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加强中小学素质教育实验研究创建素质教常规管理模式论文
一、构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素质教育常规管理模式的必要性和出发点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主动活泼的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现代化的实现,最终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的培养。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步骤。在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改革实践中,积极探索建立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从转变教育思想,确立素质教育目标入手,突破传统的应试教育管理模式,构建以素质发展为中心的学校管理新模式,从扩充教育本身创造性功能,最大限度地促进人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出发,建立科学的评估、评价体系,在全省中小学实行规范化学校建设,对学校、教师、学生进行科学评价。
当前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的影响下,从学校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学校与学生身心发展的适应性、学校与社会环境的适应性出发,不断地探索新形势对学校管理提出的新的要求,使学校素质教育常规管理系统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提高素质教育常规管理的效率,增强素质教育运行机制的活力,这是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带有根本性的必须解决的大问题。
在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它的运行机制,其系统内部应不断地进行协调,使之从无序向有序转化。其转化的直接成果表现为:学生整体优良素质的养成,教师素质的提高。对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常规管理,只是学校管理的一部分,是一种基础管理,要提高素质教育的水平、质量和效益,还应使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不断完善,真正建立起素质教育正常的工作秩序和正常的教学秩序,这是学校常规管理的基本使命。
通过实验研究,总结出中小学素质教育常规管理规范化的典型,以推动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创造出较高水平的有代表性的中小学素质教育常规管理规范化的新模式。
二、素质教育实验研究的设想和基本原则
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是教育领域内一场深刻的革命,也是一项复杂而艰难的系统工程。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践中探索、补充、完善素质教育内涵、任务、目标、运行机制等理论与实践问题。同时要把素质教育的理论转化为学校的办学和改革的机制,这就要以常规管理的改革为突破口,构建以学生素质发展为中心的新型的管理模式,从管理方式、方法、内容、机制等诸多方面进行综合改革。具体说从以下五方面实行突破:一要转变教育观念,充分认识应试教育的片面性弊端,坚持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和全面性;重视基础教育的育人功能,通过每个人的个性发展的培育实现基础教育的社会功能;重视基础教育对提高整个民族素质的作用。二要从素质教育常规管理和各种制度建设入手,完善保证素质教育的落实。三要改革和完善基础教育的评估标准、方式和运行机制。四要改变教学方式和教师的行为模式,提高教师的素质。五要重视基础教育教学内容的基础性,真正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常规管理规范化实验研究要遵循下列原则:
(一)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
学校管理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根据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实施素质教育,改革同社会主义现代化不相适应的教育思想、内容、方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二)整体性原则
把学校视为整体,坚持统一规划、统一指挥,合理组合,争取最佳效果。做到把总目标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层次和个人;机构设置要合理,做到统一指挥,分工明确,协调运作;做到以学生素质发展为中心全面安排,领导统筹全局,做好协调工作。
(三)全面性原则
面向所有学校,面向所有的学校领导和教师,面向所有学生,面向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以学生素质发展为中心来研究常规管理工作。
(四)基础性原则
即从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具体基本能力,培养基本修养出发,来构建常规管理的评估体系和标准。
(五)社会性原则
学校与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学校管理要贯彻社会性原则。学校通过沟通与协调同社会的关系,把社会上各种有利于学校教育的因素都调动起来,进行整体研究;建立家庭、社会和学校互相联系的网络,形成正合力;不断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赢得社会的信誉。
(六)发展性原则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全体学生诸方面素质与个性的充分发展,只有坚持发展性原则,才能真正实现素质教育。
三、实验研究的内容
传统的“应试教育”学校管理模式,没有把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智能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劳动素质、审美素质等进行全面管理,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学生全面发展上,这严重阻碍着素质教育的实施。为此,要构建一个以素质发展为中心的学校管理新模式,在实施管理过程中,把主要精力放在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分析、研究和评价上,对学生素质全面发展进行系统管理,建立一个综合的、全面的、开放的、多元的管理系统,从而对学生的素质情况进行学校的、家庭的、思想的、道德的、生理的、心理的、智力的、体力的全面管理。
一是以学生素质发展为中心建立对学生的科学评价标准,并以此标准为基准,建立和完善各层次的管理职能。对学生的评价主要包括科学文化素质评价(包括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学习情况等),身体心理素质评价(包括体质发展情况和心理状况等),思想道德素质评价(包括思想观念、道德认识、行为习惯、生活能力),劳动素质评价(包括劳动观念、态度、习惯和劳动技能等)。
二是为进行素质教育而设立相应的管理机构。要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制订相关的管理目标和管理制度,以及奖惩办法方面的管理。
三是改变传统的教师管理方式、方法。制定围绕学生素质发展的教师素质新的评价标准,并以此为评价标准来对教师实施管理。
四是学校领导从观念到行为要实行全方位转轨。学校领导要从重分数转到重素质的管理上来,研究与学生素质发展相适应的管理途径、办法和措施,打破学校常规管理,落实具体实施素质教育管理的机构人员,制订有关素质教育管理试行办法和有关制度,对学生素质发展情况进行管理。
五是改革不适应素质教育的管理办法。如建立学生素质发展档案,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代替班主任评语,以素质发展情况代替分数通知单,取消分数制,实行等级制等。
第二篇:创建和谐学兵培训教育管理模式的实践研究论文
和谐学兵培训的特点和规律决定,在培训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结合其特点,建立具有针对性的教育管理模式,使管理的质量和效益得到保证,达到培训教育的预期目的,现阶段针对此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为推动学兵培训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在对和谐学兵培训管理模式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创建和谐学兵培训教育管理模式的实践展开研究。
参军之后部分士兵要从事高技术岗位,所以需要进行特殊的技术培训和理论学习,培训学习过程中,其被称为学兵,现阶段针对学兵开展了海军舰艇潜艇专业、二炮导弹专业等,在体制编制调整后学兵的构成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要保证学兵培训教育的质量,需要创建和谐学兵培训教育管理模式。
一、和谐学兵培训教育管理模式分析
某练大队顺应军队形式进行体制编制调整后,培养人员的构成更加复杂、教育培训的任务更加多样、具体教育培训的内容范围也明显扩大,要实现普通学兵管理、高知识储备的博士管理、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专业技能培训、前沿军事理论培训等多方面的兼顾,使学兵培训教育管理满足不同方面的实际需求,推动军队整体的发展,是某练大队和谐学兵培训教育管理模式创建的目的。现阶段,某练大队实施的培训教育管理模式主要包括计划管理模式、运行管理模式、质量管理模式和学兵管理模式,要实现和谐学兵的培训目的,需要将以上管理模式结合目前学兵的构成特点有机结合。
二、创建和谐学兵培训教育管理模式的实践
1.将办学层次与发展方向相统一
现阶段,练大队一方面面临着培训学兵数量快速提升对培训工作带来的巨大压力,一方面需要承担起研究军队前科研技术的职责,为保证两方面的均衡,练大队不仅要结合实际需要扩大办学规模,使培训教育工作的开展满足军队发展的实际需要,而且要结合学兵在层次、种类等方面的实际差异,以提升教育培训管理的质量为出发点,开展分层次的培训教育,将办学层次和发展方向相统一。所以,在和谐学兵培训教育管理模式创建的过程中应解决具体的分班问题,具体的分班过程可以结合练大队具体的条件进行,但必须遵循科学合理、便于管理、对发挥练大队管理教育培训优势具有积极作用的原则,实践证明,理论教学的班级学兵数量在200人以下为宜;实践技能教学班学兵数量在50人以下为宜,以此保证教学的开出率和通过率,在分层次教学的同时强调发展方向,这要求分层次教学在内容和培训教育管理效果方面具有一致性,所以练大队在教育培训管理的过程中应坚持集体备课制度和试讲活动,通过集体备课使学兵培训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在培训教育管理活动实施前制定针对性的有效方案,通常情况下其在培训教育管理活动开展前1个月完成,但也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应对教育培训的教案、教学重点、教学方法、教学工具、教学标准、教学时间等进行明确和准备。集体试讲通常在集体备课后完成,通过集体试讲使教学教育培训的教案、教学重点、教学方法、教学工具、教学标准、教学时间等实现统一,确定明确的发展方向,使培训教育管理活动为发展服务。
2.将科学管理与优质服务相统一
管理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分层决策实现科学管理,而管理需要相关的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等作为具体开展的依据和标准,服务作为推动人实现全面发展的主要动力,以高质量的管理为基础,但又为高质量的管理实现提供条件,所以在学兵培训教育管理模式中要注重管理与服务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实现两者的统一。所以,在和谐学兵培训教育管理模式创建的过程中既要建立基本教学制度、长效机制等,又要对教育培训管理工作的具体开展进行全程跟踪和有针对性的重点控制,练大队的相关领导和教学督导专家等深入一线,通过创造良好的教学和服务氛围,使管理工作可以有序的开展,但在具体落实的过程中,虽然强调学兵队建制管理,但应与仔细管理、课余活动管理等有所区别,这是学兵“学性”和“兵性”双重身份所决定。在将管理与服务相结合的过程中可以发挥学兵的角色作用,通过为学兵赋予不同的角色,使其在管理、服务实践中对管理的方法、技能等产生较全面的认识,这也是学兵培训教育管理的重要方面。
3.将前沿研究与浅层教学相统一
培训教育与科研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科研活动的不断深入,对提升教育培训的质量具有积极作用,而教育培训水平的提升,又为科研活动的开展提供动力,在练大队要实现两者的均衡,一方面,需要建立具有探索精神、创新能力的教学科研队伍。另一方面,又需要推动基础应用学科的快速发展,满足不同知识基础学兵的需要。这要求和谐学兵培训教育管理模式的开展突破传统学历教育的模式,结合学兵培训的司机和特点,将理论和使用的技能相结合,如某练大队在和谐学兵培训教育管理模式探索的过程中,在原有的集体备课和集体试讲的基础上进行了教案审查和相互试听,使教育培训相关人员和科研人员的经验、知识技能、教学方法等可以相互借鉴,这对推动前沿研究和浅层教学的统一具有积极的作用。
4.将党委集体领导与基层党组织具体落实相统一
和谐学兵培训教育管理模式的核心主体是党委集体领导,一方面,要对教学训练相关的各项工作进行组织协调,保证其全面有序的开展。另一方面,要对培训教育管理的相关制度进行完善,推动其全面、稳定的落实,但在学兵培训教育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需要基层党组织的具体工作开展,使学兵在接受教育培训管理的同时对党委集体领导的思想、态度等产生较全面的认知,进而对个人的行为进行指导,所以需要实现党委集体领导与基层党组织具体落实相统一。这对培训教育管理工作实施计划、方针、标准等方面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确定具体的实施计划时应结合党委集体领导对不同阶段学兵教育培训的要求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逐步开展相关工作,使学兵在掌握相关技能的同时,在思想上与党委集体领导保持高度一致。
5.将传统经验带兵与创新带兵模式相统一
在练大队培训教育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会总结大量的经验,如主动量丑拉近距离、巧激新兵兴奋点、爱心巧解新兵心结等,对提升教育培训管理的质量具有积极的作用,但随着学兵特点的变化、带兵经验的不符按积累,对创新带兵模式的需求越来越高,练大队在带兵的过程中需要在原有带兵经验的基础上,探索使学兵在短时间内学有所成、学有所用的新途径,如依据条令正规化管理、请部队领导来队联动管、让家长参与亲情管的联管共育管理模式等,这要求练大队在培训教育管理模式工作开展前,积极与各军区训练大队沟通联系,组织专业人员到部队实地学习考察,了解新兵特点和管理要求,为开展针对性管理打下基础,在培训教育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邀请学兵所在单位的领导来大队对学兵进行集中教育,与学兵原单位进行联动教育管理。同时,他们还利用家长来队的时机进行教育管理,以此保证学兵练大队快速走上正规化建设轨道。
三、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学兵的培训质量直接关系到军队整体的发展状态,现阶段在学兵培训教育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已经认识到创建和谐学兵培训教育管理模式的重要性,并结合学兵培训的特点展开实践,并对相关工作进行不断的深入探索和完善。
第三篇:社会课教学与小学生素质培养实验研究论文
一、研究的意义
社会课是集中培养社会公民基本素质的一门综合性课程。社会课于1916年在美国正式成为学校的一门课程。在许多国家的中小学课程中,社会课是一门与语文、数学相并列的核心课程。
1992年,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的课程计划将社会课正式列入其中。由于社会课教育在我国刚刚起步,从总 体上来看,无论是理论工作者还是从事社会课教学的教师,都缺乏对社会课基本性质和功能的认识。由于受传 统的知识教育观的束缚和长期的讲授式教学的影响,大多数教师习惯于遵守教科书中知识点的讲授,对于社会 课教科书所呈现的新的内容结构和所需要的教学活动还不能适应。多数教师不知应当如何围绕教学内容设计和 展开教学活动,也很少考虑利用“活生生的现实”去充实和完善教科书内容。首次编写的社会课教科书内容在 体现社会课的综合性和现实性方面存在局限性,这些也给教师教学活动的展开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研究和解决 这些问题,不仅需要理论的支持,更需要通过实验来加以探讨。
二、实验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社会课的教学实验研究的目标:站在适应社会发展变化和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发展的立场上,依据国家颁布 的社会课教学大纲,确立社会课的教学目标,充实和完善教学内容,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过程。其中包括 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的改革,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社会问题,发展学生的社会技能,促进学生的社会认 识和社会情感的统一协调发展。
实验的具体操作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构建整体性的学生发展目标
根据国家教学大纲的总体要求,我们参照教育评价目标分类的方法,将实验教学的目标具体划分为:
(1)情感、态度目标
观察身边社会现象的兴趣和关心社会事物的态度。
尊重各行各业工作价值和劳动的态度。
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热爱祖国国土、文化,关心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主动探求知识和探究问题的兴趣。
(2)技能、能力目标
初步的判断和思考具体社会事物、现象的能力。
初步的参与、合作、交往能力和处理人际关系的社会技能。
查找资料、选择资料的能力。
选用适当形式(图画、表、数字、文字、言语等)表现身边社会事物、现象和表达自己的思想的能力。
(3)认知目标
掌握初步的社会生活常识、法律常识。
初步认识社会生活中各行各业的工作价值。
初步的环境常识和对环境问题的认识。
初步的地理、历史常识。
2.充实具有综合性和现实性特征的学习内容
社会课的综合性主要表现为跨学科和以专题构建的单元内容两方面。因此,我们拟通过专题设计的方式,对现有的内容加以充实和完善,体现和突出综合性的特点。
社会课学习内容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现实性。要使学生能够从实际和具体事实出发去理解、认识社会,而 不是脱离学生熟悉的环境和生活,从抽象的理论和观念出发去认识社会。尽管社会课教科书已在贴近学生的生 活方面作出了很大努力,但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地区差别大,因而教科书在呈现具体和现实性的问题上不可避 免地受到约束,它所呈现的内容也不可能适宜于各个地区的学生。因此,我们在实验中对现有的教学内容加以 必要的补充和改造。其中包括收集和利用现有的图书、音像资料;以单元内容为主题,收集和整理区域性人文、地理、历史等有关资料,在此基础上,重新设计单元内容。
3.构建以学生体验和实践活动为中心的学习过程
构成社会课学习的三种基本学习方式为:体验学习、探究学习、解决问题的学习。在实验教学中,我们将 着重探讨它们对于学生社会性发展的作用。
(1)体验学习
体验学习是一种基于学习者自身的活动体验,获得感性认识的学习过程。
对现实社会的体验可以有:公共交通、野营生活、购物、乘车(船)、下乡劳动、公益劳动、志愿者服务 活动以及人际交流体验,如与老人或幼儿园小朋友交谈,与不同地区或民族的同学交谈等。它们不限于在教室 中进行,而更多的是在教室以外的空间进行。
“模拟体验活动”是社会生活中各种角色或情境的模拟活动,模拟体验活动可以有:人物模拟活动,如模 仿父母工作或照顾家人生活,模仿售货员、售票员、司机、老师、医生、护士、法官等工作情形;场景模拟活 动,如遇到危险时(失火、煤气、交通事故)、遇到特殊情况时(拾物—失物,救人—被救)等。
体验学习拓宽了学生理解和认识社会的渠道,对于学生来说,其重要价值不在于学会某种操作方式、获得 某种技能,而在于每一个人在活动中获得的对于实际的真实感受。这种内心体验是形成认识、转化行为能力的 原动力。
(2)探索学习
探索学习是通过具体的探讨,体验科学研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的学习。其包括发现问题,设立假说,收集信息、资料、数据,处理数据,验证假说等活动。
探索学习的本质在于探索,而不是某种固定过程、方式的重复和再现。探索常常伴随着失败,因此从一定 意义上说,探索学习也是体验失败的学习。经受和体验失败本身就是社会学习的重要内容。
与探索科学问题不同的是,对社会问题的探索最终可能没有标准的或唯一的答案,但它可以引发学生对于 社会问题的进一步思索。
形成某种技能是探索学习活动的一方面意义,但它更重要的价值在于它给予学生以自由探索、创造的机会,使学生可以发挥主动性去思考问题,去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这是形成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的基础。
(3)解决问题学习
解决问题学习是从社会事实和问题出发的学习。其目的在于使学生在寻求解决或解释某个具体的社会问题 的过程中,学会综合的、关联的、切合实际的分析和思考问题的一般方法,形成关心社会的态度和参与社会生 活的行为方式,同时形成评判社会问题,评判人的行为的道德价值标准。
解决问题学习不是按照某种固有的体系、顺序来接受和记忆知识,而是针对社会生活中的某种现象或事实,通过提出问题、查寻资料、访问调查、自行探讨解决和解释问题的活动过程进行学习。
解决问题学习的基础是每个人对社会生活的观察和体验,个人的生活经历和体验的多样性即构成了对于问 题分析的角度和所寻求的解决方式的不同。认识和方法的非唯一性是社会学习的固有特征。
为使上述各种学习活动有效地展开,我们将以小组协同、合作学习作为社会课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与班 级讲授相比,小组合作学习具有以下优势:
a)小组学习可以给更多的学生、特别是那些在众人面前怯于表现自己、缺乏自信的学生以相对多的自由表 现和发言的机会。
b)小组学习可以较好地开展学生之间的互教互学,学生之间的交流有助于他们学会从多种角度认识和思考 问题,了解多种学习方法和信息渠道,并加深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情感。
c)小组学习要求每一个学生都对自身的学习有一种参与感、责任感。
4.构建有助于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教学指导
教师的指导主要通过对学生的关注态度、言语指导和行为指导体现出来。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要遵循以下原 则:
(1)面向全体的原则。
要使每一个学生都乐于参与社会课的学习,就要求教师给予每一个学生以同样的参与和表现机会,特别应 当给予那些在众人面前怯于表现自己、缺乏自信的学生,那些学习成绩不佳或内向的学生以相对多的自由表现 机会。给予每一个儿童以同样的关注是使其获得自信、主动参与学习的基本条件。
(2)尊重个性的原则。
由于社会课学习活动多样性的特点,学生在探索性学习活动中的体验、经历不同,采用的学习方法不同,所获得的认识和感受也会有所差异,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应当认识到,学生个体在思考上的不一致 并不意味着学习的失败。学习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伴随着尝试错误,苛求认识一步到位往往使学生陷于对书本 知识的机械记忆,不利于形成真正的理解和实际运用能力。
(3)培养独立思考的原则
无论是在探讨思路、方法选择或是具体操作中,都尽可能地不提供“标准件”,给予学生以自由选择的权 利,以此改变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依赖性和盲从心理,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和独立思考能力。
(4)关注过程的原则
在社会课指导中,教师要改变以往课堂教学中比较关注学习的最终结果,而忽视学习过程本身对于学生态 度和行为方式所具有的意义。要作到有效指导,就必须关注过程。关注学生兴趣和态度的变化,关注学生是否 积极主动地参与了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他们遇到了哪些困难和问题,他们是怎样解决的等等。
(5)强调多边互动的原则
教室环境是构成教学过程中非言语交流的主要条件,为使学生间的交流能够在一种更自然的条件下进行,教师要探讨通过改变学生座位的排列方式来改变交流者之间的接近度和关注度,进而促进学生参与交流、扩大 交流。
5.构建开放的、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社会课追求的是多层次目标要求、多样化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而由此形成的学习成果也必然呈现出多样 性。知识的掌握仅为学习要达到的目标之一,它是获得能力、行为发展的一种手段,而思考能力、情感态度等 的发展则为更重要的目标。前者可以直接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我们称之为有形成果;而后者一般只能通 过间接的形式表现出来,甚至有些在短时间内难以展现出来,我们称之为无形成果。但是无论是哪一种成果都 显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成就,都应当得到恰当的、全面的评价。为此,我们确定以下评价原则:
(1)评价的过程性原则
就学生的发展而言,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感受、体验的成功或失败,以及对于问题的解决本身,是更 具实质性意义的学习成果。因此,作为社会课学习的评价,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记忆程度如何不是评价的重 点,而学生是否以积极的态度参与了学习,在探求问题的过程中付出了怎样的努力,对问题的钻研精神,学习方法的掌握程度,计划的合理性,学习过程中采用了怎样的合作态度和方式,是否学会了基本的自我约束和管 理方法等等,才是评价的主要内容。这也就是我们所强调的过程性评价的涵义。
(2)评价的多样性原则
社会课教学的特点在于不局限于书本知识的讲授,学习途径是多样的。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问题 的兴趣和关心不同,探求的角度、方式不同,因而所获得的答案和学习结果也必然具有多样性。对于多样性的 学习结果如果采用统一的标准和方法去评价,则限定了学习活动和思维发展,显然是不适宜的。同时,学生获 得的不仅仅是知识或技能,而更多的是情感的体验、对于现实社会生活的理解,具有个性的社会思考能力的形 成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对于这一类属于发展性目标和情意性目标的内容,采用统一的标准化评价方法也是不适 宜的。因此对于不同的评价内容选择不同的评价标准和方式。
对于有些成果,如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掌握的范围、科学性,运用知识说明解释问题、观点的恰当 性,操作水平等,可以采用相对等级评价的方法来评价。但对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的快乐体验,在学习中建立的 自信心,激发的探求欲望,与人交往的能力和意识、水平的提高,查阅、归纳整理资料的方法等,将主要采用 观察、记录、特征描述、教学过程分析等定性评价的方式。
(3)评价的发展性原则
现代教育评价观强调,教学评价的目的不在于选拔和鉴定,而在于通过评价获得更多的、更全面的有助于 调节教学的信息,同时强化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这也是我们进行社会课教学评价的基本立场。
长期以来学生学科学习成就评价,主要采用的是相对评价或绝对评价的方式,它们都是依据于某种外在标 准的评价,是一种横向的比较和评价。尽管它们都有其科学和合理的一面,但由于忽视了每一个学生自身原有 的基础和个性心理特征,因而往往只有少部分人能够通过肯定的评价获得成就感。相当多的学生却只能承受由 评价带来的心理压力,很少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体验成就感,进而失去了学习的信心。为了使评价能够真正 成为教学过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使其能够发挥激励学生参与学习、获得自我肯定的功能,我们主张,社会 课学习评价必须依据学生个人的基础和特征进行,即:较少横向比较而以个人进步程度为评价的主要依据。只 要学生付出了努力,在原有起点上有所发展获得进步,哪怕其水平是较低的,其幅度是微不足道的,就应当得 到积极的鼓励和强化。教师不仅要积极评价学生的变化,而且要引导学生评价、认识自己的进步,体会成功的 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