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反思案例

时间:2019-05-15 11:56: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反思案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反思案例》。

第一篇:《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反思案例

记得在《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教学时,突然出现了以下的情景:

小林:老师,我发现第六自然段主要写了西沙群岛是鸟的天下,说明西沙群岛鸟很多。是围绕这一段的第一句来写的。

师:对,你读得很认真,抓住了要点。请大家再仔细读读,看看哪些词句写出了鸟的多。相信你们会有更多的收获。

小妍:我找到了这些词句说明鸟多:“树林里栖息着各种海鸟”、“遍地”、“堆积”、“一层厚厚的鸟粪”,“各种”一词说明鸟的种类多,“遍地”说明西沙群岛上树林里的鸟蛋多,从而说明鸟的数量多……

晓敏:老师,什么叫肥料啊?我不知道,鸟粪怎么能做肥料呢?

同学们哄堂大笑。因为晓敏平时就喜欢插嘴,上课还经常开小差,喜欢搞恶作剧,像这样“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的情形,并非一次两次了。而且这次的问题又是关于粪之类的,孩子们自然笑得特别起劲。

面对这样的课堂情景,有些教师也会认为这个晓敏一定是个顽皮捣蛋的孩子,故意没事找事,唯恐天下不乱。可当时,我却不这样认为。虽然晓敏平时经常开小差,可是刚才并未看见他走神。而且他的眼睛告诉我,他确实是不明白。况且,作为教师,不能将孩子提出问题看作是无理取闹,甚至是恶作剧,即使是在常人看来是很幼稚的问题。如果我在课堂上因此发火生气,这样就会影响大家上课的情绪,更会影响下面的学习。

于是,我平静地说:“看来晓敏真的是遇到了不懂的地方了。同学们,平时我们遇到不懂的词句,可以怎么做呢?”

孩子们也立刻平静下来,并且迅速地回忆起以往的学习经验——

小瑜:遇到不懂的地方,我们可以再读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也可以查找工具书和其他资料来帮助。

小熊:我补充,还可以联系我们平时生活中的经验……

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还有找反义词、近义词,观察插图、实物等方法,表示动作的词句还可以做动作演示……

师:那就请大家选择其中的一两个好办法,让我们一起动脑筋,帮助晓敏解决遇到的这个难题,好吗?

教室里传来大家整齐而响亮的回答:好!同学们都积极地投入了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之中。

反思:

1.生来想跟老师作对的学生是没有的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是落入凡间的精灵。即使他们有这样那样的错误,那也是成长道路上的必然,因为每一个人都是这样逐渐长大的。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就是让人成其为人,教师所要做的就是让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更加美好,头脑更加智慧,身心更加健全,人格更加高尚。设想一下,因此,当教师面对上述课堂中类似的突发情景时,选择的是生气、发火甚至指责那个孩子,那会是一种怎样的后果呢?因此,面对课堂的意外,教师必须克制,以及心平气和地对待。

2.化解影响和谐、有效沟通的矛盾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作用是教学生学。在上述案例中,教师注意到了要协调课堂的气氛,努力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能进行更加有效地沟通。于是就以课堂中某个学生提出的“什么是肥料,鸟粪为什么可以做肥料”这一问题作为突破口,发现每个学生在认知上的距离,从而将该问题变为每一个学生当时的研究小课题。这一转换如同太极的推手,举重若轻,将孩子们原先以为的玩笑化解为有意义的学习,从而大大地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同时,又因为对学生来说,同伴间的沟通、交流、互相合作有时比教师的讲解、传授更为晓畅,更容易理解、接受。于是在此基础上,教师又旁敲侧击:“平时我们遇到不懂的词句,可以怎么做呢”,这样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语文学习经验,提供自主选择的学习方法。由此大大促进了学生主体的主动、和谐、有效地参与,真正达到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

编者语:课堂应该是自然的、和谐的、灵动的。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经常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疙瘩,教学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此时教师如果及时化解,教学就会“柳暗花明”;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课堂将“黯然失色”。南通市首批名师培养对象、市级学科带头人、江苏省启东实验小学李伟忠老师在实践中总结出机智化解“课堂尴尬”的五大对策。

第二篇:教学案例《富饶的西沙群岛》

教学案例

——《富饶的西沙群岛》

师:请同学们看一看分述部分,想一想:分述部分是怎样写出鱼多的?

生:写鱼的各种样子。

师:写出了西沙群岛一带海里所有鱼的样子吗?

生:不是。只是举了一些例子。

师:说说理由。

生:因为它是说“有的„„有的„„”什么样的鱼怎么样,什么样的鱼怎样。

师:很好!老师为你高兴。你发现了一种分述方法:举例分述法。举例可以用“有的„„有的„„”句式,也可以具体说几个事物。

师:上学期我们学过不少总分关系的课文和段落,它们的分述部分,是用什么方法进行分述的呢?请同学们来回忆、分析、总结一直。不清楚的可以相互提醒,也可以问老师。

(师出示已学课文中的句群)

(学生边看边议,气氛热烈)

生:《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是举例分述。

生:《翠鸟》是分几方面分述。

生:《一定要争气》是分时间分述。

生:《赵州桥》是分几部分分述。

(师把学生的回答板书在小黑板上)

师:请同学们完成以下两个填空。第二题需发挥想象后再描述。

1、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有(),有(),()鸟(),()鸟。

2、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清晨(),黄昏(),到了晚上()。

【反思】

段的训练是中年级的教学重点,这个教学过程着力于使学生掌握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并促使知识向技能转化。

选择课文第二自然段中写鱼多的一个句群作为突破口。在学生明确了这个句群的总—分—总关系之后,即将学生的思维导向“总—分—总”段式这一知识的关键处——分述部分。[“总—分—总”]段式的知识点,应该包括“总—分—总”关系和分述方法两部分。教学中,后者往往被忽视。教学中抓住其间知识要点,引导学生发现探究。在前册教材中,学生已在不少课文中接触过“总—分—总”关系的段落,但却对分述方法认识模糊。此时,学生惊奇地发现这么多分述方法,是由于教师变革学习方式,营造创新氛围,将学生从“吸收—储存—再现”的学习过程中解放出来,转向“探索—转化—创造”,从而激励学生自由探索,乐中求知。

练习设计,既让学生获得知识马上运用,进行强化,又使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转化为技能;既发展了学生创造性思维,又激活了学生写作的欲望。

第三篇:《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案例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案例

超化一小

宫国琴

从整篇课文来看,《富饶的西沙群岛》篇幅较长,许多语句描写优美.如何做到长文短教,必须从学生的学情出发,力争做到以学定教.课文分别从海水,海底,海滩,海岛四个方面介绍西沙群岛的美景,由于这是本课的第一课时,在教学中,我就紧紧抓住海底部分开展教学,教学方式的转变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师边板书边说道:请举起手和老师一起来写“岛”字。知道岛是什么样的地方吗?(指两位学生说一说)老师告诉你们,那些被水围绕的陆地和山叫做岛!(边说边板画蓝色的水和山在岛字周围)那什么叫群岛呢?(边说边板书:群)(请一位学生说:许多的岛组成了群岛。)是啊,我国有四大群岛,西沙群岛就是其中之一。(边说边板书:西沙)一起读一读!2.了解西沙群岛的重要地理位置

师:(课件出示西沙群岛地图)看,这就是西沙群岛,她就像一颗颗美丽的珍珠,洒落在南海上,(出示中国地图)构成了祖国的南大门。海军叔叔日夜站岗放哨,守卫着祖国的边疆。所以那里又被称为“海防前哨”(出示:海防前哨)一起读!(学生读)(出示句子:西沙群岛是南海上的一群岛屿,是我国的海防前哨。)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吧!(齐读)今天就让我们去祖国的“海防前哨”——西沙群岛看看吧!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富饶的西沙群岛》,题目的中心词“西沙群岛”,而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有限的阅历和知识积累很难清楚的表达何为“群岛”。所以在上课伊始,我采用板画的形式,新颖而直观地让学生理解了什么是“岛”,什么是“群岛”?并了解了我国的四大岛屿,引入西沙群岛。这样的震撼还不够,接着我又出示西沙群岛的地图和中国行政区域图,通过看图让学生一下子知道了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并通过边看图边听老师的讲述理解“海防前哨”。这样通过创设情境,用直观的教学手段,变抽象为形象,变模糊为具体,最大限度地调动孩子的各种感觉器官,使学生自然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因而以此为切入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课件出示阅读提示)

师:请大家打开课本,翻到第87页,自由读读课文,完成以下要求: ①读: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难读的词语、句子多读几遍。②画:用“——”画出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2.反馈交流字词

过渡:读得这么认真,那生字新词肯定没有问题了!(1)出示词语:

富饶

瑰丽

威武

绽开

蠕动

产卵

栖息

海参

红缨

珊瑚

师:看!谁能来读读第一排词语,词语也是有感情的,你能读出感情来吗?(抽生1)读得真不错,我们也学着他的样子读一读吧!

师:哎,第二排得词语比较难读,老师想请一位小老师带着大家读一读吧!(小老师领读带拼音的词语)你们发现了吗,这排词语都是表示什么的呀?(动作)是呀,所以老师把他们放在一起呢!

师:第三排的词语谁愿意读呢?(抽生1)“参”是个多音字,你读对了。(出示多音字)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多音字吧!师:cān,生:参加、参观;师:shēn,生:海参、人参。知道红缨吗?不知道,我们来看!(出示图片)红缨就是用红丝线做成的装饰品。3.交流中心句。

过渡:词语读准了,真好!那么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呢?(指名说)对了,我们在第一自然段里找到了它,(出示中心句)一起读读这句话吧!

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达到正确朗读字词的教学目标。针对课文中出现的难理解的词语,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对词语产生直观的印象,从而达到理解词义的目的。由于三年级是有低段向中高端过渡的阶段,初读环节不能简单的停留在熟读理解字词上,要让学生能大致了解文章脉络。于是在初读环节又设计了找中心句这一内容,让初读教学即扎实由有深度,为后面得理清脉络这一环节做铺垫。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师:从这句话中,我们知道了,西沙群岛不仅风景优美,而且物产丰富。(字体变红)请大家再读读课文,找找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物产丰富呢?(学生读、找)师:谁能说一说?(学生说)

师::找对了,课文有4段是写物产丰富的,风景优美就写了一个自然段,那就是(第二自然段)(师手势二)怪不得这一课的题目是“富饶的西沙群岛”呢!(板书:富饶)富饶在这里指的就是物产丰富。

四、精读课文,学习3—4段

(一)细化文章脉络 1.圈一圈物产。

过渡:那么课文写了西沙群岛的哪些物产呢?请小朋友们在文中圈一圈。(学生圈)

2、按自然段交流物产。①师:谁来交流一下第3自然段你圈了哪些物产?(指生说,师随机出示词卡,贴在黑板上)②师:那第4自然段呢?(学生说,老师出示卡片)

③师:第5自然你又圈了哪些物产呢?(学生说,老师出示词卡)④师:那第6自然段呢?(学生说,老师出示词卡)

3、贴一贴物产。

师:课文写的这些物产分别是在什么地方呢?谁来贴一贴?(学生贴)

师:小朋友们,这样贴对吗?(不对,请学生纠正)

师:你看,作者写文章的时候,先写了海里的(海参、大龙虾、珊瑚和鱼

(贴词卡),接着写了海滩上的(海龟和贝壳)(贴词卡),然后写了海岛上栖息的(鸟)(贴词卡),多有顺序啊!今天就让我们先去海底世界看看吧!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师:请大家先读读第三自然段,想想这一段中让我们看到了怎样的珊瑚、怎样的海参、怎样的大龙虾呢?你可以在课文中画一画有关的词语。(学生读、画)

师:谁来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珊瑚、怎样的海参、怎样的大龙虾呢?(指名说,师边说边写:各种各样:大家找到这个词语了吗? 懒洋洋:想像海参懒洋洋的样子吧!威武:这个词语你们找到了吗?)①学习珊瑚

a师:谁来读一读描写珊瑚的句子呢?(出示句子)(指赵瑞敏读)其他小朋友闭上眼睛,静静想象你仿佛看到了怎么样的珊瑚?(一生读,全班想象)师: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珊瑚?(指名3)

预设:生:我仿佛看到了美丽的珊瑚。有多美呢?你能说说其中一种吗? „„

b师:太美了,怪不得大家刚才说珊瑚石各种各样的呢!让我们一起去欣赏美丽的珊瑚吧!(出示图片欣赏)

c引读:(出示四张图片)多美的珊瑚呀,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有的(„„)(指名),还有的(„„)(指名)。让我们来读读这个句子!(出示句子)②学习海参

师:欣赏了各种各样的珊瑚,谁愿意来读读懒洋洋的海参呢!(出示句子)(指名胡思娴)老师发现你把懒洋洋蠕动的样子读得特别到位!哎,那你知道怎样的爬行叫蠕动呢?(指名2)看“蠕动”的“蠕”是虫子旁。蠕动就是像毛毛虫一样一伸一缩慢慢地爬行。(师配上手势)。让我们读读这个句子吧!(出示句子)③学习大龙虾

师:谁来读读威武的大龙虾!(出示句子)(指名陆赞赞)其他小朋友可以配合他的朗读做做动作,来演一演威武的大龙虾!(读,表演)老师发现有的大龙虾还真像个威风凛凛的大将军呢!让我们也一起来读读描写大龙虾的句子吧!④理清结构,整体感知。

师:读得真不错!你们看,这段并列的介绍了(珊瑚 海参 大龙虾)(学生说)三种生物,这样的段式叫作并列段式。(板书:并列)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出示第三段)(齐读)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过渡:欣赏了珊瑚、海参、大龙虾,让我们再来欣赏欣赏鱼吧!①自读

师:请大家读读第四自然段,想想西沙群岛的鱼留给你们怎样的印象?(出示第四自然段)(指名)是呀,西沙群岛的鱼给我们留下了很美很多的印象,那么这段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鱼多呢?赶紧找一找。②交流

学生可能会找到(成群结队、各种各样、数不清、一半是水,一半是鱼。)师随机板书。成群结队:找到这个词了吗?鱼真多!各种各样:是呀,种类真多呀!

一半是水,一半是鱼:是呀,人们用这种夸张的说法进一步说明鱼很多!数不清:鱼多得数不清呢!找到这个词语了吗?

师:是呀,课文用了(成群结队、数不清、一半是水,一半是鱼)(学生说)写出了鱼的数量多;用了(各种各样)(学生说)不仅说明了数量多,还说明了种类多呢!(板书)③精读文本,体会鱼多。

师:请1、2两大组读开头的红色部分,3、4两大组读结尾的红色部分,一起感受鱼的多吧!④体会鱼美

过渡:这里的鱼不但多而且还非常美丽呢!a师:让我们轻轻地闭上眼睛,插上想象的翅膀,潜入海底去欣赏一下形态各异的鱼吧!(音乐起,师范读)瞧,鱼成群结队的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有的„„ 师:睁开眼睛吧,你仿佛看到了怎么样的鱼呢?(指名3-4)b学生齐读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也来读一读,把老师也带入美美的想象中去吧!(齐读)谢谢大家,你们的朗读让老师在海底美美地欣赏了一番呢!c图片引读 师:这些鱼可真漂亮!(图文出示)看,它们来了。引读:鱼成群结队的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有的„„ d背诵

①试背:师:多美啊!你能看着图片和关键词把这么美的鱼永远记在心里吗?(图文出示)自己先试着背一背吧!(学生看图背诵)

②齐背:让我们看着图片和关键词一起来背一背吧,不会背的孩子可以读一读!e有感情地朗读,理清结构

师:请你看看这一自然段,找找哪句话最能概括整段意思呢?(学生齐读)预设:生会找到第一句,也会找最后两句。

师:可以,还有其他意见吗?(生说)也可以,但是老师认为第一句最好,因为这一句不但点明了鱼的多(课件成群结队变红),而且还点明了鱼的美(课件好看变红)。像这样放在一段的开头,能概括整段意思的句子叫总起句(出示);像这样放在一段的结尾,也能大致概括整段意思的句子叫总结句。(出示)这样的段式叫总分总段式。(板书:总分总)

师:最后让我们合作读读这一段吧!总起句大家一起读,中间的分述部分,第一个有的第一大组读,第二个有的第二大组读,第三个有的第三大组读,第四个有的第四大组读,最后的总结句我们仍旧一起读。

中年级的片断训练,既是低年级字、词、句训练的归结,又是高年级篇章训练的基础。本课在写法上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怎样把中心句写具体。在前面学过课文《赵州桥》《秋天的雨》中,学生已经初步体会到了中心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因此,我在此基础上,由体会全篇中心句的写法到了解段落中心句的写法,由课文的理解到阅读资料的分析,一环扣一环,教师由扶到放,虽然看似难度逐渐加大,但是学生在教师循序渐进的引导下,已经能很轻松地把句子写具体。我觉得这是本课教学的一大亮点。

当然这堂课也存在着许多不足,我想这对于每位上课的老师来说找出缺点这才是最重要的。我自己在读这篇课文时,被西沙群岛的美丽所深深地吸引住了,心想孩子们一定会很感兴趣,也曾幻想孩子们因兴奋而激动的表情。可实际操作起来却不尽人意。暗自思忖,发觉自己在这几方面安排的不到位:

一、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够突出。

新课程最强调的就是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性。而我在这节课安排中的谨小慎微却让这堂课有了一些遗憾。如描写鱼的这一小节。我在安排的时候以“读读第四自然段,西沙群岛的鱼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为切入点,接着就从鱼的数量多说到种类多,虽然乍一看没有问题,但我在本堂课中引导过多,以至于有一种牵着孩子的鼻子走的感觉。可能由于自己对孩子的能力不够信任,使得孩子们的手脚被束缚住了,思维没有完全打开,课堂上缺少了孩子们那充满童趣和想象的话语。

二、自己在语言表述上和对学生的评价方面还有很大的欠缺,要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积累和锻炼。

三、对环节的设计意图还不够明确,以致于操作起来还有背教案的痕迹。

经过本次磨课,我深深的感受到:磨课是最锻炼人、最培养人的成长历程,因为在准备一节课的过程中,大家会把他们自己长年积累的宝贵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于你。有了这些间接的经验,自己就会少走很多弯路。经过一次次的磨课,会使自己的课堂丰满而实用。这对授课者来说是一种多大快乐呀!

第四篇: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案例

【教育设计】:

设计理念: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阅读、探究的实践活动。学生在阅读中具有自主性、独立性和选择性,教师则是学生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和创造者。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语言优美,用词准确、生动。本课教学以“读”为主线,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文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课文学习做好铺垫。)

二、自主阅读,理解课文条理

(学生找出课文的中心句: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具体又从那几个方面体现的。)

三、自主实践,说说你最喜欢西沙群岛的什么

(以小小导游形式向游客介绍最吸引人的地方。)

四、品味美感、拓展延伸

(紧扣课文第四、第六段,掌握叙述特点。让学生感受鱼、鸟在此生存之欢,又能学会写这样的小片段,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

【教学片断一】

背景说明:

县语文教研室组织了三年级语文展示课,江老师利用现代技术,精心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听完此节课,我心中感受颇多以下是其中的一个片断:

师:学生读课文第四段,找出你认为本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师用多媒体在大屏幕上将此段内容放大)

生:读课文,略作思考。

生:鱼成群结队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

【其他学生也表示同意,师也予以肯】

师:从这段中你体会到鱼怎么样呢?

生:种类很多(点出:各种各样)

生:鱼很多(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师:文中哪句具体写鱼呢?

生:有的……有的……有的……有的。

【为了让学生感受到鱼多,老师打开了多媒体课件:海底各种各样的鱼千姿百态。学生时不时会发出惊叹声,随后课件结束】

师:同学们刚才欣赏了如此多的鱼。书上只给我们具体描写了四种,现在你们能再加上几种吗?

【也许学生只是沉浸在赏鱼过程中,老师叫了几个学生来说,句子都很一般。不知是着急,还是为了课前预设的内容,老师让学生学会用书本上的这种形式说句,就出现了下面这样的环节】

师:繁昌的马仁山素有“小黄山”之称,可见它的美,现在同学们看大屏幕。

(马仁风光奇丽,有________;有________;有________;有_________。)请同学们把填好。

【学生活动,用书上具体描写的方法把景写出来。听者纳闷,这对一个三年级学生未免难度过高。】

【教学片断二】

背景说明:

听了江老师的这节课,让我欣赏了很多美丽的画面,我的视线一刻不能停顿。感受了那儿的景美、物富,但这一片断我觉得预设并不能起效。我在执教此课时汲取优点,避其不足,以下这一片断体现在我教学过程的第四环节。

师:西沙群岛不仅风景优美,而且物产丰富。同学们知道最多的物产是什么吗?生:鱼。

师:你们从哪儿知道的?生:文中第四段写得。

师:看来同学们书读得很熟,不妨再来读,等一下看谁搜集的信息最多。

[生认真读此段,不一会儿,一双双小手高高举起。]

生:西沙群岛鱼真多啊,你瞧“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生:西沙群岛鱼种类真多啊,“各种各样的鱼多的数不清”

生:西沙群岛的鱼真美啊,“有的……有的……有的……有的……”

师:那同学们能说说这段话是围绕那一句具体展开的呢?

生:我觉得是第一句。(师生表示赞同)

师:刚才同学们学得很认真,一定能把他读得很美。(生齐读)

师:同学们读得真不错,那你们读了这段会想到什么呢?

生:我想到了我曾经去过的海洋馆。

生:我想到看过的动画片《海底总动员》,好像听到了海洋生物在窃窃私语呢?

师:刚才老师感受到你们丰富的想象力,我们一道跟随着作者畅游了海底世界,同学们愿不愿意带领大家去果园里、田野里走一走,逛一逛呢?

【生此时情绪饱满,师略作提示,生动笔写起来。】

生:田野里到处洋溢着欢乐的气氛。你瞧,稻穗一眼望去就像铺了满地的金子;高粱涨红了脸,正在舞动着自己修长的身躯呢;黄豆咧开了嘴,正冲我们高兴地笑呢

生:果园里的果子争着抢着让主人来摘呢,挂在树梢的红柿子就像一盏盏小红灯笼;石榴迫不及待地露出自己鼓涨的小肚皮,淡淡的香味真诱人;

……

【教学反思】

课堂四十分钟到底要留给孩子们什么,什么样的课才是体现新课改的课。认为既然是现代课就要体现现代性,课堂要能看出五彩斑斓,热闹非凡的画面,多媒体课件公开课上必不可少。片断一中江老师从头至尾都使用了课件,疏而不漏。同学们在热热闹闹地观看,眼睛应接不暇,视觉上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是否真看进去了,还有待我们思考。将语文课当作现代技术展示的舞台,这种走马观花,蜻蜓点水般一个片断接一个片断的欣赏,老师该讲的可能未讲清楚,学生该掌握的也还未听明白,形式上热热闹闹,并没有激发学生深层次的思维。我认为运用课件是为了协助教学,不应是课本内容的翻版,在有必要时穿插其中,一定会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讲老师在教学这一片段是,出发点是培养学生能用文中这种结构说一段话。但老师的问题设计过于主观。“马仁寺”所有的同学是否都去过,为了达到写这样句段的目的。这样固定的格式,似乎也太呆板,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学生有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和对世界的认识,有自己的评价方式,何况如果有没去过马仁寺的同学,又如何下笔呢?

课堂教学的预设追求的是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老师课前投入了很多“精力”,但你的预设是否切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是否符合本课你所要传达给学生的某些信息。虽然江老师本课设计很合乎逻辑,但学生沉浸在对多媒体课件的欣赏中,语言思维放慢了脚步,再来提一个让学生摸不着头脑的练说。这种预设会很难使教学达到你所料想的水到渠成的效果。小学语文教学朗读是贯穿始终的,我在教学时尽量不去支解、分析,而是紧扣文本、以不同形式读为主,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在学生对课文和片段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再去实践你的预设,同时要关注到学生的情绪点,是不是到了合适的时候,能不能引发学生情绪的火花。可课堂有很大的变数,有众多的难以预料的因素,面对实际情况就必须借助教学机智对“预设”作出必要的调整和改变。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同样一篇课文即使按照同样的教案,不同的老师会带给学生不一样的东西。因为学生是独特的生命个体,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实际情况。特级教师王崧舟说:“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必须有四大支柱的坚固支撑:丰富的文化底蕴支撑起语文老师的特性;高超的教育智慧支撑起语文老师的灵性;宏阔的课程资源支撑起语文老师的活性;远大的职业境养支撑起语文老师的神性。”这样对“思考”和“智慧”的正确认识和把握,课堂要不精彩也很难。

我认为教学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兴趣点,激发学生的兴趣,将兴趣与教学内容紧密相连。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由课内到课外,开拓学生的语言思维,做到教学相长。老师要合理引导学生,努力尊重学生的观点,耐心聆听学生的见解,课堂才会有生命。形式是为了内容服务,不要只为了搞形式,脱离了文本内容、学生实际,表面热热闹闹又有何益呢?

第五篇:《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案例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案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旅游吗? 生:(众答)喜欢。

师:老师也很喜欢,旅游不但可以使人心情愉快,还可以增长许多知识。今天老师也要当一回导游,带同学们去一个地方。课件演示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

师:它在我国的最南端,位于海南岛的西南海面上,这就是我要带大家去的地方――西沙群岛。同学们想去吗?

生:(众答)想。

师:那好,让我们一起走进22课《富饶的西沙群岛》。

【谈话引入新课,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活起来,多媒体演示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化虚为实,使学生感受更真实,兴趣更浓。】

二、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课前同学们也对西沙群岛有了不少了解,真是爱学习的孩子!那么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向我们介绍了什么?相信你读了课文一定会有收获的,开始吧!学生自读课文。

【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师: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生1:西沙群岛的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生2:那里的海水很美,五光十色。

生3:那里的海底有很多鱼,海滩上有海龟、贝壳。岛上有很多海鸟…… 【学生充分发言,把自己的初步感知说了出来。】 这时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自主探究,精读课文。

1.师:西沙群岛的海水、海底、海滩、海岛一定给你留下了美好的景象,你最想到哪儿看呢?把你最想去的地方仔细读一读,相信你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更多的感受。

【学生读自己喜欢的部分,进一步感知课文内容。】

2、汇报交流:谁来说说西沙群岛的哪儿最让你感兴趣? 这时教师根据大多数学生的汇报确定先学哪一部分。生:我最想去西沙群岛的海底世界看一看。

师:那好,就让我们一起到奇妙的海底世界去看看。

(一)学习海底部分。

师: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的三、四自然段,想一想有趣的海底有哪些物产?你觉得什么最美,就把那些句子多读几遍好吗? 学生再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指生说海底有哪些物产。(珊瑚、海参、鱼、大龙虾)教师随机板书。师:你喜欢海底的哪种物产?

根据学生的回答,确定学习哪一种。

【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突出师为知道,学生为主体。】 生:我喜欢珊瑚,因为珊瑚很美。

这个同学说的很好,给予鼓励。学生读书中描写珊瑚的句子,(不同形式的读)体会珊瑚的美丽。

课件演示。在读的基础上来看课件,进一步体会。师:你还喜欢海底的哪种物产? 生:我喜欢海参。师:为什么?

生:因为海参蠕动的时候懒洋洋的。

师:你能把它的懒洋洋读出来吗?指导朗读。

课件演示海参蠕动的景象。谁还想读?再读课文,读出还说南端懒。师:你还喜欢哪种海底动物?

生:我喜欢大龙虾,因为它的样子很威武。读描写大龙虾的句子。认识大龙虾。(课件演示)师:海底的哪种动物最让你感兴趣呢?

这时认识了海参、大龙虾、珊瑚,还有鱼没有学习。在教学过程中顺序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来自主选择。生:(众答)海底的鱼!因为海底的鱼很多。

a、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请你读课文,找出鱼多的句子。生: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师: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真的一半是水,一半是鱼吗? 学生说自己的理解。

b、师:你还从那句话看出海底的鱼多? 生:各种各样的鱼多的数不清。

师:是呀,老师课前也查阅了资料,知道西沙群岛里的鱼可有400多种呢!那么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呢?学生读句子。(课件演示)c、师 :还有哪句话也说明了鱼多?

生:鱼 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

【这里可以让学生表演一下,具体感知成群结队是什么样子。】

师:刚才我们通过对不同词语和句子的理解,体会到了西沙群岛里的鱼不但数量多而且种类也很多。那下面让我们通过读来进一步体会鱼多的感觉。(课件演示鱼多的句子。)师:通过读书我们知道西沙群岛的海底物产非常丰富,非常美丽。你还想去西沙群岛的哪儿看看呢?根据学生的回答确定。

(二)、学习海水部分。

学生自由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师:读完课文,你知道西沙群岛的海水是什么样的吗? 生:西沙群岛的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教师随机板书)

师:谁能来读读描写海水的句子?(课件出示)读完后,你觉得西沙群岛的海水怎样?

生:(众答)美!师:谁能把西沙群岛海水的美丽读出来?指导朗读。

【不同形式的读,来体会海水的美丽。让学生在读中感悟。】

师:你知道西沙群岛的海水为什么会这么美吗?学生再读书,找出问题的答案。(课件出示句子)配乐朗读这一自然段。

(三)自学海滩、海岛部分。

小组合作学习这两部分,学习后交流。

师:用刚才我们学习海水、海底部分时的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课文的5、6自然段。

师:你读懂了哪些?

1、海滩上有什么?学生读句子。(演示课件)

2、海岛上怎样?读句子,说一说。(课件演示)

小结:通过读书,我们了解了西沙群岛的景色优美,物产丰富,真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那么岛上的人们是怎么生活的呢?

(四)、学习课文的最后一自然段。学生读课文的最后一自然段。

师:你想对岛上的人们说什么?学生自由说。

小结:西沙群岛的人们是勤劳的,是智慧的,他们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建设美丽的西沙群岛,让我们全体起立,用对他们崇敬的语气来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最后把学生的积极性再次调动起来,让学生感悟西沙人的勤劳和智慧。】

四、展延伸

学生自由说自己的体会。

生:西沙群岛很美,不能破坏树木,要保护那里的环境,不能污染海水…… 【通过课文对学生进行环保方面的教育。】

五、赏读课文(课件演示,配乐)作业小超市:(课件展示作业的要求)。

下载《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反思案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反思案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富饶的西沙群岛 教学反思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反思 《富饶的西沙群岛》是鲁教版三年级上册一篇写景的文章。本文按照“海水、海底、海滩、海底”几个方面描写了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通过学习要让......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反思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反思 篇一: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反思《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课文从海水、海底、海滩、海岛四个方面向我们展现了西沙群岛的美景。课文的重点是是要使学生了......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反思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反思 南屿江口小学徐惠这节课的教学已经结束,但留给自己的思索却很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创设情境,激发阅读......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反思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反思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反思1 《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按海面、海底、海滩、海岛的顺序介绍了位于我国南海的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学习课文一......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反思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反思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反思1 《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学期第22课,是一篇老课文。课文按海面、海底、海滩、海岛的顺序......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反思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反思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反思 1 过去一周孩子们学习的课文,都是关于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内容。通过对单元导读的了解,这一单元主要有两个教学目标:......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反思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反思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反思1《富饶的西沙群岛》是小学语文第五册中的一篇写景的文章,用词非常优美,生动,鲜明。作者按照“海水”,“海底”,“海滩”,“海岛”......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反思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反思 从六合小学 王晓多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通过介绍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和他的美丽富饶,表达了作者对西沙群岛的热爱之情。课文从三个方面对西沙群岛进......