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山中访友教学设计方案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整体感知内容。
2、品味重点语句,理清思路,了解文章的新奇的构思。
3、展开想象,感受作者情感,体味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4、联系现实反思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关系。
【学习重点】
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感受作者心境,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想】
本单元为我们展现的是色彩斑斓的大自然,展现了美的景物,美的情感,美的语言。因此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品味优美的语言,揣摩作者深厚的感情,从而陶冶学生爱美的心灵,锻炼学生发现美的眼力,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更加关注自然和环境,是本单元教学重点,也是本文的重点。
【课前准备】
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可以让学生自主讨论学习本文,反复朗读,通过朗读来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方法】
启发诱导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当你们长居城市,远离了大自然,有没有一种被困在笼中的感觉? 想不想到大自然中去放松一下心情?那么今天就让我们“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带着丰富的想象,跟随着作者,走进山林,走到山涧边,去感受作者的心,去会晤作者“山中的众朋友”,去感受作者用动情的话语描绘的那童话般的世界。(板书:题目、作者)
二、整体感知
1、正音:检查预习,扫清文字障碍(小黑板显示)
给下列加粗字注音:(学生试读,师生纠正,学生齐读)
幽径(jìng)唱和(hè)湛蓝(zhàn)栀子(zhī)玄奥(xuán)清澈(chè)禅心(chán)犬吠(fèi)憔悴(qiáo cuì)树冠(guān)凝静(níng)
2、教师范读:初步感知课文,激发学生的感情。
三、研读与赏析
1、“我”在山中主要拜访了哪些“朋友”?
学生讨论后明确:
作者要访的都是自然界的朋友,它们依次是:古桥──树林──山泉──小溪──白云──瀑布──悬崖──云雀──石头──落叶──小花──阵雨──老柏树──蚂蚁──归鸟
2、作者都是怎样称呼它们的?
古桥──老朋友 树林──知己 山泉──姐姐
溪流──妹妹 白云──大嫂 瀑布──大哥
悬崖──爷爷 云雀──弟弟 蚂蚁──小弟弟
3、文章表达了“我”怎样的感情?
讨论后归纳:
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与山中朋友之间的亲切,表达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4、为什么把“进山看景”说成是“山中访友”?
讨论后明确:
作者构思新奇,想像丰富,充满童心童趣。把“进山看景”说成是“山中访友”,让人感到更加亲切,使景与我融为一体。读者时时会被作者的童心打动,时时被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激情感染,我们与大自然是这样的贴近,甚至会融为一体,又怎么能不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呢?
5、作者分别从山中的众朋友身上感悟到什么?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讨论后明确:
作者从山中的众朋友身上悟到并得到了这样的启示:做人要有持久而不变的坚韧的灵魂;要深深扎根于人民大众当中;要爱护大自然,保护人类的朋友──k11-018.jpg;要淳朴善良用爱心待人,不去搬弄是非;愉快地投身于工作和生活。
四、体验与反思
我们随着作者“带着一路月色”“带回了满怀的好心情”回到了家中。你有哪些思考和体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珍视我们自然界的朋友?
探究后教师小结:
当你带着好奇和轻松愉快的心情读完这篇散文之后,在你被那美妙绝伦、如行云流水般的语言带进山中之后,你除了被童话般的意境陶醉外,你还会从字里行间透出的情愫里感受到作者对大自然、对生活的那种深切的热爱。并且,你还会感悟到作者对人生那种深邃的思考──做人要有持久而不变的的坚韧的灵魂;要深深扎根于人民大众当中;要爱护大自然,保护人类的朋友──鸟类;要淳朴善良;用爱心待人;不去搬弄是非;永远健康地、身心愉快地投身于工作和生活。
第二篇:《山中访友》教学设计方案
叙述式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山中访友
淮阳实验小学
王斐斐
一、概述
《山中访友》是新课标人教版第十一册教材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它是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充满童心和好奇心的散文。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众朋友”——古桥、树林、山泉„„经过作者动情的叙述,这些自然界的朋友们也仿佛走到了每一位读者的心中,使读者顿生身临其境之感。正是在与“朋友们”互诉心声之中,作者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真切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本文教学定位在以理解课文为基础进而去品味语言,达到陶治学生心灵的目的,使学生得到美的教育和生活观的教育。这也是“生命教育”指导思想中的一部分:“引导学生热爱生命与自然”。
二: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1,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清爽、吟诵、唱和、瀑布、精致、身躯、奥秘、津津乐道”等词语
2,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感情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从题目展开,结合课后的思考练习题,链接起导读本文的线索,领会文章的主旨。
叙述式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魅力,从而积累好的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教学重点:
1,感受作者对山里的“朋友”那份深厚的感情。
2,体会作者通过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感情的方法。
教学难点:
领会作者以联想和想象构筑情景这一独特、鲜明的表现手法。
三、教具:
ppt课件
四、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配乐古筝《渔舟唱晚》、课件出示大自然美景图片
2、同学们,伴随着袅袅的古韵,伴随着怡人的美景,再让我们“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带着丰富的想像,跟随李汉荣先生,走进山林,走到山涧边,去感受作者的心,去会晤作者“山中的众朋友”,去感受作者用动情的话语描绘的那童话般的世界。板书课题,齐读《山中访友》。
二、自主阅读,扫清字词障碍,初步感知课文,读出“景”。
1、作者走进上林拜访了什么朋友呢?同学们在自主读文过程中可以勾画出来。同时读不准的音、理解不了的词语可以查阅工具书。
叙述式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2、学生交流汇报
(1)交流字词情况,课件出示。
(2)说说作者拜访了哪些朋友。(明确“友”就是指山中美景)图片演示作者拜访的朋友,配乐古筝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读出“情”。
让我们再来读课文,你从哪些段落能体会到“友情”?
(1).学习文章开头,体会“满怀的好心情”。
(2).正是这满怀的好心情伴随着“我”,桥不仅仅是桥,在“我”眼里,桥变成了老朋友。谁来读第3段。
(3)相机评价、指导,体会“情深”。
(4).“树”一段:你从“这片”体会到什么?(是“我”常来的这片树林,是我的知己。)
(5).走入山中,又见知己,能没有好心情吗?“我”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发出由衷的感慨: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在读中训练句式,体会反问句表达情感的作用)请6位同学读,读出与老朋友打招乎时的“热切”。
(6).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即使是一朵落花,一片落叶,一块避雨的岩石。请大家自由朗读6、7自然段,感受“我”与山中朋友之间浓浓的友情,体会“我”满怀的好心情。
(7).此时,再读文,“友”不是“友”吗?友确是友。引读文章结尾,体会友情。(相机引导学生体会首尾呼应)
(8).大自然是美的,多情的诗人以他独特的感受赋予大自然深
叙述式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深的情感,正所谓“景语皆情语”,让我们再一次走进山林,欣赏大自然的美景,体会作者与大自然浓浓的友情。
(配乐朗读)
四、课堂小结
明明是司空见惯的一些景物,而在作者眼里却是那么的有情有义,这是为什么?下节课我们去揭开这个谜题,下课!
第二课时
一、回顾导入
透过本文的语言文字,我们看到了那些美景?
(回顾明确)
二、小组合作交流
作者进山看到了一路风景,为什么却说成了“山中访友”?你能体会文章表达感情的方法吗?
讨论明确:
作者想象丰富、新奇、充满童心童趣,构思新奇。以这样的方式叙述,使读者也走进了画面中,走进了作者的心境中,仿佛这些自然地景物也是自己的朋友,而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
三、文中的那些语句你喜欢,理由让大家共享。讨论明确,课件出示配合理解:
叙述式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作者在这些语句中运用了拟人、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表达作者的深厚的友情,极有感染力。
四、由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语句,时间是五分钟。
五、拓展提高:
作者在文中把自己想象成一棵树,你能把自己想象成某个景点的某一景物吗?如果作为景物的你已经成了游人的朋友,你有什么要对游人说的呢?请把你要说的话写下来,写成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吧!(逆向思维训练)
六、课堂小结,升华情感。
出示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图片,伴着老师深情的讲述,明确本文的主旨:爱生活、爱自然、爱生命。
板书设计:
山中访友
古桥、树林、山泉、小溪、白云、瀑布、悬崖、云雀
小花、落叶、石头、阵雨、岩石、归鸟
热爱自然
亲近自然
设计点评:
这篇文章富有美妙绝伦、行云流水般得语言,具有童话般的意境。王老师正是领悟到这一点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创设情景、激趣导入,到读出景、悟出情,一切都是那么流畅,水到渠成。
叙述式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整个课堂是学生与教材、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的真诚对话过程。伴随着高山流水的配乐,伴随着大自然的风姿图片,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但课堂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相信王老师一定会在教坛的乐土上耕耘不息!
点评教师:郭海春
第三篇:《山中访友》教学设计方案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抓住景物特征,体会运用拟人等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发挥想象,感受文章蕴含的美。
2、过程与方法:阅读作品,品味语言,理解文章内涵;研读讨论,把握写作技巧及作者情感表达方式并加以实践。
3、情感态度:融入作品情境中,理解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学会关爱大自然。
4、重点:品读优美语言,把握景物特征,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5、难点:激发学生想象,在品味语言的基础上,把握文章的深刻内涵。
6、预习:(1)、反复朗读课文,解决疑难字词。
(2)、思考:作者欣赏山中美景为什么说成是“访友”?
二、教学过程:
1、导语:当你久居城市,远离大自然,你是否有一种被困笼中的感觉呢?想不想到大自然中去放松自己的心情呢?今天就让我们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和作者一起走进山中,进行一次美的巡礼。
2、检查预习:
⑴ 字词。
⑵ 解题:“访”是一次精神的沐浴和洗涤,“友”把自然人格化,文中的拟人手法的运用皆缘于此。
3、文章赏析:
就文章中的一位朋友或一幅画面谈谈你喜欢它的理由,或就某一句话谈谈它给你带来的启示。
4、技能延伸:
请任选一位你喜欢的自然界中的朋友,结合其特点,模仿本文的写作方法进行描写。
5、思维拓展:
文中“我”与山中“朋友”的关系是和谐的,但现实生活中有些人与自然的关系却是不和谐的。你想对这些漠视自然或破坏自然的人说些什么?
第四篇:《山中访友》优秀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设想】
《山中访友》是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充满童心和好奇心的散文。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众朋友──古桥、树林、山泉经过作者动情的叙述,这些自然界的朋友们也仿佛走到了每一位读者的心中,使读者顿生身临其境之感。正当在与朋友们互诉心声之中,作者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真切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所以本文教学定位在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品味语言,以陶治学生心灵,使学生得到美的教育和生活观的教育。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假如你没读过《山中访友》这篇课文,请展开你想像的翅膀,猜一猜李汉荣先生到山中去访问一位怎样的朋友?访问的情形会是怎样的?(学生可能回答:作者可能去访问一位德高望重,曾经与自己同呼吸共患难的山中隐士;我想作者可能去访问一位功成身退,隐居山林的朋友,他们约好了对酒吟诗;作者访问的朋友是一位丹青妙手,他经常在山中实地写生。访一位多年不见的住在山中的武林高手切磋武艺;访一位隐居山中的诗人煮茶论诗;访一位得道的僧人禅悟人生;访山中的动物要保护动物等)可李汉荣先生到底去山中拜访了怎样的朋友?让我们闭上眼睛,去听听作者给我们讲述他山中访友的经历。
二、整体感知
教师配乐朗读《山中访友》,学生听读并思考:李汉荣先生到底去山中拜访了哪些朋友?
1、谁能说说李汉荣先生去山中拜访了哪些朋友呢?
明确:作者拜访了古桥、树林、山泉、小溪、蚂蚁、白云、瀑布、悬崖、云雀、石头、落叶、小花、老柏树等。
2、可是李汉荣先生为什么把进山看景说成山中访友?
学生讨论后明确:把进山看景说成山中访友透露出作者与山中朋友之间的亲切,表达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三、交流探讨
1、李汉荣先生是那么地热爱大自然,让我们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带着丰富的想象,跟他走进山中,去会晤他山中的众朋友,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去找找你最喜欢的山中朋友,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用我喜欢,是因为 的句式说一句话。
2、既然是山中访友,那么李汉荣先生跟自己的好朋友交流了吗?他们又是怎样交流的?
明确:李汉荣先生在文章中,已经到了物我交融的境界,景物的美在他眼里已经成了一个个玄奥而善良的思想,他对大自然的喜爱程度已经远远不是只用眼睛去观赏他们的外表,而是用心在冥想,用心在与大自然的朋友们交谈。然后美读课文。
3、在美妙绝伦如行云流水般的语言中,你有哪些美妙的想象?
(学生自由谈)
四、课堂小结
教师结束语:当你怀着一个好心情看这个世界时,你会发现世界原来如此妙不可言,大自然原来如此神奇,令人陶醉,不禁想做大自然的一员,去亲身感受大自然脉搏的跳动,用大自然的语言去跟游人进行一次心灵的交谈。李汉荣先生把自然景物当作自己的朋友,感觉那么美好,那么亲切。孔子曰: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而我说:有朋自山中来,不亦乐乎?有朋自大自然中来,不亦乐乎?同学们,让我们敞开心扉,走进大自然,去拥抱大自然,广交大自然中的朋友吧!下课。
五、布置作业
把在体会课文美妙绝伦如行云流水般的语言时的美妙想象写下来,课下交流。
第五篇:《山中访友》教学设计方案
《山中访友》教学设计方案 设计思路: 本课是新编课文,内容与风格均适合初一学生。课文为我们展示了色彩斑
斓的大自然,展现了美的景物,美的语言,美的情感。这堂课主要是让学生在 整体感知的基础上,领略课文诗化的意境,品味优美的语言,感受作者的审美 情感,从而陶冶学生爱美的心灵,锻炼学生发现美的眼力。在课堂中,运用新 课标的理念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质疑、探究,在领悟文章本身及大 自然的美的同时,训练学生朗读与表达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 力。因此,让学生从朗读开始来学习课文,用竞赛的形式激励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自己得到启示,最后再尝试自己来写。
山中访友
李汉荣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品味课文生动形象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
2. 体会文中想象的妙处,理解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在文中的作用; 3. 感受大自然的美妙,培养珍惜大自然、爱护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点: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说出文中所用修辞手法的妙处; 2. 难点:领会作者的感情及文章所要表达的主旨。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造成悬念
同学们,我们长期待在城市里,有没有一种被困在笼中的感觉?(有)你们 想不想到大自然中去放松以下心情?好,今天作家李汉荣就要领着我们大家一起 去山中走一走,去拜访一下他的“朋友”。(出示课件:课题及作者)
(二)想象情景,加深悬念
如果你没读过课文,请展开想象,猜一猜作者到山中去拜访怎样的朋友?访 问的情形又会是怎样的?(出示课件,学生自由发言)
让我们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带着丰富的想象,跟随作者,走进山林,走到 山涧边,去会晤作者“山中的众朋友”,去感受作者用动情的话语所描绘的那童话 般的世界。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配合视听效果,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作好朗诵的准备,并思考:1)作者在山 中拜访了哪些朋友?2)你最喜欢作者所描绘的哪个朋友?
(请同学们带着问题一边欣赏银幕上的画面,一边在音乐声中有感情地 朗读课文,并且找出一段自己最喜欢的内容,多读几遍,想一想为何喜欢这 个朋友。)
2.学生回答,课件出示相应内容的画面。
(读到第三自然段,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作者到山中拜访的是自然界 的朋友,依次是:古桥、树林、山泉、溪流、白云、瀑布、悬崖、云雀、石 头、落叶、小花、阵雨、老柏树、蚂蚁、归鸟。)
3.那么,作者分别从山中的众朋友身上感悟到了什么呢?
(学生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并且说说喜欢的原因,银幕上出示相应内 容的课件画面。)
(四)合作探究,体会情感
1.分组讨论:1)作者在山中拜访“朋友”,与他们交流的时候,运用了哪 些修辞手法?说说它们在表达作者情感上的妙处。
(文中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亲近和热爱之情。)
2)从大自然的众朋友身上,我们得到了哪些启示?
(得到了以下的启示:持久不变的坚韧的灵魂;纯洁高尚的心灵;默默无 闻、无私奉献的精神;淳朴善良的爱心;不搬弄是非;保护人类的朋友;爱 护大自然等。)
2.作者为什么把“进山看景”说成“山中访友”?
(作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的是自己对大自然的亲近和热爱之情。)(五)拓展延伸,理解主旨
假如你是大自然家族的一员,面对你的游客朋友,你将向他们倾诉 怎样的心声?
(通过想象、畅谈,使学生的感知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引导 学生培养珍惜大自然、爱护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六)知识迁移,多思多写
找一样自己最喜欢的东西,然后学习作者的写法,给自己插上想象 的翅膀,对你所喜爱的事物倾诉你的心声。板书设计(课件出示)古桥树林山泉溪流白云 归鸟瀑布 友
蚂蚁悬崖
老柏树阵雨小花落叶石头云雀 童构 话思 世巧 界妙
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作业设计
1.阅读这篇文章,你会为作者的童心所感动,为字里行间的激情所感染,你能说说这是为什么吗?
2.仿写,要求与例句格式相同,并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
例句:我不是挺立在高山峻岭中的巨松,而是辽阔草原上的一棵小草——为壮丽的河山添上一笔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