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山城初雪抒情散文
小城的确很小,但小城是山城,于是具有了山的灵魂和风韵。山的轮廓绘在小城的四周,像圆圆的摇篮,或者水粉画的镜框。由关岭而下的这一截山脊,直到花果山和毛尖山,松矗杉立,一派青葱。虽是大雪时令,却并不使人感到枯萎和凋零。由东冈直下,能见到毛尖山水库,蓝幽幽的水面比近观多了几分隐秘,多了几重深邃。折回花果山,仰望高高的气象塔,觉得它竖起一根细长的食指仿佛在告诉你什么。
它会告诉你什么呢?
山城的冬天在下雪了。的确,下雪了。一两瓣轻盈的雪花,落在仰起的脸上,落在汗津津的鼻尖上。事先一点儿也没有预兆,松针那么翠,菊叶还是绿的,美人蕉昨天还殷红得耀眼吧。空气也还暖和着,小城里没有多少人穿起棉衣,一两个老人而外,多数穿的是夹克衫、长短风衣和西服,女孩子的丝袜衬着皮靴,给人感觉是春天又要来了。其实,小城的春天还远得很,但这几年,一个院子,一块隙地,一个阳台,甚至一条走廊,都植着花卉,让人记不清时令的更替,摸不准四季的交接。山城的雪来得更少,算是稀客,一个冬天就那么三两次,也不久留,像小城人走亲戚,抬抬腿就来,说说话就走。下乡去的路途中,便看见那条雪线,在半山腰,齐整整,白茫茫,线上是雪和雾,线下是灰色的田塍,是半绿的菜地,是翠竹,白墙和红门。山城永远在雪线以下,在冬至与小雪之间,在“呵呵,下雪了”的惊讶口气里。
山城的雪很均匀,家家户户分得一点,唯有松树把它顶在头上,恭敬地举给山城人看。雪的湿度很小,花瓣也小,倘在黄昏时分,落在头上,你会以为是迟归的蝶翅,或是晚风带来的菊瓣。女朋友小巧的手从男孩子的头发上拂去,像捉一只蚱蜢,一只彩蝶,男孩子也捉,当然只能捉住一只小小的手,温热的,润腻的,如一缕早春的阳光。
山城的雪很拘谨,它本该是这样吗?近年来小城的绿化环境好了,城郊结合部的菜农、林农把自己的菜地、林地“搬”进来了,雪花应该像在乡下一样,尽情地飞舞,肆意地狂草。可是它到底放不开,仍然小心地、贤淑地走着碎步,它不敢甩水袖,不敢催急鞭,不敢舞龙泉宝剑,不敢抖猎猎长缨。我们印象中的雪应该是冬天的大手笔,应该是伴松涛阵阵随残云绺绺,直向庄前而来,呼啦啦盖满田野,冷飕飕凝住屋脊,真个是“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黑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山城的雪很秀气,带着几分斯文。冷杉的叶子上停一停,石榴的枝丫上靠一靠,台阶上留下几个鞋印,公园里按下一方款识,争相叫相机给抢了去,也许明天的报纸上就有一幅清雅的摄影作品,有个耐人寻味的题目,或叫“山城靥”,或曰“罗敷吟”。山城有一大批摄影爱好者,他们盼这个时刻已经很久了,快一年了吧,不少手机的彩屏仿佛情窦初开,它们的眸子里转动着对小城初雪的无限情意。只可惜太过娇羞的雪花儿匆匆避开,一闪眼就不见了。处子的羞怯大凡都这样,这是古典的意绪,或者传统的美德,山城人不排斥她,就如同山城人不拒绝初雪一样。
我小心地带一两片雪花回去,回到气象台对面的那间居室。明天还会下雪,抑或更大的瑞雪?这不是气象台说了算,电台或电视台充其量也只是个媒人。我知道小城里还有很多人盼望下雪,他们那么忙碌,那么冗繁,竟也对初雪感兴趣,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美似心上人,为瑞不宜多”。
第二篇:邂逅山城抒情散文
“ 舞弄掌中线,心彩绘蓝天。下三峡,江鸥咽,泪随船,雾都渐远,流水轻缓数华年。今立黄河南岸,偏忆长江之水,神女守巫山。风吟人独醉,月影载歌还”
从下火车的那一刻起,便对眼前这座喧嚣了千年的旧城所深深吸引。清明那天,渝中是大雨,挎着行李,在雨地里步履艰难,却又心情畅然。
我比任何人都清楚旅行的意义,出来一次,完全能让我重新做一次自己。平常在学校,受制于日常的集合训练,日渐增生的功课,很难让我保持畅然的心情,索性约了惠先生来到山城,看看这传说中的繁华盛景。
我最喜欢的作家三毛也曾这么说过:“旅行真正的快乐不在于目的地,而在于它的过程。遇见不同的人,遭遇到奇奇怪怪的事,克服种种的困难,听听不同的语言,在我看来才是最大的快乐”。小时候每次去外面玩,都只是顾着跑到景点合影留念,跑到好吃的,好玩的地方,热热闹闹,觉得那才是旅游的快乐。后来,来到陌生的地方,看到未曾谋面的风景,对一砖一瓦,一草一花也会产生浓烈的兴趣,对当地人的穿衣搭配,说话神情也会格外在意,一颗好奇心,伴我到永远。出来旅行,不仅仅是完成计划中的一部分那么简单,在我看来,“行走”的意义,其实是一场无声无息的灵魂升华,洁净心情,又拓展视野,会让我们忘记曾经那个高傲自大,不可一世的身影,带着我们回到彼岸花旁,回想着最初的,平淡的,不敢与世人言说的理想和期许。
陌生的地方,总能带来不一样的奇遇和故事,总有些始料未及的惊喜,不时在脑海回荡。坐在回去航班上,抬头向下,还想再多看几眼万千灯火,洪崖美景。山城,历历在目。
火车站的碎瓦颓垣,见证了这座老城历史的记忆。热情的出粗车司机,拉着略带点茫然的我转圈在山头,“好一座山城”,坐在车上,透着玻璃远远望去,跌跌起伏的山岭,浩浩荡荡的高楼,眨眼间跃然纸上,又如同浪涌般,突如其来。雨点忽小忽大,让人难以捉摸。撇下行李来不及歇息就往外跑,想快一点接近这一见如故的旧城。
山城的城市建设特别新奇,道路交通井然有序,或许是因为人口太多,坐轻轨的时候每次都会被挤着进去。去地铁口的路上,我惭愧不已。山城的斑马线两旁都有专门的人员进行看管和组织,任务是指导行人严格按照红绿灯指示通行。我经过的时候正是红灯,按理说得等到绿灯才能走,我四处张望了一番,发现并没有车辆经过,毫不犹豫的就顶着红灯往前走,我边走道路两旁的指挥员阿姨边叫喊,示意叫我停下,我还是硬着脸皮闯了过去,才发现后面跟过来的人都用异样的眼神瞅着我,像是在责怪那个不知从哪里来的外地人。我这时才察觉到,西安和重庆的差距太大了吧,不禁深深感慨。要放在西安,路上的行人管你有车没车,低头按着手机,头也不带抬,眼睛也不带转的,径直往前,各走各的。而且这里信号灯的设置规范有序,不像西安有些地方的杂乱无章。
山城充斥着奇妙和浪漫,住在这里的人都很懂得享受生活。周末闲适的时候,一家五口,开着小车,带上烧烤架,附上美食和啤酒,来到两江边上。看着遥远天边瞬息万变的悠悠白云,沐浴着毫不遮拦的灿灿光斑,远处还有钓鱼的老人,安静平稳,坐在凹凸不平的石块上,一动不动,嘴里哼着小曲,好不惬意。行李太多没能走到江边,在江上的小桥上也能闻到底下飘来的烤翅味,当时脑海里只有一个冲动,那就是跑去和他们一起享受这重庆人独有的幸福。
朝天门大桥下,水波荡起涟漪,粼粼微光。阳光暖暖,没有长安春日的那么躁动与不安,就像披在冬日寒风里的毛绒大衣,让我起了淡淡的倦意。习习微风,吹到脸上,温留着一抹抹花香,雨后的山城,一切都是那么盎然和甜蜜。“就要离开了………再多看看吧……”时间过得匆忙,我只想过得不紧不慢,寻觅着草的繁郁,花的芳香。有时候常在呆望,没有繁忙的功课,没有生活所给予的压力,没有那些烦烦索索,鸡毛蒜皮的破事,让我一直就这么简简单单,平平淡淡的度过以后的每一天,那该是有多么幸福。
早就对两江夜游有所耳闻,据说在游轮上能看到重庆最美的夜景。毫不犹豫就买了票,顺着熙熙攘攘的人群,终于一小步一小步的挤进去。我们坐的是“金碧女王号”,游轮顶层,有一排排可供游客休息观赏的桌椅,幸运的我们在拥挤中还是找到了可以喘口气的地方。惠先生一不做二不休,拔出相机,撑好架子。我呢,纯顾着享受和放松,靠在椅背上,让凉风吹到我身上。天空一点点拉开幕布,点点灯光凝然而生。终于等到游客挤满了船舱,霎时间灯火通亮,金碧辉煌,船上显然有不少人为这美景所惊觉,沉静了一会又开始欢呼,热闹非凡。我们的座位靠着最外面,确是拍照最好的地方。惠先生录了视频,又拍了不少照片。沿途中,不时有飞机从头顶滑过,闪烁着灯光,远处的高楼上,能看到轻轨交接穿越,游轮越开越快,目不暇接,眼前的美景像是一场幻觉,像是在梦里遇见的那样美丽绚烂。七彩的游轮,“交运明珠号”,“江上明月号”缓缓驶过……一时间,起风了,吹的江上直起波澜,空气夹杂着凉意,有说不出的欢愉。很多人都跑到室内的船舱避风,我却觉得这儿虽然冷,但心情是无比快乐的,只想把脸贴到风口,贴到浪最大的地方。忘记了种种的不愉快,留下的,只剩美好。
我知道,那日在游轮上的感受一辈子也无法忘怀。洪崖洞的万千灯火,码头下的流光溢彩,大桥上纷纭变幻的云朵,那简直就是绝世的辉煌啊。
那晚,去了解放碑步行街,路过长江索道却因人流太多没能坐上,稍稍略带一点点遗憾,不过我早已知道自己不虚此行,所有也并没有太过在意。解放碑是渝中的标志,这里主要是年轻情侣们吃饭购物的地方,建筑房屋设计亦是别出心裁,充满着科技感和立体感。
次日中午,坐了很久的轻轨来到磁器口。原本我以为它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古镇罢了,谁想到地铁口的人更是比肩迭迹,海一般涌来,磕磕绊绊,寸步难行。好不容易挤出来,走到小吃街口,有流浪摇滚歌手披着长发,在唱汪峰的《当我想你的时候》,歌声入骨,深情不断,围观的人也很多。继续向前挤,考虑到午饭问题,也就只能在这里解决了。每家饭馆的人都很多,况且基本上都是卖火锅或者小面的。我们随便找了一家,点了两份微辣的小面夹鸡蛋,坐在椅子上看往来的人群。我和惠先生都吃不了太辣的东西,还特意吩咐店家一定要少放点辣椒,结果吃的时候还是辣的眼泪差点掉出来,不过味道着实很香,远远胜过其他地方的“重庆小面”。“辣”毕竟是巴渝人民特有的风格,我们也能理解原来他们口中的“不辣”是这样的解释。
磁器口文化街主要都是卖吃的,什么张飞牛肉,李子坝辣子鸡,气泡果汁,特色炒酸奶……络绎不绝。关键人真的太多太多,想去买杯果汁都能被挤到一边,我和惠在路边的小摊,随意买了两个甜筒,边吃边走。不太喜欢吃的人真不太适合挤这样的地方(诸如我们),不过来都来了,就当是转转吧。
磁器口的上面便是歌乐山了,一路上都是卖菠萝的阿姨在叫嚷,我也很好奇为何重庆这么多卖菠萝的,就像当时去敦煌时候随处可见的杏皮水一样。上了一半,实在有点口渴,惠先生忍不住去买了两个菠萝,分了我一个,我俩三招五式就啃完了。路上和我们一起上山的人看我们吃一个菠萝都能如此有滋有味,也都纷纷效仿我们买了菠萝,靠着路边的护栏上休息片刻。再往上走,进了一片小林子,林子里有许多雕塑,仔细看去,有江竹筠的,也有叶挺的。突然想起《红岩》里江姐的宁死不屈,不卑不亢,在渣滓洞被残忍毁尸灭迹的情形。白公馆和渣滓洞就在歌乐山上不远的地方,只可惜我们去的有点晚,门房大叔已经闭馆不让再进。白公馆前有很多石碑,每个石碑上都写着一段文字,我记得最清的是那段:像战场上的勇士,一手挥砍着意志的宝剑,一手持着信仰的盾牌,从此,牢门上了死锁,铜钥匙的光亮。
从山上下来,径直去了鹅岭二厂。到的时候天已经黑了,能看到整座城最美的夜景。其实这里最吸引我的,是那个名为花添酒帝的酒吧。我要了一小壶自酿的蓝莓酒,便安然的坐在藤椅上,听着民谣歌手唱着《南方,南方》,翻着白天拍下的美景照片,惬意欣赏。都说重庆美女如云,在这里更能体现到极致,每走几步都能见到一两个粉妆玉琢,鲜眉亮眼的漂亮姑娘,哪怕就偷瞟几眼也是值得的。这里生活的人都极其注重生活的品质,大部分年轻人都引领着时尚的潮流。十个青年男孩有八个都打着耳洞,戴着银色的耳环,衣着光鲜,头发锃亮。
这真的是一个充满艺术的城市,好羡慕这里的人儿啊……
第三篇:初雪(抒情散文)
对冬的喜爱,源于梅雪飘香的时节。寂静的夜,一场美丽的雪花悄然而至。初雪,总是来得那么的让人猝不及防却倍感惊喜。清晨,当你拉开窗帘,入眼的是银装素裹的冰雪世界,一切都是那么的富有诗情画意。关于初春的雪,相信大家都有很多话要说,接下来小编整理了几篇描写初雪的抒情散文,大家一起来欣赏吧!
初春的雪
谈起北国风光,最惹人注目的便是雪。北地“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美景曾引得无数人为之倾倒,毛主席气势磅礴的落笔风格更是让北国之雪多了一份婀娜多姿、多了一份妩媚妖娆,让人钦羡的同时,不忘轻扬嘴角的弧度,举手擦擦眼角的温柔。
这个冬天,是最冷的冬天,但始终没有降雪。惊蛰已过,看似降雪无望的天却给这里孕育了一份厚礼:早晨起来推开门,一抬头你便见识了岑参笔下“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景象,漫天散落的飞雪如花般绽放在空中,落在脸上,清凉的感觉触电般荡开在你心房,沁人心脾。一尺厚的雪似地毯般铺满了你整个视野,何止千里、万里?院子里、屋顶、树枝上无一不展示着天公的杰作,干旱已久的道路尘土数寸深,往日飞扬跋扈不可一世的气焰弥漫在整个村庄,此刻却被大雪掩盖化为乌有,这是怎样的一种波澜壮阔?如此纷纷大雪不期而至,是谁,惊扰了天公的梦?
下雪的世界格外寂静,枯干树枝不堪重负的吱吱声、飞鸟划过天际的扑棱声、风卷残云时的飕飕声一样不落,声声入耳。你甚至还可以去用心倾听雪花落地时的声音,不是天籁,胜似天籁。倾听雪花落地声,会使你躁动的心得到片刻的安宁、使你贪婪的欲望重回灵魂的牢笼,这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寄托,雪落无声,声在心中;雪落有声,声在情中。雪花落地,人无心不得听,心不静不得听,心不诚不得听。梅开时节,雪亦诞生,梅雪争春,已历万世,孰胜一筹?难尽诗人。宋人卢梅坡的一句“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解了历代文人千年之惑,雪白于梅,梅比雪香。依我说,梅香而妖,雪淡而雅,雪因圣洁而无味,倘若雪有味,该是什么味?任何一种味道都不足为之配,都不足为之美。淡雅的无味之美不正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清白纯粹?不正是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悠远流长?这种无味的缺憾说到底还是雪高风亮节的突出表现。
人如雪花,一生经历坠落云端到弹指化水,漠漠长空,雁过无痕。不过有的雪花滞留长空,俯瞰大地,优雅地停留若干年;有的却堕落泥潭,玷染污浊,更是难以脱身去污,无论是滞留长空还是堕落泥潭,若干年后终究化为一池清凉。清者自清,浊者自浊,若出于鸩,其毒匪浅;若出于泉,其味必甘。人的一生,难免坎坷磨难,脚可以踏在淤泥里,但眼睛一定要保持应有的高度,但凡活着,绝不将就。总会有一天,你会到达梦想的彼岸,如果那时回头看,你会明白,所有的付出、所有的努力都不是徒劳的,只是你走向成功的垫脚石。那时你可以骄傲的向全世界宣告:我的人生,注定是励志的人生。
谨以此文献给在追梦路上奔跑的追梦者,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初雪
京城西隅,群山耸峙,碧水穿行,松涛阵阵,秀色可比塞外江南。
甲午初春,瑞雪盈城,祥和之气,徘徊燕北,可堪盛世之兆。
夜深无虫鸣,一杯淡淡的咖啡,陪着我窗前伏案,时而书写心中胸臆,间或作应酬文章。很久没有时间写毛笔字了,也许是心境吧,提起笔来不知写什么,本人喜欢龙字,常练不辍,适逢马年,那就练几个马字,以免以文会友时,显露虚惬之意也。
写了几张,似乎不得法,均不太满意。
是夜已深,沉静的窗外飘起了雪花。
缓缓的飘动,似有悠闲之意,慵懒的感觉让人总觉得不如江南的细雨来的爽直,江南冬夜,偶有小雨淅淅沥沥,清凉而且亲切,可以让人心静如水,绕梁的清风,些许的寒意也被在心头温暖,余虽生于北地,长于长城之外,却憧憬了江南夜色,更享受小桥流水人家,伴着雪花的慵懒进入梦乡。
清晨起来,天色似乎比昨天更亮,更早,窗下已是厚厚的积雪。层叠的楼群中,所有暗色的区域被白雪覆盖和填充,俨然已是一派真正的北国风光。这是北京的第一场雪,微风不忍拂去树梢的雪白,苏醒的宿鸟偶尔撒下一幕白雾似的雪,更显其轻盈与灵动,唧唧的叫声比任何时候都清脆,清晰,哦,它在唤醒这个洁白的世界。
瓦砾间的轮廓已经不再分明,我在想云居寺的那个古松上,一定也站满了白白的雪,它看惯了千年霜雨,亲抚了千年的雾雪,他们的亲密也许只有他们自己知道。是否有僧人阶前拂雪呢,我想一定会有的,古刹庭前半阶上,一老僧缓缓的拂去石阶上的软雪,一条墨色入寺路越来越长,一直接入俗世凡间。
这是修为,“洒扫应对”想起南怀瑾南师的这句话,世间的修为从洒扫开始,佛家看来也是这样的。
紫禁城的红色一定更加鲜艳,苍松翠柏一定更加挺拔,冰封的河面,也许由于雪的覆盖显得不那么坚硬与冰冷;古色的琉璃厂一定很多人在自扫门前雪,偶尔袅袅升起的炊烟告诉我们这个城市已在沉睡中醒来了。
汉唐盛世的冬天也下过一场雪,那棵松树记得!
初雪
下雪了,很美!
一个银妆素裹的世界,美极了!
清晨,打开窗子,一股清新的味道直沁心脾!!
雪停了,世界安静极了。突然莫名的思念潮湿了我的眼睛,消失在岁月中的碎片,残留的影像在眼前出现、又在眼前叠加......昨夜做了一个梦,那梦如雪花洁白如玉。梦里没有任何对话,有的只是莫名的牵引,仿佛那梦里有我等了千年、盼了万年的......于是我便对雪有了莫名的眷恋!
雪花在飞,我的心也在轻舞,多久没有这感觉已记不清了,以为自己不再年轻,不可以再一次飞翔,在某年某月的某个地方,我遗落了半颗心......于是我守着这半颗心,连同那份眷恋一起打包,束之高阁,希望有一天有一个人可以完整那半颗心。
然,雪注定要融化的,突然莫名的怅然,如果邂逅是电、是光、是梦?那天亮了,还有会吗?
梦毕竟是梦,被乱了方寸的心,在这冬雪来临之时,提前画上了休止符!
雪花来了,与人无约地来了,无声地飘落。怕是搅乱尘世的安宁,雪落无声,以它最美的姿态飘舞在我的视线里。深呼吸下:心旷神怡!
我喜欢雪,是因为雪有种宁静、空灵的感觉。站在雪中用心去聆听,然后所有的不快和烦恼都会不翼而飞。
我喜欢雪,也是因为我热爱生活。喜欢怀旧,也盼着未来的美好,回味所有的日子真的是一种幸福!
初雪
“落尽琼花天不惜,封它梅蕊玉无香”。放眼一片银装素裹,2018年的初雪,悄悄为大地织就了玉的衣裳。
拈起风中飞舞的柔弱,指尖的余温划过心头......“您还好吗?您那里下雪了吗?”
虽已记不起上一个大雪纷飞的早上是在何年何月,但却忘不了您的大手拉着我的小手那掌心的温度。记不起那时披了玉装的风景有多美,却忘不了大雪覆盖您满头白发的沧桑......“您在那边还好吗?”
被您牵着的小手不安分的挣扎着,想去抓住天空那一片片的飞舞。“别淘气,手会冻坏。”您拉住我想要挣脱的小手。我任性的张大嘴巴,用舌尖去体会雪的味道,甜甜的,香香的,就像棉花糖一样。雪,真甜。
雪花飘落在鼻尖,您坐着轮椅,我带您去看雪。像鹅毛,像白花,如轻烟,如柳絮......粉妆玉砌,整个世界都变得迷迷茫茫,那飘落的雪花,远不及您满头的银发娇艳。雪,融化在鼻尖,冰凉的感觉划过心头,入口即化的雪,怎么是涩的?雪,好涩。
放眼一片银装的大地,手中仅留着您当初赠予的温暖,万籁俱静。
“您那里下雪了吗?”
指尖拈来的雪花,早已化水而去,轻尝其味,却没有了香甜,没有了苦涩,只有冰冷。雪,好凉。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如今我已有了我的家,有了那个想挣脱我的小手,可您“认真做事,用心待人”的谆谆教诲不能忘,不敢忘。现如今我认识了一群热心助人的同事,有了一个温暖的大“家”和可以展示自我的大舞台......您在天上看到了吗?
雪,还在下,一片一片,如烟,如絮......
第四篇:初雪抒情散文
导语:雪幽然的特点,它总是隐蔽沉静的下落,让大地银装素裹,给人以惊喜,尤为初雪最美丽...The first snow came.How beautiful it was, falling so silently, all day long, all night long, on the mountains, on the meadows, on the roofs of the living, on the graves of the dead!初雪来了。她是多么美丽。一整天,一整夜,静静地落在山岭上,落在草地上,落在人们居住的房顶上,落在沉寂的坟墓上!
All white save the river, that marked its course by a winding black line across the landscape, and the leafless trees, that against the leaden sky now revealed more fully the wonderful beauty and intricacy of their branches!白雪皑皑,大地上河流被勾画成一条蜿蜒曲折的黑色系带;在铅灰色天空的衬托下,落光了叶子的树用她们那错综复杂的枝桠勾勒出了惊人的美丽。
What silence, too, came with the snow, and what seclusion!跟着雪花一起,周围是多么寂静呀,仿佛被与世隔绝了一样!
Every sound was muffled, every noise changed to something soft and musical.所有的声音都被消减了,连噪音都被改造得柔软了许多,隐约含着一丝的天籁。
No more trampling hoofs, no more rattling wheels!Only the chiming of sleigh-bells, beating as swift and merrily as the hearts of children.不再有沉重的马蹄,不再有吱吱呀呀的车轮,只有雪橇上的铃铛,宛如孩子们欢快喜悦的心,在一路唱着歌。
[初雪抒情散文 ]相关文章:
第五篇:《初雪》有感
《初雪》有感
每一个生命都是父母的初雪,纯洁而高贵。黑夜中,雪压下了整个世界,在这样的世界里爱如雪花般漫天飞舞,成为世界的主角。
我不奢望每一位父母如张晓风那样,令自己的生命的延续可以拥有自己的世界,无需为了父母间的虚荣心而感到肩膀如石头般沉重。在初雪之后,孩子的梦如同雪般在樱花的国度中飘忽不定。雪因为温度而融化于水,樱花会因为寿命而凋零于地,母亲的爱会因为孩子而酿造于纯。我想诗诗会很幸福的,在她的世界里可以独跳一支舞;可以将花瓣组成一片天地,尽情的在书海中遨游;可以将自己的爱好追求到极点……
言辞只为词藻的编华,现实只为理想的化身。
诗诗虽生活战争年代,与我们的安逸稍有逊色。而诗诗的母亲一直在给予她希望,为孩子点灯。使黑暗照亮,光明迎来。最为重要的则是她照亮了一位纯洁的心灵,让那颗幼小的心如星星般闪烁。我明知黑暗毕竟略有暗色,宇宙之中一片廖茫,这颗星需要更多的同伴一起照亮整个世界!
《初雪》体现了母亲的高尚与智慧,我不赞颂她伟大,那是因每个父母之心皆此;母亲为孩子的人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和平年代,而那些爱又为何再也不能变为原汁原味的咖啡呢?
夜晚,梦见自己化为了六角雪花,零星飘落。看到夜的主色调,突然醒悟,只有母爱的光芒使我华为液体,升华成为雨水、露;进而去唤醒另一个春天再次苏醒。
商丘市外国语初二:朱彩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