒气冲冲地走到上帝面前,还未开口上帝却说了这样一句话:“你是那颗石子,还是这枚戒指呢?”
看着面带微笑的上帝,约翰恍然大悟:当自己还只不过是一颗石子,而不是一块金光闪闪的金子时,就永远不要抱怨命运对自己不公平。
当我们抱怨现实对自己不公时,先问一下自己到底是石头,还是金子。有人往往对自己评价过高,一旦受到挫折时,就会觉得自己怀才不遇,从而会转成另外一种极端:对自己评价太低。这真是令人感到遗憾的事。不适当的评估从心理学角度来讲都是非常态的,而且这种预计的结果,常常会致使人们对生活、学习、工作等产生不良的心态。只有恰当的自我认识才能造就美好的人生。
价值从来不需要用牢骚来证明,一个人唯有先征服自己,才有能力征服他人,让别人信任自己。有位作家曾经说过:“自己把自己说服了,是一种理智胜利;自己被自己感动了,是一种心灵的升华;自己把自己征服了,是一种人生的成熟。大凡说服了、感动了、征服了自己的人,就有力量征服一切挫折、痛苦和不幸。”所以,当你想要向世界证明自己的能力时,请先让自己相信,你是一个真正有实力的人,而不是一个“抱怨鬼”。
一旦你发现并肯定了自己的价值,就请冷静、坚定、自信地守护你的理想,只要你相信它,它就能实现。不要忘记时刻给自己呐喊加油,很快你就会发现原本可望而不可即的东西已经触手可得。
第三篇:不说硬话不做软事美文
一位在官场混了大半辈子的朋友对我说,他从不说硬话,但也绝不做软事。乍一听有些糊涂,仔细寻思起来,感到这话说得老到。
朋友的话是对他人生经验的高度概括,也是对他待人处世原则的精辟阐释。谦受益,满招损。如果一个人处处锋芒毕露、咄咄逼人就会成为别人的箭靶,反之,如果一味迁就无原则退让就会成为一事无成的哈哈先生。不说硬话,不做软事,就是不做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里面蕴含着丰富的处世哲学。
大凡在社会上能说硬话还能做硬事的人,不外乎两种人。一是權势显赫、财大气粗的达官和富翁。二是独霸一方、为非作歹的泼皮无赖。官员和富翁有坚实的政治背景和物质基础作后盾,说起话来有恃无恐,气冲斗牛,霸气十足。泼皮无赖以命相搏,一般老百姓不敢玩,也不屑与之为伍,只好睁一眼闭一眼。平头百姓是说不起硬话的,即使一时实在忍不住心中的怨气,在无奈中吼上两句,那也只不过是天空飘过的一缕炊烟,水池中激起的一轮涟漪,一会便消失得无影无踪。他只能是硬话和硬事的承受者和看客。
人生练达,老谋深算的人是不说硬话的。世事沧桑磨砺了他们鹰隼般敏锐的眼睛,狼一般灵敏的嗅觉。在那随意的,眯着的眼睛后面透出的是一份成熟,是一份自信,是一股杀气。无须太多的语言,无须慷慨陈词,在那坚毅的目光里你会读懂一切!
不说硬话,不办软事是一种积极的处世策略,是一种刚柔相济的斗争哲学。说硬话,又办硬事的人,往往因为说话伤人而四面树敌。项羽因说硬话,办硬事而众叛亲离,自刎乌江。张飞说硬话,办硬事遭到士卒的忌恨,一代雄杰最后落得个被其部下谋杀的下场。
不说硬话,就是在现实生活中不要说一些与自身能力不相符合的犟话,不要说自己办不了的大话,不要说让人伤心的恶心话。有事说清楚,讲明白就行了,实事求是,不说大话空话。不办软事就是要坚持原则,遇事不和稀泥摸光墙,用行动来证明自己,做一个堂堂正正言而有信的人。
第四篇:不要用我不行给你的人生设限美文摘抄
有位名叫华子的男生问我:“卡西姐,你说,我这种穷人家的孩子,能行吗?能翻身吗?我觉得我一辈子也就这样了。”
在华子的言谈中,我发现他极度不自信。
大学时,他文章写得不错。有一次,老师寻了个机会,鼓励他投稿,参加一场写作大赛。他为此感到欣喜,却也十分焦虑。他夜不能寐地构思,地上的草稿纸扔了一张又一张,也没写出满意的作品。
老师嘱咐他:“没关系,我看你其中好几个故事写得都挺好,直接投就行了。”
华子摇头:“我不是科班出身,写出的东西真不行,算了吧。”
连试也没试,这场比赛不了了之,写作因此被他放弃。
毕业之后,他去面试。
人事经理问他:“你对自己五年之内的职业生涯有什么规划?”
他嗫嚅半天,说不出所以然,最后只道:“希望每个月能拿到五千块。”
如你所想,这场面试以失败告终。华子解释说:“我一不是名校毕业,二没有家庭背景,能有什么成就啊?那些高官厚禄、功成名就的愿望我不敢想的。我妈说我家就是再普通不过的家庭,飞不出凤凰。”
还有一次,他离职。
通常我们跳槽,都是为了更好的职业规划和更好的薪资待遇。但华子正好相反,他觉得自己的能力配不上这样好的条件。
那份工作,是一个亲戚介绍的,各方面条件都比他之前的工作好。可从开始工作,到辞职,他一直在打退堂鼓。
一会儿觉得自己无才无德,要是做不好这份工作,岂不是给亲戚丢脸?
一会儿又想自己真没用,居然基本工作都能出错,白瞎了这么大个人,也许就是命中注定平庸吧。
本是朝气蓬勃,充满干劲儿的年纪,却只见一个二十几岁的大好青年,处处否定自己。
这是因为,在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影响下,他早已在人生的成长中,给自己灌输了谨慎的念头。一旦某件事情超出他的预期,他就会心生胆怯,长久的自卑让他觉得“我不行”、“我做不到”、“我没办法”,让他认为自己不配得到最好的。
努力去拥有更好的生活,是很累的;而让自己“不行”,却轻松又容易。
于是,他把这种暗示,转换成人生的“引导”,将他的奋进、努力、改变全部掩盖,他已给自己盖棺定论,遇到无法解决的事,第一个念头必然是:算了,我不行。
其实,从小到大我们被灌输了太多的“你不行”。于是梦想和期待,一次次被搁浅;努力和追求,一次次被放下。
十来岁的时候,你想帮母亲做做饭,以尽孝心,结果不小心打碎了盘子,母亲在旁边直叹气:“这孩子真是不行,看看你堂叔家的闺女,洗衣做饭蒸馒头包饺子,都在行,咱没福气啊。”
你还想争辩些什么,最终只是默默地回了房间,从此,你对做饭再无兴趣。
高二那年,你想考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老师拿起你的试卷摇摇头:“就你这成绩,没指望,你能考上个一本就谢天谢地了,你不行,别浪费时间。”
你原本想改掉青春期的叛逆,让成绩步入正轨,却突然泄了气。
大学即将毕业,你对自己说,要去一个500强企业,要一年之内业绩昭著。你日日投送简历,参加招聘会,不放过每一个实践的机会,结果天不遂人愿,依旧成绩平平。室友说:“没用的,‘寒门再难出贵子’这话听过吧?普通家庭长大的我们,改变不了什么。”
父母也说:“那么多人竞争,你不行的,回老家找个安稳的工作得了。”
你看着墙上的日历,忽地失去了奋斗的欲望,于是打开电脑,参与到了室友的游戏中。
结婚之后,你不甘心做一个碌碌无为的家庭主妇,你一边重返职场欲争回二十几岁的锋芒,一边研究照顾孩子起居学习,终于疲惫不堪。
丈夫说:“你看那个谁谁谁,做到了华东区总监级别,你这性格不行,能力也不够,不如趁早歇歇吧。”
公婆说:“女子无才便是德,相夫教子才是本分,就挣那么点钱,够干什么的,你不行,做不了女强人,回来带孩子吧。”
你鼓了很久的勇气,一下子被放空,你看着因为着急回家被高跟鞋磨破的脚,叹息道:我真的不行,这么累我受不了。
于是,你一步三回头地离开公司,做起了家庭主妇,这一做也许就是几十年。
人近中年,你想創业,想放弃原本稳定的工作,从头来过,只为拼一个心中所梦、脑海中所想。这时妻子浇来一盆冷水:“你就不是经商的料儿,拿个死工资得了。这些年要不是我,你连这个工作都没有,你不行,别瞎折腾。”
你望了望墙上的时钟,想了又想。也许,妻子是对的;也许,你终究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
究竟是我们太软弱,还是别人的建议太强势?
都不是。
是我们自己,已经用“我不行”这句魔咒,给自己的人生设置了障碍。
生而为人,存于社会,我们没主见的时候太多了。“不行”这两个字仿佛一个魔咒,在他人的建议中,贯穿于我们的青春年华,时间一长,连我们自己都这样认为了。
你有没有想过,无论是旁人口中的“你不行”,还是自己口中的“我不行”,是真的不行,还是正好给了你一个逃避的借口?
这个世界上,有几个人从刚开始就能神奇地精通于某个领域?有几个人做任何事都会成功?不过都是在不断地自我修复、自我安慰和积极的自我暗示中,进行努力地填充罢了。
与之对应的堕落,便是消极的自我暗示。
你觉得工作强度太大自己受不了,你觉得女神高高在上自己配不起,你觉得自己做出的方案太垃圾,哪怕扔掉也比让客户看到要好。他人一个眉眼暗示你立马就蔫了下来,他人一句负面的评判你转身就想哭。如果你不够自信,就正好落入“不行”的圈套。
而你从不知道,任何试图以“你不行”对你进行洗耳的,都是谎言。
一旦落入这种圈套,一旦过分灌输了“我不行”的概念和思想,就会加深内心深处的自卑和怯懦。这非常容易让你在人群中消失,话语权消失,表现欲望消失,表达能力消失,逐渐地让你越来越不起眼,然后更加不相信自己,恶性循环。
最后,便真的不行了。
你都没试过,怎么知道不行啊?
第五篇:柴里矿区学校开展教师美文诵读比赛活动
柴里矿区学校开展教师美文诵读比赛活动
为进一步提升教师普通话朗读水平,激发教师们的读书热情,提高教师扎实的诵读基本功。4月9日和10日下午柴里矿区学校在北校区大会议室举行教师美文诵读大赛活动。
比赛开始前我校教导处李士义主任宣读了《教师美文诵读比赛评分标准》。比赛开始,首先英语组向广大教师展示了《时间都到哪儿去了》美文诵读,张静、吴涛、吴燕、温君莉老师的深情诵读,让人身临其境,悠扬的音乐声中升华了对母亲深深的爱;接下来张士香老师的《永远的丰碑》,用那深情的呼唤把我们带入到大雪纷飞的雪山之中,仿佛看到军需处长那高大的身影;杨传季、姜宏雨、刘茂华、刘明萍穿着整齐的服装用一曲《放飞中国梦》将朗诵活动推入高潮,深情激昂的诵读,让我们的中国梦放飞的更高更远;一曲《将进酒》被王海涛老师演绎得淋漓尽致,赢得了评委和广大教师热烈的掌声。两个下午的时间,十一位教师用他们那抑扬顿挫、富有激情的诵读,充分展示了每个参赛教师的个人风采和扎实的诵读基本功。通过激烈的比赛,评委们公正评议,有《放飞中国梦》、《母亲》和《时间都到哪儿去了》被评为一等奖,其他的分获二三等奖。
近年来,柴里矿区学校狠抓教师基本功的训练,把三字一话作为提升教师业务能力的重要手段,美文诵读已成为广大教师学习中的一种习惯和需要。此次活动的展开,为广大教师提供了一次交流、学习、提高的平台,有效地激发了广大教师在工作中积极提升业务水平和能力的热情,有力促进了我校师资队伍建设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